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第1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角色定位;策略研究

家庭是幼儿出生以后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微系统”,父母是家庭中与幼儿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为亲密的两个角色,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有着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温情滋养与细心呵护,同样也不能缺少父亲的参与。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曾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中,父亲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三字经》中曰:“养不教,父之过”,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便肩负着巨大的责任。纵观历史长河,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发生着些微变化,从最初作为一家之主的“严父”,到权威逐步瓦解的“慈父”,亲子之间由“上下级的权威”关系慢慢走向“民主平等”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对父亲这一角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父亲的职能也由单纯的“精神领袖”或者“养家糊口”走向了全方位、多功能对子女和伴侣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的角色。如何正确确立父亲这一角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位置,是目前我们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父亲角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成长教育的起始阶段,尤其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早期的家庭教育对未来儿童人格塑造、认知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亲能够帮助孩子确定自己的性别角色。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处在幼儿阶段的儿童会产生“恋父情节”和“恋母情节”,基于对父母权威的崇拜,他们逐渐从与自己相同性别的父母身上获得性别的认同,而模仿是幼儿性别认同的主要方式。男孩子可以在父亲身上学习到男性的基本行为模式,有利于培养男孩子坚强刚毅、进取和拼搏之心,女孩子则可以从父亲身上了解到异性的特征,获得与异往最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父亲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父亲粗犷的爱,是孩子认识力量的源泉,父亲的男人气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源泉;父亲的广阔视野、丰富的知识,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源泉;父亲在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间,含蓄地传递着对子女的关爱和影响。”国内外的不少研究也显示,由男性带大的孩子在智商水平上会更高,在学校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更容易取得成功。父亲能够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有一项研究显示,父亲跟子女接触的时间越多,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就会越强。五个月大的婴儿跟父亲接触和互动较多,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会表现出更好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有更多的语音回应。此外,还有研究显示,跟父亲接触比较多的孩子,会有更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在成人后会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心,而这些都有利于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父亲在幼儿的成长教育当中具有独特的贡献,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然而当代现实生活中,父亲的角色定位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在角色功能的实现上存在“缺失”

在当代社会的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性问题,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身体上的缺失”以及“心理上的缺失”两种情况,前者主要是指由于离婚分居或者死亡而导致的父亲角色在家庭中的缺位,而后者主要是由于父亲工作繁忙或是个人意识的欠缺而未尽到父亲在家庭中应当尽到的职责。无论是哪种情况,父亲角色缺失的家庭孩子会较少或者无法感受到父亲的关爱,而父亲会表现出不参与或者较少参与孩子的教育以及生活照料。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幼儿家庭中父亲参与幼儿的教育程度要远远低于母亲的参与程度,其中有22.2%的家庭,是父亲作为家庭中教育幼儿的主体,而47.5%的家庭是母亲担任教育幼儿的重任,而在生活照料上,父母之间的参与程度悬殊更大,有46.5%的家庭是主要有母亲来照顾,只有6.6%的家庭,孩子主要由父亲照顾。可见无论在子女的教育方面还是在生活照料方面,父亲所承担的比重都比母亲要低很多。在健全的家庭结构中,父亲的家庭教育职能和养育职能存在“缺失”,对于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家庭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而言,这种“缺失”就更为明显。近些年,全世界的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欧美国家的离婚率长期居高不下,如今亚洲的离婚率也有接近欧美国家的趋势,中国的离婚率连续七年递增,另一个数据显示,离婚后的子女抚养权,只有10%交由父亲抚养,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单亲家庭的幼儿面临着父亲“缺位”的现实。

(二)在角色观念的认知上存在“误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父亲对家庭角色的分工存在着认识上的偏见和误区。其一,很多男性家长始终认为教育和抚养子女是母亲应当做的事情,而父亲更应当扮演“养家糊口”“在外挣钱”的角色,这种传统角色分工的观念在广大农村地区就尤为突出,因此不少留守儿童只能常年在母亲或者隔代长辈的陪伴下成长。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传统的男女分工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当更多的女性走出家庭步入职场,也就同时意味着家庭内部的职责包括抚养子女和料理家务应当成为男女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其二,大多数的男性家长对于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缺乏认识,认为父亲的职责就是为家庭提供经济基础,父亲对子女的关爱更多的应当体现在物质上的支持,而不是教育和陪伴。2004年,天津的一项关于父亲角色认知的调查显示,仅有28.3%的父亲知道“父亲带大的孩子更加聪明”,25%的父亲完全不知道自身对于儿童教育的作用,只有23%父亲能够说出自己的言行是儿童的榜样。

(三)在角色行为的扮演上存在“极端”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的教养方式往往出现两种极端,要么是“漠不关心”要么是“独断专制”,前一类型的父亲更多的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之中,奔波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很少关心子女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亲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对子女也缺乏必要的要求,听之任之,放任不管。而专制型的父亲则常常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去命令和操纵着子女的一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子女,态度冷漠,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期望高,宽容少,限制多,温情少。相关研究显示,父母对子女采用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增多,其子女越可能多地表现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特征。而且由于经常遭到拒绝,子女自我接纳程度减低,易产生自卑、无助、不安全感。相反,在情感温暖的家庭中,如果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情多的子女,成长后会表现出更加稳定的情绪、有较高的安全感、适应能力强,相应的自信心以及自尊感也会比较强,容易形成比较健全的人格。可见父亲极端的角色定位和教养行为直接关系到幼儿日后的人格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温情民主的父亲形象在家庭生活中并不普遍,究其原因,与整个社会的外部经济和文化大环境有关,同样也与父亲自身的个人素质和教育观以及儿童观息息相关。

三、父亲角色定位存在问题的根源探析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社会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的多元化以及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的颠覆,父亲角色的定位存在着功能实现上的“缺位”,认识观念上的“误区”,以及行为方式上的“极端”等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呢?笔者试图从社会因素方面,家庭因素方面以及个人因素方面寻找原因。

(一)社会因素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两地家庭、外地务工家庭以及单亲家庭等新型家庭模式产生。激烈的社会竞争,物价上涨,高昂的教育成本和生活压力让父亲这一角色不得不背负着经济的重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养家糊口”当中,此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批的农民改变了以往在家种田的生产模式,进城打工成为了很多农村家庭获得经济入手的重要来源,进城务工这部分人群,在城市虽然拥有了一份工作,但相应的医疗、住房以及子女教育等问题尚未得到相应的解决,巨大的生活压力常常使一家人分居两地,养育子女的责任便更多地由母亲承担,“父亲”已然成为了家庭中的“隐形人”,成为了电话那头一个遥远的“问候者”,成为了一年偶尔回来几次的“远方客人”。然而留守在家中的母亲或者隔代长辈,受文化素质和教育理念方面的局限,也无法很好的意识到自身是父亲和子女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对于城市的家庭而言,由独生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家庭模式也由亲子关系为轴心向以夫妻关系为轴心转变,也这就意味着,她们在婚姻上更加注重夫妻双方的感情和个人的感受而不再为了孩子或者生存而迁就,因此离婚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家庭教育缺位也日益普遍。不完整的家庭结构让父亲难以尽到应有的职责,对于完整的家庭而言,社会大众的传统思想和舆论导向也认为父亲应当更多地投入到家庭生计当中,而对于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

(二)家庭因素

费孝通教授曾经说过亲子关系与夫妇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这两种关系不能分别独立,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也以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这是三角形的三边,不能短缺的[1]”,另有相关研究发现,母亲对父亲的支持,会影响到父亲家庭教育的实现,那些受到妻子鼓励的父亲会觉得自己更能够当一名好父亲,因此,一个家庭中的夫妻关系直接会影响到父亲角色的实现,夫妻关系的质量会影响父亲与孩子直接互动。[2]有研究显示,从儿童出生6个月到18个月,父亲的婚姻满意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母亲的婚姻满意度也从怀孕到产后两年存在下滑趋势,这也就意味着夫妻间的关系在幼儿刚出生到幼儿出生没多久这段时间处在比较紧张的时期,这与有了孩子之后父母亲所面临的经济压力、照料孩子的压力、新的家庭责任以及父母亲双方所面临的角色转换和角色分工相关。中国目前的幼儿家庭,在角色分工方面,很多母亲喜欢大包大揽,主动承担起家庭教养的责任,对父亲参与幼儿照料和教育子女缺乏信心,,对父亲的育儿行为不能够有耐心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和鼓励,这种默认的角色分工让父亲不自觉地成为了家里的“甩手掌柜”;另有一部分的家庭,母亲除了担任照顾家庭的责任以外,还忙于职场,奔波于职场和家庭的妇女对父亲在家庭中照料和教育子女方面便有了更高的期待,她们希望无论是在外工作还是在家养育子女都应当是两人所共同承担的事情,如果父亲在家庭职责上无法满足母亲的要求,会直接影响到夫妻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到父亲角色的实现。

(三)个人因素

在幼儿家庭中,初为人父人母的夫妻双方都面临着角色的转换问题,女性除了当好妻子之外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位好母亲,对男性而言同样面临着要学习如何从一个丈夫的角色转化成一个父亲。如果说十月怀胎和婴幼儿的哺育能够让女性顺利的完成母亲角色的转换,那么对于男性而言,如何当好父亲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在很多的幼儿家庭中,绝大多数的父亲并没有意识到父亲角色对幼儿成长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教养观和亲子观。即使有些父亲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教育方式不得法等问题,很多父亲采用专制甚至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子女,结果使得父亲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遭受的挫折之后的父亲很难能够继续投入到家庭教育当中,并默认自己并不擅长照料子女,因此父亲面临着难以确定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位置,即便确定的自己的位置也难以实现。

四、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策略

(一)建立社会父职教育体系

绝大多数的父母在成为父亲母亲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亲职教育的培训,事实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父职教育已经较为成熟并值得我们借鉴,比如美国的全国父亲网络从1985年就逐渐发展起“父方支持方案”,通过“父职课程”的有效实施,来提升父职教育的目标。台湾地区的“爸爸学校”也旨在通过课程的传授教导父亲如何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和使命。我国父亲缺失现象非常普遍,但是相应的父职教育体系并不完善,针对我国农村和城市地区的父亲角色缺失现象,政府首先应当在社区街道以及农村留守儿童聚居地建立父职教育培训机构,由专业的亲职教育专家和培训人员进行培训,帮助父母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与子女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如何处理亲子之间的关系等等。除此之外社区街道和农村村委会还可以联合当地的幼儿园和小学,多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一家人的感情,定期开展父亲或者母亲交流大会,共同分享育儿经验。尤其对于单亲家庭或者贫困家庭面临的经济和情感上的困境,政府要给予帮助。在法律方面,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明确父亲的职责维护父亲的权益,并通过法律的形式来保障亲职教育的有效实施。同时,整个社会要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和价值导向,重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改变以往传统守旧的观念,呼吁全社会参与到亲职教育中。

(二)发展和谐良好的家庭关系

“父亲关系是家庭的根基,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枝叶”,家庭是建立在父亲、母亲和子女三者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最佳作用,父亲的缺失对母亲而言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对于父亲长期在外的家庭,母亲会相应的承担更多照料子女的责任,对于母亲而言,她不仅要学会如何尽到一个母亲应有的职责,还应当学会如何在父亲缺失的状态下满足子女对父爱的渴望,正确引导子女健康成长,并协调子女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做好两者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对于离异的家庭而言,母亲要帮助子女正确面对离异问题,不要因为夫妻之间的感情而影响到父亲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要帮助子女学习如何与父亲和谐相处。在父亲意识薄弱的家庭中,母亲要从怀孕开始就鼓励父亲参与到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并帮助父亲增强教养子女的自信心,帮助父亲认识到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夫妻双方应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彼此的家庭分工,相互协助,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三)促进父亲角色的自我成长

“所有角色的内涵,都是由特定的时代和具体的生活方式所赋予的”,[3]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这也就意味着父亲这一角色也要不断调整来适应社会的要求。促进自身不断成长,从不胜任到胜任,从不成熟到成熟,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父亲角色是自我成长“为人父”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外在要求。对于父亲而言,他们要不断的提升自我,在观念上首先要解构原有的守旧思想,对自我的角色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赚钱养家,还要意识到教育子女不仅仅是母亲的责任,父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发挥父亲的教育职能,父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育儿观,在子女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子女形式正确的性别角色意识,父亲要在尊重子女的基础上采用民主温和的教养方式,“自由”而不“放纵”,“威严”而不“专制”,通过与子女的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满足幼儿对父爱的渴望,给予儿童发表自己想法和看法的权利,尊重儿童的意愿并科学的加以引导。即使工作繁忙或是无法与子女一起生活,父亲也要尽自己所能,抽出时间积极投入到亲子活动和亲子互动中,无论是否在子女身边都要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给予充足的关爱。

作者:刘艳珍 宋晓晓 单位:山东英才学院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生育制度.费孝通文集.第四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60.

[2]李燕.父亲参与及其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5)18—20.

[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第2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父亲 家庭教育 儿童

自2013年暑假开始,综艺频道热播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引发了收视热潮,性格迥异的孩子,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使观众们在笑过之后开始反思现代社会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之前备受非议的“80后”一代逐渐组建家庭并为人父母,他们能否胜任“爸爸”“妈妈”这一新的角色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节目热播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的一系列思考:长久以来的父爱缺失成为中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原因何在?怎样的家教方式是科学的?父亲是否应该参与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来等等都成为人们热议的教育话题。

一、父爱缺失――中国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在第一期“爸爸去哪儿”的第一站,我们印象最深的画面就是孩子们离开妈妈后大哭大闹的场景,面对孩子们的嚎啕大哭,爸爸们绞尽脑汁,但依然手足无措,一脸茫然与无奈,不知道怎样去照顾孩子。这就折射出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父爱缺失:与孩子沟通少,不了解、不会照顾孩子,因此,当孩子走出家门,远离母亲之后,问题频发。五位星爸一开始的表现也反映了在中国家庭教育中,父爱缺失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多数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是外出挣钱养家,在家的时间比较少,教育孩子自然而然就成了妈妈的责任。或许正是在我国这种传统思想和观念的作用下,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参与得越来越少,甚至渐渐淡出了家庭教育,对自己的孩子知之甚少,对育儿更是一无所知。

二、不可或缺――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在传统家庭教育观念长期影响之下,我国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相对于母亲而言,总显得不如母亲那么重要,孩子也总是更依恋、亲近母亲。然而,越来越多探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研究表明,父亲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与母亲不同的独特作用。土耳其阿狄家庭教育暨康复中心心理研究人员加利斯撰文称,从出生到入学前是子女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包括心智、情绪、及适应周边环境的能力都在这一时期养成,而父亲在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还指出,以协助子女人格成长而言,包括子女在智力、情绪表达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的成长,一位尽责父亲对子女的照顾较母亲对子女的照顾可增加25%―30%的正面成效。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现代家庭的父亲既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要责任,又要扮演好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角色。

我认为,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亲和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孩子成长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二者同样重要。母亲情感细腻,在生活上可以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在亲子游戏中,母亲更倾向于和孩子玩较传统的、带有语言和教导性色彩的、非剧烈性活动的游戏,因为出于安全和健康的需要,母亲往往过多地限制孩子的活动。从母亲那里,孩子学会了同情、善良、关心他人等方面的情感体验;父亲则倾向于与孩子展开形式各异的不同类型的游戏,游戏形式更多变,更具刺激性。另外,父亲往往偏于理性,从父亲身上,孩子们可以形成独立思考、果断、自信等品质。由此可见,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东西截然不同。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没有父爱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常表现出自卑的情感素质和性格特征,这类儿童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抑郁、孤独、任性与依赖行为等较为普遍,有些心理学家将其称为“缺乏父爱综合征”。这一点,在“爸爸去哪儿”节目第一期中林志颖儿子小kimi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一离开父亲就会大哭,做什么事情都要父亲陪同,直到在第一期节目快要结束时,小kimi过分依恋的行为才有所好转,能够离开父亲,跟小伙伴一起去完成任务了。

我认为,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角色不容忽视,对于女孩来讲,父亲参与到家庭教育可以为女儿提供一个最初的与异往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以致影响到她以后的婚恋观。许多研究证实,5岁前失去父亲的女性,难以了解男性如何生活及其与女性的区别,并且在青春期与男往时,常常会表现出焦虑、羞怯、无所适从。而对于男孩来说,父亲可以为其提供男性的榜样,通过观察、模仿父亲的语言和行为,逐步树立做个“男子汉”的价值观。相反,从小父爱缺失的男孩往往缺乏攻击性,在性别角色中倾向于女性化的表现――过分依赖、喜欢非刺激性的活动等。这也是许多学者建议加大力度培养幼儿园男教师,弥补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男性缺位造成的性格缺失的主要原因。

三、父爱回归――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事实上,“爸爸去哪儿”这一节目热播之后,公众呼声最高的就是现代家庭教育中的父爱回归,众多网友大呼,父亲们理应参与到家庭教育当中去,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确,通过节目的播出,人们认识到了我国家庭教育中父爱缺失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爸爸们的表现和孩子在一期期节目中的成长变化,我们也看到了爸爸们可喜的成长:他们越来越了解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会照顾孩子,爸爸们相互取经,对育儿越来越感兴趣。我走访调查后也发现,许多“80后”的爸爸在看完节目后,纷纷表示自己之前做得不够,以后一定多多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去,因为节目让他们发现育儿也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事实证明,只要用心,每个父亲都会是一个合格的好爸爸,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也是不容撼动的。我也走访了几个家庭,爸爸们都表示看完节目之后意识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失职,纷纷表示努力改正,这或许就是“爸爸去哪儿”节目的教育意义所在。

鉴于此,笔者呼吁家庭教育中父亲们的积极补位和归位,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需要,与孩子共同成长,做合格的好父亲。

参考文献:

[1]陈亚鹏.家庭教育要想好,父亲作用少不了[J].青年教师,2005(6).

第3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父性教育 留守儿童 人格发展 重构

新时期,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农业现代化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也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民工潮”的背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调查了河北、山东、云南、广西、贵州、甘肃六省农村地区的2000多名留守儿童,对其生活与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指出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约15.1%、近1000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有4.3%的留守儿童甚至一年连父母电话也接不到一次,一年电话联系一到两次的有885万,3个月通话一次的有1519万。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冷冰冰的事实,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生存境地。此外,据建设部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流动人口”课题组对上海、广州、成都、郑州等11市的调查统计,在这11座大城市31.7万流动人口中,农村男性占71.90% ,农村女性占28.10%,男性是女性的2.5倍。可见,留守儿童更为缺乏父亲的关爱与教育。

一、父性教育定义

所谓父性教育,主要是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实施或提供具有父性角色特征的教育活动,它是与温柔、宽容的母性教育相对的,其具有果断、勇敢、幽默、自由等特点。而父性教育的缺失,就是指家庭教育过程中,父亲的教育角色由于意识方面或行为方面的限制而隐退或放弃。

二、父性教育的重要意义

父性教育同母性教育一样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儿童健康成长必然的需求,同时也是平衡母性教育的重要角色。

(一)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因素

家庭原本就是夫妻组成,父亲作为家庭中的重要角色,代表了父亲这一角色的全部人格与特性。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缺乏了任何一方,家庭教育都是不完整的,是有偏颇的。

(二)儿童健康成长必然的需求

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和谐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陪伴。父性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一种必需品,它能给予子女力量,赋予子女安全感,能影响子女的性格和性别角色,更重要的是能影响子女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建构。

(三)平衡母性教育的重要角色

父亲与母亲性别角色不同,因此教育方面的特色也不同。以阴阳五行来说,母性属“阴”,是一种“地文化”与“坤文化”,相对来说普遍是慈祥、温柔、感性、亲切的,对子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性别特征,母亲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胆怯、拘谨、限制、脆弱等共性,需要父性的平衡与调和。父性属“阳”,是一种“天文化”“乾文化”,父亲果敢、自由、强健、理性,可以调和母性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同时汲取父性、母性的养料,才能秉承天地和谐之气,达到感性与理性美的统一。若缺失了任何一方,人性发展都是不完整的。当今社会很多孩子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主见,缺乏创新,越来越多的男孩子有女性化倾向,这很大部分都是父母教育不平衡,父性教育缺失造成的。

三、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的缺失现状

外出务工家庭中,很大一部分是父亲外出务工,这些父亲多数学历较低,他们在子女的教育方面观念不科学,对子女的教育缺位,外出务工后对子女的关爱不足,导致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现象。

(一)父亲教育观念错误

一些留守儿童的父亲认为自己外出务工是为了给子女更好的生活环境,子女的教育问题完全可以交给学校或者母亲,所以他们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外出务工,而几乎放弃了对子女的教育。即便是在家时间,也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而是忙于其他。

(二)父亲教育角色缺失

留守儿童的父亲在外出打工之后,很少回家,有时甚至一年都无法回家一次,而且很少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子女,对其进行教育。因此他们对于子女可以说是“零教育”,而其本身也并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子女。

(三)父亲关爱形象不足

很多留守儿童的父亲会将外出打工所得寄到家里,但是对于子女的生活与学习情况不闻不问,久而久之,“父亲”这一形象在留守儿童心中逐渐淡化,父性教育更是无法实现。

四、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

父亲外出打工,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与人格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影响了留守儿童坚强与勇敢的人格品质形成,影响了留守儿童自信与和谐人格品质的形成,也影响了留守儿童性别角色的正常发展。

(一)影响留守儿童坚强与勇敢的人格品质形成

父亲是对孩子进行积极情感教育的重要来源,父亲在家庭生活、游戏、户外活动中,与子女交往,能够诱发子女的快乐感与幸福感。尤其是带领子女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能够锻炼子女的体能,培养强化子女对外界刺激的感觉,培养子女勇敢、坚强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素养。而那些留守儿童很小便与父亲分居两地,缺少父亲的关爱与教育,受到的是母亲特有的女性性格或者祖父母那具有老年人年龄特点的影响,因此可能会比较多愁善感,或者孤僻、斤斤计较。纵观留守儿童群体,男孩多缺乏男孩的大大咧咧、豪情壮志等性格色彩,唯唯诺诺,胆怯内向。而留守儿童中的女孩也多因为缺乏父亲角色形象的影响而有着对男性不全面的认知。现实生活中,很多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时总是会退缩,遇到挫折时难以树立勇敢坚强的心态,甚至到了今后长大成人,也难以形成坚强与勇敢的人格品质。

(二)影响留守儿童自信与和谐人格品质的形成

男性与女性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男性显得更不拘小节,有男子汉气概,做事果断勇敢,而女性一般娇小,做事思前想后,容易犹豫不决,有父亲参与进去的家庭教育,孩子更容易接受男性特质影响,显得更大气,尤其是男孩子,有父亲的陪伴会更自信。留守儿童多为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的孩子,他们的家庭条件比较艰苦,本身就有着不自信的特点,加之缺乏父亲的影响,更容易不自信,甚至自卑。

(三)影响留守儿童性别角色的正常发展

心理学者认为,个体在幼年时期就开始分别向“男性化”或“女性化”方面分化,并表现出了性别定向的趋势。学者们同时强调,个体的性别定向不是先天具有的, 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并且确信无疑地指出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父母起着不容忽视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男孩子更受到了父亲点滴影响,父亲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气质风度所体现出来的男性的阳刚之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男孩子,使其具有这方面的发展倾向。而对于女孩来讲,父亲是她生命中的第一个异性。孩子成人后的性别行为和婚姻关系也更多地受到早期与父亲关系的影响。

五、留守儿童群体父性教育的重构建议

父性教育对于留守儿童群体是不可或缺却已然缺失的,这十分令人痛心,也十分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重构建议,强化父亲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日常联系。

(一)强化父亲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

父亲作为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是不可或缺的。针对当前留守儿童家庭父性教育缺失的现状,应该从根源下手,强化父亲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比如,学校可以对留守儿童父亲进行科学教育观念的灌输,使其正确认识到自己教育角色的重要性,社会上也应该改革一些户籍制度,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跟随父母一同生活,而父亲自身也应该加强学习,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于子女终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更多地去腾出一些时间,抽出精力去教育子女,影响子女。

(二)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日常联系

即便是父亲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切实地陪伴子女成长,也要与子女加强日常联系,让子女能够感受到父亲教育角色的存在,感受到父性教育的魅力。尤其是现在的通讯手段比较发达,父亲在工作之余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QQ等途径加强与子女的联系,使子女感受到父亲依然在身边陪伴他们成长。在联系的过程中,父亲应该加强关爱与教育,使子女的家庭教育保持完整的状态,人格发展才能更为和谐。

六、结束语

前段时间,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热播,获得了高收视率的同时,也使人们反思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父性教育的缺失,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与现象,需要留守儿童父亲、母亲、学校乃至社会的全方位努力,共同解决这一问题,为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雷芳.不同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

[2] 李晓敏,袁婧,高文斌,罗静,杜玉凤.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

[3] 陈小萍.父亲缺失下留守儿童的学绩、情感体验及其农村父职角色[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

第4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单亲家庭 教育 幼儿成长 影响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家庭是人成长的港湾,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单亲家庭作为特殊的家庭结构出现于社会之中,单亲家庭对幼儿的成长有如下影响:

1.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单亲家庭的幼儿往往生活在消极的家庭中,气氛压抑,缺少父亲或母亲的疼爱,容易形成性格孤僻、偏激、焦虑等性格特点,会使其形成对人很冷淡。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幼儿无法接受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生活境地。特别是看到其他小朋友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幼儿就会想到以前自己也这么快乐过,现在的生活很痛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感。长期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子女性格会像父亲,长期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子女的性格会像母亲,这对以后的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对幼儿身体心理的影响

对幼儿的教育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幼儿与父母要多接触、多沟通,对其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亲家庭的经济收入会减少,生活水平会逐渐降低,父亲或母亲会很忙,营养会比正常家庭的幼儿吸收得少,影响其健康发育。由于父母离异,幼儿不得不被迫放弃以往的习惯和态度去适应新的生活,只能选择双亲中的一个,从此组成单亲家庭,这种由内到外的改变,会使幼儿对父母情感上的依恋造成伤害,所以单亲家庭往往会对幼儿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单亲家庭的儿童由于经历父母的争吵,家里压抑,气氛不和谐,长期以来幼儿对父母的依赖感降低,开始怀疑自己的父母,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其他小朋友的父母好,使幼儿开始困惑、迷茫,当这种不良心理得不到及时的缓解时,幼儿可能会出现不健康的个性特点。

3.对幼儿群体交往的影响

单亲家庭使幼儿的心理受到创伤,对父亲或母亲态度蛮横,不亲切,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也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尤其是在中国,很多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不准离婚后的一方探视,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幼儿看见其他小朋友在父母面前玩耍,他们会更加伤心,加之其他小朋友的耻笑,会让他们的心里更加恐惧与别人交流,与小朋友的关系处得不好,有的会讨厌父母,并会认为社会不公平,对自己太残忍,严重影响其与人交往的态度。

4.对幼儿学习的影响

第5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

一、家庭的一般情况

1.从家庭的经济收入来看

由于我园是双语中心幼儿园,里面有哈族,维族,回族,东乡族,藏族。家长的家庭收入比较稳定,以接受调查的家庭为例,家庭收入都比较稳定;另外,许多孩子的家庭中还有老人资助。大家都非常重视其子女的教育,稳定的经济收入为家长开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从家长的学历及职业来看

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家访表明,我园幼儿父母亲的学历情况是:父母亲是大本文化以上学历的不是很多;父母亲是大专以下文化学历的居多。

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部分父母亲是则克台首钢或伊钢的工人,俣农民还是居多;在政府上班的人较少。搞个体的比较少。这个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亲的学历层次一致,说明了父母亲的学历同其职业相对应。

由于家长一般都在则克台范围内上班,不用花费很多上下班的时间,且大部分孩子都是和同父母居住在一起,因此说:家长是有能力、有时间进行家庭教育的。

二、家庭教育观念

从现状我发现:家访结果显示,希望子女将来做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的家长占多数,虽然只是在则克台这样一个小镇上。以家庭智力投资为例,尽管有的家庭经济收入并不十分富裕,但是对于智力投资并没有手软。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经在尽自己的可能。家庭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双休日对孩子进行辅导的各类兴趣班(包括舞蹈、围棋、英语及绘画和乐器类)、还有购置书籍磁带,以及家庭电脑等等。

在家庭教育内容上,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子女的学习上,而有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培养,一些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法制教育,也有一些家长平时能注意与孩子一起玩。有的家长溺爱孩子,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家里的自我服务性劳动是被动的,有的家务劳动是被动的。

我发现,在家庭教育类型中,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表扬鼓励、耐心说理”。在这些家庭中,家长虽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但却有家长认为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顿、全家人不理他、罚站、关在家里不许出去”等。这说明,有半数多的家长教育孩子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不成正比。

此外,虽有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他们的表现却是:每天即使有一段相当长的业余时间,但把它用在孩子身上的很少,或者即使在一起也没有多加引导,家长平时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做家务、看电视报刊、参加文体娱乐等活动上,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三、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

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妈妈,其次才是孩子的爸爸。这可能与父母亲的工作和生活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生活的关系,孩子在家里与妈妈的关系较为亲密。家访表明,有的孩子乐意接受母亲的教育,有的孩子乐于接受父亲的教育。且,家长会或学校要求家长参加的活动,母亲是主要参与者。这都说明家庭教育孩子目前主要还是依托于孩子的母亲。作为孩子母亲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更大程度影响了孩子的品质,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但是应该清楚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父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性格的形成、智慧的培养、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四、家庭环境是教育的基础

在紧张忙碌的节奏中,丰富活跃家庭业余文化生活,是提高家庭现代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影响包含了与教育相促进和相矛盾两方面,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基本保证。

家长主动参与教育的意识薄弱,觉得我交了钱,你们是老师,这孩子我管不了,全交给老师了,处于被动的状态。

由此可见,加强家园联系,提高认识,增强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赢得家长的配合,对于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和建议

1.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

正确的教育观,是每个家长具有全面而长远的素质教育意识,特别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家庭充分认识到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一旦当它与孩子的学业发生矛盾时,这个重心又发生了位移。

家访表明,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尽快成才,但是这种成才观念经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在许多家长看来,人才就是掌握高深学问的专家学者,从而忽视了在各行各业中数以亿计的有道德、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

2.家长尤其是母亲要不断充电

周末、假日,街头经常能看到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不辞劳苦地伴送孩子去参加各种辅导班,使孩子们能够从幼儿园之外多渠道获取知识,助他们一臂之力。但是,有的家长整天督促孩子,自己却不读书不看报;有的家长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想到自己也需要进修、充电。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极强,父母是孩子首先学习的对象。

父母生活的态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真实地反映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是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而实现的。事实上,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要在为人处事方面给予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无止境的漫长道路上照样有为孩子传道、授业、解惑的义务,而且这种教育远比课堂教育来得重要。

家长应是儿童的第一任心理辅导老师,要密切关注孩子心理的任何细微变化,从孩子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3.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第6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代际因果关系 农村教育 基础教育普及政策

一、 引言

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个人都很重视收入的代际流动问题,因为它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平问题。教育代际联系则可能是影响收入代际流动的一个重要渠道:父母教育影响子女教育水平,进而影响子女在劳动力市场的收入,从而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教育代际联系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和公平教育政策的效果以及它们的持续效应是密切相关的。在现代社会里,如何有效改善弱势群体的劳动力市场表现是很多公平教育政策的目标之一,比如中国政府在2006年9月1日开始在农村实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并在2007年推广到全国,以及各种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的国家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政策。

常识和经验研究(Behrman et al., 1997; Case and Deaton, 1999)都表明,子女教育和父母教育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父母教育水平越高子女教育水平往往也越高。但是这种相关关系包含了多种因素,比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因素(Brown and Park, 2002; Loken, 2010)、个人的选择性婚姻行为(Boulier and Rosenzweige, 1984)、父母在子女数量和质量之间进行权衡的行为(Li et al., 2008)、遗传性因素以及教育本身的外部效应。对于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控制前面几种行为的影响之后,确定父母教育对子女教育的影响是遗传性的原因――自然作用(natureeffect),还是由于教育本身通过家庭教育引起的外部性作用的结果――抚育作用(nurture effect)文献中对于教育的抚育作用或者代际溢出效应尚未有明确的专门定义。根据相关文献,父母教育水平提高除了提高家庭经济地位从而为子女获取更多教育提供必要的经济支出之外,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子女的教育水平(教育的代际溢出效应或者抚育作用):1.教育水平高的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更高,也更重视子女人力资本的投资(Behrman et al., 1999;Brown, 2010; Sathar and Lloyd, 1994;李实和佐藤宏,2008)。2.教育水平较高的父母抚养子女的效率更高。3.家庭文化氛围(文化资产积累)更利于子女教育水平的提高(李实和佐藤宏, 2008),出生在这些家庭中的子女也更容易获得相关方面的帮助和指导。等等。。文献中也把后一种由于教育本身所产生的影响叫做因果联系,即不考虑父母教育水平提高带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提高的影响,父母的教育水平是否同子女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区别父母教育的自然作用和抚育作用有重要的政策含义。首先,从政策制定者角度来看,如果在政策干预较少的情况下,是遗传能力和家庭社会经济水平在个人获取更多教育上在起主导作用,那么公平教育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重要作用,公平教育政策直接提高弱势群体的教育水平,从而改善弱势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地位。如果教育存在抚育作用,就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其作用的渠道,为政府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其次,对个人来说,如果教育存在代际因果作用,个人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更高教育水平就存在持续性效应,对下一代的福利提高有积极的影响。如果忽视对两种效应的分析,就可能给我们的政策分析带来误导,其对研究结果的解释也不能令人满意。

研究教育代际因果关系在计量经济学上的问题时,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父母的遗传性因素。为了控制遗传性因素的影响,在文献中主要使用了三种思路加以控制。第一种是使用匹配的父母双胞胎数据(Behrman and Rosenzweig, 2002),第二种是使用养父母数据(Plug, 2004; Chevalier, 2004),第三种是使用历史上教育政策的变动作为父母教育的工具变量(Chevalier, 2004;Black et al., 2005;Oreopoulos et al., 2006)。以上分析都是基于发达国家的数据,在我国,使用大规模调查数据研究代际人力资本流动性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已有的研究也主要是考察家庭背景(包括家庭政治背景和父母的职业特征)对子女教育的影响,代表性的研究有李春玲(2003)和李煜(2006)。这些研究都发现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由于他们的目的是分析时间变化中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关系的变化趋势,因此,他们都没有区分遗传因素的作用和抚育作用。

研究中国代际联系问题的重要性还在于教育的抚育作用受到所处社会环境的制约。不同的社会在传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家庭结构方面都有所不同,父母在子女成长中所承担的角色也不同,从而父母教育对子女教育的影响也可能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用不同国家的数据得到的结论会有所不同。基于中国农村20世纪70年代的基础教育普及政策,本文在国内首次尝试在控制父母教育的遗传性因素的情况下,分析中国农村父母教育的代际因果联系(抚育作用)。从1971年起,政府在农村地区就开始实施基础教育普及政策,计划5年内普及小学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初中和高中教育。在1971年之前,农村还只有少数人接受初中以上教育,但这次政策广泛实施后,农村接受初中和高中教育的人数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入学数(招生数)分别从1965年的101万人和4.4万人迅速增长到1977年的1955.6万人和666万人。此政策对父母教育的巨大影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工具变量来研究中国农村的代际因果关系。以教育普及政策作为父母教育的工具变量,排除父母教育的遗传性因素后,本文发现,母亲教育对子女接受10年以上教育有一定程度的正的影响(显著性水平为10%),父亲教育的影响不显著。分样本的估计结果显示,教育的代际联系主要发生在文化资产较少的、时代家庭成分为中农以下的家庭,这意味着提高父母教育水平并不一定能提高子女教育水平,教育的代际影响同家庭已有的文化资产水平有关。本文的发现为我国相关公平教育以及致力于改善弱势群体收入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本文以下的结构安排为:第二部分介绍本文使用的工具变量的背景,即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基础教育普及政策。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分析了使用工具变量的原因以及使用的估计方法。第四部分是数据和变量描述,同时还简要分析了基础教育普及政策对父母教育的影响。第五部分是估计结果。第六部分是样本选择分析和稳健性检验。最后是总结和政策建议。

二、 1970年代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普及政策及其影响

1971年4月,中国国务院教科组召开了全国教育会议并公布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计划五年内在中国农村普及小学教育,条件好的地区普及初高中教育。但在1978年,当时的国家教委认为《纪要》不切实际,因此对农村中小学进行了整顿和调整,大批农村中小学被取消,这其实宣告了基础教育普及政策的结束。

在普及政策推行时期,全国从上到下采取了各种途径和方法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比如,抽调大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贫下中农、下乡知识青年、复员转业军人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新华社,1971),同时各地的师范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培训新教员以解决师资短缺问题(广东连县革委会,1971);学校管理体制下放――中学下放到区和公社,小学下放到大队,在集体的农用地中划出学校用地,学生边学习边劳动,劳动所得作为学校的办学经费,以缓解国家投入不足导致的办学经费不足问题;各个自然村办了分校或者在各个分散的居民点设立教学点来解决农民居住地分散导致子女上学困难的问题(山西壶关县革委会,1971);大多数学校采取半农半读,即学生每年参与集体劳动一百天左右,剩下的两百多天时间上课学习(柴德林,1971),以此解决由于家庭负担导致学生辍学问题。

杨东平(2006)指出,在这个政策推行过程中,考试和留级基本上被取消(在一些地方没有完全取消考试,但考试只是作为一种参考而不再是选拔学生的手段),因此,当时适龄子女能否上学以及接受的教育程度主要决定于当地的办学条件,与子女本身的能力无关。

我们可以从表1看到这场农村基础教育普及政策的结果。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从1971年到1977年,招生数变化最大的是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和农村高中。从1971年到1975年,农村小学每年招生数都维持在3000万以上,但从1976年开始有所下降,而且除了1978年之外,都低于1965年的水平。相比之下,同期农村初中和高中招生数有显著的增长。农村初中招生数从1971年的944.3万增长到1977年最高水平的1955.6万,增加了一倍多,接着逐年下降,到1981年只有1075.6万,略高于1971年的水平。同期农村高中招生数从1971年的212.1万增长到1977年最高水平的666万,增加了两倍多,然后逐年下降,到1981年为135.8万,低于1971年的水平。从招生数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71年到1978年,农村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初中和高中教育。

三、 计量模型设定

考虑子女的教育决定模型简化形式(Reduced Form):

y*ij=δ1Edumj+Γ1hmj+Fmj+δ2Edufj+Γ2hfj+Ffj+εcij(1)

其中, y*ij 代表第 j 个家庭第 i 个子女的教育年限, m 和 f 分别表示母亲和父亲。 h 表示父亲或者母亲的遗传因素。 Edu 表示父亲或母亲的教育年限, F 表示母亲或者父亲的其他个人特征。 ε 表示子女的其他个人特征。这个模型和Behrman and Rosenzweig(2002)提出的家庭成员教育简化模型是一致的。采用潜变量模型(latent variable model)形式,可以定义子女教育水平如下(9是子女接受初中教育水平对应的教育年限)。

yij=1, 如果y*ij>9

0, 如果y*ij≤9

于是(1)式变为

yij=δ1Edumj+Γ1hmj+Fmj+δ2Edufj+Γ2hfj+Ffj+εcij (2)

在模型(2)中,我们感兴趣的是 δ1 和 δ2 大小,但是模型中父母的教育 Edu 同父母的遗传因素 h和 父母的个人特征 F 之间,以及这些变量相互之间都可能存在相关关系。以母亲教育为例,

hmj=γ1Edumj+γ2Edufj+b1hfj+b2Fmj+b3Ffj+ζmj (3)

Edumj=λ1Edufj+λ2hmj+λ3Fmj+λ4Ffj+ξmj (4)

式中 ξj 和 ζj 分别是母亲教育及其与遗传因素相关的其他特征。方程(3)表明子女从母亲遗传得到的禀赋和母亲教育、父亲教育以及父母的个人特征存在着相关关系。方程(4)则表明父母教育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可能来自于选择性婚姻行为(assortative mating effects),即个人选择跟自己能力以及其他个人特征相匹配的异性作为自己的配偶( Boulier and Rosenzweig, 1984)。对于父亲来说情况也是如此。但 h 通常是无法观测的,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的估计方程是

yij=δ1Edumj+Fmj+δ2Edufj+Ffj+ucij(5)

其中,ucij=Γ1hmj+Γ2hfj+εcij

根据方程(3)和方程(4),我们有 E(ucij|Edumj,Edufj,Fmj,Ffj) ≠0。在一般情况下, Edumj 与遗传因素 hmj 存在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直接估计方程(5)得到的 δ1 和 δ2 是向上偏误的。我们可以使用父母教育的工具变量来控制 h 的影响,使用工具变量的两阶段估计模型可以简单设定如下:

方程(6)是第二阶段估计方程,其中 Edup 代表父亲或者母亲教育年限。 X 是其他控制变量。方程(7)是第一阶段估计方程,其中 IVEp 是父母教育的工具变量。

四、 数据描述

(一) 数据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CHIP)于2003年春天调查的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截面数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农村部分(简称 2002 CHIP)。调查涉及了分布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2个县和961个行政村的9200个农村家庭这22个省市是: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新疆。。样本从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的大样本中随机抽选出来,调查变量包括影响个人收入的各种因素以及各种背景特征。同时调查对象涵盖了家庭中所有子女,还包括离家的子女。

本文把样本限制在2002年子女年龄在16岁到23岁之间。选择在16岁以上的原因是由于,调查数据中只有1500个左右子女年龄在24岁以上30岁以下(1972年出生即改革开放后开始上学的子女),这对我们分析父母教育对子女最高学历的影响就有所限制,因此,我们研究对象是父母教育对子女接受至少10年及以上教育(高中或者中等职业以上教育)可能性的影响(假设子女满六岁时入学)。我国在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要求,所有子女必须接受至少9年的义务教育,因此,我们考虑子女是否接受10年及以上的教育较为合适。

选择子女年龄小于23岁(包括23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子女年龄小于23岁保证了所有子女都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第二,我国在1986年7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因此,选择子女年龄小于或者等于23岁保证了大多数子女都受到《义务教育法》的影响。参考佐藤宏和李实(2008)的做法,本文把子女教育水平定义为高中以上教育(是否接受10年以上教育)。

(二) 基础教育普及政策对父母教育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的基础教育普及政策可能会对三类学生产生影响。第一类是1971年以及之后上学的学生。这一类学生要比那些早上学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小学以上教育,即1962年以后出生的父母都会受到政策的影响。第二类和第三类分别是当时正在上学(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以及刚结束小学教育或者初中教育的学生。因为普及政策的实施,这些学生继续上学机会增加,辍学可能性下降。由于没有父母上学时候的数据,我们无法直接确认这三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本一个合理的假设:父母最迟不会晚于9岁入学。于是我们可以根据下面式子确定他们是否受影响:

2002- Agep +9+ Edup ≥1971 (8)

即出生年份加上入学年龄和教育年限大于或等于1971(假设没有留级)。这里 Agep 是父亲(或母亲)在2002年底的年龄, Edup 是父亲(或母亲)教育年限。根据上式,如果一个1959年出生的父亲接受3年以上教育(1971-1959-9=3),他就会受到这次普及政策的影响。同时出生在1962年之后的父母都会受到政策的影响。由于这场政策的目的是普及农村小学和初中教育,并尽可能普及高中教育,所以大专以及大专以上教育的学生不受这次政策的影响。因为农村中具有大学学历的父母极少,所以我们不明确区分父母是否有接受大学教育。

确定了某个父亲或者母亲是否受基础教育普及政策影响后,表2 总结了这次政策的结果。从表2第1列和第2列看到,同没受影响的父亲相比,受影响的父亲平均教育年限增加了2.65年左右,从5.71年增加到8.37年。从比例看,高中及以上教育的父亲所占的比例从5.64%增加到33.85%,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从35.95%增加到54.82%,而同期小学文化程度以及文盲或者半文盲文化程度的比例则分别从54.75%和3.66%下降到10.97%和0.35%。这次教育普及政策对母亲教育的影响也很大,这反映在表2的最后两列中。与不受影响的母亲相比,母亲平均教育年限增加了3.14年左右,从3.67年增加到6.81年。高中及以上教育和初中教育的母亲所占比例分别从1.68%和10.33%增加到14.35%和37.53%。而同期小学文化程度以及文盲或者半文盲文化程度的比例则分别从69.63%和27.75%下降到37.53%和3.6%。

2. 括号内为标准差。

(三) 主要变量描述

本文控制变量包括子女年龄及其平方项、子女性别、父母年龄、家庭2002年的人均支出水平、家庭人口、父亲和母亲是否是党员、父亲母亲是否来自毛时代的贫(雇)农和下中农家庭、村庄特征(包括是否是丘陵地带、是否是平原地区、是否是部级或者省级的贫困县(贫困乡))。主要变量的样本均值如表3所示。考虑到省份之间的差别,在回归中我们还加入了省份虚拟变量(22个省市21个虚拟变量)。

五、 估计结果

(一) 合并样本的估计结果

我们估计了三个模型:单独的母亲教育、单独的父亲教育以及同时考虑父母亲教育的模型。同时包括父母亲教育在同一回归方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排除父母的选择性婚姻行为。第一阶段估计即估计方程(7)的结果显示在表4中。根据表4中可以看到工具变量(mompol或者fathpol)的估计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与不受影响的母亲相比,受影响的母亲教育年限平均增加了3.92年左右。与不受影响的父亲相比,受影响的父亲教育年限增加了3.02年左右。

第二阶段估计的因变量是子女接受了至少10年以上的教育,这是一个0 1变量,结果显示在表5的第二列。为了比较,我们同时给出不使用工具变量而直接进行OLS回归的结果。从表5看出,OLS估计结果中父母教育年限和子女教育水平存在着正的相关关系,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2SLS回归结果表明,单独估计父母教育影响的情况下父母教育年限对子女接受10年以上教育的可能性有正相关关系,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同时系数显著小于OLS估计值;但是,在同时包括父母亲教育的回归方程中,父亲教育的影响是不显著的,母亲教育则在10%水平上显著为正,且其值显著小于OLS估计的结果。这个结论和Black et al. (2005)的结论类似,即母亲教育对子女教育有显著影响,而父亲教育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在本文的估计方程中,除了控制父母的变量外,还控制了子女的年龄及其平方项、子女性别、父亲的年龄、母亲的年龄、家庭人均持久收入水平(2002年家庭人均支出的对数)、家庭人口、父母政治背景、村庄的一些基本特征,以及省份虚拟变量。由于篇幅限制,我们没有报告省份虚拟变量的估计结果。子女年龄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子女年龄的边际影响是负的(表现为年龄平方项的估计系数为负)。这跟我们的常识是一致的:年龄越大,教育水平会越高。父亲的年龄、母亲的年龄以及子女的性别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父亲是否是党员对子女接受10年以上教育有显著的影响,且在各个回归方程中值大小差不多。母亲是否是党员对子女教育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因为母亲是党员的比例很小(只有2%左右)。家庭人口和子女教育水平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与我们的预期以及文献中的结论(Li et al., 2008)都是一致的。家庭的经济水平对子女是否接受更多教育有显著的正的作用,这与理论和实际都是相吻合的。与佐藤宏和李实(2008)的结论一致,父母亲来自贫(雇)农和下中农和子女接受10年以上教育的可能性存在显著的稳定的负相关关系。村庄的基本经济地理特征对子女接受更多教育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二) 儿子和女儿样本的估计结果

下面我们分别估计父母亲教育对儿子和女儿教育的影响。前面我们看到基础教育普及政策对父母亲教育有显著的正的影响,因此,为节约篇幅,本文就省略第一阶段估计结果,第二阶段估计结果如表6所示。

可以看到,在OLS估计中,父母亲教育同儿子和女儿的教育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是,在控制了遗传的影响后,只有父亲的教育对女儿教育有显著的正的影响,同时只有母亲的教育对儿子教育有显著为正的影响,母亲教育和女儿教育之间以及父亲教育和儿子教育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这种性别上的交叉关系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农村还存在比较稳定的“慈母严父”的传统以及重男轻女的思想。重男轻女使父亲对儿子要求很严格甚至很苛刻(严父),但对女儿则不会严格要求,甚至出于补偿心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满足女儿一些不重要的要求。相反,母亲因为重男轻女的影响会尽可能满足儿子的要求(慈母),同时却会忽视女儿的成长甚至有意无意忽视女儿的某些合理要求。结果儿子从小更愿意和母亲在一起,主要受到母亲的影响,女儿则认为母亲偏心而不愿意和母亲在一起,并认为父亲对其更好而更愿意和父亲接近从而受到父亲的影响较大对中国传统家庭中严父慈母以及父母亲的相应角色的详细论述可以参考费孝通(2003)。。本文的结论也可以说是对“女儿像父亲,儿子像母亲”这一传统说法的一次经验证明。

六、 样本选择和稳健性检验

本文可能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本文样本中只考虑了现在户口在农村的家庭,而经验研究表明(Zhao,1999),教育水平较高的个人更有可能迁移往城市,因此,我们的估计结果可能低估了父母亲教育的影响。第二,本文限制子女年龄在16岁以上,但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往往倾向于晚婚晚育,从而他们的子女年龄可能还没达到16岁,这也意味着我们的结果可能低估了父母教育的影响。

本文前面估计的第三个问题是教育政策的效果可能和政治成分是相关的(Deng and Treiman, 1997),而政治成分由于和家庭的文化资产积累是直接相关的家庭政治成分也可能和家庭成员的能力存在相关关系,但没有经验证据表明这种相关关系的存在,所以本文不讨论由于政治成分引起的内生性问题。,从而会影响子女的教育水平(李实和佐藤宏, 2008)。本文以下分别估计不同政治成分组的样本,即分别估计三个子样本:贫(雇农)农和下中农、中农以及地主和富农的样本,以此考察不同家庭文化资产积累水平下教育的代际联系。这里定义的中农、地主或者富农家庭是户主以及户主的配偶的父母有一个来自中农、地主或者富农的家庭。为避免由于父母教育存在较大程度的相关性而引起的共线性问题,这里在每一个回归方程中都只包括父亲或者母亲的教育年限。

第一阶段估计结果显示在表7中(为节约篇幅这里只给出主要变量的估计结果)。女儿和儿子分别表示女儿样本和儿子样本。和全样本估计的差不多,主要变量估计系数基本上显著为正。值得注意的是,基础教育对不同群体父母亲教育的影响确实有差别,来自中农家庭、地主以及富农家庭母亲受政策影响最大,教育年限增加了4.2年左右。影响最小的是来自贫(雇)农和下中农家庭的母亲,其教育年限只增加了3.6年左右。来自中农家庭、地主以及富农家庭父亲受政策影响最大,教育年限增加了3.4年左右。影响最小的是来自贫(雇)农和下中农家庭的父亲,其教育年限只增加了3年左右(在儿子样本中只有2.79年)。

第二阶段结果显示在表8中,相应的OLS估计结果显示在第1、3和第5列。OLS估计结果表明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地主和富农样本的母亲教育对儿子教育的影响估计除外)。2SLS第二阶段估计结果显示,贫农和下中农家庭母亲教育对儿子教育以及父亲教育对女儿教育有显著正的影响,中农家庭中母亲教育对儿子教育也有显著正的影响,其他相关关系估计都是不显著的。这意味着家庭文化资产水平对子女教育获得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贫农、下中农以及中农家庭中,家庭文化资产相对地主和富农家庭较少,从而教育的边际增加有显著的作用,但是地主和富农家庭的文化资产积累水平较高,从而教育的边际增加不显著影响其子女的教育水平。本文的结论因此可以看作是对李实和佐藤宏(2008)结论的另一个角度的阐述。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本文工具变量的选择问题。本文以1971年基础教育普及政策这个“自然实验”为基础,对比分析父母是否受影响从而获得更多教育。在本文的分析中,只使用了一个时间前后对比的维度,从而没有排除时间趋势的影响。虽然时间趋势和父母的能力是不相关的,但时间趋势的存在使得我们可能高估了第一阶段的结果。一种极端的情况是基础教育政策的影响不存在,从而父母教育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时间因素。本文采用以下途径证明教育政策影响的存在。

由表1我们看到,入学率变化最大的是农村地区,而城市入学率变化并不大。所以,我们可以在假设城市和农村是可比的同时城市入学率变化反映的是时间趋势的条件下,以城市父母作为参照组,农村父母作为处理组,使用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分析方法分析基础教育政策是否影响农村地区父母获得初中以上教育可能性(初中以上教育变化最大)。我们估计两个模型:在模型1中,我们只是考虑基本的变量,包括是否受政策影响、是否农村、是否是农村和是否受政策影响的交叉项。在模型2中我们增加了省份的虚拟变量,以控制省份的特征对父母教育水平的影响。估计结果见表9。根据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分析方法的基本结论,交叉项即为政策效果的处理效应(treatment effect)。从表9我们可以看到,交叉项对于父母是否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影响都是显著为正的,这表明基础教育普及政策确实导致了父母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从而证明了基础教育普及政策确实导致了父母教育年限的提高。

由于农村多数地方受到资源限制都实行短学制(7年初中小学),而城市则一般实行的是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的学制,从而两地的教育年限可比性较差,我们没有进一步综合两地的样本来分析父母教育年限对子女教育的影响。

七、 总结和政策建议

作为国内研究教育代际因果联系的首次努力,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普及政策作为父母教育年限的工具变量,来排除父母遗传性因素在子女接受教育中的作用。本文发现,总体上母亲教育年限对子女获得10年以上的教育的可能性有正的作用,并且在10%水平上显著,但父亲教育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分女儿和儿子的估计结果显示,父母教育存在性别上的交叉现象,即母亲教育对儿子教育有显著正影响,父亲教育则对女儿教育有显著正的影响。根据毛时代家庭政治背景细分样本估计中,贫农和下中农样本以及中农样本估计结果也基本支持前面的结论,但地主和富农样本的估计结果显示,排除父母遗传能力的影响后,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

本文的基本结论是:提高父母教育水平,尤其是母亲的教育水平,可能会对子女教育有积极的影响,同时,父母教育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同性别和家庭的文化资产积累水平有关。在家庭拥有较少文化资产积累水平下,父母教育增加对子女教育有显著为正的影响,但是,在家庭文化积累水平较高的情况下,父母教育的边际增加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本文的结论意味着,个人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的努力存在持续的代际影响,它对下一代人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的结论也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首先,在过去政府公平教育缺乏的情况下,个人教育水平主要取决于遗传能力、家庭经济水平和家庭的文化资产积累,因此,目前政府通过公平教育政策来改善弱势群体的教育状况以改变劳动力市场不平等,就尤为必要和迫切;其次,本文的结论表明父母教育增加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在教育水平较低的弱势群体中最为显著,这意味着针对弱势群体的公平教育政策是有效的;最后,文化资产积累水平是影响教育代际联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这意味着公平教育政策具有持续的效应。通过促进家庭不断积累文化资产,对子女的教育乃至劳动力市场表现都有积极的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也具有持久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Behrman, J. R., S. Khan, D. Ross and R.Sabot, 1997, “School Quality and Cognitive Achievement Production: A Case Study for Rural Pakistan,”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16(2), 127 142.

Behrman, J. R., A. D. Foster, M. D. Rosenzweig and P. Vashishta,1999, “Womens Schooling, Home Teaching, 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7(4), 682 714.

Behrman, J. R.and M. R. Rosenzweig, 2002, “Does Increasing Womens Schooling Raise the Schooling of the Next Gener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92(1), 323 334.

Black, S. E., P. J. Devereux and K. G. Salvanes, 2005, “Why the Apple Doesnt Fall Far: Understanding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95(1), 437 449.

Boulier, B.L. and M.R. Rosenzweige, 1984, “Schooling, Search, and Spouse Selection: Testing Economic Theories of Marriage and Household Behavior,”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92(4), 712 732.

Brown, P. H., 2006, “Parental Education and Investment in Childrens Human Capital in Rural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54(4), 759 789.

Brown, P. H. and A. Park, 2002, “Education and Poverty in Rural China,”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 21, 523 541.

Case, A. and A. Deaton. 1999, “School Inputs and Educational Outcomes in South Africa,”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114(3), 1047 1087.

Chevalier, A., 2004, “Parental Education and Childs Education: A Natural Experiment,” IZA Discussion Paper, No.1153.

Deng,Z. and D. J. Treiman, 1997, “The Impac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n Trends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03(2), 391 428.

Li, H., J. Zhang and Y. Zeng, 2008, “The Quantity Quality Trade off of Children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Identification Using Chinese Twins,” Demography, 45(1), 223 243.

Loken, K. V., 2010, “Family Income and Childrens Education: Using the Norwegian Oil Boom as a Natural Experiment,” Labour Economics, 17, 118 129.

Oreopoulos, P., M.E. Page and A.H. Stevens, 2006, “The Intergenerational Effects of Compulsory Schooling,”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 24(4), 729 760.

Plug, E., 2004,“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Mothers Schooling on Childrens Schooling Using a Sample of Adopte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4(1),358 368.

Sathar, Z. A. and C. B. Lloyd, 1994, “Who Gets Primary Schooling in Pakistan? Inequalities among and within Families,” Pakistan Development Review, 33(2), 103 134.

Zhao, Y., 1999, “Leaving the Countryside: Rural To Urban Migration Decisions in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8(2),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One Hundred Elev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81 286.

柴德林,1971,《深入调查研究,做好教育普及工作》,《人民日报》12月11日第3版。

费孝通, 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5月版。

广东连县革委会,1971,《适应农村教育革命需要的师范学校》,《人民日报》12月14日第3版。

李春玲,2003,《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68―89页。

李煜,2006,《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97―109页。

山西壶关县革委会,1971,《分散办学,农民子女就近上学方便》,《人民日报》11月1日第3版。

新华社,1971,《我国农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民日报》12月8日第1版。

杨东平,2006,《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7月版。

第7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

一、亲职教育及其发展状况

亲职教育(Parents Education)在国外被称为“双亲教育”或“家长教育”,指帮助为人父母或将为人父母者提供有关儿童发展的相关知识及明确的教育态度,在生育、养育、教育三个方面传授为人父母的学问,使其成为称职父母的专门化教育过程。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发展主要依赖于父母的行为观念,家庭教育具有比学校教育更无可比拟、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婴幼儿时期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结尤为重要,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否出现问题和父母的早期教育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西方有一句名言:“与其说国家的命运掌握在政治家手里,不如说国家的命运掌握在父母手里,推动摇篮的手也在推动人类的未来。”因此,只有亲职教育的普遍开展,才能使学校教育顺利进行。

自1970年美国高登创建“父母效能训练”团体开始,亲职教育活动就和学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03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对教师资格证书考试进行了重新设计,考试“把加强教师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作为教师的15项必备专业素质之一提出。英国的“家庭和学校协会”等团体提供母亲教育课程,学校增设的“社区服务”课程中,也包括双亲教育方面的内容。在日本,教育行政机构都举办了家庭教育讲习班,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活动。各国政府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尤其是学校等教育机构开展亲职教育活动。虽然我国也有各种明文规定学校应开办家长学校,或者帮助家长形成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或指导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但影响不大,收效甚微。

二、学校开展亲职教育的意义

亲职教育通过对为人父母者进行科学的培训,使其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创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使子女形成良好的习惯,完善的人格,更有利于学校教育。

1.正确的教育思想有利于素质教育

中国家长心中普遍存在着较强的精英主义教育观念,更多关注子女在学校教育获得了多少知识、学习成绩是否优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较突出,更多是以进名校或成名家的教育模式为范本。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思想不成熟,不知道自己爱好是什么,学习什么有价值,替子女选择。精英教育自然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过大的压力和限制也让子女缺乏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培养,削弱了其他能力,甚至产生了心灵扭曲。亲职教育能够使父母认识到正确教育子女的观念应该树立以人为本,尊重孩子天性、兴趣的思想。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亲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够自如地处理好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理论传授与能力提高,知识掌握与品德形成的关系,能得到更多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为学校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明确父母的职责有利于合力教育

和上世纪中期相比,我国家庭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由原本的一对夫妻多个子女的模式转变为一个家庭一个子女的“421”模式。和中国传统的权威教育相比,子女更强烈要求民主平等;和国外父母注重培养子女较强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相比,我国的父母对子女生活过于关注,子女娇生惯养,同伴交往减少。亲职教育可以帮助父母明确自身职责,认识到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不应只给予物质满足和过分的爱,更多需要给子女的是足够的安全感、良好的沟通和适当的指导,而不是严格的限制和过多的干涉,亲职教育能够使家长明确家长的职责范围,配合学校使孩子在自由中获得经验和发展,在成功中获得自信与满足,在挫折中获得勇气与毅力,父母创设健康的心理条件辅助学校教育子女身心与人格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成为称职的父母。

3.科学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学校适应

中国自古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父为子纲”的思想使家长处于主宰地位,子女只能被动听从。近年来,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传入使家长了解到一些鼓励式或民主式的教育方法,即通过积极的暗示,不用消极的命令对子女的成长更有利。如今“把孩子打进北大”使狼爸、虎妈又成为了偶像,但这样的经验不可复制,我们如法炮制,得到的结果可能会让我们追悔莫及。亲职教育会使家长明确,严厉的父母所教育出的子女敏感多疑、偏执敌对、难以适应外部环境;过分干涉和保护的家长则易使子女做事没有能力,缺乏信心。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不一致则子女情绪不稳定,容易恐惧、焦虑。真正的父母之爱,是给孩子一定的自由,使其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积极建构自我。这样的学生才能在学校中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不会产生学校适应问题。

三、学校进行亲职教育的可行性

1.学校数量众多、资源便利

在教育普及的今天,从城市到农村,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学校到专科学校,学校的数量可以说是非常庞大的。通过国家政府机构开办亲职教育培训活动,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重新配备,浪费资源。学校有现成的桌椅、黑板、电脑、电视等教学设备,教室、操场、图书馆等学习场所,有具备教学能力的师资力量,不用重新选拔亲职教学人员。而且从其他途径开展亲职教育,覆盖面较窄,很难将亲职教育普及到各个家庭。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学校教育,通过学校开展亲职教育活动,每个家庭都有机会接受对家长的培训和指导。尤其边远落后地区,都是传统的教养模式,几乎接触不到先进的育儿理念,而学校作为精神文化传播中心,使科学教养成为可能。

2.学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组织能力

有些家长平时也通过亲朋好友、杂志网络、电视广播、电话咨询、教养书籍、早教机构等获得一些家庭教育信息。但这些非正规的途径有些为了商业利益,有些道听途说,既不专业也不系统。正规学校的教师上岗都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而教师资格证的获得则要求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科学的教育知识。有调查表明,家长对于亲职教育实施机构最信赖高校相关教育机构,占34.62%;其次是学校,占29.49%;社会儿童教育机构占17.95%;社区占16.67%;其他占1.28%。可见家长对学校权威的信任,因为教师既具备专业素养,又具备教学、组织能力。

四、学校亲职教育的实施

传统教育中,学校与家庭教育互不干涉,甚至很多家长只把教育看成是学习,然而教育学生不仅是学校的任务,更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家校合作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作为父母有义务去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改良自己的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素质。学校是父母接受再教育的主要途径,因而,学校应帮助家长获得更多的教育信息,家校共育才能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系统的家长培训

学校可以开办系统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家长学校,通过办学形式定期对家长进行理论培训。苏联著名教育学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针对学校进行亲职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家长们在自己孩子上学前两年就进家长学校,一直学习到孩子毕业为止。家长学校的心理学和教育学为250个课时,按孩子年龄分班,每班每月上两次课,教学大纲是师范学院相应课程的全部章节,包括智育、德育、体育等内容”。考虑到我国的师资力量短缺的情况,亲职教师可以由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或班主任担任,系统性地对家长进行三方面的教育:一是“如何经营自己婚姻”的家庭氛围教育;二是“怎样做父母”的尽职教育;三是父母“如何与子女建立正向的亲子关系”的高情感教育。家长学校特别要针对学生教育的关键阶段,如智力开发关键阶段,入园、入学准备阶段,青春期叛逆阶段和性教育阶段,定期举行由学者、专家关于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专题讲座。通过培训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亲职教育的重大意义。如FranMullis对澳大利亚家长开设的“现代积极的家庭教养”和“积极的青少年家庭教养”两项亲职教育课程进行效果测试表明,家长在进行课程培训后,他们在对子女行为的认识方面更容易发现子女行为积极的、有责任心的一面。

2.个别的指导咨询

由于家长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长育儿理念、教养方式、儿童性格各不相同,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通过一次或者几次短时间的培训是无法满足的。统一的理论培训应用到每一个家庭会形成千差万别的效果,家长必须找到适合自己家庭教育的模式或方法。学校可以结合学校教育目标,根据家庭教育需求,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家长按家庭教育问题类型进行分组(如家庭教养方式问题、离异家庭存在问题),考虑家长的不同需求,以家庭教育实际的问题为出发点,对家长进行父母效能等专项团体训练;可以帮助存在发展共性问题的家长组织建立家长沙龙、家长互助组、家长QQ群之类群体,进行家庭教养经验交流,探讨子女教育对策,资源共享;还可以开展父母教养问题专项家长会,共商教育策略,评价家长的家庭教育进步状况,选拔亲职教育模范。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也不应只面对学生开放,同时也应该面对家长,找出学生问题的家庭根源,针对家庭教育问题,有的放矢地干预和治疗。

3.现场的亲子活动

对子女教育的问题,家长常常将问题归咎于子女,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错误行为。通过组织亲子活动,在现场的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通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从旁观察、寻找问题的答案。还可以指导、改良家长的教育言行,给父母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让父母在实际活动和训练中,理解教育的理论,掌握教育的技能。活动可以是孩子自愿选择的游戏类型,也可以是学校根据特定问题选择主题。即使亲子教育不存在问题,现场的亲子互动活动也能使家长与子女建立更亲密的情感联结,增加彼此的交流,更有助于家庭教育。无论什么活动,侧重于家长教育技能的提高和亲子沟通交流,是学校、老师给予家长和孩子最好的亲职教育方式。现场指导式亲职教育活动体现了教师、家长与孩子三者之间的互动[6]。

4.开设辅助亲职教育课

学校可以为学生开设子职教育课程和婚姻教育课。子职教育是指以当前社会既有伦理道德传统为依据,以增进亲子关系与家庭功能为主要目的,协助为人子女者认识自己对父母及祖父母应有的态度及家庭责任和义务的教育活动[7]。由于受精神分析等观念的影响,认为父母对于子女性格形成、习惯养成、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改善自己的性格,不断修正自我,调适自我,通过自身的成熟和发展去影响父母。且中国有“百善孝为先”的观念,可以通过子女去主动与父母进行情感沟通,建立和谐家庭环境来辅助家长教育。现在也有人提倡把婚姻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因而可以利用学校这个便利的途径开设婚姻教育或亲职教育必修课,几乎每一个学生,未来都会成为父母,与其在学校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通过心理咨询来治疗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不如在学生成为父母之前未雨绸缪去消除其子女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隐患,尤其高校可以开设类似的课程使大学生在成为父母时能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正确看待自己子女的行为。

5.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概念是多方面的,包括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活动,Epstein(1992)区分了不同的家长参与教育的类型:(1)家长在家里建立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2)家长监督和指导学校课程,交流学生的进步;(3)家长自愿参与学校的活动;(4)家长与学校交流学生在家学习活动;(5)家长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通过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使家长明确子女所存在的问题,认识到教育子女的责任。家长还可以参与学校的学术研究。Hill(2004)等人通过对7~11年级的儿童的父母参与学术研究与问题行为、愿望等进行纵向实验研究发现:家长参与教育学术研究的高亲职教育组中,子女体现较少的行为问题,体现更多的成功和期望。学校可以配合高等教育院校和科研机构申请一些关于家庭教育或者家校合作教育的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和家长一起完成教育课题研究,使家长更清楚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家庭的素质是社会素质的基础,亲职教育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不能回避的问题,重视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整合组织资源、教育资源、物力资源,将学校教育与亲职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互相的沟通交流、互相配合,共同关注并积极投入到亲职教育的活动之中,开展切实有效的亲职教育活动,造福于广大家庭,更有助于学校培养学生。

参考文献

[1] 段飞艳.从学前教育管窥家庭之亲职教育.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2).

[2] 刘艳梅.试论家庭教育中家长的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研究,2007(1).

[3] 吴涤.当前我国家长教育问题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08.

[4] 张蕾.家长学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

[5] 张爽.东北边远地区亲职教育现状实证分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2).

第8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父母角色 儿童成长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提出过“白板说”,他认为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张白板,家长就是第一个在白板上写写画画的人。这说明,家长的一写一画,一言一行,不仅关系着孩子成长的质量,更决定着孩子的命运。所以说,家长的教育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同时,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在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家庭环境和家长教育起着决定作用。家庭教育能否顺利进行,教育效果是否满意,子女的身心能否得到充分发展,发展水平能有多高,朝什么目标发展,最后能不能成才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家庭教育环境和家长教育能力决定的。有怎样的家庭环境、怎样的家长,就有怎样的家庭教育,就会有道德品行、人格个性、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大不相同的孩子。

既然孩子一生能否幸福与家长教育如此休戚相关,而这种角色又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那么,如何做个好家长,如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如何尽到对孩子的绝对的责任?特别在今天,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对家庭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对家庭价值观念、家庭的婚姻制度、家庭的结构、家庭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家庭的生活功能都提出了很多的挑战。上述问题,就更应该是的家长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当每一位父母在欣喜地接受“妈妈”“爸爸”这个称谓时,一定要认真想一想:我到底称职吗?提升家长自身素质、了解家长的角色认知和定位,学习家长角色扮演的方式和方法,是做一个合格父母的前提,是父母实现对孩子进行有效教育的保证。

一、父母的优秀品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同等重要,其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都同样巨大且是缺一不可的。一般来说,中国母亲的个性中具有更多温柔、含蓄、善良、有韧性、有耐心等美好品质,而父亲则表现出坚持、勇敢、刚毅、果断、有开拓创新和冒险精神。当然,父母亲间的个性会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逆转现象。客观上说,任何一个人实际都具有优势和劣势,任何一种性格都具有优点和不足,而这些个性状态又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孩子。所以,孩子的最佳个性状态应该是从父母那里兼收并蓄其优点,汲取他们全面的精神营养,从而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康心理和良好个性的人。反之,任何一个角色的缺位都会给孩子带来某些个性缺陷,成为孩子日后发展羁绊。

二、母亲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对母亲具有天生的依恋性,受母亲的直接影响最大。在教育孩子方面,母亲的责任超过任何人,母亲这个角色是无可替代的。正所谓“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

既然母亲这个角色对孩子如此重要,作为母亲就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该拿什么奉献给孩子?该怎样去教育我的孩子?世界上没有天生的教育家,也没有天生就会教育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也需要学习。教育孩子并不一定非要有多深的理论,不一定受过高等教育、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即使是文盲也无妨,能懂得用你的温柔、善良、爱心、耐心去熏染和影响你的孩子就足以了。翻开历史看看,几乎每一个伟人背后都有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他们中的许多人目不识丁,却能用自己的真善美培养和造就出一个个伟大的后代。所以,一位教育家说:“教育孩子要从教育妈妈做起。”真切地希望各位母亲:既然给了孩子肉体,就用点滴的爱,不懈的爱、永恒的爱去营养他吧!

培养和教育孩子应该是一种享受。每当看到自己的一滴滴心血化作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时,我们该多么自豪和骄傲啊。然而,这一切都是靠平时一点一滴的勤劳心血浇灌出来的。相反,一些父母平时对孩子不管不问,等到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学习不好时,才歇斯底里地责骂孩子。光知道拿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比自家孩子的缺点,却不去、也不知道拿别人的家父母的优点比自己的缺点。所以,各位母亲,请担当起自己的角色吧!

三、父亲角色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父亲的教育是孩子心理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源泉。通常认为,父亲参与教育,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性别角色的形成、智力水平的提高等。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和母亲相比,父亲们似乎有更多的理由去推卸自己的责任,可以找出100条理由说自己很爱孩子却没有时间管孩子,更没有精力去教育孩子。应该告诫这些父亲们,在人类尤其是孩子的吃饭、穿衣等基本物质条件得到满足之后,他们更需要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关注、关心和关爱。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你的任何努力都是在舍本逐末。有许多父母一定会痛心地说:为了能让孩子生活得更好些,我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算尽了机关,甚至不惜出卖人格尊严,可孩子怎么就不理解我的一片苦心呢?而孩子也是一肚子苦水,他们感觉自己很无奈无助无奈,父亲就知道挣钱,整天一手是给我零花钱,一手向我要分数,简直就是裸地交易,没有一点人情味i我多想他们能抽时间多陪陪我呀!正是由于父亲这个角色的缺位,造成一些孩子学习没有动力,心理上时常为孤独、寂寞所缠绕。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归属感,时间长了造成孩子个性出现缺陷:消极、闭锁,没有进取心,缺乏应有的阳刚之气等等。

所以做父亲要把教育孩子看作是必须担当的责任,在家庭教育这项大事业中,父亲决不能缺席。教育孩子的事,也不是挣多少钱就能代替和解决的。关注孩子的成长,呵护孩子的心灵,才是我们做父亲的首要任务。因此,要提高对教育子女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自己具有的独特作用;要主动自觉地发挥自身优势,夫妻默契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父母角色在教育孩子中的协同作用

性别、先天禀赋以及后天教育的差异造成父母两人的个性特征以及思想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大多情况下,父亲与母亲的思想都存在着差异,有的甚至差别极大,甚至截然相反。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当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时,首先一点就是需要冷静,夫妻双方要做到相互尊重,尽量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达成一致。和谐的家庭气氛对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其二,夫妻双方要认真思考,相互交流、沟通、探讨,也可以向别人求教。究竟该用哪种方法教育孩子?要遵循两个原则:①要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具有科学性;②要符合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要有差异性,不是所有的科学方法都适合自己的孩子。其三,要有统一的认识、统一的思想。要争做有责任感的父母,相信双方的初衷都是好的,都想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有出息的人。否则就会出现父亲让孩子往东,母亲让孩子往西的局面,这样不但教育不好孩子,还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产生认知上的错误。

教育孩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父母学习、进步、提高、发展的过程。通过学习科学的育子理念,探讨科学的育子方法以及教给孩子如何做人的过程中学会爱,学会负责任。等到孩子健康成长为一个优秀人才时,你会发现,这个结果是双赢的。自己在家庭教育的平台上,也有了可喜的收获和提升。

第9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

当今社会,由于激烈的生存竞争,大多数家庭的父亲忙于工作,在职场上全力打拼,于是,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这就导致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弱化,甚至渐渐淡出,出现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的倾斜”。这不仅有碍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而且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近几年来,家庭教育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关注父性教育。

以下是记者采访陈建翔博士时的谈话记录。

记者:究竟什么是父性教育?目前,我们的父性教育现状如何?

专家:父性教育是对孩子提供充满父性角色特性的教育,通俗地说,是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特征的家庭教育。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结合起来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可惜,我们许多家庭实在太缺少父性教育了。这就是许许多多家庭教育不成功、孩子发展不健全、家庭生活不幸福的重要原因之一。

记者: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有哪些不同特点?怎样看待两者的关系?

专家:父亲与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特点各异,作用有别。母性属于“地文化”、“坤文化”,相对阴柔,具有慈祥温柔、亲切文静、细致体贴、注重感性的特点。父性属于“天文化”、“乾文化”,相对阳刚,具有刚毅果断、强健有力、不拘小节、注重理性的特点。这样一种阴阳两极性,对于完整人性的养育而言,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同时汲取父性、母性的养料,才能秉承天地和谐之气,达到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统一。缺失了任何一方,人性发展都是不完整的。

记者:经常有人说,现在的许多男孩子优柔寡断,缺乏阳刚之气。这也是父性教育不到位的结果吗?

专家:许多男孩子刚性不够,骨气不足,意志薄弱,没有个性;有的还有“女性化”的倾向,这都源于父性教育的缺失。如果说,母性教育是一种“根”的教育,目标是达到生命的滋润、丰满,那么父性教育就是一种“主干”的教育,目标是建立人生的“主心骨”,实现生命向空中的充分伸展。

当孩子既享有母性教育,又享有父性教育时,他就兼备了慈爱与尊严,就拥有了完整的人性,他既可以脚踏实地,又可以展翅高飞。

记者:父亲和母亲在教育观念上有哪些区别?父性教育有哪些优势?

专家:由于大多数母亲的天性倾向于温柔、整洁、宁静,难免对孩子过度保护,也难免爱絮叨,限制过多。孩子的许多非常有益的活动被禁止,小小的“恶作剧”也总被呵斥。他们不能爬树,不能扔石头,不能玩沙,不能和泥巴,不能踢球,不能追逐打闹――他们在母亲的视野下有太多的“不行”,这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身体发育、动作协调、性情培养和想象力发展都是不利的。

父亲们则粗犷、豪放得多!他们鼓励、宽容孩子冒险、探索,甚至“恶作剧”,玩一些动作幅度大、看起来不那么安全的游戏。更重要的是,当孩子们在玩的时候,做母亲的一般是扮演旁观者和监督者的角色,而父亲则经常参与孩子的游戏,与孩子一起玩,这对孩子的影响是大不一样的。可以说,父亲是孩子的第一游戏伙伴,父亲的幽默、粗犷和力量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无限乐趣。在游戏中,父亲独立自主、勇敢冒险、创新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会感染孩子,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同时还会促使孩子乐于运动、探索,激发孩子旺盛的求知欲,从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认知技能。父亲广泛的社会活动将会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社会生活,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与父亲共同生活时间长、受到影响多的孩子,容易继承父性的基因品质:大度、开朗、趋动、自尊心强、喜欢交往,更社会化,甚至更幽默诙谐。

儿童疏远父亲的“后遗症”将在孩子成长中显露出来。而母亲的能力是有所不足的,或者说在某些方面是无能为力的。同时,父亲多与孩子在一起还有利于孩子性别角色的正常发展。孩子正是在父母差异的对比下,逐渐了解到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如果父性缺失,孩子性别角色容易发生混淆。

记者:缺失父性教育对孩子成长会有什么明显的危害?

专家: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对单亲家庭的研究,表明90%以上的儿童问题与父性教育的缺失有关。这个数字在我们国家应该更高,因为我们还有独生子女、家庭暴力、封建意识等其他问题与之相联系。比如,较少接触爸爸的婴儿许多技能发展比较迟缓,长大后情绪变化较为激烈,易冲动,自我控制较差,自尊心弱,人际关系紧张,行为较多等。不论是大中学生自杀,还是暴力行为,都反映了父性教育缺失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单纯的母性教育容易变得褊狭,需要父性教育与其互补。

北京动物园曾经出现“清华大学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实,这个事件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父性教育的缺失对于孩子人格发展潜藏极大的危害。这名大学生从小和妈妈相依为命,养成了对母亲狭隘的依赖感。妈妈对他管得很严,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都有规定。他缺乏自我意识,很少与别人交往,直到大学才学会骑车,在填报大学志愿时,顺从母亲报考了自己并不喜欢的电机专业,放弃了他钟爱的生物学。

没有父性教育,母性教育独木难支,而且极容易变得褊狭。妈妈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却没有给他应有的力量和尊严,也没有给他发展个性的“天空”,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可以说,在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身上,我们都可以发现父性教育缺失所投射下来的长长阴影。

记者:我们已经认识到父性教育的重要性,就应该倡导和加强父性教育,对此您怎么看?

专家:由于父母在生物学上的差异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在极其漫长的时期,父亲很少参与孩子的教养活动。“男主外,女主内”,父亲被看作生儿育女、抚养后代的局外人。人们习惯地认为父亲是外界事物的参与者,母亲则是家务活动的中心。男人给家庭提供安全保护和物质供养;女人则怀孕、生育、抚养、教育子女,履行着“相夫教子”的“天职”。这种文化传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家庭分工与家庭教育,一定程度上导致父亲不参与或较少参与孩子的抚养与教育。研究表明,除了哺乳以外,父亲均能承担抚养子女的重任,即使哺乳,也可以用父亲的人工喂养代替。而在教育上,父亲不仅能够胜任对孩子的教育,而且他的作用不可缺少。

记者:怎样做一位合格的好父亲?

专家:进入新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全新的问题。做个合格的好父亲也越来越不容易了!我们有幸做了父亲的人,就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地改变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否则,我们的幸运,就有可能变成不幸――孩子的不幸和自己的不幸。这方面的事例我们几乎天天都能听到。所以,我们要呼唤父性教育,让每一个做了父亲和准备做父亲的人增强父性教育意识,提高父性教育能力。

具体应该怎样做呢?第一,要明确父性教育基本的方向。第二,实施父性教育时,父亲们要与孩子的母亲分工合作,共同承担教养孩子的职责;提高自身素养,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把更多的时间给家庭、给孩子;同时,也要以自己事业与人格的成功作为“身教”来激励孩子。第三,向孩子学习,做孩子成长的“同龄人”。在有孩子以前,我们不是父亲。父亲这个身份和角色,是孩子给我们带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跟孩子是“同龄人”,要与时俱进,与孩子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