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范文

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精选(九篇)

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

第1篇: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建议

学科建设是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功能单元,是其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根本,也是其社会服务、对外资源共享能力及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学科建设涉及农业科研单位科研氛围、科研实力、科技平台、科研团队、科技服务、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因此,被称为集综合性、长期性与复杂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1]。《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中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发展方向及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2]。因此,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需不断凝练学科方向,提升学科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养学科领军人才,才能跟上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步伐,以农业产业发展新要求作为自我发展的动力,从而展现出科技创新的活力。

1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学科建设贯穿于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工作的全过程,涉及农业科研单位学科研究方向、内设科研单元、研究生培养、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对外交流合作等各个方面,其发展对农业科研单位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是一项持续而艰巨的工作[3]。农业科研单位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凝练出适应其创新性与富有其特色的研究方向,以满足学科所对应的产业发展的需求,展现出研究方向的活力。学科体系架构的调整随着产业发展趋势而变化,随之农业科研单位内设科研单元也发生变化,从这一层面来说,学科建设促进了内设单位布局的革新。学科建设也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它的成效直接决定着培养的能力与水平。学术团队是学科建设的主力军[4],特别是学术能力较强的带头人,更是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视人才培养才能引导学科建设的良性循环。优化科研平台及基地配置,将为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提供更好的设施条件和文化氛围,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农业科研工作中来[5]。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传统学科的创新发展,紧随科技发展的动态前沿,新的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不断涌现。新兴学科为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与新的视角,使得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方向设置更为丰富。

2学科建设的现状

作为我国唯一以橡胶树为研究对象的部级研究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以下简称“橡胶所”)紧紧围绕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科学与关键技术,设置了学科的研究方向,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学科建设的各项内容。在“十二五”期间,橡胶所继续传承50年的成果积淀,依旧保持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土壤学和作物生理学等学科。而且,这些学科呈现出其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各学科在解决产业发展中重大科技问题的同时,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对外服务社会与产业的范围也逐步扩大。依托学科建设,橡胶所各科研平台与基地获得了创新发展的机遇,研究生培养能力也有所提高。在“十三五”来临之际,为适应农业新形势下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上级主管部门统筹配置各学科资源。在巩固原有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科的交叉、分化和融合[6],橡胶所新增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在新的农业发展格局下,各学科紧随农业科技发展前沿,立足橡胶所发展基础和上级主管部门战略定位,突出区域发展特色,联合区域内各有关单位,借助各参与单位人才优势,制订出“十三五”建设实施方案,以期推动未来农业科技的创新。

3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

现行学科建设缺乏运行管理的有效机制,有碍学科在农业科研单位各项工作中积极作用的发挥。虽然各学科均设置了带头人,并设置了相应的研究团队,但是未从根本上建立完善的责任框架,未明确各团队体系的岗位职责。如此一来,造成主体责任不明确,主体责任意识得不到提升,各级分工得不到有效实施。此外,学科建设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规范和约束责任主体的任务和分工,必定会影响责任主体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且在日常运行管理中也缺乏相应的监督,无法对运行管理的整体效果给予合理的评价与评估,影响整个学科体系发展的长效性。

3.2资金投入力度不大

学科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不大,不仅影响科研基础条件的建设,也不利于团队的建设与人才的培养。缺乏资金支持,就不能保障学科发展必需的仪器设备、科研与试验基地等条件的完善,就不能保证各项科研任务的顺利进行,各研究方向的创新发展也无从谈起。同时,重大科研专项的联合攻关也难以实现,跨学科、跨区域的协同创新必然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资金的缺乏也不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团队的人才结构得不到有效的完善与调整,合理的人才梯队难以形成,势必会影响学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3.3高层次领军人才相对较少

学科带头人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7]。目前,高层次的领军人才相对较少,这势必会影响学科团队的建设,因为领军人才对学科各研究方向的把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学术前瞻性、科研创新能力及科研竞争意识是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必要素养与必备条件。缺乏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学科建设就很难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也难以形成学科的区域优势,学科建设必然缺乏领域内的竞争优势。同时,一个合理、稳定的团队梯队也要由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逐步引导,日臻完善。

3.4科研平台建设不足

科研平台是学科建设的必要载体[8]。虽然目前橡胶所有6个省部级平台和1个院级平台,但是仅有1个部级平台拥有运行管理经费。科技平台缺乏建设资金,资源配置得不到优化,基础设施条件得不到改善。特别是新兴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不足,对其自身的发展会带来更大的挑战。因此,如果不能将研发平台包括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科研平台对学科建设的支撑服务作用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学科建设的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3.5学科发展不平衡

由于传统学科基础深厚,科研成果积累年限较长,各研究方向设置趋于成熟化,汇集了一定的人才力量。而新兴学科起步较晚,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研究方向还处于探索阶段,团队力量还较弱,在学科建设整体进程中处于较为靠后的位置。这种情况就使得整个学科体系发展不平衡,出现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力量差距大,发展参差不齐的现象,影响了学科建设整个框架的布局。

4促进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的建议

4.1完善学科建设的运行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研究方向设置、学科带头人选拔、团队建设、培养和引进人才、运行管理监督、人员激励、评价与考核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明确各责任主体岗位职责,做到责任到位、纪律严明、奖惩有度,才能逐步提高各责任主体工作积极性,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学科建设的原则化、科学化与规范化,从而做到运行管理有章可循,循序渐进,推进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

4.2加大投资力度,强化学科建设

一方面,增加科研试验基地、仪器设备配套、实验室基础设施的投入,保证学科创新的条件建设,促进学科研究的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学科建设依托单位也要积极争取区域内外的多方资金支持,通过项目联合、企业合作、成果转化资金再利用等方式,增强学科在业界的竞争力,通过学科建设促进农业科研单位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力争以学科建设带动农业科研单位的各项工作发展。

4.3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促进学科团队布局的合理化

现代教育研究认为,人才培养为外显性要素,直接体现科研、教育机构的学科建设水平;而团队建设为内在性要素,是学科发展必要的人文环境和条件之一[9]。学科建设需引进和培养创新力强、思维活跃、善于攻坚克难,并具有严谨学术风范的专家担当带头人,方可在学科团队中既有学术权威,又能深得大家信任,才能带动起学科的整个研究团队。同时,学科团队的布局需考虑人员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使之逐步趋向合理化与良性化,才能凝聚学科团队的集体力量与智慧,发挥整体优势,保障学科建设的可持续智力支撑。

4.4协同科研平台建设,促进学科建设

引入系统竞争与协同的理论:非平衡条件下,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使子系统之中某些运动趋势得以联合并被放大,从而使该趋势逐步优化,随之支配整个系统的演化进程[10]。科研平台与学科作为农业科研单位两大子系统,两者的竞争与协同可以使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创新发展的趋势被联合放大,从而这种趋势就会促进农业科研单位朝着正向、良性与逐步平衡的状态发展。因此,科研平台建设各类基础设施与资源配置的完善就可以支撑学科建设各方面的发展,保证学科建设良好的运行环境。

4.5传承传统学科,引导新兴学科

在新的农业科技发展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需要做好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年度发展方案,调整好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布局。一方面,农业科研单位需要继续传承传统学科的优良工作作风,保持其优势地位,结合产业发展趋势不断创新与完善,逐步衍生出更多的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另一方面,新兴学科要积极学习传统学科建设经验,以传统学科的研究为基础,拓展自身研究方向;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共享传统学科各类资源,逐步完善软硬件条件;提升承担各项科研任务的能力,加强与传统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扩大学科影响,逐步形成发展的良性态势。

5参考文献

[1]刘刚,陆天华,王建明,等.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与发展路径思考[J].上海农业学报,2012,28(4):106-109

[2]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关于印发《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的通知[EB/OL].(2015-05-20)[2015-10-12].

[3]吕鑫,仇贵省,孟照刚,等.农业科研院所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路径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5(3):24-26

[4]陈荣.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要素浅析[J].上海农业学报,2009,25(3):93-95

[5]程琳琳,王旭,田维敏.农业科研单位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农业科技管理,2015,34(3):61-64

[6]王小虎,陆建中.农业科研院所学科特点与学科建设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1):5-8

[7]吴鸿.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之我见[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9):823-825

[8]刘钦,罗兵前,周明月.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4,33(3):13-16

[9]梁传杰.对学科建设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2):57-60

第2篇: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农学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陈宏涛(1977- ),男,天津人,天津农学院农学系,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天津 300384)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沿海都市型农业背景下农学学科特色专业质量建设标准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e02-0901)中国论文联盟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8-0100-02

随着农业科技和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模式。同时,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变革,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这些外部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变促使地方农业院校农学专业需根据自身的性质、现实发展状态,找准专业特色和优势,科学、准确地进行专业定位并适时调整。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积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开展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地方农业经济建设和地方农业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质

1.行业性。从知识结构来说,面向“三农”,根据农业发展的最新要求构建知识体系。由于应用型本科是以行业为中心设置专业,不是面向具体的职业岗位(群),专业口径应更宽,专业基础理论则应该更厚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作物生产的专业知识,例如大田作物耕作栽培、遗传育种、农产品贮藏及加工、技术推广的知识,从而具有发展潜能和技术创新能力。

2.应用性。从能力结构来说,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应用性”不仅是继承性应用,而且是创造性应用,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社会性。从素质结构来说,应该具有更强的社会能力,如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交际能力等。

二、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着力点

1.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往由于重理论轻技能、重教学轻实践,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业能力较差。应从实际出发,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强化素质教育,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满足社会需求的动态培养。随着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推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产业结构正由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能一味与重点大学看齐,应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将新农村建设需求作为“中心”依据,强调“地方性、应用性”,形成自己的特色。

3.强调体系优化的科学培养。遵循农业教育发展规律,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结合专业特色,使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应在重视动手能力实践性培养的同时又重视理论基础的教育,避免延续应试教育②。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形成创新的意识。

4.增强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目前大学生内心的主体性意识比较强烈,如果过于强调统一性,忽视个性的发展和培养,就会使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丧失,影响创新精神的形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统一规格、千人一面,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活化人才培养机制,唤醒和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三、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与进展

1997年开始,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回顾与思考的同时,以“学校—学生—社会”为主线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高等农业院校素质体系,教育思想转向素质教育,根据人才培养状况和需求,确立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城效型、复合型农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界定了“增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内涵③。

2000年后,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我国成功加入wto,尤其是农业生产形势的巨大变化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改变,农学专业以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努力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结合天津地区的特点和学生对就业及个性发展的需要,研究都市型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在21世纪综合素质提高需要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1999~2004级近400名农学专业学生参与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施方案的试行,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知识结构更完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

从2005年“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开始,是农学专业建设质量大幅提升的阶段,也是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形成阶段。为适应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与完善,建立了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两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农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部级特色专业。农学专业朝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方向,确立了“三创一基”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创造、创新、创业意识和提高基本技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求,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的确定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的管理与社会需求接轨,凸显出为地方农业经济社会服务的特色。

四、培养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1.立足地方经济建设,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立足于地方实践需要,服务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面向“三农”、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农业人才。科学构建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现“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根据天津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在专业方向设置等方面以“农”为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过程,对教学模式、教学计划等诸多方面进行适当调整,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作为构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主线,从而培养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中国论文联盟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随着社会需求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夯实基础、拓宽领域、强化实践、突出特色,使课程体系具有“通、实、广、跨”的特点。通,即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打通培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即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比重增加,使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广,即将教学面由产中向产前、产后拓展;跨,即增加跨学科选修课程种类,鼓励学生修双学位和跨专业选修,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专业课程从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两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遵循专业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学生继续深造做好积淀;另一方面,根据天津农业的发展特点及作物种类设置课程,同时也设置了反映学科发展和交叉边缘的课程,如“作物育种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开设了与生物技术相关的课程“分子生物学”;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等诸多要素的综合应用型“农业推广”课程;为了让学生了解大农业,整合了“现代农业概论”,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进一步拓宽了专业知识向产前、产后延伸。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了农业分析、作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工程等实验室和植物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特用作物改良工程中心、天津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天津市级研究中心)。加大了大型仪器设备和农科类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实验室对全体农学专业本科生开放,使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加强学校与社会、专业与经济建设的联系,利用社会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资源,构建产学研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先后与农业企业共建了七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外实践基地。

在教学中做到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田间生产实践三段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形成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践、设计性实验相互衔接,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所有的实验教学都编制了教学大纲,实验开出率100%。充分利用本专业的教师全部在主持或参加市级以上课题的有利条件,让学生较早参与教师的科研实验和课题研究,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形成了“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专业实践”三元结构的教学模式。譬如在近两年教师的28项科研项目中,吸纳了全部农学专业本科生。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科研团队合作。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注重专业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爱岗敬业,优势互补。引进人才既看学历、职称,更注重实际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和职业道德,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参与性的培养。农学专业已拥有专任教师21名,其中教授10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3人。近两年,教师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被sci、ei收录12篇,申请专利2项,承担科研项目28项,其中部级5项,省部级23项,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5.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有效地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会为载体,积极引导社团开展校园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专业实验竞赛、文化创意大赛、创业大赛等科技竞赛平台。组织学生申报天津农学院科技创新课题,安排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学生课题项目的指导教师。通过课题立项,学生科研积极性提高,有效地培养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近三年来,本科生申报学校科技创新项目45项。同时,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得了优异成绩。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9篇。考取研究生数量比例稳定在30%左右。

6.建立灵活的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推行学分制,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反馈系统,做好教学督导工作,定期对教学文件、试卷及实验的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教、领导听课等制度形成多条教学信息交流反馈途径。严格考试管理制度,考试方式由单一的闭卷考试改为开卷、口试、论文、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结合。在考试内容上,侧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五、结语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作为部级特色专业,应充分发挥农科专业优势,紧紧围绕沿海都市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好专业发展方向。按照注重社会需求特点、同类互补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原则,突出专业方向的特色建设,走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注释]

①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8.

②瞿志印.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8):5.

第3篇: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范文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摘 要】在研究生教育实施收费制度之后,必将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农业院校缺乏优质的学生资源,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整体教师队伍的建设。本文从研究生辅导员工作方式及其业务考核制度、课程组建设及课程承担方式、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以逐渐适应收费制度下对农科类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求。

关键词 研究生;教师队伍;农业;收费

作者简介:王志英(1975—),女,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与管理。

0 前言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研究生开始实施收费制度[1]。研究生教育从“公费”转向“自费”后,对研究生的经济压力增大。而农业院校中就业前景十分看好的热门专业相对缺乏,并且受田间试验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优质学生资源相对不足。面对研究生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和农业院校的学科特点,要发挥收费制度下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激励作用,还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管理教师、授课教师、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逐步提升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

1 加强研究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

研究生辅导员,既是研究生政治上的“领路人”、生活上的“贴心人”、学术上的“同行人”,同时又是主管部门的“救火员”[2]。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单位应进一步强化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具体措施体现在:

1.1 完善选拔,强化培训机制

近年来,随着廉政建设的深入和高等院校招聘制度的完善,用人单位能够秉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人,严把研究生辅导员的“入口关”。

但参加工作之后,很多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效果不好。分析原因为:纵向上,与到公司或企业工作的同学相比,研究生辅导员的工资收入与工作强度不成比例;横向上,研究生辅导员与同一个学校的本科生辅导员相比,各项考核指标都是针对本科生教育出发的,晋职晋级制度并不倾向于前者,而前者的来源层次又高于后者,造成了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态度悲观。作为农业院校,应该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学农、爱农教育;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专项培训体系,进一步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明确定位、健全考评制度

从工作定位上进行明确,将其从琐碎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研究生辅导员就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上。

管理部门应该认识到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业绩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应该有利于竞争氛围的营造、有利于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学科、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做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1.3 提高待遇、稳定队伍

目前,很多研究生辅导员想方设法进入到学校的管理部门,导致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变化较大,所以,学校应该从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例如,允许研究生辅导员参加教师系列的职称晋升,并在条件上有所放松,以稳定队伍。

1.4 改革工作方式

目前,多数学校都是按研究生的年级配备辅导员,因为学生的年级相同,同一时间段进行的都是同样的工作,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更集中。这种工作方式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导致辅导员与研究生导师接触不够。建议更改为,每名研究生辅导员负责若干个专业的所有年级的研究生,这样研究生辅导员可以对专业有更多地了解,与研究生导师有更多的接触,就可以根据专业特色、团队专长、导师特点有针对性制定培养计划,对研究生设计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研究生辅导员可以深入到学生的科研工作,真正做到学术上的“同行人”。

2 加强授课教师的队伍建设

2.1 教师引进和再教育制度建设

受地域、经济、工作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某些农业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的竞争力较弱,因此,农业院校更应加强优秀教师的引进和现有教师的再教育投入,以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战略的需要。

2.2 教学过程管理

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远不及本科生教学,特别是有行政兼职的老师和一些大专家授课的课堂,经常出现由于教师出差等原因停课的现象,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课程组建设,对课程承担模式进行改革,一门课程由多名同时教师承担,教师之间可以互相调整上课顺序;另一方面,一门课程由多人承担,每位教师的授课时数缩减,教师就会将自己的学术精华传授给学生,使课程教学的质量也得到提升。这么设置另外一个的好处是大幅度地压缩课程教学学时,用一个学期多一点的时间完成一年的课程学习,研究生就可以在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田间试验。对于一年一季的北方来说,农业院校中三年制研究生就有2个种植循环,田间试验得到的结论可信度更高。

2.3 考核方式

坚决杜绝教师以综述性论文的形式作为期末考试试题的形式,避免考试的随意性。解决方案是:对于公共基础课,要求闭卷笔试考试成绩所占比例高于80%,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闭卷笔试所占比例高于50%;每门课程的综合成绩还应该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实验技能、论文撰写、科研信息获取与整理等5项中的2-3项,使课程的综合成绩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能力,更好地与研究生的奖助学金评定挂钩,与研究生收费制度配套。

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培养要求导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坚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专业知识、独到的科研见解。为使导师适应新形势下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需要重新构建导师遴选指标体系,并加强对指导过程的管理。

3.1 导师遴选指标体系

导师的遴选指标体系应该包含指导教师的思想素质、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等,涉及到导师的职业道德、身体状况、业绩条件等各个方面。目前,面临研究生收费制度的改革,需要导师在生活上给予研究生更多地帮助,这就要求导师有足够的科研经费作为支持。

3.2 培养过程管理

首先,明确导师的职责,规范导师对研究生科研工作的指导,包括实验操作规范性教育、大型仪器使用培训、田间试验设计与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全方位对研究生进行指导。

其次,通过实验室安全教育及考核、研究生出勤、原始记录存档等措施,强化导师对研究生科研管理职责。

第三,通过开题、中期考核、科研、学位论文撰写等培养过程的管理,构建适合于北方高校的农学类相关专业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体系。

3.3 鼓励年轻导师到农业生产一线进行锻炼

学校应该从工作量核算、成果认定、职称评聘等方面,鼓励年轻导师和即将成为导师的青年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科研,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

3.4 改进科研成果分配制度

学校应对有研究生参与科研成果的排名和奖金分配进行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要求导师必须允许研究生参与奖金分配。

参考文献

[1]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N].光明日报,2013-3-4(3).

第4篇: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范文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着力构建我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动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切实发挥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结实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推进全市农业产学研一体化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落实农业现代化工程、实现农业产业化全省领先的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产业导向、稳定支持、联合协作、支撑发展”的方针,以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为目标,以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着力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突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应用和人才培养三个重点环节,加快推进农业产学研一体化,推动以科技型涉农企业为主体、以农业产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联合为基础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农业科技创新要素互动、优势集成的新格局,提高我市农业科技贡献率。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协调指导、服务保障的作用,打破部门、区域、体制界限,促进农业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创新资源、技术成果与资本要素的结合。

(二)企业主体与科研院所相结合。强化各类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加大研发力度,加强人才培养,主动吸收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其他技术创新要素,增强持续创新能力。科研院所要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依托,围绕市场和企业需求开展科研活动,帮助企业培养人才,向企业开放重点实验室、农业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资源,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多层次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重点突出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结合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把握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和方向,在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上取得新突破。科研攻关突出品种创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技术、农产品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农产品产地精深加工和防灾减灾技术集成;成果转化突出重大关键技术产业化;科技服务突出春耕春管、三夏、秋冬种等关键时节和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组织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实施重大农业科技产学研一体化项目30个,在生产、加工领域大范围转化应用科技成果20个以上;建立一批企业院士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涉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设立农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实现全覆盖;依托市内农科教资源,建设一批在支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培养农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提升农业智能化信息化等领域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产学研一体化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农业产学研一体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四、重点任务

充分挖掘我市现有的农业技术研发推广潜力,探索农业产学研结合的新思路、新模式,重点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项目,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形成规范、持久、高效的农业产学研一体化运作机制,加速我市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集聚,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一)加强农业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国内外农业科研院所来我市创办科研机构或分支机构,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科研院所的作用,建立农业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平台。扶持和鼓励我市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园区、农科教机构建立院士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综合实验室。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江海英才计划的意见》,市级财政对新批准建设的市区企业院士科研工作站和部级、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别给予50万元和50万元、20万元的建站补助。各县(市)也应按此标准予以补助。市重点建设16个农业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平台,即农作物分子育种实验室、粮油高产高效技术、蔬菜新品种选育及工厂化种苗技术、四青作物高效安全生产技术、设施农业(含养殖)高效安全可持续生产技术、蚕业生产新模式新技术、鲜食瓜果高品质高效益安全生产技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循环农业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新型农业机械开发、耐盐作物工程技术、花卉苗木生产及园林技术、耐盐绿化树种引选及造林技术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平台等。服务平台建设主体面向市内教育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和相关农业企业(基地),实行部门出台指南、主体自主申报、专家集中评审,合格者由市政府命名,并在市级科技发展项目安排和省级以上项目申报上予以倾斜。

(二)加强农业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平台建设。建立由市农委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农业产学研一体化项目管理平台,充分整合国家、省、市各类科技专项计划、科技攻关项目,向农业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平台倾斜。项目主要围绕我市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重点突出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现代种业体系建设、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智能农业、农机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物流、防灾减灾等领域,每年市级重点组织实施10项以上农业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各县(市)、区政府要依托项目平台,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建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重视项目的硬软件建设,在力量配置、资金安排上优先保证项目实施,做到“项目未动,资源先行”。在项目实施中,可按照“首席专家+创新团队+协作单位”的模式,组建项目实施团队,确定项目实施时限,督促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实施取得实效。

(三)加强农业产学研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农业网站、涉农科研网站建设及涉农杂志的编发工作,依托农业信息网、农业科技网和《农业》、《农业信息》等杂志以及涉农高校图书资料,建立集农业科技公共资源库、农业科技研发成果信息库等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完善农业科技成果、科技信息查询、科技知识网上培训等功能,逐步实现农业科技数据、科技文献、科技成果等各类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成为农业产学研一体化的信息集散中心。加大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与推广力度,加强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加快传感、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设施农业和畜禽规模养殖业生产过程监控、仓储农业有害生物识别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投入品监管等领域的应用步伐。依托农业物联网示范园区,重点扶持建设省内一流现代农业智能化信息化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在项目管理、平台建设、财政扶持上与服务平台建设同步。各县(市)、区也要加快县级农业物联网应用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四)加强农业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平台建设。将农业人才培养引进列入市级人才培养与引进总体计划,统筹推进。注重吸引高层次人才,大力引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人才、院士团队人才以及国家“”农业人才、省“双创”农业人才等高端人才。鼓励人才联合涉农企业,或自主创办农业科研开发与产业化实体机构。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聘请高校、科研院所的教授、学科带头人等担任企业兼职技术专家、技术带头人,建立研发机构,提高农业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产业人才发展312行动计划的通知》,对国家“”专家等高层次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来通创业,签订项目实施协议后,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和进度,市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给予200~5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支持;对农业创业创新人才团队,根据投资规模和项目进度,经评审,市财政给予500~1000万元的项目经费投入,市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给予团队成员总额200~500万元资金补助;对符合农业产业发展重点的创新型企业,引进实施重大创新项目所需,与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且给予10万元以上年薪,拥有2项以上发明专利的专业技术人才及1项以上发明专利的高技能人才,经审核,市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2015年,所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都要建有研发中心。鼓励引导农业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园区、基地等一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技术推广工作,提高农业生产一线人员的科技素养。市涉农部门配合农院每年举办一期学生就业推荐会,为涉农企业和学校搭建人才输送的桥梁。全力建设农业人才培养孵化中心、农业科技专家创新创业中心,同时发挥农院和沿江地区农科所的作用,培养实用型农业专门人才和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建立从市涉农部门选聘管理及技术专家到农院担任兼职教授、从农院选派基础及实用技术研究领域的教授到沿江地区农科所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机制,推动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吸收农院教师和沿江地区农科所科技人员参与到农业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建设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中,做到互相渗透、互相融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点,或实行定向委托培养,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农业产业化技术工人;引导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需求的全面对接。

(五)加强农业产学研一体化政策平台建设。立足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公益性特征,对推进农业产学研一体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市区农业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农业产学研项目符合市科技进步专项资金扶持范围的,由市科技局统一纳入评审。各县(市)、区要从税收、金融等方面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生产企业自主创新、合作创新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对产学研合作创新项目基地建设进行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

第5篇: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教师队伍;农业;收费

0 前言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研究生开始实施收费制度[1]。研究生教育从“公费”转向“自费”后,对研究生的经济压力增大。而农业院校中就业前景十分看好的热门专业相对缺乏,并且受田间试验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优质学生资源相对不足。面对研究生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和农业院校的学科特点,要发挥收费制度下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激励作用,还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管理教师、授课教师、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逐步提升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

1 加强研究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

研究生辅导员,既是研究生政治上的“领路人”、生活上的“贴心人”、学术上的“同行人”,同时又是主管部门的“救火员”[2]。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单位应进一步强化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具体措施体现在:

1.1 完善选拔,强化培训机制

近年来,随着廉政建设的深入和高等院校招聘制度的完善,用人单位能够秉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人,严把研究生辅导员的“入口关”。

但参加工作之后,很多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效果不好。分析原因为:纵向上,与到公司或企业工作的同学相比,研究生辅导员的工资收入与工作强度不成比例;横向上,研究生辅导员与同一个学校的本科生辅导员相比,各项考核指标都是针对本科生教育出发的,晋职晋级制度并不倾向于前者,而前者的来源层次又高于后者,造成了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态度悲观。作为农业院校,应该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学农、爱农教育;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专项培训体系,进一步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明确定位、健全考评制度

从工作定位上进行明确,将其从琐碎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研究生辅导员就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上。

管理部门应该认识到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业绩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应该有利于竞争氛围的营造、有利于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学科、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做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1.3 提高待遇、稳定队伍

目前,很多研究生辅导员想方设法进入到学校的管理部门,导致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变化较大,所以,学校应该从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例如,允许研究生辅导员参加教师系列的职称晋升,并在条件上有所放松,以稳定队伍。

1.4 改革工作方式

目前,多数学校都是按研究生的年级配备辅导员,因为学生的年级相同,同一时间段进行的都是同样的工作,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更集中。这种工作方式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导致辅导员与研究生导师接触不够。建议更改为,每名研究生辅导员负责若干个专业的所有年级的研究生,这样研究生辅导员可以对专业有更多地了解,与研究生导师有更多的接触,就可以根据专业特色、团队专长、导师特点有针对性制定培养计划,对研究生设计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研究生辅导员可以深入到学生的科研工作,真正做到学术上的“同行人”。

2 加强授课教师的队伍建设

2.1 教师引进和再教育制度建设

受地域、经济、工作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某些农业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的竞争力较弱,因此,农业院校更应加强优秀教师的引进和现有教师的再教育投入,以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战略的需要。

2.2 教学过程管理

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远不及本科生教学,特别是有行政兼职的老师和一些大专家授课的课堂,经常出现由于教师出差等原因停课的现象,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课程组建设,对课程承担模式进行改革,一门课程由多名同时教师承担,教师之间可以互相调整上课顺序;另一方面,一门课程由多人承担,每位教师的授课时数缩减,教师就会将自己的学术精华传授给学生,使课程教学的质量也得到提升。这么设置另外一个的好处是大幅度地压缩课程教学学时,用一个学期多一点的时间完成一年的课程学习,研究生就可以在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田间试验。对于一年一季的北方来说,农业院校中三年制研究生就有2个种植循环,田间试验得到的结论可信度更高。

2.3 考核方式

坚决杜绝教师以综述性论文的形式作为期末考试试题的形式,避免考试的随意性。解决方案是:对于公共基础课,要求闭卷笔试考试成绩所占比例高于80%,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闭卷笔试所占比例高于50%;每门课程的综合成绩还应该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实验技能、论文撰写、科研信息获取与整理等5项中的2-3项,使课程的综合成绩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能力,更好地与研究生的奖助学金评定挂钩,与研究生收费制度配套。

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培养要求导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坚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专业知识、独到的科研见解。为使导师适应新形势下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需要重新构建导师遴选指标体系,并加强对指导过程的管理。

3.1 导师遴选指标体系

导师的遴选指标体系应该包含指导教师的思想素质、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等,涉及到导师的职业道德、身体状况、业绩条件等各个方面。目前,面临研究生收费制度的改革,需要导师在生活上给予研究生更多地帮助,这就要求导师有足够的科研经费作为支持。

3.2 培养过程管理

首先,明确导师的职责,规范导师对研究生科研工作的指导,包括实验操作规范性教育、大型仪器使用培训、田间试验设计与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全方位对研究生进行指导。

其次,通过实验室安全教育及考核、研究生出勤、原始记录存档等措施,强化导师对研究生科研管理职责。

第三,通过开题、中期考核、科研、学位论文撰写等培养过程的管理,构建适合于北方高校的农学类相关专业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体系。

3.3 鼓励年轻导师到农业生产一线进行锻炼

学校应该从工作量核算、成果认定、职称评聘等方面,鼓励年轻导师和即将成为导师的青年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科研,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

3.4 改进科研成果分配制度

学校应对有研究生参与科研成果的排名和奖金分配进行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要求导师必须允许研究生参与奖金分配。

【参考文献】

第6篇: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实效性能力;双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209-02

引言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规划的提出与解决,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水平也有了进一步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的高效持续发展对农业科技、生产资料和产品供应质量及生产者素质所提出的更高要求,而这些高要求是传统农业推广体系所不能应对的。传统农业长期处于科技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三低状态,农民收入较少且增长缓慢;农业科技组织结构与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农业信息传播途径较少、农业技术推广水平低以及支持农业发展的资源和技术力量较弱等;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使得我们只能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进行弥补,自身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高等农业教育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和转化应用率,在科技组织与服务方面发挥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让我们看到了相关部门的决心和努力。十几年来,农业推广硕士经过教育指导委员会以及各培养单位的努力,成绩斐然,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整体还处于初创阶段,发展中还存在很多亟须解决与规范的问题。同时,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作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的新领域,在“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新一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下,以及其专业本身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增强专业实效性的要求下,其硕士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是一项值得深入探索与思考的课题。本文从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研究生实效能力的要求及现阶段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出发,全面探讨农科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这不仅对于丰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对培养服务于农村的实效性人才,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对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的要求

鉴于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有求真务实的特点,明确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是构建本专业培养实效性人才体系的要求。一般来说,新农村建设对此专业研究生的能力要求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理论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基层适应能力。这五种能力互相联系、有机结合,形成新农村建设要求下农业科技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理论研究能力。要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研究生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建构结构完整且高度开放的理论知识体系,提高农业理论研究能力和知识的转化应用能力,并应对农业现代化生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关问题具有相应的判断与决策能力。

其二,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研究生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把知识储备转化为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创新研发能力。要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研究生接受新技术,并把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并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研发新技术,推动农业科技的研发及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

最后,基层适应能力。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研究生更多地投身到县乡镇村等基层工作中,这就要求本专业研究生具备环境适应能力、挫折应对能力和压力承受能力等,联系各地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把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经济管理能力运用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

二、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自创立以来,经过数年的不断探索,办学思路逐渐清晰,管理机制逐渐完善,教学制度逐渐规范,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但在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生源质量相对较低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研究生的生源背景大多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中不乏调剂生,他们对学位的认识度不高,学习动机也具有多样性。出于对当前农业科技推广领域岗位工资、工作环境及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的考虑,研究生毕业后主动到基层岗位就业的意愿不高,因而目前的培养目标并不能完全符合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诉求。

(二)师资队伍不强,“双导师”培养体制具体实施困难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培养要求实行“双导师制”,也就是实行学校导师与校外(工作单位)导师联合培养。“双导师”制的具体实施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本专业硕士生校外导师培养的制度还不完善。如校外导师的聘请多倾向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但是这些人员的施教资格尚未统一标准。另一方面,生源背景多为应届本科生,少有相关的工作背景,对本专业的培养缺乏合理的认识。而且两年的学制也极大地限制了硕士生的理论学习时间和学习深度,当然在与校外导师接触的过程中也会表现乏力。

(三)课程教学不佳,应用型课程不足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研究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因此实效性能力的培养便是重中之重。当前研究生实践性课程设置较少,专业学位的特色没有突出,也不能完全满足研究生实效能力培养的要求。研究生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课堂教学方式,内容空洞泛化,某些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陈旧、不同程度地脱离实际和学习需求等问题,不利于实践经验的积累。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研究生更需要应用型课程,但是目前,并没有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应用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讲授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实效性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得研究生毕业后将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不足,无法体现自己农业高校硕士研究生的价值和优势。

三、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建设

(一)提高生源质量,增强培养目标针对性

在现今新农村建设和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农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时代赋予农业高校的历史责任。因此对于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首先要树立学生“服务三农”的教育理念,始终把科教兴农作为自己的第一社会责任。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型、经营型和管理型复合人才。提高生源质量,就要有选择严标准地招收学生,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接纳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教育。在招收研究生时不应只凭全国统考的形式考查,要全面了解本专业的职业诉求和取向,要有把自己培养成为新农村建设贡献终身的具有专业技能和实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提高师资力量,克服培养体制实施的困难

建设高等院校农科教师与校外具有农业推广和管理经验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向校内导师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更要向校外导师学习农业推广与管理的一线实践经验,使得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互相联合、共同指导、形成一支优势互补的强有力的导师队伍。同时,在学校层面也要设立不同知识体系的导师群,依据职业背景和职业领域知识体系选择主副导师。通过不同导师群的联合培养,使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研究生健康发展,达到增加知识储备和提升职业能力的目标,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三)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

鉴于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知识与技能并重。应着重在专业定位和课程设计中体现“以农为本”,可通过创办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营销、农村金融等特色学科。在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硕士课程体系中,应加大应用技术类的课程比重,增加选修课数量。本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要掌握高深的理论知识和理性的专业化思维之外,还要更多地培养自身的全面素质,特别是专业能力素质。课程设置上应学习美国跨学院联合培养的模式,开设关于环境保护、计算机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加大应用类课程的比重,加强实践学习效果。

此外,还应从教学设施设备等方面改进,采用多媒体方式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创新教学方式,加强与农业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为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学生实效性能力培养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农业企事业单位所提供的调研与实习机会为农业院校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同时,高校在培养人才的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获取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可以为相关农业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李阿利,郭时印,卢向阳,贺建华,应若平.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的设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唐仁华.胡承孝.汪华,美国农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特色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7).

[3]黄丹,龚炎长,任丹.农科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初探[J].价值工程,2011,(20).

[4]贺建华,王京京,欧百钢,江巨螯.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问题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9,(4).

[5]岳德鹏,黄月艳.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3).

[6]张蓓,万俊毅,文晓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1,(4).

第7篇: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范文

关键词:应用气象学;农业气象;农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06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援”的战略目标。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文件中要求高校“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思想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这就决定了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1,2]。应用气象学专业是大气科学研究和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气象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应用于农业、水文、航海、航空、军事、医疗等方面,是与相关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实践教学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必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3,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前身是农业气象学专业,尽管在1998根据教育部决定将农业气象专业调整为应用气象学专业,专业内涵拓宽,但农业气象方向仍然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气象学专业所在的应用气象学院也是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与生态学委员会挂靠单位[5]。针对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农业气象特色,我们对应用气象学专业农学类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一、应用气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科方向定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应用气象学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技术、资源环境评价方法,能够在农业气象、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产业工程气象、城市气象、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业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面向考研、出国和就业三个方向,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针对学生就业及科研优势,我们将专业的学科方向定位为:发挥农业气象的传统优势,把城市气象、交通气象、能源气象作为学科新的增长点,在设施农业气象、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精细农业气候区划方面成为优势的研究领域[5]。

二、更新课程体系,体现农业气象专业特色

作为全国农业气象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这就要求学校一方面要为基层农业气象发展培养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要为科研单位培养具有科研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在这种形势的要求下,我们每两年修订一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针对农业气象特色,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不仅强调学生对气象与气候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更强调对农业和环境知识的掌握,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农学类课程。我们不仅开设了植物生理学、农学导论两门专业方向课程,还根据农业气象不同的研究方向开设了土壤学、设施农业概论等选修课程,设置农业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环节,以加深学生对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农业生产知识的了解;在开设生态学、环境科学概论两门专业选修课的基础上,课程设置同时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开设气候变化与环境、生态系统碳循环等课程,向学生介绍全球变化及其环境相应方面的知识,满足学生今后在农业气象研究与服务中对各种知识的需要。通过相关农学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生物学和农学知识,为生物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气象灾害学等农业气象方向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农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构建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二元培养模式

1.专业实践技能的构成。我们将应用气象学专业农业气象方向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分解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研究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基本技能主要强化学生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室内操作能力,教授学生对农业生物的观察识别能力,同时让学生具备简单的农事操作能力。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从事农业气象业务的基本技能,如田间试验设计与数理统计能力、作物生产操作技能、农业气象观测业务要求的基本技能、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技能等。研究创新能力是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加强教学实践课程和科研训练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和农学知识与技能后,结合农业气象学研究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农业气象研究,训练学生的试验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农学类课程实践教学具有与其他学科显著不同的特点:以植物为研究对象,生命周期长,影响因子多;需要室内外试验相结合;需要较强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将专业技能培养分为课程实践和综合训练两部分。课程实践以校内基地为基础,根据课程内容确定实践内容,如植物生理学的植物叶片叶绿素提取与理化性状分析、农学导论的作物生育期观察、土壤学的土壤耕层构造分析等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实践了解课程内容,掌握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训练环节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出发,一方面我们开设专门的农业生产实习实践环节,以学校内的农业气象试验站、应用气象实验室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室为为依托,进行田间生产劳动与科技实践,由学生自己制定种植计划,完成农事操作和田间管理,进行农田小气候观测、设施环境调控、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等项目的观测与实施,完成实习报告、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另一方面我们走出校园,带领学生到基层参观学习,让学生们了解农业生产现状以及农业生产发展对农业气象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3.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监控作用。结合农业气象方向特色,我们制定实践教学大纲,要求实践教学分为基本型、提高型和研究创新型三个层次。其中基本实验项目应仅占所有实验项目的50%左右,年更新实验内容数达总数的10%,使实践教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立健全的书面记录和档案、统计资料,由专人分类收集和保管,由实验室主任进行检查、督促;建立包括各实践教学环节评价指标体系、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及时解决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实践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在遵循应用气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厚基础、强实践、多层面”原则[6,7]的基础上,通过对应用气象学专业农学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使学生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科研素质得到加强,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贡献,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名同学获得了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水利部水资源司、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主办“优秀湿地使者”称号,4名本科生分别在《干旱气象》、《北方园艺》、《江苏农业科学》、《安徽农业科学》等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4篇,每年都有多名同学获得学校暑期社会“三下乡”社会实践一、二、三等奖表彰,应用气象本科毕业生每年平均20%左右考取农业气象方向硕士研究生。通过对应用气象学专业农学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加强了学生农学基础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农业气象服务、生态环境调控、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提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专业高质量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6%,名列全校第一。

参考文献:

[1]于猛,单亦先,王绍兰,等.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5):126-128,139.

[2]李德平.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7,(4):75-77.

[3]郑有飞.“应用气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J].气象教育与科技,1999,49(1):30-32,35.

[4]景元书,申双和.应用气象专业建设的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2):65-66.

[5]江晓东,景元书,杨再强.突出应用气象学专业特色的农学类课程改革探讨[C]//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暴露论坛论文集(2010).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89-394.

[6]杨再强,申双和,景元书,赵小艳,江晓东.面向社会需求,应用气象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30.

第8篇: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范文

农业科研档案记载着科研院所的历史与今天,并将传承到未来。它记录了农业科研单位各个时期科研工作的存在与发展,包含科研准备阶段、实验阶段、总结鉴定验收阶段、成果报奖以及推广应用阶段的文件材料和原始数据。农业科研档案是农业科研院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农业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于服务农业有着重要意义。

1 农业科研档案的重要作用

1.1 农业科研档案的继承作用

科研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需要借助前人的成果和研究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大量的科研档案。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创新,可避免重复性试验。重复研究,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物力、人力、资金和时间,借助于科研档案能够系统、客观、完整和连续地反映出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展,由此避免研究工作的重复。建立集中统一管理下的分散式系统是农业科研档案较理想的管理模式。通过自动化、实时化、网络化档案管理,能使集中管理和利用有机结合,同时更有利于保护农业科研的知识产权,推进科研成果的交流、转化和应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农业科研档案的参考作用

一项科学研究有时候需要借鉴前人研究的经验与方法,而档案管理更重要的价值在于提供开发利用。将两者加以结合,可以更好的为科研工作提供辅助参考作用。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使有关部门在农业决策时更具连续性、科学性。广大民众,也可以通过信息档案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保证农业的科学发展,对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3 农业科研档案的凭证作用

农业科研档案是农业科研工作者在科研、生产、应用推广等工作中产生的,它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保密性。当农业科研知识权属发生纠纷时,鉴定过程较为复杂,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很大难度。农业科研档案便成为保障产权保护有利的凭证,这也是档案生命力和价值的另一种彰显。

1.4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将传统的手工及集中建档变为微机建档和经常性建档,可使档案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以便更有效地从事档案的收集、编研和建档工作;其次在档案采用上更方便快捷。档案资料的电子化更便于科技人员根据档案管理权限自行查询,实现多次利用,提高农业科研的效率。

2 如何做好农业科研档案的实体管理

2.1 农业科研档案工作的库房和设施要求

档案的实体大多是由纸质、照片和光盘等磁性载体组成。为了增加保存时长,档案库房应做好温湿度控制和调节,并有防盗、防火、防腐、防光、防有害生物和防污染等安全措施。照片和底片应放入专门的相片档案册,存放在背光暗处,避免阳光直射。光盘等磁性载体需要放入防磁柜中保存。

2.2 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建章立制

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六个环节。按照不同环节,分别制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档案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保密制度以及档案安全防护制度、档案员岗位责任制、档案库房管理制度等。

2.3 要把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评

要把农业科研档案工作列入本单位的发展计划,应把科研档案工作与计划管理、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紧密结合。每年从本单位科研经费总额中划拨出一定数额作为科研档案工作经费。把农业科研档案工作与科研考评、绩效挂钩。

2.4 分设专职档案员和兼职档案员

专职档案员负责制定实施细则和管理制度;及时提出对科研档案的管理要求;指导和监督单位的兼职档案员做好科研档案形成文件的归档立卷工作;负责本单位科研档案的接收、整理、保管、组织鉴定、统计、开发利用等项业务工作;按有关规定做好科研档案移交工作等。《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实行由科研课题(项目)负责人主持立卷归档的责任制,由科研人员负责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归档工作。在各科研部门、课题组设立兼职档案员,协助课题负责人完成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

3 新形势下建设数字信息化农业科研档案的措施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进步,农业科研资源的不断积累,新形势下农业科研院所对于档案工作质量与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农业科研档案数字信息化的出现,一方面可以增加实体档案的保管时长,对于原始载体的档案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为科研人员的借阅提供了方便。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管理有利于避免查阅、归还过程的错漏,而且在查阅过程中后台管理也可提供时时统计,一定程度上为档案员的工作提供便捷。科研档案信息化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

3.1 农业科研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措施

3.1.1 建立各环节的规章制度,使数字信息化档案的管理有章可循 科研院所在建立数字信息化建设时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技术规范。

3.1.2 配备基础设施 农业科研档案的数字信息化建设需要配备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计算机、扫描仪、刻录机、空调、加湿器、防磁柜、档案管理软件、缩微复印技术、OCR软件等。

3.1.3 选择管理系统 完成实体档案的数字化转化,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或研发一款管理软件对农业科研档案进行现代化保存、管理与统计、利用。

3.1.4 搭建两个平台 数字信息化档案具有开放性服务的特点,可修改,易复制,能删除给档案信息安全带来了挑战。原始档案需要妥善保存,所以在建立数字信息网络化平台的同时,需要一个脱机保存平台。使农业科研档案可恢复,真实性、完整性不受到威胁。

3.1.5 建设两个数据库 分别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与档案全文数据库。根据查阅权限来设置可查阅内容。即可以达到农业科研档案的知识共享又可以保护农业科研档案中知识产权不受到侵犯。

3.2 农业科研档案的数字信息化建设方案

完整的档案数字化建设流程包括案卷交接、档案整理、目录著录、档案扫描、图像处理、OCR文字识别、数字校对、数字质检、数据挂接、整理还原、案卷入库等环节。

4 结语

第9篇: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范文

关键词: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现代农业;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1-094-03

一、农业院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院校教师激励机制建设的目标指向都是基于普通高校人事管理需要,并没有从服务“三农”角度出发,突出农科特色和优势,并且过于僵化的激励体系缺乏多样性、公平性、人本性等问题都成为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一)激励缺乏多样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教师不仅有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生活保障的需要,也有较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社会尊重等方面的需要。农业院校没有认真分析不同年龄、层次和岗位教师的实际需求,忽视在年龄、职务职称、工作类别等方面差异化的激励效果。激励方式、手段单一,没有根据教师不同需求建立多维交叉的激励体系,导致激励效果不明显。如一些农业院校在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农业推广等服务“三农”活动时,往往采取给予交通补助、生活补贴等简单化的物质激励手段,而缺乏从工作成就感、社会认可程度、个人发展前途等多个方面进行高层次激励。

(二)激励缺乏公平性

个人收入与个人的贡献、业绩脱节,分配平均主义现象严重。在我国大多数农业院校中,主要以职称、职务作为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依据,教师无论贡献、业绩如何,同等级职称、职务者的个人收入差别不大,干好干坏一个样,抑制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和服务“三农”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着高等农业教育效率、效益的提高。另外,对比其他行业高校,目前农业院校教师收入水平总体偏低也直接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对重点学科重点人才的薪酬激励力度不够,直接造成高层次人才的流失。

(三)激励缺乏人本性

激励机制偏重薪酬制度设计,忽略对教师的人本关怀。农业院校考核激励机制原本是以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服务“三农”工作能力为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考核结果直接与奖励酬金联系在一起,至于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则无人过问,如在考核工作中忽视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职务晋升和访学培训方面普遍存在论资排辈现象,这样的考核机制缺乏人本关怀,必然导致部分教师工作态度不佳,工作激情减退,责任感降低。

(四)激励缺乏针对性

目前,许多农业院校教师激励机制都是借鉴综合性大学的经验,由于针对性不强,出现与普通高校同质化的现象。不论是农业院校内部,还是外部均没有建立充分体现以解决“三农”问题、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的社会服务职能的激励机制。教育部门在政策上对农业院校师资的聘用、进修、考核、职称、工资、奖惩等方面缺乏具体的规定,在很多方面仍然沿用普通高校的管理标准及考核办法。以职称评审为例,看重的是教师的学历与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对公开、授课时数、参加课题都有明文规定,而对参与服务“三农”的实践活动未做明确要求,再加上教师在校内教学负担较重,这也导致了他们更注重写论文或在校内理论研究,不愿或没有时间进行农业生产、服务培训等社会实践活动,远离了涉农教师应有的专业发展轨道。

二、农业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原则

激励机制设计的实质是要求农业院校管理者秉持“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的新理念,通过理性化的制度来激励和约束教师的行为,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谋求农科教结合,以实现我国“科教兴农”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面向农业院校教师的激励机制设计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农业院校要建立起一整套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又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师激励机制,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必须讲求激励机制的科学性,这就要求激励机制是建立在符合高等农业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与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激励机制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切身利益,在确立激励指标、制定配套政策、绩效考评等方面要考虑到切实可行,具备可操作性。农业院校是以培养农业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但大多数为非重点型大学,国家投入资金有限,资金来源渠道窄,办学经费普遍紧张,办学条件、教师待遇和其他普通高校仍有较大差距,这给建立和完善教师激励机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充分考虑激励政策的可行性,只求理论上的先进,而忽视可操作性有可能会导致在农业院校人事管理实践中遇到执行困难的情况。

(二)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

激励机制的效率和效果是通过系统化、制度化的激励措施得以维持和实现的,但这种激励措施必须通过人性方面因素才能起作用。因此,农业院校在构建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既要建立合理的行为规范和奖惩制度来指导教师的行为,同时制度设计也要体现人文关怀,被教师真心接受并积极履行才具有生命力,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三)公平性和绩效性相结合

农业院校在制定、执行薪酬奖惩等激励措施时,一定要体现公平性和绩效性,即要求激励措施的制定、执行要透明、公开,对校内所有教师一视同仁,按统一标准奖罚,不偏不倚;同时与其他行业的高校相比,给予教师的薪酬待遇要公平、合理,不能过低。另外,要积极探索构建科学、公平、合理的教师绩效考评体系,用客观、公正的指标去评价教师个人的工作情况,在一定时间内让绩效和奖酬之间的关系真实地表现出来,既防止平均主义,又避免“激励一批人、挫伤一批人”现象。

(四)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在学校管理中,必须做到物质与非物质的激励相结合,不但要充分考虑教师的物质需求,还要考虑教师工作上的成就感、工作成绩得到认可、工作具有挑战性、从事有发展前途的工作等非物质因素的激励作用,让教师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学校长远发展目标中,让他们感到有更大的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发展空间与舞台,切实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农业院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

1 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制。深化农业院校分配制度改革,前提是要积极推进教师岗位聘任制度,把教师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以及个人工作绩效挂钩,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其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应主要包括: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教师岗位设置及职务评聘办法;对于教学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相关岗位条件评聘教师职务,实行聘任制度和合同管理,享受合同规定的相关待遇;改变重理论、轻应用,重形式、轻效果的人才考核评价方式,将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的绩效(如农技推广)纳入职称评聘的条件;涉农学科专业实践性较强的教师,可按照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条例规定,再评聘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 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深化农业院校分配制度改革,关键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进一步规范岗位津贴制度的设计,建立短期激励与长期保障相结合的新型薪酬制度,客观公正评价教师的劳动价值;不断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鼓励教师、专家和农技推广人员通过专利许可、技术转让、合办企业等方式取得合理回报;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建立与工作业绩相联系、鼓励人才多出业绩的绩效工资制度。例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就按照广东省有关规定,制定出台了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以“实绩和贡献为依据、合理拉开差距”为原则,将教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工资两部分,按、科研立项、农技推广等工作量分配,实行全面绩效工资。

3 建立以解决“三农”实际问题、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的科技奖励制度。深化农业院校分配制度改革,重点是要积极探索适合解决“三农”实际问题和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方式,大幅提升农业院校服务“三农”能力。探索建立农业院校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科技人员流动合作机制,注重校政、校企协同创新,促进农业转型和技术升级。按照学校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通过自筹资金、争取政府资金或社会捐赠等方式设立服务“三农”奖励基金。基金建立后,学校定期对参加“三农”服务工作的教师、专家和农技推广人员进行评比,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集体或部门进行表彰奖励,以发挥科技奖励引导和激励作用。

(二)科学设计考评指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1 明确绩效考评的目的。农业院校教师绩效考评体系的设计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导向性,要以实现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目标服务为目的,有目的地引导教师、农业科技人员紧紧围绕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服务“三农”的根本任务,立足现代农业科技前沿开展研究活动。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增加绩效权重等手段引入竞争机制,营造竞争氛围,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三农”的能力。

2 设定科学的考评指标。考评指标的设定将对教师起着指引作用。指标的设定应科学、合理,否则会产生负面影响;考评指标的设定应全面、具体,且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农业院校的绩效考评指标主要包括:

(1)教学指标。教学指标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恰当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师生关系的融洽性等。由于学生考评、同事考评、上级考评和校外专家考评等不同主体考评侧重点不同,对于具体指标选择和权重确定也不同。农业院校可以根据农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建设发展方向适当调整教学指标及其权重,以利于学校绩效目的的实现;对不同类型和专业方向的不同,教学指标及其权重也应进行相应改变。对于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方面的权重;对于以下乡服务、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师,可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方面的权重。

(2)科研指标。科研指标包括论文、著作、课题、成果奖励、著作、专利、农业新产品等。考评内容包括论文数量及等级(国内国外刊物、SCI/EL/ISTP收录)、课题级别和成果奖励(部级、省级、厅局级、校级)、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农业新产品(动植物新品种、新农药、新兽药、新肥料、新农机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农业院校教师工作量是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农”工作数量、质量的总和,三方面工作各有侧重,对教师来讲缺一不可。因此,三者不能互相折算,尤其不能以教学、科研工作量来替代服务“三农”的工作量。

(3)服务“三农”指标。服务“三农”指标包括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和农民培训等。成果转让、技术推广直接体现在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农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和与政府、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强弱;信息服务、农业培训则体现在农业院校的专家、科技人员通过开办现场咨询会、技术培训班等形式向农民提供现代农业知识、技术支持等,这是服务“三农”考评中重要的权重指标。在当前国家鼓励教师深入基层、献身“三农”的背景下,更应重视教师对信息服务、农民培训的评价和认定。

(三)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师的高层次激励

农业院校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思想上认清教师不仅是管理的客体,更是管理的主体,将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教师个人的事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使教师看到只要不断努力,学校会为其不断提供上升和发展空间,这种自我价值、自我发展的激励是高层次的激励,所起的作用更加持久,同时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1 自我价值激励。高校教师是拥有较高素养的知识型员工,对他们而言,工资、福利等物质激励固然重要,但永远是第二位的,只有教师的地位、自尊、成就才具有永恒追求的意义。教师的自我价值激励,实际上就是使他们认识到其社会价值,满足他们对于工作成就感、工作成绩认可度、工作本身体现出重要性和负有较大的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精神需要。因此,农业院校管理者应为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通过立足产业需求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通过立足农民需求搞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培训,让教师切实担负起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推进农业院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对学校和个人事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