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层建筑消防的特点范文

高层建筑消防的特点精选(九篇)

高层建筑消防的特点

第1篇:高层建筑消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高层建筑;火灾;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X9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210157-01

就高层建筑火灾而言,其具有火势蔓延快、火灾隐患多、人员疏散及救火难度大等特点。为了减少或杜绝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必须针对火灾特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借此,本文就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防范措施改进进行浅谈。

1 我国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主要特点

高层建筑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建筑结构形式,所以它的火灾特点与普通建筑结构有所不同,总体来讲,高层建筑火灾具有以下特点:

1.1 火势蔓延渠道较多,易形成立体火灾。在高层建筑内,一般会设有管道井、楼梯间、排风通道、电缆井等,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建筑内的通道则会形成竖向的火洞,烟气也会由此向上不断升腾,进而形成及其强烈的烟囱效应。火灾发生后,火势会沿着建筑外墙的窗口处不断向上卷曲、升腾,火势严重时有可能以跳跃的方式向上一层蔓延,很难控制。通常竖向火势的蔓延速度要比横向火势的蔓延速度快很多,越高的建筑五,火势蔓延扩散的速度也就越快。此外,火灾还会在建筑外部风力的作用下,引起邻近建筑起火。

1.2 电气设备及可燃材料较多。现代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都是智能型建筑,本身标准及电气自动化程度均比较高,由于电气设备种类较多,从而增大了短路漏电的几率,致使很容易引起火灾发生。此外,大量易燃的建筑材料也与火灾事故的发生及火势蔓延有着直接关系,像矿棉及苯板等保温材料的燃点就比较低,很容易引起火灾。就目前建筑材料而言,其在保温与防火这两个方面的功能上始终存在一定的冲突,凡是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其燃点均相对较低,从而造成材料可燃性增大。

1.3 疏散难度较大。在高层建筑内普遍存在楼面孔洞多、楼梯无扶手、物品乱堆乱放、电梯井口无护栏、安全出口无指示标等情况,这些都十分不利于会在发生时的人员疏散。同时高层建筑由于楼层较多,一旦发生火灾后,位于较高楼层的人员很难迅速离开,加上火灾发生时人们多数会出现惊慌、恐惧、拥挤,这样很容易导致踩死踩伤等情况的发生。

1.4 火灾扑救难度大。导致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度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消防设施不完善。目前国内最高的消防云梯仅能达到100m左右的高度,而这样的云梯也不是每个城市都有的,并且云梯实际使用时也只能升至最大高度的80%左右,加上高压水枪仅能喷射10m左右的高度,如果火灾发生在高层建筑顶层位置,室外扑救则很难完成;其二,供水原因。火灾发生时,灭火用水量一般为每秒100升左右,一旦供水系统发生故障,则会造成无法供水灭火。

2 高层建筑火灾的具体防范措施

2.1 加强防火设计。要想降低或杜绝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必须从根源上进行防范,即做好建筑防火设计,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按照建筑耐火等级进行防火设计。应根据GB50045-95中的相关规定进行防火设计,该规范中将高层建筑分为两类,并均对建筑各部位的耐火性能有明确规定。2)防火、防烟设计。① 设计防火分区。该设计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够将火势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进一步阻止火灾的蔓延趋势,借此来降低火灾损失。② 防烟设计。由于建筑内可燃及易燃物较多,一旦发生火灾其在燃烧过程中,均会释放出较多有害烟气及热量,所以必须进行防排烟设计。具体设计时应结合建筑防火分区进行,并选择合理的防排烟方式及系统。3)安全疏散通道设计。按照高层建筑楼层较多这一特点,在设计安全疏散通道时,应设计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通道。水平方向的疏散通道应顺畅,并在通道内设置灭火、排烟、应急照明、安全方向指示标识等设施;垂直疏散通道则应由电梯、楼梯、避难层等组成。其中楼梯为主要垂直疏散途径,应设计防烟楼梯间。4)消防系统设计。大部分火灾一般都会在起火后的15分钟左右开始蔓延,这段时间是最佳的扑救及疏散时间,而想要预先得到火灾信息,就必须设计火灾预警系统。由于高层建筑火灾外部扑救受多方因素制约,所以应尽可能立足于自救。因此,消防设备就显得十分重要。

2.2 严把高层建筑防火审核关。由于多数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均是设计失误造成的,为尽可能降低或消除火灾隐患,除加强建筑防火设计之外,消防部门应加强对建筑防火的监督和审核,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设计与相关消防安全要求相符。消防部门应加强以下工作: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施工监督、随机抽查等。

2.3 加大监督力度,消除火灾隐患。消防部门的监督工作人员,应适当加大对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监督及检查力度,以此来消除建筑潜在的火灾隐患,降低火灾的发生几率。监督人员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应对违反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借此来消除建筑火灾隐患,确保建筑消防安全。同时消防部门还应联合工商、安监以及卫生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对存在火灾隐患的以及违法等行为进行查处,较为严重的应追究其法律责任。此外,对消防安全条件不完备的单位应责令其停业整改,直至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后,方可继续使用。

2.4 加强自我管理,提高防火意识。高层建筑本身具有较多的消防系统,如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系统、防排烟系统、雨淋喷头、水幕等等。为进一步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建筑本单位应加强消防设施的管理工作,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到位,不断提高单位员工的安全防火意识。可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及奖惩制度等,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此来确保各消防设施均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进而在火灾发生时起到应有的作用。

3 结论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火灾的防范是一项较为系统且复杂的工作,由于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较为特殊,使得防火难度增大。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必须建筑防火予以高度重视,设计人员应不断加强建筑防火设计、消防部门也应认真做好建筑防火监督审核工作,通过多方携手将高层建筑火灾隐患防范于未然,以此来确保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志平,火灾早期探测技术在现代高层建筑中的应用[A].2008年(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8(9).

[2]张家明,从上海教师公寓火灾谈在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与火灾扑救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0(12).

[3]杨明明、解江、杨志恒,浅谈现代社会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处置[J].价值工程,2010(9).

第2篇:高层建筑消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城市用地的紧张,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成为了城市的主角,然而由于目前的车载消防设备的高度有限,在很多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不得不望洋兴叹,这种情况下,必须从高层建筑本身着手,使其本身具有满足灭火要求的功能,以此来弥补车载消防设备的不足。因高层建筑立足自救,为了确保安全,必须从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出发,使其能够满足消防的要求,减轻火灾带来的损失。本文以下内容将对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仅供业内同仁们参考。

2、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分析

高层建筑火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高层建筑楼层高、人员集中、疏散困难。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散到地面或其它安全场所的时间长,且人员集中,另外,发生火灾时由于各竖井空气流动畅通,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快,更是增加了疏散的难度。

第二,高层建筑扑救难度大。高层建筑高达数十米,甚至达数百米,发生火灾时从室外进行扑救相当困难。一般要立足于自救,即主要靠室内消防设施。但由于目前我国经济技术条件所限,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还不可能很完善,尤其是二类高层建筑仍以消火栓系统扑救为主,喷淋系统不能完全覆盖,因此,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往往遇到较大困难。

第三,高层建筑火灾蔓延途径多、火势迅猛。高层建筑面积大、电设备种类多等。且其建筑标准较高、电气化、自动化程度也高,各种电器设备繁多,漏电短路几率大为增加,极易引起火灾。高层建筑内一旦起火,其火势蔓延相当的快。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排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多,如果防火分隔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就好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尤其是高级宾馆、综合楼和图书馆、办公楼等高层建筑,一般室内可燃物较多,一旦起火,燃烧猛烈,蔓延迅速。

3、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根据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为了使其在使用中更安全,给排水专业在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正确设置消防水池及保证高层建筑两路供水。通常在高层建筑中,在市政供水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要求或市政管网只能提供单路进水,此种情况规范都要求设置消防水池。计算消防水池容积时,应将火灾延续时间内启动的各消防系统用水量之和减去市政的补水量。补水时间可按最长的火灾延续时间计算。最好做到每台消防泵从消防水池单独吸水,若不能也应保证从消防水池接入水泵房的引入管应不少于2根,如果在接入泵房前就将引入管汇合则视为单路供水,存在供水的安全隐患,同时,从消防水泵接入各消防管网的供水管也应保证两路。

第二,高层建筑的消防给水管道要布置为环状。室内的环状管网进水管不能少于2条,即水泵房出水管不应少于两条。水泵房出水管也应于泵室先接成环而后接入室内的环状管网,在和消防管网相连时,要安装分隔阀门。消火栓立管则要保证在同层相邻的立管水枪可以同时抵达在室内的任何部位,其应常设于公共楼梯阴角之上或者在管道井内,不可占据用户面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确定消火栓的位置,通常在高层建筑内消火栓的安装以暗装居多,有部分半暗装,这样设计主要是保证楼梯间与走道交通的空间不会受到消火装置的影响,并保证美观。在室内的消火栓必须安装在显著并易于取用的位置,尤其注意在消防电梯的前室必须安装消火栓。同时在设计时,室内的消火栓供水管网要安装相应数量的阀门,以便于检修从而保障发生火灾时供水的需求。在高层建筑中必须安装用以检查与试验的消火栓,以供相关单位部门对室内消火栓供水能力进行定期检验,这样对于避免本幢建筑受到邻近建筑火灾威胁也有着极佳的效果。

第三,管材的选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所采用的闭式喷头,因其溅水性能要求,喷水嘴孔径较小,易被碎渣堵塞,且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装后,其灭火使用次数较少,管道锈渣易沉淀在管内。

第四,消防增压泵的设置。为保证《高规》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要求的最不利点消火栓或喷头的静压力值,在高位水箱几何高差不够的情况下,在设计中一般在高位水箱处设置消防增压泵。首先,增压泵的流量要满足1股水柱或1个喷头的水量;其次,增压泵的扬程不宜过大。

第五,高层建筑自动喷淋系统配水管入口减压问题。高层民用建筑若每层均设置喷淋系统,水泵的扬程较高,低楼层的配水管的压力一般都将超过0.4MPa,此时可采用减压阀或减压孔板减压,又或者在报警阀前采用减压阀减压,减压后压力还是过大再在配水管处增设减压孔板。但是应注意孔口直径不应小于设置管段直径的30%,若无法满足该条,可以将配水管的管径放适当放小,这样可以满足规范要求。另外在布置时还要注意,一个湿式报警阀所带喷头的几何高差不应大于50米。

第六,供水方式的选择。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消防主要是以自救为主,要求在设计中系统运行需安全可靠稳定。供水方式的选择是消防供水系统的关键,有并联和串联两种。①并联供水方式,在地下室设消防水池和消防高、低给水泵,直接分区供水,系统控制简单,不占用避难层建筑面积,但高区消防水泵及出水管长期承受高压,管道配件及阀门容易损坏,系统运行不稳定,安全,可靠性较差。②串联供水方式,在地下室设消防水池和消防高、低区给水泵,并在中间避难层设中间转输水箱和转输泵。串联供水方式是通过设在地下消防水池,补水泵和中间转输水箱,转输泵联合向高区供水,保证了高区消防的安全,可靠。在地下消防泵有故障时,还可由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向中间转输水箱供水,再由转输泵向高区供水。串联方式使用转输水箱,占用避难层面积,水泵台数较多,电气控制复杂也相对复杂,但是在超高层消防设计中串联分区依然使用较多。

4、结尾

结合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揭示了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对于工程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进而对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但设计的约束不仅仅是规范,还有各地消防部门对于消防设计的地区性要求,这都需要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结合本地特点,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多与消防部门沟通,多在设计中考虑消防安全性,达到设计合理消防安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手册》蒋永琨等,同济大学出版社

第3篇:高层建筑消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灭火 高层 建筑

一、超高层建筑定义、建筑材料及结构体系

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通常称为超高层建筑。目前超高层建筑用于承受荷载的建筑材料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二、超高层建筑在防火设计上的特殊要求

在我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有关内容中规定超高层建筑除执行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有关规定外,对超高层建筑提出了特殊的防火设计要求,如:

(一)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应在电缆井、管道井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

(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并应符合有关规定;

(三)建筑高度超过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公共建筑,宜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并应符合有关规定;

(四)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15MPa。当高位消防水箱不能满足上述静压要求时,应设增压设施;

(五)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除游泳池、溜冰场、建筑面积小于5.00m2的卫生间、不设集中空调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的住宅的户内用房和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通过对规范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超高层建筑从内部人员的逃生疏散、火灾范围的控制、排烟、供水、固定灭火设施上均提出了具体和更为严格的要求。

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发生高层建筑外墙火灾后,国家对高层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等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

超高层建筑在竖向的空间布置上得到了有效的延伸,从而使建筑业主对于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与功能的布置。正是超高层建筑的功能分区较为复杂,因此,消防监审部门不能够完全根据常规建筑的防火规范进行统一设计,需要针对不同功能分区采取必要的性能化设计。

四、超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危险性

第一,可燃物较多,因此发生的火灾的负荷较大。超高层建筑的内部装修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大量的可燃物,并且还敷设了很多的电缆电线。如果发生火灾,可燃物会产生毒害气体与大量的浓烟,并且沿着建筑的电梯井与垃圾井等竖向的.

第二,用电量大结构功能复杂。超高层建筑用途很多,其使用功能也相对复杂,提供办公、娱乐、餐饮、会议、商务、购物等功能为一体。并且,根据功能的需要,都会配置大量用电设备,因此其导致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因素很大。

第三,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落实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在超高层建筑的产权较为复杂、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使用功能复杂等。因此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长时间的使用后耗损程度较大,有些建筑内部甚至没有设计自动化的消防设施。

五.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

5.1消防设计的难点和目标

超高层建筑的高度一般超过100米,属于综合高层建筑,因此,消防设计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消防扑救现场与扑救面难以确定。

②大型的地下停车库的疏散通道和疏散口与锅炉房的确定,以及柴油发电机房的位置。

③标准层的平面上的大空间的消防疏散设计。

④设计建筑避难层。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原则,并且完善超高层建筑消防自救能力,通过安全可靠消防防火措施,使建筑消防功能满足实用、安全、经济、技术先进要求。

5.2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

①确定扑救现场与扑救面。根据超高层建筑的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设计出合理的地形改造,最大限度的满足超高层建筑和城市道路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项目建设合理性、经济型与可执行性。

②设计避难层。避难层提供给人员避难的安全场所,因此消防设计较为严格。根据《高规》:建筑高度如果超过了100米,其应该设置避难层。设置避难层,从超高层建筑的第一层到第一个避难层或者是在两个避难层间,但是不超过15层。其原因是火灾发生阶段聚集在建筑15层的避难人员是不允许经过楼梯进行疏散的,可以借助于室外登高云梯实现人员的疏散。所以,超高层建筑设计避难层,首先要考虑的是人员的安全疏散时间的控制,并且使室外消防登高车有效的施救高度,特别是第一个避难层需要充分的考虑消防装备水平,在设置消防登高车最大限度的伸展高度范围内。如果避难层每平米可以容纳5个人,并且适当的设计空余空间,因此好需要设计机械防排烟系统。

③标准层的平面空间上的消防疏散设计。根据超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进行规范设计,包括疏散宽度、疏散楼梯等。例如:如果属于综合办公区域,根据其使用功能,其内部的餐饮功能的消防难点是在第五层,如果按照消防疏散人员208个计算,疏散宽度应该设计为2.08米。如果会议层的消防难点是在第十一层,其疏散人员按照220计算,其疏散的宽度应该设计为2.2米。如果办公功能的消防难点层是标准层,面积按照929平方米计算,疏散人员按照156计算,其疏散宽度需要设计为1.56米。并且在疏散楼梯的设计上一般要求至少两部,每层都需要满足消防疏散要求。

④借用大型的停车库疏散口、锅炉房和柴油发电机房的位置的确定。如果超高层建筑的用地面积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需要在一定面积内设计停车库,需要采用的是普通停车库和机械停车库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大型停车库的车辆出入口由于条件限制不能设计三个时,根据高度差关系,需要在建筑负2层或者是负3层分别设计通往到响铃的地下停车库的车行通道,并且借助于相邻的地下停车可地面出入口,从而实现了车库对外的出入口数量要求。但是,为了避免对主体超高层建筑的影响,需要在其周围场地设计景观造型和地面楼梯等外部造型。

结束语: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不但涉及以上几点,还包括建筑装饰材料的设计等。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基点都应该遵循我国的设计规范,根据超高层建筑特点,立足于防火自救,并且主动性的预防火灾发生,在装饰与保温材料上避免使用可燃性的建筑材料,严格把关施工。提高人民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入手,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曹胜开. 浅谈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以重庆银行大厦为例[J]. 重庆建筑. 2012(11-25).

第4篇:高层建筑消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 消防安全 控制火灾

现如今,我们身边的居民住宅、办公楼、高档商场等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的楼层高、体积大、人员多、功能繁杂,逃生困难,火灾危险性比普通建筑要大得多,其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火灾隐患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果再缺乏有效的管理,必将造成大祸。

一、 高层建筑消防特点

现代高层建筑与传统的单体建筑相比,整体建筑趋于大型化高层化,住宅的数量越来越多,分布形式和功能逐步呈现多样化。高层建筑的特点决定了其消防特点:人员密集流动量大,难以疏导;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散措施有限,人员撤离困难;风道、管道、竖井多,烟囱效应强烈,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迅速;易燃物品、可燃装修多,尤其是化工品用量极大,这些材料在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和烟尘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给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人员及时扑救增加难度;消防用水量大,消防供水困难,排烟困难;消防员登高困难,地面消防行动难以展开,扑救工作难度更大。

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对策研究

高层建筑有其特殊的结构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处置不当容易蔓延扩大,而且安全疏散、防烟排烟、火灾扑救等消防措施将会变得十分困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严格落实技术措施,不断强化自主管理,自防自救。

2. 1预防为主,加强防范措施

消防管理中要不断加强社会单位自主管理,严格监督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火灾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

(1)谨防电气燃气防火。楼层设计安装过程中一定要选用安全可靠的电气产品和燃气设备器具,供气管道从地面进入大楼前必须设置紧急切断阀。电气设备及其线路和燃气设备及其管道要严格按国家标准、规范和规定要求安装铺设。

(2)对施工、维修过程中必需进行的明火作业,必须严格审批制度,加强安全监护,落实防范措施。对吸烟及其它有可能引起火灾的问题应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规定,严格落实于日常管理中。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制度。对用火、用电、用气必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规定。对涉及用火、用电、用气的操作人员,必须加强教育和培训,使其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和坚持维修保养制度。

(4) 强化监督检查与整治排查,及时发现并清除建筑火灾隐患。针对高层建筑的高火灾风险,深入开展在建工程建设消防质量、消防产品等专项监督检查,加强对一般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竣工验收质量的备案抽查,切实增加在用高层建筑的监督检查频次,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消除高层建筑火灾隐患,降低高层建筑火灾风险。

2. 2控制火灾扩大应采取的消防措施

严密消防技术措施,力求控制火势,寓智能于消防。高层建筑在设计、施工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其消防安全质量。除了应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耐火极限、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水源、消防登高面外,在火灾控制方面也应重点考虑。

2.2.1 合理布局,规划功能分区

在功能分区布局上,应将性质相同、火灾危险性相似的功能场所布置在同一个功能区内或布置在相邻的功能区内,将性质不同、火灾危险性差别较大的功能场所布置在不同的功能区内,并分开设置,做到功能分区的火灾危险性的合理布置。

2.2.2 严格划定防火、防烟分区,加强防排烟设计

高层建筑大空间多,易燃商品、可燃装修多,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快,烟气流动大,扑救困难,尤其是玻璃幕墙以及竖向管道常常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造成火势跳跃防火分区,扩大火灾损失。因此严格按照规范划定防火、防烟分区是十分重要的:一是各功能区之间要单独划分防火、防烟分区;二是各功能区内一般又按楼层划分防火、防烟分区;三是将中庭等划分为一个防火防烟分区。同时有关规范明确规定电梯前室及相关地方增设防排烟系统,疏散楼梯增设正压送风系统。

2.2.3 做好安全疏散准备工作

在消防设计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建筑疏散功能,确保生命于安全。

(1) 合理布置疏散楼梯。为保证在火灾时人们迅速安全疏散,应设有两个不同疏散方向的疏散楼梯。就可以避免将两个疏散出口布置在建筑物同一层平面相距很近的一侧,在发生火灾时就可避免人群拥挤而出现混乱的情况,也可避免两个出口全被烟火封住,失去两个出口的作用,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 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路线。在布置疏散路线时,既要力求简捷明了,便于寻找、辨别;又要不致因受某种阻碍反向而行,并要特别注意疏散楼梯的位置,一般地说,疏散楼梯靠近电梯布置是恰当的,因为发生火灾时,人们往往首先考虑并经常使用的路线和火灾时紧急使用的路线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迅速而安全的疏散人员。

(3) 设置避难区、屋顶避难广场和停机坪。高层建筑最高层部分设置观光层、餐厅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在屋顶应设置具有安全性的避难广场。超高层建筑的屋顶宜设置供直升飞机使用的停机坪,便于直升飞机悬停在屋顶上方空中进行救助。屋顶停机坪和直升飞机紧急救助平台应设有明显的标志。

(4) 做好防烟排烟措施。火灾时有效地控制烟气的流动,是实施安全疏散的重要保证。因此,在高层建筑必须设计有效的防排烟方式并配置有效的防排烟设施。为确保安全疏散,在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避难区应采用正压送风,在疏散通道采取机械排烟方式。旅馆、办公楼等超高层建筑具有密封较好的疏散通道时,也可采取在安全疏散通道和楼梯间防烟前室进行机械正压送风。对消防电梯井及其前室则应采取正压送风,防止烟气侵入。

(5) 疏散电梯。鉴于高层建筑垂直安全疏散楼梯极其有限,应从技术上考虑客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 如增强电梯供电回路,提高电梯防水性能,实施电梯井正压送风等,在保证客梯安全可靠的情况下,也可将其作为疏散人员的垂直交通工具,以提高应急疏散的效率。

第5篇:高层建筑消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防火监督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越来越好,高层建筑成为城市发展主要方向,随着城市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加,城市形象得到了有效提升。现代建筑设计越来越精美,特别是一些设计已经非常新颖独特了,满足着人们审美视野需求,装点城市风景。但是,高层建筑在消防上,却存在施工问题,不可避免埋下许多安全隐患。人们工作生活在高层建筑中,首先需要保证的是安全,而火灾对高层建筑的威胁越来越大,只有全面强化高层消防管理能力,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才能从本质上保证高层建筑安全,全面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1高层建筑的火情特征

1.1高层建筑埋下的消防隐患更多

高层建筑过于密集,其承载能力也不断增加,随着高层建筑使用功能的增加,形成了办公、商超、加工、生活等区域,高层建筑内的人员非常密集、物品众多,这些都是高层建筑不同多层建筑的特殊性,这些人员、物品无法有效控制,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高层建筑本身装修也会使用大量的材料,一些材料没有经过标准检测,达不到防火基本要求,如果出现火灾,则会导致更严重的事故发生。高层建筑内部也被分散成施工隔断,整体看,室内情况复杂,易燃点过于分散,建筑当中的各类火灾隐患非常高,高层建筑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1.2火情蔓延速度非常迅猛

高层建筑设计结构较为复杂,建筑内部点位多,单纯依靠防火隔离不能有效达到目标,更不能实现高层内部的全覆盖,出现火灾,火势则会快速扩散,导致高层安全受到影响。同时,建筑时,也会有大量的管线交叉存在,装修时为了美观,又会把管线包围处理,线路复杂,无法掌握走向,出现了火灾,就会顺管线扩散,使火情变大。高层建筑自身结构会呈现风效应现象,当火灾出现又形成了强烈的风压,很容易造成烟气快速的扩散,而高层建筑内无法有效进行排烟,火灾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火情会随时发生变化,其扩散速度非常快。

1.3人员不能有效的撤离

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不断增加,整体看,其直线疏散距离较长,如果从高层的最顶端到达最底层则会需要大量时间,出现火灾后,高层内部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很难快速撤离,而在撤离过程中,还会出现混乱的现象,要想快速到达下层是不可能的,路径长、时间久、速度慢,往往会造成二次伤亡,无端增加了死亡率。人们逃生只能走楼梯,因为火灾发生后会断电,所有电源将会被快速切断,电梯也不能正常使用,当人们一哄而进楼梯间时,造成堵塞,楼梯间中不能排烟,虽然消防人员能够及时开展救助措施,但因为设备的限制,不能快速达到疏散目的,救援工作难度非常大。

1.4高层建筑火情救助困难加大

高层建筑建设速度超过了消防设备更新速度,高层建筑层数高,而消防设备很难到达,进行外部救助的时候,没有更好的设备设施,使救援的难度加大。从目前来看,各级消防单位配备的车辆与设施还不能满足高层建筑消防需要,高层建筑出现火灾,主要的还是从内部解决,救援不能有效开展,难度越来越大。

2高层建筑消防不利现象

2.1消防设计不被重视

市场准入过程中,对高层建筑只在乎外表设计,满足审美要求,但是其他方面,则不被重视,特别是消防方面,从设计上就不能满足要求,把消防工作当成次要设计,往往是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各级审批管理单位也把上浮盯在了外观结构上,而不能从安全的角度审视高层图纸。目前的高层建筑多存在设计问题,对一些重点区域设计不能认真对待,满足不了消防工作的需求。为了增加面积,节省成本,往往在设计上就放弃了一些必要的空间,降低了消防条件,同时,建筑内部的重点方位也没有得到重视,忽略了安全要素,埋下许多的消防隐患。一些建筑单位为了抢工期,在没有得到审批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工建设,自身管理都存在问题,更谈不上有效的消防工作。

2.2违规建设不断出现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安全,我国明确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条文,在规定中全面对消防安全提出要求,可是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为了吸引商家进驻,一些建设单位不能严格执行制度标准,具体建设时存在非常多的不合法问题。地方政府纵容建筑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开工就可以,其他工作可以慢慢整改,而施工建设单位钻法律空子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设计上是一套,审核过关后,更改设计,存在安全隐患。高层建筑消防通道、防火间距无法满足消防需要,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违规建设、违法建筑的现象较混乱。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消防要求也出现了变化,一些城市烂尾楼重建过程中,因历史原因、环境因素造成的问题较多,对停建工程复建时,其设计不合理、防火间距不足、疏散楼梯设置数量不够的现象更多,埋下较多的安全隐患。

2.3使用易燃物品来装饰

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与推广,使一些装修装饰变得复杂起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愿意在装修中使用新材料,增加装修的档次,一些高端高档材料普遍被人们认可,在家装、工装中使用非常多,而这类新材料和物质多是高分子材料,是科技产物,虽然外观看着美丽高端,但其材料自身性质决定了其可燃性,材料具有较低的燃点,如果出现明火是非常容易出现快速燃烧的,新材料的使用增加了火灾几率,如果出现火灾,就会成为火势的推动力,加大火情,增加救援难度,高层建筑火灾、火情不好控制。

2.4施工方不按标准工作

市场经济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一些企业看好了地产行业,纷纷介入,但是其建筑资质得不到保证,一些没有资质的施工单位通过不合法手段获取项目,在施工资格不合格的情况下,进行开工建设。施工单位面对新的设计理念,不能全面理解图纸设计思路,特别是技术上的把握,不能有效处理,面对高层建筑繁琐设计与构造,施工时无法满足技术要求。同时,相关技术人员素质不强,使用劣质建材,施工单位流程不合理等现象,均会造成高层火情隐患的增加。

2.5制度不实缺乏安全意识

当前,建筑消防主管部门不能主动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全面了解建筑情况,推诿、不作为、没有责任心的现象较多,只是在消防违章投诉时,才进行管理纠查,不能有效发挥职能部门管理监督作用,制度落实不严、执行不到位,使高层消防问题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内各种消防设施较多,也更加复杂,名目繁多的消防设施如果不能全面进行定期维护,就会失去功能作用,高层建筑内部消防器械破损的现象非常多,在进行检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高层建筑出租给多个业主进行使用,不能形成统一的消防管控,相关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出现问题不能快速协调解决,很容易造成更大的事故。高层业主的增多,使消防责任划分不清,不能有效控制消防工作。一些高层建筑制度不全、消防安全管理没有责任人,出现事故则会处理不当、控制不力,往往大事故就是这样形成的。

3应对方法

要想全面保证高层建筑安全,则需要在明晰问题的同时,找到破解对策。

3.1严把设计质量关

相关管理单位要加强管理,从高层建筑设计源头把好质量关,不断强化建筑设计理念,使新思路、新方法与消防工作有机结合。对施工单位资质进行审核,比如设计单位要具备《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资质要求,把高层建筑设计外观结合起来考虑,对高层结构、暖通、电气、给排水等做好布局,确保消防设计合理有效。

3.2做好各级审核工作

要在流程中做好控制,全面推行实施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必审制,使防火安全责任制得到快速落实,体现谁审核、谁负责的基本原则,建筑项目需要在严格审核后才能允许开工,消除火灾隐患。高层建设消防安装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规定要求,切实结合标准做好消防建设,不能随意变动设计。

3.3积极开展宣传

各级管理单位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员防火意识,通过电视、报纸、微信、宣传板等有效途径,做好消防安全教育,形成全员消防意识,强化点位控制,确保高层建筑各区域安全。4结束语高层建筑是未来城市建筑的方向,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在满足需求的同时,更需要把精力放在消防安全上,通过管理、宣传等手段,不断强化防火意识,切实提升高层建筑安全防范能力,实现高层消防安全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元海.防火监督检查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

[2]熊军华.我国防火监督体制的建设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12(5):20-25.

[3]龙小梅,陈龙珠,李静.对我国近期3起特大火灾事故的综述与评论[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4):15-18.

[4]高锦田,白凤领,刘海.我国防火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J].中国西部科技,2011(14).

第6篇:高层建筑消防的特点范文

为此,对高层建筑的防灭火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高层火灾的火灾规律,火灾特点和扑救措施,以适应高层建筑大量涌现的发展趋势的需要。本文从高层建筑的结构特征和火灾特点出发,分析火灾发生的因素,提出方法意见,为科学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提供参考。

[关键词]消防 高层建筑 火灾特点 扑救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329-02

一、高层建筑特点

1.1 建筑结构的复杂

高层建筑主体建筑高、层数多,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楼,主体建筑高492米,地上共101层。四周有裙房。按规定主体建筑至少留有1/4边不设裙房,裙房内设有锅炉房、变压器室、配电间、厨房、餐厅、仓库等。

形式与结构多样,形式有四方形、塔型、阶梯型、凹形、人性等。结构体系有框架、剪力墙、筒体等。竖井、管道多,有电梯井、电缆井、楼梯井、治理井等,有排风管、水管、电线管道等。竖井、管道是火灾蔓延的重要途径。

用电设备多。如各种照明灯具,电冰箱、电视机、电梯、自动空调、自动窗帘等。

1.2 功能复杂,人员密集

高层建筑用途广泛。高层建筑分为住宅楼、宾馆、办公楼、百货楼等。经常聚集较多的人员。功能多样。有些高层建筑、同一幢大楼有多种功能,有办公室、会议室、卧室、文娱室、图书室、小卖部、维修室、变(配)电室、锅炉房、厨房、餐厅、机房、仓库、车库等。一些高级高级宾馆还有宴会厅、歌舞团、咖啡厅、酒吧间、展览厅等。人员密集,火灾更容易导致伤亡。

1.3 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

高层建筑内可燃装饰材料多,如可燃材料吊顶、塑料墙布、墙纸、窗帘等,有些管道、电缆的隔热材料也是可燃材料。这些材料在燃烧过程中能放出大量的热和可燃气体,以及带有毒性的烟气,威胁人员的安全,同时能加快燃烧的速度,发生发生爆燃。室内陈设的可燃物品多。如化纤地毯、壁毯、挂画及床、沙发、桌椅等生活用品。一般住宅楼的火灾荷载密度约35―60K/O,高级旅馆达45―60K/O。

1.4 消防设施完善

高层建筑内一般都设有较完善的消防设施,如防火分隔设施、安全疏散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消防给水系统、防排烟设施等,为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

二、高层建筑火灾因素分析

2.1 违反安全生产制度。

高层建筑用电、用气、用火量大,而内部设施一般达不到防火要求,临时布线过多、过乱。电焊、电工等特种工操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有的是无证上岗,施工时操作不规范,甚至是违规操作。

2.2 边营业边施工的现象普遍存在。

高层建筑由于使用年限较长,长时间使用中,存在改造和装修,单位内部擅自就进行了装修和改造,施工现场用电量大,但由于用电是临时性的,导致安装极不规范,电线私拉乱接现象严重。

2.3 消防意识不强。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任意压缩消防投入;对消防人员特别是消防值班人员不落实;人员没有经过消防培训,素质低;消防系统缺乏维护保养;物品乱堆放,影响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三、高层建筑的火灾特性及危害

3.1 高层建筑管道竖井多,易形成“烟囱”效应

一般高层由于建筑工艺上的需要,高层建筑设置很多管道竖井,如电缆井、电梯井、管道井、垃圾道、通风道、楼梯间等。在设计或施工中,如果防火处理不好,特别是防火分隔措施考虑不周,或者在施工中未能满足设计要求,火灾发生时,这些竖井就会成为一个个高耸的“烟囱” ,使烟气在竖井内的垂直扩散速度大大提高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3.2 火灾蔓延迅速,易形成立体火灾

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多,如果防火分隔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就好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尤其是高级宾馆、综合楼和图书馆、办公楼等高层建筑,一般室内可燃物较多,一旦起火,燃烧猛烈,蔓延迅速。经测定,在火灾初期阶段,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烟气扩散速度为0。 3m/s;烟气沿楼梯间或其它竖向管井扩散速度为3~4m/s。假如一座高度为100m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半分钟左右,烟气就能顺竖向管径到扩散到顶层,其扩散速度是水平方向的十倍以上。

3.3 室内装修可燃材料多

高层建筑中,无论是宾馆,还是商场、办公楼,由于其用途需要,往往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装修,但在装修过程中,又采用许多可燃性材料,特别是化工品用量极大,这些化工原料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燃烧分解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烟尘及水蒸气等,这些气体和烟尘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严重影响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易造成火灾的蔓延扩大。严重影响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易造成火灾的蔓延扩大。

3.4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困难

一是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散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场所的时间长;二是人员集中;疏散时容易出现拥挤情况; 三是发生火灾时烟气和火势向上蔓延快、且易窜入楼梯间,而火灾发生时人们大量涌向楼梯,增加了疏散难度(平时使用的普通电梯,在火灾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止使用,因此,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主要靠楼梯)。火灾案例分析表明,被烟薰死的占火灾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另外在慌乱中还难免发生摔死、摔伤、跳楼等惨剧。这些都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进行疏散的不利条件。

3.5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度大

3.5.1、登高困难;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如不借助消防电梯,一般的消防队员徒步跑上8、9层,其体力已消耗到基本丧失战斗力,而由于经济等因素,消防电梯的设置终究有限。高层建筑高达几十米,甚至超过二三百米,发生火灾时外部进攻受限。现在消防云梯车高度有限,世界最高的云梯车其高度仅101m;另一方面缺乏地面消防行动展开的场地,高层建筑的主体建筑周围往往设有裙房,妨碍登高车全方位靠近主体建筑进行灭火救援活动,所以超高层建筑上部楼层发生火灾,消防队员无法进行外攻。

3.5.2、用水量大,供水困难;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冷却和控制火灾蔓延扩大的用水量是相当大的,从国内外高层建筑火灾实例来看,高层建筑火灾实际用水量需要每秒上百升至几百升,而目前,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消火栓系统的供水量约为每秒几十升,因此,只好借助消防队千方百计往高楼供水,但由于受水带耐压强度和消防车供水高度的影响,常因供水不上而贻误灭火战机。

3.5.3、钢结构建筑易坍塌;钢结构具有强度大、重量轻、力学性能尤其是抗风、抗震好等优点,因而高层、超高层建筑和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采用钢结构的不少。但从防火角度看,钢结构虽然是不燃烧体,但很不耐火,这就是钢结构的最大弱点,这一结论已被无数火灾案例和科学试验所证明,无防火保护的钢结构(即露明的钢结构)在火灾的作用下,约一刻钟(15min)左右就会烧损或破坏。

四、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措施

4.1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遵守的基本原则

4.1.1、集中优势兵力,加强第一出动的原则。因为在高层建筑内人员密集,发生火灾时蔓延速度快,扑救困难,人员易造成大量伤亡,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集结足够兵力,快速抵达,才能确保及时营救出被困人员。同时考虑高层建筑火灾现场情况复杂、维持秩序和疏散灭火的需要,在调集消防力量到达现场的同时还应调集公安、交警、供水、供电、医疗、救护和其他社会力量到达现场。

4.1.2、坚持“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战术原则。正确处理救人与其他灭火救援行动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救人与灭火应同步部署实施。针对高层建筑内人员集中、发生火灾后烟雾大、毒气多、人员容易恐慌、疏散困难、抢救人命任务重的特点,消防队到场后,首先要消灭人员被困地点及疏散通道的火势,驱散烟雾,打开疏散通道,迅速救出被困人员。同时派出搜索分队,深入着火层及着火层以上楼层逐层搜寻、引导或抢救疏散被困人员。在力量允许的情况下,同时还要及时深入着火层以下各层,搜寻受火势威胁的人员,进行引导疏散。

4.1.3、“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扑救原则。针对高层建筑内部情况复杂、火灾发展蔓延速度快、外部扑救困难的特点,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迅速关闭空调通风系统,将室内消火栓处的水枪、水带与消火栓连接,开启消火栓灭火。同时利用室内消防电梯、储水系统快速投入救援工作。当室内固定消防设施不能完全扑灭火灾时,就要快速组织外部移动式消防装备进行火场供水,确保火场上不间断用水的需要,实现救援行动中固移消防设施的有机结合。在借助消防电梯登高时,必须要在低于起火楼层二层以上的地方下电梯,然后利用通道到达起火楼层救援被困人员,寻找着火源,并利用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灭火。

4.2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战术措施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基本战法:一般可采取内攻外堵、上截下防、阻止蔓延、分层消灭的战术措施。作战部署应以内攻为主,把主要力量部署在起火楼层,实施近战,直接扑灭火灾。高层民用建筑的耐火性能比较好,且内部设计安装有固定的消防o水系统和其他消防设施,因此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和普通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有所不同,指挥员在组织指挥扑救时,应确立救人优先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内攻为主和充分发挥固定消防设施作用的原则。

4.2.1、利用内部固定消防设施,及时处置初期火灾。高层建筑起火后,如果在初期火灾时间内不能及时扑灭,火势就会沿楼层外部、楼内通风管道、竖井、楼梯、电梯井等迅速向上下蔓延,形成立体燃烧。因此,利用本单位的消防组织和职工,及时扑救初期火灾,有秩序地疏散人群,将火灾扑灭在萌芽状态十分重要。

4.2.2、适应立体作战需要,部署消防力量。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力量的编成,应按照高层建筑的功能、体量、火灾特点,火灾事故的等级和规模,现有灭火力量和作战能力,在火灾扑救中所承担的任务来进行,平时加强协同配合演练,战时实施分级力量调派,重点加强第一出动力量,强化第一时间段的救人和灭火行动。

4.2.3、搞好火场侦察。高层建筑的火场侦察,是扑救火灾的重要环节,火情侦察准确,能为指挥员的科学指挥提供依据。因此,公安消防部队到达现场后首先要利用大楼消防控制中心的各种消防设备显示系统和闭路监视系统,向现场职工、单位负责人了解相关情况,还要组织侦察小组,携带好照明工具、氧气呼吸器、安全绳等,必要时用水枪掩护前进,深入重点区域侦察,迅速查明高层建筑的起火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和数量,火势蔓延方向,起火楼层及其上、下有关各层受火势威胁的程度,通行道路、救人任务和方法等情况,以确保安全。火情侦察要贯穿整个灭火战斗的始终,根据侦察来的信息,随时掌握火势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4.2.4、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疏散和抢救人员。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要有效地组织疏散群众和救出被困人员,是一项十分难巨的任务,因此应组织精干的抢救力量,携带救护和破拆工具,深入起火楼层,仔细搜索被困人员。执行救人任务,不能少于2人,事先要约定联络信号,互相照应,应携带救生器材,以备救人自救,进入有烟火的区域,要配戴空气呼吸器等防护器材。

4.2.5、保持不间断火场供水,满足火场用水量。高层建筑发生火灾,能否及时而不间断的将水输送到灭火阵地,满足火场所需的水量和水压,是战斗成败的关键。尤其是基建工地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迅速,且周围消防水源缺乏,施工工地上固定供水系统未建成或不完善,当供水高度超过单车供水高度时,采取沿楼层铺设水带或在楼梯间垂直铺设水带的供水方法,较难保证不间断供水,此时,应采取多车藕合供水或消防车与手抬机动泵串联供水的方式。若缺少耐高压水带,则宜采取最后一种方式,以确保安全使用。

五、结论

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是当前火灾形势下,对我们消防工作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消防部队全体指战员必须不断地探索高层建筑火灾的发展特点和扑救措施,发挥现有装备优势,发挥灭火最佳效能,打赢现代条件下的高层建筑火灾的灭火战斗,为驻地的一方平安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灭火战术/公安政治部编.―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9。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 年修订版。

[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4] 陈寒根.略述高层建筑火灾中的直接供水技术.新安全东方消防.1996年09期。

[5] 伍和员.略述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战术措施.中国警察网―电子版―消防周刊03版.2009.4。

[6] 蒋文军:关于提高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能力的思考。部局网站―电子版―2011.01

第7篇:高层建筑消防的特点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process accelerate ceaselessly, high-rise building has become the main choice of city building, greatly changed the face of the city, it is the symbol of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t also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city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fire safety of high-rise buildings, is a common problem facing the whole world now fire area. We must solve the problem of how 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fire become losse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 analyzes the existing high-rise building fire safety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to prevent fire in high-rise buildings.

Key words : high-rise building; fire

中图分类号:S7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的主要选择,大大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它既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象征,又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是现在全世界消防领域面临的共同难题。近年来,火灾造成的损失有目共睹,如上海静安区教师公寓特大火灾,造成58人死亡,70余人受伤,房产损失接近5亿元人民币,吉林省长春市一座在建楼盘的两栋32层高楼火灾,共造成42人受伤,经济损失约600万元人民币。由于高层建筑功能复杂,设施多样,人员物资集中,在基本相同的防火条件下,其火灾危害比多层建筑和单层建筑更大,更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一、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1、火灾蔓延快

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排气道等如果防火分隔存在问题,发生火灾时将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建筑高度越高,烟囱效应越强烈。而且无论是宾馆、商场、办公楼大都采用可燃性材料进行装修,为火灾的发展扩大创造了条件。

2、疏散难

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数千人甚至数万人若从整幢大楼疏散到地面,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几小时。多数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主要还是依靠楼梯,若楼梯间封闭不严,一旦窜入烟气,就会严重影响人员疏散。消防云梯车因数量、高度有限,不能完全满足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的要求。

3、火灾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的主题建筑周围往往设有裙房,妨碍登高车全方位靠近主体建筑进行灭火救援活动,而且消防云梯车高度有限,所以有些高层建筑上部楼层发生火灾,消防队员无法进行外攻。50 m以下楼层发生火灾,消防队员尚可利用消防云梯车登高,在50m以上部位发生火灾,如果停电,消防电梯也失效,消防队员只能通过室内楼梯登高,通过楼梯间登高时,也会与楼梯间内往下疏散的人流相对撞,严重影响登高速度,延误灭火救援的战机。

二、高层建筑防火存在的问题

1、高层建筑,特别是产权分散的综合性高层建筑消防管理职责不清。

单一使用建筑物的单位要好一些,若是几家以上单位共租或共用一座高层建筑,各自对消防管理互相推诿,或各自为政,造成安全门封闭,疏散楼梯堵塞,建筑消防系统无人维护,隐患整改资金难以落实,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2、高层建筑的建造存在技术问题

高层建筑的建造,从设计到施工所经历的环节比较多,导致高层建筑在防火分区、分隔措施、隐蔽工程和材料使用上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如电缆井、管道井、空调系统连接穿过各楼层、地面、墙壁时的通风管道中设置防火阀和孔洞处的封堵措施、技术保障不到位,导致发生火灾时烟雾迅速蔓延,火势迅速扩大;防火分隔墙不到位,导致在火灾情况下,烟和热气流迅速扩散;某些高层建筑中任意改变使用性质,为了追求豪华效果,使用可燃易燃材料装修,破坏建筑结构和防火分区。

3、高层建筑内设置的消防设备系统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和灭火器,或由于系统缺陷、或由于人为破坏、或由于设备质量、或由于管理工作失误,火灾一旦出现,初期火灾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将会使“小火”酿成大灾,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自防自救措施就要落空。

4、物业管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是开发商重建轻管。楼房建成后,物业管理对于开发商来说就成了次要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小型开发商,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自己招聘几个人员就组成了物业公司,物业管理的不规范给社区安全留下了隐患。例如,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无证上岗、小区消防通道划线停车收费成为显性问题。

二是私自关停消防设施。一些物业为了节约管理成本,私自关闭消防电梯电源,关闭消防供水阀门,埋下了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

三是从业人员消防业务素质不高。主要是从业人员没有经过消防安全培训,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持证上岗率低,导致发生火灾后惊慌失措,不懂如何处置。

5、小区业主或住户消防意识薄弱。

一是只顾自身利益,对身边的公共安全漠不关心。如室内消火栓成了自家的免费水龙头,消防通道成为私家车宽敞的停车场,甚至消防设施关闭或报废也视而不见。

二是自防自救能力低。有些住户缺乏消防知识,个别连灭火器都不会使用,更谈不上科学灭火自救逃生了。

6、是公安消防部门的灭火装备不适应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工作的需要。

三、应对策略

从世界范围内看,高层建筑火灾最有效的方法是自防自救,内部消防设施发挥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和完整的消防应急预案是关键。 针对以上问题,需更加完善今后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中应对策略。

1、加强消防监督管理。

公安消防部门依法强化消防监督管理,把好防火设计审核、施工检查和竣工验收关,确保消防设施完整好用,同时高层建筑的建筑构件、室内装修、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做到安全适用;并做好经常性的防火检查和督促整改工作,做到新建高层建筑不留根本性和先天性的火灾隐患,原有高层建筑的重大火灾隐患分类、分级抓紧依法督促整改。

2、加强全民教育培训,提高高层建筑自防自救能力。

一是提高单位群众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和组织疏散人员能力,督促指导高层建筑的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健全消防组织,严格消防管理,落实各项防火安全措施,对职工和居民组织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必要的培训。二是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单位配备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以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并做到一旦发生火灾能迅速扑灭,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防止火势蔓延扩大。

3、提高消防部队快速反应能力,逐步提高高层建筑灭火制胜能力。

各级消防部门都要调查掌握本地区高层建筑的基本情况,明确重点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预案,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训练和实地演练,不断提高灭火战术和组织指挥水平。消防部队在灭火作战中,首先要尽可能利用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充分发挥现有消防车辆装备的效能,认真贯彻“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根据火场情况和现有消防实力,正确运用进攻和防御的策略,灵活地采用内攻为主、内攻与外攻相结合的战术与战法,力争迅速控制和扑灭火灾。在必要和可能时,调遣航空消防站直升机增援营救工作。

4、提高物业公司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提高物业公司的准入门槛。要明确规定物业管理单位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消防专业培训,作为核发物业管理单位资质证书的前置条件。

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督管理。消防监督部门应该把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管理作为今后消防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与建设、房管等部门之间建立信息通报制度,把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纳入物业管理单位资质申领、等级评定的范畴。

统一维护保养技术标准。借鉴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模式,物业公司也要定期向消防部门报告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状况。积极推广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小区接入城市远程监控报警系统,实现24小时对自动消防设施的远程监控。

提高物业公司从业人员消防业务技能。建立持证上岗制度。物业公司必须在提高从业人员自身业务素质方面入手,通过消防部门的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努力提高综合技能,提升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整体水准。

5、加强消防部队特种车辆配备。

提高高层建筑灭火制胜能力的关键在于消防部队具备较强的登高能力和防毒抢险能力。为此,报请政府研究解决消防部队车辆装备配备问题,使消防部队拥有在数量和高度上同本地区高层建筑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举高消防车(主要是云梯消防车、登高平台消防车)和消防空气呼吸器等防毒抢险器材,组织训练一支能利用举高消防车从外部进攻的登高救援特勤力量和能从内部进攻的防毒抢险特勤力量。

6、建议消防部门成立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专业队。

规划建议消防部门在高层建筑比较密集地区成立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专业队,加强举高类消防车、大功率水罐消防车、供液能力强的一七式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以及氧气呼吸器、20 型以上水带、耐高压分水器、无后坐力水枪等装备器材的配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因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使用功能,以及管理、投入等方面的原因埋下了先天性和后天性的火灾隐患,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火灾需要从提高建筑设计、加强消防管理、改进更新消防设施、采用阻燃建筑装修材料等环节处着手, 消除消防隐患。

【参考文献】

[1] 邵荃, 翁文国, 郑雄等. 城市火灾案例库辅助决策方法的研究[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19( 1): 113- 117

[2] 盘点重大高层建筑火灾案例. 能源世界-中国建筑节能网 http: / /,2010.12.14

第8篇:高层建筑消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used for different USES of town high-rise buildings and tall building more and m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although rich in space, increase the modelling of the urban contemporary feeling, but due to the high building floor high, the function is complex, the equipment is various, once the fire, to save work and personnel evacuation brought great difficulties. Therefore, high building fire has become China's fire team faces new topic.

Keywords: high building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分析现代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规定:凡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都属于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由于楼层多、功能复杂、设备繁多、可燃物多,具有较为突出的火灾特点,主要有:

(一)火势蔓延快。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多,如果防火分隔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就好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一旦起火,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据测定,在火灾初期阶段,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3米每秒,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各管井烟气扩散速度则可达3-4米每秒。

(二)疏散困难。高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散到地面或其它安全场所的时间长;二是人员集中;三是发生火灾时由于各竖井空气流动畅通,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快,增加了疏散的难度。

(四)扑救难度大。高层建筑高达数十米,甚至达数百米,发生火灾时从室外进行扑救相当困难。一般要立足于自救,即主要靠室内消防设施。但由于目前我国经济技术条件所限,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还不可能很完善,尤其是二类高层建筑仍以消火栓系统扑救为主,因此,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往往遇到较大困难。例如:热辐射强、火势蔓延速度、高层建筑的消防用水量不足等。

二、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不利因素

(一)楼层较高、攀登困难。从我国目前的消防设备的配备来看,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过程中,能使用的高科技消防设备还比较少,比如,消防直升飞机、空中救护设施等,在50米以上的部位发生火灾,如果出现因电力中断导致消防电梯无法使用的情况,消防人员就只能全副武装从室内楼梯间登上楼层进行灭火,消防员负重登高因体力因素,会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气喘,影响灭火战斗展开,而此时被困人员则要从楼梯间向下疏散,致使两者发生“对撞”,影响登梯的速度,贻误了灭火救援的时机。

(二)疏散途径少,疏散难度大。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垂直交通工具主要是电梯,而一般客用电梯没有防烟、防火、防水等措施,火灾时必须停止使用,消防电梯又主要为消防队员扑救火灾专用,消防云梯车的高度也有限,所以火灾时有限的楼梯间(一般仅设两部)是室内人员垂直疏散的唯一途径。

(三)火场进攻受阻。一方面缺乏地面展开战斗的场地。高层建筑的主体建筑周围往往设有裙房,妨碍登高车靠近主体建筑进行灭火救援活动。另一方面,外部灭火进攻受到限制,现在配置的消防云梯车最高仅能达到54M,所以超高层建筑上部楼层发生火灾,消防队员无法进行外攻。

(四)灭火用水量大,供水难度大。水,是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灭火剂。在高层建筑火灾用水和供水出现的难题主要有:1、楼层高、铺设水带慢;2、水压大、水带容易爆裂;3、用水量大,建筑本身供水系统的供水量很难满足需要,如果大楼停电,消防泵失效或出现故障,室内供水系统不能正常运转,向上供水就极其困难,经灭火演练测试,三辆大功率消防车串联,通过水泵结合器供水,供水高度只能达到160M;通过水带直接供水,高度只有150M,何况登高铺设的水带,往往容易被破碎跌落的玻璃片刺破,使灭火供水受阻中断。

(五)排烟困难。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因受消防登高设备和玻璃幕墙限制,以及风向、风力的影响,难以实施破拆玻璃窗进行自然排烟,采用机械排烟系统,也会受风力、气压等气候条件的影响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排烟效果,大量的烟气笼罩在大楼内,对消防队员的灭火行动和室内人员的疏散,都会造成较大的威胁。

三、预防、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基本措施

1、提高全民的消防意识,使每一位公民都有自防自救能力,以尽可能地避免火灾的发生,在发生火灾时也能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高层建筑内的消防设备必须满足发生火灾时的供给,尽量把火灾控制在萌芽之中。固定消防设施有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淋、自动报警系统、蓄水池、消防泵、防毒面具、防排烟以及二氧化碳、干粉、泡沫、蒸汽等灭火设施。这些不同类型的消防设施,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火灾危险程度选择使用。

3、在高层建筑相对集中的经济较发达城市,组建消防直升飞机以及空中救援装备,满足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需要。

4、制定灭火作战计划。为了有效地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消防部门平时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灭火作战计划。其内容应包括:楼房的高度、层数、建筑物构件的耐火极限,火势蔓延的主要特点和应采用的战术措施,登高工具,供水方法和所需要的灭火力量,抢救被困人员和疏散贵重物资的主要通道,参战单位的灭火任务等。计划制订后,还要定期实地演练,搞好协同配合。

5、加强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高层消防管理是预防高层火灾的重要环节,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比一般建筑大得多,一旦发生火灾由于楼层高、人员多、蔓延快、扑救和疏散困难,往往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加强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 四.笔者结语

高层建筑火灾与普通建筑火灾相比,扑救难度大,技术、战术要求高,对建筑物火灾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制定科学合理的灭火救援预案,依据现有的消防装备,加强实战演练,不断提高消防部队处置高层建筑火灾的能力,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利益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佚名.浅谈现代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预防扑救措施. 中国科教期刊学会

第9篇:高层建筑消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坡地建筑;建筑高度;防火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坡地建筑在我国的山地、丘陵地区是属于最典型的建筑形式之一。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地区,就像重庆市。重庆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以丘陵、低山为主, 平均海拔4 0 0 米。地势从南北两面向长江河谷倾斜, 起伏较大,多呈现“一山一岭”、“一山一槽二岭”的形貌。地质多为“喀斯特地貌” 构造。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坡地建筑更是常见。笔者对重庆市的涪陵辖区做了一个统计,1 997—2002年审核的324幢高层民用建筑, 其中,坡地建筑为1 1 6幢,占了总数的3 6% 。随着近几年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大移民建设步伐的加快, 坡地建筑的功能也逐渐向着多样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与现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于是, 如何在坡地建筑消防设计的防火审核时既坚持原则, 又做到不影响西部大开发和移民搬迁进程, 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坡地建筑的火灾危害, 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大移民服务,已经成为了我们消防工作者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坡地建筑的定义以及现行消防规范对建筑高度的定义

1、坡地建筑的定义

指建筑底层座落于坡底,其上某层与坡顶相连接的建筑。如图一所示。从图

一看出坡地建筑一般表现两个特征:一是建筑座落于坡底并以坡底场地为室外地面;二是其上某一层或几层以天桥或平台与坡顶相通,并以坡顶场地为其上部建筑的室外地面;其中至少有一个室外地面能作为人员疏散及消防扑救场地。图下图坡地建筑示意图

2、现行消防规范对建筑高度的定义

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坡地建筑的建筑高度与建筑防火类别确定

1、建筑高度是衡量建筑安全疏散、消防扑救难度和火灾危险性的一个非常关键性的内容和标尺,同时也是定性建筑的消防设计的一个重要手段,就目前来讲我国家相应的防火设计规范中,建筑高度的解释为: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但是这不是一个唯一的坡地建筑室外地面标高,由于底层地面跟平顶层地面具有差异,因此会有两个不同的建筑高度出现;怎样来对建筑室外地面进行确定,是一个首先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建筑高度的确定,在本文中,笔者觉得想要确定坡地建筑的建筑高度,就要参照系各个平地建筑,同时在衡量建筑物的安全疏散和扑救难度时以参照系来作为标准。在满足相应设定的、特定的条件之下,可以按上层建筑高度或者层数,以及下掉层建筑高度或者层数,来当做各自防火设计的建筑高度或层数,并以其中建筑高度或层数大概的来确定建筑类别。

坡地建筑就出现两个建筑高度H或H2,在消防设计及建审工作中,建筑物的建筑高度是必须首先确认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便确定建筑物适用于《建规》或《高规》。在《高规》中还须对建筑物进行进一步分类,影响消防设计中各系统的方案及参数的选取。

《建规》中对处于阶梯式地坪的建筑,其建筑高度的划分有一个原则:当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设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要求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或设有尽头式消防车道时,可分别计算建筑高度。否则,仍应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 者确定。如图二所示。

图二阶梯式地坪建筑示意图

2、在实际坡地建筑防火设计及建审工作中对坡地建筑建筑高度的确认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一)按《建规》或《高规》各部分不同功能的人员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是否独立;

(二)消防车道能否到坡底及坡顶。按《高规》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三)高层建筑不同功能区的垂直及水平方向的防火分隔措施应按《建规》或《高规》的要求进行有效分隔;

(四)对于坡地高层建筑,建筑高度的确定及建筑防火类别的划分可参照《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50/5031-2004执行,但须在消防设计前将防火设计方案报当地消防主管部门审批备案。

四、坡地建筑的消防扑救场地设计

因为室外地面具有很大的高度差异,所以坡地建筑周边道路纵坡也大(有的达到8%甚至更大),在设计消防扑救场地的时候要把坡地特点结合起来,重点注重这些因素:因为室外地面竖向具有很大的高度差异,所以坡地建筑通常无法形成环形消防车道,所以在设计坡地高层建筑的时候要设置消防车道,并且沿着建筑的两个长边,也就是底层和平顶层进行设置,同时要对消防车的回车场地进行设置,按照高规4. 3. 1条进行;做为消防扑救场地的消防车道设置在靠坡地建筑消防登高面一侧,同时要控制纵坡不能超过百分之3%,按照低规6. 0. 9条进行,如果邻近建筑扑救面的道路或者场地的坡度都比上述限值大的时候,要对专用的消防扑救场地平台进行设置,该平台要对消防车的通行和回车要求进行满足,也可以考虑利用下掉层在平顶层地面高度的大型平屋面做为消防扑救场地;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泵结合器及消防水池取水设施的布置要科学的结合消防扑救场地,实现便捷的特点,按照低规6. 0. 8条进行。

五、工程实例

重庆南平某商住楼工程,如下两图图所示,城市干道在建筑基地的东南,路面高程是116. 2米;城市支路在基地西北侧,路面高程是128米。此建筑的设计跟坡地特点相结合,在设计建筑底层室外地坪的时设置在了东南侧的城市干道地面,将两层裙楼的屋面做为建筑平顶层的室外地面与城市支路相连接,下掉层设置为平顶层以下的两层裙楼,上层设置为平顶层及以上的十八层住宅。消防车道和回车场地的设置利用了裙楼平屋面,设置成了建筑上层的扑救场地,建筑上层的消防登高面设在北,或者是在西北侧,下掉层与上层的安全疏散楼梯进行分别设置,并且完全的分开,下掉层跟上层都具有独立,而且属于两个防火区域,建筑防火设计按建筑上层的高度和层数确定防火类别,该工程按高层二类进行防火设计。

六、结束语

坡地建筑因为具有本身的特殊性,所以建筑接地形态跟平地建筑有很大的区别,在进行建筑防火设计的时候要对室外地坪特点进行充分考虑,考虑到工程实际的合理,因此来对建筑高度和建筑防火类别进行确定,正确划分防火区域保证建筑防火设计的安全可靠,注重节省建设投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山地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冬冬,崔骞.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小议[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0(11)

[2] 杜健,郑亮. 对建筑设计中遇到的若干防火问题的探讨[J]. 科技资讯. 2007(22)

[3] 王俊贤. 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初试[J]. 安徽建筑. 1998(06)

[4] 谢金容,吴涛,陈志龙. 人防工程建筑防火疏散设计实例[J]. 地下空间.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