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猪场兽医体系范文

猪场兽医体系精选(九篇)

猪场兽医体系

第1篇:猪场兽医体系范文

荣昌是农业部确定的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定点举办地、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核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项目区。境内有西南大学荣昌校区、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等国内一流畜牧兽医教学、科研机构。荣昌以“三大体系、三大基地”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集“资源、科教、人才、产业、市场、平台”六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和产业优势,铸就了荣昌畜牧的辉煌。2014年,全区畜牧产业集群规模100.5亿元,存栏母猪10万头,肉猪出栏87.2万头,肉类总产8.3万吨。

按照农业部“两个确保”目标和重庆市兽医工作“三项制度”要求,荣昌秉承“人与动物,同一个健康”理念,在建立动物疫病防控和卫生监督协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双河街道是国家现代畜牧科技产业园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所在地,幅员面积88.5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人,辖区内有8个涉农村(社区),畜禽养殖户7100余户,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场6个,常年存栏生猪4.5万多头,能繁母猪9700余头,农民人均畜牧年收入4300元。

双河街道畜牧兽医站(动监分所)是县畜牧兽医局直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辖区内畜牧产业发展、畜牧技术推广与普及、动物疫病防控和卫生监督、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现有在岗职工24人,其中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10人;高级兽医师2人,兽医师12人;执业兽医3人,助理执业兽医2人;官方兽医7人。站办公楼于2010年10月投资120万元,按照重庆市“六有”标准和荣昌县“统一风格、统一功能、统一制度”要求建成,占地面积1238平方米,建筑面积388平方米。

全站工作实行了信息化管理,在动物防疫检疫、畜牧兽医服务、生猪交易监管等工作方面使用了4个电子平台,即重庆市动物卫生监督指挥调度平台、重庆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物资管理系统、部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平台、畜牧兽医服务110平台。为顺应畜牧兽医工作新形势、我们严格执行“三项制度”,科学防疫,科学检疫,精细监管,严格考核,辖区内多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未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中心兽医实验室建于2009年,占地面积310m2,是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P2生物安全实验室,2011年6月12日顺利通过市农委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主要负责全区动物疫病监测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分析评估、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现有专职技术人员6人,研究生1人,本科3人,专科2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3名。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达到100%,专业技术力量较强。

兽医实验室建有完整的《质量手册》、《生物安全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等一系列管理体系文件,保证了各种实验活动有序开展。本兽医实验室以“人与动物同一个健康”为目标,为动物疫病防控和监督执法提供技术支撑。内设档案室、接样室、PCR室、电泳室、血清室、细菌室等13个功能室。功能分区恰当,布局合理、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符合生物安全要求。拥有PCR仪、凝胶电泳成像与分析系统、酶标仪、自动洗板机、高压灭菌锅、生物安全柜、超纯水仪、培养箱等仪器设备65台(套),所有使用的仪器设备建有完备的档案资料。根据重庆市兽医工作“三项制度”要求,落实“以监促防、以检计酬”工作机制,为产地检疫提供科学依据。由区局成立的专业采血队全年对112个散养监测单元、56个动物饲养场的畜禽进行4次采血抽检,每次每个兽医责任片随机采集畜禽血清各30份、动物饲养场不少于30份,冷藏保存送至接样室,接样人员对采血队所采集的畜禽血清样品进行盲样编号,然后经带紫外线灯杀菌的传递窗进入样品保存室,由检测人员进行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规定病种的检测,实验结束后立即将检测结果返至接样人员并在一周内出具检测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整个流程实现了血清的采集和检测的分离,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做到了实验结果的公平、公正。

对检测结果中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的样本通报给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由区动监所下达《监督意见书》并及时召开动物疫情分析评估会,镇街兽医站站长、责任片兽医认真查找原因,作出书面解释。针对散养免疫抗体不达标的由镇街兽医站督促对该包片责任区域内动物实施补免,规模场由挂牌兽医督促对该场内动物实施补免,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加强一次自主免疫,21天后再随机采样监测。

为进一步加强动物调运监管,防治动物疫病跨区域传播,从2009年开始,通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的通告》,以及《重庆市动物防疫条例》和新修订《重庆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的相继出台,将流通环节动物调运监管措施在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中进行了固定和细化,重点对活畜禽调运采取准入管理手段,通过事前备案、指定道口检查和隔离观察措施,前移监管关口,堵疫作用十分明显。一是明确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和管理;二是对输入重庆市的非乳用和非种用动物以及动物产品,市内跨区县运输的非屠宰动物严格实行调运前的备案管理;三是入市动物及动物产品须经指定道口检查站检查,方可进入;四是调运非屠宰动物到达目的地后,须隔离观察合格后方可销售或混群饲养。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全市指定道口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共检查车辆20.95万车次,动物产品54.53万吨,家畜1594.23万头,家畜1699.88万吨,共拦截处置市外动物疫情59次。2009年,重庆市政府通告,设置了40个指定道口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2011年,根据交通网络变化的需要,重庆市政府将40个检查站优化调整为35个。2013年,重庆市政府将35个检查站调整为31个。重庆市政府先后投入1500多万元支持指定道口检查站的建设及设备配置,近几年每年为检查站提供300万元工作经费及300万元新建检查站建设经费。

成渝高速公路桑家坡检查站,是重庆市的31个指定道口检查站之一,始建于2003年,2011年投资30多万元进行标准化改造,配备站长1名,官方兽医7名。2003年至今,累计检查进入重庆市运载动物车辆6.4万车次,生猪150万头,牛2.7万头,家禽及禽苗6400万羽,猪肉等动物产品5.2万吨。

桑家坡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严格执行重庆市动物调运监管制度,严把事前备案、事中准入、事后监督“三大关口”,即调运前必须向输入地动监机构申请办理调运备案手续,调运中必须经市政府制定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检查准入,到达后必须查验动物调运备案手续、检疫证明和检查站签章,再饲养动物必须经隔离观察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通过这项制度,严堵了外疫传入,起到了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屏障作用。

(一)防疫总体情况

公司自身生物安全制度非常严格,在区动监所、区疫控中心和双河畜牧兽医站的监管下,于2014年7月取得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高丰猪场严格遵守引种检疫流程,先后分4批累积引进种猪2000头,经45天隔离观察、抽检口蹄疫O型、猪瘟、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后投入生产;做到了免疫程序向主管部门报备,上报自主免疫数据并定期委托检测;病死猪按规程无害化处理后运往有机肥厂生产有机肥;主动申报产地检疫,提供监(检)测报告,猪只经检疫合格后出场。

(二)防疫制度建设与实施

高丰猪场建设规划全部严格按照标准的现代规模养猪场条件防疫要求设计的,在取得《动物条件防疫合格证》后,高丰猪场才开始投入生产使用,使用中的各个环节全部严格参照猪场的防疫要求按流程进行防疫消毒:猪场防疫制度、档案建设、器械高温消毒、人员消毒通道、空中喷雾消毒、车辆进场消毒、喷雾消毒。

(三)自主免疫程序

高丰猪场针对仔猪、后备种猪、生产种猪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免疫程序,在免疫程序的实施中,同时做免疫准备、免疫记录统计、兽医免疫注射、免疫瓶盒焚烧。从免疫前准备后到免疫后处理都是十分谨慎、严格。

(四)委托区动物疫病控制中心检测

公司与区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签订了检测协议,猪场兽医会定期抽血送检,检测合格的继续放心生产,检测不合格的,会参照“中国动物卫生监督-监督意见书”要求整改猪场防疫方案,经过补免后再次抽血送检直到检测合格。

(五)无害化处理

猪场发现病死猪后,向双河街道畜牧兽医站申报,兽医现场确认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过后的有机肥用于公司配套的果蔬园区。公司针对粪污还田处理,特意流转了5000亩土地,种植蛋白桑、蓝莓、猕猴桃、葡萄、蔬菜等各种高档经济作物,其中大部分种植蛋白桑;这样猪场构成“猪-桑-饲料”循环。这样既对粪污进行环保处理,又给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效益。

(六)防疫监管流程

经区动监所、疫控中心、双河街道畜牧兽医站现场评定后,将猪场卫生评价风险等级划分为A级,官方兽医定期对猪场疫苗、兽药、防疫、检疫情况进行监管,并出具巡查记录表。区动监所不定期对高丰猪场进行检查,并出具不定期监督检查表。

(七)检疫监管情况——引种

公司有引种计划,自身做好隔离观察圈舍的准备工作,然后向区动监所申报,跨省引种,需要市动监所审批,审核批准后,公司与PIC公司签订引种合同,通过桑家坡检查进入,工作人员对猪只情况、建议证明进行核实后,进行45d的隔离,隔离期满后,抽血检测,结果合格后方投入生产。

(八)检疫监管情况——出猪

公司将断奶仔猪交予农户饲养之前,向双河街道畜牧兽医站申报,双河站派人现场检查耳标佩戴情况,猪群体况,开具检疫证明后,公司方可出猪。

大厅分6个部分共18张展板展示,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建立防检协作新机制为顺利推进“产地检疫中查验监(检)测或风险评估报告”制度,荣昌组建了7人专业采样队,按照随机、专业的采样原则,全年分4次对辖区112个散养监测单元、规模化养殖场采集血样1.7万余份,区动物疫控中心按照采检分离、盲样编号的流程对样品进行血清学、病原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出具《检测报告》或《风险评估报告》。对免疫抗体不合格的散养监测单元或规模养殖场由动物卫生监督所下达《监督意见书》,区畜牧兽医局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帮助查找原因,责令限时补免、作出整改报告,补免21d后二次采血测抗,直到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农业部要求。官方兽医在产地检疫环节中查验《检测报告》或《风险评估报告》后,出具产地检疫证明,更好的发挥实验室技术支撑作用,使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由传统的“程序化”向“科学化”推进,动物疫病防控和卫生监督机构良好协作机制优势更加凸显。

二是构建基层考核新办法

依据重庆兽医工作“三项制度”,荣昌积极推行“以监促防、以检计酬、网格管理、采检分离、采血补偿、风险评估、分片出证、不达标问责”的兽医工作考核机制,建立行政管理、技术支撑、执法监督三大体系,共同促进动物防疫工作,达到“以监促防”;通过对镇街畜牧兽医站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的检查考核和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用定性定量的考评结果,计算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并将监督检查结果作为基层畜牧兽医站年终考核、评先评优、防控经费划拨的重要依据,实现了“以检计酬”。进一步调动了基层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强化了防检人员的责任意识。

三是建立畜牧兽医服务110新制度

荣昌在构建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和创新服务方式上进行了探索,把现代科技手段融入服务监督中,建立畜牧兽医服务“110制度”,实行限时承诺服务,将“防疫阉割、人工授精、检疫申报、动物诊疗、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保险理赔”等6项工作,由各镇街畜牧兽医站统一受理、统一安排、统一督促,区局和服务对象监督各站限时完成。对受理的任务实行“四专三色”管理。

畜牧兽医服务“110制度”,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入手,打造“新思维、心服务”的特色服务品牌,树立了畜牧兽医新形象,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是构建无害化处理新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化服务”的原则,荣昌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出“镇街收储、集中处理、保险联动”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模式。在全区21个镇街修建收储点,2个无害化处理中心。

积极推行“户申报、站受理、镇街集中、公司处理、区局监督、保险理赔、财政补助”七步法的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确保“四不一处理”落到实处。

第2篇:猪场兽医体系范文

根据州人大常委会20*年度工作评议的日程安排,评议州畜牧局工作调查组在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国亮的带领下,于12月9日至12月18日,对州畜牧兽医局近两年来的工作,开展了评议调查。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动物疫病防控、畜禽产品质量监管、服务体系及自身建设等内容,采取一听(听汇报)、二看(看现场)、三座谈(与干部职工、州人大代表等座谈)、四征求(征求州分管领导、纪检部门意见)的调查方法,对州畜牧兽医局的工作进行了评议调查。一是召开了州畜牧兽医局中层以上干部、离退休干部代表、二级单位负责人、县市畜牧兽医局长会议进行评议动员和测评;听取了州畜牧兽医局局长田凤培关于近两年来全州畜牧兽医工作的情况报告,并分别与参会人员进行个别座谈。二是在州直分别召开了与畜牧兽医工作相关部门、服务对象代表及恩施、宣恩两县市在州直工作的州人大代表座谈会议,进行座谈和测评,并走访和征求了州委、州政府分管领导和州纪检部门对州畜牧兽医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到恩施和宣恩两县市分别召开了州人大代表和分管领导会议,对州畜牧兽医局、财政局、卫生局、环保局工作进行了评议和测评。同时,又分别到两县市的畜牧、财政、卫生、环保局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对州直对口局进行评议和测评。四是参观了恩施市华硒生态农副产品工业园和*种猪场的生产和建设情况。并于12月22日,听取了其他三个评议调查组对建始、*等6县市畜牧工作评议调查的情况介绍。现将对州畜牧兽医局工作评议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两年来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州畜牧兽局是州政府承担全州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工作的职能局,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畜牧兽医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负责动物防疫、检疫、兽医、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等监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及体系建设、生产发展等。

20*年以来,全州畜牧业在遭受了生猪蓝耳病的入侵、特大冰雪灾害和生猪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全州畜牧业生产仍然获得了快速发展,20*年全州畜牧总产值46.4亿元,同比增长24.7%,占农业总产值的37%;预计20*年可望实现牧业总产值57.84亿元,比上年增长25%;猪、牛、羊、禽出栏(笼)分别达445万头、6.9万头、45.2万只、1117万羽,同比分别增长17%、38%、22.8%、70.5%;肉类总产量42.7万吨,同比增长26.9%。两年来,州畜牧兽医局在依法履职,推动畜牧产业发展方面,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科技兴牧,壮大畜牧产业。为了提高养殖效益,促进生产发展,州畜牧兽医局在全州结合实施相关项目,落实惠牧政策,从改造栏圈、改良品种、扩大规模、科学喂养等方面,引导实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20*年以来,他们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建议州政府先后召开了四个专题现场会议。一是在来凤召开了生猪养殖大户发展现场会议;二是在恩施召开了标准化、规模养殖新模式推广和建设市场主体现场会;三是在巴东召开了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四是在利川召开了标准化模式养殖现场会,推介该市建设万头养猪场和畜禽规模养殖的经验,研究和部署了相关工作。在标准化养殖方面,重点是结合本州实际,狠抓了小户连片型、小区连户型、大场大户带动型三种养殖小区规模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州已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150”模式大户552户,山羊“1235”模式大户417户,林下养鸡模式大户1800户、“猪沼x”模式大户64011户、家庭牧场3019户。在规模养殖上,重点抓了生产大县、大乡、大村、大户的发展,预计今年出栏生猪60万头以上的县市可达4个,5-10万头的乡镇20个、5000-10000头的村500个、50-5000头的大户10000个。在栏圈改造方面,重点抓了现代化养猪场的建设,达到圈内温度可控、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全进全出。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拉动,全州已建成标准化的万头养猪场8个,千头以上的122个,500头以上的499户。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方面,淘汰了劣质种猪1900头;狠抓了优化的多元杂交组合的推广;加强了“三群一站”的建设。

(二)狠抓“龙头”培植,发挥辐射作用。为了发展壮大畜牧业生产和加工龙头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州及各县市畜牧部门,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畜牧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落户我州办厂(场);二是帮助龙头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三是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四是在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等,有力地促进了畜牧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如恩施市建成了九洲牧业公司、好又多华硒生态园、*种畜场、大旺牧业公司、翔盛牧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利川市多仁多公司年屠宰200万只家禽的自动化生产线已投入生产,土家牧业公司3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厂已正式动工兴建。同时,各类市场流通主体逐步兴起,全州涌现牧业专业合作社80个。恩施市盛家坝乡桅杆堡牛交易市场,以翔盛牧业公司为依托,大力建设山地黄牛养殖基地,初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的经营形式,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

(三)狠抓疫病防控,确保产业安全。抓好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治不仅关系到全州畜牧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也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安全。两年来,州畜牧兽医部门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始终作为整个畜牧兽医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积极给政府当参谋,强化各级政府动物防疫的措施和目标责任。二是对春秋两季防疫工作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三是加大对各项防控措施落实的跟踪督办和检查。四是对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全力果断处置。如去年的生猪蓝耳病发生后,果断采取措施,各地严格按照处置规范进行防控,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疫情得以控制和扑灭,并受到省里的好评。由于20*年的动物防疫工作动手早、抓得实,实现了上半年零疫情、全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防控目标。

(四)狠抓依法监管,切实履行职责。在贯彻实施畜牧兽医法律法规方面,首先是加大了学习宣传贯彻力度。重点抓了畜牧法、草原法、动物防疫法、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的学习贯彻。两年来,先后两次举办了有400多人参加的培训班,对乡镇技术人员和防检员普遍轮训了一次。第二,依法加大了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一是狠抓了兽药饲料和畜禽产品抽样检查。20*年累计抽检兽药40批次,畜禽产品60余批次,合格率为95%;累计查处不合格蛋白饲料原料1.318吨、牛用浓缩饲料0.2吨、其他饲料16.38吨,涉案金额7.89万元;查处假劣注射液42963支、假劣兽药(粉剂、消毒液)5692公斤,涉案金额8.26万元;取缔无兽药经营许可证经营企业1个。从抽查的畜产品结果看,我州畜产品中未发现药物残留超标和三聚氰胺等违禁药物。三是加快了无公害畜禽产品一体化认定认证工作。全州新增畜禽产地产品一体化认定认证16个。第三,加大了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的力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到目前为止,全州虽然已有12家肉类加工企业和21家饲料生产企业,年可屠宰加工生猪250万头和生产饲料6万吨。但多数规模不大、设备老化、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如肉类加工企业,大都只是简单的屠宰和分割,未形成知名品牌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形式,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二)牧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草食畜牧业生产是我州的一大优势,虽然畜牧部门过去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但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生猪的发展,草场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动物防疫所需的设施设备及经费不能保证工作的需要。一是州、县、乡三级均缺乏应急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尤其村级冷链设施断档;二是防疫收费从2009年起停收后,防疫注射经费急需落实;三是防疫应激死亡赔偿太低(50斤赔40元),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四是应急疫苗储备经费不落实。

(四)畜牧兽医服务体系不完善。一是全系统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年龄老化,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近十年州县市局未进一个新人,乡镇兽医人员50岁以上的占6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0%;二是基层集体兽医人员待遇不落实,生活无保障,多数地方集体兽医养老保险未解决,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也是我州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五)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缺乏手段。目前州及县市均没有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场所和仪器设备,凡抽检均要送省里检测。

三、测评情况及总体评价

(一)测评情况。参加对州畜牧局工作测评的总人数为332人,满意票为3*票,占总测评人数的92.77%,基本满意23票,占6.89%,不满意3票,占0.8%。其中参评的州人大代表2*人,满意票188票,占90.4%,基本满意17票,占8.2%,不满意3票,占1.4%。

(二)总体评价。从评议调查总的情况看,两年来,州畜牧兽医局,紧紧围绕全州畜牧业的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一是围绕产业兴州战略,突破性地发展畜牧产业。特别是在争取和落实中央、省、州有关兴牧惠农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加大了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工作力度,创造了全州畜牧业发展“七超历史”的大好形势。二是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积极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注重自身建设。现任领导班子是一个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求真务实、民主和谐、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好班子。他们按照州委“两提高、两满意”的要求,坚持从教育入手,按制度办事,讲政治、顾大局,讲团结、守纪律,机关及系统形成了心齐、风正、干劲足的良好氛围。四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均能做到按时办理和回复,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四、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大畜牧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要做到有规划、有措施。要在解决饲草冬储上下功夫,在全州大力推广恩施市“1235”养羊模式和“12352”养牛模式。

(二)进一步培育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要在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效益上做文章;在形成产业链,即公司+基地+农户经营形式上下功夫。特别是畜产品加工企业,要在提高工艺水平、增加附加值、提高综合效益上下力气。

(三)进一步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把春秋两季普注和每月补针的防疫措施落到实处;二是要争取投入,改善防疫工作的条件和手段;三是要研究解决生猪防疫应激死亡赔偿过低而影响防疫不到位的问题;四是防疫收费取消后,要向政府争取尽快解决防疫所需经费,以利“春防”工作顺利进行。

(四)严格执法,加大畜禽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重点要加大动物屠宰检疫、兽药、饲料市场监管和畜禽产品市场监管的力度。

(五)加强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增强畜牧兽医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要加大对基层兽医人员技能的培训,改变目前多数兽医只会医猪的现象。二是逐步解决畜牧兽医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三是积极妥善解决集体兽医养老保险的问题。

第3篇:猪场兽医体系范文

一、养猪场总体卫生要求

1.选址。新建养猪场应建在无疫区。养猪场应远离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居民区、学校、医院和水源,地势较平坦,且具有一定的坡度。

2.建筑布局。养猪场必须严格执行生产区和生活区相隔离的原则。人员、动物和物资运转应采取单一流向,防止污染和疫病传播。

3.环境质量。养猪场的污水、污物处理应持合国家环保要求。环境卫生质量应达到NY/T388规定的标准。

二、养猪场设施设备

任何养猪场必须达到处五条件:

1.建筑材料。构建厂房的材料,特别是猪舍及其设备必须对猪无害,且易于清洗和消毒。

2.电器安装。安装电器时,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规定,以防引起猪只电休克。

3.隔离、加热和通风设施。房舍的隔离、加热和通风设施,必须保证空气流通、防尘、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适宜,以防对猪造成伤害。

4.其他自动化设施。对猪只健康和福利至关重要的自动化设施每天必须检查一次。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即或尽快纠正。

5.光照条件。猪舍必须具有适宜的光照,并和气候条件相适应,而不能使猪长时间处于黑暗中。光照可采用自然光或人工光,对于后者,时间必须和自然光照时间大致相同,一般维持在上午9点和下午5点之间。此外,光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便对猪只实施检查。

6.猪舍地面设置。地面必须平整防滑,以防对猪只造成伤害。地面的设计还应考虑到猪只站立时可能受到的伤害。地面设计必须考虑到猪只的体形和体重,地表面应稳固、平整和舒适。猪只躺卧区必须清洁舒适,易于排水,且不能对猪造成伤害。如猪舍内提供垫草,则必须洁净、干燥、无毒且经常更换。使用漏缝地板的猪舍也应充分考虑上述环保性原则。

7.饲喂设施。猪只饲喂和饮水设备必须设计建造合理、材料坚固、无毒无害,且易于清洗消毒。

8.消毒设施。养猪场应各有健全的清洗消毒设施,防止疫病传播,并对养猪场及其相应设施如车辆等进行定期清洗消毒。

9.生物防护设施。养猪场应具备对害虫如昆虫和啮齿动物等的防护设施。

10.粪便处理设施。养猪场必须具有有效的粪便和污水处理系统。防止疫病传播,并保证环境卫生质量达到NY/T388规定的标准。

三、饲养管理

1.工作人员和参观人员要求。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不得患有任何人畜共患病。工作人T不得经常回家,重返工作岗位时应淋浴消毒。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非生产人员应尽量"谢绝参观"。特殊条件下,非生产人员可穿戴防护服入场参观。

2.饲料使用规范。任何养猪场必须符合《绿色食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的规定。

3.兽药使用和残留监测规范。兽药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规定,并做好记录,记录必须保存两年以上。残留监测也必须符合上述规定。

4.饲养密度。任何养猪场,对于群养的饲养猪和断奶仔猪,其饲养密度应能保证动物自由平躺、休息和站立,在此要求条件下,每猪所占面积至少应达到表Al规定的标准。

5.饲喂卫生。猪只的饲料必须考虑到其年龄、体重、行为和生理需求,保证其健康成长,维持其正常机能。两周龄以上的猪只必须提供足够的清洁饮水,或通过饮用其他液体食物保证日常需水要求。

6.日常健康检查和护理。对于群饲和舍饲猪,饲养员每天必须对所有的猪只进行检查。所有疑似发病或受伤猪必须立即接受治疗。

对已疑似发生传染病的猪只,必须立即隔离,通知官方兽医,并将疫病确诊所需样品送往指定实验室进行诊断。一旦确诊,应立即报告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7.日常清洗和消毒。房舍、圈舍、设备和器皿必须易于清洗和消毒,以防交叉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积聚。粪、尿和饲料残渣必须经常清除,以防异味以及苍蝇和啮齿动物孳生。

四、疫病监测和控制方案

养猪场必须坚持采用国家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疫病和残留监测方案,并接受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监督,并特别注意以下各方面:

1.方案的制定和监督。任何养猪场必须制定详细的符合国家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有关规定的疫病监测和控制方案,并接受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监督,获得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批准和认可。官方兽医至少每年对执行情况检查一次,养殖场必须向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和官方兽医提供连续的疫情监测信息。

2.疫病监测和控制。养猪场常规监测疾病的种类至少应该包括: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猪伪狂犬病、肠病毒性脑脊髓炎(捷申病)、结核病、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和布鲁氏杆菌病。

对于上述疾病的检测、应定期进行,怀疑发病时,应尽快报告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官方兽医,并将病料送达指定质检中心确诊。

确诊发生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温和肠病毒性脑脊髓炎时,养猪场应配合主管兽医当局和官方兽医,对猪群实施严格的扑杀措施,并随后对猪场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动物死尸按GBl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消毒按GB/T16569进行。

发生伪狂犬病、结核病、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和布鲁氏杆菌病时,应按照国家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要求,对猪群实施清群和净化措施。

第4篇:猪场兽医体系范文

关键词能繁母猪;信息预警;现状;建议

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建设是浙江省畜牧兽医局推出的一项智能化动态管理能繁母猪的创新举措,是该省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业、财政、保险公司等相关部门共享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该系统的建设是保持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基础[1]。该系统建成后,将有利于畜牧兽医部门及时掌握准确的能繁母猪信息,在生猪生产、宏观指导、政策落实和监督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保险机构及时掌握能繁母猪信息,及时开展能繁母猪的承保、核保、定损、理赔等工作;也有利于财政部门随时监督各项扶持能繁母猪相关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发挥扶持资金绩效。

1建设情况

温岭市高度重视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建设工作,该市畜牧兽医部门成立了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协调、安排和布置系统建设,制定了系统建设方案,并积极监督指导具体建设工作。为解决相关设备购置资金问题,该市畜牧兽医部门还积极向财政部门申请了15万元用于仪器设备的采购,为全市所有基层动物防疫员配备了无线射频识读器,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温岭市还专门邀请设备供应商技术人员对防疫员开展手把手的设备操作培训,确保所有防疫员都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此外,通过指定专人负责该系统网站基础数据的建立和维护,将防疫员信息、行政村信息和养殖场(户)信息逐一录入系统,以确保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实施。

在完成所有前期准备工作后,温岭市畜牧兽医部门还在部分养殖场进行了试点工作,并于9月在全市开展能繁母猪个体信息采集和核查工作。能繁母猪个体信息采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紧,该市畜牧兽医系统克服多重困难,按时完成了对全市1.3万多头能繁母猪个体电子耳标钉载、基础信息的采集、数据上传和信息核查工作,并对能繁母猪的生产、防疫、保险、迁移、死亡和淘汰等进行动态管理,初步建立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

2存在问题

2.1硬件设备不够稳定

一是无线射频识读器的设计问题。该识读器通过无线数据网络(gprs)进行数据传输,在山区或者识读器使用高峰期,经常会出现网络信号不好或进不了系统等状况,导致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二是电子耳标问题。该耳标公扣质量较差,经常出现公扣钉载时断裂问题。同时,由于母猪之间有时出现互相撕咬的状况,极易造成耳标松动脱落而无法找到,阻碍后期识读的进行,无法实现对母猪生长信息的动态管理。

2.2系统建设维护难度大

一是温岭市能繁母猪基本上以家庭散养为主,大多数养殖户文化程度较低,难以按照系统建设的要求进行操作和配合,导致系统动态数据更新难度大。二是温岭市的基层防疫员队伍力量不足,年龄结构老化,整体文化层次较低,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差,而该系统建设工作量大,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薄弱的技术力量给系统建设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2-3]。三是系统运行资金难落实,该系统的建设与动态管理维护需要一定的资金,防疫员额外大量增加的工作量也需要一定补贴,否则该项工作难以持续开展,但该体系建设需要的资金还未列入财政预算,将影响到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2.3母猪动态管理难度大

一是温岭市除了10个规模养殖场自行购买无线射频识读器进行独立操作外,其余1万多头母猪都以散养为主,分布于全市2 600多个养殖户中,相对较分散,而要靠全市50位动物防疫员进行母猪的生产、防疫、迁移、死亡等动态管理,工作量太大,操作实施起来难度很大。二是母猪买卖流通速度快,已钉载电子耳标的母猪按规定应该在卖出前先由负责该辖区的防疫员进行迁出操作,在买入后由当地的防疫员进行迁入操作,但由于养殖户的不配合,常常直接将母猪卖掉,造成母猪流通管理混乱,致使系统网站动态数据难以更新。

2.4耳标回收难度大

钉载到能繁母猪上的电子耳标在脱落或者母猪死亡、淘汰后,需要回收到畜牧兽医部门。但是耳标脱落后经常是无法找到的,母猪的死亡、淘汰情况需要养殖户积极配合告知防疫员,并由防疫员回收交回畜牧兽医部门,由系统管理员将耳标注销[4]。这项工作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工作机制,需要广大养殖户的积极配合,需要一支强大的基层防疫员队伍才能顺利实施,难度较大。

3对策

3.1加强政策宣传教育

畜牧兽医部门应加强对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进行宣传,同时加强体系建设相关规定及操作要点的宣传,使广大母猪养殖户和基层动物防疫员提高生产认识,掌握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建设的关键操作要点,积极参与和配合畜牧兽医部门开展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

3.2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有关部门应切实改善畜牧兽医发展环境,提高畜牧兽医从业人员地位,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畜牧兽医行业,从而提高畜牧兽医队伍整体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畜牧兽医部门应加强基层防疫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使其能熟练掌握无线射频识读器和耳标钉载的操作技术,掌握母猪生产、防疫、迁移、死亡和淘汰等日常动态信息的采集和上传工作,确保体系建设正常运行。

3.3落实相关配套资金

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把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部门的年度预算,从而确保工作的顺利实施。一方面,要继续落实能繁母猪补贴、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母猪养殖户的资金补助力度,提高养殖户配合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出台激励政策,提高从事体系建设防疫人员的待遇,保障防疫人员切身利益,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4参考文献

[1] 应华.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的建设与建议[j].浙江畜牧兽医,2010(3):30.

[2] 袁正宇.余庆县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0(1):88-89.

第5篇:猪场兽医体系范文

摘要介绍了猪瘟的流行特点,以及在目前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建水县养猪业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猪瘟;流行特点;存在问题;防治对策

建水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地形复杂,立体气候明显。养猪是农村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对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支援工业建设、出口创汇,以及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猪瘟是目前危害猪只最大的疫病,了解猪瘟发生的特点和原因,有效预防并及时防治猪瘟病的发生,是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现根据近几年建水县猪瘟的流行新特点和发生原因,就猪瘟的防治作以下探讨,以供实践参考。

1猪瘟的流行特点

1.1流行病学

猪瘟属于国家一类动物疫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区域性流行,后变为零星散发。任何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可以发病,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来源。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凡食入被病猪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或饮水,就能被污染。污染的猪舍、运动场地和饲养器具也能传播猪瘟。此外,还可通过呼吸道、眼结膜及皮肤伤口感染。猪只的买卖、运输、尸体处理不当,肉品卫生检验不严,兽医卫生措施执行不力;人、动物和昆虫等都可成为间接的传染媒介,促使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猪瘟在任何季节都可发生。不按期进行预防注射的地区,一旦发病,在短期内,可造成广泛流行,发病和死亡都很高。在常发地区或注射密度不很高的地区,可呈零星散发。近年来猪瘟常以非典型、慢性,甚至隐性的形式出现,给剖检带来一定的困难,需要实验室检查方可确诊。

1.2临床症状

1.2.1典型性猪瘟急性型和亚急性型者较多。体温呈稽留热和驰张热,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畏寒,常挤卧在一起,行走不稳,后躯软弱,消瘦。眼常有脓性分泌物。腹下、四肢以及口唇黏膜等处有点状出血点、斑。先便秘后腹泻。病程1~4周,死亡率在70%以上。剩下的一般都成为“僵猪”。2008年9月,建水县临安镇永善村委会18组养猪大户谭建春家发生了猪瘟,有40多头双月猪症状同上,究其原因是未注射猪瘟疫苗。此疫耐过的仔猪只有6头,已变为僵猪。

1.2.2非典型或温和型猪瘟,是近些年发生的主要形式。持续感染(亚临床隐性感染)猪瘟病毒可在猪体内存活数月甚至终生,而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可持续向外排毒。若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则表现为流产、早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不或不孕等。

1.3发病日龄

仔猪先天性感染(胎盘垂直感染),出生后吃奶无力或不吃奶,衰弱、拉稀便,陆续死亡。也有的在10日龄左右或断奶前后发生严重死亡,偶有发生先天震颤(俗称抖抖病)。

1.4确诊困难

猪瘟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在实际生产中难以确诊。病毒为单股rna型,呈球型,直径为40nm,有囊膜。在诊断中往往与猪的其他障碍性疾病(例如猪的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sprrs病)混合感染,要借助实验室检测才能确诊,防治阻力大。

2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交通闭塞,疫苗效价低

由于建水县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薄弱,交通状况差,地处边远高寒山区官厅、坡头等乡镇,平时的预防工作都要靠兽医人员步行。从乡镇所在地到自然村,有的要走6h,甚至10h,从而给猪瘟疫苗的运输和注射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乡镇到自然村的冷链设施又不配套,疫苗贮存不能保障,疫苗效价降低,猪瘟防治效果不理想。

2.2村级兽医人员业务水平低,责任心不强

一方面,由于基层兽医人员报酬低,业务学习和相关培训跟不上,疫苗下发后,有的并没有及时注射,有的根本没有注射,造成疫苗浪费,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较大隐患。因此,主要业务部门应当追究疫苗的去向,加强基层兽医人员的管理。另一方面,疫苗注射深度不够,许多防疫员用12×15针头为母猪、公猪、大猪注射疫苗,导致疫苗仅达皮下脂肪层内,难以被机体吸收,疫苗回流出猪体外,抗原刺激量不足,导致抗体产生少,使免疫失败。有些农户和养猪场不从国家指定疫苗生产厂和农业职能单位购买疫苗,而从经销商和非法生产厂采购疫苗,使用假冒伪劣疫苗,导致免疫失败。

2.3检疫不严,农村补针跟不上

近年来,生猪和肉品市场流通频繁,检疫不严,防疫密度不够,农村补针不及时是猪瘟在部分乡村流行的重要原因。如玉溪地区的通海县贩猪个体户及楚雄州牟定县的猪贩子到本县贩卖仔猪,难免有病猪引入。有些猪贩子,到处收购死猪、病猪,促使猪瘟蔓延传播。

2.4基层防疫网络不健全

猪瘟的控制关键在于预防,而预防必须做好疫病监测。由于基层防疫体系不健全,在局部地区发生猪瘟后才采取预防措施工作是很被动的。另外,农村中农户之间生猪及产品随意交易,疫病监测困难,给猪瘟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2.5科技力量薄弱,防治措施不力

随着事业单位人员的深入改革,一些有能力的科技人才不能及时补充到基层事业单位,形成人才断层。基层科技人员由于培训机会少,更新知识不够,而且又不能补充新人员,导致基层兽医站科技实力衰退,难以有效控制局部地区的猪瘟流行。

3防治对策

3.1强化领导意识,提高牧业执法水平

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养猪业在畜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猪肉占肉食的80%左右[1]。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养殖业的发展,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注意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养猪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加大依法治牧力度,提高畜牧业执法水平,为生猪生产的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3.2加强市场管理和运输检疫

建水县是商品猪基地县,肥猪大量出售到广东、海南、广西等地,而仔猪由外地购入[2]。因此,应加强市场管理和运输检疫工作,杜绝病猪在集市出售和收购、运输、传播疫病。生猪交易市场、屠宰场等猪只集中场地,特别应加强兽医卫生检验及检疫措施,并对农村加强产地检疫工作。

3.3认真抓好猪瘟疫苗注射工作

做好猪瘟的预防注射工作,并抓好市场补针和农村零星补针2个关键环节,是提高防疫密度、降低生猪疫病死亡率的关键措施[3]。选择疫苗要讲究,首先要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如云南生物制药厂),对猪瘟免疫应使用猪瘟单苗,在哺乳期25日龄左右使用,双月断奶后又重复注射一次。严格技术操作,疫苗贮运和使用要全程冷藏,用前应检验是否为真空。进行疫苗注射时,每头或每窝换用一颗经煮沸消毒的针头,按规定使用剂量足额注射,稀释液应用灭菌生理盐水。气温在15~27℃时,疫苗应在3h内用完,过期应废弃。余下疫苗用火烧后深埋于远离养殖场的地下,打针时注意不要打“飞针”。

3.4改善饲养管理,推行自繁自养

淘汰带有强毒抗原的种猪,从源头切断猪瘟传染,可有效减少猪瘟的发生和危害。必须落实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实行全进全出,对病死猪及产出的死胎儿、胎衣等应做无害化处理。做好消毒、隔离等切断传染源的工作。根据日龄提供全价饲料,注意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改善设备,提高管理水平,以增强猪体抗病力。积极做好圈舍、环境及管理用具的兽医卫生消毒工作,并做好疫病监测,防止猪瘟病毒的传播。此外,在生猪饲养上应大力推广和提倡自繁自养,防止从外地购猪,减少疫病传播。

3.5加强科技培训,提高科技人员整体素质

积极采用各种形式,加强畜牧兽医科技人员的培训,特别是村兽医人员,并通过招考的方式,吸收大中专毕业生充实畜牧兽医队伍,提高畜牧兽医队伍的整体水平,改善人员结构,更好地为畜牧兽医科技服务。

3.6切实加强对猪瘟诊断和免疫监测

典型猪瘟可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出诊断[4]。非典型猪瘟由于症状不明显和缺乏特异性特征,通常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若发现可疑病情,则立即采集血清和病料,送至有关单位做抗体和抗原的检测。同时,认真做好免疫监测,及时上报疫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猪瘟的传播,减少猪瘟的发生。

3.7加强冷链建设,改进疫苗包装

加强村级冷链建设,才能保证疫苗效价,提高防疫效果。对建水县的边远山区来说,由于乡村分散,猪只数量少,而现在猪瘟疫苗一般是每瓶60头份,浪费较大。因此,应采取分瓶分级包装,山区疫苗以30头份较为适宜,为适应山区需要,应改进疫苗包装,减少浪费。

3.8完善兽医防疫体系

猪瘟防疫注射效果的好坏,与兽医防疫体系有很大关系,体系健全防疫密度高,反之,防疫密度低。农村猪瘟防疫注射主要是村级兽医员,他们的整体素质较差,是防疫体系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完善村级兽医管理防疫体系,加强对村级兽医员的培训、督促和管理,从而提高防疫质量。

3.9治疗措施

确诊猪瘟病发生后,除采用常规的隔离封锁、消毒等紧急措施外,对有种用价值的公母猪可用猪瘟血清按疗程医治,考虑到猪瘟血清成本价高,故一般病猪只能作扑杀、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以降低治疗成本,减少农户损失。

4参考文献

[1] 信风.我国猪瘟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ol].[2006-08-26]/news/20061816530.htm.

[2] 贾伍有.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122,191.

第6篇:猪场兽医体系范文

关键词猪病;治疗难;原因;对策

近年来,我国养猪业生产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疾病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整个养猪业的生产,猪病频发和难以治疗已成为困扰广大养殖和兽医人员的难题,为此,就当前猪病治疗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探讨,以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1猪病治疗难的原因

1.1疾病表现复杂,诊断困难

目前,多病原混合感染已成为猪病发生的主要形式,使得临诊表现和病理变化不及单纯感染典型,同时,非典型化病例的出现,使猪病诊断更加困难,基层兽医常用的方法仍是流行病学诊断、临诊诊断或病理学诊断,有些甚至不会病理剖检[1]。因此,疾病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当前猪病治疗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诊断困难。

1.2混合感染,影响疗效

当前猪病流行特点之一是多病原引起的混合感染,如细菌与细菌、细菌与病毒、病毒与病毒或与寄生虫等。猪一旦发病,多为混合感染。多重感染带来的后果就是增加诊断和防制的难度。同种治疗方法在单纯感染和混合感染病例上呈现出的疗效存在差异。原因在于细菌混合共存,更为重要的是混合感染常使抗生素活性受到干扰,增加了治疗难度。

1.3免疫抑制病危害严重

免疫抑制是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对抗原应答能力下降,对疾病敏感性增强的一种免疫异常状态。引起免疫抑制的病因有非传染性因子和传染性因子两大类。非传染性因子有霉菌毒素、营养缺乏、药物因素及应激因素等。传染性因子有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等。免疫抑制因子破坏机体免疫系统,使免疫应答紊乱,增加了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2]。因此,在治疗时,除应对症治疗外,提高机体免疫力也尤为重要。

1.4兽药质量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有1 600多家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但兽药质量仍不容乐观。在农业部每期公布的不合格兽药企业名单里有些知名企业,在每次兽药监察中经常有不合格产品出现。目前,兽药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某些兽药厂以及兽药经销商为了自己的利益生产和流通假冒兽药;添加违禁药物成分,如抗病毒西药;药物含量不足,有些甚至查不到药物成份;包装标示药物与实际所含药物不同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耽误治疗时机。

1.5兽药的滥用

控制猪病,诊断是基础,药物是关键,治疗是目的。药物是治疗疾病的武器,但若用法不科学,不但起不到良好效果,还会增加治疗难度。一是给药途径不当。当前以“高热”为症侯群的猪病,发病后多减食或拒食,此时若以拌料方式给药,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但若改为注射加饮水的方式,则效果较好;二是疗程不够。在治疗时,部分养殖户往往是猪病情稍好转即停止用药,导致有效浓度维持时间较短,治后又复发,同时,还会产生耐药性;三是盲目联合用药。药物之间存在协同、拮抗等作用,配合得当,增强疗效,相反,降低疗效;四是耐药菌株不断产生,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增加了治疗难度[3]。

1.6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目前,由于抗生素滥用,细菌耐药性越来越普遍,表现为多重耐药性。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得人们在选择药物时十分茫然,使用效果不明显。

1.7猪病防治观念不正确

猪传染病控制原则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重于治,防治结合。其中预防是根本,治疗是在前期预防效果不佳的前提下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但许多人对传染病的防治认识存在偏差,割裂了预防与治疗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把平时的工作重点放在治疗上,淡化了饲养管理、生物安全等综合措施。

1.8猪病出现新变化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猪病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也增加了猪病治疗难度,如猪圆环病毒、肠道病毒感染等,这些病无商品化疫苗可防,控制难度较大;表现形式呈现出非典型化或亚临床感染,而典型与非典型病例在治疗方案上存在差异,治疗难度加大。尤其是“综合症”疾病群相继出现,如高热症、呼吸道综合症、繁殖类综合障碍症等,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2防控猪病的对策

2.1掌握猪病诊断方法,拓宽疾病诊断思维

在掌握传统诊断方法同时,猪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将是今后猪病诊断的重要方向。因此,建议有条件的猪场或兽医门诊最好设猪病诊断实验室,进行快速检测即可。

2.2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增强猪体抵抗力

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科学选择和使用消毒药。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和猪场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不可盲目照搬。

2.3合理防控免疫抑制病危害

做好免疫抑制病的预防接种;禁喂发霉变质饲料,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使用免疫增效剂提高机体免疫力,目前,使用的免疫增效剂有中药制剂,如黄芪多糖、香菇多糖等;细胞因子制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植物血凝素等;此外,还有左旋咪唑、维生素类等,均可激活细胞免疫活性,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给猪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4]。

2.4严管兽药流通,保证兽药质量

选择信誉度高、有知名度的兽药公司产品,到畜牧兽医监督管理站等正规地点购买兽药。同时,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严禁假冒伪劣兽药的生产和流通。只有从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加大执法力度,才能有效控制假冒伪劣兽药流通。

2.5科学用药

使用兽药时要严格按照药物特性、作用机理、适应证、作用用途、剂量、方法、疗程及禁忌来选择合理的药物,保证以合格的药物,合理的用药次数,充足的疗程,合理的配伍进行合理治疗,才能提高治疗效果。有条件时,最好做药敏试验,在药敏结果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药物,会大大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难度。无条件时,最好选择平时场内不常用或少用的药物,或注意各地对分离菌株所做的药敏试验。

2.6树立正确的防疫意识

严格按照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来控制传染病。同时,发病后,以保护假定健康猪为主,以密切观察、控制可疑猪为重点,以治疗病猪为关键。面对猪病的新情况,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猪病疫情的监测和通报,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兽医工作者要善于观察、总结,规模化养殖场可以与高校、科研部门积极合作,在最短时间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3小结

养殖场的生产效益主要靠管理,疾病控制仍然靠日常管理。对于疾病的治疗,规模化猪场要坚持“五不治”原则,即无法治愈的病猪不治;治疗费较高的病猪不治;传染性强、危害大的病猪不治;治愈后经济价值不高的病猪不治;治疗费工费时的病猪不治。猪场只有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免疫力,有效控制猪的传染病,提高养殖积极性,才能增强经济效益。

4参考文献

[1] 陈磊.夏季猪的常见病及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2):191-192.

[2] 徐玉.夏季生猪常见病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337.

第7篇:猪场兽医体系范文

关键词:猪场,防疫,疫病控制

 

今年以来,旬邑县紧紧抓住被列入全省百万头生猪示范县建设的机遇,狠抓规模养殖、良种引进、品牌打造、政策落实、项目带动、疫病防控六大重点工作,全力加快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步伐。面对如此规模的养殖,猪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丝毫不能怠慢。以下是我对如何做好猪场防疫和疫病控制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猪场防疫。。

猪场防疫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源头抓起;防疫是一项系统工程,靠一两个人抓是不行的,必须靠全体员工的努力,贯穿于每一项工作中,应贯彻“全面防疫、全员防疫、全方位防疫、全程防疫”的原则。传统的养猪防疫仅仅是兽医工作者的职责,而且是季节性的。集约化猪场的防疫则是全方位的、常年的。除常规的消毒、免疫、治疗外,还需要加强管理,保证营养平衡,优化场区和畜舍环境。猪场内的诸多因素都和防疫效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集约化猪场的防疫措施要形成配套的体系。

1、防疫责任的划分,做到各负其责。

(1)场长:使猪场在整体上具备防疫灭病的条件。健全防疫制度和措施,并监督执行。当发现疫情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组织力量进行扑灭。

(2)兽医:具体完成本场防疫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发现违章行为及时纠正。发现重大疫情和不明疫病,立即向场长和防疫部门报告,提出防治意见。日常工作包括:猪群免疫、驱虫、消毒、治疗,病死猪的诊断和处理、疫病的检测和跟踪,保管场内疫苗、药品、器械,整理疫病资料、归类存档。

(3)饲养员: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每日定期观察猪群,发现异常立即向兽医报告。主要配合兽医进行防疫、消毒、驱虫、治疗。加强猪群管理,保持舍内清洁干净、空气新鲜,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4)门卫职工:把好猪场大门,监督外来人员执行本场防疫制度,对要进入场内的人员、车辆、物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消毒。

2、防疫基础设施方面

(1)消毒池(室):集约化猪场应有值班室和消毒池,生产区入口和各栋舍门口也要有相应的消毒池。外来人员在大门口换鞋,欲进入生产区需更衣淋浴,本场职工进入生产区也需换鞋更衣。

(2)紫外线消毒区:进入生产区的更衣室应设有紫外线灯区,在上方、前后、左右分别安装紫外线灯管,对进入生产区的人员进行3-5分钟的紫外线消毒。

(3)兽医室:位于生产区下风向,用作兽医办公、放置药品器械、病死猪诊断和化验。兽医室应配置相应的防疫器材和检测设备,如冰箱、消毒锅、分析药品和检测仪器、药品柜、消毒喷雾器、治疗和解剖用具、档案柜等。

(4)病死猪处理场(室):集约化猪场应有病死猪处理的专门场所,对病死猪只进行焚烧或深埋,也可在粪场附近设置一沉尸井,将病死或剖解猪只进行无害化处理。

(5)装猪台:装猪台设在生产区墙外,运猪车辆不准进入生产区,防止把病原体带入场内。

(6)一次性饲料袋:多数猪场运送饲料使用的是周转性麻袋,麻袋多舍多次使用,可能为病原体的传播提供了条件,所以集约化猪场最好使用一次性麻袋。

3、防疫制度的执行方面

(1)谢绝外来人员参观、学习,确因生产或销售工作需要进入生产区的人员要经场长批准,遵守防疫制度,更衣消毒后方可进入。

(2)生产区工作人员家中不准养猪,本场职工不准将外购猪肉及其制品带入场内,场内职工的猪肉应以本场解决为主。

(3)饲养人员不串栋闲谈,各栋用具要专用专管,相互替班时须经主管生产的负责人批准。

(4)本场兽医不随便外出就诊,不到其它猪场搞防疫、治疗和现场指导。

(5)消毒池内的药液要定期有专人更换,保持经常有效。

(6)本场公猪不对外进行配种,母猪不到外场接受配种。出售猪只不能再回到场内,如确有实际问题,应采用其它方式进行解决。

4、疫病检测方面

在集约化养猪条件下,应进行经常性的疫病检测工作,以便对场内疫病情况、免疫质量、疫病净化水平进行监控,同时也为本场的防疫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尤其本地区、本季节爆发和流行严重的传染病更应该加强检测,以便作出及时反应。同时,对场内使用的疫苗、消毒剂的质量也要进行检测,以保证确实有效。

二、疫病控制

现在,规模化猪场越来越多,猪场疫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加强养殖场猪的疫病控制工作是每个养猪生产者都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1.、疫病防治方面

当前猪群应该预防的主要疫病有猪瘟、链球菌病、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和猪乙型脑炎等。。在没有出现猪瘟疫情的猪场,猪瘟首免在20日龄为宜,猪瘟疫苗剂量为2头份;在50~60日龄加强免疫,猪瘟疫苗4头份。一个猪场的免疫程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才能有效控制疫病。同时在疫苗使用方面要使用高质量的疫苗,避免发生免疫失败。兽医人员按免疫程序做好各种疫苗的预防注射工作。建立主要疫病的免疫档案。每次免疫接种都要有记录,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建立猪群健康档案。猪群健康档案主要记录基础母猪和公猪及其后代的健康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预防,如预防弓形体可选择土霉素拌料;预防的原则要早用药,药量足和疗程够。仔猪3天进行补铁,一般选用铁硒合剂,可以预防仔猪缺铁和水肿病,同时还可以促进生长。防止仔猪腹泻,在饮水中加入氟哌酸或痢菌净和口服盐7天。仔猪在从保育舍转到生长舍时驱虫1次,体重40千克左右时再驱虫1次,65千克左右时再进行1次驱虫。成年公猪每年驱虫4次,即每间隔3个月1次。后备母猪配种前和产前各驱虫1次。一般选用伊维菌素拌料投服。

猪群疫病监测主要是监测传染病的抗体水平。通过抗体水平评价防疫效果,制定或修订免疫程序;同时检测抗体,清除猪群中潜伏的隐性感染者,净化猪群。跟踪监测,适时调整。猪场若发生烈性、急性传染病,应尽快确诊,对于无法治愈或治疗费时费工的或愈后不良的以及危害较大的应近早淘汰。

集约化猪场的疫病防治工作,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危害性强、发病频率高的疫病,根据其流行特点、发病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

2、疫病发生后紧急处理

集约化猪场如遇到或怀疑是传染病发生时,必须及时隔离,尽早诊断并尽快上报,病因不明或不能确诊时,应将病料送有关部门紧急检验。如确诊为传染病时,应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对全场进行封锁和消毒。全场猪群进行检疫,病猪隔离治疗或屠宰

第8篇:猪场兽医体系范文

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

今年上半年,我局按照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整体部署,认真开展了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学习计划,我局掀起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高潮。抓学习、兴调研、促进工作,在学习调研阶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由局领导牵头开展对肉牛集转育肥规模养殖专题调研。并结合我县的肉牛发展现状,形成了专题的调研报告。同时加强个人理论,学习规定的书目,并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共撰写心得体会17篇。通过近半年的学习调研,查找突出问题,使得我局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转变工作作风,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创我县畜牧工作新局面。

二、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十届四次全会的工作部署,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认真解决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围绕局里工作重点,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结合本部门实际,成立了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领导小组,并制定《*县畜牧兽医局贯彻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方案》。通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强化党支部的建设以及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增强和提高了广大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党员的先进性,树立了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锤炼了一支守纪律、干实事、谋发展的党员干部和专业技术队伍,推动了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的各项工作,为振兴*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效益下滑

(一)畜禽存栏稳中有升,畜禽出栏和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截止6月30日,全县大牲畜存栏182861头,比上年同期增0.6%,占年计划18.2万头的100.47%;生猪存栏389168头,比上年同期增5.7%,占年计划44.5万头的87.45%;山羊存栏153*只,比上年同期增2.27%,占年计划1.52万头的100.7%;肉猪出栏132724头,比上年同期增4.5%,占年计划27万头的49.16%;肉牛出栏14420头,比上年同期增3.22%,占年计划2.8万头的51.5%;肉羊出栏2*1只,比上年同期增5.1%,占年计划0.55万头的37.65%;家禽出栏82*43只,比上年同期增1.3%,占年计划200万只的41.*%;肉类总产9091吨,比上年同期增3.3%,占年计划2.*47万吨的44.68%;禽蛋产量151吨,占年计划500吨的30.2%;奶类产量26.12吨,占年计划110吨的23.75%;实现畜牧业产值11549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3%,占年计划3.4亿元的33.97%。

(二)畜产品市场价格情况

1、生猪价格大幅下滑,效益面临盈亏关口。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波动频繁,肥猪、仔猪和猪肉价格全面下跌,前两者下跌幅度很大,后者下跌幅度相对较小。据6月30日调查,活猪价平均8元/公斤,同比下降1*%;仔猪均价8元/公斤,同比下降187.5%;猪肉均价12.5元/公斤,同比下降100%。近期,玉米、豆粕等大宗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了养殖利润新的下跌。在二季度,规模化养殖场出栏一头肥猪平均亏损10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要减少利润200元。老百姓自繁自养养猪户出栏1头猪(不算青饲料和人工费)可基本持平,若管理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亏损。

生猪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猪肉消费总体下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导致我县外销生猪减少。二是生猪产量恢复性增长。在20*、20*年猪价过高上涨和国家政策大力激励的形势下,我县生猪生产稳定增长,能繁母猪数量大幅增加,商品猪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三是猪价周期性波动。生猪价格基本上遵循“3年左右一个小波动、10年左右一个大波动”的周期。我县生猪价格从20*年下半年开始小幅上涨,到20*年8-10月生猪价格创历史最高,最高达17元/公斤,20*年11月价格开始回落。目前猪价仍处于下降之中。

2、家禽价格基本稳定。鸡蛋出场均价在8.3元/公斤左右,同比基本持平。肉鸡均价16元/公斤左右,本地土鸡25元/公斤左右同比下降20%。

3、牛羊肉价格坚挺,养殖效益基本稳定。上半年,牛、羊肉平均销价分别为33元/公斤和38元/公斤,同比分别上升10%和8.6%。目前肉牛均价12元/公斤,活羊均价为24元/公斤。

(三)畜牧业生产形势预测及畜产品市场走势分析

随着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扶持畜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实施,农户依然有发展畜禽养殖业的积极性,后期全县畜牧业生产有望持续稳定地发展。

1、生猪市场周期性规律预示新一轮盈利周期在年末有望到来。2009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不容乐观,按20*年11月生猪市场开始下滑推测,下行期持续一年多后,预计在今年11、12月份生猪市场将逐步回暖,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

2、家禽后市可能出现转机。因国内市场消费群体大、政府拉动内需措施的激励,后期市场可能出现转机。

3、牛羊等畜产品市场继续稳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更加多元化和均衡化,牛肉、羊肉等畜产品在市民“菜蓝子”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下半年牛、羊肉的价格预测将继续稳定并略有上涨。

4、饲料原料价格回落使养殖成本降低。随着秋粮收割上市,农资、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将呈下降态势,为畜禽养殖节省成本、增加收入提供了良好条件。

四、畜牧兽医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落实生猪生产各项扶持政策

1、能繁母猪补贴:

20*年国家首次对能繁母猪实行补贴,每头补贴50元。20*年提高了补贴标准,每头补贴100元。20*年全县补贴能繁母猪43174头,应发放补贴资金431.74万元,惠及全县31711户养殖户。

2、能繁母猪保险:

2009年度全县承保能繁母猪42687头。2009年上半年能繁母猪死亡440头,支付死亡赔偿40.549万元。对鼓励能繁母猪饲养,保护能繁母猪生产能力,有效降低养殖能繁母猪的风险,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进展情况

*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20*年度项目根据普发改农经[20*]751号文件,普发改农经[20*]10号文件及澜发改字[20*]38号文件通知精神和澜发改字[20*]47号批复文件,通过邀标,于20*年9月10日正式开始施工建设,20*年度项目建设总投资100万元,其中上允猪场50万元,勐朗猪场50万元,目前20*年度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已通过县级的初验。20*年度项目根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发改农经(20*)318]文件批复和普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普洱市农业局[普发改农经(20*)611]文件批复的精神,按照普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普洱市农业局《关于下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和生猪扩繁场建设项目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普发改农经(20*)547]的通知要求,于20*年12月28日开始施工。项目建设总投资50万元,其中远山猪场、益场、魏岩林猪场、石兆忠猪场、拉巴猪场各10万元。该项目已进入工程验收及工程扫尾阶段,预计7月上旬可组织县级验收。

(三)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根据《关于云南省20*年新增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实施有关事项的通知》云疫控[20*]28号文件精神,下达我县新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12个乡(镇),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每乡(镇)投资11.48万元,共计137.76万元。按文件的要求,该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们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按突出重点,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整体推进,分乡镇实施的原则。做到建筑结构统一为砖混结构,功能主要包括化验室、办公室、疫苗储存室,符合规划、建设、消防、环保抗震等规定。新建乡镇已开始实施11个乡镇,新建面积为1530.9平方米,其中有三个乡已建设完工,其他乡镇土建工程部分基本完工,资金投入79.8万元,完成总投资的57.9%,预计10月底以前可以竣工验收。物资仪器设备已按项目规划发放到各乡镇。

(四)抓动物防疫及疫病防控,确保肉食品安全。

1、动物防疫。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切实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要求,*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澜政办发[20*]273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二00九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澜政发[20*]156号),县畜牧兽医局下发了《*县2009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方案》(澜牧字[20*]48号等文件,把口蹄疫、禽流感、猪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鸡新城疫等常规动物疫病计划免疫、畜禽死亡率以及疫病监测任务等指标分解下达各乡镇。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业务部门按照省、市、县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共免疫牲畜口蹄疫621686头(只);其中牛178090头,免疫密度1*%;猪428931头,免疫密度100.1%;羊14665只,免疫密度1*%;完成禽流感免疫2193341羽,免疫密度1*%;完成免疫猪瘟439215头,免疫密度1*.5%;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344000头,免疫密度80.3%;完成鸡新城疫免疫2172124羽;免疫密度1*.4%;完成畜禽常规疫苗免疫猪肺疫39489头;仔猪伤寒21399头;牛出败84236头;牛气肿疽52695头;禽霍乱146222羽。

2、强化疫情监测。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全面开展疫情监测。加大规模养殖场等重点部位和场所的监测力度,全面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完成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349头份,其中牛头150、猪89头、羊110只。免疫合格为199头份,合格率为56.81%。鸡新城疫免疫抗体监测248羽,免疫合格173羽,合格为率为69.7%。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248羽,免疫合格138羽,合格率为55.64%。布鲁氏杆菌监测300份,全部阴性。牛羊蓝舌病监测61份,全部阴性。猪伪狂犬病监测80份,全部阴性。猪瘟病源学监测57头份,全部阴性。奶牛结核监测16头,全部阴性。

3、强化市场检疫和屠宰检疫,市场屠宰检疫面要求达到100%,确保上市畜产品安全,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同时加强上允、虎跳石两个动物检查站管理,坚持24小时值班进行查物验证消毒。上半年来全县开展屠宰检疫牛肉2284头,猪肉38931头,羊肉410只,检出病害肉49头。活畜禽检疫:牛5860头,猪42992头,禽91000只;产地检疫牛3230头,猪36193头,家禽31470只;出县境检疫牛5863头,猪11896头。屠宰场屠宰动物产地检疫证的持证率达100%。江桥、上允两个检查站1-6月止共检查车辆893辆,其中检查拉牛车辆66车630头,(无证返回9车157头);检查猪784车42329头,检查鸡43车4310只。有效地杜绝了动物疫病在我县的传播流行。动物执法方面: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无一起动物防疫监督“三乱”行为发生,无一起行政诉讼案件发生。

4、加强h1n1流感疫情防控。根据普洱市农业局《关于成立普洱市防控人感染猪流感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普洱市畜牧兽医局《关于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加强猪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和《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做好防控a(h1n1)型流感疫情有关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县畜牧兽医局及时招开相关会议,对防控人感染猪流感工作作了布置和安排:一是及时成立以畜牧局局长为组长,疫控中心主任、监督所所长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二是做好应急物质的贮备和建立防控猪流感应急预备队。三是及时招开防控工作会议,布置和安排工作,并制定出*县防控a(h1n1)型流感疫情工作方案下发。三是及时将情况通报到各乡镇,做好值班安排,迅速开展疫情排查和监控工作。经排查*县无疫情情况。

5、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肉食品是城乡居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进一步确保我县肉食品安全,今年上半年我县开展了以确保肉食品安全为目标的专项整治行动。根据普牧[20*]90号《关于转发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县畜牧兽医局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县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县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人员和责任人,使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实效。一是积极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建立了非法食品添加物和不合格添加剂快速追查溯源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通过法律宣传、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规范养殖场养殖行为,建立养殖档案、加强畜产品产地、流通、屠宰环节监管等措施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二是积极开展了以“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为进一步做好饲料质量安全执法年行动的各项工作,切实保障养殖产品安全,杜绝“瘦肉精”向反刍动物蔓延,我们周密部署,从源头上抓监管,加大对养殖户用药、用料的安全检查,对我县的养殖大户进行检查,检查违禁药品使用情况。重点检查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禁用兽药和苏丹红等化学物质行为,现场抽查药品仓库和饲料仓库是否有违禁药品和污染饲料,规范养殖户用药行为。检查养殖大户32户(次),监督检查中规模养殖户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疫苗注射率达100%。监督检查中没有发现使用违禁药品。同时在检查时加大宣传,告知广大养殖户关于人食用含有“瘦肉精”食品的危害,杜绝使用“瘦肉精”,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五)加强兽药、饲料的监督管理,确保兽用药品安全。

依照《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转发农业部办公厅蜂用兽药治理行动方案有关文件的通知》(云农办牧字[2009]85号)、农业部办公厅农办医[20*]48号文件和云农明传电字[2009]2号及《普洱市2009年兽药市场专项整治方案》、普洱市畜牧兽医局普牧[2009]5号文件通知的要求,制订了《*县2009年兽药市场专项整治方案》。积极开展了兽用麻黄碱注射液调查,2009年1月对*县城区和上允重点兽药经营市场和部分养殖场(户)进行调查。调查县城区、上允镇2个重点兽药经营市场,14户兽药经营户、5户规模养猪户、8户养鸡户。在检查中目前*市场上和使用环节没有发现兽用麻黄碱注射液的经营销售和使用,同时没有发现非法生产和经营事件。2009年4月至6月,对雪林乡、木戛乡、竹塘乡、拉巴乡、富东乡、文东乡、上允镇、竹塘乡等8个乡镇的兽药、饲料市场进行了检查,重点查处无证经营兽药、饲料和假冒伪劣、违禁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检查兽药经营户32户,饲料经营户56户,抽检兽药22个品种,饲料15个品种,牲畜尿液30头份,出动执法人员92人(次),车辆25辆(次),检查过程中,查处经营过期饲料经营户7户,处理过期饲料520公斤,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无证经营兽药3户,收缴兽药489袋,并下发了当场处罚决定书;查处经营假劣兽药4户,收缴假劣兽药238袋,并下发当场处罚决定书;没有发现经营、使用“瘦肉精”事件,也没有发现经营蜂用兽药的经营户。

(六)扎实推进畜牧业生产各项科技措施,以点带面抓好示范

1、品种改良。上半完成猪品种改良1.91万窝,其中猪人工受精1.42万窝;完成牛冻精改良配种416头,其中摩拉水牛冻精配种112头,产犊牛271头,其中产水牛犊68头。

2、加大青贮、氨化饲料推广力度。上半年加工青贮饲料9121吨,氨化饲料4687吨。

3、引进高产优质牧草,积极推广农田地种植牧草。上半年完成种草1230亩。

4、开展科技培训52期3*0人次,主要开展了人工种草、青贮氨化饲料制作、疫病防治、牛猪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畜禽养殖实用技术推广、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等培训,发放培训资料1500余份。

五、抓改革,建立健全畜牧兽医管理体制。

为建立科学、统一、规范、透明、高效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提高畜牧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按照有关文件精神,于4月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到位。撤销县畜牧兽医中心,组建3个股所级事业单位,动物卫生监督所编制22名(含两个检查站)、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名、畜牧工作站7名,人员已分设划开。乡镇畜牧兽医人员管理职能从原农业工作站中划出,单独设立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人员、工资、公务费等归县畜牧兽医局管理,编制85名。全局设3个股室和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工作站及20个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全员编制126人。

六、存在的问题

前两季度我县的畜牧兽医工作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我县边境线长,重大疫情防控困难大、任务重,重大动物疫情潜在威胁依然存在。

2、畜产品结构方面,猪鸡肉产品比重较大,牛羊肉产品比重较低,草食动物发展滞后,虽然我县大牲畜存栏量大,但是配套服务有待迅速完善。畜产品加工方面,龙头加工企业少且实力和品牌效应不强,对畜牧业的带动力不足。畜牧业生产与加工、经销联系不紧密,养殖企业往往只能控制生产环节,获取生产环节的微薄利润,而营销环节则依赖于经销商,出售的畜产品价格往往受经销商的控制,经营环节与生产环节利润不成比例。

七、下步的工作打算

我们将以增加畜禽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努力实现畜牧业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实现畜牧业的全面发展。

1、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确保畜产品安全。进一步抓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做到全面免疫,提高免疫密度,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防止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的疫情监测和强制性免疫工作,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动物疫病流行动态,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

2、稳定和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加强对村级防疫员队伍的组织领导,加大村级防疫员的培训。

第9篇:猪场兽医体系范文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畜牧业高速发展,然而,与之相伴的兽医相关部门的管理问题也凸显出来,虽然我国各个基层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有些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呈现滞缓状态,调整畜牧业的发展成为了发展农业的重中之重。加强和保障兽医队伍的建设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为其提供安全保障。本文将在了解目前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情况下,对目前管理部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畜牧业兽医标准化意义对策

在于并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更新管理观念,使其措施阻碍了当前畜牧业的发展,于是,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对此问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下面,笔者就对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意义及措施进行浅谈。

标准化的这个定义揭示了标准化的如下特征:标准化不是一件孤立的事物,而是一个活动过程,主要是制订标准,贯彻标准,进而修订标准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不是一次就完结了,而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每完成一个循环,标准的水平就提高一步。标准化的效果只有当标准在社会实践中实施以后,才能表现出来。

因此,畜牧兽医标准化就是“为了畜牧兽医行业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标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实施的活动。

1、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基层畜牧管理部门并没有采取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而是仍旧沿用传统的老一套千家万户散养的旧模式,这种运作模式曾经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已经不能适应畜牧业的发展。目前在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工作的技术人员一大部分年龄偏大,据相关资料显示35岁以下的从业人员仅仅只占基层兽医从业人员的28 % 。年老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已过期,并没有及时更新业务水平与专业技能,没有很高的学历,只有一些兽医经验,但却还沿用一家一户生产服务的模式。此外,年龄较小的青年工作者,并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同时欠缺知识技能的积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防疫技术的薄弱使得畜禽疾病的堵、防、检、控等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很多的基层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都存在经费不足、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国家并未给予相应的补贴,情况较严重的甚至发不出员工的工资,打消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服务范围狭窄。基层畜牧兽医部门长期固守以生猪医、腌、防的服务方式,收入来源具有局限性,很容易使经济陷入困境。基层畜牧工作大部分已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很难对其统一管理,职责分配不清晰等原因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现象,同时,基层工作量大,职权交叉和分离的现象给防检疫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矛盾和困难。管理体制的问题使得畜牧兽医工作很难得到真正的开展和落实,给畜牧工作的长期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我国基层防疫的工作条件比较落后和艰苦,无法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员工老龄化又造成了严重的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此外,由于缺乏经费的原因,使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缺乏必要的医疗设施,使得高致病性疫情经常发生。

2、兽医的标准化工作

2.1健化猪群,加强监测

由于传统兽医重治轻防,以至农村养猪经常是旧病未除,新病又来,疫情不断,既花费了资金,又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降低了养猪的经济效益。经营者必须加大对防疫、检疫、监测、诊断设施的投入,必须按规范标准饲养生猪,必须完善管理制度;兽医的工作更加具体,必须深入猪舍开展防疫检疫,对场内所有猪舍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一旦发现病猪就能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果断地决定处理方法。基层兽医工作者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工作,不得有丝毫的马虎,不能忽视任何疑点。

2.2科学免疫,规范操作

近几年农村养猪一年到头都在进行免疫接种,使人们疑惑的是农村养猪传染病不但没能控制和消灭,而且还有扩散和发展的可能。剖析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一些单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旦有新的传染病,就研制疫苗,未经完善的中试程序和科学的验证,在安全性还不明了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大面积推广,不仅没有控制疫情,反而造成扩散。二是一些农村养猪经营者错误地认为,猪一旦免疫接种就进入“保险箱 ”,其实不然 ,就免疫理论而言 ,目前疫苗实际都无法做到。三是免疫程序合理性和免疫操作规范与免疫效果具有关联性,这是农村兽医必须掌握和注意的重要环节。

2.3定期驱虫,提高效益

养猪多数都有寄生虫病,因此定期驱虫是规模养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驱虫药的种类很多,建议用广谱的驱虫药如盐酸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拜美康等。不管用哪种药物驱虫,投药后3天内猪粪要及时清除,并消毒地面以杀死驱出来的寄生虫,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

2.4标准饲养,全程保健

兽医工作要在不放松生猪防治工作的同时,转向抓好生猪的标准饲养和保健工作。一要创造适合于生猪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即猪舍的周围环境要有利于防疫、远离化工厂、垃圾处理场,与居民区、交通干道保持一定距离,猪舍的朝向、高度、温度、湿度、空气、舍内卫生、饮水卫生、饲养密度等要使猪在猪舍内感觉舒适。二要保证供给生猪各生长阶段不同的营养需要,保证营养均衡。三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要求,制定饲养标准,严格按标准工艺饲养,提高养殖水平。四要根据不同季节及周边生猪健康状况选择药物定期预防猪病。五要加强生猪生长状况的记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保健措施。

2.5科学管理,与时俱进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新的疾病也不断出现,仅凭固有的知识和传统的经验,已不能满足现代养猪的要求。因此,兽医科技人员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做到与时俱进。加强管理,合理安排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经营者既要懂经济又要懂技术,还必须有足够的分析市场能力。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使生产和销售相结合,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结语

畜牧兽医工作必须要实施标准化管理,本文中,首先对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又对畜牧兽医标准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