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范文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精选(九篇)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

第1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范文

论文摘要:铁路运输安全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包括旅客以及所携带的行李包裹的运输安全、货物运输安全、行车安全、道口安全,也就是整个运输生产过程和所有运输对象的安全。  

 

前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服务等都可以被看做商品,而铁路运输作为一种商品,并不生产有形的产品,而只是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由于铁路是以独特的列车方式进行运输,旅客和货物依附并伴随着列车运行而共同移动,完成位置的改变。对于铁路运输本身而言,运输安全不仅是运输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铁路运输产品质量的第一个重要特性。因此,以列车运行的方式对旅客和货物进行位移,是铁路运输生产过程的基本特点。同样,列车运行安全,即行车安全,也就成为铁路运输安全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所有旅客运输安全、行李包裹运输安全以及货物运输安全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行车安全。旅客和货物在全部运输过程中,除了由于不可抗拒的天灾和由于旅客本身的机能或货物本身的性质而无法防止的以外,铁路必须保证不使旅客造成心理和生理机能的损伤,保证不改变货物的物理性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货物破损、设备破坏等任何事故,都必然在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降低铁路运输在公众中的信誉和在运输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一、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 

1 缺乏路外事故监管 

一般来说,铁路部门对路外伤亡事故的监管缺乏科学性,严格细致措施不够。由于历史原因,还存在一些铁路沿线穿越生活区的情况,而且这些铁路眼线没有设立安全防御设施,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这些问题的解决的时效性也比较差。但相关法规的立法调研已基本结束,这也将有助于减少铁路道口和路外伤亡事故的发生。 

2 欠缺惩罚欠缺力度 

 由于法律对危害铁道安全行为制裁力度的不足,虽然这种行为潜藏着对铁路公共交通设施的巨大危害,甚至有些地区形成了针对铁路设施的犯罪产业链,而且按照现行的法律,公安机关在处理盗窃设施犯罪时,对屡犯者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制裁手段,法院在审理盗窃铁路设施的案件中,应考虑犯罪嫌疑人对铁路设施造成的危害后果,应以危害程度决定刑罚,而不是盗窃物数量,从刑罚上震慑铤而走险者。 

 3 创建平安铁路困难 

到近年来,危及行车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惯性治安问题没有得到根治,个别路段安全防范基础薄弱,存在治安隐患,而相关主管问题对示范路段创建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真正纳入平安创建和治安综合治理的整体工作之中,对示范路段人力以及相关的资源投入不够,部署要求太笼统,缺乏检查指导,尤其是在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中,没能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同时,对如何建立长效机制研究和探讨不够。不知道应怎样防止铁路治安重点区段发生反复、护路联防工作如何更加深入地扎根群众等。 

二、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对策 

 作为现代化运输方式之一,铁路运输在世界许多国家中,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它联接城市,深入乡村,密切联系着亿万旅客和货主,不仅对于社会经济生活,而且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都具有最广泛、最直接、最迅速的影响。当某一干线铁路发生运输堵塞、中断,或当某一次旅客列车发生列车冲突、脱轨事故时,必然直接妨碍千百个企业的生产或引起千家万户的焦虑。正因为如此,铁路运输安全对于整个社会生活是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的。 铁路运输安全的状况反映了铁路运输的设备质量、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以及社会秩序的状况。世界各国铁路企业和政府当局历来都十分重视铁路运输安全,把防止铁路运输事故放在重要位置,并为此而进行持久不懈的努力。各国铁路和政府通过改善技术设备、加强管理和健全法制三个途径来不断改善铁路运输安全状况。 

   1 有效改善技术设备 

 改善技术设备是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线路、车站、通信信号以及机车车辆的破损、故障和性能不良是发生运输事故,首先是行车事故的重要原因。线路上钢轨的损伤、信号的故障以及机车车辆的车钩、车轴、转向架、制动装置的破损往往导致严重的事故。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必须不断提高各种技术设备的性能、强度和可靠性,并努力采用设备故障防护报警和自动检测、自动控制、远程控制等先进手段,切实保证运输安全。 

2 努力健全安全法制 

 健全铁路安全的法制是增强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制定和实施有关铁路运输安全的法规、法令,有助于使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成为各级政府、铁路企业、各有关行业以及广大社会公众共同承担的义务。目前世界各国,有的在一般法律中列入有关铁路安全的条款,有的制定关于铁路安全的专门法律,如铁路安全法以及其它关于保安设备、特种运输的安全法规等。 

3 完善安全监察体制 

 为了保证国家有关铁路安全法规的贯彻执行,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的监督管理,铁路安全监督机构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对新建和改建的土建、信号及电气化等工程项目进行检查,为部长依法批准使用作好准备;对上报事故进行调查,编写铁路事故报告以备公开发表;向国务大臣提供有关铁路事宜的技术咨询意见。铁路安全监察机构代表政府依据法律执行任务,能够对铁路的安全运输实行有力的监督;在部内设立安全总监察室,根据部令和铁路有关规程进行工作,代表部长检查、监察铁路的安全工作调查处理事故,帮助贯彻安全规章制度,并具体帮助各级单位研究采取防止事故的有效措施,以确保运输安全。 

4 切实加强运输管理 

 加强运输管理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环节,大多数的事故都是由于违反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以及职工技术业务素质不良而引起,因此必须反复不断地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劳动纪律、并加强技术业务培训。许多国家铁路还为此而制定安全奖惩办法,开展安全月、安全周和各种形式的安全竞赛活动。 

结语 

 铁路运输的安全状况反映铁路的管理水平、设备质量、人员素质和社会秩序的状况,是铁路运输质量的重要表现。铁路运输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单位采取有效地措施,为铁路运输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2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范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服务等都可以被看做商品,而铁路运输作为一种商品,并不生产有形的产品,而只是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由于铁路是以独特的列车方式进行运输,旅客和货物依附并伴随着列车运行而共同移动,完成位置的改变。对于铁路运输本身而言,运输安全不仅是运输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铁路运输产品质量的第一个重要特性。因此,以列车运行的方式对旅客和货物进行位移,是铁路运输生产过程的基本特点。同样,列车运行安全,即行车安全,也就成为铁路运输安全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所有旅客运输安全、行李包裹运输安全以及货物运输安全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行车安全。旅客和货物在全部运输过程中,除了由于不可抗拒的天灾和由于旅客本身的机能或货物本身的性质而无法防止的以外,铁路必须保证不使旅客造成心理和生理机能的损伤,保证不改变货物的物理性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货物破损、设备破坏等任何事故,都必然在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降低铁路运输在公众中的信誉和在运输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一、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

1 缺乏路外事故监管

一般来说,铁路部门对路外伤亡事故的监管缺乏科学性,严格细致措施不够。由于历史原因,还存在一些铁路沿线穿越生活区的情况,而且这些铁路眼线没有设立安全防御设施,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这些问题的解决的时效性也比较差。但相关法规的立法调研已基本结束,这也将有助于减少铁路道口和路外伤亡事故的发生。

2 欠缺惩罚欠缺力度

由于法律对危害铁道安全行为制裁力度的不足,虽然这种行为潜藏着对铁路公共交通设施的巨大危害,甚至有些地区形成了针对铁路设施的犯罪产业链,而且按照现行的法律,公安机关在处理盗窃设施犯罪时,对屡犯者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制裁手段,法院在审理盗窃铁路设施的案件中,应考虑犯罪嫌疑人对铁路设施造成的危害后果,应以危害程度决定刑罚,而不是盗窃物数量,从刑罚上震慑铤而走险者。

3 创建平安铁路困难

到近年来,危及行车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惯性治安问题没有得到根治,个别路段安全防范基础薄弱,存在治安隐患,而相关主管问题对示范路段创建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真正纳入平安创建和治安综合治理的整体工作之中,对示范路段人力以及相关的资源投入不够,部署要求太笼统,缺乏检查指导,尤其是在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中,没能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同时,对如何建立长效机制研究和探讨不够。不知道应怎样防止铁路治安重点区段发生反复、护路联防工作如何更加深入地扎根群众等。

第3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范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与交流、人员流动性加大等,对铁路运输的依赖越来越大。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和运输体系的重要作用也凸显了铁路运输安全性的重要性。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具有它独特的特点。

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特点

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内部的安全保障,同时也包括外部的安全保障。铁路运输的内部安全,具体是指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信息等部门之间的运输组织、安全管理、协调联动等安全管理的内容。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运输、机务、电务、车辆,包括车务的运输组织的龙头、机务操作运行、车辆的检修维护等的安全管理。其次是铁路运输的外部安全,它的外部安全涉及到铁路沿线的治安环境、铁路建设与运营同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协调等。内部管理需要非常严格的制度和统一的行业规范,外部的安全管理则需要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合作。因此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是一项既严格又多联动的管理,复杂性、严格性、联动性是它的主要特征。

二、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铁路的安全管理问题从铁路产生之后就伴随而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传统的铁路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变革当中,也延伸出了关于铁路安全管理的新问题、新属性、新状况。

1、铁路法规制度有待完善

《铁路法》是一套保障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的基本法规,还有其他一些安全管理条例和办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一定时间,对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但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和高铁等新技术的引入,铁路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出现了新的形态,当然也滋生出了新的问题。一些原有铁路法规和规章制度不适应现代铁路运输安全的问题也不断地显露出来。虽然相关部门一直在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但修改的内容远赶不上形势的变化,当铁路运输出现新的安全管理问题时,就会突出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的短板,甚至空白。

此外,即便有些规则确实存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简单的行文,落实到具体的实施上,往往由于过于繁琐、不易操作。各系统、各部门安全管理的相对独立、相互协调的欠缺同铁路运输的大联动机的特性之间的矛盾不断出现,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各系统部门之间联动的机制和预案,防止管理结合部漏洞的出现,这也是目前铁路安全管理的一个短板。

2、铁路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关于铁路安全方面的相关条文规则,具体还必须由具体的部门和人员来进行落实。然而在目前我国铁路管理的人员现状来看,虽然管理部门比较齐全,管理人员配备也比较完整,看似管理成效比较明显,其实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而现阶段的管理人员中综合管理人员较多,反而造成了懂业务、会管理的业务技术干部缺乏,造成业务管理干部经常是一人兼多职,精力旁顾,不利于安全的专业管理、系统管理。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投入运用,没有实际的铁路现场经验的综合管理人员,管理形式和管理方式多是从管理学上理论所得或者是一些经验借鉴,现场管理更加力不从心,造成铁路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相对滞后。

三、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

落实铁路运输安全,建立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和外部协调机制是重要的出路。其中内部管理机制是主要矛盾,外部协调机制是次要矛盾。

1、落实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内部机制

1.1强化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

无论在铁路运输生产组织还是在铁路建设上,都要不断强化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人的因素是影响运输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人的安全思想和意识是安全行为的基础。对现场作业人员加强培训的同时,也要对铁路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管理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教育培训,培养他们在树立“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的同时有安全管理的业务技能。一切从安全出发,一切为了安全。

其实纵观国内外的铁路安全事故,90%以上是由于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作业标准、安全措施不落实,安全形势不稳定。

1.2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的制度

在铁路运输生产组织和铁路建设中,有很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铁路安全运行机制和制度,还有很多可供参考的国外行业标准。这些制度是值得管理人员深刻学习和反思的。当然铁路建设和铁路运输是不断向前发展和推进的,管理人员在落实完善原有规章制度的同时,也要根据具体的形式和发展要求,不断创新管理体系和机制,出台新的管理规则。

同时针对安全管理,要落实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系统负责、专业负责、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度,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处。

1.3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从哲学层面上来讲,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落实到铁路安全管理中,作为管理者的人员,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对安全管理的认知和认识,不管创造创新安全管理方式。铁路部门也应该在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方面下功夫,根据新的形式,新的技术的应用,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培养管理人员新的安全管理规则和管理意识,提高安全处置能力,并通过培训让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规范化,常态化。

1.4不断更新完善铁路安全运输技术

铁路安全运输的技术要不断更新完善,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设备控制安全风险的功能,新技术、新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保养和维护。努力提高设备的有效性,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同时,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设备功能。

2、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外部协调机制

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机制也包括外部协调机制,因为铁路安全运输涉及到铁路沿线的治安环境、铁路建设与运营同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协调。这就要求铁路部门要协调处理好同这些部门的合作与交流,为铁路运输生产营造一个安全、有效、和谐的外部环境。

结束语

总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加强铁路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铁路安全的复杂性、联动性等特点,根据现行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完善强化铁路安全运输的内部联动机制、协调处理好外部机制,只有内外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输和运输安全。

参考文献

[1]谷鸿溪,张建伟,铁路安全管理与安全工程/安全文化[J],中国安全科学报,1995(04).

[2]严钦海,郑国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07).

[3]蒋运华,董友明,铁路安全管理必须加强过程控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年05期.

[4]李睿,佘廉,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年05期.

[6]卓宇,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第4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范文

关键词:矿区铁路运输;安全运输;铁路运输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U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7-0137-02

矿区铁路是矿产的生产与销售之间的桥梁,为了保障矿产能够快速安全的运输,于是便建造了铁路运输线路。完好的矿产铁路工务设备能够保障矿区铁路运输的正常进行。目前我国开发了很多设备管理软件,但大多数是通用型的设备管理系统,不能够满足个别矿区的特殊需求。矿区对铁路运输方面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导致矿区铁路运输管理过程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为了帮助矿区铁路运输能够安全有序进行,进行了调查研究,找到铁路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矿区铁路运输管理现状

(一)矿区员工素质低下,对安全知识不了解

矿区铁路运输安全是铁路运输的关键,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生产的关键是矿区员工素质高低。目前,有不少企业根据形势的需要,成立了铁路运输部门以加强对矿区铁路的管理,并招收年轻的员工,但是虽然做了这些改善,由于我国的矿区铁路运输人员一般是在闭塞的环境中工作,学习进修机会非常少,这样长此以往,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匮乏、陈旧、结构不合理,不能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而且矿区大部分人员是来自矿山企业,文化水平低,技术不熟练,不熟悉铁路运输业务,不能保障企业的高效率运行,运输质量和服务质量低下,不利于新管理、新设备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这严重阻碍了矿区铁路运输的发展。

(二)安全运输管理的难度很大

由于上级主管部门主要考虑企业整体利益,而矿区铁路安全运输管理和设备更新及优化等问题不能及时提到议事日程。

(三)矿区工作人员的传统观念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安全

因为长时间受到计划经济影响,大多数矿区铁路单位设备常年失修,而且还超期服役,再加上工作人员的素质低,对设备的管理方法落后,不熟悉业务流程,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矿区铁路安全运输及生产。

(四)安全隐患非常多

我国很多矿区的铁路运输系统老旧且常年失修,但是对这方面建设的资金投入却远远不足。在运输生产过程中,有大量设备都有质量问题,但是却在坚持工作,这样做不但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还给生产带来潜在风险。由于矿区铁路线战线长、站点多,往往会跨越很多村庄或者公路等,在这些道口没人看守,再加上村民不了解铁路法,在安全行车、矿区铁路建设、铁路设施保养、土地权益等方面不和当地政府沟通,经常会发生抢越机车车辆这样的现象,严重影响铁路运输工作的进行。

(五)激励制度作用不够

大锅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现在还用这一套的话,只会严重阻碍矿区铁路运输单位的发展,因为像平均主义这样的分配制度,很难调动矿区员工的敬业精神及积极性,使得很多矿区领导阶层的潜能不能发挥出来,有的时侯甚至可能对工作起到负面影响。

二、应对矿区铁路运输管理过程中问题的策略

1.矿区不但要建立铁路运输部门,还要有计划的培养技术人员,积极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给他们以晋升空间。此外还需要积极和一些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提供短期培训及学历教育等学习深造的机会,鼓励员工要从基层工作开始,积极主动学习,这样才有晋升的可能。矿区铁路运输部门应该聘请高等院校中的一些相关专家,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开展短期培训和脱产学习等进修活动,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此同时,员工通过在跟专家的学习过程中,将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和专家沟通,以得到解决。此外员工也要自己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利用职称考试等途径,更新知识内容,提升业务水平,不断完善自己。而企业要和有想继续学习深造的员工签长期工作合同,从而确保企业不但能够实现有效培养,还能防止人才资源的流失。当然提高员工福利是必要的,这是因为煤炭企业的员工劳动强度大,但是收入水平却相对比较低,如果没有合适的福利待遇,就没办法吸引到人才,也留不住本企业中的优秀人才。

2.企业要不断寻求新能源,以保证矿区铁路能够持续运输,与此同时要改善能源利用的结构,使其符合当前我国发展的需求。只有做到多种能源综合利用,减小对煤电等资源的依赖性,才能使矿区铁路运输压力减小,那么矿区铁路部门就有大量时间和空间去改善铁路的安全建设,完善安全措施。当然,采用其他一些先进生产管理手段,也有助于矿区铁路运输科技含量和效率的提高。另外,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还要注意节约,以科学合理的运输为前提,来提高运输效率和利用率。

3.每个行业都有资金不足的问题,矿产企业也不例外,矿区铁路运输部门必须从其自身内寻找资金资源,并积极寻求政府或者其他部门帮助,但是资金必须先要用于管理手段、更新设备和改进技术等,这样才能够提高管理和生产的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4.矿区铁路运输单位的绩效考核机制必须合理,并且要结合计算机等技术,把矿产单位的员工培训学习、科学技术改造、职称晋升、安全状况和隐患、生产情况等录入计算机,这样有利于领导参考和分析,以更有效的制定出发展策略,指导矿产企业可持续发展。

5.建立铁路运输预警机制,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能够及时处理,阻止事故扩散,做到早期预防和控制,积极维护预警设备,确保发生事故时,能够发出警报,把事故引发的损失降到最小。与此同时,矿产企业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实行责任追究制,并且对事故的惩罚力度要加大,以提高矿区所有员工重视安全生产、认真进行管理和生产的目的,保障员工安全,企业得到可持续经营。

6.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需要市场经济手段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来指引矿区铁路运输工作的发展,确保生产的高品质、标准化和安全性,与此同时,企业也需强化纪律管理,积极配合国家的宏观调控,定期对矿区铁路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实行责任制也是必须的,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就要严格查处,责任到人,谁主管谁负责,切实保障全体员工的切身权益。再加上隐患事故检举和奖励制度,以鼓励员工积极主动关注、参与和管理企业,共同营造好的生产环境。

三、结语

矿区铁路运输单位应该借鉴其他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例如:神华集团拥有良好的总调度室模式,他们依靠国家铁路运输相关人员,一同统一调配车量,确保其煤炭能够大量外运。他们还在哈尔滨建设有铁路运输调度室,协调车流计划,这样就确保了外运工作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才庆祥,余静.矿区铁路运输系统可靠性研究[J].煤炭学报,2004,(5).

[2] 亓爱国,陶永宏,王喜富.矿区铁路现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采矿技术,2004,(3).

[3] 贾文生.矿区铁路运输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煤炭,2006,(9).

第5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范文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预防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事故处理救援体系

中图分类号: TE8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铁路运输安全研究体系

铁路运输安全问题得到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关注,也是至今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铁路运输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近年来,虽然我国铁路在监控技术、管理技术方面,技术装备方面和行车安全因素方面做过一系列的研究,但是没有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铁路运输安全体系结构。如何进行铁路运输事故的预测和预防,如何从发生的各种事故中归纳出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规律,从而进行技术层面的预防是铁路安全运输的根本问题。本文对铁路安全运输的研究分为保障体系、预防体系和事故处理体系三部分。事故的预防体系是铁路安全运行的中心问题,起到了整个铁路的安全运输的保障作用。

2铁路运输安全预防体系

2.1铁路运输安全预防理论体系。安全预防理论体系是针对铁路运输事故发生的特性,提出的一种预防事故的机制的理论体系,包括技术开发体系和管理体系理论:一是危险源辨识机理,是从微观的角度铁路运输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产生的条件,建立事故可能发生的模拟事故发生机理;二是风险效应机理,是指在铁路运输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事故的影响范围,对事故发生的几率和严重度进行评价,科学的整改事故投入与预防性投入的关系,制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三是预防机理,事故发生的类型、发生的概率以及造成的损失大小,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采用不同的防御措施,使事故的发生率和损坏率降低到最小程度是预防机理的主要目的。

2.2铁路运输安全预防技术体系。安全预防技术体系包括安全规划技术、安全预测技术、安全评价技术和安全设计技术构成。安全评价技术和安全预测技术是铁路运输系统的评估技术,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目标非常明确。铁路运输安全规划技术与设计技术则是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进行规划设计的。

2.3铁路运输安全预防管理体系。铁路运输安全预防管理体系是对铁路运输安全的点预防、线预防、面预防的综合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安全教育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安全标准体系和安全机制协调体系。一是安全标准体系。铁路运输安全标准体系用来评价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的安全状态、进行安全教育和对安全体系进行监督;二是安全教育体系。安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从人的角度防御事故的发生,保护人的财产生命安全;三是安全监督体系。安全监督是预防铁路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使铁路安全管理顺利进行;四是安全协调机制。要求在铁路系统各种设置全面、系统的管理组织网络体系,合理配置人员和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3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

3.1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理论体系。一是职业适应性机理。人在铁路安全运输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也是系统中不稳定的因素。研究铁路系统中岗位和职业的稳定性,有利于运输系统中人员的选拔与培训;二是设备可靠性机理。机车、轨道、信号以及其他设备的良好运行是实现铁路安全运行的必须条件。设备的可靠性机理研究主要包括设备性能的可靠性、结构可靠性等,这是铁路运行最基本的理论条件;三是子系统的配置机理。铁路运输系统包括车务、机务、工务和车辆等构成,铁路安全运输只有各个要素系统达到合理的配置才能减少铁路运输中发生的事故。

3.2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直接参与运输安全保障,重点强调安全保障的实时性、联动性和系统性。保障系统有感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构成。感测技术和控制技术是铁路运输系统的外部接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则对采集的信息进行传输和再处理,实现铁路运输系统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有效地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3.3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管理体系。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管理体系是安全保障理论体系、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在安全培训、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安全考核激励机制方面的有机整合。安全培训保障机制是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机制,是实现运输安全有序可控目标的最基础保障。安全规章制度机制是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理论、技术以及管理体系在安全保障应用方面成功模式的制度化、标准化。安全考核激励机制是根据当前运输安全状况、事故的益本比分析等确立的一套科学考核机制,是运输安全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保障。

4铁路运输事故处理及救援体系

4.1铁路运输事故处理及救援理论体系。一是救援预案理论。救援预案根据铁路运输事故的损失情况、发生位置、救援设备的布局,设计不同的救援预案,提高事故救援的应急能力及救援效率;二是联动调度理论。联动调度是在事故发生后,各部门和人员应该积极的响应事故的救援要求,包括事故的通报、救援队伍的指挥和行动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三是事故再现理论。就是研究事故在现时防御技术开发,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4.2铁路运输事故处理及救援技术体系。救援列车技术就是救援设备、人员配置和分工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编达到最大的救援技术水平。线路开通技术就是根据线路损坏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方式抢修线路、开通线路和实现通车。事故勘查技术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事故现场进行侦查,为事故的分析搜集资料。

4.3铁路运输事故处理及救援管理体系。事故档案管理就是对以往发生的事故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建立事故档案,使救援人员的训练、救援资源的配置和事故的管理有章可循。救援资源管理是救援设备的购置、维护和管理,救援工作的实施必须要考虑到当时的环境、事故的类型、列车的种类以及其他资源的配置。事故应急管理是根据生命特征、救援预案和联动方式等临时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钱立新.世界重载铁路运输技术的最新进展[J].机车电传动,2010(1):67-68.

第6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范文

关键词:大准铁路 运输 设备管理

党的十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铁路运输行业改革步伐不断加大,改革规模不断扩展,改革速度不断加快。做为铁路行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铁路同样迎来管理模式巨大变革。

神华准能大准铁路是神华铁路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准铁路管理运营大准和准池两条铁路,正线全长448公里,运营里程为502公里。

大准铁路东起山西省大同市燕庄站,横跨山西、内蒙古两省区,至准格尔旗薛家湾站,正线全长264公里,1990年7月17日开工建设;1997年11月19日电气化全线开通;2014年6月24日点岱沟―九苏木区段(163km)二线建成后,双线区段运输能力达到2.3亿吨,九苏木―燕庄单线区段(101km)运输能力达到8500万吨。

准池铁路北起大准铁路外西沟站,向南横跨内蒙古、山西两省区,至朔黄铁路神池南站,正线全长184公里,2012年3月28日开工建设,2015年9月15日正式_通运营,运输能力达到2亿吨。是大准铁路与朔黄铁路的联络线,是全国第一条实行货运价格市场调节的试点铁路。

大准铁路全线共设25个车站(万吨站15个);准池铁路共设3个车站;

大准、准池与周边铁路共有5个交接口,上游分别与巴准铁路(点岱沟站)、准东铁路(薛家湾站)接轨;下游分别与大秦铁路(大同东站)、京包铁路(丰镇站)、朔黄铁路(神池南站)接轨。成为连接神华路网南北、东西两大动脉的核心与枢纽,形成了大准---大秦、大准---准池---朔黄两大煤炭外运通道。

通过不断发展,大准铁路各项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做为铁路运输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铁路设备管理,按照“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经营”和“预防为主、修养并重、科学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和原则,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加强管理,为运输和安全生产提供优质设备保障。

一、大准铁路运输设备的特点

(一)大准铁路运输设备具有种类多、数量大、整体性强的特点

大准铁路运输生产是由车务、机务、工务、供电、车辆、信号、通信、综合服务等多专业,近200个工种和多种劳动手段联动协作,共同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过程。各类运输生产设备的性能和功用紧密关联,又相对独立,存在很大区别,各种运输设备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离开了这个整体,每类设备几乎失去作用,同时某一类设备或某一环节的能力不足,将大大制约其他设备能力的发挥。

(二)大准铁路运输设备具有配置分散、连续运转、不可调剂的特点。

大准铁路运输生产活动是在502公里运营线路上完成的,铁路运输各项设备也是在沿线分散配置,线路、信号、供电、通信等地面固定设备一经分布配置,几乎不能调剂。铁路运输生产又有不间断的特点,各项技术设备连续运转时间长、使用频率高、间歇时间少,日常维修工作除固定天窗点以外,只能在运用过程中进行。以线路、车辆和信号设备为例,由于车流密度高,维修作业通常只能利用列车的间隙或车站上的停留时间进行,而不能干扰列车运行的计划和运输工作的正常秩序。

(三)大准铁路运输设备具有冲击剧烈、自然条件影响大、设备损耗严重的特点

大准铁路开行万吨列车,机车车辆载运重量较大,运行速度较高,在运行过程中造成机车车辆与钢轨、道岔等线路上部件之间产生剧烈冲击,相互作用力大,机械磨损量大。大准铁路沿线气候条件恶劣,风沙较大,运输设备中的机车、车辆、线路、桥隧常年暴露在大自然中,不断接受风沙、霜冻、雨雪的侵袭,极易发生损耗。机械磨损和自然力作用而产生的损耗称之为设备的有形损耗,大准铁路运输设备的有形损耗比一般其他工业设备有形损耗大。

(四)大准铁路运输设备具有所处地形复杂、监控难度大,故障处理时间紧的特点

由于大准铁路运输设备的检修基地集中在薛家湾和点岱沟两个地点,而机车、车辆、信号、通信等运输设备远离检修基地,线路、桥隧、供电等固定设备更是无法集中在检修基地进行集中维修,运输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能始终置于专业人员的监控之下,所以,设备有无异常情况,质量是否良好,监控难度很大。运输设备在运用中一旦发生故障,判断处理比较困难,而且铁路运输不间断行车的基本要求,故障处理时,必须争取时间、拼抢速度,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故障抢修,保证运输畅通,减少损失。

二、大准铁路运输设备管理

(一)运输设备管理在生产中的作用

1.铁路运输要完成客货运任务,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证旅客安全、货物完整。而运输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最基本条件。由于设备管理不到位,造成运输设备存在各种故障隐患,可靠性不高,极易导致发生各类的事故,如断轴、钢轨折断、信号联锁失效、机车故障、车辆故障、接触网故障、通信中断等故障,轻者影响列车正常运行,重者造成列车冲突、脱轨颠覆、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

2.铁路运输以其高速快捷、载重量大、经济性高、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成为现代运输行业中的主要运输方式,其运输的主导地位是其他运输方式难以取代的,主要原因就是依赖于运输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以及运输设备管理的现代化。

(二)运输设备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1.运输设备中的一些特殊设备,可以减少和避免事故造成的损失。如:铁路线路中的安全线、避难线等隔开设备的设置,可以在一旦发生列车冒进信号或在长大下坡道失去控制的情况时发挥作用,避免造成与其他列车冲突等更为严重的后果,使事故后果尽可能地得到降低和避免。

2.运输设备中的联锁设备,可以防止作业人员失误。如:在接车线上装设轨道电路,实行联锁条件控制,可以防止错误开放信号向有车线接车,造成列车冲突。机车装设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其中自动停车功能,是当信号机显示停车信号,而机车乘务员不按信号指示停车时,可以启动自动停车功能,代替机车乘务员自动实施制动停车,避免列车冒进信号。

3.运输设备中的监测设备,可以预告事故征兆、防止事故发生。如:设置轴温报警装置和红外线轴温探测仪等监测装置,可以监测列车在高速运行状态下,车辆轴温高低、能否出现燃轴,在轴温高时,可以通过检测数据或报警信号,使有关人员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

(三)新形势下的铁路运输设备管理

1.运输设备管理原则:设备管理是铁路运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备管理中应坚持技术管理和效益管理结合,日常维修、保养和针对性维修相结合,修理改造和不断更新相结合、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相结合、现场管理和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探索科学的管理模式,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使运输设备管理科学有效。设备性能在优良,没有科学的管理照样会出事故。只有狠抓管理、加强维护工作,使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才有可能避免重大的事故的发生。铁路运输设备故障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管理问题。所以,要提高设备质量,必须强化运输设备管理。

2.运输设备管理的措施

(1)不断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落实工作

任何企业为确保企业发展和企业效益的顺利进行,都要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安全生产。而在铁路运营中,作为一个有机的联动运行机构,为了确保运营的安全性,更要有严细的制度,特别是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使用维修管理制度、设备点检制度、检查考核等制度,并根据设备实际情况,不断完善。

有了相关的制度需要相关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严格遵守。铁路设备管理制度有它的特殊性,为了让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位,需要铁路设备管理部T提出相关的落实办法。首先,让铁路相关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参加“讲纪律、守规矩”的活动,让全体员工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同时安排一部分监督考核人员,对每个员工进行全面的监督观察,进而确保员工在工作中都能够自觉遵守规则。按规定及时填记设备检查和维修及记录,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并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找到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2)不断强化运输设备使用管理

在日常设备使用中,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可以减轻设备损耗,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精度,延长设备使用的寿命。首先要按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设备操作规程是正确、合理使用设备的重要依据。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地操作设备。各种技术设备应配置固定人员操作,买行“包机制”,凭操作证上岗。建立岗位责任制,精心保养,细心检修,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其次要认真进行设备检查。设备检查是掌握磨损规律的重要手段,是维修工作的基础。设备检查是对设备的运转情况、工作精度、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核验。通过检查,可以全面地了解设备的技术状况和磨损情况,及时查明和消除设备的隐患。设备检查一般分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两种。由于各类设备的特点不同,提出的检查要求也不同。认真进行设备检查就是按检查要求,认真检查、认真测试,发现问题,认真处理,真正做到不漏项,不简化程序,严格按规章办事,做好检查工作,最后要。按设备性能、结构合理使用设备。合理使用就是在使用设备时不违反设备的使用规定,尽量避免超负荷、超范围、超性能地使用设备。例如货车装载重量必须符合货车标记载重及有关规定,严禁超载,防止切轴威胁行车安全。

(3)进一步加强设备维修管理

铁路运输设备维修工作包括日常保养维护和定期检修。日常养护维修就是按照操作和保养规程经常对设备、擦拭,适时对设备进行检查、测试,及时地调整和消除设备的缺陷、隐患和故障,防止和减少过度磨损和意外的损坏,保证设备在定期修理间隔期的正常运用。设备维修是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保证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正确合理做好设备维修工作,对于扭转设备不良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技术设备的养护维修,应坚持预防为主,检修与保养并重,两者关系紧密、相互保证,保养是检修的基础,维护保养工作做得好,可以减少维修的工作量。同时,检修工作做得好,日常维修保养的工作量也就相应减少。预防和检修相结合,就是通过日常保养和定期检修工作,做到“无病防病、有病根治”。

维修是为了保证生产和促进生产,生产必须有良好的设备,铁路运输管理部门在编制生产计划和下达运输任务时,必须考虑设备维修计划和维修任务,给设备维护保养及设备更新改造留下必要的时间。同样,维修工作也要处处着眼于生产。

(4)在运输设备更新方面要坚持近期和长远相结合

解决铁路运输设备存在的种种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做好维修管理工作的同时,应根据需要及时更新,在设备更新方面要必须坚持近期与长远相结合,在科学分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规划、正确决策、分阶段重点解决。

抽调必要的人力物力,全面检查现有设备,找出隐患,主管领导要深入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设备底数清楚后,认真进行科学分析,弄清形成的原因和对安全的危害程度,为规划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设备更新要区别轻重缓急,把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迅速消除危及列车安全的重大设备隐患;填补安全设施空白点;增设安全运输的控制、检测、事故预防及处理的装置和设备;加大机车、车辆厂修能力。在投资决策上,要在主管部门主持下,有关部门、专家协调参与,反复论证优化,防止主观臆断,把钱用在刀刃上。

(5)全面提升人员素质

由于铁路运输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运输生产任务越来越繁重,运输任务的高效、安全完成,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准铁路员工在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们在作业检修的过程中,由于专业技能的制约,容易出现技术操作问题。由于铁路线路设备的管理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对于一些室外作业的工作,要靠工作人员的自觉性,但是,部分工作人员在作业的过程中自我管理意识不强,因而工作的质量无法保障。

为了提高铁路线路设备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在铁路人力资源部门的统一领导和规划下,各相关部门和生产段位对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加强训练。具体可采取与铁路专业对口的高校合作,高校为大准铁路员工提供学习的环境,大准铁路定期输送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员工去学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学习与铁路线路设备管理有关的新的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让员工“走出去”,在开拓思维眼界的同时,还要将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引进来”,从而全面促进铁路运营线路设备管理的发展。

同时,通过企业内部培训,使员工养成爱护设备的习惯和风气,提高操作技术和保养水平。要经常对设备使用人员开展爱护设备的思想教育,提高爱护设备的责任感,自觉地管好、用好、修好设备,要加强技术训练,使操作人员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掌握维护保养的技术知识,以及各种检查方法,真正做到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设备管理、人员素质、安全管理是组成铁路运输安全基础工作的三个因素,这些因素互相联系、相互制约,设备是安全基础的条件,管理是安全基础的保证,素质是安全基础的关键,提高设备质量、改善设施,加强铁路运输设备管理,从实际出发、修养结合、标本兼治,全面强化铁路运输设备管理工作,确保运输安全。

参考文献:

[1]赵涛,毛华,刘曙.设备管理理论体系与发展趋势[J].工业工程,2001,02:1-4.

第7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范文

关键词:铁路交通;运输质量;行车组织

就当前社会发展状态来说,铁路交通运输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严重缺乏市场化进程。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的现状难以全面满足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在经济快速发展,人们需求不断提升的现代社会,人们对铁路交通运输工作的质量有了新的要求。然而当前铁路交通运输市场难以全面满足人们的需求。对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对于提升铁路交通运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关键意义。

一、铁路交通运输组织及其重要性

铁路交通运输组织就是铁路利用技术、设备、人力来组织列车合理、安全的运行,从而最终实现货物或旅客的运输过程组织计划工作。铁路交通运输组织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能够将全国各地连接成整体,强化各个区域文化经济交流;其次,其能够提升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给人们出行带来便捷。最后,铁路交通运输组织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伟大成果。

二、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原则

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原则应该要基于铁路技术管理规章制度下的,同时结合行车环境、自然条件、地理区域位置、行车设备装置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原则:

(一)安全原则

安全原则是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的首要原则。对行车设备的检查、维护、维修工作要及时开展。充分保证新建、改建等设备的使用安全。变更线线路面应该始终保持原设计标准。对涉及行车工作中的车站工作人员应予以严格的安全管理。调度工作要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对于潜在危险要做好充分而周全的安全预案措施。

(二)高效原则

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工作要保持一定的高效性,提升行车过程效率,缩短形成过程中在其他工作中所耗费的时间。在行车调度过程中提前做好预判,提前一定时间来发出调度的指令。

(三)经济原则

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工作的经济原则是开展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只有在秉持着经济原则的情况下,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工作才能够获得盈利,正常的开展下去。第一,要充分保证行车的均匀性与路段行车的合理性,避免在同一时段中出现行车运行高峰或在另外一时段中出现行车运行低估,从而防止行车路段利用率不高的情况。第二,保证合理的形成速度与经济载重量,以保证最大程度的提升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的经济效益。

三、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管理策略

(一)规范日常组织,改善运输质量

鉴于当前我国铁路运输工作存在运输量较大、客货混跑、技术设备不够先进、铁路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等一系列特殊情况,当前我国铁路运输组织中仅仅只有在旅客列车运输组织中使用的是规划型性组织体制,而货物列车运输则使用的是以调度日常指挥为主导的组织行车体制。这是由于当前我国铁路货运还无法适应规划型行车组织体制[1]。但是就铁路运输工作内容来看,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属于计划性较强的工作。因此,铁路行车工作管理应该强化日常组织管理,改善运输质量。当货主在提出货物运输要求的时候,即可以根据需求来制定货物运输计划,其中包括装车时间、运行时间、运行路径等。当分局与路局在接受到分接站接入列车计划通知后,即可以对下一阶段管内运输计划进行制定。在全面掌握行车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来合理编制行车计划,以保证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运输工作[2]。当阶段行车工作计划一旦确定,各个单位则应该严格按照计划来组织行车,以充分保证计划顺利实现并完成。如当天出现作业延误等情况,各个部门应该积极恢复正点状态,切忌随意变更作业计划。只有这样规范日常组织,才能够改善运输质量[3]。

(二)转变车流集结方式,加速货车周转

行车编组计划往往对货物列车的重量与长度有着严格的规定。往往某一方向的车流集结数量在没有达到一定重量与长度的时候列车不能正点出发。这一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行车计划的兑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行车组织体制的执行。假如使用定点集结的方式则可以缓解这一矛盾的产生[4]。定点集结,即为根据运行图规定的时刻来完成集结,这一方式优势在于可以让列车行车组织可以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有利于推动组织均衡与计划行车的实现。

(三)加强日常管理,制定科学考核体系

强化铁路行车工作的日常管理,制定科学的行车考核体系有利于铁路行车运输组织工作的开展。列车发车、到车、运行正点率等质保纳入考核体系中能够有效的提升日常管理工作效率[5]。铁路各个运输生产单位能够始终围绕关于考核指标来全面提升列车运行质量。在合理确定考核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严格控制运输质量的考核机制,对列车整体运输过程进行严格的考核。并且保持考核部门的独立性,以全面保证考核的真实性。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铁路交通运输工作正在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中。铁路交通运输工作肩负着加快改革脚步、强化运输组织、扩大运输市场、提升运输质量的重要责任。铁路交通运输工作要充分重视铁路行车组织工作,以保证铁路行车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全面提升铁路交通运输的市场竞争力。(作者单位:成都铁路局调度所)

参考文献:

[1]殷胤强.刍议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过程中管理模式现存弊端[J].山东工业技术, 2015,(18):256.

[2]于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J].新课程(教师), 2010,(04):163-164.

[3]王军锋.北京丰台站铁路枢纽周边交通组织设计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12):13-18+6-7.

第8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范文

(1)员工因素

部分铁路员工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中怀着省时、省力的态度草草了事,没有将铁路的安全问题放在心上,这就造成了一些货物在运输始发点可能没有出现问题但是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泄漏、变质的等情况没有及时被发现,这就带来了安全隐患;一些员工认为一些常规的货物不需要多加留意,在记录和装载的时候没有进行详细的核对,这也比较容易出现运输物品的遗失和损坏。

(2)设施因素

由于铁路运输的货品种类复杂,大小形状不一,因而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对于运送的机械要求也相对严格。特别要提到装卸设施,叉车和装载设备要时刻保持最佳工作状态。铁路越来越多的应用高科技,随之带来的就是铁路设施的更新速度加快,但是这些新型设备时常没有做到很好的维护和管理,这就让其在使用时没有发挥最大功效,甚至危及运输货品的安全。

(3)物品因素

在运输过程中,体积较大以及危险物品都对运输的安全造成影响。一些体积庞大的物品本身就携带了很多的安全隐患,譬如建筑限制尺寸、动态转移量以及物品的作用力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危险物品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的,危险物品自身性质决定了危险系数,一但在运输过程中装载的方式方法不对,就会产生倾斜、翻滚等运动,带来直接的威胁,甚至酿成危险事故。

(4)管理因素

目前经常出现在货品运输安全领域的问题就是货品安检体系制度的不清晰,很多铁路工作者认为只要在始发站做好检查工作就可以了,途经站的检查没有太多的实际作用,但是货运检查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时时关注的。

2加强运输安全的对策

(1)强化安全风险意识

①宣传铁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对铁路安全的最好诠释,容易了解和记忆,是一种无形的高于制度的管理。②反复强调安全与效益的辩证关系,旨在警示企业重视运输安全。③开展运用事故案例教育。

(2)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

为了确保运输安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①根据铁路安全的形势和上级要求,铁路车站或接轨车间(站)应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培训,并强化培训纪律,实施培训效果考核,从而切实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②送教上门。针对某一方面的薄弱环节,车站应指派可胜任的工作人员前往授课,有针对性地讲解专业知识。

(3)规范安全基础管理

为了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使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的探讨刘祎孙滨刘向阳郝标元(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摘要:随着铁路技术和铁路运营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本文以铁路安全运输为前提,并根据国内现状,对影响安全运输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制定了措施和方法。关键词:安全;影响因素;安全运输之与国铁标准保持一致,企业应按照铁路车站的要求设立本簿,明确填记内容、要求和保留时限等事项。同时,还可根据管理和作业的实际需要自行设置,力求科学、合理,切忌设置过多的项目,进而给现场岗位增加负担,影响作业。

(4)强化铁路车站的安全检查监督

①确保管理人员稳定出勤。铁路车站应确保专职、兼职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性,注意后备人员的培养,以确保发生岗位调整或其他异常情况时,管理人员可有序衔接,从而避免监管工作出现断点。②加强安全风险的研究研判。铁路车站各级检查人员要以安全风险管理为核心,结合运输组织的变化和季节特点,对设备、作业项目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风险研判,找准风险点,针对风险点进行检查,查看各项作业标准和管理办法是否落实,从而提高检查的针对性。③明确日常检查的量化要求。铁路车站是管理的主体,其下属接轨车间(站)是的日常监管部门,负责向专用铁路传递车站安全管理文件、规定和办法,并督查贯彻、落实情况。为了促进管理、接轨车间(站)安全管理的技术人员更好地履职,应综合考虑职务、分管工作与运输之间的联系,制订出检查的量化指标和考核方法并形成制度,从而更好地实现监管,确保运输安全。④加强对安全生产过程的控制。铁路车站各级检查人员要加大对安全管理、具体作业等的动态检查,掌握变化点和作业时间段,并盯控运输过程,尤其应注重取送车作业时的人身安全、防溜措施和防溜本簿的签认;调车列通过道口时道口工的作业程序;装卸作业时的随车防溜、监装监卸、残货清理和装载加固。⑤加大整改和复查力度。对于铁路各级检查人员发现的问题,企业要按照规定期限整改、销号,因客观原因而无法整改的,应逐级反馈,并制订补强措施。接轨车间(站)要复查问题的整改情况,发现整改不到位或假整改的情况时,应告知企业组织的有关人员前往铁路车站分析,以确保问题得到闭环管理。⑥提升专项整治活动的效果。应结合铁路安全的发展形势,针对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明确整治目标,制订整治方案,狠抓整治进度,坚持从严开展,以确保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活动开展取得实效,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结语

第9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范文

蒋家琪

(兰州铁道设计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铁路信息传输的发展日新月异,在铁路运输生产和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铁路信息运输的特点、影响通信传输安全的因素以及改善措施做了深刻的研究和探讨,以期能为铁路通信传输工作提供参考,使我国的铁路通信传输朝着安全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铁路;通信传输;安全

0引言

铁路通信传输安全与铁路的运输状况是息息相关的,我国的铁路运输正在蓬勃发展,列车的行使速度越来越快,安全性也越来越高。在构建安全的铁路通信运输体系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善措施,加强对铁路通信运输安全技术的创新运用,确保列车高速能够安全行使。

1铁路通信传输的特点

1.1铁路通信传输以运输为重点

铁路通信传输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实现列车和机车车辆运行的高度统一,协调指挥,能够保证列车行使的安全,提高列车行使效率。在铁路通信传输工作中,确保铁路通信的顺畅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发生自然灾害或是危险事故,铁路通信发生故障的时候,首先要拨打站间行车电话呼救,及时与外界联系,保障生命安全。

1.2铁路通信传输设备分散、组网难度较大

铁路通信传输是一种转同通信技术,架空明线、电缆等均衡设置在铁路线两旁。通信用的设备主要安装在铁路各个管理机构,机务段、车务段、车辆段、工务段、电务段等也有沿线设置。同时,铁路两侧每间隔一两公里,都设置有区间电话,保障通信传输的安全。

1.3铁路通信传输种类繁多,设备齐全

由于铁路通信传输的综合业务比较多,设备具有多样化,这就决定了铁路通信传输必须要有安全保障。与传统的铁路通信传输相比,现代的铁路通信传输一般都建有综合性的铁路通信网,可靠性更高,传输速度更快,要求精确,分秒不断。

1.4铁路通信传输有线电与无线电相结合

铁路通信传输是一种有线电与无线电相结合的通信,为了方便运行车辆的有效行使,铁路通信必须形成一个有限通信为主、无限通信为辅的通讯系统,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

1.5铁路通信传输更加安全可靠

现代化的铁路通信传输有系统的运行机构,安全系统有更加强大的优势。现在铁路通信采用的通信组网方式灵活多变,多级应用的数字环网、物理位置,这些硬件设备系统的强化建设,都有效保证了传输的安全可靠性。

2影响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的因素

2.1人为因素造成的故障问题

在铁路通信传输的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通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没有有效解决就会造成铁路通信故障。例如,部分铁路工作人员在日常的施工维护过程中,没有遵守相关的安全准则和相关制度,甚至是违背管理制度进行操作,这就给铁路通信安全造成了重大隐患。这些隐患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给布局不合理的地方带来了更大的隐患,情况严重还会造成整个铁路通信系统的瘫痪。此外,一些铁路通信管理阶层人员没有保持高度警惕,放松了铁路施工质量,没有严谨把关铁路通信传输系统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偷盗破环光缆等公共财物,这对于铁路正常运输也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2.2设备质量引发的麻烦

铁路通信设备是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的硬件设备,由于我国的铁路线较多、设备分散、组网难度较大,这些现状制约了通信硬件的质量。如果铁路通信的质量不过关,铁路通信传输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如果运行过程中出现一点差错,硬件质量出现一点不稳定的情况,就很难获得精准的数据。若是碰到雨雪恶劣天气,就会引发一些列的麻烦,造成铁路通信传输故障,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

2.3雷害阻碍铁路通信安全

雷害等自然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要引起铁路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由于我国铁路所处的地理位置处于雷害易发阶段,要加强多层次的综合维护。从目前现状来看,一些铁路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铁路雷击带来的危害性,从而忽视了铁路防雷系统的建设。雷击放电诱发雷击电磁脉冲过电压和电流,对铁路通信传输通道、接地系统及建筑物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无法保障铁路设备的正常运行。

3完善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的主要措施

3.1提高铁路通信设备的质量

铁路通信设备是保障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的基础,铁路通信管理阶层必须意识到设备质量的重要性。一方面,铁路线路等通信电缆必须要在铁路沿线进行,沿着铁路旁边的仓库、沿线车站、停车场等安装通信电缆,在铁路管理机构处安装通信终端设备。另一方面,铁路沿线每间隔一段距离,从通信线路布局范围类安装座机电话,维持铁路通信的正常秩序。安装高科技的铁路沿线设备,帮助实现铁路通信的安全管理,高度关注铁路设备的源代码安全,保证铁路设备的质量。

3.2加强对铁路工作的培训

随着铁路通信设备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传统的通信知识已经无法与现代化的知识系统接轨。铁路主管部门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必须与通信发展相辅相成。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部门员工的培训,如上岗前培训、岗中带班、岗后总结,还可以聘请专家到铁路部门演讲,铁路部门也可以定期开展活动,评出铁路工作人员的先进人物,为工作人员树立榜样。通过这些措施提高铁路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使员工形成严格标准、遵规守纪的思想意识,并在工作中严格落实。

3.3建立健全安全检测机制

为了保障铁路通信传输的安全可靠,必须全方位的建立铁路通信安全检测机制。在铁路通信安全机构旁,实时监控每个铁路站点的安全状况,及时提醒每个工作人员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铁路部门的安全检测人员必须遵循制定的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对各种安全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利用各种监测方法对综合网管系统进行有效防范,对重点处所制度监测方案[6]。定期对监测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反馈信息,科学判断通信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从源头上杜绝通信传输安全问题。总之,安全检测机制是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的有效保障,铁路管理阶层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3.4创新铁路通信传输方式

铁路通信传输必须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传输方式。铁路通信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铁路通信管理阶层及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实际具体问题,不断创新铁路通信信息技术,提高铁路传输的安全可靠性。例如,在铁路通信传输中可以充分利用光纤自动切换保护系统,维持铁路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运转。

3.5加强对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的舆论宣传

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部分人群素质较低,对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的认识程度关注不够。因此,铁路管理阶层可以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的舆论宣传。通过有效宣传的途径,使社会公民自觉保护铁路通信设备,杜绝恶意损坏铁路通信设备,减少不法分子偷盗破环光缆等公共财物的现象,同时,铁路通信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铁路公共财物的监管,一旦出现危及公共财产的情况,要及时制止并对这些不法分子进行科学教育。

4结束语

实施有效的铁路通信传输手段,必须要不断完善技术水平,有效引进国外的经验,着手建设全面系统的铁路通信安全系统。这项工作必须立足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完善措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铁路通信传输安全,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柏.论铁路通信工程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10(7).

[2]罗颖.四川铁路通信安全稳定专项检查见成效[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1(9).

[3]赵子岩.电力通信网光缆监测系统的规划与设计[J].电网技术,2011(7).

[4]李践实.光缆监测系统技术及应用研讨[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