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对心理学的了解精选(九篇)

对心理学的了解

第1篇:对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在心理学研究中,主客体都是人,因此主客体的关系表现为“我—你”的关系,伽达默尔这种“我—你”关系划分为三种[1],每一种类型都体现着主体对客体不同的态度。(1)第一种类型的关系是把人(被试)当成物,当成对象,用科学的态度加以把握,从同类的行为中概括出典型的规律性认识或类型化的认识,以便对人的行为作出某种预见和一般的把握。人的行为不过是作为我们把握人性的工具,人变成了一种研究手段,在这里,人的行为与动物的行为没有本质的区别。(2)第二种类型的关系是把人当作人,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反思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要求理解者完全排除自身的历史性与偏见,进入到被理解对象的历史中,设身处地的把握与理解对象。这种关系过分强调了被理解者的历史性,但忽视了理解者自身同样具有历史性。(3)第三种类型的关系是不仅把人当作人,而且理解者与被理解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之中,彼此是开放的,伽达默尔称这种关系是“效果历史性的关系”。

根据这样的关系,心理学研究也可以区分为“独白”的心理学与“对话”的心理学。

一、“独白”的心理学

主客体的关系是哲学永恒的话题,心理学的发展也是围绕这条线索展开的。古希腊时期主客体的关系是一种统一的关系,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是代表。从近代的笛卡尔开始,树立了主体理性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哲学上奠定了科学的基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模仿的对象,在独白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你”关系首先表现为“人—物”的关系,表现为理性的独白,追求绝对的理性,将世界看作是主体理性的附属。主体是绝对的控制者和支配者,客体是受支配和被控制的,因此,理性的独白也可以称为主体的独白。受19世纪生物学与物理学的影响,心理学从成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就致力于模仿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主体设立起来的知识框架,目的是用理性控制与支配自然。自然世界是科学的对象,即客体,科学的目的在于使自然以主体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就成了理性的独白。此时,科学家面对的是物,是客观对象,由于客观存在没有主体性,是完完全全的客体,因此,在针对自然客观存在的时候,这种“独白”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心理学从一开始就陷入到自然科学的理性独白之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最早是灵魂,从词源上来理解,"Psychology"(心理学)一词的意思是指"Psyche—logos"(心理的理念或学问),也就是关于灵魂的研究。心理学首先面对的是人自身的心灵问题,在心理学的早期萌芽时期,心灵问题基本上包含在哲学研究之中,人们通过反省自己的心灵,通过与别人的交谈和交流,共同探讨心灵的问题,苏格拉底将这种方法推向了一个高峰,这种思想方法被称为“精神催产术”,真理就在平等的谈话交流过程中显现出来,但科学家认为这样的方法缺乏实证研究,不具有真理性。这种状况到了近代得到了改观,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借鉴的模式。前心理学中“人—人”的关系蜕变成了“人—物”的关系,人不再是目的,而成了用来了解人性的工具,成了物,成了对象。在这种“人—物”关系中,理解一个人和理解一个典型事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通过对同类的行为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性,在这个时候,同类的行为变成了我们把握人性的工具,仅此而已。在这种研究中,人被物化,完全服从于理性的解释。在康德看来,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研究应当具有伦理性。伽达默尔也批评了这种把人对象化的做法,“这种遵循18世纪方法论思想和休谟对此所作的纲领性表述的社会科学方法,其实是一种效仿自然科学论的陈词滥调”[1],如果把人对象化,势必产生对方法的崇拜。事实上,科学心理学一直致力于研究方法的精巧化,注重程序性的东西,在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之间更偏向于研究方法和手段,忽略了研究的现实性与内容性。

“独白”的心理学追求对心理的形式化解释,用对心理行为的研究代替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研究,用对理性思想的研究代替了对现实个体与人群的研究。注重心理的结构与形式,忽略了作为心理行为的实际生活内容。为了完成对心理行为的形式化的解释,“独白”式的心理学对科学方法有一种渴望,将科学方法运用于心理经验,包括那些超出科学方法论控制范围的对真理的经验,如个体的心理生活、文化经验。如果在研究中发现科学方法不适用于这些经验,就把这些经验排除在研究之外,带有强烈的“方法中心”的情结[2]。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研究手法,用个案的研究来证明普遍的真理,用归纳法揭示普遍的原理,这是一种证实的过程,这样的作法遭到了科学哲学家波谱的批评。心理学过分追求形式化的解释与自然科学的精神有关,自然科学遵循三大研究原则,即,自然一致性原则;实体原则;因果性原则。自然一致性原则认为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适用于所有的对象,即不管怎样,事物现象背后存在着共同遵守的规律。科学的目的就是去解释普遍的规律,即使研究具体的对象,目的也是试图用个别的实例去证明和补充普遍法则。实体原则认为在事物之外存在着一种实体,这种实体实质上就是事物的一种模型,是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的,以自然科学观的视角看,不同学科都有不同的实体概念,例如,就社会学的研究而言,“社会”就是一个实体,就心理学的研究而言,实体就是“心理”。在这里,实体就是建立在个别基础上的一般普遍性。因果性原则表达了一种现象之间的连续关系,一旦确定两个或两类事件之间存在一种因果联系,那么就可以肯定相同的原因会产生相同的结果,即同因必然产生同果。坚持因果性的原则导致将心理生活的主观理解性与体验性抹煞,使心理生活成为一种客观经验的存在,成为可以共证的对象。回顾近现代科学心理学,很大程度上是在“独白”的状态下发展的。无论是逻辑经验主义,还是逻辑实证主义,都过分强调研究的客观性,观察的中立性,而语义模型理论则突出了研究者的逻辑演绎,更没有考虑到对象的主体性。艾宾浩斯为了研究人类记忆奥秘,在实验室里用一些无意义音节组成的学习材料替代有意义的现实的学习材料,排除或忽略了被试的主观感受,诸如情绪、体力、动机、兴趣等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出了关于人类的遗忘规律,显然,这样的结论并不具有普遍的解释效果。赫尔试图完全用数学的推理来解释和预测人类的行为。学习心理学家桑代克用对白鼠的研究解释了人类学习的三大定律,托尔曼在实验室通过对白鼠学习情况的研究,发现了人类的“潜伏学习”。斯金纳也是试图把实验室的强化理论运用到整个人类行为的解释上。同样的,现代认知心理学也试图通过电脑对人脑的模拟来揭示思维的机制。这些都是一种“独白”的行为,因为在这些研究中,主体与客体是分裂的,是“人—物”的关系,二者是处于对立之中的。

“独白”的心理学过分夸大了作为研究者的主体的地位。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科学家是绝对的主体,自然物是绝对的客体,自然物是统一在主体理性的范畴中,是用主体理性的语言来表达的。心理学家将这样的研究模式运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变成了绝对的主体,被研究的人成了绝对的客体,在实验研究中尤为如此。心理学家强调自身的主体性,忽略了被研究者的主体地位,将被试视为一种模型化的存在,把被试从现实社会关系中分裂出来,实行价值中立。在很大意义上,被试变成了一种符号,一种普遍规律的个别表征。心理学家用理论模型对生活世界加以解释和说明,他们遵循的是因果原则,通过世界事实的模型,对生活世界进行预测和控制。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家进行的研究工作是一种“独白”,没有考虑到被研究者的感受、社会背景、需要与动机,没有考虑到个体与群体的心理生活,一切都服从于研究者的程序,而研究者又服从于理性的规范,服从于理性的“独白”。美国心理学是这一现实的代表,研究者在科学的研究程序中得出了结论,然后把这些理论无论制地推广到其他社会和民族,用以解释所有的个体与群体,忽视了理论解释效能的文化差异性与有限性。研究者一厢情愿地为所有人、所有行为构筑统一的心理模式,这样显然夸大了研究者的主体地位。理性的“独白”由此蜕变成研究者的“独白”。

在“独白”的心理学中,“我—你”关系还表现出另一种形式,即“你”被承认为一个人,而不是物。在这种关系中,要求“我”必须完全排除自身的历史性和偏见,客观地了解“你”,还“你”真实的面目。这实际上犯了19世纪施莱尔马赫与狄尔泰的历史主义的错误,因为它忽视了“我”本身的历史性,在这样的关系中,主体是在完全“倾听”客体,是另一种形式的“独白”。这种关系在本土心理学的研究中尤为典型。如在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中,就存在着这样的“独白”。本土心理学是在反对心理学研究价值中立的浪潮中兴起的一股新兴力量,中国人意识到依靠国外的心理学理论是难以解释本土民众的心理生活的,于是纷纷拿起传统文化的武器与国外的理论分庭抗礼,他们下意识地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视为两个实体,要么是外来文化,要么就是本土文化。近几年有的学者致力于寻访传统概念,从古籍中挖掘传统概念,用传统概念来阐释现代人的生活,还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考证传统概念的原始意义,力图还原这些传统概念的原初意义,仿佛不用本土的传统概念来解释本土生活,那就不成其为本土化。这样做,实际上又陷入到了“独白”的研究当中,这种“独白”不是主体理性的独白,而是文本或对象的独白,是主体对客体的完全“倾听”,是狄尔泰的历史主义的重演。狄尔泰的历史主义要求研究者完全进入到历史文本之中,忘掉自我,彻底的以一种还原历史的态度进行研究。这其实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即主体的丧失。在本质上,这仍然造成了主客体的分离。在实际的理解过程中,要作到主体的“遗忘”是不可能的。本土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不是寻访传统概念,而是阐释当代人的心理体验与感受。只有采取“对话”的形式,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本土与非本土之间才能达成融合。

可以看出,“独白”的心理学实质上是错误地理解了主客体的关系,遵循的是主客体的二分法,没有将二者真正地融合起来,要么是主体理性的自言自语,要么就是完全受制于客体。心理学研究要做到主客体的融合,就必须改变研究方式,从“独白”走向“对话”

二、“对话”的心理学

在“对话”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你”关系既不是“人—物”的关系,也不是“人—人”的单向度关系,而应当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平等和相互开放的关系,即伽达默尔的“效果意识”[3]。所谓效果意识,是指在主客体的交互关系中产生了新的意义,这种意义既不完全属于主体,也不完全属于客体,而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与客体都没有“独立意识”,也没有“依赖意识”,二者是一种对话的关系,主体不排除自身的历史性,客体也不排除自身的历史性,两者的历史性在对话中得到新的诠释,而这种新的诠释恰恰是我们应该研究的对象或目的,即效果现实性。在对人的研究中并不存在着主客体,只有二者的相互作用,即相互理解,强调在“参与”或交互作用中去获得真理或意义。伽达默尔在哲学上进行了一次变革,既批判了西方近代哲学以来过度膨胀的主体性,也批判了历史客观主义,重新界定了主客体关系,这为反思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对话”的心理学首先要排除理性的“独白”,避免“人—物”关系的自然科学模式,不再把人当作理解人性的工具,而是把人当作目的。主体有自身的历史性和前见,客体也有自身的历史性和前见,在心理学研究中,心理学家不是绝对的主体,被试也不是绝对的客体,被试不是符号,他具有现实的关系、背景,有真实的动机、兴趣、情感等等。在研究中,主试与被试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彼此开放的关系,主试不是试图去将被试的个别特征抽象为普遍的法则,而是理解被试的行为,在具体的历史关系中理解被试,不夸大主体的地位。研究者主动地参与所要认识的对象,既不过分突出主体性,但也不能使主体性丧失。当主体试图去理解对象时,一方面,主体自身带着“有色眼镜”,另一方面,对象也同样生活在历史性之中,当进入研究时,二者便开始了一种平等对话和彼此理解的过程。事实上,在心理学理论的产生过程中,这种现象一直伴随着心理学家。心理学的研究在本质上就是“我—你”的交互作用过程。如美国的心理学家,他们是在美国的本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自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因此他们的理论明显带有美国文化的印痕。但同时,他们又是美国文化的解读者,正是这两层关系造就了美国心理学。中国的心理学也是如此,当外来理论进入本土文化以后,不管意识到没有,本土化就已经开始了,而不是如现在有的学者认为的那样:本土化必须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在本质上,心理学就是本土心理学,因为主体与对象之间永远都是一种相互理解的过程。个体的心理生活是个体对世界的主观把握和体验,它始终处于一种“视域融合”的状态。所谓视域融合,是指个体的心理生活既不完全是过去的经验形成,也不完全是当下的生活体验与理解,而是一种现在与过去的交融。换句话说,心理生活不是一种静止的实体,而是个体生活经验的融合,个体心理生活的现实性体现在经验的交互融合之中。有的学者提出必须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学,实现彻底的本土化,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本土化的进程从一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他们的研究。我们理解中的外来理论已经超出了它们的原初意义,我们在接受它们的时候,已经自觉地把它们纳入到我们的认识范畴之中了。就如同翻译语言,当一种语言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它的意思就已经发生变化了,既不是前一种语言的完全再现,也不是后一种语言的自言自语,而是两种语言的融合。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从西方理论进入中国就已经开始了,而不是明确提出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20世纪80年代。

“对话”的心理学应当抛弃对心理行为的形式化解释,避免用抽象的原则来替代现实的关系。“对话”的任务是理解,不是解释或说明,“独白”则是试图去说明对象,用主体的语言来规范对象。在研究个体心理生活的时候,“对话”尤为重要。人的经验有两种,一种是生活的经验;一种是科学的经验。生活的经验是个体的主观感受,是不可重复的,具有一次性和历史性。科学的经验则是可以重复的,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重现。对人来说,更根本的是生活经验,虽然这不是科学本身,但却是科学的前提。人们最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意义是一切科学认识的基础与前提。随着科学认识的发展,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科学的实践与运用促使科学认识获得不同于生活世界的意义的地位,从而使科学世界的意义支配和指导着生活世界的一切。心理生活是个体对世界的一种主观把握和体验[4],因此,对待人的心理生活,应该理解心理生活是怎样形成,从而理解它的当下状态,而不应该试图为个体心理生活建立原则性的规定。不同个体的心理生活是有差异的,如果一定要认为个体心理生活有共同点,那么这种共同性就是不同个体面对的相同情境。在这个意义上,个体心理生活是具有共通性的,但仅此而已。也就是说,心理生活的本体意义体现在个体与文化以及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它并不抽象地存在于“某地”或“某时”。在本土心理学的研究中,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研究“古人心理”、“集体主义”、“民族性”等课题,这些课题本身并不具体。抽象化的研究目的是为这些命题寻找一种共性,而不是去理解具体的人群与个体对这些命题的注解。社会—历史的经验是不能以自然科学的归纳程序而提升为科学的,而应该在现象的一次性与历史性的具体关系中去理解现象本身。自然科学的普遍性原则只适用于宏观层次,而人是具有意志自由的存在,具有不可预测性,因而不具有被控制性。研究心理生活的目的不是寻求普遍原则,而是强调“理解”,不是急于建立理论体系,而是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要面对具体情境中的具体人群,理解与阐释他们的心理生活,不应该为心理生活寻求普遍性。在心理生活领域,只能“理解”,而不能预测与控制。人是历史性或时间性的存在,海德格尔将这种存在称为“此在”,即人在世界上或社会中存在的这一事实本身,它具有时间流动性。每一个体都在时间的流动性中存在,换句话,每个人都有历史性,而且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在理解个体时,必须将个体置于具体的情景之中,充分考虑他们的现实性。本土心理学在研究心理生活时,必须确定心理生活是一种连续性,不能还原为单个的片断。

“对话”的心理学还强调研究的整体性。“独白”的心理学是将人类活动孤立地置于某处,用“标本式”的方式加以研究,目的在于从每一个单独的事件中寻找到他们彼此的联系。这样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研究陷入到了方法与程序的泥潭,也使心理学的学科统一性受到了严重的危害。“对话”的心理学主张采用整体性原则,将个体的活动与行为置于社会、历史、文化之中。因为,一方面,个体是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塑造者,另一方面,个体也是社会、文化和历史的产物。要理解个体的心理行为及心理生活,就必须了解整个文化与时代的特征,反过来,要理解文化与时代,也必须了解个体。20世纪50年代以前,心理学史主要是按编年史的体裁撰写,主要涉及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主要讲述大人物和大事件,更多地考虑了宏观面,是“自上而下的历史”,俗称“旧史”。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新史”出现了,它是“自下而上的历史”,试图描述被旧史所忽视的无名群众的个人生活[5]。这种变化体现了一种趋势,即整体性的研究趋势,在整体中,局部是理解整体的条件,同时整体又是更好地理解局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整体性的活动,心理学应该在现实的总体性联系中探讨心理现象与心理生活,突出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进入90年代,在西方渐渐兴起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即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以反对实证主义心理学为目标,主张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抛弃传统的二元主义认识论,摆脱实证主义那种“标本式”的研究,强调采用辩证的方法,突出人的社会性和现实性。可以看出,在心理学研究中强调“对话”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对话”是心理学发展的方向,也是心理学重新树立在社会文化和心理生活中的权威和地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 周宁.本土心理学与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3] 洪汉鼎.理解的真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第2篇:对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 心理咨询 认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26

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保持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完成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国家和社会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积极发展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但是,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还存在问题,表现在对心理咨询缺乏了解和信任,对心理咨询的工作还存在抗拒的情绪。作为高校的教育者,要积极研究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心理咨询

对心理咨询的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咨询是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检查和心理测验;狭义的心理咨询则不包括后面三个内容,只局限于咨询师通过书面或语言等媒介了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并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的过程。

2 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认知不足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目前,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认知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心理咨询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认识还不足,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高校心理普查工作缺乏了解

有些同学对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第一,对心理普查工作不了解。本文以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举例说明。心理普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通过心理普查发现的,而在高校的心理普查工作中,能够认真对待普查工作的仅占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一,有接近半数的大学生是敷衍了事,还有五分之一的大学生不参加普查工作。

2.2 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缺乏了解

不了解学校所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在一个对心理健康课程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只了解心理健康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能获得的学分,只关心是否能顺利通过,或是否可以获得学分,对课程的内容和重要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同于普通的选修课程。

2.3 对心理咨询的保密性原则有怀疑

大部分同学对他人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表示理解,但是当自己遇到心理压力或者有烦心事的时候,能够主动到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的同学比例还很低,通过了解他们不去进行心理咨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怕别人知道自己做过心理咨询,会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第二,怕自己的秘密被别人知道;第三,不好意思将自己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师交流。这几方面的问题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中的“保密性”原则不够信任,这也间接反映了高校有关部门对心理知识的普及不够深入。

2.4 没有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作用

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作用有怀疑,有些大学生认为心理咨询工作就是陪人说说话、谈谈心,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效果和帮助。这些情况都反映了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缺乏正确认知。

3 解决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咨询认知问题的对策

3.1 设立心理咨询开放日

可以利用每年5月25日“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1]或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2]等标志性的纪念日,设立高校的心理咨询开放日,邀请大学生群体或大学生代表走进心理咨询室参观,与心理咨询师接触,通过这第一次接触,增加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改变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敬而远之的态度。“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核心内容是: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

3.2 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队伍建设

做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人的因素,在大学生咨询的过程中,首先接触的就是咨询师,咨询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认知。在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中,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还比较少,大多数是兼职的,或者其他岗位人员通过再培训上岗的。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要把人才建设摆在战略的高度,增加专职人员的数量,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心理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注重强化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强化咨询技术的培训,通过专题培训提高咨询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3.3 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心理咨询的效果

一些大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作用,他们认为心理咨询是万能的,只要参与了心理咨询就能快速、彻底的解决任何问题,很多咨询者都希望通过少数几次咨询就可以解决自己问题,而往往经过几次咨询之后,没有出现期望的显著效果就不再参与咨询了,这种想法是不正确也是不公正的。心理问题和其他身体疾病不同,心理问题非常复杂,产生的原因也是很复杂的,而且心理问题是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产生的,与大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和个性特点都有关系。要消除这些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是非常复杂的,有些问题的消除或改善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参加咨询的大学生一定要正确对待咨询的效果,要对心理咨询工作有信心。

4 结束语

研究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的认知情况,有利于帮助心理咨询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特点,在实际工作进行调整,能够更好的把握心理咨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心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依据。

注:

[1]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是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随后十多所高校响应,在2004年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共同决定将5月25日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

[2]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将每年10月10日确定为“世界心理健康日”。

参考文献:

[1]赵杰红.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遇冷原因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9):20-21.

[2]胡伟国.地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0,(3):75-77.

作者简介:信实,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100192

第3篇:对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感悟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84-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扮演着提高学生感悟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重要作用。在常规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了文章的中心大意、是否能够读懂题目、正确作答,对学生感悟能力的提高一带而过或者忽略不计。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对阅读教学指出小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解读新课程标准里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多角度阅读,提高学生解读文本、走进文本、理解文意、情感共鸣的能力。感悟能力的提高能促进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快速理解文本,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与质量。除了传统的多读、教师讲解引导等方法之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感悟能力的培养还有如下几种策略。

1.主题解读与段落划分相结合,提高阅读教学中框架构建对感悟能力培养的指导作用

阅读教学和课文解读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最主要的相似点在于文章的主题都对全文具有统领作用,合理的段落划分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加深感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也要让学生掌握解读文章题目和引导语的技巧,形成通过主题解读大致了解文本内容和表达特点的能力。要让学生掌握在快速阅读中划分段落的方法,提高对文本进行解构的能力。理解了主题,划分了段落,学生在进行文本理解的过程中就有了指引和思路,在出现理解偏差的时候就能够根据文章的框架及时的调整思考方向,而且它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程度。例如《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这篇阅读中,文章作者巧妙设题,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在文章的末尾,不经意间自然点题,恰到好处。学生首先解读题目,知道了文章要表达的是昂贵的医药费和一大杯牛奶孰重孰轻的探讨,在划分段落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听到女孩真诚博爱的话语“施以爱心,不图回报”,而且见证了男孩“知恩图报”的实际行动。通过对文本框架的建立,学生认识到:在别人给了你恩惠时,你应该懂得回报他人;而在你帮助别人时,并不需要去求得别人的回报,因为你也曾经得到过别人的帮助这一文章的中心主旨。学生在感悟文本的时候有了具体的框架指引,感悟更深刻,感悟的文本的技巧更纯熟,感悟能力更强。

2.加强对中心句段的解读,把“文眼”作为切入口,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一般都是从整体阅读开始,但是要想快速、准确、深刻的理解文本,就需要抓住中心句、中心段,切准文眼和文意,通过反复的解读中心句段,达到对文本整体的深刻理解。对中心句的解读,是提高学生感悟能力的主要着手点,中心句具有高度呈现文本意旨、表达作者观点的作用,学生深刻理解中心句,就能在文本的解读中有了主线,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就更准确。对中心段的解读是对中心句解读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提高学生感悟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对中心段的理解,对文本的理解就轻而易举。在理解中心句和段落的过程中,要抓住文眼作为切入口,所谓文眼,其实就是能够高度表达文章主旨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例如《生命的价值》这篇阅读中,学生在阅读过之后能够找到文本的中心句是“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吗?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能够找到文章的中心段落是最后一段,让学生抓住“看重自己”这个文眼,探寻到生命的价值在于自我尊重和肯定,在于乐观而自信的面对生活,不仅理解了中心句,而且也很好的理解了文本的主题。在对这篇阅读进行解读的时候,学生通过中心句的感悟快速的理解了文本,感悟能力进一步提升。

3.学会“窥斑见豹”,用丰富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感悟能力

感悟能力其实是更高层次的联想和分析能力,从阅读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对一些关键词、关键句的分析和解读都和对文本的联想、对已有知识的联想密不可分。由此,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就要引导学生掌握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联想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要学会“窥斑见豹”,“斑”就是关键词、关键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提炼出来的这些重点内容进行深度解析,联想自己既有的知识储备,拓宽对文本的理解;“豹”就是全文、中心主旨,学生在充分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主题等再次感知全文,就能迅速而准确的理解全文,达到对文本的深层次感悟和解读。例如《最贵的蛋是“笨蛋”》这篇阅读材料,学生抓住“善良”“纯真”“微笑”这三个关键词,理解到这三个词代表着对人的赞美,通过联想以前学过的内容,更深刻的理解这三个词对“弱智”这个词语定义的重新诠释,在接下来理解故事情节时,学生都被“笨蛋”所感动,也感受到善良的价值和动人之处。学生通过联想,完成了整篇素材的理解,感悟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小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要创新阅读教学的方式,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提高对阅读教学的整体把握能力,促进小学感悟能力的提高,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也能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佟寅.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习卡片开发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第4篇:对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教学

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最重要和基础的内容是各种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学生认知能力形成、物理规律掌握的前提基础。在实际课堂学习中,由于物理概念相对枯燥、抽象,不易于记忆,所以物理核心概念的教学一直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无论是我们的讲授还是学生的学习难度都很大,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一、核心概念

想要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核心概念。核心概念是西方教育界提出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核心概念有着不同的称呼,如“关键概念”、“大概念”、“基本概念”等,至今学术界对核心概念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

1.大概念

大概念是一定范围内物体和现象的概念,是对一定范围内物体和现象的抽象化解释,用于特定观察和实验的概念则被称为小概念,如宇宙中全部物质都是微粒构成、生物体需要长时间进化才能形成特定条件下的特殊功能等,这些都属于大概念。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部研究员张志中将大概念解释为能带回家的信息,是具体经验和事实都忘记之后仍然能够保持的中心概念,具有对宽广经验事实的解释力。

2.关键概念

首都师范大学讲师黄星认为,关键概念是可以展示当代科学学科图景的概念原理,是学科的主干知识。国内一些学者将核心概念和国外的 Key Concept 对应,如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刘占兰认为,学生学习科学时会在多种情境中应用相同的科学概念观点,在这些情景中将逐渐形成对科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张颖之等人则认为核心概念是学科中心概念知识,包括重要的概念、原理、理论以及一些基本解释。

3.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是我们希望学生记忆、理解且能够在忘记其周边信息之后仍然能够理解和应用的知识。但是张兰却指出,核心概念是某一学科的主要知识领域,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但是仍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学科中心知识。

通过对以上三个概念的分析,我们认为大概念和核心概念之间存在差别,彼此之间没有绝对的从属关系,对于某一学科来讲,如万有引力这样的大概念并非学科中心概念,因此认为核心概念,是经过了检验的,位于学科和科学中心的科学概念,是具有广泛自然事物解释力的知识,是对学科内概念结构的最高抽象和概括。

二、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

学习进阶是对学生在同一主题学习的不同阶段,尤其是概念理解阶段所遵循的连贯的思维路径和学习路径的描述,可以是学生学习预期的参考,也可以是经过科学论证的研究结论,物理概念的学习进阶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更加依赖其他相关概念的学习成果,更需要借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界定核心。

1.加强物理概念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根据上一节的研究,可知物理核心概念是对客观事物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的抽象化描述,是对客观规律的高度总结,但是高中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无论是人生经历、生活体验的缺乏还是生理与心理不成熟,都表现为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困难,因此我们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将核心概念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精心准备,帮助学生建立鲜明的教学情境,提供能够为学生带来生动感性认识的学习材料,从感性认识入手,逐渐加深理解,并最终上升到感性层次。

2.重视教学实验

每一个物理核心概念都是艰辛的思考和实验中得来的,如果可以帮助学生重现物理核心概念被发现的过程,让学生走上物理学家们曾经的探究之路,亲自去探索知识,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对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大有裨益。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能够形成更深刻的感性认知,便于概念的形成和对学生物理学习思路方法的纠正,学生不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物理概念,对事物的理解思维和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如鲁科版高中新课标物理选修 1-1第三章《打开电磁学的大门》,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模拟安培的思考过程,让学生亲自做实验,首先研究电流的磁效应,让学生沿着通电导线的方向寻找磁效应,学生将不能发现电的磁效应,之后我们可以为学生讲述奥斯特灵光一现,将磁针和导线平行放置,发现磁针终于有了反应的故事,并让学生亲自体验。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们,电的磁效应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小到手机、电话、电脑,大到火车、航天器,其内部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电磁体在工作着,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生活都是从 1820 年 4 月的一天晚上,小磁针一次小小的摆动开始的。之后再告诉学生们,奥斯特的这个发现撼动了安培信奉的库伦“电磁不相干”观点,安培对电磁效应进行了无数次实验,最终发现了安培定律,可以让学生们亲自检验安培定律的正确性,最后让学生们了解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告诉学生们,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安培的假说是正确的。

这样结合物理发展脉络的实验设计,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学知识逐渐形成的过程,能够在实验探究中不断加深核心概念的认知。

3.控制知识形成过程

高中物理新课标对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物理核心概念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还应该了解物理概念的产生、发展、完善的整个过程和对概念的延伸。因此教学过程中,导入概念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保证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能够有效衔接,例如在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 1-1第四章《揭开电和磁关系的奥秘》这一章,我们在讲解电磁感应定律时应该带领学生回顾第三章电磁感应现象和安培定律的内容,将其和电磁感应定律相对比,学生能够清晰认识到两个定律之间的相同和不同,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也方便学生理解新知识。

三、结语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教学工作要重视核心概念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给学生提供用于理解抽象核心概念的感性素材,通过基于物理核心概念形成发展过程的物理实验和概念学习过程控制,关注知识接受和形成的过程,通过建立师生之间平等、高效的交流,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对核心概念的纵向理解,完成学习进阶。

参考文献:

[1]樊文娟.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 赤子(上中旬). 2016(19).

第5篇:对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关键字:心理辅导课;备课艺术

上好任何一门课,备课这个环节都非常重要。那如何才能备好心理辅导课呢?笔者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这里想从“三备”的角度谈谈心理辅导课的备课艺术。

一、 备学生

学生是一个个情感丰富的鲜活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着多方面“经验”的独特个体。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需要、动机和理想,走近(最好是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不了解他们独特的、神秘的、真实的内心世界,谈不上备学生。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

1.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来了解。专业书籍指由心理学专家编写的相关心理学专著,他们集中了心理学领域广大专家的智慧。此类阅读有助于教师了解本段学生的普遍心理特点,了解他们逆反心理的产生及其应对方式,了解他们的好奇心,了解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了解他们的意志品质的发展等。比如高中心理辅导老师可以阅读《高中生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在阅读中了解高中生共同的心理规律。

2.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问卷调查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他们对当今某些社会热点现象和人生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的看法。每次新的主题前,可以好好做做这项工作。比如,笔者在上高三心理辅导课前,就做了一番小调查,了解高三学子的考前需求,知道他们存在压力过大、考试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课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通过与班主任、学生交流来了解。班主任是最接近学生的人,和班主任交流有利于把握各个班级学生心理动态。有的课题如《我的父亲母亲》需要了解学生家庭构成(如单亲家庭、隔代教育),这些信息都可以从班主任那里获得。面对面、朋友式的交流容易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态度和深层原因。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走入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而了解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到这些,可以为以后的上课埋下伏笔。比如笔者就常常利用乘车的机会和身边的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喜欢的影视剧、文艺作品,了解他们对“超女现象”、“易中天”、“于丹”的看法,进而在课堂中联系实际,抓住他们的兴趣兴奋点,促进教学。

4.利用网络来了解。如今网络已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媒体,是学生抒发感情、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我们心理老师也可以经常到学生常去的网站逛逛,了解学生网民平时不敢暴露的真实心态。比如笔者就常常去本地学生常去的社区潜水,从崇明网友会到尘爱社区再到百度吧,我追随着他们的身影,关注他们,走近他们,理解他们,有时候还要辅导他们。这些经历都给我的课堂带来了新的触动。有学生曾经感叹到:“老师,怎么你这么理解我啊!”

5.通过阅读“他们”来了解。阅读“他们”指的是看他们看的,看他们写的。看他们看的,有助于了解他们这代人共同的兴趣;看他们写的,有助于捕捉他们独特的内心世界。这也应该成为常规工作。比如笔者借阅过曾登上我校图书借阅排行榜第一名的《像少女一样》这样的纯情小说,知道他们仍然有着纯真的爱情梦想;也浏览过《诛仙》这样风靡网络的武侠小说,知道他们内心向往着玄幻般的无拘无束;我常常关注最近几年的优秀作文,我曾经去图书馆借了好几届的“新概念作文选”看,了解他们这一代人的理想与追求;我还常去看看韩寒的博客,看看庞婕蕾的《穿过岁月忧伤的女孩》,了解一下青少年作家的新作,温习他们青春成长的轨迹。

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准备,心理辅导课非常有针对性,教育目标就会特别贴近学生,也会更容易实现了。

二、 备环境

环境,是教师上课的载体和平台。依据格式塔心理学,不同的教学环境是不同的“场”,对课堂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笔者认为,影响心理辅导课的教学环境应该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硬环境包括:教室的选择与布置、桌椅的摆放、学生分组。这三方面环境都可能对上课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

1.教室的选择与布置

一般来说,在普通教室上心理辅导课,学生常常会比较容易表现出拘束、害羞和独立,对于合作学习、小组探究、行为体验往往难以落到实处。因此这就需要心理辅导老师调动力量,努力为学生创造心理辅导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否则,让学生融入心理课的氛围,则需要心理辅导老师付出更多。心理辅导课的布置有着比较大的自由度,教室可以通过窗帘、灯光、挂图等布置得温馨自然。根据笔者这几年的经验,学生在专用教室上课比较好。一方面,学生进入这个独特的环境,容易融入心理课堂氛围,在体验感悟方面也容易放得开;另一方面,一般专用教室和其他教室相距甚远,也不容易影响其他班级的教学。

2.桌椅的摆放

关于桌椅的摆放,常态应该是全班分为几个六到八人的小组,大家环绕围坐,这样便于讨论交流。但对于具体的每一节心理辅导课来说,这些都有讲究的。比如在上《我的父亲母亲――感恩篇》的时候,不需要小组讨论,为了便于学生自己回忆反思,可以将桌子摆为单人单桌;在上《竞争与合作》的时候,需要四人一个小组,另设观察员座位,可以四张桌子五把椅子排列。

3.学生分组

学生上课需要分组,不同的主题,需要不同的分组。至于小组的组建,可以按教师制定的方法或者按学生的方式进行分组,一般应设小组长(或者轮流)。在需要课堂小组竞赛或者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时候,可以异质分组,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这就为小组成员互相启发提供了可能,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比如在上《思维一转天地宽》的时候就需要异质分组,以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在需要较多交流内心感受的时候,可以同质分组,把性别相同、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的学生组成一个讨论小组,这种组合的优点在于有利于教学目标分层,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比如在上《沟通无极限》的时候,就非常需要他们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种环境下他们更容易感情交融。

软环境指的是课堂气氛的营造、调节与控制。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阴沉、消极的课堂气氛,常常削弱学习的热忱,降低对未来学习的信心;温暖、激励的课堂气氛,不仅能促进目前的学习,而且能培养对未来学习的积极态度。所以心理辅导课的备课,对于气氛的预判必不可少。

1.教师应该了解这节课需要营造怎样的气氛。比如,在上第一节课《师生轻松见面会》时,教师应该营造一种和谐而轻松的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心理课的轻松,教师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心理课神秘感的追问,为今后的上课敞开心扉打下良好的基础。再比如,上《我的父亲母亲》时,教师应该营造一种沉思而感动的氛围,这样学生容易进入对亲情的追忆深思,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

2.教师应该发展自己,努力提高营造课堂气氛的能力。心理辅导课上的气氛渲染与营造,教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调查显示,学生希望心理辅导老师是幽默、亲切、智慧的人。那么教师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笔者本人就有切身的体会,为了提高自己的幽默感,特别注意学习幽默的技巧。在课堂上当气氛有些沉重或者有点失控的时候,一句贴切的俏皮话常常让学生精神大振,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

3.教师应该准备和掌握一定的调节和控制课堂的技巧。有时候,教师因为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所限,不好控制一些气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多下功夫。比如,在上《我的父亲母亲》时,很多学生进入情境,开始沉思,有些女生开始抽泣,这时候有一个调皮的男生开始嘲笑本组的女生哭鼻子,这样课堂的气氛就变了。幸亏课前我讨教老教师准备了一点应对技巧,及时地调整与辅导,场面才没有失控。

通过对这两方面环境的准备,我们的心理辅导课又朝成功迈进了一步。

三、 备教案

备教案应该包括教学主题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首先,教学主题来自哪里?如何选择?换句话,心理辅导课上什么内容?

主题的来源应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教材,一个是学生的需要。目前还没有(其实也不需要)一个统一的教材,所以基本上现在的心理辅导老师对教材的使用都是各自为战,随机而动。而市场上的心理辅导课教材林林总总有很多,如何进行取舍呢?笔者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博览众书,各取其长。使用下来,较好的教材有:上海市教委组织编写的《高中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吴增强主编的《高中生心理辅导指南》以及叶斌主编的《中学生心理辅导自助手册》。心理辅导老师可以尽可能多地积累一些教材,自己进行类比性阅读,选择和自己学生需要紧密相关的主题,进行整合,然后精心设计。这样备课可以既有理论依据,又有现成的活动设计,不用自己从零开始挖空心思去开发。同时非常重要的,心理辅导课的主题选择还要问问课堂更重要的主角――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如果仅仅考虑教师容易掌控课堂,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但对学生没有实际的帮助,这样的课不上也罢。以前,笔者就有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表演各种情绪,虽然很受学生欢迎,气氛活跃热烈,但课后学生的反馈却是“太小儿科了”。现在我常常会在学期上课前,先给学生很多选择,让学生去挑选对自己有用的主题,然后我再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去设计教学进度与教学主题,效果好多了。

其次,教学过程的设计。对于许多老师来说,备课最头疼的除了目标的设定,就是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了,因为这些都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具体到引入点题、体验交流、启发感悟、总结这些具体环节的设计就不多说了,这里重点说说主题活动的设计。心理辅导课大多数时候是活动课,说教非常少,所以课堂上非常需要学生参与体验,讨论交流,甚至辩论。一个优秀的主题活动,可以一下子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投入,或参与实践,不断尝试,乐此不疲;或深入思考,激烈辩论,不明不休。所以如何设计一个优秀的主题活动就成为重中之重了。

经验告诉我,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来想办法:

1.借鉴心理活动课教材。教材中的活动设计也可以作为参考。笔者上课所用大量的活动设计来自对身边这些教材的取舍修改。

2.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如今网络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心理辅导课虽是后起之秀,但因为各位同行的积极分享,心理辅导课活动设计也是非常多。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妨在网络上搜一搜。另外许多企业拓展培训方面的小游戏、小活动也可以引进到我们的心理辅导课堂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就可以用了。

3.自己创造设计。这是最难的,最有挑战的,最需要个人的智慧。很多时候,别人的活动设计不能照搬,照搬容易水土不服。比如笔者在上《心有千千结》的时候,就把经典的“解手链”游戏改造为对成功的理解,过程与结果的思考,成为新的游戏。

4.同行之间头脑风暴。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只有借助集体的力量,才能发挥最大的创造性。在我的身边,有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团队,大家在一起备课教研,进行头脑风暴,分别贡献自己智慧,反复论证各种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最后可以挖掘出新的素材,设计出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第6篇:对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学生 心理特征 档案

新的历史时期,在校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影响院校教育管理质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的一项紧迫问题。落实以人为本要求、紧贴时展步伐、贯彻安全发展理念、顺应学生成长规律、塑造合格有用人才、全面与社会需求对接等方面,都迫切需要在高等院校逐步推行把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

1 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现实意义

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动青年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加强院校德育建设,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引领科学人文思潮的有效平台;是创新推动院校教育管理质量,实现安全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对接社会岗位要求、拉近供需之间距离,整合各方力量的一个链接条、一个数据库、一个参考源。因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解决青年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不多,对自己性格特征定性、把握不准的问题;解决青年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缓解思想压力等方面思想意识不自觉、不主动,方法手段不经常、不科学等系列问题。

(2)解决青年学生与同学朋友之间、解决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解决一线教学和管理人员与院校机关职能部门之间,对青年学生在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思想压力内容、应对压力能力,以及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相关基本问题上的诸多个“不统一”:标准不统一、看法不统一、办法不统一、缓解和解决的步伐不统一、外在因素和内在关系的结合不统一等等方面的矛盾。

(3)解决学科设置、不同专业任课教师之间,在青年学生心理特征问题上,条块分割、重视程度迥异的问题;解决当前专业课授课与心理学基础知识灌输联系不紧、涉及不够,以及运用心理学来提高授课质量办法相对单一的问题;解决师资力量偏重专业课、看重试卷得分,相对忽视对青年学生在人格修养、人格锤炼、心理健康、提升缓解思想压力的能力等方面,教育引导不够的问题。

(4)解决单一偏重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听招呼、守纪律、刻苦发奋,相对忽视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保持良好的处世心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感知正确的人生责任,把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学生心理状态的引导,效果和目的上看成“单打一”的问题。

(5)解决对青年学生初、高中时期的心理特征了解不够、掌握不准的问题;解决管理、教育、授课、机关等方面因人员调整等因素,造成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了解与掌握脱节、教育与引导脱节的现象。

(6)解决院校全面了解学生渠道较少,特别是了解其从小到大的心理状态、性格变化规律不够的问题;解决了解其学习情况多、渠道办法多,而在了解其为人处事、思想意识、立身做人等方面,载体、渠道相对较少的问题。

(7)解决院校与社会在学生心理状态上关注层次不一、心理测试方法不同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当前就业单位了解学生一贯地、系统地心理状态资料很少的问题;解决院校在推荐学生就业、评定学生全面素质等环节,心理素质方面依据不充分、方法不完善、操作欠科学的问题。

(8)解决院校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籍贯地域传统性格特征等方面,办法单一的问题;解决了解掌握学生家庭、亲属、社会主要关系的心理学基本要素不便于操作的问题,特别是解决难以了解其是否有精神病遗传史、家庭重大变故史、反常行为表现史等问题。

(9)解决因当前院校对学生整体心理状态,评估体系不健全、资料不具备、底数不清楚,在实施心理干预、心理教育疏导、预防自杀事故案件等实现安全发展上,效果和招法亟待提高与亟待科学的问题。

2 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基本含义

高等院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主要是指:在大、中专以上院校,对在校学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逐步进行心理学学科数据采集与管理、分析与预测、教育与控制、研究与开发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按照《档案法》、《教育法》和心理工作科学体系,对在校学生的人格种类、性格特征、心理基础、心理状态、心理病症等情况,进行统一的采集、管理、研发、实践等方面的系统工作,为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全面了解自己,提升院校教育管理效益,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事故案件概率,实现安全、和谐发展等方面提供心理学技术支持;也是更加科学地、全面地掌握学生底数,给社会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参考的一项辅助性工作。

3 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

(1)个体上建立学生个人心理特征数据库。主要收集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家庭成员心理状态调查函、每学期心理状态、人格种类、性格特征、人际关系、心理压力、调适手段、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内容。

(2)整体上建立各个班级、科系、专业的学生心理特征状态库。主要收集各个班级、科系和不同专业的重要心理数据与特征;显示各个层次、各种管理教育方法、各个学习阶段之中,对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等。

(3)体系上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操作办法。主要建立各项数据采集制度、采集时间、衡量和评估机制、保密和使用范围等内容;建立研究和总结成果向教学管理一线进行实践的办法、尺度等;明确各级在校学生心理状态、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上的职权划分、纪律要求等。

(4)方向上重点整合院校心理工作方面的软硬件资源,引导改进院校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探索依靠心理学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办校质量的新路子,研究促进院校和谐氛围、德育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的新举措,拉动培育各级为学生当前与今后、能力与人格、智力与心理等全方位负责的新思维。

(5)核心上重点整理分析各个阶段、各个时期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上的新变化、新动向、新特征,为院校的教学工作、研究工作、管理工作、安全工作等提供有力的客观分析、理论依据和办法建议;为用人单位、学生家庭积极反馈意见建议、参考依据。

(6)环节上大力突破一般档案工作难于大张旗鼓、难于引领实际工作的瓶颈问题,不断开创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在坚持保密原则、心理学固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开办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学基础知识辅导、心理问题帮扶活动等,引导学生面对各种压力时自觉在心理问题上找办法;在交友、婚恋、和谐关系、挫折、就业等方面主动调整良好的心态,塑造良好的人格,锤炼良好的品格。转贴于

4 开展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高等院校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一项新的实践与探索,既是原有档案工作领域的新拓展,又是院校教学与管理、功能与效能的新尝试。为了确保正确展开,达到兴利除弊,发挥最大效益,必须重视该项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1)心理特征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本质属性,是档案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档案的定义及档案学科的内涵问题。因此,心理特征档案应有的本质属性,必须合乎原本档案工作的本质属性。同时,作为一种“新型档案”,也必须允许保留与其较为匹配的内涵和特征。应当界定的属性内涵为:必须坚持它的原始纪录性,同时发展“结构说”、“备以查考性”以及电子档案的理论属性,最大化地保持“原本化”与“异化”相结合的属性。

(2)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应该是具有本源性、潜在性、多元性、增殖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其价值实现规律应当是主导律、扩充律和衰减律占主要成分,扩散律实现不大。其作用主要存在于“院校本位化服务”和“社会用人单位的信息资源服务”两个方面,主要在于“资政学生全面发展”。

(3)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与模式。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可以抽象地概括为“资治”、“存史”、防范和教育。虽然具有有限性,但基本保持了“社会化服务”的功能。院校本位看,最大的功能在于它的“休闲功能”。运行模式上基本上属于电子、虚拟和数字化。

5 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把在校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显然是一项新举措、新探索,类似当前院校的档案工作,又区别于传统的档案工作;既关联着一般意义上的档案人员,又关联着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员与体制。因此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实际困难与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勇于尝试、科学运作。

5.1 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问题

(1)传统档案工作的制度上要有新逾越。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数据采集制度与环节等方面,当前与心理学学科所要求的制度还不匹配。比如需要管理、保密的范围就不接轨,哪些该录、哪些不该录等问题,距离较大。

(2)各级思想认识上要有新高度。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从某些方面看,属于院校心理工作、全面建设的奠基工程。从当前的情况看,各级认识上还不够统一,具体步骤上方法各异;比如有的院校仅限于管理范围,有的院校局限于德育教育范围,有的把其看作第二课堂。

(3)院校之间资源共享上要有新突破。此项档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资源共享、服务多方”,但当前的情况明显存在着“各自为政”。比如一所大学难以获取到某个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心理状态、不良心理反常表现。初中、高中、大学分别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势必牵扯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难于收集到系统的数据与情况。

(4)各级认定标准上要有科学统一的尺度。不能一个班级、一个科系、一个院校,都规定一个自己感到便于衡量、便于操作的尺度。应当在既遵守一般档案管理科学、又坚持心理学特有要求的框架内,研究确定出统一的政策与尺度,颁布执行。

(5)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要全面。既熟悉原则意义上档案学科的原则、制度、要求,又要全面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原则与要求。

5.2 应突出把握的几个问题

(1)加强教育引导,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心理特征建档工作重要意义的教育。应当在思想认识深处,确实把此项工作当作一项长远、全面的基础工程来看待,上升到影响院校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全面提升办校水平的重大举措来实践。同时,大力对在校学生、学生家庭进行教育,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建档工作的意义和原则,剔除不良观念,积极主动地配合院校开展工作。

(2)讲究科学、把握政策。档案管理也好,心理学自身原则也好,都有着相对独立、严谨周密的操作体系和政策要求,必须坚持科学的精神、法规的尺度,开创性把这一新生的工作想到位、抓到位、负面问题上防范到位。

(3)精心研究、严密组织。此项工作关系着方方面面,要善于针对院校自身的情况,研究分析相关链的前提工作和问题,以严谨的态度周密考察、认真论证、科学计划、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 王二平.当前在校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文摘,2005(5)

2 张平.解析大学生心理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2006(3)

3 伍震华.再论档案的本质属性[J].档案通讯,2006(6)

4 黄子林.关于档案属性问题的几点认识[J].档案学研究,1999(4)

5 何玲.电子档案原始性的认定[J].中国档案,2001(2)

6 张斌.档案价值论.档案学通讯,2003(3)

第7篇:对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动青年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加强院校德育建设,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引领科学人文思潮的有效平台;是创新推动院校教育管理质量,实现安全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对接社会岗位要求、拉近供需之间距离,整合各方力量的一个链接条、一个数据库、一个参考源。因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解决青年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不多,对自己性格特征定性、把握不准的问题;解决青年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缓解思想压力等方面思想意识不自觉、不主动,方法手段不经常、不科学等系列问题。

(2)解决青年学生与同学朋友之间、解决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解决一线教学和管理人员与院校机关职能部门之间,对青年学生在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思想压力内容、应对压力能力,以及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相关基本问题上的诸多个“不统一”:标准不统一、看法不统一、办法不统一、缓解和解决的步伐不统一、外在因素和内在关系的结合不统一等等方面的矛盾。

(3)解决学科设置、不同专业任课教师之间,在青年学生心理特征问题上,条块分割、重视程度迥异的问题;解决当前专业课授课与心理学基础知识灌输联系不紧、涉及不够,以及运用心理学来提高授课质量办法相对单一的问题;解决师资力量偏重专业课、看重试卷得分,相对忽视对青年学生在人格修养、人格锤炼、心理健康、提升缓解思想压力的能力等方面,教育引导不够的问题。

(4)解决单一偏重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听招呼、守纪律、刻苦发奋,相对忽视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保持良好的处世心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感知正确的人生责任,把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学生心理状态的引导,效果和目的上看成“单打一”的问题。

(5)解决对青年学生初、高中时期的心理特征了解不够、掌握不准的问题;解决管理、教育、授课、机关等方面因人员调整等因素,造成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了解与掌握脱节、教育与引导脱节的现象。

(6)解决院校全面了解学生渠道较少,特别是了解其从小到大的心理状态、性格变化规律不够的问题;解决了解其学习情况多、渠道办法多,而在了解其为人处事、思想意识、立身做人等方面,载体、渠道相对较少的问题。

(7)解决院校与社会在学生心理状态上关注层次不一、心理测试方法不同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当前就业单位了解学生一贯地、系统地心理状态资料很少的问题;解决院校在推荐学生就业、评定学生全面素质等环节,心理素质方面依据不充分、方法不完善、操作欠科学的问题。

(8)解决院校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籍贯地域传统性格特征等方面,办法单一的问题;解决了解掌握学生家庭、亲属、社会主要关系的心理学基本要素不便于操作的问题,特别是解决难以了解其是否有精神病遗传史、家庭重大变故史、反常行为表现史等问题。

(9)解决因当前院校对学生整体心理状态,评估体系不健全、资料不具备、底数不清楚,在实施心理干预、心理教育疏导、预防自杀事故案件等实现安全发展上,效果和招法亟待提高与亟待科学的问题。

2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基本含义

高等院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主要是指:在大、中专以上院校,对在校学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逐步进行心理学学科数据采集与管理、分析与预测、教育与控制、研究与开发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按照《档案法》、《教育法》和心理工作科学体系,对在校学生的人格种类、性格特征、心理基础、心理状态、心理病症等情况,进行统一的采集、管理、研发、实践等方面的系统工作,为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全面了解自己,提升院校教育管理效益,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事故案件概率,实现安全、和谐发展等方面提供心理学技术支持;也是更加科学地、全面地掌握学生底数,给社会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参考的一项辅工作。

3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

(1)个体上建立学生个人心理特征数据库。主要收集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家庭成员心理状态调查函、每学期心理状态、人格种类、性格特征、人际关系、心理压力、调适手段、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内容。

(2)整体上建立各个班级、科系、专业的学生心理特征状态库。主要收集各个班级、科系和不同专业的重要心理数据与特征;显示各个层次、各种管理教育方法、各个学习阶段之中,对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等。

(3)体系上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操作办法。主要建立各项数据采集制度、采集时间、衡量和评估机制、保密和使用范围等内容;建立研究和总结成果向教学管理一线进行实践的办法、尺度等;明确各级在校学生心理状态、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上的职权划分、纪律要求等。

(4)方向上重点整合院校心理工作方面的软硬件资源,引导改进院校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探索依靠心理学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办校质量的新路子,研究促进院校和谐氛围、德育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的新举措,拉动培育各级为学生当前与今后、能力与人格、智力与心理等全方位负责的新思维。

(5)核心上重点整理分析各个阶段、各个时期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上的新变化、新动向、新特征,为院校的教学工作、研究工作、管理工作、安全工作等提供有力的客观分析、理论依据和办法建议;为用人单位、学生家庭积极反馈意见建议、参考依据。

(6)环节上大力突破一般档案工作难于大张旗鼓、难于引领实际工作的瓶颈问题,不断开创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在坚持保密原则、心理学固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开办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学基础知识辅导、心理问题帮扶活动等,引导学生面对各种压力时自觉在心理问题上找办法;在交友、婚恋、和谐关系、挫折、就业等方面主动调整良好的心态,塑造良好的人格,锤炼良好的品格。

4开展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高等院校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一项新的实践与探索,既是原有档案工作领域的新拓展,又是院校教学与管理、功能与效能的新尝试。为了确保正确展开,达到兴利除弊,发挥最大效益,必须重视该项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1)心理特征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本质属性,是档案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档案的定义及档案学科的内涵问题。因此,心理特征档案应有的本质属性,必须合乎原本档案工作的本质属性。同时,作为一种“新型档案”,也必须允许保留与其较为匹配的内涵和特征。应当界定的属性内涵为:必须坚持它的原始纪录性,同时发展“结构说”、“备以查考性”以及电子档案的理论属性,最大化地保持“原本化”与“异化”相结合的属性。

(2)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应该是具有本源性、潜在性、多元性、增殖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其价值实现规律应当是主导律、扩充律和衰减律占主要成分,扩散律实现不大。其作用主要存在于“院校本位化服务”和“社会用人单位的信息资源服务”两个方面,主要在于“资政学生全面发展”。

(3)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与模式。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可以抽象地概括为“资治”、“存史”、防范和教育。虽然具有有限性,但基本保持了“社会化服务”的功能。院校本位看,最大的功能在于它的“休闲功能”。运行模式上基本上属于电子、虚拟和数字化。

5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把在校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显然是一项新举措、新探索,类似当前院校的档案工作,又区别于传统的档案工作;既关联着一般意义上的档案人员,又关联着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员与体制。因此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实际困难与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勇于尝试、科学运作。

5.1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问题

(1)传统档案工作的制度上要有新逾越。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数据采集制度与环节等方面,当前与心理学学科所要求的制度还不匹配。比如需要管理、保密的范围就不接轨,哪些该录、哪些不该录等问题,距离较大。

(2)各级思想认识上要有新高度。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从某些方面看,属于院校心理工作、全面建设的奠基工程。从当前的情况看,各级认识上还不够统一,具体步骤上方法各异;比如有的院校仅限于管理范围,有的院校局限于德育教育范围,有的把其看作第二课堂。

(3)院校之间资源共享上要有新突破。此项档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资源共享、服务多方”,但当前的情况明显存在着“各自为政”。比如一所大学难以获取到某个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心理状态、不良心理反常表现。初中、高中、大学分别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势必牵扯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难于收集到系统的数据与情况。

(4)各级认定标准上要有科学统一的尺度。不能一个班级、一个科系、一个院校,都规定一个自己感到便于衡量、便于操作的尺度。应当在既遵守一般档案管理科学、又坚持心理学特有要求的框架内,研究确定出统一的政策与尺度,颁布执行。

(5)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要全面。既熟悉原则意义上档案学科的原则、制度、要求,又要全面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原则与要求。

5.2应突出把握的几个问题

(1)加强教育引导,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心理特征建档工作重要意义的教育。应当在思想认识深处,确实把此项工作当作一项长远、全面的基础工程来看待,上升到影响院校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全面提升办校水平的重大举措来实践。同时,大力对在校学生、学生家庭进行教育,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建档工作的意义和原则,剔除不良观念,积极主动地配合院校开展工作。

(2)讲究科学、把握政策。档案管理也好,心理学自身原则也好,都有着相对独立、严谨周密的操作体系和政策要求,必须坚持科学的精神、法规的尺度,开创性把这一新生的工作想到位、抓到位、负面问题上防范到位。

(3)精心研究、严密组织。此项工作关系着方方面面,要善于针对院校自身的情况,研究分析相关链的前提工作和问题,以严谨的态度周密考察、认真论证、科学计划、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王二平.当前在校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文摘,2005(5)

2张平.解析大学生心理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2006(3)

3伍震华.再论档案的本质属性[J].档案通讯,2006(6)

4黄子林.关于档案属性问题的几点认识[J].档案学研究,1999(4)

5何玲.电子档案原始性的认定[J].中国档案,2001(2)

6张斌.档案价值论.档案学通讯,2003(3)

7任宝兴.档案价值规律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3(6)

8王向明.论档案馆功能[J].档案学通讯,2003(6

第8篇:对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 听力理解 听力教学 

?一、理论支撑 

?1.心理语言学概述 

?心理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门研究语言行为中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涉及人们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言语产生、语言习得和语言理解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三大课题。 

?2.听力理解简述 

?听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认知和加工的过程,不同的听者对于同一个单词或句子有着不同的理解。心理语言学家将听力理解分为三种模式,即“自上而下”(top一down processing)模式、“自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模式以及“互动”(interactive processing)模式。“自下而上”的过程是从最低的层面开始,往上一个层面发展,下一层面的处理不会受到上一个层面的影响。例如语音的辨认不会受到词汇、句法和话语层面的影响。“自上而下”的模式则相反,上一层面的信息会影响到下一层面的处理。例如句子的上下文可以影响人们对词的辨认。“互动”模式是指听者把听力看作是大脑长期记忆中的背景知识和听力材料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听者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既要运用语音、词汇和句法知识,又要借助长时记忆中的相关背景知识来对听力材料进行处理和加工,从而理解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英语教学法 

?我国外语教学思想观念经历了从结构主义、行为主义途径到交际途径的变革,对我国外语教学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这场变革并没有产生很好的外语教学效果。自语言学作为独立学科成立以来,英语教学研究受不同语言学理论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语言教学流派,各种教学法流派都根据语言学理论对语言本质的认识来决定语言课堂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英语教学研究依据“所教等于所学”的思路,即相信发现某种最有效的教学法,英语教学的困难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这一过程中,从心理语言学理论角度研究的提出为英语教学指明了一条新路。 

?2.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困难 

?1)听辨能力薄弱。听辨能力是指学习者把听到的连续言语信号分解成语言单位并获得有意义的词语的能力。学生听辨能力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词汇层面上的辨认和句法层面上的辨认。 

?2)语篇理解能力薄弱。语篇理解能力是指学习者对所听到的话语或篇章进行综合理解的能力。它主要包含对语篇的中心思想主题大意,句子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及说话者或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理解,它是听力理解的高级阶段。语篇理解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 

?3)听力策略薄弱。心理语言学认为,听力理解是一个识别、记忆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听者能够积极主动采用一些听力策略,会有助于听力理解的提高。然而学生普遍忽视或不善于使用听力策略,主要表现是:(1)听前不善于用所给的信息比如标题、听力理解问题、所给选择答案等对所要听的材料积极地进行预测的信息来缩小注意的范围;(2)在听的过程中忽视记笔记的重要环节,往往是听完一些内容很快就忘了,尤其是一些重要内容和细节;(3)在听力过程中试图听懂每一个词、句,一旦遇到听不懂的词就会“卡壳”,大脑里总是想着前面没有听懂的词的意思,而不能专注于对不断更替的语流的听辩和理解;(4)在听的过程中往往是被动地去接受信息,不能积极地利用联想调动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即长期记忆里的知识对新信息进行有效解读,帮助理解。

?三、评述及展望 

?心理语言学家倾向于把言语理解的过程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认为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对意义构建的过程。经过长期的观察与研究,心理语言学家们发现,我们之所以能有效地获取口头信息,是因为我们不自觉地对进入听觉系统的信息进行了积极

[1] [2] 

的预测、筛选、释义和总结等一系列的心理加工。如果我们能预测说话人下面要说的话包含有重要信息,我们则会集中注意力去听,对要听的内容进行初步的预筛选,从而大大减轻大脑处理信息的负担。因而,在听力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效率,就要顺应这一自然的心理过程。 

?从信息加工角度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理解受到记忆力局限性的制约。人类的工作记忆有两个功能:储存信息和加工信息。当语言理解任务繁重时,工作记忆的运作势必减速,导致部分加工出来的信息被遗忘或被干扰。为此要提高记忆效率,朱放成()认为,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听力思维时效性与大脑对信息的反应和信息作用的时间相关,如听力反应时间,信息变化速度,信息熟悉程度等因素。唐健安()进一步从人脑信息加工理论阐述了听力理解的过程,提出提高听力的方法:()提高感觉记忆的能力,熟悉句型;()提高长时记忆中信息量。之后,陈吉棠(,,,)又多次研究了记忆与听力的关系。他认为,在语言收听过程中,瞬时记忆是理解的前提;而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所有记忆形式中容量最小的,为此,短时记忆的特征要引起对教学方式的思考,并应有效利用速记来增强记忆。 

?过去对关于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方面的研究,其对象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而与学习主体(学生)相关的研究所占的比例则相当低。当代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趋势是研究的重点由研究如何教转移到研究如何学,将重点放到研究学习者个人差异和学习过程的研究。进而,研究的重心要从语言本体、教材与教法转向学习者主体,特别是影响学习者的复杂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学习者的心理过程和认知系统。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实证性研究,为听力研究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结语 

?英语听力理解过程不仅是一个接收信息的过程,还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是学生提高英语成绩的需要,也是提高他们实际交际能力的需要,教师有责任努力探索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而利用心理语言学及其他相近领域的语言学研究成果来协助教学。可以明确教学和练习听力的目的性,增加有效性,提高教和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心理语言学理论的角度去研究,探索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级研究生;四川;成都;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成都;) 

第9篇:对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师生交往理解尊重一、尊重师生交流的三个原则

1.了解。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总有他认定的想法,请试着了解他,不要急于批判他。

2.同理。发挥同理心是了解孩子的第一步,蹲下身来,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去想,您才能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

3.倾听。以耐心的态度,关注的神情,积极倾听,让孩子有完整表达的机会,并同时给予温馨的回应。

上学期因为工作原因,我所带班级更换了任课老师,新老师工作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较高,本来是很理想的人选,可是学期一开始老师找我,说学生有排斥倾向:作业不完成,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配合不理想。我知道后火气大发,狠狠的训斥了学生一番,学生不敢多言,自此班级更是鸦雀无声,无言的反抗让我不知所措。于是,我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到底是为什么呢?于是,脑海里闪过他们原来老师的身影,我恍然大悟,于是找来了班干部和学生代表利用中午时间坐下来交流。通过了解,我才明白学生这样表现的原因:原来的任课老师比较年轻,与学生交流很多,像是朋友一样,甚至姐妹相称,并且约定下学期继续教他们。可是因为工作原因调走了,学生非常怀念她,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表现。当我理解了事情真相后我非常理解学生的想法和做法,他们心地善良,对过去的老师不忘记,我应该理解孩子。于是,我认真倾听学生的肺腑之言,感同身受地与学生贴心交流,春风化雨般的触摸学生的内心最真的情感。时至今日,我班的学生对科任老师非常的敬佩,生机的课堂、融洽的关系、师生相依的身影重新回到了班级。

二、妥善处理青春期恋情

由于生理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学生恋情的出现,中学生青春期交往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问题。我们应该理解和引导,正确的引导理解有利于人的一生健康成长;反过来,如果受到禁锢、扭曲、打击或者极度攻击,就会使学生在人格方面出现扭曲、异化、人格结构上的分裂,也会使学生在情感上变得阴冷、阴暗、冷漠、变异,在行为上出现叛逆和自暴自弃。

在我所带的班里就有好几个这样的案例,学习成绩上不来,课上偷着给女生写小纸条,老师发现了后说是写着玩的,有时,我头脑一不冷静就会大动肝火,甚至大批特批,本来一个很爱说笑、经常找我谈话的学生,从那以后就变得少言少语;原来是主动打招呼的,现在却故意躲着我了。甚至还有个别学生表现极差,违纪现象多次出现,成绩一落千丈。现在看来就是由于我没有很好的去理解学生,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

当然,作为老师也不能任其所为、顺其自然,关键是要抓住时机、注意方法是否合适。在今后的学生管理中,我会时刻注意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时机。

钟教授的12字方法很实用:“不反对、不支持、先理解、后引导”。为什么不反对?因为反对无效;不支持是因为生活在中国,是有中国特定的环境决定着。老师必须保持价值中立,为了更好的打开沟通之门;理解是前提,引导是方法,理解孩子的心理,并且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理解孩子,然后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再辅以不同的引导方法。

三、正确对待学生的叛逆

孩子到了初中阶段,家长、老师总觉得孩子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听话了,也不再是小时候那个乖乖女或者小可爱了。因为他们最终将走向成熟,由于家长的过度干预,必定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完全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这是年龄特点决定的,如果家长或者老师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一点,所说的所做的就会让他们反感甚至是叛逆心理。

我班有两位女生平时关系很好,做什么事情都一起,是“铁哥们”。可是,有一天,他们之间因为一句话闹了矛盾,谁也不理谁,谁也不低头认错。我找他们分别谈话,她们说不用老师管,她们自己处理。其中一个,个性张扬,甚至还想转学。于是,我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一些情况,并通过家长侧面探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学生自尊心强,学习压力大,成绩稍不理想就懊恼、自责,感觉对不起老师对她的关心和照顾,不想再给老师添麻烦,所以转学。又加上感冒,身体不适,心中难免有些不愉快。了解情况后,我感觉学生很懂事,“强攻”不是办法,只要不耽误学习即可。于是,我采取“冷处理”的办法,让她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对错,但是还要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更加关心、照顾。一段时间后,我观察,这两个同学又一起吃饭,一起学习了,我心中一阵“窃喜”。

平时,在处理问题学生时,我会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找到症结所在,主动联系家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抓住孩子内心最薄弱的地方去交流谈心,让学生沐浴春风化雨般的滋润,在悄无声息中化解学生内心的叛逆成分,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

四、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

俗话说:“人非草木,熟能无过”。学生犯错误是经常发生的。一个小小的错误,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让人受益终生;倘若处理不好,也许会给人的一辈子蒙上阴影。所以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要做到以下几点:

1.老师首先要以平常心善待学生的错误。学生犯错误了,老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对待,当遇到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时,要学会善于抑制有害无益的冲动,保持冷静,不要鲁莽行事,否则无形中给学生甚至是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2.对学生的错误认真地加以分析。每个学生的错误皆有前因后果的,绝对不能不分青红皂白随意处理,应该单独找学生细致地了解情况,问个究竟,及时解除学生的心理矛盾。同时,老师注意对错误的处理方法,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宜,千万不要小题大做,要让学生自学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邪归正,更新自我,必须要有各式各样,轻重适度的处理方法。男生有男生的方法;女生有女生的技巧,切不可一概论是。

曾经有位初三女生因为犯错误,我没有很好地了解情况就在班会上点名批评她,谁知道她在周记里写到:我再也不是个好学生了,老师的眼里再也不会有我了。我看到后非常后悔,指导自己在处理学生犯错问题上太随意,没有顾及到学生的感受,方法也不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