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庭院景观绿化设计案列范文

庭院景观绿化设计案列精选(九篇)

庭院景观绿化设计案列

第1篇:庭院景观绿化设计案列范文

关键词: 空间;住宅;绿化

住宅庭院是居民室外活动最频繁的场所,住宅庭院的空间设计与人的心理感受密切但关,在设计时应结合环境心理学,综合考虑人对其生理、安全、交往、休闲与自我实现的多方面需求。所谓环境心理学,就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环境与处于其中的人之间的想到作用状况的科学,主要是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最适化,强调入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目标取向和循环本质。生活在环境中的人对“实体环境”刺激能进行储存、了解、组织与重构,形成喜欢或不喜欢的感觉,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甚至形成“环境压力”。住宅庭院空间作为一种外部空间环境,应具有归属感、领域感、私密性和实用性,进而创造出人性化、功能化的美的空间。

1、入口设计

由居住区道路进入庭院,应使人感动空间的变化,人口起到了提示及限定空间领域的作用,人口不是具象的门,它必须能唤起人们对空间交换的意识。人口一般设于组团道路与它们的交接处,可在庭院正中,亦可偏离中心,它的位置与庭院的关系,决定着内部交通形式与庭院布置方式。无论内部庭院或者它的围护物是什么样的形式,分隔空间的明确方式是设置一个实际的或暗示的“垂直面”,这个垂直面或为短墙、短柱、或为庭院与外界的高程变化,它将空间彼此区别,分出此处和彼处。人口的形式可模仿建筑的大门,取人口的本意;亦可借建筑或庭院中的象征符号,采用雕塑方式,起到序幕的作用;或与之对比,增加人口的边界感并强调人口作为处所的特征。

2、空间区域划分

庭院空间根据人的活动性质不同,可以分为运动空间的停滞空间。运动空间可用于行进、散步、晨练或游戏;停滞空间可用于静坐、观赏、读书等。运动空间希望开阔平坦、无障碍物,空间区分与限定自然,具现代亲和感,可设计成欢乐的自由空间、柔和与流畅的铺装图案、无限制的活动区,以光亮的、自然的形象和温暖的色彩、活泼的场地设施来衬托空间的欢乐景象;静滞空间希望相对封闭,其中可设置桌椅、照明灯具等休闲用品,配上浓密的绿化和矮墙,与动区相隔离,静区应为创造安宁的心态提供舒适的设施和有趣的建筑小品,应设计得轻松、悠闲、大小随意。可用熟知的建筑形象,流畅的线条、稳定的结构受力、调和的质地与柔和的光线创造悠闲的空间特色。

3、庭院绿化造型

庭院绿地是居民在居住区中最常使用的休闲场所,设计时应强调开放性与外向性,以便于居民游览。绿地中的花卉、草木应自由布局,园中小径可设计成流畅的曲线,以引导空间的序列变化。绿地形式应适合人们的生活、行为与心理,体现时代感。利用植物造景时,可使用自然形和几何进行构图,并配以抽象的图形和大块的色彩,使绿地富于人工装饰美。庭院空间中的运动与休闲区域可通过绿化围台隔离并联系起来,形成功能性、观赏性兼顾的景观环境。绿荫、树墙等可作为空间的竖向界面,围合空间区域的边缘。界面愈高、愈近、愈密,其限定作用愈强。休息区可设在此边缘以遮挡视线,形成具有封闭感和私密、隐蔽、防卫特征的区域。而在开敞区域,降低绿化限制的高度,令空间连续,可减弱限定性,形成公开、开敞和交往的特征。花架与树冠等可作为空间的水平界面,形成一定的潜在空间意识和安全感。

运用光影变化的规律,巧妙布置庭院绿化,使得建筑、场地、绿荫呈现出许多层次,可加强幽深感。以明亮的空间来衬托暗的形体,可令人们的感受更富趣味与想象。如浓密的花架被花卉覆盖,花架内部空间深暗,射进几束阳光,能带给人以梦幻之感。白色墙面反光强烈,能使它的围合空间明亮,若在其周围密植绿树,并用石墙环围,则能使光线变得柔和、深沉。

4、小品形态塑造

雕塑小品主要起装饰作用,属观赏性小品。设计时应与整体环境有机结合,应控制自我表现的意念,根据空间容量确定体量与尺度,而不应追求重大体裁与高大形体,以便与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为创造居住区独特的风格,加强视景的连续性、雕塑小品应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统一的题材。另外,雕塑作为庭院景观的点缀,无需华丽、气派,应更多地关注生活气息的渲染。还可运用传统造园手法,在庭院中引入比例协调、体量适宜、小巧而别致的亭、廊等建筑小品,能给人带来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享受。水是大自然中最壮观、最活泼的因素,它的风韵、气势及流动的声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遐想,水在空间中的艺术形态可以构成优美的水景景观,衬托出宜人的空间气氛。在庭院中布置小桥流水或设置一个喷泉、水池,可形成视线或观赏的焦点,能在展示庭院空间层次与序列的同时达到情与景的交融。

5、色彩与色调处理

环境在光的作用下产生丰富多变的色彩,色与光结合通过强调或抑制的不同处理,可削弱一些次要的或不美观的部位,创造出重要部位或观赏中心。色彩是一种语言,在设计中可作为一种信号对不同的设施给予不同的色彩:如对雕塑、喷泉等使用背景灯,对座椅或局部地域使用人工或自然的色彩等,均能使环境更富人情味,克服机械冷漠感。人工光和自然光都能创造一种气氛,给空间增加另一向度,使其简化或丰富。不同的色调给人不同的距离感;高明度的暖色系令人感觉亲近,低明度的冷色系使人感觉后退缩小。相同色调的颜色容易统一,而对比色更容易变化,庭院空间要创造亲切近人的气氛,就应采用明快的暖色,形成色彩清新、丰富和谐、变化有致的空间环境。

6、结语

第2篇:庭院景观绿化设计案列范文

关键词:庭院;景观设计;改造;久寺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06003

1引言

顾野王编排的字书《玉篇》中提到:“庭者,堂前阶也”;“院者,周坦也”。庭院是一种将建筑与景观相结合的建筑附属场地,在平面布局、景观元素及设计手法的运用中灵活多变。庭院将自然要素引入到人工建筑环境中,满足人们休憩、交往、观赏等多方面的需求,对庭院景观的研究和应用应得到相当的重视。庭院由实体要素、虚体要素、围合要素这三种基本要素构成。实体要素包含植物、水体、铺装、雕塑等组成庭院的一切实物;虚体要素主要是指庭院的空间,一般是我们所处的三维空间界面,时间轴上的第四维空间,而且还有人处于空间中通过思维活动产生的精神世界;围合要素,即围合庭院的建筑及构造物[1]。庭院的景观设计应该综合考虑这三种要素创造一个使人愉悦的空间。就日本庭院而言,它所具有的东方禅意特征的景观风格,起源于中国文化,在模仿中国山水庭院的过程中,逐步摆脱了诗情画意,从而走向枯寂境界,形成了被人们所熟知的“枯山水”庭院[2]。

2日本久寺庭院简介

日本久寺是佛教日莲宗的一座寺庙,以287级石阶和樱桃树而闻名。文政七年(1824年),明治八年(1875年)曾全部烧毁,其后重建。于昭和六十年(1985年),大本堂(大殿)落成。久寺庭院总面积约891m2,由自然式水体从中分割庭院,水体驳岸用石头堆砌,院内植被丰富。庭院整体格局体现了日本庭院的明净、空无。对日本久寺庭院的现代景观改造设计,最大限度利用其现有基本地形、植被、水体等现状条件,根据设计理念,提炼出贯穿全园的设计元素――线条。通过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改造手法,让同一个庭院展现出别样的现代景观风貌。

3庭院景观改造设计原则及理念

3.1设计原则

(1)以生态为本,遵循自然规律。在设计中较大限度地利用原有地形、植被、水体,植物、铺装等就地取材,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对景观进行再创造,使其更能融入环境,展现出景观元素最本我的景观价值。

(2)充分考虑人的行为活动及心理活动。了解对该庭院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考虑建成后人们的使用情况。另外,对场所进行客观分析,了解场地的性质,预先体会不同使用者在环境中产生的体验及感受。

(3)以文化为本,将深厚的文化底蕴运用于庭院景观设计中,能更深度地传达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以及文化内涵,使得庭院不会显得空洞无趣。

3.2设计理念

把自然界不可或缺的环境因子――光、土壤、空气、水这四种元素,分别以线条排列的方式沟通衔接各区域,营造一个安静、简约的庭院环境(图1)。

3.2.1善良的阳光

太阳光线的照射使我们的眼睛能看到事物的形态,并且我们所观察到的景象能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在拓展设计中利用光影对比来体现光这种环境因子在庭院造景中所发挥的作用。

3.2.2诚实的土地

地球表面的土地不仅具有养育功能、承载功能、仓储功能,同时也具有景观功能,不同的地形地貌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在拓展设计中就利用高地错落、层次分明的矮墙来体现地形地貌的起伏多变。

3.2.3自由的风

李峤的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3]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能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在拓展设计中通过物体随风摇动以及听觉效果来表现风这一元素。

3.2.4宽容的水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中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4]水的不同状态能营造不同的景观效果,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在拓展设计中就利用水的不同形态来给庭院增加灵动与生机。

4庭院景观改造要素

对古典庭院的现代景观改造设计是在保留原有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对原有庭院精华加以提炼,去繁从简,用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元素重构庭院,归根结底就是对庭院实体要素,即,地形、水体、植被、铺装等要素的改造以及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进行再创作,从而塑造一个具有现代感及美感的庭院空间。

4.1地形改造

地形直接影响着其他景观要素以及环境外部形态。在设计过程中依据地形的起伏变化来支配其他要素在空间上的布局。

庭院地形四周较高,由缓坡过渡到中间低洼的水体部分,起伏变化不大,地面相对平坦,局部有缓坡、小土丘。该地形能给人一种稳定、平静舒适的心理感受,是提供人休憩的理想场所。然而,该庭院过于平坦的地形会使视线不受阻拦,自身不能形成私密空间,这就需要对地形进行竖直面的填充处理,使地形产生相对的起伏变化,既能阻拦视线,保证庭院私密性,又能在视野圈里形成视觉焦点,增强庭院的观赏性。此外,在设计中可以借助岩石等自然元素来改善环境中较为生硬之处。

4.2植物景观改造

不同的场所需要不同的设计效果,在设计中就要明确设计目的和空间的性质,选择不同的配置方式来满足不同需求。该庭院植被丰富,生长良好,自然气息浓郁,景观效果较好,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对植物景观可做如下改造。

(1)以乔木、灌木及地被这三种不同高度的植物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搭配来营造不同的景观效果。此外,景观改造设计中要考虑植物与建筑物、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园林小品之间的高度关系。

(2)不同树形、不同密实度的植物合理搭配。在植物景观改造中应考虑植物的形态错落有致,疏密相间。

(3)注意色彩搭配及季节交替呈现的植物形态的变化。在整个庭院以常绿树为景观基调的背景下,用落叶树从中点缀,可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4)通过植物景观改造形成不同的视觉空间。在视野开阔的中央景观区域,利用低矮灌木及地被组成的开敞空间,使得庭院中的核心景观不受遮挡视线通透;庭院边界需要与外界阻挡隔离,用较高的植物在边缘带状种植,形成半开敞空间,用植物阻挡外界视线,庭院内部保证视线通透;对庭院中私密性较强的部分,用大中小型各类植物填充竖直面空间,形成完全封闭的空间,具有较强的私密性。

4.3水体改造

水具有许多的自然特性,能在不同的外力作用下呈现不同的状态,具有很强的可塑性[5]。庭院中对水体的处理运用以下设计手法。

(1)通过隔景的手法使水面形成大小、形状等对比,丰富水面景观;利用亲水平台把人的行为活动延伸到水面空间,使之更具趣味性。

(2)通过地形处理使水体产生动静对比。静水能通过倒影扩大视觉空间,使水面更具装饰性;流动的小溪与水生植物、山石相结合,展现自然的韵味;引入间歇式喷泉及旱地喷泉的技术处理手段,在增添景观趣味性的同时使水体得以循环。

(3)根据波涛的设计理念利用条石对水体驳岸进行不同的高差处理,在立面上丰富景观效果。

4.4铺装改造

根据庭院空间使用性质的不同,在对地面铺装进行改造时就要选择适合的铺地材料;注重铺地材料的外观效果、尺度、色彩、质感等,尽量避免与环境中的其他要素相矛盾[6]。

为体现生态性原则,庭院中的铺装主要由三种材质构成。第一种是在庭院中使用面积最大的青石板,通过不同拼贴方式组成铺装图案;第二种主要是用作庭院造景的条石,既能成为铺装材质的一部分,也能形成多变的景观效果,集实用与美观为一体;第三种主要是用在水池、绿地周边的砾石,它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易与景观融为一体。另外,硬质铺地与草坪等绿化应该有机结合,相互穿插,既能使地面景观丰富生动,又能避免硬质铺装带来的弊端。

5庭院现代景观改造设计方案介绍

在现代景观改造设计方案中,分别以阳光、空气、土壤和水来形成四个不同的景观分区,再结合建筑物出入口来组织庭院空间,整个设计中通过线条的不同排列方式来组织空间。四个环境因子对应四个不同的功能分区,分别为亲水休闲区、植物景观观赏区、安静休息区及劳作体验区(图2)。

5.1亲水休闲区

该区域体现了水元素在庭院的重要性,是整个庭院的核心景观,由亲水平台、镜面水体和水岸钢琴三部分构成。

亲水平台把中央水体分成三个大小不同的水面,打破原先单调的水面;每块水域种植不同的水生植物,使每块水域自成景观,平台的布局运用“加法”和“减法”的设计手法,用统一的设计元素――线条,对平面进行切割或是堆加来丰富平台景观。另外平台上布置休闲桌椅,在周边种植观赏性强的草花来营造清新舒适的公共亲水活动休闲空间。

镜面的水体扩展了视觉空间,借花草、置石、天光云影等景观元素的倒影来丰富水体,此外,镜面的水体能给人平稳舒适感,给庭院增添生机与活力。

水岸钢琴区域主要运用水平排列的条石这一元素重复出现来形成序列空间,使之富有韵律感。另外,为了使整个庭院在统一中求变化,条石在水平面长短不一地排列,在竖直面上模拟波涛,有高低起伏的变化,使庭院空间活泼且富有变化(图3、图4)。

5.2植物观赏区

该区域主要展现风的魅力,种植观叶观花植物来提升景观观赏价值,另外,在风的作用下产生听觉上的享受。角落的趣味性旱喷,增加空气湿度,增添环境的趣味性。观赏草的合理利用也能给庭院增添自然的野趣。

5.3安静休息区

通过光影变化体现光的景观价值,用百叶形式的木制屏风来围合空间,从而达到“光移景异”不断变化的效果,周围配置芳香植物,使人精神放松,身心舒畅,给人自由舒适的畅想休息空间。

5.4劳作体验区

用夯实的土墙形成“田埂”,在平面及立面上用折线的形式分割空间。土墙上可由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喜好灵活种植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使其在色彩、质地上有明显对比,展现土地不同的岩层的面貌,另外,有了使用者的亲身参与,也能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劳作乐趣,使庭院更加贴近生活。

6结语

庭院景观设计的范围虽然较小,但其所应具备的功能也不能忽视。在对古典庭院的现代景观改造设计中,前提是了解场所的性质、形态,积极利用空间,根据设计理念提炼出一个或多个的设计元素,运用不同的平面及立面的布局方式来组织空间。比如设计元素的重复出现形成的序列空间能使庭院风格协调统一;或是改变设计元素的形态、大小、色彩、质地等来形成不同对比形式,使庭院更加生动有趣。归根结底,对古典庭院的现代景观改造设计能把原有的布局打破,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来重构庭院,使庭院既能保留原有的韵味,又给人呈现不同的可能性。相同的庭院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及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格局。这个未知的改造过程就是庭院这一微尺度景观再创作的魅力及价值所在。参考文献:

[1]徐苏海. 庭院空间的景观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5.

[2]王琛. 日本庭院景观风格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7.

[3]唐莉英.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的意境营造[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6).

[4]王宏林.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9.

第3篇:庭院景观绿化设计案列范文

【关键词】山地建筑;旅馆建筑;绿色建筑

一、规划设计

1. 场地概述

(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萝岗区, 地块南临科翔路,西临香山路,东临美国人学校,北靠自然山体珠山。项目周边交通便利,通过科翔路可以联通东侧的开创大道及西侧的科学大道,且公交车站邻近用地。

(2)地形地貌:

用地呈长方形,为群山环抱的山谷地形,由西至东形成三级逐渐升高的台地。

2. 总平面布置

本方案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及交通情况,并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力求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和谐一体的旅馆建筑群。本方案将各个功能区用房分别建筑群落座落于山谷中采用园林式建筑布局,“一轴三园的梯级台地院落”的规划结构充分尊重地域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特点,沿山体有机生长。中轴水系,层层跌落构成景观焦点,创造不同庭院主题与气氛。各个功能区高低错落,与北侧的山体彼此和谐统一。主要的两组建筑:培训楼布置在本用地的西部,紧靠西侧城市主干道香山路;专家楼紧邻培训楼东侧。

3. 竖向设计

项目用地约34000平方米,三面环山西南侧临14米宽河涌。用地自然形成三个台地,高差范围为7-12米,最高山体高出最高台地约75米。

建筑结合场地地形布置在内,前广场布置在城市主干道西侧,标高34米,并与南北侧场地内道路相连。场地内部东西方向的道路兼作消防车道,标高从西向东逐步上升,结合地形并满足消防车行驶及操作坡度,尽量减少护坡和挡土的规模。

4. 交通组织

(1)基地对外交通:

北区交通设计的目标在于实现不同建筑和相关功能间便捷安全的联系,尽可能的使车行,人行流线互不干扰;同时交通道路与景观相结合,再满足功能的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交通环境。区内机动车道宽度设计为6m宽,兼作消防车道。

北区有2个连接城市道路的出入口。位于香山路上,出入口足够满足使用人员及所有后勤车辆的使用。培训楼入口南侧和北侧设有的2条车道与地下车库相连接,车辆可以直接经2条车道到达货物装卸区和汽车停放区;专家楼设有汽车电梯,访客的小汽车通过汽车电梯进入到专家楼的地下一层前厅。

(2)基地对内交通:

a、机动车交通:

本项目在基地南侧和北侧沿培训楼两个长边设计了消防车道,南侧消防车道延至专家楼的南边和西边,所有消防车道尽端均设有消防回车场。

b、步行交通:行人可经从西面进入。

c、停车场设置

地下停车库:机动车130车位;地面停车:机动车15车位

d、培训楼地下车库在首层设置了2个出入口,分别在南边和北边;在专家楼首层位于南侧设置1个地下停车库出入口。

5. 外部空间环境布局及绿地设计

设计主旨在将本区内三面环绕的绿化作为自然风光的引入建筑,采用景观带把这片建筑包围了起来,形成了一种与此处坚硬笔直的建筑线条相反的风景。

总布局结构---“一轴三园的梯级台地院落”

建筑群落座落于山谷中采用园林式建筑布局,“一轴三园的梯级台地院落”的规划结构充分尊重地域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特点,沿山体有机生长。中轴水系,层层跌落构成景观焦点,时而静谧,时而奔放,时而悠远,创造不同庭院主题与气氛。

序列性设计---多层次庭院空间

沿主景观轴序列性空间:

四季园(教育培训区主体庭院)---竹影鹤舞园(客房区庭院)---坐雨观泉、知秋苑(VIP餐厅庭院)---室外泳池及戏水池(康体休闲区庭院)---花溪河道(会所高端接待区景观分隔带)

沿横向拓展序列性空间---山景庭院的渗透

生态景观轴线---三庭院与山体景观

东西主景观轴轴线将内部主景区的庭院、水面景观与外景区山体连成多层次的景观生态轴线。

应急防恐安防分析:---利用高差分区实现多方保障。

竖向分析

建筑群的3个台地:台地1教育培训区,台地2康体休闲区,台地3会所高端接待区

在机动车道旁边都设有人行步道。人行道与景观有着很好的结合。步行小路一直向东延伸,与自然山体融为一体。

二、建筑设计

建筑主要分为两个子项:培训楼和专家楼

1.建筑功能分区、平面布局

培训楼主入口面向西侧,入口前设15个停车位。西北角和西南角各设一地下车库出入口。入口处为两层通高的大堂,进入大堂后,往左可达客房区,往右可达会议及餐饮区。客房区位于西北侧,为3层或4层,共设客房标准间97个。餐饮区位于西南侧首层,与客房及会议联系方便。会议区位于西南侧二层,设两个会议室,与餐饮区联系方便。室内网球,室内羽毛球球场位于东南侧,共一个室内网球场地和两个羽毛球场地。东北侧为室内游泳池。室内游泳池与室内网球场,室内羽毛球球场围成一个宽敞的内庭院,院内设有室外游泳池。室内及室外游泳池均与客房区及专家楼有通道联系。

专家楼的主入口面向西侧,紧邻培训楼,通过场地道路可到达楼前的下客区,通过汽车电梯可到达地下一层停车库进入首层。首层设有宽敞的大堂,大堂中北侧电梯和楼梯连通一、二层,南侧电梯和楼梯连通负一层、一层和二层,东侧电梯和楼梯连通负一层至三层。专家楼主要分为餐饮区、康体健身区和客房区。地下一层为停车库和设备区;一层大堂北侧为餐饮区,南侧主要为接待区,北侧为普通客房区;二层北侧为普通客房区,南侧主要为康体娱乐区,北侧为套房区;三层独立设置豪华套房及附属室外泳池,面向山林,视野开阔秀美同时兼有私密性。

2.立面造型

寻找新中式建筑中的建构方式,将其透过时代的印记展示出来。立面造型上采取较多的“中国元素”,以中国传统的灰瓦白墙为主色调,间接点缀具有中国特色的镂空雕花木架。外立面主要为玻璃幕墙、石材幕墙。

3.节能及绿色建筑技术设计

减轻建筑队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

(1)被动节能技术:

阳光地下室:采用光导照明,将光线折射入地下或不易到达的空间,实现自然采光和节能的效果。光导照明不仅是光通道,也是热气排除的管道。设计将对现行产品改造实现光、热节能的双重效益。

遮阳设计:主要分为三类,即水平遮阳、垂直遮阳和植物遮阳。

太阳能热水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以太阳能为主,电能为辅的能源利用方式,使太阳能热水器能全年全天候使用。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由集热器、储水箱及相关附件组成,把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主要依靠集热管。

(2)主动节能技术

设备热回收技术分析

热回收机组通过回收冷却水系统中的散热量,用于加热、余热生活热水或生产工艺热水,不但可以实现废热利用,减少冷凝热对环境产生的热污染,又可减少冷却塔的运行费用和噪声。

冷辐射板技术分析

空调制冷系统采用传统中央空调系统,冷水机组串机大温差制冷系统与梯级利用冷冻水输送系统。

系统采用非蒸发式全热回收,实现节能目标接待部份:采用冷辐射天花系统创造高品质室内环境。

第4篇:庭院景观绿化设计案列范文

关键词:银城东苑;植物配植;绿化

收稿日期:2011-10-27

作者简介:雷振林(1986―),男,江西南昌人,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1-0047-02

1引言

南京“银城东苑”位于南京东郊风景区――紫金山南麓,地处中山陵景观中轴线上,西邻中山门明城墙,与月牙湖高尚社区相连;“银城东苑”总建筑面积50万m2,由50幢高层组成。小区分为两期开发,3年建成,周边环境一次性形成,开创了入住无干扰的宁静生活新理念。小区景观设计由香港贝尔高林主理。目前一期绿化景观工程全部竣工。

2银城东苑园林景观项目

银城东苑园林景观项目以现代自然风景园林的风格开展园林景观设计,以营造自然生态、和谐互动,且观赏性比较高的居住小区为主题。以“步移景异”、对景、障景、框景等设计手法合理地组合空间,更加巧妙地组织好小区路网(图1)。植物是优美居住区的一个重点,银城东苑在这方面的设计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植物的设计既考虑到地形的营造,又强调丰富多彩的植物品种如何按照设计意图巧妙的布置与组合。水体、园建与立体景观同样占很大的比重,通过很好的构思与设计,通过高差的变化与过渡,合理地组织好水系统与立体景观的设计。

图1步移景异的绿化效果

3植物配置分析

植物配植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指导,尊循自然群落发展规律,通过具体的乔、亚乔、灌、亚灌、地被、草、花等相互间的搭配,建成符合自然生态的群落,最大限度地增加绿视率和绿量,提高生态效益(图2)。在保持统一的氛围前提下,运用丰富的植物材料来突出各季的特色景观。

图2绿视率的体现

根据景观创造的需求,按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的配植,创造人工环境,通过复层混交的植物群落解决蔽荫问题,同时植物结合地形起伏进行空间分隔。“银城东苑”的环境绿化采用Art Ddco的设计风格,花园的几何布局以直线和圆形图案为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种植规划而进一步加强。错落有致的种植在营造出三维立体效果的同时,也保持了清晰地线条以便业主欣赏全景。特色开花乔木与不同质感组合加强了各区间的特征性,结构性常绿种植衔接各交汇区使整体景观在视觉上得以延续。此外,总体规整风格也采用了素雅的修剪植物以达到独特效果,主要景观节点处随四季色彩的变幻演绎出各自的华美。

主要特色的景观视觉长廊由特大优型乔木和秋色乔木框定以营造气宇非凡的效果,特色景观沿线的不同空间通过大量软景组合突显其独特性,同时也有益于趣味性散步体验的延续。具有强烈建筑形式的乔木烘托出规整布局的同时,其开花乔木的软化增添了主要特色景区的美感(图3)。

图3植物绿化立面

(1)入口由色彩斑斓的灌木将入口妆点成古色古香,同时常绿特色乔木为迎宾大门营造一种强烈的背景效果。路边的常绿种植向入口处延伸,尽头竞相争艳的红,黄色花卉成为此区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2)街道景观种植层次简明,沿路配有成行的高分枝乔木屏蔽,同时也营造出绿墙的景观效果。动态游憩区以视野通透的开放式景观为特色,以此吸引人们在此运动游玩。线条分明的簇生常绿灌木以绿色为基调,林荫乔木也为此区带来丝丝轻凉感。

(3)不同建筑间的庭院风格及功能各异,总的来看,整个庭院彰显着高贵奢华的气势,一年四季缤彩纷呈,粉色满园的樱桃庭院洋溢着浪漫主义情怀;呈对称线型排列的柱状乔木的规整式花园庭院简明而又不失雅致;由开花乔木与修剪灌木妆点得特大闲坐花架延续了规整与雅致的布局形式;装饰庭院里的特大优型乔木装饰着此区的同时,开花中层次植物的存在进一步突显了铺地图案;树影斑驳,芳香四溢的花园营造出宁静明朗的氛围,纤细纹理的种植,轻淡的格调及淡雅的花色定位了此区;特色乔木与特大乔木庭院突显了此区的壮丽奢华感。与硬景观相搭配的乔木使花园呈规整的轴线布置形式,灌木粗,细致纹理的对比结合簇生的花开灌木则突显了花园的几何图形。

(4)小型商业带由特制的种植组合所点缀,景观节点处修剪成圆形的组团状灌木刻画出鲜明的线条。成行的粉花乔木为此处增光添彩的同时,与线型的常绿乔木在视觉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多年生花草,叶质感丰富;花色多变且艳丽芬芳,具有极抢眼的开花效果,可用以增加整体景观的愉悦及丰富季节性视觉效果。但大部分多年生花草的生长皆具有周期性,通常冬季进入休眠期,地面枯萎,需等来春重新萌发新叶展开新的生长周期,多年生花草,因已经由苗圃充分饲养,根球完整,移栽时无需再修剪,整体形态得以保持完整。

良好的景观设计把人工与自然、技术与艺术、功能与观赏、时尚与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在拥有住宅的同时又拥有一座公园或一片绿地,尽情享受阳光、空气、绿色、人、自然与建筑构成的和谐的居家环境(图4)。

图4乔、灌、草的自然搭配

4结语

在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居家生活的和谐,渴望远离大都市喧闹,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从过去单纯追求室内豪华装修转变为如今注重室内、室外和谐共存,讲求人与自然的相互交流。各种以山景、江景、湖景、园景、都市景观为主题的绿色生态景观住宅已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市场魅力。由此推动了当前住宅景观设计蓬勃发展,并进入了更加讲究精、美、意境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卢俊.住宅小区环境绿化建设的探索[J].江苏建筑,2009(1):61~62.

[2] 李晓红,郎小霞,侯寅峰.Design on environment virescence in green residential district [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7(4):17~18.

第5篇:庭院景观绿化设计案列范文

关键词:物流;规划;功能;景观

中图分类号: F274 文献标识码:A

一、项目背景

邯郸市熙平起重运输有限公司为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应邯郸市开发、开放、建设经济强市的需要,满足物流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决定在邯郸复兴区西邢台新村南,北环路与西环路交叉口东北角,建设邯郸市熙平起重运输仓储配送中心,该项目由河北省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列为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

二、设计理念

配送中心是连锁企业商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汇点,承担着各企业所需商品的进货、库存、分拣、加工、运输、送货、信息处理等任务。它的性质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仓储设施,配送中心是连锁销售网络的核心,它是连锁企业的商流中心、物流中心,信息流中心;是连锁经营得以正常动作的关键设施。

本项目设计方案初始,先对邯郸市现有场地环境及拟建和在建的物流配送中心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又对苏州工业园区海关保税物流中心及南京王家湾物流配送中心进行了实地调研,从功能分区、空间布局直至管理运作做了深入了解与分析。得出了以下设计理念:

1.因地制宜,依托环境,进行场地规划设计,体现方案的地域性特点

2.突出配送中心的科技创新性

在基地规划和建筑形式上充分考虑与现代高技术运作手段的结合。

3.彰显配送中心的文化性

研发基地的文化功能十分重要,应在规划中结合特定的地形条件,赋予基地及其内部的建筑物以鲜明的主题和企业文化精神。

4.和谐共生强调配送中心的生态性:

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其生态的连接性,加强该地区内部的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一个整体连贯而有效的绿地系统和开敞空间并与整个城市环境融合起来。

5.构建配送中心的景观性

借鉴国内外物流中心设计及城市设计的特点处理配送中心整体性和特色的平衡,增强配送中心的景观性,使本配送中心作为企业文化和城市形象的窗口。

三、设计方案

1.规划结构:双核、双轴、一通廊、三区

(1)核心骨架:双核、双轴

本规划根据基地轮廓形状以及与周边道路的关系,在基地范围内设计了以信息办公综合楼、配送中心楼为整个场区的两个核心的双核节点,两座主要建筑均是视觉景观焦点位置,在空间布局上均被不同的建筑群体围合成为各区位的核心建筑;在形体设计方面,信息办公综合大楼由点式高层与L型办公交流中心形成沿北环路的标志性建筑实体,配送中心楼在围合自身的方形体空间上进行形态的减法与置换,虚实相接、多样统一,两栋建筑在各自周边建筑的映衬下彰显自身形体个性与特点成为各自区域的视觉中心。垂直于北环路的两根轴线不仅是两个核心的视觉控制线,也是两种外部空间景观序列的控制线。第一条轴线起始于基地退让城市公共绿地的入口人行广场,贯穿信息办公综合楼前广场,止于综合楼。第二条轴线起始于基地的主入口,止于配送中心楼。

(2)视觉通廊

视觉通廊是由办公与交流中心综合楼的造型与基地中后部道路、建筑群对位关系的设计而形成的视觉轴线。办公与交流中心综合楼是由办公与交流综合楼两栋建筑连接而成,在形体形成了一个14.4米高16米宽近17米进深的灰空间。在综合楼前广场沿视觉轴线移动,能感受到不同的空间特点,景观效果也随着轴线上不同的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前广场的横向开阔的景观;灰空间的高耸与通透景观;综合楼后部尺度比例严整、形式灵活的建筑群体景观等组成了有序的系列视觉景观效果。

(3)三区

由路网与轴线共同作用形成了基地的三大区域: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

2.道路交通组织

(1)出入口:一主三辅出入口

经过规划,将基地入口设计为一主两辅三个出入口,主要出入口安排在基地的东南部垂直于北环路,由于基地内容的特殊要求,在主要入口设计为值班室、监控室、标志性构筑物、四车道卡口入口合一的大门。三个辅助出入口分别为 北环路交接出入口; 办公人员出入口。基地西侧辅助出入口。

(2)车行交通:结合本项目对车行的特殊要求,考虑基地内所有的功能分区与组团,形成“三横三纵一斜”的车行主干道格局,不仅使道路具有交通功能.强调了空间的引导,注重边缘及空间节点的人性化设计,步移景异,使得道路本身兼具景观功能。

(3)步行交通:主要交通人、车分流,人行道主要布置在办公区与生活区,环绕主要建筑物设置,步行环境分别结合绿化以及建筑外部广场设置,步行系统根据不同区位与不同功能组团结合,包括道路人行道、广场活动区、宿舍步行区、体育活动场以及停车缓冲区,形成完整的开放性步行系统。

(4)静态交通:基地内设置了四处室外集中停车场与一处地下停车场以及15米干道路边临时停车区。停车场内综合考虑绿化的防护和遮荫设计。利用高大的落叶乔木提供浓荫;利用较高的绿篱形成防护与遮挡;利用生态铺装及相应排水措施形成停车场的“绿色”设计。

3.空间景观规划

(1)广场:注重开放式、多层次的空间环境塑造,创造可识别的个性化外部空间。根据广场空间不同功能和景观特点,基地内形成室外活动广场、庭院广场两种类型。大面积的室外活动广场设置于人流活动密集处和主要出入口附近。规划草坪、灌木、树阵绿地与广场硬地相结合,并设置景观小品。庭院广场是提供室外具有空间围合特点的场地,是功能区内使用者交流的重要空间,庭院广场强调与周边建筑风格协调,地面铺装风格细腻,结合场所特点设置尺度宜人的绿化及景观小品。基地内设置了二处公共性庭院广场,一是生活区内宿舍楼围合的庭院广场,以活动场地为主,绿化与景观小品为辅,突出活动生活气氛。二是配送中心建筑围合的庭院广场,以硬质铺地为主,突出功能需要的信息交流空间。

(2)绿地景观规划

贯彻绿色设计理念。基地绿地与绿化主要是包括综合开放性集中绿地,游憩、休闲、活动绿地,防护绿地三种,以及道路绿化。开放性集中绿地是的景观空间和生态功能团,是形成整体性感受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地南部通过退让北环路50米形成的带形集中绿地以大片草地和乔木种植为主,作为城市与基地共同拥有的露天场所,是体现基地及区域精神氛围的重要物质环境。大尺度集中绿地考虑到总体形象与活动效率,设置一些企业标质在内的绿地景观以及雕塑、小品等,提高集中绿地的复合功能特点。游憩、休闲、活动绿地结合庭院与小广场设置,有利于改善建筑小气候。主要布置在生活区职工宿舍内部,结合硬地,花坛、坐凳等的布置,形成交往和休憩的场所。

(3)造型与材质、色彩

建筑造型是基于平面功能与环境的要求,在立面的整体风格上选取简洁大方,新颖现代的外型,通过“大体块,小细部”的手法,突出建筑简约精致的特质,强调细节的变化,强调材质的美感,达到建筑庄重大方又不失轻灵变化的现代美感。材质利用白色及灰色面砖与透明的玻璃、金属构件,体现整洁、素雅、现代的建筑外观与整个基地的建筑质感、色彩相协调。

5.节能措施

对于建筑体型较简单,外面积较小的建筑,大量使用实墙面,作为护,在保证最小窗地比的同时减少开窗面积。对于要求立面造型丰富的建筑,可根据造型要求选用外墙建材,在工程造价允许范围内,尽可能选用Lowe玻璃幕墙式双层玻璃幕。考虑景观要求设置了较大面积幕墙的情况下,可加强遮阳措施。屋面采用双层屋面系统。下层屋面再加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亦可结合屋面平台设置绿色植栽屋面,吸收阳光热量。

结束语

物流中心总体布局应具有典型的“功能导向”特征。要求有效地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简化作业流程,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投资,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应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提高绿地率,对大气、水体、废气排放进行有效监控,加强环境管理,确保清静、安全的生产环境。同时建立高效率的管理机制,包括管理权集中,机构设置合理,分工明确,统一办公,制定严密、明确的管理章程。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立辉,钱燕云.绍兴国际物流中心保税仓库运作模式初探[J].物流技术,2005,9:45-47.

第6篇:庭院景观绿化设计案列范文

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认识到,打造绿色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识字,还可以促进儿童的阅读,从而使识字和阅读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绿色的环境中自然地识字、轻松地阅读,使学生在识字和和阅读上不仅达到了量的积累,也达到了质的提高。

通过对苏州市吴中区苏苑小学景观绿化设计的分析,研究当今社会中小学校内的景观绿化设计的目标和达到的生态环境。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利用植物的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使校园环境具有层次和空间感,从而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关键词: 苏苑小学 校园绿地 景观设计 植物配植

1、 指导思想

校园景观文化处于校园文化的表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它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其建设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质量和整体水平。因此,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小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是使儿童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身心获得和谐发展。

将校园的地面景观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形成具有观赏性、活动性、教育性相结合的特征,形成动态的校园景观文化更是体现一种尊重学生的现代教育理念。

2、校园景观文化建设的要点

现代的教育理念为“一切为学生的发展”,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的特殊场所,不仅仅需要特定的、蕴涵着思想性、教育性的景观,更需要学生可以有兴趣参与的景观文化。

优良的校园环境也是创造孩子们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地方,活跃气氛,增强体质。由于游戏和锻炼都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因此,也可以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机智勇敢,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课间游戏于一体。

校园景观文化建设生态性的表现是人与校园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等方面。为了实现校园景观文化的持续性成长,应该尊重校园景观文化的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理解学校办学宗旨与校“园”传统,强调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与继承。在校园景观文化创造中,利用自然植物生态的特点和规律,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整体完善的生态校园景观文化系统。通过对校园绿化的栽植,丰富校园的植被,从而改善整个校园的生态环境。同时还可以帮助小学生认知自然,能够简单认识常用的乡土植物树种,丰富科普教育知识。

3、校园景现设计实例

3.1 地块概括

苏州市苏苑实验小学南邻宝带东路,西邻月浜街,东侧为一条河道,隔河对岸为居住区,北侧为居住建筑。小学总占地面积约35亩地,景观绿化用地面积仅为7000平米左右。

该地块地势平坦,交通便捷,同时又闹中取静,是教学建筑的理想用地。该学校总占地面积为23400平方米,绿化率为30%,计7077平方米。

3.2 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

小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是使儿童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身心获得和谐发展,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3.2.1生态优先的原则

校园绿化景观设计以多样性植物造景为主,充分发植物的功能性配置,追求清新自然的生态设计原则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特色树种为主的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点缀、增加层次、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3.2.2 以人为本的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注重环境空间对人的引导性和启发性,激励学习的校园环境,以环境的精神特质去潜移默化的感染人的情绪、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完善人的品质,以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3.2.3就地取材的原则

由于苏苑小学是换址新建的学校,在原有旧校区内保留了一部分较好的湖石、雕塑及树木。在设计时本着“经济”的前提,我们在旧址校区内寻找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尽量降低投资和维护等管理运营方面的投资。我们利用现有学校内具有一定特色的雕塑、景石、植物等,通过合理点缀,加上特色造景植物,丰富新校区整体环境。

3.2.4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校园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4、景区分析

4.1入口广场

入口广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家长等候区,另一部分为校园入口景观区。家长等候区主要是以毛面花岗岩广场为主,灰白色花岗岩广场中镶嵌着流线形米黄色的花岗岩铺地,整个广场显得非常简洁而又干净。在广场上设置了一排木制座凳,为早到的家长们提供了休息设施。

校园入口区是整个校园环境的重点部分,也是展示校园风貌的地块。在入口的两侧,安排了树高分别为8米和9米的红叶榉木和朴树。两棵苍劲有力的古树配合独特造型的主题雕塑和具有深远含义的风化石“追远”,把整个校园的氛围提升到了最高点。在广场上,两棵枝繁叶茂、树型优美的香樟(胸径48cm)点缀于围椅花坛中,不仅丰富了整个入口广场的绿化层次,而且给学生们提供了一处课间休息的好去处。流线型的绿地分割边界给空间带来了活泼、动感;而广场内以直线为主的花岗岩线条却又意味着严谨、规矩的态度。

4.2 庭院一

庭院是南北教学楼围合一个区域,由于光照的因素,使得在庭院中不能种植过高过大的植物。庭院一用简单的几何构图元素――方形和长方形,组成大小不一的绿地和小场地,并设置富有现代气息的玻璃亭和树池座凳,既可以作为庭院内的观赏点又可以给学生们看书、休憩,也为学生们课余活动和游戏提供平台;同时在庭院绿地内点缀具有一定特色的湖石和风化石。

考虑到庭院面积不是很大,而在冬天及春天孩子们需要更多的阳光,因此树池花坛内种植落叶乔木―白玉兰,白玉兰树干挺拔,先花后叶,开花时满树盛开,非常漂亮。树池穴内种植各种桂花,桂花枝叶茂密,终年翠绿,开花时正在中秋,香气浓郁。因此该庭院被命名为“金玉满棠”。

4.3 庭院二

庭院二的构图形式以弧线和直线交错,局部运用次轴线衍生出的斜线元素,它们共同组成开放式的铺装场地。红、黄、蓝三原色景墙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绿地里三色景墙的存在给该庭院提供了竖向的视觉焦点,并为整个庭院丰富了色彩。在沿走廊一侧,将“名人雕像”的浮雕(此浮雕是采用原址中的)外挂于红色景墙之上;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雷峰头像雕塑也置于两景墙之间,让同学们在此感受到雷峰就在我们的身边。

在植物上该庭院中主要以各种海棠为主,有垂丝海棠、贴梗海棠以及木瓜海棠,不同品种的海棠种植于此,既延长了花期上也丰富了花色,给庭院带来不少生气。海棠也是先花后叶,簇生枝间,鲜艳美丽,而到秋天,又有黄色、芳香的硕果,既可观花又可观果。因此该庭院被命名为“海棠春坞”。

4.4 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上由于受结构层的影响,不能放置过重过大的小品景点。结合该区的两个出入口的位置,用一条蜿蜒曲折的花岗岩小径将两端的木平台和面包砖小场地结合起来,中间围合成一个阳光草地。木平台上可设计成品桌椅,可观可赏可坐。 面包砖场地上可以根据学校需求添置几盆造型独特的造型盆景。沿小径一侧,放置一黑色螺旋雕塑小品取名为“积累”,下面铺之白色砂砾,寓意折叠的书本向上生长,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再者,我们借综合楼边一个狭窄空间中种植的整齐排列的刚竹林,由于刚竹枝干挺拔,设计植株高度超过6米,因而刚竹上部的1/3枝叶就出现在屋顶花园上了。这样,使得原本较小的屋顶花园就显得有较大空间了。

5、种植设计

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为增加孩子们的感性认识,我在校内适当点缀一些果树,如石榴、桔树等,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色彩、季相特点,按照反差、对比和渐变等美学原理组成宽度、色彩不同的花带以及大小不等的图案,在林中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既规则又活泼,给人一种舒畅愉悦的空间感受,形成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

1、适地适树:校园主干道是整个校园的骨架。在此安排了三角枫、果石榴、造型松等,一株80年的凌宵依附于精品湖石上,且从洞中透出,此小景造型极佳,并被校长誉名为“天合之作”。

2、季相变化:植物造景注重季节颜色。考虑到四季的变化,最忌枝叶光秃,根据植物的性状,形成春花烂漫、夏季浓郁、秋季绚丽、冬季苍翠的景观。在植物品种上可作为代表的分别有玉兰、山茶、海棠、紫薇、凌霄、桂花、红叶李、棕榈、杜英等。

3、垂直绿化:在特定的区域内,我们充分利用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进一步提高校园的层次,创造宜人环境。

4、针对小学内的孩子年龄偏小,活泼好动,在校园的绿化选择上我们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少毛、无毒、无刺、无污染并尽量采用形态美和色彩美或气味美的植物。

5、在我们的校园中,识字和阅读活动可以在课外时间内随时进行。让学生在一种自然、优美的环境中识字和阅读。现在,只要进入我们的校园,花开四季,林木茂盛,小“朋友” 们(各种石块、雕塑等)也在自由地嬉戏。走近再看,在各种植物和小“朋友”的旁边,还配有相应的标示牌。标示牌里的内容丰富,包含有石块、植物的名称、科目类别、生活习性。学生无论是带着书本在林下漫读,还是在花下伫足小憩,都能随时进行识字和阅读,并且使这种认字和阅读达到一种于无声处见真功的效果。

6、结语

第7篇:庭院景观绿化设计案列范文

本项目位于杭州市上城区,东侧为秋涛路,西侧为凯旋支路,南侧为候潮路,北侧为南星二号支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见图一:

本项目用地为住宅用地,总用地面积约为3277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4832.7平方米。

拆迁安置房与商品房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使用者是土地被国家征用的村民,满足他们的居住乃至生存需要,这是一件关系到社会安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粗粮细作”。把建设资金较低廉的村民复建房有机地融人这样优越的地理环境中。是建筑师必须考虑的一大问题。

二、整体规划控制

就规划层面而言,拆迁安置房住区与商品住区没有很大差异,不同点在于“盈利”模式。商品房开发基于开发商利益最大化的驱动,故而常常标新立异、不惜成本,其中不乏为赢得最大投资回报率的非常规手段.而保障性住区建设首先以“民利”为先.同时又必须合理控制成本.实现舒适性与经济性的同步.因而规划的整体控制非常重要。以南星项目为例,有如下四个特点:

1、空间结构的完整性。南星项目在空间布局上,根据对日照和建筑间距的分析,基本上形成了南北三排建筑,以东西向景观轴对称的空间形态。并营造南低北高的建筑形态,空间体现了地块丰富的序列和层次。高层住宅整齐排列,能够形成较大的块状景观,突破了以前院落式景观的布局手法,使更多的住户拥有好的景观。由于地块自身的特点,这种布局方式形成一个较大的集中绿地,这样既有绿化中心,又能体现景观的均好性。本地块东侧为新开河且有绿化带相隔,南面为公建用地相接,均不宜开口,因此在凯旋支路和南星二号支路上各设置一个出入口。根据建筑的总体布局和场地的自身特点,两个出入口不在同一方向,同时也是东西、南北两条景观轴线的起点。小区总体布局采用高层布局,往北逐渐由16层升为26层高层住宅。建筑布置定位有严谨的逻辑关系,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沿西侧为凯旋支路、北侧为南星二号支路布置沿街商铺及小区配套用房,以满足整个小区基本的日常生活需要。

2、交通体系的有序性。人车分流是小区追求的目标,在本小区中严格控制小车进入小区内部地面。设计将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在小区北面和西面两个入口处,小区内部只设置了少量的地面临时停车,用于外来访客停车,小区内部车辆进入小区后,立即就近进入车库,且地库通达每一个居住单元,使住户出行甚为方便。地面全步行系统为居民创造了安全、舒适的外部环境,基本做到人车分流。小区主环路的宽度为7米,贯穿整个小区,内部道路仅为搬家及消防环道。小区步行道铺装,适合行人步行,紧急时也作为消防车道。步行系统在不同级别上同消防系统结合起来,能贯穿整个小区,在人车分流的情况下,步行过程是令人感到安全,充满愉悦,充满趣味的过程。

3、是绿化系统的均好性。向心围合的方式在小区公共自然环境资源分享上体现了“均好性”,即在设计上以“均享”为原则,让每个住户都能较为平等地享受资源,获得等同的价值回报。每户均有较好朝向的景观阳台,每户都有较好的景观视线面向小区中央绿化。

景观的特点与整个小区的性格特点相吻合,摒弃繁琐的装饰,以简洁、明快见长,形成“一纵、二横、多节点”的景观结构。

“一纵”指以北入口为起点的纵向景观轴线,该轴线形成大气、通透的南北向景观通廊。

“二横”指贯通地块东西的两条横向景观轴线,两条轴线丰富了本地块的视线通廊,将西侧良好的城市绿化景观和东侧的沿河景观最大限度地引入地块内部。

“多节点”指以中央绿地和各个组团绿地形成的多个景观节点,其中中心绿地及其周边景观形成的中心公园是社区的主要景观节点,是整个景观结构的核心和统领,中心绿地部分建筑采用了大量的底层架空形式,通过休憩小品、绿色植物的和谐搭配,使各种功能融入到架空层中,既打破了高层建筑隔绝视线的弊病,又形成了可参与的公共的、通透的客厅,加强了邻里间的交流,使整个小区的景观延续和渗透。各个组团绿地形成的次要景观节点与中心公园形成的主要景观节点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4、空间形体统一性

空间形体要体现价值提升理念的构想,要使每一个住户得到尽可能好的居住环境,使地块价值空间最大化。对此,设计方案中将建筑平行于用地边线布置,使内部空间最大化,中心部位建筑底层架空,最大程度地扩大了视觉空间。空间布局上采用点板结合,利用住宅围合点、线、面的空间型态,形成一个相互交织却又相对独立的院落,将国人传统的交流方式与现代生活居住理念,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实现通畅社交和私人空间的“现代院落空间生活”。

“现代院落空间生活”的规划理念,是通过塑造一系列具有围合感的院落空间来体现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每个院落由相对而居的两排建筑围合而成,这样的院落又通过一个序列逐渐引至中心共公空间,从而强化社区环境的领域感和归属感。有得于营造整体有序,安定祥和,亲切友善的社区氛围和邻里关系。

三、住宅建筑的舒适度要求和风格特征

拆迁安置住房与普通商品房的套内舒适度要求不同保障性住房须在适当的面积内满足基本的生活空间与功能需要,居住空间及辅助空间的面积标准控制至最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不同家庭结构的生活需求,通过合理的平面功能布置和精细化的室内设计,实用舒适,并有较高的灵活性 对得房率的控制,本项目采用一梯二户和一梯三户的小高层,得房率80% 以上。

四 结语

“关乎人文,以化天下”。在经历了工业时代给城市带来的“文化失落”之后,人们开始注重技术和人文的结合,呼唤重建人类的“精神家园”。从实际意义而言,当代人对于“居住”的关注就是对于人类自身价值、意义与生活方式的关注。为此,在喧哗的城市公共领域与家庭私密领域之间需要一种过渡,这种过渡空间

第8篇:庭院景观绿化设计案列范文

医院在总体设计中,注重流程、布局和设备的选用,努力创造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医疗环境,做到实用、安全、经济,使技术性、艺术性得到高度的统一,以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立面造型―强调整体感和层次感

设计方案在立面造型处理上,考虑到医疗建筑平和、亲切、自然的性格特征,同时结合内部使用功能要求,强调整体感和层次感,通过虚实对比,空间渗透等手法丰富细部处理,力求形成简约的、富有韵律变化的空间形态,使建筑形体融入自然。

总体布局―分区明确,预留发展用地

设计方案密切结合场地环境,在总体布局中满足城市规划。对红线的退让及防火距离的要求,施工的可行性要求等,使总体布局紧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设计清晰。在总体设计中,根据门诊医技楼、病房楼、综合楼、办公楼、地下车库各单体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设计,使得各单体分区明确,流线清晰,动静分区,洁污分区,互不干扰。平面布局注意考虑洁污分区、洁污分流的卫生学要求,注意运行路线便捷,管线经济合理的工程技术要求。

在医院建筑内外环境及设施上,努力为患者创造优美舒适的就医氛围,同时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各科采用厅式候诊,门诊科室入口设有较大的候诊空间;挂号、收费、取药大厅结合有采光天窗的中庭布局,并设有各种服务用房,使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有宽敞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视觉空间。

整体设计―追求宁静、典雅的风格

*门诊医技楼,“E”字型布局

门诊医技楼为地上4层建筑,外立面采用条窗配以铝合金显框玻璃幕墙,通过窗户的层次变化使建筑立面产生丰富的变化和统一的韵律。色彩大方典雅,浅酡红色面砖配灰白色真石漆,反映出现代建筑气息,入口门廊设计突出医院主入口。整体设计力求体现宁静、典雅、亲切的建筑风格。

为解决大楼的自然通风、采光、排烟等问题,提供给患者与医务人员更舒适的候诊和工作环境,每层中庭周边都设有7个功能分支,呈双“E”字型布置于两侧。每个分支两侧布置各个诊室,分支端头都有封闭楼梯间以满足层间联系及紧急疏散的需求;各科室采用厅式候诊,入口处设置了较大面积的等候空间。在门诊大厅入口处还设置了花店、快餐店、自助银行等人性化服务设施。

*病房楼,双走道式布局

病房楼采用板式高层,双走道式的平面布局,中央及两端分设三处竖向交通核。外立面造型以简洁大方为主,采用干挂米白色花岗岩板墙面配深棕驼色真石漆墙面,局部采用灰白色真石漆墙面,反映出现代医疗建筑特征。北立面门头设计突出医院主入口。南立面中间玻璃幕墙和屋顶金属医院标志突出病房楼的中心位置。

病房楼由住院登记、住院药房、合作医疗、医保办、中心供应室、产科及产科护理单元、手术部、生殖医学研究室、设备技术层、标准护理单元、PICU、NICU、ICU等功能空间组成。各功能空间以交通核为中心围合布置,各部门出入口独立分开,避免相互交叉感染。各护理单元设有备餐室,医务人员设有值班室、示教室。

*综合楼,局部围合式布局

门诊综合楼地上4层,局部2层。外立面以条窗为主,配以铝合金显框小玻璃幕墙的点缀,通过窗户的层次变化使建筑立面产生丰富的变化。立面色彩大方典雅,驼色面砖配灰白色真石漆,反映出现代建筑气息,正面门头设计用白色墙面配以玻璃幕墙及屋面花架,突出了综合楼主入口。整个设计追求创造具有亲和力的医院配套建筑风格。

下面2层为庭院围合式布局,上面2层为一字型布局。一层主要设洗衣房、中西药库及独立商铺,北边为洗衣房,南边为中西药库、西边为独立商铺,东边为大门厅;二层为职工餐厅、厨房;营养餐厅、厨房;民族餐厅、厨房;三层为餐厅的包间;四层为后勤仓库。

门厅大堂约130m2,与内庭院视线通透,宽畅明亮,营造了小空间亲切宜人的氛围,竖向交通由两部电梯(一部客梯、一部货梯),三部封闭楼梯间组成,充分满足人员垂直交通的需要。

*办公楼,L型布局

行政办公楼为独立修建,根据其功能要求选用了较为经济的7.20m柱网,采用“L”型平面布局形式。北向一字形平面布置办公楼,南侧布置一间多功能厅。在提供办公空间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同时,为办公楼创造了一处前广场庭院绿化空间,改善了医院办公环境。

楼内设有一部电梯,两部楼梯分别为办公及病案室、档案室、图书室使用。办公楼首层设有密集书库室和病案存储空间,利用列车式密集书架储藏大量病案资料、光盘等。档案室、阅览室分别设于二、三层。办公空间采用内廊式组合,可灵活分隔办公用房及小型会议室。位于楼南侧的多功能报告厅,是院内举行学术讲座和大型会议的场所。

办公楼首层西入口为迎宾主入口,门厅设有接待空间,门厅为两层通高的共享大厅。一层东侧为部分商业用房,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分隔。医院荣誉室设在二层,供院史陈列和小型学术展览之用。

绿化布置――结合景观渠,大面积绿化

医院的外部环境设计,主要结合景观渠(大青渠)进行绿化布置。在院区南侧、大青渠南北两侧、病房楼北侧做大面积绿化,布置开放式庭院,适当种植观赏性的树木、草皮、花卉供患者观赏、疗养、歇息及活动。

第9篇:庭院景观绿化设计案列范文

1.设计原则

1.1遵循节约型、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绿化景观建设理念。在植物选材上,以本土原生植物为主;充分利用植物特性,力争做到绿化养护零投入。

1.2结合当地农业发展思路,以农业经济作物作为主要景观元素,展示本土特色,以最低的要素投入,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通过绿化建设,打造一处具有生态绿化景观成效的乡村景观,在当地乡村寨新农村生态绿化景观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

2.规划布局本次方案分为主入口、村委会大门前路旁绿化、停车场以及村委会院内景观四个规划片区

2.1主入口

该处是车辆从主干道进入咀咪哩村的路口,应具有鲜明的标识特点。路口原有现状是一丛丛杂草,没有明显的道路指示,因此为突出该村的地理位置,在这个岔道的转折处设置标识性景石一组,石上雕刻“咀咪哩村,新农村生态绿化景观建设示范村点”字样,石头周围自然式配置火棘、清香木、麦冬草、肾蕨等植物,形成清新、雅致的入口标识景观。

2.2村委会门前及道路两侧绿化

由于原有大门前空旷单调,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绿化景观,建议在村委会大门两侧围墙前砌筑花坛,种植矮篱搭配清香木球,以规则式布局手法营造简洁、庄严且具现代感的景观效果。大门前方的大道两边现有的绿地植被较杂乱,亟需改造。结合现状及设计要求,对一些长势良好的树种进行保护,而对一些弱小长势不好,杂乱的区域进行梳理清除。本片区采用两种手法:方案一:采用自然式设计手法,错落有致的搭配樱桃树、大树杨梅等特色经济作物,与原有板栗树、黄连木、沙松、云南松等乔木巧妙融合。

以火棘、蕨类、地石榴等植物搭配自然置石,营造充满野趣,清新雅致,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方案二:采用规则式种植手法,保留沿路两边原有乔木,在空缺处整齐补种大树杨梅,形成林荫道,同时沿路地被植物选用地石榴。乔木后方规则式大色块种植油菜花、向日葵等经济作物,丰富景观层次,营造乡村特有的,热烈、喜庆的丰收氛围。

2.3停车场

村委会大门右侧地块较为平坦,平时办事车辆就停靠在此,但由于没有合理规划,车辆可以随意停靠,显得非常混乱。为使停车场规范化,在该区域内铺设嵌草砖,列植规格统一的乔木如香樟分割车位,其中点植一株较大规格本土树种———石楠作为主干乔木。沿停车场外侧设置休憩坐凳。停车场的设置既方便来往办事的人们,同时在平时也可作为附近居民们聊天、休憩的场所。

2.4村委会庭院景观

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两侧的方形绿地,由于疏于管理绿地里植物杂草丛生,不符合办公区景观需求重新改造。在该绿地中选用当地树种,以乔灌木自然式配置为主,植物选择方面主要以滇朴、马缨花、大树杨梅、石楠、樱花等有机结合,形成丰富的视觉景观,其间点置自然置石与乔木、花灌木、地被植物搭配,形成较好的景观层次感。院内办公楼前花坛位于一面挡土墙上,斑驳的墙体与办公楼建筑结合显得尤为生硬、粗陋,为遮挡墙面,采取沿挡土墙边缘砌筑石块形成花池方式,花池中自然式种植花灌木及藤本植物,例如清香木,火棘,麦冬草,马缨花,并在外侧种植常春藤,形成垂吊景观,软化建筑线条。

办公楼前小广场一侧的围墙原是一列白色围墙,显得单调枯燥。考虑到当地的民族文化,在围墙上设置了具有彝族风情的景窗,并在围墙后方栽种叶子花,叶子花摇曳生姿若隐若现,既拓展了景观视野,又大大丰富了院内的景观效果,更重要的是彝族景窗的设计,突显了当地的人文风情,打造了咀咪哩村独特的景观。为遮挡视线,优化景观效果,延长围墙至位于围墙另一端的卫生间。卫生间前两块绿地由于面积较小,地块倾斜可以种植地石榴、火棘、云南含笑等。小广场后门的绿地区域,采用现有地貌,丰富植物配置,利用乔、灌木种植营造一片葱葱郁郁的森林式园林小景,其间设置园林步道与后门连通。

二、结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