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考勤机制度范文

考勤机制度精选(九篇)

考勤机制度

第1篇:考勤机制度范文

为加强队伍管理,推进作风建设,严肃工作纪律,塑造良好形象,根据《公务员法》和有关法规、政策,以及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规定,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全员实行考勤

1.出勤。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进行签到和签退(具体作息时间按县政府规定执行,签到必须在规定上班时间前30分钟、后15分钟之内进行,签退必须在下班时间前15分钟、后30分钟之内进行)。考勤情况由局办公室进行统计并每月通报考勤结果。

因公出等原因无法签到的,应事先向局办公室报备公出审批表或情况说明表,因特殊情况无法事先报备的应在次日报备。

2.公出。干部职工因公外出,应事先填写外出审批表报局办公室备案。科室负责人跨市外出由局长审批,市内由分管领导审批;其他人员跨县外出由分管领导审批,县内由科室负责人审批。因公参加学习考察培训的要按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报批。

3.事假。干部职工请假1天(含)以内,由单位(科室)负责人审批;1天以上5天(含)以内,由局分管领导审批;5天以上由局长审批。事假时间累计达30天以后,如要再请假的,需报县组织人事部门审批。

4.病假。干部职工因病需要治疗,应填写《请假审批表》并报局办公室备案。病假2天(含)以内,由科室负责人审批;2天以上15天(含)以内,须持有县级(包括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和病历(去外地就医须凭医院转院证明),由分管领导审批;病假15天以上1个月以内,由局长审批;病假1个月以上的,按有关规定报县组织人事部门审批。

5.年休假。干部职工年休假时,要合理安排轮休,原则上在年初、年末以及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期间不得安排年休假。申请年休假须经科室负责人同意,报局分管领导审批后送局办公室备案。

6.迟到、早退、旷工。未经审批不在岗的,视为旷工;无正当理由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签到签退的,视为迟到、早退。

7. 婚假、产假、探亲假、丧假等,执行国家规定。机关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科室统筹安排,并经分管领导同意后报请局长批准;

8.各种休假期满后,要按照准假权限及时销假,因特殊原因需续假时,要办理续假手续。逾期不归或公出超出领导核定期限又无正当理由的,按旷工处理。

三、其它事项

(一)局机关工作人员的婚假、产假、探亲假、带薪年休假、丧假期间一切待遇不变,如超出规定时间,按实际情况另行处理。

(二)经局领导批准的学习培训、开会、出差者,按正常上班对待。

(三)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一小时以内中间外出办私事者,经科室负责人同意不计缺勤。

(四)带薪年休假可顶病事假,带薪年休假有效期截止当年年底,过期不补。

(五)病假、事假期间工资待遇按人薪字(1999)19号文件的条款执行。

(六)局机关政治学习、召开临时会议等集体活动,由局办公室负责考勤。

第2篇:考勤机制度范文

第一条 全体机关干部必须遵守机关考勤制度,上班必须签到,因故不能签到的要告知常务领导或办公室主任,由办公室主任做好记载。

第二条 无正当理由全年累计30次不签到,或连续15次不签到的,财政开支的取消奖励工资,年度考核列为不称职,其他开支的,按实际出勤兑现工资,无故少签到一次扣5元。

第三条 严格执行请假、消假制度。请假半天,普通职工由站股队长批准,请假一至三日需经主管领导同意并告知常务领导或办公室主任,超过三日需经局长同意,站股队长向主管领导请假,班子成员向局长请假。

第四条 领导班子成员带班,特殊岗位工作的站股长和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双休日和节假日在岗,要有详细的考核记录,经带班领导和主管领导签字后,记在领导带班考勤登记中,由办公室主任统一汇总。

第五条 在机关设立满勤奖,年终兑现,获得满勤奖的,年终一次性奖励500元。考核由办公室每月一公布,请假不满勤的,因工作需要有双休日、节假日在岗的可以抵顶。

第六条 领导双休日带班的时间不能少于6小时,双休日、节假日因工作需要在岗的站股队长。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由主管领导认定签字,并记在领导带班记录中。

第七条 因工作需要季节性工作或工作面不在局机关的,实行抽查考勤,全年抽查累计10次无故不在岗的,财政开支的取消奖励工资,其他开支的每次扣20元。抽查由办公室负责并记录在册。

第八条 考核认定在局党政班子领导下进行,办公室负责情况综合,定期通报考勤情况。

第3篇:考勤机制度范文

抓机关效能建设从制定严格科学的指纹考勤制度入手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是建立工作到岗、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机关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党的宗旨和人民的愿望,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无论从机关的性质和任务,还是从当前的形势要求看,开展机关效能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是实现党的根本宗旨的有效途径;第二,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是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第三,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有利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实,进一步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第四,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是公共行政管理行为的一种变革,既讲求效率,又追求质量,是一项创新性的实践活动;第五,开展效能活动是落实中央关于建立高效行政管理体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措施,是改变当前机关管理中不良现状的迫切需要;第六,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是廉政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行为,是标本兼治、加强廉政建设的一项综合性措施。

机关效能建设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形式和载体,是以效能为基本目标,以实现优质高效为目的,把管理的诸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依法履行职责的管理活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效能的体现者,是效能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效能建设的受益者,是客体。效能建设的主体行为是一种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宗旨,以满意为目的的行政行为。因此,效能建设的着力点是要强化对主体行为的约束,工作到岗,更好地服务客体,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同时让客体能有效地监督主体,以获得满意的服务,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做到用职能去管理,用机制去完善,用领导的人格去影响。在体制上解决好“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的弊端。建立多维监督制约机制,将行政的全过程置于社会全方位的监督之下,提高决策质量,消除不当、不良行政行为,建立良好的行政环境。版权所有

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效能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效能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运用各种科学管理的手段、制度和载体,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保证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得以贯彻。

通过开展机关效能工作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得更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实效:一是机关管理有明显改善,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二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机关具体工作中得到体现,机关作风有明显好转,“三乱”(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三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明显减少;三是机关中的“中梗阻”现象得以清除,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四是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贯彻;五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从源头上预防、治理腐败的各项措施更加落实。版权所有

第4篇:考勤机制度范文

Abstract: To better adapt the educational trends,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college attendance system from aspects of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and provides a new development platform for the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高校;考勤制;质疑;多样化评分制度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ttendance system;questioned;diversified scor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3-0190-01

0引言

考勤制度是建立学校良好秩序的必要措施,通过考勤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及时进行思想沟通与组织纪律性教育,培养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根据《国家教委颁发高等学校学生守则》、《国家教委颁发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的要求,各高校都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考勤制定了相应规定。然而,随着高校扩招后教学规模和学生思想意识的变化,考勤制这项通用多年的基本原则,却给高校和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困惑与麻烦。

1高校学生考勤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国家知识人才的主要基地,完成对每个学生的系统化培养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根本任务。因此,考勤是学校行使教育培养职责的必备手段之一。一方面,通过考勤可以组织良好的教学秩序,加强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培养,以建立严谨的学术氛围;另一方面,对于具体的实验、实践环节,学生的操作能力更需要严格的考勤保障,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此外,适度的考勤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以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完善的考勤制度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各方面的动向,既为学生在校学习的安全性提供保障,也是教学系统的不断优化的信息依据。根据考勤的结果,学校可以知道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可以了解各门课程的授课情况,对教师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考勤制作为高校管理的基本规定之一,可以肯定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2高校考勤制的困惑与质疑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高校考勤遇到了来自同学和教师各方的质疑,在高校管理的具体执行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学生作为考勤制的主体实施对象,他们的态度直接反映了考勤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绝大多数高校,都有学生不能满足一定学时而取消考试资格的规定,而平时成绩也主要和出勤挂钩,这样就等于一个分数上的实际交换过程,随后孕育而生的就是“为了那平时成绩不得不去上一些实在了无生趣的课程”。在大多数高校,任课教师担当着考勤的具体执行,出于维护正常课堂秩序和对学生教育培养的目的,课堂考勤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固有化模式。在强调通过考勤严格教学管理时,如何有效的实施更是重点面对的问题。另一种常用考勤就是传统的“点名”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签到、点名、抽点等方式掌握学生的上课情况,同时,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而不断调整的课程结构,压缩学时以及大量限选、任选课的设置,为学生灵活、合理的构造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行性平台,而预留的选课周期和变动的名单,为平时成绩的给出特别是小学时课程带来不便。

高校作为考勤制度的制定者和督导方,本着对学生教育培养和负责的原则,实施学生考勤制是学校维护正常秩序的基本制度之一。然而,随着在考勤制执行过程中显现的各种困难和质疑,高校对考勤的具体实施也面临着尴尬的境地。考勤制首先解决的就是保证考勤准确性与减轻教师教学压力的双重问题,亦即考勤效率的提高。当前,国内外高校多采用引入高科技手段予以解决。通过设备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考勤效率问题,但这需要学校额外的资金投入,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出勤率保障的同时却没法保证这些坐到课堂里的学生真的专心于学业;另外,高科技的甄别手段对学生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也是值得关注的法律问题[1]。此外,大学生的教育主旨是能力素质的培养,那么已经具备相应水平的学生因考勤问题而被取消考试资格是否是高校的“霸权条款”。同时,在各高校考勤制度并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过分强调平时成绩与考勤的结合是否会存在一定偏激效果,对结果的公正如何保证等等。在高校强势地位逐步弱化的今天和未来,单是针对“考勤”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足以让高校面临尴尬两难的选择。没有学校从本意上愿意“每天盯着”学生,为了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确要强调考勤的必要性。“怎样严”才是问题的关键,如何制定具有良好操作性的考勤制,以及对考勤结构的有效利用,这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对当前制度进行深度改革。

4高校考勤制的改革与机遇

尽管对当前考勤制存在诸多质疑与尴尬,高校考勤制度仍然是保证本科课堂教学能够正常进行的有力措施。而且,为了更好的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更应严格考勤制度。这需要高校对考勤的基本性质做出新的定义,从时代的角度进行理性的改革,使其不但发挥“基本保障”作用,更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与平台。严格考勤制度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准确与效率的问题,可以从技术层面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仪器如电子磁卡机、指纹机等手段完成,并为进一步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然而,严格的制度不能作学校管理的强制手段,考勤的深层含义才是高校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如果还将考勤作为衡量学生平时表现的标准乃至限制考试、毕业的条款,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在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许多名校除了比较严格的考勤,还结合课程特点制订了内容多样化的评分制度。新的考勤制也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然不能再用考勤把学生“绑”在教室和学校里,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课程赋予足够的吸引力,将学生“吸”在课堂,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知识的乐趣与享受。同时应该提高课程的考核水平,改变大学目前“严进宽出”的现状,从本质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说,面对新形势下对高校考勤制度的种种思考与质疑,我们更该看到的是时代需求对教育体制给出的又一次机遇与挑战。

5结束语

随着高校教育形式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考勤”这项伴随教育史而生的基本规则,在接受质疑与尴尬的选择后,将被赋予推动教育发展新的历史使命,以新的姿态参与到磅礴的教育洪流中。或许有一天,当教育不需要束缚在“课堂”里完成,“考勤”又会以另一种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5篇:考勤机制度范文

目前,高校后勤工作中普遍存在与时俱进意识不强、管理体制不畅、队伍结构不合理、员工素质偏低、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更显得意义重大。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加强高校后勤工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高校要高度重视后勤工作,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1)高校领导要重视后勤工作。首先,学校领导应重视后勤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选择爱岗敬业、后勤管理经验丰富的同志充实到领导岗位。其次,学校领导应将后勤人员职称分级考核纳入学校评价的工作范围,解决他们的切身利益,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要注重提高后勤人员的凝聚力。一方面,要在学校要形成尊重后勤管理人员劳动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要努力改善后勤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同时,要妥善处理后勤管理人员、后勤工作人员、教师、学生的关系,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

(2)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健全后勤管理体制。后勤虽然在服务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的关系只是间接的辅助,但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一些问题可能直接影响教学科研。相反,高质量的后勤管理服务,可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因此,后勤工作是高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重视后勤工作,加强后勤管理。

面对当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按照教育法律和经济规律,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和经济责任制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努力实现科学管理。与此同时,还必须从学校管理改革的大局,认真探索建立符合校情的高校后勤管理制度。

完善后勤管理机制要从激励机制、引导机制、制约机制、监督和反馈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引导机制为高校后勤管理指引正确的方向,使自身的发展符合法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不偏离轨道;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并发挥后勤管理组织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机制确保后勤管理活动有序,按照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监督反馈机制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后勤应该设置监督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纪律检查、监察、审计部门相关人员和大学生代表组成,整体监督后勤服务活动的操作,并提供定期的反馈信息。

(3)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后勤工作实行的是学校办后勤,形成了封闭的、庞大的后勤结构,目前已无法满足高校扩大招生,实现突飞猛进发展的需要。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可以参考其他管理,实行责任制,实现责任的划分,以此提高后勤工作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2 后勤部门要建立奖惩机制,加强对后勤人员的管理

(1)建立奖罚机制后勤管理工作主要是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有效地发挥财力和物质设备条件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学、科研以及学校各项工作服务。①推行责任制务必要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②进行必要的计算和测算,确定比较合理的定额、指标,在承包单位的内部,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实行职、权、利相结合,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纵横协调,制度配套,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多劳多得;③要相应地改革工资、奖励制度。

(2)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后勤部门的本职工作就是为教学、科研提供物质保障,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因此,后勤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明确工作职责,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以自身的优质服务取得师生的信赖、支持和赞誉,促进后勤部门工作更好地开展。在对后勤工作人员考核时,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多为后勤工作人员考虑,关心和解决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使他们工作起来更有激情,更有动力。

3 后勤工作人员要提高认识,强化服务

第6篇:考勤机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校后勤 人力资源 薪酬 激励

一、高校后勤队伍激励机制的问题与误区

1、激励机制不健全,薪酬结构不合理。在高校后勤,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还不够成熟,年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尚未形成;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尚未建立,岗位业绩考核、能力评估等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行为仍使用传统的定性评价,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评优、晋升、奖金福利分配等也缺乏量化指标;另外,适合高校后勤运作的薪酬体系尚未构建。“老人”即事业在编员工不仅拥有铁饭碗、铁工资,还享受各种津贴、奖金以及各种劳保福利;而编外员工虽然承担的工作有许多是重要的技术岗位和关键岗位,如厨师、水电维修、驾驶、幼教等,但他们的收入与在编员工的差距甚远。

2、福利型观念根深蒂固,平均主义思想依然存在。社会化改革前,高校后勤实行福利型供给、行政式的保障体制,而今改为有偿服务,原先有保障的福利不见了,后勤员工感到失落了,甚至一些员工把“后勤社会化”简单理解为后勤与学校完全脱钩,生存完全没有依靠。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阻碍了逐步开放校内后勤服务市场的步伐,使平均主义思想的存在有了“温床”,后勤企业内部有效运行的激励机制难以建立。

3、误认为“激励就是奖励,有激励制度就有效果”。

(1)激励不等于奖励。目前,一些高校后勤实体的管理层简单地认为激励就是奖励,因此,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往往只片面地考虑正面的奖励措施,而轻视或不考虑约束和惩罚措施。虽然有些后勤实体也制定了一些约束与惩罚规定,但由于各种人情世故没有坚决执行而流于形式,结果淡化了激励的效果。后勤制定的奖励政策可能会引发员工的各种行为方式,对错误和抵制的行为,后勤必须辅以约束和惩罚措施;对希望产生的行为,后勤应当用奖励进行强化。

(2)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是孤立的,应当与后勤一系列相关体制配合才能发挥作用。一些高校后勤在实践中发现,建立激励制度后,员工不但没有受到激励,努力程度反而下降了。本意是希望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却因为没有一套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导致实施过程中的平均主义,打击了贡献较大员工的积极性。可见,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应当与其他一系列相关体制配合才能发挥激励作用。

二、建立高校后勤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1、战略导向原则。高校后勤企业在制定自己的激励机制时应充分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制定中长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制定的激励机制应当成为后勤实现其发展战略、拓展人力资源开发空间的重要杠杆。二是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又离不开激励机制的支撑。从长远来看,后勤企业应当为那些对其发展有重要价值的核心员工寻求一种更好的、更有效的激励措施,包括薪酬、奖金等形式,努力为自身发展吸纳、留住人才,确保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实现。

2、公平竞争性原则。企业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在激励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公平竞争,因为公平对员工会构成一个强有力的激励因素。后勤企业应尽可能依每个员工对其贡献大小,公平、公正地确定他们的薪酬,而不论其性别、年龄、身份等方面的差异。

3、补偿性原则。广义地说,员工的薪酬是对员工体力和脑力劳动耗费的补偿。在实际运作中,付出与获得在量上不会正好相等,这就需要通过在激励方面的调节,使员工间的薪酬在总体上是协调的,从而有助于激励员工更多地奉献自己的心智。

4、透明性原则。高校后勤激励机制切记不可暗箱操作。此类行为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后勤应当努力使每位员工清晰、前瞻性地了解其工作与激励间的因果关系;并能使其清晰、前瞻性地了解自己被激励后的攀升前景。

5、多通道原则。高校后勤应当从管理、业务、技术、经营等方面为员工提供激励攀升通道。但下列两类员工的激励不进入“通道”管理:第一类,值班、保洁工等普通工,后勤企业可根据市场激励情况确定薪酬。其二,厨师、驾驶员等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与本人谈判的方式确定薪酬。

三、建立行之有效激励机制的对策

1、创新高校后勤薪酬制度,实行“岗位工资+绩效奖金”管理。这种薪酬制度的优点,相当明显。例如:高校食堂餐厅经理奖金是在完成一定的经营任务与目标后,并经过食品安全、卫生安全指标考核达标后,根据超额完成营业额量,量越高,给予的绩效奖金就越多。由此可见,“岗位工资+绩效奖金”制度是将员工的经济利益与工作任务紧密相连,避免了人为影响。同一岗位员工因技能有所区别而岗位工资不一样,但在绩效奖金上却是一视同仁,这体现了激励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2、加强高校后勤激励机制内涵建设——建立以“三服务、两育人”为核心内容的三级考评体系。根据自身特点建立高校后勤激励机制,以“三服务,两育人”为核心内容的三级考评体系是其基础。一级为个人总结,可以上网公布个人的业绩,自荐先进个人、优秀工作者;二级为各部门或中心互评,根据量化指标,相互考核,提出侯选先进个人、优秀工作者;三级为会议审核,讨论通过并公布获选名单;三级考评个人、部门、全体与决策层四者的结合,既体现了公开与普遍的原则,又体现了公平与民主的精神,从而达到有效激励的目的。由于整个评价、考核过程中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因此,能很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剑平:薪酬体系与机制设计[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

第7篇:考勤机制度范文

国有企业考勤管理风险问题对策

考勤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和考察员工在工作时间内的到岗情况,包括上班下班、迟到早退、请假休假、工作时长、加班串休等情况。良好的考勤管理能够维护企业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企业办事效率、使员工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和劳动纪律等作用,也能够为工资核算、与劳动者产生劳动纠纷等情况提供完整可查的证据。

稳定的氛围使得在较长时间以来,国企松散的管理习惯和缺乏有效的检查机制,在企业中形成了懒散的工作作风,员工普遍缺乏责任心,工作随意性较大,考勤管理松散导致整个企业文化也松散了下来,这对于企业的工作效率、人工成本、企业形象都是有极大影响的,也大大地增加了企业与员工出现劳动纠纷时败诉的风险。

一、国有企业考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1、考勤制度不完善,没有全员公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如果企业的考勤制度没有公示,发生因员工迟到早退旷工需要辞退员工的法律纠纷时,员工以不知道单位考勤制度为由,那么企业就存在了很大的败诉风险。

2、对考勤不重视,没有考勤记录。手写打卡的方式已经被考勤机或者网络打卡取代,使得员工打卡和后期考勤统计都更加方便快捷,但是部分国有企业对于考勤不重视、没有保存考勤记录。国企的领导层很多不重视考勤管理,甚至自身也不能按照考勤制度按时出勤,导致上行下效,员工也不重视考勤,恶性循环下领导也不能严格考核员工的出勤情况。

3、考勤记录无员工本人签字。因为电子考勤机是可以后天修改或删除考勤记录的,员工本人未签字确认的考勤记录在日后劳动纠纷的时候容易被指认为企业后期伪造记录,为企业增加麻烦。

4、加班、请假等情况审批不严格。国有企业中存在很多的稳定氛围、官僚化思想、裙带关系、慵懒的作风,导致很多时候加班是可有可无的、上班时间可以完成但是却拖到下班之后“靠时间”,很多请假都是临时性、随意性比较大,导致加班成本和出勤率得不到控制,加大企业经营成本。

5、考勤与工资绩效脱钩。“打招呼”式的请假导致存在部分员工“早晚打卡中间溜”的情况,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考勤未能与奖惩真正结合,导致“打招呼”请假几天的员工和正常出勤的员工薪资相同,极大的降低了正常出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纠纷多数是出现在加班费等工作时间问题上,此时考勤记录至关重要。

如果单位平时的考勤管理不严格,没有进行制度公示、没有员工在每个考勤周期签字确认、没有妥善保存,员工坚持单位补偿加班费等诉求,企业这时候又拿不出来证据很可能就要承担败诉的不利后果了。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上述考勤管理存在的风险的解决办法。

二、国有企业考勤管理风险的对策研究

1、完善考勤制度管理,在全单位进行公示后由全体员工进行签字确认。将合法完善的考勤制度公示后让全体员工签字,经过这个合法化的流程就可以认定为企业向员工告知了企业考勤管理制度。

2、严格执行考勤管理制度,领导带头执行不搞特殊化。领导以身作则才能在下属面前有话语权和威严,才能有资格有底气监督和管理下属的考勤情况,让员工感受到平等和被尊重,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3、周期考勤记录需员工本人签字确认,考勤记录最低保存两年。完善上班、下班、迟到、早退、加班、请假、旷工等考勤记录内容,员工要对自己的异常考勤情况用申请单说明,员工和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予以确认的考勤记录可以作为认定是否存在加班事实的依据。

4、严格加班、请假的审批手续,明确审批权限。员工加班必须事先填写《加班审批表》经部门负责人预批准、经总经理批准后报人事部门登记、存档,作为日后申请补休或核算加班费的依据;员工请假必须事先填写《请假审批表》报部门负责人预批准,3天以上经总经理批准后报人事部门登记、存档,临时请假应当于2天内提交审批表。

5、将考勤与绩效和扣款挂钩,防止脱岗情况。严格执行考勤管理制度中的奖惩措施,设立专门考勤监督人员,对于上班打卡后就脱岗的员工按照脱岗时间进行扣款,使正常出勤的人员心理达到平衡,扼杀人人都想泡病假的想法,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综上所述,员工考勤管理是企业最基础的管理工作,国有企业想增强活力,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的生存、发展和转变,就必须抓好基础工作、抓住员工的敬业精神,只有完善严谨、一视同仁的考勤管理制度才能给员工平等和被尊重的感觉,才能够最大地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潜力,因为人力资源才是第一资源!而且完善严谨的制度也为树立企业形象、降低企业劳动纠纷诉讼风险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第8篇:考勤机制度范文

检察机关后勤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检察机关的后勤管理是随着市场经济和检察事务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有管理机制,亦是检务改革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和被广泛认可的。认识其内涵,把握其特点,分析其现状,探索检察机关后勤管理的对策就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笔者试对其略陈管见。

一、检察机关后勤管理的深刻内涵

“后勤”是后方勤务的简称,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员、物资、设施,构成后勤工作的本体;二是补给、运输、维修、其它勤务,构成后勤工作的职能;三是组织、计划、协调、执行、监督,构成后勤工作的过程。“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含义表示管理发挥的职能或从事的主要活动。这些职能可以概括地称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结合以上两个概念我们可以得出,后勤管理与后勤工作是不同的。后勤管理是用科学的方法、手段,通过有目标的组织协调工作,搞好后勤的各项工作。这是后勤工作的一个运作过程。后勤工作是为保证生产、经营、科调和职工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所做的工作,这是后勤工作的本体和职能。因此,检察机关后勤工作是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职能运转的基础和保障。检察机关后勤管理就是一个更科学、更合理地有益于检察事业发展的运作过程

二、检察机关后勤管理的特点

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是集行政事务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为了保证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检察职能的充分发挥,对检察机关行政事务工作进行合理的组织、指挥、协调、管理、服务和监督等一系列活动,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保障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一)综合性。检察机关后勤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具体担负着全院的计划、财务、车辆、统计、服装、基建、办公用品、会务、督办、通讯、安全、综治、食堂、卫生、水电、绿化和地方党委、政府开展的目标考核项目及公共关系等20余项管理、服务职责,其中有些本身就有检察业务性质。所以说,后勤部门是一个综合性、业务性纷繁、涉及面广的内部管理、保障、服务机构。离开了后勤部门的保障服务工作,检察机关的正常运转是不可想象的;离开了后勤管理,后勤工作是无法开展的。

(二)服务性。就是检察机关后勤工作人员,运用自己的体能、技术和知识,利用一定的设备和设施,为机关工作者提供的保障形式的服务。检察机关后勤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一定的时间内,科学地组织后勤人力、物力、财力,以最少的人员组合、最短的时间占用、最低的物力消耗和财力支出,最大限度地完成和体现服务性。保障服务性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固有属性和永恒的主题。因此,检察机关的后勤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为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服务。归纳起来主要有“五大”服务:一是为领导服务。后勤部门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首先要为领导服务。领导工作到哪里,后勤服务工作范围就要延伸到哪里。二是为干警服务。检察人员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主体,为了让干警们全心身地投入检察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在分工协作的前提下,后勤管理部门担负着为全院干警的衣、食、住、行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三是为机关服务。为保障检察工作正常运转,后勤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公、办案条件,美化庭院环境。四是为内部各部门服务。根据检察院各内部机构所从事的职能活动,后勤管理部门往往掌管着全院的财、物,也是确保各业务部门工作正常运行之基础,这就需要后勤管理部门为其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

(三)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后勤管理工作事无巨细,头绪繁多,既有人际关系,又有业务关系,还有人与物的关系,而人与物的关系处理不当,又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检察业务所需的交通、通讯、器材装备等物资保障以及全体检察干警的生活样样都要细心考虑周全,精心安排,稍有疏漏,就会影响检察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检察人员办案的情绪。其次是上下左右,纵横交错,涉及面广,既要处理好本院内部各处、室、科、局、队的关系,又要协调好检察院与外部的诸多方面的关系。可以说检察机关的后勤管理工作既是内部保障的基础,又是对外沟通的桥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四)琐碎性。后勤管理工作常常是从一些不起眼的树枝落叶、芝麻小事做起,然而这些被称为小事的工作切不可小看。例如会议会务需要准备会场、抬桌子、搬凳子,如果没有这些不起眼的准备工作,就无法保证大事的顺利进行;每天的迎来送往,电话的接进拨出,是再小不过的事,都代表着检察院的文明风貌,若有不慎,将会直接影响上下、内外关系,也会影响到检察形象和生存环境。

三、检察机关后勤管理现状

目前基层检察机关后勤管理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后勤部门设置不合理。基层检察院的后勤管理 工作一般由院办公室负责,基础检察院机构改革后,办公室要对口接受上级检察院计划财务处、政策研究室、办公室的目标任务考评,造成办公室任务过重,压力过大,不仅直接影响了后勤行政管理职能的高效发挥,而且影响了检务后勤保障的优质服务。二是后勤部门人员分配不合理。例如有些基层院后勤人员兼职过多,业务工作综合工作一起抓,起不到服务的实质效果。根据上级检察部门“三大部门”的目标任务和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的综治、卫生、安全等近20项的单项工作,任务多、项目杂,使许多工作都处于疲于应付状态。还有些基层院领导重业务,轻后勤,人员配置素质失衡,造成能者忙忙碌碌,庸者轻轻松松,不利于后勤部门自身管理和调动积极性,更与后勤人员应具备的办事高效、保障得力、服务优良的素质要求相悖。三是后勤工作管理服务机制不科学,制度不完备。“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倒金字塔机构配置模式造成管理紊乱、制度空悬、服务缩水,办事凭经验,运作靠习惯、工作失范、无序,随意性大等问题,降低了后勤管理的水平,降低了后勤工作的质量。

总之,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体制上。眼下检察机关的后勤管理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纵向封闭型”,存在着 “小而全”的编制模式。在管理方法上,采取的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方法;在分配制度上,仍然是“铁饭碗”;在效率上,仍存在低效率等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严重制约和影响检察机关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进而难以适应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对检察事业的要求。

四、对加强检察机关后勤管理的思考

在深化改革、公正高效、全面加强检察机关业务建设的形势下,如何加强检察机关后勤管理,充分发挥和强化后勤部门的“参谋助手、协调枢纽、管理服务、后勤保障”的职能作用,真正实现全面、高效的优质服务,已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实际出发,以改革体制为重点,以搞好服务保障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手段,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一)改革后勤管理体制

我国近三十年的改革使我们认识到:改革是出路,体制出效益。因此,体现改革是提升后勤管理能力的重点。一是将检察机关的后勤行政人员从检察官系列中分离开来,建立检察系统“分类管理”下的独立的司法行政官序列,为长期从事后勤工作的人员从根本上另辟独立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就是从体制上使后勤部门能“容”人,能“留”人。二是将“物质”服务保障业务从原办公室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后勤管理部门。如基层院设置计划财务管理科,专门负责对经费、物质保障、后勤管理工作实施统筹规划并组织实施。随着实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基建招投标、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改革措施的出台,“科技强检”战略的实施,检察改革进一步深入,后勤管理部门的职责也越来越重。基层院设置计划财务装备科,能改变“倒金字塔式”的机构设置中“一对四”的“针鼻”现象,也就是使后勤工作更好地为新时期检察工作提供高效服务保障。三是建立检察后勤职业标准。结合检察业务的特点,构建其后勤职业化规范,应包括职业准入条件(选拔)、职业管理制度(考核、培训、升降、奖惩、工资待遇),职业保障规定和职业奉献精神等。建立检察机关后勤保障系统职业标准与检察官职业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是检察事业发展对检察后勤保障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检察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变革后勤服务机制。现阶段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机制形成了 “小而全”的封闭格局,已严重滞后于其它行业的改革。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改革检察服务机制,更新服务理念,是提升后勤管理能力的保证。一是要科学规范后勤工作管理职能,将管理职能与服务职务分开,实行行政管理向科学的经济管理,实现由“办后勤”向“管后勤”的根本转变。二是要健全完善后勤工作机制,创新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益和水平,实现由“封闭后勤”向“开放后勤”的根本转变。三是要建立后勤工作保障体系,将以市场为导向,法制为保障建立起检察后勤保障体系,使经费的预算、分配、支出、物资的采购、供应、资产的管理、干警的医疗、住房、工伤、养老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坚持会计委派制,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实行公务用车、公务旅行、公务接待改革,执行住房、医疗、通信、就餐、交通等货币化,实现由“行政后勤”向“经济后勤”的根本转变。后勤管理工作要做到卫生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责任具体化、管理法制化、制度人性化、花样品种多样化、就餐快捷方便化,征求意见经常化,资源配置科学化的“十化”要求,以全新的服务理念、先进的服务机制、优良的服务作风,保障新时期检察业务中心的开展。

第9篇:考勤机制度范文

关键词:考勤机技术;考勤软件;手机定位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181

国内外所有的公司不论是什么规模,什么行业都有自己的考勤系统和考勤制度。很早以前是由专门的人员来记录员工的出勤情况,现在,随着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考勤系统。

1 考勤机的分类及发展

从九十年代初发展到现在,考勤机可分两大类:第一类是简单打印类,打卡时,原始记录数据通过考勤机直接打印在卡片上,卡片上的记录时间即为原始的考勤信息,对初次使用者无需做任何事先的培训即可立即使用;第二类是存储类,打卡时,原始记录数据直接存储在考勤机内,然后通过计算机采集汇总,再通过软件处理,最后形成所需的考勤信息或查询或打印,其考勤信息灵活丰富,对初次使用者需做一些事先培训才能逐渐掌握其全部使用功能。

第一代是插卡式考勤机,70年代,逐渐代替了手工记录考勤,他是在一个金属制成的卡片上有规律的打上孔,然后用感光元件和光投影区别人的编号,8086处理器或者80286处理器。但金属片容易变形,造成了识别的误差.再加上分辨率的限制,这种考勤机在动辄几千人的煤矿中没有普遍推广。

第二代是条形码考勤机,在矿灯的光柱中利用光学原理投影出一个条形码的像,工人下井前用矿灯照射一下专门的考勤探头就可以考勤。这种方式方便快捷,我国最早下井用的就是这样的考勤机。但是矿灯毕竟是一种经常工作在恶劣环境中的器械,所以维修频繁,投影的走样是捆扰大家的一个难题。

第三代是磁卡型考勤机,现在最为普遍的考勤机,像煤矿工人下井刷卡上井刷卡已经成了大家的习惯。

第四代是生物身份识考勤机,是利用人的生物特征来识别的,这种考勤机只要人的一个手指、手撑、人脸放在放在或面向读头就可以识别了非常方便而且可以防止代打卡现象,提高管理制度。

第五代是摄像考勤机、拍照考勤机,有效解决了生物识别对环境和使用人群的限制,智能卡管理和人工管理相结合,可有效适应于工厂、工矿企业等环境。

2 考勤机的优势及局限

虽然,现在考勤机的使用范围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形式和种类多种多样,但是企业考勤依然是考勤机使用的主要场所。考勤机在企业中使用的问题,以指纹考勤方式为例,其问题主要有两点:

(1)光学指纹考勤机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考勤机类型之一,光学考勤机价格相对低廉,得到较多企业的青睐。不过很多用户都会发现,在光学指纹考勤机使用中,经常出现考勤机识别率低导致打卡受阻的问题。有时是员工手指过于干燥导致识别耗时较长,有时是手指破皮直接导致无法识别。这些状况都对打卡进程造成了或多或少的时间浪费,更加受影响的是打卡者的工作心情。如果因为指纹考勤机而造成的考勤记录缺失,事后还需要考勤专员进行人为登记修改,徒增不必要的工作麻烦。因此,前提条件是员工指纹要清晰。常用的指纹考勤机,1:N方式,可以储存3200枚指纹,按照每人录入2枚指纹计算,可以满足1600人使用,最大可到5000枚指纹。

(2)人脸考勤机,要保持录入人脸时光线条件和签到时的光线条件不可相差过大。如室内录入人脸,签到时阳光照在人脸上,这么大的光线差,人脸识别是有困难的。1:N方式,常用的有300人脸机、500人脸机,最大可到2000人脸机。随着人脸数量的增加,价格成倍增加。

(3)虹膜考勤机最大的优势是,无论什么时候,眼睛总是很干净的、清晰的,可以高精度判断,并且识别速度快,所以,1:N方式,2万人都没问题。这也是几种生物识别方式中,最适合作为大容量1:N的机型。虹膜考勤机的缺点是,签到时人脸对准的位置要求高,因而降低了签到方便性。

(4)指静脉和掌纹考勤机,目前是小众市场,笔者不屑分析方便性与性能,仅价位就已经超出了可以推荐考虑的范畴。

不过,以上介绍的考勤机仅限于身份的识别方面,只是识别技术发生了改变,而对考勤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及时准确的报表方面,一直是不尽人意,为了追求低成本而互相抄袭,不愿去做产品的创新,不考虑使用者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设备硬件上,而软件部分大多数是赠送。导致整个考勤系统行业造成了致命的缺陷和伤害,表现在:

(1)硬件厂家众多,考勤机性能质量不一,作为直接使用者的工厂,难以选择;

(2)以手工处理考勤数据,效率低,没有解放劳动力;

(3)考勤数据存储存在安全隐患,一般存储在电脑内,由于电脑软硬件方面的故障很容易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4)系统对考勤信息记载不具体,而且缺乏智能。一般迟到、早退、旷工一定时间、请假、公差等方面记录不全面,而且也没有和人事系统关联,导致某些情况出现信息不统一;

(5)考勤软件功能不完整。随机附送的考勤软件,因为功能简单,客户往往很难实施成功;

(6)很少有以考勤软件开发为主要业务的软件供应商,多数是,服务等方面难以保。硬件厂家提供的软件,不会给客户进行定制软件开发;

(7)所有硬件设备,都需要花成本,甚至包括日常维修成本,开支大。

3 新环境下的考勤系统

总结以上考勤机,不论技术含量高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考勤的人必须要到考勤系统的终端附近完成一次考勤过程。而且,现状工作形式也有非常大的变化,给考勤带来困难,例如,如何对出差在外的员工考勤,如何对业务人员考勤等等。现在,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考勤方式发生了变化,例如考勤设备可以用智能手机代替,用手机定位替代现场考勤等。

近年来,很多企业关注考勤设备本身的研发,更加重视各种识别技术,例如能够区分每一个人的指纹或掌纹、虹膜、人脸等。市场上出现过很多种类的刷卡机、指纹识别设备等等终端产品,几乎每个企业都会购买一款使用。企业更加需要的是考勤结果,从不考虑被考勤员工的考勤方式问题,是否足够方便?是否能节省考勤时间,提高考勤效率。

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已经有公司在考虑这个问题,推出了几款GPS考勤系统。主要是针对出行经费预算问题。员工在出行之后就能通过GPS将行程记录下来,然后平台会对出行的距离进行运算给与报销,如果行政部门对于出行有疑问也可以调用历史记录来进行核实。

通过上述分析,基于GPS定位技术的手机考勤系统在发达国家虽然已经有类似系统的应用,但是类似功能的系统比较少,而且考勤功能仅仅是针对外出经费预算的问题,还需要扩展和细化,而且系统的服务平台也没有从多个角度进行浏览个人考勤信息的功能和多种统计分析功能。总的来说,系统还不够成熟,不利于推广。

在国内,GPS手机定位考勤系统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曾经推出过。

对比分析国内外知名的企业考勤系统,对比较优秀的考勤系统的功能和考勤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应用GPS定位技术和移动平台开发技术设计一款手机定位考勤系统,一定会迎合市场需求,给企业带来便利。整个系统分为两部分:系统服务平台和手机终端平台。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终端登陆考勤系统完成一次考勤操作,手机终端将所在位置的物理坐标(即经纬度)和考勤人员的登录信息(员工编号,姓名、部门和考勤时间)通过GPRS网络、3G网络或者WiFi(无线局域网络)发生到服务系统,系统服务平台能够根据手机终端将手机终端发送过来的考勤信息保持到数据存储系统,并能够形成各种统计分析数据及图表。

定位考勤的优势。应用本系统的企业不用考勤人员到指定的考勤系统终端进行考勤操作,而且还可以知道考勤人员在何时何地进行考勤。如果企业的占地面积很大,应用这个考勤系统就不用安装很多的考勤系统终端设备,而且不用考虑日常的维修工作,节省了很多钱,同时省去了很多繁琐的管理工作。对于考勤人员来说,不必跑到某个指定的地点去考勤,为考勤人员提供的极大的方便,即使由于堵车迟到,也可以明确知道堵车的具置。如果员工因公外出,无法得知员工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应用本系统可以知道,员工应该在什么时间出现在什么位置,以达到考勤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控制员工趁出差之便到处游玩。本项目的应用减少了企业的设备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同时,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应用GPS定位技术与移动平台开发技术相结合并应用到考勤系统,在技术上是一种创新,同时突破了传统的考勤方式。

本文从考勤机技术的分类、发展、优势与局限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猗男.高校综合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0(09).

[2]李鑫.矿山井下无线定位信息管理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13(0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