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成考对学历的要求范文

成考对学历的要求精选(九篇)

成考对学历的要求

第1篇:成考对学历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考试大纲;基本要求;二轮复习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简称“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具体规范了高考试题的要求。从2010至2013年历史高考《考试大纲》的纵向比较看,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命题要求及试卷结构等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体现了高考命题继续保持稳定、稳中求变的精神。所以,认真研究和把握一直稳定不变的《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对做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有重要意义。

一、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

从近几年考试大纲看,基本要求明确而稳定。在2013年历史高考考试大纲“考试内容”中明确规定了历史学科的考查内容——“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指明了历史教学与复习的五大目标——基本历史知识、学科素养、科学历史观、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

而在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又具体阐明了历史学科的三大素养:史学思想素养——科学历史观,专业知识素养——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学科能力素养——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及论证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应针对这五大目标和三大素养,围绕讲知识、重能力、提素养三大核心环节,采取科学方法与策略,有效组织教学,提高复习效益。

二、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方略

针对考试大纲基本要求,结合教学实际,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应切实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讲清讲透历史主干知识

由于是文科综合形式,历史试题题量有限,决定了高考试题覆盖的知识点也是有限的。因此,考查的知识点也主要集中在历史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中。在二轮复习中进一步讲清讲透主干知识,突出教学思路,避繁就简,对提高复习效果大有裨益。

首先要理清历史发展的背景思路,在理清总体思路中有机贯彻科学历史观。如理清经济成长背景思路,可综合运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生活史观、唯物史观等,对影响经济成长的自然地理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因素、交流联系因素、因果关系因素等进行全面剖析。

其次要理清历史过程的思路。一是通过历史分期,将复杂知识简单化、系统化,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二是通过分类,突出过程,抓规律找特点;三是通过定性,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如对中国近代五类工矿企业的准确定性;四是通过对特殊知识的剖析,深化理解,如全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在衰落中走向“活跃”;五要提高抽象要点与论据支撑的结合。

(二)科学拓展历史知识

由于教材版本问题及能力考查的要求,高考命题不会拘于教材,只能通过材料来考查知识能力、方法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高考试题的选材与教材的关系是——“托”(依托教材)、 “脱”(脱离教材)和“拓”(拓展教材)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二轮复习中必须科学合理地拓展历史知识。主要拓展方式有:1.学科内引申性拓展。如拓展分析农业起源的意义等。2.学科内补充性拓展。如分析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意义,是“为民主革命的转变提供社会基础”等。3.学科内对比性拓展。如分析康乾盛世时的东西方世界。4.横向联系性拓展。5.结合时政延伸性拓展,或称时代性拓展。如分析中国梦在历史上的体现等。6.小切口专题归纳性拓展(又称综合性拓展)。如对“关中地区是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拓展分析。

(三)适当渗透热点问题

学历史就是为了古为今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考突出这一理念,二轮复习更要体现这一理念。热点问题渗透的方式主要有:1.体现历史知识的生活化趋势。生活史观正在高考中不断体现与加强。2.时事政治的渗透。如“岛屿之争”就是当今世界全球性的突出热点。3.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如英国政府的现代经济理念,包括创办大型产业公司,吸纳海外资金形成金融中心等。

第2篇:成考对学历的要求范文

统招专升本报名流程

1、考生持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在自己毕业学校参加报名资格审核;

2、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在毕业学校参加联网采像;

3、毕业学校将考生的毕业专业录入网上报名系统;

4、考生登录报名系统网站填报报名信息和志愿信息;

5、考生在网上确认报名信息;

6、考生按缴费流程在工商银行网上或银行柜台缴纳报名考试费;

7、缴费后,由报考院校审核考生是否符合报考专业和照片采集质量等。

统招专升本要什么条件

1、各省考试院每年的专升本要什么条件具体要求会有变动。统招专升本的相关政策也会有所变化,所以各个省份的具体条件还需要报考学员密切关注当地教育考试院。每年不伐有同学只是一味的备考、学习,没有关注考试院的相关政策规定,导致错过重要报考要求,所以要及时关注该省信息。

2、对学制学年的要求。统招专升本可以报考的人群是普通全日制统招入学的应届专科毕业生,一定是全日制的大三同学,大一大二的伙伴们不要着急,先安心备考,待到大三准备全满时再报考。

3、对知识掌握的特殊要求。有的省份报考人数居多,人才竞争激烈,所以会对报考有特殊要求,一般都是对英语的要求。有的省份院校要求英语过三级方能报考,有的省份院校要求英语过四级方能报考。所以,如果你的省份对英语水平有特殊要求,一定要提前准备,不要等到考前只有一次报考英语等级考试时去报考,因为一旦这次英语不过,也一味着失去了升本的机会。英语等级考试可以考很多次,而升本只有这一次机会。

5、退役士兵优待。普通高职学历的退役士兵,经过相关单位的规定和审核后,可以参加统招专升本。而且6月2日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下发通知:专科学历学生参军退役并完成专科学业后,从2022年起,可免试入读普通本科或成人本科!

拓展阅读:专升本的第一学历本科还是专科

其实,大家平时说的第一学历和第二学历不过是根据时间的不同来划定的,而对于第一学历来说,最初考取的是什么学历,第一学历就是什么学历。很多人认为参加专升本考试后,第一学历就是专科,而第二学历是本科。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对于统招专升本来说,参加专升本考试后学历就是本科学历。而且按照规定,全日制专升本和普通全日制本科是同等效力的。所以说专升本的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在取得本科学历后,就和本科生享受同样的待遇。不过统招专升本的通过率比较低,竞争压力也比较大,多少学生会落榜。

而一些已经工作了的在职人员,通过成人教育来提高自己的学历,而选择的专升本则是第二学历。所以,这种情况的专升本第一学历还是专科。

第3篇:成考对学历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高考;高中历史;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201-02

《2015年全国新课程标准历史高考考试大纲》对文科考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做了较高要求:“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6年开始,高考试卷可能在积极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新思维即学科素养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加强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已成为符合高中课程改革、改变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和适应高考命题改革的需要。

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反映;它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历史素养培养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教学和探究实践。基于以上具体目标,笔者在平时的高三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渐进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习惯,必须让学生形成准确的历史时间观念,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下分析、评价历史事件。高三一轮复习我们采取了专题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时空顺序,学生很难形成清晰的纵向历史发展脉络,无法理清史实的先后顺序。为此,笔者做了以下尝试和实践:第一,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重大事件年代表,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结合教材知识,编写“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的重大事件年代表,具体可以采用数轴定位法、按年代顺序列举法、按因果关系罗列法等。第二,学生自己动手总结阶段特征。学生分类

梳理史实,分析得出每一类史实的本质特点,最后师生共同概括不同类史实的共同本质,或者通过分析不同类史实的内在联系,揭示历史阶段特征或发展规律,从而构建起阶段历史时空观。第三,学生完成特定历史时空的小论文,如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变化,二战后欧洲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1、培养学生阅读历史的能力。考虑到高三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课余时间较少,笔者利用历史课堂时间开展阅读实践,上课前十分钟事先准备好阅读材料让同学们阅读,内容丰富多样,有时是一段史料文献,有时是时政或时评,有时是与历史相关的文学作品。虽然用课堂时间阅读有点奢侈,但收效明显。通过阅读,学生注意到历史叙述中显示的人物动机和意图,领悟历史的叙述中的现象和本质。笔者特别要求学生避免用现今的观点和价值标准判断、衡量历史,而要站在历史的角度考虑事件的前后联系和具体情况。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笔者经常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欢迎学生对授课内容提出不同意见,鼓励他们对课文叙述发表相反观点,并说明理由,从而养成凡事问一问、想一想的习惯,提高逻辑思维的水平。引导学生参与质疑问难,使学生切实感到具有批判精神的重要性,相信有怀疑,才有发现。

3、学习质疑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运用多种质疑方法,逐步提高质疑层次。懂得方法,将事半功倍,如审视验证法、联系比较法、材料补充法、过程揭示法。

4、参与解疑实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解疑是学生质疑思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学生解决历史问题能力

1、教会学生“整理历史”。高三文科综合考试对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要求是联系历史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历史现象的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和学科联系的能力要求。学生需要构建历史知识框架,将所学历史知识体系化、系统化。教师应教会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形成对整个历史长河发展变化的整体性认识,并有自己的一套历史见解和感悟。高三复习课时,打破教材知识体系,让学生整理出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构建历史小专题。

2、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和练习题,并对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高三阶段,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解答考题的技能是培养学科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按照教育部的“考试说明”,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要求中,就分成“理解尸体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解读”三个层次。笔者做法如下,如某些考试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对照参考答案,相互进行阅卷或自我打分、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原因、思路,掌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和要领、知道得分、失分项在哪,在此过程中发现自己解答问题时存在的不足,得到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3、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认识历史、思考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思考现实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形成自己独特的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

4、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开展此类活动是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又一。种最佳手段。因为学生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正视历史的时代问题,对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联系进行分析、思考,并加以比较,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个人更深入地参与历史的教学之中。例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最早兴起于东南沿海?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必须联系中国古代明清的经济、东南沿海的地理位置、近代这里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等等知识来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历史问题的分析中,提高自己认识、评判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历史学习不只是了解过去,还要认识现实。所以,采取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更好地培养了现代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我们的社会培养了更多的合格人才。

高三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水平和能力、提高高考成绩的重要途径,但过程是艰难复杂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师生转变观念,科学探索,积极实施,坚持不懈,稳步推进,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才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陆元峰,张爱平.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5(16)

第4篇:成考对学历的要求范文

自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质”和“量”的矛盾,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指出,“在任何国家,高等教育所出现的问题都是与它的扩展相关联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既包含量的增长,又包含质的变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不仅是毛入学率的提高,而且意味着高等教育的观念、功能、学校类型与规模、质量标准、入学与选拔方式、教育内容和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1]单从“量”的指标来衡量,我国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但若从“质”的方面来讲,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还远未实现马丁・特罗所言的大众化阶段的若干特征。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就是高等教育的学历贬值。

学历贬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学历相对贬值。这是指低学历社会成员能完成的工作,落实在具体的用人单位上却招聘一些高学历的社会成员来完成。原来只需要专科生就能完成的工作,现在要求本科生或者硕士生来完成。

黄维德,郗静在《人力资本贬值研究评介》中从高等教育扩张政策和扩张结构失衡两个方面对学历相对贬值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从高等教育扩张政策方面来看,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者供给大量增加,超过了刚性劳动力市场中相应的职位需求,造成高学历劳动者找不到工作,造成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水平的“过度受教育”现象。使得相应劳动者的教育收益率比适度受教育者低,这表明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发生了贬值。从高等教育扩张结构失衡方面来看,我国在教育扩张过程中过于重视学历教育,而忽视了与市场联系紧密的高等职业学校建设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学历教育扩张中缺乏专业建设规划,部分专业在专科、本科、研究生阶段都有所设置,且缺乏差异,造成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工作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工作岗位,引起知识失业[2]。

第二,学历筛选功能难以发挥,导致劳动力市场人才选拔功能信号的减弱。筛选假设理论中,筛选指的是,学历是能力的信号,雇主可以依据应聘者的学历来评定应聘者的能力,学历是应聘者得到雇主雇佣,获得某些丰厚收入职业的敲门砖。在招聘求职者时,筛选假设理论会让雇主们倾向性地认为,具有高学历的求职者的劳动生产力比只有低学历的求职者的更高。所以,教育水平较高的求职者所得工资较高,而教育水平较低的求职者所得工资收入较低。[3]同时,将不同的求职者安置在各自合理的工作岗位上,促进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学历之所以有此信号功能是因为学历证书在严格控制的基础上,高学历的取得还需要支付学费成本、时间成本还有努力成本,并且面临着高努力成本而又无法取得高学历的风险,因此,这时学历的取得能够反映出个人能力的高低。[4]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更多的社会成员都可以取得大学和研究生学历,伴随而来的是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控制的松弛。不同能力的人不但可以进入同一级别的学校,高能力与低能力的人面临同样的风险取得高学历,使得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人才筛选作用受到限制。

二 高等教育学历贬值的负面影响

高等学校扩招是以牺牲学历价值为代价来提高社会整体的学历水平,既导致了高学历持有者的数量与社会需求的不平衡,同时又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学历竞争越发激烈。从我国高等教育学历的纵向维度来看,本科学历、硕士学历和博士学历证书发放的数量逐层递减,越是高一级的学历,其数量越有限,竞争也越激烈。从横向维度来看,获得大学本科学历的人数急剧增长,导致本科学历内部分化严重。所以,当学历贬值的时候人们纵向维度竞争更高的学历,而高学历也开始贬值的时候人们横向维度上转为名牌大学学历的竞争。一方面,用人单位不再满足于求职者的普通本科学历水平,更多的要求硕士以上的学历,或者要求求职者的学历有名校背景。另一方面,高考的激烈竞争程度并没有随着高校扩招而有所减弱,对于更高学历,更好大学的竞争已经延伸到了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

第二,教育资源极大浪费。我国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数量的迅猛增加,教育物质资源的投入也随之增加,但是学历贬值却迫使高学历者失业或者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对教育资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同时,打破了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平衡,例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环卫工作七名研究生上岗(《黑龙江晨报》,2013年1月5日)。这种错位的就业价值观凸显了高学历者在学历贬值背景下的无奈,对人才培养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三 学历贬值对招生制度改革的启示

第一,增加高考次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高考的难度有所降低,但是在“一考定终身”制度下没有通过选拔的人数越来越多,对高校的招生而言,从源头上就造成了大量人才的流失与错位,也就不能保证高等教育学历的价值,因此增加高考次数势在必行,如可以每年举行两次考试。第一次考试为高校招生统一资格考试,第二次为能力考试。这两次考试的对象、功能和内容不同。资格考试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分流,通过资格考试的学生才能参加能力考试,未通过资格考试的学生可以直接申请高职、高专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根据资格考试的成绩还有自身的情况设定录取分数进行“预录取”。最后的录取工作在能力测试过后各个高校录取的时候进行,这一期间被“预录取”的学生主要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而通过资格考试的学生准备能力考试,通过能力测试的学生进入本科院校同时也可以申请高职、高专院校。最后既没有通过资格考试也没有达到高职、高专院校录取标准的学生可以选择复读或者接受职业技能型的教育和培训为步入社会做准备。[5]这样一来高校可以充分的选择合适的人才进而做到所授予的学历保值。

第二,淡化高考分数评价录取作用。高校的招生制度应建立一种有助于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多维度的考试评价体系。高考成绩可作为评价录取主要标准,但同时要兼顾以下三方面。首先,参考高考中某科特别优异的成绩、中学期间获得的能力证书以及所获得的奖项情况等。同时也要参考高中会考时的成绩。其次,树立综合评价观,高校制定考核标准重点考察学生的潜质、个性和能力是否符合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而不是将考试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手段。最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区教育资源存在明显差异,录取标准也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总之,高校可以通过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有效的对生源进行选择,既可促进中等教育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使高校选择人才的层次更加合理。最终能力高低不同的人所获得高等教育学历所承担的风险也就不同,反映在用人单位中就可以有效地发挥学历的筛选作用。

第三,变革考试方式。2014年9月上海市通过《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对于考试方式的改革《方案》指出,首先,实行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基础型课程要求为依据,考试成绩合格是高中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等级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基础型和拓展型课程要求为依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设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高中学生在完成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学习其中3门科目并参加相应的等级性考试。其次,合格性考试成绩与等级性考试成绩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各科考试时间分散在高中三年,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最后,深化外语考试改革。外语考试一年举行两次,另外一次安排在每年一月,考试内容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引导外语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第四,改变高校等级观念。我国的高等学校根据办学条件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211”和“985”工程院校;各省重点院校;各省普通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专科高职院校。这种分层下的高校根据自身的定位确立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结构的资源优化配置又可以促进社会分工。但这并不是高校等级的划分标准。目前社会上普遍认为重点大学一定优于普通高校,考上普通高校必定强过大专高职院校。中等教育学校主要以考取“985”“211”和重点院校的数量作为其评优的主要标准。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宁愿考取重点院校的冷门专业也不愿降低目标选择一般院校的热门专业,成绩一般的学生宁愿选择一般的本科院校也不愿选择一些就业导向明确的专科高职院校,这些都是非常错误的观念。

参考文献

[1]MARTIN TR0W.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z].Paris:OECD,1973.

[2]黄维德,郗静.人力资本贬值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 管理,2009,31(12):7-8.

[3]洪柳.教育与经济: 从人力资本理论到筛选假设理论 [J].教育评论,2012(6):2-3.

[4]吴一丁,毛克贞.筛选理论、教育成本与高等教育体制 [J].经济体制改革,2006(2):174-177.

第5篇:成考对学历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历史复习;中考对策;明确要求;确定策略;讲究方法

按新课标的要求,各省市各地区将历史纳入中考的范围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历史学科到九年级时所处的地位是相当特殊的,首先是课程安排相比其他学科课时量是最少的;其次是中考等级要求是最低的;再次是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七科当中是最不热情的。但是,不管怎么说每个参加中考的学生都必须过“历史”这道坎,再者,学校领导在中考成绩出来之后会将历史成绩纳入总成绩之列进行比较。这就使每位历史教师在思想上越来越重视。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中考历史总复习既要明确考试要求,又要思考复习策略,还要讲究复习方法。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把中考历史总复习搞好,中考成绩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一、明确考试要求

中考历史的命题以教学大纲为基准,体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每个地区的考试说明都明确规定,对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都包含对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考查。对历史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课程标准》都有明确规定。各地的考试命题都同知识与能力的考查融合在一起的。

二、确定复习策略

1.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以考试说明划定的范围为依据,有方向地进行复习

要仔细研究考试说明,把握考试方向,根据考试说明划定的范围复习;此外,要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知识点考查方向的描述,了解历史考试识记、理解和运用等三个层次的考查要求,明白哪些是识记内容,哪些是理解和运用范围的内容。这样,就能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了。

2.要夯实基础,步步为营,抓住框架,定位考点

中考命题的难度不大,基本史实的再现和主干知识点的考查仍然是重点,因此夯实基础,掌握和记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会大大减少查阅课本的时间,从而加快做题的速度。

3.要关注周年的纪念和时政热点

历史中考的命题不会回避学生身边的生活和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如政治家们的改革精神、中外交往问题等等,复习时应多多留心。同时,周年纪念也会成为中考命题的另一侧重点。如,2012年需注意的周年纪念有:《联合国家宣言》发表70周年等;2013年需注意的周年纪念有:同志诞辰120周年等。

三、讲究复习方法

明确了考试的要求,确定了复习策略,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复习方法了。中考历史总复习不能像平时一样在课堂上讲一些趣味性的东西,也不能像平时单元测试一样进行简单的重复,除了和平时一样采取一些常规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讲究技巧和方法,既要体现要点,又要进行系统的概括。

1.提炼要点法

每个初中生到了九年级后,学习都是十分紧张的。如果按一课一课复习,中考时间过去了也复习不完。面对时间紧张的问题,就要采取提炼要点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高效率的复习。如复习九年级上册《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一课时,就要抓住以下五大要点:(1)文艺复兴的原因;(2)文艺复兴的代表;(3)文艺复兴的意义;(4)新航路的开辟;(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这些要点可以以选择题、辨析题和材料解析题等多种形式出现。只要记住了这些知识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能很好地掌握这个历史史实。按照这种方法把六本历史书中的要点逐一进行过滤,就等于抓住了考点的命脉。

2.由点成线法

这种复习方法就是在复习到某一个知识点时,联系到相同类型的其他问题的一种复习方法。如复习到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时,可由丝绸之路联系到玄奘西行、戚继光抗倭等;复习到国际重要会议时,可由巴黎和会联系到雅尔塔会议、万隆会议等;复习到中国古代建筑时,可由都江堰联系到长城、大运河等。这样就把一个一个点连成了一条线,学生就能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点。

3.三位一体法

任何知识都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构成的一个立体。如果只掌握零散的知识,单独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是不可能把历史学好的。中考复习要求学生必须抓住范围之内的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分散的、相对独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知识体系之中,从而形成历史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国人民的探索史。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把这三个点串起来就组成了中国人民屈辱史的一条线;把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大战等串起来就组成了中国人民抗争史的一条线;把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运动,康有为等推动下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陈独秀等掀起的新文化运动串起来就组成了中国人民探索史的一条线。这三条线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立体的面。有了这个面,学生的思路就会立马清晰起来。

4.列表法

有些历史知识通过列表的方法进行复习,如思想、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点,学生看了就一目了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5.比较法

这是历史知识复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这种方法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纵向”就是把同一国度不同时间的类似事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如:把美国的“独立战争”“美国内战”和“罗斯福新政”进行比较。“横向”就是把不同国别而在时间上比较接近的类似事件进行比较。如:把“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进行比较。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学生就可以发现问题,感悟历史现象,加深对历史史实的认识。

6.分析探究法

学习历史并不是简单地记一些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指导学生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某一问题或某一段材料进行分析,作出客观的评价。在迎考复习中,学生除了反复练习过的题目回答起来比较容易外,其他课外的材料解析题,学生就感到比较难下手。针对这种现象,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材料,如何理解材料所反映的问题,然后准确判断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或哪个历史人物,再把它放在具体的时间和事件中去审视去分析,让材料与事件和人物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材料解析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第6篇:成考对学历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历史学习效率 “四习惯” “三个步骤”

历史学习需要深入思考,大胆质疑。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使用“四三”模式:即养成“四习惯”,运用好“三个步骤”。

一、要养成“四习惯”

我们常说,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多么重要。学习更是这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历史学习要养成四种好习惯:即不经预习不上课,不动笔墨不看书,不经思考不提问,不经温习不作业。要养成预习、笔记、思考、温习的习惯。

课前的预习必不可少,只有预习,才能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确重点难点,以便上课有目的、高效地学习。预习时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突破,迎刃而解。预习时还要扫除文字阅读障碍。预习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体现出学习主体性原则。上课认真记笔记,看书时圈点划批,便于系统掌握,能够分清主次。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动笔墨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古人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之,思之,神鬼通之。”可见,勤于思考多么重要。历史学习更要深入思考,大胆质疑,不然“读史使人明智”只是一句空话。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上完课要及时温习巩固。在温习的基础上,再去写作业。很多同学等写作业时,再把书拿来翻来翻去,这样不仅学习效率底,而且掌握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

当然,这四种习惯对其他任何学科的学习也都是实用的,只不过对历史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只要同学们坚持不懈,养之有素,习惯成自然,历史学习就会轻松自如。历史教师更要强化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

二、运用好“三个步骤”

在教学中,我们运用“三步曲”,取得较好的效果。“了解”是历史学习第一步。即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历史就是人类社会以往的运动过程,它是一定人物在一定时间、地域内进行的一些重大活动。因此,每一个历史大事的要件都要了解清楚,诸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等都要了然如胸。“了解”的要求一是“准”,历史是一门科学,科学要求准确严谨。这就要求历史学习要建构明确的时空观。一是“全”,即方方面面,全面掌握。全面掌握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善于概括梳理,做到“去粗取精”。如“鸦片战争”一节,我们就要了解战争的过程:战争的起止年代、作战双方、战争路线和阶段、重要的反抗斗争、主要人物等。“了解”的基础是记忆,因此,要提高记忆力,探究记忆方法。

“理解”是历史学习第二步。历史学习要求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这就要求历史学习时应精读、细读、有重点地阅读;要善于综合阅读,诸如历史地图、历史材料、图片乃至注释都应有目的地读一读;学习时,要讨论,要探究,要思考,要查阅资料,要整理笔记,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如“鸦片战争”我们就要思考: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吗?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为什么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等等。

第7篇:成考对学历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新高考改革 历史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14-02

一、前言

浙江省始终站在时代教育的前沿,自从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致力于自身的教学模式改革,以期最大程度地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早在2009年,浙江省就着力制定并实施了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这是一套较全面的高考教学方案。2014年秋季,在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推出了高考新政下的学考和选考。

新高考改革方案立足于全面推动我国素质教育事业发展、学生今后的就业服务作为导向。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传统的良好的考试特点,但是在此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比如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选择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更为高校的人才选拔提供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1]总体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浙江省的新一轮高考方案中,充分结合了学考和选考两种选择方式,并一考两用,学生的选考成绩采用等级附分制。

二、新高考改革的现实意义

在新高考方案的切实实施过程中,考试的科目无疑是整个新高考方案关注的焦点,学生的最终高考成绩是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以及另外选考的学业科目成绩的总和。另外三个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以后的发展道路和爱好特长进行选择,在政史地和理化生技术这七门中自主选择三门成为学生高考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从而实现了选考和学考的有机结合,建立了学生的有效性选择考试,使高考不再是一座“独木桥”,而是一座“立交桥”。

为了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新出台的高考方案起到了人才选拔的多样性和公平性。首先,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在高考科目和选考科目的自主选择中,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学科的选择,改变了原来文理分科一边倒的绝对形式,让学生的学习多了很多种组合选择方式。历史作为选考学科,对历史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历史作为学习科目,不仅充实了学生的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有助于分层次和分类教学。历史作为选考科目,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在保障基本知识全面教学的前提下,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课程学习,这样对历史进行分层次教学,也实现了科目的分类教学,改变了原来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备战高考。

最后,有助于课程的改革。历史教学作为高中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在选考的行列中,但是如果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了历史学科,和自己的特长、职业倾向、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结合,将有利于历史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更符合于新高考方案的要求,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将历史基础牢牢地掌握,并且具备将基础知识进行灵活和运用的能力。

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已经在浙江省实施了一年半时间。在高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产生了一种较大的压力。尽管在这样的环境中,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供了许多指导,但是仍旧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也让高中历史的教学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背景下逐渐暴露出来。[2]由此可见,要完全做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背景下的转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

1.教学方式死板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当前的教育始终为高考服务这一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学方式死板。通常都是“满堂灌”、“一言堂”等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法方式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播,也就是教师只顾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而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否充分有效则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不经意间还挤走了学生自我能力提升和价值观形成的空间,还剥夺了学生自我探究的乐趣和成就感。这就导致了学生不能深刻全面地进行历史学习。

2.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是要遵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处于教学中的核心位置,而学生则处于被动位置,学生只能是生硬地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很多时候教师为了赶进度将课堂“教”得满满当当,教师为了聚焦知识点将每个点“讲”得透透彻彻,然而了忽视学生的理解程度、接受能力和情感世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存在,学生似乎也没有必要再思考,大多数教师不愿意课堂留出时间倾听学生的声音。从而达不到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要求。

3.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

尽管高中历史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由于学生各方面的原因,比如时间和精力的不够,积极性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强等原因,导致学生对历史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不仅在课外没有自主学习历史,而且课堂中很少有主动质疑问题的现象。

四、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优化策略

针对新课程改革对当前教育提出的种种要求,并结合新高考方案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需要一线高中历史教师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研读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目标,认真分析新高考方案背景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从而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模式,进而转变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单一、封闭以及统一化的教学特征,做好高中学生的历史教学工作,从而满足学生高考的实际需求和实际能力提升的需要,促使高中历史可以教学模式的新发展。

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要实现从单一向综合的转变

实现教学模式由单一向综合的转变,可以通过设置场景的方式得以实现。设置场景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历史平台,让学生置身于这个场景中,根据历史问题进行观察研究,通过不断地思考、分析、材料搜集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得到最终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思考以及应用能力,进而使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补充和提高。如《近现代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社会习俗》就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社会生活的衣、食、住等变迁的资料,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活泼地多种方式的学习。课上运用与学生贴切的生活场景引入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后还可以让学生探讨对待文化传承的问题,如从“老外办起中式婚礼”或“韩国申遗端午节”等现象中引领学生对待文化传承的取向,让学生主动生动地思考历史,从而满足新高考对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

2.充分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连续性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通常将课程分为一个个小节进行讲解,这种断裂式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断章取义”的错觉,不利于学生对整理历史事件和资料的掌握。因此,要实现中国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向连续性的转变。[3]比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学生自学方案、分组讨论以及单元巩固”的教学模式。首先,学生自学方案是教师通过备案的形式要求学生对教材实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集体讨论,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将教材中难以理解的部分找出来,交给教师做成课件,可以用于课程的导入,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画一体的优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集体的讨论中,在这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最后,单元巩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并指定成针对性的练习题的形式,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现个性化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班级中,教师除了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实施因材施教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个性化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行为、思维等方面。主要是教师通过阅历、知识和社会经验的积累而形成的个人风格。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创建具有特色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其思想要具有前瞻性,认识到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进而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很好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创新课堂,使课堂富有特色。[4]同时通过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体现出真正的教学价值,学生受到教师良好风格和个性的影响,也会让自己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投入学习中。

五、结语

总的来说,在浙江省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方案实施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针对当前教育的需求、学生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管创新和改进,研究新课程教材,进而实施更好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满足连续、开放、个性以及多元的要求,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促进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尔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01:91-94.

[2]姚尚右.试析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154-155.

第8篇:成考对学历的要求范文

构建高效生态课堂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的憧憬和追求,是落实减轻学生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需要。我认为,高效课堂就是减负增效的课堂,即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激发学生思考,以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形成更多的思考。所谓生态课堂,是运用生态学的视野来审视课堂、运用生态学的原则和方法来考察课堂,即以创新的教学方式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和创新的品质。在长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有着很深的体会,要给学生减负,教师就得增负;要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师就要增加工作和学习的投入。它要求教师要具备深厚广博的学识、精妙的表达、高明的调控,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和把握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反思。要达到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无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讲,都是相当困难的。本文是我对构建高效生态历史课堂的一些具体思考。

一、转变学生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考大学的时候,毅然决然地填报了历史专业,因为我热爱历史。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这种热爱愈来愈深入,愈来愈强烈。我相信现在的中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兴趣,比我们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紧紧抓住学生这一强烈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这是构建高效生态历史课堂的关键性因素。

央视近年来播出的《百家讲坛》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改变了对历史枯燥乏味的看法。真实的历史是生机盎然的,真实的历史是有趣的,真实的历史是充满着细节,充满着生活,充满着人性光辉的。历史教师要善于设定问题,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积累资料,培养历史学习兴趣。比如要学习淮海战役章节,教师可建议学生上网查阅淮海战役的相关图像和文字资料,给学生推荐几部电影、电视剧,然后利用休息时间去一趟淮塔,从而得到直观形象的体验。通过多次这样的活动和体验,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技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研究课标、考纲,制定教学目标

历史新课标、考纲是教学必须遵守的原则。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对课标、考纲做了调整,教师要明确调整的内容,要把握调整的目的和具体要求,特别是由此而来的教学理念的转变、评价体系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对课标、考纲要进行认真地研究、解读,在教学中努力地去落实课标、考纲的要求。而教学目标的制定就是落实课标、考纲要求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研究新课标、考纲,多参加多种层次的历史教科研活动,对相关的理念、要求融汇、细化。

三、分析教材,设计预习案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载体。课标、考纲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实现,都要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再处理才能达成。教师必须认真解读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整个教学设计。现在高中各科教师大都通过预习案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效果。预习案的制作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预习案是学生预习的依据,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完成。教师在设计预习案时,针对性要强。预习思考题的设置应围绕教学目标,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教师在设置预习思考题时一定要把握“度”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问题的设置不能过于简单, 否则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与趣味性, 达不到思索、探讨的目标;若问题的设置过于繁难, 则会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信心, 使之陷入困惑之中, 难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把握“度”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层次性,也就是说思考题的设置要由浅入深地展开,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反复培养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切勿使预习案流于形式。

四、组织教学,达成高效生态课堂目标

以上各环节只是为构建高效生态历史课堂准备了条件,能否使历史课堂实现高效生态,关键还在于课堂教学的组织环节,教师必须认真组织处理好以下环节:

1.情景导入:历史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异于其他学科,作用尤为重要。它要求教师能够迅速地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中去。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教学,首先就是要有精心设计的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也可以利用诗歌、历史图片、名人名句、传统歌曲、历史典故、甚至是简单而有趣的问题导入,现实中发生的焦点事件和学生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作为导入的话题更是十分有趣而高效的。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是构建高效生态历史课堂的中心环节,也是高效生态历史课堂的高潮。宽松的课堂环境是自主学习的沃土。教师要营造这样的氛围,应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多鼓励少指责,要一视同仁,不歧视差生,使课堂真正开放。每个学生都是小老师,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问题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位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应显现为立体交叉的形式。学生在自主地探索或者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教会学生,抓住课文关键字词,理解掌握重要结论、意义影响的方法和识读历史图片、历史材料的基本方法。教师对于学生的见解要以欣赏的姿态去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第9篇:成考对学历的要求范文

一、近几年中考历史命题特点

1.非常关注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试题的基础性。

2.体现开卷考试特点,考查理解能力,突出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

3.关注对历史主题知识的考查,主观题一般由专题方式呈现。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知识的跨度比较大。

4.考查政治、经济、文化史的比例分配合理,经济、文化史内容有所增加,不单考政治史,平时不太考的如文化史、科技史等也有所涉及。

5.注意从不同角度对某一重点知识进行考查,注意细节,而非完全主干。

6.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相结合,突出对三维目标的考查。

7.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现实,关注社会时政热点问题,体现与时俱进。

8.运用大量史料、图片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对学生审题能力、阅读材料能力、表达能力有较高要求。有些从材料中直接概括答案,对表达能力要求较高,体现人文学科特点。

10.对平时历史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做好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如此看来,新课程改革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必须得到落实,各种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必须得到规范,教师的历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必须相应提高。

二、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1.重视历史学科。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相对于一些自然科学科目来讲,它的现实应用价值也许较小,但它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公民素养等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中考对学生历史学科的能力和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重视,不愿投入时间,那么成绩的提高从何谈起?

2.继续贯彻新课改。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理念,形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教学理念上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高度重视课堂。课堂是师生教与学的第一阵地,加上课时的限制,每周两节的历史课就更显得珍贵。课堂目标应定位准确(目标定位合理、内容安排科学、教法设计可行);课堂要高效率(讲得高效、问得高效、教学手段高效、当堂巩固);课堂要互动生成(注重过程,精心构思,巧妙设计,每一教学活动都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4.关注学生的学习。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在教学中要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指导,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提高基本能力,了解基本理论,并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5.规范练习、考试。对于平时的各种学案,尤其是期中、期末考试,都应根据中考要求进行一定的改革,不能一成不变。

6.除了正常的历史教学外,还应多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如通过历史知识竞赛、历史剧表演、历史活动课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整个初中历史教学来讲,初三一年的历史教学是最关键的。与初一、初二的教学相比,其有一定的继承性、连续性,也有其特殊性。

三、初三历史教学经验总结

1.研究中考试题、中考说明。在初三正式开学之前,初三教师就应认真研究当年中考试题,了解中考命题特点,把握命题方向;还应仔细研究中考考试说明,对知识点识记、理解、应用的层次心中有数,在今后的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易混点,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还应多做几套中考真题,提高对试题的敏感性,也提高自己今后的命题水平。

2.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初三一年既要完成新课教学,又要有效复习,时间非常紧张。提前制订计划很有必要,包括世界史新课教学、第一轮基础复习及综合复习、解题训练等,都应仔细规划,不能前松后紧。

3.平时教学夯实基础,注重提高能力。基础知识仍是中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在新课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地将基础知识讲授落到实处。教师还应把握住知识点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4.增强综合意识,做到融会贯通。在教学中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引导学生前后联系、不断比较,形成认识,提高能力。

5.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初三历史学习要面临六本书,古今中外,中国史与世界史相互交融,要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大环境中去学习,也要将世界史与中国史进行对照。

6.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开卷考试。开卷考试就不用背书,甚至不需要努力学习历史,这是存在于许多学生中的思想误区。用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只靠临场翻书是不行的,要适当识记一些基础知识,同时要加强理解与应用。

7.整个复习过程循序渐进。初三历史复习一般分为第一轮基础知识、第二轮专题综合、第三轮强化训练。每一轮复习都有一定的针对性,要有所侧重。

8.联系时政,关注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史为鉴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不能孤立地、呆板地学习历史,要将所学知识与当今社会重大热点问题相结合。从历史的角度看现实,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9.重视乡土历史,贴近现实生活。乡土历史知识体现了地方特色,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在中考命题中往往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