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网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电网安全风险管理精选(九篇)

电网安全风险管理

第1篇:电网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完成某项工程需要的资金总投入称之为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管理展现出一定的整体性、技术性还有经济性,以妥善利用人工、设备及材料等部分为前提条件,参考协议要求的价格掌控施工成本,进而实现最佳的收益。近年来,中国电力事业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前进,电网工程造价监管的改革也在进一步加深。

1.风险识别的依据和作用。

假使缺少工程造价风险意识,电力施工工程于风险管理部分则有不少的缺陷,亟需完善。在进行风险识别的时候,供电企业能够尽可能地发现制约工程造价的不良因素,进而在实际的落实进程里全面掌握整体工程,进一步掌控工程造价。因此风险识别可以确保供电企业电网建设工程的安全性。

2.风险识别流程。

由于多种多样的风险可以严重作用于工程造价,因此针对风险识别应该具备完善的操作流程,关键有下述几个方面:(1)判断不明确的客观因素。风险归类成客观、非客观两类,判断客观风险因素在风险识别中占据首要位置。(2)构建全面风险因素图标。有关人员能够通过之前的经验和真实情况紧密连接起来,把多种风险因素划分进一张图里,给下一步的分析工作奠定基础。(3)搜集风险信息。根据咨询专家获取的信息,进一步地提高风险意识。

3.风险识别途径。

3.1参照风险表。

可以根据风险管理团队及风险行业构建分析表以确定潜在风险。此类分析表里普遍包括潜在风险以及这些风险给项目带来的影响。

3.2敏感性分析。

在实行敏感性分析环节的时候,可以假设价格、产量、成本等出现调整,预计在各种情况下,工程的利润、现金流量等部分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程度。敏感性分析能够通过各项数据的对比,发现对工程产生最大影响的因素。在各种变量因素出现变化的过程中,项目指标也在不断调整,敏感性分析根据计算其调整幅度以实施判断,在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决策。敏感性分析的一般的环节是:①明确测评的实际指标。②明确潜在影响因素。③计算多种影响因素对测评指标的作用水平。④获得最敏感因素,再进行决策。

3.3鱼刺图。

风险识别策略主要分为两类,以上两类策略是因为存在的风险判定直接的影响,也就是从原因至结果,而鱼刺图恰恰相反,属于根据结果查找原因的途径。选择鱼刺图法的普通的环节涵盖了:①明确所需研究的问题。②判定引起风险的潜在原因。③明确所有原因的引起因素。④民主分析所有因素的应对策略。

二、工程造价安全风险管理

安全生产风险就是在将来全体大众维护安全生产能够牺牲的代价。安全风险管理就是领导者选择一系列的策略,发挥多种多样的职能,全面协调及掌控电网工程安全建设的所有因素,排除不安全因素,从而增加投资及经济效益。电网安全监管环节的关键内容涵盖了:人身、电网、装置几方面的安全。电网建设工程造价风险监管落实于项目的决策时期、进行时期及使用时期所有的阶段。

三、影响电网工程造价的安全风险因素

多种多样的安全风险,作用于工程造价还贯穿于电网建设的所有环节。

1.投标合同时期的安全风险。

针对工程项目招投标时期而言,它的安全风险源头是在业主的建设要求方面,没有了解误差、没有妥善的研究市场有关数据,没有对电网工程建设施工所有环节需要的资金进行预算及没有投标方案等,明显的行为就是盲目报价。盲目报价的结果划分成两类:中标及失标。盲目报价的中标,势必引起工程造价不在预算范围内,供电企业自己不能获得计划的收益甚至于把投入的资金全部赔进去。盲目报价的失标,则导致供电企业的资金没有得到收益的机会。在合同签订时期,造成资本损益的有三个部分。①统筹计划部分:在签订的协议里清晰地指出电网建设工程进度规划、施工班子责权划分等,具有可行性风险。②过程资金监管部分:施工预付款合约、月度到款方案和所有费用的折扣点、资金周转度等,显现出财务承受水平风险。③结算增加款回收部分:调整资金的回收算法、核减费用范围、尾款给付还有申报增加费用环境等,具有责权清晰性的风险。

2.建设施工时期的安全风险。

施工时期是全部电网建设工程的关键步骤。据有关调查显示,2012年5月山东一个电网工程施工者在焊接高空管道的过程中,没有系好安全带,出现高空坠落,导致两人死亡。2012年8月,四川一个电网工程施工者在220千伏炳张线线路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快艇翻船问题,导致五人死亡。其中山东电网施工者坠亡,民营承包兼施工企业给予失事工人每人60万元赔偿。2009年10月,湖北省一个电网工程山区高压线路的立杆布线,离地距离不足,验收不符合标准,被责令全部返工。由此可见,施工时期和资本损益、工程质量、施工人身及电力装置的安全风险是紧密连接的,属于直接作用于工程造价明显时期。不重视安全风险管理会引起工程造价资金投入的大幅度增加。

四、安全风险管理在工程造价上的应用

1.选择安全风险评估,整体掌控工程造价。

在进行电网建设工程造价预算的过程中,需要权衡安全风险测评的成效。风险评估的步骤是:挑选有效的评估策略获得信息,建立妥善的风险测评模型,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的所有环节并指明结论。安全风险评估的意义在于,需明确了解因为安全风险而阻碍工程造价的不良因素。需选择安全风险测评结果,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

2.落实安全风险掌控,降低工程造价影响。

工程进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掌控是极其重要的,是和项目掌控的所有环节紧密连接的,在项目控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造价的直接结果。有很多策略能够达到掌控安全风险的目的,妥善配置时刻存在的安全风险,于项目参与人员间实施风险责任细化,使得项目参与人员认清自己的安全风险义务,从而增强所有环节掌控的主动性。避免工程建设里资金投入没有按照计划进行,从而减少安全风险给工程造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3.提高安全风险管理队伍素质,控制工程造价水平。

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监管的有序落实,首要的问题在于构建专业技能高的项目管理队伍。尤其关键的是项目经理,其属于项目管理队伍的核心。项目经理需要头脑发达、创造性强,仔细考虑再进行决策。其安全风险监管的能力及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的水平。但电网工程建设施工时期具有工作多,施工位置多的特点,仅仅靠项目管理队伍自己,是不能落实好风险管理的,也需要培训领导成员及全部的施工群体,提高安全风险监管意识,才能全面掌控工程造价水平。

五、结语

第2篇:电网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网安全;安全管理;风险管理;风险理论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模式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随着大规模联合电力系统的出现,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变得复杂多变,系统性事故和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概率有所增加,危及电力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如何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电网进行安全分析,对电网安全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2 电网安全及电网安全风险

2.1电网安全的内涵及其特点

用电负荷的屡创新高、电网的长期高位运行、电网的快速建设、电网系统的复杂性给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一旦发生事故,影响将是巨大的。后果将非常严重,因此必须做好电网安全工作。电网安全是指为了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采取各种措施防范未然,极力避免因外界环境的破坏性、电网内在的脆弱性、控制系统的不稳性等导致的人身安全事故、供电保障不足等事件的发生。不确定性、危害性是其本质特征,这决定了风险管理的方法适合于电网安全管理。电网安全风险管理是指利用风险管理的理论、方法对电网安全进行分析、评价、控制和预警的过程。在电网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建立科学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非常有必要,这是由电网安全的特征决定的。为了有针对性地建立电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现代电网事故的特点及其新的发展趋势。根据对近年国内外典型电网安全事故的总结分析,将现代电网安全的特点概括如下:

2.1.1 风险致因多源性

自然灾害、设施故障、人为事故、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都可能导致电网安全事故,例如,地震、雷雨等自然灾害可能破坏供电网络,引起电网供电故障;设施的老化或人为破坏会影响供电网络、控制系统、监视系统的功能发挥,引起电网供电故障;春节、圣诞等期问的群体性社会活动可能拉大人民对电力的需求,以致电网的满负荷运转,增加电网故障发生的概率;产业结构的调整可能导致电力需求聚变,特别是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将更深程度地打破“错开用电”的格局,增加局域电网满负荷运转概率,增强电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2.1.2风险相干频繁性

导致电网安全风险的因素是多样的,而且这些因素除了直接可能激发电网安全事故之外,还可能相互影响,使彼此对电网安全风险的致因作用增强,例如:在局部供电网络上,可能同时出现工业用电高峰和生活用电高峰,两者相互作用增加了电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另外,多种电网安全风险并存,相互影响,进一步扩大了风险的范围和风险的危害性。

2.1.3风险后果放大性

随着电网设计的立体化、电网控制的自动化,各地电网的联系日益紧密,逐渐向一体化网络发展。在此背景下,电网安全事故的影响日趋严重,其严重性不仅体现为波及范围更广,而且体现为影响的深度日趋增强。网络的一体化使电网故障的影响范围扩大,大范围的电网安全事故会影响民生,甚至导致社会恐慌。

2.2电网安全风险的构成

电网安全的特点决定了电网安全的风险性和风险多样性,也决定了电网安全风险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了电网安全风险的构成:

(1)从电网安全风险的本源看,电网安全风险可以划分为人身安全风险和供电保障风险。前者是指人为触及电网而导致的接触者身心损伤;后者是指因设施故障、供电不足、供压不稳而导致的供电需求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2)从电网安全风险的致因看,电网安全风险可以划分为人为致因风险、自然致因风险、社会致因风险和经济致因风险。其中,人为致因风险是指因人为操作失误、电网设施遭窃或破坏等行为导致的电网安全风险;自然致因风险是指因天灾而导致电网供电功能失效的风险;社会致因风险是指因人们生活习惯、民族习性等社会因素导致的电网供电功能失效的风险;经济致因风险是指因经济政策、经济活动等经济因素导致的电网供电功能失效的风险。

(3)从电网安全风险的后果看。电网安全风险可以划分为身心损害风险、经济遏制风险和社会动荡风险。其中,身心损害风险是指因人触及供电网络或听闻电网安全事故而导致人身心受损的风险;经济遏制风险是指因电网安全事故导致电力供应保障不足而无法满足电力需求的风险;社会动荡风险是指因电网安全事故导致社会、经济生活受影响而出现社会波动的风险。

3 电网安全风险管理系统

3.1电网安全风险导向图

电网安全的风险致因多源性、风险相干频繁性、风险后果放大性等特征决定了电网安全风险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体现为风险的因果相关性。基于电网安全风险的多元构成,本文构建了电网安全风险导向图(见图1)。

在图1中,存在几条风险因果链,这些链串接形成电网安全风险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

(1)盗窃行为以及其它作业行为,一方面可能触及自身安全,另一方面会破坏供电设施,导致供电系统、调度系统故障,危及电网的准时、准量供应。这些因素是引起供电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

(2)在电网的安装、维护过程中,操作不当或操作过程中的防护不当都可能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危害,出现人身安全风险,而防护不当还可能危及电网范围内企业作业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3)电力供需问题也是导致电网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而且在工业化飞速发展时期,电力供需问题更加突出。供需不平衡,特别是电力需求的剧增,使供电、电控设施因长期满负荷作业而加速老化,以至一方面增加了供电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增加了电网维护的频次。在电网的紧急维修中,人身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4)电网安全风险涉及人身安全、供电安全等民生议题,直接影响人民大众的生活。因此,电网安全风险容易影响民众的心理,形成心理焦虑、恐慌等情绪,特别在人们生活对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的背景下,电网安全风险的社会影响更加复杂。

多条风险因果链附着于电网运行系统之中,以电网运行系统为载体,相互影响。在电网运行系统中,维护系统、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3个子系统支撑着电网运行系统,它们也是电网安全风险产生的根源、传递的媒介和控制的手段。因此,电网安全风险的治理应从维护系统、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人手,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这是实现电网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3.2电网安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基于电网安全风险的复杂性及其特征,治理电网安全风险需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口]。电网安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至少包含维护系统、供电系统、控制系统(见图2)。

在电网安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维护系统除了担负供电设施、电控设施的维修任务之外,还担负着这些设施的保护任务。因此,维护系统对电网运行系统的运转质量具有决定作用。为了保证供电和电控设施免遭破坏,需实施法制保护和防错管理等多种手段,以确保供电和电控设施得到有效维护,减少维护时间、维护成本对供电的影响。控制系统是电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单元,其担负着维护系统调度和供电系统调度的任务,因此,控制系统对电网运行系统的运转效率具有决定作用。为了确保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应实现宏观预警管理、客户及订单管理、预算及计划管理和调度控制管理。其中,宏观预警管理是对社会、经济、人口的变化进行分析,实现对电力需求的预测;预算管理是基于准确的电力需求预测,合理地安排电力供给增长计划;客户及订单管理是对客户需求进行分析,了解客户需求分布,指导计划管理,减少用电高峰的出现频次;调度控制管理指基于客户需求、电力供应能力进行合理科学的调度。供电系统是电网的功能实现单元,其担负着满足客户供电需求、增进客户满意的任务。其中,安全预警、供电检测是基本功能,这两者分别是维护系统、控制系统响应的触发因子。

因此,在电网安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维护系统、控制系统和供电系统是3个基本单元,3者相互配合是实现电网安全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

3.3电网安全的科学管理

3.3.1 提高技术水平,加快技术进步

推广先进、适用的输变电技术,比如特高压输电技术。同超高压输电相比,特高压输电方式在输电成本、运行可靠性、功率损耗以及线路走廊宽度方面均优于超高压输电方式。推广应用同塔双回和多回紧凑型线路、大截面导线、大容量变压器,提高导向温升、串补、静补等先进适用的输电技术,不断提高电网输电能力和经济运行水平,促进电网节能、节地、节材,实现电网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

3.3.2在电网安全管理过程中,加强技术监督

技术监督是提高发、供电设备可靠性和保证电网安全优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随着我国电力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电网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电网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都在客观上给技术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应建立健全技术监督机构,确保技术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监督管理水平;加强重点设备技术监督,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既抓基础管理工作,也通过经常性监督,发现技术监督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进行重点跟踪解决。

3.3.3 完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

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是防止发生大面积停电和电网崩溃的主要技术手段。为满足我国电网目前和未来规划的大区交直流互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应将现有稳定控制技术向在线决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从而保证电网稳定控制技术适应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适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以电网EMS系统采集的数据和信息为基础,结合稳定控制系统采集的数据等多数据源,开发研究新的状态估计技术和软件,以满足电力系统在线稳定分析评估和决策系统的需要,满足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需要。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开发适用于大规模电网、考虑交直流并列运行的在线安全稳定控制决策系统,将预防性控制和在线稳定控制决策结合起来,既为调度运行人员进行预防性控制提供策略和提示,又在线刷新现场稳定控制装置的控制策略表。

4结语

世界各国相继发生的电网安全事故表明电网安全风险管理不容忽视,必须对其进行深入而具体地研究。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一方面为电力市场引入了竞争机制,提高了电力企业运行的效率,促进了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厂网分开”可能使得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之间相互推卸安全责任,给电网安全带来更大的风险。因此,应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适应改革形势,建立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网厂协调的安全管理机制,全面推动安全性评价工作,实施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基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闭环过程管理,建立电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保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确保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刘爱泉.《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02

『21谭林.纪朝新.《企业管理》.2010年01期

第3篇:电网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网运行;风险管理;基础研究

前言: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力系统不断引入新型技术和管理模式,虽为我国电力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技术的不完善同时也为电力系统埋下很多安全隐患,另外由于电能应用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为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必须加强对电网运行风险的管理。

一、风险管理系统介绍

电网风险管理系统是电网安全运行的保障,具体可以分为风险识别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和风险控制系统三个方面。

(一)风险辨识系统

风险辨识系统是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风险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保障,根据程序设定的标准,实现对电网运行过程中潜在风险的评估,并且将所有不利因素进行归纳。风险辨别系统主要对频率、电压、以及电网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电网运行的状态,并且确定电网运行是否会受到影响,以及能否正常继续工作[1]。

(二)风险评估系统

我国对风险评估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风险评估系统只需根据标准,对风险辨识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电网风险等级,以及对发生电网事故后造成的损失进行等级划分。风险评估系统工作的范围大致可以分为:停电程度、电网负荷程度、发生电网事故后对,变电站的损失程度等。

(三)风险控制系统

电网风险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即是风险控制系统,对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有着绝对的领导作用,无论是市场部或是设备部,还是其他企业部门,风险控制系统都具有很大的存在意义。为了将风险意识充分传达到每个部门中,使各个岗位明确自身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必须加强对风险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2]。

二、加强电网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阶段,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亦或是企业的正常生产,均对电能供应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由于电的特殊性,促使人们必须加强电网风险管理,以免在用电过程中发生事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厂的生产进度,值得注意的是,若发生重大事故极容易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造成威胁。电网风险管理系统的普遍应用,不仅能够保证用电安全,同时也符合现阶段社会的发展需求,另外,近些年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但各大行业的发展几乎都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导致各种能源浪费的问题接踵而至。电能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工厂建设中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电能的使用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加强电网运行风险的管理,不仅可以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供应,提高产业效率,而且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可以起到很大的保障作用,另外,对我国电力建设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总而言之,加强电网运行风险管理对各个领域来说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电网运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不断发展城乡建设,电力系统也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着创新和改革,而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大,电网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保证用电安全和能源节约,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大量的人力保证其正常运作,如果没有一套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因为人为原因导致电网系统出现问题,而电能是一种具有重大安全风险的能源,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都可能酿成巨大的灾难。目前来看,我国电力建设发展还算可观,并且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管理机制一直没有得到完善,对于电网运行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无法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不但不利于电力建设发展,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3]。

(二)不具备开放式风险管理工具

只具备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于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开放的管理模式和风险管理工具做支撑。目前我国电网系统的数据较为分撒,对风险的预估和管理均存在很多问题,而建立起开放的管理模式,加大风险管理工具的使用力度,能够有效实现各部门数据的的资源共享,从而减少数据分散给风险评估带来的麻烦,但是对于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来说,依然没有认识到开放性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对于电网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此方面的宣传工作[4]。

四、电网风险管理方法

(一)完善电网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制度对于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网管理者是电网风险管理系统中的主要操作者,主要根据对电网数据的分析,针对电网运行中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此来保证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完整的风险管理制度可以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部分,初级阶段对电网管理者的要求是:虚拟各种运行风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措施制定,为电网安全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高级阶段则需要电网管理者完成多项工作,首先需要进行数据整合,然后根据数据进行风险预估,其次并对风险预估进行求证,最后根据初级阶段提供的数据,以及对风险的检测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电网系统能够正常运行[5]。

(二)做到开放、透明的风险管理

前文中提到过开放的管理模式、管理工具对于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作用和意义,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中,采取此种模式相关企业的少之又少,应适当加强对开放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的开发和利用。开放式管理模式不仅能够大大提升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并且有利于实现对电网运行中的风险管理,另外,由于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相关工作人员的压力,也能够避免因为人为疏忽导致数据不准确,总而言之,对于电网运行风险管理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结语:电网运行本身即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加强对其运行风险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纰漏,极容易导致发生安全事故,所以有关单位应加强电网运行管理的制度改革,提升电网管理者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作。

参考文献:

[1]陈辉.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研究[J].机电信息,2014,(02)33:162-163.

[2]汪际锋,陈贺,张勇.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的基础研究[J].南方电网技术,2015,(11)02:1-8.

[3]文云峰,崔建磊,张金江.面向调度运行的电网安全风险管理控制系统(一)概念及架构与功能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03)09:66-73.

第4篇:电网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加快,用电的需求与规模也正在逐年攀升,对电力的企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用电需求量的增加,电力企业的电网系统为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趋向于复杂化,也就导致电网安全系数越来越低,一旦出现事故势必给电力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电力企业的稳步发展。为加强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能,就需要对电网运行的风险管理进行分析,以此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电网安全且可靠的运行。

关键词:

电网;风险管理;电力系统

前言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在迅速发展之下带动了方方面面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运转中,电力资源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现如今如果脱离了电力资源,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也会危及社会的正常发展。随着电力资源作用的日益增大,以及人们对电力资源需求的增加,电力企业不得不加大电力资源的供应,也就使得电网的结构愈加庞大复杂,电网的生产改造工作也越来越频繁和分散,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为了加强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从而有效的识别各类电网风险,就需要对电网运行的风险管理进行分析,有效预防电网事故的发生,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风险管理,这一概念简单的来讲就是采用相关的方法来研究风险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采取有效的对策去防范以及应对,以此提高安全性能。电网运行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只有确保电网安全高效的运行,才能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然而在电网运行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1.1监督体系不完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电网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电网的管理可以更加完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电网管理不尽如人意,再加上电网运行风险监管系统的不完善,使得电网系统的安全性有所降低,难以保证电网的正常以及稳定运行。

1.2缺乏行之有效对策予以应对

造成电网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一般主要以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经济原因、设备故障灯多个方面引起的,在电网的运营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太多,有些危险可以采取措施避免,然而有些危险在避免不了的时候,如果发生则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予以改善,但是在现实中却没有做到这一方面。

2电网安全运行的风险特点

电网运行的风险管理,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是十分有必要的,而电网安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风险特点。

2.1风险的产生具有连锁反应

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受到诸多风险因素干扰,其中某一因素一旦转化为事故,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也会产生连锁反应,诱发其他因素转变成更大的事故,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对电网的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2.2风险后果危害大

电网运行受到科技因素的影响开始走向智能化以及自动化之路,不同区域之间的电网联系的更加紧密,但是正是由于这一趋势的存在以及扩大,电网运行会引发事故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影响范围也会越来越广。

3电网风险管理建议与策略,以此促进电网的安全运行风险管理

在电网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让电网安全运行,对其进行风险管理是势在必行的,使用好的、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法,有利于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那么,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如何对电网的运行进行风险管理呢?文章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与研究。

3.1健全电网运行方式风险管理机制

对电网的运行进行风险管理,其实就是电网管理者对电网运行中所产生的数据采取识别、分析、定级以及监管等方式,在数据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判断来采取合适的措施或方法,以此来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因此,在电网系统中要建立以及健全电网运行方式风险管理机制,而这一机制的成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管理者要对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所有风险进行虚拟假设,并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应对方式的标准操作程序,为日后风险的出现做好准备工作;第二阶段为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其职能,总合各方面的因素,对风险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之上做好有效的控制手段,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3.2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做好电网运行风险管理还需要提高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意识,如果电网运行中出现不稳定因素,而且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控制,一旦引发事故势必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电力企业要提高安全意识,重视电网的调度工作,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做好电力运行的风险管理。与此同时,电网运行的风险管理要以开放式为管理原则,将管理的整个过程和系统予以透明化,在电网运行的风险管理中采用开放式管理制度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风险的管理和评价,而且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电网管理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促进自身的发展。

3.3在电网安全运行中采用智能化风险管理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无论是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对于社会行业的发展,技术这一因素的发展都给这些方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电网管理中往往都是以人为管理为主,但是人为管理也存在诸多弊端,很容易引发不可挽回的事故,因此,在技术的作用下,电网运行的风险管理可以采用智能化高科技手段,不仅可以实现对电网风险管理的有效监督,而且在实际的操作、管理中也可以避免发生更多的误差,减少人力管理中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使得管理人员可以从繁重的工作中得到解放,更精确的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4结束语

电网安全且稳定的运行,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电网运行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普碧才.局部电网运行方式调整方案研究[J].云南电力技术,2016(04).

[2]贾睿.电网运行方式管理的必要性与途径研究[J].城市地理,2015(10).

第5篇:电网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大运行 安全 风险 控制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077-02

1 影响大运行体系的风险因素

大运行体系下,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模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新增了电网设备监控管理和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管理、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建设与运维、继电保护技术监督管理、调度业务范围扩大等业务,电网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电网运行的安全性问题就成为电网调控运行管理的首要问题,电网安全风险控制是电网调控管理的首要目标。

电力网络故障主要有内部和外部因素构成。外部因素包括气候灾害、地质灾害、人为事故等;内部因素包括:(1)集约化风险:大运行体系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之间存在较大的管理差异,大运行体系是一个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其集中管理的业务层面涉及到整体监控、自动化主站维护、继电保护系统管理等等,因此涉及到的流程和业务随之增加,从而,在大运行体系的管理模式下,调控工作需要更加的全面且具体,故其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2)硬件风险:设备本身存在安全故障或者安全隐患并显现出来,导致电网事故;(3)管理风险:内部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功能漏洞而导致故障,以及技术上操作经验缺乏,在操作调度过程中出现错误而导致故障;(4)系统出现死机或者崩溃等情况导致控制系统失控而造成事故等,这些问题都是来自于电网的内部运行管理问题。由此可见,内部因素是可控风险因素,因此,电网调控运行中的安全风险控制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最大范围的控制内部安全因素引发的电网故障,以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2 大运行体系中的安全风险管理基本思路

(1)建立标准流程。在电网管理中智能化已经进入到全面推广的阶段,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引入,已经可以让电网调度实现模式化,调度控制操作都已经有标准化流程可以参考,因此,在强化管理中必须促进流程的完善与可行性,梳理调控运行核心业务流程,规范各个岗位、各专业的标准化流程,从而完善整套操作规范与流程,进而利用标准操作来降低电网调控安全风险。

(2)提高调控自动化程度。在操作中人为失误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操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会影响其操作行为,会出现判断失误或者操作误差,因此,必须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调控自动化流程,对操作加以识别、判断、调控来保证操作过程的标准化实施,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

(3)完善智能化风险防范机制。在各种操作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概率,因此,在安全风险管理中应最大限度的降低这些错误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利用智能化的监控措施,可以对错误操作或者错误流程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智能监控的效果,降低调度过程中的风险概率。

(4)健全安全监督机制。经常性开展安全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发生,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

(5)强化人员培训考核机制。定期开展适用性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技能水平,以便提升员工正确指挥电网倒闸操作与快速处理事故的能力,减少因人员误调度、误操作发生电网事故。

3 电网调控安全风险体系的完善

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电网风险管理的体系化是安全风险控制的重要措施。电网的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封闭式的框架,电网调控安全管理包括特征识别、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管理循环更新。这些步骤在管理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利用动态化的系统状态识别与监控,实现对风险的控制。

3.1 强化风险识别与分析过程

通常意义上,电网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其中:(1)风险识别是利用检测系统对整个网络运行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并对当前运行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价,这些检测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人为因素;供电需求与运行调控矛盾;时间累积产生的安全隐患等等,利用监控数据分析就可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与判断,结合设备的基本运行参数与安全阀值就可判断系统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2)风险评估则是对数据进行分析,检测风险出现的概率和影响的范围等。在评估后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便系统选择风险控制的预案,在风险形成后及时应对。风险分析可以采用的方法很多,其中包括故障树、失效模式等等。

3.2 提高风险处理能力

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还应配合形成一套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这就需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强化风险排除和控制的技术措施,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案设计,增强各个部门的信息沟通与协调性。在实际的工作中增强对电网系统的检修与排查力度,将人工和系统结合起来,建立一整套风险和事故处理方案,针对各种问题及时发现并指导解决。实践中利用模拟仿真的演练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人员的抢险水平,将发现风险、控制风险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降低风险的危害,提高管理水平。

4 基于大运行条件下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风险对策

从大运行体系管理范畴来看,它与大规划、大建设、大检修、大营销等四大体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就电网安全风险控制而言,重点是各个等级电网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大运行模式。而要在此基础上实现安全风险控制就必须实现集约化的管理,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这样才能形成一个风险控制的整体化模式。

4.1 沟通协调全局化

大运行体系是一个宏观的管理模式,因此必须在整个系统中控制短板,强化全面建设与发展的思路。针对重点地区和环节进行全面的强化,抓紧对薄弱的环节进行完善,组织人力和财力、物力对薄弱环节进行勘察和数据采集等,然后汇总并进行统一设计与建设,提出针对局域电网的可行性发展规划和目标,从全局角度调整国家电网和地方电网的协调程度,让地方电网的建设与国家电网接轨,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统一管理与控制体系。同时在建设与施工、管理等方面应做好各个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从设计和建设、人员培训等角度实现全面的一致性,从而保证大运行模式下的统一协调。这样的全局化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级电网的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差异,方便在管理中执行统一的标准,以此保证系统安全风险控制也可统一到一个平台和水平上,从而保证大运行模式的安全性。

4.2 提高人员素质

在管理中应首先提高人员的基本素质,因为系统毕竟是在程序下完成工作,而设定整个程序的则是管理和控制人员,所以必须提高调控中心管理人员的基本技术素养。因为如果调控中心出现操作失误则会直接影响整个区域的电网调控的安全性。这就需要在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时针对性的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一方面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一方面制定定期的模拟演练,保证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能力始终适应电网的发展和系统要求。同时,建立一个完善的考核制度,针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利用激励机制来促进管理人员自觉的提高技术水平。

4.3 完善计算机系统

从控制模式上看,计算机系统是管理的硬件基础,而系统的适应性则是保证电网控制安全的基本保障。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是支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因此,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风险防范管理,必须将保证计算机系统安全纳入工作重点。在升级系统时应先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先进行,利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来完善电网控制系统,一方面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一方面保证系统的适应性。加大对计算机仿真系统的演练和数据库的更新工作,加大监控和问题控制力度。

5 结束语

在大运行的体系下,电网的运行应建立在宏观统一与协调的基础上,其风险控制必须从全局出发,针对形成风险的因素进行风险识别、评价、控制是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控制的基本思路,同时配合全面协调与管理人员素质提高、计算机系统完善,这样才能保证从宏观到微观上的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以此提高大运行体系下的电网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陈敏梅.电网调度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

[2] 荣莉,徐迪,李伟玉.大运行体系下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系统的改革及应用[J].电网技术,2012(11).

[3] 吴伟洁.电力调度安全风险控制及措施[J].湖北电力,2011(12).

第6篇:电网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风险管理 解决方法

随着开放的互联网络系统Internet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和推广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无限的商机。然而,电子商务发展所依托的平台——互联网络却充满了巨大、复杂的安全风险。黑客的攻击、病毒的肆虐等等都使得电子商务业务很难安全顺利地开展;此外,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面临着严峻的内部风险,电子商务企业内部对安全问题的盲目和安全意识的淡薄,高层领导对电子商务的运作和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足,使得企业实施电子商务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因此,在考察电子商务运行环境、提供电子商务安全解决方案的同时,有必要重点评估电子商务系统面临的风险问题以及对风险有效管理和控制方法。

电子商务安全的风险管理是对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并在这基础上尽可能地以最低的成本和代价实现尽可能大的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1.电子商务的内涵

1.1内涵

电子商务一词源于英文 Electronic Commerce或 Electronic Business,现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潮流,其含义有两个内容,其一,电子方式,其二,商贸活动,即整个商务过程的电子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交易双方可以便捷却并不面对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利用这种快速、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它将覆盖与商务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

针对人们对这个热词理解的不同,电子商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一切电子方式所从事的贸易活动。电子方式指的是电子技术设备、电子技术工具及系统,包括早期的电报、电视、电话、传真、Email、广播、电子计算机、电信网络和当今的电子货币、信用卡、网银盾、信息基础设施及互联网等现代通信网络系统。贸易活动则指的是一系列市场经济活动,包括信息、询价报价、洽谈、签约、结算支付、商业交易、国内外贸易等等。由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电子商务得到广泛地运用,从狭义上讲,电子商务则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

1.2分类

目前,电子商务按交易内容基本分为直接电子商务和间接电子商务两大类型。直接电子商务是指商家将服务产品和无形商品内容数字化,不需要某种特定物质形式的包装,直接在网上以电子形式传送给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或专用网直接实现交易。间接电子商务又称不完全的电子商务,指在网上进行的交易环节只能是订货、支付和部分的售后服务,而商品的配送还需依靠送货的运输系统等外部要素,即由专业的服务机构或现代物流配送公司去完成。

2.电子商务面临的安全风险

2.1互联网络的开放化带来的数据破坏风险

电子商务是以互联网络为平台的贸易新模式,它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强调参加交易的各方和所合作的伙伴都要通过Internet密切结合起来,共同从事在阿络环境下的商业电子化应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务交易必须通过互联网络来进行,而互联网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它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容易受到计算机病毒、黑客的攻击,商业信息和数据易于搭截侦听、口令试探和窃取,给企业的数据信息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如遭破坏或泄密,将会给电子企业、商户造成巨大的损失。

2.2系统软件安全漏洞带来的风险

由于现阶段广泛应用的主流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从国外引进直接使用的产品。核心技术还是使用引进的版本。这些系统安全性存在系统漏洞等不少危及信息安全的问题。系统软件安全漏洞带来的风险主要来自操作系统软件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安全漏洞。没有作系统的保护,就不可能有网络系统的安全,也不可能有应用软件信息处理的安全性。

2.3来自社会的外来入侵风险

电子商务容易被来自社会上的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络非法入侵,主要表现形式是黑客和病毒等对电子商务系统的文件和数据的篡改和破坏,是一种社会道德风险。黑客通过闯入他人计算机系统进行破坏,这些人利用电子商务系统和管理上的一些漏洞,进入计算机系统后,破坏或篡改重要数据,盗取机密与资源,控制他人的机器,清除记录。设置后门,给电子商务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写的一组程序,可以攻击电子商务系统的数据区、文件和内存,以致使计算机的硬件失灵,软件瘫痪。数据破坏,系统崩溃,给企业和商户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2.4电子商务本身内部监管漏洞带来的风险

电子商务本身如果缺乏约束机制,责权不明,管理混乱、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是引起电子商务系统安全风险的头号风险根源。如果没有严格的可操作性的内部管理制度,容易造成当系统出现攻击行为或受到其它一些安全威胁时(如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等),无法进行实时的检测、监控、报告与预警,而且,当事故发生后,也无法提供黑客攻击行为的追踪线索及破案依据,即缺乏对系统的可控性与可审查性。

3.电子商务交易运行的风险

3.1信用风险

传统商务交易一般使用以纸为介质形式的手写签名或证明文件等方式来证明或确认商务的交易,应该说比较容易辨认真伪,操作显得比较容易。而在基于互联网络为交易平台的电子商务形式下,参与商业交易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双方并不存在与传

统商业模式的见面、磋商、谈判、监证、签署文件等问题,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相互认证,如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数字证书等技术来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电子报表、电子文件、电子合同等无纸介质的使用,无法使用传统的签字方式,从而在辨别真伪上存在新的风险,电子商务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消费者对网上交易的信任程度,电子商务的信任风险实质是由网络交易的虚拟化造成的,首先是买方信用风险。在网络中个人可以任意伪造信息,可以伪造假信用卡骗取卖方商品。从而给卖方带来风险。然后是卖方信用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消费者不可能全部掌握商家商品信息。卖方商品信息不完全、不准确或商家过分诱导消费者从而误导消费者购买行为;另外,卖家单方面毁约。不履行交易,也会对买方造成损失。所以电子商务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信用风险问题,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3.2法律风险

电子商务在交易过程中存在法律风险,由于电子商务是在网络间进行的,电子商务交易可以看作是无纸贸易,是一个虚拟环境的交易,当前对这些虚拟交易的法律监管却并不完善,这些问题使得电子商务认证、交易会有不受法律保护的风险。另外,电子商务贸易还存在知识产权的风险,网络是个开放的平台,资源在网络中的传播是畅通的。在网络中资源的共享性使得有知识产权的资源受保护的力度被降低,因此可能带来电子商务交易的知识产权纠纷等法律的风险问题。

3.3电子商务风险管理

电子商务安全的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是对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以最低的成本和代价实现尽可能大的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其本质就是防患于未然:事前加以消减和控制,事后积极响应和处理,为响应和处理所做的准备就是制订应急计划。

4.风险管理步骤

了解了电子商务存在的风险之后,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具体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4个过程。选择有效的手段,以尽可能降低成本,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获得企业安全运作的经济保障。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各种风险发生后对资源及日常经营造成的消极影响,使企业能够顺利经营。

4.1 风险识别

对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而言,风险识别的目标主要是对电子商务系统的网络环境风险、数据存取风险和网上支付风险进行识别。识别风险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试验数据和结果、专家调查法、事件树分析法。电子商务风险识别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收集各种曾经发生过的电子商务攻击事件(不仅局限于本企业),经过分析提取出若干特征,将其存储到“风险”库,作为识别潜在风险的参考。

4.2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每种风险对企业影响的大小,一般是对已经识别出来的电子商务风险进行量化估计。这里量化的概念主要指风险影响指标,风险概率以及风险值。技术安全是电子商务实现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该项目规划、计划阶段就应充分考虑。

4.3 风险应对(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性质和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制订相应的防范计划,即风险应对。确定风险的应对策略后,就可编制风险应对计划。电子商务的技术风险控制主要是针对网络环境风险、数据存取风险和网上支付风险制订风险应对策略,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加强IT基础设施建设。

4.险监控

制定规划,实施保护措施,在保护措施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监控和跟踪。风险贯穿于电子商务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因而风险管理是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因此制订了风险防范计划后,还需要时刻监督风险的发展与变化情况。

5.风险管理规则的制定

5.1评估阶段

该阶段的主耍任务是对电子商务的安全现状、要保护的信息、各种资产等进行充分的评估以及一些基本的安全风险识别和分析。

对电子商务安全现状的评估是制定风险管理规则的基础。

对信息和资产的评估是指对可能遭受损失的相关信息和资产进行价值的评估,以便确定相适应的风险管理规则,从而避免投入成本和要保护的信息和资产的严重不匹配。

安全风险识别要求尽可能地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应收集有关各种威胁、漏洞、开发和对策的信息。

安全风险分析是确定风险,收集信息,对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价以估计风险的级别,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从而采取措施来规避安全风险。

5.2开发和实施阶段

该阶段的任务包括风险补救措施开发、风险补救措施测试和风险知识学习。 风险补救措施开发利用评估阶段的成果来建立一个新的安全管理策略,其中涉 及配置管理、修补程序管理、系统监视与审核等等。

在完成对风险补救措施的开发后,即进行安全风险补救措施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将按照安全风险的控制效果来评估对策的有效性。

5.3运行阶段

运行阶段的主耍任务包括在新的安全风险管理规则下评估新的安全风险。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变更管理的过程,也是执行安全配置管理的过程。运行阶段的第二个任务是对新的或已更改的对策进行稳定性测试和部署。这个 过程由系统管理、安全管理和网络管理小组来共同实施。

6.风险管理对策

由于电子商务安全的重要性,所以部署一个完整有效的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对策显得十分迫切。制定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对策目的在于消除潜在的威胁和安全漏洞,从而降低电子商务系统环境所面临的风险。

6.1缩短电子商务项目周期,增加更多的项目选择

减轻电子商务风险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缩短电子商务项目周期,因为电子商务所面临的外界环境,如技术环境,竞争环境等变化太快,如果电子商务项目过大,即使你的项目本身成功了,但由于环境的改变,这个成功的电子商务项目未必能给企业带来原先设想的利益。

6.2自上而下的风险意识

很多的企业认为,电子商务项目是个技术项目,只需要相关的技术部门参与就可以了。有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化的过程中,缺乏高级管理层的重视,这也是电子商务项目成功率不高的原因。而对于成功的电子商务企业,往往在进行电子商务项目时,不仅受到企业决策层的高度关注,而且普通的员工也都非常清楚电子商务化的目标,这样自上而下的对于电子商务知识的了解,也是这些公司成功运作电子商务的原因之一。所以对于将要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不仅要让全体员工了解电子商务的知识,而且要了解电子商务的风险,要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全员参与、全员重视的风险意识。

6.3改变企业内部运作流程

现在仍有很多企业认为电子商务无非就是建一个网站,所以这些企业在从事电子商务时,往往会遭遇失败。电子商务给企业提供很好的机会改变其内部和外部商业运作流程,如果企业不改变其商业运作流程,而直接进入电子商务,不仅企业对电子商务的投资会失败而且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声誉。所以在企业加入电子商务行业前,一定要改造自己内部的运作流程,使之适应电子商务的要求。实行电子商务的商户,在内部管理制度上应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例如:制定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员工的行为,根据其工作的重要程度,确定该系统的安全等级。制订相应的机房出入管理制度对于安全等级要求较高的系统,要实行分区控制,限制工作人员出入与己无关的区域。对操作规程要根据职责分离和多人负责的原则,各负其责,不能超越自己

的管辖范围;制订完备的系统维护制度,对系统进行维护时。应采取数据保护措施。如数据备份等。另外制定人员激励机制也很重要,应建立人员雇用和解聘制度。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评价,制定奖惩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

6.4滚动的战略计划

电子商务时代的不确定性和快速变化,使得详细的战略经营计划的作用越来越小。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是,电子商务企业有一个明确的五年计划,其中第一年计划较详细,而其他年份则是较粗略的,因为在这些计划实施的时间到来之前,环境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了。这说明了确保五年目标具有相关性的滚动计划的十分必要的,应当定期修改计划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当然,这种方法的实施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当考虑各个企业所面临的具体环境而有所不同。

6.5降低成本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电子商务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风险。正如在所有的风险管理当中一样,我们考虑的是未来事件出现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在电子商务中,这种不确定性甚至更大,这使得电子商务风险管理成为一项相当繁重的工作。因此要解决好电子商务的安全风险问题,应该针对问题的根源,采用一种综合防范的思路,从多方面去认识,寻找解决方法,这对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6.6加强技术保证,确保电子商务信息的安全

针对电子商务依靠互联网络平台来开展的网络开放性的特点,特别是要针对互联网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给企业信息和数据安全带来的极大威胁的安全隐患。对如何保障企业的信息数据和重大商业机密,是确保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的重要技术保障和前提条件,只有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才能保证其运行安全,这就需要有强大的技术安全保障措施,不但要制定完善的技术保障措施,更要严格执行制度,才能确保电子商务信息的安全。例如:我们在企业内部网和互联网之间要加一道防火墙,防止黑客或计算机病毒的袭击。保护企业内部网中的机密商业信息数据。另外,利用现有的信息新技术将数字签名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的身份认证,可以防止非法用户假冒身份,从而保证电子支付的安全,增强电子商务信息的安全保障措施是电子商务顺利开展的重要技术保障。

6.6.1加强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的开发及运用

目前电子商务的运作涉及信息、资金、商业秘密等安全问题,由于其电子数据具有无形化的特征,而有关认证机制或者网上安全技术均不够完善,因此有必要对互联网进行本质上的重新设计,使其保证电子商务活动的正常进行,这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应用,如防木马、防火墙、加密、认证等。面对电子商务网络安全威胁,必须采取各种各样的管理措施,满足商务交易运行的安全性。

6.6.2建立电子商务的信用保障体系

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与其他交易模式相比具有更多的风险,然而引起这些风险的原因还在于带来这些风险的人的失信行为。消除这些风险的,需要一个第三方信用服务认证机构通过技术手段来帮助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各方提出解决方案,使风险降至最低。

6.6.3完善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机制

首先,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扶持电子商务。我国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与扶持国内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并应坚持税收中性原则,使企业对市场行为和贸易方式的选择不受征税影响。其次,借助计算机网络,加快税收征管改革。现在,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交易的无纸化使得税务机关必须改革以传统的以纸质凭据作为纳税依据的征管制度,以便税务机关稽查,做到税收无纸化,提高效率,从而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最后,加强与银行等中介机构的信息确认,获取真实可靠的征管信息。税务机关应同银行等中介机构合作,通过联网获取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中交易的相关信息,对企业的资金流向实施有效监控,防止企业偷逃税。

6.7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实现电子商务环境是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时代的一种发展趋势,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所谓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是指要求电子商务管理人员既要有计算机知识,还要有管理理论和商务、金融、法律等知识。对电子商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学习现代电子网络技术,将经济、金融、法律、网络有机地结合。对商务交易、金融活动的网络化、数字化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加深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风险认识和防范。从而提高员工适应电子商务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开展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贸易模式。

结论

电子商务的开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如何解决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电子商务风险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因为它是与电子商务共生的,是电子商务的必然产物,但是,可以将风险限制在影响最小的范围之内。只有了解风险,才能规避风险。本文从安全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电子商务中可能存在的技术风险,论述了这些风险的控制策略,希望对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方式,已成为我国经贸发展领域的主流力量,并将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主要平台。然而电子商务所存在的或将出现的风险问题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它是伴随电子商务的产生而出现的必然产物。由于电子商务风险在不同的应用领域所产生的危害程度各不相同,所以电子商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将其存在的风险所造成的影响尽可能控制最小的范围之内。此外,无论是再好的安全措施也要有应对突发的安全问题的应急方案。最重要的是政府必须尽快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适应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进程,确保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透明、高效。

参考文献

[1]调查报告编委会.1997-2009: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调查报告[EB/OL].http://,2009-10-12.

[2]贾建华,阚宏.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修订第四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143-147.

[3]邱新泉.电子商务风险与对策研究.信息技术,155-156

[3] 刘伟江,王勇。电子商务风险及控制策略[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

[5] 高新亚,邹静.电子商务安全的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8

[6] 郭学勤,陈怡.电子商务安全对策.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1.7 [7] 李晶.电子商务安全防范措施.安徽科技.2003.4

[7]彭连刚. 电子商务及其安全问题探析.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5, (02)

[8]专业文献资料

第7篇:电网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  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控制

 

 

1 引言

随着开放的互联网络系统Internet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和推广极大了改变了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无限的商机。然而,电子商务发展所依托的平台—互联网络却充满了巨大、复杂的安全风险。黑客的攻击、病毒的肆虐等等都使得电子商务业务很难安全顺利地开展;此外,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面临着严峻的内部风险,电子商务企业内部对安全问题的盲目和安全意识的淡薄,高层领导对电子商务的运作和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足,使得企业实施电子商务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因此,在考察电子商务运行环境、提供电子商务安全解决方案的同时,有必要重点评估电子商务系统面临的风险问题以及对风险有效管理和控制方法。

电子商务安全的风险管理是对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并在这基础上尽可能地以最低的成本和代价实现尽可能大的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2 电子商务面临的安全风险

由于网络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以因特网为主要平台的电子商务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问题。一般来说,电子商务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安全风险:

1)信息的截获和窃取

这是指电子商务相关用户或外来者未经授权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截获和窃取他人的文电内容以获取商业机密。

2)信息的篡改

网络攻击者依靠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传输的信息进行中途的篡改、删除或插入,并发往目的地,从而达到破坏信息完整性的目的。

3)拒绝服务

拒绝服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网络系统或服务器服务系统的作用完全失效。其主要原因来自黑客和病毒的攻击以及计算机硬件的认为破坏。

4)系统资源失窃问题

在网络系统环境中,系统资源失窃是常见的安全威胁。

5)信息的假冒

信息的假冒是指当攻击者掌握了网络信息数据规律或解密了商务信息后,可以假冒合法用户或假冒信息来欺骗其它用户。主要表现形式有假冒客户进行非法交易,伪造电子邮件等。

6)交易的抵赖

交易抵赖包括发信者事后否认曾经发送过某条信息;买家做了定单后不承认;卖家卖出的商品因价格差而不承认原先的交易等。

3  风险管理规则

针对电子商务面临的各种安全风险,电子商务企业不能被动、消极地应付,而应该主动采取措施维护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并监视新的威胁和漏洞。因此,这就需要制定完整高效的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规则。

一般来说,风险管理规则的制定过程有评估、开发和实施以及运行三个阶段。

(1)评估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电子商务的安全现状、要保护的信息、各种资产等进行充分的评估以及一些基本的安全风险识别和分析。

对电子商务安全现状的评估是制定风险管理规则的基础。

对信息和资产的评估是指对可能遭受损失的相关信息和资产进行价值的评估,以便确定相适应的风险管理规则,从而避免投入成本和要保护的信息和资产的严重不匹配。

安全风险识别要求尽可能地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应收集有关各种威胁、漏洞、开发和对策的信息。

安全风险分析是确定风险,收集信息,对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价以估计风险的级别,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从而采取措施来规避安全风险。

(2)开发和实施阶段

该阶段的任务包括风险补救措施开发、风险补救措施测试和风险知识学习。

风险补救措施开发利用评估阶段的成果来建立一个新的安全管理策略,其中涉及配置管

理、修补程序管理、系统监视与审核等等。

在完成对风险补救措施的开发后,即进行安全风险补救措施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将按照安全风险的控制效果来评估对策的有效性。

(3)运行阶段

运行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在新的安全风险管理规则下评估新的安全风险。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变更管理的过程,也是执行安全配置管理的过程。

运行阶段的第二个任务是对新的或已更改的对策进行稳定性测试和部署。这个过程由系统管理、安全管理和网络管理小组来共同实施。

 

以上风险管理规则的三个阶段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图1 风险管理规则的三个阶段

4  风险管理步骤

风险管理是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并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的过程。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方法,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以及风险监控等四个方面。

(1)风险识别

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要求是通过对风险的系统评估而确认的。为了有效管理电子商务安全风险,识别安全风险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风险识别是在收集有关各种威胁、漏洞和相关对策等信息的基础上,识别各种可能对电子商务系统造成潜在威胁的安全风险。

风险识别的手段五花八门,对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来说,风险识别的目标是主要是对电子商务系统的网络环境风险、数据存在风险和网上支付风险进行识别。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电子商务安全风险都可以通过风险识别来进行管理,风险识别只能发现已知的风险或根据已知风险较容易获知的潜在风险。而对于大部分的未知风险,则依赖于风险分析和控制来加以解决或降低。

(2)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运用分析、比较、评估等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确定电子商务安全各风险要素的重要性,对风险排序并评估其对电子商务系统各方面的可能后果,从而使电子商务系统项目实施人员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付为数不多的重要安全风险上,使电子商务系统的整体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风险分析是一种确定风险以及对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的方法,它是制定安全措施的依据。

风险分析的目标是:确定风险,对可能造成损坏的潜在风险进行定性化和定量化,以及最后在经济上寻求风险损失和对风险投入成本的平衡。

目前,风险分析主要采用的方法有:风险概率/影响评估矩阵,敏感性分析,模拟等。在进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分析时,由于各影响因素量化在现实上的困难,可根据实际需要,主要采用定性方法为主辅以少量定量方法相结合来进行风险分析,为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的控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3)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就是选择和运用一定的风险控制手段,以保障风险降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决定风险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电子商务安全风险控制的目标在于改变企业电子商务项目所承受的风险程度。

一般来说,风险控制方法有两类:

第一类是风险控制措施,比如降低、避免、转移风险和损失管理等。在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中,比较常用的是转移风险和损失管理。

第二类为风险补偿的筹资措施,包括保险与自担风险。在电子商务安全风险

管理中,管理人员需要对风险补偿的筹资措施进行决策,即选择保险还是自担风险。

此外,风险控制方法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相对风险造成损失的成本,当然其它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企业商誉等。

对电子商务安全来说,其有效可行的风险控制方法是:建立完整高效的降低风险的安全性解决方案,掌握保障安全性所需的一些基础技术,并规划好发生特定安全事故时企业应该采取的解决方案。

5  风险管理对策

由于电子商务安全的重要性,所以部署一个完整有效的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对策显得十分迫切。制定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对策目的在于消除潜在的威胁和安全漏洞,从而降低电子商务系统环境所面临的风险。

目前的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对策中,较为常用的是纵深防御战略,所谓纵深防御战略,就是深层安全和多层安全。通过部署多层安全保护,可以确保当其中一层遭到破坏时,其它层仍能提供保护电子商务系统资源所需的安全。比如,一个单位外部的防火墙遭到破坏,由于内部防火墙的作用,入侵者也无法获取单位的敏感数据或进行破坏。在较为理想的情况下,每一层均提供不同的对策以免在不同的层中使用相同的攻击方法。

下图为一个有效的纵深防御策略:

图2 有效的纵深防御策略

下面就各层的主要防御内容从外层到里层进行简要的说明:

1)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是整个电子商务系统安全的前提。制定电子商务物理安全策略的目的在于保护计算机系统、电子商务服务器等各电子商务系统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免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造成的安全风险。

2)周边防御

对网络周边的保护能够起到抵御外界攻击的作用。电子商务系统应尽可能安装某种类型的安全设备来保护网络的每个访问节点。在技术上来说,防火墙是网络周边防御的最主要的手段,电子商务系统应当安装一道或多道防火墙,以确保最大限度地降低外界攻击的风险,并利用入侵检测功能来及时发现外界的非法访问和攻击。

3)网络防御

网络防御是对网络系统环境进行评估,采取一定措施来抵御黑客的攻击,以确保它们得到适当的保护。就目前来说,网络安全防御行为是一种被动式的反应行为,而且,防御技术的发展速度也没有攻击技术发展得那么快。为了提高网络安全防御能力,使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在攻击与防护的对抗中占据主动地位,在网络安全防护系统中,除了使用被动型安全工具(防火墙、漏洞扫描等)外,也需要采用主动型安全防护措施(如:网络陷阱、入侵取证、入侵检测、自动恢复等)。

4)主机防御

主机防御是对系统中的每一台主机进行安全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限制服务器执行的任务。在主机及其环境中,安全保护对象包括用户应用环境中的服务器、客户机以及其上安装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这些应用能够提供包括信息访问、存储、传输、录入等在内的服务。根据信息保障技术框架,对主机及其环境的安全保护首先是为了建立防止有恶意的内部人员攻击的首道防线,其次是为了防止外部人员穿越系统保护边界并进行攻击的最后防线。

5)应用程序防御

作为一个防御层,应用程序的加固是任何一种安全模型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强保护操作系统安全只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因此,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人员有责任将安全保护融入到应用程序中,以便对体系结构中应用程序可访问到的区域提供专门的保护。应用程序存在于系统的环境中。

6)数据防御

对许多电子商务企业来说,数据就是企业的资产,一旦落入竞争者手中或损坏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对电子商务交易及相关数据的防护,对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和电子商务项目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 结论

一般来说,风险管理有基本的三个对策,包括管理者采取适当措施来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管理者准备并实施一个意外事故应急计划以备不测;还有就是管理者什么都不做。对已选定的对策,应对其潜在的风险有充分的估计,并制定相应的应变计划,以使可能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风险管理没有铁定的规则,对于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来说,首先是扫描和检测电子商务系统的内外部环境,检查系统的脆弱性和薄弱环节,及时打上补丁和追加设备,以便当风险产生时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其次是对电子商务安全风险进行充分地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措施,并在其实施的每个阶段进行监控和跟踪;最后是根据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风险管理措施,制定完备的灾难恢复计划。

第8篇:电网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安全风险 管理机制 管理流程 主要工作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133-02

盘锦供电公司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充分吸取国内外先进风险管理经验,在电力生产实际中开展了从安全风险工作探索,目标、理念明确,工作思路清晰,效果明显。下面总结一下该公司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

1 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

1.1 理念

能够控制所有风险。

1.2 基本原则

注重实效、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稳步推进。

1.3 工作思路

分层次、分专业、理流程、抓培训、建机制、搞落实。

1.4 工作目标

逐步建立基于闭环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把安全管理由严格监督阶段转变成自主管理阶段,实现安全“三控”目标,即能控、可控、在控。

2 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

2.1 结构体系

(1)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事故调查体系、应急管理体系,这三个工作体系属于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只是其中一个。监督体系、责任体系、保证体系这三个组织体系是三个工作体系的执行主体,其管理对象是企业、电网、作业活动等。(2)分层次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不同管理层次根据各自工作特点、管理职责负责和控制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一步一步落实好安全责任。供电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让员工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提高,供电中断、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等是其重点防控的事故风险。其作业安全风险包括各个阶段的作业过程中的人身伤害、误操作、违章等。(3)分专业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根据各部门的工作特点和管理职责,形成各专业既合作又分工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同时发挥安全监督体系与保证体系两者的作用。公司安监部带头制定安全风险管理整体方案,同时制订实施方案的计划,积极组织宣贯培训,评估风险,让风险防控措施能够全面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各部门识别、分析、防控自己范围内的各类安全风险的工作(电网、设备、人等),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职责。

2.2 安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

(1)成立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领导组。由行政正职任组长,分管副职任副组长,安全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和生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其主要职责是:对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和开展;对安全风险管理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审阅评定;确保人、财、物要投入到安全风险管理中;审定公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布置风险控制对策及处理措施;评价、考核各单位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2)成立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组。由分管生产的副职任组长,安全、生产部门人员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责人员为成员,负责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评价考核等日常管理。公司安监部牵头,负责组织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各相关部门履行日常管理及风险管理制度所明确的职责。其工作职责是:安全风险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安全风险管理规范与方法的完善;开展风险管理知识和应用方法的培训;审核各生产单位的风险管理上报材料;负责公司风险信息的统计、管理;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制定风险控制对策、风险处理措施;总结、改进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工作组下设变电、输电与配电、调度与二次三个专业组,各专业组职责是:审核各专业作业活动的风险分析结果;开展各专业作业活动的风险评估工作;计算各专业的作业活动风险度、固有风险度;编制评估报告,分析薄弱环节和变化趋势,提出处理措施。(3)各生产工区、所成立安全风险管理相应组织,其相应工作职责是:组织开展本单位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安全风险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作业活动风险分析工作;编制相应规范;开展静态危险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负责本单位风险信息的统计、管理;编制本单位风险评估报告。

2.3 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1)主要工作内容。安全性评价、运行方式分析、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作业安全风险管理、安全检查等是公司级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

(2)基本流程。风险识别(分析)、风险预警、风险控制(整改、治理)、检查与改进等是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实现PDCA循环的不断完善的工作机制,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Plan),严格执行工作计划和方案(Do),监督和纠正实施过程中的偏差(Check),总结前面工作,根据总结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使下一轮工作得到改进(Action)。

(3)安全性评价。一般以2~3年为周期,按照“制定评价计划、开展自评价、组织专家查评、实施整改方案”过程,建立闭环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4)治理和排查隐患。要治理和排查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隐患,就要依据“全面覆盖、全程闭环”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事故隐患等级的确定首先要预评估,再评估,最后核定;隐患闭环管理的进行要遵循“发现、评估、报告、治理、验收、销号”的步骤;建立公司总部、网省公司、地市公司三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要遵循“落实责任、统一领导、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全员参与”要求。

(5)运行方式分析。年度方式分析应全面评估本年度电网运行情况、安全稳定措施落实情况及其实施效果,分析预测次年电网安全运行面临的风险和生产运行实际需求,提出电网建设、技术改造等措施建议,指导次年电网规划、建设、生产和运行,提高电网安全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6)安全检查。按照“自查、互查、督查相结合”以及“边检查、边整改”原则,组织开展常规(季节性)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督查);按照“制定检查大纲、组织实施检查、通报检查情况、督促落实整改”环节,实施安全检查的闭环管理。

(7)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本部门作业风险管理和控制要策划好、落实好,就必须遵循“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这项工作的任务很重,比如要认真审核工作计划、制定有效的措施、详细分析承载力、协调好重大事项、准确评估风险等。安监部门负责生产作业风险开展和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计划编制风险管控:生产计划编制贯彻状态检修、综合检修的基本要求,严格计划管理,避免重复停电,减少操作次数,保证检修质量,提高安全可靠水平。分管生产领导牵头组织召开好运行方式分析会、检修计划协调会和停电计划平衡会,保证工作安排合理有序。下达的计划中应注明主要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预案。

管理和控制作业组织风险:要严格按照月计划和周计划完成安排的任务,合理调配人、材、物,全面分析速度、质量、安全和时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每日的工作,安全顺利完成工作。安排人员要认真分析班组承载力,给每个部门安排的作业量要合理。各工作负责人能够按时且高质量地完成其任务,技术操作员的技术能力要达到工作需要,管理人员要按时上岗。组织统一办理停电手续,保证动态风险预警措施落实到位,做好与其他配合单位(包括外协单位)的联系工作。材料设备、机械、备件备品、作业机具、车辆、安全工器具等资源要配备齐全,以满足现场工作的资源调配。仔细勘察现场,准确填写现场勘察单,对停电范围、作业现场的条件或环境、保留的带电部位、其他作业风险都要全面掌握。制定科学严谨的方案。制订的作业指导书和施工“三措”要针对现场勘察情况,而且还要具有可操作性。有的项目作业非常危险,程序复杂,难度很大,此类项目作业要经过本单位总工程师(分管生产领导)批准后,才能根据现场情况执行。施工设计交底。由施工单位组织,在管理单位专业工程师的指导下,主要介绍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经常性犯错误的部位,要使施工人员明白该怎么做、规范上是如何规定的,明确工作任务和范围、技术和安全措施、作业风险及其处理措施。

管理和控制现场实施风险:经过交底,作业前作业人员完全掌握方案。有的作业项目很危险,复杂程度高,难度大,作业前一定要勘察现场,认真填写现场勘察单,对作业内容、条件及注意事项要牢记。操作票制度要严格执行。只有经过审批手续,解锁操作才能执行,并且执行过程中要有专人监护。保证操作票、工作票与接地线编号一致。遵照工作票的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要给带电设备四周(即工作地点)围上栅栏,隔开带电设备和停电设备,且要把安全警示标示牌竖在醒目的地方。工作票制度要严格执行,就要对工作票、二次安全措施票、动火工作票与事故应急抢修单正确使用。开工会由上级组织召开,组织要把工作内容、带电部位、人员分工、危险点、现场安全措施等全部交底。检测施工机械、作业机具、安全工器具,合格后,专业作业人员和专业设备操作人员方可持证上岗。总工作协调人要协调好各专业的工作,使多班组配合有序、高效,保证作业顺利进行;设立专职监护人员负责交叉、复杂、有触电危险或者地段危险等风险较大的工作。

3 安全风险管理取得的实效

盘锦供电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深入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和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各项工作部署,不断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基础,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实现安全生产整体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截至2013年12月31日,盘锦供电公司连续安全生产4315天,实现第10个安全年。创造历史最高纪录,并在全省地市公司中名列前茅。

4 结语

盘锦供电公司在电力生产实践中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安全风险管控的一系列有效探索,充分证明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实质,制定安全预控机制是风险管理的核心,预防风险失控、维持安全状态是风险管理的目的,最终确保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参考文献

[1] 安全管理工作基本规范(试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2] 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试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第9篇:电网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 电力调度 安全风险 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电网事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经济与城市的发展令其对电网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一旦电网的正常运行出现问题,那么将会对经济等方面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这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尤其是对电网运行情况影响较大的电力调度机构。因此,应该要对电力调度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详细、全面的排查,对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

一、目前电力调度工作面临的形势

随着电网事业的蓬勃发展,电力调度工作也逐渐向复杂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又出现了更多、更加复杂的安全风险的问题,给电力调度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不便。在电力调度的过程中,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其对电网整体的运行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基于此,电力调度工作中排查与防范安全风险至关重要,其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城市生活正常开展以及工厂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电力调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有很多问题并不受人力控制,如自然环境恶劣造成的安全问题等。因此,目前电力调度工作整体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

二、电力调度运行工作的重要性

电力调度运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类工厂的生产活动规模扩大有很大关系。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各个地区的用电量明显增加,对电力调度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调度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电力调度出了问题,那么会使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更加注重排查电力调度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不断提高自己的风险防范水平,为电网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1]

三、安全风险因素产生的原因

(一)系统运行的风险因素

在对电力调度工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系统运行风险是产生安全风险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那么为什么系统安全因素是最主要的风险因素呢?经过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网工作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降低了电网的运行工作中的人为参与因素,从而使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这就是系统运行的风险因素。实际上,这是由于电网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而造成的一种风险,在电力调度的过程中长期存在这种隐性风险。因此,为了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指数,必须努力降低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安全问题的几率。对于这一点,可以在系统的施工环节多加注意,如要多加防范系统中一些由于设计工作不完善导致的无用的警告信息,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这些信息出现的频率等。[2]

(二)管理的风险因素

在电力调度工作中,除了系统运行带来的风险之外,在管理环节中出现的风险也是比较常见的。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风险因素都是由人为活动造成的,同时相对来说这类风险是比较容易防范的。所谓管理的风险因素,就是指相关的工作人员在管理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其他的人为原因造成管理工作存在一些漏洞,从而加大了电力调度的风险。在对电力调度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管理中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不强、安全意识不强,从而导致电力系统管理工作中漏洞百出。

四、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大电力系统的技术投入

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风险因素是安全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加大电力系统的技术投入,使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更加规范化、智能化,就是最佳的风险防范措施。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的规范化,最好的途径就是要加强技术支持,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应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弥补以往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3]除此之外,对电力体统的技术支持还包括先进的风险预测与排查技术,只有排查出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才能相应地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由此可见,对电力系统进行技术上的支持是防范安全风险的基础保障。

(二)强化管理工作

强化管理工作是防范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又一个有效措施,所谓的强化管理工作,实际上就是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更为规范化的管理。这种管理工作主要从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入手,管理人员的人为操作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具有很大的影响,一旦操作失误,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严格把关,减少其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很多时候在管理上出现问题并不是因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而是其对待工作的态度不认真,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会犯一些低级错误,而往往这些低级错误也会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4]

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电力调度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调查与研究可以发现,电力调度工作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风险,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电网的正常运行。因此,工作人员应该重视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发生安全问题的几率。

(作者单位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市陵城区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 李正兵.调度监控优化信息分类及展现方式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21).

[2] 李耿.有关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网络安全问题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2(2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