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范文

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精选(九篇)

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

第1篇: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高压氧  辅助治疗

        我院自2007-2009年对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辅助治疗,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98例,男72例,女26例,年龄9-68岁,平均39.6岁。平均住院时间36天。损伤原因:车祸伤68例,坠落伤12例,砸伤18例。其中经头颅CT确诊,硬膜外血肿18例,硬膜下血肿29例,脑挫伤并脑内血肿3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15例,脑干损伤10例。入院时经格拉斯哥评分均为3-8分。98例患者中经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68例,脑挫伤去骨瓣减压术10例,保守治疗20例,经气管切开28例。

        1.2治疗方法  本组78例手术治疗,保守治疗20例,均给予脱水、预防感染、止血、营养脑神经等综合治疗,待病情平稳,生命体征稳定后,经高压氧治疗。本组采用双门6人舱,治疗压力0.20-0.25MPa,每次2小时,加压、减压各25分钟,稳定面罩吸纯氧3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再吸30分钟,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为3个疗程,每个疗程中间休息3-5天。

        2  结果

        本组治疗1-3个疗程73例,4-6个疗程20例,6个疗程以上5例。治疗后GCS评分3-8分12例,9-12分65例,13-15分21例,明显高于治疗前。神经功能恢复评定,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OS)评为5级:5分(恢复良好,能正常生活有轻度动作障碍)49例(51%);4分(中度病残,但生活能自理)29例(30%);3分(重度病残,意识淡薄,生活不能自理)12例(12%);2分(植物生存)7例(7%),明显高于治疗前。

 3  讨论

        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而又复杂的创伤,有其解剖生理的特殊性,它不单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损伤,同时也是一系列继发性损伤,将接踵而至,促使病情加重。

        脑细胞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耗氧最高,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神经元对缺氧最敏感,外伤后致局部出血和缺血,缺血脑织供血不足,使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生成,以及中枢毒性生物活性因子释放,破坏血脑屏障,导致细胞毒性脑水肿及间质性脑水肿,并且形成恶性循环,加重脑损伤。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正是针对缺血缺氧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为基础,预防和治疗继发性脑损伤,治疗目的在于将原发性脑损伤变化可逆性脑损伤。在高压氧舱中呼吸,因肺泡与肺静脉氧分压差的增大,血氧弥散量可增加近20倍,从而大大提高脑组织氧含量,中断因脑缺血缺氧所致脑水肿的恶性循环。在急性期,高压氧可增加脑血氧含量和血氧张力,起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在恶急性期,脑组织中存在可逆转缺氧区,处于相对缺氧状态,虽然有脑水肿,轻度变性等病理改变,但组织完整,高压氧能提供有效氧供,使这部分脑组织功能即可恢复。

        从本组病例疗效分析证实,高压氧作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一项有效措施。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经其他研究表明,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在选择恰当时机,对预后影响较大。在颅脑损伤综合治疗基础上,只要生命体征平稳,无高压氧禁忌证,呼吸道保持通畅的情况下,应及早行高压氧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第2篇: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 婴幼儿;高压氧治疗;家长;治疗依从性;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59.6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6(b)-109-02

Affect of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arents in lower compliance with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in infants

ZHANG Yan, HUANG Gaogui, LIU Yun, CHENG Yu, ZHOU Hong

(Physiatry Department, 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Kunming, Kunming 65003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arents in the lower compliance with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HBOT)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s clinic. Methods: 67 parents of lower compliance in HBOT ha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d with self-made compliance questionnaire, to compare the changes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Results: The attitude of the paren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11 cases of hesitation, 34 cases of not accepting generally, 22 cases of resolutely leaving. The attitude after the intervention, 12 cases of willing to accept, 13 cases of generally accepting, 14 cases of hesitation, 12 cases of resolutely leaving;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χ2=36.83, P<0.01). According to self-made compliance questionnaire, the score was(1.84±0.68)scores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2.90±1.44) score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5.445 4,P<0.01) after intervention. 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arents is effective to patients with low compliance in HBOT.

[Key words] Infant;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HBOT); Parents; Complianc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婴幼儿高压氧治疗已成为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核黄疸和早产儿脑损伤恢复期等常见疾病的重要手段,其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然而直接决定或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的核心是家长,家长往往受诸如对高压氧治疗的担心、治疗效果的认可程度等因素影响,出现种种不接受是可以理解的,但应如何面对与解决呢?我院自2003年11月以来,针对此类家长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1月~2008年3月共接收514例病例,治疗不依从者67例,入选判定标准:由医生开具高压氧治疗申请单并办理交费手续者,在进舱前、在舱中要求中断治疗或出舱后提出不再继续治疗。其中,男46例,占68.7%;女21例,占31.3%。年龄:小于3个月20例,占29.9%;3个月~1岁36例,占53.7%;大于1岁11例,占16.4%。年龄最大3岁,最小的19 d。其中,进舱前提出不愿接受治疗者31例,在舱中提出终断治疗者3例,出舱后提出不再继续治疗者33例。诊断结果分别为缺血缺氧性脑病、早产儿脑损伤恢复期、颅内出血恢复期、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核黄疸、脑性瘫痪的患儿等。

1.2 干预方法

1.2.1 干预方案的制定与干预人员的培训方案由我院心理医生、高压氧治疗副主任医师和操舱护理人员共同编制,对心理干预实施者进行培训合格后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1.2.2 主要方法①建立良好的干预关系,热情周到地接待患儿及家长,介绍有关注意事项,在其熟悉高压氧治疗环境过程中,对家长的疑问用心倾听与解答。②接纳家长不愿接受治疗的态度和认知,其接纳的关键是不指责、不批评和不干涉,应坦诚相待,本着为患儿和家长的长期利益着想的原则,把科学知识用通俗的言语说出来,让其考虑后再作决定。③查明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耐心解释。④用“治疗室有患者就一定有工作人员”的事实,减轻患儿家长的不安全感。⑤请其他合作的家长配合解释、现身说教,消除家长的疑问,解除其顾虑。⑥针对一些开始动摇者或坚决不同意者,提示家长再进一步了解与考虑。⑦与家长建立互动和交流的机制,记录联系方式,有空做一些交流。

1.2.3 治疗依从性评分治疗依从性是指患儿所选择的行为与临床医疗处方的一致程度,当完全符合时,称为治疗依从性高,反之亦然。本研究为准确描述其程度变化,使用自编《婴幼儿高压氧治疗依从性评价表》进行评分,量表采用5级评分:乐意接受治疗并主动配合者5分,基本能接受4分,犹豫不决3分,基本不接受2分,坚决不接受而离开1分。

1.2.4 统计学处理评价例数的干预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评分得分进行t检验。

2 结果

本组婴幼儿高压氧治疗不依从率为13.0%(67/514),干预后降低为8.2%(42/514),经χ2检验,干预前后治疗不依从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P<0.05)。治疗前67例不依从者的治疗依从程度:乐意接受0例,基本能接受0例,犹豫不决11例,基本不接受34例,坚决不接受22例;心理干预后,乐意接受12例,基本能接受13例,犹豫不决14例,基本不接受12例,坚决不接受而离开16例,经χ2检验,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3,P<0.01)。《婴幼儿高压氧治疗依从性评价表》结果:干预前得分为(1.84±0.68)分,干预后为(2.90±1.4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5 4,P<0.01)。

3 讨论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高压氧专科护理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为对患者的整体身心护理,以及延伸到家长或监护人的服务,因为家长对高压氧治疗缺乏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怀疑心理,会影响治疗的依从性,这是目前儿童高压氧专科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组治疗不依从率为13.0%。本组病例家长干预结果表明,心理干预后高压氧治疗的依从性有变化,其差异显著(P<0.01),其总体不依从率降低,提示心理干预是提高婴幼儿高压氧治疗依从性的有效措施,因此,对于提出中断或不愿接受的家长,不宜过早放弃,应进行适宜的心理干预,从而提高婴幼儿高压氧治疗的依从性。

虽然心理干预可提高高压氧治疗的依从性,但在干预过程中,也得注意方法,不宜一味强调医生的主张,应尊重家长的决策权,避免“强留痕迹”过多,否则,家长更不会接受建议,尤其可以避免万一发生医疗纠纷时,家长把责任推给院方,成为潜在的医疗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黄建萍,魏冰,黄叶,等.我国高压氧专科的护理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27.

[2]庞军娥.首次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医学丛刊,2003,3(4):58.

第3篇: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 高压氧 综合治疗 脑梗死 护理

脑梗死又名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由于脑血管内发生血栓、栓塞或其他原因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疾病。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病死率高,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致残率较高,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何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尤为重要[1]。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我院采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早期综合治疗脑梗死,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08年2月~2010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138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2],经颅脑CT或MRI确诊,全部病例均为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患者中男性为76例,女性为60例;平均年龄为54.1±17.3(42~76)岁;合并高血压57例,高脂血症37例,糖尿病31例,冠心病12例;其中基底节梗塞49例,脑叶梗塞36例,腔隙性梗塞29例,多发性梗塞22例。两组病例均排除心、肺、肝、肾及代谢疾病,且有高压氧治疗禁忌症及原患影响智力、记忆力、语言、肢体、视、听功能等疾病的患者均不能入选。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及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HBO组:采用单人空气加压舱,压力0.2Mpa,加压30min,稳压面罩吸氧30min×2次,中间休息吸空气5min,减压30min,1次/d,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两疗程间休息3d。HBO组(治疗组)与常规组(对照组)均应用改善脑血循环、神经营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及血管扩张药物,急性期均予以扩容、脱水、抗凝、抗感染等药物治疗并配合康复理疗、针灸等综合治疗,糖尿病患者均给予降血糖治疗,使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对于高血压患者均给予降压药口服,血压稳定后进行高压氧治疗。

1.3 疗效评定 基本治愈:自觉症状消失,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消失,动作协调自如,能独自行走,生活能自理。显效:自觉症状消失,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部分恢复,肢体仍欠灵活,肌力提高至Ⅱ级以上,语言基本恢复;有效:部分症状和体征消失,神经系统体征减轻,步行较困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肌力提高不到Ⅱ级,语言明显好转;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变,肌力提高不到Ⅰ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处理,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5.6±4.3)天,明显少于对照组(31.4±5.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不良反应 高压氧辅助治疗组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机制 脑梗塞是在脑动脉内膜病变基础上产生的,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其突出的表现是由于血流障碍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继而水肿而致脑代谢障碍及神经功能丧失。脑水肿又导致血氧弥散困难加重缺血,缺氧而形成恶性循环[3]。而通过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能大幅度提高血氧含量,改善脑组织缺氧,多角度发挥作用,提高治疗效果。HBO治疗可迅速增加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分压,丰富了组织氧含量及氧储量,能迅速纠正脑缺氧;可延长氧的弥散距离,对梗塞组织周围的缺血区有常压氧所起不到的作用;激活机体的抗血凝系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了血液粘稠度,增强纤维蛋白酶的活性,促进血栓溶解吸收,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有利于缺氧脑区血液循环的尽早恢复;由于改善了供氧,可促进脑血管收缩,血管通透性降低,渗出随之减少,所以又可以防治脑水肿;增强有氧代谢,减少无氧酵解,降低脑内乳酸盐浓度,从而纠正酸中毒,改善脑内环境。有氧代谢增强后,能量生成增多,增加突触间传递,使脑组织恢复正常思维、感知、运动等多方面的功能。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治疗组的患者采用早期HBO结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针灸等治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HBO治疗期间,合理、系统的护理有助于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3.2 护理要点

3.2.1 治疗前的护理 HBO因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环境,往往会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因此在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HBO治疗的原理、安全性、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进行安全宣传,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治疗前详细询问病史,若有感冒,血压>160/95mmHg,暂不宜进行治疗。严禁携带易燃品入舱,更换棉布衣服。

3.2.2 治疗中的护理 加压时告诉患者做调压动作(如吞咽、张口及捏鼻鼓腮等),以平衡中耳腔内外压力,防治中耳气压伤。舱内压力要缓慢上升,以0.003~0.004Mpa/min的速度升压,应特别注意观察舱内患者情况,有无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剧烈咳嗽、抽搐、惊厥等,如有上述情况,立即停止升压,必要时快速进舱处理或减压出舱;如有耳痛,应暂停升压,待患者调压开咽鼓管,疼痛消失后,再行升压。治疗中,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舱内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浓度,使患者感动安全舒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稳压时要经常检查病人是否按要求佩戴面罩,以免因面罩漏氧导致供氧不足影响疗效,以及舱内氧浓度过高使治疗不安全。同时还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氧中毒的表现,如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冷汗等,应迅速摘除面罩,改吸空气,必要时终止治疗。减压时要通知舱内患者做好准备,指导患者正常呼吸,不要屏气,并嘱保暖,勿将身体任何部位靠在金属内壁上,严禁屏气,保持自然呼吸。全程监察舱内患者的情况。

3.2.3加强基础护理及饮食指导,多数脑梗死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应加强基础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并予以康复指导,进行肢体功能训练、站坐位平衡训练、语言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等。并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适当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不产气的饮食,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综上所述,HBO早期综合治疗脑梗死,同时及时做好治疗时的护理工作,能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的康复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贾建平.全国脑血管病的合理用药与临床科研论坛。中华神经杂志,2001;9(增):18~23.

第4篇: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婴儿氧舱;疗效;体会

高压氧治疗现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虽然是门较年轻的临床医学分支,因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受到世界医学界的关注与肯定,从而使高压氧医学得到正规、健康的迅速发展。临床应用高压氧治疗的疾病我国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2001年推荐的适应症(不含探索性适应症)为57种,推荐的婴儿氧舱治疗适应症有31种。我科2004年4月购回七零一研究所制造的YLC0.5/1A型婴儿高压氧舱1台并开展治疗至今5年,共治疗各种病例227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其中有效211例,显效11例,无效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开展治疗5年来的各种病例227例,年龄在5天~5岁;其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97例,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146例,合并脑室出血5例,合并应激性溃疡1例;睡眠困难综合症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26例;溺水2例;皮肤带状疱疹1例;外伤性偏瘫2例;新生儿破伤风1例;男124例,女10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均经过头部CT检查确诊后,待病情稳定无活动性出血后并根据症状不同分别应用临床综合治疗,开始高压氧治疗。

2 治疗方案

严格按照婴儿氧舱治疗基本原则,根据患儿年龄以及病情的不同,新生儿还要根据胎龄、体重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患儿进行治疗;所选压力范围在1.5~2.0ATA,治疗总时间为50~60分钟;操作时严格遵照婴儿氧舱操作规程,治疗操作过程均详细记录并保存。

3 典型临床病例

病例1:患儿,女,1岁零8月,因发热3天,头痛,呕吐1天,抽搐1次,神志不清呈昏迷状,颈项略强直,脑脊液穿刺检查后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经给予脱水、抗感染、抗病毒、以及应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后,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现双侧巴氏征弱阳性,四肢活动障碍,双手不能抬起,左下肢肌张力高,不能站立,不能拿步,失语。遵医嘱开始实施高压氧疗,治疗方案:采用压力2ATA,总吸氧时间60分钟,即洗舱5分钟+升压13分钟+稳压30分钟+减压12分钟。给氧方式:持续小流量换气。

效果观察:第1疗程开始治疗第3天患儿双手逐渐上抬,疗程完毕时双手取物自如,定向、定位能力尚可,右手用力时可见轻度颤抖,双下肢能交替拿步,步态呈剪刀样。患儿休息7天后开始第2疗程的治疗,操舱前查体:双上肢肌张力、定位、定向能力基本尚可,右下肢无力,不能站立,不能单坐。高压氧治疗方案同前,第2疗程完毕时患儿能单坐十几分钟,步态较前平稳。患儿休息10天后继续第3疗程高压氧治疗,操舱前查体:能扶物站立、扶物行走。高压氧治疗方案同第1疗程方案,第3疗程高压氧治疗完毕效果评价:能说2-3字语言,扶物站立、行走时间延长。患儿连续3个疗程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休息2月后又继续了2个疗程的治疗,患儿的肢体运动基本恢复,语言能力达到同年龄幼儿的水平。

病例2:患儿,女,12天,孕2产1孕40周因急腹产在家旧法接生,出生时无产伤及窒息史,生后第9天开始拒奶,口不能张开,吮奶困难,哭闹易惊,继而出现面肌及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入院后诊断为新生儿破伤风,立即给予抗破伤风治疗的同时行高压氧治疗,治疗方案:采用压力1.6ATA,总吸氧时间60分钟,即洗舱5分钟+升压13分钟+稳压30分钟+减压12分钟,一日一次,给氧方式为持续小流量换气。

效果评价:高压氧治疗4天后面部肌张力逐渐缓解,能张口吮奶,四肢肌张力仍稍高,连续治疗14天后患儿精神及反应正常,吸吮有力,口唇张合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

病例3:患儿,男,5天,孕3产2孕39周,因宫内窘迫行剖宫产娩出,生后1分钟阿氏评分6分,予以复苏处理后转新生儿病房治疗,行头颅CT检查提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行常规治疗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入仓前查体:吮奶及反应欠佳,吸吮后唇周发绀,四肢肌张力减低,下颌及四肢时有抖动,哭声低。治疗方案:采用压力1.6ATA,总吸氧时间60分钟,即洗舱5分钟+升压13分钟+稳压30分钟+减压12分钟,一日一次,给氧方式为持续低流量换气。

效果评价:高压氧治疗4天后患儿精神及反应明显好转,觅食反射增强,肌张力增强,连续治疗10天后吸吮有力,四肢肌张力正常,哭声大,本疗程结束,休息10后给予高压氧巩固治疗7天,治疗方案:采用压力1.5ATA,总吸氧时间49分钟,即洗舱5分钟+升压12分钟+稳压20分钟+减压12分钟,一日一次,给氧方式为持续低流量给氧。

4 护理

4.1 治疗前的护理

每个疗程开始前详细做好体检,并记录,为了使治疗的顺利进行,积极做好入舱前的准备。

根据年龄及诊断确定治疗方案,患儿进行高压氧治疗前要认真做好体格检查,并详细记录,为每疗程完毕时提供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向家属认真讲解治疗目的、注意事项、治疗所需时间、疗程、高压氧的基本治疗原理,以取得家属的配合,更好的完成治疗。

做好患儿入舱前的准备,夏天提前打开空调,调节好所需室温,冬天先将衣物预热,打开暖气,以免患儿更换衣物时着凉,氧舱有机玻璃筒体用清洁全棉湿毛巾擦洗干净,筒体内部采用1:200的“84”消毒液做好消毒工作,托盘内所用棉垫、衣物、盖被均要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方可使用,进舱所有用物均为高压氧舱专用物品;检查氧源是否充足,检查排氧装置是否正常;为新生儿治疗时一定要在喂奶半小时后入舱,但不宜过饱。以免舱内溢乳无法处理导致误吸,再者新生儿喂奶后一般可入睡1小时左右,可适当避免哭吵,以防呕吐;排空大小便,更换全棉尿布和专业氧舱制服,冬天穿好棉袄及盖好包被,做好进舱前的准备。置患儿于托盘内后不要急于推进托盘,如果患儿比较吵闹可做一些亲抚爱昵或趣味性强可使患儿安静的动作,并尽可能让患儿改变睡眠习惯,即治疗前不要安睡,在治疗时容易安静并处于睡眠状态后轻轻推进托盘,所有治疗病例无一例使用镇静药物,患儿均可在安静状态或睡眠状态下完成治疗。

4.2 治疗中

关闭舱门开始治疗,同时做好每步操作记录,洗舱时氧气浓度一定要到55~60%再进行升压,升压过程要匀速加压,应避免加压速度不均引起患儿不适而哭吵不安,影响家属心情,家属一律不要进高压氧治疗室,整个治疗过程工作人员全程守候。

4.3 治疗完毕

每次治疗完毕后按操作流程关闭调节器,待压力表回零后打开舱门,抱出患儿,更换衣物,并观察患儿治疗效果,做好高压氧舱的终末消毒,每疗程治疗完毕要对照治疗前的体检,及时观察疗效并做好记录。

5 体会

高压氧治疗应在疾病早期治疗效果明显,尤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早期干预痊愈率高,一旦后遗症出现治疗效果可呈无效治疗。在治疗操作中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工作,确保每一例治疗的成功和安全。

第5篇: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讨胞二磷胆碱、脑活素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40例确诊为HIE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9(95.0%),对照组总有效率16(80.0%),两组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

【关键词】 高压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并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痉挛和共济失调等,是围生期足月儿脑损伤的最常见原因1。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目前主要以综合治疗为主。我院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用胞二磷胆碱、脑活素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本病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40例患儿,男18例,女22例,均为足月儿,均有围生期缺氧窒息史,生后出现异常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惊厥、过度兴奋、肌张力改变、原始反应消失等,均除外先天畸形和明显的气道阻塞性疾病。均符合国内的临床诊断及分度标准。轻度14例,中度18例,重度8例。将4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两组间统计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2. 治疗方法

2.1 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压吸氧、镇静止痉、20%甘露醇降颅压、纠酸及使用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等脑细胞代谢激活剂治疗。

2.2 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并在生命体征平稳及惊厥控制后给予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为0.14~0.18 mPa(1.4~1.8 ATA),吸氧浓度为60%~80%,使血氧分压大于0.1 mPa(1.0ATA)(血氧分压=吸氧浓度×治疗压力)。治疗时间为每日1次,每次60~70 min(含加、减压各15~20 min),10次为一疗程,两疗程间休息7~10天,一般治疗1~3个疗程,最长的治疗为5个疗程,总疗程据病情而定。

2.3 疗效评价治疗后3日内意识转清、抽搐停止、无脑干症状、肌张力恢复正常、反应及吃奶好为特效;7日内恢复为显效;7~10日恢复为有效;10日后不恢复为无效。

2.4 统计学分析: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X2检验,P

3. 结果

3.1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19(95.0%),对照组总有效率16(80.0%),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性差异(P

3.2在高压氧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

4.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新生儿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主要由宫内窘迫出生时或出生后新生儿窒息缺氧引起,多见于足月儿,轻者预后良好,严重者在新生儿早期死亡或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表现,是造成小儿智力低下、癫痫及脑性瘫痪的原因之一。HIE的发生主要与围生期窒息、缺氧、胎儿在宫内环境及分娩过程有密切关系,由于新生儿期神经系统发育相当活跃,所需氧气及糖分相对较多,故缺氧缺血对脑组织损伤相当明显2。长时间缺氧使灌注明显减少,从而加重脑组织的缺氧程度,导致脑组织不可逆的坏死梗死。脑血流量减少是窒息后脑损害的主要原因。治疗原则是尽早治疗,综合措施,严密观察,足够疗程。

胞二磷胆碱为核苷类衍生物,对改善脑组织代谢,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和苏醒有一定作用,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有显著作用,其终生惊厥作用明显,能减轻脑血管麻痹和脑水肿,提高线粒体呼吸功能,使氧化磷酸化能力和摄氧量明显提高,从而起到改善脑代谢作用3。脑活素是由动物脑蛋白提炼出来的器官特异性氨基酸混合水溶液,其中85%氨基酸是游离的,15%结合成分子量在1万以下的低分子肽,进入人体后50%~80%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发挥氨基酸脑器官特异作用。其作用主要是改善脑细胞代谢功能,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脑的神经细胞中,作用与蛋白质合成,并影响呼吸链,具有抗缺氧的保护功能,促进DNA合成,能启动脑细胞代谢功能,使受抑制葡萄糖运转恢复正常。

高压氧治疗HIE的主要机制是通过提高患儿机体内血氧含量及血氧分压,使脑血管的含氧量和脑组织中的储氧量显著增加,从而改善或消除脑局部缺血而导致的缺氧状况4。高压氧可提高脑组织中氧的有效弥散半径,恢复脑细胞的有氧代谢,使ATP生成增多,脑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的钠泵功能得以恢复,消除脑水肿,有利于病灶区脑细胞生理功能恢复,同时在高压氧环境中,正常部位脑组织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有利于防止脑水肿。对缺血区脑血管无收缩作用,因而缺血部位的脑血流反而增加,有利于缺血区脑组织代谢恢复正常。

本文研究表明胞二磷胆碱、脑活素为脑组织代谢及改善脑缺血区血液供给,是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可选择的有效药物之一,但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HIE的疗效更加显著,且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目前本病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治疗方法较为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于嘉.姚裕家整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7(9):97-98.

[2] 罗恒.脑活素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8):64-65.

第6篇: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范文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的16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临床分型、病变程度、日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后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根据婴儿日龄的增长而作出调整,10 d为一个疗程。两组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定,并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所有病例随访一年半,观察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及智力情况。结果 HBO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重度HIE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502,P<0.05),HBO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预后不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939,P<0.01)。结论 HIE患儿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尽早HBO治疗,能够起到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作用。

【关键词】 高压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 opa-thy of the newborn,HIE)是由于围生期窒息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常见原因。近年来,大量报道显示HBO是治疗HIE的有效手段,利用HBO治疗HIE是当前围产期医学和儿科研究领域研究的热点[1,2]。我院新生儿科于2006年10月~2008年12月对82例住院的HIE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HBO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0月~2008年12月在本院产科出生和外院转来住院的160例HIE患儿,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度均符合《儿科学》(第6版)标准。随机分为HBO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2例中男48例,女34例,出生2~7 d,平均4.6天。临床分度:轻度23例,中度42例,重度17例;伴有颅内出血36例,惊厥28例。对照组78例,男45例,女33例,出生2~4 d,平均3.4 d。临床分度:轻度18例,中度41例,重度19例;伴有颅内出血10例,惊厥12例。两组临床分型,病变程度、日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保暖,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酸中毒,抗惊厥,脑水肿治疗,营养脑细胞及支持疗法,并加强监护。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后,向家属告知患儿病情并取得同意进行高压氧治疗。应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01研究所生产的YLC 0.5/1.2型婴儿透明氧舱,治疗压力根据婴儿日龄的增长而作出调整,足月儿第一个疗程患儿在出生后3~15 d者治疗压力为0.04 MPa,氧浓度为60%~70%,升压15 min,稳压时间25 min,降压15 min;出生后16~30 d治疗压力为0.05 MPa,升压15~20 min,对舱稳压30 min,降压15~20 min,10 d为一个疗程,轻度HIE患儿3个疗程,中、重度则需4~6个疗程,疗程间隔时间14 d,HBO全程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

3.疗效评定

于HBO治疗10 d结束时进行评定。显效:治疗后5 d内患儿反应、肌张力及原始反射达到或基本达到正常标准,有效:10 d内达到或基本达到正常;无效:10 d以后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变。

4.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1.疗效比较

HBO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重度HIE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502,P<0.05),结果表明HBO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1 两组HIE患儿疗效比较(略)

2.预后及转归

所有病例随访一年半,分别于出生后第3个月、第6个月、1岁、1岁半随访,共随访4次,观察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及智力情况。两组后遗症发生率及预后不良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5.869和7.939,P<0.05和P<0.01,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及预后不良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2。表2 两组HIE患儿后遗症发生关系情况(略)

讨论

高压氧治疗是医学领域的一个新进展,临床应用的理论日趋完善,国内外已越来越广泛地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应用,其原理是通过改变氧在体内运输形式来改善组织缺氧和缺血对组织造成的损害。HIE是新生儿窒息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严重地危及新生儿生命与健康,是儿童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存活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3]。因此及早诊断,及时干预的高压氧综合治疗尤为重要。HBO治疗可增加患儿的血氧饱和度,提高氧分压,增加血氧弥散量及有效弥散距离,从而纠正脑缺氧,同时葡萄糖代谢率增高,能量生成恢复,促进脑细胞恢复[4]。本组资料观察显示两组轻度HIE患儿高压氧治疗全部有效,中、重度高压氧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过1年半随访结果,治疗组的预后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笔者认为HIE患儿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尽早HBO治疗,能够起到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作用。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实践,在应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婴儿高压氧治疗是安全可靠的,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盖勇,张曦.高压氧对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时间选择[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5):489-490.

[2]肖力,蔡定邦,庄思齐.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J].实用儿科杂志,2004,16(4):336.

第7篇: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范文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会因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煤烟泄漏等原因,导致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间共收治来院非死亡该类患者9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高压氧,中药及针灸理疗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7例,男49例,女48例,其中工业生产中毒(主要为冶金)23例,生产、生活中毒74例,到院时间30分钟~3小时。0~50岁39例,50 岁以上58例。

1.2 临床表现及分级 除一氧化碳中毒一般症状:如头疼、头晕、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外,精神障碍14例,占14.4%,昏迷8例,占8.2%,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性改变21例,占20.6%。按照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 ,轻度,小于20%,55例;中度,20%~40%,29例;重度,大于50%,13例。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一般治疗:(1)通风保暖、松解衣带,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等。(2)尽快给予吸氧,改善缺氧状态,根据病情给予氧浓度4~10L/min不等,有呼吸功能衰竭、呼吸肌或呼吸中枢麻痹者,尽早给予气管插管,辅助呼吸。(3)防治脑水肿,根据脑水肿在20~48小时发展到高峰的规律,给予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治疗。(4)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补充脑细胞代谢需要的物质,营养脑神经:如葡萄糖,能量合计,细胞色素C等。(5)早期大量应用纳洛酮,解除呼吸抑制,催醒。(6)危重患者给予适量的新鲜血液输注,以补充病人的氧和血红蛋白,改善组织缺氧。(7)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尽早给予高压氧给予治疗。(8)中药给于补阳还五汤加减,后期给以血府逐瘀胶囊和复方活脑舒胶囊口服。(9)在恢复期,尤其是留有后遗症的老年患者,给以针灸理疗。

2 综合治疗

2.1 一氧化碳中毒机制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而血中的一氧化碳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比氧和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慢3600倍,故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常期存留于血液中,而氧和血红蛋白急剧下降,使血液运氧能力下降,造成机体低氧血症,导致组织器官细胞缺氧,而心脑器官的血管分支少,代谢旺盛,故最易受损。同时,脑血循环障碍,可造成血栓形成,局部缺血性坏死以及广泛的脱髓鞘病变,从而发生迟发性脑病,甚至产生严重的脑损伤后遗症。

2.2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机制 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关键在于给病人提供充足的氧气,以加速一氧化碳血红蛋白的分离,且分离速度与氧分压直接相关。2.5~3.0个绝对大气压下的高压氧与正常压力的氧吸入相比,可极大的促进一氧化碳血红蛋白的分离,同时高压氧可改善能量代谢、阻止脂质过氧化以及减少中性粒细胞粘附,更有益于大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和脑损伤后遗症的发生。

2.3中药补阳还五汤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有效改善大脑缺血,消除脑水肿,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神经,促进神志清醒,加速神经修复。

2.4针灸理疗对其后遗症的改善意义重大,可有效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3 结 果

全部病例行常规治疗及中药治疗,89例行高压氧治疗,1~7次不等。治愈85例,好转11例,一例因高龄合并心衰死亡,心肌供血明显改善者19例,迟发性脑病5例,其中3例未行高压氧治疗,2例为只行一次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后遗症者7例(全部为高龄患者),5例行针灸理疗,症状较另2例明显减轻。

4 体 会

4.1 高压氧在一氧化碳中的应用,其疗效是肯定的,对一些年轻的轻中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一次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4.2 老年患者,可能由于生理机能下降,中毒性迟发性脑病和后遗症的发病率高,治疗过程较长,但其高压氧的治疗效果仍然很明显,我们一般建议此类患者行三次以上高压氧治疗。

4.3重症患者,可适量输入新鲜血液,增加血红蛋白的同时,如病情平稳者,同时行高压氧治疗,与同类患者相比,昏迷时间明显缩短(非大量临床资料对比),可能与有效的高压氧治疗有关。

4.4在临床上,多次中毒患者的首发症状以精神症状为主者,高压氧治疗一次,其精神症状可基本消除。

4.5 由于一氧化碳中毒,肌体缺氧严重,特别是一些高龄患者心肌缺血较明显,本组中有21例心肌缺血患者(其中高龄患者占18例),经高压氧治疗一次后,心肌供血明显改善者占95%,说明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害者,也有明显疗效。

4.6 对以上病例及7例后遗症患者中的5例,我们在行高压氧治疗期间及期后,同时配合针炙、中药活血化瘀等对症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第8篇: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高压氧

高血压脑出血是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后遗症多的常见病,其出血灶对脑组织产生直接破坏作用,缺血和缺氧使脑组织软化及坏死,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严重时产生脑疝等,是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及致残率高的主要原因,其中心环节是缺血及缺氧,遗留下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了改善其预后,本院采取术后早期辅助高压氧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选择2002年1月~2007年1月,本院共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32例,均通过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术后治疗措施均采用脱水降颅内压、神经活化剂、维持营养等对症治疗,按高压氧开始治疗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发病后10d 73例,其中男41例,女32例,年龄52~72岁,平均61岁。对照组:发病后20d,共59例,其中男37例,女22例,年龄53~69岁,平均59岁。两组病人的病情、病程、年龄、性别等基本相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后均经营养脑细胞改善脑代谢、脱水剂、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病情稳定后配合康复理疗等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采用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0.12MPa,使用微阻力面罩供氧,一般加压,减压时间20~30min,稳压70min,吸纯氧60min,中间休息1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两组病人治疗至少1个疗程,最多6个疗程,多疗程的病人采用间隙性疗法。

1.3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意识清楚、血压平稳、肢体语言恢复较好,能自理生活;显效:症状好转、瘫痪或失语基本恢复、能独立行走;有效:瘫痪或失语改善、肌力提高1级以上;无效: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改变。

2 结果

两组病人经1~2年随访,早期治疗组:显效48例,占65.7%;有效21例,占28.8%;无效4例,占5.5%;总有效率94.5%,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显效30例,占50.8%;有效16例,占27.1%;无效13例,占22.0%;总有效率77.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经早期综合治疗患者疗效明显提高。

3 讨论

本组资料统计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行高压氧治疗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结果有明显差异,证实早期高压氧治疗对改善预后生存质量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充足的治疗次数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经临床观察,高压氧治疗在4~6个疗程症状改善最为明显。因此,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高压氧治疗要做到4~6个疗程,6个疗程以后临床症状改善缓慢,同时也说明高压氧治疗次数并不是越多也好。通过本组治疗作者的体会是:要保证患者在吸氧过程中充分吸氧,对呼吸道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应采取舱内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舱外心电监测,有利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便于及时处理治疗中出现的问题,最好不中断治疗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温仁,倪国坛.高压氧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98.

第9篇: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高压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日常生活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充分,容易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人体吸收后则会导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这属于一种常见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规治疗方法是采用常压吸氧或者药物治疗,虽然这两种方法表现出了较好的疗效,但是其治疗结果并不具有代表性,对于部分重度患者来说,容易造成严重的后遗症或引发迟发性脑病,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近年来临床医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大量临床治疗结果证明,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以及预防迟发性脑病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对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可行性进行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4月之间接收的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挑选4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8例,将所有患者均匀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年龄5~67岁,平均(30.3±4.6)岁。对照组患者年龄7~66岁,平均(29.8±5.3)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重度判断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中毒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常压吸氧、激素治疗、降低颅内压、对症治疗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接受额外的高压氧治疗。以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疗效判断标准

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项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则表示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机体功能有轻度异常表示治疗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无变化或患者死亡表示治疗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进行记录和分类整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相应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有17例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项机能恢复正常,5例患者得到有效改善,1例治疗后无变化,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中8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10例患者治疗有效,5例患者治疗无效或死亡,有效率为78.3%。两组患者结果比较以x2检验,值为7.573333,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显著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

23

17

5

1

95.7

对照组

23

8

10

5

78.3

x2

7.573333

P

<0.05

3讨论

造成急性一氧化碳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与患者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度远远高于氧气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度,形成大量缺乏携氧能力的碳氧血红蛋白,导致患者机体缺氧,对患者的细胞功能和结构、能量代谢等都造成严重的影响。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还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甚至引发迟发性脑病,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

采用高压氧的方法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以加快碳氧血红蛋白的离解速度,清除患者体内的一氧化碳,提高氧气在细胞内的溶解程度,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同时高压氧治疗还可以收缩颅内血管,但不影响脑部细胞的供氧,减轻患者的脑水肿症状[1]。患者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血小板的活化反应和血栓的形成起到阻碍作用,减轻患者继发性脑组织损伤的程度,有效预防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重要因素在于其脑内星形胶质细胞过多,而少突胶质细胞减少,抑制了患者脑内轴突生长和神经元的修复过程[2]。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变形的程度,促进少突胶质细胞的增生,从而促进受损脑细胞的修复,由此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在接受高压氧治疗后,疗效较为明显,整体有效率达95.7%,而仅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仅为78.3%。

综上所述,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很大程度上预防患者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