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对土壤的认识精选(九篇)

对土壤的认识

第1篇: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由岩石风化而成的,包含小砾石、沙粒、黏土等不同大小的颗粒,以及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微生物等。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是我们衣食之本。土壤分布广泛,遍及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因此小学生与土壤有一定接触和了解,但缺乏科学的认识。小学科学中土壤部分的实验,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使学生获得对土壤的基本认识,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建立,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并热爱科学以及爱护自然环境的情感有重要作用。现将小学科学中的土壤部分的实验汇总如下。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样品的采集既可以为课堂探究活动做物质准备,又可以培养学生采集、记录的实验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对大自然进行实践体验和考察,从而意识到土壤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试验器具:小铁铲、塑料袋、标签、笔等。

采样地点选择在附近山坡、农田、校园里等。避开有植被覆盖的部分,用小铁铲轻轻拨开表层的枯枝落叶、小石子等,然后用小铁铲倾斜向下取0~20cm土层的土壤,装入塑料袋中并贴好标签,带回教室观察研究。

实验二观察土壤成分

土壤是由土壤颗粒、水分、空气、腐殖质、微生物等多种成分共同组成的,让学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来观察和认识土壤,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能力。

试验器具:托盘、放大镜、水、烧杯、玻璃棒、镊子、勺子、酒精灯、小铁盘、笔、记录纸等。

1.肉眼观察

将采取的土样平铺于干净的纸上,摊成薄层,肉眼观察土壤,并用手捻一捻土壤,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感觉到的结果。用纸巾包住一部分土壤样品,用手使劲握一握再摊开纸巾,观察纸巾上的现象并记录。

2.放大镜观察

将采取的土样平铺于干净的纸上,摊成薄层,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按颗粒大小把土壤颗粒分类。同时将另一部分土壤样品做相同处理后,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捻碎,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记录。

3.倒入水中

将土样轻轻倒入水中,然后用玻璃棒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注意静置要彻底,桌面及玻璃杯也要保持静止,仔细观察并记录每一步的现象。提醒学生观察土壤在水中分层沉积的现象,以更清楚地看到土壤是由不同颗粒组成的。

4.烧一烧

取一些土壤放在铁盘里,把铁盘放在酒精灯上烧一烧,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土壤颜色、结构的变化)及闻到的气味。

实验三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性质

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而根据其中沙砾和黏粒含量比例的不同,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而土壤的渗水性与保水性也是由土壤颗粒大小决定的,使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认识这三类土壤的形态,并通过渗水性试验了解不同土壤的性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试验器具: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土壤标本,3个去底塑料瓶、3个铁架台、3个烧杯、纱布、水。

1.三类土壤的外观形态

分组观察三类土壤标本的土壤外观形态,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三类土壤的渗水性和保水性

取3个去底的塑料瓶,将纱布包在瓶口上并用线扎牢,瓶内分别装入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将装好土的瓶子放在铁架台上,取3个烧杯分别放在3个瓶口下面,同时在3个瓶燃尤讼嗤量的水。观察并记录3个瓶内渗水的快慢情况。

实验四探究土壤侵蚀作用

雨点降落时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形成径流时,将携带这些微粒进入沟渠或河流,这种现象叫土壤侵蚀。土面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以及降雨量的大小和强度等都会影响土壤侵蚀的程度。通过模拟实验来认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作用,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土壤侵蚀程度的影响因素,让学生了解由于侵蚀作用引起地形的变化,并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联系起来,培养学生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珍爱土壤的情感。

试验器具:塑料盒、小铲子、小喷壶、模拟塑料草垫,水、土壤样品等。

1.土壤侵蚀的模拟

在长方形的塑料盒中倒入适量土壤,并将其堆成一个斜坡,用小铲子稍稍拍紧,在土的边沿造一个垂直的“悬崖”。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小喷壶作为降雨器。把做好斜坡的盒子放在报纸上,并把盒子的一端垫高,让水能从小孔流出。用降雨器喷水模拟降雨,注意尽量让雨水降落到斜坡上,并用杯子接住流下来的水。观察实验前后斜坡上的地表形态和瓶中的水以及“雨水”和“径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实验后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

土壤侵蚀的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控制一个变量条件,其他因素保持一致的方法来探究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降雨量大小通过可调节喷壶来控制;坡度大小通过垫不同高度的垫高物来实现;不同土质通过沙质土和黏土的对比来实现。

(1)有无植被的覆盖。设置两组实验,一组有植物覆盖(模拟塑料草垫),一组无植物覆盖,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实验过程中注意:采用相同质地的土壤;土地坡度大小一致;喷水器要从同样的高度降雨且雨量相同。

(2)降雨量的大小。设置两组实验,一组雨量大,一组雨量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实验过程中注意:土壤质地相同、土地坡度相同、降雨高度相同、植被相同。

(3)土地坡度的大小。设置两组实验,一组土地坡度大,一组土地坡度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实验过程中注意:采用相同质地的土壤;降雨高度及雨量大小相同、植被相同。

第2篇: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准备:漏斗或纸袋、肥沃的土壤、台灯;干湿不同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蚯蚓、蚕豆等。

教学过程:

(1)引入活动。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参观了蚯蚓的家园,蚯蚓还有许多邻居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吧!”学生对“蚯蚓的邻居”这一课题会很感兴趣,课自然而然就开始了。

(2)观察土壤里的动物。

教师将已经准备好的肥沃的土壤,放入一个漏斗形的纸袋里(或漏斗里),在纸袋上方约20厘米处用灯光照射,等一会儿,让学生观察能发现什么。当学生看到土壤里的小动物从漏斗嘴钻出来时,其感受是多方面的。观察过以后要教育学生把土壤和小动物送回原处。没有条件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帮助他们认识土里的小动物。

(3)探究土壤对动物、植物的影响。

“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土壤?”“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这两个问题富有挑战性,也能够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师可以在“材料超市”里准备一些研究材料,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师的责任是大胆让学生动手尝试。教材中的“活动提示”是为需要提供帮助的学生准备的。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契机,教师一定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一二一齐步走”。

蚯蚓与土壤的关系,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探究出来结果,而植物与土壤的关系不是当堂课所能发现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具有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并作好观察记录。

(4)调查“人类有哪些行为破坏了土壤?”并组织一次保护土壤的宣传活动。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利用土壤资源的现状,提供情景让他们感受人类对土壤的破坏,增强他们保护土壤资源、爱护环境的情感。

第3篇: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农机推广机构 土壤深松 土壤改良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232-01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发展农业不仅能够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能提高我国经济实力。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应当对我国农业予以改革,改变广大农民靠天吃饭的局面。为此,农机推广机构应当针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推出切实可行的农业技术,让农民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改革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以农机深松改良土壤技术来说,此项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改良土壤、深松土壤,提高土壤质量,使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1]。那么农机推广机构如何推广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改善农田土壤质量呢?本文笔者将在下文展开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1 农田土壤利用现状

濉溪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当地的农民以耕作为主,通过种植农作物来获得收入,维持生活。但是,从近些年农民农耕情况来看,要想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还需要对农田土壤进行改良、深松,提高土壤质量,以便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实现优质高产。但是,我县农业生产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小型农机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具体为1)小型农机的长期应用,会碾压土壤,使得耕种层变浅;2)长期的且过度使用化肥,已经造成了部分土壤板结,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负面影响[2]。

2 农机推广机构推广土壤深松改良土壤的重要举措

针对以上对濉溪县农田土壤利用情况的了解,确定要想提高当地农业经济,需要改良土壤、深松土壤,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为此,农机推广机构应当积极推广深松改良土壤工作。

2.1 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机深松整地

出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考虑,对土壤进行深松、改良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当地政府认识并支持土壤深松、改良。为此,农机推广机构应当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推进农机深松整地技术作业。原因有两,一是政府部门作为主力来推动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可以调动当地农民,使农民能够去了解农机深松整地技术;二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来推进技术,可以使推广体系更加完整。而要想真正做到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推广,需要农机推广机构,端正工作态度、规范工作行为,坚持不懈的分析与研究农田土壤,并将相关资料与数据提供给政府部门,以便政府部门能够认识到农田土壤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而高度重视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并起到带头作用,让技术推广骨干参与其中,明确推广任务及重点,充分发挥优势,全面推广农机深松整地技术。

2.2 积极行动,发挥部门技术参谋和主力军作用

为了真正做到土壤深松、改良,农机推广机构应当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走到地头田间进行深松土壤实验对比工作。具体的工作内容是:首先找适合的时机展开深松,即秋种前、土壤含水率在15%~22%、天气过于干旱的条件下,对土壤进行造墒,作业后及时播种、镇压,防止跑墒。在基础上,进行深松作业,利用大马力拖拉机带动耕机进行深松作业,使土壤深松的深度在25~35cm。在深松作业的同时,施以基肥,促进土壤生物活动。如此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其次对比深松作业的土壤质量和原土壤质量,经过对比确定经过深松作业的土壤,养分多、水分适宜、土壤松软,更适宜种植农作物。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土壤的实际情况不同,要相对其进行有效的深松处理,需要采用适合的耕机来进行土壤深松作业[3]。

2.3 发挥优势,深入研究深松试验对比田情况

为了使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在当地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单凭以上实验是不够的,还需要经过深入的研究与对比,才能真正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为此,农机推广机构应当委派专业的技术人眼展开技术实验跟踪检测,也是在春秋两季推广实验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在当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进行农机深松整地,在此基础上对跟踪监测深松地块土壤情况及土壤上种植的农作物生长情况。经过春秋两季的试验对比,确定农机深松整地后土壤的含水量及茎秆的高度、分蘖数、次根根数及产量等方面,明显优于未深松的农田土壤[4]。为此,可以依据试验结果在当地全面开展农机深松整地技术,以便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情况。

结束语

在当前农业发展水平尚待提高的情况下,应当注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根本之一是从土壤入手,深松土壤、改良土壤,让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实现优质高产。为此,农机推广机构应当积极推广深松土壤、改良土壤的重要举措,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机深松整地、积极行动,发挥部门技术参谋和主力军作用、发挥优势,深入研究深松试验对比田情况,进而真正实现深松土壤、改良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由此看来,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深松土壤、改良土壤,促使农业生产更好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荫.分析农机推广机构推广土壤深松改良土壤的重要举措[J].北京农业,2011(36):171-172.

[2] 纪树岩.浅析机械深松对土壤的改良培育作用[J].科学种养,2016(8):136.

第4篇: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马坡镇 土壤 改良

[中图分类号] S1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121-01

1 引言

马坡镇地处江苏重镇徐州市,众所周知,徐州作为江苏省的工业中心,一直为江苏省的工业发展个经济总值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但是在工业辉煌的背后,是大量的工业“三废”不经处理或者是简单处理便直接排放近土壤,使得徐州市下辖的乡镇以及周边地区的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在国家提出“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战略的大背景之下,农业部门以及相关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对土壤改革方案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和关心程度。

土壤改良,顾名思义,是将土壤向一个良好的方向进行改进。这样的做的好处数不胜数,例如,经过科学的土壤改良后,土地可以克服其先天性的不足例如结构上的不科学以及养分的缺失等,同时,经过土壤改良的土地其基本肥力以及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以及菌类其含量明显比普通土地高出许多,对于作物的生长以及其高产增收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根据现代科学的相关理论,土壤改良在不同的地区是有不同的步骤组成的。具体到马坡镇的情况,笔者认为主要由两个步骤构成:第一,对于基本农田的土壤改良,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得土壤的流失量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准备;第二,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来对土壤的肥力进行改良,缺少哪一种肥料就加哪一种肥料,如若某种肥料过多,根据相关的化学原理以及生物学知识和一些现实因素来将其减少,使得土壤的肥力在动态之中保持最佳,为作物的增产增收提供坚实的基础。

2 马坡镇土壤改良的几点建议

2.1 对化肥的使用进行科学控制

当化肥在我镇普及之初,由于其低廉的价格以及对农作物的反应的快速等无可比拟的优点,使得农民朋友对于化肥的使用量以及频率等都超过了规定值,而且这样的做法持续了许多年。随之而来的便是土地的肥力过剩而带来的土壤质量下降。例如土地的基本形状被改变:盐碱化以及沙砾化等现象在我镇层出不穷。因此,要想要改良土壤,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化肥的使用作出控制。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政府的宣传以及农业技术部门的普及工作,使得农民朋友认识到,只有施对化肥,才能促进作物的生长,以这样的做法从跟上改变其思想状态;另一方面,针对于我镇现今的土壤情况,笔者认为相关的农业技术部门应该指导相关的农户进行土壤改良方案,以便于农业活动长期进行。

2.2 对无毒、可降解的地膜进行推广

在我镇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地膜可以说是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黑心厂家为了抢占这一巨大的市场,利用品质低劣的原料来生产地膜,在短时期内的确收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农民朋友来说,却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使用了劣质地膜的土地出现了“中毒”的症状,许多作物生长缓慢甚至减产以及绝收。因此,针对于这一种情况,笔者有以下建议:一方面,向农户宣传可降解、无毒的地膜;另一方面,政府部门敦促相关的执法部门对一些黑心厂家进行依法取缔,使得市场上出售的地膜能够保障土壤的“健康性”。

2.3 改良灌溉方式

根据许多农民朋友的生产经验来看,许多农田在作物的种植期内采用大田漫灌的方式来对作物进行灌溉。笔者认为这样的方式是不正确而且不科学的。一方面,这样的做法使用了大量的水力资源,使得农业用水始终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这样的做法对于土壤的肥力涵养以及作物根系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笔者认为,要向改良我镇土壤的基本情况,就必须从改良灌溉方式入手。根据不同地块的具体情况,以滴灌、渗灌以及其他灌溉方式相结合来对作物进行灌溉,同时对灌溉的频率以及量等具体指标作出控制,通过雨量以及空气湿度等天气因素进行合理调整,以灌溉的科学化来促进土壤结构的转型以及改良,最终促进作物的良好生长。

2.4 施加腐熟肥料来改良土壤质量

以往居民对土壤的改良方法是在土壤里加入家禽的粪便,这样做的方法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因为家禽的粪便中含有许多的化学盐类,这些盐类不仅不能被作物以及土壤吸收成为肥料,相反,这些眼泪对于杂草甚至是土壤内部的害虫有极大的促进生长的作用,使得我镇的农业田间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后来,随着腐熟肥料的相关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将一些有机肥腐熟后加入农田,但是由于一些现实原因,许多有机肥在没有充分腐熟后就被加入到了田间,使得作物以及土壤对肥料的利用率相当之低。因此,笔者认为,从这一角度出发,一方面,政府以及农业技术部门对于腐熟肥料的相关概念以及技术应该加以推广,使得全镇的农户都能够使用这一技术来改良土壤质量;另一方面,从农户的角度来说,应该对这一技术充分理解并且遇到困难时及时向农业技术人员请教。

3 总结

尽管我镇的土地基本情况还算良好。但是作为农业工作者,我们一刻也不敢松懈。因此,笔者建议。首先,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对土壤的改良作出宣传工作,并且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来对宣传工作作出支持,在全镇上下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农业气氛,以便于土壤改良工作的进行;其次,相关的农业技术部门应该将一些基本技术和基本知识“送”到农民朋友的手中,使得他们能够真正享用到这一技术,并且在实践中应用技术,为作物的增产增收和增加经济收入作出一定的贡献;最后,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一定要端正自身的态度,如果土壤的质量不加以改善,那么我镇的农业活动是不可能长久发展下去的。因此,农民朋友需要转变思想,积极配合相关的土壤改良运动。

参考文献

[1]周家成.关于对农村土壤改良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3.07.

第5篇: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 土壤学

【基金项目】沈阳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14-3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42-01

一、将案例教学法引进土壤学教学的必要性

《土壤学》作为土地科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和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门专业概论课程,是研究土壤的形成与演变、分类与分布规律、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壤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它几乎是所有农业类后续课程的基础,在培养应用人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壤学》顾名思义,看起来就是让人感到枯燥乏味的一门课程,施教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讲述专业知识,也确实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表现出睡觉、看小说、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茫然等现象, 使课堂处于一种涣散状态,上面老师讲的卖力,下面学生听的随意,整个课堂气氛师生之间难以协调共鸣,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那么,如何使学生觉得土壤学课“有意思”?能够坐得住、听得进去?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 除了在课程体系、内容及教材编写等方面要进行改革以外,作为任课教师,关键是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进而达到人耳人脑的目的。

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法(Case Met hods of Teaching) 初创于哈佛商学院。1910年,科普兰(Copeland , D. )博士最先在哈佛商学院使用讨论法进行工商管理教学。1921 年在当时的校长多汉姆(Donham ,B. ) 的建议和鼓励下,科普兰出版了一本案例集,由此推动了该校教师运用案例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地方在于,教学内容有着独特的来源、性质、内容编排体系,教学方法不仅指向教师,还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有相当大的行为变化。

在土壤学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特点,引入典型案例,可唤起学生学习土壤理论知识的热情。使用的案例包括土壤养分、土壤水分、土壤退化、土壤污染等方面。例如,在园林专业的土壤学教学中,引入花卉花色变化的实例,讲解土壤条件与植物生长、开花的密切关系等;在林学专业的土壤教学中,引入林木栽培、林木施肥、营林措施等方面的实例,并恰如其分地与“土壤学”基本理论相联系。通过这些案例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合理施肥的必要性。

二、案例教学方法在土壤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的设计也包括案例教学方法的设计。案例教学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须针对不同类型案例来设计教法。

1.讨论法

这是为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使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讨论可使不同思想产生撞击,有利于训练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例如:对于“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部分的内容也可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掌握。针对目前我国“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而人口仍然逐年递增,为了保证粮食的充足供应,必须进行耕地保护”的问题,由学生根据自己家乡耕地利用、保护和破坏的情况分析人口―粮食―耕地之间的关系。通过本次讨论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以及强化学生耕地保护的意识。

2.质疑法

这是由学生根据案例充分地从不同视角提出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质疑、答疑、存疑几个部分。其中,可由学生质疑,教师答疑;教师质疑,学生答疑;遇到有争论的问题可以采取存疑的办法。经过反复质疑、答疑,从中筛选出优选方案。如土壤对污染物质的净化功能的问题便包括土壤的吸附反应、沉淀反应、生物化学过程以及污染物物质的特征等,要解决土壤对污染物质的净化问题,便需要通过解决土壤对污染物质的吸附、沉淀、生物降解等问题来实现。例如,在讲解土壤肥力时,可以采用由现象到本质的提问方式。

3.提示法

这种方法即教师对案例的处理方法不直接发表意见,而是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独立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在运用综合案例进行教学时,对于较复杂或容易忽略和环节需应用提示法,引导学生操作。如在“土壤有机质”一章中,土壤腐殖质含量和质量与土壤质量的关系是该章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广泛的应用性,既与前面所讲的土壤腐殖质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又与后续课程的许多内容如土壤结构、土壤水热性质、土壤养分、土壤胶体、土壤管理等紧密相连,因此,可以提出“为什么土壤腐殖质是影响土壤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一问题。

三、土壤学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土壤学教学效果。

在土壤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使教师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具有“真刀真枪”实践的经历,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举一反三,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索、主动实践的过程,有助于训练学生有效的思维方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实践证明,这种实用、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明显地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2.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据目前许多毕业生反映,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出的学生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土壤问题。我们在土壤学教学中使用的案例主要是学生在农村调查中发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包括土壤养分、土壤水分、土体构造、土壤污染等方面。将土壤中的具体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3.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源于实践活动中典型事例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喻理性、释疑作用,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我们在土壤学教学中使用的案例主要是学生在农村调查中发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包括土壤养分、土壤水分、土体构造、土壤污染等方面。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师深入农村实际工作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对搜集的土壤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不同案例,并依据实际活动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四、总结

在实际的土壤学教学中,要求教师需要认真准备,精心挑选适宜案例,通过合理安排让学生切身体会土壤的本质所在,最终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真正能达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黄昌勇. 土壤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2]马文军.案例教学法在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旅游:学术版,2009,7:72-73

第6篇: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一、充分认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在开展土壤基础调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强化污染源监管、提升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支撑能力、组织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土壤环境面临严峻形势。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土壤污染途径多,原因复杂,控制难度大;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土壤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强;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逐年增多,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意义重大。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环境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环保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统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切实解决突出的土壤环境问题。

二、明确土壤污染防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四)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建设良好人居环境为总体目标,以农用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场地环境保护监管为重点,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构和人员,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夯实工作基础,提升管理水平,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土壤环境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保障。

(五)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因此,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要认真总结国内外土壤污染防治经验教训,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实行防治结合。

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法律法规、监管能力、科技支撑、资金投入和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要统筹规划,全面部署,分步实施。重点开展农用土壤和污染场地土壤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实际,按照土壤环境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农村地区要以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监管重点;城市地区要根据城镇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以规划调整为非工业用途的工业遗留遗弃污染场地土壤为监管重点。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土壤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资源,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群众健康。防治土壤污染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环保部门要在同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综合管理和监督执法职责,积极协调国土、规划、建设、农业和财政等部门,共同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土壤污染防治。

(六)主要目标。

到20*年,全面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本摸清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初步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编制完成国家和地方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初步构建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规等管理体系框架;编制完成土壤环境安全教育行动计划并开始实施,公众土壤污染防治意识有所提高。

到20*年,基本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出台一批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规,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土壤环境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土壤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明显增强,公众土壤污染防治意识显著提高;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三、突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

(七)农用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以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监管重点,开展农用土壤环境监测、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加强影响土壤环境的重点污染源监管,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强化对农药、化肥及其废弃包装物,以及农膜使用的环境管理。对污染严重难以修复的耕地提出调整用途的意见,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积极引导和推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规范有机食品发展,组织开展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县建设,预防和控制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八)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结合重点区域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污染场地特别是城市工业遗留、遗弃污染场地土壤进行系统调查,掌握原厂址及其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种类、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建立污染场地土壤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污染土壤修复制度。对污染企业搬迁后的厂址和其他可能受到污染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环保部门应督促有关责任单位或个人开展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明确修复和治理的责任主体和技术要求,监督污染场地土壤治理和修复,降低土地再利用特别是改为居住用地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

对遗留污染物造成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由原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治理并恢复土壤使用功能。加强对化工、电镀、油料存储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土壤污染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区域性或集中式工业用地拟规划改变其用途的,所在地环保部门要督促有关单位对污染场地进行风险评估,并将风险评估的结论作为规划环评的重要依据。同时,要积极推动有关部门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按规定程序组织审查规划环评文件;对未依法开展规划环评的区域,环保部门依法不得批准该区域内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被污染的土壤或者地下水,由造成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负责修复和治理。造成污染的单位因改制或者合并、分立而发生变更的,其所承担的修复和治理责任,依法由变更后承继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承担。变更前有关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污染防治责任。造成污染的单位已经终止,或者由于历史等原因确实不能确定造成污染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被污染的土壤或者地下水,由有关人民政府依法负责修复和治理;该单位享有的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负责修复和治理。有关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污染防治责任。

四、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措施

(九)搞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各级环保部门要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加强沟通协调,有效整合资源,强化质量管理,落实配套资金,确保调查的进度和质量;在搞好调查成果集成的基础上,组织对调查成果的开发利用,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做好数据、文件、资料、报告的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十)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抓紧研究、制定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快制定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并组织好实施。组织制修订有关土壤环境质量、污染土壤修复、污染场地判别、土壤环境监测方法等标准,不断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鼓励地方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十一)加强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把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纳入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制定土壤环境监测计划并组织落实。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土壤环境保护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和引进一批专门人才。制定土壤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处置预案。编制国家和省级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规划应包括土壤污染防治的内容,并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十二)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根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组织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筛选污染土壤修复实用技术,加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集成,选择有代表性的污灌区农田和污染场地,开展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重点支持一批部级重点治理与修复示范工程,为在更大范围内修复土壤污染提供示范、积累经验。

(十三)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投入机制。地方要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保证投入每年有所增长。中央集中的排污费等专项资金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土壤污染防治,保证资金逐年增加并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地方也应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土壤污染防治。我部将协调中央财政部门视情况对地方土壤污染防治给予资金补助。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土壤环境监测、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土壤污染防治。

第7篇: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本科院校土壤地理学教学改革

一、优化理论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土壤学和自然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当前,由于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并未开设土壤学课程,因此授课老师往往以主导者的角色花费大量的时间讲授土壤学研究理论知识,但由此却忽略了学生的课堂感受造成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进行被动的学习。笔者认为,土壤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抽象内容和复杂的变化过程,如土壤形成过程(腐殖质积累、黏化过程)和碳氮循环过程如能采用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手段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改进理论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特别重视学生课堂参与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可以通过下述两种方式来实现:1)教师设置研讨话题,让学生就自己家乡土壤地理分布、形成原因及利用特性展开充分讨论,大家再进行集体评述由此加深大家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2)安排课堂作业,让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和准备课件走上课堂讲台以主导者的角色讲解课程知识,以此检验大家对土壤地理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并及时予以讨论纠正。只有学生课堂参与度高了才能提升其对土壤地理学课程学习和将来从事相关工作的兴趣。

二、改革课程实验开设模式,增强学生创新研究意识

应用型本科院校最重要的办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大学生,而加强学生课程实验能力培养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环节。当前,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工作刚处于起步阶段,受办学条件的限制,土壤地理学的课程实验开设往往比较零碎且基本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往往纠结于实验结果是否准确,而对不同测定指标间的意义关联缺乏充分的思索,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往往也比较被动。作者认为培养学生自主性实验思维和能力,需要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多开设一些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三性实验)。通过设置实验小组,控制每次实验人员规模,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动手操作且人人都要对实验设计及过程进行认真思考,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系统且长期的开设三性实验,让学生通过更有探索性的实验操作提升其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其创新研究意识。

三、构建多元野外实习体系,强化学生野外调查能力

第8篇: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中图分类号:S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

国土污染现状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的速度迅速加快,人们在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生产生活的同时,大量排放工业废水、施用化肥农药、遗留矿渣废弃物,造成了土壤的污染,使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恶化,影响植物正常生长,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造成环境损害以致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故频繁发生,研究土壤污染防治已经刻不容缓

(二)土壤污染的相关概念

要想有效地防治土壤污染,首先必须明确土壤污染的相关概念。

土壤一词在世界各民族语文字中都可以找到,在我国的历史中更是源远流长。早在周朝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认识了“土壤”的实质,《周礼》指出“万物自生焉则曰土”,“以人耕而树艺焉则曰壤”。现代土壤学将其定义为:土壤是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的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②土壤污染(soil pollution)是一个产生较晚的概念,许多专家学者做出了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学者认为,土壤污染就是指人为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施加到土壤中,使其某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原有含量,并引起现存的或潜在的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③亦有学者认为,土壤污染是指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得资源和能量,最后再以“三废”形式排入环境,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影响或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④上述几位学者都是从土壤学的角度来分析土壤污染,然而这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的问题,理应从土壤学、生态学、经济学、法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综合性思考和定义。

基于该问题的复杂性,英国环境污染皇家委员会(RCEP)指出,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物质和能量输入土壤,并引起土壤结构或“和谐”受到损害,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受到影响。土壤一旦被污染,就会通过食物链和生态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危害人体生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的安全,因此,土壤污染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一种环境污染现象,它应该作为一种具有现实危害性的社会现象而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格限制和规范,成为法律的调整对象。

二、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及其缺陷 目前,我国尽管没有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但是在现有的法律规范中已经涉及土壤污染防治问题。比如《环境保护法》第20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化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农药管理条例》第25条规定:“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农药防毒规程,正确配药、施药,做好废弃物处理和安全保护工作,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土地复垦规定》第2条规定:“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用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此外,《水土保持法》、《土地管理法》、《土壤质量标准》、《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也涉及到土壤污染防治问题。

然而,上述法律规范中对土壤污染防治问题的规范都比较零散且不系统,导致无论在立法方面,还是在执法方面,都存在许多缺陷,缺乏可操作性,效果欠佳,远达不到安全、有效防治土壤污染的目的。归结起来,我国目前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存在以下问题:

(一)立法目的模糊

针对土壤污染问题,现有的立法显得目的很模糊,缺乏明确的目标。较之水体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农药污染防治,我国环境保护部门与立法机构对土壤污染防治的认识尚不够清晰和深入,缺乏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忽视了土壤污染防治对我国生态安全、人体健康、社会经济、甚至国家稳定的巨大危害性,缺乏对土壤污染防治相关行为和后果的规范和限制。如《环境保护法》⑥只是笼统地提出了防治土壤污染的要求,在整部法律中并没有相关章节或条文对其进行具体、详细的规制。此外,在众多的法律法规中没有一部能够专门用于调整土壤污染防治现象。《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⑦立法目的是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水土保持法》⑧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农药管理条例》⑨为了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人畜安全。不难想象,据此对土壤污染防治进行规制,保障土壤不受污染、维护其生态平衡的目的势必难以实现。

(二)法律调整对象范围狭窄

纵观上述立法,就其调整对象和范围而言,其调整的范围主要包括固体废弃物、农药化肥、放射性物质、危险化学品,没有考虑到其它可能污染土壤的物质和行为,如城市建筑垃圾、飘尘、酸雨、不合理生产行为等,更进一步分析,立法者没有考虑到土壤污染防治引起的生态失衡及其严重后果。土壤受到污染后,又会通过物质媒介和食物链将污染传入整个生态环境(包括人类社会),因此,对土壤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后果也必须进行立法调整。此外,当前立法主要是针对已产生的污染进行调整,然而一些潜在污染物虽然眼前没有造成污染,但是在将来可能会爆发污染的后果,现有法律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潜在的危害。因此,根据上述立法来防治土壤污染必然会存在漏洞,不足以应对当前严峻的土壤污染问题。

三、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体系的构建

(一)确立科学的立法目的

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建设,都关系到其国家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走向和未来前景,⑩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预防和治理土壤污染的前提和基础,而立法目的作为整个法的内在精神与灵魂,统帅和制约着法的具体内容。当前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立法观,已将立法倾向转移到“预防优先”上来,要求立法应具有超前意识,应重视科学预测,突出预防原则,着眼于后代和可持续发展。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必须以环境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功效。 研究表明,土壤污染的危害是复杂多样的,它不仅破坏经济生产,危害人体健康,加速物种灭绝,甚至威胁国家安全。为了安全、有效、迅速地预防和控制土壤污染,把土壤污染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必须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谐观为指导,立足于保护整体生态环境的高度,从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确立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目的。笔者建议,进行《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时,可以将“保证土壤环境质量、维持土壤生态平衡、保障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其立法目的,实现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顺应环境法的立法趋势。

(二)建立统一、明确的监督管理机构

在环境保护领域,我国实行分部门、分级别的管理体制,并建立了一个严密的保护网,但这种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当前土壤污染防治的特殊要求,例如,土地管理方面,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土地使用审批管理与土壤污染防治分离的体制,土地管理行政部门负责土地审批,环保行政部门负责治理,这势必会造成权利义务失衡和权力横向分割的弊端。所以客观情况要求必须建立一个级别较高的专项机构,负责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从而打破区域、部门的界限,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三)贯彻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制度

环境质量评价是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构建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体系过程中可引入该制度,制定具体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制度,通过调查、评价,搞清楚区域土壤的质量状况和污染程度,了解土壤质量的变化趋势,为开展土壤污染预警、制订污染综合治理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我国曾于1995年颁布了《土壤质量环境标准》,诚然该制度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然而效果不佳。一方面,标准滞后于现实情况。该标准颁布于1995年,经过十多年的变化,我国的土壤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且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对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标准也有所提高。另一方面,评估对象范围狭窄。该标准仅针对农业及自然保护区土壤,城市及工业、矿山土壤环境质量目前是参照农业及自然保护区 = 2 \* ROMAN II级标准进行衡量,不能满足我国土壤多样化的特点。

四、结语

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土壤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物质保证,土壤污染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防治土壤污染、保护有限的土壤资源也成为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面对土壤污染日趋严峻的新情况,立法机关应当尽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以规范相关法律行为;同时要立足于国内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与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在现有法律规范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土壤污染防治;还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防治工作,在危机中寻求解决之道,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骆世明:《农业生态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1版,第16页

第9篇: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自然科学发展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确定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根本任务。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研究内容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高度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高度统一;根本任务是“改变世界”“世界革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是自然科学的积淀、自然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突破性进展及诸多成就,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诸多成分的来源。19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恩格斯一直致力于研究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以此探索和揭示自然界发展的辩证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他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特别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方法论功能。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具有指导作用。物质性作为世界的统一性为自然科学认识世界明确了方向;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反映了事物(自然科学)的运动、发展的辩证性质,其内涵的发展为自然科学认识世界提供了有效手段;新的认识论为自然科学的研究界定了局限性和相对性,自然科学任何领域的研究都不能穷尽该领域的真知;认识过程中相对与绝对、有限与无限的存在,使自然科学中任何领域的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对性。这种理性认识是一种理性原则,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2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点

现代科学是哲学发展创新的重要基础之一,是人类认识和解释世界的重要方式。研究认为,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证明,它比近代科学更需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指导,有以下的突出表现。

1.2.1 自然科学发展的高度综合性

随着自然科学的深人发展.面临的社会问题也呈现出多元性、综合性的特点.再试图用单学科的知识来突破更大的课题越来越困难了,综合性学科和横断性学科也应运而生。

1.2.2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性更强

较之于19世纪自然科学,现代自然科学提出了更多的理论间题,提供了更深刻、更丰富的理论思想。

1.2.3 自然科学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

宏观地认识主体,在应用宏观的认识工具去认识宇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时,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复杂间题,如宇观、宏观、微观3个世界的规律性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宇观和微观世界是否需要信息转换,如何认识和判定其信息的可靠性及有关知识的真理性等。对于这些间题的哲学回答,直接影响着有关科学的发展。

1.2.4 宏观的自然科学发展也酝酿着更大的突破

随着分子生物学、系统自组织理论等领域的发展,科学界对复杂性、不可逆性、模糊性、随机性等思想日益重视,近代自然科学的简单性、可逆性、精确性、单义决定性的纲领有可能被取代。自然科学基本信息、基本原则因此而产生变革,从而引发一场思想革命。现今,科学思想将发生深刻变化,科研工作者应该用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武装头脑,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研究科学的新发展。

1.3 自然科学中的农业科学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部分问题

20世纪以来,我国农业主要是石油农业,我国农业主要依靠石化产品支撑。为片面追求粮食产量,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大量(或过量)施用化学产品(生长激素、化肥和农药等),化肥和农药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粮食增产速度。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虽然粮食生产实现持续增长,但一些间题。也随之出现,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 土壤污染间题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占我国农田土壤受污染率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接近20%。尤其是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其农田的污染间题突出,例如,广东省清洁土壤只占11%的比例,轻度污染农田、重度污染农田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77%,12%。土壤污染常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据统计,污染土地约2333.33万hm2,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9.4%。。

1.3.2 农田土壤质量退化间题

当前,因各种不合理的人类生产行为所引起的土壤间题,已严重威胁着中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全国土壤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土壤质量下降明显,20世纪50年代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约为3%,而发展到目前不足1.5%,其中有11%的耕地有机质含量低于0.6%;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东北黑土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降至14.7mg/kg,华北地区主要作物耕作层平均厚度减少到17cm。

1.3.3 粮食安全间题

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总量已能基本满足国内消费的需求,但是由于过分依赖施用化肥、农药来增加产量,粮食质量安全间题比较突出。据统计,我国单位面积的化肥使用量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上限的2倍,农药使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3.0倍。2011年,中国大豆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生产成本高达1700美元/hm2,远远高于美国。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我国的粮食和食品质量安全情况堪忧。据调查,安徽省芜湖市鸿江区早稻谷中的Ph含量高达1.59mg/kg,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mg/kg的限值,每年生产受污染的稻谷高达470t。

2 用科学方法解答农业中基本问题的具体途径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不断得到证实和发展,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也愈发突出和完善。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点要求每名实验科学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以科学回答出现的理论及实践间题,反映在农业生产领域同样如此。

2.1 土地质量退化、土壤污染与粮食安全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

土地质量退化、土壤污染与粮食安全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统一于农业生产这个大命题。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既造成了土壤、水和大气等环境的污染,也是引起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而土壤污染正是引起粮食安全间题的罪魁祸首。

2.2 用系统论的方法解决农业中的突出问题

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污染物的来源、土壤污染的程度、发生面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处理粮食增产与土壤可持续利用之间的矛盾、粮食安全与化肥农药合理施用之间的矛盾,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