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制药工程专业方向范文

制药工程专业方向精选(九篇)

制药工程专业方向

第1篇:制药工程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药学院;课程设置;专业方向;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22-03

一、出发点

1.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秉承“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努力加强民族医药研究和民族医药人才培养,来适应国家社会对民族医药发展的需要。

2.现代制药行业包括药物研发、原料药物生产、药品制剂成型三大方面。西药一般指具有确定结构的化学与生物分子药。其药物研发主要从天然产物中筛选有效成分,并对该成分进行结构分析、结构修饰,使其产生更好的药效与副作用。原料药生产主要涉及化学原料药的合成与生物原料药的合成。药品制剂成型是将原料药制成不同形式的制剂,以便于应用与临床。中药是在中医指导下使用的天然产物药。分饮片与成药两种类型。饮片是中医临证开方使用的药材,其研发是中医师根据病人病情辨证施治。饮片的生产涉及种植、采集、炮制、储存等环节,不涉及复杂的剂型。中成药是将一些治疗某些疾病的常用方剂制成特殊的标准化剂型,用于该类疾病的通用药物。其药物制备一般是寻求中医验方,对其参与配伍的药物进行提取与浓缩,去粗取精。制剂成型是将上述浓缩的混合物按不同制剂类型的要求进行成型。其研发涉及到化学成分的分析,有效成分的量的控制,药理药效研究,药物报批所涉及的研究内容等。民族医药是指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医药系统。它以特殊的思维方法,特殊的疾病谱,特殊的药物资源与中医药区分并彼此区分。民族药多利用天然动植物与矿物资源,多用鲜药,有些只进行简单的炮制,不能形成类似中药饮片的原料药。民族药拥有大量的验方,有望开发出治疗各类疾病的成药,其开发过程与中成药相同,也有研发、原料药生产、制剂化三大阶段。民族药的资源调查,品种保护,规范制定,成分分析,药效鉴定,相对中药起步晚,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

3.制药行业的方方面面均需要人才。特别是研发、生产、制剂化、质量控制、市场等几大主要方面,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新鲜血液。其中研发人才主要去向是大专院校与研究所,企业的研发部门,他们主要需要药化、药理、药效、临床实验等方面的知识。生产包括原料药、中间体、辅料、标准提取物的生产,需要化学合成与分析、生物合成与分析人才。制剂化设计机械设备、制剂工艺、操作规程、质量检测等内容,需要工程数学、工程力学、工程管理、工程设计、工程操作方面的人才。

二、药学院的专业定位

第2篇:制药工程专业方向范文

Abstract: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on social demand. Combined with indust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the colleg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system, effectively raise student's innovation quality, establish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idea and strengthen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so as to cultivate qualified innovative talents.

关键词: 制药工程;教学;自主创新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teaching;independent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65-02

0 引言

制药工程为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是教育部于1998年才开始在高校首次组建的新兴专业,目的是培养大量既擅长工程与管理、又精通制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以满足国内医药工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至今,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全国已近200多所高校开设该专业。制药工程专业以药学、化学、工程学及生物技术为基础,并且是在上述专业技术的交叉领域形成的新兴学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制药工程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创新及实践能力,而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领域共a同面对的一大难题。本文重点就制药工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素质进行阐释。

1 制药工程专业特点

由于制药工程专业是各大技术领域的交叉学科,因此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课程:①与药物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如药理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微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②化学类基础课: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③化工类基础课:如化工原理、化工设备机械、化工制图、化工热力学、电工电子学、化工仪表以及自动化等,以上所述的仅是专业基础课程,掌握这些基础课程后还要根据制药工艺开设专业方向课程。整个制药过程包括原料、原料的预处理、反应与分离获得原料药、利用各种工艺制成制剂而最终获得药物,因此,根据药物的生产过程,制药工程专业应开设制药工程设计、生物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制药分离工程、制药工艺学、制剂工程等课程,而这些也只是该专业的主要重点课程。由于制药工程涉及的领域较广,需要与多种学科结合并综合运用才能达到专业要求,所以,教学过程中还应开设波谱解析与应用、仪器分析、药物分析、药剂学、GMP、药事管理及法规、三废处理技术等大量课程。教学过程中,在突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同时,还应注重不同课程间的知识渗透与结合。

2 专业方向的体现

制药工程专业可分为生物制药、中药制药及化学制药三个专业方向,总体教学时应有意识淡化专业方向,而对于个体要充分体现专业方向。也就是说,教学时对于核心课程的设置及实践课程的安排,应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和掌握,不存在专业方向的问题,不同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应一致;而对于每位学生而言,他们都会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而有秘书的研究方向,教学时应考虑为个体专业研究方向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可向学生开设各种专方向的选修课,例如:对于化学制药专业方向,可开设药用高分子材料、有机反应机理、药物合成反应等课程;对于生物制药专业方向,可开设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发酵工程、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等课程;对于中药制药专业方向,可开设中药学、药用植物与生药学等课程。

3 自主创新素质的培养

3.1 自主创新素质培养是高等人才教育的关键 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等人才是我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战略核心,是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关键。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大学是培养高科技综合性人才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自主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校大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知识,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并且他们思维活跃、热情向上、勤奋肯学、求知欲强、兴趣广泛,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备发挥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条件,是人生各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能够快速适应自主创新素质教育。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正是时候,也最为有效。

3.2 自主创新素质教育现状有待改善 自主创新素质是指由自主创新精神、自主创新意识及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形成自主创新行为的整个过程。自主创新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知识、浓厚的创新意识、丰富的科学实践、科技综合与善于创新的能力、富有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坚强的意志、创新的勇气、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强烈的好奇心等。然而如今的大学生在自主创新意识方面与现实的实践行为能力存在很大差距,很多大学生虽然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主动参与科技创新培养方面具有较强的行为动机与行动倾向,大多强烈希望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然而当有机会参与实践活动时却缺少必要的积极性,懒于或不屑于参与实践活动,部分学生虽然开始时热情高涨,但由于毅力较差而不能持之以恒。特别是新一代大学生深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及自身特有的个性特征,成长经历相对单一,阅历并不丰富,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我开发能力,创新实践贫瘠,从而阻碍了创新素质的培养。这更进一步造成他们知识面较窄,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学科间的交叉点不能融会贯通,不能全面、灵活地思考和看待问题,他们在长时间的被动学习环境中早已习以为惯,创新意识极其淡薄。高校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倘若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大学生缺乏深入实践,不但起不到有效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素质的效果,就连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也不能融会贯通,出现知识“消化不良”的现象。

3.3 制药工程教学中自主创新素质培养是时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而目前医药工业发展迅速,随着新版GMP的实施,大多数制药企业进行了改造或扩建,通过消化、吸收和革新,提高了我国制药工业技术和装备的整体水平,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生产工艺技术落后、制药设备陈旧、制药工程技术力量十分薄弱等。医药生产企业想在市场中生存,必须增强实力,形成规模经济,重视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研制开发。因此,缺乏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制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是制药业面临的严峻现实。

制药工程大学课程包含了学生的各项专业基本技能、理解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及基础理论的培养,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及工艺操作技能的培养,操作和使用各种仪表、仪器能力的培养等。但由于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是普通中医院校,在校学生的工科理论知识比较薄弱,再加上实训教学资源相对缺乏,实验室不能完全代替工业化生产进行实训教学,教学效果还不理想。因此,中医院校如何克服各种现实困难,培养出拥有自主创新素质综合性人才,是急需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4 结语

教育的根本在于为社会输送符合社会现状和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制药工程教学应从社会需求出发,结合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加强教学制度改革,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素质,树立学生的创新观念,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申利群,夏璐,许海棠,杨立芳.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05).

[2]胡桂香.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

第3篇:制药工程专业方向范文

一、我校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课程体系作为一种知识框架结构,体现了职业或岗位对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知识、素质与能力方面的要求,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关系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也要依赖课程体系的实施。

药学专业是我校的重点专业之一,药学专业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成绩突出,先后获得财政部和教育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河南省高职院校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等多项殊荣。尤其在专业建设方面,通过对行业发展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岗位需求分析等工作,明确了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确立了医院药学方向和药物制剂方向两个主要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形成了以“突出职业方向,分段培养”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药学专业(含两个培养方向)的课程体系。其中医院药学方向主要为各级医疗服务机构、社会药房培养专业性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药品调剂等工作,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及用药,正确指导合理用药,具备错方的识别及处理能力;掌握药物的稳定性、配伍、贮存保管等知识。

目前,我校药学专业的医院药学方向已建立起“专业平台+职业方向”课程体系。专业平台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职业方向主要结合岗位及学生个性化需求开设《医院药学》、《临床疾病概要》、《中药鉴定技术》、《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等课程,使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岗位、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校药学专业与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药学专业一样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课程体系倾向于学科本位,有本科简约化和压缩化的痕迹,课程的职业特点不太明显。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校不断改善医院药学方向实验实训条件,通过学校、企业、医院三方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基地,建立了具有良好职业环境和设备、功能齐全仿真的药学服务实训基地(模拟药房药库)。同时加强了与附属医院药学部(药剂科)的联系,建成了天津药业、郑州中心医院、天天好大药房等18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培养基地。在此基础上,加大实训教学改革力度,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实训项目,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材。本着“共建共享、双赢互惠”的原则,学校与医院、企业共同研究,在基地的管理上进行创新,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校企(行业)双重管理模式,确保实训基地科学规范有序运行,为教学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模拟药房药库、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训资源利用率不高;实训技能综合项目过少;医院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参差不齐,不能满足实验实训教学工作要求等。最核心的问题是医院药学方向的课程体系没有真正与岗位工作过程实现无缝衔接,就业为导向的特色不明显。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有助于院药学方向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才能真正使课程体系建设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和未来岗位需求。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特点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领域较为先进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为出发点,工作过程为基础,工作任务为载体,工作结构为框架,从工作结构中获得课程结构,根据工作任务组织课程实施,凸显了高职高专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

1.凸显工作过程导向在课程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应该以岗位的市场需求和服务学生就业为培养目标,以工学结合、深度融合、校企合作为改革依据,把学习要素与工作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把工作过程的各个部分完整的体现在课程体系中。因此,这一课程体系必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主线,使课程体系各个部分之间通过工作过程导向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知识更新和产品换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速度,这也使得部分职业和工作岗位发生变革的速度在同步前进。而企业需要持续发展,更需要具备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这也使得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做相应改革。由此,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日益受到高职高专院校的青睐。因为这一课程体系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本位,同时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

3.以职业特性和工作过程为依据重组课程体系

当前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大多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走工学结合之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正是适应这一变化的要求,将体现职业特性和工作过程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以此来设置教学内容,体现职业特色。这一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特点,还充分考虑了将来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等因素,力求全方位、全过程进行课程改革。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医院药学方向(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

我校依据毕业生就业调查情况及药学专业岗位需求情况等确立了医院药学方向为药学专业的培养方向之一,并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设计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行业需求为主线,以能力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必须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过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1.加强市场调研和社会需求分析,明确医院药学方向(药学专业)培养目标

为社会提供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必须做好就业市场调研和岗位需求分析,这一分析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出发点。为了满足市场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我校组织相关教师以各种行业会议、专家访谈、现场调研等方式,了解药学专业发展趋势、药学专业职业能力、岗位需要的职业资格等信息;通过对历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的走访等;全面分析了药学专业的人才需求、药学专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毕业生素质要求,根据药学专业面向的岗位对药学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对医院药学方向(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形成了以“职业方向培养”为特色的“渐进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年制专科医院药学方向(药学专业)培养过程分为基础培养、强化培养和顶岗实习三个阶段。第一学年为基础培养阶段,通过开设专业基础课、通识课、公共基础课等,使学生必要的专业认知实践和理论学习。第二学年为强化培养阶段,主要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方向模块课程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第三学年为顶岗实习,医院药学方向在各级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等进行。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医院药学方向(药学专业)课程体系

在分析药学专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我校通过精简、整合、及增设相关课程等,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岗位、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更加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力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在具体课程改革方面,主要以医院药学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为突破口,通过课程目标制定、校本教材编写与实施、实验实训项目改革等措施,体现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在具体实施中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 融入到课程中, 使学生理解和体会工作的原理与步骤, 将课程与工作体系紧密联系起来。在课程开发及实践教学方面, 我校实行院校共同参与, 根据岗位需求及工作内容设计方向课程,大胆创新和改革实训课内容,积极探索符合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模式。经过实践证明,这种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工作过程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医院药学方向(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评价方法

第4篇:制药工程专业方向范文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高职中药专业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实质上是就业教育,中药专业学生就业出现问题,我们从事中药职业的教育教学人员必须对其进行反思并努力加以改进。根据我们对中药专业毕业生和中药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实地调研,中药专业学生就业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中药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很大程度上与实际职业岗位需求脱节。为使中药专业毕业生能够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中药专业教育与职业指导就必须有效地进行渗透与融合,改革现行的中药专业教育以及职业指导方式。

一、在新生入学专业认知教育中渗透职业指导

针对入学新生对中药专业认识不够的现状,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时,向新生详细介绍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素质与能力要求等,对专业教学计划中所设置的中医药基础类课程、药用植物资源与鉴别类课程、基础化学类课程、药学类相关课程、中药调剂与中药购销方向专业课程、中药制剂生产方向专业课程等进行详细解读,让学生初步感知和认识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与专业技能课,使学生对中药专业课程设置的方向有个初步了解。

同时,向新生介绍中药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结合往届毕业生就业实例,使他们全面了解就业的渠道和方向。其主要就业方向有:中药栽培与鉴定方向,中药饮片生产和质量检验方向,中药制药生产和质检方向,中药调剂、中药购销方向,药房(店)药学服务方向等。带领新生实地参观校内实训基地、医院中药房、中药制药车间、中药饮片厂、药店等。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强化了学生们对中药专业的认知,并对本专业各课程的联系有了初步了解,能够更好地把握以后学习和就业的方向,为今后制定职业规划打好基础。

二、在中药专业人文素质教育中渗透职业指导

在中药专业课程设置上要为中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以及人文素质提高服务。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不要盲目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通过开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用写作、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医药发展史与医药企业文化等人文讲座以及校园文化、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课程,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对于英语和计算机课程,应增加和补充一些与中药实际工作岗位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提高中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适应性。比如:英语教学可增加一些药学英语相关内容:如英文药品说明书阅读与翻译,药品销售常用英文对话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计算机教学应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结合中药专业特点开设药品计价、药品购销与储存、药品市场营销等一些在本专业计算机应用的内容。

三、在中药专业职业技能教育中渗透职业指导

1.强化职业技能教学,推行双证书制度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相较本科生、研究生而言,其就业率高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动手能力强,能够较快地胜任岗位工作。然而高职院校毕业生较强的职业胜任能力与其在校期间所接受的职业技能训练是密不可分的。对于中药专业而言,职业技能主要包括中药鉴定与质量检验技能、中药调剂与用药指导技能、中药储存与养护技能、中药购销技能、中药制剂技能、中药炮制技能、中药材种植与养殖等技能。而检验中药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的一个较好办法就是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目前中药行业的主要职业资格证书有9种(见下表)。学校应结合中药专业的不同专业方向开展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辅导。把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实行双证书制度,这样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加强实习就业管理,多实践早实践

第5篇:制药工程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药工程;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国际化的趋势,为提高高等学校工程教育质量,过去的十年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我国已经引起了各高校的广泛重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始于1992年,开始进行建筑学、土木工程等6个工科专业评估,同时探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1,2]。2006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签约国,正式开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2016年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工程教育认证同时在我国全面开展[3]。全国高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开始于2012年,华东理工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的制药工程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到2016年已有12所高校的制药工程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内涵就是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并突出过程的持续改进。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门涉及药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涵盖了中药制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药物制剂与工程等内容。旨在培养从事产品设计、生产、营销、维护和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运行和服务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4]。制药工程的专业特点是实践性强、专业性强,其中实践教学是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6]。本文将结合传统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要求,探讨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一、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培养系统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专业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专业实验的课程设置中,内容涵盖药物合成、中药提取、药理学、制药设备、化学与仪器或设备的分析以及工程基础实验等。首先,实验内容均为认知性和验证性实验,大部分实验都是按照实验教材进行重复性实验,并且由教师逐个步骤进行指导,学生得到的数据与结果基本相同,出现的问题也大同小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其次,课程内容相对独立,每门课程根据课程情况设置实验内容,各学科之间关联性小,不利于学生系统知识的培养,不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制药过程的复杂性、完整性和综合性[7,8]。最后,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工程教育认证的毕业要求中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安全和环境因素未列入教学内容中。基于以上问题,实验教学改革中应设计药学综合性实验,内容涉及化学药物(同一品种)的合成或中药的提取纯化、工艺设计、质量控制、药理学实验、药物制剂及制药设备或仪器实验,使学生巩固药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系统性和知识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设计创新性实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题目的自选或根据教师成熟的科研结果,从查阅文献、实验方案的设计、操作实验、分析结果和结论、提出问题并加以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培养目标。除在理论课程体系中加入《制药安全工程概论》等课程外,实验课程教师要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加入实验安全教育和三废处理方法等内容,培养学生在学习工作中的安全和环保意识,同时也符合毕业要求中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意识。

 

二、建立完善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生产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部分,能够加强学生独立工作能力[9]。生产实习主要以参观、认识和参与生产的形式为主,由于学生人数多、生产周期、工厂检修和安全卫生等问题,存在实习单位落实难、学生动手机会少、参观走马观花及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等现象,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对制药过程的整体、全面的了解受到限制[10]。因此,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建设完整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同时随着计算机在药物领域的广泛应用,建设校内仿真实习基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仿真操作使学生对制药过程的生产原理、生产工艺、操作规程以及安全和环保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在生产实习之前,由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对制药过程中的生产工艺流程、工程学基础知识、设备原理及结构、主要工艺参数、企业概况、产品工艺规程及安全环保问题进行讲解,并提出一些问题。做好学生生产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条理有目的的学习。

 

三、改革教学模式,深化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是本专业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学生运用综合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规范、正确运用公式和数据,并运用简洁的文字、图形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达设计思想和结果。同时也是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往的教学存在以下一些缺点:(1)题目设定上不能发挥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教师给定的题目往往大同小异,并且可能与毕业设计或今后的工作关系不大,同组学生的设计内容基本相同。(2)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理论知识的正确运用不能得到保证,设计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也不善于与指导教师沟通。设计过程中,还有部分理论课程没有进行,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还不能够完全掌握和正确运用,也是导致一些设计不合理的根本原因。(3)教学时间不利于保证学生课程设计的全覆盖,课程设计的时间固定为2周,且大部分与考研时间冲突,因此,导致考研的同学基本上不参与,同组同学做了大部分工作。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探索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运用导入式或启发式教学,在课程设计开始前,由相关专业的理论课教师对课程设计中涉及的工艺流程、工艺计算、设备或仪器以及制药环境保护和安全等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工程学问题。其次,在每学期开学提前进行课程设计分组,在理论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讨论设计题目的选择,学生可以尽早查阅文献和数据,开始进行设计的准备工作,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每周固定设置讨论教学环节,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学生各组间的讨论组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对考研学生,可以进行开放性课程设计模式,利用考研完成后进行课程设计,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课程设计质量。

 

四、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制药工程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最重要的教学环节[11,12]。目前,由于教师的科研评价体系和师资结构等问题,大部分教师的毕业环节选题以科研项目为主,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数量较少,导致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程设计的比例较低,质量也不高。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对师资队伍的结构进行优化,并且在现有师资队伍结构的基础上,可以加大对教师工程学理论知识的培训,同时聘请企业工程师与校内指导教师组成毕业教学环节的“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建议各指导教师进行导向性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对于一些具有考研意向的学生,指导教师可以选择以科研项目为主的毕业论文或设计,尽早进入实验室进行系统的科研能力培养,从文献检索、文献总结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总结以及论文的撰写进行系统培养。对于准备进入生产岗位的学生,可以选择和工厂相关的品种进行毕业论文或设计,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岗位特点,工厂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等内容。以上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改革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的核心理念。

 

五、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等学校工程教育需转变人才培养的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为指导,切实提升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社会及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需求,制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应深化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完善实践教学平台,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从而使实践教学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制药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静.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生培养的实践路径———以制药工程专业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2):96-98.

 

[2]谢小银,刘冠辰,陈丽,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化学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建设的几点感悟[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34(6):41-43.

 

[3]王世盛,高志刚,郭修晗,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J].化工高等教育,2017,34(4):81-84.

 

[4]刘慧,张珩,祝宏,等.制药工程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初建[J].药学教育,2015,31(01):75-77.

 

[5]颜雪明,肖新荣,谭倪.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3,30(1):45-48.

 

[6]冯修猛,王俊林,刘春凤,等.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295-297.

 

[7]钟方丽,陈帅,薛健飞,等.地方工科院校药学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12):30-33.

 

[8]王德利,汤海峰,刘永红,等.高校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0):15-17.

 

[9]叶云,钟英英,廖兰,等.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6,44(1):206-207.

 

[10]薛健飞,张扬,周鸿立,等.生物制药专业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8):70-73.

 

[11]杨华,王亚晶,王坚毅,等.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药学教育,2016,32(3):64-67.

第6篇:制药工程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动式教学;制药工程;药理学;职业技能;教学质量

1“动式”教学法的概述

“动式”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不再主导教学,转而成为协助者,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动式”教学理念的三要素,即积极的、有活力的、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文化;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核心是学生主动学习。“动式”教学法主要有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法(PBL)等。教师可以根据各门课程的具体内容与课程目标,探索不同形式的“动式”教学法。

2“动式”教学法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药理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内容是讲解药物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同时也阐明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重点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严重不良反应等,熟悉药物分类及分类依据。药理学的知识体系涉及面较广,在通常情况下制药工程专业并未开设生理学、病理学及临床药学等课程,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内容深奥、枯燥,难于理解和掌握,令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任课教师考虑的首要任务。近几年来,笔者在讲授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课程时,不断探索尝试应用“动式”教学法,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由“让我学”逐渐向“我要学”转变,提升了教学效果。

2.1趣味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巧用歌诀,归纳总结,营造充满趣味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例如在讲到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时,可用以下口诀解释其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精神病药氯丙嗪,阻断受体多巴胺,镇静止吐兼降温,人工冬眠显奇效,长期用药毒性大,震颤麻痹低血压。在讲到选用抗高血压药物时,用以下口诀:伴有冠心心绞痛,禁止使用胍和肼,普萘洛尔硝苯啶,降低血压抗心痛。脑血管,有疾病,不能使用胍乙啶;肾功能,有减退,禁用心卡胍乙啶,可用多巴可乐定,伴溃疡,可乐定,精神病,血压升,首先考虑利血平。通过耳熟能详的歌诀,学生能更好地针对不同情况,选用合理的用药方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2.2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先介绍相关背景知识进行铺垫,设问后启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教师以围绕着问题做解答的方式进行讲解。“动式”教学主要引导学生“脑子”动起来,并非一整堂课仅机械地动手记笔记。例如在刚上药理学课程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药品说明书包括哪些内容?药品说明书有哪些用途?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思考,进而讲清楚药品说明书上的内容,这就是药理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它在合理用药、新药研发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学生感到所学课程的重要程度,在潜移默化中灌输了专业知识。

2.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一般适用于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强的章节,如作用于循环系统的心脑血管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生素类药物等[1]。例如在学习抗高血压药时,结合身边的病例,引导学生分析高血压产生的原因,并分析理想的抗高血压药应有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在授课过程中,要几种教学方式结合,此时可以结合趣味教学法里的抗高血压药物的歌诀。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又能使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课堂上听课的效率。

2.4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2]。例如在讲到抗心律失常药物时,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问题,抗心律失常药物按作用机制分哪几类?各类药物的代表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有哪些?按其作用机制把学生分成四大组,每个大组学生再分成小组,课下查阅文献、小组讨论、制作PPT;下次上课时,每组学生选出代表到讲台上去讲解,其他组的学生可以提问,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通过PBL教学,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2.5模拟药房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常见的非处方药,例如感冒用药、止咳化痰用药、胃肠道药、外用药、五官科用药等,收集相应药物的包装盒及药品说明书进行情境教学。学生相互之间分别扮演患者(普通患者及特殊患者)与药师,患者陈述症状,药师提供合理用药信息,并嘱咐其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3],现场若有困难,教师给予解答,或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下查阅,有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6药店、网络第二课堂法引导学生在药店购买药物时,根据药物说明书有意识地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做到合理选药和用药。推荐给学生一些药理学的部级、省级精品课程的视频资料,例如复旦大学教学视频网站通过课上学习及课下的巩固和提升,有效地拓宽了学生视野。

3小结

通过对药理学课程开展以“职业和应用”为核心的不同形式的“动式”教学法,提升了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符合“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同时要求任课教师要有多元化的教学愿望和教学能力,只有教师有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行为方式,才能要求和培养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白建平,于肯明,张慧芝,等.C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108-109.

[2]王斌,张腾霄,王双侠,等.应用型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探索与实践:以药物化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02下):177-178.

第7篇:制药工程专业方向范文

根据药学类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和执业资格认证制度要求,在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培养目标中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属主干课程、必修课,是药学人员从事药学实际工作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规范药学人员从事药品生产、药品经营、处方调配等工作的行为。同时,药事管理与法规也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也是药学专业药士、药师、主管药师等职称晋升考试中三门必考科目之一。即便是学生的技能考证,药事法规也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所以药事管理与法规在课程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的特点是变化快、涵盖内容多、应用性强,对于药学专业中药物制剂方向、药品检验方向、医院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等方向都是一门主干课程、必修课[1]。在学生已有专业知识和专业特色基础的前提下,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在《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过程尝试以基于各个专业方向特色开展针对性强、着重点突出地项目教学法[2]。

一、结合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构建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体系

根据教学大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新药研发、药品生产管理、药品经营管理、医院药品调剂四大工作框架体系。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着重于重点开发基于药品批发经营、药品零售经营、处方药与非处方分类管理、药品广告的实践设计场景。通过该专业所涉及的未来就业岗位进行教学,以未来的职业岗位背景,分析药学领域中的不同岗位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构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以未来就业岗位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实施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是桨药学专业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桥梁课程,是药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理论基础,是寻求解决药学实践所遇到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途径,是进行医院药学服务的保障。《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开展药学实践活动的核心能力的药学人员。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实施,对开展药学实践活动者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对课程整个内容进行简洁而高效的讲解。然后根据不同的项目要求,进行工作过程的任务讲解、分组分配任务,开展岗位实操。如在“ 药品经营过程”这一项目教学中,结合我校的模拟药房,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 2012年版GSP 规定,根据药品购、销、存、储这一轴线,在药品的购进、验收、储存、养护、销售、售后服务这些工作过程中进行工作配合。 在药品零售经营项目教学设计中(见表 1),基于药品零售经营工作过程,以工作过程导向我们将该项目分解为企业申办、GSP认证、药品购进、验收、储存与养护、销售、售后服务等子项目[3]。将学生们分组分任务负责不同的子项目,同时要求同学们进行配合、协调,以保证整个工作顺利实施。

在药品零售经营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同学们通过真实工作角色的体验,完整地掌握了药品零售经营的工作过程,同时也了解了药品零售企业开办的条件、程序;药品在验收、储存、养护环节要求;药品如何销售、售后服务应注意的事项等环节相关的知识。工作完成后还组织同学们参加实训基地企业组织的相关专题报告,详细介绍药品零售经营活动、管理涉及的各方面内容。整个工作过程同学们积极投入、主动参与,企业对学生的工作配合满意并非常乐意对我们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实训基地、系部、学生三方实现三赢,建立了“三赢”的共建模式。

三、紧密联系药学实践,结合医疗卫生制度改革

在授课过程中,将具体的实例与法规结合起来,有机地联系当前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例如,讲述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时,从生产、经营到使用重点针对药品零售市场展开了分类管理,医院为了严把处方外流,采用处方电脑流向化的应对措施,导致医院处方基本上不会流向社会药房,社会药店配备的药师无法获得处方进行处方的审核。通过对这种情况前溯后果的分析,使学生既了解了当前法规内容,明白医药分家的必须,同时也明白了药学实践的实际状况,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将药事法规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药学实践,联系工作过程的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剖析其存在的根源。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中,所列开展的项目要求可能会与当前的药学实际不一致,因此授课时注重引导,并且在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时,要强调暴露不足是为了更好地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为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提供参考。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医药界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树立信心,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第8篇:制药工程专业方向范文

在我国,由于各个院校的特色不同,临床药学专业的学制设置并不完全统一。一般情况下,临床药学专业的学制为4年,其课程主要以化学为主,培养方向也主要是实验室药学研究,如药品配伍稳定性、处方筛选、制剂工艺、药品检验方法、药品的体内外质量评价等。目前实行5年制临床药学专业教育的华西医科大学,其学生参与临床实践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的学生相比也明显偏少。由于学制上的限制,临床药学专业的毕业生所学的知识受到一定的限制,也缺乏参与临床实践以及有效进行沟通能力,无法有效地承担指导临床进行合理用药的责任,不可能给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很大的帮助。目前我国已有医学院校尝试开设6年制的临床药学专业本硕连读教育,学生毕业后可授予临床药学专业硕士学位,强化临床药学学生的临床实践,与美国的PharmD教育模式非常相似。我国可参考美国的培养模式,在进行4~5年制的本科教育基础上,设置临床药学本专业本硕连读,积极推进临床药学专业的学位培养,加强其专业实践能力,以促进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向着职业化方向转变。

2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向学生的课堂授课为主,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必须通过实施“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实际运行中,学校可以采用“正反面录像教材”的互动式临床药学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案例的形式模拟临床实践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错误,首先让学生观看学习后指出其中的错误,然后由授课老师再进行有效点评,最后播放正确的教学录像。并通过设计运用模拟药店现场,采用对话式临床药学教学方案,即由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学某类药或某种疾病的处理知识,在备课时准备有代表性的问题和正确答案,并在课堂上模拟药店现场,由老师扮患者或家属,学生扮药师。整个过程由老师问,学生答,最后由专家进行点评[2]。这种通过对比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所用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3积极创造临床的实践机会

临床药学是药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要求以患者为中心,直接面向病人,研究与实践临床药物治疗,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因此,学生的临床实践尤为重要。我国多数高等医学院校在药学专业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医疗实践技能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药学理论知识,而不太关注重临床实践,因此存在着课程设置上的比重安排不合理问题。临床药学本科教育阶段由于多采用4年制,药学专业实习和临床实践实习仅有不到1年左右的时间。而国外的临床药学教育多采用5年或6年的学制,除了平衡药学理论课与临床相关专业课程相结合外,更重视学生的临床实践时间,很多的医学院校在临床实践的时间长达2年时间,并且在学生入学阶段就开始接触临床工作,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既要学习药学知识,又要学习临床医学知识的时间矛盾,保证了学生对临床专业实践的学习时间,加深了对临床药物治疗学的理解,为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在将来有效开展工作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努力创造尽可能多的临床实践教学机会。此外,学校附属医院的药学部在教学中的承担的角色十分重要,药学院与医院药学部应共同商讨,利用附属医院的有利条件安排临床药学学生的课程和实习。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应包括临床科室的轮转、药学部内实习和专题实习等三部分。在临床实践学习的最初阶段,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从各专业科室普遍存在、且有可能面临的问题入手[3]。在具备一定实践能力后,再由医院的临床药师带教,参与临床科室的专业查房,临床药师的药学查房,并以典型患者为切入点,进行全程的药学监护[4]。而在临床各科室的实习时间,应该要求长于1年,临床药学学生应在专业医师或各专业临床药师的指导下在各科室进行轮转,参与临床查房,学习如何提供药物治疗建议或意见,充分与病人、医生、护士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全方位的系统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临床实践技能。本文来自于《教育与教学研究》杂志。教育与教学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4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教育

现阶段,我国各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主要集中于药物的药效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血药浓度监测(TDM)、药物经济学评价、门诊药物咨询、静脉药物调配等方面,主要为基础性的药学工作, 缺乏与临床医师、护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机会,也缺少患者进行完全接触的氛围。这种医院工作模式并不符合临床药学工作全面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如果缺乏与患者的有效沟通,那就无法参与到个体化合理用药中来。随着临床药学工作在我国的逐步开展,临床药学教育中沟通技巧的培训也开始受到关注。实践证明,通过沟通技巧的专业知识培训,可以使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实践工作中能抓住重点与患者进行沟通,理解患者的诉求,与患者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从而全面了解患者的信息,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真正体现药学监护的内涵,彻底使传统医院药学以药物为中心的工作模式转变到以患者为中心上来。因此积极推进我国的临床药学专业的沟通能力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我国临床药学专业教育的必须加强的课程。

第9篇:制药工程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管理

《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苏政发〔2006〕26号,《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必然要求。实施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核心,大力培养高职高专中药人才,为中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建设探讨会

成立主要由来自中药行业、企业专家、高校骨干教师等成员组成的中药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合作单位共30多家。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建设探讨会,凡属于办学重大事项,经过双方协商决定。建立行业与学院的双向教学质量监管系统,多层次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成员单位的深层次合作

结合学院专业建设要求,充分利用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成员单位的资源,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与苏州大学附属一院、苏州中医院、苏州雷允上国药连锁有限公司,苏州天灵饮片有限公司等医疗单位合作,加强专业建设。积极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构建专兼结合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聘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建设,与行业共同开发课程,《药品经营与管理》到药业现场教学,《中药信息化服务》《专业发展动态》等中药的课程聘请行业专家授课。

三、建设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共享平台、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创办中药学专业网站,及时国家、省、市有关医药卫生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相关政策。开辟宣传理事会成员单位的专栏,及时单位用人信息和毕业生信息,构建成员单位选人用人的信息交流平台。同时,通过中药学专业网站建设,提高中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科研开发。建设好网上中药科普馆,介绍中药科普知识,中药资源,中药合理应用等,做好社会服务。

四、建立校企人才交流制度,开展理事会内专技人员互访学习

组织院内的教师到医药卫生行(企)业顶岗锻炼,同时积极选聘医药卫生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等,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共建专业核心课程(如中药鉴定、中药药剂等课程)的资源库建设。校企之间通过协商,按照有利于调动双方人才参与双向交流积极性的原则,酝酿建立校企人才交流互访相关制度,使合作单位内专技人员互访学习经常化、制度化,以不断提高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每年对专业教师举办1~2次中药领域研究进展学术报告。

五、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校企资源优化共享

鼓励院校积极与相关行(企)业洽谈,在引入行(企)业资本或设备参与职业教育方面进行有益尝试,实现教学资源与企业资源的相互共享,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积极推进“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和专业服务支柱产业能力建设。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职业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平台,使“中药实习实训基地”这一优质资源成为向学生提供优质实习实训场所和向省内其它高校及社会开放的示范。

六、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实行双向人才培养

本着以学院、行业企业互利原则,确定以“学生”为主体,兼顾“企业员工”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向人才培养模式。行(企)业可从实际需要出发,加强与院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合作,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资格鉴定(中药调剂员),逐步提高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行(企)业也可根据在职人才培养发展的需要,与相关院校开展职后继续教育,不断拓展岗位人才的发展空间。每年不定期组织人才交流招聘会,为成员单位提供优秀毕业生,更好的促进学生就业。

七、提高科研水平,开展全方位技术合作

合作成员单位共建技术中心(基地),以项目为载体,合作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如吴地中药材种植、开发与保护)、产品研发、工艺革新和服务等工作,促进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实现成果共享,提升学校、企业核心竞争力。

八、传承中医药文化,做好社会服务

中药学专业利用校企合作团队专业技能高,教科研能力较强的优势,面向社会提供适宜的医药卫生服务项目,为企业员工专业培训,比如开展“中药炮制与配制工培训”和行业技能大赛等。面向社区居民提供有关中医养生方法、中药真伪鉴别、中药正确使用等的专业咨询和技术服务。利用中药学专业的实训平台,构建一个向苏州市社区市民、苏州市中小学生,外地游客开放的宣传吴地医药知识,弘扬中国中医药文化的课外教学基地。开展科普开放日活动,面向苏州市民,在苏州中药科普馆———药用植物园、中药标本博物馆等开展系列贴近实际的科普开放活动。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是学院与相关行(企)业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是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专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开展各项工作,为推进全省中药职教事业持续发展,全面提高中药技术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聂小忠.大专层次应用型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23):117.

[2]冯传平,郭争鸣,陈斌.基于校企合作的医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9):957-95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