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想象力的本质范文

想象力的本质精选(九篇)

想象力的本质

第1篇:想象力的本质范文

思想模型的运用有助于基本概念的建立,基本理论的理解,对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科学方法论的训练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本文就思想模型在化学教学及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思想模型 化学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24-02

模型就是理论的本质部分之一,它对于理解科学理论是必不可少的。运用模型是我们常用的科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模型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名化;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对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教学的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善于运用模型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论的训练。

人们一般把模型分成物质模型和思想模型(也称思考模型、观念模型)两大类。物质模型是以几何上的相似原理为基础,模仿原型按比例扩大或缩小而制造的物件。思想模型是指人的头脑中经过思考建立起来的非物质的观念性的东西。是为了便于研究而建立的高度抽象的,具有某种极限特征的理想客体。这种模型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述;也可以用符号、图解、图表、示意图等形式体现出来。

对于物质模型的运用,在中学或大学运用还比较普遍。但对于思想模型的运用,人们还很不自觉,尤其在专科教材或教学中很少渗透运用思想模型。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授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因此,在医学文化课中渗透科学方法论教育乃是至关重要的,而模型正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之一。

物质模型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采用物质模型,通过新异、鲜明、强烈的外界刺激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综合性的信息传输,为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创造了条件,这是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例如,解剖课的教学,就是通过真实的人体――尸体和解剖图形、标本等物质模型。然而它决不是学生理解知识过程的全部,教育者应把重点摆在生动的直观向抽象的思维过渡。思想模型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环节。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我们应该自觉地运用各种抽象的思想模型。本文就思想模型在化学教学及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作用做些初步的探讨。

一、思想模型有助于基本概念的建立,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是以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过程。生动的直观是人们运用直观的方法获取对自然的感性认识的阶段,是对自然认识的起点。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为引入基本概念就要利用某些思想模型和物质模型互相转化的关系,把那些学生不能看到的思想模型转化成让学生看得见的东西,从而能使学生通过物质模型建立思想模型的轮廓,便于学生接受。如讲构象这个概念时,将某化合物的结构式制成物质模型(如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使某个烃基沿σ键键轴旋转,得到了各种可能的构象模型。这样使构象这个思想模型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构象这一概念,从而提高了认识能力。

通常学生学习知识,掌握基本概念有如下四个过程:首先,是学生接受信息。而思想模型的引入,会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有形的轮廓,这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感知对象的信息”,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结构及性质等内容;其次,是学生将接受的信息同化。这一过程对学生消化理解所学的知识尤为重要。教师若采取思想模型进行教学,将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会把模型与其它有关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对消化知识、理解概念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然后,是运用这些知识或概念,进行各种练习,将所学的知识巩固起来;最后,是学生将这些知识进行自我反馈,使其与初始接收的信息发生共鸣,进一步升华,提高他们的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解羧酸的有关知识时,我们首先让学生理解好羧酸的思想模型(如乙酸的结构模型),羧酸中羧基上的原子与原子之间的价键,每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电子云的分布等情况。通过生动的语言或形象的示意图表达给学生,使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了羧酸的结构图象,这就为学好羧酸的性质等内容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当学生理解、消化、巩固羧酸的有关知识时,羧酸的思想模型始终起着作用,使学生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有了灵感和动力。

教学实践表明,思想模型对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增强认识理解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只要教者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精心设计好教学程序,在课堂上善于使用好思想模型,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思想模型有助于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想模型是为了便于研究而建立的高度抽象的客体,它体现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它是我们建立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也是我们化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深入理解化学的基本理论,教者应该把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寓于思想模型的建立、深化与应用之中。要善于介绍前人是怎样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并把这种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

1.建立思想模型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只有对客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抓住支配现象最基本的东西之后,才能用模型去反映它,这就需要我们从研究的问题出发,对经验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排除其中的次要因素,抽出重要特征加以概括。

我们在介绍乙醇的分子结构时,根据已经得到的实验事实(乙醇的分子组成是C2H6O,C、H、O的化合价分别为4、1、2),给学生介绍人们对乙醇的分子结构提出的两种可能的思想模型,既可能是CH3―O―CH3,也可能是CH3―CH2―OH,然后,提出实验证明只有1/6的氢原子被钠原子置换,故人们最后得出乙醇的分子结构为CH3―CH2―OH的结论。把这种思想模型建立的简要过程及其方法介绍给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从中学到了思想模型的建立需要抽象这种方法。在确定了乙醇的结构式后,再对官能团部分的思想模型进行剖析,分析-■-O-H价键之间的电子云分布,价键的极性,键能的大小以及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情况,初步找出易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键。通过分析乙醇的结构,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了物质结构与化学反应的关系之中。在今后遇到类似的教学内容时,学生就可以通过分析结构找出未讲授的物质的化学性质。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基于实际情形,在思维中排除次要因素,抽出重要特征并加以概括,使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达到理性的高度,不致使学生感到一些概念似乎完全是主观设想的结果。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实验或实际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正确思维,抽象出科学概念的能力。

2.建立思想模型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这就需要构思。构思是形成概念,提出假说,建立模型的重要思维方法。思想模型的建立往往需要人们发挥形象思维的功能,构造出唯象的图形模式。

在给学生介绍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时,教师不仅介绍了卢瑟福原子模型本身,还介绍了原子结构模型形成发展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模型具有流动性、互补性和条件性。同时介绍了卢瑟福的构思过程:他想实验中竟然有少量α粒子发生偏转,个别的发生反弹,一定是遇到了大质量荷正电的障碍物,把这部分叫作原子核,另一部分即电子绕核运动,中间有广阔的空间,这样构成了原子的整体结构。像这样的模型是在思维中建立,未被实验进一步证实以前,具有假说的性质,但具有一定的形象,有一定的结构,经过不断补充、修改,可以逐步发展成为成熟的理论。在以后我们讲到模型或用到模型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抽象和构思这种思维方法,使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比以前容易多了。

3.建立思想模型还需要大量猜测和推断。猜想是科学思维创造性的突出表现。“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在建立思想模型过程中,有时可以从较少的科学事实出发先猜测一个简单的模型,然后通过实验或经验,对模型的近似程度进行估计和修正,逐步去逼近真实的原型。

教师在讲苯的结构式时,着重介绍了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结构式的“梦”。指出这种结构式既不是简单抽象的结果,也不是直接构思的产物,而是做梦“猜”出来的。这是由于他善于独立思考,平时总是苦思冥想有关原子、分子以及结构等问题,才会梦其所思;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化合价真正意义,善于捕捉直觉形象;加之以事实为依据,以严肃的科学态度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和探讨,这一切都为他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当然这种猜想,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在大量实验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诚然,学生的学习不同于科学家的研究,但他们在学习前人的成果时,同样需要猜想,这无疑对学生理解和把握本质大有好处。

综上所述,思想模型在化学教学和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在教学中,学生可以凭借教师的口头讲解,教材上的文字描述、图表、流程图、示意图、模型图、化学符号以及物质模型等,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想象出物质结构的形态,某个平衡的可能状态,某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某种变化发生的过程和可能产生的结果等。这无疑对于学生基本概念的建立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是行之有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介绍思想模型建立的方法和过程无疑对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增强十分有益。

第2篇:想象力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象;本质

现象与本质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有本质,必有现象。遵循这一思路,我在学习、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候,常常想到社会主义现象这个问题。但社会主义现象该如何概括,它与社会主义本质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类研究成果目前尚不多见,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社会主义现象

现象是事物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的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依据这一唯物辩证法原理,我们可以认定: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

如何概括社会主义现象?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我们大致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个方面来把握社会主义现象。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美妙的情景:人人都受到良好的德、智、体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方面的教育,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在政治、经济、思想和个性方面都得到彻底解放,成为社会、自然和自己的真正主人;劳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整个社会变成了“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阶段)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实行产品经济;国家失去政治职能,不再具有政治压迫性质,只有社会管理职能;等等。

上述社会主义现象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很长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样式去建设社会主义的。它寄托着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社会主义的现象中国有吗?中国正在搞社会主义,与之相比,够格吗?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理所当然地要高于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因而看待社会主义,应当从共产主义的高度着眼,不能因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过重大波折以及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状况而降低社会主义的水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一些社会主义现象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依托,是合格的社会主义(相对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而言)应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

当然,应该承认,中国目前搞的社会主义远未达到马克思、恩斯斯所设想的程度,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的谈话中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也就是不够格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必须实事求是,充分看到这一点。

然而,尽管不发达、不够格,中国毕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中国社会主义又有哪些现象呢?我们仍然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方面来概括。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物质文明上表现为奔小康、求富裕的极大努力,精神文明上表现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极大努力,社会风气上表现为弘扬正气、扬善抑恶的极大努力。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经济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此外,与社会生活、社会制度密切相关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以及国家的政令、法律、法规等等也都是社会主义现象。

以上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象的不完全概括。之所以与合格的社会主义的现象相差甚远,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之上,而不是象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那样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政治制度、思想意识、经济制度等方面建构了一定的社会主义现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大进步,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但是,发展生产力的峡谷是不能跨越的。目前中国社会主义现象比合格的社会主义现象相差甚远,与缺乏来自生产力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持密切相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难从中国社会主义现象中看出合格社会主义的雏型,不难听到向合格社会主义前进的坚实的脚步声。

二、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以往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不是说我们以往对社会主义问题一无所知,而是指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应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现象的描述是最有水平和最具普遍性的,后人无出其右者。邓小平同志坚决主张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以深刻的启迪。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最权威、最科学的概括,则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最为了不起的贡献。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用毋庸置疑的语气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如此清晰、准确的概括,这在国际共运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概括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一,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具有普遍性。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邓小平同志是最讲究实事求是的,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什么阶段,他最清楚。他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理所当然地要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符合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要求。然而,邓小平同志又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战略家。他在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又是放眼整个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他没有使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而是直接用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其用意是很清楚的。因而,我们学习、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时,要以忠于原意为出发点。再者,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最深刻、最稳定、最高层次的东西,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本质一经科学地概括出来,也就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全过程的东西了。因此,无论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或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或外国的社会主义,本质都是邓小平同志概括的五句话,区别只是在于对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是将来时(即五句话并未实现,还有待于去努力),对合格的社会主义是现在进行时或过去时(即五句话正在实现或已经实现)。

第二,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是论证出来的,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也不是对资本主义或其它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进行批驳、谩骂中体现出来的,而是要在实践中实干出来的。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前两句突出了生产力的首要地位,体现出强烈的实干精神,从而克服了长期以来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倾向。社会主义能够比资本主义以及其它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这在理论上早已得到了证明。邓小平同志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④没有生产力的大发展,说到底就无任何社会主义优越性可言。邓小平同志抓住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特性,也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法宝。后三句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突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成果归谁享有的问题。“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共同理想,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做到这点。邓小平同志反复阐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⑤“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⑥前两句与后三句互相联系,兼顾了效率与公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而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⑦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一方面指出了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又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上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质的规定性,不能动摇,但对于如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则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勇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是质的规定性,不能动摇,但对何时或用何种方式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可以因时因地有别。中国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暂时保留了私有制、剥削和差别,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消灭私有制、剥削和差别。总之,一切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事都可以大胆地去做,一切有利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事都可以放开地去做。将社会主义的原则性与建设方式、方法上的灵活性充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实事求是精神。

第四,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如果加进去对人的关怀就更好了,言外之意是邓小平同志忽视了对人的关怀。这实际上是一种片面、直观的看法。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毕生所从事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恰恰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首先是对全体人民的普遍关怀,表现为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追求。资产阶级也曾标榜“平等”、“公平”,但事实上做不到。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后三句话实际上就是对资本主义的不公平在生产关系层面上的否定。其次是尊重人的个性,表现为为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而,允许和鼓励先富又不是为了搞两极分化,目的在于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种关怀既博大又具体,充分体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的宽阔胸怀。

第五,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表明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展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要认为社会主义的理论一经创立和传播,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也不要认为一些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一经建立,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纠正历史偏差,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但是,他使用的是动态的描述方式,表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永无止境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既不能为此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也不能为此急于求成,盲目冒进。

三、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对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可作如下的分析。

第一,两者是对立的。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在特征,是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有些(如社会生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主义本质存在于社会主义内部,不能被感官所直接感知,只能用抽象的思维方式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象是丰富的、生动的、易变的(比如,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制度体制是可以创新的、政策法规是可以修订的,等等);社会主义本质则是深沉的、单纯的、贯彻始终的(但有个逐步展现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现象,尤其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现象因国、因时而异,是个别的、具体的,从而也是片面的(例如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会产生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社会主义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第二,两者是统一的。两者互为存在的前提,不可分割。没有脱离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主义现象,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程度,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现象的样式。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露和表现,其样式的不同又反映着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状况。

第三,弄清两者辩证关系的重要指导意义。由于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是对立的,就不能把社会主义现象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比如,公有制、按劳分配、无产阶级、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都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们在实现形式上的变化或暂时中止(这里单指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暂时中止)都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本质。弄清这点,有利于人们更加进一步地解放思想,澄清各种疑惑,脚踏实地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两者具有统一性,在建设社会主义(哪怕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就不能不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就不能不坚持人民民主(实质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就不能不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乃至重大的方针政策。如果这些东西都不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无从体现,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就会动摇。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既要透过社会主义的现象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同时还要大力营造、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现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让人民群众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新版第一卷,第294页。

第3篇:想象力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诗性;诗性智慧;课程

课程就是故事,成人和儿童借由故事这一载体一起畅谈过去、现在和未来,借由故事传递知识和经验,这些故事就构成了课程(Pinar&Grumet,1976)。在大多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神话、故事、梦想、想象等构成了课程的主体,这种故事分享的课程深深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和学习。但是,随着社会的工业化、都市化、现代化发展,课程逐渐成为一种学术领域,开始偏重抽象的、外显的、纯理性的知识,开始强调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评价、班级管理、制度结构等标准化的指标。课程逐渐由诗性随意的故事物化为中规中矩的文本,更加重视客观理性和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导致情意教育、心灵教育、体验学习等不符合客观理性思维的学习机会逐渐被忽视。在这种完全依赖标准化评价的情境中,我们看不到丰富的、完整的、独特的儿童,忽视了科学和数学自身的美,忘记了探究的热情和喜悦,教室变成了受控制的环境,而不是参与式的学习场所。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认识论和新的思考方式来认识现代化带来的各种危机,重新探讨人类经验中隐含的、神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关心人的独特性,关注儿童天生具有的与人类本性一致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好奇、畏惧、夸大等特质,用以对抗理性主义认识论的课程盲区。在这种情况下.诗性智慧(mythopoetic)的课程论述应运而生。

Kesson(1999)认为,诗性智慧是“最深层的个人的活生生的经验,不管是深度的或肤浅的,不管是复杂的或单纯的”。诗性智慧的课程论述已经成为对抗理性主义课程论的有力武器。本文意在探讨诗性智慧的内涵和特质,论述诗性智慧课程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意义。

一、诗性智慧的内涵与特质

诗性智慧由故事(muthos)和创造力(poiein)组成,包含叙说、自传、心理分析、审美等多种形式,能触及人性的根本层面。诗性智慧是一种诗性的旅程(astral journal),是外显的课程转化为内在意识的过程,旨在追求个人内省或精神的解放。诗性智慧包括感性、情绪、意象、梦想、幻想、直觉、欲望、热情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特质,也应该成为儿童学习的主要课程(Kesson,1999)。

人类社会的起源是“诗性的”,“在人们还没有能力从事物中抽取形式和特质时,一种本性的需求产生了诗性性格”。人类的原始本性是无知的、感性的、热情的,具有想象、模仿、记忆、察觉的能力,也具有好奇、畏惧、揣测、夸大等特质,这种蕴藏在人类内心深处的本性蕴含着强大的动力,既具有建设性又具有破坏性.而这正是创造事物的基础。这种人类的原始本性就是“诗性”的本来意义。

诗性既具有建设性又具有破坏性,甚至还有一些野性,因此诗性必须借由道德智慧的引导才能创造出社会的文明。诗性智慧即是道德智慧对原始诗性的导引过程。诗性智慧的导引启动了诗性的能量,加速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步伐。

对诗性智慧的研究是一个严谨的解神秘化(demythologize)的过程,注重追寻现象的根源和本质,强调利用诠释学的想象揭露事件的不合时宜性,并对此加以解构,以适合需要的新解释代替或者完善失去功能的旧解释。这个过程不会因为发展了新的解释而终止,而是依照变动的视野对新的解释不断进行诠释、再诠释,形成诠释学的循环。Haggerson(2000)认为,诗性智慧的研究者会对教育、学校、课程、教师、学习者等加以研究、诠释、再诠释,然后将这些诠释用诗性的形式呈现出来。诗性的形式可能是诗,也可能是音乐、戏剧、故事,或者是叙说、隐喻、语言、符号等。

二、诗性智慧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

诗性智慧强调人类社会的起源是诗性的,是无知的、感性的、热情的,包含原始的毅力和活力,甚至还有一些野性。人类的诗性本性与儿童的自然天性相契合,儿童天生就具有想象力、模仿力、记忆力、察觉力、创造力和好奇、畏惧、揣测、夸大等特质。这些特质虽然缄默地存在于复杂的心灵层面,但能展现无比的力量。诗性智慧的课程正是强调要利用儿童的这些特质,选取流动的、积极的、即兴的学习方法,调动听、看、说等感觉器官,鼓励儿童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追求研究的严谨性和创造性,在与他人的对话中不断提升思考的质量,养成不断诠释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诗性智慧的课程论述对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有许多启示。

1.发挥故事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教师常常把故事当作工具,用以引起儿童的学习动机,吸引儿童进入“真正的”课题,学习或记忆冰冷、生硬的知识。故事沦落为引起儿童学习兴趣的“饵”,成为理性教育的牺牲品,儿童想象的权利被剥夺了。事实上,故事是促进儿童想象力发展的有效形式。好的故事讲述者能利用语言触动儿童的心灵,激发儿童的想象,让儿童产生更多想象的可能性。“说故事者利用语调和嘴形塑故事,听故事者用耳朵形塑故事。”

2.创设体验学习的机会

体验学习是靠身体完成的,体验的结果存在于心灵和精神之中。儿童只有实际参与到世界、他人和自己的活动中来,才能对事物产生有意识的反应,才能进行学习。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是通过身体的参与内化为心灵体验来完成的,因此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要从人与人之间的自发性的身体活动开始。在共同合作的参与性活动中,儿童能够引发自己的学习,自发性地发展自己的能力。身体对情境中的事件作出积极的反应,心灵将这些反应诗性精致地结合在一起,进而促进诗性智慧的发展,这正是诗性智慧课程论述的本质。

3.重视想象力的发展

诗性智慧的课程论述强调好奇心、创造力、想象和快乐的力量,这些素质能让儿童的生活变得丰富而有意义。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培养这些素质,正是美学课程的核心追求。Eisner(2002)认为。想象是飞行的通行证,它能探讨现在没有但将来可能会有的事物,能预测未成熟的结果,能认识和接受关于艺术作品的多元的评价观点。

课程美学研究者强调,在所有的认知能力中,想象比其他特质更能打破习惯的僵化和惰性,如果不能克服这种惰性,重复性和统一性将打消主动学习者的热情。想象自己在另一个空间,在一个陌生的孤岛上,摸索不熟悉的世界,这样我们才能渐渐质疑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现象,察觉日常生活中的僵化和惰性,意识到各种可能性的存在,开始走向质疑和惊奇的时刻。

第4篇:想象力的本质范文

摘要:研究艺术美学的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关于艺术美的本质。美是能引起非功利性的主体自我确认的形象。艺术是一个由人为的感性形象所引发的具有自我确证价值的虚拟世界。在了解了美的本质和艺术的本质之后,本文从四条探求美的途径出发,结合著名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分析探讨了艺术美的本质。

关键词:莫奈;日出?印象;艺术美;本质;自我确认

艺术美的本质问题是艺术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全面理解艺术美的基本规律是一个关键。美是能引起非功利性的主体自我确认的形象。艺术是一个由人为的感性形象所引发的具有自我确证价值的虚拟世界。分析艺术美的本质,应当从四条途径出发:一、基础本质,人为性的感性对象;二、中介本质,想象中的形象系统;三、核心本质,自我确证性的虚拟世界;四、超越本质,暗示终极性存在和价值的意义世界。下面对印象派代表人物法国画家克劳德?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进行赏析,研究艺术美的四层本质的具体表现。

《日出?印象》是作者在家乡阿弗尔港口的写生作品。描绘了日出时分海上迷雾朦胧,一轮鲜红的太阳跃出水面,阳光反射的色彩和岸边影影绰绰的景物尽数倒影在水中,交融渗透,天空是色块晕染的微红色,海水是线条交织的淡紫色,作家用独特的笔触将短暂的晨曦中这一美好的景象展现出来,充满生命力。这幅作品在1874年的印象派画展中引发了整个欧洲画坛的强烈震动。

解读莫奈的视觉之旅,首先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为性的感性对象——这是艺术美的基础本质。这种人为性集中体现在艺术品的感性物质载体上,没有人为的物质载体,就没有艺术,也就没有艺术美。作品使用的画布和油画颜料构成了它的物质媒介,而莫奈独特的印象派笔触,大胆而“凌乱”,信手几笔,看上去草率粗糙;以及色彩分割的画法,热烈奔放,近乱而远和,近粗而远匀,这些形式符号对于人们来说也是客观性的存在。

艺术美通过基础本质,要进入想象中的形象系统这第二层本质。主客观关系派美学强调美学既不是客观之物,也不是主观的精神,而是一种将这二者联系起来的想象形象。谁没见过日出?然而莫奈的《日出?印象》却是不同的,作家忠于自己眼睛所看到的真实,却用大胆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对自然的直观感受,他采用风景写生的直接画法,色彩热烈奔放,线条粗狂有力。这是艺术家在创造形象世界的过程中,对形象的加工改造,生活形象是客观的,但艺术形象并不是照搬生活形象,加入了艺术家的想象后,体现了艺术形象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莫奈的印象派向人们传达着绘画不是摄影,不是原封不动的反映外在世界,不是没一个细节都绝对真实都终于生活,绘画的艺术美要高于生活,更加栩栩如生。同时,主客观的统一也体现在欣赏者身上,画作展现给欣赏者的仅仅是一个二维空间的平面形象,我们却可以通过想象将其在脑海中还原成一个立体形象:拂晓时分,一轮红澄澄的太阳缓缓升起,挣扎着冲出平静的水面,划破浓浓的晨雾,跃然在我们眼前……这都是我们根据自己的记忆,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审美补充,从而完成了主客观的转化与统一,体现了艺术美的这一中介本质。

艺术美本质中还有更深层的内容,即作者与欣赏者的自我确证。自我确证在审美中是最关键的环节,是艺术美的核心本质。艺术以美为目的,艺术美作为一种人为之美,艺术的使命就是为大众提供一种自我确证的可能性,让欣赏者在艺术品虚拟世界的浮现中获得对自我的确证。艺术美所引起的自我确证中有三个层次——对生命的自我确证、对生活经验的自我确证、对自由的创造力的自我确证。莫奈的《日出?印象》体现了第三层次。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慢慢增强,画家也开始越来越尊重自己的主观感受,希望表现自己眼前真真切切的世界和内心真实的感情,在自然的色彩中,物体的色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一座教堂是灰色的,但是它在朝阳的照射下就变成了金色,当夜幕降临它又变成了黑色。环境和光的变化,物体的颜色是随之发生变化的,莫奈的《日出?印象》就是抓住这瞬息万变,转瞬即逝的光与色的印象,他不拘泥于严密的轮廓和细节的描摹,而是着眼于现场写生中迅速捕捉太阳、船只、建筑、大海等所有这些变化着的对象,努力追求的是红色的太阳在海面上跳动着的光,变换着的色,流动着的水波和大气……用自己的笔记录下眼前的景色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他在以自己的笔诉说自己对自然美的真实感受,一反当时以神话、英雄、贵族、骑士为题材的萎靡气息。这正是艺术家的创造力实现自我确证的过程,一方面是想象,在头脑中形成形象,另一方面是传达,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想象中的形象传达出来。对创造力的自我确证还表现在欣赏者方面,莫奈清醒的意识到,欣赏者有足够的创造力,因此他不是创作呆板再无创造可能性的形象,而是将色块在我们的眼前不停的跳跃,融合,使我们不知不觉中被带动被感染。我们在欣赏这样的作品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将作品中隐含的内容补充完整,超越艺术家所划定的边界而获得更自由的创造。

艺术美还具有超越本质——暗示终极性存在和价值的意义世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美本质层次。欣赏者在品味形象世界和意义内涵时,在审美愉悦的推动下,精神达到高度活跃状态,超越感性生命的有限性、孤立性,感悟人生的目的、历史的宿命、生存的价值等。莫奈对于传统视觉的叛逆是发自内心的,在这幅画里,所有的形象都是朦胧的,没有写实的细节,美丽的光线和色彩令人目眩神迷,即使在云层下,整个世界也都是明快亮丽的灿烂阳光,有着一种不可抗拒的直指人心的力量,勇敢探索,辛勤作画, 默默地接受失败和成功的考验,以变化的光线、颤动的空气、绚丽的色彩,谱出了一曲对大自然的新的赞歌,面对这样一幅美好的作品,我们很难不为作者诚挚的爱所感动,为大自然伟大的创造力喝彩。

艺术美具有人为性,它所依存的载体是人为的,艺术美的生成需要想象为中介,在想象世界的展开中,艺术欣赏者获得了自我确认,对于有的艺术品而言,欣赏者还可能由艺术美上升到终极性存在和价值的意义世界。感悟艺术美的本质,有助于我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将生活的形象变成我们笔下的艺术作品,实现对自由的创造力的自我确认,让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追求艺术作品的深层次意义。

参考文献:

第5篇:想象力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空间想象能力 二维空间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116-01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中分别强调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中学数学中的空间想象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在初中学数学学习中,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包含如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学生对点、线、面、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这些几何图形的认识,探索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欣赏并体验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运用坐标系确定物置的方法,发展空间的观念。

其次,学生学会借肋图形来反映并思考客观事物或用语言、式子来表示空间形状及位置关系;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区分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基本图形与基本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最后,能根据几何图形性质通过思考创造出合乎一定条件、性质的几何图形。

上述各方面都以观察、分析、认识图形性质的能力和画图能力为基础。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互相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 让学生牢固掌握有关空间形式的数学基础知识

空间想象能力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在初中数学中,有关空间形式的数学基础知识大体上是: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分析、综合和抽象思考二维(平面)空间形式的基础,也是理解三维(立体)空间图形性质的基础;数轴、坐标法、函数图象、轨迹、几何量的度量与计算等基础知识是由数量关系想象空间形式的基础;投影的基本知识又是识图和绘制、识读空间图形的基础。因此,是学生扎实地学好这些有关空间形式的数学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必备的先决条件和基本途径。

我们在解决某些问题时,经常会考虑“数形结合”的方法,其实质就是要求将表达空间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语言或式子与其具体的形状、位置关系结合起来,互为想象,取长补短,以利于问题的解决,从而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方法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和空间观念

帮助学生建立已知图形和需要构造的图形、数、式和图形的关系,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的对应关系,往往采用对比和对照的方法,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有益的。例如,在旋转、平移、三视图和图形的折叠与展开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实物模型或多媒体教学与原有图形进行对照,分析其性质;另外,在学习中,教会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训练,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各种解法的对比,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来提高学生空间想象思维能力。

在平面几何的基本图形及其组合图形中,对照所需要的图形,构造辅助线及辅助图形等,都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好时机。例如,在证明梯形的中位线定理时,如果对照已经学过的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就会发现结论类似,因而可启示学生在梯形的图形中,设法构造出一个与它有公用中位线的三角形;进而可试探添加辅助线,转化成熟悉的三角形,勾通与梯形上、下底的联系,问题得以解决。

3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与其数学创造性思维有一定的联系。可以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突破点。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突破了习惯思维的束缚,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它或是提出了有新意的观点。如:在学习了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后,在回答说出“你所见过的轴对称图形有哪些”有的学生答:枫树的树叶;“你身边熟悉的中心对称图形有哪些”有的学生回答:雪花;“你所知道的圆形东西时”,有的学生答道:水珠是圆的、鼻孔是圆的。这些回答都具有想象丰富、视角独特,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4 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加强严格的训练,同样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6篇:想象力的本质范文

如果你想知道钻石.世上有宝石学校可读,有证书可以证明你的鉴定力。但如果休想知道玉,且安安静静地做自己,并且从肤发的温润、关节的玲珑、眼目的光澈、意志的凝聚、言笑的晴朗中去认知玉吧!玉即是我,所谓文明其实亦即由石入玉的历程.亦即由血肉之躯成为“人”的史页。

道家以目为“银海”,以肩为“玉楼”,想来仙家玉楼连云.也不及人间一肩可担道义的肩胛骨为贵吧?爱玉之极,恐怕也只是返身自重吧?

――张晓风《玉想》

【技法支招】

所谓“现象一本质”思索法,就是考生在作文时将某种启示或感悟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来放在文章开头或结尾,用以统率或者总结全文的一种写作方法。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现象一本质”思索法更能充分发挥这种方法的优势。因为议论文旨在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剥去现象的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探讨事物的内在属性,高屋建瓴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马克思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说我们看待客观事物不能只是停留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上,而要找出事物的根本属性。一般来说,一种事物的根本特点、根本属性、内在规律等,都可以叫作“本质”。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现象人手: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理性概括。如果考生能透过现象的迷雾,作深入思考,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就能发掘出事物的本质来。具体到考场作文,比如考生写议论文或者散文,就不能仅止于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分析,而要着眼于对精神世界和事物的意义、影响进行发掘: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揭示某一道理或印证某一规律,给人以启示,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第7篇:想象力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视觉艺术;感受;本质观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270-01

一、何谓艺术的本质

艺术作为文化的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它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只是整个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从属和依附于文化大系统,并受到制约和影响。艺术的创造不能无视生活,真正的艺术一定会基于生活的积累而又高于生活原型。历史编撰学和近年来兴起的所谓计量史学格外强调历史文本的意义与价值,殊不知任何历史文本都是一定条件下的语言文字和符号,它们只能代表历史实在、历史事件或过程,并非就是历史实在、历史事件或过程本身。作为艺术的历史学,是透过这些语言文字和符号,根据个人的经验、知识背景重建话语解释体系,尽最大限度地剔除语言文字等符号对历史真相的掩盖、遮蔽、作伪,创造更加合乎人们审美需要、合乎人们心灵期待的历史作品。

二、古典艺术本质观

(一)西方对视觉艺术本质的探讨

西方视觉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其形式和风格在每一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分期”是将漫长的艺术史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以求更好的认识和把握其风格变化和形式特征,以及导致这种风格和形式变化的内外因素。

苏格拉底“从道德出发”的艺术本质观是借助于归纳法,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美德行为的分析和比较,寻找“一般”美德,得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首次将“真”与“善”统一起来,苏格拉底的研究焦点与研究方法的变化,导致他对人类现实生活中的艺术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并且是在自然与道德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而不是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进行思考。

亚里士多德美学体系的基础虽然还是“艺术的本质在于摹仿”,但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摹仿”已经不仅仅只是“再现”的含义,而且包含了“创造”的意义,艺术不是简单机械的复制现实,而是要创造典型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这当然也意味着艺术摹仿乃是一种美的逻各斯,而非有违真理的虚构。亚里士多德作为影响西方美学上千年的代表人物,他的有关艺术真理品质的这种见解自然成为后来西方艺术真理观的基石。

(二)中国古代对艺术本质的探讨

中国古代哲学家对艺术的本质做了积极地探讨,这对今后中国学者研究艺术的本质起了相当大的帮助与借鉴作用。

儒家思想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而这恰恰是艺术想表达的,艺术从儒家思想中吸收并发展,从而自成一派。从这三点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与艺术紧密联系,目的相似,从其对比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儒家思想对艺术的影响。

三、现当代视觉艺术本质观

(一)海德格尔的艺术本质论

物因素的构成有多种,大小、强度、色泽、声音、光亮等。这些因素左右着我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质料与形式的不同,是我们探索物之物性的原因。“有用性”是器具存在的本质,形式与质料同时隐藏在这种本质中。艺术作品不完全同于器具。器具服从有用性的原则。艺术作品不一样,它不具备实用原则,它形式与材料的选择不受外来强制性影响。在这一点上它接近于形式和材料服从其自身原始规定性的“纯然物”。所以海德格尔认为,器具处于纯然物和艺术作品之间。

(二)二十世纪的表现论

视知觉形式动力具有最自然、最深刻的象征性。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表现性源自于视觉形状本身的形式属性,更进一步说是物体通过其形式所呈现出来的象征(symbol)意义。他认为象征就是艺术再现超越符号本身的东西。关键在于,他认为真正的象征源自于知觉物体的内在表现,而不是人为地把某些符号赋予了象征意义。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家应该首先关注知觉表现的广泛象征意义,最有力的象征源自于最基本的知觉之中,因为它们植根于最强、最普遍的人类经验中。这种象征意义才会非常深刻,不会随文化习俗变化而变化。最有力的象征源自于最基本的知觉之中,是最自然、最深刻的象征,因为它们植根于最强、最普遍的人类经验之中。这和荣格的关于象征的内涵直接在意象中知觉到的思想一般基本一致,但阿恩海姆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前进了一步,认为自然的象征意义源自于知觉物体的内在表现,对于视觉艺术而言,自然的象征意义也就是寓于物体形式中的动力,即动力的象征意义。

第8篇:想象力的本质范文

    一、教育思想:变“以英语为本”为“以人为本”

    二、教育目标:变“以掌握知识为主”为“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

    三、教学原则: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

    四、课堂模式: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

    五、评价体系: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一、教育思想:变“以英语为本”为“以人为本”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我国首次提出了英语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综合素质为本,以人的持续发展为本;培养的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又能持续发展的完整的人,而不是单纯着眼于他眼下掌握了多少个单词和句型。先成人,后成才,英语教育也同样责无旁贷地承担着这项历史使命。

    多年来,许多教师用大量的事实证明,英语教学本身,不仅应该承担掌握语言的教学任务,还应该而且完全能够承担培养学生以下七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和发展能力的教育功能。这七个方面是: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思维品质、个性品质、文化素养、学习能力、社会能力。

    思想品德

    通过英语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也是一项英语教师长期以来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英语教学能够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热爱集体、热爱劳动;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行为准则、是非观念;关心他人、学会合作。

    心理素质

    与智商(IQ,Intelligent Quotient)相对应,美国心理学家戈曼提出了情商(EQ,Emotional Quotient)的概念。所谓情商,是指了解、控制、调整和激励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增强注意力和创造力的能力。

    显然,戈曼所说的情商,大体上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包括诸如兴趣、爱好、动机、态度、内驱力、情感、性格、毅力等在内的非智力因素。也相当于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的“情感”目标的内涵与外延(见第29页图表)。

    戈曼指出,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不仅要有一定的智商水平,更需要有较高的情商。情商是使智商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是应付波折,抵御挫折的动力。因此二者必须同时开发,交融并举,它们互补融合才能构成人的完整素质。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偏重认知活动,而忽略情感活动;只重视开发智商,而忽视开发情商,致使学生心理障碍严重,耐挫能力低下。顺利时忘乎所以;受挫时悲观丧气,严重地阻碍着智力因素的发挥。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兴趣训练、好奇感训练、情感训练、毅力训练、性格训练、注意力训练等诸方面的心理素质的基础训练。这样做,在语言方面,能够激励他们大胆进行语言实践,不碍口、不害羞、不怕犯错误,勇于矫正错误,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在心理素质的铸造方面,也有助于他们逐步形成争强好胜,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敢于冒风险,敢于迎接挑战,勇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对挫折和失败具有一定承受能力的健康完美的心理素质。

    思维品质

    语言既是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英语语言教学与思维品质的形成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

    在英语课堂呈现阶段,教师应该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景,运用实物、模型、图片、动作、表情、身姿、手势等直观手段把抽象的、概念化的新语言变成具体的、形象化的、立体的直观影像呈现给学生,既达到了语言输入的任务,完成了理解新语言的功能,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在语言操练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类似联想、对比联想、搭配联想和相邻联想等联想思维的方法来掌握和记忆单词和句子,既能事半功倍地学习语言,又能开发学生联想思想能力。同时,在该阶段,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及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比较与概括、抽象与具体等抽象思维的方法来理解掌握句型和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在语言实践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诸如读图对话、憧憬想象、打破定势、发散集中、新旧连接、矛盾辩论等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对子表演,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灵感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英语教学应该而且能够训练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方式和方法,培养他们具有广泛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第9篇:想象力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 对象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的规律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5)06-0031-0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而言具有奠基性的意义。笔者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新视界,探索了人的现实的社会存在尤其是以人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实践论课题,《手稿》中的美学问题就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视界中。笔者从《手稿》的基本精神和核心思想入手,希求回到《手稿》原初的对象性理论语境中,重识马克思把美学问题根植于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的重大意义,以便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历史唯物主义新视界的开启:感性、对象性的劳动观与人的对象化存在

《手稿》的核心内容是以异化劳动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为核心的哲学批判以及以异化的扬弃为目的的共产主义学说三个核心主题构成的。基于这三个主题,马克思通过对以异化劳动为特征的私有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通过对黑格尔、费尔巴哈旧哲学的哲学批判,开启了以人的感性的对象化的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新视界,处于基础性的第一位的关键词是同一意义上使用的“劳动”“生产”以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满足于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是劳动,马克思把人的存在把握为有意识的自为的生命活动,人的有意识的自为的生命活动首先展开为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把人首要地理解为一个富有社会性的物质生产者,而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对象世界,就是人现实生存的感性世界。从而人的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生产活动就成为人类最原初最本源的生存活动,成为精神和物质相统一、主体和对象相统一、个性和社会性相统一、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的现实活动。正是这一现实活动,不仅改造了客体的自然界,创造了人的现实的对象世界,而且改造了主体的人的自身世界,创造了人自身的精神世界,因此,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就成为劳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在劳动中,人不仅是感性的活动的存在,而且是对象性的关系的存在,正是这种对象性的感性活动,使自在之物变成了为我之物,同时也使精神、意识、人性也消除了自身抽象空疏的主观性,而转化为客观的感性的对象性存在。基于此,人及其人的主客观世界、人的社会生活、社会历史获得了现实性的生成和发展。对象性、对象性关系所构成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构成了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人的对象性活动及其对象性存在成为马克思实践观的最初内容,成为马克思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初前提。

马克思认为任何现实的存在物都处于一种对象性的感性活动与感性关系之中,必定是对象性的存在物,“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 〔1 〕106。感性、现实性、社会性、对象性等词语是《手稿》中的关键词,它们几乎具有同一意义,马克思用这些词来强调:只要丧失感性、现实性和对象性,任何存在物便只是纯抽象或纯无,即“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想象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 〔1 〕107。而人的对象世界是人自身的对象化,是人自身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展开,是实现了人自身的目的、个性、创造的对象世界,人的主体性和现实性就根植于他所从事的生产劳动中。因此马克思说:“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本质的即自己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 〔1 〕105作为人类生活的存在物,人的本质力量正是在感性的对象化的生产劳动中得以展开和获得发展的。正如马尔库塞所说,马克思哲学基础的中心正是基于“感性”这一特质:“正是感性(作为对象化)这一概念,导致了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革命理论的决定性的转折,因为他把实践的和社会的存在这一根本的特征引入关于人的本质的存在定义之中。作为对象,人的感性实质上是实践的对象化,并且正因为他是实践的,所以他实质上又是社会的对象化。” 〔2 〕113

基于对象性、感性、社会性,一种崭新的关系确立了:人和对象互相处于基础性的存在关系中,人自身的主体世界和其对象世界的历史性生成互为根据。正是这种对象性关系的生产劳动本身,从其根源上产生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相互生成和相互统一,真正沟通了存在与意识、物质与精神、个体和社会、自然与人性、规律与目的、必然与自由之间的内在关联。围绕对象性存在、对象化活动、感性的对象关系,马克思揭示了劳动的本质、异化劳动的本质、私有制的本质、共产主义的本质和人的本质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开始批判、清理以费尔巴哈、黑格尔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传统的旧哲学,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哲学。

异化问题是《手稿》中的主要论题。在以异化劳动为特征的私有制中,被异化了的不是劳动的一般性质,而是劳动者与生产活动、生产对象、产品之关系的异化。异化劳动呈现着人的存在的非人性质。因为异化劳动拆解了对象性活动和关系中的所有统一性,因而马克思设想了扬弃异化劳动、扬弃私有制的共产主义,并立足于共产主义重新实现所有的基于对象性的统一性:感性和理性、目的和规律、自然和社会、个人和集体、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生产和享受、必然和自由等等。并且这些统一性存在中,人则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用全面的方式来认识和把握他的全面的本质。

二、美学问题内蕴于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及其关系之中

立足于感性、现实性、社会性、对象性的物质生产活动,马克思在《手稿》中对美学问题的解答是全新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人的审美感觉在“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的历史中生成。人的感觉和感觉的人性问题是《手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认为人和对象世界的关系即是一种真实的感觉关系,感觉关系是对象性活动和对象性关系的根本特征,就人的本质的全面性而言,感觉关系就是其全面性的基本内容之一。对马克思而言,感觉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异化劳动和私有制导致人的感觉的异化,马克思在人性的感觉和被异化的非人性的感觉之间作出了明确的区分,正是要揭示出异化劳动中人自身异化的境遇。马克思认为人的感官及其感觉的特性是超越其动物性的肉体需要而具有社会性、丰富性、享受性和全面性,而人的审美感觉和感受与其相对应的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即是超越了粗陋的片面的生理需要的审美关系。而私有制却使“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 〔1 〕85,使人的感觉沦为、退化为动物的囿于粗陋的生理需要的感觉,忧心忡忡的穷人对于眼前的美丽风景是不会产生美感的;矿物的美对于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的矿物商人而言是不存在的,感觉的异化必然导致审美对象和美感的丧失。如果感觉以及感觉对象皆双重异化,那么审美感觉以及审美对象也便被双重剥夺了。只有通过对私有制的扬弃,克服被异化了的非人的感觉,才能使人的一切感觉特性获得彻底解放,使其成为全面的超越其动物性需要的人的感觉。马克思通过对人的感觉的异化分析,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揭示了人的审美感官、审美感觉在异化的生存境遇中的沦落和丧失问题。一旦人陷入单纯的动物性需要的存在境遇,其审美活动和审美世界便是不可能存在的。这说明,马克思肯认了人的审美感觉是“人性”的感觉及其需要。

基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要求,马克思回答了“人”的感觉的历史性生成:“一方面为了使人的感觉属于人自身,另一方面为了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须的。” 〔1 〕88正是在人的本质展开的对象化的活动中,人的感觉以及包含的审美感觉获得了发展。当动物性的耳朵发展出富有音乐感的耳朵、动物性的眼睛发展出能够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人的社会性的、享受的、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的生成,同时也就意味着人的审美感觉及其能力的生成,马克思认为人的耳朵与野性的非人的耳朵不同、人的眼睛与野性的非人的眼睛不同,是基于“人”的感觉活动具有主体性、社会性和对象性的内涵。当感觉成为真正独立的“人”的审美感觉,美感必定成为“人”的真正的享受。当审美感觉成为人的一种独特的本质力量展开之时,对象便会作为审美的对象而存在,人便会作为审美的人而存在,它们之间相互给予、相互肯定而处于共存关系中。在美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把人的审美感觉和审美能力的产生根源置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

第二,美的规律是“人”的“真正的生产”规律。人的生产活动是人按照“尺度”“美的规律”展开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创造活动,马克思全面辨析了人的生产活动和动物的生存活动之不同,其根本标志在于: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受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只是按照它所属的种属的尺度和需要而活动;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完全地超越于其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1 〕58。马克思肯认,人是一个可以“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的人。“内在的尺度”标识着人的主体尺度,即体现着人的个性和才能、意愿和需要、价值和目的;“种的尺度”标识着自然对象的属性、特性及其规律。“尺度”和“美的规律”既标识了人对自然对象的属性、本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又标识了人的主体力量的能动的创造,人的生产活动因而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自由活动。从而,这种基于人的主客体相统一的对象性活动所形成的“尺度”和“美的规律”就是一种自由度,所形成的尺度感、美的规律感就是一种自由感,而“尺度”和“规律”本身就是“自由”,尤其是在精湛的生产技艺、工艺中,自由度、自由感会得到高超的体现,高超的生产技艺、工艺所创造的对象就是美的对象。马克思赋予劳动以人的自由的生命表现和生活的乐趣之特质,“劳动是人的自由创造”正是“劳动创造了美”的真正含义,以此把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活动、人的异化劳动相区别。

只有人能够把“尺度”、“规律”自觉地运用于生产对象领域,赋予对象以美的因素,给予对象以美的价值。因而,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是人的生产活动的根本特征和标识,生产活动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因而美的生产和美的创造便内在于人的存在之中,成为人的本质和人的现实的一个内在的维度。正如研究者指出,马克思“在与‘动物式生产’相区别的‘人的生产’特质辨析中,前者揭示了以雇佣生产为原型的斯密的人-生产观念的动物学性质,而后者则在‘任何’、‘处处’等全称副词提升下,成为摆脱了谋生必然限定性的无限自由创造。这种作为人的本质纯粹形态的无限自由创造的生产即‘美的规律’的生产” 〔3 〕189。在美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把美的创造问题切入到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且认为人的生产内在地蕴含着“美的规律”创造的自由特质。

第三,审美活动渗透于直观产品对象的直观中。如上所述,以“美的规律”为原则,基于人的主体的尺度和需要进行的生产,所创造的人的现实世界即是人自身的对象化存在,集中地实现着、凝聚着人的自由本质。马克思认为,人在具体的生产劳动中赋予自己一种直观意识,即人在他所创造的客体对象中能够直观、观照他的主体世界,从中全面确证、肯定、享受自我生命的本质力量。由于劳动是人的生活的对象化,人必然在他所创造的对象中复现自身:“我在我的生产中使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对象化,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认识到我的个性是对象性的、直观的因而是毫无疑问的权力而感受到个人的乐趣。……在我个人的生命活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的本质。我们的产品是反映我们本质的镜子。” 〔1 〕184由于生产活动的自由自觉性质,人的本质力量正是在具体的劳动对象中得到聚集,劳动对象正是人的本质力量充分展示且对象化了的对象,进而人在对对象的直观意识中,获得合规律性的自由创造感和合目的性的价值满足感,从中具体而微地经验到人对自身的确证感、肯定感、享受感。黑格尔也说, “凡是人在物质生活方面所需要的东西,……没有哪一件对人只是一种死板的手段,而是每一件都使人感觉到其中有他的全部的聪明才智,有他自己” 〔4 〕118,劳作者从其产品中直观到“他自己的筋力,他的双手的灵巧,他的心灵的智慧或勇敢的结果” 〔4 〕332。马克思又一次厘定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不仅可以自由地改造、创造对象世界,而且可以自由地直观自身的这一活动,而且是感性地、现实地复现自己和直观自己,因为人的自我确证感、肯定感、享受感在对象性活动及其关系中直接给予。此处,复现、直观、确证是同一意义。重要的是,人的主体力量实现后的愉悦感在直观中会升华为纯粹的精神体验,人的直观意识及其展开的直观活动必然孕育着、包含着人的审美直观;自我确证感、肯定感、享受感、占有感中必然孕育着、包含着自由的美感,这也就意味着自由自觉的劳动本身具有艺术活动的性质。诚如朱光潜所说:“劳动创造正是一种艺术创造。……认识到对象是自己的‘作品’,体现了人作为社会人的本质,体现出了人的‘本质力量’,因而感到喜悦和快慰。……劳动创造是对人的社会本质的肯定,美感是认识到这一事实所感到的喜悦。” 〔5 〕291当人以其全部的直观能力在其劳动对象中肯定自己、直观自身、确认自我之时,人便同其创造的劳动对象之间存在着丰富的精神交往,其中必然蕴含着审美的交往,直观中也就内在地渗透美感,直观活动也就包含着审美活动。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活动及其关系孕育了自然美的生成。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自然界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从精神活动讲,自然对象“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 〔1 〕56;从生产活动讲,自然对象是人的生产和人的生活的物质对象,这种人化的感性的现实的对象性的自然界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他显出那环境可以使他得到满足,对他不能保持任何独立的力量。只有通过这种实现了的活动,人在他的环境中才成为对自己是现实的,才觉得那环境才是他可以安居的家。” 〔4 〕326这种被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改造过的、凝聚着人的目的和需要的、体现着人的自由创造的自然界以及自然对象,正是马克思反复论及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和确证。这也就意味着,自然对象、自然界由劳动资料和生产对象进入人的艺术活动领域而成为艺术对象、审美对象,是与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成为能够自由地欣赏自然、赞美自然的人相一致。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当人依靠自身的物质实践力量具有了独立于自然力和掌握了自然力的主体力量,才有可能同自然界产生自由性的生产关系,同时也才有可能产生超越生产关系的审美关系,自然对象以及自然界才有可能成为人所创造的美的对象和美的现实。伊格尔顿说:“马克思的工作是彻头彻尾‘美学的’,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抱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然界已经成为了纯粹的使用对象,人们不再认为它是一种‘自有的力量’。……自然、劳动力、苦难、富于生产性的身体及其需求,就构成了马克思眼中人类历史的永久的基础。” 〔6 〕227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美决不是现成自在的,自然美的生成基础和根源最终扎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人化和自然化双向互动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之中。

在《手稿》中,马克思以人的对象化存在得以展开和实现的生产活动为红线进行分析,认为美学问题不再是认识论问题,也不再是心理学问题,也不再是艺术问题,而是人的总体性生命表现和需要的问题,是人的现实存在问题,美学问题根植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美和审美是一切异化的对立物。这一新视界不同于康德把美学置于审美判断力分析之上,在马克思看来,审美判断力得以产生的根源和基础更为重要,审美判断力在异化中沦丧和重建的问题更为重要;这一新视界不同于黑格尔把美学置于艺术的特质和规律之上,在马克思看来,人最本源最基础的物质生产劳动中“美的规律”的生产更为重要;这一新视界也不同于尼采把美学问题置于以人的感性生命力为核心的权力意志之上,在马克思看来,私有制以及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之克服和扬弃、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的发展更为重要。在《手稿》中,美学问题第一次内在于人的现实活动和现实生活,第一次与人的异化的现实和异化的人性相联系,也是第一次指向对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批判,第一次触及美感与自然美发生的历史前提和社会基础。在《手稿》中,对象性、感性、现实性、社会性是美学问题获得全新解答的理论基点。

三、美学意义的重新审视

马克思把美学问题置于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这一新哲学根基上,在对象性、社会性与现实性之人的总体生命活动中,重识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创造、美感和自然美的生成问题。虽然上述美学观点零散地镶嵌于《手稿》中,但是这些美学观点是从人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生产劳动本身内在地生发的,并且内在地构成了劳动的本质、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和共产主义的最基础的规定,从而有力地批判了私有制所导致的种种异化问题。美学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内在地连接着、贯通着,《手稿》的美学思想为马克思美学走向人类现实生存活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从美学史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美学为世界美学提供了崭新的方向和主题,使美学问题明确地切入人类的劳动、人类的生活以及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斗争和解放之历史进程中。以《手稿》为起点的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美学超越了他之前的美学传统,具有美学革命的性质。

《手稿》的美学观点,在苏联、一些西方国家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中,得到了规模性的阐释,使得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与《手稿》的理论阐释紧密联系起来。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手稿热”中,研究者们第一次规模性地展开了对《手稿》的美学讨论。以蔡仪为代表的学者阐发了“美的规律”思想,申辩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美的客观论的唯物主义立场;以朱光潜、刘纲纪为代表的学者阐发了“劳动创造美”的思想,试图把美的本质的解答置于生产劳动之自由自觉性质上;以李泽厚、蒋孔阳为代表的学者发展了“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思想,提出美的本质基于人的主体性实践力量的观点。经过种种解读和争论,最终使得《手稿》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自由观中、从唯物主义的机械反映论中回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根基上。“《手稿》讨论的直接结果,就是所谓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美学’的诞生。……由于‘实践观点美学’的兴起,美学研究的重心由作为‘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客体的美,转到了作为将主体与客体联结成一体的‘实践’;由人对客体的美的‘认识’和‘把握’,转到人对客体与主体的创造,转到了人的审美经验。美学因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7 〕106实践论美学及其派别就此得以发展,这是《手稿》进入当代中国美学研究视域后取得的最大理论成果。

就以往对《手稿》的美学阐释可以进行一些反思:(1)由于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在苏联式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视域中,《手稿》的美学思想阐释被过度地政治化和教条化。这一阐释方式已经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其进行的学术检讨中得到清理,被“回到马克思”思想本身、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文本意识的要求所匡正。(2)在西方古典哲学的本质和现象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中,《手稿》的美学思想被局限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主观、客观、主客观统一的争论上,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及其语境使《手稿》的美学思想认识论化和思辨化,而忽略了其对象性原则及其精神。这一阐释方式在分析哲学、现象学对形而上学模式的清理中已经终结。从而,《手稿》的美学意蕴会在马克思对康德、黑格尔、席勒、费尔巴哈等德国思想的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和继承中、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基于人的现实的社会实践和人的历史解放而获得新意义。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手稿》的美学价值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有如下的新课题需要研究:

一是从当代生产劳动的审美化特征中,重新认识《手稿》给出的生产劳动以“美的规律”为原则的美学问题。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使得人类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需要直接渗透在生产劳动的各方面,产品的美的价值创造成为衡量人们内在创造力的标志,美的设计意识和美的功能价值成为生产劳动的自觉要求。“马克思把‘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对象世界说成是自由的人的实践的一个特征。这不是随便说说的,也不是言之无物的空洞说教。” 〔2 〕159基于《手稿》“美的规律”、“美的尺度”的观点,可以发展出生产美学思想。在美的规律的要求和美化的意识之下,使物质性的生产内在地富有美的目的和美的价值,美的规律、美的尺度就应内化为生产活动的基本性质,从而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创造美的生产理想。这样,美的实现就存在于每个人每天所从事的最基本的生产劳动中,这是人类物质生产水平和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内在原则。

二是从生产活动蕴含的人类学根源性上,重新认识《手稿》给出的生产劳动是美和美感产生的根源问题。在此,最重要的关节点就是重新认识具体的生产劳动中的“手艺”系统,因为正是一整套娴熟而高超的“手艺”集中强化地培育了人类最初的美和美感,“手艺”蕴含的自由创造性使其通向真正的艺术,而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在根基之处都是一个“手艺人”。“人类并不是首先认识世界,然后才有目的地去创造它的。相反,人是首先在劳作中开辟出属人的世界的。在这个开辟出的世界中,有一个重要的领域――‘手艺’。” 〔8 〕54具体的生产劳动是如何产生“艺”的,具体的“艺”是如何产生美和美感的,深入生产劳动中的“手艺”“工艺”“技艺”所蕴含的美和美感,揭示“手艺”的“艺境”,可以发展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手艺”美学人类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以工业生产方式和电子生产方式为主要生产模式取代传统的“手艺”生产模式,“手艺”的保护和传承问题被提升和纳入一个关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发展问题之上,因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手艺”美学人类学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从美学的感性学意义上,重新认识《手稿》给出的生产劳动的感性的人的总体性生命表现的性质。“作为现代思想家,马克思的人的规定(亦即人的区分)和美的规定都为感性所规定。” 〔9 〕 正如上文论及,马克思用“感性”强调人的对象化活动和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强调人的基于有血有肉的现实需要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意义,从而“马克思也就将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人类生活的指向,将‘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现实生活的人的终极目标。” 〔10 〕 基于马克思哲学实现的实践论转向,美学问题与人的感性生活实践相关联,美学回归于人的生活世界,生活的美学正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的发展方向之一。因此可以说,美的实现就存在于每个人每天所铺开的生活实践中,建设生活、创造生活不是一句空话,怎样生活、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全在于每个人自己的践行,能否建设一种美化的、美好的、美的生活全在于每个人自己的审美素养和审美创造中,美的现实就是美的生活的实现。在高度发达的文明中,美和美感是每个人的生活意识和生活世界内在地赋予的基本要素和根本价值。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马克思“将实践、生活世界视为奠基性的、根本性的,将哲学及其一切理论活动都看作是生活世界的一个部分” 〔11 〕,而“与其他学科相比,美学更需要回归于生活世界来加以重构,这是美学的学科本性所决定的” 〔10 〕。

“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我在活动时享受到了个人的生命表现,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 〔1 〕184马克思在《手稿》中第一次把人类的经济、生活、文化、历史和社会,尤其是人的存在及其本质,落实到了以人的生产劳动为核心的总体性的生命活动之认识上。“对象性”本身就是其“活动”“关系”“统一”“双方的互动生成”的性质,“对象性”与“社会性”“现实性”“感性”同义,“对象性”本身就蕴含了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意识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目的与规律、自由与必然,人的能动与受动、个体性与社会性、理性和感性等方面的统一体建构。从而,一切异化皆因对象性的丧失、皆因这统一体的断裂而产生。因而,美学问题立足于“对象性”活动及其关系之上。马克思超越他之前的德国美学传统,使美学走向人类的现实活动和人的潜能的全面发展,指向克服和扬弃异化的共产主义的人的历史解放,从而推动了美学的革命。正是基于对象性、现实性以及感性,马克思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新视界和美学新视界。《手稿》中的美学问题都是马克思在对象性活动及其关系这一精神之下获得重识的。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是走向人类现实存在的美学,就美学史而言,基于马克思美学思想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派别,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都对社会生活和艺术实践起着重大的影响。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不是现成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更不是现成的,我们应该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精神实质与时代的美学问题相结合去发展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立足于我们当代社会生活实践与当代人的审美经验,开拓与马克思美学思想重新对话的可能性,赋予马克思美学思想以当代价值,建构真正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一个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德〕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C〕//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西方学者论《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3〕尤西林.心体与时间: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朱光潜美学文集:第3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6〕〔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杨,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7〕阎国忠.走出古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8〕牛宏宝.美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9〕彭富春.马克思美学的现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1(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