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遗传学前景范文

遗传学前景精选(九篇)

遗传学前景

第1篇:遗传学前景范文

【关键词】陶瓷文化景观遗产 陶瓷文化产业 可持续发展 传承与创新

景德镇是一个依靠瓷土矿藏资源生存的城市。瓷石及优质的高岭土成就了景德镇在中国乃至世界制瓷的中心地位。但景德镇于2009年列于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之中。目前,景德镇累计探明的瓷矿资源总量约1340万吨,现在可开采储量已不足100万吨,最多只能维持50年的使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景德镇急待解决的问题。枯竭的是陶瓷矿产资源,永不枯竭的是陶瓷文化资源。我们可以依托景德镇深厚的陶瓷文化进行产业转型,实现景德镇资源枯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陶瓷文化产业成为了景德镇实现经济转型,改变经济增长点的关键。国务院批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瓷都景德镇要‘培育瓷文化创意产业’”。陶瓷文化产业正在景德镇崛起,它把陶瓷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和效益优势,从而摆脱过去陶瓷产业纯粹资源消耗性生产特征。文化创意产业离不开窑址、建筑等陶瓷文化景观这一载体。如何合理保护和利用陶瓷文化景观遗产,实现陶瓷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主张以发展陶瓷文化产业为契机,在研究陶瓷文化景观历史文化内涵和演变肌理的基础上传承和创新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遗产。

一、现状

当今,政府和民众对景德镇文化景观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都非常重视。但目前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思路和策略却模糊不清或者是似而非,这极大地影响了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遗产传承与创新在实践上的操作。近些年在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要么简单地恢复原状,要么推倒重来。景德镇千年积累下的陶瓷文化景观遗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这对当前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的传承与创新是非常不利的。本文主张传承与创新就是在尊重传统陶瓷文化生态的基础上,研究陶瓷文化景观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寻求陶瓷文化景观遗产演化肌理,以陶瓷文化的活态属性为基点进行文化景观遗产的修复。这样不仅展现了陶瓷文化景观遗产乃至瓷都的历史风采,而且以此宏扬瓷文化与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传承与创新陶瓷文化景观遗产资源,必须要研究陶瓷文化景观遗产的存在现状、历史文化内涵和演变肌理。景德镇在千年的陶瓷发展历史过程中,积淀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景观遗产。景德镇已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全市重点文化景观遗址达100多处。目前景德镇拥有部级历史文物保护区5片,文物遗迹达1500余处,其中,部级重点保护遗址就有2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4处,市级重点保护44处。景德镇市区已形成的陶瓷文化景观的群落主要有:在东城区,北至迎宾大道,西至紫晶路和西山路,东至瓷都大道,西山路和瓷都大道在南端会合的呈“日”字形的区域内的陶瓷文化景观遗产有三闾庙、中国陶瓷城、锦绣昌南中国瓷园景区、中国陶瓷博物馆、昌南大道的陶瓷文化墙、陶瓷文化博览区(古窑)、新都民营陶瓷园。市中心以人民广场为圆点,北至莲花塘,东至马鞍山、东至御窑遗址博物馆、南至樊家井呈“”形的区域内的陶瓷文化景观有景德镇官窑陶瓷馆、御窑遗址博物馆、建国瓷厂、国贸陶瓷城、樊家井。东城区北至昌江广场周围的老厂和雕塑瓷厂,南沿陶阳路至国际三宝村呈“T”形的陶瓷文化景观有老厂、雕塑瓷厂、湖田宋元制瓷遗址。市区外还有瑶里、高岭等陶瓷文化景观遗产。其中以陶瓷文化博览区、湖田古窑址、龙珠阁(官窑博物馆)、高岭、三宝蓬水碓、彭家弄、东埠古街等一批文化景观为核心,还有众多的古矿、古窑、古建筑、古街区、古寺庙、古码头、古民居等丰富的文化景观资源。陶瓷文化景观不仅包括陶瓷遗址,还应包括陶瓷器形、装饰、工艺、技术,具体而言指陶瓷生产、加工的制作原料、坯料、釉料、坯胎、窑具、模具,以及陶泥、撂泥、印坯、修坯、干燥、粘接、施釉、画坯、烧成等工艺和流程。

这些陶瓷历史文化景观底蕴的深度、广度都是其它产瓷区所不能及的。但这些资源和财富许多是在封建社会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封建政权的重视和调控中产生的,不太适应当今市场化和经济化的环境。许多陶瓷文化景观遗产在市场化和经济化的过程中遭到了破坏,甚至消逝。属于物质文化景观的矿洞、窑址、窑业遗存和古建筑被拆除,伴随着这些物质文化的传统工艺、传统习俗、神话传说、祭祀仪式、民间信仰、瓷业术语也随之消逝。有人把这些存在的问题归罪为市场化和经济化。有人把这些存在的问题归罪为市场化和经济化。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市场化和经济化对于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利用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市场化和经济化中传承与创新文化景观资源,让它们为我们发展经济服务的同时,又能促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景观遗产的形成和演变始终是有机的,不是孤立、片面的,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分不开的,简单的片面地传承与创新都可能会割裂文化景观遗产诸多方面的联系。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遗产其实正是在千百来的陶瓷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现在又成为了陶瓷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和组成部分。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在经济化和市场化中激发陶瓷文化景观遗产的活力,以促使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二、思路

如何实现陶瓷文化景观遗产的传承、创新与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双赢这一目的,最关键的是要有科学的方法。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遗产而言,最根本的就是要尊重和发挥陶瓷文化景观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演化肌理的功能性和活态性。文化景观遗产的活态性指的是文化景观遗产所具有的动态的、进化的、衍变的属性。近些年来,把景德镇文化景观遗产作为文化产业来开发和利用是正确的。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主要包括陶瓷创意文化产品生产研发、陶瓷文化旅游、陶瓷文化交流、陶瓷新产品设计、陶瓷会展陶瓷等产业体系,但在发展方向上存在着一些偏差,即强调产业而轻视文化。其实,景德镇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更多的放在文化内涵和文化品牌上。文化也是生产力,鲜明而富有个性,深厚而富有活力,具有历史传承性与时代特色性的城市文化,往往能超越一个城市的时空界限,使之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为产业增加经济附加值。

当今,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遗产的活态性无处不在。在景德镇这样一个千年瓷都,瓷文化元素早已深入城市建筑审美当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城市景观中如瓷灯柱、瓷质人物雕塑、大型瓷砖壁画、瓷碎片铺就的小径、仿照明清时期的建筑等等,还有昌江之水、茁壮成长、高岭石、马踏飞燕、神火、升腾、太平窑等城雕。这些瓷文化元素向世人展示了景德镇千年瓷文化的鼎盛历史,展示了景德镇现代文明进步,无不显示了瓷文化元素在这座城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比如现在的樊家井仿古一条街,虽然鳞次栉比的楼房代替了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的低矮瓦屋的“红店”群落,但每家最下一层的门面里琳琅满目的陶瓷商品和正在进行的陶瓷手绘场景依然让我们领会到这就是陶瓷的“红店”,而且不见天日和不见尽头的深巷真是有着“井”的味道。陶瓷手工业作坊有其生态空间,应保持手工业作坊的民间性、生活性和生态性。当今,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的活态性无处不在。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遗产的形成是建立在陶瓷手工业生产方式之上的。这些使得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遗产具有本民族的文化底蕴和韵味。而事实上,文化景观遗产永远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是不断积淀和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的。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是个不断生成和变迁、丰富和延伸、沉淀和发酵的过程,它是动态的、进化的、衍变的。今天我们所见的许多景德镇文化景观是解放初期、民国时期甚至宋元明清的,只不过在发展的过程不断增添或删减某些陶瓷文化元素。因而对于景德镇文化景观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要在承认其有动态的、进化的、衍变的属性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疏通和引导以激发其动力,注入时代性以促使其发展。

三、措施

传承和创新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遗产,总体要是要在激活其活态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长期以来,在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在事先没有认真研究的前提下,就对遗留的陶瓷文化景观要么推倒重建,要么原封不动。这些简单而又笼统的方式既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没有尊重陶瓷文化景观的性质。我们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利用应在研究文化景观的自然属性、人工印迹、文化因子、质地和形式的基础上,以活态的、功能的、整体的视野来进行规划,使得这一文化景观能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激发起活力,把握住其文化核心,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在活态的传承中为陶瓷文化产业服务。文化景观遗产的生态属性决定着我们在修复文化景观时要针对文化景观的具体性、当下性和独特性进行细致地调查和研究。根据文化景观的具体性、当下性和独特性,我们可将目前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分为历史性、传承性、创新性三类文化景观,并提出相应的传承和创新的方式。

(一)历史性文化景观的价值在于其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在文化成为国际竞争软实力的今天,历史性文化景观具有文化、历史、文物、考古、教育、旅游、休闲等价值和功能,因而在保护和利用这些景观的文化内涵和演变肌理,对这些景观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呈现的状态、特征和特性进行挖掘,即整理再现这些景观的陶瓷文化元素的基础上,着重营造陶瓷历史文化的状态、特征和氛围。“研究中国景观文化的构成,绝不能离开中国传统的定性式、经验式的思维逻辑,基本原则是用古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古人留下来的东西,严禁用外部的和现代的思维去歪曲古人。”比如风火神庙本是清御窑厂前的一个文化景观,新中国一解放就被拆除。它作为明清陶瓷文化中的民俗符号、行业符号和神灵符号,在当今则演变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的符号。在御窑厂和陶瓷文化博览区两个重点文化旅游区都建有风火仙师庙,并作为景区主干景点。这使得风火神庙这一文化景观遗产在当代的陶瓷文化旅游中发挥出新的活力。景德镇应充分利用现代工艺和传媒手段,发掘和发展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景观遗产的内涵,并加以现代化改造,将陶瓷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二)传承性文化景观是历史性文化景观活态演变的当今体现。传承性文化景观是当前最多的景观形态。景德镇遍地开花的陶瓷作坊、陶瓷商店和陶瓷展厅都是传承性陶瓷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历史性陶瓷文化景观中的许多表现形式被新的表现形式所传承和延续。这一传承和延续让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保持着内在活力。“变化是文化的永恒现象,均衡和稳定是文化的相对性,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的演变体现了这种规律。”这些传承性陶瓷文化景观虽然改变甚至丧失传统的特征和肌理,但对这些陶瓷文化景观进行重建,在历史位置上复制一个特定时期状态的建筑或景观,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保留了陶瓷文化历史底蕴。前身为明、清皇家御窑厂,建于1952年的景德镇建国瓷厂至1995年陶瓷企业改制后兴盛不再。2010年以来市政府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探索发展低碳陶瓷新路,将建国瓷厂打造成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成立了陶瓷文化创意园,学习北京798那样的创作场所,大力发展现代陶艺,这不仅赋予了瓷厂文化景观新的面貌,也促进了陶瓷产业的转型和经济的发展。另外还有许多陶瓷文化景观仍作为陶瓷生产、交流和销售的场所,是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遗产资源所具有的潜力会在市场经济的内在推动下激发出新的活力。

总之,我们完全可以实现陶瓷文化景观遗产传承、创新与实现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双赢。

基金项目: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061020)《基于符号学的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研究》;2011年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基于符号学的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利用研究》;2012年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注:本文是2013年景德镇市社科联重大招标项目《景德镇大遗址保护带动城市发展研究》课题项目。

参考文献:

[1]黄勇,刘春瑾.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体系构建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8,12.

第2篇:遗传学前景范文

关键词:体验旅游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

0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冲击,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加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验旅游产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①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民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旅游体验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提供的以体验作为核心吸引力的用于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在身心状态都达到特定水准时,意识中产生的一种感觉,是旅游者身心状态与旅游产品的互动过程。“体验旅游”特别强调游客的参与和体验,重视游客角色的转换,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真正感受到乐趣。

2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品类繁多。目前拥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8项(主要项目见表1)。2006年10月9日,河南省文化厅确定了12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省文化厅又确定了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14项,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5项。

3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是进行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在目前的旅游开发实践中,以博物馆展示、主题公园和舞台剧表演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模式,并且有了很大的市场成绩。对于河南省来说,根据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要在以上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河南省作为文化大省的实际,针对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出具有中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3.1 原生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模式

原生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形式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遗产被异化或者扭曲的可能性,因此,对于濒危的、难以推广的遗产,建立“博物馆”进行原生态展示,使得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保留其原始状态。比如传统工艺品、民间文化和传统医药都可以通过建立博物馆的形式进行保护和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原生态,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保持原汁原味,因此建立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开发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主要路径。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载体的基础上,要融入体验旅游的观念,跳出传统博物馆的窠臼,开发游客体验区,增加旅游者的参与性,使静态的展示和动态的参与相结合。河南省的传统技艺和民间美术可采用这种原生态的静态、动态相结合的博物馆形式进行合理开发,比如木板年画、泥塑、石雕、玉雕、汴锈、剪纸等。

3.2 实景舞台剧模式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景舞台剧中主要是通过“人”这一核心载体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是活态性的展。从体验旅游的角度,实景舞台剧模式直观表现文化现象和体验性极强的开发模式,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价值,尤其是在民俗、戏剧、民间舞蹈等文化资源的展示方面,更具休闲娱乐价值,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深刻。因此,依托河南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杂技与竞技等遗产,立足中原文化现状,推出不同规模的实景舞台剧。

目前,河南已经形成了一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的大型实景舞台剧,比如:以少林功夫为主的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盛典》、以河南传统戏曲为主的著名电视栏目《梨园春》、《武林风》、以民俗为主的太昊伏羲祭典、马街书会、洛阳牡丹花会、黄帝祭典等,在国内外均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由于实景舞台剧能增加游客的体验效果,因此河南应进一步加大对相关遗产的实景舞台剧的设计开发,尤其是加大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的开发力度,以形成一批游客参与度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景舞台剧。

3.3 主题公园模式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

从展示文化遗产的类别和深度来看,主题公园要比以上两种模式展示的内容更为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是一类综合性的旅游产品,可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民间歌舞、民间传说、民俗、曲艺、手工技艺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主题公园模式更具有极强参与性和知识性,深受游客的喜爱。因此,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理想模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但是主题公园的开发由于资金投入和客源需求量大,导致其失败的风险也比较大。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提出尽管进一步促进了河南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但是从游客的偏好以及客源分流的市场分析,目前支撑一个规模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的运行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现阶段河南还不适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公园,应做好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的规划、评估等各项前期工作。

3.4 市场产品化运作模式

以上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具体形式,从开发的内在要求来看,市场产品化运作是贯穿于这些具体形式之中的。比如实景舞演出本身就是一种市场产品化的具体形式,舞台化是为了实现商品性,商品性要通过舞台化来实现。传统戏曲、民间音乐、民间传说等,要想完全展示给游客就必须要进行舞台化的表演。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产品化以后如何在保持原生性和真实性的前提下合理保护和开发。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护工作的意见.文化部网站.

[3]曹新向.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对策.西北农林科技.

[4]陈天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J].经济经纬, 2006(2).

[5]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6]刘建平,陈蛟凤,林龙飞.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7(3).

[7]汪宇明,马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J].旅游科学.2007(4).

[8]松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之用[J].旅游时代.2007(4).

[9]罗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5).

第3篇:遗传学前景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F592/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44-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工艺美术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等五大类。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可以帮助打造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品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时有助于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层次和品位,拉长旅游产业链,为旅游业和当地社会带来巨大的旅游效应与经济效益。然而,目前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灭绝性的危机,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抢救和保护非遗文化产业,只有进行产业化经营才能使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继承发展,才能通过利益机制调动对非物质类文化的自觉保护,走“以文养文,以文兴文”的良性循环之路。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

2006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2008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2011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淮安市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至2011年上半年,已建立健全的部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包含了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民俗等各大类目录。其中淮海戏、楚州十番锣鼓、京剧和淮剧4个项目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韩信传说、金湖秧歌和工鼓锣等2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禹锁镇巫支祁的传说、马灯舞、洪泽湖渔鼓、淮海琴书、淮扬菜烹饪技艺、高沟酒酿造工艺、洪泽湖渔民婚嫁礼仪、安淮寺庙会、吴鞠通与山阳医派等13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区)级名录近300项。

2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营方面存在的不足

2.1缺乏政府部门的产业化引导

(1)保护经费略有不足。淮安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市财政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投入的经费虽然仍在逐年递增,但是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和任务的需求相比还是稍嫌不足。保护经费的投入,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重要条件。如果缺少了足够经费的支持,就会造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有的甚至会由于资金短缺造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也就谈不上进行旅游开发了。所以,淮安在对经济发展投入巨大财力物力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保护传承机制尚待完善。在注重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消亡,保护及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变得愈发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失去传承人就会遭到毁灭,所以,要突出对重量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使之不至于因为失传而消亡。因此,建立健全和完善保护传承机制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的一种方法,也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提供保障。

2.2文化旅游推广和非遗宣传融合度不够

对于淮安市旅游宣传,当地媒体比较重视对旅游景区的宣传,例如:对于“故居”、“桃花坞景区”等旅游景区的宣传就做的比较好,已经成为淮安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真正介绍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就比较少,当地媒体在宣传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方面做的还不够。

但也有做的好的,比如:对于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说中的“吴承恩与西游记传说”这一项,打造成《西游记》文化旅游,通过这一文化品牌的宣传,提高了淮安的知名度的同时,又带动淮安经济的发展。要知道,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活的记忆”正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危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挖掘其旅游资源潜力,并且在文化旅游传播过程中,大众媒体的宣传能起到重要作用。

2.3文化旅游发展缓慢,地方特色不明显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与群体性,每个地区都有其各自的特色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深刻地挖掘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其优势,发展旅游业,增强文化吸引力,变文化遗产为文化产业,变文化优势为文化资源。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而且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游客注重文化旅游。就淮安地区而言,除了开发了“淮扬菜美食节”等一些比较能彰显当地特色的旅游活动外,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没有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在旅游资源,没有进一步突出当地特色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

2.4产业基础薄弱,规模经济效益低

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产业化发展规模不大。从全国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兴起与发展的比较晚,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产业还未形成成熟的、规模化的发展态势。还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从其产品的规模还是从产品的品质上都没能形成足够的影响力。

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大,没有做出合理规划,也没能全面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营所带来的重大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因此,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规模对带动地方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淮安市旅游业的发展没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相连,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经济效益。

2.5旅游资源开发中忽视了满足游客满意度

旅游业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起着推动作用。旅游者在参观、游览或者参与当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的相关活动时,必然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也会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也影响着游客旅游满意度的高低。

游客满意度的高低影响着游客再消费,进而也影响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3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产业化经营的建议

3.1建立政府专门机构,引导文化企业经营

(1)广开财源,加大投入力度,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保障。长期以来,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的抢救而濒临消亡。而淮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发展先进文化、彰显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市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国家、省、市等各级非遗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纳入 “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并且,市政府也应当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专项资金,要做到高度重视。

(2)完善保护传承机制,规范保护工作,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机制,突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并加强对项目保护及传承单位的监督、考核、评定工作。

3.2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

文化旅游逐渐形成主流,独特的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的前往。当地政府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后,大众媒体要加大宣传,让游客能够认识到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比如,大众媒体可以在宣传地方旅游景点的时候带入当地的一些传说,这样可以赋予一些神话色彩,就像可以在淮安白马湖景区讲述白马湖传说等。这样就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犹如画龙点睛之笔,更彰显文化旅游的魅力,也可以使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更加了解淮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3加大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融入地方特色

(1)依托景区表演开拓“体验式”旅游。可依托于景区,在景区集中表演展示。即主要是将淮安民间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这5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定的景区采用舞台表演的方式加以展示,如金湖秧歌、竹马、淮海戏、工鼓锣,淮海琴书等。在给游客带来视听享受的同时,又推动了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使人们更了解淮安的文化。

开拓“体验式旅游”,增加游客的体验。随着旅游的不断开拓创新,游客的要求也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注重实际参与体验,从而得到精神和心理的满足。因此,在景区表演戏剧、舞蹈、曲艺、杂技等的时候可以让游客参与,增加互动。

(2)开发特色商品吸引游客。结合旅游开发,以静态的方式展示出来。比如在一些景区设置展馆来展示淮安传统的一些工艺美术作品,让游客来欣赏和体验工艺美术的美感,从而也得到了宣传推广的作用。如高洪流烙铁画、淮安蛋雕、郭氏砖雕等。

调动游客的兴趣,让游客参与体验。在景区设一些亲自体验项目,譬如对于淮安的一些传统手工技艺,很多游客可能都没机会尝试的,能在这里得到体验,增强游客的游兴。比如金湖柳编技艺、传统的瓷刻技艺等。

商品开发,体现特色。目前旅游景区的旅游商品琳琅满目,但真正称得上纪念品的却很少,即使是纪念品也是大同小异,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淮安市旅游景点应当在工艺美术类旅游商品的开发上一定要突出创新,在彰显淮安市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的同时,还能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丰富和深化其产品的文化内涵。

(3)解读当地民俗风情。中国传统礼俗拥有很长的历史、源远流长,礼俗即礼仪和民俗。而且作为文化旅游产品主要的内容之一,礼俗越来越得到关注,游客也对各地民间传统礼俗产生浓厚兴趣。比如说洪泽湖渔家婚嫁习俗,作为淮安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在淮安当地的礼俗中也极具代表性。洪泽湖渔民婚嫁习俗对研究淮河流域和洪泽湖地区民俗文化和近现代历史有特殊的文化价值。

民间信仰,精神追求。淮安当地的安淮寺庙会,可以在一些重大节日举办一些大型的庙会活动来吸引游客。向游客展示当地的一些传统信仰,了解从古至今当地人们的精神追求。

服饰文化,充分展示。主要代表是淮河服饰,可以在博物馆或者景区展馆展示,让游客了解淮安当地的服饰文化,而且淮河服饰也对研究淮河地区服饰的演变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4)推广传统医药的认知度。传统医药属于传统民间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的医药学,具有很高的科学认识价值和实践价值。例如:吴鞠通温病疗法在整个中医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由于其博采百家之精华,又富于科学独创,《温病条辨》经受了时间与实践的检验,使之成为温病学史上一部最系统、最完整的里程碑式的不朽著作。

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够作为旅游商品开发。譬如利用淮安狗皮膏药制作技艺,通过正规途径由当地医药企业进行生产,依靠当地政府和一些民间团体在群众中宣传推广,让人们了解并认同其医用价值,作为旅游商品进行推广,使传统医药得到传承发展。

(5)传承经典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又称口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类别。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产生并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创作。民间文学的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等。而淮安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大禹锁镇巫支祈》、《韩信传说》等都深受大众喜爱,为后人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题材及艺术上的养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虽然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部分不能进行旅游开发,只有一小部分能够依托一些景区让游客了解。比如在韩信故里展示韩信的传说,在白马湖景区讲述白马湖传说等。

3.4合理规划布局,产业链延伸,通过非遗产业园形成规模效益

加大产业规模,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制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划,进行合理布局,延长文化产品的产业链。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要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以产业聚集化发展,谋求规模经济效应的产生,避免分散式布局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而带来的规模不经济。

政府部门还要作出一些决策调整,更好地做到在合理开发及保护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形成新的行业及衍生产品,延长产业链,使第三产业比重得到提高,进一步实现淮安本地产业化经营的利益最大化。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经营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再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3.5提升游客满意度,实现旅游和“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游客满意度的提高能促使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今社会,文化旅游逐渐形成主流。还有,要提升旅行社产品文化内涵,以及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行社的常规旅游线路中。相关部门可以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努力开发一些比较具有深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行线路,并且可以增强游客的参与及体验。未来,伴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力度的进一步加强,以及大众文化需求的逐步提高,最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及需求程度将会朝更高层次发展。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和利用的产业化经营,还符合节能降耗少污染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避免其受到损害。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不但要形成因地制宜的开发模式,并且要得到淮安市政府在政策上、资源上、财力上给予的支持,从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大力扶持。同时还要社会和传承人承担起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卷一).首发[EB/OL].中国江苏.http:///whjs/xxkb/201001/t20100118_419555. htm.

[2]王思锋.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对陕西省的调研分析[J].生态经济,2011(4):188-191.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238.

[4]谭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选择与控制[J].生态经济,2011(2):132-137.

[5]冯晓娜,章牧.论旅游线路的文化品味提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以珠三角为例[J].特区经济,2011(4):160-162.

[6]李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产业化经营探索[J].商业时代,2008(35):85-86.

第4篇:遗传学前景范文

关键词:遗址历史文化保护利用

Abstract: this era historical sites exist more destructive behaviors, as people on site recognition of the value of gradually, the protection of the site has been people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how the site protec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key problems with a thought-provoking. This article by "prince survived trace" historical culture XiuXianYuan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site set, leisure tourism and culture protection show as one of the historical cultur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tes protection and the use of the model and innovative techniques to carry out some thoughts.

Keywords: site history and cultur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K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历史遗址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现代的宝贵财富,但是时至今日,当历史遗址与城市快速发展建设相矛盾的时候,这些历史遗留物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保护问题更受到各界人士关注。历史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在城市规划的指导控制下,在社会公众的宣传呼吁下,人们对遗址价值的认识逐渐加深。近年来城市开始兴起遗址公园的开发,遗址公园是在遗址保护与城市更新同步发展过程中,综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吴山镇处于合肥经济圈的紧密圈层内,是合肥市北部的卫星城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深厚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各类遗迹、遗址在科研、文化、旅游发展上具备极大潜力,“吴王遗踪”已于1995年被合肥市政府评为“合肥十景”之一。规划以五代十国吴王杨行密之墓作为依托,建设集寻古觅踪、观光游览、文化体验及美食品尝为一体的历史文化休闲公园。

一、“历史遗址”的概念界定

“历史遗址”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指“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城堡、村落、住室、寺庙、陵墓等遗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为“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吴山镇内属于历史遗址有:吴王墓、吴王庙、公主坟、杨渥古街、贞洁牌坊、叶挺将军故居及多位烈士墓葬等,在遗址保护的前提下,这些历史遗址可作为开发建设的资源,充分发挥其深厚的社会、文化价值。

二、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发展

在历史遗址的规划中,首先应明确的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利用中加以更好的保护的原则。既要反对那种一心快建设、挣大钱,盲目的不顾历史文化遗产的冒进行为,也要反对保守派一味强调保护而不重视利用的顽固思想。

2.1对历史遗址进行保护的方法

保护方式 实施措施 保护对象 特点

现状保护 对现状遗址进行加固维护,保持现有状态。 受自然、人为影响较弱的硬质遗址等,如城墙遗址、墓葬遗址等。 通过维持遗址原貌,最大程度能保留遗址的原真性,传达较为完整的历史信息。

回填保护 提取遗址信息后进行覆土回填。 遗址较为脆弱,受环境影响大,受到目前保护技术手段的限制。 有效的保护了遗址本体,生动再现遗址格局。

展示保护 通过展示,发挥教育科研等社会功能。有原址展示、砌护展示、馆内展示等。 保护技术比较成熟,遗址抗破坏的能力强。 景观感知性强,赋予遗址以新的功能与内容。

2.2对历史遗址进行利用的模式

2.2.1遗址中的历史文化物化

历史文化的物化是指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将其遗址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的主题、内涵及外延等具象化的进行表达,使公众能够通过感观、联想和参与体验等方式对历史文化深入感知。主要是利用文字、符号元素来书写遗址的历史故事、传说,表达其文化内涵。另一种方式是将与遗址相关的典故、神话传说、艺术创作等非物质的历史文化设定一个意境,然后借助水、花木、建筑等物境,把这个主题表现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

2.2.2文化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

遗址本身贮存着大量历史文化信息,是其真实的价值所在,刘滨谊教授的“三元论”中针对历史文化景观与旅游规划提出了“历史文化、大众游憩、景观物化”这三元素。文化元素是旅游开发的灵魂,一个地区旅游特色主要取决于人文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无论是实体存在的文物古迹遗址,还是无形的民俗民风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如何发掘文化的精华,将其潜在价值转化为规划设计的源泉和旅游产品的实体,正是旅游策划的重要课题。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搭建了文化产品与旅游消费者的互动、交易和展示平台。

2.2.3遗址公园开发模式

建设遗址公园是现阶段对遗址进行保护与利用最为普遍与成功的方式之一。遗址公园需处理好遗址保护与公园建设的关系、遗址利用与市民休闲活动之间的关系。遗址公园根据遗址类型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2.2.4 “武侯祠――锦里”模式

成都“武侯祠――锦里”模式是现代遗址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成功的新途径。其开发依托蜀帝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合葬墓遗址,在建设武侯祠博物馆之后,在武侯祠红线内非重要文物保护区开建了“锦里”古街。

锦里的出现提供了一个供人们悠闲购物的场所,它直接吸收武候祠的游客继续消费,依傍武候祠从而免去了推广营销的过程。“锦里”的成功营运,不仅“盘活”了武侯祠博物馆的固定资本,同时成为三国文化的延伸和放大。这种创造性的运作思维深入了对遗址开发利用的肌理,以历史遗址为依托,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灵活多样而又可靠可行的产业投资,最终催生了遗址保护与利用的良性运行。

三、“吴王遗踪”历史文化休闲园中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实践

3.1 “吴王遗踪”规划构思

以墓为髓――以吴王墓遗址为景区规划的精髓和品牌吸引游客,以文化保护和开发协同为原则,重点体现吴王墓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自身条件,塑造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相结合、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景观风貌。

以史为脉――深入研究吴山、杨吴历史,以此为规划的客观依据,同时赋予想象的翅膀,再现还原历史场景,追寻一段尘封的往事,书写一代传奇,抓住历史上突出的事件,呈现吴山的悠远历史 。

以文为轴――基于对吴山镇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分析,寻求文脉上的延续性是规划的重要环节,注重场所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用文化线来串联、贯通整个区域。

3.2区域旅游联动发展

“吴王遗踪”历史文化休闲园在地理位置和产品开发上与周边景区存在同质竞争的问题,其旅游开发必须加强与区域旅游的联系,开发复合的旅游线路。镇域范围内围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游、历史教育旅游等有开发价值的景点串连成线,结合吴山庙、吴山起义纪念碑、灌溉渠郊野景观带,“红古绿”互动,分层次推进红色、访古、生态旅游发展。做好红色旅游与绿色、古色旅游协调发展的文章,形成组合优势、互补优势和整体优势,用“红色”引人、“绿色、古色”留人,开发建设“红古绿”互相映衬、和谐发展的旅游产业群。

3.3借鉴“武侯祠――锦里”模式

在“吴王遗踪”历史文化休闲园的规划中借鉴“武侯祠――锦里”模式,将遗址周边可资利用的土地用于开发建设,遗址区内建立历史文化休闲园,既满足了日常市民活动需要,改善当地人文环境,同时使周边土地增值。规划仿古商贸街区,既有旅游观光、体验的特点,又有传统商业街的形态,整个街区商业业态与吴山地方民俗、土特产品以及杨吴文化紧密联系,同时辐射周边更大范围内旅游地产的发展,最终再用遗址周边地带开发所得资金反哺遗址的保护工程。

3.4引入风水理论

风水学在建筑选址、规划、设计中几乎无所不在,这在我国大量的现存古城镇、古建筑、园林、陵墓中得到印证,尤以帝陵风水最为考究。风水中四象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配以青、红、白、黑四种颜色,又想象比拟成龙、鸟、虎、玄武四种动物,多出现在宫阙、城门或墓葬中,在墓葬里,四神能镇慑邪魔,保卫墓主的灵魂安宁。汉代张衡《灵宪》中有云:“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穴”前之水屈曲回环,左右护山绕抱护“穴”是陵墓理想风水的模式。

“吴王遗踪”历史文化休闲园突出的将陵墓风水模式人工塑造,在“穴”位之后堆山,“穴”前理水,形成山环水抱之势,于四方位分别构筑青龙亭、白虎兵场、朱雀桥、玄武壁,较好的附和陵墓的风水模式。

3.5历史信息的传承与景观塑造

在规划之初,由于吴王的知名度略低,前期策划着重深入挖掘吴王相关的历史文化,从史料记载、民间传说等多方面查阅资料,例如《资治通鉴》、《五代史》,《十国春秋》等,规划中加以合理的引申附会,以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

如何将这些历史信息传承下去,令游客了解唐吴的历史背景、吴王的生平功绩,光靠纪念性的祠堂、墓园还是不够的,还需结合文字、图画、模型等形象的展示出来。规划在空间上构筑历史文化轴和祭祀文化轴,历史文化轴以叙事的手法,通过描述一段段往昔故事的浮雕景墙、文化展廊和碑林等向人们诉说吴王的历史;祭祀文化轴以吴王墓祭祀为内容,按序列展开布置功德柱、下马坊、驮碑龟趺、祭祀建筑群、吴王墓冢,作为景区参观游览的核心;规划区西南为百花园,用植物造景的手法,还原历史上百花公主为父守孝的百花园。多种手法使历史的场景片段重现于景观中,强调历史遗产的保护、体验和感知。

3.6景观序列空间

简洁纯粹的几何形态与变化丰富的序列空间、宽广的空间与小尺度的场所,明确的环境限定与无限的时空感受,各种元素差异产生的内在张力,烘托和渲染了对历史遗址的纪念性。本规划中采取了轴线对称与多层系纵深的布局,狭窄、漫长和线性延伸的空间足以烘托主体建筑物和墓葬遗址的庄严肃穆之感。为了限定这一线性廊道空间,运用不同植物、构筑物组合成或开敞或封闭的有秩序的景观序列,尤其是在墓前神道两侧布置了静穆的石像生,凸显了陵墓对生命结局象征的严肃性和终极感。

结语:

在针对历史文化遗址的开发中,应基于遗址保护的前提下,将历史考古、文化传承、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生态保护、城市发展等多方面结合起来,综合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商贸经济等多种功能,最终体现其巨大而深远的综合效益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纪念性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刘滨谊.历史文化景观与旅游策划规划设计:南京玄武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4] 亢亮、亢羽.风水与城市[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5] 阮仪三.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6] 魏科.皇城根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J].城市规划,2003

[7] 崔明.江苏省遗址保护规划与利用模式[D].南京:东南大学,2006

[8] 韩炳越.历史景观保护恢复与更新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4

[9] 余峰.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可行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10]胡畔.遗址公园景观规划研究―以杜陵遗址为例[D].西北大学,2007

[11]马武定.对城市文化的历史启迪与现展的思考[J].规划师, 2OO4

[12]倪用玺.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适宜模式比较研究一以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3]李嘉乐.关于保护历史文物和继承传统文脉. 2000年7月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在发展中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积极促进申奥成功”座谈会上的发言

作者简介:王晨,1986年10月30日出生,女,安徽省庐江县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2009年研究生,攻读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

李保民,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规划系副主任,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第5篇:遗传学前景范文

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主要有以下特点:

风景名胜区的基础、主体是具有自然科学或自然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

与自然有精神理念联系的文化或人文景观融于自然景观之中;

风景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与大自然精神文化与科教活动需求,即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

范围较大,资源丰富而集中,是包括地上――水圈、生物圈和气圈、地下――岩石圈、洞穴和日、月、星空等各种景观要素有机结合的地域空间综合体。

风景区的价值,主要指有关自然科学、自然美学和历史文化等价值。三者,前两者必居其一,后者不一定都具备。

自然科学价值,主要指从地质、地理、水文、生物、生态等科学的角度,或从生物多样性、特殊生态系统及濒危物种栖息地等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其价值如是部级的,为部级风景名胜区或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如果是世界级的,为世界自然遗产或自然文化遗产。同理,从自然美学的角度看,亦作类似的评价。我国传统的名山大川,其美学价值较重视,如形式美――雄、奇、险、秀、幽、奥、旷等形象,还有色彩美、动态美、音响美等等。历史文化价值,则包括从历史、考古、民族、宗教、建筑、艺术等角度评价其历史文化价值的级别。传统的名山风景建筑、构筑物,均以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与天地精神往来”等理念而融于自然。如帝王之封禅、道家之“道法自然”、儒家之“乐山”、“乐水”,佛教之深山净土和不杀生等教义以及普遍崇信的风水观念和神秘观念等,形成中国农业文明时代朴素的生态环境观,在此理念指导下,又形成以自然为主,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名山文化。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非常珍贵的有着自然文化双重价值的遗产。

文化是主观创造的,必然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尤其是环境文化、山水文化,应该继承和发展,保存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和地方性,这正是《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所要求的,而不是去抄袭外地、外国的文化景观,改造、取代风景区的地方、民族文化原作。对自然文化遗产来说,照抄外来文化景观不仅没有什么新的价值,而且是破坏遗产证据。

自然科学价值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没有国界,全世界有统一的标准。自然美也是客观存在,而审美主体却有主观性和民族性,但总地看来也是大同小异。把传统的山水审美与现代的科学美、生态美融为一体,不断提高审美水平,亦是必然趋势。

价值是确定风景区遗产地的品位、级别及其保护利用的基础。国家风景区是国宝,是无价之宝,它不仅是珍贵的物质财富,而且更具有难以用金钱计算的精神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价值体系。所以风景区自然文化资源也可以说是一种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取代、永续利用的资源。它不仅直接满足人与大自然精神文化和科教活动需求,而且间接地产生风景区外乃至整个国家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对于这样一份价值很高的遗产,如何定性、定位是极重要的。

从历史上看,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帝王封禅泰山、颁旨保护天下名山、“禁樵采”、“禁渔猎”之事实。自古儒者,乐山乐水以比德;道者,视为仙境求得道;佛者,视为净土以修行;文人学士视为求美求真之灵境;百姓视为风水宝地以求福。可见名山大川是寄自然于各种精神文化活动之胜境,从皇帝到老百姓各有所求,都可享受。它的定位,比最高统治者的皇帝还要高。

世界进入工业时代,产生于美国的国家公园,经100多年的国家公园运动,现已遍及全球各国,足见其生命力。美国国家公园是经国会通过、由总统批准、并立法保护、通过国家管理。国会中有国家公园委员会,总统有国家公园顾问,民间有国家公园保护组织。他们认为国家公园是“国家最完美的象征”、“爱国主义激情的胜地”、“生态实验室”、“环境教育课堂”,是美国引以为荣的创造物。有一位美国政治家说,“如果说美国对于世界文明发展作过什么贡献的话,恐怕最大的就是设立国家公园的创见了。”可见,国家公园是保护性的以精神文化科教功能为主的社会公益事业,它在法律和国家形象中的定位也很高。

我国于1982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部级风景名胜区,至今已有187处。我国国家风景区是在名山大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而且多数风景区早在唐宋时代已是名山了。它与国际上国家公园接轨是为满足现代人与大自然精神文化活动,从感性基础上向理性发展的需求。由国务院批准公布,“属国家所有,任何单位部门,不得出让或变相出让”,我国国家风景名胜区是国土景观的精华、壮丽河山的缩影,是国土资源中价值、品位最高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国宝,其中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就是全人类的瑰宝。这应当是国家风景区的定性和定位。我们应继承名山的优秀传统,保护遗产,传承山水文明活动――游览、审美、创作体验,加强科研、教育功能与国家公园接轨。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部门、有些地方,把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定位于旅游资源,造成性质、品位错位,导致错位开发,破坏风景区、遗产地的价值。从国家和政府或遗产科学出发,应以本质属性给予定位,如泰山、黄山,它们的本质属性就是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而不是旅游资源。这是由泰山、黄山的价值、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它们有多种价值、多种功能,游览只是其功能之一,而且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风景区遗产地是保护性的以精神文化功能为主并象征国家形象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两者的性质、品位价值不同,如果定位错误,必然导致破坏性的错位开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风景区的功能与保护

风景区的功能,主要是指人与大自然精神联系的种种形式及其发展和演进。也就是人们利用风景区价值的方式,如因风景区的科学价值而相应产生科研和科教功能,因美学价值而产生审美、游览功能,因历史文化价值而产生考古的、研究历史的功能。由于多种价值的交叉感悟,而激发爱国情怀和山水文化创作的灵感等等。

功能是发展变化的,也是因人而异的。帝王封禅;百姓求福;僧人修行;羽士求仙;隐士避世;君子“洗心”、“涤虑”;雅士“超然尘表”;文人审美;学者求知;画家“师法自然”;诗人寻求灵感;志士仁人“登高壮观天地间”……这就是中国几千年积淀于名山大川中的独特的山水文化和山水精神,各种不同名山胜水,各有不同的文化积淀和精神意蕴。

风景区的功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有的功能随着封建帝制的结束,而成为历史,如封禅祭祀、隐居读书等。有的功能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产生,还有许多功能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如游览、审美、创作体验等等。

中国的山水文化精神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农耕文明时代中国山水文化精神的特有价值。应该吸取其精华,使其延续和发扬,并吸收现代国际共识的国家公园主要功能,综合形成科研、教育、游览、启智及创作山水文化体验等现代 功能。尤其是科教功能,它是发展国家风景区功能的基础,没有科研,就不能鉴定风景区遗产地的价值,更不知道如何保护和利用;有了科研成果,才能向管理者和广大游客传播遗产知识,为规划建设提供依据等等。现在,国家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在与科学接轨上存在很大差距,科教功能需要赶上。

风景区功能的发展,保护是前提,无论是古代名山,还是国外国家公园,今天的风景区无一例外。中国在两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名山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社会性保护体系,除了战争、动乱年代,名山一般都能得到有效保护。各国的国家公园都是以立法《国家公园法》严格保护。世界遗产,更是以全世界的力量,以“公约”形式共同保护。各签约国都庄严承诺要“竭尽全力”,做好世界遗产的“鉴定、保护、保存、传播,并传承后代”的工作。保护的标准是保护保存好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之世代传承,永续利用。

所谓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就是遗产的“原作”。对自然遗产一大自然的“杰作”来说,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水文、生物、生态环境的原生性及其自然关系中全部或大部分有关的相互依赖的有机系统。如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不仅要保护好石英砂岩峰林地质地貌及其地区土壤、植被、水文景观的真实性,还要保护好与其成因相关的周围地质地理环境的完整性。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是指保护保存反映遗产历史文化价值的“原作”,包括其设计、建材、施工及环境等方面都符合真实状况,还包括保护其遗产的法规和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其完整性主要指文化遗产本身的系统性及其相关环境风貌的完整性,如清东陵,包括整个皇陵建筑群的地表地下整体格局及其周围风水环境的完整性,而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陵区曾建了不少旅游服务设施,破坏了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后来按《公约》要求,拆除了,恢复了清东陵的原作风貌,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风景区的管理、立法与监察

纵观世界各国的国家公园和世界遗产,都是国家立法,国家直接管理,地方政府相应管理其地区级遗产,形成国家公园(包括世界遗产)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法律系统。

因此,建议成立国家遗产管理局,直属国务院,直接管辖部级和世界级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及自然文化遗产,地方政府相应管理地区级遗产。国宝要由国家管,代表国家的地位、形象和权力。只有这样,才是名符其实。如果一时成立不了国家遗产管理局,建议建设部把现在的风景处提升为风景管理司,提高其管理地位和权威性,也有利于与国际上国家公园体制接轨。先把世界自然遗产或自然文化遗产直接管理,取得经验再直接管辖国家风景区。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国宝命运。

国家也要投入管理、保护、科教等经费。我国有些地方政府,就借口国家不给钱,“以景养景”,“靠山吃山”,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大兴土木,进行错位开发和超载开发。地方政府应合理组织当地居民按功能分区经营服务业,使他们更好地富起来。功能分区、协调发展,才是正道,政府应从区外的商业利税收入中,返回部分给风景区作管理保护费用。这是世界国家公园的普遍做法。政府做不到这点,那么,管理部门靠收门票来“养景”、“吃饭”是无可非议的、合情合理的。因为收门票不破坏景观,一旦国家增加投入,门票随时可减可免,毫不损害风景遗产。而有的地方政府利用门票当摇钱树,不断提高票价,那就不合理了。

第6篇:遗传学前景范文

关键字:风景名胜区;功能;保护;价值

DiscussiononSomeProblemswithNationalKeyTouristAttractions/XIENing-gao

[Abstract]Touristattractionsarethetreasureofhumanbeings.Itisthereforeourmissiontostudy,appraise,protectandpreservethemandto

passthemdowntoouryoungergenerationsforcontinuousutilization.Specialattentionmustbepaidtosuchaspectsofthetouristattractions

asthecharacterofvalueandorientation,functionandprotection,planningandconstruction,managementlegislationandmonitoring,benefit

andscientificeducation,etc..

[Keywords]Touristattraction;Function;Preservation;Value

我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主要有以下特点:①风景(名胜)区的基础、主体是具有自然科学或自然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②与自然有精神理念联系的文化或人文景观融于自然景观之中,不是相加,更不是强加于自然之上的人为物体。③风景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与大自然精神文化与科教活动需求,即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④范围较大,资源丰富而集中,是包括地上——水圈、生物圈和气圈、地下——岩石圈、洞穴和日、月、星空等各种景观要素有机结合的地域空间综合体。

1、风景区的价值、性质与定位

风景区的价值,主要指有关自然科学、自然美学和历史文化等价值。三者,前两者必居其一,后者不一定都具备。

自然科学价值,主要指从地质、地理、水文、生物、生态等科学的角度,或从生物多样性、特殊生态系统及濒危物种栖息地等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其价值如是部级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或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如果是世界级的,为世界自然遗产或自然文化遗产。同理,从自然美学的角度看,亦作类似的评价。我国传统的名山大川,其美学价值较重视如形式美——雄、奇、险、秀、幽、奥、旷等形象,还有色彩美、动态美、音响美等等。历史文化价值,则包括从历史、考古、民族、宗教、建筑、艺术等角度评价其历史文化价值的级别。传统的名山风景建筑、构筑物,均以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与天地精神往来”等理念而融于自然。如帝王之封禅、道家之“道法自然”、儒家之“乐山”“乐水”,佛教之深山净土和不杀生等教义以及普遍崇信的风水观念和神秘观念等,形成中国农业文明时代朴素的生态环境观,在此理念指导下,又形成以自然为主,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名山文化。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非常珍贵的有着自然文化双重价值的遗产。

自然科学价值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没有国界,全世界有统一的标准。自然美也是客观存在,而审美主体却有主观性和民族性,但总地看来也是大同小异。把传统的山水审美与现代的科学美、生态美融为一体,不断提高审美水平,亦是必然趋势。文化是主观创造的,必然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尤其是环境文化、山水文化,应该继承和发展,保存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和地方性,这正是《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所要求的,而不是去抄袭外地、外国的文化景观,改造、取代风景区的地方、民族文化原作。对自然文化遗产来说,照抄外来文化景观不仅没有什么新的价值,而且是破坏遗产证据。

价值是确定风景区遗产地的品位、级别及其保护利用的基础。国家风景区是国宝,是无价之宝,它不仅是珍贵的物质财富,而且更具有难以用金钱计算的精神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价值体系。所以风景区自然文化资源也可以说是一种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取代、永续利用的资源。它不仅直接满足人与大自然精神文化和科教活动需求,而且间接地产生风景区外乃至整个国家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对于这样一份价值很高的遗产,如何定性、定位是极重要的。

从历史上看,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帝王封禅泰山、颁旨保护天下名山、“禁樵采”、“禁渔猎”之事实。自古儒者,乐山乐水以比德;道者,视为仙境求得道;佛者,视为净土以修行;文人学士视为求美求真之灵境;百姓视为风水宝地以求福。可见名山大川是寄自然于各种精神文化活动之胜境,从皇帝到老百姓各有所求,都可享受。它的定位,比最高统治者的皇帝还要高。

世界进入工业时代,产生于美国的国家公园,经100多年的国家公园运动,现已遍及全球各国,足见其生命力。美国国家公园是经国会通过、由总统批准、并立法保护、通过国家管理。国会中有国家公园委员会,总统有国家公园顾问,民间有国家公园保护组织。他们认为国家公园是“国家最完美的象征”、“爱国主义激情的胜地”、“生态实验室”、“环境教育课堂”,是美国引以为荣的创造物。有一位美国政治家说,“如果说美国对于世界文明发展作过什么贡献的话,恐怕最大的就是设立国家公园的创见了。”可见,国家公园是保护性的以精神文化科教功能为主的社会公益事业,它在法律和国家形象中的定位也很高。

我国国家风景区是在名山大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而且多数风景区早在唐宋时代已是名山了。它与国际上国家公园接轨是为满足现代人与大自然精神文化活动,从感性基础上向理性发展的需求。由国务院批准公布,“属国家所有,任何单位部门,不得出让或变相出让。”我国国家风景名胜区是国土景观的精华、壮丽河山的缩影,是国土资源中价值、品位最高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国宝,其中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就是全人类的瑰宝。这应当是国家风景区的定性和定位,可是还没有落实在国家的立

法、决策和实践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部门、有些地方,把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定位于旅游资源,造成性质、品位错位,导致错位开发,破坏风景区、遗产地的价值。旅游资源是部门、行业和专业的概念及称谓,不是游览地的本质属性。从国家和政府或遗产科学出发,应以本质属性给予定位,如泰山、黄山,它们的本质属性就是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而不是旅游资源。这是由泰山、黄山的价值、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它们有多种价值、多种功能,游览只是其功能之一,而且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

的,风景区遗产地是保护性的以精神文化功能为主并象征国家形象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两者的性质、品位价值不同,如果定位错误,必然导致破坏性的错位开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风景区的功能与保护

风景区的功能,主要是指人与大自然精神联系的种种形式及其发展和演进。也就是人们利用风景区价值的方式,如因风景区的科学价值而相应产生科研和科教功能,因美学价值而产生审美、游览功能,因历史文化价值而产生考古的、研究历史的功能。由于多种价值的交叉感悟,而激发爱国情怀和山水文化创作的灵感等等。

功能是发展变化的,也是因人而异的,从泰山的摩崖石刻中可看到不同时代、不同素养的登山者,各有心灵上的

追求:帝王封禅;百姓求福;僧人修行;羽士求仙;隐士避世;君子“洗心”、“涤虑”;雅士“超然尘表”;文人审美;学

者求知;画家“师法自然”;诗人寻求灵感;而“志欲小天下,特来登泰山”的志士仁人,则以“直上危巅休怯险,登

天毕竟要雄才”的气慨,“登高壮观天地间”,“张志气、拓胸襟”,悟“国家柱石”、“民族精神”以及“稳如泰山”、“重如泰山”等等。这就是人们通过登泰山,体验泰山“精神”,而得到心灵上的感悟和满足。这就是中国几千年积淀于名山大

川中的独特的山水文化和山水精神,各种不同名山胜水,各有不同的文化积淀和精神意蕴。

风景区的功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有的功能随着封建帝制的结束,而成为历史,如封禅祭祀、隐居读书等。有的功能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产生,如上世纪初,地质学家发现了泰山古生物地层,这具有突出普遍价值,为泰山发展科研、科教功能写下了新的篇章。还有许多功能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如游览、审美、创作体验等等。

中国的山水文化精神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农耕文明时代中国山水文化精神的特有价值。吸取其精华,使其延续和发扬,并吸收现代国际共识的国家公园主要功能,综合形成科研、教育、游览、启智及创作山水文化体验等现代功能。尤其是科教功能,它是发展国家风景区功能的基础,没有科研,就不能鉴定风景区遗产地的价值,更不知道如何保护和利用;有了科研成果,才能向管理者和广大游客传播遗产知识,为规划建设提供依据等等。现在,国家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在与科学接轨

上存在很大差距,科教功能需要赶上。

风景区功能的发展,保护是前提,无论是古代名山,还是国外国家公园,今天的风景区无一例外,原因是经济功能与精神文化功能的矛盾,不可能在同一空间内解决。好比天安门广场,是升国旗、瞻仰、参观、游览等社会公益性的精神文化活动的场所,不允许在广场上建旅馆、开餐馆、在中轴线上空架索道、坐缆车观光。如要吃、住、购、娱,请到前门、王府井、西单等等商业区去。这就是功能分区的常识。

名山、风景区、国家公园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不同阶段所产生的。由于物质利益的驱动、无时无刻都有人有意无意地破坏其精神功能,尤其是缺乏文明素养的决策者和开发商。因此,风景区遗产地始终都要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发展。历史上也有不少名山,因为没有保护好,改变了性质,成为普通经济山地而销声匿迹了。

古今中外,保护风景遗产,就是限制、禁止其经济开发,发展其精神文化功能。如古代的“天下名山”,从作为经济开发对象的普通山岳中分离出来,保护起来,专为精神文化活动场所。在两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名山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社会性保护体系,如帝王下诏:“凡五岳及名山⋯⋯皆禁樵采”(《大唐六典·尚书工部卷》)。具体到一座山,如“天台山中避封内四十里,为禽兽草木生长之福庭,禁断采捕者”(唐睿宗《复建桐柏观数》)。文人从欣赏、歌颂山水去保护名山(规划设计名山建设),批评破坏行为;宗教保护其仙山佛国境界;百姓以风水宝地、宗教意识保护名山大川。除了战争、动乱年代,名山一般都

能得到有效保护。

各国的国家公园都是以立法《国家公园法》严格保护。世界遗产,更是以全世界的力量,以“公约”形式共同保护。各签约国都庄严承诺要“竭尽全力”,做好世界遗产的“鉴定、保护、保存、传播,并传承后代”的工作。保护的标准是保护保存好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之世代传承,永续利用。

所谓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就是遗产的“原作”。对自然遗产——大自然的“杰作”来说,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水文、生物、生态环境的原生性及其自然关系中全部或大部分有关的相互依赖的有机系统。如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不仅要保护好石英砂岩峰林地质地貌及其地区土壤、植被、水文景观的真实性,还要保护好与其成因相关的周围地质地理环境的完整性。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是指保护保存反映遗产历史文化价值的“原作”,包括其设计、建材、施工及环境等方面都符合真实状况,还包括保护其遗产的法规和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其完整性主要指文化遗产本身的系统性及其相关环境风貌的完整性,如清东陵,包括整个皇陵建筑群的地表地下整体格局及其周围风水环境的完整性,而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陵区曾建了不少旅游服务设施,破坏了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后来按《公约》要求,拆除了,恢复了清东陵的原作风貌,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保护必须立法,无法就难以有效地保护。如果以保护性的精神文化功能为主的国家风景区的立法滞后于经济开发性的立法,后患无穷。现在风景区的错位,超载开发,以及由此造成的“三化”现象,都是套用经济开发区法规的结果。

因此,建议国家立法保护风景区遗产地正是当务之急。

3、风景区的规划与建设

规划的要旨是在风景区科学理论和相关法规的指导下,落实和解决风景区遗产地的保护和利用问题。规划的基本原理是以风景遗产资源的综合调查、鉴定、评价为基础,并以相关的法规为依据,根据资源类型、价值和功能的空间分布,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在保护风景区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分区保护利用,并使之可持续发展。

功能分区是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因资源的特点、类型、价值不同及其空间分布不同,可分为大分区和小分区。所谓大分区,即指在风景区内外,主要解决区内外的不同功能,即区内以精神文化和科教功能为主,区外以经济功能为主。区外依托附近原有城镇,新建旅游镇或设施齐全、高度现代化的旅游城,作为旅游服务基地,作为由“旅”转“游”的“旅游码头”,其规模大小,视风景区大小而定。少数大的,个别特大风景区,因区内原有历史城镇,自然可成为旅游服务基地,但因处在风景区内,产业结构、城市景观风貌应体现地方文化的延续和风景环境的协调。风景区内的小分区,有多种分法,综观国内外分区方法,我国风景区宜分5个区为宜:

(1)生态保育区:面积较大,生态科学价值高,只对科学工作者开放(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对游人开放。

(2)特殊景观区:美学价值、科学价值高,对游人开放,可建步游道、解释系统、观景点(选择适当景位、以自然山石为主),个别可建得体的亭台厕所等,游时游程较长的可建小型茶饮点,但不建餐馆、住宿设施和机械交通。

(3)文化遗产保存区:历史文化价值高,供参观游览,按文物保护法利用,可建防火、文保、卫生等设施。在不影响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下,有的古建筑可用来展示风景区历史文化价值。有的价值一般的老建筑,可设置茶室、休息。本区不能兴建营业性设施。

(4)服务区(游憩区):在大风景区内,除以上3区外,如环境容量允许,可选择交通、供水、供电较方便,景观影响较小的地方,建过夜服务区—游憩区。有的国家称宿营地,有的称山庄,有的称接待站,其性质是体验性。服务区的规模、建筑高度、密度、体量、材料、色彩等都要与景观、地方文化协调。美国研究认为“必需的公园内宿营地应根据自然景观来设计和操作,豪华宾馆无疑是不合适的”(RonaldA·Foresta,1986)。防止商业化和城市化。本区与区外的旅游服务基地性质不同,严防错位。

(5)一般控制区:除以上4区以外,皆属一般控制区。本区内一般多有数量不等的农田、村落,或从事其他产业如林、牧、渔业等产区。本区应限制发展,居民出而不进,限制影响和破坏景观的产业,发展与景观协调的产业,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如改粗放农业为精细农业、生态农业,山坡地改成果木园并与旅游业结合发展。禁止伐木和扩大用地的开发。随着国家城镇化计划的发展,逐步引导居民迁居区外的旅游城镇,发展经济。少数大、特大风景区,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暂时迁不了的,有的长期共生的,对于村落民居建设高度,应体现地方民俗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形成现代田园风光。有的可设置家居宾馆,不过更多的家庭宾馆应在区外发展。

此外,风景区的应有保护地带,其范围大小,视地理环境条件而定,如上游上风不准建污染的工业企业,四周要防止破坏植被和对地形的开发,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

风景区规划,应始终贯彻限量开发利用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对原生自然景观的干扰和破坏。功能分区解决了错位开发的问题,而超载开发必须以生态环境容量和视觉容量加以限制和纠正。我国风景区不但存在普遍的错位开发,而且也存在严重的超载开发,国外把“人满为患”视为破坏景观生态的严重现象,国家公园中的重要景区、景点,采取限量游览,如韩国智异山国立公园中的古塔,一天只准许400人参观。但对我国风景区遗产地来说,“人满为患”已习以为常,更严重的是“屋满为患”,风景区内,甚至在核心区(生态保育区、文化遗产区、特殊景观区)内,大兴土木,如泰山架索道、建岱顶闹市,武陵源建观光电车、电梯,黄山建豪华宾馆饭店、高坝水库等等,把具有世界级价值的自然遗产、自然文化遗产的核心区,改造成为灯红酒绿、吃喝玩乐的山区小集镇。“人满为患”,踏坏了草、灌木,还有恢复的可能。“屋满为患”,则工程所到之处,彻底破坏岩石、地形、土壤、植被,并造成视觉污染和精神损害。因此,限制利用,首先应严格限制风景区遗产地建筑物、构筑物的建设,减少服务设施是减少观光客的有效办法。限制的标准就是不影响风景区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就是保存大自然和祖先的原作。

规划还应修复被错位、超载开发所破坏的“污点”,“残迹”。比起现代地学和生态学对国家公园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要求,我国农业时代的名山开发度,就已相当高了,而近几十年来的过度开发,非整治疏解不可了。

有人形容风景区遭破坏状况是有些地方决策者与开发商违规开发,造成“先上车,后补票”、“先建设,后规划”、“先

破坏,后整治”现象。这也反映了规划与建设脱节,地方决策者无法无规的行为。总规—详规—设计—建设,这是实现总体规划的程序,“管理条例”中都有明确规定。因此,必须健全规划设计和审批的程序,来纠正错位、超载开发的错误导向,整治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对风景区遗产地的破坏性开发,尽可能恢复原作的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这是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

风景区详规与项目设计,都应严格选择景观空间的位置—景位,做到“点缀得宜,不掩其胜”(徐霞客)。任何设计都应融于自然,不夺自然之胜。尽可能不破坏自然,少干扰自然。防止规划设计者迁就甲方,或本身误用城市设计手段误导“三化”。

要利用风景区自然遗产地,无疑要开发建设。为了明确风景区建设不同于一般城乡开发建设,更不同于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需要明确风景区开发建设的概念,以免在实践中产生误导。风景区自然遗产地的开发建设可分为有形开发建设(或称硬开发建设)和无形开发建设(软开发建设)。所谓硬开发建设,是指一切人工的有形物质形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开发建设;软开发建设是指对风景区遗产地所蕴含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通过深入研究体验,并不断发现新的价值,提高认识水平和审美水平。根据不同功能区而言,硬开发建设有禁止的,有限制的,有控制的。

总之,风景区硬开发的总量要小,小到为游人所必需的最低限度。国外这种规定很严。这些有限的硬开发建设在定位定量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并以小散、藏的形式融于自然。软开发建设,是没有止境的,因为人对自然的研究认识,对山水审美,以及管理人员、游人对风景区价值的认识,以及素养的提高,都是无止境的。硬开发以尽量减少对风景区遗产地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影响和破坏为原则,而软开发则以不断提高对其价值的认识,达到可持续利用和发展为目标。在当前普遍存在错位(包括软硬开发的错位)、超载开发的状况下,加强软开发建设,整治错位、超载的硬开发建设,是当务之急。建议政府下令,不准在风景保护区内招商引资。

4、风景区的管理、立法与监察

管理是贯彻实施上述各项内容,保护利用好风景区遗产地的关键。现在管理权关键在地方政府,中央有关部门只管“业务”。由于体制不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导致目前管理上较为混乱的局面。国家风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地,科技含量很高,价值很高,是国家和全人类的瑰宝。地方政府管理有一定局限性,再加上被眼前经济利益所驱动,法制不全,决策靠领导人说了算。有的地方领导认识水平高,管理很好;有的领导水平低,无知加武断,管理就很糟;有的这届领导管理好,换了一届就遭了。现在很多问题都出在这里。这样的管理,很难使风景区安全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很难实现对《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庄严承诺:“竭尽全力”,做好“鉴定、保护、保存、传播、并传之后代”的工作,很难贯彻国务院关于风景区管理的方针:“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风景资源及其土地是国家所有,任何地区和部门不得出让或变相出让。”有些地方政府违背国家法规,把风景资源与土地及其设施出让、拍卖、上市。何以置之不理呢?

纵观世界各国的国家公园和世界遗产,都是国家立法,国家直接管理,地方政府相应管理其地区级遗产,形成国家公园(包括世界遗产)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法律系统。如韩国只有20个国立公园,国家直接管理,中央一级管理机构就有67人,负责人由总统任命。我国有151个部级风景区,可只有1个风景处,这惟一的风景处只有3个人办公。

因此,建议成立国家遗产管理局,直属国务院,直接管辖部级和世界级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及自然文化遗产,地方政府相应管理地区级遗产。国宝要由国家管,代表国家的地位、形象和权力。只有这样,才是名符其实。如果一时成立不了国家遗产管理局,建议建设部把现在的风景处提升为风景管理司,提高其管理地位和权威性,也有利于与国际上国家公园体制接轨。先把世界自然遗产或自然文化遗产直接管理,取得经验再直接管辖国家风景区。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国宝的命运。

国家也要投入管理、保护、科教等经费。151个国家风景区,每年只投1000万元,平均每个风景区只有6万多元,能解决什么问题呢?韩国(与浙江省面积、人口差不多)20个国立公园,每年的投入相当于6亿人民币,美国2001年投入国家公园的经费是43亿美元。我国有些地方政府,就借口国家不给钱,“以景养景”,“靠山吃山”,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大兴土木,进行错位开发和超载开发。于是借“文化旅游”搞“神文化”、“鬼文化”,如桂林有一处唐代就已开发的科学美学价值很高的溶洞,塑起“天上玉皇”、“地府鬼神”;有的借“生态旅游”,由旅游公司接管自然保护区,将保护区管理人员“扫地出门”,进而大兴土木建宾馆、饭店于保护之核心区。还有不少人造的旅游资源(名符其实的)、主题公园,错位入建风景区,造成自然文

化遗产地的严重破坏等等。至于架索道、建豪华宾馆、、商业城等等经营性项目,都是在“以景养景”,“靠山吃山”的借口下建的。然而,这些项目多数不是“靠山人”,或“景中人”建的,而是政府部门、外地、海外公司招来的。结果是毁景牟利,经济外流。本地富起来的只有小摊、小店、小旅馆及相应的服务行业等。地方政府应合理组织当地居民按功能分区经营服务业,使他们更好地富起来。“以景养景”,“靠山吃山”先决条件要保护好景,定好经营设施的区位、景位,即“内景外商”、“内名外利”。功能分区、协调发展,才是正道,政府应从区外的商业利税收入中,返回部分给风景区作管理保护费用。这是世界国家公园的普遍做法。政府做不到这点,那么,管理部门靠收门票来“养景”、“吃饭”是无可非议的、合情合理

的。因为收门票不破坏景观,一旦国家增加投入,门票随时可减可免,毫不损害风景遗产。而有的地方政府利用门票当摇钱树,不断提高票价,那就不合理了。

现在,国家、舆论和百姓都关注风景区的保护问题。不少风景区开始整治,有的认真治本,如九寨沟下决心彻底拆除沟内7000多床位的错位开发,恢复九寨沟的原始风貌。但有的只整治百姓的小商、小摊、建筑,而不治核心区的“三化”,如泰山违规工程中天门索道、岱顶商城,黄山不治核心区北海、西海城市化,武陵源不治张家界核心风景区的锣鼓塔街、旅游电车、观光电梯等等。还有的多数只治民间小商摊,而不治部门宾馆、饭店、培训中心等等。凡此种种说明管理权在地方政府局限性很大,管不住大于他们的条条系统和利益集团。同样说明,没有法是不行的。古代保护名山有皇法,现代国外有国家公园法,唯独我们《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条例》,“暂行”了十八年还不立法。保护性的法律滞后,欲行破坏牟利者,就拿经济开发的法规错位套用于风景区遗产地,后患无穷!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对世界遗产要实行定期监察和反应性监察,一旦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轻则批评整治,重则列入《世界遗产濒危名录》,如不采取措施恢复原作风貌,就要被《世界遗产名录》取消。监察机构有政府组织和民间组织,此外广大人民和各种媒体都有保护和监察国家遗产和人类遗产保护状况的义务。我们还没有监察机构,群众组织也没有监察的权利。监察是保护风景区遗产地的重要手段,它对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提高全社会保护利用好风景遗产意识,都有重要意义,这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手段,我们应当学习。尤其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应当根据相关法规和风景遗产科学进行保护。

5、科教兴风景名胜事业

科学是反映客观规律的学问,是无疆界的,无所谓“国情”,风景遗产事业的科技含量很高,应当吸收世界上先进的世界遗产和国家公园科学,来保护和利用好我们的遗产。如果没有科教作基础,那就无法鉴定风景区遗产地区的价值,也不知保护什么,利用什么,建设什么,开发也就成了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强加。由于缺乏风景遗产科学知识,几十年来,风景区遗产地,在“抓革命”时成为“破四旧”的对象;在抓生产时,就去开山取石、伐木毁林;抓旅游开发时,就大兴土木、盖宾馆、架索道、造“鬼文化”,建“三化”的“吃喝玩乐综合体”。结果,风景区自然度、美感度、灵感度急剧下降。大自然历经几亿、几十亿年所记录的史册,祖先用几百、几千、几万年所创造的杰作,被改造、降格为任何地方都可建造的商业性的大众游乐园。

如今,应更好地发挥名山风景区科教功能,鼓励人们到世界或国家独一无二的“天然博物馆”、“生态实验室”、“历

史文化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和环境教育课堂”研究、学习、游览和体验,而不是让无知决策者和毁景牟利的利益集团把“一流大学”——人类瑰宝,改造成惟利是图的“吃喝玩乐综合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游憩活动必然要发展,除了风景区自然遗产地的功能之一——高品位的游览以外,更需要寻找价值一般、环境较好、自然度较高的非风景区遗产地,创建各种类型的现代户外游憩区,如主题公园、游乐园、度假区、休闲地、山地机械运动游乐园等等,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体对户外游憩活动的需求,以分散国家风景区和世界遗产地的压力,建立户外休闲游憩系统,这是大有可为的、必需的事业,其数量与容量应大于风景区遗产地。这好比中小学的数量与学生

数必然大于大学一样。进而有效地制止那些破坏风景遗产、毁景牟利、降格使用的行为。坚持高品位资源高利用原则。韩国公立公园画册上有一标题很好,“韩国公立公园无与伦比的美丽,这里只邀请热爱大自然的客人。”美国NPFF的研究则认为,“容许国家公园被用于商业目的的旅游,是对一种国家公园的独特、绝妙财富的浪费,并且所有这类旅游都应被制止。”我们的国家风景区世界遗产地,为开发商业性旅游,架索道,盖豪华宾馆,建观光电车、电梯、火车、滑道、等等设施,不惜破坏地形、生态、文物,破坏国家和世界独一无二的“自然博物馆”和“一流大学”,再去“打造”、“包装”成一个没有文化的吃喝玩乐的山区旅游城。这是违背《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也是与现代国家公园科学和功能背道而驰的。

风景区遗产地呼唤科学与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山水文明与山水精神,尽快结束错位的功利开发对风景区遗产地的破坏威胁,恢复壮丽河山的庄严和美丽,让世世代代都有享受的权利。

6、风景区的效益

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既是物质财富,更是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财富。这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取代的无价之宝,是古代文明的产物和见证。保护和利用好遗产,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对所在地区和国家来说,都是无比的荣耀!它是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的圣地,启发心灵感应的源泉,陶冶情操的净境,探索自然规律的本底,凡此种种都是无划师PLANNERS法用金钱计算的。

这种不可再生、无法打造、搬不走的国宝,吸引着全国和全世界热爱大自然、热爱中华文化的人们,包括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和旅游者。它们留下不尽的财源。对于风景区经济,我们要全面看,不能光在风景区内计算经济效益,其实它的经济效益更多地在区外,所以要全面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前,九寨沟的价值未被发现,它的经济产业就是林场伐木及几个自给自足的小村寨的农牧业生产,根本不存在因九寨沟内的精神文化功能的发展而连环产生沟外、国内和国际经济效益。风景区遗产地经济效益的大小,直接取决于风景遗产的价值及其真实性和完整性,价值越大,吸引力越大。破坏遗产,价值下降,吸引力也随之下降。看不到风景区内外价值的互动、转换作用,功能错位,必然破坏风景的价值,效益自然下降。九寨沟原规划规定“沟内游、沟外住”原则,但开发者以沟内经济利益驱动,进行错位开发——沟内游,沟内住,结果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给游客造成很大的精神损害,国内外专家、游客纷纷提出批评,后来把旅游服务设施拆迁到沟外,还九寨沟原始风貌,如果不

改,后果非常危险,一旦自然科学、自然美学价值丧失,还有什么吸引力,还有什么经济效益呢?

风景区自然文化遗产地,作为种质资源库、环境教育课堂和地区生态平衡的本底,对扩大和改善地区乃至国家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也是难以估量的。

可见,保护和利用好风景区遗产地,为地区、为国家、为世世代代带来巨大的文明、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风景区遗产地是源,各种效益是流,只有保护好源泉,才能长流不息,水到渠成,反之,则两败俱伤,悔之莫及。

7、结语

第7篇:遗传学前景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赶秋节;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5-0210-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some advanced digital technologies as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has adapted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project.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digital technology protection methods and the advantages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ethnic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aking Catch the autumn festival in Xiangxi Autonomous Prefecture for example to recommend feasible and digital solutions by the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atch the autumn festival;digital technology;virtual reality

1 引言

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就开始有了利用数字技术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意识,并在90年代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1世纪以来,各国对“非遗”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纷纷采用法律、政策、教育、技术等形式来保护和传承“非遗”,但由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受到其依存条件和当代人民对其的保护意识程度的限制,这些传统的保护方式显得差强人意,若要长久的保护和传承“非遗”,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显得十分迫切。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是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的科学技术,它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包括:图、文、声、像等,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民用安防及电子数字计算机、数控技术、通讯设备、数字仪表、电子产品、军队装备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数字技术不仅能很好地将传统方式保存的“非遗”数据记录下来,还能利用它所包含的虚拟现实技术还原与拯救许多濒危的“非遗”,同时还能使“非遗”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百花齐放的中国文化。

2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大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中占着很重要的部分,它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传承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明和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我国列入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8个,位居第一,其中属于少数民族的“非遗”有三分之一左右,包括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新疆《玛纳斯》、朝鲜族"农乐舞"、蒙古族呼麦、蒙古族长调、贵州侗族大歌等。

虽然国家对“非遗”保护工作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随着人们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变化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的民俗民风已经渐渐被人们所遗弃,人们的保护意识也逐渐淡薄,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1]。我们时常可以从网络、各类媒体上了解到各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正在面临诸多问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延续的决定性因素――传承人,正在不断锐减,很多掌握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年事已高,年轻人又因经济效益低下又不愿继承,因此面临着传承断代、后继乏人的问题;“非遗”政策走样的问题也时有发生,随着国家对“非遗”的重视程度提高,地方政府却借着“非遗”的评审,拼业绩,导致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申遗”成功后,利用“非遗”的补助政策等优势条件来快速发展当地的经济,却忽略了对“非遗”必须依存的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保护,导致非遗的根基被侵蚀、破坏;管理“非遗”保护的专业人员匮乏,队伍不够稳定,素质有待提高[2],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个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因为从事语言文字翻译的人才非常匮乏,就直接给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带来了影响和制约,比如2010年中国台湾最后一个会说巴则海语的人――97岁的原住民潘金玉去世,这一语言就随之消亡了。因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化技术来解决“非遗”保护和传承中遇到的问题显得十分迫切。

3 非遗的数字化保护

3.1 非遗的现有保护方法及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特性在于遗产的“无形化”和“活态化”[3]。所有遗产均通过口、手、肢体、行为和技能来表达,因此不具备实物特性;由于它的完成过程和传承系统完全依赖于人,这就决定它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活态”化性质。目前而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以下方法:第一,保护非遗传承人,如:家传式,师徒式。第二,旅游与开发的方式,如:建立民俗村。第三,学校教育方式[5],如:通过将非遗融入到课堂教学与实践中。第四,博物馆、图书馆保存方式,如:各地的民族文化博物馆都存有大量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

虽然这些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仍存在些不足。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通过口耳相传来表达,保护非遗传承人的方式也会因为人类生老病死和偶然的事故使得非遗极有可能在瞬间消亡;旅游与开发的方式可以为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非遗在这种环境中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从而失去了其原真性;学校教育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非遗的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有时学校的环境和师资力量有限,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博物馆、图书馆保存的方式通常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对“非遗”进行保存、整理、分类与记录,但这种方式主要以书籍、音频等形式保存,容易出现老化、失真的现象,且安全性低。

3.2 非遗的数字化保护技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历史遗存,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是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材料。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数字化的保护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目前主流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技术如下:

3.2.1 非遗的数字化保存技术

非遗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技术其本质就是数字保护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与储存。以前,虽然有利用传统的摄影录像等技术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这些方式保存的资料已出现了失真情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精度图形图像设备相继产生,更精确真实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技术也随之诞生。其主要的数据保存技术如:三维扫描技术、数码摄影技术、利用录音笔录音技术等,通过这些数字化的保存技术所形成的数字档案精度高,且易保存、复制,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

3.2.2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多种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模拟、仿真、复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法。人们在虚拟现实的“非遗”环境中,犹如身临其境,可以全方位的感受非遗的方方面面,此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用户可以通过做一些简单的操作,便可以从虚拟现实环境中获得相应的反馈。这种方式充分展示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大优势。

3.3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优势

虚拟现实是指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它利用3D的动态效果模拟现实生活某部分场景使用户身临其境,用户能通过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力觉、运动等感知周围环境及其变化,就像身处现实环境一样,同时可以自主做出不同的动作,而且能够得到实时响应,感受“非遗”的魅力。其特点是:人戴上设备之后就能处在 “非遗”环境中,能感受其中所有的事物,并能够与其进行互动,体验其带来的美妙,与现实生活难辨真假。

虚拟现实技术保护“非遗”具有原真性,它能够在虚拟现实中环境中添加许多因自然灾害和社会变迁而消失的“非遗”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记录和还原出“非遗”的原真面貌,使依赖原生态的“非遗”得以重现,让大众可以切身体会“非遗”的魅力,对非遗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虚拟现实技术保护非遗的可传播性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非遗数字化,可以高速、便捷的在网络上传播,也可以方便、迅速地进行检索、调用,这种方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用户只需穿戴基本的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在数字博物馆中搜索想要了解的知识,就可以进行体验,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实现共享。

虚拟现实技术保护非遗的成本低,虽然这种方式在前期开发、收集资料与建模投入的成本较高,但其后期的维护成本较低,与传统的保护方式相比,其总成本要远低于传统方式[5]]。

4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苗族赶秋节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目标:创建一个现实世界(赶秋节)向计算机空间投影的虚拟世界(数字赶秋节),并模拟真实世界人在该场景的活动,以及实现实时赶秋节资料交互查询。

设计思路:搭建赶秋节虚拟世界,然后将虚拟世界移植入虚拟交互平台软件中对场景进行驱动,并设置交互。

4.2 系统组成

赶秋节做交互系统一方面要表现赶秋节场景及活动的可视化信息,另一方面要满足实时交互的需求,因此从系统的组成上主要有两部分,即计算机空间世界中的虚拟赶秋节场景和该虚拟空间的驱动控制平台。系统组成如图所示。

4.3 系统实施流程

赶秋节虚拟现实系统的搭建主要有两部分工作,即视景生成和场景驱动。

4.3.1 视景生成

赶秋节数据库的搭建

考虑到赶秋节承载环境的复杂性及高度还原的困难性,必须先深入湘西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当地居民口述,查找当地资料、县志,亲身体会现有的赶秋节习俗等,取得各项原始数字资源,它包括拷贝记录和模拟创造两种,主要是文字、图像、音视频、三维对象。然后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并进行数字化,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其一,把赶秋节的文献、图片、影像等实物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数字化转化、存储。其二,把赶秋节实践的场所、道具等,进行数字化文字、图像、音像记录,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其三,用数字化技术将赶秋节活动的动态过程,进行动态、立体、高清晰地记录,分类整理和数字化存储。

最后利用分类存储的数字化后的数字资源搭建赶秋节非遗数据库。

虚拟环境建模

赶秋节的元素很多,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场景活动是建模的重点。为了在虚拟场景中展示逼真的赶秋节,利用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图形绘制技术、立体声合成和立体显示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建模,实时生成三维图像,构建虚拟环境。

4.3.2 漫游交互平台实现

赶秋节虚拟交互平台与虚拟场景的交互“实时”的。通过对虚拟场景中的虚拟角色的控制,可以对场景进行自由的漫游,还可以通过鼠标点击场景中的场景、活动、人物的点击来实时查看赶秋节的信息。漫游系统的交互设置按功能来划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块:

①界面交互。包括漫游系统启动画面选项卡设计,浏览地图功能,漫游路径选择,功能切换等与交互界面相关功能。

②角色运动。包括人物运动动画在场景中的驱动,对象运动在场景中的驱动,对象动作的键盘、鼠标等的控制。

③信息查询。基于鼠标位置在虚拟场景中获取有关赶秋节的各类信息。

4.3.3 虚拟交互系统的

利用互联网技术,基于网页的浏览器。该系统拥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它很好地展现了赶秋节,突破了传统展示、宣传的单向性。在此系统中用户可以全面了解到赶秋节的各种信息,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不仅有声有色,网站还能实现和用户的交互,戴上设备,用户就可以亲身体验赶秋节。其次,该系统突破了传统赶秋节现场活动展示、展览的时空、物质条件的限制,为赶秋节的跨时空、跨族群的宣传、传播创造了条件。最后,它可以很好地满足各类需求,如赶秋节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因此它提供了灵活的视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极大的方便在线虚拟旅游事业的发展。此外,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和广泛传播性,赶秋节系统使得赶秋节信息不只是典藏和研究,更具展示功能和有教育意义。

5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5.1 保护对象的选取

在我国在法律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进行规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能区别其文化的利益性、具备人权因素、具备其非物质性。利益性是指从我国历史、文化、艺术等多角度深层次的进行观察,能够发现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价值标准,并能够在这一独特文化标准的基础下产生一定的利益,其表现形式可以是经济发展价值,也可以是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人权因素是指符合对于当代人权的保护要求和有效的促进民族或者社会团体乃至于个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要求;非物质性是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是符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特色文化。

5.2 关键技术的使用

虚拟现实技术是多种技术的综合,目前已经在医疗、游戏等多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要想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非遗”的原生态环境和物质载体,展现其原生态特点,仍然离不开虚拟现实的主流技术的支持。

(1)动态环境建模技术

虚拟环境的建立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内容,这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动态环境建模技术,其主要就是通过获取所处实际环境的三维数据,利用三维数字设备和软件,建立“非遗”的虚拟环境模型。目前该技术在矿业与铁道行业中都有应用,通过模拟的方式简化了一些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

(2)实时三维成像技术

实时三维成像技术就是在建立了精准的模型后,在足够的时间下生出不同光照情况下的各个物体的精准图像,并且由于是“实时”,因此图像的更新需要达到一定的频率才可以满足“实时”这个要求。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非遗”环境的动态变化就可以清晰展现出来。

(3)广角立体显示技术

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双目的立体视觉起了很大作用,人看周围的事物时,由于两只眼睛的位置不同,得到的图像略有不同,这些图像在脑子里融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关于周围事物的整体景象,用户的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图像是分别产生的,显示在不同显示器上。在虚拟现实的“非遗”环境中,用户要想体会到环境的立体感,这一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4)传感技术

虚拟现实中需要使用各种传感设备,并且虚拟现实对传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感技术是虚拟现实中的一项关键内容。虚拟现实中的传感设备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用于人机交互而穿戴于操作者身上的立体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数据衣等传感设备;另一是用于正确感知而设置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的各种视觉、听觉、触觉、力觉等传感装置。借助传感设备,用户不仅可以从视觉上感受“非遗”,还可以从听觉、嗅觉等多方面可体会“非遗”带来的民族魅力。

(5)人机交互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其最大的特性就是交互性,这一点需要依靠人机交互技术来实现。该技术主要通过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地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的对话。在虚拟现实的“非遗”环境中,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实现用户与虚拟环境的互动。

5.3经费投入与经费保障

经费保障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分析:国家政策支持、时代需求、自身所带来经济效应。

国家政策支持层面:每年国家都会下拨巨款用于“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比如根据网易财经报道:为了抢救、保护昆曲,从2005年开始,国家每年投入专项保护经费1000万元,截至2009年,已实际投入5000万元。自2006年起到2014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5.14亿元用于非遗保护,其中30.4亿元对地方开展1372个部级非遗项目、1986名部级代表性传承人、18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保护工作予以支持。

时代需求层面:虚拟现实技术现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众多行业都已开始纷纷试水虚拟现实技术,2016年Oculus Rift、 HTC Vive以及PlayStation VR等三款主要的虚拟现实设备都将上市,日本一大学打算利用这些虚拟现实设备模拟海啸发生场景以帮助民众更好的应对海啸。娱乐电商行业也开始尝试,如:娱乐影视公司IMAX计划设立第一批提供虚拟现实(VR)内容的实体场地,阿里巴巴启动Buy+计划将建立VR购物商城,eBay与零售商Myer合作推出了首家虚拟现实购物应用等。虚拟现实技术逐渐的大众化,其成本也会随着其应用范围扩大而相对的逐渐缩小。

“非遗”自身层面:虽然赶秋节数据库的搭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以虚拟现实技术来保护民俗文化无疑可以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点,可以结合网络和虚拟技术推出网上赶秋节体验游,这可以给网站带来更多流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可能带动当地的旅游发展,从而形成赶秋节网站的良性经济发展。同时,赶秋节利用虚拟技术的实现,为更多的“非遗”提供了技术模板,相应的也节省了大量的财力。

6 结束语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其在“非遗”保护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利用其进行“非遗”的保护,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非遗”数据库建设的统一标准还待规范、“非遗”数字化开展工程量巨大、真正意义上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来保护“非遗”还只停留在理论方面等。针对上述问题,应从技术、人才培养、研究思路等多方面、多层次对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非遗”进行保护策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魏玉江.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金田, 2014(10).

[2] 覃志鹏. 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11):53-56

[3] 高力群, 杨波. 虚拟现实技术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 大舞台, 2015(3).

第8篇:遗传学前景范文

【关键词】西安;历史文化遗迹;城市景观

1前言

城市文化景观是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2提出的一个概念,并被正式列入到世界遗产当中。城市景观主要的侧重点是:地域、历史、文化以及具有特色的城市改造和再现。随着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城市无论是内在的精神文化还是外在的街道建筑,也都在悄然发生变化,然而在我国拥有深远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历史的文化遗迹却在某些时候成为了城市设计的最大阻碍,因此,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和城市的改建成为了我国城市设计研究课题当中的城市建造和改建主要问题。这自然也是历史古都西安所在面临的问题,这座独具特色的自身发展历史,城市的设计是主要部分,但是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本文将如何在城市设计当中维护历史文化遗迹,又如何在文化历史遗迹当中发展城市设计等问题作为主要探究对象。

2对西安历史文化景观和遗迹的探究

文化是一个城市区别与另一个城市的独有的特色文明,其一般包括:艺术作品,风俗传统,学术思想,工艺技术,文学著作等人类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是一个城市对于文明的记忆,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景观的表现,是城市景观以建筑的形式对历史的传承,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中许多的历史文化已经慢慢消逝了,许多历史遗迹需要修复还原,例如:西安的城墙是我国至今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城墙,在明代具有军事防御性质,经过西安改造和开发,成为了西安城市官的代表性建筑,还有小雁塔,寒窑遗址公园,大明宫等一些经过原地遗迹修建的休闲娱乐场所和主题公园都成为了西安城的独特历史文化景观,可以看出在西安的城市设计和改造中,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被保护,只有通过修复城市的历史文化遗迹,运用现代的景观建筑观念来设计,以景观讲述历史表示场景,才能够让前来参观的人对城市的文化传承有很深入的了解,了解不一样的历史故事和文化。

3西安历史文化背景及现状

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风貌的形象,是一个城市提搞精神品质的最佳辅助,西安是一个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遗迹颇多的城市,身为十三朝古都,历经周、秦、汉、唐两千年岁月历史的冲刷和演变,依然能够看见留存的建筑风格和风俗文化。因此在西安城市景观的设计上,要以其特有丰富历史文化、自然天赋、大气的人文精神以及目前城市基本情况和客观的发展规律为前基础,将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民众环境,提高民众生活质量为目的,在创造、保护、展示的基础上将西安打造成富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在国际旅游特色与历史特色的大文化背景下,西安定制了统一计划改建设计,即在发展现代建的筑理念当中坚守文化传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修复古城墙,改建护城河,将汉唐格调的园林景观设计进行构建,在地面上改造鼓楼广场,将商业空间置于负层,这是西安风貌设计的基础定位与重点保护。并在其遗迹保护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改造南大街商业街,西大街商业街,保护和开发大雁塔曲江桥的旅游区等工程,将修复和改造设计贯穿于整个西安城市,设计出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现代建筑,例如对汉城湖,大雁塔南北广场,大唐芙蓉圆,唐城墙遗址公园的开发设计,充分展现了秦汉古韵的城市文化景观,收到社会的一致赞赏。

4探究历史文化遗迹在当今城市景观运用

因受现今环境的不佳以及城市的快速变化与改建等影响,人们开始着重保护自身生活的城市,面对城市中历史遗迹的修复和改建。不管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是文化传承的问题都是设计者多多考虑的方向,因为这不只是一个简单历史修复与保护,而是一个城市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层面,是城市风貌、物质空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城市内在特色的物质表现,在时代的不断更替当中,西安城市景观一直在努力探索城市景观与历史文化遗迹的问题,例如西大街城隍庙改造项目,具有六百多年沧桑的城隍庙,一直都是道教的胜地,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随着时代历史的迁移,逐渐被各种商店百货占据,于是在2003年3月份,西安市政府出巨资把庙中的商业区迁移出去,将庙回归历史,交由道教协会。跟随对西大街改造工程将城隍庙做了全方位位的重修规划,修复了城隍庙当年的英姿,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景观,设计的元素在总体上是按照改造、恢复的新颖思路来实行,将道家文化元素和古建筑的抖拱结构作为主要表现文化景区,西大街的大牌坊与山门便是新景观表现。截止日前,其项目工程已经竣工,西大街标志性建筑除了改造设计的大牌楼和山门作为“点“单体之外,还恢复了周边历史环境基调,从风格色彩、街坊形式以及高度体量等方面和钟鼓楼的广场相互呼应,完成了城市景观对历史遗迹维护的要求,成为了西安古城一道靓丽的景点。除了西大街城隍庙改造外,在西安还有天郎大兴综合设计的项目。此项目以公寓、商业、住宅等多种业态的融合开发,继承了汉文化的精华,将文化建筑的风格作为城市区域建造开发的助推器,其设计旨在建立休闲娱乐、商业居住等特色主题,在园林的山、水、屋、树等元素中巧妙将汉代元素融入其中,深刻体现了设计师对历史文化的探究。总而言之,历史文化遗迹的恢复与改造是城市景观设计主题的主线,通过继承设计将历史文化景观激活,体现出城市深沉而久远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有因时代变迁而发展的城市景观,要学会将二者灵巧运用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就像西安一样设计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用城市景观表达历史文化遗迹,让历史文化遗迹与城市景观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詹秦川,王婕弘.大尺度空间下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的体验性探究[J].艺术评论,2016,14(9):172~174.

[2]徐晓晨.大尺度空间下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的体验性探究[J].现代园艺,2015,22(24):179.

第9篇:遗传学前景范文

>> 庐山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变迁研究 反思文化景观遗产的复制 古村镇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河北地区文化景观遗产资源构成及其保护策略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河北省有形文化遗产资源的英译现状调查研究 文化景观遗产及构成要素探析 文化景观遗产的提出与国际共识(二) 文化景观遗产的提出与国际共识(一) 城市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交流与探讨 街头文化景观表达的研究 乡村文化景观及其现状研究 重庆主城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调查研究 村落文化景观 基于文化景观感知的景观陶艺研究 景观人类学视角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探析 瑶族村寨文化景观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 文化景观视野下的江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关于巴音布鲁克风景区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SWOT分析 基于城市名片视野下的工业遗产文化景观整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③ 杨国庆,王志高. 南京城墙志[M].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8:153-230.

④ 范金民,杨国庆. 南京通史・明代卷[M]. 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153-501.

⑤(明)解缙. 南京[M]. 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16.

⑥(明)顾起元(撰),孔一(校点). 客座赘语[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1.

⑦ 李兴华. 南京伊斯兰教研究[J].回族研究,2005(02).

⑧ 据《南京伊斯兰教研究》,有文字资料提及的敕建就有洪武元年(1368年)、洪武二十一年

(1388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宣德五年(1430年)、弘治五年(1492年)、嘉靖年间共6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