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范文

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精选(九篇)

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

第1篇: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范文

1、适应知识农业发展需要,创新农业科研教育组织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度经费年度经费

199621.135200145.04193

199715.3857200249.51840

199816.6880200355.26226

200029.793132004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农委会”九十年度委外办理之科技计划研究重点、汇整单位及汇整人一览表

第2篇: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农业科技创新;中央1号文件

中图分类号:F303.2;G35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1-4948-04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earch and Servic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alysis

SUN Su-fen,GONG J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tech Information,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Beijing 100097,China)

Abstract: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research were analyzed,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 of it were summarized. Several major area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research which serviced for the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t were combined with in 2012 the No. 1 document in Central Committe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telligence;service;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the No. 1 document in Central Committee

2012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这既为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情报研究是以农业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借鉴情报学的方法,通常对反映一定时期某一课题领域进展情况的文献情报进行分析和归纳,并以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提供专题情报或系统化的浓缩情报,以了解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农业情报研究的服务作用。本文通过对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形式进行分析,提出了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几个主要领域,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 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必要性

农业科技创新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农业生产者等。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按各类参与主体的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情报服务,对支撑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指引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1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乃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都需要政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制定切实可行、针对性和时效性强的支持政策,也就是科学决策。科学决策必须以大量准确、及时的情报为基础,这就需要开展面向政府部门的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和服务[2]。如北京市正在稳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同样离不开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支撑作用。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标志,需要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引领和服务支撑。农业科技城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突出特征,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总部研发机构在城内聚集。作为现代服务的一种,面向农业科技城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既有利于各类总部机构科学地进行科技研发和生产经营决策,把握好发展机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符合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特征要求。

1.2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科技创新指引方向

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更是如此。只有牢牢把握住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才能使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真正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当前,科研院所和高校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单位,对某一地区乃至全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水平提升负有重要责任。要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就需要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国内外农业科研发展的前沿和动态,需要及时准确的科技情报[3]。另一方面,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共同参与,各类创新主体竞相发展的多元化新格局已基本形成,各类主体对有限的科研资源竞争日趋激励。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实现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有所突破,这同样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农业技术、发展前沿和科研动态,寻找新的创新点。

1.3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农技推广创造条件

现代农业是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技术装备,实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达到较高科技水平的农业。要满足上述几个方面的条件,仅靠加强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远远不够,还需做好相应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说,需要实现农业科技的快速普及和农民素质的显著提高。而这两方面的实现都离不开系统性、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情报研究。

一方面,农业科技的快速普及离不开情报服务。目前,农业仍是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整体科技素质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规模效益低,抵御风险能力弱。科技推广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在科技推广普及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情报研究的作用,把握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确定适宜的科技推广途径,并了解科技推广普及的进展和效果,从而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农民素质的显著提高离不开情报服务。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是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现代科技和装备才能得到应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才能得以实现。以北京为例,虽然近几年京郊农村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乡“数字鸿沟”问题,现代远程教育、爱农驿站、文化共享等工程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但是,仅仅能获取大量信息还不够,还需要帮助农民甄别、处理这些信息,并教会他们如何寻找和利用对他们有用的信息。这就要依靠进一步的情报研究来加以解决。

2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主要特征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是专业化情报研究的一种,在职能、内容和领域方面既具有情报研究的共性特征,也体现出自身的特殊性。

2.1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功能具有复杂性

一般来说,情报研究主要具有三项功能:①综合功能,即情报研究可通过对相关情报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与综合,为服务对象提供高度概括性、系统化的情报资料,以节省他们查阅文献资料的时间和精力。②预测功能,即情报研究可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在过去某一时间段内的发展、演变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影响。③决策功能,即指以综合研究和预测研究的成果为基础,针对某一现实问题提出实施方案和对策,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参考。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除具备上述三项功能外,还具备引导和教育功能。引导功能是指农业科技情报研究跟踪国外农业科技发展前沿,能让国内科研工作者及时了解和把握某一领域科研动态和重大科研进展,以便快速做出反应。教育功能是指农业科技情报研究还需要把专业化、抽象的科技知识加工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提供给基层的农业生产者,从而为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2.2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对象具有多样性

情报研究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和企业,其中,对政府主要发挥决策功能,为政策制定提供情报支撑,对企业主要发挥预测功能,为经营决策提供竞争情报和市场预测分析支持[4]。相比之下,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对象更加多样,除了政府和企业外,还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对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发挥综合功能。而且,由于农业产业链涉及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参与主体也相对较多,对不同的主体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发挥的功能存在一定差异。

2.3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目标具有单一性

虽然不同的服务对象对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需求不同,但是,从农业产业链整体来看,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现代农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对政府而言,发展现代农业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和保障食品安全是长期战略目标,而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以支撑其做出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决策;对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言,加强自主创新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是其主要职责,也是发展需要,而自主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最终结果就是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同样,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也可以为此提供支撑;对企业而言,现代农业的发展意味着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以帮助他们把握商机;对农业生产者而言,现代农业的发展将会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而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其先进技术的应用创造条件。

3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主要形式

从实践情况看,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主要采取如下几种形式来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服务。

3.1 农业科技前沿追踪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选择国内外的农业热点问题及关键技术,通过文献分析、文本分析、数据挖掘等研究方法,重点针对国内外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综述报告、专利信息等科研成果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形成具有导向性、前沿性、客观性的科技追踪报告和技术研发全景分析报告等,并结合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入领域专家进行分析评述,为科研部门及农业主管部门领导提供科技动态参考。

3.2 农业科技专题调研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展农业科技创新需求调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调研、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效果调研、农技推广体系调研、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需求调研等多方面的专题调研服务,形成客观、准确的调研分析报告,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3.3 农业科技定题跟踪

选择国内农业科技领域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定题跟踪。根据项目执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定题推送服务,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根据项目的需要,通过对大量期刊、书籍、调研报告等文献资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分析、总结和研究,综合该领域权威专家意见,协助完成关于项目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综述报告,便于科研人员快速、及时跟踪在研项目或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3.4 农业科技文献计量分析

利用数字资源和数据库平台,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与方法和现有的数据挖掘工具,对海量文献中的特定研究领域或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进行跟踪与分析,从文献发表数量、文献质量、趋势、分布、学科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多角度地展现其科学研究的成果或特定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形成详细的全景分析报告,提供给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部门,以达到帮助科研管理部门摸清机构科研水平,辅助科学研究人员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的目的。

3.5 农业科技政策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把握基层农业科技政策需求,了解已有农业科技政策的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为有关部门完善已有政策或制定新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3.6 农业发展宏观形势研究

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开展农业发展宏观研究,包括农业宏观发展战略、农业发展形势分析、农业发展规划、农业发展模式和机制等方面,帮助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及时了解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趋势。

4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

围绕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下文简称“1号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结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目标,建议主要在如下领域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工作。

4.1 重点做好种业科技创新的情报研究

1号文件突出强调要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指出要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创制改良育种材料,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这无疑为从事种业科研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为针对种业科技创新的情报研究创造了条件[5]。针对种业科技创新的需要,可以进行国外种业科技前沿追踪、特定品种推广应用效果专题调研、重大子种科研课题定题跟踪、种业科技创新文献计量分析、种业科技发展政策分析、种业发展形势分析等研究,为新型种业体系的构建提供支撑。

4.2 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相关政策分析研究

针对1号文件中提到的“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等内容,借鉴国外农业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国内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机遇和挑战等内容,面向政府开展相关政策分析研究服务,为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4.3 进行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专题调研

1号文件强调,要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技推广体系一直存在“线断、网破、人散”的问题,虽然近几年政府对此采取多项措施,但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要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只能通过专题调研了解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真实情况后,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措施。此外,文件还提出要实现农技推广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这同样需要通过专题调研来摸清两者工资收入之间的真实差距。

4.4 加强国外农业科技前沿的追踪

据测算,201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53.5%,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低于国外。要想在农业科技方面赶超发达国家,首先应当了解国外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学习他们的先进成果,紧跟他们的科研步伐。为此,1号文件强调“加强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大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在这方面,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大有可为。通过追踪国外农业科技发展前沿动态,及时了解他们的先进技术成果,可为下一步的引进消化吸收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林官.浅谈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作用[J].天津农业科学,1997, 3(4):43-46.

[2] 张克英.谈农业科技情报的管理[J].农村科技,2009(5):119.

[3] 刘敏惠.农业科技创新中竞争情报的需求分析[J].云南图书馆,2002(2):22-24.

[4] 郑彦宁,杨 阳,赵筱媛.我国科技情报机构情报研究业务发展现状调查[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63-66.

[5] 强国柱.关于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动现代种业发展的思考[J].种子科技,2011,29(10):3-5.

第3篇: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农业科技创新;中央1号文件

中图分类号:F303.2;G35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1-4948-04

2012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这既为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情报研究是以农业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借鉴情报学的方法,通常对反映一定时期某一课题领域进展情况的文献情报进行分析和归纳,并以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提供专题情报或系统化的浓缩情报,以了解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农业情报研究的服务作用。本文通过对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形式进行分析,提出了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几个主要领域,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必要性

农业科技创新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农业生产者等。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按各类参与主体的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情报服务,对支撑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指引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1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乃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都需要政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制定切实可行、针对性和时效性强的支持政策,也就是科学决策。科学决策必须以大量准确、及时的情报为基础,这就需要开展面向政府部门的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和服务[2]。如北京市正在稳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同样离不开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支撑作用。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标志,需要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引领和服务支撑。农业科技城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突出特征,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总部研发机构在城内聚集。作为现代服务的一种,面向农业科技城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既有利于各类总部机构科学地进行科技研发和生产经营决策,把握好发展机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符合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特征要求。

1.2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科技创新指引方向

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更是如此。只有牢牢把握住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才能使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真正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当前,科研院所和高校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单位,对某一地区乃至全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水平提升负有重要责任。要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就需要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国内外农业科研发展的前沿和动态,需要及时准确的科技情报[3]。另一方面,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共同参与,各类创新主体竞相发展的多元化新格局已基本形成,各类主体对有限的科研资源竞争日趋激励。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实现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有所突破,这同样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农业技术、发展前沿和科研动态,寻找新的创新点。

1.3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农技推广创造条件

现代农业是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技术装备,实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达到较高科技水平的农业。要满足上述几个方面的条件,仅靠加强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远远不够,还需做好相应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说,需要实现农业科技的快速普及和农民素质的显著提高。而这两方面的实现都离不开系统性、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一方面,农业科技的快速普及离不开情报服务。目前,农业仍是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整体科技素质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规模效益低,抵御风险能力弱。科技推广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在科技推广普及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情报研究的作用,把握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确定适宜的科技推广途径,并了解科技推广普及的进展和效果,从而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农民素质的显著提高离不开情报服务。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是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现代科技和装备才能得到应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才能得以实现。以北京为例,虽然近几年京郊农村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乡“数字鸿沟”问题,现代远程教育、爱农驿站、文化共享等工程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但是,仅仅能获取大量信息还不够,还需要帮助农民甄别、处理这些信息,并教会他们如何寻找和利用对他们有用的信息。这就要依靠进一步的情报研究来加以解决。

2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主要特征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是专业化情报研究的一种,在职能、内容和领域方面既具有情报研究的共性特征,也体现出自身的特殊性。

2.1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功能具有复杂性

一般来说,情报研究主要具有三项功能:①综合功能,即情报研究可通过对相关情报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与综合,为服务对象提供高度概括性、系统化的情报资料,以节省他们查阅文献资料的时间和精力。②预测功能,即情报研究可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在过去某一时间段内的发展、演变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影响。③决策功能,即指以综合研究和预测研究的成果为基础,针对某一现实问题提出实施方案和对策,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参考。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除具备上述三项功能外,还具备引导和教育功能。引导功能是指农业科技情报研究跟踪国外农业科技发展前沿,能让国内科研工作者及时了解和把握某一领域科研动态和重大科研进展,以便快速做出反应。教育功能是指农业科技情报研究还需要把专业化、抽象的科技知识加工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提供给基层的农业生产者,从而为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2.2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对象具有多样性

情报研究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和企业,其中,对政府主要发挥决策功能,为政策制定提供情报支撑,对企业主要发挥预测功能,为经营决策提供竞争情报和市场预测分析支持[4]。相比之下,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对象更加多样,除了政府和企业外,还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对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发挥综合功能。而且,由于农业产业链涉及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参与主体也相对较多,对不同的主体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发挥的功能存在一定差异。

2.3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目标具有单一性

虽然不同的服务对象对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需求不同,但是,从农业产业链整体来看,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现代农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对政府而言,发展现代农业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和保障食品安全是长期战略目标,而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以支撑其做出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决策;对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言,加强自主创新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是其主要职责,也是发展需要,而自主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最终结果就是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同样,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也可以为此提供支撑;对企业而言,现代农业的发展意味着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以帮助他们把握商机;对农业生产者而言,现代农业的发展将会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而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其先进技术的应用创造条件。

3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主要形式

从实践情况看,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主要采取如下几种形式来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服务。

3.1农业科技前沿追踪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选择国内外的农业热点问题及关键技术,通过文献分析、文本分析、数据挖掘等研究方法,重点针对国内外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综述报告、专利信息等科研成果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形成具有导向性、前沿性、客观性的科技追踪报告和技术研发全景分析报告等,并结合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入领域专家进行分析评述,为科研部门及农业主管部门领导提供科技动态参考。

3.2农业科技专题调研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展农业科技创新需求调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调研、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效果调研、农技推广体系调研、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需求调研等多方面的专题调研服务,形成客观、准确的调研分析报告,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3.3农业科技定题跟踪

选择国内农业科技领域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定题跟踪。根据项目执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定题推送服务,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根据项目的需要,通过对大量期刊、书籍、调研报告等文献资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分析、总结和研究,综合该领域权威专家意见,协助完成关于项目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综述报告,便于科研人员快速、及时跟踪在研项目或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3.4农业科技文献计量分析

利用数字资源和数据库平台,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与方法和现有的数据挖掘工具,对海量文献中的特定研究领域或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进行跟踪与分析,从文献发表数量、文献质量、趋势、分布、学科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多角度地展现其科学研究的成果或特定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形成详细的全景分析报告,提供给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部门,以达到帮助科研管理部门摸清机构科研水平,辅助科学研究人员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的目的。

3.5农业科技政策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把握基层农业科技政策需求,了解已有农业科技政策的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为有关部门完善已有政策或制定新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3.6农业发展宏观形势研究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开展农业发展宏观研究,包括农业宏观发展战略、农业发展形势分析、农业发展规划、农业发展模式和机制等方面,帮助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及时了解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趋势。

4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

围绕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下文简称“1号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结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目标,建议主要在如下领域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工作。

4.1重点做好种业科技创新的情报研究

1号文件突出强调要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指出要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创制改良育种材料,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这无疑为从事种业科研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为针对种业科技创新的情报研究创造了条件[5]。针对种业科技创新的需要,可以进行国外种业科技前沿追踪、特定品种推广应用效果专题调研、重大子种科研课题定题跟踪、种业科技创新文献计量分析、种业科技发展政策分析、种业发展形势分析等研究,为新型种业体系的构建提供支撑。

4.2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相关政策分析研究

针对1号文件中提到的“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等内容,借鉴国外农业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国内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机遇和挑战等内容,面向政府开展相关政策分析研究服务,为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4.3进行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专题调研

1号文件强调,要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技推广体系一直存在“线断、网破、人散”的问题,虽然近几年政府对此采取多项措施,但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要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只能通过专题调研了解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真实情况后,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措施。此外,文件还提出要实现农技推广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这同样需要通过专题调研来摸清两者工资收入之间的真实差距。

第4篇: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经济增长;动态关联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2)03-0054-06

一、引 言

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长期以来,受技术、资金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舒尔茨(1987)指出农业科技投入促进是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动力。一般而言,农业科技投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用于农业科技活动的一切投入的总和,当用于农业科技活动的资源投入形式都用货币资本来表现时,科技投入也可称为科技经费的总投入。早在1989年《国务院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就将科技兴农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报告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农业问题,科技兴农尤为重要”。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不断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8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着重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文件指出要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

就农业科技投入以及其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联关系而言,已有一些学者就此问题展开了研究,关于农业科技投入的界定,王安国等[1]认为,农业科技投入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按年度计算的用于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包括科技成果转化)的支出总和,包括其支出和使用的配置和效率情况。袁康来[2]、姚永康等[3]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业科技投入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农业科技经费的投入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农业科技实力的关键因素,通常可以用农业科技经费的投资强度来衡量。农业科技投入直接影响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及农业经济的增长。就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囿于数据的可得性,国内有关的文献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梁平,梁彭勇[4]等人的分析,他们运用VAR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存在着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其长期响应作用程度更显著、更稳定。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仅使用VAR模型并不能得到客观的结果,所以本文以山东为例,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分析了山东省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关系,探究了农业科技投入的经济增长效应,并结合农业科技投入的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山东省农业科技投入的现存问题

(一)投入总体规模偏小,且资金分散

从1998年到2009年,山东省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总经费增长了近16倍之多,在总体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据财政部门统计,2009年,山东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约为31.9%,而在1998年这一比重仅为8.5%,10年间增长了约2.75倍。虽然财政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比重大幅提高,但与其他行业比,这一规模仍相对较小,农业科研投资强度还比较低。此外,山东每年所立项的农业科研项目数量大,涉及领域广,导致投资重点分散,单个项目所得支持的非常有限,无法发挥集中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一些能够经济社会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科技成果没有及时得到转化和应用,科研成果的价值没有完全得到体现。

(二)投入结构不合理,且投入产出效率低

目前,我国国内投入到基础研究和投入到应用研究的比重,平均水平为1.67:98.33,山东省为1.32:98.68,两者之间的比例和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但由于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在农业科技活动中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且其属于创新性科技活动,对于基础研究投入的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农业科技储备和农业科技创新的底蕴和储备不足。此外,农业科技投入的目的具体而言就是取得一定的农业科技成果,并通过这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促进农业的发展。从山东省1998年以来农业科技的效益来看,资金投入的总体产出效率不高。1998年以来,山东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但相应的成果却并没有较大增长。

(三)资金投向缺乏整体规划,且缺乏连续性

由于政府在农业科技资金投向的决策上随意性较大,主管部门没有制定一个总体的规划,在农业科技资金投向领域决策时也没有一个科学的依据,支持的目的性、导向性较差,决策时往往受到较大的人为因素影响。而且科技创新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科技成果的转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且科技创新的过程往往伴有较大风险。因此,农业科技活动需要不断的投入才能取得重大的突破。但一直以来,由于政策和体制的原因,对一些大型的农业科技研究项目难以连续地、集中地加以投入和支持。特别是市、县政府和基层一些地区,为尽快发挥经济效益,在资金投入时往往更加倾向于那些风险小、见效快的项目,对那些周期长、风险大、短期内难以见到效益的项目则投入积极性不高。

第5篇: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范文

1.印度农业基本概要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5%,农业在GDP中占18.5%,农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1.2%。

印度幅员辽阔,土壤肥沃,气候良好,雨量充沛,具有农业发展的良好自然条件。全国土地面积29731.9万公顷,其中,可耕地面积16175万公顷,人均可耕地面积0.14公顷。

印度农业发展很快,许多重要农产品的产量都已达到世界前列,奶产量达到9100万吨,居世界第一;大米和小麦产量分别达到8800万吨和7200万吨,均居世界第二;其他如水果、蔬菜、茶叶、甘蔗、棉花、水产品、羊毛、羊肉、蛋类等产量也都居世界前4位。

2.四次科技革命助推印度农业发展

印度农业之所以发展这样快,农业科技进步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是四次农业领域的科技革命。

“绿色革命”通过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增加使用化肥、农药、灌溉系统和农业机械,使印度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实现粮食自给,粮食产量由50年代初期的5000万吨提高到目前的2亿吨,粮食实现出口;“白色革命”通过建立奶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紧密联结的产业体系,推动技术研究和推广,使印度成为世界第一产奶大国;“蓝色革命”通过加强对海洋的研究和开发,加大技术和人才引进,增加对海洋渔业和淡水养殖的投入,使水产品出口实现了平均每年26%的增长,并迅速跻身世界十大渔业国;“黄色革命”通过研究推广园艺作物新品种,以及先进的栽培、储藏保鲜、加工和运输技术,使印度成为世界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蔬菜生产国。目前,印度政府又启动了以提高农业总体效益为主要目标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农业科技仍是其核心和关键。

3.印度农业科技体制的组织框架与运行机制

印度农业科技进步主要归功于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体制和有效的运行机制。

印度的农业科技体制大体包括中央政府机构、邦政府机构以及其他机构和组织三个部分。

在中央一级,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ICAR)是全国性的农业科研协调机构,实行社团理事会管理机制。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下设48个部级农业研究院(所)、30个部级农业研究中心、5个综合性国家农业研究局、12个科研项目指导委员会、77个全印协作研究项目和网络及551个农业科技中心(KVK)。

在邦一级,农业科技包括邦农业大学和邦农业厅两个系统。印度每个邦至少有一所农业大学,目前,全国共有41所邦高等农业院校。邦农业大学主要承担所在邦农业教育和研究的任务,同时也承担一定的农业技术推广职能。按照印度《宪法》,农业是邦管事务,农业技术推广主要由各邦农业厅负责。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非政府组织也广泛参与农业科技发展,例如科技部、生物技术部等政府机构和私人企业等。另外,目前遍布全国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也是向农民提供技术支持的重要力量。

印度农业科技体制运行机制的最大特点是中央和地方各种研究、教育和推广机构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紧密合作,运行效率较高。

农业科研工作主要由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下设的部级农业研究机构和邦一级的农业大学承担。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通过设立全印协作研究项目和网络等,集中研究资源和力量对重大项目进行联合攻关,并对全国的农业研究机构提供材料、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印度的农业高等教育主要由农业大学承担,但部级农业研究机构中也有4个研究所已经获得大学资格,可以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邦农业厅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和邦农业大学也都通过自身设立面向基层的推广机构和项目,开展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其中,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依托部级农业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和邦农业大学建立的551个农业科技中心在印度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印度对从事农业研究和推广的科研机构实行政府全额拨款,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和邦政府的财政预算。农业科技投入90%来自政府投入,私营部门只占10%左右。政府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GDP的比例为0.6%左右。中央政府的投资主要由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管理和分配。各邦农业大学的科研、教育和推广费用主要由邦政府负责,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还支持其所需经费20%~30%。

从农业科技经费使用主体看,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所属机构使用的农业研究和推广经费占全国总数的37%,邦农业大学占51%,其他公共和私营机构占12%。

从农业科技经费的用途看,印度全国农业研究和推广经费的21%是用于基础性和战略性研究,主要由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所属的研究机构实施;53%的经费是用于应用性研究,由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所属的研究机构、邦农业大学、全印研究协作项目等实施;20%的经费是用于农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由邦农业大学实施;其余的6%是用于生产第一线与推广有关的科技活动,主要由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所属的研究机构、邦农业大学实施,其中包括分布于各地的农业科技中心。

4.印度农业科技体制的主要经验

4.1实行农业科技的统筹管理和协调 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作为全国农业科技的协调管理机构,实行的是社团理事会管理机制,其最高权利机构――理事大会的成员包括畜牧与渔业部长及各部高级官员、议会代表等。这样就使各部门的力量得到整合,各方面的意见得到集中反映。此外,农业研究理事会通过对邦农业大学提供经费支持,实现了对全国农业研究和推广工作的统一协调。

4.2明确政府在农业科技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印度的农业研究、教育和推广机构都是由中央政府和邦政府设立的,属于公益性机构,并享受政府全额拨款,包括其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这样就确立了政府在农业科技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政府的稳定投入,基本保证了农业科技体系的正常运行。

4.3注重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的紧密结合 印度非常重视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三者的结合。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除了通过其下设的部级研究机构开展农业研究之外,还承担着支持和指导各邦农业大学的任务,并建立了一套从科研到推广的完整体系,向农村转移其研究成果。各邦农业大学既是农业高等教育机构,也是地方主要农业研究机构,同时还承担技术推广的职能。

4.4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农业科研任务 印度对中央和地方的农业科研有着明确的分工。部级农业研究机构主要是满足国家的农业研究需要,突出的是基础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研究。邦农业大学的研究项目主要是针对各邦的实际需要,以解决当地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主的具有地域生产特点的应用性研究。

4.5重视和鼓励私营部门的参与 在印度的农业科研和推广中,私营部门的参与越来越多。一些涉农企业投资农业生产资料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为了销售产品,也对农民开展一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对此,印度政府采取了积极鼓励和扶持的政策。目前,在化肥、农药、种子、机械等研发和推广领域,私营部门的作用日益突出。

5.对加强和完善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启示

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认真研究和借鉴印度的经验,对正确把握改革方向、妥善处理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重大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5.1明确农业科技机构的公益性质,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中国与印度一样,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而且农户经营规模小、农业效益低,主要靠盈利性机构进行农业研究和推广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明确中国农业科技机构的公益性质,并通过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支持这些机构的发展。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私营部门和盈利性机构在农业科技中的作用都会受到客观现实条件的严重制约,难以取得支配地位。把现有的科研和推广机构从公益性事业单位转变为科技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只能导致其萎缩和消亡,从而动摇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

5.2打破部门分散多头管理格局,实现国家对农业科技的统筹管理和协调 中国现行体制下,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机构分属多个部门管理,任务和资金分头下达,相互重叠,形不成合力,造成人才和资金的严重浪费,弊端很多。因此,有必要借鉴印度设立农业研究理事会的做法,成立部级农业科技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分管农业的领导任组长,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领导和社会其他有关方面的代表为成员,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国的农业科技事业。

第6篇: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范文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从这一路径对农业科技需求内容进行了探讨,罗卫平等[5]以广东省为例分析其农业发展科技需求,并划定了水利技术、农业生态环境技术、农机技术、农产品品质和质量技术、食品安全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8项需求内容。王绍芳[6]则是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农业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需求内容考虑进来,指出现代农业科技需求应当包括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以及气候应对与防灾减灾技术。农业科技体系路径这一界定方式主要是站在体系化的层面,将农业科技需求看作是一个系统,以系统构成的视角来划定需求的内容体系。如张正卓等[7]将农业科技需求体系划分为环境系统、生产系统、社会系统、信息系统、流通系统,并明确各个系统的具体需求内容。张正河[8]将农业科技创新需求列为最为主要的内容,籍增顺[9]则将农业科技保障需求也纳入进来,此外还有推广需求、服务需求等。就第一种路径来说,是站在个体微观的层面,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基于这一路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便于指导实际工作。但由于个体需求可能存在短视效应、时滞效应、风险规避现象等,容易忽略更为重要的农业科技需求。后两种路径则是从宏观的层面进行探讨,产业发展层面路径的研究弥补了第一种路径的局限,有利于站在农业产业整体的角度把握科技需求状况。但由于缺少对科技需求体系的思考,而将科技需求同供给割裂开来。对于这一问题,农业科技体系路径提供了解决思路,但其仅仅思考体系等制度性问题,缺少同实际操作相结合,也不利于聚焦于有效需求。对于这些纷繁复杂的视角和界定,欧阳晓光[10]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他以农业、农村、农民为纵轴,产业、区域和个人为横轴划分了不同层次的科技需求。根据他的结论,我国“三农”发展存在9种科技需求内容,每一种都对应了不同的层面和对象。。笔者赞同欧阳晓光关于农业科技需求内容体系的分层分类方式,但其包含的具体内容太广、太泛,甚至囊括了诸如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内容,不容易聚焦真正的农业科技有效需求。因而有必要在这些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农业科技需求内容体系进行重新划定。

基于系统化的农业科技需求内容体系划定

由于关于农业科技需求体系的研究较少,且较为零散,导致了农业科技需求的研究方向不甚明确,也缺少合理的标杆来对现状进行科学评价,这也是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所指出的农业科技“有体无系”问题的表征之一[11]。张桃林还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科技管理三大方面提出了完善农业科技体系的要求,这实际也划定了农业科技需求内容体系的整体框架。在2012年出台的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大致划定了农业科技需求内容体系的框架,其特点是将宏观内容与微观内容相结合,主张从整体、系统的角度设定需求内容体系。笔者在综合国家整体规划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2]、《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13]等相关政策文件和文献,提出了农业科技需求的内容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指标划定的依据在于需求内容的实现路径、层次以及对象:一级指标是站在体系与制度的层面设立,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和下级指标得以实现;二级指标则是从农业产业发展角度出发;三级指标则细化到操作层面,其对象包括农民、农户、农业科研人员与机构等。详见表2。这种划定方式综合了三种路径各自的优点,实现了多维度、多视角的交叉,通过三级指标的细化,可以避免农业科技需求内容的过宽过泛,也便于聚焦有效需求。

第7篇: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范文

    对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研究,首先要深入剖析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对农业创新体系进行系统分析,才能地揭示农业创新过程中的规律,针对农业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便使农业科技在农业国际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支撑作用。目前,我国很多学者对农业科技创新内涵有较为深刻的认识,高布权[4]认为农业科技创新表述为将农业科技发明应用到农业经济活动中所引起的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吴林海[5]认为农业科技创新实质就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创造及向现实农业生产力的转化;王丰等[6]从农业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工艺等方面创新来解析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刘春香等[7]则从技术研发、品种改良、资源配置、市场设备、综合效益等角度认识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以上学者从不同角度刻画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本质基本上趋于一致,也就是对农业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以达到农业效用的最大化。有关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刘爱群等[8]从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广角度来认识,朱玉春等[9]则强调农村公共服务功能,段莉[10]则认为是网络关系系统。以上学者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认识有独到见解,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的吴敬学研究员则认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涉及多部门、跨学科、跨地区的系统工程,以中央政府统筹为主,主攻方向明确、核心支撑突出、布局结构合理、区域分工明确、资源优势互补、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研究开发一体的国家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这种见解更为全面和深刻,说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复杂和系统工程,应举全国之力做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农业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经济中的活动,更是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大事。

    2SWOT分析

    SWOT分析框架是1979年由Steiner提出的一种战略管理分析框架,这种框架是对被分析主体处于内、外部环境下的竞争力态势分析[11]。SWOT分析是一种较客观的态势分析方法,通过调查的形式挖掘与研究对象发展相关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与挑战(Threats),从而根据找出有利因素以及不利且需要回避的因素,发现问题,调整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策略[12]。运用SWOT分析框架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问题进行分析,就是要对农业产业本身的优势、劣势有比较客观清晰的认识,做到知彼知已、趋利避害,进而把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和外部发展机遇,时刻警惕并化解外部威胁,以便及早发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目前,大多数学者对农业创新问题的研究都是偏重于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没有对农业科技创新存在优势、机遇及挑战进行深入剖析。因此,运用SWOT分析方法,把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的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化解威胁,做到扬长避短,从而提出合理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策。

    2.1优势

    2.1.1经济优势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科技创新又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农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耕地面积12172万hm2,林地面积30590万hm2,水资源总量30906.4亿m3,森林覆盖率20.36%,内陆水域面积1747万hm2,草地面积39283万hm2,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hm2;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987万hm2,粮食产量达54641万t,棉花产量达596.1万t,油料产量达3230.1万t。木材总产量8089.6万m3,饲养牲畜12238.5万头,水产品总产量5373.0万t,农用机械总动力达92780.5万kW,农村用电量6632.3亿kWh,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5924万kW。由此可见,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必备的条件。2.1.2科研优势一个国家要想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农业科研人员及农业科研机构是主要因素。据统计,我国现有农业科研机构1144个,农业科研机构从业人员约9.6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3.7万人,科研管理1万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近70万,在农业主管部门注册的种业公司8700家[13]。其中,专门从事农业研究的大学有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高等农业院校,研究所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龙头的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棉花研究所、草地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及省市地方农业科学研究院所等,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培养人才和创新提供了支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农业昆虫学家邱式邦院士、畜牧学专家张子仪院士、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院士、核农学家徐冠仁院士、土壤肥料植物营养学家刘更另院士、植物生理学家施教耐院士、农业工程学家陈秉聪院士、土壤与环境微生物学家陈文新院士、农业工程与农业机械化专家曾德超院士、昆虫生理学家钦俊德院士等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物,以及大批在各自农业科研及农业推广应用行业的广大科技人员,他们是科学理论的探索者,是新生产力的推进者,是农业科学知识的拥有者,是农业实用技术的传播者,对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4],正是他们在农业科技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掀起了我国农业科研创新的新篇章。

    2.2劣势

    2.2.1理论研究相对薄弱自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瑟夫?阿罗斯?熊彼特(SchumpeterA.J)最早提出“技术创新”的概念以来,缪尔塞(MueserR)、格温(GerwinD)、库姆斯(CoombsR)、施穆克勒(SchmooklerJ)、莫厄里(MoweryD)等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科技创新进行广泛的理论研究,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介绍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到论述技术创新理论与方法等。在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方面,理论研究则相对较晚。1993年《上海改革》刊登了“让农业健步进入市场———各地加快农业走向市场的做法”,这是较早对我国农业走向市场的报道;中国农业大学推广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高启杰教授从20世纪90年代就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理论与实验探索研究,从介绍澳大利亚[15]、德国农业技术[16]创新及推广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优化[17]等,为农业科技创新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新世纪以来,周波(2004)、纪绍勤(2005)邢广智等(2006)、李圣军等(2007)、李哲敏等(2008)、张正卓(2009)、陈燕娟等(2010)、吕姗等(2011)、张世煌(2011)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但总体来说,我国对技术创新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模式相对成果较少,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特别是缺少量化分析研究。理论研究是基础,只有踏踏实实做好基础理论研究,再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才能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2.2.2农业基层从业人员素质相对不高农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从事科学理论探索创新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农业基层从业人员,即从事基层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劳动力。在我国广大农村,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调节,特别是城市化建设、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部分年富力强的年青人在城市、城镇打工创业。多年来由于劳务输出力度加大、不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的往往是老人和妇女,只有农忙时年轻人才回家帮一下农活。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2012年乡村人口达67113万人,而全国文盲人数达5466万人,文盲人群基本在广大乡村。广大农村人口中,除了没有受过教育的文盲外,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科学文化知识的匮乏,使农业科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无从谈起,这势必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基层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大部分是农村土生土长的,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验,但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新技术、新设备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2.3机遇

    2.3.1政策机遇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中央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十分重视,2007年、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农业科技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凸显了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特别强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农业科研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项目,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提高重要支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要努力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进一步保障,大幅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2.3.2战略机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七篇第二十七章明确提出了坚持自主创新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国家创新能力建设重点有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等。《农业行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则强调农业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如分子生物学、生物组学技术、干细胞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等为农业科技创新孕育新的战略机遇,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业科技的财政保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进步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凸显了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地位。

第8篇: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重大成果产出;科研管理;创新;实践与思考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从农业科技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解决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开拓创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十二五”在促进重大成果产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促进重大成果产出方面进行的管理实践

自1985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已走过30多个春秋,特别是党的十以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在学术界,有的学者将科技体制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有的划分为四个阶段。笔者认为,截至目前,对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影响比较大的是1998年前后进行的科技体制改革,其实施背景是1995年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此次改革期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科研机构转制,借此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开始着眼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由此给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重大项目、优秀人才等重要科技资源向部级科研和教学单位集中;二是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全部或部分面临转制的要求和压力。在此背景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积极探索、顺势而为、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其近20年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十五”,克服困难,深化改革,主动将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剥离开来;第二个阶段是“十一五”,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加强科研条件和基地园区建设;第三个阶段是从“十二五”起,一心一意,谋求发展,把产出重大成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管理创新,以“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为目标,加强学科、团队和平台“三大”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服务“三农”能力。具体来看,2011年,把加快培育重大科技成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要求深入实施成果规划、加强成果指标考核、加强成果协调集成和全程跟踪服务;同年,编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二五”要产出一流成果的目标。

2012年,强调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针对性工作;8月底召开的全院领导干部学习会上提出要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不断产出、快速转化和广泛应用。2013年,提出要以产出重大科技成果和产生重要社会影响为目标,努力开创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工作新局面;10月底召开的全院领导干部学习会把推进重大成果产出作为会议主题,强调必须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准确把握科研方向和科研重点,加快促进重大成果产出。2014年,提出要以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为核心,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一体化发展;9月底召开的全院领导干部学习会再次把“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作为会议主题,要求进一步增强对重大成果产出重要性的认识,把握重大成果形成规律,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落实责任分解和考核激励机制,会后,相关文件和工作方案相继出台。2015年,提出要以重大成果产出为核心,深入推进全院学科体系建设,提升科研组织能力。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十二五”科研产出特别是成果要素产出实现高速增长。全院6013篇,其中,SCI(EI/ISTP)收录607篇,分别比“十一五”增长35%和386%;授权植物新品种权135项;获发明专利1108项,比“十一五”翻了两番多;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在全国教学科研单位排名第五,在全国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排名第一。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鉴)定359项,比“十一五”增长21%;获部省级以上成果奖励121项,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获得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

2科学认识与正确理解农业科技重大成果

2.1科技成果

有学者对“科技成果”一词的起源、演变进行了系统细致的研究,并进行了重新界定:为提高生产力水平,通过辩证思维、实验研究、调研考察、开发实践,取得新的成就并通过技术鉴定或得到社会认可,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智力劳动结果。科技成果应该具备科学性、新颖性、先进性、创造性,对社会或经济产生深远重大影响。关于科技成果的分类,198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中,将被鉴定的科技成果范围拓宽为科学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以及软科学研究成果,此种划分已被沿用至今,并作为科技成果性质的分类标准。

2.2重大成果

目前,能查阅到的最为全面的是中国科学院关于重大成果的界定。中国科学院在“创新2020”方案中明确,重大成果一定是体现中国科学院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成果,包括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主要是指解决了重大科学问题或关键科学问题;开辟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提出新的理论主张,发现新现象并提出新的理论解释,研究新方法,或发明新的仪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变革性技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重点是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或建设和高效运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重大科研仪器设备;成果转移转化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提出有重大影响的咨询建议;在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国内重要影响的领军人才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效,在促进科教融合等体制机制方面有重大创新。

2.3省级农业科研单位重大科技成果

根据单位职能定位,结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探索与实践,省级农业科研单位重大科技成果应主要包括:解决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重大问题,主要是围绕所在区域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或难题、产业链发展关键环节开展技术创新,形成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解决方案或可复制、可推广的集成化技术模式或商业模式,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突破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主要是研发共性关键技术,创制新产品、新装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核心技术、产品或装备等;成果转移转化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主要是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等,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为政府提出有重大影响的咨询决策建议,围绕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综合改革、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等重大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建议;在培养具有重要影响的领军人才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效。

3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创新科研管理的重要意义

3.1不断提高创新质量与效益的迫切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农业方面,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也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解决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随着科技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益日益受到关注。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R&D规模继续保持在全球第二位的水平,经费总量为13015.6亿元;投入强度继续呈现逐年加大趋势,达到了2.05%,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我国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不高,有研究表明,我国创新投入、创新潜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差距在逐步减小,但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差距依然很大。

3.2有效履行单位职责与使命的必然要求

重大成果是科研单位在专业领域内的科研实力、在同行伙伴中的竞争水平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贡献的重要体现,是科研单位、科技人员获得社会认可、体现竞争力、彰显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志。农业部2015年8月出台的《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中,提出要优化农业科技创新力量布局,省级农业科研院校着重围绕区域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发展,开展区域性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有优势和特色的应用基础与高新技术研究,以及重大技术集成与转移。农业科研单位要想履行好职责和使命,有效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服务农村发展需要,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就必须有重大科技成果作为支撑和保障。

3.3持续提升发展能力与内涵的内在要求

“十三五”,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给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央级科研机构创新重心继续下移,在强化基础研究的同时,科技资源逐步向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延伸部署;涉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部分企业在作物育种、疫病防控等相关领域,已具备一定话语权。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步伐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加速向农业领域渗透,不断催生农业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面对新的发展竞争态势,必须转变思路,创新手段,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在基础前沿领域开辟新的方向,在公益科研领域打造新的特色,在产业技术领域形成新的优势,产出一批重大成果,持续提升发展能力和内涵。

4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创新科研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4.1坚持引领支撑服务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坚持服务产业发展的科研导向,在生产实际中寻找科研问题,在农民需求中寻找技术瓶颈,在调研交流中明确重点方向,将科研兴趣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防止为论文科研、为职称科研、为获奖科研。紧紧围绕问题、瓶颈和方向加强顶层设计,确定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明确任务分工、创新方式方法,所有研究团队围绕项目总体目标,处理好原有研究工作与项目研究工作的关系,处理好重点突破与全面展开的关系,处理好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的关系。加快重大成果要素建设,提升研究工作的系统性,注重上中下游研究有效衔接、形成体系;提高核心技术的创新性,重点从原理、机理、机制角度加强研究;增强要素组成的完整性,既有技术创新,又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4.2强化统筹协同、联合研发攻关的组织方式

一方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为重大成果产出提供组织保障。整合归并相同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加快形成有利于重大成果产出的科研大团队,明确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加快推进学科梳理,主动对接现代农业发展科技需求,围绕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按照“强化优势、打造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求,梳理评价、论证分析,遴选重点建设学科。另一方面,推进科技资源整合,为重大成果产出集聚强大动力。引导优势科技资源向重大成果产出集聚,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行业贡献大、社会影响广的成果;加强重大成果产出的各个环节要素组装,按照重大成果形成规律,将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成果示范推广等各个环节要素组装,加速重大成果产出。

4.3建立科学、合理、鲜明的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责任分解机制,明确单位领导、内设研究机构、创新团队和管理服务支撑保障部门的责任;建立健全导向鲜明的业绩评价机制,完善科研业绩考核办法,加大对科研质量、科研过程、科研积累的考核力度;建立健全远近兼顾的分类考核机制,针对近期有望取得突破的科技成果,要制订细化、明确、可考核的工作方案,针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需要经过长期培育才能形成的科技成果,要按照成果形成规律和要素组成,加强引导,推动科研成果的不断沉淀和积累,积小成果为大成果;建立健全奖惩分明的激励惩戒机制,对在重大成果产出方面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并在项目、人才、条件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对落实不力、推卸责任、回避问题的要进行问责追究。

4.4培养求真、求新、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引导科技人员树立“积极向上、协同创新”的文化理念,强化科技人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甘当配角意识,促进科技人员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加强科研作风和科研诚信建设,弘扬求真、求新、务实的科研观,教育引导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尊重科研产出规律,研究重大成果产出工作方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务实精神、协作精神,激发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围绕出大成果、出高水平成果,打造一支团结稳定、力量强大的科研大团队。

5参考文献

[1]彭华涛.科技体制改革演进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规律——基于《人民日报》1985-2013年标题的文本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4(9):1313-1321

[2]寇宗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三十年[J].世界经济文汇,2008(1):77-92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办公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信息服务中心.一张图读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EB/OL].(2016-04-07)[2016-09-19]

[4]刘德刚,牛芳,唐五湘.“科技成果”一词的起源、演变及重新界定[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2):38-44

[5]贺德方.对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若干基本概念的辨析与思考[J].中国软科学,2011(11):1-7

[6]白春礼.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改革科技评价[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4):407-410

[7]农业部.农业部: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EB/OL].(2016-03-07)[2016-09-19].

[8]科技部.2014年我国R&D经费特征分析[EB/OL].(2016-03-18)[2016-09-19].

[9]王宏伟,李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J].求是学刊,2015(5):49-56

[10]农业部.农业部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EB/OL].

第9篇: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财政支持;金融支持;状态空间模型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105-03

引言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关于对农业科技的财政金融支持,成为近年来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有多位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进行了研究。从理论角度来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陈丽娟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对于农业科技创新支持的模式,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比如相关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品种少等;张峭指出现代金融体系应该成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推手”,并从四个方面说明了现代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陈长民针对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需建立政府间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投入分担机制、健全金融机构信贷配置机制等政策建议;旷宗仁、章瑾、左停等就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特点:投入方向侧重硬技术、投入总量偏低,投入效率偏低等;严四容将政府农业科技推广投资的增长率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做了线性的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农业科技投资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正面影响是显著的;宿桂红、常春水、李延霞等运用协整分析对中国农业科技的投入与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农业科技支出对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是0.708344,在数值上接近本文得出的结论。

上述文章深入研究了农业科技创新与资金支持之间的关系,但仍有一些改进之处,首先,分析的结果不够准确,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适用于存在不可观测变量观测系统,并且由于可以分时间阶段给出不同系数,所以不要求用大样本容量数据才可得到较准确结果。其次,上述文章建立的模型中仅仅是单一的财政资金支持和农业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较少,本文不将财政资金支持与金融资金支持和对农业科技创新有重大影响的科技人力资源变量加入模型,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准确,也同时说明培养大量优秀农业科技人员对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1996—2011年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金融政策效应。状态空间模型被用来估计不可观测的时间变量:理性预期、测量误差、长期收入、不可观测因素。

状态空间模型由量测方程和状态方程构成,其中

式中,xt具有固定系数β的解释变量集合,zt是有随机系数αt的解释变量集合,随机系数向量αt是对应于状态方程中的状态向量,称为可变参数。变参数αt是不可观测变量,必须利用可观测变量yt和xt来估计。在状态方程中假定变参数αt的变动服从于AR(1)模型,扰动向量εt、vt假定为相互独立的,且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σ2和协方差矩阵为Q的正态分布。

二、指标的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996—2011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1996—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共设定了5个变量,其中有1个因变量y即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这一变量采用农业专利申请量来表示;4个自变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支出g,用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经费农业政府资金支持表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f,用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经费农业金融机构贷款表示;农业科技创新人员l,用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人员表示。

(二)数据处理

为了使模型的结果更准确,更具参考性,对于,g和f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PRI)平减处理,y、g、f和l均属时间序列数据,对其取对数以消除异方差。由于可变参数模型要求数据平稳或者具有协整关系,所以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财政投入和金融信贷资金对中国农科科技创新发展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均衡关系。

(三)模型设定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和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开发机构贷款对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拉动效应的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用卡尔曼滤波对弹性系数进行估计,模型为:

三、模型测算及结果分析

(一)财政支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呈阶段性的特征,从1996—2002年呈明显的上升态势,由于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外贸和整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整体财政政策由紧转松,国家对于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倾入大额的投资,当然也包括对农业科技的投资,其中2002年政府对于农业科技开发研究机构的投入达515 670万元,同比2001年增长了36%,2002年财政支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系数在近几年中达到峰值,为0.74。从2003—2008年该弹性系数呈缓慢下滑的趋势,这是由于2003—2008年,中国由积极的财政政策转为中性,尽管2008年财政投入相比2002年多投入了1.5倍,但是同比2007年,仅增长了15%,虽然,2006年“科技创新型国家”这一概念提出,中国对科技创新十分重视并大力支持,国家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增多,经费的配套增长却略显薄弱,所以此时的弹性系数趋于平缓。从2008—2011年,财政支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缓慢增长。在此期间,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国家对于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提供大力支持,故而该弹性系数有缓慢上升趋势。

(二)金融贷款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中国金融贷款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波动比较大,但总体呈现下降然后平稳的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7—2004年,这一阶段,中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的颁布,使得银行对于像农业科技创新这种高风险项目贷款持谨慎态度,导致对农业科技创新研发机构的贷款持续缩水,2002年金融机构贷款为2 273万元,比上年同比下降了80%,下降趋势十分猛烈。第二个阶段是2004—2011年,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其中2008年金融贷款仅为375万元,在开发机构筹资的渠道中仅占0.2‰。同时,作为整个大环境的融资背景,中国宏观的货币政策也是从紧的。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对1996—2011年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财政支出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系数呈阶段性特征:1997—2002年财政支出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系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03—2008年,财政支出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系数呈平稳趋势;2008—2011年,财政支出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系数平稳中有小幅度上升趋势。经分析,这种阶段性的特征与国家实施的财政政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应该进一步制定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财政政策,以促进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首先,应该根据科技研发机构数量投入匹配的研究经费,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发展。其次,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经费的管理,使资金能准确到位,使政策行之有效。再次,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制定可以提高农民自主创新动力的政策,使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2.金融贷款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系数同样呈阶段性特征:1997—2004年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系数呈快速下降趋势,2005—2011年,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系数呈平缓趋势。经分析,这种阶段性特征与国家的相关金融政策以及宏观的货币政策有紧密的联系。所以,也应当制定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金融政策促进其发展。首先,吸引多元化主体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将科技创新成果推向市场。其次,完善风险保障机制,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贷款的风险分担和奖励补贴机制,使得金融机构敢于向农业科技创新开发机构贷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再次,应该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等针对农业的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研发机构的融资作用,可以分项目与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对接,从而准确评估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陈丽娟.中国银行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模式探析[J].福建金融,2012,(11):52-54.

[3] 张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需要现代金融支持和保障[J].中国科技论坛,2012,(3):6.

[4] 陈长民.对农业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的探讨——以陕西为例[J].经济论坛,2012,(10):98-99.

[5] 旷宗仁,章瑾,左停.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2,(7):132-135.

[6] 严四容.福建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5.

[7] 宿桂红,常春水,李延霞.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自主创新关系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9):35-3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