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采矿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采矿工程施工方案精选(九篇)

采矿工程施工方案

第1篇:采矿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采区开拓方案设计

优化开采设计优化的原则是:在保证生产安全和系统合理的前提下尽量利用矿井原有的井巷、设备及厂房,以减少投资和工期,尽量简化生产系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从科学、安全的角度考虑,使矿井的投入小、建设工期短、见效快、收益高。设计重点是:规范工艺、优化系统、提高工效、强化安全、注重职业卫生、注重环保、使用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原开采设计开拓方案原设计方案是利用矿井现有的开拓系统,从矿井井底车场1005m标高,沿M9煤层底板开掘1条机轨合一水平大巷至二采区车场,大巷长1386m,使两个采区车场直接连通;同时,在二采区从地表开掘副井及回风斜井,副斜井及回风斜井布置至二采区井底,副斜井长783m、回风斜井长793m;为满足二采区的运输,再从二采区井底布置1条运输上山,距地面斜长余410m,运输上山总560m。该方案系统布置,该系统布置是利用1005m标高的机轨大巷作为二采区的运输、排水、供电等生产系统。(图略)原方案系统布置该方案开拓系统井巷工程量为4176m,全部为新建岩巷,工程建设估算投资8696.5万元,建设工期为28个月。优化方案一该方案是完全利用矿井现有的主、副、回风斜井,从一采区井底车场1005m标高,沿M9煤层底板平行布置1条采区机轨合一水平大巷及1条采区回风大巷,在二采区布置车场、水仓、变电所等硐室,机轨大巷长2014m,采区回风大巷长2005m,形成二采区的生产系统。该方案与原始方案的主要区别是去掉二采区的3条斜井,从一采区布置机轨大巷及回风大巷至二采区,两条水平大巷贯通整个二采区。此方案是把两个采区完整连接在一起,二采区所有系统以一采区为基础。该方案开拓系统主要井巷总工程量为3984.6m,全部为新建岩巷,估算投资7456.9万元,建设工期为22个月。优化方案二在二采区布置独立的主、副、回风斜井,在底部布置井底水仓、泵房、变电所等硐室,与一采区系统完全分开,形成二采区独立生产系统,采区内布置双翼走向长壁工作面回采。此方案是把二采区作为一个小型井田单独开采,布置矿井完整的生产系统,主斜井长804m,副斜井长758m,回风斜井长746m。该方案开拓系统主要井巷总工程量3665m,全部为新建岩巷,估算投资7317.7万元,建设工期为23个月,其方案系统布置(图略)。

方案设计优化分析

方案分析原开采设计方案主要考虑利用一采区现有的生产系统,以节约开拓工程,但在矿井实际建设中,井巷工程支护质量与设计要求偏差较大,主要是回风斜井,井筒的永久支护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工程质量较差,加上受到采动的影响,致使井筒断面变化很大,严重影响了矿井后期的通风要求;其次,主斜井断面偏小,巷道施工质量差,很难满足矿井产能提升的需求。因此,若采用一采区作为二采区生产的基础,那么现有的矿井系统井巷修护工程量很大,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均投资不小。优化方案一是以现有的系统为基础,对矿井目前的井巷系统进行全面整修,以达到为二采区生产服务的要求。该方案在通风技术上存在较大难度,困难时期的回风路线长达4438m,对于本井型及通风设备来说,难度很大,最困难时期为二采区北翼首采工作面。经计算,矿井需风量为55m3/s,困难时期通风摩擦阻力为2925.8Pa,则矿井通风困难时期等积孔为:从计算结果可知,使用该方案将导致矿井在二采区首采面的通风非常困难,且矿井为突出矿井,通风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需要对井巷工程及通风设施进行更大地投入和改进。由于矿井煤层埋深较浅,二采区开采采深为110~265m,布置3条斜井的开拓方式难度不大,因此,方案二把二采区作为一个小型井田单独开采,采区生产系统形成后,与一采区联合生产,形成一矿两井的生产格局。从矿井通风核算考虑,新系统最困难时期的回风路线仅为1601m,采区正常生产所需风量按55m3/s计,通风摩擦阻力为1488.6Pa,其通风困难时期等积孔为:A=1.19×Q/h槡max=1.19×55/槡1488.6=1.7(m2)在井巷维护上,新开掘巷道工程质量有保证,系统风阻小;在瓦斯治理上,两个采区调配生产,为矿井瓦斯防治工程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为矿井的达产提供合理布局。从技术层面分析,该方案在矿井布局上是合理、可行的。方案比较开拓系统方案的比较,主要是从系统布置、施工条件、建设工程量、经济投入等方面进行比较。本矿井原接替采区开拓方案主要优点有:矿井回风阻力小,辅助运输便利;利用原主斜井出煤,地面煤炭运输方便,减少地面运煤系统建设。但是,该方案存在最大的弊病是:接替采区系统过于复杂,且准备工程量大,由此将导致采区投产工程量大,建设费用最高,准备工期最长,出煤晚;矿井通风路线长,总风阻大;采区运输距离远,矿井供电系统复杂,生产费用高;老井筒维护费用高。在施工条件方面,施工水平大巷时,出矸由原副斜井出,运输速度慢,影响施工工期。新设计的优化方案二避免了原设计方案的弊病,新布置采区生产系统井巷工程量比原方案少811m,系统布置简单,新开拓系统工程质量有保证,通风阻力小,建设工期少5个月,加快了采区的投产时间;建设工程量减少,直接节约建设费用一千余万元,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其次,在后期的生产管理上,由于系统简单,生产服务费用将大大减少;第三,3条斜井可以同时施工,加快建设速度,减少建设工期。从上述分析结果看,优化方案二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其主要原因是:方案二设计总开拓工程量较原设计方案少811.389m;方案二新开掘3条斜井下山,可以3个工作面平行作业,缩短施工工期;原设计方案机轨合一大巷要穿过一段距离的老窑,地质情况掌握不明确;机轨大巷运输距离远,且一采区井筒维护工作量大。优化方案一因为在工程投资、建设工期等方面优势不明显而不采纳。3个方案技术方面都是可行的,但从经济合理性、施工条件、建设工期的长短以及今后生产期间的巷道维护、生产运行费用及防突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优化方案二优势明显,其建设投资最少、准备工期最短,采区投产最快,最有利于矿井采掘接替,且采区生产系统最优,因此选择优化方案二作为采区接替开拓方案。

第2篇:采矿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为加大残矿回收力度、杜绝资源浪费现象,采选厂与我公司签订了《资源回收工程施工合同》,三中段177采残矿回收工作由我公司承担。根据177采场内实际情况及周边现状,现编制本采场残矿回收方案。

一、采场现状

三中段177采,约在1996年结束回采,随后进行充填。由于整个盘区采空面积过大,加之充填体都未接顶,以致造成大面积顶板冒落。虽然历经近20年的变迁,177采除顶板冒落外,其周边情况并无大变。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177采曾先后分为两段回采。先采Ⅱ段,出完矿充填到一定高度后,再采Ⅰ段。品位比较好的矿,主要分布在Ⅰ段与Ⅱ段结合的地段。

经现场调查,177采Ⅰ段漏斗不可用,切割通路不太通畅,依照目前情况,只能从169采漏斗经切割巷道进入177采电耙硐室。177采Ⅰ段与Ⅱ段结合部在前期准备阶段已人工处理出一条通路上山,高约7m,但漏斗上方顶板安全威胁大,人员不敢冒然进入。故177采场目前直接回采难度及安全隐患均较大。

二、方案设计原则

1、尽可能地恢复利用现有巷道及生产系统,做到节省时间与成本最低化;

2、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杜绝一切冒险作业行为,做到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3、生产系统布置力求合理,尽可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为今后残矿回收创造有利条件;

三、前期准备工作

1、全面检查并处理从三中段至177采所有需要经过地段的巷道顶板,以保证作业人员通行的绝对安全。

2、检查并修复与177采场采出矿有关的风水管路、电线电缆、轨道架线等主要生产系统。

3、准备前期恢复生产需要的通风机、凿岩机、电耙及相应辅助设备设施。

4、架设169采通路,清理从169采到177采的切割巷道。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需对以下地段采取相应支护措施:①169漏斗电耙硐室后砌筑一人工矿柱,矿柱规格为2m×1m×2m,硐室左侧需捣制约6m长的砼体墙,以控制硐室区域顶板。②169耙道中间约171采处顶板已暴露D3S2-4页岩层,面积约2m×2m,周边矽化层有破碎现象,需进行砼拱支护。支护段长约6~8m,净断面保证2m×2m,以确保不影响电耙出矿,局部地段断面不够需洗泡后再支护。③175采处顶板矽化已破碎,加之该处又处在177采出矿口,为确保出矿安全,需进行砼拱支护。支护段长约4m,净断面保证2m×2m,以确保不影响电耙出矿,局部地段断面不够需洗泡后再支护。

5、安排人员检查采场顶部558充填道巷道及管路情况,能疏通恢复的尽量疏通恢复。如确实不能疏通恢复的,待采场内上分层情况揭露后再采取相应措施。

四、残矿资源回收具体方案

根据采场内及周边现状,并结合生产系统、设备设施情况,现推荐采用以下两种残矿回收施工方案:

㈠混凝土假巷残矿回收方案(方案一)

1、总体思路(可详见附图)

①疏通169采~177采的切割巷道,在Ⅰ段矿岩垮塌体内向Ⅱ段矿体方向做混凝土假巷,预留出矿穿回收Ⅰ段矿石垮塌体;

②从下分层68穿漏斗上方巷道(163运道漏斗进入)掘短天井与上分层混凝土假巷贯通,回收处理Ⅱ段冒落矿石及顶板;

③在下分层砌筑混凝土挡墙,对Ⅱ段下部进行充填;

④采用浅孔留矿法对Ⅱ段上部未塌落矿体进行采矿,矿石经短溜井、68穿漏斗耙运放出;

⑤最后在混凝土假巷内采取后退方式对Ⅰ段矿岩垮塌体进行资源回收。

2、主要工程投入

①在上分层Ⅰ段矿岩垮塌体内施工混凝土假巷(含出矿穿约60米);

②在下分层68穿漏斗上方巷道(163运道漏斗进入)掘短天井与上分层贯通;

③在下分层砌筑混凝土挡墙。

本方案主要投入工程量见表1:

表1投入工程量表(混凝土假巷法)

序号

工程名称

工程量

(m)

每米工程量(m3/kg)

总工程量(m3/kg)

备注

1

天井掘进(2×2)

6

4

24

短溜井

2

充填挡墙

12

1

12

充填用

3

C15砼垫层

72

0.9

64.8

切割巷+假巷支护

4

C25砼支护

72

3.114

224.208

切割巷+假巷支护

5

钢筋制安(φ18)

60

31.14m*2kg/m

3737

主筋

6

钢筋制安(φ14)

60

31m*1.21kg/m

2251

连接筋

3、主要设备投入

本采场残矿回收投入设备设施相对较简单,除系统供风、供水、通风、动力电缆外,仅需投入以下设备:①轴流式通风机2~3台;②2DPJ-30电耙3台,其中1台固定在下分层68穿漏斗上方,1台固定在上分层169漏斗旁的切割巷道内,另1台在工作面使用;③YT-28型凿岩机1台;④其它辅助设备设施。

4、施工生产组织

混凝土假巷施工期间:安排早班、中班两个支护班组,每班5~6人;

残矿回收期间(包括Ⅱ段上部回采):安排一个爆破班组和早班、中班出矿班组,爆破班组2人,出矿班组每班4-5人。

本方案具体资源回收生产进度安排见表2:

表2进度计划安排表(混凝土假巷法)

序号

工程名称

进度计划安排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

前期准备

2

Ⅰ段假巷支护

3

Ⅱ段冒落矿石清理与顶板处理

4

Ⅱ段底部挡墙及充填

5

Ⅱ段上部矿石回采

6

Ⅰ段冒落矿石回收

7

采空区处理(采选厂负责)

5、预计效果

①Ⅰ段冒落区内施工了混凝土假巷,为Ⅱ段采场提供了安全出口,Ⅰ段冒落矿石在混凝土假巷内采取后退式回采,其安全可得到保障;

②严格按本方案实施,可实现177采场Ⅱ段残矿100%回收和Ⅰ段冒落矿石60~70%回收。按Ⅱ段矿石量1800吨、品位5%、回收率100%和Ⅰ段冒落矿石量2700吨,品位2%、回收率65%来考虑,177采场总共可回收矿石3555吨,金属含量125.1吨。

㈡胶结充填残矿回收方案(方案二)

1、总体思路(可详见附图之剖面图)

①疏通169采~177采的切割巷道和切割巷道~175采场拟掘联通平巷处的巷道,在上分层原175采场内向177采掘联通平巷,再从下分层68穿漏斗上方巷道(163运道漏斗进入)掘短天井与上分层联通平巷(靠177采)贯通,作为上分层矿石溜井。

②先回收1#区域内和3#区域内的冒落矿石,处理4#区域内顶板冒落矿石。其中1#区域内冒落矿石由切巷内电耙转运至169采场漏斗,3#区域内冒落矿石由人工或电耙搬运至新掘短溜井、再由下分层68穿漏斗上方的电耙转运至68穿漏斗内,4#区域冒落矿石直接由下分层68穿漏斗上方电耙耙运至68穿漏斗内。

③1#、3#、4#区域冒落矿石回收处理结束后,对其空区进行集中充填,先充填1#区域,再充填3#和4#区域;在充填过程中做好假巷,以便为回收2#区域冒落矿石和回采5#区域矿石创造条件。

④1#、3#和4#区域充填凝固后,再对2#区域冒落矿石进行清理回收,对5#区域矿石进行回采。其中2#区域冒落矿石由电耙经假巷耙至切巷转运,5#区域回采矿石由电耙耙经假巷、短溜井,再由下分层68穿漏斗上方电耙转运。

⑤2#和5#区域内矿石全部回收完成后,最后视情况对2#和5#区域进行整体充填。

2、工程投入

①在上分层175采向177采掘联通平巷,在下分层至上分层间掘短天井,作为上分层的矿石溜井,同时兼作上分层采场的第二安全出口。

②在1#区域充填前预制假平巷及电耙硐室,为回收2#区域矿石创造条件。

③在3#区域充填前预制假巷溜井(溜矿石用),为回采5#区域内矿石创造条件;如果采场上部558充填道未疏通,还需在3#区域再预制另一条假巷天井(人行通风用)。

本方案主要工程投入见表3:

表3投入工程量表(胶结充填法)

序号

工程名称

工程量

(m)

每米工程量(m3/kg)

总工程量(m3/kg)

备注

1

连通平巷(2×2)

约6

4

24

175~177采之间

2

天井掘进(2×2)

约6

4

24

短溜井

3

充填挡墙

12

1

12

充填用

4

充填假巷

约20

5

C15砼垫层

约12

0.9

10.8

切割巷+假巷支护

6

C25砼支护

约12

3.114

37.368

切割巷+假巷支护

3、设备投入

除工作面增加1台电耙外,其它基本同方案一。

4、施工生产组织

正常情况下,安排两个独立出矿班组(1#、2#区域一班,3#、4#、5#区域一班)和一个爆破班组,出矿班组每班4-5人(生产任务重时,可增加人员延长每班作业时间);爆破班组2人,负责整个冒落区大块矿石改炮和5#区域矿石回采工作。

本方案具体资源回收生产进度安排见表4:

5、预计效果

①1#、2#和3#区域冒落矿石实现了分区错时回收,其顶板暴露面积有限,而5#区域矿石回采是在充填体上进行的,整个177采场矿石顶板安全有保障。

②177采场自始至终具备两个作业面平行生产作业条件,其采场生产能力可得到保障,缩短了本采场资源回收周期。

③严格按本方案实施,可杜绝资源浪费现象,实现177采场残矿100%回收。按Ⅱ段矿石量1800吨,品位5%和Ⅰ段矿石量2700吨、品位2%来考虑,177采场总共可回收矿石4500吨,金属含量144吨。

表4进度计划安排表(胶接充填法)

序号

工程名称

进度计划安排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

前期准备

2

Ⅰ段1#区域冒落矿石回收

3

Ⅰ段1#区域充填(采选厂负责)

4

Ⅰ段2#区域冒落矿石回收

5

Ⅰ段3#区域冒落矿石回收、Ⅱ段4#区域冒落矿石回收及顶板处理

4

Ⅰ段3#区域、Ⅱ段4#区域充填

5

Ⅱ段5#区域矿石回采

7

采空区处理(采选厂负责)

㈢方案比较选择

方案一:优点是方案实施可靠度高、安全有保障,虽前期工程投入费用大、但不产生矿方充填费用;缺点是资源回收周期较长、矿石与金属含量不能100%回收。

方案二:优点是前期工程投入费用低,资源回收周期较短,矿石与金属含量可实现100%回收;缺点是方案实施可靠度低、产生矿方充填费用。

综合以上分析,我项目部选择方案一(即混凝土假巷残矿回收法)作为177采场残矿资源回收实施方案。

五、技术经济估算(见下表)

表5技术经济估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工程量

预算单价

费用

(万元)

备注

产值收入

金属含量

125.1吨

4万元

500.4

投入成本

213.2

㈠+㈡+㈢

前期工程投入

28.1

1+2+3+4+5+6

1

天井掘进(2×2)

6m

1500元

0.9

2

充填挡墙

12m3

500元

0.6

3

C15砼垫层

64.8m3

600元

3.9

4

C25砼支护

224.208m3

800元

17.9

5

钢筋制安(φ18)

3737t

8000元

3.0

6

钢筋制安(φ14)

2251t

8000元

1.8

金属含量回收成本

125.1吨

均价1.4万元

175.1

其它不可预见

1项

10万

10

实现利润

287.2

六、安全保障措施

1、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和岗位安全责任教育后方能下井作业,坚持开好班前会,班前会不是走过场,而是讲实际问题,讲现场安全,讲当班作业地点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2、进入作业现场前,应首先检查和处理顶板、边邦,确认安全后才能开始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征兆时,作业人员必须迅速撤离危险区,并及时报告和处理,同时设置警戒和照明标志。

3、冒落矿石的二次爆破,应采用炸药敷炮或浅孔改炮的方法,宜打浅孔、少装药,以减少因爆破而影响到顶板的安全;

4、整个残矿回收工作应遵循“快采、快出、快充”原则,尽量缩短采场暴露时间,以控制采空区的地压活动。

5、爆破器材使用管理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在爆破作业前,务必做好爆破警戒。

6、采场通风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在进入多年未工作的采场前,要提前通风,排尽有毒有害气体;采场爆破后要有足够的通风时间,如果采场上部通路被充填或其它原因堵塞,能疏通的尽量疏通,不能疏通的应采用局扇将下部运输平巷的新鲜风流送往工作面,保证采场工作面正常通风。

7、电耙操作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的运转部位、钢丝绳以及挂勾是否牢固,使用操作时严格遵守电耙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8、漏斗放矿时,不允许完全放空,矿石面要保持在漏斗的卡门以上,防止落矿时,卡门被矿石冲坏。

9、作业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域以外的场所,以免发生意外。

10、生产工区(队)必须每班对作业现场安全状况进行检查确认,发现隐患及时处理;项目部要求组织每周不少于1次的安全检查,提出检查报告或整改意见。

七、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1、下分层68穿漏斗上方与上分层连通的短溜井布置尤为关键,与今后生产安全及效率都息息相关,为此需恳请地测部门合理设计并确保贯通精度。

2、采空区充填是本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又一保障,充填管路系统还需相关部门人员提前做好检查畅通工作,确保本采场充填工作顺利进行。

3、本方案是根据我部现阶段现场了解的实际情况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如今后在实际生产施工过程中发生变化,需视情况进行调整。

4、本方案所涉及内容与实际不符或设计不妥之处,敬请谅解,并恳求批评指正。

附:1、177采场平面图;

2、177采场剖面图。

3、177采场巷道支护断面图;

温州建设集团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第3篇:采矿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关键词】:矿区;土地复垦;保障措施

1、前言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矿产资源开发的粗放型开发为主,从而造成了矿区大面积的土地遭受矿山开采破坏,据统计,中国因采矿破坏的各类土地超过400万hm2,并以1.3万hm2/a的速度增长[1]。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每年仍会造成新的损毁土地,矿区开发损毁土地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复垦整治,将会造成矿区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资源减少,严重影响矿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何构建合理的土地生态系统,恢复景观生态平衡,成为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2]。因此,了解我国相应的土地复垦政策要求,分析矿区土地复垦现状,针对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率较低的现状情况,提出相应保障矿区复垦工程进行的保障措施,进而实现土地复垦工程的顺利实施。

2、矿区土地复垦现状

2.1矿区复垦相关要求

1988年国务院实施《土地复垦规定》,2011年务院实施《土地复垦条例》,对于矿区开发过程中造成的损毁土地明确了其复垦责任和义务。为保障损毁土地得到及时有效的复垦。自2006年开始,国土资源部相继实施国《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等相关政策要求。明确了生产建设单位编制土地土地复垦方案的和实施矿区土地复垦的相关要求。对于矿山企业而言,对于新建矿山、改扩建矿山和已生产矿山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作为矿山企业办理采矿证等手续的必备条件,大部分矿山企业在这期间均编制了相应的土地复垦方案。

2.2矿区复垦工程实施现状

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并没有根本上改变矿山开采损毁土地的治理,由于目前并没有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相关政策要求,并没有进行复垦工程的规划设计,大部分采区简单的复垦治理方式,有些矿山复垦工程根本达不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导致采煤沉陷、渣场压占等损毁土地仍大量存在,矿区损毁土地复垦率较低,或者土地复垦质量达不到相关的质量要求,影响矿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而如何保障矿区损毁土地得到有效的治理,实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成为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有效实施的重要内容。

3 、土地复垦保障措施

3.1 制度保障措施

目前,造成矿区土地复垦率较低现状原因之一是相应的制度和政策要求缺失。复垦方案确定了矿山损毁土地的范围和措施,但是方案并不能取代相应的施工设计,对于指导土地复垦工程实施的复垦工程,并没有提出相应的政策要求,也没有实施复垦工程设计的规范规程,导致矿山企业实施土地复垦工程没有相应规范可参考,同时也没有相应的政策要求如何实施矿区损毁土地治理。导致了部分矿山企业复垦工程实施的积极性不高,造成土地复垦率较低。

3.2 费用保障措施

矿山企业在编制完成土地复垦方案后,县级国土部门要监督其签订土地复垦监管协议,并设立国土部门、银行和企业共管的银行账号,按照相关规定缴纳足额的土地复垦保证金,相关职能部门要对土地复垦保证资金严格按照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办法进行管理。同时督促矿山企业进行资金的内部审计,审计部门、税务部门和国土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定期对土地复垦费用进行相应审计,确保土地复垦费用足额用于土地复垦工程。对于矿山企业已完成的土地复垦工程,国土部门要按照土地复垦质量标准实施验收,验收合格的土地复垦项目,土地复垦保证金可作为下一阶段的保证金,确保土地复垦费用足额到位。

3.3 监管保障措施

国土主管部门根据批复的矿山企业土地复垦方案,督促在土地复垦工程实施前编制相应的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矿山企业在实施损毁土地复垦工程时,国土监管部门要督促矿山企业成立土地复垦领导小组,定期向国土主管部门报告土地复垦工程的实施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进度提出具体的改进和补救措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定期对土地复垦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实行严格的复垦工程验收制度。

3.4 技术保障措施

在土地复垦工程实施期间,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选择和确定施工队伍,要求施工队伍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从建设、施工等各方面按照有关规定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将加强与复垦方案编制技术人员的沟通,对复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及时与相应的设计单位进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对复垦设计进行修改或重新编制。定期邀请土地复垦相关专家到现场实地考察,结合专家的意见不断改进复垦方法,提高复垦技术水平。

3.5 组织保障措施

督促矿山企业建立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专门的土地复垦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计划、财务、工程、环保、土地、地测等部门成员组成。抽调或招聘测量、土地复垦、土地规划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本矿协调民众、踏勘和勘测等土地复垦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企业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制定年度土地复垦计划,组织实施年度土地复垦计划与土地复垦工程验收,负责协调、保证、监督各项土地复垦措施按期保质实施与完成,并积极配合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与验收工作。

由于矿山企业土地复垦工作的长期性和综合性,又需要“边开采,边复垦”,矿山企业还将选派专业的人员对土地复垦的施工进度和及时性进行监督,如果发现复垦措施不当或开采计划改变,及时调整复垦方案。

3.6 适时听取群众意见

矿区损毁土地的类型主要有压占、塌陷、挖损等,在实施复垦工程的过程中,要适时听取损毁土地权属单位或权属人的意见,充分考虑公众的看法和意见,搜集公众对土地复垦工程实施的意见和建议,使土地复垦工作更为完善,将公众的具体要求反馈到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中。

【参考文献】:

第4篇:采矿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关键词:矿山;安全管理;企业;事故;预防对策

随着我国矿山开发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近年来各种资源开采中安全生产事故的频繁发生,矿山的安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矿山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会给矿山开采工作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频繁发生,进一步引起了矿山企业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但是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因此,对矿山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防范措施的进行探究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矿工的生命安全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1 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基础差

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意识是影响安全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目前的现状看,矿山开采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意识不强,管理基础较差。一方面,部分矿山开采企业的领导及工作管理者的安全意识不强,过于考虑产量及经济利益的实现,而对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重速度和效益而轻安全管理,导致企业安全管理投入不足,相关管理工作难以实施;另一方面,矿山开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是矿山开采行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和知识,导致在开采过程中操作不规范、违规操作等问题大量存在,给开采过程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1.2 超前预防工作重视不够,事故隐患严重

从整体上看,目前矿山开采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超前预防工作重视不够,事故隐患严重。在对各种矿山安全事故的调查中也反映出这个问题。主要表现有:一是相关部门对安全质量监督力度不够,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企业并没有按照严格要求和标准设置相应的安全预报预警系统,导致对一些安全问题的出现不能及时进行掌控,有些开采企业虽然安装安全监测设备,但是疏于维护和管理,致使这些监控设备不但没有发挥作用反而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二是开采人员在责任心、质量意识不强,专业操作水平不过关,导致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不规范操作、凭经验操作进行作业或者冒险蛮干的现象大量存在,形成更大的安全隐患;三是企业没有制定相应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安全预案的制定对于确保安全生产非常重要,是事故发生时的有效应急指导,大量的安全事故表明,在安全事故的发生过程中,如果开采企业能够及时准确的启动安全预案,那么可以有效的对安全事故进行控制,可以有效的减小事故的影响范围及造成损失。

1.3 采矿系统不完善,保障安全生产条件差

矿山开采往往作业环境复杂、工作条件差,一个完善而规范的采矿系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小型的矿山开采企业中,采矿系统不完善,安全生产保障条件差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是部分开采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采矿系统还没有建设完善的情况下就进行采矿作业,存在着极其严重的安全隐患;二是企业对采矿相关的安全保障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系统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的进行排除,对于系统的一些主要设备没有进行定期检测、检查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安全的运行,对于一些老化的、落后设备也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和更换。三是通风系统不完善,通风系统在矿井作业中是一个重要的设备,是确保矿井开采环境安全的根本保障。但是在实际过程中,部分矿山开采企业对矿井瓦斯作业的抽放工作不够重视,通风系统存在较大的缺陷,不能正常稳定的工作,进一步加重了事故的隐患。

2 矿山企业安全管理防范措施探究

2.1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开采安全意识

观念影响人们的行为,因此,企业要加强矿山安全管理,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矿山开采安全管理人员及开采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一个关键。首先,矿山开采企业应该定期的召开安全开采工作会议,尤其是在新工程开始的时候,通过动员的形式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及施工意识。其次,矿山企业在选拨开采人员时,尽量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既要施工技术过硬,又要责任心强。此外,矿山开采企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施工开采技术水平。通过不断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矿山开采过程的安全系数。

2.2 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计划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于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非常的重要,可以有效减少由于意外事故可能产生的损失,因此,要加矿山安全防范,就要制定科学的、可执行性强的安全事故计划或预案。首先,矿山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事故计划和方案;其次,企业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要准确及时的启动安全事故应急方案,以有效的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和控制;此外,事后要重视对应急预案的评价,评价预案是对于预案的不断完善,只有到位的准确的评价才能够体现出预案真正的价值,才能够为应急预案以后的实施和改进提供依据。

2.3 完善安全管理体制,规范安全行为

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做好矿山开采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保障。首先,矿山开采企业要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指定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开采安全管理工作,并明确安全管理各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认真落实好每一项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工作。其次,企业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制度文化宣传工作,让所有工作人员都熟悉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操作规程、规范标准等,充分发挥安全管理制度的约束力,并在工作人员实际施工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逐渐形成自觉、习惯性的安全开采行为。

总而言之,安全开采是矿山开采的核心,安全管理工作是矿山开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矿山企业在开采工作管理中,应该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认真分析各种安全影响因素及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安全管理质量,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屈文涛.完善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措施[J].现代矿业,2015 (06):199-200.

第5篇:采矿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矿山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公共财产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活动。

第三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应当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第四条县(含县级市,下同)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统一规划、防治结合的方针,组织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条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建设、水利、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第六条鼓励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技术和方法,普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水平。

第七条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第八条对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规划

第九条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被调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如实向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矿山地质环境的相关资料。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保密。

第十条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发展改革、建设等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根据本省实际,利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结果,编制本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发展改革、建设等部门,依据上一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利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结果,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经批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一条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等相衔接。

第十二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矿山地质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原则、目标和任务;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

(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措施和治理项目。

第三章保护

第十三条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应当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依法做好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工作。

第十四条探矿权人应当按照批准的勘查设计施工,对勘查矿产资源遗留的钻孔、探井、探槽、巷道进行回填、封闭,对形成的危岩、危坡等,采取治理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申请开采矿产资源的,采矿权申请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地质灾害治理资质的单位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报有采矿许可权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已建和在建的矿山企业,未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采矿权人应当编制,并报原采矿许可机关批准后实施。

第十六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矿山基本情况及地质环境现状;

(二)开采矿产资源对矿山地质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评估;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及保障措施;

(四)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五)国家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七条采矿权人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的,应当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八条采矿权人应当按照批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开采,避免崩塌、滑坡、地裂,防止或者控制地面塌陷等矿山地质灾害事故发生。

第十九条开采矿产资源,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矿山安全的法律、法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开采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废石和尾矿等废弃物。

第二十条开采矿产资源,应当依法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减少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水量的影响,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和水系破坏。

第二十一条在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过程中,对具有科研和利用价值的地质遗迹、景观以及文物古迹,应当采取保护措施,并及时报告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第四章治理

第二十二条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由采矿权人负责治理恢复,治理恢复费用列入生产成本。矿山被批准关闭或者闭坑前,采矿权人应当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完成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恢复。

第二十三条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的原则,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采矿权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

保证金缴存、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四条采矿权人应当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确定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进行勘查、设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经勘查、设计后方可施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当由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实施监理。

采矿权人不具备治理恢复能力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质的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承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业务。

第二十五条承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恢复,不得弄虚作假、降低治理恢复质量。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不得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或者以其他单位的名义承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业务;不得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业务。

第二十六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采矿权人或者承担治理责任的单位应当每年将治理情况报告矿山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七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应当达到下列主要标准:

(一)整治被破坏或者废弃的土地,使之恢复到适宜植物生长、水产养殖或者其他可供利用状态;

(二)整修露天采矿的边坡、断面并实施绿化,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安全隐患;

(三)采取封闭、充填或者人工放顶等措施,使地下井、巷等采空区达到安全状态;

(四)处置矿山开采活动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五)地表水水质得到恢复。

对具有观赏价值、研究价值的矿山遗迹,鼓励开发为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旅游区或者矿山公园。

第二十八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后,由采矿权人向矿山所在地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经验收未达到治理恢复标准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逾期治理仍达不到标准的,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重新治理,治理费用从保证金中列支。保证金不足支付治理恢复费用的,由采矿权人补足。

第二十九条本条例实施前已关闭或者废弃的矿山,由矿山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对其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恢复。市、县人民政府可以通过多渠道融资治理已关闭或者废弃的矿山。投资治理已关闭或者废弃的矿山,投资人可以依法享受投资收益,但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前款规定的已关闭或者废弃的矿山,其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由具有相应治理恢复能力或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质的单位承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完成后,由矿山所在地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条因采矿而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治理后可用于耕种的,经验收确认后,可以依法折抵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偿指标。

第三十一条采矿权人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从废石(矸石)、尾矿中回收矿产品的,可以依法减免矿产资源补偿费。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二条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组织建立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监测网络。

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矿山地质环境实施动态监测,指导、监督采矿权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并将监测情况向社会公告。

采矿权人应当定期向矿山所在地市或者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监测情况,如实提交监测资料,接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和承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业务的单位提供服务。

第三十四条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采矿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义务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第三十五条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职责时,可以对下列情况进行现场检查: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确定的治理措施落实情况;

(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情况;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情况。

第三十六条开采矿产资源发生破坏矿山地质环境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矿山地质灾害的,采矿权人应当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

第三十七条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的行为或采矿权人不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义务的行为,均有权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受理并及时依法调查处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第十条规定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的;

(二)未依法批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

(三)未依法组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验收的;

(四)违反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探矿权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采取治理措施,治理费用由探矿权人承担,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对勘查矿产资源遗留的钻孔、探井、探槽、巷道未进行回填、封闭的;

(二)对形成的危岩、危坡未采取治理措施的。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未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编制;逾期未编制的,予以警告,可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应当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而未编制的,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编制;逾期未编制的,予以警告,可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但已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除外。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扩大开采规模,未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或者编制的方案未经批准的,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警告,可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未按期治理的,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恢复;逾期拒不治理或者拒不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治理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依据职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承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业务的勘查、设计、监理单位处合同约定的勘查费、设计费、监理费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对承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业务的施工单位处工程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并责令停止相应业务,降低相应资质等级;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相应资质证书;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无相应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承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及监理业务的;

(二)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以及监理活动中弄虚作假、降低治理恢复工程质量的;

第6篇:采矿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矿山建设工程》是中国矿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之一。该课程内容与《爆破工程》、《井巷特殊施工》、《软岩支护技术》、《岩土加固工程》等密切相关,有部分内容与上述课程内容重叠。课程内容上兼顾了井巷工程设计与施工,但以施工原理和方法的讲述为主。课程课时长,内容繁多,且相互之间缺乏逻辑性,各知识点较为零散。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十年来,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对煤炭的需求,煤炭开发建设规模逐年增大。近些年,煤矿建设规模保持在10亿吨/年以上。2012年煤炭开发建设投资达5286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煤炭开发建设规模的空前高涨,使得矿山建设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层出不穷,矿山建设工程管理理念、方法快速发展,而在当前的矿山建设工程课程中却未能体现出来,但是出现了与现场工程实践明显脱节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背景过分偏重煤矿井巷施工,与煤炭生产联系偏弱。矿井建设专业在高校中普通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其专业背景一般以土木工程基本建设的背景为主,强调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各方的独立性。传统上矿井建设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大部分为基本建设单位,如各大煤矿基建单位和各矿务局工程处,即所谓的乙方单位。而目前毕业生就业很大一部分是煤炭生产企业,从事煤矿井下巷道开拓。在煤炭生产企业中,巷道的掘进已经是作为生产的一部分来对待,与基本建设领域的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相互独立的管理体质完全不一样。目前的课程内容井筒工程与巷道工程内容基本各占一半,但对于煤矿生产企业来说,在运营期间除了新建个别边界风井或者改扩建时新增井筒外,很难有大量的井筒工程。课程学习中大量篇幅的有关立井井筒的设计与施工内容难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随着西部矿区特大型煤矿日益增多,巷道开拓普遍采用的综掘、连采等新方法在课程中未得到重视;东部矿区普遍进入深部开采,由此引发的高地压、高地温、高水压等影响巷道开拓的新问题在课程中也未得到重视。

2.课程内容与当前煤炭建设领域的国家规范、标准脱节严重。相较于土木工程其他行业,如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矿井建设行业的标准化程度偏低。随着建设行业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矿井建设行业的标准建设进程近年来明显加快。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自2001年开始组织编修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规范标准,共承担组织管理编修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规范标准96项,截至2009年底已43项。《矿山建设工程》当前的课程内容未能及时反映该领域的新变化,有的内容甚至与国家规范存在明显不一致。如课程中关于“煤炭储量分类”的表述,与现行的《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中“矿井资源/储量”的表述不符。

3.有关矿山建设项目管理理念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共十四大确立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煤炭建设也由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投资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投资,由此带来的矿井设计、施工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如在计划经济时代,煤炭基本建设几乎都是国家投资,前期投入巨大,主要大巷和硐室工程全部建设一步到位后再移交生产。而当前考虑到经济效益,往往是建设必备的生产系统,尽早生产煤炭,很多巷道工程留待生产过程中再进一步开拓。目前的课程内容中,有关井巷工程施工进度安排时,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讲述对头掘进的施工方案。课程内容中有关煤炭开发项目的程序也与当前的国家相关规定不符。

4.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矿井建设工程背景的结构设计训练。本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会有2周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内容是进行立井井筒基岩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形成一本设计说明书和井内凿井设备布置图以及天轮平台布置图。但该设计中未能体现对学生有关矿山结构设计的训练。矿井建设专业方向作为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会进行《结构设计原理》的课程学习,并进行课程设计。但《结构设计原理》教学通常由建筑工程教师担任,课程设计背景往往也是建筑工程背景,如钢筋混凝土楼梯的设计计算。矿井建设专业毕业生在工程实践中,有时会接触到天轮梁或井下钢结构支架的设计内容。尽管该设计工作的基本原理和知识都在《结构设计原理》中学习过,但由于缺乏矿井建设相应的工程背景实践训练,学生往往无法将所学结构设计知识运用到矿井建设工程背景中。

三、可采取的对策

1.专业知识体系建设。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已于2012年6月颁布。该规范将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分成了六个知识领域,《矿山建设工程》应属施工原理和方法知识领域。因此,该课程中有关井巷工程施工图设计的内容应予以删除,该部分内容可由《矿山工程规划与设计》课程进行介绍,课程中仅介绍井巷工程的施工原理及方法。本课程可按照《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中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建立本课程的知识单元及知识点,并对每个知识点提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级的要求。

2.编著新版教材。在内容选取上增加岩巷综掘、煤巷连采以及深部开采条件下的巷道掘进等内容。根据近年来颁布的煤炭建设相关的国家和行业规范,将教材中与之不符的内容做相应修订。在内容的选取上加强与煤炭生产相关的内容,专业背景知识的介绍除了煤炭基本建设背景知识以外,还需要加强煤炭生产背景知识的介绍。

3.改进教学方法。目前的教学方法仅为课堂教师讲授一种,学生互动参与性较少。今后可引入一些工程案例,开展“准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引导学生结合工程背景对施工方案进行研讨式教学。“准案例教学法”是从“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以其形象、模拟真实、理论联系实际和教学互动等特点,在法学界、医学界和管理学界均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对于工科类课程,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难免会出现找到不少案例却难以把课程的理论性和系统性统统包罗进去,虽然学生有了更多的提高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但他们对整个课程知识体系的了解难免会支离破碎。以《矿山建设工程》为例,它是系土木工程矿山建设方向的专业课,对于刚刚接触专业的学生来说,不能不讲清楚其基本概念,因此不能采用完整的案例教学法,要既讲清楚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又要通过讲解一定的案例来辅助应用内容的教学。因此,需要将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优势结合起来,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形成“准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第7篇:采矿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经对以上三个规模产量的经济模型分析后,按项目净现值、投资利润率和利税率计算,矿山服务年限分析最优方案为方案二。按投资回收期计算方案一。按内部收益率计算,三个方案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综上所述,本规划推荐矿山规模方案为方案二:匹配选矿系统产能方案,产能规模3000kt/a。

现有生产能力与可靠性分析

1井下系统匹配与可靠性分析

1.1矿区开拓现状

东边坡矿区:东边坡采区采用平硐-溜井、斜坡道开拓方案,设计生产能力为400kt/a,目前实际达到500kt/a产能,基本平稳、可靠。厂坝矿区:厂坝采区井下过渡期残采采用平硐-盲斜井开拓方案,深部采用平硐-盲竖井、斜坡道开拓,目前深部开拓方案已经形成,设计生产能力为400kt/a,目前实际达到550kt/a产能。李家沟矿区:李家沟采区井下1082以上过渡期残采采用平硐-盲斜井开拓方案,1082以下深部采用平硐-盲主、副井、斜坡道联合开拓,目前深部开拓系统已经形成,设计生产能力为700kt/a,1082m中段以下盲主、副井提升能力为825kt/a,提矿能力645kt/a。目前实际井下生产能力仅达到400kt/a。

1.2提升运输系统

东边坡矿区:东边坡矿区设计中段运输为采场出矿溜井振动放矿机中段列车组3#主溜井1202主运输列车组选厂。厂坝矿区:提升设备主要是3#斜井提升系统、西部竖井,形成的提升能力为48万t,其中矿石提升能力为45万t。厂坝矿区卸矿储矿系统不完善、分布不合理,西部竖井只有一条溜矿井和一套放矿系统,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将导致竖井提矿停产,建议增加一套卸矿系统。李家沟矿区:4#斜井,主井提升,副井提升,东风井提升。形成的提升能力为102.5万t。其中矿石提升能力为84.5万t。李家沟主副井1222m水平卸矿系统互通性差,副井有两个溜井,且副井与主井溜矿也相通,而主井配套的溜矿井只有一条,主副井取消了原设计的外环车场后,满负荷生产后出矿效率低;建议主副井1222m水平车场增加联络道,使主井提升系统与副井配套的两个矿仓实现互通。

1.31202主运输平硐

1202主运输巷设计按3500t/d进行设计。经过核算,1202m主运输巷最大运矿能力为4300t/d,与4500t的采选生产能力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将牵引机车改为28t非标电机车牵引10节10m3矿车出矿,或采用双14t电机车牵引10节10m3矿车出矿。恢复主副井系统1202m外环线车场。

1.4贮矿系统

目前三大采区井下共有17个溜矿井,总储贮能力为17300t。选矿地表原矿仓贮矿能力500t。目前地表贮矿能力小,在选矿系统停车检查后井下采出矿生产和采准切割工程除东边坡外基本也相应停止,对井下生产影响较大。建议增加一座20000t以上原矿贮矿仓。

1.5通风系统

东边坡矿区:东边坡矿区设计采用西翼生产中段进风,东回风井回风的通风系统。建议对东边坡采区按500kt/a产能对现有通风系统进行校核,确保满足要求。厂坝矿区:厂坝矿区采用对角式通风系统。计算总风量按目前实际产能风量偏小,风流路线不尽合理。李家沟矿区:李家沟矿区通风系统基本能够保证700kt/a产能对系统的要求。但困难时期通风阻力较大,建议下一步对李家沟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

1.6排水系统

1202m水平原二期主平硐设计水沟流量可达150~200m3/h,能够满足正常自流排水要求。其余各中段水沟设计排水量均在100m3/h以上,均能满足正常自流排水要求。厂坝、李家沟矿区深部排水系统可基本保证满足设计产能需要。

1.7供水、供电、压气系统

东边坡、厂坝、李家沟矿区井下供水、供电、供风等系统根据150万t的规划设计及相关完善措施到位后基本满足150万t生产规模的需要。

2采矿方法选择与优化

2.1采矿工艺现状

厂坝、李家沟东边坡三大采区设计以空场采矿法为主,崩落法为辅,其次是浅孔留矿法。厂坝采区1202m中段的矿柱按照回采顺序进行了回收,东边坡采区由于对矿柱回收的通道性工程没有充分考虑,因此,大部分矿柱与采场正常回采同时进行。厂坝采区的1142m中段、李家沟采区的1202m中段回采结束的空场还未进行处理,但局部由于原来就与上中段采场贯通提前垮塌,进而造成两大采区部分采场在覆盖层下出矿,贫化损失率高、供矿品位难以保证。

2.2改进采矿工艺现状的主要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修改采场结构参数和回采工艺的措施,结合资源整合后产能大幅度提升需要,对现有的回采工艺、巷道布置形式、断面规格进行优化改造,以适应设备大型化的需要,以大幅度提高采出矿效率。在李家沟研究探讨安全高效的采矿方法和回采工艺,根据矿体厚度,采用空场法和浅孔留矿法相结合,在两年内使李家沟产能有大的突破。在资源整合后,配合产能提升、结合小厂坝已回采到900以下而厂坝采区还在1142m中段回采、高差较大带来的地压问题的现实情况,尽快对充填采矿法进行论证,将小厂坝采区列为目前充填采矿法的试验区段。

2.3今后采矿方法选择的设想

在采矿方法选择上,902中段以上仍推荐在矿岩稳固地段以使用成熟的中深孔分段空场采矿法为主,以浅孔留矿法、充填采矿法为辅;同时建议尽早开展地表充填系统的建设,进行充填采矿法试验,逐步开展两步骤分段中深孔回采嗣后充填采矿工艺试验与研究,并逐步在842m中段以下推广和适当增加充填采矿法在矿区的应用,以保证全矿供矿品位均衡。

3厂坝矿2012年-2015年采矿系统排产(表2)

4现有生产能力综述

综合所述,矿山目前1500kt/a的产能是各系统配合良好的高限组织的生产产能,在李家沟矿区不能达产的情况下,三大采区采场调节能力低,无法实现合理配矿,井下生产可靠与持续稳定性均较低。因此,在提升产能详细配套技术方案不成熟时矿山已无能力进一步提高采矿系统产能。

安全生产技术对策措施

对厂坝、李家沟矿井下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地应力集中及存在大量错综复杂的群采空区给安全带来的隐患、矿区雨季泥石流危害等国内外矿山开采的安全技术难题进行了生产过程危害因素分析。

1地压管理问题

厂坝矿的井下地压产生的主要因素是群采及正常回采的空区未及时掌握和处理,三大采区之间、矿体之间、上下中段之间、采场之间的回采顺序衔接不合理,局部采场结构参数、支护形式需要优化,施工质量等问题。

2预防井下水灾

按照正常排水、最大排水的要求,设计了完善可靠的井下排水系统。但是大量群采空区存在积水发生突发性涌水的危险、露天坑受水,对井下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设计上采取了以防为主,防、排、堵、贮、查、探、放并举的原则。

3泥石流危害防治

8.12特大暴洪泥石流灾害对厂坝矿区地表和井下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矿山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议建设生产单位邀请专门的水土保持设计研究单位对泥石流的产生原因、危害程度及防治措施进行综合的设计研究。

4厂坝、小厂坝矿床同时开采安全预防措施

建立统一的安全生产协调机构,及时协商处理有关工程布置事宜,组织制定相应制度及协议,协调并妥善解决两矿及其探矿之间的探、采关系,监督制度、协议的顺利实施,检查落实安全生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提高和稳定现有产能的主要保障措施

1保证或进一步提高生产力的技术措施

目前还有许多制约矿山生产规模的客观因素,从技术上考虑,主要有:群采破坏增加了开采条件的复杂性;井下生产采掘失调,没有形成正常的“三级矿量”。为此,主要针对上述影响矿山生产规模的问题,要求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保证或进一步提高矿山生产能力。首先要搞好安全生产,确保咽喉性、通道性重点工程按时开工和完成,进一步提高掘进效率和矿块生产能力。

2各采区技术保障措施

东边坡:加快回采进度,降低与厂坝矿体的高度差,减小厂坝矿区开采引起的岩移和错动影响,争取将东边坡采区的生产能力在2012年达到50万t/a。厂坝采区:主要是进一步提高出矿设备装备水平,要求施工单位提高设备装备水平,采用铲运机等无轨采掘设备,今后各采区的采准设计要与无轨设备相匹配。并且改造已形成采场的底部结构,使之适合于铲运机出矿。李家沟采区:李家沟矿区生产能力提升技术攻关要紧密结合现场实际,着力解决中段、采场的合理推进顺序和矿体遭到群采严重破坏后的回采工艺问题,紧紧围绕多空区条件下的安全高效采矿方法研究进行。

扩能技术可行性分析与初步方案

1关于产能

根据大小厂坝经济模型初步分析,认为大、小厂坝整合后不再新增选矿能力的前提下,以选矿处理能力确定采矿扩能方案(即采选原矿3000kt/a)项目财务指标最优。由于扩能需以多中段充填采矿工艺为前提,同时应尽量加快采场回采周期,以上采矿工艺技术要求需与矿山实际结合,保证技术方案先进、规模可行。

2扩能开拓方案与建议

扩能后开拓方案应将大、小厂坝统筹考虑,上部已形成的中段大巷按目前的中段划分,维持现状,独立运行。深部开拓设计时应将大、小厂坝与李家沟主运输中段标高保持一致。初步建议李家沟与厂坝系统深部仍采用分区开拓,小厂坝可与厂坝矿区深部合为一个区域与李家沟区域相对独立。为提高1202m主运输中段的运矿能力,需增设一条1202m主运输通道,地表建议增设贮矿仓。

3扩能实施进度计划初步意见

第8篇:采矿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Abstract: Shuangyashan scheelite, magnetic-hematite mineral processing plant construction is in winter construction phas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of ball mill foundation, such as anchor bolts embedded casing position deviation, the underlying strength of concrete due to freezing. By comparison, the paper decides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program for ball mill foundation. After implementing foundation pier reinforcement scheme, it meets the demands of scheduled production, and the ball mill is also used in normal.

关健词: 球磨机;基础;支墩;结构加固

Key words: ball mill;basis;support pier;structure reinforc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050-02

0 引言

球磨机是选矿厂的关健设备之一,受施工质量影响,双鸭山白钨矿、磁-赤铁矿选矿厂MQG3236球磨机基础出现较大的施工质量问题。为满足工程项目进度要求及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使用,需要对球磨机基础结构进行加固处理。

1 概况

双鸭山白钨矿、磁—赤铁矿选矿厂共处理原矿100万t/a,全部为地下开采,通过白钨竖井分时段提升供矿。提升供矿量白钨矿40万t/a,磁-赤铁矿60万t/a。两种矿石经箕斗提升至各自地表箕斗矿仓,分时段经皮带输送机运至选矿厂粗碎厂房。经破碎、磨矿、浮选、脱水工艺,制成精矿粉,其中MQG3236球磨机为关健设备之一。

MQG3236球磨机基础于2011年11月中旬开始施工,球磨机基础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受冬季商品混凝土供应中断的影响,局部改为现场搅拌混凝土进行施工,造成同一基础二次浇注混凝土,下部为商品混凝土,上部为现场搅拌混凝土。现场浇混凝土施工后防冻措施效果差,致使混凝土处于受冻状态,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预计即使气温回升,混凝强度也达不要设计要求的C30。同时由于施工原因,球磨机M64活动T型地脚螺栓的预埋钢套管位置不正确,球磨机无法安装。为此,施工单位不得不凿除球磨机支墩混凝土以调整钢套管位置。目前球磨机已安装就位,但预埋的4根钢套管全部在外(图1),无法满足设备使用要求。

2 加固方案选择

针对球磨机基础存在的质量问题,拟定以下加固方案:

方案一:将球磨机基础上部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全部凿除,过了冬季,待商品砼恢复供应后,按原图用商品混凝土重新浇注。这样做一方面加固费用较高,同时对工程进度影响太大,需要将已安装设备拆除,预计工期要延误3个月以上。工程进度的延误将增加了利息支出,减少了投产创造的效益。方案一实施前须向设计单位指出图纸存在的问题:地脚螺栓预埋钢套管离基础边缘的净距仅为45mm,不符合规范要求,需要进行变更。否则,即使按原图施工,地脚螺栓的锚固质量仍存在很大隐患。

方案二:考虑到球磨机基础体积较大,下部采用商品混凝土部分的基础高度超过3米,分析后认为上部现场浇搅混凝土受冻后强度降低,不会影响到基础整体结构安全,但需要对球磨机支墩进行结构加固。据此提出对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球磨机支墩进行外包钢筋混凝土加大断面的加固方案。方案二加固不影响整个工程进度,也可以对原设计图纸中预埋钢套管离混凝土边缘的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进行更正。

比较上述加固方案,可见,方案二具有更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与设计单位沟通后,设计经过计算复核同意采纳方案二,并出具了基础结构加固施工图。

3 加固设计

球磨机基础支墩结构加固平面见图2,剖面图见图3。

球磨机基础支墩结构加固设计要求如下:

①施工前应进行现场放线,检查新增混凝土区域是否与设备发生干涉和冲突。若发现有问题应及时通知设计进行调整。

②所有新旧混凝土交界面均需所凿毛增糙处理,交界面为保护层时,须将保护层凿除,并露出钢筋。凿除后留下的混凝土碎块及灰尘需及时清除干净,清除方法可采用压缩空气吹扫等方法。

③球磨机地脚螺栓预埋钢管两侧受冻混凝土须凿除,凿除时需保留支墩内已有钢筋,钢筋割断部位要求等强焊接恢复。

④植筋采A级结构胶,植筋孔钻孔后应将孔内钻屑清除干净,并采了措施(如:吹热风)保持孔内干燥。灌注结构胶前需对钢筋进行除锈并清除油污。结构胶配比及使用要求须符合产品说明书和规范要求。植筋钻孔要求确确保已有钢筋不受损伤,具体可在钢筋保护层凿除露出钢筋情况下进行植筋钻孔施工。

⑤新增竖向受力钢筋及托宽基础底板受力钢筋要求锚入已施工基础中商品混凝土部位,并要求低于施工缝位置300mm以上,现场若发现不符时应及时向设计反映。

⑥新增加固混凝土要求采用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并要求采取措施,在正温条件下进行混凝土浇注和养护。

⑦混凝土浇注前应采取措施,确保已有基础不处于受冻状态。

⑧混凝土浇注前,应提前对交界面进行洒温水增湿,确保交界面湿润(不得有积水),并在浇筑砼前10~15分钟,对交界面(含竖直面、水平面)进行水泥接浆处理(42.5MPa级水泥,水灰比不大于0.5,可掺适量减水剂)或采用界面剂进行处理,以确保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⑨应采取措施,加强各施工工序质量管理,确保砼不出蜂窝、麻面、狗洞、露筋、漏浆等质量缺陷。

⑩预埋螺栓钢套管位置要求采用可靠的固定措施,确保位置准确。

?輥?輯?訛混凝土加固施工过程应采取措施对球磨机进行临时固定,以确保施工安全。

4 施工

2012年3月27日开始按图纸要求进行加固施工,在采取增温和保温措施后,于4月13日用商品混凝土浇筑支墩加固混凝土,加固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方案二实施后的支墩现场情况见图4。

5 效果

按方案二加固实施后,满足球磨机运行及工程进度要求。6月1日投产至今,球磨机运行正常。与方案一比较,节省了加固费用2.3万元,减少了利息支出118万元及避免了延期投产造成的损失105万元。

6 结论

针对球磨机基础结构存在的质量问题,本工程基础支墩采用方案二加固后满足了球磨机运行使用和项目投产进度要求。该加固方法,对类似工程问题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本工程质量问题的教训,对加强工程管理工作也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2]徐兵,程国志.简析球磨机的结构特征[J].有色矿冶,2009(02).

[3]彭晖,尚守平,张建仁,万剑平.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受弯构件的疲劳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08).

[4]晓饶.碳纤维应用快速增加 厂商扩能提速[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6(12).

第9篇:采矿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红山井田位于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什托洛盖镇东8km处,距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县城46km,行政区划隶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什托洛盖镇管辖。矿井设计能力3.0Mt/a,属于新建矿井,服务年限100年,井田所在的和什托洛盖地区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部,西准噶尔界山交接地带,基本形态为两山夹一盆地貌景观。地势北高南低,较平缓。勘查区内控制可采煤层14层,从上至下编号为B18煤、B17煤、B15煤、B14煤、B12煤、B11煤、B10煤、B9煤、B8煤、B7煤、B6煤、B5煤、B4煤、B2煤。煤层分布稳定。井田内煤层倾角一般在5°~25°。井田内煤层赋存类似“半碗”型,红山向斜处倾角相对较小,倾角变化由浅到深大致可分三段,第一段为8°~10°、第二段为4°~6°、第三段为1°~14°。

2工业场地位置选择

根据井田范围内地形、公路、外部用煤地点、井下煤层赋存条件等因素,经现场勘查及地形分析出可供比选的工业场地位置方案共3个,如图2所示。

2.1方案一:井田西部工业方案(1号场地)

工业场地布置在井田西部8号勘探线上,B2号煤层露头附近,西邻在建的高速公路,北侧相邻输电线路,距离规划的煤制气场地约12km,场地自然标高+795m。(1)方案一优点。①工业场地布置煤层露头附近,不压煤;②工业场地位于煤层露头,煤层埋藏浅,井巷工程量小、工期短;③工业场地位于矿井高级储量中心线,井下开拓布置合理。(2)方案一缺点。场地距离规划的煤制气场地较远,运往煤制气场地的输送胶带栈桥工程量较大。

2.2方案二:井田中西部工业场地方案(2号场地)

工业场地布置在1号场地东侧约600m,B8号煤层露头附近,北侧相邻输电线路,距离规划的煤制气场地约12km,场地自然标高+810.0m。方案二优点。①工业场地位于煤层埋藏浅部,井巷工程量小、工期短;②工业场地位于矿井高级储量中心线,井下开拓布置合理。方案二缺点。工业场地距离规划的煤制气场地较远,运往煤制气场地的输送胶带栈桥工程量较大,工业场地需留设保护煤柱。

2.3方案三:井田中央工业场地方案(3号场地)

场地布置在井田中心,钻孔9-11附近,距离规划的煤制气储煤场约14km,场地自然标号830.0m。(1)方案三优点。工业场地布置井田中央,有利全矿井开拓布置,服务半径大。(2)方案三缺点。①工业场地布置井田中央,偏离高级储量;②煤层埋藏深,井巷工程量大、工期长;③工业场地需留设大量保护煤柱;④距规划的煤制气场地最远,运往规划煤制气场地的输送胶带栈桥工程最大,且输送胶带栈桥压煤,需留设保护煤柱。综合上述分析,三个场地方案虽各有利弊,但方案三由于煤炭反向运输距离长,煤层埋藏深,需留设工业场地及带式输送机栈桥煤柱,作为主井场地明显不合理,综合井上下条件该方案不予考虑作为主井工业场地。在各方案中结合井田开拓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以便最终确定最佳设计方案。

3井筒选择

井田开拓方式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井田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装备条件等综合确定。

3.1主井

在煤层埋藏深度不大时,普遍采用胶带斜井;当煤层埋深较深时,一般应采用立井开拓。本项目所选工业场地位置均位与煤层露头附近。煤层埋藏深度较浅,采用运输能力大,设备安全可靠的斜井带式输送机作为主运输更为有利。同时,主运输采用胶带运输方式,对于矿井后期产能的提升相对立井更容易实现。本井田工业场地第四系地层较浅,岩性主要由砂碎石和砾石组成,井筒穿过地层含水量较少,不受水威胁,仅煤层露头存在火烧区,施工井筒时尽量避开火烧区范围,并对火烧区采取疏水、注浆等安全措施,井筒安全施工是可以保证的,因此本井田主井井筒形式推荐采用主斜井。3.2副井副井有副立井、轨道副斜井以及缓坡副斜井三种方式可供选择。

3.2.1副立井提升

(1)副立井优点。①立井提升效率高,能力大;②比轨道副斜井提升安全性高;③副立井通风能力大,直径7m井筒完全可以满足矿井通风要求;④施工速度快,有利于缩短建井工期。(2)副立井缺点。①系统操作复杂;②绞车及电控设备投资较高;井架(或井塔)土建费用较高;

3.2.2轨道副斜井提升

(1)轨道副斜井优点。①操作简单,绞车及电控设备投资较小;②井口房等土建投资较小。(2)轨道副斜井缺点。①容易发生跑车事故;②提升高度和长度受限,运输能力小。

3.2.3缓坡副斜井提升

(1)缓坡副斜井的优点:①无提升设备,系统灵活简单;②井口房等土建投资最小。(2)缓坡副斜井的缺点:井巷工程量较大。考虑矿井的实用性及经济性,缓坡副斜井优势明显,本设计将结合开拓方案最终确定副井方式。

3.3风井

根据本井田条件,适合本井田开拓的风井的形式有回风立井和回风斜井。其中回风立井位于采区边界(井底车场),回风斜井位于工业场地。

3.3.1回风立井

(1)回风立井优点:①施工期短。回风立井深度在378m左右,立井施工期约4个月左右;②矿井建设期间排矸能力大;③通风能力大;④回风立井与主斜井、缓坡副斜井均位于两个场地,井筒同时到底后可相对掘进,全矿井施工期短;⑤回风立井位于采区边界(井底车场),有利于矿井发生事故时人员逃生。(2)回风立井缺点有:施工较斜井复杂。

3.3.2回风斜井

(1)优点:施工简单、方便。(2)缺点:施工期长,回风斜井长度在800m左右,立井施工期约6个月左右;矿井建设期间排矸能力小;通风能力小;回风斜井与主斜井、缓坡副斜井均位于一个场地,全矿井施工期长。因此,本设计考虑回风立井较回风斜井优势明显,推荐采用回风立井。

4开拓方案

根据工业场地位置、煤层赋存条件、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以及目前的矿井装备水平等因素,设计对矿井开拓提出如下三个方案。

4.1方案一:主斜井+缓坡副斜井开拓

矿井主、副斜井井口位于1号场地,场地较为开阔,地形平坦,场地标高+795.0m,选煤厂的产品煤通过输煤栈桥运往煤制气场地。主斜井倾角为16°,斜长744m;缓坡副斜井井倾角为6°,斜长3041m,其中2020m缓坡斜井兼作中央辅助运输上山。根据煤层埋深及其它开采条件,矿井采用两个水平开拓全井田,一水平标高+500m,二水平标高+200m,两水平之间通过一水平中央胶带运输下山、中央辅助运输下山和中央回风下山联系。一水平分为上、下山开拓,一水平上山开采+500m水平以上的煤层,两个水平阶段高度为300m;一水平下山开采+500m水平与+200m水平之间的煤层,阶段高度为300m;二水平为下山开拓,二水平下山开采+200m水平以下的煤层,阶段高度约为300m。中央回风立井落底一水平后,设一水平井底车场(+500m),并布置一水平辅助运输石门(+500m)、一水平回风石门(+500m),贯穿一水平各煤层。一水平开采的B7煤、B5煤、B4煤和B2煤为中厚~厚煤层且间距适当,沿各煤层布置采区上、下山;一水平其它煤层为薄~中厚煤层,分别沿15煤和9煤布置采区集中上、下山联合开采。一水平7煤、5煤、4煤和2煤辅助、胶带、回风下山沿各煤层落底+200m水平后,设二水平井底车场及石门(+200m),并沿5煤、4煤和2煤向东布置二水平5煤、4煤和2煤辅助、胶带、回风下山开采二水平煤层。矿井投产初期在井田中部开凿中央回风立井,并布置第一水平的井底车场(+500m),利用中央上山开采,首采下煤组,通风方式为中央式,后期过渡为分区式。

4.2方案二:主斜井+副斜井(轨道)开拓

矿井水平划分、大巷布置、初期中央回风立井、后期进、回风立井布置和首采煤组同方案一。不同是:①矿井主、副斜井井口位于2号场地,场地标高+810.0m;②主斜井倾角为16°,斜长1310m;③副斜井井倾角为20°,斜长1067m;④井下辅助运输为轨道运输。

4.3方案三:主斜井+副立井开拓

矿井水平划分、大巷布置、主井场地及主井形式同方案一。不同是:①矿井副井井口位于3号场地,场地标高+835.0m;②副井形式为立井,副立井深度为635m;③副立井为两个水平提升,一水平为+500m,二水平为+200m;④首采煤组为上煤组。初期投产在15煤布置辅助运输、胶带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

4.4开拓方案比选

4.4.1技术比选

(1)方案一优点。①工业场地不压煤,节省煤炭资源;②中央大巷位于先期开采地段中央,沿斜轴部和110kv保护煤柱布置,有利于全矿井整体开拓布置,矿井排水,节省煤炭资源;③辅助运输为无轨胶轮车,现代化程度高,机动灵活,运输环节少,运输能力大;④首采区勘探程度高,工作面推进长度适中;⑤初期开采下组煤,下组煤煤层厚,条件好,有利矿井达产。方案一缺点:缓坡斜井较长,岩巷工程量较多。(2)方案二与方案一比选。方案二较方案一的优点:副斜井工程量小;缺点:①工业场地压煤量较大,22.56Mt;②轨道运输较无轨胶轮车运输现代化程度低,不灵活,运输环节多,运输能力小;③轨道运输存在跑车等安全隐患,地面和井下均需布置轨道系统,需布置调车线。(3)方案三与方案一比选。方案三较方案一的优点:.副井兼顾上、下煤组,井筒服务半径大;缺点:①工业场地压煤量较大,35.56Mt;②初期开采上组煤,上组煤煤层薄,条件差,不利于矿井达产;③副立井提升系统复杂,不便于管理;④首采区勘探程度低,工作面推进长度短,搬家频繁。

4.4.2经济效益比选

三个方案的投资主要包括井筒、采掘巷道、井口房、井塔、运煤皮、及电控设备、辅助运输车辆等可比部分,方案一投资为14435万元;方案二投资14254万元;方案三投资28169。方案二投资比方案一少181万元,方案三比方案一多13734万元。方案二虽然比方案一少投资181万元,但方案一技术优势明显,故选择方案一。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