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死亡教育的看法范文

死亡教育的看法精选(九篇)

死亡教育的看法

第1篇:死亡教育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死亡学;死亡教育;生命教育;生死教育

    有生必有死。凡是生命,都存在着死亡的必然性。死亡作为自古至今人类历史上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迷惑了也迷惑着千万代人,同时死亡的必至性确也刺激着人们去思索生命的真义。

    一、中国台湾地区生死教育发展情况介绍

    死亡态度受个人生长过程、人格特质、宗教信仰及文化背景的影响,所以东西方的死亡态度相去甚远。从遥远的远古时代开始,初具人类意识的人就开始面对这个无法逃避的事实。西方文化有着深沉的悲剧意识,历代西方的贤哲不仅从理论方面对死亡进行了系统的阐释,而且在实践方面也创造了流传千古的典范。基督教就是以死亡问题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宗教。在死亡教育方面,西方有着丰富的资源。进入20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的观念的改变,许多国家开辟了“死亡学”学科,开始对死亡进行全面而认真的研究,并逐步开展和普及了死亡教育。

    在这种国际学术研究的大背景下,20世纪末,中国台湾地区教育界将死亡教育引介,称为“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在学校广泛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并把2001年定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目前,中国台湾地区小学没有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但是都有“生命教育”的内容,内容包括两方面:“生命的旋律”和“温馨你我他”。在“生命的旋律”教学单元中,由老师讲解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让学生了解迎接生命的喜悦、生命的成长、生病、个体的衰老、死亡等现象。在“温馨你我他”中,则主要是通过课外活动来完成。学校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等机构去参观、访问。中国台湾地区中学普遍开设正规的“生命教育”课,编制了生命教育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师手册”。

    中国台湾地区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大的心理障碍,以“生命教育”的概念取代“死亡教育”,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死亡教育在中国台湾地区依然处于教育的禁区。提到中国台湾地区死亡教育的发展,我们不能回避介绍傅伟勋教授对此的远见卓识。傅伟勋教授于1993年出版《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一书,正式提出“生死学”概念。生死学脱胎于西方的死亡学(thanatology),而死亡学则源于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的勃兴,傅伟勋教授对死亡教育的贡献在于他把死亡学扩充至生命学,进而融会贯通为生死学。因为人类凡涉及死亡问题,无不都与“生命”相关,所以傅伟勋教授写到:“我所构想提倡的生死学,就广义而言,包括涉及我们的生命与死亡(及死亡过程)之间种种关联着的,有关对象、问题、课题等的探讨或研究;就狭义而言,则专门关涉到,环绕着个体的生与死及其相关性问题及或课题的,我们个别实存主体在生命高层次(人伦道德、终极关怀、终极真实)的价值取向与生死态度,故有单独实存的终极承担等实践意义”。之所以要将死亡学放大至生死学,是因为生与死构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生命的意义必须借助于死亡的意义才能彰显出它的终极深意,反之亦然。“死亡学”名为谈死,实为谈生。一方面,人只有具有死亡意识,才能获得人生的整体观念和有限观念,从而珍惜生命努力增加生命的含金量;更重要的,还在于死亡的意义或价值问题,其实质是一个赋予有限人生以永恒和无限的意义或价值的问题,因而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生的意义或价值问题。所以,有见于“生”,而无见于“死”,属一边之见;有见于“死”,而无见于“生”,亦是一边之见,只有结合生与死,才能达到学理上的全面性和合理性。生包括生命、生活和人生三个层面。若把与“死”相对的“生”仅仅理解为生命时,就只能从实存的角度去看待人之生与死的问题,只能局限在提出“生命的意义与死亡的意义”这类生死的终极问题,从而会忽略人之具体生活过程和人生的种种问题,亦可借助于对死亡的看法来解决。死的意识,死的必至性自可转化成规划人生的资源,转化成促进人生发展的强大动力,由“死”而得“生”。这,才是研究死亡问题的真正目的。

    借鉴于傅伟勋教授所提“生死学”概念之深意,也考虑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更愿意使用“生死教育”的概念来取代西方之“死亡教育”的概念,这也就是本文标题选择使用“生死教育”的深层原因所在。为不至出现概念的混乱,国外的资料均以“死亡教育”称之,中国的情况则采用“生死教育”的说法。

    二、中国内地生死教育开展的现状简介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内地死亡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落后。但近几年来已经得到了许多专家及有识之士的重视,并且也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内地的死亡学研究始于80年代,80年代初,中国内地学术界对死亡问题关注的焦点是在安乐死方面。1987年12月24日由中国社科院、北京医学哲学研究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北京举行了“安乐死问题讨论会”,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播放了这次会议的有关录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988年7月,中国内地第一次全国性的“安乐死”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十七个省市的法学、哲学、社会学、医学界的近百名专家聚集一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努力开展“死亡学教育”、更新死亡观念的问题。另外,“临终关怀”事业也开始在中国内地发展起来。1988年7月天津医学院在中国内地成立了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在以后的几年中陆续召开了多次国际、国内的临终关怀学术研讨会。1988年10月上海市南汇护理院创建了中国内地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这些起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内地死亡学的发展。

    但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内地的死亡学研究局限于学术界少数专家学者范围内的抽象理论研究,并未像国外的一些国家一样,在学校教育和广大的普通民众之间广泛开展死亡教育,所以对于全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死亡教育对于普通大众来讲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更不用说是死亡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及意义等,总体上人们缺乏对死亡教育的价值和社会功用的基本了解。近几年来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科技的进步也并未给人们带来预期的幸福,反而出现了许多的社会问题,现代人同时也受着许多心理问题的困扰;尤其是近年来青少年自杀轻生的事情屡屡发生,越来越多的家长和专家意识到对于青少年生命的关注已刻不容缓,对于死亡的讳谈并没有给一个个生命如期带来吉祥和幸福,相反的对于死亡的无知和愚昧却将许多人带入了死亡的深渊,也让许多的生者无法疏解对死亡莫名的恐惧,从而无法提升生命的品质。但由于中国内地传统文化习俗对死亡问题表现出来的诸多忌讳,这甚至已经成为在中国内地开展死亡教育的意识形态方面的阻力,令中国内地死亡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针对普通百姓的死亡教育未能广泛地开展起来。

    《中国青年报》2002年2月1日版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关于青少年自杀轻生现象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以血淋淋的一幕一幕让我们的眼睛无法再从这一个个本不该消失的生命身上漠然地飘过,它以血的事实呼吁全社会关心孩子、关心教育的人行动起来,去挽救那些仍在死亡的阴影中徘徊的孩子,同时期待着有朝一日“死亡教育能走进课堂,并且受到热情而又坦然的欢迎,就像欢迎生命的诞生!”

    三、结语

    中国台湾地区黄天士曾就中美大学生对于死亡和濒死态度做过研究,在该研究中,同时比较了中国内地的大学生与台湾地区的大学生的死亡态度。研究发现,两地区对自己和亲友死亡和濒死的态度是类似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虽处在不同的政治体系、教育环境下,然而由于中国人长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两地区之死亡态度差异很小。另外,我们也应看到,相比较于内地,台湾地区的生死教育发展力度相对大一些。总之,就生死教育而言,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存在着许多的观念方面、意识形态方面、文化方面的共性,我们必须要超越传统文化的某些束缚和弊端,同时吸收其间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生死智慧,并借鉴西方死亡教育的有益经验,两地区共同努力,创设出适合我们民族特色的生死教育体系,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氛围,提升广大民众生死的品质。

     参考文献:

    [1]王学凤。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DB/ OL].http://www.ptec.edu.cn.

    [2]郑晓江。善死与善终——中国人的死亡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39.

    [3]傅伟勋。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M].台北:正中书局, 1996.177.

    [4]段德智。死亡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5.

第2篇:死亡教育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幼儿;死亡;死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086-02

死亡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关于死亡教育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表述,但究其内涵,各学者都认为死亡教育应包括:认识死亡的本质;对待死亡的态度;调整、处理关于死亡的负面情绪;重新审视,改变现有生活。本文中提及的生命教育主要指面向3~6岁幼儿开展关于死亡本质,对待死亡的态度,处理关于死亡负面情绪的教育。

死亡教育与生命教育密不可分。生命教育需包含对生命整体历程的认识和教育,死亡作为所有生命历程的终结形式,是生命教育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儿童对死亡的理解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约到5岁,儿童认为死亡就是分开,和睡眠没有差别;第二阶段,大约到9岁,儿童认为死亡就是结束,但并不是普遍的,不和每个人都有关;第三阶段,儿童的想法与成人大致相同,认为死亡是永久不可逆的,并慢慢懂得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1]

幼儿园中主要是3~6岁的儿童,正处在对死亡认知误解阶段,开展正确的生命教育意义十分重要,原因如下。

(一)儿童自杀,亟需开展死亡教育帮助其认识死亡本质

2015年6月9日,贵州毕节七星关区田坎乡发生一起四名儿童服食农药自杀身亡事件。四人为兄妹,年纪最大的哥哥14岁,三个妹妹分别为10岁、8岁和5岁。但这个儿童自杀事件并非个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1999年中国5~14岁儿童的自杀率0.8/10万,其中男性儿童自杀率为0.9/10万,女性儿童自杀率为0.8/10万。儿童自杀人数大约占当年全国自杀人数的0.9%。另据报道,中国每年自杀身亡人数为28.7万,按儿童占0.9%计算,每年自杀身亡的儿童人数大约为2583人。[2]

(二)我国文化避讳谈及死亡,家长大多缺乏对儿童死亡教育的正确认识

我国文化避讳谈及死亡,认为死亡是不吉利的事情,家长对于如何解释死亡是怎么一回事的态度也大多不端正,比如把亲人离去说成“到美丽的天堂去了,在那里看着我们”,或者“去的那个地方很黑很冷,所以你千万不能去水边,否则淹死了,就去那个可怕的地方了”。在这种教育下,幼儿对于死亡并没有一个正确、科学的认识。在他们眼中,死亡可能是一次轻易且美妙的体验,也可能是一个无法参透的沉重恐惧。

在幼儿园如何开展死亡教育?我们采取多种方式,灵活应用。

(一)抓住日常生活契机,帮助幼儿正确认识死亡

当班级中出现与死亡相关的事情时,教师不要回避或美化死亡的意义。而要把这些事作为开展死亡教育的机会,帮助幼儿理解死亡的意义,即死亡的不可逆性。引导幼儿宣泄由死亡带来的悲伤、痛苦等负面情绪,如利用身边养的小动物或植物的死亡进行引导教育。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死亡的含义并直接认识死亡,教育家米勒提出:允许孩子们观看一些腐烂的“尸体”,如腐烂的南瓜或者水果,也是帮助孩子理解生命体死亡的好途径,可以此消除幼儿对死亡的猜测和由此带来的恐惧。比如在美国幼儿园,老师便经常将腐烂的植物放在密封的塑料袋子里在教室里摆上几天,并引导孩子们每天观察它的变化并做记录。[3]

我国幼儿园也常设立植物角,教师和幼儿会精心呵护,希望植物能够一直健康生长。当植物出现枯萎、死亡时,教师也可以借此对幼儿开展死亡教育,帮助幼儿从视觉、嗅觉、触觉等感觉,直观地认识死亡。

(二)利用绘本,消除幼儿对死亡的恐惧

绘本有着图画多、文字少的特点,故事情节不依赖于文字表述,即使是不识字的幼儿也能看懂绘本。而且绘本色彩丰富、生动幽默、形象直观,常常能够把深刻的意义用儿童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绘本开展死亡教育,幼儿既可以通过绘本中描述的故事情节理解死亡的含义,也能在温暖的图画和诙谐的语言中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关于死亡的绘本图书大体分为四类[4],亲人离世类、动物死亡类、植物死亡类和生命过程类。

亲人离世类图画书就是专门帮助幼儿理解亲人逝世,处理死亡焦虑与悲伤的图画书。代表作品有美国伊夫・邦廷的《爷爷的墙》、德国弗里德的《爷爷没有穿西装》、日本大V敦子的《再见了,艾玛奶奶》、法国玛丽・阿丽娜・巴文的《汤姆的外公去世了》、丹麦金・弗珀兹・艾克松的《爷爷变成了幽灵》等。

第3篇:死亡教育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 临终关怀;善终教育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老龄化国家。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人口中几乎14%将是老年人,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数量增长迅猛,老龄化高峰将于2030年前后来到并将持续20余年[1]。临终病人数目日益增多,呼唤着临终关怀。中国是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背景的国家,临终关怀很大程度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保守、负性观念的影响,束缚了临终关怀的发展。进行临终关怀的“善终”教育,转变人们的观念,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1 临终关怀与善终

临终关怀一词源于中世纪,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终末护理、安息护理等。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指由社会各层次(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人员)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在内的一种全面性支持和照料。

善终:把事情的最后阶段工作做完做好,指好的结果,好的结局;亦指人正常的死亡,老死,而不是死于祸患,死于刑戮或意外的灾祸。引申为无痛苦、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途。善终服务(Hospice),指为垂死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顾。

2 死亡观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长期历史积淀,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是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对死亡始终采取否定、蒙蔽的负面态度[2],甚至不可在言语中对死亡有所提及,它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因此听吉利语、说吉利话也就顺理成章。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由耶稣之死来升华对“天堂”、永生的信念,他们认为死亡就是昄依天父(returning to the heavenly father in peace)。他们这种对死亡的看法比中国人传统的看法积极。中国人对死亡的讳莫如深,使人们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死亡,“善待”死亡,面对死亡较多表现出的是恐惧,而非面对现实的接受。

如何在中国这个有着独特文化背景的国家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善终教育应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当务之急。杨晶等人对北京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436名进行死亡观的调查显示,在家中能“很公开”地谈论死亡情况的仅占37%[3],多数人认为晦气、不吉利。因而,对医护人员进行死亡教育是迫切需要的,医护人员正确的死亡观是开展临终关怀的基础,护士对临终关怀的认识限制了临终关怀的发展。随着老龄人口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病人最后的家是医院的病房。最后接触的人是护士[4]。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对死亡率的统计,有超过一半的临终病人会在医院度过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5]。病人的临终阶段实际上是以医疗为主的治疗转向以护理为主的照护。临终护理体现着新的生命理念,善终照顾的是人,而不是病,它突出质量,而不是寿命[6]。

3 善终教育

3.1 护士教育 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救命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是否就意味着义无反顾的拒绝死亡呢?完整的生命过程应该包括死亡过程,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完整的尊重生命应包括尊重死亡。可见,发展临终关怀,对护士传统的思维定势有一个强大的冲击。需要我们彻底更新观念,自觉地进行自我死亡教育,目的在于帮助濒死病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学习准备死亡,接受死亡,面对死亡;还可帮助医护人员认识到临终关怀是对生命性质和死亡意义系统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专业服务。树立起正确的临终关怀观,主动给予临终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满意地到达生命的终点。

有人做过本科护生死亡观、死亡照护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护生死亡认识态度及照护意向存在着差异[7]。研究中发现大三护生对死亡的态度最为客观积极,可能的原因是这些学生们刚刚学习过死亡伦理课程,对死亡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可见,死亡教育对临终照护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教育的内容包括临终护理的目的、特点、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特点,病人各种躯体症状的护理等,知识涉及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宗教、护理学、营养学等学科。有研究发现:采用自编教材对全科护士进行临终护理知识培训及考核。一年的回访结果,社会反响良好,临终患者家属问卷满意度由过去52%提高到97%[8]。

3.2 病人教育 善终教育就临终病人而言,首先要增强临终病人追求幸福的意识。临终病人最容易丧失生存的意义和追求幸福的勇气,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负性心理表现。帮助临终病人克服这些心理困扰,寻求生命意义,提高其临终期的生命品质,才能有尊严的死去[9]。

幸福通常是一种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这种生活能给人一种称心如意的感觉。常人对于幸福的追求偏重于物质方面,而临终病人对于幸福的追求更偏重于精神方面,例如:疼痛得到缓解是一种幸福;得到医护人员和社会的关注与尊重是一种幸福;临死之前完成心愿是一种幸福;能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也是一种幸福。因此,护理上应注意多陪伴,多关注,引导临终病人多回忆人生中美好的记忆,帮助了却其未了心愿等。

有人调查分析恶性肿瘤病人对临终关怀认识及需求结果显示[10]:得知病情真相后,73.1%表现出消极的心理反应;当谈到死亡时23.1%的病人感到恐惧,31.7%的病人表现为悲伤,15.3%的病人认为解脱,29.8%的病人表示能自然面对。因此,教育病人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内容与方式:对于恐惧型病人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通过语言文字图像,采用语言开导法或释疑解惑法[11],解除病人因为对死亡的无知引起的恐惧;针对悲伤期的病人难沟通的特点,护士应注意多满足病人的非语言行为需求,将其注意力转移到与大自然的融合,宁神静志。鼓励病人做喜欢的事情,和病人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从中获得满足的体验;对于解脱型,护士不能放弃心理关注,教育病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所以不要放弃自己,“夕阳无限好,不怕近黄昏”,死亡是庄重的、无遗憾的。重视“死亡意识”和“意义感”[12]在这一期病人的应用;对于平静面对型的病人应充分尊重,适当肯定,采用顺情从欲法,顺从病人意志和情绪,尊重病人的一切合理的安排[11]。

3.3 家属教育 护士应指导临终病人家属参与护理工作:除了为病人提供精心的护理外,亦应重视其家属的作用。家属对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性格最了解。在临终病人的内心深处,家属的关心和照顾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13]。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亲人,面对即将离开的亲人,临终病人家属的内心是极度压抑的。在护理临终病人过程中,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往往打乱原本的生活秩序与工作秩序。护士应充分理解和同情临终病人家属,鼓励其表达心中的压抑,选择适当的行为方式排解负性情绪,可采用家属座谈会的教育方式指导病人家属之间互相安抚、支持、交流,安排好工作与生活,缓解压力;其次,护理人员应向临终病人介绍患者的病情和发展过程,可能出现的变化,让家属充分了解治疗、护理过程和效果,并让其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教导家属简单的护理技术,让家属参与基础护理,如:喂饭、翻身、擦浴、按摩等。使其在照料亲人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慰藉,同时让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关怀。这样可以让病人与亲人一起度过临终的美好时光,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彼此心理健康[8]。

临终病人备受煎熬,陪伴探视人员多,往往很难遵守医院的探视等各项制度。为此,临终病人的病房以小单间为宜,根据病人的性格、喜欢布置病室,可摆放绿色植物、盆景及自带生活用品;浴室、卫生间齐全,尽量家居化,护士要指导家属尽量给病人以家庭的温暖,满足临终病人安全感的需要。

3.4 社会教育 临终关怀的深层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自我生命之安顿、社会道德建设之促进以及国家福利事业之启示这三个维度[14]。临终关怀是一种“全人”、“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关怀,需要医护人员、病人家属及社会人士的积极参与。家人无声的陪伴,朋友的一句贴心问候,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都是在对临终病人实施关怀,都是在帮助临终者获得“幸福”[9]。

对于临终护理,整个医疗保健系统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积极的善终大环境。这势必影响本来数量就不多的从事临终护理事业人员的士气,削弱我们发展临终护理的观念力量,起了一个消极涣散的不良作用[15]。发展有利于临终关怀的善终大环境,仅仅靠医生、护士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系统人员的共同努力。

有研究显示,在临终关怀知识来源方面,大部分来自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说明大众媒体在临终关怀科普教育中影响较大[10],应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临终关怀知识和开展国民的死亡教育。使大部分临终病人能较快接受现实,减少心理痛苦,战胜自我,当死亡不可避免时能泰然处之。

美国自1960年起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实施死亡教育,英国、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目前也在进行相应研究,并在其大、中、小学开设了临终关怀及死亡教育课程[16]。但是我国对死亡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很多人对死亡教育不理解、不认可,处于边探索边实践阶段。

临终关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慢性病人数的增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对有尊严死亡的愿望越加强烈[17],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一项有待深入拓展的金色黄昏事业,临终关怀是我国21世纪健康发展的大趋势,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关键是形成正确的死亡观,而教育则是形成观念的重要途径。要想帮助临终病人“善终”,达到人生“幸福”,家庭和谐,社会文明。临终关怀知识的普及是基础,只有将知识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宣传,才能使大多数人真正了解这项事业,才能将临终关怀的初衷实现于病患者的期望。

参考文献

[1] Gunten CF.Financing palliative care.Clinics in Geriatric Medicine,2004,20(4).

[2] 靳风林,郭清秀.传统文化中等死亡归属理论与临终关怀学.中国医学伦理学,1996(6).

[3] 杨晶,张金环,刘玉春,等.医护人员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1998(10).

[4] 冯国琴,谢华琴.癌症晚期病人的临终护理[J].全科护理,2009,7(9B).

[5] 牛洪艳,王培席,周新明,等.从利物浦护理路径看我国临终护理的发展方向.护理研究,2011(2).

[6] 张鹏.临终关怀的伦理困境及重构[J].求索,2007(11).

[7] 加那克斯·乌述尔,侯晓静.护理本科学生死亡观及其照护意向的现场调查.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10).

[8] 李桂馨,康筱玲,高彦滨,等.临终护理知识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临床肺科杂志,2008(10).

[9] 刘锦秀.临终关怀与幸福悖论.医学与社会,2009(1).

[10] 赵锦秀,赵秀梅,罗羽.恶性肿瘤病人对临终关怀认识及需求的调查分析.西南国防医药,2009(1).

[11] 罗珊,王芳,徐静静,等.中西医结合应对临终患者的心理.中医临床研究,2010(22).

[12] 刘超,郭永玉.死亡意识、意义感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J].心理研究,2010(1).

[13] 王云.60例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的探讨与分析.吉林医学,2011(8).

[14] 迟西琴.从以人为本看临终关怀的当代价值.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

[15] 丁焱.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中华护理杂志,2000(10).

第4篇:死亡教育的看法范文

死亡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死者和经历丧亲之痛的亲友、家人等,因此,临终关怀也应包涵两个方面:对临终患者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其家属的人文、心理等关怀。医护人员、社工、志愿者等对临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令临终患者的家属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宽慰和舒缓,对亲属的心理感受也是有益的。1.2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临终关怀体现了生命的神圣、质量和价值的统一,是人道主义在医学领域的升华。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了医疗体系之中,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进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如何帮助老年人度过一个安详幸福的晚年,正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保障老年人生命历程最后阶段的质量,不仅已成为了一个新的社会公共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伦理学问题。独生子女政策、人口老龄化以及我国老人社会福利机构不完善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对高龄老人、临终老人的照顾不足,对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关怀也很难到位。临终关怀,尤其是对高龄临终老人的关怀,不仅是一种人文主义关怀,更是中华民族对于“孝道”的一种新的理解和诠释。能否做好对临终老人的关爱,也是以中国社会化伦理道德来体现。

二、临终关怀的哲学渗透

生与死是亿万年来自然界亘古不变的演化规律,也是哲学永恒的主题。临终关怀不能仅仅驻足于医药技术上的临终关怀,还应该注重哲学关怀的应用以及对临终患者精神上、心灵上的安顿,同时通过借用哲学、自然等规律进行疏导,使临终患者的家属能尽快从悲恸中走出来,早日放下和看开。

1、哲学疏导

哲学对于生与死的理解,有非常深刻的探讨,对于临终关怀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和指导作用。生与死的问题存在于人们的常识性思维之中,任何哲学都将不可避免地触及到有关“死亡”的问题以及对死亡的理解。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死亡,可以以一种更为日常的方式靠近和面对死亡,同时可以给需要面对死亡的人更多的温暖和帮助。对于临终关怀而言,哲学可以有以下三个层面的帮助:一是如何认识生与死。孔子有云:“不知生,焉知死。”而同样,如何去看待死亡,反过来又能够帮助我们去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令生者在他人临终时能够更为理性地理解和感悟生命的存在与死亡的不可避免,从而在心理上对死亡有一定的准备和感知;二是如何认识死亡的过程,即临终状态、临终过程,包括我们自己在临终状态时应怎样去看开、怎样去面对,怎样高贵地、有尊严地死去,以及如何去慰藉那些正在经历死亡过程的人及他们的亲属,如何更正确、更人道地让他们在人生之旅的最后阶段多感受一些温暖,少一些痛苦和孤独。在这一过程中,仅仅有爱心和陪伴是不够的,临终关怀的布施者还需要更多地将哲学对死亡的认识和理解传达给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对他们进行开导;三是如何面对丧亲之痛。不可否认,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若将个人的死亡放到一个大的环境下,如整个宇宙、整个自然界的演变之中,个体的死亡就会淡化。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认为,哲学的最基本问题已不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而是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的问题,也就是“死”的问题。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观点亦强调只有意识到死亡这一终极宿命,才拥有了理解并开启“此生之最终极意义”的可能。而美国著名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甚至认为死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艺术。事实上,从哲学的理解中获得对丧亲之痛的慰藉,不仅可以让死者亲属更为从容地放下悲恸,同时可以帮助他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和领悟生命的真谛,使生者在未来的生命旅程中可以立足自身生命真谛而本真地生活下去。

2、生死哲学与死亡教育

在我们当代的教育体制下,在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当中,除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之外,很少有关于死亡的教育,更缺少关于死亡哲学思考方面的教育。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谈论“死”的话题是很不吉利的,因此多数人都较为忌讳。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立足,但惟独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死亡,如何去面对自己或者亲人、朋友的临终过程。这样很容易导致我们面对死亡时不知所措,精神和心理全盘崩溃。其实,死亡教育实际上是某种意义上的疫苗,当人们真正面对死亡时,接种了疫苗的人才会有更好的心理准备去面对死亡,才能更淡然、冷静地渡过。海德格尔曾经提出过“向死存在”的概念,他认为应该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求得生存的意义,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求得对死亡的超然态度。在中国推广临终关怀,首先需要人们在思想上进行一场革命,打破对谈及死亡的忌讳,需要在全社会普及死亡教育,开展死亡课,改变传统的死亡观念以及对死亡的恐惧,使人们在面对未知的死亡来临前可以做好心理上、思想上的准备。

三、与临终关怀

宗教对人之肉体死亡的界定首先都认同非宗教性的医学对于死亡的定义,佛教、基督教等皆如此。但宗教在肯定人有肉体死亡的同时,也认为人还有“不死”的宗教性的生命存在,即认为人在今生及今生之后都有宗教性的生命。宗教对死亡的定义和界定,在临终关怀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医学意义。宗教的临终法事可看作是宗教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形式,它可以参与并促进医学临终关怀活动。宗教所提倡和实践的博爱、慈悲精神与临终关怀的目标和宗旨是相契合的。它可以让临终患者和患者亲属从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中获得精神上、信仰上的慰藉,获得从痛苦中解脱的智慧。

1、佛教

佛教是对人类生命过程,生与死的轮回演变有较为深刻探讨的宗教之一。佛教中业障轮回、因果报应等观点,对生与死的相互关系有一种更为深刻的认识。佛教认为,世间生命体都处于一个不断流转的“无始经轮”之中,而所有生命体都在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地狱道、恶鬼道这“六道”中不断轮回转世。在每一次的转世过程中,决定临终者来生去向的乃是因果业障,即民间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有四圣谛:苦、集、灭、道,释迦牟尼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苦难的过程,在生命过程中要修行、要广积善因,皈依佛、法、僧三宝,从而获得究竟涅槃,在来世的轮回中得到善果。佛教的这种生死智慧以及超越生死的生命观念,可以让临终患者透悟生命,视死亡为自然、正常的生命流程,并达到不恐惧、不怨恨,身心两安的境界,同时能让临终者及其亲属、朋友在面对临终过程时能保持一种善心,满怀慈悲地去面对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因患者去世而引发的患者家属与医院、医生之间的恶性矛盾与纠纷。佛教对于临终关怀的慰藉,不仅对于临终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临终患者的家属获得一种更为豁达的解脱。面对亲人的离去,临终患者的家属经受着一种异常的痛苦、焦虑和悲伤,若患者家属信仰佛教或无明显,可尝试从佛教的教义、生死轮回观等帮助家属去放下悲恸,更坦然地接受亲人离去这一事实。事实上,早在1980年,日本国内的佛教组织就发起了一场以临终关怀实践为主旨的“精舍运动”(ViharaMovement),此项运动最早于佛教信徒之间展开,为临终者提供心理、精神和思想上的开导与咨询,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信念。后来这项运动更是开展到许多非佛教徒当中,更为广泛地应用于临终关怀之中。

2、基督教

从基督教的教义层面来看,基督教的生死观有三个基本的观点:一、上帝创世说。即认为世界的一切万物皆由上帝创造,生命由上帝赐予,上帝是生命的源头,人的生命不是人所固有的,它由神所赐,由上帝所主宰;二、原罪救赎说。“原罪”是基督教教义的根本,基督教把人的生命视为是原罪救赎的过程,并认为死亡才是真正的升华,人的灵魂经过死亡才能获得超脱;三、末日审判说。这一观念是基督教生死观的核心部分,每一个人在即将死亡时,都将在“世界的末日”接受上帝的审判,并将被决定是“入天堂”还是“下地狱”,上帝通过死亡这一审判,来赦免世人的罪,又让他们重获自由、得到新生。基督教的教义将人的生命认为是上帝的一种恩赐,生与死不是个体所能决定的,因此,能够不畏惧死亡的教徒对待生命多多少少有一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态度。事实上,这样的一种态度对于临终关怀的开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临终患者能够更从容豁达地看待自己生命的结束,另一方面这种将生命托付于上帝来决定的观点也能让死者家属更好地接受亲人的离去。当今基督教在医学领域的宗教干预以及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要比其他宗教更为广泛和深入。例如,香港的教会医院早已于2001年就设有院教部,专门负责工作,其中较为出名的有灵实医院,该医院所有的医生,50%的护士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并常安排宗教人士与患者谈话,或为其开示说法,从而安慰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使其情绪平静。在美国,基督教对临终关怀的巨大影响体现在对于临终关怀精神的理解,并且已深入到了实践层面,美国的社区护理很多都包括了临终关怀,提供临终顾问。

3、其他(羌族)

对患者的关怀和救护,羌族人一般采取如下程序:生病-占卜病因-法事救助-医疗救治-法事定临终-临终仪式-宣告死亡-丧葬仪式。释比占卜是羌族人临终关怀行为的依据和指南,它可以对临终者产生心理平复功效,这种功效来自羌族人民的精神活动,特别是心理暗示,最根本的是羌人的。释比占卜后,临终者相信自己从神灵那里获得了护佑和愈病的力量,甚至坚信病邪魔怪已经被驱除体外,从而调动患者体内的积极因素,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以及临终过程。

四、我国开展临终关怀的影响因素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临终关怀工作开展得较晚,各方面都与其存在着一定差距,首先是整个社会对临终关怀这一工作尚未形成一种感性的认识,这与我国近几十年来重视物质、工业的发展而忽视人文主义的发展有一定关系。另外,中国传统的死亡观念、生命观念以及传统的孝道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实施和开展。此外,中国的大部分医护人员尚未有正确的临终关怀理念以及相关的知识,这也是我国临终关怀工作尚未取得突破的一大影响因素。而我国对生死观、死亡认识的教育不足,相关社会福利机构和社会义工的缺乏,以及我国宗教事业发展不健全等因素都对临终关怀在我国广泛和深入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

五、结语

第5篇:死亡教育的看法范文

面对死亡问题,从5岁到95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解答,从科学、哲学、宗教、艺术等不同的视角看也有不同的答案。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难以获得标准答案的哲学问题,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当下的人生感受一样,是非常个体化的。

从心理学研究来看,年幼儿童对死亡的认识一般经历这样两个阶段:

1)分离的阶段:0~3岁,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的差别,有强烈的“分离焦虑”。在此阶段亲密和持续性的身体接触最重要。

2)结构性阶段:3~6岁,学龄前的儿童理解的“死亡”即躺下不动、不呼吸,会玩“办家家”装死,但不能辨认“生”与“死”是无法共存的,常认为死亡是可逆的、暂时的,就像卡通片一样,还常将死亡与睡着或旅行相联系,有时会害怕睡觉。这个年龄段的小孩会对死亡充满幻想及魔术性思考,相信自己的思想或行为会导致某人死亡。儿童还会将“死亡”与“老年”相联,但不确定什么是“老年”。除非重病的儿童从成人那儿得到相关死亡讯息,一般儿童不认为自己可能会死亡。这个年纪的小孩需要持续性的身体接触、重复的再保证和温和的教导,直至成熟的死亡观初步形成。

此后便是6~12岁对死亡认识的功能性阶段和12岁以上的抽象思考阶段,走向成熟的死亡观。

由此,对于死亡,再小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回避死亡话题,反而会压抑他自然的生命体验和感受,而令这些体验和感受难以找到疏通的途径。

孩子眼中的生命现象是这样的

孩子对不同情境下的生命现象,会有不一样的反应,下面的情景就展现出他面对生命现象时的不同表现:

情景12岁3个月大的乒乒与父亲玩枪战游戏,只见双方拿出“手枪”瞄向对方,嘴巴同时发出“啪、啪”的声音,只见乒乒倒下来,眼睛闭上,妈妈问乒乒:“你怎么了?” 乒乒笑眯眯地说:“我阵亡了!”接着,马上翻个身又站起来,展开另一次枪战。就这样,发出“啪、啪”声、倒下来、“我阵亡了”、站起来、再发出“啪、啪”声,这场“亲子枪击战”笑声不断。

在男孩心目中,玩战争游戏时“死亡”是一个必要环节,这种情况下,当然无需将“什么是死亡”这个严肃的话题凸现出来,而破坏了游戏的兴致。

情景23岁的女儿在翻爸爸妈妈的结婚照片,突然问妈妈:“这上面怎么没有我?”妈妈随口笑道:“以前就告诉过你了,那时候还没有你呢!”女儿却把头摇得波浪鼓一样:“不对不对,妈妈,有我的,我很小很小,藏在衣服里面,你没看见!”

有时面对生命现象,孩子也有一种出于自我中心意识的对自我生命的认可和肯定:小女孩是那么急切地要妈妈相信自己的生命是“一直存在”的,而且,她肯定也是不相信自己会死亡的。这时,需要我们做的就是肯定她的存在,让她相信她会一直被爱。

情景3有个小男孩,平时喜欢在爸爸身上跳来跳去玩,很调皮。有一天,爸爸突发心脏病过世,小男孩非常难过,认为一定是自己太顽皮,害死了爸爸。家人怎么劝都没用,最后只好求助心理医生。

这个小男孩面对父亲死亡时表现出的是一种自责心理,这时最好立刻告诉孩子真相,找个跟孩子亲近的人,在孩子感到熟悉而安全的环境里亲密地陪伴他,让他知道自己仍旧被爱,往后也会持续被关怀,降低他的孤独感。同时,要让孩子知道不是自己导致了亲人的死亡,没人能预防死亡。亲人要鼓励孩子用语言及肢体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问问孩子在想什么,想知道些什么。

情景43岁半的丁丁看见了一只死去的麻雀。随后他便从“麻雀在干什么”开始连珠炮似地提问:“死了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会死?”“它死的时候发生什么事了?”“妈妈、爸爸会死吗?”“我会死吗?”

此时丁丁对“死亡”非常感兴趣,远远超过了他对此的恐惧。虽然对于爸爸妈妈来说,这不是一个让人愉快的话题。但是,丁丁却全然不知,他兴奋地大喊:“我们再回到花园去吧!我想看看麻雀是不是还是死的。”

丁丁展现的是单纯的对生命现象的好奇,是一种科学探索的热情,这时候配以生动有趣的生命科学探索活动,满足他的求知欲望,也许是最适当的。

生命教育课这样开始

与宝宝交流死亡话题时,一定要在感同身受的同时给以诗意的审美,要结合情境寻找一些最适宜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课可以这样开始――

1)说个家族故事

引导孩子认识死亡是自然的生命现象,可从共同分享家族故事起头。专家曾建议,可以在家人相聚聊天时,找出泛黄的照片翻阅,跟孩子说说父母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记忆中已逝的爷爷奶奶,他们从哪来?做什么?生了几个小孩?他们那时喜欢玩什么?吃什么?最开心或难过的事是什么?也可以陪孩子把这些故事画下来,在画图说故事中,逐渐了解生与死。

2)拿宠物当媒介

很多宝宝喜欢养宠物,宠物的寿命短,极易成为小孩接触死亡的第一次经历,父母不妨善用机会进行生命教育。宠物死去经常激起孩子对死亡的疑问,狗狗去了哪里?天堂是什么?我可不可以一起去?愈来愈多的研究指出,如果孩子被鼓励发问与死亡有关的问题,并容许表达情绪,且经常被关爱,那么在遭遇亲人过世时,孩子较能从容面对。

让孩子观赏《狮子王》,当看到小狮子辛巴的爸爸死去,电视机前的孩子会跟着掉泪,其实就是在“演练”悲伤,学习让情绪有出口。

3)在游戏中谈生死

生死学大师库伯勒・罗斯在《关于儿童与死亡》的书里提到,透过绘画、游戏过程,有助于儿童理解或面对死亡。这几年,国内也出版了一些与死亡主题相关的童书绘本,透过亲子共读,引导孩子谈论生死大事。绘本《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讲小男孩布鲁诺的爷爷过世了,他不知道什么是死亡,所以一开始他非常愤怒,因为爷爷答应带他去钓鱼,却什么也没说就去了天堂,他的胸口经常感觉刺痛。面对爷爷的死亡,布鲁诺经历了疑惑、痛苦与悲伤,最后他终于明白,心中的爷爷就像照片上那样微笑着,继续活在自己的记忆中。

第6篇:死亡教育的看法范文

对接受死亡教育的反馈该次“直视骄阳”之系列死亡教育接受教育为606名护士中,正式护士446名,本科以上学历109名,大专学历298名,中专学历39名;实习护士160名,本科学历38名,大专学历122名。年龄23~46岁,平均29岁。采用多种教学实践方式如:集中授课、互联网公开课视频观看、小组讨论、正反方辩论赛、扮演式模拟重现、经验交流、临床实践等。内容共24h,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完成时间历时3个月。

在培训结束后,自制调查问卷征求反馈意见,结果如下:561名护士(占92.5%)认为死亡教育应成为社会通识教育;586名(占96.7%)认为在医务工作者中应普及死亡教育;604名(占99.7%)承认接受的死亡教育同想象中的不同、参加死亡教育后对自我的工作与人生有新的认识;487名(占80.3%)认为如果评估患者的文化背景许可后,可以和家属一起对患者有针对性地谈起绝症病情与临机处置;537名(占88.6%)认为能接受“我的死亡我做主”,应在重病或危机前做好五项生前预嘱(包括临终时我要或不要什么医疗服务、我希望不希望使用生命保障系统、我想让别人怎样对待我、我想让家人和朋友知道什么、我希望谁帮助我)。

全体护士均表示以后会更加珍惜生命、亲情,更勇敢地面对挫折,更加重视人的尊严;579名(占95.5%)表示会更加关注临终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及灵魂需求、会探索多种有效的方式帮助患者家属面对丧亲之痛;546名(占90.1%)表示会更加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期高质量的生命和生活质量;543名(占89.6%)表示愿意为自己选择绿色环保、节约空间的改良殡葬方式;还有374名(占61.7%)表示如果可能,会成为器官或组织捐献者。

2讨论

2.1死亡教育应成为普及性护理教育死亡教育是融心理学、护理学、哲学、伦理学、法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交叉性学科。由于护士的工作内容涵盖照顾人的一生,所以更应该接受死亡教育的培训。调查问卷显示:绝大多数护士已经意识到这一点,认为死亡教育有实施的必要,并且肯定了死亡教育的积极作用。所以在医院内把死亡教育作为继续教育和护理实践的重要内容,强调完善护士自身的文化认知体系、做好对患者的临终关怀与引导以及对家属的身心支持,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有积极的意义。

2.2培训内容科学且有可行性死亡教育系列内容包括了历史、文化、现状、社会关注问题及敏感诉求,体现出明确的人文性与社会性。对于护理人员应着重在领悟医学的极限,认识如何照顾临终患者与家属,面对遗体时应有尊重生命的态度;通过认识死亡,更重视以人为本的本职工作。调查发现护士对于11个维度培训内容的需求程度均数>3.5,表明培训教育课程较适合护理人员的需求。调查问卷的反馈内容也基本反映了死亡教育对护理人员认知的推动作用。

第7篇:死亡教育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儿童 倾听 生与死 教育 美国文学

美国作家尼基・洛夫廷的新作儿童小说《谢谢你,山谷》,用深沉、抒情的方式,将生死体现的举重若轻,使读者以局外人的身份,透过这份生与死并感受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一.死亡与不被理解

死亡是个哲学话题,文人的话题里从不缺死亡。儿童文学中也透露着死亡,作者本身对死亡描写的把握决定了小说的沉重程度。儿童文学中的死亡与的区别就在于“考虑到儿童的接受心理,作家在书写死亡时往往会对死亡的呈现样态和叙述方式作艺术化处理。他们常常将爱、希望和勇气,对人性的信任,对生命的热爱等正向、积极的力量植入儿童文学中。”[1]

《谢谢你,山谷》中,尼基・洛夫廷的描写就很微妙,既抛却了成人理解中的死亡,又混杂着真正的死亡。不过所有一切的罪恶都在书中被削弱了,带着由“死”为中心而发散出的种种表现,更多的是孩子们希望逃离由成人的“不理解”所汇成的死亡。你能在书中觉察到孩子们对真正的死的看法,也能体会到他们无人理解的敏感。

书中的山谷被那些不尊重自然,并且受到自然攻击的人称作死亡谷。男孩道格和杰克,就是其中两个。他们在山谷干杀戮生灵的事儿,因而永远被山谷驱逐。他们进入山谷猎杀了美洲鹫,于是被虫子蛰咬的浑身是伤。书的最后,道格和杰克在山谷里伤害了安妮,红尾鹰俯冲向杰克,美洲狮朝他们吼叫。死亡谷的魔法惩罚,其实是道格和杰克理应承受的罪责。然而,无论是鹰、美洲狮还是流血的安妮,在彼得他们未得到拯救之前,整个山谷的的确确就是一个死亡谷。对于道格和杰克而言,他们的死亡是面对着美洲狮追赶的恐惧。对于安妮和彼得,他们的死亡是无人相救的慌乱。

对于死,孩子们似乎没有仪式感般的恐惧。真正的死亡在书中有多处提及,安妮的癌症、道哥和杰克的枪。而在书的开头就说到彼得・斯通被响尾蛇缠住,一动不动地站了四个小时。死亡本不可怕,在孩子们眼里,最大的死亡莫过于他人的不理解,这使得他们每天都在这种死亡面前备受煎熬。约翰・洛克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2]教育的忽视,配成的是毒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彼得直面响尾蛇时,死亡离得很近,然而他对响尾蛇的害怕,立刻被下文中爸爸对他的不理解超越了。相较被毒蛇缠住,彼得绝望无助的重心更偏向于爸爸对他的一句“你太脆弱了”。他在意的是家庭给予他的、他认为的真正是“死亡”的东西――不被家人理解。法国荒诞短片《91公分之外》的最后独白这样说道:“他们不告诉你你有多疯,只告诉你,你迷失了自我,情绪失控,头脑出了问题。”不被人理解之后的否定,显然比孤独更可怕。正如书中安妮所说,死亡就是你不再是你自己了。而父母替他们做决定,不相信他们能做到,家庭的吵闹让他们不能自己思考,对一个孩子来说便是意味着死亡。

二.生与内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儿童的本身代表了“生”的希望。17世纪北美流传的儿童书籍认为“儿童生而有‘原罪’”,但很显然儿童是一种发展的、理性的存在。美国小说家霍桑就认为孩子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的好奇心是一种良性的冲动,并与学习能力相贯通。

山谷被彼得、安妮认作是魔法山谷,安妮在山谷里找到了“恐龙脚印”,也在山谷创作她过去从来不被允许的艺术。对于这些生机勃勃的儿童描写作者把握的很好,皮亚杰在他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提出泛灵论,即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4]。这就是书中消极描写被削弱的原因――儿童文学独有的、描写了儿童内心纯粹的内容,展现了他们对于一切事物的生命的理解。

对于彼得来说,所有生的希望都汇聚在山谷。他在山谷遇见了自称为祈愿女孩的安妮。安妮对于彼得来说就是生的力量,在她身上有种魅力,即对希望的追求。她其实就是彼得的希望,坚强又充满生机。更为重要的是,她懂彼得,理解彼得,愿意倾听彼得的故事。彼得好不容易遇见这样一个朋友,这样一个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的安静和沉默,也能够理解那种在需要被倾听时被人忽视的心情。在彼得获知安妮要提前走时,他的无法呼吸更加表达了安妮对他而言的重要意义。

安妮这一角色是这本书的亮点,她不仅对于彼得来说是生,更是对她本身死亡的生。安妮患有癌症,相比起彼得的精神“死亡”,她更接近实际的死亡。即便她清楚得知道她的死亡,可她说她要成为艺术家,现在就做。这就是安妮的生。同样的,最后为了能让妈妈知道自己一直以来想被倾听的内心,她和彼得相约逃离去山谷,她渴望做真实的自己,而山谷给了她希望。就像美国电影《死亡诗社》里的孩子们,共同站在桌子上说道“噢,船长,我的船长”。尼尔在因父亲的严酷而支离破碎的诗歌戏剧的面前面对死亡。无论是彼得还是安妮,最后的出逃在孩子的眼里就是未知的死亡。但彼得与安妮的内心在山谷里,他们坚持地在寻找生命的真谛。《死亡诗社》的最后尼尔死了,基丁撤了职。《谢谢你,山谷》的最后安妮流血,生死未卜地被带走了。所有的最后都尘埃落定,但尼尔追寻了他的自由,安妮和彼得也因此倾听了自己,这是向死而生。

三.书中反映的一些现实问题

这是一本很奇特的书,写给孩子也是写给父母。在生与死、不被理解与渴望中反映着青少年的一些问题,还有孩子们内心的想法。最近几年随着亲子阅读作为一种家庭教育方法逐渐被重视,毫无疑问,童书不仅是给儿童看的,父母也能从中体会出一些教育方式。

首先,有关父母对孩子想法的倾听问题。小说中,父母的主观意识都过于强大。彼得的父母认为男孩子不适合安静,认为凡是不吵不闹地跑来跑去或不玩橄榄球的人都是笨蛋,想将彼得变成他们理想中的儿子。这就跟车链子掉了,第一反应是男生修而不是女生一样。而实际是,没有哪个责任是一方独有的。每个孩子都不同,与众不同不是坏处。父母的倾听可以帮助孩子变成孩子们自己想成为的人,用他们自己的思考方式思考、用他们自己的说话习惯说话。

其次,家庭矛盾问题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根据调查,家庭环境有问题的孩子的犯罪率更高一些。所以家庭这一整体对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难想象道格和杰克的家庭是怎样的,疏于管教并且暴力教育,没有让他们从小意识到生命的宝贵,这才导致了他们偷窃、欺凌和残杀动物的习惯。成人需要做的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5],只有反复地强化儿童对于规则的印象,才能使规则变成行为习惯。毫无疑问,父母充当了不断强化儿童印象的第一角色。

最后是校园欺凌。别人欺负的就回击回去这种教育方式,其中的问题在书中都表现了出来,彼得的遭遇应该就是真实的写照。反击了会认为你更有趣,从而欺负得更狠。又或者不敢跟父母说,因为被对方父母知道后,固然会被教育,但那只是菏钡模之后会被欺负得更厉害。这也暴露出了教育的弊端,应与以上提及的问题相联系看待。

四.结语

在孩子们的眼里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不能被准确定义,作者把这些写得随意却很深刻。对于生,不是单纯地生存、活下去,而是更多地反映了孩子们内心的所求。对于死,亦不是纯粹的身体的死去,还有精神上,父母的不理解而造成的精神死亡,以及另外一些丑陋的教育思想。在这本书里,是在告诉孩子们坚持自己,同时学会沟通与反抗。也是在提醒父母,要时刻倾听孩子们不同于成人的世界,并学会如何教育孩子。

参考文献

[1]徐琰.论儿童小说《天蓝色的彼岸》《我飞了》中的死亡叙事[J].南京师范大学.2015

[2]Dedication: To Edward Clarke of ChiPley, Esq. http: bartleby. com 37/1/1002. html

[3][美国]尼基・洛夫廷著.朱菲译. 谢谢你,山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7:3

第8篇:死亡教育的看法范文

绘本,英文是Piccure Book,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图书与其他普通图画书的区别在于绘本图书通常有独立的绘画著者,图画有个人风格,画面即情即景,可单幅成画。绘本利用图讲故事的方式带到了孩子们的面前。这些图都是插画家们精心手绘,讲究绘画的技法和风格,讲究图的精美和细节,是一种独创性的艺术。绘本中要读的绝不仅仅是文字,而是要从图画中读出故事,进而欣赏绘画。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死亡教育的价值和现状

中国的文化是含蓄的,博大精深的,对于“死”的表达就有很多种:去世、过世、仙逝、驾鹤西游等等。之所以有这么多不同的表达方法就是因为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死亡”是一个很忌讳的话题,成人总是尽量避免向孩子提及。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死亡在人们眼中是一件未知的、恐怖的事情,我们讲不清楚它是怎么一回事,又害怕幼儿弄不懂,于是往往避而不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会不可避免地遭遇“死亡”的话题,比如亲人的离世、宠物的死亡等。既然不可避免,我们就应该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用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有关死亡的知识,使孩子坦然面对这一自然现象。这将有助于减少孩子面对死亡现象时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使其身心更加健康地成长。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是一种帮助人们理解死亡的本质,获取有关死亡的各种知识,认识死与生的辩证关系,引导人们思考死亡的意义,促使人们由死观生、珍惜生命、直面死亡,增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激励人们积极投入生活,赋予短暂生命以无限价值的教育。但是否应该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不同观念下的人们又存在争议。根据众多研究者的观点,死亡教育的价值和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等许多国家的大、中、小学校中都开设“死亡教育”课,并进行相应的研究。而在我国的教育中,死亡教育仍处于起步甚至空白状态。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幼儿园的死亡教育的关键就是教育幼儿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死亡现象,从而学会更好地珍惜自己的生命。因此,如何以最合适的方法开展死亡教育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绘本中的死亡教育

绘本是孩子接触最早的文学作品形式,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绘本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是幼儿通向阅读的一个窗口,能够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同时促进认知的发展。因此,以绘本的方式向孩子呈现“死亡”这一话题是进行死亡教育的良好途径。翻开绘本,为孩子读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是成人和孩子探讨死亡的自然方式。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对故事的精心编排有计划地、科学地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从而减少现实生活中面对死亡事件的紧张气氛。

日本作家佐野洋子的绘本《死了一百次的猫》用充满趣味性的语言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猫活了一百次,也死了一百次。每次它都拥有不同的角色。有时是国王的猫,有时是魔术师的猫,有时是小女孩的猫……每次它都会因为意外而死于非命,每次临死时它的主人都会哭,而它从没哭过。最后一次它终于做了自己的猫,自由自在地活着。它遇到自己喜欢的白猫,有了自己的家和可爱的孩子们。它很快乐,也很满足。孩子们慢慢长大,一个个都离开了它们。它和白猫相互依偎活到了很老很老。直到有一天,白猫在它的怀里睡去,再也没有醒过来。它第一次哭了,哭了很久很久,直到没有声息。这次它再也没有活过来。这个绘本用一个很好的方式告诉孩子:死并不神秘,也不可怕,所有人和生物最终都会死,所以活着的时候要珍惜现有的生活,好好爱身边的人。绘本写的是有关“死亡”的故事,读起来却并不让人悲伤。书中图文并茂,有趣却不失温情,用水彩强调画面的温馨而不是人们以往认为死亡的那种灰暗色调,整体给人充满安静、贴心的感觉,冲淡了离别的悲伤,这无疑对幼儿来说,生命就像一首暖暖的诗。

在《爷爷没有穿西装》绘本中,一开始就写到一个从小爱着小主人公的爷爷去世了。全书通过小布鲁诺的视角,描述爷爷的样子。对爷爷去哪里的追问,让读者随故事情节的发展体会到失去亲人的哀伤与对生命价值的感悟。读到最后,布鲁诺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再也不回来了”,可和爷爷的美好回忆还留着,因此留着的人会更加珍惜生命。一个人死了,永远也不会回来了,但是死并不是永远的诀别,你与那个人在一起度过的日子、回忆会永远活在你心底里。这个故事教孩子如何面对死亡和接受悲伤,它不只是一本童书,也为所有失去亲人的大人带来了心灵的抚慰与震撼。

第9篇:死亡教育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向死而生;高等医学院校;生死教育

《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说“当代教育否定死亡,认为死亡就是毁灭和失掉一切,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恐惧死亡,连提到死亡都是一种忌讳,甚至相信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对死亡的刻意回避使人有意无意地将死亡搁置意识深处,缺乏直面死亡的勇气和正视死亡的理性自觉,当死亡来临,于是(1)否认;(2)愤怒;(3)讨价还价;(4)消沉抑郁;(5)接受(几乎没有情绪感情可言),这是美国医学家伊丽莎白·库布斯·罗斯对于末期患者精神状态的临床发现,显而易见,负面情绪较多,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都难以实现。因此,在全民范围内开展生死教育,尤其是在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的必要性

(一)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决定

《西氏内科学》对医学的定义是“医学是一门需要博学的人道职业。”医学作为一门认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应用学科,无疑具有自然科学性质(需要博学),但它同时具有人文科学性质(人道职业)。首先、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医史学家西格里斯说“当我说,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的时候,我曾经不止一次地使一些听众感到震惊。医学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其次,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服务的对象也是人,无论是单个的人还是具体的人群,都是一定社会的人或人群,都具有不可分割的社会性。因而,医生在实施医疗行为时不仅要了解健康与疾病问题,更要了解病人,了解社会。

(二)医学教育的最低要求

2001年11月正式出台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包括7项宏观领域,其中除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3项外,其余4项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沟通技能;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都完全归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即使是临床技能和群体健康与卫生信息管理学科内容,也带有强烈的非传统医学色彩。作为培养医学生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死亡观的生死教育理应成为医学人文教育的题中之义。

(三) 医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工作无时无刻都在跟人的生命打交道,要求从业者不仅具有深厚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具有良好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人道主义精神,正如王一方老师所说“我们这一代医学家大概不能只是技术前沿的狐狸(智者),而应该成为背负人类生命质量提升、创造社会福祉的大象(圣徒)”。在医学院校开展并加强生死教育,有助于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本质,从而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挽救生命,惠及社会。

(四) 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众所周知,医学生的课业负担非常重。面对学习、专业、就业、经济和情感等诸多问题,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当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不健康极其容易导致学生走向极端,如自杀或伤害他人等。据调查,大学生自杀率是同龄人的2~4倍,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医学生的职业特点是面向一个因疾痛或多或少有些心理不太健康的特殊群体,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着医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医患关系,甚至能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二、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生死教育理论教学的开展

1、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平台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生死教育,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生命教育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方式。其次,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找准结合点和突破口对学生进行生死教育。(1)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道德部分结合人生观、价值观内容开展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教育;法律部分则结合民事主体的生命健康权讨论“病患的医疗权、临终病患的死亡权”等问题。(2)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结合百年屈辱岁月以及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生命的野蛮杀戮和生命尊严的肆意践踏,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3)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中,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联系起来考虑的”,结合对立统一规律讲述马克思主义的死亡观,使学生认识死亡的本质,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培养理性对待死亡的态度;(4)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结合和谐社会建设讲述个体生命的存在以及生命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

2、充分利用选修课教学资源

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利用选修课教学资源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在选修课《西方医学哲学简史》课中,尝试将西方死亡哲学作为贯穿其中的主线之一。从“苏格拉底之死”引出死亡问题,并结合上古时期中外的神话或寓言故事中讨论死亡的特性,如“斯芬克斯之谜”寓意死亡的必然性、不可避免性,而我国的“精卫填海”则寓意死亡的偶然性、不确定性;从“苏格拉底之死得最美”说起,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同时,“苏格拉底之死”也是一种自愿的被动安乐死,结合案例讲述安乐死的含义与历史、类型与现状;结合基督教哲学介绍基督教、佛教等不同宗教的死亡观,开阔学生关于生命与死亡的视野,使学生获得对死亡的超验性理解;结合近代哲学内容比较唯理论派与经验论派对于不死信仰的理性证明与理性否定,引导学生认识近代哲学把人的存在和生存置于首位,因而漠视死亡,全力追求今世生活的人生态度。这样就向学生展示了西方死亡哲学的历史演进:(1)古希腊罗马死亡哲学——死亡的诧异;(2)中世纪死亡哲学——死亡的渴望;(3)近代西方死亡哲学——死亡的漠视;(4)现代西方死亡哲学——死亡的直面。

3、整合其它人文课程

鉴于目前医学生学习科目多,学习负担重,而且生死教育特别是生命教育的内容与部分医学学科重合,所以整合其它人文课程,在合适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死教育就成为不错的选择。例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突出“大学生与自杀”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来自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理性认识自杀现象并避免轻生行为的发生。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重点探讨终末期病人处置、器官移植、安乐死等有关死亡的伦理问题,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

此外,其它学校或国外的网络教学资源如“网易公开课”耶鲁大学的《哲学死亡》课程视频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当然,我们更希望能做成一门“生命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进课堂,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积极准备之中。

(二)生死教育实践教学的开展

生死教育如果仅仅是纯粹理论教学,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地位,那么生死教育就很难触及学生的灵魂,其“使人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人人都不可回避的生死问题,首先是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死,同时也认识和对待他人的生死”的主旨也难以达到。因此,我们在摸索开展生死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经典选读汇报课

结合我部开展的读书征文活动,推荐经典文学作品选读,并分组进行汇报。

2、榜样学习课

收集身边或名人身患疾病依然追求人生价值,珍爱生命、坦然面对死亡的案例交流学习,名人名言作为课前的“新闻播报”环节进行,向已经死了的人学习死,“学会了死,你才算懂得了活” 。

3、模拟死亡课

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人生观部分,在大一大二开展了“大学生生死观现状”的问卷调查、撰写“我的墓志铭”、“立遗嘱”等活动。不少同学都表达了对未竟事情的惋惜之情,纷纷表示要珍惜活着的时间,力争做最好的自己。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认为“死亡是此在(人)的最本己的可能性” ,将此在(人)定义为“向死的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即是“向死的存在”,因此,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是走向死亡的时刻。向死而生,“只有正确地看待人必有一死,我们才能在当下自由地活着”[12],只有当我们真正参透了“最平凡单纯”的日常生活所涵盖的“最恐怖可怕”的“向死的存在”这一事实,也即海德格尔的“先行到死”,我们才可能在“最平凡单纯”的日子里直面自己的死亡和自我生命的有限性,找寻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并借此建立自己的人生信念和生死态度,从而积极筹划和完善人生。

参考文献

[1] 索甲仁波切.生死书[M].郑振煌,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7.

[2] 傅伟勋.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2.

[3] 王一方.医学人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 唐建武.医学学科的人文内核[J].医学与哲学,2003,24(3):9-10.

[5] 王地.我国大学生自杀原因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9(11):82-85.

[6]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71.

[7] 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6-17.

[8] 杜治政,许志伟.医学伦理学辞典[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414.

[9] 李书崇.死亡简史[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280.

[10] 海德格尔著.陈嘉映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315.

[11] 林恩·德斯佩尔德,艾伯特·斯特里克兰著.夏侯炳,陈瑾译.最后的舞蹈·关于死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