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精选(九篇)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

第1篇: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没有考试的教育也是不全面的教育,显然也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谁也不会认为“交白卷”是素质高的表现。然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而不是培养“考试得高分,其余不沾边”的高分低能的公民。事实上,随着考试内容及考试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高分低能现象也在逐渐减少至最低程度。从这个意义讲,考试与素质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

化学教师如何在突出素质教育的化学教学中驾驭考试呢?一方面,考试所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自学、思维等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于观察能力(图片观察除外)、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及德行、体质等难以通过考试检测,但学校及教师是不是只要抓住了“对付考试”就抓住了一切呢?显然是行不通的,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不再单纯看升学率,同样,学校评价教师也不再以升学率为唯一尺度。第二,经验表明:化学教师除了上好课外,也应与学生沟通情感,关心他们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等诸方面的进步。即素质教育抓好了,考试成绩也一定会上去的。相反,倘若对大纲所规定的“掌握、理解、了解、常识性介绍”等不同层次的要求视为多考与少考、重点考与非重点考、考与不考来组织教学是有害的,即那种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做法应理智地予以摒弃。

二、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关系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兴趣、动机、理想、气质、性格、品德、情操、情感和意志等等。它在人的行为的或心理的活动中起着动力性和方向性的作用。而中学时代,正是一个人的智力因素迅速发展,非智力因素逐渐形成、发展和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

对待这个问题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而非智力因素则认其自然地发展,认为后者是学校和教师所管不了的,是社会和家长的事情。另一种态度则认为非智力因素也要像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样,使之与智力因素得到同步的发展。有位心理学家说得好:人的心理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任何一方出现“病症”,都会抑制另一方面的健康发展。非智力因素应如何培养呢?它与智力因素一样,同样有着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

如学习化学的良好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就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即好奇兴趣喜爱爱好热爱。化学教师往往利用化学实验中的发光、发声、发热、颜色变化、状态改变、气味等奇异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但好奇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接着,教师又通过形象生动、准确明白的讲授、以及性质联系用途、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加以引导和巩固,还有作业与考试的成功的鼓舞等,逐渐使好奇发展为兴趣。兴趣比好奇要深刻、稳定、具体清晰且有力。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为喜爱、爱好和热爱。当学习成果常与荣誉、理想和抱负联系在一起时,喜爱、爱好和热爱就融有强烈的情感和意志色彩,具有稳定、持久而强烈的动力特征。

又如良好道德情操的培养和形成也有一个知、情、意、行的谐调统一的发展过程。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存在着一个开发和引导、稳定和巩固、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不仅如此,它还有一个特点是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反复性,此外,也受到智力因素的制约。因此,只有让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同步发展,其心理才能算是真正的健康发展。

三、化学教学如何着眼于素质教育

前面讲过,“双基”教学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化学教学中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实验教学

有人提出: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生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因此,我们不应该因为升学考试中对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测试不到而忽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已深有体会: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技素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中的时间和空间的运筹能力;通过计算和称量实验是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量”的概念呢?通过“打开试剂瓶盖要倒放”的动作技能的训练是否可以让学生养成“揭开茶杯(或电饭煲锅盖等)要倒放”——以防止污染的习惯呢?至于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就不再赘述了。

(二)重视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突出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我们应当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采的。如组织和指导学生办化学小报、化学墙报、化学魔术表演、自制仪器和自找代用品、做家庭小实验、举办化学讲座、化学竞赛、搞社会调查、组织参观化工厂、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化学实验等活动。就拿这次全区义务教育化学样本班研讨会期间组织教师们参观遂川火柴厂来说,与会者亲眼看到小小的一根火柴,制造出来竟要这么多的设备和工序!不仅验证了课本上写的:火柴盒侧面所涂物质是红磷、三硫化二锑等混合物,火柴头上的物质是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硫磺等,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而且还体验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时,同样还需要人们创造性的劳动,也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的智慧和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伟大创业精神。这必将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紧密地联系社会,取得课堂上难以取得的效果。

(三)重视练习与学法指导

现在谁都知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很重要,应如何来培养呢?我认为有两条途径值得重视,一是指导阅读,二是指导练习。指导阅读就是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特别建议:最好的阅读材料是教材。初中化学新教材图文并茂,思考性、可读性强。且正好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起到课前预习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得到及时的验证,从而增强自学信心和激发自学的兴趣。教师给出适当的阅读任务——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对教材中的文字说明、图象图画、数据等应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指导练习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为学生选择适合的练习题,使学生免入题海之苦。这里若将习题分为两类的话,一类则是为学生及时消化和巩固新学知识,使新学内容与原有知识同化后,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即所谓“形成性练习题”。另一类则是提高题,即对某一知识点从各个不同方面和不同深度进行揭示,使解题时对该知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需要运用类比、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方法,使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严密性、创造性等各种思维品质得到有效的锻炼。

第2篇: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将创新教育同语文教学盲目结合在一起,不但不会起到任何积极地作用,而且会对正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产生影响,阻碍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落实,降低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影响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遵循实践发展原则。实践是创新的第一动力,在渗透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遵循实践发展原则,必须要以课本教学内容为基础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较多的实践机会,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动手、动脑。此外,教师还必须要以教学任务为基础制定一些符合教学任务又具有极强研究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要利用课本中的文章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并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创新教育,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和创新教育的教育目标。

第二,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遵循民主和谐原则。依照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遵循民主和谐原则,并要以民主和谐原则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教师要想更好的实现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必须要放下自己的架子,摆正自己的心态,走到学生之中去,全面建立起朋友型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此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必须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第三,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与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能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发现新的知识。因此,要想全面贯彻落实创新教育,教师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观,并要遵守以人为本原则,调整教学观念和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语文教学活动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心理、思维特征以及兴趣等情况,才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对其进行创新教育。

二、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措施

第一,必须要转变教学的观念,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因此,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我们必须要依照素质教育来全面革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与创新教育融合在一起。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走出来,要树立起以语文教学为核心和主导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树,并要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并将各个科目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转化成为综合能力。教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训练为主、思维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才能更好地将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

第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必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更好地进行创新教育,语文教师就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要想实现教学的目标和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必须抓好一个“趣”字。可以采用妙语激趣法。语文学科研究的对象是语言和文字,而语言又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发展到今天,其内容的丰富程度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妙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将相声中幽默的语言文化和表达形式带进课堂之中,以此来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或是利用一些优美的古诗词来当做开场白。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师开展创新教育。可以采用人物激趣法。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通过榜样,能够更好的激发我们不断前进。纵观当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缺乏学习的热情,是因为其不了解学习目的以及学习的意义。而针对这样的情况,人物激趣法则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情况。通过教师所树立的学习榜样,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能够使其明确参与语文学习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推动意义。此外,在使用人物激趣法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增加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来强化人物激趣法的作用。可以采用景物激趣法。教材中的文章,有许多是描写景物的优秀文章,既有寥寥数言便将人带进文章所描写的环境之中,又有浓墨重彩的展现景色的优美支出,例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对于这些文章来说,其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带入其所描写的环境当中,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场“文字旅行”,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些文章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仔细的品味文章的字词句,全面熏陶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为开展创新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开展课堂讨论

第3篇: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人的素质是由受教育的方式、程度和文化状况所决定的。一个国家、一所学校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必然孕育出优秀的教育水平,培养出大批的创新人才。所以在医学院校实行医学创新教育,就应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良好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与医学创新教育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指在大、中专学校的文化氛围,师生在从事各种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还有承载精神财富的物质财富。即物质文化,它包括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广播站、黑板报、运动场、礼堂、食堂、宿舍及花木园林等建筑设施,成为校园文化的基础工程,属于自然的、物质的校园文化。精神财富即精神文化,它包括学校制度和深层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是规范性文化,指校园内的各种规章制度学习生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娱乐活动的方式等视为校园文化的行为工程。而观念文化则是精神文化的内核,有校园文化的灵魂工程之称,主要指师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教风学风、人际关系、心理素质、审美情趣、创造发明等。

创新教育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医学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创造力就是把已知的素材重新组合,使之产生出新事物、新思想或有价值的东西,它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技能两部分。因此,开发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开发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而要完成这一任务,优良的校园文化是重要的条件与保证。

二、师生间交往与医学创新教育的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交往有激励作用,可使学生感觉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等,对学生的创造性有推动作用。在校园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时时刻刻都发生着人际关系交往,而人际关系的优劣必然会影响到人的能动性的发展,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建立在师生间的交流,包括知识交流、情感交流即道德风尚和个性的交流,这种交流有较大的时间和空间,突破了课时限制,超出了课堂范围,活跃并丰富了校园文化。如有人调查了数百名富有创新的心理学家和化学家,他们都认为对自己创新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因素是:教师“鼓励学生独立”、“言传身教”、“在课外经常和学生在一起”、“热情”、“师生平等”、“妙趣横生随机应变的演讲”等,这样的师生间的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课堂的组织形式,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我国目前医学院校课堂教学大多处于一种静态的交流背景中,因此,课堂中学生之间无法交流,更谈不上互相激励去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笔者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作了一些尝试,先用四分之一的时间作为师生交流,复习旧课,讨论上次课的复习题;讲授占四分之二略多;另四分之一时间给学生自习,可以互相讨论。这样增加了交流机会,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中生动活泼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幽默的语言、直观的教学。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能把本学科的新成就、新进展充实于教学,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拓展联想,活跃思维,提高反应能力及理解能力。

三、同学间交往与医学创新教育的关系

青年学生精力充沛、身心活跃、富有朝气与创造力,对生活充满向往。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同学间交往密切,并能有利于展现出自己的特长,发展兴趣爱好,创造出生动活泼,热情洋溢的校园文化氛围。而这种氛围能满足学生精神情感的需求,能使学生陶醉其中,疏导过剩的情感,才能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现代研究认为,当人专心学习时间过长,大脑皮质持续的兴奋会逐渐减弱而影响学习,适当参加课外文化活动,可以使大脑皮层产生新的兴奋灶,紧张学习的兴奋灶得到休息,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据1981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获得者R..W.斯佩里博士对“脑裂人”的研究,证明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具有高度专门化,左半球与抽象思维及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右半球与形象思维和空间结构有关,具有音乐、绘画、整体空间鉴别能力。大脑的左、右半球受一个叫“胼胝体”的神经纤维板联络,因此学生在参加课外文娱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得到充分的审美愉悦,使高度兴奋的形象思维,通过胼胝体传到专主抽象思维的左半球,从而能提高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现代校园文娱活动丰富多彩,如举办艺术节、文艺汇演、知识竞赛、寝室文化、书法美术、访问老年公寓、做好人好事等等这些活动,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枯燥的说教生动化,起到寓教于乐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通过参加课外文娱活动,使学生之间找到了展示、表现和发展自我的平台,在组织团队活动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公益活动中陶冶情操,增进社会责任感。所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会使学生创新能力更加活跃与流畅。

四、美育与医学创新教育的关系

第4篇: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艺术教育 思想品德 文化素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人才,是我国教育的宗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应从思想、文化、体质、美育等方面全面展开,就其关系而言,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整体,思想品德教育与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两大主体。近年来,艺术教育在这两方面的工作实在令人失望。部分“艺术家”品德、文化素质低下,艺术品位低俗。因此,全面进行素质教育迫在眉睫,艺术教育与思想品德、文化教育并重势在必行。

一、艺术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一)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应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与情操。

“艺术如人生”,有良好的修养、高尚的人格与情操,方有激励人、打动人、感染人的艺术传达。艺术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精神产品。一个品位低俗、灵魂肮脏的“艺术家”,其创作是不能打动观众的。正是有了不爱财如命、不附和流俗的伦勃朗,才产生《夜巡》诉讼案,使其生活一落千丈。然而,后人认识他,是巨人,是大师,名留青史。因为巴尔扎克不会哗众取宠,所以在其葬礼上有政府代表称其为“风雅人物”(就连福楼拜也把他归为“二流货色”)。然而,《人间喜剧》这座从浪漫派的云端走到社会现实土壤的世界文学史上最宏伟的系列小说大厦最终诞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文学巨著就其规模和气势而言,不仅前无古人,而且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称得上后无来者。雨果称巴尔扎克“是一个天才”,“今天,人们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然而谁又知道荣誉的背后伟大的巴尔扎克在贫困中挣扎、沉浮、呕心沥血的经历呢?

可见,举凡中外历史上优秀的艺术家,无论其人生境遇多么坎坷,都有着高尚的思想品德,有着光照后人的人格操守。中学艺术教育中,介绍中外艺术家时,要牢牢把握住这一点,只有这样才能融德育于美育中,才会丰富中学美育的内涵。

(二)艺术教育对思想品德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艺术教育对思想品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一方面,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促进人思想品格的升华。纵观历史,多少思想卓越、品格高尚的艺术大师在生前树起了“德艺双馨”的丰碑,以其品格和作为昭示后人。另一方面,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思想品德教育有独特方式,即是在自始至终的审美过程中实现的。受教育者是在全身心的精神愉悦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也是最轻松愉快的受教育过程。

二、艺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

(一)文化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强大基础。

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高低对艺术素养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文化素养跟不上,艺术素养的形成只是一句空话。达・芬奇不仅是伟大的画家,而且是卓越的科学家、力学家、数学家和诗人,正基于此,才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巨作问世;米开朗基罗不仅是伟大的画家、雕塑家、卓越的建筑师、工程师和诗人,而且解剖学知识超过当时最著名的外科医生,才有伟大而科学的《大卫》、《创世纪》的问世;但丁的《神曲》,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罗丹的《加莱义民》,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靳尚谊的《歌手》,罗中立的《父亲》,贝多芬的《命运》,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哪一件不是在深厚文化沉淀上产生的巨作?

舞台,展厅,是一个平台,一个文化的平台。艺术家在台上是文化的传播者,面对的是台下的接受者。台下坐着的不全是一字不识的农民,有学生,有学者,有教授,有科学家,如果这些人的文化素养比你高得多,那么你又能在台上传播什么呢?外在动作是内在修养、内在情感的迸发。在电视歌手大奖赛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些歌手声音条件的确不错,但综合素质问题的回答却总是令人瞠目结舌,不仅会影响其参赛得分、公众形象,更严重的是综合文化素养的问题直接影响对作品的理解与把握,更不用谈对作品的表现与再创作。余秋雨先生说:“你当个普通歌手可以,而如果想当艺术家,想成为大师,对不起,你得学习,文化素质是基础。”

在艺术教育中强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有利于从一个独特角度调动学生热爱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使其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从而学会做人。

(二)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对艺术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大量的生活经验、艺术经验由此产生。

民族绘画、民族音乐的底蕴在民族地域。搞艺术,尤其是搞民族艺术的艺术家应该到社会底层去,到民族地域去,体验、实践。这样才能感受和表达真正的民族的东西。“小米饭把我养大……胡子里长满故事”,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组画》,马玉涛的《马儿呀,你慢些走》,李双江的《怀念战友》,多么感人,这些都表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列宾为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三赴伏尔加河,与纤夫们同吃同住;为了《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三赴乌克兰做长期调查研究。倘若“艺术家们”一辈子待在深宅大院,天天闻着烤鸭唱民歌、画藏民,就只能将汉人的脸上抹得黑黑的,名曰“卓玛”,给北京人头上绑一条白手巾,名曰“汉子”,练几声长调曰“草原”,这样所谓的“艺术”,绝不是真的。

到基层去,到民族地方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创作,这才是我们民族艺术的希望;提高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是艺术从业者成为艺术家的必由之路。

艺术家应当深入到魅力无限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中吸收丰实的艺术营养。那么,中学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当如何做?我以为,中学艺术教育应当注意对学生进行地域、民族文化的宣传教育,注意对学生此方面兴趣的培养。这样,久而久之,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尽情享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艺术,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而且,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对真伪艺术,对形形的流行风、时尚风的自觉分辨能力,形成较高的艺术鉴赏品味。

总之,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雄厚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社会生活功底。中学艺术教育面临二重教育的紧迫性。因此,在艺术尖子人才的培养中,只有夯实基础,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实践能力,才能使中学生健康发展,朝着艺术家、艺术大师的方向迈进。在面向整体的艺术教育中,一定要教育学生学会处理艺术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教育的关系,让学生科学而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唯嘉.文学巨子的审美观照.

第5篇: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概念

一般来讲,素质是人们在先天的生理结构和习惯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得到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和心理状态。由于目前我国教育界对于素质教育的概念都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定义的,因此定义不尽相同。但素质教育都有其共同特点:①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根本素质,培养全面新型人才;②素质教育是满足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使当代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是针对学生的主体优势而提出的教育;③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都主张充分开发智慧潜能,注重个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各项才能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非文学类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进行中国语言文字的教学;二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今文学知识与学会鉴赏,培养学生对大学语文的热爱和兴趣。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深入研究,很多专家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高校教育当中,大学语文学习主要集中在大学语文专业,而非大学语文专业对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并不重视,他们更热衷于外语的学习和外语等级证书的考取。另外,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基本上是沿袭传统的教学内容,以语言文学课程为主,很少更新;在教学方法上,以讲理论为主,基本上不太考虑应用性。

三、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1)高职院校大学生现在的精神人文状态决定了必须要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国高校的培养教育目标都集中在科学技术的教育层面,偏重于科技的学习而忽略对学生情感、道德等非智力因素的引导和培养。这种对人格培养的忽视,造成许多学生不仅在知识层面上的局限,无法将科学技术真正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

(2)大学语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推动力,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领导学科。中国的历史文化、古典文集以及现代文学作品都蕴涵着深刻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都是形成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教育基础。由此能够看出大学语文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领头学科。

(3)素质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一脉相承,相互促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将学生精神风貌的培养和精神力量的积累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素质教育将学生的现代意识提高到新的地位。

四、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建议

(1)改进传统教学体制,完善课程设置。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加快,全球文化不断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冲击我国的思想体系,因此近几年来,大学语文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和国家的广泛关注。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受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安排不合理的状况。因此要想改进大学语文教学必须要完善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

(2)重新定位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加强大学语文教学的素质培养作用。在日常课堂上,应改变传统的以识字解意为目的的教学目标,重新定位,使大学语文教学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意志的培养,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意愿。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时代,我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很多挑战。大学语文教学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当积极地对高校大学语文教育进行探索,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改变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构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大学语文教学体系,这是实现我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大前提下,大学语文教学才能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科学引导学生,积极鼓励学生,才能够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第6篇: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医学生;职业认同;辩证关系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即将从事或正在从事的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总看法,是职业价值观的最终体现。医学生的职业认同主要指对自己将来从事医学职业和将要扮演医生角色的看法,即是个人职业发展的起点,也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更是职业生涯成功的动力之源[1]。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医疗环境不断恶化,伤医、杀医事件屡有发生,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备受打击,很多青年医生离职,给医疗行业产生了巨大的损失。然而,我们没有看到的是,隐藏在背后的是医学院校报名人数的锐减,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不断降低正在威胁着医学事业的发展。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医学生人文教育对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提高具有较好的导向性作用,因此探寻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有针对性的改善医学生人文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认同非常重要。本文通过调查及访谈等方式对医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进行了解,发现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情况不容乐观,直接影响了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学事业的发展。

1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现状成因分析

1.1国家宏观政策的压力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人民对于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针对现有医疗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针对医学生教育提出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的改革措施,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加快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医学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医学服务水平,然而,这种改革对于很多在校医学生而言却是切肤之痛。改革的结果一方面对原有的7年制专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7年制规培问题成为烫手的山芋,规培则是用10年拿到别人用8年就可以拿到的资历,不规培又不符合国家政策。另一方面学医本身学制较长,三年规培又很难在本单位进行,从中国传统的“求稳”思想角度来看,三年规培为将来增加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导致很多医学生对医学这个职业望而却步。

1.2社会从业环境的恶劣

医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职业,需要面对医疗制度不健全、保险体制不完善、医院管理不规范、医患矛盾尖锐等问题,而一些媒体热衷于片面报道医疗负面新闻,把“看病难、看病贵”的矛头都指向医生。发展至今,医患关系的问题愈演愈烈,从最开始的媒体对医生工作的失实报道到现在频发的伤医、杀医事件,使得医生处于一种相对不安全的执业环境中。医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尚能理性看待医患关系问题,进入实习阶段后,医学生每天耳濡目染自己带教老师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以及面对医务工作的高强度低待遇,逐渐对医生职业产生怀疑。同时来自于学生家庭的压力也对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带来了负面影响,伤医、杀医事件的频发导致很多父母不愿意孩子从事高危职业,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再次受挫。

1.3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一些医生,想推行过度医疗,想从患者身上获得更多经济利益,想让患者接受某种医学实验或者想要掩盖某项医疗差错,他们的人文技能或许很高超,但是这种高超的人文技能是欺骗患者的伪善面具。真正的医学职业精神应该是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肩负医务工作者应担负的责任。尽管我国医学高等学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将医学人文课程纳入医学生培养体系,但是长期的唯技术主义,使当今的医学生应该具备的人文情怀逐渐没落,医学高等教育应该提倡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协同发展。当前,在医学高等教育阶段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医学科学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并举,如何在医学专业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以及如何在人文精神培育过程中体现操作性。医学院校人文精神教育缺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严重影响了医学生从业后的行为和心态,也蚕食了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的认同,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功利化,必然导致医学教育的举步维艰。

1.4学生个性发展的阻挠

如今的医学生群体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独生子女的个性弱点在医学生中普遍存在,医学生对来自于政策上、社会上的外在的困难较为敏感,不能从更加长远的角度考量从医的成本,对待医学或者学医更加的功利化。而且,当今医学生的成长环境确实举步维艰,既要面对周期长、成本高的理论学习困难,又要面对实践难、就业难的操作学习困难,甚至还要面对风险高、地位低的现实生活困难。大多数医学生都不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和挑战自我意识,面对困难他们更多的选择逃避。

2医学生人文教育误区

2.1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的“貌合神离”

医学是一门人文精神浓厚的学科,承载着关爱生命、救助患者、安慰患者的崇高使命,一名成熟的医务工作者应该是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同时兼具济世救人的高超技能。医学高等教育应该提倡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协同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医学生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医学技术类的课程仍然占据着医学生教育的绝对地位,医学人文教育始终处于从属或者是可忽略的地位。

2.2医学人文技能与医学人文理念的“欲盖弥彰”

人文技能是一个不被太多人关注的概念,大家更关注的是人文教育、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等热门话题。人文技能是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更加鲜活、具体、可操作的人文素质体现。人文技能可以从与患者的沟通、表达技巧方面体现出差异性,就是说如何将关怀患者、尊重患者的理念完好地体现出来,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接收到。正如杜治政先生说:“没有人文理念指导的人文技能操作,可能成为一种诱导,可能成为掩饰医疗差错的伎俩,有时甚至可能成为欺骗的行为。”[2]高等医学教育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难题就是人文技能和人文理念的相得益彰,帮助医学生真正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明确自己学医的初衷和根本,在此基础上提高人文技能培养,让人文技能服务于正确的人文理念。

2.3医学人文知识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大相径庭”很多人以为医学人文精神的高低就等同于医学人文知识的多少,这种错误的观点误导了医学生人文教育理念。当然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以医学人文知识的获得为前提的,医学生在校期间需要系统学习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等相关课程,但是学习人文教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明确和树立医学生的人文理念。然而,人文知识的传授不等于人文精神的传授,真正的人文精神是对人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的终极关怀,医学人文教育就是让医学生明白医学终究是一门“人性化”的学科。医学人文精神可以通过医学人文知识来体现,但是医学人文知识不等于医学人文精神。在不断反思高校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中发现,从功利的角度接受人文教育是当代医学人文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

3医学人文教育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分析

3.1医学人文教育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职业价值观是人的一般价值观在职业上的体现,是人们衡量某种职业优劣的心理尺度,影响着人对职业的选择和态度。在大多数医学院校中,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没有单独的课程设置,仅仅是通过相关的医学人文课程进行穿插、渗透。另外,当今不良的社会环境对医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医生职业的光环因为不安全的工作环境逐渐黯淡,诸如儿科、妇产科等科室的人才凋零都是医学生新的职业价值观的体现。而医学人文教育可以夯实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坚定救死扶伤之初心,尊重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尊重自然规律和人类发展的特点。

3.2医学人文教育对医学生职业期望值的影响

职业期望值是人对某种职业的渴求或向往,是个体将自身兴趣、知识、能力、价值观等内部因素与外在的就业机会不断协调的结果,它既是个人内在职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又是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源[3]。当前医学生对于职业的期望值主要体现在对“经济收入”的期望和对“自我发展”的期望,这种职业期望既包含功利性又体现了理想性。功利性是屈从于现实生存需要的物质体现,是人的基本需求。理想性是当代医学生能够理性成熟的界定自己的职业期望,从更加深远的角度看待医学这个职业,对医学职业给予合理的期待。医学人文教育的存在就是帮助医学生将自身的职业期望值界定在合理的区间内,引导和启发医学生不盲从于“眼前利益”和“既得利益”,抵制“金钱至上”的腐朽观念,同时培养医学生的“全人观”,真正适应当今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3.3医学人文教育对医学生职业归属感的影响

归属感属文化心理概念,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并对这件事物或现象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对于不同的对象,归属感的维度往往是不同的,医学生对于医学职业的归属感表现为对职业的安全感和落实感。而当今医患矛盾的不断激化,大量医生无奈离职,医学生对于职业的安全感大大降低,对于医学的发展和自身的职业发展也产生了质疑。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具有过程性,它是在接触医学专业理论,进行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的[4]。医学人文教育能够帮助医学生明确职业定位和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教育医学生在复杂的职业环境中保持理性认知,增强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坚定入职的决心和信心。综上所述,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需要从医学人文教育入手,通过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理念,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值,从而建立稳定的职业归属感,逐渐实现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陈雪凤,梁博,孙丹,等.提升医学生职业价值认同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5):664-666.

[2]杜治政.守住医学的疆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3]谢延明,赵玉芳.大学生职业期望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1(11):111-112.

第7篇: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教学;人文精神;培育

现阶段,我国高校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依旧存在诸多困境与问题,使得其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能再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人文精神,难以将现当代文学与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有机融合起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

一、人文精神概述及其意义分析

所谓人文精神也就是人文主义。人文精神的说法起源于西方,本意指的是通过多年哲学探索而培育形成的一种崇高精神。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元素:理性、人性与超越精神。具体来说,理性说明了人具备思考的能力,因此会进行思考,可以追求事物的真理;人性说明了任何事情均需要以人为中心,特别是对他人的尊重,这是一种比较崇高的人性精神;超越性的基础是宗教意义,代表着人类对生命意义的不断追求,不断超越生活困难。现代的人文精神值得是一种人文的、自由的精神,其被当做万物生存最具有价值之处。总而言之,人文精神指出了人的生存不仅只是为了追求外在物质,更需要追求生命本身的内含。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人文精神发挥了精神支柱的作用,同时也为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了理想、正义及人道方面的支撑,从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在高校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需要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作为重点与关键。

二、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现实困境

对于现当代文学教学来说,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直接决定着课程的教授效果与教学目标。然而,传统的教学体系与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课程教授的实际需求,因此,人文精神的宣扬与渗透受到了限制与阻碍。具体来说,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困境:第一,在教学理念方面,现当代教学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对学生文学知识积累方面,轻视甚至忽略了学生精神层次的建设,不能将人文精神的贯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第二,在教材设置方面,教学内容的局限性较大,内容不具有分明的客观性,并且教材的适用性与实时性较差,受众群体较单一,且不能与现代思想理念及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在人文精神渗透法方面效果较差;第三,教学方式方面,不能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大面积灌输的课堂教学得不到彻底的摒弃与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难以将现当代教学与人文精神培育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

三、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其追求文学体验的积极性

文学素养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与核心要素,因此需要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激发其追求文学体验的兴趣。因此,在高校文学教学过程中需要χ识资源与审美资源进行充分的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通过文学教育手段激发大学生探究文学中蕴藏的现代精神与历史秘密,进而提高大学生文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涉及到的文学作家、文学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等详细为学生介绍,并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组织,同时需要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文学形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理解与内化,并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此外,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充分应用所学知识,并强化日常生活的文学感受,激发其追求文学体验的积极性,从而强化其学习动力,并提高其文学素养。

3.2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政治与文学的关系,感受作者的人文情怀

高校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对政治化的文学美进行学习与鉴赏。然而,部分大学生缺乏专业的中文训练,通常只能注意到文学作品中的政治色彩与历史意义,不能在此基础上对作品中的审美内涵与艺术性有所感悟。例如,学生在学习与政治相关的文学作品时,往往会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与政治背景,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在鉴赏该作品,并思考相关问题时,通常会以政治因素为基础,如此不能深切体会到作品中蕴藏的人文关怀与艺术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在作品鉴赏时,以人文角度与历史语境为核心,将作者的生活境遇与时代的政治背景作为辅助因素,充分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人文情怀与感情寄托。例如,洪深的《五奎桥》以农民、地主及官府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为政治背景,颂扬了农民不畏的反抗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清楚当时的政治背景,更需要重点强调作者想要表达的不畏强权、敢于反抗恶势力的精神。当学生对这些文学追求与自我选择达成相互尊重的意识,其勇于承担的人文精神就会得到强化。

3.3指导学生追求真善美,鼓励其树立正确观念

人文精神的培育需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基础,因此,教师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需要指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促使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得到净化。而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始终贯穿于文学作品中,教师需要在作品讲解与鉴赏过程中,将其中涉及真善美的内容进行重点强调,并对作者积极的人生追求、勇于抗争的品质、自我奉献的精神等进行赞扬,同时需要纠正大学生的不良思想。例如,孙犁《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具有勤劳、善良、忠贞等优秀(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品质;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中的“红岩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舒婷的《致橡树》中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与坚贞。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这些作品中的真善美进行深度解析,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使学生在感受、感动中进行文学性思考,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身边的真善美,长此以往,通过现当代文学教学,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必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结论:在当今社会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高校是各种思想与理念的集散地,因此高校承担了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高校在进行现当代文学教学时,通过渗透人文精神,可以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在文学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强化自身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雪. 基于外国文学的民族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以文化全球化为背景[J]. 贵州民族研究,2016,(11):233-236.

第8篇: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 道德教育 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027-02

【Abstract】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humanity education to medic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analyze the humanity character of medicine. It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ity cultiv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link point of moral education and humanity education, and to exploit the new way of moral education which is on the base of humanity education and more effective.

【Key words】Humanity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Medical education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与探索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成为当前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医学院校而言,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四有人才,适应医学的飞速发展,必须对整体医学教育进行改革,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建构。这是一项新的课题,我们如何顺利的完成这项任务,关系到我们如何正确理解人文素质教育与传统的道德教育的关系问题。只有首先明确这一问题,才能缕顺我们的思想,防止盲目行为的产生,在以往的教育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点,实现良好的过渡,最大程度的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明确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1.医学本身具有人文科学性质

医学在具有显著的自然科学性质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性质。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它具有精神活动和社会关系,并能动的改造世界(包括社会、环境、人体本身)。另外,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依赖于人文科学,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这些学科已经或正在为医疗卫生活动、医学研究、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方法和途径,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还突出的表现为: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是以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生命的关爱为基础的,它能充分体现出人道主义的真谛。[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是人们对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的重新发现,是人们对医学本质的进一步反思。新的医学模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达到全世界的共识。

随着当代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建设,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在科技与市场正负双向影响下,如何让医学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是对医学的人文基础的考验。

因此,医学人文科学性质是当代医学前进的保证,它要求医务工作者在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弘扬人文精神;在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使他们共同为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防治疾病而刻苦钻研。

从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反思医学教育,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并强化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使受教育者认识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形成坚定的医学“以人为本”的理念,掌握人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2]

2.医学教育应包含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具有人文科学性质,毋庸置疑,医学教育应包含人文素质教育。

21世纪所期望的医生不仅仅是医学技术的拥有者和使用者,更应该是交流专家,有判断力的思想家,主动的终身学习者,信息专家,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社会卫生的管理者和保健者。这就要求从刚刚步入医学领域的医学生开始就要准备充当这些众多的角色,承担重大使命。因此,医学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传授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上,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简言之,要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所谓“人文”是统指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中国自古就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人文素质”一般指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素质教育”则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具体地说,人文素质教育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自身的基本态度等方面的内容,它对于其他素质包括科学素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科学素养,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3.合格的医学生应是全方位发展的优秀人才

现代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医学社会化的趋势,使医学生面对新的挑战。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加重,既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参与,也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参与。新一代医生应从传统的局部论和外因论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大卫生观念和全新的健康理念,能够从心理、社会和生物学角度去考虑问题,研究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正确处理各种复杂关系(涉及到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关系),对未来整体医学事业进行筹划和管理。

可见,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应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医学生只有向全方位发展,才能肩负起推动医学科技进步、医学道德进步的重任,具备高尚的医德和社会责任感,真正肩负起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使命。

二、人文素质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

1.道德的养成是在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上产生

正如前述,“人文素质”主要指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它与人们从出生开始所接触的家庭、环境、亲友以及传统习惯、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它范围广泛,大到对整个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的理解与探讨,小到对于个人正义与职责、个人关系、个人追求、信仰、生活品味等方面问题的体会与感悟。而道德本身则是在这种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言“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人的德性则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塑造出来的。道德只有落实于每个人,落实于人们的内心,成为人格的一种稳定气质,才真正有持久和巨大的力量。当然,强化的道德教条会对道德养成产生一定作用,但是,只有在趋于一致的、正确的人文背景下,高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才能纳入我们的个性和本性中,产生一种不假思索但却自然而然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就像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当然,这种道德境界是需要长期磨练的,需要在人文精神这片沃土上培养出高尚的道德品质。

2.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道德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在各医学院校陆续开展起来,包括医学史、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医学伦理学以及“两课”的教学,与此同时,还开设了一些新型的医学人文学课程,包括医学社会学、医学法学、生命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美学等,营造出充满生机的人文教学氛围。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人文学科的教育是否完全等同。人文素质教育以医学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它不仅仅是人文知识的简单灌输,它是人文精神在个体中的渗透与升华。[3]它要求学生在人文知识的传授与熏陶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形成自身的理智、情感、意志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必须要包含道德教育。只有道德教育才能把众多分支的医学人文科学联系起来,形成他们相互交叉的节点,形成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的线索与准绳。道德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道德教育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力保证

1.道德教育为人文素质教育指明方向

由于时代和地域的不同,人文科学发展存在不同方向。这明显体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思想家、哲学家对于人文发展的不同理解。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虽然进行筛选,但为了保证知识的历史性与全面性,我们要把不同的思潮介绍给学生。这样就很难避免学生甚至教师出现个人偏见,产生信仰偏差。

通过研究,学者们发现,随着历史的变迁,道德发展的主线始终是积极向上的,而且东西方对于道德问题的理解也都是趋于一致的,都是为了达到善和公正。

因此,正确的道德教育能够把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向,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2.道德教育以原则和规范的形式体现出人文素质的升华

道德教育的基点是他律,当人们确实处于迷茫、困惑和矛盾时,道德原则就像一把利刃,能彻底斩断这些乱麻。因为道德原则和规范是用时间和实践证明出的公理。我们向往道德品质的自然形成与内化,这也是我们的最终目的,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道德他律的巨大作用。道德原则和规范就像是一种温柔的法律,捍卫人类的尊严。

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道德原则和规范,并能以此为标准,对所学的人文科学知识进行精确的把握和理智的分析,实现人文素质的升华。

四、道德教育应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

清楚了人文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以后,实质性的内容就是如何做到道德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1.道德教育应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

道德教育工作除了有专门教师对道德观念、原则进行强化外,这一任务还应落实到承担其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师身上(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要溶入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大系统中,伴随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教育,调整教学形式和内容的侧重点。

对于医学院校,道德教育的调整更是至关重要。例如,在早期学生学习公共课和医学基础课阶段,在泛泛的人文知识的背景下,结合医学史、医学美学等,搞好职业理想和专业思想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到了学生学习医学专业基础课阶段,随着医学知识的加深,医德教育应伴随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等人文科学的教育,让学生深入社会,建立对于医德的感性认识,结合典型事例,开展讨论与分析,并就一些问题展开辩论,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进医德情感转化为医德意志和医德信念;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医德教育要进一步向专业化和社会化过渡,如何深刻理解医学与社会的关系,分析并解决医疗实践中遇到的具体的医学难题和社会难题,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此阶段是分散的教学形式,所以要求学生在重温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的基础上,由不同专业相应的代教老师来共同完成启发、点拨的重要任务,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随着医学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应变的能力。

2.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在整体教学工作中,渗透更真实更具体的道德理念。

以往对于教师的要求主要是搞好本专业的知识,使学生在专业水平上有所建树。但同时,教师的优秀品质,为人师表,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随着道德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要求不同学科的教师除了掌握好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在从事具体的专业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使道德教育的力度不仅仅表现为潜在的影响,而是形成对学生思想的显著感染与激发,使每个学生从他身边的教师那里体会更真实更具体的道德理念。

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深厚人文修养、较宽知识面、有学术造诣的教师队伍,是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键。

此外,在道德教育中注重情感教育,提高道德行为的主动性,以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等也是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人文素质的手段。

总之,正确认识道德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是进行道德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出发点。然而,我们整体的道德教育历程还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道路,我们只有积极探索、真抓实干、大胆创新、弥补不足,才能使高校整体素质教育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金钟.关于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J].医学与哲学,2003(3):10

第9篇: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一、语文学科和素质教育的内涵

1. 语文的内涵及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作为一个学科名称,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正式确定使用的。对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叶圣陶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了语文教育具有人文性、实践性、生活化和民族化四个方面的特点。

2. 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最新公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说,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其实素质教育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提出的。而今,素质教育已从起初的一种思潮、一种观念形态,发展成为一种共识、一种社会实践。它的提出,是符合客观要求与历史必然性的,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那么,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它有什么特征?我们在探讨语文学科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之前很有必要弄清楚这一问题。

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素质教育”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主体性、全体性、内化性和层次性六个方面的特点。

二、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语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的重要责任,决定了语文课程在学校教育,尤其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语文课程是基础性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能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从而顺利地学习其他课程;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其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助于学好其他功课;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其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是丰富的,语文素养是综合性的。所以,语文素养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就处于基础地位,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是人们的语文基本能力,也是构成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语文素养也是人终身发展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也曾说:“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说:“如果说数学是学好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同样,也可以说,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和重要性的地位。

三、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是党中央向基础教育提出的一个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是各级教育部门的中心工作。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点收获。我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加大课改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一直是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体,它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教育空间,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据统计,学生在校90%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所以,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切实加强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更新教学观念。如课堂中的主人究竟是谁?究竟谁围着谁转?从理性上说,谁都不怀疑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上课依然手捧教案,照本宣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一味地遵从教案,就会滑入本本主义的泥潭。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到目中有“人”,教书育“人”,不能像导演那样,让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框架,按部就班,一问一答,看上去很热闹,其实学生并无半点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结果,教师自己课上得不理想,还将责任归罪于学生“配合”得不好,怪学生“启而不发”。又如,还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教学进度紧,时间来不及,上课时提问、谈话、训练反馈等总让好学生承包,后进生却坐着凉凳子“围场看戏”,尤其在公开教学中更是如此。教“好学生”,还是“教好”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对于如何操作,我们要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还给每一位学生。

1. 把时间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中,保证充分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地读书、识字、交流、写作。把现在课堂教学中花在“多余的情节分析,琐碎的谈话,没有思维价值的提问”等活动中的大量时间省下来,把握教学的节奏与容量,使教学时间安排得科学、合理、有效,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点拔下,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能认真地读书,积极主动地思考、实实在在地训练,学会动手操作……扎扎实实地掌握好语文这门工具学科,循序渐进地提高语文素养。

2.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为了落实教育目标,而直奔“教学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使学生陷入被动局面。语文课堂中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重视过程教学,在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懂得主动学习。

第二,扩大阅读量,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有一个积累内化的过程,而阅读是最好的积累。但目前中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导致课外阅读量小,甚至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而课内的阅读量又偏少,作文的次数与批改质量令人担忧。然而,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其前提则是为了提高质量。所以对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立竿见影的大运动量训练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想方设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课外阅读的功能很大,可以丰富词汇,提高读写能力;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收信息,储存信息;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质。如果学生能在课内得到阅读方法的指导,课外扩大阅读面和阅读量,逐步养成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学生将大大得益。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在如何腾出一些时间,进行扩展阅读,进一步对学生加以阅读指导,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示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方面进行探究。

第三,中学作文教学要体现人文性。

作文主要是运用书面语言来记叙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但目前的作文教学又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没有正确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积累”与“倾诉”的关系。不重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奉命作文,导致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文。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体现其感情与个性,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写作动机,产生写作欲望,教师在学生作文过程中加以指导,使作文成为学生自我心灵表达的一种需要。

第四,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要注意应用教育技术,科学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先进的教学媒体同最新的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同时,注意它的实用意义和审美价值,既要解决学习语言、进行语言训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又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教育。在注意充分发挥教具的直观作用的同时注意语言的直观,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第五,建立成长记录袋,全面评价学生语文素养。

根据每位学生的能力层次和个性特征,给每位学生建立适合自己成长的记录袋,制订相应的近、中、长期的成长目标,让每位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身心都得到发展,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语文水平测试,逐步变单一的语文知识考试,为德育、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评价,特别是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变单一的闭卷考试,为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考试;变单一的笔试为笔试、口试和动手能力相结合的考试;变单一的语文成绩通知单为语文素质报告单,把成长记录袋和现行考试相结合,使其成为促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