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范文

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精选(九篇)

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

第1篇: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范文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关节镜;腓骨长肌;重建

[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23-005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arly clinical effect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with the peroneus longus tendon under arthroscopy. Methods From April 2013 to September 2015,25 patients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ies were treated with peroneus longus tendon under arthroscopy. All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in the following objective indexes after the operation respectively, including clinical evaluations of knee joint,Lysholm knee score and the 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nkle-hind foot scale(AOFAS). Results All patient got bone union,a follow-up of 10-22 months were done in the 25 patients, the average 14.7 months. The Lachman test and front of knee was negative, no knee joint relaxation or extension-restriction was found. In accordance with criteria for assessing the efficacy of Lysholm and 6 months after surgery, excellent in 13 cases, good in 10 cases, and fair in 2 case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92.0%. Postoperative Lysholm knee funct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preoperative,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Reconstruction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with peroneus longus tendon under arthroscopy can achieve excellent clinical results, And its resection has no major influence for ankle joint .

[Key words]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Suture anchors; Peroneus longus tendon; Reconstruction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的损伤之一,据统计,一般人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病率达38/10万,运动量大的年轻人发病率更高[1]。前交叉韧带损伤常导致膝关节不稳,影响膝关节功能,加速关节炎的进展[2,3]。因此,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是临床公认的治疗方法。但目前临床上对重建材料的选择存在争议。2013年4月~2015年9月,我科收治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25例,关节镜辅助下取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9月于我科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21~50岁,平均31.3岁;左侧12例,右侧13例;受伤机制:运动伤10例,车祸伤9例,摔伤6例;所有患者术前行膝关节MRI,明确前交叉韧带损伤,经关节镜下确定前交叉韧带断裂需重建者;排除合并骨折及其他韧带损伤的患者。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8例,软骨损伤2例。本组患者伤后6 d~3个月行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常规使用止血带,行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检查均为阳性。采用膝关节标准前内侧、外侧入路,冲洗关节腔,关节镜下有序探查关节腔,检查半月板及软骨损伤情况,确认前交叉韧带断裂。在第5跖骨基底向近端做长约2~3 cm的切口,解剖出腓骨长肌,在腓骨长肌止点上约1 cm处切断,将残端与腓骨短肌编制缝合。取腱器套住腓骨长肌推向近端,切取腓骨长肌长约25~28 cm,将残端与周围组织缝合,所取肌腱编制缝合备用。编制好的肌腱用15磅拉力预张10 min。关节镜下处理伴有的半月板及软骨损伤。屈膝90°,前交叉韧带胫骨定位器定位于前交叉韧带残端中心,制备胫骨骨隧道。通过前内侧切口,将前交叉韧带股骨定位器定位于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中心,右膝关节约10点,左膝关节约2点方向,制备股骨骨隧道。将编制肌腱使用高强度线由胫骨骨隧道内引入,从股骨骨隧道内引出,上下止点均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探勾检查前交叉韧带的张力。术后行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检查,均为阴性。

1.3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膝关节支具伸直位固定。麻醉清醒后即开始行股四头肌收缩及踝泵功能锻炼。术后1周开始CPM机辅助患肢锻炼,术后2周膝关节被动活动度达90°。术后4周开始膝关节支具保护下部分下地活动,术后6周可过度到完全负重。术后3个月内膝关节可调式支具保护下地活动,术后3个月可去除支具,逐渐恢复日常活动。术后半年通过Lysholm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的功能,通过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

1.4 疗效评价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分包括膝关节不稳定、跛行、绞锁、上下楼、肿胀、下蹲、疼痛以及需要支持等8方面,总分100分。积分95分及以上为优秀,94~85分为良好,84~65分为尚可,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行分析,术前及术后膝、踝关节功能评分的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P

2 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65~90 min,平均74.5 min。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的发生。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2个月,平均14.7个月,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阴性,无膝关节不稳症状,术后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优13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2.0%。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移植物主要包括三大类,即同种异体肌腱、人工韧带及自体肌腱[6,7]。同种异体肌腱虽然使用方便,但其有传播疾病的风险,存在排斥反应,且愈合时间长,不利于术后康复锻炼,更因其供源较少,因此在临床上应用有限[8]。人工韧带组织相容性差,不利于愈合,且弹性差,易出现疲劳断裂,其远期效果尚不确切[9]。目前在临床上最常用的是自体肌腱。自体肌腱包括:骨-髌腱-骨、股四头肌、N绳肌。骨-髌腱-骨早期被认为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金标准[10],但经过长期的随访发现,取腱后易出现髌前疼痛、继发髌骨骨折、髌骨关节炎、髌腱断裂、股四头肌萎缩等并发症[11]。股四头肌取腱时创伤大,常在翻修手术中使用。N绳肌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移植物,但取腱时易损伤隐神经,且N绳肌属于膝关节内侧稳定结构的一部分,对伴有内侧副韧带损伤或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患者,取腱后易出现膝关节不稳,影响膝关节功能。

理想的移植物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条件:①取腱简单;②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③切除后对供腱区不会产生严重影响。腓骨长肌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上有足够的长度及强度,常被用作修复跟腱等移植肌腱,但将腓骨长肌作为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材料的报道较少[12]。左立新等[13]对腓骨长肌与前交叉韧带的解剖学形态及生物力学特性方面进行比较,认为腓骨长肌在这两方面可满足前交叉韧带重建的需要。史福东等[14]通过研究发现,双股腓骨长肌有足够的长度、强度,且其极限拉伸强度及刚度均大于前交叉韧带,可作为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理想移植物。吴市春等[15]在关节镜辅助下取自体腓骨长肌重建前交叉韧带26例,随访表明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患者的主观满意度优于N绳肌。在本次研究中,采用腓骨长肌作为移植物,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腓骨长肌远离膝关节,可避免对膝关节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避免破坏膝关节的稳定结构,对伴有内侧副韧带损伤、多发韧带损伤、鹅足区皮肤擦伤等不适合取N绳肌的患者,可选择腓骨长肌。

腓骨长肌的主要功能是外翻和跖屈,维持踝关节稳定及足弓的形态。一项对踝关节外翻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腓骨短肌较腓骨长肌更重要,腓骨短肌是维持踝关节外翻的主要肌腱[16]。左立新等[17]研究显示取出腓骨长肌后,足部横弓宽度、纵弓宽度和顶角均无明显改变,证实切取腓骨长肌对足弓的静力学结构无明显影响。在本次研究中,术后无取腱区疼痛,无足弓塌陷,踝关节功能良好,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无明显差异,提示切除腓骨长肌对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关节镜辅助下自体腓骨长肌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对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勇,史福东,王雪臣,等. 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J]. 疑难病杂志,2015,14(11):1162-1165.

[2] 曹红彬,梁军,辛景义,等. 腓骨长肌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J]. 中华医学杂志,2012,92(35):2460-2462.

[3] 王徐龙,龚铁军,王耀华.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部分束损伤关节镜下选择性重建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3):28-29.

[4] Lysholm J,Giilquist J. Evaluation of knee ligament surgery result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use of a scoring scale[J]. Am J Sports Med,1982,10(3):150-154.

[5] Schepers J,Heetveld MJ,Mulder PG,et al. Clinical outcome scoring of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J]. J Foot Ankle Surg,2008,47(3):213-218.

[6] Mulford JS,Hutchinson SE,Hang JR. Outcomes for primary anterior cruciate reconstruction with the quadriceps autograft:Asystematic review[J]. Knee Surg,Sports Traumatol,Arthrosc, 2013,21(8):1882-1888.

[7] 赵小泉,蒙剑德,陈璞. 关节镜下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及安全性分型[J].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2):136-138.

[8] Vyas D,Rabuck SJ,Harner CD. Allograft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re construction:Indications,techniques,and outcomes[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2012,42:196-207.

[9] Gao K,Chen S,Wang L,et al.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with LARS artificial ligament:A multicenter study with 3-to 5-year follow-up[J]. Arthroscopy,2010, 26(4):515-523.

[10] Ioncu A,Mader R,Bonin N,et al. Bone-patellar tendon-bone graft via a single minimally-invasive approach versus a classical approach i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 prospective study[J]. Surgery & Resea-rch,2012,98(4):426-431.

[11] 杜天舒,张春礼. 自体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发展现状[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5,9(3):412-415.

[12] 蒙延雄,米琨,俸志斌,等.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腓骨长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3):1092-1094.

[13] 左立新,高雁卿,杨卫兵,等. 正常人前后交叉韧带与腓骨长肌腱的解剖学形态、力学特性对比[J]. 中医正骨,2007,19(10):5-6.

[14] 史福东,冯世庆,左金增,等. 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和N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对比[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11):2531-2533.

[15] 吴市春,郑亚才,严康宁,等. 腓骨长肌腱与N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5,29(11):1358-1363.

[16] Otis JC,Deland JT,Lee S,et al. Peroneus brevisis a more effective evertor than peroneus longus[J]. Foot Ankle Int,2004,25(4):242-246.

第2篇: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范文

[关键词] 关节镜;交叉韧带;重建;半腱肌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3(a)-158-02

Arthroscopic reconstruction of cruciate ligament with semitendinosus tendon and gracilis tendon

CUI Bing,YOU Xian,HU Jian-wei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short-term results of reconstruction of PCL、ACL with quadruple-stranded semitendinosus tendon and to discuss the key points of the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Methods: 18 cases of ACL、2 cases of PCL ruptures were reconstrucled arthroscopically with quadruple-stranded semitendinosus tendon. Results: 20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2 to 12 months,without flexion limitation of knee joint,and the flexion of the knee joint >110°. Conclusion: Arthroscopicreconstruction of cuciateligamentwith quadruplw-strandedsemitendinosus tendon can result in limited invasion,strong graft and satisfactory clinical results.

[Key words] Arthroscopy;Posterior cruciate;Reconstruction;Semitendinosus tendon

关节镜下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被公认为膝关节外科中常规、经典的微创治疗方法,疗效肯定。2005年1月~2008年8月, 丹东市中医院骨科在关节镜下采用4股半腱肌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交叉韧带20例,取得良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30~60岁,平均45岁。12例为交通事故伤,8例为运动损伤;18例为前交叉韧带(ACL)完全断裂,2例为右交叉韧带(PCL)断裂。所有病例均不合并膝关节后外侧韧带结构损伤。所有患者经临床体检和MRI检查确诊。

1.2手术方法

常规膝前外侧入路,插入关节镜顺序检查,明确交叉韧带损伤程度及合并损伤。对半月板破裂行部分切除,对滑膜炎病灶行病灶清除。观察髁间窝情况,如果狭窄则将其扩大成形,清除交叉韧带断裂残端和髁间窝瘢痕组织。移植物的获取及准备:屈膝90°,自胫骨结节内侧15 mm、近侧5 mm开始,向远侧作长约4 cm纵向切口。分离显露出半腱肌肌腱,并向近侧潜行分离至肌腱肌腹交界处,用肌腱剥离器切取肌腱(一般24 cm以上)。将肌腱对切成两段,用不吸收缝线将两段肌腱两端编织缝合,再将两段肌腱对折成4股。测量4股肌腱直径,用大于60 N拉力进行肌腱预牵张,时间5 min以上。骨隧道建立及肌腱的植入固定:①ACL重建:屈膝90°,从膝前内侧入路插入胫骨隧道定位器钻胫骨隧道,隧道内口中心定位于胫骨内侧髁间棘顶点前7 mm,即冠状面上位于内外侧髁间棘中央。胫骨隧道外口位于胫骨结节内侧1.5 cm、胫骨平台下4 cm处。先钻入导针,确定出针部位良好后,沿导针钻胫骨隧道。从胫骨隧道插入股骨隧道定位器,钻股骨隧道。股骨隧道内口定位于髁间窝外侧壁后上方(左膝1点位,右膝11点位),中心距髁间窝后口5 mm。膝关节屈曲90°,钻入导针,再利用空心钻顺导针钻出股骨隧道。②PCL重建:将胫骨定位器置于胫骨后窝,关节线平面下10 mm处,自胫骨结节下缘平面前内侧呈45°角打入导针,沿导针钻直径与移植腱相同的胫骨隧道;置入股骨定位器于股骨髁间窝内侧壁,右膝1∶30~2∶00,左膝10∶00~10∶30,距软骨缘6~9 mm,向股骨内侧髁打入导针,沿导针给钻股骨隧道。测量两隧道内口距离,即肌腱在关节腔内长度(一般为21~24 mm),根据肌腱段长度计算出肌腱在两端骨隧道内的长度。用导针将牵引线及翻转线贯穿两隧道,纵向将微型钢板和相连的聚乙烯带及肌腱拉入股骨隧道,在微型钢板完全拉出股骨隧外口时转为横向,完成韧带股骨端固定。屈膝40°,将韧带胫骨端缝线绑在胫骨隧道外口纽扣上,完成韧带胫骨端固定。镜检重建韧带与髁间窝无撞击后,关闭切口。术后完全伸膝位石膏固定1周,拆石膏后使用支具固定,并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要求术后4周内,恢复膝关节屈伸功能。

2 结果

本组随访2~12个月,平均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发生。均无膝关节不稳、膝前区疼痛、关节间隙磨擦感、伸膝活动受限(屈膝活动度110°~120°,平均115°)。Lachman检查阴性19例,Ⅰ度阳性1例,均为硬性终止点。

3 讨论

ACL、PCL重建有多种手术方法,一般采用自体材料,主要包括骨-髌韧带-骨和半腱肌腱。研究表明,应用自体骨-髌韧带-骨进行重建,有引起髌骨骨折的危险,并可导致髌韧带挛缩,另外存在膝前疼痛发生率高以及韧带固定不可靠等缺点。4股半腱肌理论上相当于正常ACL、PCL强度的3倍,用其重建交叉韧带强度可靠。半腱肌取材方便,取材后对膝关节影响小。相对于自体骨-髌韧带-骨重建,手术操作更简便、创伤更小。

手术要点:①利用半腱肌肌腱,在保证重建韧带长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增加重建韧带的股数或者直径(一般为4股,直径8~10 mm),以确保重建韧带的强度。②通过大于60 N拉力进行预牵张,克服韧带的黏弹性。③胫骨隧道内口和股骨隧道内口的定位要准确,胫骨隧道内口过于偏前或股骨隧道内口过于偏前或偏下,都会影响重建韧带发挥稳定作用。④分别在屈膝40°位和伸膝位拉紧肌腱不同部分进行胫骨端固定,有利防止韧带松弛。

交叉韧带重建术成功的关键是保持移植韧带在膝关节屈伸活动中等长及移植韧带有合适的张力。ACL重建中股骨隧道则尽可能地偏后,后缘保留宽约1 mm骨质即可。髁间窝也必须要予充分的修整成形,若狭窄,膝关节将反复撞击移植韧带,造成韧带断裂。骨隧道出口的边缘应尽量锉圆滑,避免对移植韧带的损伤。在肌腱缝线端打固定结前,反复伸屈膝关节,进行等长检查和撞击试验,避免移植韧带松弛,导致手术失败。

ACL、PCL重建后需要进行严格、系统的康复训练,一般在6周左右可恢复正常的膝关节活动。术后3个月内,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重建韧带断裂。

总之,关节镜下采用半腱肌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ACL、PCL较传统方法有较多优点:移植物强度大、植入简单、固定可靠、镜下操作创伤小、并发症少,结合术后正规的康复训练,膝关节功能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Lysholm J,Gillguist J.Evaluation of knee ligament surgery result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use of a scoring scale[J].Am J Sports Med,1982,10:150-154.

[2]Francis A,Thomas RD,Mcgregor.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uptures:reconstruction surgery and rehabilitation.A nation-wide survey of current practice[J].Knee,2001,8:13-18.

[3]刘智华,余楠生.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3,24:10-12.

[4]赵金忠,蒋,沈灏.关节镜下采用绳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重建后十字韧带[J].中华骨科杂志,2003,23:129-132.

[5]Muller W.The knee,function and ligament reconstruction[M].New York springer-verlag,1983.236.

[6]崔润河,刘建平.低场MRI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7):129.

第3篇: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范文

【关键词】交叉韧带;重建;关节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27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35-02

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已成为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标准术式,但目前移植物的固定方式较多,花费较高,在基层较难推广,我们采用自体腘肌腱移植重建交叉韧带,并尝试用钛重建接骨板悬吊固定,效果较好,现将临床初步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5-49岁,平均32.6岁;职业均为农民。急性损伤16例,陈旧损伤2例;损伤原因均为交通事故;前交叉韧带损伤13例,后交叉韧带损伤4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1例。11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3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2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4例合并有胫骨骨折。18例患者均术前行MRI检查证实有交叉韧带损伤。手术时间:急性损伤3周内手术12例,3周后手术4例;2例前交叉韧带陈旧损伤因反复积液、关节不稳分别于伤后2年、4年就诊行手术治疗。

1.2手术方法术前将4孔钛重建接骨板剪为两段并将断端磨光滑。采用关节镜常规前内、前外入路,后交叉韧带重建加用后内、后外入路。清除关节腔内淤血块,确定交叉韧带损伤及有无伴随损伤,如合并半月板损伤者则同时行半月板修整术,清理交叉韧带断裂的残端。取健侧膝关节腘绳肌肌腱,刮除肌腱上肌肉组织,将肌腱折叠成3-4股,折叠后肌腱长度≥6cm,用5号爱惜康缝线将肌腱距两端2cm处编织缝合,每端6-8根缝线。测量其总直径用80N的牵张力进行肌腱的预牵张5min以上。从前内侧入路置入胫骨隧道瞄准器,定位交叉韧带止点,钻入导针。用相应直径的空心钻沿导针作胫骨隧道钻孔。前交叉韧带重建通过胫骨隧道,建立股骨隧道;后交叉韧带重建从内侧入口建立股骨隧道。前交叉韧带直接用带尾孔导针,通过胫骨、股骨隧道,将肌腱对折处缝线带出,将肌腱拉入关节内;后交叉韧带先导入5号爱惜康缝线,将肌腱用爱惜康缝线拉入隧道内。在大腿的导针穿出点远侧作2cm长纵切口至股骨,肌腱标志线至股骨隧道内口处。股骨端缝线穿入两孔钛重建接骨板的孔内,将接骨板横架于股骨隧道外口,缝线拉紧固定。同样,胫骨隧道处肌腱编织线穿入两孔钛重建接骨板的孔内,接骨板横架于胫骨隧道外口,反复屈伸膝关节,屈膝45°,拉紧肌腱,打结固定。关节镜监视下,伸直膝关节,若重建韧带与髁间窝顶部有撞击则做髁间窝成形。再次行关节内全面检查后,伤口放置负压引流,关闭切口。弹力绷带包扎患肢,用支具固定在完全伸膝位。

术后伤口负压引流管48-72h拔除,弹力绷带包扎5-7d。前2周用支具固定在完全伸膝位,进行髌骨内推练习,内收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等长收缩训练。术后第3周开始进行渐进的膝关节活动度训练,以及本体感受器训练,术后2个月内,在休息或者下地负重时须将患膝用可调节支具锁定在完全伸直位。术后3个月去除支具开始向前匀速慢跑训练。术后7-12个月,开始侧向跑步、后退跑步训练和向前变速跑步训练。

2结果

18名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8随访,至术后半年随访时患膝活动度恢复与健膝一致。膝关节稳定性检查,术后半年查体,其中17例患者Lachman试验阴性,1例患者Lachman试验阳性,发现股骨端接骨板有移位。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分从47.77±1.96提高至90.38±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交叉韧带损伤后,造成膝关节不稳,并易发生半月板和关节软骨的继发损伤。以往的非手术治疗寄希望通过加强股四头肌肌力来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但由于它不能提供瞬时的稳定,所以不能对膝关节提供真正的保护。因此,交叉韧带损伤的手术指征是非常明确的,可靠的手术方法是对损伤的交叉韧带进行重建,以恢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性能[1]。近年来,采用腘绳肌肌腱重建交叉韧带较为普遍,具有切口小,手术对伸膝装置无干扰等优点[2]。重建韧带的两端靠隧道外螺钉、带齿垫圈、骑缝钉或者隧道内螺钉进行固定。此种方法由于不仅重建的韧带强度不够,而且韧带两端的固定不太牢靠,不能承受早期积极的康复训练,膝关节总体功能的恢复受到影响。近年来采用4股腘绳肌肌腱缝线纽扣钢板重建交叉韧带[3],克服了上述缺点,肌腱的强度和固定得到了保证,得到了推广。但固定材料价格不菲,部分患者由于经济条件所限,不能承受,为此我们利用缝线纽扣钢板原理选用钛合金重建接骨板作为肌腱重建的固定材料做了尝试。

采用钛重建接骨板悬吊固定法重建交叉韧带,采用钛合金重建接骨板横架于隧道外口悬吊法固定重建韧带,保证了手术时能完全拉紧韧带并可靠固定,防止术后韧带松弛。固定材料价格低廉,可大幅降低手术费用。但本文所述病例较少,随访时间短,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总结。

参考文献

[1][美]卡纳尔,主编.卢世壁主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9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68-1173.

第4篇: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范文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双束四骨道关节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05-01

前交叉韧带断裂是膝关节外伤中常见损伤之一,可导致患膝关节的严重不稳,为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尤其对专职运动员来说是灾难性的。所以伤后重建是必要的。从过去的开放性手术重建发展到关节镜下重建,从理念上发生了质的飞跃。在重建方式上是采用单束重建还是双束重建,虽各家看法不一,但在理论上已证实双束重建比单束重建具有更为持久的稳定性[1]。我们在2006――2008年间对15例患者进行了关节镜下用半腱肌股薄肌肌腱行-双束四骨道重建膝前交叉韧带,其疗效优良。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2-45岁,平均35岁。左膝8例,右膝7例;单纯前交叉韧带断裂1例;单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1例;单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4例;同时合并外侧半月板内侧副韧带损伤5例;合并外侧半月板内侧副韧带损伤及软骨损伤4例。从受伤到执行手术时间4-365天,平均46天。

2 手术方法[2]

用关节系统。在连硬外麻醉下取平卧位,驱血上止血带于60mmHg。用标准前外侧和前内侧入路进关节镜和器械,先检查并清理前交叉韧带残端及关节内合并伤的治疗。

2.1 自体肌腱的制备: 在胫骨结节与胫骨内后髁连线的中点处取斜切口或者纵切口长约3cm,紧贴深筋膜下找到股薄肌腱和半腱肌肌腱,在鹅足止点处切断,用专用缝线编织肌腱远端,再用取腱器分别取出股薄肌腱和半腱肌肌腱。然后在工作台面上修整肌腱,两根肌腱留约20cm长,用专用缝线编织肌腱近端,然后对折,测量其分别的直径并记录下来,用湿纱布包裹备用。

2.2 骨道的建立

2.2.1 先建立股骨骨道 在前内侧入路的内下方另取一0.5cm的辅助横切口,患肢作“4”字试验位置。前内侧束的股骨骨道定位器从前内辅助入路置入,其他同前交叉韧带单股重建。前内束的中心一般位于股骨外髁后壁远端5-6mm,10:30(1:30)位。前内侧束的股骨骨道建立后,从前内辅助入路放置后外束股骨骨道瞄准器,其臂插入前内束骨道内,后外束定位在9:30位置,两个4.5mm骨道分别用6-8mm和5-7mm钻扩大,两个骨道之间留2-3mm骨皮质,两骨道中心连线纵轴和股骨纵轴呈250-30o夹角。后外束中点位于屈膝90o时股骨髁和胫骨平台接触点是股骨纵轴垂线和前交叉韧带纵轴的交点。

2.2.2 胫骨骨道制作 胫骨骨道前内束定位于前内束中央,胫骨内外棘之间,后外束在后交叉韧带的前方7mm,靠近胫骨外棘,后外束的定位依靠前内束而定,后外束在前内束的后方9mm。按上述方法用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胫骨骨道瞄准器制作前内侧束胫骨骨道,再用后外束胫骨骨道瞄准器,其臂插入前内束骨道内,定位后外束胫骨骨道。两骨道根据制作好的两根肌腱粗细用相应粗细钻头扩大,两骨道之间的骨壁厚为2-3mm。

2.3 自体肌腱的引入: 根据两股骨骨道的长度选择拌板,使肌腱在骨道内至少1.5cm。骨道内置入两根引导线,线的位置要和前内侧束和前外侧束位置一致。

2.4 固定 先固定前内侧束,然后抽取试验下屈膝300位,拉紧韧带用适当大小挤压螺钉固定;同理后外侧束在膝伸直位固定,必要时加用自制门形钉固定。

3 结 果

本组15例均获18个月以上随访,采用Lysholm评分,术前评分50分(43分-57分),术后18个月平均为92分(90-94分),总优良率100%。无一例膝关节屈伸受限,术后无感染等一般并发症发生。

4 讨 论

前交叉韧带是稳定膝关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结构之一,它与后交差韧带、关节囊、半月板、内外侧副韧带等协同作用,在维持膝关节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不予及时重建或重建后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但会给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上带来极大的痛苦,对专职运动员来说更是灾难性的,而且会加速膝关节的退变和降低膝关节的使用寿命。前交叉韧带损伤1年以上软骨3度损伤发生率达44.9%[3]。本组也显示出从损伤到手术间隔时间长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软骨损伤。

前交叉韧带在功能上分为前内侧束和前外侧束(有人认为还有第三束存在),王健全等[4]研究前内侧束在屈膝全过程中均处于紧张状态,后外侧束在屈膝活动中经历了由紧张到松弛,再由松弛到紧张的过程,在屈膝600时最松弛。我们在最后固定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胫骨端时分别将膝关节处于屈曲300和00位固定,这与以上解剖研究是相吻合的,从而避免了术后膝关节屈伸功能受限。术中本组将较粗的双股半腱肌重建前内侧束,较细的双股半膜肌腱重建后外侧束。虽然从解剖结构看后外侧束比前内侧束粗,但从它的功能来看前内侧束在屈膝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应力状态,主要维持膝关节的前向不稳定;而后外侧束在屈膝活动中为紧张-松弛-紧张的过程,这意味着后外侧束在膝关节屈伸中间有休息期,这样避免了重建韧带断裂的可能性。

目前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被多数学者所认同。较前交叉韧带断裂不重建的膝关节相比,确实在防止膝关节直向不稳定和旋转不稳定上有显著的疗效。临床研究表明[5],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解决了单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残留的部分前向不稳定和旋转不稳定。本组基本解决了以上问题,原因在于重建了后外侧束,近似前交叉韧带的解剖重建,手术的技巧充分发挥了重建的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在膝关节屈伸活动过程中应有的作用。当然术后的康复训练恢复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也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在关节镜下执行的双束四骨道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最接近前交叉韧带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有效地维持了膝关节的术后早期稳定性。此技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百成,毛远青,高石军.双束股骨双遂道法重建后十字韧带的实验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5,23(5):308-312.

[2] 颜飞华,联,王隽.双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4):365.

[3] 敖英芳主编.膝关节手术学第一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182-184.

第5篇: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范文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重建; 关节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on function of knee joint.Method:A total of 68 patients with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hamstring tendon group(n=34) and patellar tendon group(n=34)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The incision postoperative pain,complications and knee function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of two group were compared.Result:The incision length,VAS score of hamstring tend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of patellar tendon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postoperative joint function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Arthroscopy;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Function of knee join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uning City,Puning 5153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1.012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一种重要的前向稳定结构,前交叉韧带的损伤可导致明显膝关节的前向不稳,严重影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同时因其继发的关节软骨、半月板等的损害,将进一步加速关节退变的速度[1]。因此早期行前交叉韧带的重建不能有效地稳定关节结构,而且还能防止关节内其他结构的继发性损害。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已成为公认的有效手段[2-3]。目前自体移植物的选择上有N绳肌肌腱、髌腱等,然而关于重建手术中的移植物选取上目前仍无明确的定论。本研究拟探讨膝关节镜下不同前交叉韧带重建方式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8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

5例,损伤位于左膝关节者20例,右膝关节者14例,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25例,合并其他损伤者9例。髌腱组34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16~42岁,平均(27.6±4.9)岁,运动损伤18例,交通事故损伤11例,其他原因损伤5例,损伤位于左膝关节者18例,右膝关节者16例,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23例,合并其他损伤者11例。所有手术均由相同手术组医师完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原因、侧别、合并伤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学会审批同意,且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N绳肌组采用自体N绳肌肌腱重建,具体方法如下:在胫骨结节内侧方向2~3 cm处做一斜行切口,长约5 cm,逐层切开,采用肌腱剥离器截取一定长度的N绳肌肌腱,并将其对折成4股,测试肌腱的韧性以及张力备用,测试结束后采用2号线将肌腱的两端进行缝合,并根据所测试的结果选择相对应的空心钻头建立胫骨及股骨侧骨隧道,选择规格为2.5 mm的导针将牵引线以及翻转线贯穿于胫骨和股骨侧的骨隧道中,通过纵向将微型钢板和聚乙烯带以及肌腱引入股骨隧道中,将钢板拉出股骨隧道后转为横向以完成股骨端固定,然后将患者膝关节进行屈膝15°,将韧带的胫骨端缝合线固定在胫骨隧道的纽扣上以完成胫骨端的固定,充分冲洗、消毒并封闭切口,并置于伸膝位并采用膝支具进行保护性固定。

髌腱组采用髌腱移植重建,具体方法如下:取膝前正中切口,沿髌骨的下极至胫骨结节方向纵行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髌腱。髌腱正中取1/3,用摆锯截取胫骨、髌骨大小约1.0 cm×2.5 cm的骨块。修整取出的骨-髌腱-骨复合体,使其能通过所使用的测量套管。关节镜下先行髁间清理以及髁间窝的成形。用前交叉韧带定位瞄准器制作好胫侧和股骨侧骨道,将修整完好的骨-髌腱-骨复合体装入重建前交叉韧带,并用挤压螺钉来固定胫侧以及股骨侧骨道的骨栓。充分冲洗关节腔,缝合好髌腱缺损处,置患者于伸膝位并采用膝支具进行保护性固定。术后进行定期随访,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案。术后第1周在支具辅助下将膝关节固定在伸膝位,并行直腿抬高训练;第2周开始进行膝关节屈伸的训练;第3周开始本体感受的训练;第4周开始内屈膝活动度需达到90°且尽量于1个月内恢复膝关节的屈伸功能。3个月内在支具保护下伸膝位能行部分直至完全的负重;术后4个月开始下肢的灵活性训练。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切口、术后疼痛评估以及并发症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VAS评分为0~1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疼痛感越强。膝关节功能: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分别采用Lysholm、Tegner评分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比较。Lysholm评分包括不稳定、跛行、绞锁、上下楼、肿胀、下蹲、疼痛以及需要支持等8个方面,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膝关节功能越好。Tegner体育量表评分不同等级由差到好评为0~9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四格表 字2检验或秩和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切口、术后疼痛评估以及并发症比较 N绳肌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少于髌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膝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前交叉韧带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及生理结构,发生损伤的几率较高,尤其是在运动员以及一些特殊的职业人群中[4]。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手段有很多,而传统的外科手术由于切口长、出血量大、术后需要长期石膏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高以及功能恢复时间较长等因素导致其应用的局限性。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器械的不断进步,关节镜已成为许多骨科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5-7]。膝关节镜下的手术重建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逐渐成为前交叉韧带修复的标准术式。目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移植物有自体材料、异体材料以及人工材料。自体材料在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移植物选择上占据主流地位。而N绳肌肌腱和髌腱成为自体材料的两种最为主要的材料。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中,N绳肌组的切口长度、术后疼痛评分明显少于髌腱组(P

综上所述,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关节镜手术中,采用自体N绳肌肌腱和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远期疗效相当,但是采用N绳肌肌腱重建具有切口小、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因此有利于早期关节功能的恢复。但是由于本研究样本量不大,而且并未进行长期的随访,因此其远期疗效有待更为有效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王庆,徐兵,殷铭,等.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或N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2,38(18):2193-2195.

[2] Kundu R,Dehran M,Chandralekha,et al.Safety and analgesic efficacy of intravenous dexmedetomidine in arthroscopic knee surgery[J].Anesth Essays Res,2015,9(3):391-396.

[3] Riaz O,Nisar S,Phillips H,et al.Quantifying the problem of kneeling after a two incision bone tendon bone arthroscopic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J].Muscles Ligaments Tendons J,2015,5(3):181-186.

[4] Leal-Blanquet J,Alentorn-Geli E,Tuneu J.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evaluating 3 different grafts using same bone drilling method[J].Clin J Sport Med,2011,21(4):294-300.

[5]唐志斌,陈志伟,邓焱,等.关节镜下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3,41(4):392-394.

[6]戴祝,陈志伟,廖瑛,等.关节镜结合开放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5,43(2):156-159.

[7]陈继铭,钟环,陈海聪,等.踝关节镜微创治疗踝关节前方骨性撞击的疗效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5,43(4):443-446.

[8]谭光华,王晓旭,曾智,等.关节镜下自体N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临床体会[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4,42(5):513-515.

[9]王佳时,贺明,王广斌,等.自体N绳肌腱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87例临床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3,19(4):406-409.

[10]史福东,冯世庆,左金增,等.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和N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对比[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11):2531-2533.

[11]陈飞强,邓雪峰,黄丽仪,等.关节镜下自体N绳肌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J].广东医学,2015,36(13):2124.

[12]陈辉海,王弘,郭哲,等.前交叉韧带自体N绳肌腱移植单束重建:患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1年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246-251.

[13]区永亮(综述),黄华扬(审校).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后关节感染诊疗进展[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5,7(2):108-113.

[14]张克云,余黎明,张绪华,等.膝关节镜下自体N绳肌肌腱和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效果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4,35(2):295-297.

第6篇: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范文

[关键词] 关节镜;交叉韧带重建术;前交叉韧带断裂

[中图分类号] R68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b)-0183-02

作为膝关节极为重要的静力稳定结构,前交叉韧带一旦出现损伤就可能会导致膝关节不稳、半月板及软骨出现退变、韧带松弛以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多种继发性疾病[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关于前交叉韧带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其中以关节镜下应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最为普遍。本院自2011年起开始应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共2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20~48岁。其中,交叉韧带损伤为左侧者9例,右侧者11例;有3例患者合并副韧带损伤,17例患者合并半月板损伤。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先将患者的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找出并用肌腱取出器将其切取,对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进行编修。使用标准关节镜切口并在关节镜下通过刨削刀对露出的骨质进行打磨,露出骨质主要存在于胫骨髁间隆起之间的平分线,以及和外侧半月板前角延长线的焦点,将经过打磨的骨质当做前交叉韧带的止点,并在屈膝100°位使用胫骨瞄准器,与水平之间的角度为45°~50°,与矢状面呈15°将导向针打入,然后通过空心钻成为胫骨股骨隧道,对各隧道之间的长度进行精密测量,把编制完成的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平分地套在Endobutton钢板套环上,然后通过导针将其植入患者的胫骨股骨隧道之内,对导线进行反复牵引,确定钢板在股骨外侧髁已经完全翻身,之后将肌腱拉近,使用螺钉对拧钉进行挤压,然后在关节镜下使用探钩对重建的韧带松紧程度以及有无出现撞击进行探查,最后埋入引流管并进行缝合。

1.3 术后康复训练

患者术后1周内均需使用石膏对伸膝位进行固定,1周后使用膝关节可调角度支具对膝关节进行固定,时间为5周左右,在固定期间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对支具的角度进行调整,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屈伸运动。术后3个月时患者基本可以进行高强度活动。采用Lysholm评分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手术前患者的Lysholm评分为(15.0±2.6)分,接受手术后患者Lysholm评分为(80.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大多数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均为复合伤,导致出现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因素主要包括强力外伤、膝关节进行强力过伸或过屈等。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膝关节表现软弱无力、肿胀速度迅猛以及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3]。患者查体结果中,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以及Lachman试验等均显阳性。对于此类患者,需经常使用MRI进行辅助检查,如果患者处于急性期则MRI检查结果的准确率可以高达95%。

对于新鲜损伤的患者,如果胫骨或者股骨止点撕脱骨折,且闭合难以复位时,应该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如患者的内侧半月板破裂且伴有膝关节交锁难以自查时,应该进行手术探查[4]。

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可以先进行保守治疗,但如果患者的前交叉韧带断裂位置是在胫骨附着点或者是胫骨附着点撕脱时,应该立即进行早期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如下:患者为单纯交叉韧带断裂或者不完全断裂时,先使用长腿石膏进行固定,患膝保持屈曲30°左右,在石膏成型之前注意要将患侧胫骨的上端向后推,固定时间为4~6个星期。在石膏进行固定3 d后就可以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5]。

对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材料选择,主要有以下3种:自体移植物、人工韧带以及异体移植物。常用的自体及异体移植物主要有腘绳肌腱、股四头肌腱、跟腱等[6],自体移植物最大的优点在于经济方面的优势,且因为来自患者自身,所以相对于异体移植物及其他人工材料而言,在与骨隧道的愈合程度等方面可能更具优势,但也有可能会因此导致患者的取材部位出现病损,例如取自“髌骨-髌腱-骨”则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膝前痛或髌骨骨折等。异体移植物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避免患者自身取材的部位出现病损,缺点则是使用异体移植物之后有可能会出现潜在的免疫排斥或容易导致疾病传播等威胁[7]。患者采用人工韧带进行修补之后的术后恢复时间短,但是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术后关节反复肿胀或关节滑膜炎等症状[8]。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切口小、手术精确以及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波,赵力.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2,21(12):154-155.

[2] 祝涛.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病人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14(15):268-269.

[3] 乔绍文,武永刚.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研究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13(1):135-136.

[4] 傅捷,刘春生,张巍,等.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等长点确定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19(11):221-222.

[5] 郝艳丽,周正宏,刘艳华,等.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切口位置与胫前皮肤感觉障碍临床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38(21):267-268.

[6] Aljaberi Mohammed,曾炳芳,赵金忠.前交叉韧带重建中骨隧道等距特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2):169-171.

[7] 龙显斌,曹盛俊,陈志伟.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腱-骨愈合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07,27(9):216-217.

第7篇: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范文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异体跟腱;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04-02

【Abstract】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surgery nursing experiences of synchronized allograft Achilles reconstruction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ordination during surgery. Methods:41 cases of surgery nursing experiences of synchronized allograft Achilles reconstruction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cluding preparing special equipment, allograft ligament, placement of equipment and coordination during surgery between June of 2011 and December of 2012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Results:41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operated with wound healing, no infection of the joint cavity and good recovery from surgery. Conclusion:Missions, psychological care before surgery, careful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correct preparation of allograft ligament, proper connection of various instruments and closely and effective coordination are all important for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key words】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llograft Achilles; surgery; nursing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是膝关节的重要稳定结构之一,起于胫骨关节面后下方斜坡的凹陷处,韧带向上前内方向,止于股骨内侧髁关节面外侧的后部。在所有膝关节韧带损伤中PCL损伤约占3%-20%,其损伤的机制多是胫骨相对于股骨向后侧移动的暴力造成,损伤后会对整个膝关节的稳定性产生继发性的严重影响,由损伤引起的关节疼痛及不稳将最终导致越来越重的关节松弛、膝关节退行性改变。我院自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施行关节镜下带跟骨异体跟腱重建膝后交叉韧带4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41例, 男性26例,女15例,平均年龄(27.21±5.77)岁,左膝关节19例,右膝关节22例,伴随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18例,伴随膝关节软骨损伤6例。损伤原因情况;交通伤18例,运动伤17,其他原因6例;受伤到手术时间3.97±1.25月。

1.2手术方法 常规关节镜检查,依次探查关节腔。明确为后交叉韧带损伤, 略清理后交叉韧带的残端。将异体肌腱复温,剪除异体跟腱表面散乱及失活的肌腱分支及筋膜。置入后叉胫骨骨道定位器,调整定位器刻度至55°。以直径2.5mm克氏针穿入定位套筒,在导针引导下用空心钻头沿定位针走形钻出胫骨骨隧道。置入后叉股骨骨道定位器,在左膝关节位于11点处,在右膝关节位于1点处,内收肌结节前上方钻入2.0mm定位针,引导针引导下自外向内以空心钻头钻制股骨隧道。将异体跟腱移植物肌腱侧牵引线经胫骨隧道穿入关节腔,再尾端带有针孔的牵引针将牵引线引入股骨骨道内口,最后经外口穿出,两端选择适合的内固定物进行固定,并测试后抽屉试验为阴性后,冲洗关节腔,关闭切口。

1.3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严格按照康复计划康复并获得超过12个月以上完整随访者共38例。手术结束后24-48小时,给予膝关节活动支具伸直位固定,并开始部分负重活动,术后第5天,支具保护下完全负重行走。术后6个月基本恢复日常生活活动,前后抽屉试验及内外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在100°以上。术后8~10个月开始恢复轻度体力劳动和适应性体育运动。

2 手术配合

2.1术前准备

2.1.1患者准备 术前1d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一般生理状况,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以图片的形式介绍手术室环境,硬膜外麻醉配合,手术特点及优越性,使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

2.1.2 用物准备 关节镜手术专用器械,包括探钩、穿刺器、30°镜头,刨削手柄等。交叉韧带重建器械,包括胫骨、股骨定位器、肌腱张力测量器、空心钻头、肌腱测深器、带孔导针。关节镜系统包括显示器、冷光源、微型摄像系统、电动刨削器、射频汽化仪、电动止血仪,术前将其置于固定位置,保证功能良好。采用计算机视频成像捕捉系统进行图像记录。另备生理盐水3000ml(3-4袋),术中灌洗关节器。

2.2巡回护士配合

2.2.1 安全核查 根据腕带、手术部位标识、安全核查表、手术通知单认真进行三方安全核查,确保正确的患者、正确的部位、正确的手术。

2.2.2准备 于患者左上肢建立静脉通路,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健侧下肢伸直于膝上5cm使用四头带固定。患侧下肢窝处垫一凝胶垫,常规消毒铺巾后,套无菌袜套,并保证患肢膝关节能在0°到90°间活动,便于术者操作。

2.2.3安全使用电动止血 手术野皮肤消毒前,将止血仪袖带束绑于大腿上1/3处,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指为宜,袖带内衬纱布垫,要求平整无皱褶,压力调节至40-60kpa,时间60min。如需再使用间隔5-10 min.

2.2.4正确连接仪器 手术使用的仪器较多,巡回护士熟练掌握各仪器的的运行特点,仪器台车置于患者健侧,便于术者观看。正确连接仪器导线及操作部件,接通电源处于工作状态,分别检测各仪器是否运转正常,调节冷光源亮度。连接冲洗泵装置。

2.2.5异体肌腱准备 同种异体带跟骨跟腱为深低温冷冻干燥加γ射线照射处理后的跟腱置深低温冰箱保存。使用时首先仔细检查异体肌腱的封装袋有无破损、有无渗漏、灭菌指示标识、有效期。并核对合格证,确定无误后,使用碘伏消毒封口,无菌剪刀剪开,置于无菌台上。

2.3 洗手护士配合

2.3.1异体腱复温 洗手护士更换无菌手套后取出异体腱,置于预加热的40℃生理盐水中,快速复温约15分钟,复温完成后,检查肌腱的质量、外形及弹性,若弹性恢复良好,则将异体肌腱置于4万U/100ml的庆大霉素溶液中漂洗10分钟,无菌生理盐水漂洗10分钟,备用。切勿用手揉搓、挤压。

2.3.2异体跟腱的修整 备解剖剪刀修整异体移植物,传递2号爱惜邦线进行跟腱之肌腱部分尾端的编织缝合,使用直径测量器测量移植物直径。备TPS摆锯将移植物之跟骨骨块进行修整,骨块直径1011mm、长度25mm左右,骨块侧应用可氏针钻孔,穿入钢丝备用,盐水湿纱布保护异体肌腱,备用。

2.3.3术野显露 取患侧膝关节前内及前外侧关节镜检查切口,具体切口位置为,膝关节关节线上1cm与髌腱两侧旁开1cm的交叉点,三角刀切开各层,置入关节镜镜头及器械,依次探查关节腔,先递刨削器,再结合使用射频,进行滑膜和交叉韧带残端的处理。

2.3.4胫骨隧道制作 备电钻检查其功能,以直径2.5mm克氏针和7-10mm直径的空心钻头分别安装在电动骨钻上,通过骨道定位器将克氏针沿预期胫骨骨道方向钻入胫骨,导针引导下沿定位针走形钻出胫骨骨隧道,传递骨锉挫动胫骨骨道内口。

2.3.5股骨隧道的制作 安置胫骨侧套筒,沿套筒方向穿入克氏针作为定位针。,用按测量所得直径的空心钻在股骨侧钻制骨隧道,测深尺测量股骨隧道的长度后,引导针引导下自外向内以相应直径空心钻头钻制股骨隧道。

2.3.6移植物植入及固定 将异体跟腱移植物肌腱侧牵引线经胫骨隧道穿入关节腔,再利用尾端带有针孔的牵引针将牵引线引入股骨骨道内口,最后经外口穿出,手力牵引下,使异体跟腱骨块侧柱状跟骨骨块嵌入胫骨骨隧道外侧部分,屈膝20位,将7mm-9mm钛钉安置在T型螺刀上,传递刚给术者,固定骨块。将膝关节维持在伸直位,备一枚导针沿骨隧道方向穿入异体跟腱肌腱端与骨道前隙之间,再沿导向针拧入1枚生物界面挤压螺钉,再次行关节镜镜检了解重建韧带的走向,张力情况,冲洗关节腔,关闭切口。

3讨论 PCL损伤后,不仅造成膝关节不稳定,且能造成继发性损害,造成半月板损伤和继发性关节炎,交叉韧带自愈困难,通常需要重建修复[1]。同种异体跟腱移植修复后交叉韧带损伤越来越受到关注,与单纯的异体肌腱相比,异体(跟骨)具有更好的骨传导性,更有利于宿主骨的长入,大大缩短移植物与宿主的结合时间能够实现早期的愈合。另外,由于异体骨与植入部位的宿主骨通过松质骨结构,两者的结合程度远较单纯韧带与骨组织的紧密,大大提高了植入初期的稳定性,更有利于重建结构的早期整合,形成良性循环[2]。

PCL重建手术,一旦出现关节内感染可导致手术失败。术中增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由于肌腱移植手术使用器械较多,洗手护士提前上台,使各种器械摆放有序,传递器械稳准好快,及时擦净器械上的血渍,不用的手术器械加盖无菌巾。因术中需不间断进行生理盐水关节腔的冲洗,手术切口两侧粘贴45*45cm的带式贴膜,手术野台面上铺200*100cm的3L无菌塑料布。异体跟腱的修整准备在侧台进行,不可与主手术台混用器械,异体腱放置弯盘中传递。

PCL重建术是运动创伤手术中较为复杂的手术之一,需要手术医护人员熟练而严谨的配合。手术护士熟练掌握关节镜仪器的连接调节。止血带使用时限不超过1h。放气时应缓慢,防止因压力骤降引起有效循环血量突然改变,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3]。拆除止血带时检查患者皮肤有无受压,给予局部按摩。熟练精准的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刘远宏.56例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临床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1):91-92.

[2] 冯会成,黄迅悟,孙继桐,常青,毕龙,余方圆.关节镜下应用带跟骨异体跟腱联合重建前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5):2471-2474.

[3] 周小玲,赵丹丹.关节镜下应用不同移植物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手术配合[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187-1188

第8篇: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脱位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和手术时机,评估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重建治疗膝关节脱位并膝关节不稳定的技术和效果。方法:自2007年9月一2010年8月,15例膝关节脱位损伤病人经MRI和关节镜检查证实膝关节叉韧带和(或)外侧副韧带均断裂,根据韧带损伤情况,取自体骨薄肌、半腱肌肌腱和部分腓骨长肌腱在关节镜下行韧带重建术同时修补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及内、外侧复合体损伤。固定材料为挤压螺钉和悬吊钢板。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来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15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个月~48个月,平均18个月,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3-93分,平均(83.06±5.80)分。术后关节活动度均超过90°,内外翻试验正常或接近正常,患者无自觉症状。结论:膝关节脱位损伤常导致前后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损伤多伴有其它重要结构如血管神经损伤,需妥善处理合并损伤,韧带损伤在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韧带组织,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精细,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关键词】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关节镜; 自体肌腱

随着农村交通建设的发展,摩托车高能量创伤导致急性膝关节脱位的患者日益增多,此疾病患者往往可以自行复位,或者在当地处理时复位。膝关节脱位常伴前后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损伤多伴有其它重要结构如血管神经损伤,治疗不当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或致残,我科自2007年9月-2010年8月,收治了15例膝关节脱位损伤病例,现将伤情特点、治疗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为18~39岁,平均30岁;均为单侧损伤,左膝11例,右膝4例。本组病人均为严重创伤,其中骑摩托车外伤10例,车祸外伤2例,重物砸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其中一例合并血管损伤,行血管探查术。损伤部位:后交叉韧带断裂和外侧副韧带(McL)损伤10例,前后交叉断裂损伤3例,前交叉韧带断裂2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患者在来院时关节已经自动复位和在我院经手法复位,观察血管及神经损伤情况,在急性期均出现关节肿胀,发关节大量积血积液,给以消肿及抗感染治疗,在肿胀消退同时行关节功能锻炼,3周后屈曲均达90°,利用开展关节镜手术。术中麻醉后体检出现前后向、侧方不稳定和内外旋转不稳定,提示多韧带损伤和内外侧复合体损伤的存在。常规进行MRI检查以准确诊断多韧带损伤。

1.2 手术方法: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平卧位,大腿根部放置充气止血带。行常规麻醉后术前的体格检查,明确体征。如果诊断明确,驱血带驱血后止血带充气止血,根据韧带损伤情况取双侧或单侧自体骨薄肌腱和半腱肌肌腱,外侧副韧带重建需切取腓骨长肌腱的一半。关节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如果诊断不是很明确,需关节镜检查后决定取肌腱。关节镜下清理关节腔内积血和增生的滑膜,清除原前、后交叉韧带残迹。复合韧带损伤首先建立PCL骨隧道,将胫骨止点定位器置于胫骨后窝,关节线平面下l cm处,自胫骨结节下缘平面前内侧呈45-50°角打入导针,沿导针钻直径与移植腱相同的胫骨隧道;置入股骨止点定位器于股骨髁间窝内侧壁,左膝10:0~10:30,右膝1:30~2:0,距软骨缘6~9 mm位。自股内侧髁打入导针,沿导针钻直径与移植腱相同的股骨隧道。再建立ACL骨隧道,胫骨止点定位器定位于外侧半月板前角游离缘延长线与胫骨髁间内、外侧棘连线内中1/3垂线的交点,自胫骨上端PCL胫骨隧道的前外上方1 crn钻直径与移植腱相同的胫骨隧道:自胫骨隧道插入股骨止点定位器,于屈膝90。定位于股骨外侧髁内侧面,左膝1:00~2:0,右膝10:0~11:00,右后缘前6~9 mm位,钻股骨隧道,深40-50 mm。先将PCL的移植物经骨隧道引入关节内,再将ACL移植物引入关节内,移植腱两端段充满股骨及胫骨隧道全长,解剖位用挤压螺丝钉固定PCL的股骨止点,ACL止点我们用悬吊钢板。于屈膝70,胫骨前后移动中立位,拉紧PCL、ACL移植物,分别用挤压螺丝钉固定PCL、ACL的胫骨端止点,至平骨隧道关节内口平面,再将PCL、ACL移植物胫骨侧尾端拉紧,对端编织缝合。最后检建ACL、PCL的位置、张力和固定稳定性。合并的外侧副韧带损伤,通过腓骨头钻孔,穿过编织的肌腱固定于股骨端,用挤压螺钉固定。

1.3 术后康复:常规行冰敷,支具固定于膝伸直位,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足背伸一跖屈活动,直腿抬高运动、髌骨推移运动。术后一个月要求达到屈膝90°,三个月达到120°.术后8个月内避免患膝剧烈剪切、旋转运动。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值

2 结果

15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个月~48个月,平均18个月,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3-93分,平均(83.06±5.80)分。术后关节活动度均超过100°,内外翻试验正常或接近正常,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改善。Lachman试验、膝内外翻应力试验及前、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其中血管损伤患者活动屈曲为90°,功能稍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3-93分,平均(83.06±5.8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农村交通建设的改变,摩托车外伤导致的膝关节脱位患者明显增多,膝关节脱位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血管损伤是其中之一,在基层医院经常出现漏诊或治疗不当,导致截肢,出现病残。对于韧带损伤的诊断除了严格的体格检查外,MRI检查是必要的。但是,由于早期疼痛的原因,体格检查不能完全体现出韧带损伤的体征,延误诊断导致膝关节不稳定也常见。对于膝关节脱位的患者要严格观察患肢血运情况以及通过体格检查和MRI扫描,了解韧带损伤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传统的膝关节脱位治疗以早期复位、石膏固定的非手术治疗是最佳治疗方案[1],但是疗效并不理想,常出现关节粘连、活动功能受限等。随着关节镜器械和设备的发展,关节镜下行韧带重建术可以取得良好疗效,通过该方法治疗的患者可较非手术治疗的患者获取更大的膝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重建术已成为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患者治疗的金标准[2]。对于急性损伤的手术时机,shelbourne等认为1周内手术关节纤维化发生率明显增高,赵金忠等建议先进行活动度训练,在膝关节创伤和粘连反应消退、屈曲度达到120°后,再行手术治疗。如果单纯为急性ACL损伤,可以进行早期的ACL重建。同时早期患者肿胀明显,不利于韧带紧张度的评估[3]。重建韧带的材料有自体肌腱、自体骨-髌腱-骨异体肌腱移植物进行ACL重建,我们均采用自体股薄肌、半腱肌肌腱,具有费用低、异体排斥反应小的优点,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患者。对于不同的重建肌腱各有优缺点,我们未进行分析统计。对于侧副韧带的处理,在重建叉韧带的同时I期切开修复,同时需要修补的还有后外侧角或后内侧角。如果忽视了后外侧复合体的修补,在重建ACL和PCL后膝关节不可能稳定,日后将严重影响膝关节的功能进而造成植入物松弛失效[4],我们均采取韧带重建的方法,效果明显.膝关节脱位损伤出现关节僵硬是最常见且不可避免的并发症[5~7]。防止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是采用早期活动等积极的康复方式,尽早活动可尽量避免关节僵硬的发生,我们术后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足背伸一跖屈活动,直腿抬高运动、髌骨推移运动。术后一个月要求达到屈膝90°,三个月达到120°,术后8个月内避免患膝剧烈剪切、旋转运动。

综上述,膝关节脱位后要严格地进行体格检查,排除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如有血管损伤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挽救伤腿.单纯的韧带损伤,在关节镜下重建韧带组织,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同时进行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能较好地恢复关节稳定性,保留关节功能,是治疗膝关节脱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Insall JN,Scott WN.Surgeryof the knee.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50-862

[2] O’Neil DB.Arthroscopically asisted rcconstruction of the anterior cruciatc ligament.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analysis of three tcchniques.J Bonc Joint surg(Am),1996,78(6):803-813

[3] 赵金忠.膝关节重建外科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7-18

[4] Kocabey Y,Nawab A,cabom DN,et a1.Posterolateral comer reconstnlctioll using a hamstring allograft and abjoabsorbable tenodesis screw: description of a new surgica1 technique. Arthroscopy 2004,20 suppl.2:159-163

[5] Harner CD,Ⅵhltrip RL'Bennett CH,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 knee dislocatiom.J BoneJoint surg(Am),2004,86(2):262-273

[6] Owem BD,Neauhlt M,Benson E,et al.Prirnary repair ofknee disloca.tions:results in 25 patients(28 knecs)at a mcan foUow-uP of four years。J Orthop Trauma,2007,21(2):92-98

第9篇: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范文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摘要】  目的  评价异体肌腱重建喙锁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13例重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接受开放复位克氏针固定,采用深低温冷冻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喙锁韧带。结果  术后随访9~32个月,依据Constant评分,优良率100%。结论  利用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喙锁韧带显著增强了肩锁关节的稳定性,有疗效确切、损伤小、方法简便等优点。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异体肌腱;喙锁韧带重建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coracoclavicular ligaments reconstructions using allogentic tendons.Methods  13 cases of severe 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 received open reductions,fixed with Kirschners wires.The coracoclavicular ligaments were reconstructed by allogenic tendons.Results  The follow-up was gave for 9~32 months,all cases were excellent according to Constant evaluation.Conclusion  This method increased greatly the acromioclavicular joints stability.It has less injury、easy to perform and with reliable result.

【Key words】  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coracoclavicular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llogenic tendon graft

重建喙锁韧带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重要措施,常利用自体组织及人工材料进行。异体肌腱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用于治疗肩锁关节的报道甚少。我院2002~2005年共开展此型手术13例,获得优良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5例。年龄19~32岁。伤因:车祸伤6例,高处坠落伤4例,跌伤3例。分型:依据Tossi分类均为Ⅲ型。受伤距手术时间2~17天。合并伤:颅脑损伤2例,胸外伤1例。

1.2  手术方法  仰卧位,臂丛麻醉,做肩关节外缘至锁骨外段的横弧形切口,显露肩锁关节、肩峰、锁骨远端及喙突,清除肩锁关节的破裂纤维软骨盘及嵌入软组织。寻找喙锁韧带残余部分。于锁骨原喙锁韧带附着处偏前下方钻骨孔2处,间距约1.5cm备用。将肩锁关节完全复位,通过肩峰外向锁骨髓腔打入直径2.5mm克氏针,注意确保固定在位及保护好锁骨下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然后将异体肌腱环绕喙突基底部1周并缝合固定于喙突表面软组织,将肌腱两端分别缝合固定于锁骨两处骨孔处,注意缝合固定确切,将韧带保持一定张力,缝合修复关节囊及肩锁韧带,修复斜方肌、三角肌腱性纤维于锁骨的附着处,张力下缝合深筋膜组织。术后颈腕吊带制动4周,同时复查X线片证实无异常后始行患肢功能训练,3个月后去除克氏针固定。

2  结果

本组共随访9~32个月,平均11个月。参照Constant[1]疗效评分标准,所有病例均为优。所有病例肩部外观正常,无疼痛,完全恢复肩关节活动范围及上肢力量。

3  讨论

肩锁关节的稳定依赖关节囊、韧带及附着肌肉筋膜组织的维持,其中喙锁韧带粗大、坚强,维持着锁骨外端垂直方向的稳定。喙锁韧带由斜方韧带及锥状韧带构成,分别限制着锁骨向前上方的移位及肩锁关节的外展活动,使肩胛骨、上肢与躯干维持一定距离,以便上肢处于更有利活动的位置,因此恢复喙锁韧带的完整性是必要的。喙锁韧带长度只有1.2cm左右,术中不易寻找,修复困难,最终往往是瘢痕愈合,去除内固定后时常出现肩锁关节脱位复发。喙锁韧带重建是唯一有效维护肩锁关节生物学稳定的重要方法,重建喙锁韧带的材料多种多样,自身组织如筋膜、肌腱、韧带组织移植,人工材料如碳纤维、丝线,聚酯韧带等,自体组织受到取材限制,人工材料组织相容性差,临床已不用。

异体肌腱的获取、保存处理技术已经成熟,经深低温冷冻处理后,其抗原性低,保留了多数腱细胞活性,移植后存活细胞能较早分裂、增殖、向成纤维细胞转化,与周围成纤维细胞一起,共同完成修复和转化。研究表明异体移植物完全软化成熟要比自体移植物时间更长,约需18~24个月[2],因此术后2年内要限制剧烈的肩部活动。

重建后的喙锁韧带在张力状态下缝合固定于锁骨及喙突上,早期起到限制锁骨向上移位的作用,协助贯穿肩锁关节的克氏针,共同维持着肩锁关节的复位与稳定,通过本组病例疗效的观察,其固定效果自然优于传统意义上的克氏针固定+韧带修复。彻底摆脱了传统术式失败率高、并发症多的困境。

手术要点:该术式要求重建后的喙锁韧带在锁骨上的附着点分内外两部分加以固定。强调重建后的韧带处于张力状态,缝合固定要确切、牢靠。锁骨固定点尽量偏锁骨前下方,以免压迫刺激臂丛神经。

【参考文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