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子化现象范文

少子化现象精选(九篇)

少子化现象

第1篇:少子化现象范文

【关键词】晚婚;非婚;结婚现状;少子化

一、近代以来日本结婚状况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结婚的形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结婚不单只是恋爱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是在各种社会条件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近代以来,日本政府对婚姻法进行了修订。例如,在1871年提出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可以自由婚配,同时1873年颁布法令允许由妻子一方提出离婚请求。另一方面,明治民法规定婚姻的成立以户口登记为准,而未进行户口登记的婚姻被视为姘居,这削弱了法律对于妻子及非婚生子女基本权益的保护。另外,此时的婚姻更重视的是两个“家族”的关系,规定女子嫁人后必须随夫姓(男子入赘的话改为妻子家族的姓氏),即夫妇同姓。

战后日本政府根据新的宪法对民法进行了修改,制定了“自由婚姻”制和“一夫一妻”制。但是,考虑到女性怀孕的问题,规定女性不得在离婚6个月内再婚。这些法律条款改变了战前以“家族”为核心的嫁入式婚姻观,这成为后来传统婚姻观念变化的基础。战后不久,以相亲或熟人介绍为基础的“包办婚姻”成为婚姻形成的基本形态。由于不能自由地选择结婚对象,达到适婚年龄还未婚的人只是少数。这一时期多数女性会选择在合适的年龄结婚。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经济高度成长期末期。

伴随经济的高度成长,女性的学历不断提高,此时便产生了“高学历化”现象。所谓的“高学历化”指的是子女的学历高出父母的学历这一趋势。另一方面,随着“男女雇佣机会平等法”的施行,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参与社会工作,同时女性慢慢地在经济上获得独立。伴随着女性的“高学历化”,以及参与社会程度的不断加深,无论结婚与否选择终生工作的女性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男女交际圈也在不断扩大,结婚不再是家族主义的一种形式,而逐渐转变为以个人意愿为中心的“自由恋爱式结婚”模式。也就是说,女性可以自由的选择结婚对象。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对结婚的态度的多样化,同时出现了许多从未有过的生活方式。女性的平均结婚年龄在不断提高,未婚率也在不断提升。这一时期,不再急于结婚或者终生不婚的女性越来越多。女性的晚婚和非婚现象变得非常普遍。

二、日本的“晚婚化”和“非婚化”现象

在日本“晚婚”指的是在达到适婚年龄后没有选择结婚或者无法结婚,而社会整体结婚年龄的不断上升被称之为“晚婚化”。“非婚”顾名思义即为不结婚,“非婚化”指的不结婚的人不断增加这一现象。

根据法律规定,在日本男子满18周岁,女子满16周岁即可结婚。(民法第731条)。但是,真正的结婚年龄与法律的规定有一定差距。在日本初婚年龄(即第一次结婚的年龄)的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次从未婚率来看,“国势调查”的数据显示男性和女性的未婚率均从1970年开始不断上升。2010年时,25岁到29岁的男性的未婚率为78.2%,女性为60.3%。特别是女性的未婚率相对1970年时上升了40%。同时30~34岁及35~39岁男女的未婚率也以高水平在不断增长。从中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推迟结婚。另外,随着未婚率的不断上升,近年来终生未婚率(50岁之后仍未结婚的人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1970年时,男性的终生未婚率仅为1.5%,女性的为3.34%。相对的到了2010年男性的上升到20.14%,女性的为10.61%。由此可以推测日本 “全民皆婚”的结婚状况在不断瓦解。

三、少子化和婚的关系

近年,“少子化”问题的严重性日益加剧,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所谓的“少子化”指的是出生人口不断减少的一种社会现象。日本的出生率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减少,到了80年代持续恶化,1990年发生了“1.57恐慌”(人口统计调查开始以来,史上最低出生率),到了2003年甚至引起了“1.29恐慌”。特别是1900年报道的“1.57恐慌”对于日本国民很和政府来说,都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打击。自此,日本政府推行了一系列解决少子化问题的方针政策。如1995年的“天使计划”,2000年的“推进少子化对策的基本方针”(又名新天使计划);2003年制定的“少子化社会基本法”,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解决少子化问题的对策大纲”等。另外,各个都道府县也提出了许多解决少子化问题的政策。

然而这些政策并没有减缓“少子化”进一步恶化的步伐,这种情况下造成少子化问题的社会背景和深层原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人指出,产生“少子化”现象的原因是生育年龄的推迟(晚生化)导致了20几岁的女性生育率的下降,这一问题在发达国家较为普遍。同时有人提出,在日本“晚生化”主要是由于结婚的推迟,即“晚婚化和非婚化”现象。在日本大部分夫妇会选择先结婚后生孩子。厚生省的“人口动态统计”调查显示,2012年新出生人口数为103万7321人,其中97.8%为婚生子女(合法夫妻所生子女),仅有2.2%的新生儿为非婚生子女。因此,可以说“晚婚化和非婚化”引起了女子生育年龄的增大,及出生率的下降,成为少子化的最大原因。

因此,在探究少子化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应当与结婚问题相结合来考虑。是什么影响了年轻人的结婚意愿,或者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引起晚婚化和非婚化。解决这一问题将成为提出少子化对策不可欠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熊村あゆみ.关于少子化时代结婚观的研究[J].教育学科研究年,2005(31).

[2] 野々山久也.家族社会学论点手册[M].世界思想社, 2009.

第2篇:少子化现象范文

关键词:中日校园欺凌;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130-03

一、何为校园欺凌

所谓欺凌,也就是对比自己弱小的一方进行持续、单方面的身体、心理上的攻击,使对方感到痛苦的行为。校园欺凌,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校园中的类似行为。多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中小学阶段是校园欺凌的多发期。由此可见,校园欺凌行为是发生在学校、班级、宿舍等青少年生活环境中的,仅靠个人意志无法摆脱的一个人际关系中产生的。由于大多数国家实行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因此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

欺凌现象所涉及的人员绝不仅仅是欺凌者与被欺凌者这么简单。它还包括了在一旁起哄和无视的旁观者群体。也正是这个原因,才导致了欺凌问题经常难以被发现的特点。

欺凌是使对方身体、精神感到痛苦的行为。因此,被施加暴力、掠夺钱财之类的行为即使没有明显的证据也非常容易被认知。但是无视、排挤、诽谤、中伤等通过语言方式的欺凌,却容易被视为在一起玩耍、嬉戏而被周围人所忽视。

中小学生处于心智的成长阶段。对很多事情的认识都很朦胧,对他人怜悯与关怀的情感也尚在发育过程之中。而出现在这个阶段的校园欺凌的经历,无疑对成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日本是校园欺凌事件的多发国家之一。针对此现象的研究也早于我国。因此,笔者认为对此现象发生原因进行对比研究对于我国今后防止和整治这一现象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出现校园欺凌现象原因的中日比较

纵观两国的校园欺凌现象,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共同点和不同点。

1.共同点

(1)中日两国校园产生欺凌现象原因的第一个共同点在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欠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但是在现行的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中,道德教育被严重轻视。大多数学校对道德的教育都很形式化。在日本,10多年前由高学历精英青年群体所发动的奥姆真理教事件,对于现今的日本社会仍起着深远的影响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一味的偏重知识教育,而忽略了道德教育,结果便是培养了一群连最基本的善恶都判断不了的“人才”。

(2)现在的孩子们普遍承受着以往几代人所没有的升学压力。而且这种压力还有愈演愈厉的趋势。上补课班成了家常便饭。孩子们不仅要在正规的学校(第一个学校)学习,放学之后还要去补课班、兴趣班或者家教(第二个学校),回到家后还要继续完成学校、补课班的作业,预习复习等等。于是家庭成为了孩子们的第三所学校。这种学习方式给孩子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而在某些时候,以游戏的态度欺负弱小,便成为孩子们释放压力的一种途径。我们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的迫切心理,但是如果每天要接连去三个学校学习的话,即便是爱学习的孩子也都会有心理压力。更何况,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大部分孩子并不会出于喜欢而主动学习的。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的心理压力之大便可想而知了。如果现代社会能够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的话,学校欺凌现象无疑会减少的。

(3)不管中国还是日本,30年以前还都是每个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的时代。那是个在家里有很多兄弟姐妹,在外有很多玩伴的时代。在孩子的群体中,会不断发生矛盾和争执。而这些问题大多会由孩子们自己解决。于是孩子们在发生争执和解决问题中生活并成长。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便掌握了打闹(攻击)的方式、限度以及修复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但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和日本的少子化进程使儿童在团体中生活成长的机会大幅度减少。兄弟姐妹的数量减少,很多青少年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不知道在出现问题时应该如何应对。于是便产生了采取欺凌的方式与他人相处的现象。

(4)在现代社会中,媒体成了情报提供、宣传的主要渠道。现在的青少年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杂志等很多媒介获取社会上的信息。比起学校和家庭,这些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另外,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国外的一些含有暴力内容的电影、电视、动漫等等大量流入国内。网络、游戏厅也提供大量包含暴力内容的游戏。这些都会给青少年带来不良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人类好奇心最旺盛的时期,也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因此青少年一旦对此类含有暴力内容的信息产生兴趣并加以模仿,就极有可能会对身边相对弱小的孩子采取暴力行为。

(5)有一些学校及家庭一味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不够关心,使之成为教育的盲点。而家庭、学校、社会对于这类青少年的暴力行为的重视程度也相对较低。这也成了校园欺凌的一个原因。

2.两国各自的特殊原因

(1)中国

第一,强大的升学压力使现今的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加剧。虽然素质教育已经进行数年,但是有很多学校、教师仍单纯看重升学率。过分偏向于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则不够尊重。处于不利地位的“差生”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关心,而且还会被同学冷落,被群体所孤立。从而导致心中的不满情绪加剧,此时一旦接触到社会的暴力文化,便有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的施暴者。

第二,家庭暴力也是诱导青少年产生欺凌倾向的诱因之一。中国家庭中父母大多需要工作。工作上的繁忙使很多父母对孩子疏于管教。有时甚至当着孩子面夫妻吵架。而且,中国父母对于孩子的过错采取打骂的教育方式比较普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在无形中成了孩子眼中与他人相处的模范事例。所以导致一部分青少年养成了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习惯。

第三,有一些父母即使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人欺负,也不积极的解决问题。被抢夺钱财,就给;被打了,认为即使反抗也没有用,所以让孩子休学或者转学。这样的处理方式,只会让被欺负的孩子在心理上更加没有立场,并助长施暴一方的嚣张气焰。成为助长校园欺凌现象蔓延的原因之一。

(2)日本

第一,从日本人的国民性的角度来看,日本人是将忍耐视为做人的一种美德。不管面对多少艰难困苦,也咬牙忍耐没有一句怨言,是日本人的特点之一。因此,日本人比起其他国家的人来说,就更加容易积累精神压力。孩子们从小便被教育要忍耐。即使被责骂也要忍耐着说“是!”,而不能辩解,也经常会从日本父母口中听到“是男子汉就要忍住眼泪!”之类的话语。孩子们在家庭与学校双方积累的压力无处释放,又因为一直在忍耐着,所以一旦到达极限就极易向身边身材瘦小、性格懦弱的同伴产生攻击行为。而受到欺负的一方仍会按照家长及老师教育的那样继续忍耐,因此在学校发生的欺凌现象就更难被发觉。

第二,在日本产生了一种“不以欺负弱小为耻”的畸形文化。一直以来,西洋的文化被称为“罪的文化”,而日本的文化则被称为“耻的文化”。因此可以说,日本人应该是对耻辱感比较敏感的民族。如此说来,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一方这种行为,则应该被视为耻辱。但现实是,软弱且无力反抗者率先成为了被欺凌的对象。“欺凌弱小为耻”这种文化心理在日本社会逐渐淡化,青少年应有的正义感也逐渐消失。

第三,对于校园欺凌现象,装作看不见的旁观者阵营在不断壮大。在以往的日本,青少年被灌输“见义不为,非勇也”的思想。若有人发生争执,即使不关己事,他们也会介入加以制止。但是在今天,在同班同学中即使有人遭到欺凌,大多数青少年都会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日本朋友曾与笔者谈及过其班级出现过的欺凌现象。当被问及“看到他人被欺凌时你会怎么样”时,他的回答是“如果出手制止的话,也许会牵连到自己也被欺负。所以虽然会很同情,但是大家都不会加以制止。”在这一点上,相比起中国,日本方面表现出了更加明显的无视倾向。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导致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原因并不在某一个方面,而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问题。因此为了防止校园欺凌继续危害青少年,我们就必须要思考如何构建一个适合的环境,使得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

三、校园欺凌的对策

校园欺凌这一现象,可以说已经不是某些人或者某个地域、团体所面临的问题,而是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全社会瞩目的社会问题。因此,并非是某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1.家庭

在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部分已经阐述过,欺凌问题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每个家庭都必须认识到,我们有责任让孩子掌握作为一个“人”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认知与态度。也就是对善恶的判断、正义感以及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弱者的勇气。希望每个家庭都能经常对孩子的生活态度予以关注,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教育,并使其掌握判断善恶和关怀他人的能力。想要做到这点,便需要以浓厚的亲情和相互信赖的关系作为基础。另外,父母必须重新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将“欺凌弱者,是作为一个人所不被允许的”这一观点贯彻始终。并不断完善自身的生活态度,为孩子的人格培养作出良好的示范作用。

家庭,必须是一个由深厚亲情和信赖关系所紧密维系的人际关系所支撑的场所。对于被欺凌的青少年,家庭必须要成为能使其放松下来的心灵的归宿。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往往会出于不想让父母担心而羞于承认和坦白被欺负的事实。对此,希望父母及监护人能够真正理解并接纳孩子。

为了使家庭能够成为孩子心灵的归宿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对孩子的日常生活给予充分的关注。父母们的主要任务是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欺凌行为或者被欺凌,并细心捉捕孩子所发出的危险信号。希望广大父母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对孩子温暖守护的重要性。

其次,作为父母,主动营造一个与孩子互动的场所与机会,并努力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也是很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的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间多聊聊天,偶尔和孩子一起进行郊游等野外活动,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是创造这样的机会。通过互动,打破以往单纯的按学习成绩对孩子进行评价的方式,减少给孩子的压力,以更加宽容的方式守护孩子成长。尊重孩子的特长和个性。另外,对于人生目标、学习目的、梦想和希望等等话题的探讨也尤为重要。

最后,无论哪个孩子身上,都有可能发生欺凌问题。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在家庭当中营造一个让孩子能够毫无心理负担的诉说烦恼的氛围便成为重中之重。为此,父母必须在平时就有给与孩子一个坚强后盾的姿态。让孩子知道即使遇到了烦恼和困难,也可以放心和家长诉说。

2.学校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应该是一个可以愉快学习、活动的场所。应该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存在感和自我实现的喜悦。对于校园欺凌问题,学校有责任解决。学校方面要坚持“决不允许欺凌现象的存在。也绝不允许鼓动、无视欺凌行为”的态度。并让学生知道,根据情况校方会采取开除学籍等严肃的处理方式。

如果不通过强化道德教育来培养学生对人性的尊重、正义感以及对他人关怀的心灵,社会将会朝危险的方向发展下去。尤其是现行的教育体制缺乏尊重他人、培养正义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等内容和环节,而这些又恰恰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素质。

在升学竞争白热化的现今学校中,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被教师、班集体所忽略。校方要以身作则,教育学生们知道、理解除了学习成绩,还有很多评价人的方式。因此,对于在体育、音乐、美术、书法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志愿者活动的学生,校方要积极予以奖励。通过这种奖励制度,使拥有不同才能和性格的学生们拥有自信。

3.社会

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广大企事业单位能够为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予以尽可能的帮助。例如,可以采取公益广告的形式提倡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也可以赞助各类媒体共同创造和谐环境来遏制欺凌现象的发生。

在信息化进程中,各类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重大。虽然各类媒体具有报道的自由和语言表达的自由,但是为了青少年的人性的培养,希望媒体注意其报道的内容和方式是否妥当。

在电视节目方面,有很多是通过欺负、嘲笑他人的方式来取悦观众。青少年观众通过观看此类节目,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也可以采取此类行为来获得。然而通过欺凌他人来获取,这样一种与人权相关的卑鄙行为是绝不能被允许的。另外,电视节目当中的暴力和有关死亡的情节也会给孩子们的心灵带来影响。作为家长,在观看此类电视节目时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而电视节目的制作方,也应该适当做出考虑和让步。

通过校园问题,让我们每个成年人认识到在意识上需要产生重大的变化。第一点是在缺乏关怀,以自我中心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连带感逐渐稀薄化。在物质丰富的当代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相当脆弱。这一点恰恰成为了允许欺凌现象存在的背景之一。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点,并进行深刻的反省。

另外一点是对于欺凌现象本身的认识。欺凌现象,也存在于成年人的社会当中。想要彻底根绝,是极其困难的。但是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理由,欺凌弱者这一卑劣的行为都绝不能被正当化。因此,必须要在全社会范围内确立一种“决不允许欺凌行为出现”的明确规则。并用坚决的态度来正视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石田弓.自己を追いつめる青少年の心.北大路书房,2005.

[2]佐藤顺一.イジメは社会问题である.信山社,1999.

[3]尾木直.いじめ问题とどう向き合うか.岩波书店,2007.

[4]神保信一.イジメはなぜ起きるのか.信山社,1998.

[5]清永二.世界のイジメ.信山社,2000.

[6]张人民.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策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

[7]张宛.日本学校教育荒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N].世界教育信息,2005,(8).

[8]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J].心理学报,2002,4.

第3篇:少子化现象范文

关键词:盐酸、硫酸,微粒观

作者简介:董静(1971-),1971年3月生,女,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双语学校化学教师,大学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李峰(1973-),男,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教学研究室化学教研员,大学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微粒观是化学的基本观念之一,微粒观包括微粒的构成观、运动观、变化观等,而酸的性质就是由构成酸的微粒H+决定的,下面以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酸的性质”教学为例加以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的涵义.(2)了解酸的化学性质,能认识到酸的性质实质就是H+的性质.(3)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述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微粒观学习物质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以食醋为例,引入一类化学物质――酸,在组成、结构、性质上有什么特点呢?酸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相同的阳离子氢离子(H+),下面我们就以盐酸为例来探究酸的性质.

2.实验探究

【投影】盐酸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哪些?投影模拟展示溶液中自由运动的微粒:水分子、H+、Cl-

【学生】实验探究2-1:盐酸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表1,表2).

表1

操作取少量稀盐酸,滴入石蕊试液取少量稀盐酸,滴入酚酞试液现象试液变红无明显现象表2

物质镁条生锈铁钉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加入稀盐酸后

的现象有气泡产生铁钉容解溶

液为黄色产生白色

沉淀无明显

现象【教师】哪位同学汇报一下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取少量稀盐酸,滴加石蕊试液,现象为试液变红色;取少量稀盐酸,滴加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镁条遇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碳酸钠遇稀盐酸,现象为有气泡产生,碳酸钠粉末消失;生锈铁钉遇稀盐酸,现象为铁锈溶解,溶液变为黄色;硝酸银溶液遇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氯化钡溶液遇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教师追问】依据实验现象,你能猜想一下这些物质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吗?你能尝试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教师板书】Mg+2HClMgCl2+H2Na2CO3+2HCl= 2NaCl+H2O+CO2

Fe2O3+6HCl2FeCl3+3H2O

AgNO3+ HClAgCl+HNO3

【教师】从微观上分析,请大家观察图1,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泡是氢气,另一种物质是氯化镁,该反应的实质是镁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了镁离子和氢气.

【教师追问】如果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一步分析,这个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

【学生】学生画出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教师】镁原子失去最外层上的两个电子,变成镁离子,盐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变成氢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所以,我们可以说该反应的本质是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转移给了氢离子,是电子的转移.

【教师】碳酸钠遇稀盐酸,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我们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同时还生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可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教师】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除了生成二氧化气体外,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钠和水.

【教师追问】如果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怎样的呢?

请观察右图所示,稀盐酸中有氢离子和氯离子,碳酸钠溶于水解离出钠离子

和碳酸根离子,当氢离子遇到碳酸根离子后,会结合成碳酸,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此反应前后氯离子和钠离子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碳

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教师】当生锈铁钉遇到稀盐酸后,观察到铁锈消失了,溶液变成黄色.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2O3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呈黄色.

【教师追问】如果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试着出从微粒变化角度分析一下.

【学生】铁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水.反应后氯化铁在溶液中解离出铁离子和氯离子,氯离子反应前后没有变,所以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了水和铁离子.

【教师】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观察图2,请同学们从微粒观分析反应实质.

【W生】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AgNO3+ HCl= AgCl+HNO3

【投影】提示:氯化银是一种白色沉淀,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

【教师追问】该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大家对照着右边的

示意图能试着分析一下吗?

【学生】硝酸银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银和硝酸,反应过程硝酸银解离出银离子和盐酸解离出氯离子,结合成难解离的新物质氯化银,生成白色沉淀,而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所以该反应的实质是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了难溶解的氯化银沉淀.

【教师】分析的很好.下面我再给大家补充一个实验,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演示】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两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再向小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红色溶液褪成无色.

【教师追问】同学们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学生板书:NaOH+ HCl= NaCl+H2O

【教师追问】同学们能根据右边的微观示意图,解释该反应的

实质吗?

【学生】氢氧化钠在溶液中解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稀盐酸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当氢离子遇到氢氧根离子时,

立即结合成难解离的物质水.而溶液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并

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

生成水.

【教师】解释的非常棒.

3.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综上我们研究了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即稀盐酸能够与酸碱指示剂、镁条、硝酸银溶液、氧化铁等发生化学反应.我们从微观角度深入认识了这些反应的实质,可以发现,盐酸的化学性质,主要就是发生在氢离子或者是氯离子身上.

四、教学反思与启示

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感性认识方法,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了合作,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鲜明的现象带给了学生深刻的印象.

微粒观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基本观念之一,从微粒观的角度认识化学,能够深刻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这节课中微观粒子在反应前后发生的变化,通过图示或动画的形式形象、直观展示出来,学生容易理解,更容易使问题简单化和实质化.

参考文献:

[1]毕华林 卢巍.义务教育段八年级化学教科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6.

第4篇:少子化现象范文

[关键词] 儿童;成长;女性

【中图分类号】 I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4-027-2

在曹文轩的成长小说中,男性少年的成长总是有女性如影随形般的陪伴,这些女性形象在心理和生理上引领着少年的成长,在《草房子》中,纸月、秦大奶奶、白雀和温幼菊这些女性形象都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上指引和见证了男主人公桑桑的成长,而主要陪伴桑桑整个成长时期的是与他“两小无嫌猜”的纸月,她对桑桑有着无人能及的影响力。

一、被弱化的女性意识

纸月陪伴着桑桑走过了青春成长期,在纸月的身上有着影响桑桑成熟蜕变的巨大力量。在纸月与桑桑的第一次见面中,桑桑就已经开始为自己邋里邋遢的形象而不安,他还把自己的那一双沾满污垢的小黑手藏到了身后。要开学时,桑桑到河水里还把自己洗了个干净并且穿上了新的小白褂,他就是想在把干干净净的自己展现在纸月的面前。纸月还用眼睛说话,来改正桑桑的不良习惯及鼓励他的勇敢。“这些日子,吃饭没有吃相,走路没有走样,难得安静的桑桑,似乎多了几分柔和。”

在纸月身上还寄托着作者对理想女性形象的追求与向往,这种女性形象单纯、善良、优雅、温柔、聪慧、美丽。纸月这一形象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在她身上有一种古典的诗意美。她长着“一对乌黑乌黑的眼睛”,写一手好毛笔字,会背许多古诗词,集灵气与书卷气于一身,是一个人“文弱、恬静、清纯而柔和的女孩儿”。

作者将自己的审美追求交给这些如纸月般的女子,让她们成为真、善、美的力量载体时,也哀悼了正在现代女性身上逐步消失的“古典美”,但这种哀悼是站在男性主观情感立场上的,它弱化了女性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像纸月在桑桑的成长时期恰好出现了,在陪伴桑桑走过成长期后,她又神秘消失了,她是男主人公生命中的一颗流星,虽璀璨得照耀过他的天空,但最终还是划落天际归于沉寂,始终无法成为闪耀苍穹的恒星。在这里,女性并不是作陪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命而存在,她们只是少年成长轨道中的第二性。“这些天使型的理想女性,其纯洁美丽的身影,奴性化的爱的哲学,慰藉受难中、奋斗中的男性主人公,却遮蔽了女性自己的生命体验,失落了女性作为人,作为女性的主体性。”

曹文轩笔下的女性形象是男性意识中的艺术想象,而非真实生存状态中的女性本体。纸月除了熏陶桑桑外,她是无声的,同样处于成长期的她,并没有成长蜕变,她没有可以让人牢牢记住的独特性,只是辅佐男性主人公成长的类型化符号。

二、被压抑的力比多

在以往的解读中,桑桑在见到纸月后开始变得讲卫生,怕纸月看到他尿床而害羞,为了保护纸月而敢同三个恶少打架……这一系列好的转变,是因为纸月给桑桑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但仅仅是如此吗?为什么是纸月而非别人给了桑桑这么大的影响呢?在纸月古典美的背后,被压抑的力比多一直以来都被我们忽略了。少年随着身体的发育成长生发出对异性的关注和向往的朦胧情愫是一种纯洁美好的审美感受,而纸月就是桑桑萌发性意识的对象,而每个人都愿意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展现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桑桑也不例外。在《纸月》中,曹文轩表达的很含蓄,他借助了“白鸽”这一意象来表现桑桑潜意识中的力比多。

纸月的登场就伴随着白鸽,一开始白鸽因怕生人而飞了起来,过了会儿“这些小家伙,居然在见了陌生人之后,产生了表演的欲望,在空中潇洒而优美的展翅、滑翔或做集体性的俯冲、拔高与穿梭。”后来鸽子也不怕纸月了,还跑到她脚边啄玉米。这里就预示了纸月与桑桑由陌生到熟悉的关系。

当因天气不好,纸月住在桑桑家里时,桑桑借着喂鸽子而掩饰自己内心的慌乱与紧张,正是这个无意识的举动显露出桑桑对纸月的特殊、微妙的心理。晚上,柳柳与纸月一起睡,柳柳告诉纸月关于桑桑的一些糗事时,桑桑在里间“听得咬牙切齿,恨不能从床上蹦下来,一把将柳柳从热烘烘的被窝里抓出来,然后踢她一脚。”在这里就表现出桑桑极为不愿意让纸月知道自己的一些“光辉事迹”,他想让纸月了解的是他优秀的那一面。而半夜桑桑想去厕所,但他一想到要经过纸月的床前,他就忍着了。桑桑觉得从纸月床前走很尴尬,他对纸月有着一种羞涩感。而此时“桑桑又去很混乱地想纸月:纸月从田埂上走过来的样子,纸月读书的声音,纸月的毛笔字,纸月在舞台上舞着大红绸……”这里作者将桑桑对纸月的朦胧意识表露无遗,将少年在力比多驱力下的青春萌动展示了出来。

当纸月上学一直迟到时,桑桑为了弄清她迟到的原因“对母亲说是有一只鸽子昨晚未能归巢,怕是被鹰打伤了翅膀,他得到田野上去找一找。”这里通过鸽子被鹰打伤而预示了纸月被三个恶少欺负,再一次,桑桑拿鸽子当借口来掩饰他对纸月的关心。每个少年的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救美”的幻想,所以当纸月面对危险时,为了帮助纸月,他毫不犹豫地与三个恶少打了架,当他在舱底仰望天空时,桑桑觉得“如果在这时,他的鸽子在天空飞翔,一定会非常好看的。”这种英雄主义情怀及对异性的美好情愫成为了桑桑不怕危险,保护纸月的内在驱动力。

当同学们哄闹桑桑与纸月时,桑桑与纸月开始变得尴尬起来,在大雪天纸月也不再去桑桑家躲避了。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作者对白鸽的描写来看出纸月的心理活动“鸽子们在天空中吃力地飞着。它们不肯远飞,就在草房子的上空盘旋,总有要立即落下来的心思。”“鸽子们终于知道它们在短时间内,在草房子上是落不下来了,只好冒着风雪朝远处飞去。”其实,纸月也很想去草房子,但同学们的哄闹使她对草房子望而却步,所以她只好“消失在了黄昏时分的风雪里”。作者将少年的心理行为艺术化与审美化,使白鸽成为人物内心的外在折射。桑桑正处于青春成长期,他的性意识开始觉醒,对爱情懵懂向往,纸月的出现启蒙了他的青春意识 ,对女性产生了朦胧美好的情愫,使成长中的少年初尝爱情的滋味。初恋是单纯美好的,它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值得回忆最让人难忘的一种珍贵情感。在曹文轩的笔下少年男女之间是纯洁质朴的感情,这种感情将男孩们内心潜藏的勇气、爱心激发出来,青春意识萌动时的渴望与羞涩、敏感与尴尬、期待与失落使桑桑从一个儿童向一个少年开始蜕变发展。而桑桑对两性关系朦胧觉醒时的纯净美好、害羞忧伤、慌乱怅惘使他从少不更事到逐渐明白人生的各种滋味。

曹文轩用一种古典美来描写东方少女,用一种含蓄美来表现少年的青春意识的觉醒,为当代儿童文学提供了另一种范式,但同时他的女性意识的缺席,性意识的压抑也使他无法真正进入儿童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曹文轩.草房子[M].作家出版社,2009:9,35.

[2]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M].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6.

[3]付红梅,张虹.曹文轩小说女性形象解读[J].文艺争鸣,2007,6.

第5篇:少子化现象范文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寓言化追求一直存在,主要表现为通过寓言模式的建立来显示潜藏于民族内部的集体主义经验,基于描绘最具民族意义的局部意象来求得对民族过去和未来发展的整体把握。基于此,依据詹姆逊文学寓言观,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学寓言化创作的审视以及对民族寓言背后所折射的民族叙事方式的分析,探讨现代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寓言手段与民族文化传承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詹姆逊;民族寓言;集体经验;文学创作;文化意象

一、民族文学的历史寓言方式与民族语言符号保护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的历史寓言是最早也是最常见的寓言手段,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少数民族语言符号与历史的关系,詹姆逊文学寓言思想指出:“民族语言符号是文本意识形态的显现”,[1]无论历史叙事宏大与否,民族语言的表现形式都是稳定的,而历史的寓言化便是出现在这些稳定的民族语言结构之中。以土家族历史小说《最后的巫歌》为例,文中的第一条线索是明写土家族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民族历史变迁,第二条暗线刻画土家族人的精神与灵魂发展历程,两条线索一明一暗需要互相配合,暗线怎么配合明线呢,即是通过寓言的方式。在《最后的巫歌》中作者以一头白虎的命运为叙述对象,讲述白虎对后裔的庇护,与巨岩中象征灾难和潜在危害的孽龙作战,白虎身上的兽性和神喻了土家族祖先从混沌不开化的原始力量中跳脱出来,征战杀伐、生离死别,最终建立山地文明的历史命运,这种隐射、暗喻交织的双线索历史叙事法正是少数民族历史寓言的标志,其中以少数民族礼仪仪式和巫文朗诵为代表的语言符号系统不断强化着民族身份、民族记忆以及文化认同,而在当今社会此类少数民族语言符号特质正在消亡,甚至已经消亡,避免这种符号特质消亡的有效手段便是借助产生于稳定民族语言结构之中的寓言化文本。詹姆逊文学寓言理论认为神话、传说所代表的专有语言系统在民族口耳相传的层位上处于优先地位,容易造成民族历史叙事的文学体裁被固化,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一种民族语言系统可能被另一个语言系统所取代,但民族历史却并不会出现全然的断层和散佚”,[2]对语言形式的改变可以借助文学载体的革新来突破,从而发展出新的寓言面貌。那么,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面临的崭新文学载体是什么呢,怎样去筛选适宜少数民族历史寓言化创作的文学载体?以少数民族历史诗歌的转型为例,中国现代“游仙诗”和“剧诗”都是历史叙事的新型体裁,但并非都适合少数民族历史寓言方式的转型。首先是“游仙诗”,现代“游仙诗”有点类似于早期的“乌托邦”,但从渲染返璞归真的原始情怀变为强调对现实的“超脱”理想,然而使用现代语言系统“借古喻今”的可能性要参考文体特征、精神内涵是否具有少数民族整体社会生活的相通性,詹姆逊将文学寓言定位于“从不同层面和广度显现集体性经验”,[3]从这一角度来看“游仙诗”体裁更适合少数民族“寻根文学”而不是历史寓言,“剧诗”体裁反而展示出了自身的优势。“张松如、苏国荣等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家将剧诗归位为中国传统戏曲”,[4]简而言之即是戏剧装进了诗的词句之中,而少数民族历史叙事中最常见的便是以神话剧情为主线的英雄史诗,剧诗与少数民族神话、传说有着良好的姻盟关系,而从思想内涵来看,剧诗的戏剧主旨集中表现为“载道”意识,有利于反映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塑造与神话故事演绎的信仰系统,促使民族寓言超越个体意识上升为历史集体意义的大群体叙述观。詹姆逊文学寓言思想将民族寓言文本划分为三个层面:“直译的文本指涉、道德的心理解读以及寓言的阐释符码”,[5]其中直译的文本指涉和道德的心理解读都是随着时代价值的转变而变化的,但民族寓言的阐释途径却是防御式的模式,少数民族历史叙事要从现代实践中去挖掘那些逝去却有时代启迪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守卫传统而存在,詹姆逊文学寓言观不鼓励回归民族寓言的古老形态,提倡“把民族历史看作是我们需要颠覆的具有永久生命力的活跃因素”,[6]例如,莫言《生死疲劳》通过动物变形来打破历史的线性压制,文中以驴变牛、猪变狗的戏谑刻画隐射荒诞的民族历史转折点。“透露着一种新鲜时代含义的世界文学观念”。[7]

二、民族文学的文化寓言方式与民族文化内涵拓展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的文化寓言方式是借助寓言的张力去引申和发展民族文化内涵。寓言是一种表达性的力量,可以表达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化意蕴,对此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的文化因素存在语音、字、词、句、语法、故事、场景、形象等各个层面,寓言的突出功能在于推动叙述行为和叙述过程最终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文化意象。例如“神农架位于鄂西北与川陕接界处”,[8]神龙文化一直是当地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主题之一,彝族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玛庵梦》中的“九头鸟”“蛤蟆龙”“棺材兽”“野人”等奇异、诡秘的原始文化想象如果被单独呈现,并不能与现实生活中的神龙架山区建立对应关系,好比马尔克斯的“马孔多镇”,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文学中虚拟元素所代表的“另一个世界”要与现实生活中的“这一个世界”融合贯通,彝族小说《玛庵梦》以玛庵山上的氏族首领“奥博申申”横跨阴阳两界的战斗经历来暗示以“人”为中心的物质循环状态,立足于对彝族真实地理空间的勘探来复活久远的神龙文化,其时间的寓言性既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詹姆逊文学寓言观反复论述了这种运用时间两端相接来反映民族文化本质的寓言方式,指出时间的相互对立和依存为寓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民族寓言表达的现代困境在于如果时间距离感消失,那么便很难从时间距离中抽取自足的文化意象,因此现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如果能凭借“魔幻现实主义”以外的题材去构建民族文化的寓言文本是突破时间困境的出口。例如《绝地逢生》讲述了“云贵高原乌蒙山脉中一群少数民族村民居住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绝地”,[9]这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绝地”显然是作者创作出来的生态文化意象,至于他们为什么会出生在那里,这个绝望之地如何会诞生一座村庄,小说并没有去交代,没有“过去的时间”,作家只告诉读者,人们要往外搬迁,整个小说的时间状态都是当下的时间状态,解决向哪里搬迁、如何搬迁的生存难题,但“绝地”的生态文化意象以及对这种生态文化的无边想象却一直凌驾在“搬迁”之上,叙述者叙述着现在时间中发生的事情,读者却想象着过去时间的景象,“绝地”寓言的高度概括性促使作者的生态文化叙述充满对世界生命无常的象征意味,小说中的人们越是顽强抗争,“绝地”的意象魔咒就越发深刻、沉重,即使最后人们终于走进城市完成了自救,也没有化解“绝地”随时可能再现的危机感,自然意象系统、人物意象系统之间的张力关系成就了该篇的生态文化寓言主题。可见,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寓言形象与时间息息相关,但却可以运用脱离时间的方式去表现时间,这便是詹姆逊文学寓言观所强调的“陌生化”戏剧张力的重要性,少数民族惯常使用“陌生化”来创造一种强悍有力的形象,这种形象的在场与不在场都无关紧要,因为被寓言化的形象让人们想起的不是形象本身而是触动人们心灵记忆的真实感受,它时时刻刻都在场,刺激着读者的感官神经。应用“陌生化”叙述来引发读者对时间的“通感”是现代少数民族文化寓言追求的艺术效果,但创作的关键并不在于对“陌生化”意象的直接性营造,詹姆逊文学寓言观认为,文化意象的寓言化冲击仅仅发生在“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距离之中,是它们之间的距离带来了“陌生化”效果,而不是现实本身就存在一个“陌生化”意象。例如《豹子最后的舞蹈》中,“斧头”回忆森林火灾时形容“天空通红,烈焰腾空,烧得星星砰砰下坠,美轮美奂,有几百只豹子跳了崖……”,[10]这种陌生化意象带给读者的精神刺激是来自场面的壮丽(本体)吗?不是,是对豹子跳崖这一模糊物象的省略,真正的喻体存在于读者的想象之中。

三、民族文学的伦理寓言方式与民族价值观传播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的作家主体身兼知识分子与族群发言人的双重身份,这使少数民族文学的伦理表达交织着身份认同的矛盾感,詹姆逊文学寓言观指出:“在民族规范之内,作家需要的是‘扩张’,但在民族规范之外,作家需要的则是‘根’”,[11]以现代性为基础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面对的是世界文化、资本、政治以及宗教的全球一体化背景,他们有对民族未来的焦虑,也有对民族迷人的古老传统的担忧,现代少数民族文学的伦理寓言创作急切地呈现出新旧伦理互动的力量交锋。例如藏族作家扎西达娃的《,隐秘岁月》《,系在皮绳扣上的魂》《风马之耀》都是以寓言的方式描绘藏族传统伦理生活,使用了大量的先锋技巧,显示作家受到西方文学思潮的巨大影响,但从文学内容上看却充满了“外部人”的窥视视角,在扎西达娃的小说中总是存在着一个强悍的闯入者形象,热衷于让“闯入者”们打破藏区的寂静和平和,这种寓言现代文明冲击的闯入者意象是少数民族文学适应全球多元文化格局的必然产物,正如詹姆逊所言:“民族寓言的现代化之路表现且必然表现为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地区的情感文化流变”,[12]可以预见未来少数民族文学的伦理寓言手段只能采取“跨民族”的审视方式来完成,区别在于作家实现自身与家园的联系是通过流动的混合身份认同,还是站在一个地方就代表一个地方的单一化民族身份认同。对此,单一化的民族身份认同已无法适应少数民族伦理文化价值观的变迁,少数民族集体文化意识的“想象的共同体”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裂变,八十年代的少数民族小说创作致力于描写民族起源、故乡、母语与信仰之间的多边关系,在九十年代的少数民族小说中作家则不停地解释着失去故乡和失去母语的民族生存状态,而当代少数民族伦理文化的“流散”视角已形成,基本看不到血缘在族群关系确认中的地位,早期作品中的浓郁民族特色正被不断淡化,对主要人物的塑造表现出民族身份的含混性,这反而意味着民族伦理的寓言化方式将越来越重要。詹姆逊文学寓言观在对民族伦理身份认同的阐释中提到了“模糊”二字,民族身份本身的模糊化表现为不刻意描绘人物身份的民族性特征,而是通过寓言化的方式来间接传递。例如我国著名少数民族作家老舍的文化个性中流露出鲜明的满汉混合意象,《龙须沟》中的“程疯子”,无论是从服饰打扮、语言风格还是饮食习惯都已看不出该人物的满族身份,作者只淡淡地叙述他在谋生技能上一无所长,在社会交际中屡屡碰壁,将笔墨都花在“程疯子”的“疯”上,详尽地描写他见人就作揖,“多礼”得让人讨厌,他真的疯了吗?那是这个人物在所处伦理文化关系中表现出的“不合时宜”,这种独特的身份寓言方式展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民族伦理交互现象。詹姆逊文学寓言思想认为民族身份建构存在两种文本,一种是写实的文本,另一种是写虚的文本,写实的文本指向单一化民族身份认同,而写虚的文本则在于创造自己的“他者”,《龙须沟》中的“程疯子”便是自己的“他者”,是他在其他族群中的“他”的形象。可见,少数民族伦理寓言化创作并不是为了建立民族身份的对应关系,反而充满了作家对待民族历史和现实、虚构和纪实、文学性与社会性的对立视野,民族身份显现在价值判断与自身定位的两难局面中,当前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城乡文化冲突、阶层分化、文化隔膜都包含着这一寓言逻辑,但文学创作对它们的表达却并不是简单的呈现二元对立的叙述框架,詹姆逊文学寓言观给出了“写虚”文本的寓言定义,即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弦外之音’的妙境”。[13]例如《云彩擦过悬崖》中“吴三桂”作为来自蛮荒神农山区的唯一外来者,他在大城市的生活状态很少表现出倔强或反抗,更多的是应对异质环境时的柔韧灵活,但作家却偏偏数次写他做梦梦见有一个油锯在割锯他的身体,将他剁成三截的噩梦,以高度抽象的梦境间接地隐喻了主人翁在异质环境中的身份认同焦虑。

作者:章晓宇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莹莹.新历史小说的寓言化叙事倾向[D].辽宁大学,2012.

[2]牛婉若.寻根文学:民族寓言的现代性叙事[J].文艺研究,2013,(12).

[3]申霞艳.寓言叙事及其民族国家想象[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4]王逢振.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的寓言”[J].民族学刊,2011,(10).

[5]吴铀生.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与族性文化、民族主义[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6]张掮中.寓言时代: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诗歌当代形态[J].中国民族,2012,(12).

[7]李元乔,黄勇.进入中国文艺批评理论的詹姆逊民族寓言思想[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3,(5).

[8]朱全国.寓言的形成及其意义理解[J].文学遗产,2012,(1).

[9]韦良时.想象的困境———论詹姆逊的乌托邦文学观[D].内蒙古大学,2013.

[10]蔡同庆.历史记忆和民族寓言[J].青海民族研究,2011,(7).

[11]禹建湘.乡土想象中的民族寓言[J].理论与创作,2012,(5).

第6篇:少子化现象范文

关键词 少儿舞蹈 教育 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人的想象力是随着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发展的。比如儿童的语文课是展开思维活动的开始,也逐渐有了想象力。在舞蹈想象力的培养上,一方面在老师教的基础资料课中培养,另一方面要从自己的习作中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因为只有在阅读思考和习作中,才能不断地深入到想象中去。想象,包括联想和幻想,是艺术创作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活跃而丰富的想象力,则是进行艺术创作的“天性”要求。无比精彩的想象,就像童话中的魔杖,碰到哪里,哪里就会产生奇特的变化。一切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想象,都依靠艺术的想象力作为表现手法,想象也是将客观生活变异为艺术作品的必经之路。

1少儿舞蹈想象力的内涵及特点

1.1真实性

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其成功的秘密就在于真实。舞蹈家的全部努力都应该力求把自己的想象,放在真实之下才行。不管是独舞、双人舞或群舞,都是要求我们借助舞蹈形象和画面来反映生活的。在构成这些画面时,必然要融进舞蹈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理解所产生的情思。所以就规定了舞蹈的想象必须以生活为基础,应既忠实于社会生活,但又不是原封不动地摹拟生活,刻板拘泥于生活的原样。舞蹈家的想象如同文学一样,也必须是“两脚踏在大地上行走,但脑袋却在腾云驾雾”才行。想象的基础就是真实。但舞蹈想象的真实性并不必表现在一个曾经发生的真实事件上,它可以包括虚构在内,但一定要合理、有实情,使人信得过才不觉失“真”。

1.2独创性

舞蹈作品出自作者的头脑,所以能够代表一个作者对生活的见解和态度,形成为一家之风。舞蹈家在艺术上必须有独特的追求,在舞蹈的构思上要有独创,并凭着这种独创的作品开始他的舞蹈事业。这就是要舞蹈家善于从社会生活中摄取有特征的事物和素材,去引起他的遐想,产生独特的手法和格调来。舞蹈家还可以借“点化的独创性”,如来自文学、绘画、音乐、诗歌等作品的启示,从别人的诗文中选取其境界,加以“点化”触发想象,把自己带到舞蹈的境界中去。这就是舞蹈的“点化的独创性”。

1.3内含性

一个作品如果单有舞蹈家情感想象的任意的活动,而其想象并没有内在的实质,也是无法打动人心的。想象这种思维活动必须通过理智来进行,包含着一种深刻的思想,孕育着很真挚和浓郁的情感,塑造出的形象才是美的、令人回味无穷的。因此在想象中,没有思想和情感附丽,那么内在的实质就无从谈起,这样的舞蹈只能使人看到一个躯壳或皮囊在运动,而看不到其思想和情感。

除以上想象的真实性、独创性、内含性外,其他有关舞蹈动作上的技巧和形式,也和想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2培养少儿舞蹈教育中想象力的策略

2.1加强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协调配合

歌表演的特点是歌词和动作相互配合,表现一定主题思想,是唱歌与表演相结合的一种唱游形式。它的表演动作都比较简单、具体、形象、趣味性较强。歌表演可以加强少儿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协调配合,提高少儿对舞蹈动作的想象力和表现的能力。

2.2留下创造性的空间

少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在少儿舞蹈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并不单一满足于教会孩子一个技巧、一段组合,而是给孩子们留下一个创造性的空间。例如以一段抒情的音乐,配之以《雪花》的命题,让孩子们自编自演,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结果,每个孩子都跳出了对雪花的不同感受,或赞美,或喜爱,或突出其寒冷,或强调其萧瑟……这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帮助孩子们完成了从平面形象到立体形象的升华转换。它能培养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训练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感知、联想、想象、幻想等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2.3加强少儿舞蹈编导工作

想象,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是对生活的概括和提炼。想象力的发展,又需要对艺术的热情和激情来推动。一个好的少儿舞蹈编导往往是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养成了一种善于观察、思考,又善于联想、幻想的好习惯,当他接触到少儿生活,并引起和触动自己的注意力时,就会习惯性地进行舞蹈的形象思维和舞蹈的想象。在撞击中储存表象,从结果中再次进行想象与发展想象,直至开始萌发创作的动机。反之,对舞蹈缺乏激情的编导,就很难产生积极的舞蹈想象,更谈不上去创造高尚而富有激情的少儿舞蹈作品。所以,想象是构成舞蹈创作的主要因素,也是一个少儿舞蹈编导应该具备的重要条件。

3结论

创作少儿舞蹈,是艺术想象的过程,也是形象思维的体现。这种想象并不是停留在一般生活意义上的奇思异想,而应该是编导将少儿生活提炼、升华后在脑海里勾勒出一个看得见的事物与形象,然后用生动有趣的舞蹈动作语言来赋予抽象的事物以形式、姿态、色彩和情感,表现出少儿舞蹈的独创性。

参考文献

[1] 赵一铭.探讨少儿舞蹈教学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4(2).

[2] 范燕华.论形象教学思维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4(3).

第7篇:少子化现象范文

关键词:疯狂者;接受;源流;符号;形象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对于“疯子”这一形象会倾注不同的意义。作者可能赋予“疯子”形象以作者所想的内涵,而接受者却可能对某一“疯子”形象的寄寓有独特的看法。

一、“疯子”形象的分类

“疯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文学作品中的“疯子”有的具有象征意义,有的也许只有形式上的戏剧效果,所以可分为“象征性的疯子”和“非象征性的疯子”。有的“疯子”在作品一开始就是疯的,有的却是经历重大打击后才疯癫的,所以又可姑且分为“一贯的疯子”和“非一贯的疯子”。还有的疯子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疯癫,而只是精神失常或者比较“二”;有的则是完全属于精神病患者。“非象征性的疯子”主要是随着情节的需要而产生的,“象征性的疯子”则是思想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一贯的疯子”往往具有象征性,“非一贯的疯子”多半顺应情节的发展而产生。

二、接受与源流

(一)鲁迅对“狂人”形象的接受

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疯子便是具有象征性寄寓性的疯子,也是“一贯的疯子”。鲁迅特意在《狂人日记》里塑造了“狂人”,通过“狂人”将自己想表达的精神内涵展现出来。“狂人”的狂言狂语是鲁迅思想的掩护者,同时又是鲁迅文学艺术价值的承载者。鲁迅的“疯子”是一个刻意塑造的形象。而鲁迅的《狂人日记》直接受到果戈理同名小说的影响,果戈理的“狂人”也是刻意塑造用以寄托精神实质的形象,从这点上来说,二人是一致的。不过作为果戈理《狂人日记》的接受者,鲁迅在接受果戈理“狂人”形象的时候将这个形象进行了消化。鲁迅基本上只是借助了“狂人写日记”这一形式来写中国式的“狂人”,反映中国的现实。鲁迅的“狂人”和果戈理的“狂人”在精神实质上是不同的。再说直接一点,鲁迅只不过借助了“狂人”这个抽象的符号,而这个符号所蕴含的中国式精神实质与果戈理的“狂人”符号是没有什么直接联系的。鲁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是他一贯的、积蓄已久的,而不是师承果戈理,虽然一般的读者会把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和鲁迅的《狂人日记》都当做反封建的呐喊。

(二)来自传统的源流

1、“疯狂者”形象的现代化

除了《狂人日记》,中国“五四”以来的文学也有不少借助“疯子”形象来寄寓思想的。如《尘埃落定》中麦其家的少爷、《平凡的世界》里的田二父子、《白鹿原》中鹿兆鹏的妻子、《丰乳肥臀》里的“鸟仙”二姐……不得不说这些疯子形象或多或少受到鲁迅《狂人日记》的影响,作家们在接受“狂人”形象时多半也只是利用“狂人”这个符号,并在这个符号里倾注自己的思想情感。不得不说,鲁迅接受了果戈理的“狂人”形象,而中国现当代的作家们又接受了鲁迅的“狂人”形象,不过在不断的流传接受过程中,“狂人”形象产生着变异。但是,不能说果戈理和鲁迅对中国现当代的“疯子”形象是唯一影响。

其实,中国古代便有了“疯子”、“狂人”的文化和传统,如楚狂接舆的故事、嵇康阮籍辈的狂人逸事、徐渭发狂变疯的真事……这些历史上的疯子往往是“正义”、“非主流”、“情操坚守者”或“受压抑者”等的化身。这种“疯子”传统自古存在,并延续到当代。这个传统和文化又与外国典型的“疯子”文学形象发生碰撞,产生了共鸣,同时找到了此种传统和文化在新文学形势下的表现方式。中国的接受者最终将“疯子”形象融回传统。

中国传统里的“疯子”多半与政治有关。古代文人真疯抑或假疯很多时候是在政治高压下产生的。“装疯”成为一种保身存命的有效手段。“疯癫”是对主流和体制的逃离,是不合作的状态。《尘埃落定》里麦其家的少爷是个傻子,也可以说是“一贯的疯子”,从他眼睛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祛魅的世界,他其实是一个看透现实的智者。《平凡的世界》的田二总是说:“世事要变了!”路遥原本就是要借助这样一个符号化的人物形象来抖露一星半点小说的精神实质。从创作的角度看,麦其家少爷和田二都是“不正常的疯”,作者有意从一开始就将他们打扮成“疯子”,并让他们承担“点破真理”的作用。这个手法如今已变得有些老套。许多疯癫形象被人为地披上神秘的外衣,这些“疯子”被塑造成为身怀绝技的隐士高人或者眼界超群的大德智者。金庸小说《笑傲江湖》有“桃谷六仙”,疯疯癫癫,严格上讲,很难说清这六兄弟真疯还是假疯,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这六人身上看到了喜剧效果和《笑傲江湖》所想表达的一些精神内涵。“桃谷六仙”的嬉笑怒骂更多的是继承了魏晋以来装疯卖傻的风度,他们代表人性的“真”,敢于说真话,完全没有一点虚伪。而现代影视对这种“风度”的继承可谓泛滥,《黄金大劫案》中小东北的父亲也是个疯傻的人,但就因为他,电影中的形势发生逆转,这个“疯子”或许是电影的最大亮点。接受者们喜欢这样的形象设定,因为这一类“疯子”是具有象征性的,是有背景有来历的。那么,从这一点来说,鲁迅的“狂人”便没那么亲切可爱,“狂人”过于符号化。而符号化的表现形式又是来源于西方的象征主义,和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有差距的。那么我们可以说,作为果戈理或者鲁迅“狂人”形象的接受者,我们更多的是在与作家的思想与精神交流,并且有的人直接接受了符号化的“狂人”;而有人坚守着传统文化心理,于是将这个符号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随后才产生了具有现代性的中国化“疯子”形象。

2、更深层的来源

如果放宽一下“疯子”这个定义的范围,我们可以发现文学作品中有些人物形象并不属于严格意义的“疯子”,但是这些形象处于一种“疯狂”或“疯癫”的状态。这类形象同样可以担负起“象征”和“点破真相”的作用。比如‘红楼梦>第七回,醉酒的焦大骂道:“我要往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焦大虽然是醉酒,并不疯癫,但却做出了“疯癫”的事来,这种短暂的精神迷乱是曹雪芹有意给焦大施的“魔法”。曹雪芹借焦大醉酒之日有意无意点出了荣宁二府的一些龌龊事,使得小说扑朔迷离。焦大借酒骂主的情节安排或许也是源于文学的“疯癫者”传统。此外,《红楼梦》中的癫道人和癞和尚也是以疯疯癫癫的形象出现,不过这种“疯癜”明显是装出来的。癫道人和癞和尚给人以玩世不恭的感觉,这二人就是要借助这种状态表明自己的佛道思想,这种“疯癫”的状态就是要凸显与世不同。《济公传》里的道济和尚是比较典型的“疯癜者”形象。道济不是—个遵守清规戒律的和尚,他吃肉喝酒,放浪形骸。这个状态是对正统的疏离,我们甚至可以从他身上看到魏晋士人的风骨。道济和尚有道家的一些色彩,这是受到了释道合流的一些影响。如果继续做一个大胆的联想,当今在周星驰的很多电影里我们也能找到很多“疯狂”的元素。将周星驰电影笼统地看作一个“疯子”或“狂人”符号,那么此符号中就充满了许多情感和哲理。这个符号里的事情十分荒诞,不过荒诞仅仅是外表,表层之下却有深刻的内涵。不得不说,周星驰电影的夸张搞笑最初只是为了取悦观众赢得票房。有心的观众不断地对这类电影进行阐释解读,使得这个符号越来越充满思想内涵。于是,产生了这样的现象,作者或导演本人并没有向作品灌注什么有深度的东西,但是在经过接受者的误读曲解后,这个作品开始形成新的意义。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中国接受者思想上的“疯癫者”文学传统相当强大。人们乐于去解释开发一些怪诞生疏的事物,也许,这又和儒家注解经书的传统有关系。接受者在面对不正常的人物和事件时往往产生警惕,认为“非正常”之下一定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中国文学自古就含蓄,含蓄的传统滋养了敏感的接受者。去发现假象之下的秘密成为一种审美情趣。所以,“疯子”或“狂人”形象的传统似乎又可以上溯到《诗经》。儒家对这一传统的影响也十分巨大。简单总结一下可以发现,“疯狂”形象的诞生既符合了儒家的审美传统,又契合了道家的出世思想。

第8篇:少子化现象范文

世间万物,都具有各自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都以其别种事物不能替代的作用和功能而存在和发展,舞蹈亦然。舞蹈艺术的功能,以其富有魅力的动态艺术形象,陶冶性情,美化心灵,使人赏心悦目。而学龄前的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唱歌跳舞,歌舞是少儿启蒙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因此赋予了少儿舞蹈教育特殊的性质和功能。首先,培养美好情感,高尚情操。比如:学了少儿歌舞《给小树穿棉袄》,有的小朋友就会用草绳将自家附近的小树包起来;又如,学了少儿歌舞《捡到一分钱》,小朋友再不会把捡到的东西归为已有,甚至还会监督家长的行为。拾金不昧的美德从这里开始。其次,增强少儿的自信心。少儿舞蹈,是孩子们在多次实践中反复体验,从感性到理性,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活动。比如:民族舞蹈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手段,《闹金秋》可通过欢快嬉戏体验到生活的美好,《拔萝卜》(用力拔出各种“萝卜”)可体味到自身的能力……类似这样的实践,即可从发挥少儿潜在的意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起自尊自信。第三,培养少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少儿的心理像水晶一样纯净、透明,同时感情也很脆弱。少儿舞蹈艺术则可通达他们心理、生理、精神世界等广阔领域。在少儿舞蹈的基本训练中,有意识设置适度障碍(困难、疼痛、疲劳)让孩子们去体味,从而提高他们对困难、挫折的承受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因此,少儿舞蹈基训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及承受能力的训练。

少儿天性好动,善于模仿,喜欢看舞蹈节目,更喜欢模仿所看到的东西。初学舞蹈时,少儿大多一味模仿,过不了几天,就会感到枯燥无趣。少儿舞蹈教学工作者,要从多方面启发、开导,为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把抽象的音乐变成鲜活的思维,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从进入舞蹈教室,就让他们懂得,这里是舞蹈的殿堂,自己是舞蹈中的王子或公主。

俗话说:“开头万事难”。作为少儿舞蹈教师,还要根据少儿的心理特点,以童心、童趣、童乐为中心,将其贯穿教学始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是要把握好少儿训练尺度。少儿年小体弱,训练强度不宜过大。比如:《少儿舞蹈教学大纲》规定:小班15―20分钟,中班25―30分钟,大班30―35分钟,这样安排有益于少儿的身心健康。二是要采用“游戏训练法”。如训练双手、双脚,就可以用“小白兔的耳朵在哪里?它是怎样跳的”来启发,这时孩子们就举起双臂,伸出双指,两脚并拢,跟着教师跳起来;训练手臂伸直,如果用“小朋友,你们见过飞机吗?我们来学飞机飞”来引导,孩子们自然会伸直双臂“飞”起来。把童谣编成小的舞蹈组合,孩子们学得快,做得好,玩得痛快。

第9篇:少子化现象范文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学生群体;性别角色;发展错位

青少年学生群体在此特指我国的中学生和大学生群体。性别角色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通过学习、模仿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性别角色发展错位是指个体社会性别与自身生理性别不相匹配。男生女性化、女生男性化、中性化以及同性过度亲密行为,均是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具体表现。根据发展程度,青少年学生群体的性别角色错位由浅及深依次表现为自我性别心理排斥、异性装束与行为、选择同性伴侣。

我国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现象并不鲜见。在校园中,常可以看到一些男生留长发、扎耳洞,说话细声细气,举手投足扭扭捏捏,“娘娘腔”十足;反之,一些女生则追求中性打扮,言行粗犷,举手投足像个“假小子”;同性间存在过度亲密行为,如类似于异性间的拥抱、接吻等超越常俗举动;还有女生将另一女生称作自己的“男朋友”,男生称另一男生为自己的“闺蜜”等。

李少梅(1998)曾经把大学生性别特质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四种类型。黄会欣、余新年等人(2010)利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发现,近10年来,大学生与性别一致的男生特质和女性特质大幅度减少,未分化的性别角色大幅增加,女性向未分化和双性化转变。刘电芝、黄会欣等人(2011)针对固定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性别角色测量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主要存在双性化、未分化和单性化三种趋势,而传统占优势的单性化已经让位于非单性化,双性化与未分化同步增长。张艳霞(2009)提出,中学生更偏好接纳具备异型性别气质特征的个体,并且对中性化个体的接纳程度要高于异性。严有伟(2003)在对两所师范院校大学生同性亲密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23.6%的大学生曾经发生过同性亲密行为,并且初中、高中、大学阶段具有明显的连贯性,高校大学生有同性亲密行为的比率较高。潘绥铭等人(2004)对全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心理上不同程度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占11.4%,其中男生占7.9%,女生占16%,男女生中在大学期间首次发生同性性接触的约占全体的6%。此外,有89%以上的中国学生对同性恋持宽容和接纳的态度,这个数字比中国全社会对同性恋的认可接纳程度高得多。

目前学界对校园中同性恋现象(可看作是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极端表现)较为关注,因为同性恋现象特征明显且最难以为多数人接受。但对轻度同性亲密行为以及男生女性化、女生男性化、中性化等浅层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现象较少关注;对性别角色期望及其发展分析较多,但缺乏对性别角色错位发展负面效应、成因、对策方面的分析研究。青少年学生群体性别角色发展错位,不仅会对其身心健康、就业择友、人际交往产生消极影响,而且一旦这种错位的性别角色深化发展,则会产生更多显性同性恋者,将对社会秩序、婚姻家庭结构产生很大冲击。因此,研究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成因及预防对策,对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及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少年学生群体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消极影响

1.对学生自身的消极影响

首先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学生,内心往往纠结矛盾,因担心受到歧视会选择压抑自身性别偏好,自我性别认同困难与社会适应障碍共同作用,易导致焦虑、忧郁、失眠、恐惧、孤立等心理问题。其次易造成学业、工作障碍。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青少年,会被人认为“变态”,易受到社会排斥,其学习、工作乃至人际关系也会受到牵连,例如他人拒绝与其合作、不提供工作岗位等。再次带来身体伤害。全国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这些学生病例中,同性传播所占比例从8%上升为36.9%,排第一位。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也显示,20岁出头的“艾滋学生”数量正在逐年增加,同性性传播尤其是男男传播快速上升。

2.对所在家庭的消极影响

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实行,使得中国家庭结构单一脆弱,父母养育子女的风险增大,子女表现出的不良倾向,可以成为影响家庭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子女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父母往往会将问题归因于自身,以此自责、郁闷、痛苦;父母至亲还会承受由此带来的系列后继压力,如孩子将来可能没有正常的婚姻家庭、不能正常繁衍后代、就业及人际关系会受到困扰、外部舆论压力等,久之会大大降低家庭的幸福感和稳定性。

3.对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

男生女性化、女生男性化以及同性之间的过密交往,已经在颠覆传统性别观念与伦理。一些学者提出的“男孩危机”,认为当今时代,男孩被过度娇惯,胆小懦弱,缺乏男子汉气概,当这种性别角色错位普遍存在时,整个民族气质便会受到冲击,不利于艰苦奋斗、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的传承。

此外,性别角色发展错位还有可能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同性恋的增多,会打破传统的婚恋习俗模式,男婚女嫁不再是约定俗成,婚姻的概念将被重新阐释。

转贴于  二、青少年学生群体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社会成因

性别角色的形成,既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制约,更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因此,探寻青少年学生群体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成因,应主要分析其可控的社会影响因素。

1.童年期的性别逆向社会化

童年时期,儿童对于性别角色的认知模糊,若周围环境反复逆向强化其性别意识,使其心理性向无法与自身生理特征达到匹配,就容易造成性别角色发展错位。如小时候玩“过家家”,女孩也可以扮演“爸爸”,模仿男性的行为;男孩也可以扮演“妈妈”,模仿女性的行为,若反复如此,将对孩子今后性别角色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童年期关于性别角色的阴影,如与异性交往受到限制或伤害,都会使儿童成年后产生与异性交往的恐惧,转而选择同性安慰。

2.家庭环境的反向影响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和影响的首属群体,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性别角色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对子女性别的偏好与培养方向,直接影响孩子的性别角色发展方向。比如,一些父母喜欢男孩,但是家里只有女孩,便会不自觉地按照男孩子的培养方法将女儿当儿子养,例如不给洋娃娃,而只给玩具枪,姓名也取得像男生,这种潜移默化的性别印象不断强化,使得女孩男性化;反之亦然,会使男孩女性化。

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缺乏同辈的性别对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性别认知。“独子化”背景下,父母更易溺爱孩子,男孩在家庭中也像温室里的花草,享受过多呵护,缺乏吃苦耐劳、勇敢、坚毅等品格的培养,容易产生男生女性化的倾向。

单亲家庭中,孩子看不到完整的男女性别角色形象,使其性别认知模糊化。单亲父母出于愧疚往往娇惯孩子,男孩长时间与母亲独处或女孩长时间与父亲独处,便会过分依恋共处的单亲,久之便会产生异性化性格,进而影响其性别角色行为。

3.教育模式的负面作用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在校园度过。学校的教育模式对学生性别观念的形成影响深远。

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多静少动,抑制了男生运动天性的发展;学校的“制服教育”,要求男女生穿着款式完全相同且宽松肥大的校服,难以显现男女性别的区分;不少中学以耽误学习时间为由要求女生留短发等做法,客观上淡化了青少年对性别角色的认知。

学校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严格禁止早恋,一些学生不敢“顶风作案”,但又希望有所“尝试”,因此会出现“代偿性”同性亲密行为,久之会对其性别角色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学校中女性教师过多,也会使得部分男生存在性别认同困难,容易出现男生女性化现象。

4.时尚潮流、网络媒体的失当引导

近年来,中国的漫画、影视市场充斥着日韩元素。日韩男明星大多身材高挑纤细,脸庞白皙,有几分女性的孱弱,多以“都市玉男”形象示众。在日本,流行着一种“食草男”,喜欢用化妆品、偏爱女性服装。哈韩哈日的学生便以此为审美取向,作为自己衣着、发型和行为举止的参照对象。

不仅国外的时尚宣传会影响青少年的性别审美取向,国内的一些文娱节目,如快乐男声、超级女声等推出的一批中性偶像,也引得国内青少年学生争相效仿。

一些“同性恋”社区,“同志”主题酒吧,“同志”网站、聊天室等的建立,客观上也为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己、求交流、被认同等便利条件。

5.其他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

现代社会的发展,男女分工已经不是非常明显;女权运动的兴起,男女有别的观念也较少强调;男孩在就业、竞争方面存在较大优势,社会普遍偏好男性性别角色,将男性气质作为优势人格,均为导致性别界限模糊甚至错位的重要原因。

当前居民的饮食结构也会对个体的性别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食物中雌性激素过多,对男生女性化产生一定催化;商家为了赢取最大利润,投其所好,生产中性服装、生产男性护肤品、美甲等,客观上对青少年学生群体性别角色发展错位起到推动作用。

三、加强青少年学生群体性别角色教育的对策建议

社会对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特别是同性恋的态度,经历了从极度排斥到逐渐包容的发展过程。从最开始被认为是性变态、性倒错精神病甚至性犯罪,到现在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性别发展现象。这反映出性别观念的开放与性别角色认知的宽容。但是,基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群体身心健康、维护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及时规避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现象。

1.强化生理性别教育

许多人在成年期表现出的异性服装癖、异性别癖等异常的性心理和性别行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个体童年时期的性别认同混乱,因此,在童年阶段就要开始对儿童实施持续的性别角色教育及干预。父母、教师等要强化对儿童的生理性别教育,让儿童了解自己的生理性征,对不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及时予以矫正等。

2.实行双性化社会性别教育

实行双性化的性别教育培养,能够增强青少年对两性的认知,使之对性别角色能够充分了解,以减少对性别角色的模糊认知、猜疑或者幻想,有利于性别角色的健康发展。

为此,无论家庭抚养还是学校教育,都应鼓励儿童与异性朋友积极交往,共同参加合作性活动。多渠道大力宣传两性平等,使得青少年深刻认识两性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均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多举措推动实现两性平等,使得青少年切身体会到自身的性别魅力和价值,以有效避免因性别价值认知偏差造成的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现象的产生。

3.多元主体共同介入

(1)家庭:常态潜移默化渗透。家庭是启蒙教育的第一课堂,而且性别角色观念的培养是从幼儿阶段开始的。根据“首因效应”原则,明确性别角色、强化生理性别,需要在幼儿时期打下良好基础。父母亲要做好性别角色教育分工,创造两性平等的性别角色模式。同时,母亲应充分示范温柔、慈爱、细腻等女性性别特质;父亲应多参与孩子的性别角色教育,且要充分展示大度、勤劳、果断等男性性别特征。

单亲家庭中的父亲或母亲要为孩子创造与其他女性或男性长辈接触的机会,健全孩子对男女两性的全面认知。

(2)学校:系统开展性别角色教育。学校是对学生集中灌输性别角色知识的最佳场所。瑞典规定学生从6岁开始就必须接受性别教育课。日本的大学通过研讨会、讲座、综合型性教育课程开展性别教育。中国的小学校园已经引入性教育,但是性教育与性别教育侧重点并不相同。性教育侧重于指导学生消除对异性的疑惑;而性别教育则侧重于引导学生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知、矫正和悦纳。

学校进行的性别教育应包括预防教育、摸排调查和个性化的心理辅导三个方面。依照年龄、性别、接受能力、生活经历等,分门别类实施系统的性别角色教育。具体措施包括定期调查学生存在的性别困惑,进行群体辅导或个案访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另外,在日常教学中,学校教育应注重“动静结合”,增加户外课程的设置,鼓励学生多参与运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等性别品质。

(3)网络媒体:大力倡导主流性别角色价值观。网络媒体在信息时代的宣传引导作用十分强大,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群体的性别角色教育,绝对需要网络媒体的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