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规避风险的方式范文

规避风险的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避风险的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规避风险的方式

第1篇:规避风险的方式范文

1、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主要有五点,它们分别是第一,投资只选择熟悉的项目,不熟悉千万别投。第二,选准正规的投资渠道。第三,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不要听一家之言。第四,坚持金融风险评估。第五,不盲目跟风投资。

2、正所谓投资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花言巧语,因而我们不加辨别就很容易造成重大损失。

3、风险越大,收益越大,我们在投资过程中很容易被突如其来的利益冲昏头脑做出冲动的事情。所以投资过程中我们最好是选择自己熟悉的、正规的、专业性的、有评估的意见,并且在整个投资过程中有自己的主见,不会被盈利与销售牵着鼻子走。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规避风险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外汇风险管理 企业 抗风险能力

当前,全球经济低迷,使得外汇市场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国内企业特别是有着大量对外贸易业务的企业如何有效加强风险管理,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内涵与必要性分析

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即拥有外汇资源或者在交易中涉及到外汇事项的企业,通过一定的手段规避可能由拥有这种资源所带来的风险甚至实现盈利的的目标。当前,我国不断扩大的外汇市场规模和复杂的人民币汇率波动都要求企业强化外汇管理,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风险。

1.总量规模的扩大要求企业注重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加,大量的企业参与到国际经济活动过程中,这就使得企业所接触的外汇总量规模迅速扩大。2011年前3季度,我国进口、出口金额分别达到12851.72 亿美元、13922.7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规模,涉及数量庞大的企业,只有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资产不会“意外”蒸发。

2.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要求企业注重风险管理

当前,人民币实行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制度,汇率处于波动过程中,但总体来看处于一种升值的状态,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相比于2005年汇改之初,2011年7月15日人民币汇率已经升值18.8%,并且这种升值可能是对多种货币共同升值而并非有升有降,如2011年8月11日久罕见地出现了“齐升” 的现象,此外,人民币汇率也可能在某一时间段内贬值,如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2011年6月相对于5月人民币贬值0.98%。这种双向波动必然进一步提高企业外汇风险,从而也就更加需要强化外汇风险管理。

二、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实现途径与基本现状分析

总体来看,企业主要采取合理地选择计价货币、充分利用国际信贷、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等来实现风险管理,并且这些工具在我国已经被广泛的运用,这将为提高我国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提供帮助。

1.合理地选择计价货币来规避风险

外汇风险实际上是由于货币的贬值或者升值带来的风险,因此,选择合适的计价货币能有效地规避风险,但由于合同的双方最多只有一方能够选择本币,这就使得外汇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从理论上讲,选择本币进行计价不会存在外汇风险,若不能选择本币,则尽可能选择信用程度高、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来计价,如选择美元、欧元或者一篮子货币等,这样在预测到外汇风险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外汇资产进行处理,从而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内。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在一些区域性的贸易中已经可以接受人民币结算,这就为我国企业降低风险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2.利用国际信贷规避风险

首先,可以利用出口信贷来规避风险。为促进出口或者鼓励进口一些本国需要的设备、物质,政府部门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贷款,这就使得出口商或者外国进口商能够及时的获得货款,从而规避了风险。我国出口信贷的规模较大,2009年安排买方信贷规模达到100亿美元,这是我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的一个优势。

其次,可以利用福费廷来规避风险,即通过把远期汇票卖给银行来获取货款,从而避免了风险,2001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办理福费廷业务,随着大量外国银行的进入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未来这种规避风险的工具将有很大的空间。

再次,可以利用保付的方式来规避风险,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出现了国际保理业务,2009年我国保理业务、国际保理业务总量分别为673、151亿欧元,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的需求。

3.利用金融工具来进行外汇风险管理

利用金融工具来进行外汇风险管理主要是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标,在国际资本市场异常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方便地运用这些金融工具来实现风险规避。首先,可以利用远期合约来规避风险,即通过向银行购买与债务或者债权相同期限与金额,但方向相反的合约来抵消风险。其次,利用期货交易来规避风险,早在1992年,上海外汇调剂中心就开设了外汇期货交易,1993年又开通了掉期外汇交易,并且这种外汇交易市场交易活跃,从而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供了有效的场所。再次,利用期权交易来规避风险。2011年2月16日,国家外汇局批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组织开展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这就为企业利用期权进行风险规避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4.其他方式

除上述方式外,还有企业利用合同的形式与贸易对象就支付方式等进行约定,从而有效的转移风险,这种方式直接有效,且不用产生其他的费用。

三、加强外汇风险管理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对策建议

企业加强外汇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可以从积极调研,科学选择抗风险工具,加强合作等方面着手。

1.积极调研为强化外汇风险管理提供基础

首先,要全面的研究我国外汇变动情况,了解外汇汇率变动的总体规律、季节特点等,从而为加强外汇管理,有效的规避风险提供理论指导。其次,要深入调研我国外汇市场的交易情况,了解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外汇交易中心现有的交易产品和交易活跃情况,并积极的了解国际市场中相关金融工具的交易情况,为实现外汇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再次,要深入调研国际权威机构对人民汇率变动情况的预测,通过分析其核心观点来预测未来汇率变动情况,从而为自身的决策提供参考。

2.科学地选择抗风险工具

首先,要客观地分析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规模、企业内部财务部门或者投资部门的整体实力等因素来选择外汇管理的方式,对于实力较弱的企业,可以选择无风险或者风险完全转嫁出去的工具,对于自身实力较强的企业,则可以通过有效的资产组合来进行外汇风险管理。其次,要根据外汇资产规模来选择风险管理工具。如果外汇资产规模较小或者说对企业的影响有限,则可以采取较为激进的方式来进行风险管理,反之,若外汇资产对企业影响巨大,则必须有效地进行风险规避。

3.加强合作强化风险管理

首先,要加强与贸易对象的合作,通过深入沟通了解彼此的风险爱好,以此为基础来进行风险管理,如在合同中对外汇结算方式进行明确等。其次,要强化与政府部门的合作,特别是在与一些政治局势不稳定国家的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加强与政府的合作是降低外汇风险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吴昌仁.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研究与应用[J].当代经济,2011(11):66-67.

第3篇:规避风险的方式范文

科学、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是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现阶段风险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以及风险自留。以下就对这四种风险应对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1.1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改变项目计划来消除特定风险事件的威胁。当某种特定风险所致的损失发生概率较高时,或者应用其他风险控制方法的成本大于企业收益时,可以采用风险规避的方法。在天然气管道工程中,风险规避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改变施工地点、工艺流程以及施工材料等方式规避后期生产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因素。虽然风险规避不能彻底消除和降低风险,但却是一种简单、有效地风险控制方法。

1.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转移风险的后果给第三方,通过合同的约定,由保证策略或者供应商担保。通常情况下,天然气管道工程的风险转移可以分为保险和非保险两种形式,可以根据施工企业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决策。

1.3风险减轻

风险减轻是减少不利的风险事件的后果和可能性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风险减轻通常属于安全设计、安全管理的范畴,当风险无法彻底消减时需要通过风险减轻的方法降低企业所面临的损失。例如天然气管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技术能力不足、人员职业素质不高、误操作以及违规操作等,对整个工程的影响非常严重,我们可以通过强化人员培训,配备专业技术人才等方法来减轻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

1.险自留

风险自留主要是指准备应对风险事件,包括积极的开发应急计划,或者消极的接受风险的后果。对于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的风险,例如自然环境因素或者在风险规避,无法进行有效地风险转移或者风险消减,或者以上活动执行成本超过接受风险的情况下需要采取风险自留的应对措施。

二、天然气管道工程风险分析

天然气管道施工涉及区域广、施工过程复杂、周期长,风险状况尤其是自然地质风险状况极其复杂,因此需要采取多种风险识别和应对策略降低风险造成的影响。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可以将天然气管道工程的风险因素分为人为因素、物质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管理因素四大类。天然气管道工程产生风险的因素的种类繁多,给风险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要加强控制,尽可能地规避或者转移可能造成巨大损失的风险,对于一些影响较小的潜在风险则需要做好控制与消减工作。在条件运气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双方签署的合同或者购买保险的费那个是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对于低风险因素,在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和消减情况下进行自留。例如:人为因素中施工人员技术能力不足、人员职业素质不高、关键技术人员的流失、误操作以及违规操作等可以通过将强控制的方法进行规避。物质因素中,施工机械缺陷、电气风险、施工材料缺陷、火灾爆炸、包覆层缺陷导致腐蚀、设备故障、管道试压,可以通过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以及对施工环节进行实时监控等方式进行控制与消减。另外,天然气管道工程通常会和施工方以及货源提供方签署一些合同,合理的利用合同中的条款可以转移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风险因素。在天然气工程施工企业资金储备充裕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转移环境因素,例如水冲沟、洪水不良土质、岩体崩塌、滑坡、采空区、雷击、地震断裂带、生态环境破坏等灾害对工程造成的损失。当然,天然气管道工程是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方法,以便采取最为有效的方式将风险造成的影响控制在天然气工程施工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三、结束语

第4篇:规避风险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0-0105-5 中图分类号:F833文献标识码:A

全面风险管理是目前风险管理发展的最新趋势,它是一种站在整个公司角度进行的整体化风险管理方式,我们平时见到的公司风险管理(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或整体风险管理(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也是指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一个公司的风险来自很多方面,比如,一个保险公司可能会面对由需求变化、利率变化、资产价格变化等带来的种种不同风险,最终对公司产生影响的不是某一种风险,而是所有风险联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只有从公司整体角度进行的风险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目前关于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有以下两大类:第一类是基于组织结构体系全面风险标准化度量的全面风险管理方法――ERM(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ERM的概念是由美国最大的几家银行和证券公司最先提出的。其核心理念是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对整个机构内部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和业务环节的各个种类的风险进行通盘管理。ERM 要求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风险、各种风险所涉及的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利率、汇率、股票、期权等)以及承担具体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进行全面有效的整合风险管理。第二类是基于风险决策因素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TRM。TRM(Total Risk Management)是从风险决策角度提出的另一种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从系统决策的角度出发,引入风险管理策略的三因素概念,这三个因素包括概率(Probability)、价格(Price)和偏好(Preference)因素。风险管理的目标是谋求三要素(3P’S)的最优均衡。目前TRM还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现实生活中建立如此庞大而复杂的TRM系统现在看来似乎是不可能的。相对TRM理论而言,ERM具有良好的现实可操作性,本文所讲的全面风险管理指的是ERM。

一、全面风险管理经典文献回顾

(一)国内(中文)文献回顾。陈秉正(2003)在其著作《整体化公司风险管理》中论述了风险管理概念的演进、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的各种策略,并对整体化风险管理进行了展望。文章主要是融合了Shimpi(2001)的《整合性公司风险管理》和Doherty(2003)的《整体化风险管理》两本风险管理巨著的精华,论述了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阳(2006)《金融机构现代风险管理基本框架》一书从金融机构的风险角色分析入手,归纳了风险的概念和性质,并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论述了现代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特征,以及现代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的构建。该书的特色在于对风险角色的分析和风险、风险管理概念的归纳,但作者只是提出了现代风险管理的框架体系构建,并没有关于风险管理的实证分析和风险管理框架的具体应用。(美)尼尔・多尔蒂(Doherty, Neil. A.,2003)《综合风险管理――控制公司风险的技术与策略》,这本由陈秉正,王在2005年翻译的风险管理著作认为随着近年来衍生金融市场的快速成长以及金融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上保险市场开始重视在保单内容的设计上将可保风险与财务风险相结合,因此,当前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反映公司的理财能力和增加公司的价值。整合型风险管理是结合保险与金融工程技术,利用创新性避险工具来管理公司的风险,包括可保风险(Insurable Risk)、财务风险、营运性风险和事业风险(Business Risk)。Doherty, Neil. A.还认为考察风险的成本是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因此对风险的成本做了深入分析,并考察了容易产生风险成本的公司结构特征,指出改变公司的结构特征同规避风险一样属于重要的风险管理策略。该书对如何利用简单的和复杂的财务杠杆对风险进行管理,包括应急性融资工具的分析在全面风险管理领域是一个创新,增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可操作性。赖志仁(1999)在《风险管理与全球保险之未来趋势》一文中论述了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产业间的合并和企业并购行为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保险、银行、共同基金、资本市场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金融商品之间的差异性变小,替代性变强。因此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不能继续局限于传统的方式,而应该从公司整体的视角上开发一种综合的风险处理方法。该文章还指出多种避嫌工具的风险管理策略会成为未来的潮流,但并没有具体说明企业应该如何整合这些避险工具来处理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潘国臣等完成的文章《整合风险管理与会司价值》(2006)指出,新兴风险管理工具有资产避险、负债避险和权益避险三种,这三种避险工具的价格分别为、和,并且三者的关系是>> 。如果采取避险措施之前的资产与负债额分别为与,则在资本结构已经是最优的假设下,采用负债型避险方式对资本结构的冲击是最小的,其次是权益型避险方式,而资本型避险方式对资本结构的冲击是最大的。若是分析损失后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则单纯使用资产型或负债型避险工具都是不利的,应该综合运用多种避险工具。但文章并没有就该理论进行实证研究。

(二)国外文献回顾。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研究部在其著名期刊《Sigma,No3/2005》发表了《产险业资本承保与价值创造的实践》①一文,该文章指出:影响产物保险公司的资本成本因素是投资活动与承保风险的组合。而公司价值比较高的产险公司的承保利润波动较小,这些公司都有较好的风险选择、风险分散与再保险安排,或者使用了创新的风险转移技术。这篇文章的特点是从实证角度出发验证了风险管理提升公司价值的重要作用。Shimpi(2001)年的著作《整合性公司风险管理》中提到:风险就像一头大象,传统的风险管理就像盲人摸象,“虽然每个人都摸对了一部分,但总体上来讲还是错的”。书中对于传统个别的风险管理与创新整合型风险管理做了比较,其中包括: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公司财务与保险;财务长与风险管理人;众多个别风险与整合风险;众多个别市场与整合的市场。并对整合前后的风险管理效果进行了论述。该书与Doherty(2003)②的著作是学术界公认的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领域中最经典的两本著作,两本书的着重点不同,内容各有千秋。Doherty(2003)主要论述了各种创新型避险工具的运作与风险分析。Meulbroek(2002)在其论文“A Senior Manager’s Guide to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中强调现代风险管理的观念不应该局限在可保风险暴露单位上,而应该关注会影响公司价值的所有风险,包括营运风险、法律责任风险、财务风险、投资风险、税收负担风险、监管及合规风险等。并提出了处理风险的三大基本原则:一是修正公司的营运方式;二是调整公司的资本结构;三是选择适当的金融工具(包括衍生金融产品)。以此来适应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变化。Meulbroek认为应该用最具成效的方法达成风险管理的目标,使企业在遭受不可预测的意外损失时,可以及时获得融资资金,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甚至进一步发展。Culp(2002)的两篇文章认为,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本来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但长久以来的公司财务处理方法总是将两者分开来管理,这不仅浪费了资源也损失了管理的效率。Culp建议公司应该采用整体化风险管理,利用创新型金融避险工具来管理风险对企业内部的现金流、盈余与资产负债表的不利影响,并避免非预期损失事件实际发生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巨大的冲击。

二、全面风险管理产生的基础

全面风险管理涵盖的范围很广,它是在图1所示的三个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容涉及保险、财务套期保值、投融资、杠杆管理、薪酬设计甚至税收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③

首先是风险管理与保险理论的发展。风险管理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管理“可保风险”而出现的。Robert Mehr和Bob Hedhes于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可保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之后,可保风险管理又有了一系列的创新,比如有限风险计划;保险公司自身的资产负债管理;以及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捆绑式保障保单,这种保单不仅包括传统的可保风险(财产和责任风险),还包括财务风险(如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从而打破了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障碍。

其次是衍生产品市场和金融工程理论的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金融创新高速发展的时期,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马柯威茨的资产组合管理理论、夏普和罗斯创立的资产定价模型以及布莱克和舒尔茨创立的期权定价理论。衍生产品和金融工程的发展不仅丰富了风险管理用于套期保值的工具,还为公司其他的风险管理策略提供了方便。公司不仅可用衍生产品对特定的风险进行套期保值,还可以将衍生产品嵌入到公司的负债和权益里。而新近发行的巨灾债券和非传统风险转移工具(ART)则是直接出于风险管理的目的而出现的。

再次是公司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开始关注风险对于公司价值的影响,1976年David Cummings通过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说明了公司是如何通过对风险进行保险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Mayers和Smith(1983)又基于风险给公司带来的摩擦成本,提出了更新的公司风险管理理论(关于风险的成本,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有详细的论述),即风险的摩擦成本或交易成本可以使风险管理成为一个增加公司价值的过程。针对风险的成本解释, Doherty Neil A.(1985)又提出了管理风险的“对偶策略”,即公司既可以通过降低风险又可以通过调整财务或组织结构、改变杠杆作用的方式来减少风险的交易成本。

三、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这里主要介绍美国COSO委员会和GARP组织提出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一)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①。COSO全称为“发起机构委员会”(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它是一个自愿性质的私营机构,致力于通过商业伦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来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2004年9月,COSO委员会正式了《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目前已受到国际企业界、金融界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新的《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对全面风险管理给的定义是: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企业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各种经营活动之中,目的是识别可能会影响企业价值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于企业的风险容量之内, 并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称REM框架)力求实现以下四种类型的目标:战略目标―高层次目标,与使命相关联并支撑其使命;经营目标―有效和高效率地利用企业资源;报告目标―报告的可靠性;合规目标―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包括八个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来源于管理当局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企业管理过程整合在一起。这八个构成要素分别是: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企业风险管理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曾经有效的风险应对方式可能会失灵,控制活动可能会变得无效或不再被执行,企业的目标也可能发生变化等。面对这些变化,管理者需要通过控制手段,以确定企业风险管理的运行是否持续有效。监控可以通过持续的管理活动、个别评价或者两者结合来完成。ERM框架有如图2所示的三个维度:第一维是企业的目标,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第二维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第三维是企业的各个层级,包括整个企业、各职能部门、各条业务线及下属各子公司。ERM三个维度的关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都是为企业的四个目标服务的;企业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四个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八个方面开展风险管理活动。该框架适合各种类型的企业或机构的风险管理。

(二)GARP全面风险管理框架②。GARP(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成立于1996年,是在英国老牌巴林银行倒闭、全球风险重要性开始凸现的背景下由风险专业人士倡议产生的专业组织。GARP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所要做的是了解从金融机构活动中所产生的全部风险同时去有效地管理这些风险,因而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会平衡风险管理结构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基于这一认识该组织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应该包括策略、程序、基础设施和环境四个模组以及它们之间的融合(如图3所示)。

GARP认为,风险管理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六点: (1) 把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策略结合起来,这样可以确保企业在预测并分散风险方面的优势;(2) 建立风险管理过程,这个过程要便于公司组织内部对风险管理的理解和实施,并能主动支持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 (3) 通过在组织人员指导和风险行为的支持系统之间的合理安排来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 (4) 对各种类型的风险进行理性和动态的划分,合理地反映公司商业策略和外部市场环境所对应的风险;(5) 建立一个风险和行为的衡量系统,这个系统要透明、可信、及时,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实现个人行为与企业目标以及风险管理目标的统一;(6)强化组织的风险管理意识,重视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持续性,提高企业风险承受的能力,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加股东收益。GARP全面风险管理的四个模组协调合作,共同负责完成以上六项风险管理任务。实际上GARP方案与COSO的ERM框架并无实质区别,GARP方案囊括了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并做了重新组合,更进一步来说,策略是中心,风险管理基础设施、过程和环境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三大平台。

四、全面风险管理的四种基本策略①

全面风险管理策略针对的不是单个风险,而是整个公司的风险剩余,它包括下面四个基本策略。不论风险的来源如何,也不管风险是增加了税收成本还是财务困境成本,只要风险对公司价值产生了影响就可以使用这四种风险管理策略来管理风险。

(一)资产规避策略。“资产规避”可以定义为用一项资产为其他资产所存在的风险提供规避。资产规避策略的思想是:一个包括了基础资产和规避资产的投资组合可以有很小的风险甚至没有风险。比如投资组合F,一定量的资金$被投资于两项资产。第一项是基础资产,每投入的一美元的回报为AB;第二项资产,即规避资产,每一美元的回报为AH。资金$按{1h}分配于两项资产,并且两项资产的相关系数ρBH为负,在接近-1的极限时规避效果最好。

资产规避:F= $(AB+hAH) 0>ρBH≥-1(1)

如果ρBH=-1,则存在某个规避率h*使得投资组合不存在风险,此时COV{ $(AB+hAH) }=0。

再保险保单是保险人采用的一种传统的资产规避形式。新型的资产规避工具是巨灾期权,巨灾期权是根据保险公司所要求的指数价值而制定的期权,当指数达到预先设定的指数值(执行价格)时,保险公司就可以获得一笔支付报酬。资产避险核心思想是当基础资产遭到损失时可以通过另一项资产的获取来弥补,当然中间涉及规避费用的问题(再保险保费或期权价格)。

(二)负债规避策略。与资产规避策略不同,负债规避是在资产负债表的相反方面实现的,即用一种负债的免除来弥补基础资产的损失的风险管理策略。这样,投资组合包括的就不是规避资产,而是基础资产和规避负债的组合。

负债规避:F= $(AB-hLH ) 0

如果ρBH=1,则存在某个h使得投资组合不存在风险,即COV{$(AB-hLH )}=0。许多新型的风险管理策略,如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股票期权和巨灾债券都属于负债规避。

(三)股权规避策略。全面风险管理的目的包括避免风险带来的各项成本,保值公司对突然损失的融资能力和对投资机会的筹资能力。除了获得外部资本注入和借债,还有另一种方式可以达到这些目的,那就是损失后的股权融资。当损失事件发生后,公司为损失或投资机会筹措资金的难易程度以及资金使用的成本取决于损失事件的严重程度、公司的特许价值以及当时金融市场的环境,而公司所关心的一是资金需求数量和成本,二是损失后的杠杆水平。股权融资可以满足筹资需要,而且不会增加杠杆率。虽然债务融资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但会增加杠杆率①。当一个公司现有的流动资产无力支付投机性损失(流动性危机),而公司其实还具有一定数量的特许价值,这时候采取的资本调整措施实质上是特许价值的一种变现。

股权规避策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简单的损失后权益融资。这种策略的一个特征就是新的权益资本的可发行价格会由于损失而降低。第二个策略是保险人购买其自己股票的一个看跌期权,这个期权可以在预定规模的损失发生后被执行。这些新的工具已经在市场上发行的“巨灾看跌期权”中被使用。

(四)杠杆调节策略。风险的成本可以通过降低风险或减少风险的交易成本两种方式降低,这是新型风险管理的“对偶性”特征,也是我们进行风险管理策略时考虑问题的两个基本方向。其中减少交易成本的策略可以叫做风险调整策略,而对杠杆率的控制是最重要的风险调整策略,它可以用于降低任何风险来源导致的风险成本,是典型的全面风险管理策略。杠杆调节策略可以用来处理财务困境成本,贷款人和剩余权利要求者之间成本等。此外,如果发生了突然的损失,公司将发现由于杠杆率的降低使得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处于有利的位置,或者对已破坏资产进行重购,或者对新方案进行融资都变得相对容易。

杠杆调节策略顾名思义是对公司财务杠杆水平的调节,因此严格意义上讲,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都属于杠杆调节的范畴,只是由于近年来风险管理领域的创新都集中在新型规避工具的使用上,这些新型工具又都属于股权或负债型避险工具,所以把这两种工具单独拿出来介绍以示重视。除了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杠杆调节策略涵盖的内容还很多,比如红利政策的制定、债务和权益间的转换等,这属于更广泛的公司财务管理的领域。

参考文献:

[1]Culp, C.L., (2002, Spring), Contingent Capital: Integrated Financing and Risk Management Decisions,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2]Culp, C.L., (2002, Winter), The Revolution in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 A Decade ofInnovations in Process and Products,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3]Doherty, N.A.,(2003).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edition. The McGraw -Hill. Companies Inc.

[4]Meulbroek,L.K.,(2002).A Senior Manager’s Guide to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5]Shapiro,Alan C.andSheridanTitman(1985).“An Intergrated Approach to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Midland Corporate Finance Journal,3,#2,41-56.

[6]Shelor,Roger M.,Dwight C. Anderson and Mark L. Cross(1992).“Gaining from Loss :Property-LiABility Insurer Stock Price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1989 California Earthquake”,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5,476-488.

[7]Shimpi,P.A.,(2001).Integrating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NY:Texere LLc.

[8]陈秉正.整体化公司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3.

[9](美)尼尔・多尔蒂著.陈秉正、王译.综合风险管理―控制公司风险的技术与策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0]阳.金融机构现代风险管理基本框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11]潘国臣等.整合风险管理与公司价值[J].保险研究,2006,(9).

[12]赖志仁.风险管理与全球保险之未来趋势[J].风险管理学报,1999,(2).

[13]宋明哲.现代风险管理[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2004.

第5篇:规避风险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 财务风险;财务预算;风险规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为市场经济,这一改革虽然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为企业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给带来了大量的风险。其中产生的影响力最大的风险当属财务运作中存在的风险。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支付方面,这也是企业对于资金流量的掌控力度不够而造成的。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都是由于没有合理控制企业现金流量和企业外债之间的关系,最终导致企业破产。因此,财务风险的规避是企业财务运作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我国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财务运作的风险都是我国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中的重要类型,财务风险一般都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其因素既有可能是外在条件的环境影响又有可能是企业内部运作和管理经营不善而导致。通过技术人员的深入研究与分析,我国的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将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国有企业,更是存在着发生财务风险概率较大的可能。

伴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世界的经济形势更是难以掌控,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企业在这种世界经济形势下更是需要谨慎运行,才能不断发展。而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就像一颗炸弹埋藏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一旦点爆,后果极其严重。因此,现代财务管理对于这种现状提出要求改善企业经营策略,在掌握和了解了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的条件下,采取相关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规避,以尽量减少企业在风险中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它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

二、财务预算对于规避财务风险的重要作用

1.企业在融投资中的财务风险可以通过财务预算进行有效预防。一般来说,在企业进行融资或投资的过程中,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如果企业流动资金占企业总资产的大部分,那么企业的短期负债就会降低,而同时所承担的风险也更大。因此,财务预算对于公司资金的合理使用以及财务结构的安排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财务预算对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规避。在目前的企业发展中,几乎每个企业都有投资行为,那么保证投资成本的顺利回笼是提高企业资金流动性的关键。财务预算可以对企业资金回收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前准备相应的财务运作方式也避免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时对企业资金流造成的影响,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3.财务预算能够规避企业收益分配风险。作为企业财务运作中最后的一项工作,对企业的利润收益进行合理分配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来讲,企业的收益分配主要有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这两个内容。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对于避免企业收益分配所存在的风险具有很大的意义。通过财务预算,采取合理的分配方式,保证企业资金收支平衡。

三、提升财务预算管理水平规避财务风险的措施

企业要正确理解财务预算,这是企业财务风险规避中的重要措施。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在进行企业的资金预算时,需要掌握和控制的核心内容就是合理分配企业的资金运作。只有通过合理的资金预算,才能统顾全局的安排企业的融资投资计划,处理资金运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风险,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使用财务预算的方式来规避财务风险的运作过程中,尤其需要专业的财务人员做好企业现金流向与动态,防止没必要的现金开支现象的发生。

财务部门在财务预算的工作中要采用最符合本企业财务状况的编制方式。一般来说,在目前的财务预算工作中,主要有三种编制方式,即静态预算、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

静态预算一般应用在企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并且发展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因为静态预算是按照企业的某一固定周期的业务水平为依据,进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预算的方式,由此很明显能够看出这种预算方式虽然简单方便,但同时也比较死板固定,不具备灵活性,无法应对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的财务变化。

在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若想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就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状况合理综合的运用弹性预算与滚动预算的财务预算方式。同时,要分别细化销售、成本、费用、投资、资金等各个模块的管理,促进总体预算目标的实现。

企业若想通过财务预算来规避财务风险,单单只靠财务人员的理论预算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对理论预算进行实践执行,并对预算的执行状况进行跟踪了解,以便随时掌握预算的执行进度和变化情况,保证财务预算的执行一直在财务部门的控制范围内,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财务基础。

四、预算编制方法选择依据

由于目前我国的企业类型较多,不同的企业在自身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财务管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使用财务预算的方式进行财务风险的规避时,一定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以及本企业所处市场的环境和自身财务状况,选用最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

静态预算虽然方便简单,计算误差较小,但是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的企业来说并不适用。相对而言,对处于非成熟期的企业,采用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更为适宜。

第6篇:规避风险的方式范文

一、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的控制方式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其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侧重点应该放到对企业税务风险的预测层面,依据科学的分析,对于企业可能遭受的税务风险进行合理预测,进行提早预防,为企业减少税务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重要支撑。但是,企业也不能仅仅依赖于对于税务风险的风险评估而忽略了税务风险发生时以及税务风险产生之后的处理策略的提出,这样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阻碍作用。因此,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应该对于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合理预测,并从事先、事中和事后三个维度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实现对税务风险的最优解决。

1.事先控制

税务风险的事先控制是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步骤,有利于企业在风险发生前提早预知到风险的到来以及风险的运行方式,以便于企业制定相应风险解决策略,避免税务风险带来的更大的负面影响。比如,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在进行项目的招标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详尽与该项目有关的相关税务状况,为企业的税务风险预测提供重要参考,协助企业进行税务风险事先控制。

2.事中控制

在发生税务风险后,对税务风险进行相关解决策略的过程被称为事中控制,这时,企业已经遭受到税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发展上面的影响,也已经知晓了税务风险的大致运行方式,因此也使得企业的税务风险解决策略的提出更为目标化。比如,建筑企业的库存常常会有材料暂估款,其发票的开发不会很及时,往往会延后一段时间,因此,企业应该对于这种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且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尽量减少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3.事后控制

对于税务风险的事后控制往往具备一定的被动色彩,因为税务风险已经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并且已经难以在事中进行风险修复,只能在事后进行风险补救,进而进行经验总结,避免之后遭受到此类税务风险的影响。比如,建筑企业中存在的虚开发票的现象,对于其进行的风险管理则属于事后控制。

二、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纳税行为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出现不纳税或者少纳税的状况,进而需要为此承担包括补纳税、交罚金、刑罚处罚和声誉形象受损等风险,这边是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企业在面临如此税务风险时,可以基于企业发展的需求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形式,其中主要包括规避、降低、分担和承受风险四种方式。

1.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策略,是在建筑企业遭遇税务风险时,无法承担税务风险对企业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停止可能产生此税务风险的项目的形式来阻隔由此带来的税务风险。比如,一些建筑企业想要选择与相关性较强的企业进行企业重组,不仅可以为企业的各项业务的发展带来便利,还会减轻双方企业的税收担负情况。但是,此做法可能会招致税务机关对于企业进行反避税的相关调查,对于企业的发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种现象的发生,企业可以选择放弃此项目的实施运行,以规避可能会出现的税务风险。

2.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策略也是建筑企业在面临税务风险时常常采用的风险处理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在已经遭受税务风险之后,只能通过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来保证企业各项业务的顺利运行。企业将税务风险降低,降低到在本企业的承受范围内,这也是企业根据自身当前的发展状况以及风险的具体情况而选取的最优解决策略。比如,为了规避增值税,建筑企业会将之前的包料工程修改为不包料。

3.风险分担

风险承担是建筑企业借助与之有业务往来的企业的力量,通过将业务分包给多个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形式,来使企业的税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的风险处理策略。比如,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业务过程中,会有自主招工和派遣工人两种遣员形式,但是自主招工的方式会实行代扣个人所得税,因此,为了规避这种状况的发生,建筑企业多会选择进行企业派遣工人的形式。

4.风险承受

风险承受是在建筑企业对企业承担税务风险的能力进行准确评估,对于税务风险状况了解详细之后,认为本企业可以对本次税务风险进行承担,因而不准备采取风险规避和风险降低等策略的风险管理方式。比如,税务机关对于建筑公司的低值易耗品的划分可能会存在不承认其划分方式的现象,但是企业不会讲这种税务风险看得过重,因为企业能够承受此类的税务风险,风险对于企业的发展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三、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1.划分岗位权责,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框架

对于建筑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来说,应该积极做好岗位分则工作,并制定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实施框架,以便于风险管理部门在进行风险管理过程中有据可依,并且实施了岗位分则可以有效进行工作问责,保证税务风险管理事务的高效有序运行。

2.对建筑施工单位的纳税风险进行评估,建立健全机制和方法

企业应该对本企业可能遭受的税务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详尽性评估预测,尽可能在风险产生之前就已经掌握了风险产生的原因、产生的激发因素,进而为税务风险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保证风险管理能够实现效果最佳化。

3.建立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

对于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来说,必须掌握了公司各部门与税务有关的真实材料和数据,才能够知晓企业当前的实际发展水平,也才能够对税务风险进行准确预测,因此,企业必须打通企业内各部门间与税务风险管理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保证税务信息的传达能够实现及时性、有效性和真实性。

四、结语

第7篇:规避风险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企业 纳税筹划 风险

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利润逐年降低,在积极的开拓市场销售的情况下,以科学的纳税筹划降低企业纳税成本、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又一重点。避免纳税筹划风险,又叫规避纳税筹划风险,是指为了免除纳税筹划风险的威胁,主动放弃和拒绝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纳税筹划方案。避免纳税筹划风险是消除风险最彻底的方法,但也是一种比较消极的风险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现代企业必须通过制定科学的纳税筹划方案及科学的实施规避纳税筹划风险,同时考虑规避纳税抽划风险的策略,提高企业规避纳税筹划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现代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分析

企业纳税筹划所具有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与信誉风险。政策风险包括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是政策选择正确与否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纳税筹划过程中过多的债务负担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其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会减少股东的财富。而经营风险是由于企业的纳税筹划对企业未来行为的一种预先安排,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前瞻性。但是由于经营过程的变化导致预期经济活动判断失误造成的税收负担加重,从而产生了经营分先。另外由于纳税筹划中的税法等事后出现法律理解偏差也会造成企业纳税筹划的法律风险。种种风险组成了先帝企业纳税筹划多面临的风险,是现代企业纳税筹划过程中必须注重的风险问题,其对企业的经营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

2.1纳税筹划的风险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规避需要企业通过对纳税筹划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分析将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分为三种管理模式,即风险减低、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低是指那些用以使风险程度和频率最小化的控制方法和措施,减轻风险损失的程度,包括风险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风险规避是指为避免风险的发生而拒绝从事某一事件。风险转移是将风险转嫁到参与风险计划的其他人身上,一般通过合约的形式将风险转移。现代企业必须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模式的选择,有效避免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2.2现代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现代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防范于管理是避免企业经营与财务危机的关键,是企业必要的管理措施。首先企业要提高纳税筹划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沟通与协调,以风险防范意识为基础开展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在纳税筹划过程中灌注有关政策的综合运用、灌注企业经营方向与经营目标的发展,以促进企业纳税筹划的合法性、合理性,并通过企业综合效益分析对其进行论证,以此提高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防范能力。另外,企业在注重自身纳税筹划风险防范的同时还要加强与税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税收政策的变化,及时、全面的税收政策的动态,以此降低企业纳税筹划风险,正确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现代企业还要综合衡量筹划方案,降低风险。通过对纳税筹划的分析与论证,提高筹划方案的合理性、合法性,保障纳税筹划方案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其不仅要考虑企业当地税收政策的变化,还要考虑战略规划、税收环境的变迁等风险隐藏因素。现代企业还应合理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认识纳税筹划与节税效果的关系,关注风险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以此为基础开展成本效益对比。实现企业风险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保障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2.3以科学的纳税筹划原则降低企业纳税筹划风险

由于纳税筹划风险的存在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有着潜在的危害,因此现代企业必须通过科学的纳税筹划降低企业纳税筹划风险,促进企业的发展。在进行企业纳税筹划过程中,企业必须遵循纳税筹划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以此降低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纳税筹划必须遵循,合法性原则,以税法、财务会计和其他经济法规为基础进行纳税筹划工作。同时注重事前筹划原则,分析税法规定调整经济事物、选择最佳的纳税方案争取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并在这一过程中注重经营业务的未发生、应税行业未确定前做好安排,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原则是纳税筹划的基本原则,是企业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将纳税筹划方案所得大于指出。同时针对企业地区、时间、特定税收政策变化企业纳税筹划也应采取相应的掉正原则,以使得企业的纳税工作具有着针对性与时效性。

■三、以科学的纳税筹划方法降低纳税筹划风险

由于纳税筹划对企业的纳税风险的重要影响,现代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必须是综合的、科学的优选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经过科学的分析与论证选择最为适合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法进行纳税筹划,以此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目前常用的纳税筹划方法主要有税收优惠政策利用法、纳税方案最优选择法、特殊条款利用法、财务会计规定利用法等。充分利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是纳税筹划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种。根据地方、行业、产品制定出的优惠税收条款达到企业纳税筹划的目的。选择最优纳税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纳税筹划效果,在多种纳税方案中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选择交税最少、收益最大的方案。对于特殊行业中税收文件某些条款能够对企业税收进行优惠的,企业也应认真解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财务会计规定与税法有冲突时,财务会计规定应当服从税法的调整。如果税法做出规定,纳税人运作就要满足税法的要求;如果税法没有做出规定,税法就要自动地服从于会计的规定。通过科学的企业纳税筹划方式选择与应用,有效降低企业纳税筹划风险。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纳税筹划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发展。现代企业必须认识到纳税筹划对企业的重要意义,以科学的纳税筹划促进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针对企业纳税筹划对财务人员的需求,企业还要加强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以及对税收法规的解读。必要时借助第三方税务咨询企业的专业能力提高企业纳税筹划水平,促进企业纳税风险的降低。

参考文献:

[1]马德龙.现代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科学开展[J].经济时空,2009,11

[2]周志国.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分析[J].财务管理资讯,2009,6

[3]陈政宇.论现代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规避[J].会计研究,2008,9

[4]刘凤娇.如何降低企业纳税筹划风险,促进企业发展[J].现代财经,2009,7

第8篇:规避风险的方式范文

一、出口企业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策施

出口企业面对上述风险,应提出有效措施来将交易风险降低,加速应收账款的回笼同时控制操作费用的成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1、出口企业要关注国际经济及金融形势企业应时刻关注国际经济及政治形势,跟踪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波动情况如美元、日元、欧元,为进一步预判趋势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中国出口企业可采取多种方法规避汇率风险,比如:利用报表的对冲效应,将外币金融资产与负债调节为平衡,降低汇率风险;采用多种货币组合法分散汇率风险;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提前锁定外汇风险等。

2、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指金融衍生工具的有关参与方对交易过程包含的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控制,从而以最小成本获得足够安全保障的各种活动和方法。国际贸易主要支付方式为预付款、跟单信用证、跟单托收、赊销、中信保担保下的赊销等。为避免风险,企业应尽量选择信用等级高的金融机构作为合作方,并充分利用合作方的专业意见为企业提供增值价值服务;在企业内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注意舞弊风险及内控风险的控制。

3、利用银行提供的金融创新工具进行规避风险以下列出几种常用的目前中国出口企业应用金融创新工具来进行规避风险的方法:

(1)信用证保兑:保兑信用证(ConfirmedLetterofCredit)是指开证行开出的信用证,由另一银行保证对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单据履行付款义务。对信用证加保兑的银行为保兑行(ConfirmingBank)。如果开征行到期拒付,加保银行将承担付款责任,从而规避由银行和国家风险导致的违约及政治管制风险。保兑费通常由出口方承担,并根据信用证开征银行的资信以及开征国家的风险因素决定。

(2)保理又称托收保付,出口商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进口商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它是国际贸易中以托收、赊账方式结算货款时,出口方为了避免收汇风险而采用的一种请求保理商承担风险责任的做法。通过这个方式可以降低中国出口商的收款风险、资金占用以及汇兑损失等,这种方式主要是用于进口商国家的基准利率高于我国的基准利率以及进口商货币相较于交易货币不断升值预期,且让进口商承担托收保付的利息。

(3)款项让渡(AssignmentofProceeds)是指信用证的受益人将他在信用证项下应得款项的全部或部分,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程序转让给他人。是信用证款项的转让而不是信用证执行权利的转让。出口商经由中间商(贸易公司)出货卖方,利用款项让渡交易模式来减低L/C单据不符点概率,加速L/C收款,降低银行L/C操作成本,避免出口商流失潜在订单。

(4)银行保函(Bankguarantee),又称保证书,是由银行应申请人的请求向受益人开立的承担付款责任的一种信用担保凭证,银行根据保函的规定承担绝对付款责任。银行保函大多属于“见索即付”,是不可撤销的文件。银行保函的当事人有委托人、受益人、担保人。银行保函是对于未来一项特定时间交易对手不能履约执行的风险保障,由其往来银行作保证,在一旁担保其履约付款的承诺。保函应用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质量保函,反担保保函,融资性保函,付款保函,特殊保函等。

二、总结

第9篇:规避风险的方式范文

对我国的金融企业来说,引起金融风险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种,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是指金融企业管理者由于对市场的变化认识不足或疏于分析,导致无法采取合适的规避金融风险的策略等;而客观原因则主要是金融大环境的变化,包括货币升值、国家政策的实行、外资企业的加入、企业财务危机等。上述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企业管理者在作出经济决策时发生错误或跟现实不符,从而引发企业的金融风险。而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其持续性主要表现为金融风险对金融企业的影响不会因时间的发展而消去,而是会呈现难以预测的波动状态,它对金融企业投资将产生持续性的影响,需要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因此,企业管理者想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金融风险进行规避,而这就需要对金融风险的持续性进行详细分析。分析中最常用的就是ARCH模型方式,ARCH模型可以较为有效地对金融理论中的规律进行准确描述以及预测金融市场并总结出适合的决策。在金融计量方法上,金融风险的持续性与时变均值、方差有很大的联系,它们的联系可以用公式表示:Mt+1=0.04+0.24Nt+0.62Mt,根据公式所示,金融风险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随之消失或减弱。所以,使用时变均值、方差计算,有效分析出金融风险对金融企业发展的持续影响,从而使金融企业经济投资决策与金融风险的持续性紧密联系。总之,在对金融风险进行分析时,必须提高对其持续性的重视,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有效的经济决策,以达到规避金融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规避金融风险的策略

在金融企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金融风险会因为受到多种不同的主、客观原因影响所产生,而且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因此我们在制定规避金融风险的策略方案时都必须分析其持续性并从主、客观两方面下手,以避免因为主、客观因素的变化或对其中一方的疏忽,或者没有考虑其持续性,而导致制定的规避金融风险的方案与实际情况背道而驰。要想有力地规避金融风险,大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完善金融企业结构。在金融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调整企业的架构,对金融企业结构进行完善,这样有利于金融企业跟上市场经济的变化步伐,从而可以设计出更高质金融产品和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进而吸引更多客户和资金,提高金融企业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金融市场中具有主导地位。2.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金融企业的信用度关乎着企业的社会形象,是保证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只有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才有可能使自身信用度和信贷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金融企业可以通过运用计算机系统建立庞大、详尽的客户资料库,对每个不同客户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然后根据记录有针对性地对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以提高企业信用度。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可以有效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最大程度上减少金融风险对金融企业的影响。3.完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是指金融企业为预防金融风险而建立的起到预警作用的系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可以有效地对金融企业的各类金融活动进行广泛而严格的监管。但金融市场变化大而快,为了提高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金融企业需要根据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不断地对金融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完善,从而使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更有效地对金融风险进行预警,使管理者能够具备足够的时间研究金融风险应对预案,进而得出更高质的应对预案以降低金融风险对金融企业的负面影响。4.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行力度。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运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导致金融企业固定与流动资金比例失衡甚至金融市场资金失衡等情况发生。因此,国家应该完善对金融市场运作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要提高有关部门的执行力度,严厉打击某些金融企业的违法或不规范的金融交易行为,有效解决金融企业资金比例失衡问题,提高金融市场的健康程度,以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