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父亲的病范文

父亲的病精选(九篇)

父亲的病

第1篇:父亲的病范文

作者/副总统

经常打电话给您

是想听听您的声音

您给了我最宝贵的生命

您是我最爱的人

总想找时间去看您

就想安慰您操劳的心

您拖着病体还闲不住

您是我最牵挂的人

每当我要留下来陪您

您总是说工作要紧

还说,要干好本职

谦虚谨慎,厚道做人

父亲的身影多么高大

父亲的教诲牢记在心

我们一起与病魔抗争

第2篇:父亲的病范文

父亲患上糖尿病已经8年了,去年冬天,我在给他洗脚的时候,突然发现他的脚部皮肤发黑。虽然父亲没有什么感觉,说不疼也不痒,可是我带他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这是足部发生溃烂的前期表现,要求马上住院了。

父亲入住糖尿病专科医院的外科病房,我陪床照顾他。我耳闻目睹病友们的患病经历,意识到糖尿病引发的足部疾病如此可怕。病房里其他3位病友都是多次入院。刘先生比父亲小两岁,被钉子把脚底板扎透了,本人还没有一点痛感,直到看见地上的血脚印才发现。郭先生患糖尿病有10年了,一直没有注意控制血糖,他的右脚好像裹了小脚,有两个脚趾由于溃疡已经切除。另外一只脚的第三根脚趾也已开始变黑,好像一只烂苹果。杜大爷则是因为糖尿病造成动脉闭塞症,做了截肢手术,现在只剩下了一条腿。而一切是从脚趾出现一个小水泡开始的,现在另一条腿也出现了早期溃疡,赶紧住院治疗。

4位老人的情况虽各不相同,但其症状都是糖尿病引起的坏疽。医生告诉我,他们患的都是“糖尿病足”,这是较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在初期仅表现为麻木、发凉、感觉减低、易受伤、浅表伤口不易愈合等情况,而后期则日趋严重。在该病的发病率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位居第一,应引起老年糖尿病人的高度重视。

虽然这4位老人多少都耽误了自己的病情,但是糖尿病足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它会出现一系列征兆,如下肢感觉麻木、疼痛,行走距离越来越短,有些病人即使坐着不动时也会出现疼痛、异常等感觉。糖尿病患者最好半年做一次足部和下肢血管检查,让医生看看脚部动脉搏动的情况,皮肤温度的情况以及脚的情况。

糖尿病病史在5年以上,同时有吸烟史的病人,是糖尿病足溃疡的高危人群,这部分人群应该高度重视对糖尿病足溃疡的预防,具体措施如下:

1.要严格控制糖尿病,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包括控制好一系列代谢异常的指标。

2.周围血管疾病和抽烟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应戒烟。

3.选择鞋袜非常重要,糖尿病病人由于神经病变的关系,对鞋子的大小已经没有明显的感觉,但小鞋容易损伤脚部皮肤,所以选鞋“宁大勿小”;还要选择没有接头的,柔软的袜子,也不能太紧。

4.洗脚时温度不能过高,糖尿病病人洗脚水的温度不能高于35度,但病人自己可能感觉不出水的正常温度,所以洗脚前,需要家人帮忙试一下水温,或者用温度计测量一下。

5.足部皮肤的保护,局部神经病变可导致糖尿病人特别是老年病人足部皮肤粗糙,呈砂纸状,容易龟裂,出现伤口。每晚洗完脚后可以涂一些滋润皮肤的乳液。

第3篇:父亲的病范文

据悉,参加这次会议的各界代表有来自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卫生法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及河南省卫生监督所等中央和地方的相关领导及专家学者,作为一名在基层农村工作的乡村医生,年已65岁的刘杰老先生为什么会受到这次研讨会的邀请,并在会上作了长时间的发言?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随后采访了刚从北京回来的刘杰老先生及其家人。

目睹现实 滋生梦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医生是最为稀缺的一种职业。对于那时的农村老百姓来说,生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请不到医生看病。许多人患了小病,就是因为得不到及时诊治而白白丧生。

这样的情景,对于当时刚刚14岁的刘杰来说,几乎成了渗入骨髓的痛苦记忆,因为他亲眼目睹了当时年仅40岁出头的父亲,因患原本不应致命的病却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早逝的过程。也就是从那时起,“长大学医,为人治病”的愿望,根深蒂固地埋在了刘杰的心底。

因为忙于生产队的工作,时任生产队会计的刘杰做一名医生的愿望暂时搁浅了,但他心中“悬壶济世”的梦想一直没有放下。几年后,这个愿望通过一个在外村教学的本家哥哥的引荐得以实现。他被一位在当地赫赫有名的老中医陈五星收为学徒。陈五星老人沿袭了民间中医带徒学医的那种简单却很有效的方式――让他一本接一本地背诵医学典籍。2年左右的时间,他背熟了《药性赋》、《汤头歌》和《脉诀》等一些枯燥但相当重要的中医典籍。后来刘杰说,那个时候下功夫背诵的这些书籍,终生受益不尽。

“合作医疗” 惠泽乡邻

后来,转到学校当了几年教师的刘杰又被派到村合作医疗组工作,这是刘杰全身心地去做一个好医生的起点。贫寒人家出身、喝家乡井水长大的刘杰,从那时起,就把大半生的光阴,交给了保障乡亲们的健康事业上。

刘杰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就是要让老百姓都能看上病、看得起病。村民们每人半年上交三毛钱的医疗费,就能解决一般常见病的诊治问题。但是,当时一些常用药品的供应问题却很严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医生没有了药,行医看病当然就没有了意义。”面对这种情况,刘杰决定“自力更生”,解决这一实际问题。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那片广袤的黄河滩地上,很多中草药都可以采集,一些难以采集的药物还可以通过老百姓收集,采集不到的,就自己种植。很快,刘杰这一自给自足的想法得到了村干部和村民们的大力支持。大队还专门给合作医疗组划出2亩地,用来种植中草药。

1973年,医术、医德皆名闻乡里的刘杰被封丘县第二人民医院(现封丘县黄陵镇中心医院)聘去,坐诊于该院中医门诊室。刘杰在医院工作的6年,经他看过的病人不计其数。不少人为找他看病未到上班时间就排队等候了。生于贫寒、长于困苦的刘杰感同身受地了解乡亲们求医的艰难,所以,他开处方时就特别注意用最便宜、但却有效的药品治病,千方百计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杰渐渐意识到:在医院给病人看病其实并不比在村里方便。他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些应该立即就地抢救的病人等颠簸了十几里路赶到乡医院时,已经恶化了,甚至有些还因为这把命搭了进去,一种深深的内疚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他甚至觉得到医院坐门诊其实是个错误的决定。

说到这里,刘杰老先生陷入了沉思,而正在干家务事的老伴儿则接着说:“那时候,每个星期天回家,他都会一遍又一遍地擦他那个小药箱,擦完后便坐在那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呆呆地望着那个宝贝药箱。刚开始我还说他:‘擦啥呀,你现在又不用。’后来,我也就不说了,我看得出来,他是想重新背着药箱走村串户……”

1979年,刘杰辞掉了在封丘县第二人民医院的工作,又回到了村卫生所,继续过起了充实而又忙碌的村医生活……

淡泊名利博爱四方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后,因为大环境变了,合作医疗制度在许多地方陷于瘫痪,刘杰所在的村卫生所也解散了,心里烦闷的他又被封丘县第二人民医院及尹岗乡中心医院聘去坐中医门诊。其实,刘杰打心眼里不愿意过去,但在当时,一心希望能够维系“治病救人”心愿的他也只有这样。在两所医院轮流坐诊不到两年,他便离开医院回了家,并借钱在村里开了个中医诊所――他依然放不下他的那些父老乡亲。

农村医生大都是“全科医生”,中医、西医,外科、内科,甚至妇科、儿科、眼鼻喉科都得兼顾。20多年来,刘杰结合大量的农村临床实践和农村的现实状况,在用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中风)及妇科病和肠胃病方面,积累了许多可圈可点、切实可行的医疗实践经验。

几年前,本村管姓家中一个71多岁的老太太,因中风引发偏瘫,没有钱治病。儿子不在家,他女儿找到刘杰求诊并说明了家里的情况。刘杰来到老太太家细心把脉、问诊,给这位老太太开了十几副中药,服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前后花费300元左右,就基本上把偏瘫治好了,一个原本躺在床上几乎成了“植物人”的老太太,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了。

“其实,用中草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病号,大多数都能收到很好的疗效,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都有明显的改善,最起码能够下床走路了……这在大医院里,光住院费就让这些家境不很宽裕的农村家庭无法承受……”刘杰再一次阐述着他的“让父老乡亲花最少的钱治病”的行医理念。

刘杰说,医为仁术。尽管人们对他的医德医风有口皆碑,但他对名利却看得很淡泊,因为他觉得这没什么,治病救人,本来就是他的职业。刘杰还说:“过去的民间医生讲的是‘穷人看病,富人花钱’,其实这句话对于现在,也有一定的道理。”邻村一个妇女,患了一种很难治的病,辗转几个大医院,花了两万多元,大夫都异口同声劝她回家“想吃啥吃啥吧”,万念俱灰之际,在亲戚的介绍下,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刘杰。刘杰给她用了一个多月的中药后,竟然有了起色。根据病情调整方子后,又让她用了两个多月的中药,结果,她居然康复了。因为家里已经被她的病拖累得家徒四壁了,刘杰免去了她一大半的药费。

从刘杰的家人口中,记者还了解到:这些年对那些贫困户和五保户,他看病几乎不收钱。每年春节前,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儿媳回家过年时,总会看到他在年底盘账时拿出一沓沓厚厚的未付钱的药单,然后极认真地把那些药单整理一遍,从中挑出十之七八,划一根火柴慢慢地烧掉――几乎年年如此。每次他都自言自语:“唉――他们都很穷啊。再说了,账不过年……”

国家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之后,刘杰又把自己的个人诊所换上了“大山呼村卫生所”的牌子,肩负起了为全村父老实行“新农合”的重担。

岁月无言 登高向远

风风雨雨的行医生涯消耗了刘杰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岁月毫不留情地在他脸上雕琢了一道道沧桑的痕迹;陪伴在身边的老药箱也在妻子不断的缝缝补补中逐渐地老去;但岁月唯一无法改变的是他对患者、对父老乡亲的赤诚之心。

2005年10月2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华中医药学会等部门举办的“全国中医药中医名医品牌战略论坛及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刘杰作为来自农村最基层的唯一代表应邀参加了这次全国中医药学术会议。鉴于他在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中所作出的贡献,刘杰与到会的几十位中医药专家、教授一起,被这次“中医名医品牌大会”授予“全国中医名医”称号,并颁发了奖牌和证书。

2006年7月底,第七届张子和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医药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刘杰再次受邀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

前不久,河南省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刘宏兆提出的建议国家实行“乡镇医生执业资格(简称乡医)”的设想,经本刊报道后,引起了相关领导及社会的关注,为此,本刊和《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等有关单位,准备组织召开一次有关乡镇医生执业资格问题的研讨会,刘杰老先生作为受邀到会的唯一一位乡村医生代表,再一次莅临人民大会堂,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会上以自己亲身的经历和体会,作了长达十余分钟的发言。在发言中,刘杰谈的更多的是他周围的父老乡亲们“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言辞间透露着一股浓郁的忧虑。他在发言中说:

第4篇:父亲的病范文

因为饮食问题,我经常和父亲发生激烈的冲突,任凭我耐心解释或哭着哀求都无济于事,父亲最后用“不让我吃,干脆让我饿死算了”来结束我们的争执。面对父亲痛苦而愤怒的样子,我宽慰自己说“百孝顺为先”,还是顺着父亲吧。

每次看着父亲大口大口地吃西瓜、甜点等这些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无异于慢性毒药的食物,我都忍不住想流泪。父亲的病情在药物控制和饮食影响下忽高忽低,给他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眼睛因为血糖长期不稳定而出现了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看着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我的心在痛和恨中备受煎熬。

父亲在饮食上不节制,但在用药上却费尽心思。他不肯去大医院治病,却总是偏听偏信那些广告上宣传的药或打听来的偏方。每次我劝他,他不是说“偏方治大病”就是说“没吃怎么知道好不好”。再急了就说是我们当子女的怕花钱。“病急乱投医”,我理解父亲的心情,怕惹他生气,也只好依着他。

有一次,父亲听说省城出了一种新药可以根治糖尿病,就一定要去买。我劝他: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根治糖尿病的良方,这药肯定是骗人的,非但治不好病,说不定反而有害健康。他不听,执意要去,我只好陪他去了省城。我有个堂姐在省医大附属医院,我和父亲先去了她那里落脚。听说我们是来买根治糖尿病的药,身为教授的堂姐当时就把我拉到一边,生气地说:“老人不懂,你知书达理的也不懂?这种骗人的东西你也信?!”我一下子委屈得哭了:“我没办法呀,劝也劝过了,他就是不听,只能依着他了。”

第5篇:父亲的病范文

从小到大父亲在我的眼里,是一个严厉、严谨、勤劳、纯朴而又是和蔼可亲的,作为一家之主,上有老下有小,父亲用他勤劳的双手支撑着。

父亲从小在家里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大姐,下面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弟弟是排行老小,也就是家里的称呼我们的“小爹”,听父亲讲奶奶在父亲还没有和母亲结婚时就去世了,上面的大姐也出嫁了,由于爷爷脾气不好,也从来不管家里的事,家里的重担很早就落在了父亲的身上。听父亲经常讲起奶奶去世前也是一身的病,全靠父亲来回奔走看病拿药,那个时候交通不发达,基本都是步行跑几十、几百公里外的地方去给奶奶拿药,无奈奶奶最终还是抛下一家老小离开了,能想像到当时的父亲是多么的艰难,每当父亲谈起,听起来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转。后来母亲来到这个家里和父亲一起撑起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长嫂如母这个词深深的能体验到父母亲的身上,父亲用他厚重的肩膀挑起家里的重担,父亲的妹妹和弟弟在父亲的帮助下也相继成家立业,但是父亲的担子还是没有减轻,因为还有我们兄妹四个,需要他抚养长大成人,还有我的爷爷,即便是爷爷不好那也是父亲的父亲,父亲对爷爷是从始至终可以称为孝子,因为这些是我从小到大看在眼里的,也是外人评价出来的,虽然我们有“小爹”,就是我父亲的兄弟,但是他从来没有管过爷爷,直到爷爷葬礼的那天“小爹”都没有出现参加,爷爷的病是半身不隧,卧床几年父亲从来都没有嫌弃过,直到照顾到病老,记得有一年因为爷爷住院,大年三十父亲还陪爷爷在医院住院,那时我们几个还小,放鞭炮都没有人敢放。爷爷有他这样一个儿子也算是他老人家的福气,走的时候是安祥的离开的。希望天堂的爷爷能保佑父亲健康长寿,安度他幸福的晚年生活!

从小父亲在我的眼里都是坚韧挺拔、什么大风大雨都能经得起的父亲,父亲是做生意的,从小都是东南西北的跑,为了这个家真的是太辛苦也太容易了,记得那个时候我还小正在上初中,父亲有一次出差,在车上碰到小偷,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和几个小偷打了起来,父亲受伤了,父亲凭着自己的那一点微薄的力量保护了自己,但是全车上的人却亲眼目睹没有一个人敢动或都眼睁睁的看着父亲和几个小偷在搏斗,我不敢想当时的情形,想着真的很想落泪,假如当时万一有什么闪失,父亲将是怎样一个惨样,想想真的很后怕,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倔强人,当时有多么危险,那个时候小也就没有想那么多,现在想来觉得父亲当时是多么愚味,当时如果万一出事,家里的人该怎么过下去!就是这样一个父亲让人欢喜让人忧!

第6篇:父亲的病范文

我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从懂事起,就经常见父母为些小事吵架,我烦透了。参加工作后,我庆幸终于逃离了那个让人烦心的家。

去年冬天,母亲给我打电话,说父亲病了。我赶到医院时,看到父亲身上插着几根塑料管子,样子很痛苦。父亲看见我,只是惨然地笑,母亲却一个劲地流眼泪。我把母亲叫到僻静处,问父亲得的是什么病,母亲哭着说是胃癌,已到了晚期。那一刻,我觉得天旋地转,猛然就对母亲喊出一句话:“还不是你吗?总是和我爸吵架,这下可好,我爸被气病了,看你还和谁去吵!”母亲吃惊地望着我,嘴巴蠕动了几下,什么也没说,只任凭眼泪恣意流淌。

我气急败坏地跑到父亲病床前,父亲一把抓住我的手,说:“你妈不容易,我得了这要命的病,把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她为了能给我挣点医疗费,白天趁我睡觉时,就去给人家做钟点工,晚上她又来照顾我。一个多月了,她从没脱过衣服睡觉,困了就趴在我床前迷瞪一会,真是苦了她。”

我看见父亲眼里充满了对母亲的无限愧疚。父亲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真不应该那样说母亲,母亲心里不知有多难受!

父亲的病情在不断恶化,家境已困窘到了极点,再也支付不起巨额的医疗费。父亲知道家里的困境,说什么也不治了。母亲安慰父亲:“钱的事你别操心,只管安心养好病,我还攒着一大笔私房钱呢,这下可派上用场了。”父亲凄惨地对母亲说:“别胡说了,你哪来的私房钱,你这是在安慰我呢。”我一想也是的,母亲一直没工作。前几年,全家就靠父亲挣那点工资生活,还不够家里的日常开销,母亲不可能有什么私房钱的。但为了能治好父亲的病,我也跟着母亲对父亲撒谎:“我妈不但有私房钱,而且还不少呢,我亲眼看见的。”父亲苦笑了一下,再也不说话了。

那天中午,母亲递给我一个存折,说:“去银行取了吧,给你爸交医疗费。”我接过存折一看,竟将近3万元!我愣住了,原本以为母亲只是随便说说骗父亲的,没想到母亲真藏有私房钱。母亲见我僵在那里,对我说:“你还愣着干什么呢?快去取吧,给你爸看病要紧。”

然而,父亲的病终于没能熬过去。有一天,医生告诉我和母亲,说父亲快不行了。我和母亲虽然有着足够的思想准备,但听到医生的话,仍感到巨大的恐慌。母亲哭得跟个泪人似的,我竭力劝慰着母亲,但自己的眼泪也情不自禁地往外流。

那晚,我让母亲回家去休息,自己留在医院照顾父亲。刚想睡一会,就听到父亲猛烈地咳嗽起来,我赶紧轻轻为父亲捶打着后背。父亲停住了咳嗽,微微睁开眼,拉住我的手艰难地说:“孩子,你现在已经长大了,我也能安心地走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妈。她虽然脾气不好,可没有一点坏心眼,我欠你妈的太多了,想还都来不及了。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你妈啊!”我赶紧对父亲说:“爸,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也一定会对我妈好的,你放心吧。”父亲喘了口气,接着说:“还有一件事,现在非说不行了,我攒了一笔私房钱,存折就放在咱家衣柜的底层中,那是我给你妈攒的养老钱,现在先不要告诉你妈,等我走了后,你再拿出来交给你妈。”我再也忍不住了,抱住父亲号啕大哭。

2天后,父亲走完了短暂的53个春秋。安葬了父亲后,我在衣柜里找父亲的私房钱,却怎么也找不到。母亲这时进来了,平静地告诉我:“傻孩子,你那天取钱给医院交的医疗费,就是你爸的私房钱。他呀,竟瞒了我这些年,要不是我整理他的衣物,还真不知道他有私房钱呢。”我惊异地问母亲:“那是我爸留给你的养老钱,你给我爸交了医疗费,怎么不告诉他呢?”母亲依然平静地说:“等到那边见到他,我一定会告诉他的,那时再好好和他算总账,绝对不能轻饶了他。”

第7篇:父亲的病范文

1990年,__的父亲被检查出右侧脑梗塞,随后,病情不断加重,语言不清、行动不便、性格孤僻等症状越来越明显。父亲原本是家里的顶梁柱,平日里性格爽朗,和蔼可亲,他在家时,家里总是欢声笑语。而突如其来的疾病改变了这一切,所有的家庭重担落在母亲和兄妹五人身上。俗话说:“病起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那时的__,治疗脑梗塞尚无良方,只能靠吃吃丹参,充充血管,来延缓脑梗塞病情的蔓延。母亲不会骑车,__和大哥、二哥用自行车驮着母亲,访遍了__当时比较知名的内科专家,请教了赵志奎等许多老中医,查阅了许多有关脑梗塞方面的资料,希望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使父亲的病情得以好转。经过大夫的积极治疗和家人的精心护理,父亲的病情逐步好转,尤其是肢体活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又可以在长青路的树荫下看到__的父母一起散步的身影,有时他们还抱着年幼的小孙子和邻家孩子嬉戏。__和兄长们总算松了一口气,疲惫的脸上显出了久已不见的笑容。

谁知好景不长,6年后,父亲的病情又严重起来。1996年8月份的一天深夜,父亲躺在床上休息,突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嘴歪眼斜,还拼命地咀嚼自己的舌头,弄得满口淌血。__见状,连忙用毛巾塞进父亲嘴里,以免他继续咀嚼舌头,造成更大的伤害。但是,又害怕引起窒息,只好抽出毛巾,用手指抠开父亲牙齿,让呼吸系统保持通畅。父亲不自主的咀嚼还在继续,__的手指很快就被咬破了,手指上的血和父亲的血混在一起,染红了枕巾。十指连心,痛彻心扉,可是再痛也抵不过对父亲的孝心爱意,他坚持着,支撑着,直到“120”救护车呼啸着赶来。

父亲住进了医院,以后的两个多星期,他一直处于昏迷之中。通过脑部ct扫描显示,他的右脑血管大面积梗塞。如不及时救治,将会留下不可逆转的脑损伤,甚至可能发展成为植物人。当时,父亲全身插满了输子,吃饭、喝水、大小便,完全不能自主。__和兄弟们轮流陪护,时刻守候在父母身边,与他们共度难关。两个星期里,__从未脱下过衣服睡觉,脸来不及洗,胡子来不及刮,整个人憔悴得不成样子。可是,每次回家做饭,双手都洗得干干净净,米淘过多次,菜反复择洗才能下锅,生怕父亲吃得不卫生、不可口。也许兄弟们的真情感动了上天,病魔再一次退却了。两个星期后,父亲转危为安,恢复了神智。

体力和肢体的恢复是漫长的,也是艰难的。经过两周卧床,父亲体内的大便已干结成块,依靠他自己怎么也拉不下来。__怕父亲由于排便用力造成脑血管壁破裂,便清洁双手,戴上薄塑料手套,用手指小心翼翼地将硬块的大便从父亲体内抠出。父亲通畅地排完一次大便,成为__和家人们最快意的事情。此后的两个多月里,__和兄弟们轮流地架着父亲,在人民医院内科病房楼道里一步一挪地做着肢体恢复活动,开始20分钟一次,后来增加到40分钟。回到病房,他们还要给父亲用开水烫脚,做腿部按摩,请理疗科大夫为父亲做理疗。天道酬勤,这话一点不假。三个月后,父亲用自己的双脚走出了医院的大门。虽然不像以前那么稳健,但和其他脑血栓病人相比,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

__的家庭并不富裕。那时,大哥、二哥已经结婚成家,家庭收入主要依靠父亲、母亲和他自己。按1996年的工资水平,全家工资加起来,1个月也不超过2000块钱。父亲出院后,除单位报销一部分费用外,家里还要承担很大一部分医疗费。为了让父亲增强体力,需买一些营养品滋补身体,一个月下来,家里的收入所剩无几。1997年1月,__结婚了。之前,家里给他爱人的订亲礼是1000块钱,这对于那时已经是“万里挑一”的年代而言,确实是有点寒酸了。就是到现在,家里还看着10年前家里买的17寸海信彩电,家具还是10年前的简易木质沙发和床铺。直到20__年搬家时,才添置了一张餐桌和一台冰箱,那是为父亲吃饭方便、卫生才买的。除了这些,家里没有更多的摆设了。这些东西,摆在130平方的房间里,整个屋子显得很空荡。可是,这里面有和谐的家庭,有慈祥的父母,有和自己一样孝敬父亲的妻子和儿子,__觉得很充实,很幸福。

第8篇:父亲的病范文

何任教授是我的父亲。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快一年了,可他的音容笑貌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案桌上一直放着父亲前几年写的一本书,书名叫《诗意流年》。这不是一本学术专著,而是父亲在七十四岁高龄时授课坐诊,忙里偷闲写就的一部回忆平生的自传作品。书写得亲切有趣,言笑晏晏间读来如沐春风。这是一个与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迥然不同的人文世界,一位满腹诗书的学者,以为人生之喜怒哀乐皆可以诗发之,故有了这不输于他诸多医学专著的“诗意流年”。

好书万卷读非多

1921年1月11日,父亲出生于杭州的医学世家,我的曾祖父、祖父都是当时杭州城的一代名医。从小的耳濡目染和祖父的教导,使父亲逐渐认识到:医者父母心,仁心是学医的根本。为此,熟读《汤头歌诀》等医学经典固然重要,更需要博览群书、杂学旁收。年纪稍长,他开始阅读《红楼梦》等章回小说和林琴南译的整套外国小说。中外优秀文化中所包含的人文底蕴,涵养了他的精神世界,陪伴着他的行医生涯。

1937年,十八岁的父亲思虑再三,决定坐小货轮赴“孤岛”上海求学。船上那一夜,父亲跻身于一群贩运蔬菜的苦力小贩中,矇眬睡去,忽然惊醒,只见“当头一轮圆月,满耳涛声,青天碧海”,竟想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句子。在这样兵荒马乱、前途未卜的岁月里,父亲仍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坚定地追求心中的理想。抵达上海,父亲顺利考取了“新中国医学院”的二年级插班生,每天过着“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生活。他节衣缩食,大量阅读中西医书籍,如《伤寒论》、《金匮》等校注,以及张崇熙编的全套西医基础和临床护理书籍。父亲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精神,稍有闲暇,便到四明医院跟老师学习西医诊断及注射,还到设在辽阳路的平民施诊所实习施诊。

父亲从不主张不问世事的读书,不赞成读书人活在自己的天地里。他直面国土沦丧,曾慷慨激昂地写出了“喋血腥旗谁砥柱,丹心劲草托长虹”等诗句。毕业后父亲在浙西南一带行医。是年,衢州等地因日军大肆进行细菌战而造成疫症流行,每天都有病人死亡的情形。父亲心急如焚,怀着对侵略者的仇恨,他查阅了大量资料,结合何家独特的临诊经验,与当时驻在龙泉的一个国际医疗队合作,救治了不少病患。他还针对不明原因的头痛、高热等症状,创制出退热解毒的“青苏散”,请当地药铺按方制作,价廉效高挽救生命无数。

心诚行正,君子比德于玉

2009年8月,时年89岁的父亲被高票评选为全国首届“国医大师”。喜讯传来,记者们纷纷赶去采访,当时父亲刚刚在医院动过手术,老人特意换上正装,在病房里接待他们。一个多小时的谈话,父亲脸上始终保持着亲切的笑容,一一回答记者的提问。最令记者感动的是,放在面前的茶杯,稍喝几口,老人便会起身给他们续上热水,每次都要用双手捧到他们的面前。记者由衷赞叹:真正是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啊。

玉,石之美者。刚正不阿、温润朴实,这正是父亲一生品行的最好写照。1957年父亲任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在当时政治气氛下,他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保护了好几位教师免遭厄运。1966年开始的“十年浩劫”,作为浙江中医学院院长的父亲,首当其冲。但虽“身在缧绁之中”,他始终坚守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节操:坚决不承认凭空捏造的罪名;坚决不写诬陷别人的材料。若干年后,当有人问父亲:“以前中对您老批斗的一些学生,现在也在有关机构中工作,您老对他们如何看待?”他笑笑说:“30多年前,他们还小,还幼稚,为时潮所迫……”

父亲常常引用荀子的名言“养心莫善于诚”勉励自己,他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心诚行正”。六十余年的从医生涯,经父亲之手治愈的病人数不胜数。许多病人多方投医无效已经绝望,经父亲诊治后,又妙手回春。当病人千恩万谢时,父亲却往往真挚地说:“我不敢说已彻底治好了你的病,但只要坚持服药,一定可以带病延年。”他认真面对每一位病人,辨证施治反复斟酌用药。他的处方一般不会超过十五六味药,也很少用价格昂贵的药材。患者一般每天花十几块钱的药费就够了,疗效却非常显著。

因为过于操劳,父亲一生几度罹患重病。在多年与疾病的抗争中,他一边坚持工作,一边以身试药,结合前人的经典医论,摸索出中医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方剂,如“脘腹宁”、“消癥丸”等。特别是探索出较完整的治疗肿瘤的独特药方,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的学生们,造福更多的病人。

怀着兼济天下的理想和筚路蓝缕的实践,父亲毕生为中医学的发扬光大而奋斗。焦灼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举步维艰,1984年、1990年先后两次由父亲发起和参与呈书国务院,陈述制约中医药发展体制上的缺陷,希望中央建立和加强中医药管理系统。“十老上书”、“八老上书”,均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省市相继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92年,父亲拿出自己的积蓄10万元,建立了“何任中医基金会”,用于奖励在中医教学、科研、临床等方面有所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几年前四川汶川大地震,父亲毫不犹豫地交了1万多元特殊党费用于救灾。去年,父亲在住院的前一天还坚持要去坐诊。我们都劝他身体不舒服就不要去了,可他老人家却说:“病人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预约到了一个号,我不去的话,他们会多么失望。”他拖着病体坚持为病人诊治完毕。他生命的最后几天中,躺在病床上气喘吁吁地对我们说:“我走了以后,不要把花圈摆放在楼道里,不要影响邻居们的正常生活。”父亲用自己的方式,默默而坚定地践行着“心诚行正”的人生信条。

一蓑烟雨“任”平生

父亲非常认同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做人理念。他这一生,经历过颠沛流离,也享受过太平盛世,还几度重病。尽管如此,他都能心胸开阔地面对世间的一切。

第9篇:父亲的病范文

6岁的他拖着鼻涕眼泪望着众人把母亲抬走,小小的他,还不知道失去意味着什么,从此,他只觉满眼都是父亲刚强的身影。每天早晨,父亲蹬着叮当作响的破旧三轮车到村口载客,傍晚回来做好热腾腾的饭菜爷俩一起吃。他不知道父亲是如何熬过那些星星闪烁的夜晚,他只知道身边有父亲那火热的胸膛便什么也不怕。

愁苦的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他很争气,学习用功。父亲每天拼命地蹬车,过早苍老的脸上却总是含着笑意,因为他分明看到了儿子光明的前程。而这一切却被父亲突如其来的病改变了。实际上,父亲早就感觉自己的脚不对劲了,但是贫穷的乡下人哪有闲钱看病呀,再说,这双脚还要挣钱供儿子上学呢。直到实在坚持不住,父亲才到镇医院开了点药。从此,每天晚上,他都打上一盆温热的水给父亲洗脚,看着父亲开始变得乌黑的左脚,他瞒着父亲向村里人借了2000元钱。父亲终于在他的说服下去了县医院,然而,钱花光了,病没有得到控制。父亲的脚趾开始溃烂,当五个脚趾全都露出白骨的时候,父亲再不肯让儿子给自己洗脚了。可是,真相终于没能瞒过11岁的他,他再次向乡亲们借了6000元把父亲送进了市医院。

父亲的左脚必须截肢,花费是两万,否则生命难保。他听着医生的话钝重地砸下来,只是低着头,咬着下唇。他要保住父亲的生命,他只有父亲,父亲是他惟一的亲人,是他生活里惟一的依靠,他说就是磕头,也要给父亲磕来两万元。朴实的父亲听了,泪水湿了眼睛:“儿子,咱不能总求人。”说这话的时候,父亲已经有了主意。在儿子上学的时候,他用家用的尖刀和酒精一刀一刀地砍下了左脚趾……

没有人知道父亲是怎样忍住了那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也没人知道父亲是在何种力量的驱使下对自己举起了尖刀。当他放学走进家门看到昏睡的父亲时,完全吓傻了,他把父亲送进了医院。

父子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伤口愈合后的父亲开始拖着残脚继续蹬车,父亲要让儿子无忧无虑地读书,不少人都争坐这辆载满深情和痛苦的车,只为给父子俩多一点钱;但是,命运仿佛故意为难这对父子。父亲余下的脚跟又开始溃烂并且蔓延到小腿,父亲再一次给自己实施了惨烈的手术,用锯条割下了整个左脚……这一次,父亲疼昏过去了。醒来的时候,父亲已经躺在县医院的病床上了,他再一次救了自己的父亲。

安了假肢的父亲再也不能蹬车了,他看着父亲崭新的假肢,父亲摸着他的头坚定地说:“好儿子,我可以做一个手摇的三轮车去收破烂。为了你,爸爸会和以前一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