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范文

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精选(九篇)

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

第1篇: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放样;测量

中图分类号:X799.1 文献标识码:A

1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特点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中,由于高层建筑的体形大、层数多、高度高、造型多样化、建筑结构复杂、设备和装修标准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各部位的水平位置、轴线尺寸、垂直度和标高的要求都十分严格,对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也高。为确保施工测量符合精度要求,应事先认真研究和制定测量方案,拟定出各种误差控制和检核措施,所用的测量仪器应符合精度要求,并按规定认真检校。

2 高层建筑的轴线投测

完成高层建筑地下工程施工以后,对高层建筑的主轴线控制桩进行校测,然后把各个轴线在地下构造物的侧面和顶面进行测设,在根据已有的±0.000水平线,把±0.000标高也在地下构造物顶部的侧面进行测设,高层建筑主体结构首层的施工的定位依据就是这些轴线与标高线。在建筑物不断升高的同时轴线也需要依次向上投测。最为重要的是控制好建筑物主轴的投测,它对各层放线和结构垂直度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投测方法。

2.1 全站仪法或经纬仪法

当施工场地比较宽阔时,可使用此法进行竖向投测,安置全站仪或经纬仪于轴线控制桩上,严格对中整平,盘左照准建筑物底部的轴线标志,往上转动望远镜,用其竖丝指挥在施工层楼面边缘上画一点,然后盘右再次照准建筑物底部的轴线标志,同法在该处楼面边缘上画出另一点,取两点的中间点作为轴线的端点。

图1 减小经纬仪投测角

当楼层建的较高时,全站仪或经纬仪投测时的仰角较大,操作不方便,误差也较大,此时应将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引测到远处(大于建筑物高度)稳固的地方,然后继续往上投测,如果周围场地有限,也可引测到附近建筑物的房顶上。如图1所示,先在轴线控制桩A1上安置经纬仪,照准建筑物底部的轴线标志,将轴线投测到楼面上A2点处,然后在A2上安置经纬仪,照准A1点,将轴线投测到附近建筑物屋面上A3点处,以后就可在A3点安置经纬仪,投测更高楼层的轴线。注意上述投测工作均应采用盘左盘右取中法进行,以减少投测误差。所有主轴线投测上来后,应进行角度和距离的检核,合格后再以此为依据测设其他轴线。

2.2 吊线坠法

当施工场地周围的比较拥挤,经纬仪不能在建筑物以外的轴线上进行安置时,可以选择吊线坠法对竖向进行投测。吊线坠法与吊垂线法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由于线坠的的重量相对较大,为了避免风力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将吊线坠置于建筑物的内部。

事先在首层地面上埋设轴线点的固定标志,轴线点之间应构成矩形或十字形等,作为整个高层建筑的轴线控制网。各标志的上方每层楼板都预留孔洞,供吊锤线通过。投测时,在施工层楼面上的预留孔上安置挂有吊线坠的十字架,慢慢移动十字架,当吊锤尖静止地对准地面固定标志时,十字架的中心就是应投测的点,在预留孔四周做上标志即可,标志连线交点,即为从首层投上来的轴线点。同理测设其他轴线点。使用吊线坠法进行轴线投测,经济、简单又直观,精度也比较可靠,但投测费时费力,正逐渐被下面所述的垂准仪法所替代。

2.3 垂准仪法

垂准仪法就是利用能提供铅直向上洞口十字架(或向下)视线的专用测图量仪器,进行竖向投测。常用的仪器有垂准经纬仪、激光经纬仪和激光垂准仪等。用垂准仪法进行高层建筑的轴线投测,具有占地小、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用得越来越多。

垂准仪法也需要事先在建筑底层设置轴线控制网,建立稳固的轴线标志,在标志上方每层楼板都预留孔洞(大于15cm×15cm),供视线通过。

2.3.1 垂准经纬仪

垂准经纬仪,该仪器的特点是在望远镜的目镜位置上配有弯曲成90°的目镜,使仪器铅直指向正上方时,测量员能方便地进行观测。此外该仪器的中轴是空心的,使仪器也能观测正下方的目标。使用时,将仪器安置在首层地面的轴线点标志上,严格对中整平,由弯管目镜观测,当仪器水平转动一周时,若视线一直指向一点上,说明视线方向处于铅直状态,可以向上投测。投测时,视线通过楼板上预留的孔洞,将轴线点投测到施工层楼板的透明板上定点,为了提高投测精度,应将仪器照准部水平旋转一周,在透明板上投测多个点,这些点应构成一个小圆,然后取小圆的中心作为轴线点的位置。同法用盘右再投测一次,取两次的中点作为最后结果。由于投测时仪器安置在施工层下面,因此在施测过程中要注意对仪器和人员的安全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落物击伤。

如果把垂准经纬仪安置在浇筑后的施工层上,将望远镜调成铅直向下的状态,视线通过楼板上预留的孔洞,照准首层地面的轴线点标志,也可将下面的轴线点投测到施工层上来。该法较安全,也能保证精度。该仪器竖向投测方向观测中误差不大于±6",即l00m高处投测点位误差为±3mm,相当于约1/30000的铅垂度,能满足高层建筑对竖向的精度要求。

2.3.2 激光垂准仪

激光垂准仪,主要由氦氖激光器、竖轴、水准管、基座等部分组成。激光垂准仪用于高层建筑轴线竖向投测时,其原理和方法与激光经纬仪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对中方法。激光经纬仪一般用光学对中器,而激光垂准仪用激光管尾部射出的光束进行对中。

3 高层建筑的高程传递

高层建筑各施工层的标高,是由底层±0.000标高线传递上来的。

3.1 用钢尺直接测量

一般用钢尺沿结构外墙、边柱或楼梯间,由底层±0.000标高线向上竖直量取设计高差,即可得到施工层的设计标高线。用这种方法传递高程时,应至少由三处底层标高线向上传递,以便于相互校核。由底层传递到上面同一施工层的几个标高点,必须用水准仪进行校核,检查各标高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其误差应不超过±3mm。合格后以其平均标高为准,作为该层的地面标高。若建筑高度超过一尺段(30m或50m),可每隔一个尺段的高度,精确测设新的起始标高线,作为继续向上传递高程的依据。

3.2 悬吊钢尺法

在外墙或楼梯间悬吊一根钢尺,分别在地面和楼面上安置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楼面上。用于高层建筑传递高程的钢尺,应经过检定,量取高差时尺身应铅直和用规定的拉力,并应进行温度改正。

结语

高层放样测量精度的高低对工程质量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测量人员要想做好测量工作,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水平,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同时对测量的新方法新手段也要及时学习,确保测量工作准确快速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方超平.高层建筑的测量控制研究[J].科技资讯.2009(34).

第2篇: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范文

Abstract:At present our country extra-high building's energy conservation question, has arous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close interest, speaking of the above question, only depends on the domestic architectural design unit's designed capacity not to be impossible to solve completely, the domestic research strength and the design strength union attacking a fortified position aspect not yet forms, but also lacks government's policy guidance, therefore has the massive foreign country Consultant firm to involve the domestic major issue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consultation, because constructs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standard to China to grasp insufficiently, and did not understand that the topicality climatic resource, technical ability, after the Jishui equality, caused on the building enclosure shaping to appear impractically repeatedly has gathered the national condition the wrong design.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节能设计

Key words:Extra-high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design

目前国内针对超高层建筑工程所探讨的关键技术问题多是结构的安全,而对于所面临的建筑节能问题研究和技术投入不够。在2005年《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颁布之前,包括超高层建筑在内的公共建筑,基本没有开展工程建筑节能的设计和审查,标准颁布之后,尽管一些地区对照建筑节能标准约束了工程设计,但还存在诸如建筑节能模拟优化设计技术障碍、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约束不及、工程设计依据的节能目标短视等一些关键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首先,超高层建筑的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技术看,建筑的高度变化导致相关参数的变异,进而影响建筑能耗的变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度超过100米以上除太阳辐射可以认为基本不变以外,其它的气象参数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通常根据气象观测资料构建的典型气象年数据中,地面风速是取自地面高度10米处,如地面风速为2米/秒时,则在100米的高空风速会依据指数规律提高到3米/秒,若高达400~500米时风速可达到5米/秒以上,温度随高度的变化也会有明显的降低,通常会有每百米高度的温度下降0.6~1.0℃,仅这个变化足可以相当于把建筑物移动了一个2级气候区。而依据国内建筑节能的设计能力来看,大多数设计单位所掌握的用以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都不能反映气象参数沿高度的变化规律,也不能够反映建筑围护结构沿高度变化的表面热交换能力的差别,这就势必无法准确地计算建筑物的能量消耗,更无从谈及科学合理地设计建筑物制冷、空调、配电等一系列设备系统。

其次,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所能约束的节能技术还不能够完全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在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涉及到遮阳、通风等技术的规定,对超高层建筑无法适用,标准规定的建筑能耗的权衡判断方法也是基于建筑物全楼整体建模的一种评价方法,而受目前能耗模拟工具的计算能力所限,超高层建筑中的计算对象(如房间数量)规模远远超出了软件的计算能力。从根本上说,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问题,实质是一个在技术上超出了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所能控制的新技术问题,如果草率地执行现行标准,则工程设计的技术依据显然不足。

再次,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仅仅局限于当前建筑节能50%的目标,不符合国家长远发展要求。应根据当地的技术经济能力,结合国家建筑节能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出工程的实际节能能目标(即节能率),只有以此为前提做出的节能设计才能体现行业进步,否则,如此重大工程,在投入使用后的不远将来,必然会面临国家节能规划目标的提高而锒铛沦为不节能建筑。

第3篇: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测量要点,控制网建设,关键技术

引言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在此基础上高层建筑在施工各个阶段的相关工作细节也往往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而在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测量环节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但是因为高层建筑相对一般建筑的结构复杂程度更高,垂直高度也更大,从而使得对建筑测量工作中干扰更大,测量精度更难以控制,对于保证其工程施工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采用合适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并且掌握好施工测量中的控制要点,从而保证测量效果。基于此,本文就测量技术在实际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高层建筑测量要点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好相应的控制要点,这样才能保证测量效果。在进行施工前的测量时,需要充分了解相关工程的特点,包括图纸内容、意图、轴线间位置关系等;对制定好的测量方案应当进行自检,并且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核,只有测量方案正确才能保证后续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测量过程中的各项原始数据都要进行必要的复核,包括红线桩位置、水准点位置标高等;在测量开始之前还应当对建筑场地周围环境情况进行详细的观测记录,并且保存原始影像资料,为后期可能发生的纠纷提供依据[2]。在施工测量过程中,应当注意合理布置施工控制网;对高层建筑和周遭环境的沉降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做好测量精度控制工作。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市地标建筑群的核心建筑,建筑位置为市主干道路十字交叉路口,建筑面积约52万m2,地上建筑67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314.17m,主体结构将采用矩形钢制框架、核心筒、外伸臂结构,该建筑建成后将成为该市金融行业发展和现代城市建设的新里程碑。

3控制网布设

该施工涉及的专业工程多,每个工程的进度也不一样,考虑到整个工程的施工精度与各个分工程的测量精度能够衔接的更加精准,因此在工程施工前会首先构置好整个工程建设的测量控制系统,然后分两个级别布设测量控制网。

3.1Ⅰ级场区控制网

首先校核基准点,然后根据建筑结构及施工区实际情况将点位布置在主楼垂直中线及F轴借线两端,采用一级导线向场区内共引测6个控制点,并埋置强制对中墩作为施工控制网,定期校核,导线实测灵活、受制约小,导线边长要一致,相邻两边的长度之比要小于1∶3。施工现场的高程控制点采用二等精密测量方法测量后,直接设置在强制对中盘中心螺旋顶端圆头上(如图1所示)。

3.2Ⅱ级建筑物控制网

Ⅱ级建筑物控制网是在Ⅰ级场区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的,首先利用全站仪坐标法在首道环撑上测设联测控制点,控制点位采用测量支架,然后在点位上再采用全站仪坐标法在基础底板上测设建筑物施工内控网。针对该工程的核心筒的结构及施工工艺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后,将对核心筒的测量采取分段传递的方法,内部控制点将根据核心筒截面的变化进行位置调整。

4高程控制测量

4.1高程控制网建立

当整体建筑工程施工到水平面(±0.000)时,将在工区范围外设置3个高程基准点用以进行首级控制网的高程测量,用作上部结构高程控制的依据。然后引测3个楼层控制基准点与高程基准点联测,测得数据与要求比对,误差必须在规定要求范围内。在核心筒每层的侧留洞墙面引测3个1m高程控制基准点,然后与高程基准点联测,误差符合要求即可使用。考虑到结构压缩变化与误差累计等影响因素,要对测放的高程控制点每3层与钢结构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核,误差在要求内直接使用,如果误差超出规定,就要重新调整投测高程及控制点然后再进行复核。

4.2全站仪天顶法的应用

为了降低测量的累计误差,在高程控制传递过程中每个转换层的传递将使用悬挂钢尺法实现,并使用全站仪天顶法在每10层进行一次高程中转控制。具体做法如下:1)地上第一层基准点测量引测。当第一层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利用水准仪在剪力墙外墙面引测第一层的1m标高线,并对引测点在墙面进行复测闭合后使用墨盒弹线进行标示。2)地上各层标高测量引测。高层建筑的地面建筑的基准标高点引测将使用全站仪从首层向上进行引测,然后再每10层进行一次中转,其中各楼层的标高的测量则是利用卷尺顺着外墙面向上进行。全站仪引测的方法如下:a.在首层架设全站仪,测量厂区内气温气压情况,然后按照测量数据进行全站仪参数设置;b.在核心筒1m标高基准线上设置水准标尺,转动全站仪照准部至水平位置(天顶角为90°),后视水准标尺得到以期高度值,然后设置仪器反射棱镜的常数;c.利用预留测量洞口使用全站仪向上测量距离,将接收设备放在要测量标高的楼层对准全站仪。

5核心筒施工测量控制

该高层建筑先进行钢结构的搭建然后再进行土建施工,核心筒采用爬模工艺,核心筒的垂直度对建筑安全影响重大,因此测量控制尤其重要。首先在核心筒4个角焊接4个测量平台,然后用激光铅直仪将激光控制点投测到平台上(见图2),投测的控制点则将被作为核心筒的施工控制点,并通过全站仪测量控制点间的角度和距离,经校核无误后用于控制核心筒爬模施工。

6沉降观测与控制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都是有严格规范标准的,其中对建筑的沉降观测和控制都有明确规定。一般的高层建筑都会有地下部分,首次观测在基础的纵横线选择好位置埋设好临时沉降观测点后进行,然后随着建筑层数升高,临时观测点也向上层移并进行观测直到+000,再根据要求埋设永久观测点,并且根据施工情况每层复测一次,直至竣工[3]。一旦监测到整个工程项目中任何一部分的沉降程度超过规定要求,必须积极上报,然后组织技术人员对沉降超标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整改预案。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指标要求见表1。

第4篇: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范文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新材料;节能;设计;钢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现代城市间竞争程度不断激烈,为了提升城市的形象,管理者不得不修建大型建筑与超高型建筑,扩大旅游与商业贸易活动。同时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可用建筑面积越来越小,地皮成本越来越高,在同样的面积下,开发商都希望通过提高层数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能够提升开发商的品牌影响力。根据这个趋势,未来超高层建筑的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多。

超高层新型材料的选择

2.1高性能钢

随着现代钢结构工业的不断发展,在超高层建筑中使用大型钢结构已经逐渐成为趋势。同时由于层数不断提高,造型不断趋于多样化,对钢结构的性能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有关钢性能方面,主要是对于张力、拉力、屈服强度以及耐震性等方面提出要求。同时在加工与安装时,对于形状尺寸的精度也需要加以注意。目前对于建筑用钢,其屈服强度多是在100公斤以上,其中位于400以上占一半之多。随着我国钢材质量的不断提高,屈服点的提升大大保障了钢结构的刚度,避免了钢结构在中间位置产生一定的屈曲变形。在钢结构进行高层施工时,也可以不断提高可焊性。[1]尤其是在一些地震多发的城市,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应用时必须要考虑地震因素。在确保在一定强度的地震作用下,建筑仍然不能失去应用的基本功能。这就要求现代钢结构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

另外一些低屈服点钢与tmcp钢也是新型设计材料。在低屈服点钢材中,隔震构造技术得到了充分地应用,建筑物通过特殊的位置就能够把地震或其他的震动产生的能量进行吸附,避免对主体造成破坏。所以低屈服点的钢主要是在超高层建筑的特殊部位使用。新型490级建筑使用的tmcp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的冶炼问题。以往为了获得大跨度的钢结构,要通过加入碳元素的方法不断增大断面与厚度,所带来的问题就是钢结构的可焊性降低。热处理钢目前已经开始应用于超高层建筑中,不仅减轻了传统的钢材质量,同时也能够适应更多的施工方法。

另外为了提高钢结构的可焊性,能够在振动时不断吸收过大的能量,所以需要保持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同时根据目前所有施工单位的经营现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性也将会成为一大因素,这些都促使了sn钢的出现,通过多种规格的sn钢可以通过厚度与等级的不同应用于国际上多个规格标准,从而大大提高了应用范围。[2]

2.2钢筋混凝土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钢筋混凝土的等级、使用性能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提升。目前超高层建筑的钢筋结构的强度已经可以达到近1000mpa,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近于100mpa。这些都与上个世纪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正是由于这些材料的性能不断提高,才促进了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顺利进行。[3]

2.3钢管混凝土cft结构

随着高强度钢的不断应用,钢的截面积不断被缩小,这也就带来了屈服强度与刚度下降的缺点,而采用cft柱则是解决此类问题最好的方式之一。Cft柱结构体系采用多种形状的圆柱,内部填充上混凝土,从而形成钢与混凝土的有机结合,形成强大的结构体系,这种体系的结构强度非常大,使用寿命极长,具有良好的刚度与防火性,在超高层建筑中使用此类结构体系是目前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采用cft柱的结构体系,柱内的混凝土由于受到压力作用从而向横向不断进行扩展,由于钢管的约束,从而提高了单位体积内的强内与变形能力。钢管的变形则同样会受到混凝土的约束而得到不发挥,提高了刚度。[4]随着设计的多样化不断发展,多种多样的组合方式都被应用于建筑领域,未来在超高层建筑中,cft柱的作用将会体现地更加明显。

超高层建筑节能设计思路浅析

3.1超高层建筑节能优化参数不完善

虽然超高层建筑不断出现在城市的繁华地带,但在建设过程中的优化设计却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利用自然因素来实现节能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在节能优化设计时,设计者对建筑的高度与环境影响无法准确掌握,造成了计算偏差或遗漏问题。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往往与一般建筑不可相提并论,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中的气象指数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5]目前很多的模拟软件都无法准确地计算出当地的环境变化参数曲线,对于建筑表面的热交换能力差别也就难以计算清楚。超高层建筑的能量消耗计算存在着误差,内部的空调、配电系统的合理设计也就随之产生了一定的问题。

高度是超高层建筑的最明显的特点。在设计时,要把高度概念放在节能设计的第一位,把相关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当地的四季气候条件均了解清楚,通过软件模拟与计算,力求准确掌握超高层建筑本身的环境影响曲线,从而对整个建筑的节能打下基础,在对内部进行设计时,也可以做到有据可依。[6]

3.2相关建筑节能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由于我国的相关标准制定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在对超高层建筑的节能技术尚未研究透彻的情况下,制作相关的标准几乎也起不到指导作用。目前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更是难以与超高层建筑相适应。超高层建筑中对于遮阳、通风等技术标准几乎可以没有借鉴意义。目前相关的节能标准中对建筑物能耗的判断多是采用整体建模的方法进行的,但超高层建筑的相关参数却非常庞大,利用基本的建模软件实现起来非常困难。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目前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已经超过了目前相关的国家标准问题,如果还一味地执行目前规定的标准,不但起不到节能作用,反而会影响到建筑的功能与质量。

3.3要设定更为长远的节能目标

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与改造都将会涉及到相当大的工作量,成本不菲。在节能设计时需要根据可持续化发展战略要求,提出比相关的国家标准更为严格的目标。一般建筑的节能不达标时,改造甚至重建都有可能,但在超高层建筑节能在若干年后不达标时,则很难实现进一步节能设计与实施。在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时要把目前的相关节能标准作为基础,再次进行更加严格与长远的节能目标设定。[7]

3.4超高层建筑的布局设计

目前超高层多是以单体建筑为主,而且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单体的写字楼、公寓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在户型选择与合理设计对于通风的影响非常大。在对超高层建筑进行节能设计时,要对其通风进行充分考虑。超高层建筑的高度非常高,风压也就会很大,这些风压有可能会造成开窗困难,同时也对于冬季的保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在布局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向频次,同时对建筑的门窗开启形式、户型选择等都要进行综合考虑。[8]

除了在布局方面进行考虑外,还需要利用绿化空间对超高层建筑进行节能优化设计。在超高层建筑的表面进行绿色植被种植设计,将会对绿化环境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有利于空气的净化;超高层的向阳面与楼顶,均可以采用自然采光的方式,利用太慢能转化为更多的电能,在楼顶实现空中绿化。目前薄膜型的种植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楼顶绿化设计,将会推动空中绿化事业的进一发展。

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新型材料开始进行设计、试验与应用。在现代建筑领域,要大胆创新,对新的技术与材料勇于尝试,通过对新型结构钢材、高等级钢筋混凝土的应用,实现超高层建筑的质量提升。在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光照、通风与绿化对于超高层建筑的影响,通过对环境的不断改善,提高空间利用率,让人类与自然通过建筑实现近距离接触。通过现代软件与计算工具,对超高层建筑的能耗进行设计,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设定更加长远的节能目标,从多个角度入手,把超高层建筑的节能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去实践。

参考文献:

[1]张龙革,刘国霞.浅析超高层建筑新材料的选择与节能设计[J].今日科苑,2007,16:138.

[2]安国文.超高层建筑节能设计若干问题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3:158.

[3]李飞.多孔金属表皮在湿热地区建筑中的适应性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4]吴佳南.基于低碳理念的厦门地区住宅建筑方案设计研究[D].华侨大学,2012.

[5]刘晓春.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

[6]梁水明.超高层建筑主体部分外立面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2.

第5篇: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措施;质量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尤其是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高层建筑在地基基础、上部结构、装修标准、消防疏散、使用功能以及施工组织、现场管理等方面,与多层建筑相比,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质量是建筑的生命,也是建筑事业的生命,应该把提高高层建筑工程质量作为今后建设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

1 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由于高层建筑结构规模庞大、功能繁多、系统复杂、建设标准高,所以其施工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1.1 规模庞大,工期成本高

高层建筑体量大,建筑面积达数大,所需投资往往比较多,这样建设单位的资金压力非常大,资金压力体现在工期成本高,一旦工程延期往往会急剧提高投资成本,降低投资收益。

1.2 基础埋置深,施工难度大

由于建筑结构稳定和开发地下空间的需要,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都比较深,而深基础施工周期长、施工安全风险大。

1.3 结构高,施工技术含量高

高层建筑较其它建筑最为显著的区别是高度大。目前高层建筑高度已经达到828m。高度的不断增加和造型的奇特都会增加高层建筑结构施工难度。

1.4 作业空间狭小,施工组织难度高

高层建筑是垂直向上伸展的建筑,这一特点决定了高层建筑的施工只能逐层向上进行,作业空间非常狭小,施工组织的难度非常高,必须有效利用作业时间和空间,提高施工效率。

1.5 建设标准高,材料设备来源广

高层建筑多为设计标准比较高的建筑,有些属城市标志性的高层建筑尤其如此。业主和建筑师为了打造精品,往往采用比较先进科技成果,这对总承包管理能力是一个严峻考验,管理前潜胜要求相当高。

1.6 工期长,冬雨季施工难以避免

高层建筑体量大,施工周期也长,我国全部竣工的建筑单栋平均工期为10个月左右,规模大的高层建筑施工工期甚至超过2年。因此,施工过程中冬雨季恶劣天气不可避免。特别是随着施工高度的增加。作业环境更加恶劣,风大、温度低都给结构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1.7 材料设备垂直运输量大

高层建筑体量巨大,施工人员上下的交通流量比较大,垂直运输体系的效率对提高施工速度影响极大。

1.8 功能繁多,系统复杂,施工组织要求高

现代高层建筑往往功能繁多。为了实现建筑功能,系统也就非常复杂,除了建筑结构外,还包含强电系统、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系统、消防系统和楼宇自控系统等。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保质保量完成这些系统的施工,对总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2 提升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提高地勘质量,夯实地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委托勘察设计时,应该核查勘察设计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和资质等级。同时,要加强对中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协调管理,监督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监理。勘察单位应严格遵守建设部《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承揽和开展勘察业务活动。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已通过施工图审查的,要及时联系原审查机构,并将修改后的施工图文件报原审查机构审查;已开工建设的,应及时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并通知施工单位立即停工,采取补救措施。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施工图审查要求,对勘察报告和施工图审查文件进行复查,发现有违反强制性规范和安全隐患的,应要求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整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应及时报告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2.2 做好施工过程中的“三线”控制

轴线、标高、垂直度类似于建筑物的经络。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三线”的控制是高层建筑的一大难点。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条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200*8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200mm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四个洞口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这其中对四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因施工过程中模板、浇筑、加载等原因,洞口标高可能失去基准作用。为此必须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同时辅以直径为12钢筋控制该部位楼面厚度,确保标高的准确。

2.3 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

剔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当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测试大于设计强度时,也不一定就是强度评定合格了。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标准差的问题。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

2.4 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按合同到位并认真履行职责

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按合同到位履行职责和实施工程监理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有些高层建筑施工,名义上由一级企业承包,合同规定施工管理人员是高资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实际派驻的管理人员素质很低,加上甲方代表临时凑合,结果事故不断发生。

2.5 减少设计变更

高层建筑常常是城市的标志和景点,涉及面很大,其结构安全固然十分重要,但环境规划、交通布局、消防疏散、装修格调也同样重要。因此,决策者在工程设计审定前应充分酝酿,尽量减少在施工中途的设计变更。

3 高层建筑钢筋质量控制

高层建筑工程体量大,框架、剪力墙节点多,且节点钢筋相互交叉错综复杂,钢筋布置很密,而这些节点是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部位,应当引起参建各方的高度重视。在施工之前,必须严把钢筋的质量关,绝对按设计要求标准、规格进料,材料质量要经化验,以化验单为依据,不合格品一律不准使用。要加强自检、互检、抽检工作,对绑扎完毕的钢筋,一定要与设计图纸相核对,不得有任何误差。高层建筑钢筋的连接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的位置,相邻钢筋接头的距离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同时重点检查直螺纹接头的形式检验报告,每验收批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级别的性能要求。重点检查剪力墙洞口的加筋和连梁的配筋及钢筋的锚固长度,剪力墙边缘构件的配筋,框架柱核心区箍筋的加密位置,顶层框架柱、梁的边角,节点钢筋的锚固,当建筑工程有转换层等重要部位构件时,钢筋绑扎成型后应会同设计、监理单位共同进行验收。

4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关社会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作为建设参与者,必须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责任的精神,切实增强质量责任意识,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把提高工程质量作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而为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姚敏.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第6篇: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范文

【关键字】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住房和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城市中,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满足更多大众的需要,高层建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当今的大型商场、酒店和住宅都采用高层建筑的方式构建。高层建筑整个结构较为复杂,施工周期较长,要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完成工程建设,需要工程施工方提出科学有效的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策略。

1 高层建筑的特点

要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首先分析下高层建筑的特点,通常而言,高层建筑的主体规模较为庞大,楼层通常在9层以上,台北的101大厦楼层多大101层,高层建筑一般具有复杂的功能,可以用作住房商用等,建筑内部的系统也较为复杂,建设要求指标较高,对施工方的建设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建筑规模大,成本高。高层建筑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与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和施工周期。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较大,需要施工方进行详细的计算,对建筑成本做好预算,确保项目投资能够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技术的可靠性,其次,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方要统筹各个部门的施工进度,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计划,这由施工方的项目投资所决定,项目投资较大则使用质量较高的材料。无论施工方式竞标方还是自主施工方,对前期的成本投入都要做好预算,要确保项目投资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地基设置较深,施工难度较大。由于高层建筑的地面建筑较多,真个建筑的重量较大,今年来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坚固的地基不仅能够很好的支撑上层建筑,对抵抗自然灾害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地基施工时,不仅要考虑到地基的坚固问题,还要考虑到综合利用问题,现代高层建筑通常会设置多层地下室,地下室可以用作商用或者停车场。对地基施工周期要做好预算,不能只专注于地标建筑的施工,地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质量。

建筑高,施工技术难度较大。高层建筑最大的特点是高度大,当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为阿联酋的哈利法塔高达828米,这些高度都在不断的挑战着工程的极限,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也不断的增强,温度也越来越低。除了自然因素建筑的造型也影响着施工,要保证建筑造型同时还要抵御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增加了施工难度。作业空间的限制,施工设备使用率降低。高层建筑是采用垂直向上的方式建造的,低层建筑可以采用与底部面积同样的方式进行扩展,而高层建筑则采用逐级减小的方式进行建造,这样可以保证较大的作业面积。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可行性,施工原材料的运输较为复杂,需要使用垂直升降机或者起重设备进行运输,同地面施工相比,运输方式较为复杂,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工期时间长,受自然气候影响大。高层建筑施工量大,施工周期较长,工程作业要受到季节气候的影响,随着季节的变化,雨雪对高层建筑施工和人员安全的保证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高层建筑的功能较为复杂,除了本身所要满足的建筑功能外,在建筑内部还要安装电力系统、空调系统、排水系统等,这些复杂的系统相互交错,需要施工方具有良好的设计和组织能力,能够将这些系统有效实用的结合在一起。

2 施工前期准备措施

2.1 工程地质监测

施工方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实际考察,对当地的地址进行勘测取样,确保所获得的地址参数的正性,通过对当地地质的检测从而确定当地基岩的厚度,地下含水层的深度,土层的厚度等,这些参数对高层建筑地基的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些施工方对地址勘测不重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施工方要派遣专业的地址勘测人员进行勘测,从而确保工程参数的准确性,杜绝弄虚作假,编造数据。

2.2 施工设计方案的制定

首先施工方要严把设计关,对高层建筑进行的施工都是按照总设计方案进行的,大到楼层的整体高度,小到建筑内部的布局走线,所以施工设计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如果是施工方内部指定,公司设计部门要不断的论证讨论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中的每个细节都不要出现问题。施工设计方案可以聘用建筑设计院进行制定,这样可以保证较高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严格考证所聘用的设计方的资质。整体设计方案制定后,应该将设计图纸交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当存在问题时应该要求设计部门进行整改,消除违法建设和安全隐患,严格确保设计方案的可靠性。

3 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3.1 施工原材料的选择

建筑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筑材料的质量,在高层建筑中用到了大量的水泥、钢筋、沙石等材料,建筑施工部门中的材料检验人员要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使用的建筑材料符合建筑施工要求,杜绝收受红包采用劣质产品的现象。对于使用的原材料要进行抽样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杜绝使用,其中所要检测的重要材料有,钢筋的规格是否符合要求,混凝土的结构轻度是否符合要求等。

3.2 施工设备的选择

建筑施工进度对建筑质量也有重要影响,通常施工企业会与投资方签订项目验收时间,这就给施工方带来一定的时间压力,如果工程时间紧迫,施工方往往会偷工减料,降低工程质量,所以施工方应当适当选用高效的施工设备来提高工作效率,常见的施工设备有打夯机、搅拌机等,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4 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4.1 对施工测量的控制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要把握好施工精度较难,在施工中经常存在着移位或者偏差的现象,要确保建筑的整体高度、长度和宽度满足要求,要做到3线控制,确保垂直度、轴线和标高线的准确。通常情况下垂直度要根据高层建筑的柱网的分布情况,将建筑物的四角边墙沿纵横向测设到一层转交边墙上,并进行标记,以此作为测量用的垂直度的标准。轴线通常使用经纬仪结合激光仪的方式进行获取。标高线可以在每层预设四个洞作为标高定位,但由于浇筑,加膜等原因会造成基准标高点不准确,这时可采用多层标高复核,使用水准仪进行抄平,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

4.2 施工中混凝土和钢筋的使用

在施工时,会用到大量的混凝土,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要求,防止混凝土的离散型过大,而造成强度过低的问题,混凝土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高层建筑的质量。除了混凝土以外,钢筋对高层建筑的支撑力也起到重要影响,钢筋的质量有材料监管部门负责,而对施工中钢筋的使用则有施工部门进行负责,施工部门要根据建筑强度的要求使用钢筋,做到改用钢筋的地方不能用其他材料取代。

4.3 高层建筑裂缝的处理

通常高层建筑中的混凝土强度较高,很容易产生裂缝现象,水泥的热化作用,也会释放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温度变化,由于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作用,往往会产生裂缝现象。裂缝不仅使建筑物的美观受到影响,同时还对建筑物的整体的耐用性产生影响。为了避免产生裂缝,可以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尽量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量,同时可以掺杂适量的缓凝剂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5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内容与常用方法

根据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阶段划分,其质量控制相应的划分为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根据控制的主体对象不同又分为对人的控制、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材料的控制、施工方法的控制、施工环境的控制(即4MIE)以及施工工序的控制。

5.1 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即对施工前的准备阶段进行的质量控制,要求预先进行周密的质量计划,一方面强调质量目标的计划预控,另一方面是按质量计划对质量活动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控制,它是整个质量控制的关键。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事前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勘察、设计的质量审查控制;对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行为的控制;对工程所需的材料的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用机械、设备的审查;对施工方法、方案和工艺进行审查;审查与控制施工环境与条件方面的准备工作情况;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并下达各部位的质量标准;把好开工关。

5.2 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对施工过程中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即质量产生过程中各项技术作业活动操作者在相关制度的约束管理下,去完成预定的质量目标。另一方面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还有来自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检查检验以及来自企业外部的工程监理和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等的监控。事中控制虽然包括自控和监控两个环节,但关键还是企业增强质量意识,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充分发挥操作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把坚持质量标准作为根本,从而达到质量控制的效果。在工程项目的质量形成过程中,事中质量控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序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及工程质量的预控。

5.3 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对于施工过程所完成的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使用价值的最终产品及其有关方面的质量进行控制,它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事后质量控制一般有以下内容:对整个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审核提交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审核提交的竣工图;对于工业建筑还要组织联动试车;整理各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数据及报告;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档案应齐全完整。

6 施工人员的管理

施工队伍的素质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在进行建设施工时,应对施工个负责人进行任务分配,下达相应的任务指标,定期对指标进行检查,确保工期的进度。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则更为重要,首先要确保施工人员听从指挥,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其次需要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能够看懂设计方案自行进行操作。再次需要施工人员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按照预期完成建设任务,进制无故旷工、磨洋工的现象。

总之,现代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采取合理科学的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做好预算、施工、管理,在施工中要时刻注意影响施工质量的各个隐患,对施工中的各个细节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世琴.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2]田月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3]李冬瑾.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过程控制[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4]孙嘉琪.中国水电基础局办公楼施工管理概述[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07

[5]黄树龙.框剪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J].广东建材,2009

第7篇: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技术管理;质量控制

Abstract: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the reasonable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reduce the cost of the investment have crucial role.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thoroughly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a set of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ntrol method is high.

Keywords: high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echnical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体。由于高层建筑具有工程量大、结构复杂和涉及工序多等基本特点,无疑给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要严格把控,因此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层建筑的工程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复杂,具有如下的工程特性:①施工准备工作繁杂,预埋、预留作业量大;②专业工种多,交叉频繁,机械化程度高;③基础较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④高处作业多,材料、设备吊运量大;⑤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工期紧。因此,基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复杂性,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预测,采取各种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做好每个阶段和每道工序的有效把控,以切实保障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的原因分析

现代城市高层建筑的构造和功能越来越复杂,无疑对于施工技术质量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每一项施工技术既有其特定的作业空间及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它技术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施工技术上未能全面充分的考虑,使一些交叉作业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一些质量问题;另外,为了迎合现代高层建筑个性化的设计理念,要求每一栋建筑都具有各自的特性和基本施工要求,小到每一条管线、每一个小配件都有特定的要求,无疑在客观上增加了建筑施工的技术难度,尤其是技术产品的更新速度不断的加快,施工人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这些信息,这也也给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

三、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

1、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三线”控制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垂直度、轴线、标高是三个关键的控制点。由于其涉及面比较广,操作难度系数大,很容易发生位移和计量不准的现象。

⑴垂直度的控制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垂直度,首先要确定建筑物四个边角柱的准确位置。在未进行四个边角柱的模板安装时,先在柱外层弹出厚度线,确定具体标准后,再立模、加支撑, 利用吊线或经纬仪计量的方法准确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确定垂直度与水平度成90度角后,接着依照模板外边基线加固支撑,并浇筑混凝土;等四个边角柱拆模后,其它各列柱以此四边角柱为基线,进行水平和垂直的拉线,以控制各建筑部位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⑵轴线的控制

在确定结构施工复核基线无误后,一层楼面施工时,以基坑平面作为基准,纵横向上预埋多块200*200* 8mm钢板,并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以上高层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作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预留200* 200mm方洞, 利用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然后再用经纬仪和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以准确计量各层的基本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⑶标高线的控制

每层预控轴线至少留四个洞口进行标高的定位, 在建筑物四角特定位置设立层高和累计层高复核点,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 以水准仪器抄平,复核此四点是否保持同一水平面,以有效防止累计误差过大。

2、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控制

⑴ 加强混凝土强度的评定

严格按照高层建筑基本特点,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抵制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认真依据GBJ 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对混凝土强度分批进行检测评定。一个合格的高层建筑,必须保证由强度等级相同、配合比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使得混凝土试验值的标准差过大。若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分批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也同时符合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

⑵严格养护制度

由于高层建筑工程复杂,一般都采用泵送混凝土。但是因为抢工期的原因,使得养护时间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所以对于浇筑量大的大体积混凝土要有合理的养护方案,从水源和时间控制上等多方面全面考虑采取措施,并且根据规定不同配合比、不同强度的混凝土来合理确定一定的养护时间,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同时也要加强养护期的实时督查。

3、关于防止高层建筑裂缝的控制

⑴实施“放”或“抗”的措施

建筑整体按一定距离设置永久性伸缩缝;建筑的外墙面按适当的位置预留分隔缝等。

要重视结构钢筋的配置,对采用混凝土小体积砌块等轻质墙体,增设间距小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中部位置增设厚度为120mm与墙同宽的混凝土腰梁;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边框的加强;对于两种不同结构体交接位置,用钢丝网对每边搭接不小于150mm进行处理。

⑵实施“放”、“抗”相结合的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混凝土的裂缝,就要加强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浇筑后的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要合理有效的把控好构件的湿润养护,更好的防止表面水分蒸发的加快,以有效的避免因产生的较大收缩而引起的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要着重控制其温升及降温的速率,以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在养护过程中,加强对表层、中间、底层温度跟踪监测,对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温差要控制在25℃以内,以避免因温差过大而产生混凝土裂缝。

四、结语

随着高层建筑结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做好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管理和控制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建筑人员一定要不断地总结、完善施工技术经验,以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宝仓.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6)

2、吴修方.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控制对策浅析[J]. 中国科技财富, 2011,(03)

第8篇: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范文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铝合金模板 木模板 铝木组合模板体系 创新性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 TU208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结构,它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建筑施工时,模板体系的正确选择关系到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等。

铝合金模板系统最早诞生于美国,是新一代的绿色模板技术。铝合金模板系统主要由模板系统、支撑系统、紧固系统、附件系统等构成,可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各个领域。铝合金模板系统具有重量轻、拆装方便,板面大、拼缝少、精度高、浇筑的混凝土平整光洁,使用寿命长、周转次数多、经济性好、回收价值高,施工进度快、施工效率高,对机械依赖程度低、应用范围广等特点。相对而言,传统的木模板,比较常见的是杨木模板和松木模板,比较轻,成本略低,但是耐用度不高、重复利用率低,且随着低碳、节能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减少对木质模板的使用是人们广泛思考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种高层建筑、大中型商业建筑、厂房不断涌现,对模板体系的应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现阶段,铝合金模板大量应用于高层建筑,既减少了对木材的损耗,又大大地提高施工进度并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是低碳社会的大势所趋。

然而,铝合金模板是根据工程标准层结构、构件规定位置、几何尺寸定制的定型模板体系,适用于标准层结构施工,对于高层建筑中的非标准层(一般为避难层等特殊用途的楼层)无法继续使用。本论文将以深圳创业投资大厦项目为载体,针对非标准层如何选择模板体系这一难题进行。

二、工程概况

深圳创业投资大厦位于深圳市高新区填海六区01-11地块,总建筑高度为202.4m,为一栋超高层建筑,地上44层,地下3层,其中15层、30层为避难层。本工程为矩形方钢管混凝土交叉斜柱外框筒+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类似筒中筒结构体系,如右图--核心筒模型。

核心筒标准层选用铝合金定型模板体系,相比标准层,非标准层层高有一些变化,综合考虑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后,排出了重新配置一套木模板或铝合金模板的选择,对非标准层选用铝合金模板与木模板拼接的组合模板体系。

本文将论述非标准层铝合金模板与木模板拼接的组合模板体系施工工艺,同时进行成本对比分析。

三、非标准层铝木组合模板体系施工工艺

核心筒外墙以内为核心内筒,外墙以外为核心外筒(外悬挑梁板)。

标准层核心内筒层高为4.1m、核心外筒层高为4.1m,非标准层1(14层、29层)核心内筒层高为4.4m、核心外筒层高为4.1m,非标准层2(15层、30层)核心内筒层高为4.5m、核心外筒层高为4.8m,核心筒楼板厚度为150mm。

(一)非标准层1施工工艺

非标准层1核心内筒层高(4.4m)比标准层核心内筒层高(4.1m)高0.3m,而核心外筒层高相同(均为4.1m)。

用16mm胶合木模板制成300mm高的木箱子,加固于原来标准层的铝合金定型模板体系核心内筒梁板模板之上,再按照原来标准层的支撑体系、加固方法安装并加固铝合金模板。

同时,在外墙外侧加固800mm高的16mm胶合木模板、在内墙外侧加固950mm高的16mm胶合木模板,通过φ16-20对拉螺栓与木箱子相连接,对拉螺栓间距为450mm。木模板与铝合金模板接缝处利用角钢、螺栓固定。立面图(CAD)及现场图效果如下:

图1 非标准层1铝木组合模板拼装

(二)非标准层2施工工艺

非标准层2核心内筒层高(4.5m)比标准层核心内筒层高(4.1m)高0.4m,非标准层2核心外筒层高(4.8m)比标准层核心外筒层高(4.1m)高0.7m。

步骤一:在非标准层2内墙内侧与外墙内侧加固500mm高的16mm胶合木模板,在距离核心内筒梁板350mm高处设置φ16-20对拉螺栓,与墙柱另一侧木模板相连接(800mm与950mm的16mm胶合木模板),对拉螺栓间距为450mm。木模板加固后,即可进行非标准层2部分墙柱的混凝土浇筑,浇筑高度为0.5m。立面图(CAD)及现场图效果如下:

图2 非标准层2木模板拼装

步骤二:拆除上述的模板体系后,只留下非标准层2中350mm高处的对拉螺栓,在对拉螺栓上放置50×100的木枋压脚,然后,利用标准层的铝合金模板体系对剩余部分墙柱以及梁板施工。步骤一中浇筑非标准层2中0.5m高墙柱,伸入铝合金模板100mm,以防止二次浇筑时漏浆。

非标准层2剩余部分铝合金模板安装、加固后详图见立面图5,非标准层混凝土浇筑后详图见立面图6。

图3 非标准层2铝合金模板拼装

四、成本控制对比

(一)经济费用对比

表1(木模板、铝合金模板与铝木组合模板费用对比)

层 工程量

(m2) 木模板费用

(万元) 铝合金模板费用

(万元) 铝木组合模板体系费用

(万元)

14 1950.04 11.018 265.205 非标准层在原来铝合金定型模板的基础上,

共使用木模板大约1000m2,

总费用为 5.65万元。

15 2141.43 12.099 291.234

29 2002.81 11.316 272.382

30 2150.89 12.153 292.521

木模板周转次数大致为2至3次,若对非标准层采用铝木组合模板体系,大约需要1000m2的木模板,所需费用为5.65万元;若对非标准层全部配置木模板体系,大约需要3300.00m2的木模板,所需费用为18.634万元;若对非标准层全部重新配置铝合金模板体系,所需费用更高。

由上表数据可知,对于非标准层,相比全部配置木模板,铝木组合模板体系共节省费用12.984万元。

(二)时间成本对比

若全部配置木模板施工,每层模板安装与加固共用9天;若全部使用铝合金模板施工,每层模板安装与加固共用5天;若使用铝木组合模板体系施工,每层模板安装与加固共用6天。因此,通过模板体系的优化设计,使用铝木组合模板体系进行非标准层施工,为整体施工节省了12天时间。

五、结语

在飞速发展的建筑业中,需要更多、更新的创新工艺来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难题,这些新技术和新工艺既可以解决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又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施工单位可通过现场实际情况,创造性的采用某种新技术来解决施工难题,缩短工期、降低造价,以创新性的思维和技术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缩写组.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第9篇:高层建筑的高度标准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强度控制;三线控制;裂缝控制

1.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

强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强度。高层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那么如何克服和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这一关呢?

1.1配比的选定

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l%,强度降低5%-10%。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1.2严格养护制度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天:全湿养护3天:空气中养护28d分别为2:1.5:1.由此可见养护的重要性。

1.3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

剔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当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测试大于设计强度时,是否就是强度评定合格了呢?不尽然。《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标准差问题。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

2.高层建筑“三线”控制

轴线、标高、垂直度类似于建筑物的经络。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三线”的控制是高层建筑的一大难点。

2.1垂直度的控制

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条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较验,这样更能增添垂直度的准确性,同时加上内、外双控使高层建筑的竖向投测误差能减小到最低限度。

2.2轴线的控制

轴线传递。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200*8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 200*200mm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过程线的控制。挂起两条线,浇好剪力墙,这是过程线控制的关键。浇筑剪力墙,宜用18mm厚优质胶合夹板,外墙组合固定大模,内墙散装散拆进行组合模编号。这样墙体平整度得到了保证,但更要注意的是墙体的垂直度。为此:①模板支撑时严格控制好剪力墙的四角,确保四个角的垂直度偏差在最小范围内:②浇筑混凝上时,在剪力墙外平面的腰部和顶部挂双线,确保线和模板始终保持一致,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从而达到线性控制的目的。

2.3标高线的控制

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四个洞口(一般高层至少要由3处向上引测)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

这其中对四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因施工过程中模板、浇筑、加载等原因,洞口标高可能失去基准作用。为此必须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同时辅以直径为12钢筋控制该部位楼面厚度,确保标高的准确。

在大楼四角、四周具备条件处设立层高、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向上都附以该位置进行复核,防止累计误差过大。层面标高复核过程中必须实现每层面的四个洞口控制点与外层高复核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方能确认标高的准确性,达到标高控制的目的。

3.建筑裂缝的控制

裂缝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愈合等几大类型。虽说骨料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观裂缝不可避免,但从质量角度考虑应尽可能减少。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下面主要叙述有关对裂缝的“放”、“抗”相关措施。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在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措施。

“放”的措施: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一周,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

“抗”的措施:①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

“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需主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在前3天)。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宜控制在25℃以内,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