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护理效果

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58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应用一级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应用持续心理护理模式。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采取健康调查简表(SF-36)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水平。结果在实施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即社会功能、健康状况、生理功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BNP值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持续心理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数,促进身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力衰竭;持续心理护理;生活质量;心功能指标;护理效果

心力衰竭是继发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综合征,主要是因心肌损伤或贫血、甲亢等诱发心脏有效射血减少导致器官灌注不足,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肢体水肿或全身水肿、活动耐力下降、气促、呼吸困难等,心衰患者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1]。该病是一种持续进展的疾病,迁延难愈,临床上一般采取综合治疗、对症治疗的措施,治疗原则以控制病情、找出原发病、同时将感染、贫血等诱因消除为主,合理使用利尿、强心、扩血管等药物治疗,纠正患者酸碱失衡、贫血以及电解质紊乱等,适当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2]。尤其是高龄患者,更应在治疗中做好防护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加强护理质量。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波动较大,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及时给予心衰患者以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病情康复[3]。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58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探究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相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58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47.55±6.28岁;病程0.5~2.2年,平均病程1.34±0.23年。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48.12±6.33岁;病程0.4~2.2年,平均病程1.33±0.21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同意声明书;本研究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严重精神病史;家族传染病史;主动退出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并综合分析其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护理人员应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使其保持在良好范围,同时给予患者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观察组给予持续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方法如下:①在患者经综合治疗,病情改善后,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详细了解,记录其生命体征变化,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从患者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大致分析其心理情绪,适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评估其实际心理状态,如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病情的了解情况、治疗期望、医疗负担等方面的情况,在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柔声细语、热情友善,避免引起患者反感或不满,注意沟通技巧,细心观察患者在交流中的情绪变化,加强护患关系,提升患者的依从性。②心理干预措施,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干预应考虑到多个方面,如患者对治疗方法或病情有疑问,可能会影响其依从性,因此,护理人员需及时为患者解答,告知其治疗的大致原理以及采取措施的必要性,并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心力衰竭病因、病情发展程度、对患者的影响等,考虑到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程度等,可通过简单有趣的视频、图片等方式向患者科普,加强患者的治疗重视度,告知其治疗后的改善效果以及预后,减轻患者紧张情绪,强化其配合心理,提升患者的治疗积极性。若患者因医疗负担产生消极治疗情绪,则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深入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家属治疗的重要性,并如实告知医生,或酌情、合理地控制药物以及医疗费用,尽量为患者减轻思想负担。部分患者因长期住院,易产生孤单、无助的心理,从而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抑郁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解决日常的基本需求,以暖心的态度陪伴患者,如在节日期间可为患者送上小礼物或祝福等,使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除此之外,可与患者家属多沟通,告知其多陪伴患者,若患者家属在外地,可帮助患者通过视频的方式经常与家属联系、聊天等,使患者感受到贴心的照顾和心理安慰。

1.3观察指标

①总结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很满意、满意、不满意。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满意度越高。总满意率=(很满意+满意)/总人数×100%。②采取健康调查简表(theMOS36-itemshortformhealthsurvey,SF-36)分析两组的生活质量,量表包括社会功能、健康状况、生理功能以及精神健康等4组,每组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③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包括BNP值、射血分数、六分钟步行距离,评价指标:BNP值正常范围在400pg/mL以内,射血分数低于34%表示心衰程度较严重,在35%~49%表示心衰程度中等,在50%~75%则表示有轻度心衰;六分钟步行距离在426~550m为轻度心衰,在150~425m为中度心衰,在150m以下属于重度心衰[4]。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别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若P<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

2.3比较两组心功能

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BNP值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如下表3。

3讨论

心力衰竭属于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临床治疗一般以降低死亡率,控制病情稳定为主,通过给予利尿剂可以改善患者的相应症状,其机制是通过排钠排水减轻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淤血,降低前负荷,改善心脏功能,可以迅速缓解心力衰竭症状[4]。同时采取查找病因、给予对症治疗的措施[5]。一般来说,经综合治疗后,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会有所改善,可延长生存时间,但部分患者由于在治疗中受心理因素影响,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从而增加了病情恶化的可能性[6-8]。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措施非常重要。心理护理的运用在临床上非常广泛,通常是在发现患者产生不利于病情康复的心理问题后,护理人员利用心理学理论知识,通过多种方法,如表情、语言、姿态、态度等,对患者异常情绪进行引导,从而消除其负面心理,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9]。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其病情、年龄、影响心理的因素等,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措施[10]。在此次研究中,选择本院收治的58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以及持续心理护理干预,试探讨持续心理护理干预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护理结果显示,在实施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即社会功能、健康状况、生理功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BNP值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中,在实施持续心理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有明显增加,分析原因在于其不同于常规护理的机械性模式,而是以患者为中心,充分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及时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干预,避免了患者心理异常波动,减少其紧张、焦虑等因素对病情的影响。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社会功能、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等均有好转。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如BNP均值在516.84±193.31ng/L之间,射血分数在61.12±5.15%,六分钟步行距离在442.39±26.24m,而在心功能评估中,BNP值、射血分数、六分钟步行距离均为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程度的重要评估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心衰程度,说明观察组患者在经心理干预后,心衰程度大部分维持在轻度心衰阶段,病情较为稳定。综上所述,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持续心理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数,从而促进病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晓明.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349-350.

[2]程明.持续性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z1):339-340.

[3]于琨.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9,6(2):133.

[4]倪璟璟.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19):2579-2581.

[5]吴晓.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3):2183-2184.

[6]李若男.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3):3871.

[7]金阳阳.心理护理干预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6):128-129.

[8]向伟华.早期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4):4113-4116.

[9]李凤蕊.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和心功能,MMSE评分的影响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2):59-60.

[10]姜贤娟.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负性心理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430(9):106-107.

作者:王丽娟 杨英 单位: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