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宾客如云范文

宾客如云精选(九篇)

第1篇:宾客如云范文

会议规模,历年之最

此次年会的会议规模堪称历年之最,参会人数高达400余人,其中客户人数330人,直接客户超过100家,TCL、加多宝、男性主义、上海通用、颜如玉、雅士利、雅倩等企业均应邀参会。

中共云南省迪庆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黄政红、迪庆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浦江、云南广播电视台常务副台长赵树清、云南广电传媒集团董事长郑刚、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吕云芳、云南电视台台长助理、卫视频道总监李晓风出席此次会议。

此次年会内容丰富紧凑、形式新颖亮眼、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参会嘉宾不仅对会上所推介的节目资源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更有许多客户表示出与云南电视台合作的愿景。

细心筹备,赢得好评

为使客户更细致地了解频道产品宣传和参会流程,我们制作印制了精美的各频道广告招商手册和“护照”形式的嘉宾证,嘉宾证内含所有参会流程和会议事项,使客户一目了然。我们还为客户安排了哈达接机,藏味十足。每一个参会的客户都有机会用香格里拉风光明信片为亲朋好友寄上一份秘境祝福。寓意“好事成双”的藏银筷子和云南味道的云腿月饼也作为参会礼品献上,使客户倍感贴心。

资源推介,创新不断

激光秀嗨爆全场,宣传片震撼视听,歌舞秀点燃激情!

一场华丽炫目、主题鲜明的推介会和宾主尽欢的晚宴,让参会的客户对云南台的现状和未来充满了信心。

推介会伴随着炫目的激光秀表演华丽开场后,云南广播电视台常务副台长赵树清首先致辞,为参会的客户及嘉宾通报了云南电视台在2012年取得的成绩,同时对2013年云南电视台的发展方向作了全方位介绍和展望。此后一个小时,在精心剪辑的VCR和主持人多种形式的演绎下,我们利用巧妙并具创意的方式对各个频道进行了特色鲜明的宣传推介,期间节奏紧凑,高潮频掀,亮点不断。

随后的晚宴营造了一种宾客同欢的氛围,在藏民高亢的敬酒歌拉开了晚宴部分的帷幕后,精心编排的员工藏族舞、广告事业部领导集体亮相表演、抽奖、锅庄互动轮番精彩上演。

梦幻香巴拉之旅,友谊绵延

第2篇:宾客如云范文

(正末)云:小校那里!如今那汉过来,持刀斧手便与我杀了者!交那人过来。(等随何过来见了)(唱宾)(正末云)住者!你休言语,我跟前下说词那!(等随何云了)(正末唱)

另一处在《李太白贬夜郎》三折:“(宾):你问我哪里去?(唱)……”徐沁君先生注云:“宾,当即‘宾白’之简称。‘宾白’亦即说白。”(注:徐沁君:《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华书局,1980年,第495页。本文引元刊杂剧均见徐校本,以下不再注出。)但“唱宾”是怎么回事?姑且推断,“宾”可能是介于唱与白之间的念诵,或类似现今戏曲中的韵白。

明初朱有dùn@①的杂剧,凡宣德刊本,都在剧名下标有“全宾”二字,后来的本子都将此二字删去,可推知“宾白”在后来的剧本中不大用了。但臧晋叔《元曲选序》、沈德符《顾曲杂言》,及王骥德、李渔等人,都屡屡提到“宾白”,尤其是王骥德的《曲律》与李渔的《闲情偶记·词曲部》,都有专论“宾白”的部分。他们在论述中往往将“宾白”等同于说白,给人造成了二者相同的印象。

“白”早就有陈述、表白的意思,这在《楚辞》和《史记》中都有用例。但元杂剧为什么不用“说白”,或直接用“白”,而用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宾白”?明代人对此有三种解释:一、《南词叙录》“宾白”条:“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注: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246页。)凌蒙初《谭曲杂zhā@②》同。二、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五“曲宾白”:“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注: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中华书局校点本,1982年,第194页。)明·姜南《报璞简记》、单于《菊坡丛话》同。三、焦循《剧说》引毛西河《西河词话》:“若杂色入场,第有白无唱,谓之‘宾白’。‘宾’与‘主’对,以说白在‘宾’,而唱者自有主也。至元末明初,改北曲为南曲,则杂色人皆唱,不分宾主矣。”(注: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第97-98页。)

近世戏剧史著作,一般都不考究“宾白”的本义和来历。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引明·姜南《报璞简记》“两人相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云:“则宾、白又有别矣。”(注:《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第81-82页。)似同意此说。王季思《西厢五剧注》引《菊坡丛话》略同。(注:王季思:《西厢五剧注》,浙江龙吟书屋,1944年,第37页。)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则大体同意《南词叙录》的解释。(注:参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201页。)

“宾白”的来历与其念诵方式有关,不能回避。我们认为,“宾白”的远源是汉赋的主客问答,近源则是佛教论议的“宾主往复”。

从文体上说,汉赋中的许多作品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冯沅君曾对这一形式及其与戏剧的关系给予了关注,并引班固《西都赋》中“西都宾”与“东都主人”的一段对话作为说明。(注:参冯沅君《汉赋与古优》,《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78-94页。)汉赋的问答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明确提示主与客,而用杜撰出来的“子虚”与“乌有”、“无为先生”与“虚然子”等人物展开对话;一类则明确有主客之分,例如枚乘的《七发》,以“太子曰”、“客曰”交替展开铺陈,其中“客”居于话语中心,最终是主人(太子)为“客”的一番话“@③然汗出,霍然病已”。(注:费振刚等辑校《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1页。)东方朔的《答客难》、杨雄的《解嘲》、班固的《西都赋》、《东都赋》、《答宾戏》则是主人居于话语中心。其中班固的作品出现“宾曰”的提示。“宾曰”即“宾”首先发问,接着是主人一段很长的回答。赋,是有声的。《汉书·艺文志》云:“不歌而诵谓之赋。”赋的吟诵方式早已存在,《左传》记诵《诗》多用“赋”,例如“文公十三年”记:“文子赋《四月》,子家赋《载驰》之四章,文子赋《采薇》之四章”,(注:中华书局影印阮刻本《十三经注疏》,第1853页。)此处所谓“赋”就是吟咏、诵读的意思,它在节奏、音调两方面既不同于唱也不同于说。范文澜《文心雕龙·诠赋篇注》云:“窃疑赋自有一种声调,细别之与歌不同,与诵亦不同。”(注: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137页。)王小盾认为,周代“六诗”中的“赋”是用雅言朗诵,与“风”(讽)用方言诵读相对。(注:参王小盾《诗六义原始》,《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1辑,第1-56页。)用今天的话说,“赋”就是用官话朗读。汉赋的念诵当亦如之。总之,汉赋的主客问答有两层含义:从文体上说,宾客一方问难,主方作答;从音声方式上说,是使用介于说与唱之间的念诵。

元杂剧中的“宾白”,应当也同样具有这两层意义。以往的解释(“两人对说曰宾”),揭示出第一层含义;而元刊杂剧中“唱宾”的提示,暗示出第二层含义。姑且推测,凡使用官话对白的,即为“宾白”。

不过,元杂剧术语“宾白”及其念诵方式,未必直接从汉赋继承而来。我们知道,汉末佛教传入以后,其思想与仪式在各阶层均产生了巨大影响。佛教讲经,以座上讲者为“主”,座下听者为“宾”。但到“论”或“论义”(论议)的时候,则须“宾主往复”,一问一答,共同探讨经中奥义。佛教十二部经中有优婆提舍,是梵语upadesa的音译,意译为“论”或“论义”(论议)。论义的起源很早,最初是为对付外道诘难,树立佛教威信而设立的,故所谓“宾”,本应是外道。但佛教内部,也可以“假立宾主”,实质上成为一种仪式,具有戏剧性。唐释道掖撰《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一有云:“优婆提舍,此云‘论义’。宾主往来,诠正理故。”(注:《大正藏》第85册,第508页。)马鸣撰、梁释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卷一有云:“假立宾主,往复析论,论量正理,故名为‘论’。”(注:《大正藏》第44册,第245页。)宋释智圆《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八记云:“净名为主,文殊为宾。宾问主答,即往复也。”(注:《大正藏》第38册,第812页。)佛教论议传至我国,自六朝到唐宋的几百年间都十分兴盛。唐道宣《大唐内典录》卷四记梁武帝萧衍:“每大法会,帝必亲览,以观讲论。宾主往还,理致途趣,如指掌也。”(注:《大正藏》第55册,第267页。)这种论议中的“宾主往还”,或即戏曲“宾白”的近源。

本来,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处士横议”之风,汉代又有儒生论议。佛教传入之后,以“论”、“论义”意译梵语中的upadesa,两种风格相近的讲学活动十分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可以说,我国的佛教论议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产物。相比之下,佛教论议远较儒生论议位置重要,并且推动了论议的伎艺化、戏剧化进程。这是我们将戏剧术语“宾白”的近源归于佛教的主要原因。

关于论议,张弓、王小盾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作过研究。他们指出:论议是一种至少由两人参演,以论难双方围绕若干命题互相诘难、辩驳为形式特征的伎艺;论议的戏剧性很强,北齐著名优人石动tǒng@④的滑稽表演、以往被人们归入参军戏的《三教论衡》,其实都属于论议表演;促使论议伎艺最终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佛教的传播、清谈的兴起、广场艺术的盛行;唐代论议把讲学活动所固有的对机智捷辩的讲求,发展成为特殊的娱乐形式;把三教圣人及其经典,转变为嘲谑戏弄的对象。(注:参张弓《隋唐儒释道论议与学风流变》,《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王小盾 潘建国《敦煌论议考》,《中国古籍研究》第1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69-227页。)毫无疑问,石动tǒng@④对大德僧人和佛祖的嘲弄及《三教论衡》之类的表演,没有佛教的掺入是不可想象的。

但佛教自己创立的严肃的讲经、弘法活动如何衍变成对自身的嘲诮了呢?宋释神清撰《北山录》卷九有云:

昔周道安《二教论》、隋彦琮《通极论》,姿纵心目,出没玄奥;假立宾主,先设奇难,后始通之。……而后世李仲卿等得之,穿窬为盗,隐其所通,演其所难,以制《十异九迷》等论,诳彼所不知者。(注:《大正藏》第52册,第628页。)

这里涉及到释道二教的斗争。“隐其所通,演其所难”,的确是论议活动从严肃的讲经转向伎艺表演的关键。不难想象,佛教初入中原,面临种种怀疑、诘难甚至排斥,“假立宾主”所具有的戏剧性,很快便被人利用,论议的性质遂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当然不始自唐代,只不过唐代的佛道斗争更加尖锐而已。

在佛教文献中,论议中的主宾关系常得到明确提示,敦煌文书伯3219号正面,(注:参见陈祚龙《唐代敦煌佛寺讲经之真象》,《大陆杂志》,台湾,第86卷,第6期,1993年6月,第249-250页。)记唐代敦煌佛教讲经中宾主问难的实况,就依次标有“宾难”、“主答”。这种以“宾难”、“主答”为方式的对话,普遍存在于讲经活动中。假如移到戏剧中,就是“宾白”。又,《北山录》卷五有“释宾问”,慧宝注云:“假设宾主之问答,以释吾门之疑滞也。”且看下面的场面:

宾曰:汉梦未占,音译未通,此方先有得闻至教者乎?

主人曰:辽哉,何吾之知也!但触石之云,生于肤寸;射鲋之水,负于yú@⑤huáng@⑥。何期不然也?昔大圣游婆dū@⑦国,其国在南海,去方夏未之远也,微流之风何莫及斯。……

宾曰:在昔庵园按地,灵鹫腾光,圣众满于虚空,道场周于法界,姬孔之典于何不裁?秦洛之人未尝预会。将无大圣颇欤,传者张欤?

主人曰:鱼潜不知乎水,人陆不睹其风。非可知而知居之而不知也,非可见而见居之而不见也。……(注:《大正藏》第52册,第600-607页。)

《释宾问》通篇采用宾问主答的形式,就文体而言,很像是汉赋。但是,由于佛教论议在时间、空间上都比汉赋更加接近民众,其伎艺化、戏剧化的表演特征便更容易对戏剧形式产生影响。

因而可以说,已往对“宾白”的解释中,“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的说法离事实最近。因为,无论是汉赋的主客问答,还是论议的“假立宾主”,都是二人间的对话,非一人所能完成。或许,元杂剧中的“宾白”最初只限于提示两人对说中的初发难、发问者。但“宾白”与“白”极易相混,于是“宾”的存在便失去了意义,只剩下“白”。

最近有学者提出,汉译佛经的诵读方式主要来自汉赋。(注:参伏俊琏《汉译佛经诵读方式的来源》,《敦煌研究》,2002年第2期,第95-98页。)如前所述,汉赋是以雅言朗读。而佛经的念诵主要采用转读,其区别是相当明显的,限于篇幅,此处不予置辨。但不论朗读或转读,都与散说有别。汉赋的雅言朗诵,论议的“宾主往复”,采用的都是介于唱与说之间的诵。元刊杂剧两次出现“宾”,一次为“唱宾”,一次则提示插在唱中的白语,或即是“带云”(详后),这应当不是偶然的。我们推测,“宾白”应当是使用唱与说之间的念诵来完成的。

元杂剧剧本中又有“表白”,也是念诵、吟诵的意思。例如《望江亭》第三折杨衙内作【西江月】词,谭记儿云:“相公表白一遍咱”,杨念词云云。《荐福碑》第二折张镐作诗讫,云:“诗写就了,我表白一遍咱。”《竹叶舟》第一折陈季卿作【满庭芳】词,云:“长老,待小生表白与你听者。”又第三折作诗毕,谓妇云:“诗写就了也,待我表白一遍,与你听咱。”《碧桃花》第四折徐碧桃出张道南所作【青玉案】词,向众诵之,唱云:“我对着众客,展开表白。”(注:以上数例分别引自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卷,第146页,第2卷,第90页,第4卷,第645、660页,第6卷,第677页。)

孙楷第认为,戏曲中之“表白”,乃来自《宋高僧传》中之“表诠”。其本来的意义是“梵音之急疾者”,到杂剧中是“不歌而诵者”。他还指出,佛教之“表诠”,与戏曲中的判断、命令、及论赞之词,皆用偈颂体,均用念诵而与散白有别。(注:参孙楷第《唐代俗讲轨范与其本之体裁》,原文发表于1938年,后收入《沧州集》,中华书局1965年,第1-60页。本文所引孙楷第文均见此处,以下不另注出。)所言甚是。但佛教文献中本来就有“表白”的术语,杂剧可直接借用,似不必从“表诠”转来。

依笔者所见,佛教文献中的“表白”大约有四种意义。首先是禀告、告白的意思。唐·善导集记《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三有“又烧名香,表白诸佛”语,(注:《大正藏》第37册,第262页。)隋释智yǐ@⑧在给镇海将军解拔国的《述放生池》中有“仍以此事,表白前陈”语,(注:《国清百录》卷十,《大正藏》第46册,第822页。)此二处的“表白”均为禀告之意。

“表白”的第二种意思是念诵咒语,例如唐·金刚智译《金刚顶瑜珈中略出念诵经》卷二:

礼讫,以此密语,应当表白,曰:

ān@⑨ 萨婆怛他揭多迦耶缚(@⑩我反)qū@(11)(二合)质多钵lūo@(12)(二合)那莫 跋折lūo@(12) 婆那@(13)(二合)迦阿@(14)迷(注:《大正藏》第18册,第237页。)

这里,“表白”是念诵密宗咒语。圆括号中的字是提示读音和念诵方法,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三处“二合”的提示。佛经中有多处类似提示。所谓“二合”,简言之,就是用反切的读法,由上一字的辅音与下一字的元音相配合的意思。这是梵语诵经与汉字读音相结合的产物。“二合”的结果,便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语的一字一音,听起来婉转悠扬多了。我国的格律诗及其吟诵,受反切法影响甚大,此处不赘。

“表白”的第三个意思是“唱导”。《大宋僧史略》卷二记云:

若唱导之师,此即表白也。故宋衡阳王镇江陵,因斋会无有导师,请昙光为导,及明帝设会,见光唱导称善,敕赐三衣瓶钵焉。(注:《大正藏》第54册,第244页。)

我们知道,“唱导”本是一种特殊的宣讲佛经的方式。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三云:“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唱导所贵,其事四焉,谓声辩才博”。优秀的唱导师,“含吐抑扬,辩出不穷,言应无尽。谈无常,则令心形战粟;语地狱,则使怖泪交零。征昔因,则如见往业;核当果,则已示来报。谈怡乐,则情抱畅悦;叙哀戚,则洒泪含酸”。(注:《高僧传》,汤用彤校注本,中华书局,1992年,第521页。)依此可知,“唱导”不同于歌唱,而是一种吟诵,它采用言、谈、语、叙、辩等种种方式宣讲经文,其中必有叙事成分。同时,“唱导”讲究“声”,“非声则无以警众”,也必然与一般的讲说迥异。宋·赞宁《宋高僧传》卷七《梁滑州明福寺彦晖传》,记彦晖“吟咏,击论谈经,声清口捷,赞扬梵呗,表白导宣”。(注:《宋高僧传》,范祥雍点校本,中华书局,1987年,第143页。)此处“表白导宣”,亦即唱导。

“表白”的第四种意思,孙楷第先生论述甚详,其略为:表白原是斋会法集时宣念疏文,后成为讲唱经文中的一种方式、一个名目。

元杂剧中的“表白”,显然继承了念诵、吟诵的意义,上文所举各例中,“表白”均是对诗词的吟诵。毫无疑问,与“宾白”相比,“表白”更加讲究语调的抑扬与节奏的快慢,音乐性更强。

需要补充的是,词原本是可以唱的。在元杂剧中,对词的歌唱也可以称“表白”。例如《玉壶春》第二折,李玉壶作【玉壶春】词,李素兰反复表示:“妾身就记此【玉壶春】,旋打新腔歌唱”,“我就歌此【玉壶春】之曲”,接着说:“待妾身表白这一首【玉壶春】词。”这可从两个方面作解释。一是“表白”既与“宾白”一样介于唱、白之间,故也可以叫“唱”,大概与元刊杂剧中“唱宾”的演唱方式略同。二是对词的所谓歌唱,可能本身即带吟诵性质,与一般歌曲的演唱终归不同。此外,在元杂剧中,对散文的朗诵也可称“表白”。例如《倩女离魂》第三折,王文举写过家书后,云:“写就了也,我表白一遍咱”,以下念家书 。(注:以上二例,分别引自《全元戏曲》第5卷,第463-464页,第4卷,第593页。)可推知此时他念诵家书,一定颇带抑扬顿挫,有声韵之美,绝不同于一般的散白。

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五在谈到金院本的演出时说:“其间副净有散说,有道念,有筋斗,有科fàn@(15)。教坊色长魏、武、刘三人,鼎新魏长于念诵,武长于筋斗,刘长于科fàn@(15)。至今乐人皆宗之。”(注:陶宗仪:《辍耕录》,中华书局校点本,1980年,第306页。)可知金院本中已有“散说”与“道念”之别,而“念诵”则是与“筋斗”、“科fàn@(15)”相并列的一种专门伎艺。元杂剧中“宾白”与“表白”的念诵方式,或即直接来自金院本。不过按照徐朔方先生的“金元杂剧”说,通常所说的元杂剧,其实金代已经普遍流行,“元杂剧一词应当更正为金(宋)元杂剧”。(注:徐朔方:《曲牌联套体戏曲的兴衰概述》,《徐朔方说戏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页。)若此,院本与杂剧基本上没有先后之分,它们的念诵方式应该有共同的来源。

上古以来的优戏,本以说白为主。但在同一节目中有唱有白,白又有散白、韵白之分者,莫早于汉译佛经及其在它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讲经文与变文。郑振铎先生指出:“这种韵散夹杂的新文体(指诸宫调,引者注),是由六朝的佛经译文,第一次介绍到中国来的。其后变成了一种通俗文体,在唐五代的时候,便用来叙述佛经的故事以及中国的历史的传说的许多故事,那便成了所谓‘变文’的一种文体。”(注:郑振铎:《宋金元诸宫调考》,原载燕京大学《文学年报》第1期,1932年,引自香港存萃学社编《宋元明清剧曲研究论丛》第1集,大东图书公司印行,1979年,第6页。)这一论述,大体理清了诸宫调产生之前我国讲唱文体的源流,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周绍良先生则向下指出戏曲文体的源头:“戏曲唱白兼用,此体裁之形成亦可上推,受于变文之启示与影响。”(注:《敦煌变文汇录叙》,转引自任半塘《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934页。)任半塘先生也指出:变文“唱白分明”,且有的作品“吟”、“诗”、“白”等提示语“皆标在各文之上端,竟与后世剧本内之形式相同。”(注:任半塘:《唐戏弄》,第933-934页。)按诸先生所谓“变文”,均应包括讲经文在内。(注:已往把敦煌讲唱文学统称为“变文”,向达、周绍良等已觉不妥,王小盾把“讲经文”与“变文”看成是两种独立的品种,后者脱胎于前者,二者均用于俗讲场合(参《敦煌文学与唐代讲唱艺术》,《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兹从之。)可以说,就文体而言,讲经文与变文,是介于佛教讲经与民间说唱文体(如诸宫调)、戏剧文体(元杂剧)的中间形态。这实际上就提示出,“宾白”与“表白”的念诵方式,有一个俗讲——诸宫调——元杂剧的传递过程。

现存敦煌讲经文,“首唱经,唱经之后继以解说,解说之后,继以吟词。吟词之后又为唱经。如是回还,以迄终卷”。(注:孙楷第:《唐代俗讲轨范与其本之体裁》,《沧州集》,第8-9页。)可以说,这种结构方式奠定了后世戏曲唱、念、说三大“音声”交错演唱的基础。一般说来,讲经文的吟词部分用句式整齐的韵文,解经部分用散文,但中间所插偈语用韵文。变文的基本特征也是散韵相间,但讲唱经文的部分已经淡化甚至完全消失,而代之以讲唱故事。此外,讲经文中常用的“吟”、“偈”、“韵”、“平”、“侧”、“断”之类的提示语,在变文中也消失殆尽,从而呈现出讲说、念诵、歌唱三大方式轮换、交错进行的趋势。例如《伍子胥变文》,写子胥“潜身伏在芦中,按剑悲歌而叹曰”,这是以散说叙述情节;接着是子胥的20句唱词,唱词后又以散说叙述,但其中渔人与子胥的对话,却用散说与歌唱之间的念诵。例如:

渔人歌而唤曰:“芦中之士,何故潜身?出来此处相看,吾乃终无恶意。不须疑虑,莫作二难。为子取食到来,何故不相就食?”(注: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重印本,第13页。)

此处“歌而唤曰”,是既有别于唱、又有别于说的提示。再看其所念言词,以四、四、六、六、四、四、六、六的句式构成,虽不全然押韵,却与散说明显有别。

诸宫调因袭了变文的说、念、唱三种方式。元杂剧的讲唱方式,又是诸宫调的延续与发展。我们重点讨论的,是念诵。

在近世戏曲中,“念”与“唱”同被列为“四功”之一,地位不可谓不重要。然而元杂剧中“宾白”与“表白”等念诵部分,则容易被研究者忽略。原因在于,无论元杂剧与诸宫调,在刊刻时被分作曲和白两大板块,唱的部分用大字,其馀部分均用小字,从而将“宾”与“白”、念诵与散说相混淆,统统当作“宾白”。加之元代的戏剧演出没有听觉材料留下来,所以孙楷第先生从戏曲中的判断、命令、论赞等采用偈颂体,而想到其与佛教的“表诠”相同,“均用念诵而与散白有别”,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事实上,元杂剧中套数与楔子之外的韵文,许多都采用韵白念诵。《元曲选·玉镜台》三折开头,有“赞礼唱科,诗云”的提示,以下是四句以曲牌名组成的七言诗,在“诗云”前冠以“唱科”,如同“唱宾”一样,表明该上场诗一定采用唱、说之间的念诵。元杂剧中采用念诵的至少还有“偈云”、“赞云”、“咒云”、“下断”、“诗曰”(诗云)、“词云”、“读云”、“念云”、“带云”等提示的部分。

“偈”是梵语gatha的意译,亦译为“颂”、“讽颂”、“孤起颂”,音译为“伽陀”、“偈陀”等,是佛经的组成部分。往往以四句组成,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不等。可以想象,“偈”往往用在佛教题材的剧目中。元杂剧中的《忍字记》、《度柳翠》、《东坡梦》中均有“偈”或“偈云”的提示,就是此类体裁。不用说,“偈”应直接采用佛教诵经方式。

“赞”有时与“偈”相似,如《度柳翠》第一折“长老念西方赞”即是;有时与“词云”呼应,如《桃花女》第四折,周公云:“待老夫赞叹几句”,以下又以“词云”提示出一段韵文。

“咒云”可念佛咒,如《度柳翠》;也可念道教符咒,如《桃花女》。

“下断”有时作“判断”、“词云”,有时与“词云”重复使用。一般在剧末,由执掌刑名的官员甚至皇上,对某一诉讼案件作出判决时使用。(注:据吴承学研究,元杂剧中的“下断”,来自唐代的判文。参吴承学《唐代判文文体及源流研究》,《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第32页。)《元曲选》等明人选本中的《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蝴蝶梦》、《花》、《赵氏孤儿》、《魔合罗》、《灰栏记》、《绯衣梦》等一批作品,均是如此。“下断”之前,执法者往往先说:“你一行数人,听我下断”,下面就是一段韵文或讲究对仗的骈文;或在散说之后再出现“词云”的提示,下接韵文。总之“下断”之后,在语气、韵律、节奏等方面均出现与散说不同的转折。在有的作品中,“下断”者本人并不出现。例如《赵氏孤儿》,由魏绛提示出“下断”者是晋国公,那么这段文字,应当是场外人念诵的。

“诗云”的提示,除用于上场诗(定场诗)、下场诗之外,也有不少用于关目进行之中,其中《赵氏孤儿》第四折,程婴为赵孤诉说家世的一段,散说与“诗云”交叉进行,不仅在节奏、韵律方面错落有致,而且也有效地调节了场上气氛,产生出扣人心弦的戏剧效果。《蝴蝶梦》第二折,包公自述梦中情景,插有两段“诗云”,描述其心理活动。上文已述,有时剧中念诗用“表白”提示,故可推断,“诗云”提示的部分,其念诵方式必与“表白”相同。

“词云”所提示的情况比较多样。有时“词云”可用于脚色的上、下场诗,有时用于“下断”,有时用于词的吟诵,例如《谢天香》第一折柳永念诵【定风波】,《金线池》楔子旦念【南乡子】词,均用“词云”提示。这表明“词云”就是念词,应与“表白”使用相同的吟诵方式。但《岳阳楼》第三折中,正末唱“愚鼓”也用“词云”提示。《蝴蝶梦》第二折,“词云”之下,是描写包公心理活动的非诗非词的一大段韵文,带有民间说唱体风格,与敦煌“词文”很相似。所以“词云”提示的部分是否完全使用同样的方式念诵,还须进一步研究。

“读云”有时提示读家书,如《谢金吾》第二折杨六郎读家书;有时提示读公文,如《虎头牌》第三折“经历读状子”。元刊杂剧中的“宣了”,提示宣读圣旨,也属于此类。其念诵方式应同于“下断”、“表白”和“词云”。

“念云”出现的最多,可念咒、念经,也可念书信、公文、诗词。《来生债》四折禅师“念云”是念禅语。

“带云”,就是在唱腔中夹带的白。前文已述,元刊杂剧有一处“宾”的提示就插在唱词中,显示出“宾”与“带云”相似。此外,元刊杂剧《单刀会》、《任风子》、《气英布》等剧中多次出现“带云”的提示。“带云”最能体现元曲曲白相生的特点。例如《气英布》第一折,在【雁儿】“楚王若是问我”一句下插:“(带云:)‘英布,他是汉家,咱是楚家,你不交书叫他去@(16),他如何敢来?’”第二折【隔尾】曲中有两处“带云”提示:

【隔尾】我这里撩衣破步宁心等,瞑目攒眉侧耳听。我恰待高叫声随何——(带云)那汉一步八个谎!(唱)却也唤不应。我则道是有人觑了这动静。(带云)元来不是人!(唱)却是这古剌剌风摆动营门前是这绣旗影。

显然,“带云”的作用在于衔接前后两句唱词,补充唱词难以表达的内容,推动情节的发展。这种在曲中的特殊位置,也就决定了它只能使用富有韵律美的念诵,来使前后两句唱词实现自然衔接与过渡。

还应指出,在元杂剧中,有许多韵文并没有明确的提示语,但显然是用不同于散说的念诵方式进行的。《窦娥冤》四折中张驴儿见到窦娥的鬼魂,即云:“有鬼有鬼,撮盐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这是在念道教咒语,不可能使用散说。有的虽非韵文,但句式错落有致,读来仍不乏声韵美。例如《气英布》四折张良心目中的探子,就用八句六、六、九、九、六、四、六、四的句式,类似敦煌文书中的词文。此类情况甚多,就不一一举例了。

第3篇:宾客如云范文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前言】

《寄令狐郎中》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之一,这是诗人闲居洛阳时所作。这首诗以感谢故人关心之名籍以修好,意在不言,诗中有感念旧恩故交之意,却无卑屈趋奉之态;有感慨身世落寞之辞,却无乞援望荐之意;情意虽谈不上浓至深厚,却比较真诚,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平等而真诚的关系。

【注释】

①令狐郎中:即令狐绹,其时在朝中任考功郎中。

②嵩:嵩山,在今河南省。

③秦:指今陕西。意即一在洛阳(作者),一在长安(令狐绹)。

④双鲤:指书信。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⑤迢迢:遥远的样子。

⑥休问:别问。

⑦梁园:汉梁孝王刘武的园林,此喻指楚幕,司马相如等文士都曾客游梁园。此处比喻自己昔年游于令狐门下。

⑧茂陵: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以汉武帝陵墓而得名。司马相如因患病,家居茂陵,作者此时也卧病洛阳。

【翻译】

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千里迢迢,你寄来一封慰问的书信。请别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

【鉴赏】

这是公元845年(会昌五年)秋天,作者闲居洛阳时回寄给在长安的旧友令狐绹的一首诗。令狐绹当时任右司郎中,所以题称“寄令狐郎中”。

第4篇:宾客如云范文

在风光旖旎的珠江河畔,雄踞着全球十大摩天大楼之一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IFC)。在其103层主塔楼顶部的30层,是享誉国内外的广州四季酒店。由室内设计翘楚HBA为其倾力打造的室内设计,在现代设计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于细微之处彰显独到奢华之质。

从一楼大堂搭乘酒店专用高速电梯直达70层的中庭大堂,中央矗立的是由澳大利亚艺术家Matthew Harding设计的一座高达3米的巨大红色钢雕,它漂浮在泉水镜面的基座之上,而水面上又映照着壮观的30层高的中庭顶部玻璃天花板,两者相得益彰。酒店室内设计以“令客人有如腾云驾雾的感觉”为主要理念,采用飞龙与祥云图案为关键的设计元素。客房地毯上印着的一朵朵抽象的云纹宛如一幅幅水彩画,让客人仿如浮于云端之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美学在此完美融合。

广州四季酒店共设有6个餐饮及娱乐场所,是城中体验美酒佳肴、完美服务和社交氛围的最新聚点。位于酒店71层的粤式中餐厅愉粤轩气派高雅,宾客可在此俯瞰整个中庭大堂。愉粤轩由具有逾50年烹调经验的中餐行政总厨罗耀才师傅亲自掌勺。曾带领东京Banreki Ryukoko餐厅荣获米其林一星餐厅荣誉的主厨泽田和巳先生负责主理云居日本餐厅。另外高踞酒店100层的海鲜餐厅佰鲜汇设有开放式厨房,意大利主题全日餐厅意珍则拥有很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砖灶披萨烤炉。位于70层的中庭酒吧全天候开放,是享受简餐、茶点以及鸡尾酒的理想场所。

酒店的花水疗中心是一个远离繁华闹市喧嚣的世外桃源,在柔和的光线和淡淡花香的衬托下,让宾客得以放松身心及恢复精力。顾名思义,花水疗的灵感源自于花,从宾客进入水疗中心时闻到的天竺葵和玫瑰的轻柔香气,到混合了众多花卉品种的特色护理,无一不营造着花样的体验。

酒店坐拥3585平方米的宴会及会议空间,三间大宴会厅与8间会议厅可提供10到720人的各类宴会。三间宴会厅均装饰华丽,适合举办婚礼和各类社交活动,内置的高科技设施使之同样适合举办各类会议。每间宴会厅亦设有与之相邻的贵宾房,可作为新娘、演讲者以及嘉宾的休息室。

第5篇:宾客如云范文

    2002 年1月15日12时5分,宜宾市筠连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在筠连县横山子路段开展路查时,发现一辆云南盐津籍长安出租车上一名圆脸男子神色惊慌,经查身份证为重庆人孙延华。孙延华称他到云南盐津联系开川味馆。l2点i5分,又一辆盐津籍面的通过检查站,公安人员从车上的旅行包内查出毒品海洛因13块,当场称重计4.462千克。车上两名乘客为重庆人李咏、宾朝洪。

    经突审,宾、李二人供述毒品为孙延华从云南昭通购买,2人只负责路上运输。狡猾的孙廷华在购毒后指派宾、李二人携带毒品跟随其后,他则乘出租车在前面探路,如遇公安检查,则电话指挥宾、李二人隐藏或转移毒品。因筠连县横山子路段无手机信号,所以宾、李未能得到通知,继而在通过检查站时被抓获。

    宾、李2人被抓获后,表示愿意协助公安机关缉捕孙延华在云南的毒品上家。2002年l月18日,筠连县公安局民警押解宾朝洪到昭通市指认犯罪现场并缉捕孙廷华的毒品上家。1月19日下午,在昭通市公安局协助下,公安机关抓获孙延华的毒品上家虎尊秀,而宾朝洪则趁机逃脱。

    2004年6月l6日,宜宾市筠连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在横山子路段发现并抓获批捕在逃犯孙廷华。经查,孙此次又到云南昭通购买毒品35O克,并指派宾朝洪携带毒品跟随其后。经查,孙廷华自2002年1月15日因贩毒批捕在逃后仍继续从事贩毒活动,且于2003年6月16日因涉嫌贩毒3000克被昆明市西山公安分局立案侦查。

第6篇:宾客如云范文

本刊记者 李雨霖 李晓佳 胡琳

无论是看亦舒的《葡萄成熟的时候》,还是听陈奕迅的《葡萄成熟时》,总让人想起葡萄园的浪漫与爱情,这大概都源自于《A Walk in the Cloud》。每年到了葡萄成熟的时候,就总想找一片葡萄园,不为了吃葡萄,只为了遇见那份感觉。我遇见过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戈壁黄沙中的绿洲如夜光杯般明亮;我也遇见过茨中教堂里的葡萄熟了,雪山峡谷中的小村像卡瓦格博般神秘。转眼又到了葡萄成熟的时候,我遇见了您——宾川。

葡萄成熟遇见谁?

在这葡萄成熟的季节,我们来到宾川参加期盼已久的“2012中国?宾川葡萄文化旅游节暨第十八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随处可见的“葡萄成熟遇见您”的主题在给人以美好期待和无限遐想的同时,宾川,葡萄成熟遇见了谁?

遇见了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500多名专家学者前来参与这一盛会。大家热情非常,交流他们种植葡萄的经验和他们的葡萄情节。严肃中略带几分幽默,话语中少不了祝福与期望。

遇见了来自新疆吐鲁番和浙江宁海的客人,宾川县与吐鲁番市因为葡萄而结缘,缔结为葡萄产业发展姊妹县市。宾川与宁海县因分别是徐霞客的开篇之地和收笔之地而结缘,缔结为文化旅游友好县。

遇见了热情洋溢,急不可耐的参加吃葡萄比赛的各地游客。热闹的吃葡萄比赛,你绝对没有见过,那可是“大干”葡萄最美妙的时刻。这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谁吃得多、吃得快,斯文人是“不得行”的,还是离得远些吧,担心把您的眼镜挤掉,哈哈……

还遇见了著名歌手、明星大碗孙楠。这次他也招架不住宾川葡萄的诱惑,带着家人来到了宾川,就为遇见那数不清的葡萄串,望不到边的葡萄田。

当然,还遇见了众多种葡萄的村民。葡萄让他们富了起来,让他们喜上眉梢。随便走进哪户人家做客,他们都会用大串的葡萄款待你,然后跟你讲他们与葡萄的故事,脸上一直挂着笑容。这笑容是发自内心的,因为他们在葡萄成熟的季节遇见了您,遇见了幸福。

宾川的夜晚是醉人的,宾川的空气更是沁人心肺。宾川,我们来了,我们相遇在这葡萄成熟的季节,相遇在这一望无际的绿荫葡萄田中。我们因葡萄而结缘,因葡萄而美丽,因葡萄而难以忘怀。所以,我们将因葡萄而再聚宾川!

专家点评宾川葡萄

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晁无疾:

宾川葡萄产业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这样稳步,和县领导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这次我们会上来的其他县市的领导,希望你们认真学习宾川好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互相交流、相互学习,促进全国葡萄产业的发展。

宾川县葡萄种植大户、人称“葡萄王子”的吴明陈先生:

我从种烤烟转为种葡萄,就是看好宾川葡萄产业的发展,现在葡萄的产值是烤烟的几倍,而且收入越来越好,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从2007年开始,我们就全村种葡萄,而且效益非常好,到2010年还和沃尔玛超市进行了“农超对接”,我们的葡萄更是不愁销了,效益好得很啊,农户都富起来了。

原日本长崎县农林部教授,现日本长崎退休专家志愿外援团中山鹤女士:

宾川的空气非常好,我非常喜欢这种原生态的环境状况,感到非常开心。以前日本的葡萄大量从智利进口,这次来到云南宾川,觉得这里的葡萄非常好吃,将来如果日本从云南进口葡萄,我一定会去买。另外,我对这里的少数民族文化也非常感兴趣,希望能了解得更多。

福建省南平市葡萄协会会长谢福鑫:

我在30年前被公派到日本留学,其中就进修过日本的葡萄栽培技术。福建种植葡萄的历史比云南早,也在福建闽北地区推广了日本的葡萄栽培技术,但是我们那里的葡萄,口感赶不上这里的。

新加坡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许国权先生:

宾川葡萄的果粒大、口感好、外型一流,加上精细的水肥管理,市场价值很高,我们看好宾川的葡萄产业,希望到这里来推广我们的农业技术。

云南国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明昌先生:

我来自台湾,到大陆投资已经很多年了。我看好宾川的农业发展,尤其是水果产业的发展。宾川的葡萄最大的特点就是早熟,而且品质上乘,比美国的葡萄还要受欢迎。

味觉的旅行

宾川的光热与洱海水的结合,使这里成为一个缤纷大果园,成为“中国柑桔之乡”、“中国葡萄之乡”,葡萄、椪柑、脐橙、石榴、梨子、李子、枇杷、黑腰枣等水果,核桃、板栗、咖啡等干果,不论那个季节,田坝里、山坡上到处是琳琅满目、婷婷簇集的累累硕果。带着跳动的舌尖,带着对果园景色的期盼,我们再次走进了宾川。

吃葡萄要吃出境界

梦里,依然是在路上行走,很慢很慢的速度,窗外的稻,依然在田里生长,田边有大树,枝叶繁密,我好像没有靠在椅背上,而是依靠着大树,无忧也无惧。随着梦乡的深入,丝丝缕缕蜜味的芬芳悄悄而紧密地袭来,我想:它们从什么地方来呢?然后就醒了。窗外已从稻田换成葡萄园了,那渗进车内的香,是葡萄成熟后的蜜味。

第7篇:宾客如云范文

二、创意阐述

1、特色统一性:

这是在闪客启航老师和同学组织下的一台元旦联欢晚会。在新的一年里,迎新老朋友作为一种极具亲和力的交流方

式。节目形式不限,歌曲,朗读,乐器演奏,戏曲等均纳为主题,内容清新向上。

2、加强互动性:

以节目单为主,也就是说:先报上固定的节目和表演者,由策划组委会排定先后顺序。

固定节目报名方式:在本帖回复,报名时报上节目(含内容)和表演者名单,用的名字必须要和晚会的名一样,不能更改报名,报名截止到29日止。特聘两个固定节目《好日子》《难忘今宵》的演唱者。

3、扩大参与性:

邀请一些知名人士参加,比如:对闪客启航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师,班组长。跟闪客启航有密切关系的友人,也就是特邀嘉宾。

4、丰富欣赏性:三、晚会流程晚会地点:闪客启航一室

两个固定不变节目:《新年好》《难忘今宵》

《新年好》在开场宣布晚会开始后由嘉宾来演唱。《难忘今宵》在晚会结束语前由嘉宾来演唱。

晚会的几点说明和注意事项:

晚会开始前由舞清影班长宣布晚会注意事项

1:为保证晚会整场效果,请所有演职人员7:30分点前进入晚会现场并试好自己的麦。晚会期间一律不予试麦。

2:为使晚会有一个良好的运行效果,请大家尽量使用聊天室“悄悄话”功能(包括献花,打字聊天。)

3:请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在演职人员及佳宾拿麦说话唱歌的时候,请主动关好您自己的麦。

1、开场:

男:亲爱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今夜,让你我欢聚一堂,构筑今宵欢乐无眠之夜;今夜,星光灿烂,点燃元旦的焰火,看喜庆的礼花四处绽放。在溢满欢乐的笑声中,此起彼落的歌声里,心随欢歌笑语飞上了遥远的星河。

女:尊敬的各位朋友,各位来宾晚上好,今夜,你如约走来,带着满面春风,一身华彩,走进闪客启航,让我们手挽手,心连心,同唱一曲欢乐的歌。

2、大成校长为晚会致词

3、老师代表讲话

4、主持人宣布晚会开始

5、演唱《新年好》

晚会正式开始(中间穿插嘉宾麦序,基本以一个固定麦序一个佳宾麦序的形式来走)。

6、嘉宾演唱《难忘今宵》

7、结束语

8、整场晚会结束

主持人:北呢枫林

晚会节目:

1.歌曲《新年好》演唱:冰心莹颖老师(场景班班长)

2.歌曲《痴心绝对》演唱:歌手逸飞

3.朗诵《想掬一捧雪花送你,我的朋友》朗诵者:骑士老师(按扭班班长)

4.歌曲《网络情缘》演唱:浅月

5.歌曲《长江之歌》演唱:月中云朵

6.歌曲《长江谣》演唱:高夫老师

7.歌曲《感恩的心》演唱:紫蝶

8.歌曲《堆积情感》演唱:艺影

9.歌曲《雨蝶》演唱:浪漫樱花老师(场景班班长)

10.歌曲《南屏晚钟》演唱:竹风

11.歌曲《甜蜜蜜》演唱:竹影清清

12.歌曲《爱的路上我和你》演唱:灯火老师

13.歌曲《香巴拉并不遥远》演唱:雨眸

14.歌曲《风中的眼睛》演唱:冬雨

15.歌曲《今宵多珍重》演唱:雅婕老师

16.歌曲《军中姐妹》演唱:云梦

17.歌曲《万事如意》演唱:云儿

18.歌曲《难忘今宵》演唱:玉树临风老师

晚会时间控制在四个小时内。

相约闪客启航,就是相约一首不老的情歌,让我们在聆听情歌中感受快乐!

与本篇 2012年公司元旦晚会策划书 内容有关的:

2012年元旦祝福语

元旦黑板报-新年快乐

元旦黑板报-庆祝元旦

元旦黑板报-迎接新的一年

2008元旦黑板报

迎元旦黑板报设计

庆祝元旦的黑板报

第8篇:宾客如云范文

“莹莹的蓝天哟捧着白云,飘飘的白云捧着哈达.”这悠扬动听的歌声中描绘的是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香格里拉.

一进入香格里拉,就仿佛进入一个童话世界.那里天空清澈湛蓝,纤尘不染.一朵朵洁白的云儿在空中飘浮着,它们变化多端,时而像一大团棉花糖,时而又变成缕缕轻薄的白纱,如梦如幻般,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到.在蓝天下是一大片高原草甸,我去云南旅游时是去年初夏季节,那是草甸最美的时候,一丛丛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着葱绿色的大草甸,各色野花在微风中摇曳轻摆.更远处那大大小小的牛群羊群正低着头美滋滋地吃着美味的嫩草,远远望去,像是一幅生动的油画.

最让我惊叹的却是梅里雪山了,它有时笼罩在一层云雾之中,像是披上了一层薄纱若隐若现.突然一阵山风吹过,云雾慢慢散开,白雪皑皑,奇石突兀的峰顶现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山顶的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那景象真是壮观极了!当我们游玩一天之后,还可以来到热情好客的藏民家做客,吃着脆脆甜甜的糍粑,喝着香喷喷的酥油茶,什么疲劳,高原反应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吃饱喝足之后我在欢快的歌声中和“扎西”,“卓玛”们一起跳起了喜庆的锅庄舞.那种感觉真是美妙极了.

这次游览了香格里拉,我才真正感受到天的湛蓝,云的洁白,花的鲜艳,山的雄伟.我为我的祖国有这么壮丽的景色而感到自豪!

广西来宾来宾市兴宾区实验小学五年级:跳跳不是糖

第9篇:宾客如云范文

战国时期,我国出了一位神医,名叫扁鹊。他发觉齐桓侯有病,主动要给他治病。而齐桓侯却讳疾忌医,不承认有病,以致病入骨髓,不治身亡。这个故事,读过初中的人都熟悉。但是,扁鹊在行医前是干什么的?他的医术是从哪儿学来的?对此,一般人恐怕就不知道了。因为中学课本上的《扁鹊》一文只选《史记》本传的最后部分,而其青年时期的活动则在本传的开头: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足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能看见墙壁那边的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名扁鹊。

本传说,扁鹊年轻时为人舍长。所谓舍,就是春秋战国时的客馆、宾馆。《周礼・天官・冢宰》云:“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庄子・说剑》云:“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所谓舍长,《史记索隐》是这样解释的:“刘氏云:守客馆之帅,故号云舍长也。”按照现在的说法,舍长就是宾馆的总经理。扁鹊从小就干宾馆,当舍长,并且一干就是十几年。在这期间,有位名叫长桑君的老者,经常下榻该宾馆。别人都拿他不当一回事,只有扁鹊看出他不是寻常的客人,十几年如一日,一直恭恭敬敬地接待他,热情周到地服侍他。扁鹊恭谨的服务态度感动了长桑君,这位老者终于将自己珍藏的医药秘方全部传授给他。打那儿起,扁鹊就离开宾馆,悬壶行医,奔波在齐赵大地,为百姓诊脉治病。

扁鹊医术高超,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已全面运用“望、闻、问、切”方法诊断疾病。他尤擅切脉,开创我国中医脉学理论的先河。在临床实践中,经常综合运用多种医疗技术为人治病,效果相当不错。最有名的例子是,虢国太子暴病身亡,而扁鹊则断定他得的是尸蹶症(假死病),就综合运用针刺、火灸、拔火罐、服汤药、按摩、恢复神智、活动身躯等多种手法,终于使行将就木的虢太子死而复生。从此,他的“神医”美名更鹊起天下。除高超的医疗技术外,他还始终坚持“六不治”的医疗原则,标示了他高尚的医德和反对迷信巫术的唯物主义思想。所有这些,使他当时在全中国和全世界都独领,并且形成了扁鹊学派,对后世医学影响极大。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