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范文

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精选(九篇)

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

第1篇: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范文

1 现代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

1.1 利用现代媒体,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深奥抽象而又充满逻辑推理的自然学科,因此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尤其是喜欢形象思维的女生,对物理课常常是望而生畏。经验表明,学生感到物理题目难做的原因不是对物理规律(公式)不熟,而是无法想象完整的物理情景,从而无法准确地弄清物理过程。现代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技术于一体,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物理画面,降低物理知识的认知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如在进行日食、月食形成的教学中,课本上只是用一个平面图表示出来,不够形象。笔者用Flash软件把太阳、地球、月亮三者按天体中的坐标放好,使三者按实际情况运转起来,这样在什么地方怎样形成什么样的现象就很明显直观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好。再如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学生不明白电荷怎么移动,如果做成动画如同水流,学生一看就很明白。又如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作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及磁场的方向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媒体动态展示出来,很容易建立3个物理量空间的立体关系,突破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利用现代媒体,辅助物理实验教学

尽管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有的内容抽象深奥,有的演变过程瞬间即逝,有的实验具有危险性、污染性,有的实验器材无法满足要求,这些条件的限制给实际的课堂教学带来诸多不便。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上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以直观形象的模拟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可以定格放映的图像或过程展示,使过去使用了“千言万语”也不一定能叙述清楚的物理模型或复杂的物理过程,通过图形语言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感知、理解和想象,促进学生的多种感知和多种思维形式的整合,同样起到通过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来实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为学生显现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提供的物理情景,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来发现规律,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掌握重点。

如液体、固体的扩散实验,液体的扩散现象观察需要几天甚至十几天,而固体的扩散现象需要更长的时间,若采用动画模拟实验,放快扩散的过程,扩散现象便一目了然;还有介绍天体的运动,通过多媒体视频课件使宏观现象微观化,就可以使学生看到想看而看不到的现象;还有冰的升华现象模拟等,都向学生展示了形象的物理画面。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3 利用现代媒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所具有的交互性特点,不仅能实现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储存与反馈,还能调控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如多媒体计算机制作的物理教学系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章节、难易各异的内容进行学习;对重点的内容一次弄不清楚、弄不明白的可重复播放;还可以参与练习、测验等实际操作。总之,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并控制程序的流向,从而使其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选择知识。

现在是网络时代,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Internet查阅相关的物理知识,或浏览网络上的权威网站查看有关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应用现代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学习及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热情都很高,然而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应用要适时恰当、科学合理,以免弄巧成拙。

2.1 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整合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整合后的教学活动不应理解为全堂上机或多媒体演示,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理解和计算。例如,板书是教师配合讲授和练习的需要,在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时,要板书课题;在引入概念、计算公式时要板书;在探究规律、研究性质时要板书;在分析解题思路时,要板书主要的思考路径;在解计算题时,要板书解题的过程;在复习与总结时,要板书知识的结构及其内在的联系,以及主要的结论和注意之处。虽然这些层面有的可以用多媒体代替,不过板书是学生模仿的蓝本,像光学中的光路图、电学中的电路图、力学中物体受力分析等一些基本作图技能的示范,就不宜一开始就使用多媒体代替,应由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练习作图,掌握作图的技巧和方法,才能收到学习的效果。

在整合的过程中要讲究实效,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把各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开展的整合研究中,在学期初就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对一些用传统方式来教效果一样或更好的,一定选用传统方式来教。例如,计算题的解题过程、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的实验数据、物体的受力分析等,用传统教学一样奏效。但比较抽象的物理现象如电流电压、分子运动、磁体磁场等章节,采用多媒体技术来实施教学,就很直观、形象。

2.2 多媒体的科学性

多媒体的使用一定要注意科学性,不能只顾画面生动、色彩鲜艳、声效特异而失去科学性。多媒体的科学性有其丰富的内涵,它包括课件阐述的物理概念规律科学,展示的时间顺序科学,场景和实验的模拟及表现形式科学,声音的搭配科学,课堂上教师对先进媒体操作使用科学等。否则,不但起不到理想的辅助作用,反而会将学生带入误区,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有人在光的折射定律模拟实验中,入射、反射和折射光线分别采用不同颜色,给学生造成光线在两种物质交界处变色的误解。物理课件的主要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向学生揭示科学而严密的规律,如果多媒体手段使用不科学,给学生带来误解,给教学带来麻烦,将失去它的意义和使用价值。

3 多媒体的实用性

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但是,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果通过明显真实的实验演示、激烈的讨论争辩以及科学的分析推断等方式可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不必非得使用课件,以免画蛇添足。然而目前存在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情况,有的教师用课件只是替代板书,失去先进媒体的使用价值。因此,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应充分考虑它的实用性与必要性。只有那些教师不能用语言详尽描述、图片不能充分显示、实验不能或不易操作的,才考虑采用多媒体技术。

第2篇: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趋势一、数字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体制中的应用现状

1.数字媒体技术使幼儿教育得到社会大众的更多关注

在我国,幼儿教育受到的关注及重视较少。但是,随着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到幼儿教育中,幼儿教育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咨询了解幼儿教育的人增多,对幼儿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深刻的J识。在数字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幼儿教育体制的科学性以及先进性得到了体现,幼儿教育的改革也被社会大众重视,不断优化幼儿教育体制成为社会大众共同关注的主题,也使数字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体制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幼儿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完善需要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可以说,数字媒体技术成为未来幼儿教育体制发展的趋势。

2.幼儿教育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打开幼儿的思维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引用数字媒体技术,丰富了幼儿的课堂学习形式。教师在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时候,能够给幼儿全新的学习体验,使幼儿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且通过数字媒体技术的辅助,使幼儿对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全方位的认识,从感官的角度对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为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二、完善数字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体制中的应用措施

1.用数字媒体技术改善幼儿教育体制的学习环境

在幼儿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给幼儿的成长教育创造更多的教育机会,幼儿教师可以使用数字媒体激发幼儿的课堂学习兴趣,使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且,幼儿对于教师准备的学习内容也产生了更多的学习兴趣,幼儿教师使用新兴的数字媒体技术设计幼儿课堂的学习内容,利用数字网络资源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以及实用性。在网络媒体资源的支持下,幼儿的学习途径也变得非常丰富,幼儿不仅可以在幼儿园接受启蒙教育,在家休息的时候,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源。可见,数字媒体的发展为幼儿教育创造了非常好的氛围,给幼儿教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使幼儿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幼儿学习到的知识更多。

2.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幼儿学习带来了更多发散思维的方式

在数字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幼儿接触到的知识更加丰富,教师能够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个角度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幼儿能够从多个角度体验所学知识,从事物的形态、声音、色彩以及情感的角度认识社会,并且对于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这对于解放幼儿的学习天性有非常大的帮助,也使幼儿通过更多的途径与外界社会建立联系。

3.幼儿教师从数字媒体技术角度为幼儿选择教育内容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对幼儿教育的环境应当有全新的认识,也应当从更科学的角度设计幼儿教学内容,提升自身的教学专业能力,对幼儿教育理论进行研究以及创新,从幼儿的实际个性特征以及学习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幼儿教育内容,创新幼儿教育活动形式,为幼儿教育体制的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此,幼儿教师应当学习及研究新数字媒体技术,为幼儿搜集更多有意义的教育资料,并且从幼儿学习的角度出发,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评价,适当地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使幼儿家长认识到数字媒体技术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配合教师,从多个角度在幼儿的生活中渗透数字媒体技术,使幼儿在学习以及生活中时刻接触到媒体资源带给自己的优秀学习资源,这样有助于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水平的提高,也使家长认识到如何科学地开展幼儿教育,幼儿教师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教育和引导方法,从更科学的角度设计幼儿教学内容,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幼儿对知识学习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更复杂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幼儿教育也面临着必要的改革,数字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有非常深的应用,在幼儿教育体制之中也应当得到重视,使幼儿教育体制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从更科学、更全面的角度探究幼儿教育体制的改革,为幼儿教育的完善作出贡献,使幼儿从小就接触网络技术,并且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心理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幼儿的学习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历史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1 前言

多媒体教学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已有一段时间,并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式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为了能够让广大教师更好地认识与解决这些问题,克服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文章从四方面提出了基于多媒体环境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2 基于多媒体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

2.1 对多媒体教学功能的认识不足

对于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中,高中历史教师存在两种比较偏激的想法,是认为多媒体技术完全没有用,完全忽视了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另一种是盲目地依赖多媒体技术,完全忽略了传统教学方式,这两种错误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使用效果的发挥。在这两种观念的影响下,历史教师均表现出对多媒体功能认识上的不足,也客观地说明我国高中历史教学观念的落后,高中历史教师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2 对历史教材的处理和历史素材的选择存在误区

目前,高中历史教师对多媒体网络历史素材的认识存在着以下三种错误想法,一是完全依赖于网络历史素材,而忽视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及要点;二是单纯地利用多媒体,照抄照搬教材,多媒体课件仅仅是教材的电子版,毫无创新意义,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三是有些历史教师盲目注重课堂内容的大容量,使课堂教学内容没有主次之分,而学生也会对历史知识点的掌握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这些误区将会对教师教学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并直接体现在学生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反应及学生成绩当中。这种错误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国家对历史教学的要求相违背的。

2.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不当

在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往往会被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知识要点的特点所迷惑,而忽视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概括总结能力下降。再加上有些历史教师盲目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历史知识的反复简单演示,并未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与启发,导致学生很难具备创新能力及历史思维。而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历史教师没有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与手段,需要教师逐渐认识并改变这种错误观念。

2.4 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从当前基于多媒体环境的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教学过程有利用多媒体对学生强制灌输知识的趋势。部分历史教师盲目响应学校多媒体教学要求,用多媒体来代替教师应做的所有工作,忽略了作为历史教师本身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未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结果导致课堂单一无趣,没有个人风格,课堂氛围沉闷,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到教师教学中的情况。

3 基于多媒体环境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3.1 正确认识与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师生主体地位的关系

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师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是为了避免历史教师忽略学生主体地位,而盲目地依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况出现,并实现各种教学要素的科学合理分配。为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处理好教师本身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关系,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二是处理好多媒体环境下历史教学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性的关系,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师需适当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并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

3.2 正确认识与处理多媒体与历史教学内容的关系

为了保证基于多媒体环境的历史教学课堂与历史教学本身的一致性,应当结合历史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性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具体来讲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以教学内容与细节为依据,选择性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针对历史事件、历史图片等可以通过多媒体影视资料进行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而对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则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二是注意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历史教材的结合,避免盲目使用多媒体技术,而忽视教材内容结构安排及重难点划分等情况。实际上,不管技术如何发达,教学手段多么丰富,都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多媒体网络资源的获取应当以教材为参考。历史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要与教材内容相一致,不能为了节约备课时间从网络中直接下载与教材内容不相符的课件,保证基于多媒体环境的高中历史教学符合国家的各项要求与标准,促使师生共同掌握完善的历史知识。

3.3 正确认识与处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来看,历史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结合课程教学实际需求,有选择性地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并能够在科学合理利用多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网络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有效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文章研究了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四方面不足,并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要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望能够为未来的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为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中学,河北 唐山064000)

参考文献:

[1]李慧军.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能力培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第4篇: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范文

摘 要 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初中数学教师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它发挥着巨大的优势,但是也出现一些问题。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关键词 初中数学;多媒体技术;数学课件

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初中数学课堂,被数学教师广泛应用,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可否认的是,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变革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教师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即结合教学实际,对于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说说笔者的理性思考。

1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体现的优势

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的不足,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1.1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逻辑思维较强的自然学科,有些概念、原理、公式、法则学生不容易理解、掌握。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把“抽象的符号和线条”化成“形象的卡通动画”,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下创设出学生容易理解的、更为形象、生动的感染力更强的教学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引“生”入胜。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感知技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一课时,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运用Flash课件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亲自在电脑上进行操作,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利用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其抽象性也使得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概念通过形象的动画展示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来认识事物,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从而很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这节课内容时,学生对线的特征虽然了解,但在应用上把握不住。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形象的演示:先在屏幕上闪烁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一端射出一水平线,“射线”就形成了。接着通过线的伸缩让学生认识射线的特性。教师这时可以边操作边讲解,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同时又有了理性认识。同理,线段、直线也这样教学,在多媒体演示的同时进行讲解,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到的知识,学生印象深刻,加深对“线”的特征的掌握,深入理解知识的形成,并能在今后的练习中运用有余。

2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一些教师对使用多媒体的思想有误区,加上教师业务素质和电脑水平的影响,从而使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这些应该引起所有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

首先,多媒体的滥用。因为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对于课堂效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一些教师在思想上有误区,认为不使用多媒体就是落后,因而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要使用多媒体,整堂课都在放映课件,导致多媒体技术的滥用,使学生对多媒体技术产生抵触情绪。

其次,多媒体的依赖。这种情况表现为教师对多媒体技术非常有依赖性,如果碰到意外情况比如停电等,在无法使用多媒体的情况下,教师就无法讲课,完全丧失基本的授课技能;或者勉强讲课,结果却差强人意。

再次,多媒体成为课堂主导。教师滥用多媒体,使得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电脑的播放替代了教师的讲解,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教师和学生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教师的主导地位渐趋丧失,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体现不出来。这样的教学和应试教育下的“满堂灌”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由“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结果是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只是被动地跟着多媒体记录知识,眼花缭乱之余知识没有掌握,能力没有提高,师生交流互动很少。长此以往,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最后,课件设计太花哨,干扰了课堂教学。有一些教师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件的制作上下了很大工夫。但是过犹不及,太过花哨的课件反而干扰了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比如版面的四周布满图案,翻页的声音比较夸张,等等,这些都会淡化教学内容,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课中的理性思考

3.1 要适度使用多媒体技术,不能滥用,不能依赖

多媒体的使用要适度,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运用。如果用多媒体技术表现所学内容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时,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时,就没有必要非要用多媒体技术。同时,教师要明白,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管技术多么先进,也只是起辅助作用,千万不能对多媒体产生依赖,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合理运用多媒体,不能滥用,也不能依赖,避免使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成为花架子。

3.2 加强师生交流、沟通和互动,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它不能取代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映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抓好整个课堂的情绪,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机器无法做到的。同时,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教授了多少知识不是重点,重点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学习了多少能力。所以,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活力,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师生之间要加强交流、沟通和互动,使课堂教学更加的和谐、融洽、充满活力。

3.3 课件的制作要简洁、实用

数学课件要简洁,只要能良好地表达出教学内容即可;数学课件也要以实用为主,不能太花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知识,不断进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电脑操作水平,制作出符合课堂需求的课件。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堂教学情形进行相应的改动,以适应教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技术是一项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是个有益的补充。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数学教师在对待多媒体技术时要理性思考,合理使用,以便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军信.多媒体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6):96.

[2]王世谊.巧用多媒体让初中数学课堂“活”起来[J].学生之友,2010(11):50.

第5篇: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目标实践;项目实践;数字媒体技术;复合型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2?0050?02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需求,经过论证和申报审批设置了多种综合性、交叉性、多样性的新专业或新的学科,这是高校把外部社会需求与内部教育资源开发相结合,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1]。这些新专业的特色建设成为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课题。本文试图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用“目标实践体系”实现培养目标的设计思路探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相融合而产生的数字媒体产业在世界各地高速成长,不仅成为各国十分重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作为现代信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我国北京、上海、长沙、成都已经形成部级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未来几年,将是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2005年12月,国家863计划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在北京正式推出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共同谋划国家“十一五”数字媒体技术发展战略,说明数字媒体技术这一信息产业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缺失更成为中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软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才短缺,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数字媒体产业将成为全国IT业和娱乐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专家预计同期人才缺口将达60万之多;二是对从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解决人才培养问题,许多高等院校新增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数字媒体技术是通过现代计算和通信手段,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使抽象的信息变成可感知、可管理和可交互的一种技术,包括数字媒体表示技术、数字媒体创建技术、数字媒体存储技术、数字媒体传输技术、数字媒体利用技术、数字媒体管理技术等,融合了数字处理艺术、网络技术等多学科技术。

目前,开办该专业的本科院校有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包括南广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等。浙江大学开办最早,于2005年开设;我校于2006年开始招生。

一、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各大院校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办学特色各不相同。我校通过分析办学特点,制定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办学特色。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包括计算机科学技术、影视传媒、信息传播等领域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的开发、创新能力,在数字媒体产业化基地、高等院校、影视传媒领域和广告游戏制作公司等与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资产管理系统设计、特效制作以及其他互动媒体软件应用与开发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适合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培养原则

本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2]。了解广播电视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广播电视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前沿。

本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理基础、计算机学科和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数字视音频技术、数字影视合成、非线性编辑系统、互动媒体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具有采用数字影视制作技术、互动媒体技术手段制作数字视音频节目和互动媒体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三、用“目标实践体系”实现培养目标

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群体和个体。国内外的教育实践能够证明,目前的和长远的社会需求对教育提出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的需求,而目标实践、项目实践是引导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能够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能够探求新事物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创新还包括将已有的东西予以重新组合、引入产生新的效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3]。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实践、发现、创新、开拓,使学生在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学生自信心,施展自己的才华,充分驱动学生内动力,开发个体创新资源。

项目实践,是指与创新相联系的课题或问题,是为确定创新目的而归纳出的相对完整的方案或策划案。项目可以是教师在学校环境中确定的创新课题,由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完成创新方案;也可以直接引入社会经济发展推出的实践问题。

目标实践,是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教学实践的具体目标。一年级学习了基础课,学生到传媒业界获得对行业的感性认识,命名为“认识实习”;二年级由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实践为“转段实践”,实践目标是在接触社会过程中联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知识;毕业设计实践是高年级学生联系专业知识获得课题或项目,进行设计实践。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如下体系(见表1)。

为保证实践,学院设有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编辑与播控实验室、虚拟演播室等,学院有一个演播馆、转播车,还有电台、电视台等;与广播电视系统和相关公司合作建设了一批实习基地,寒暑假前后或期间可分期分批安排优秀学生实习。为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开设选修课,如数字艺术概论、摄影构图、CG作品赏析等。鼓励学生根据能力和发展方向在校期间取得专业资格证书,如CCAT全国信息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资格认证、大洋非线性编辑软件认证、EMDA(上海数字媒体紧缺人才培训认证项目)、游戏开发设计师国际信息化人才资格认证等,着力把毕业生培养成为认识社会、了解媒介、熟悉技术、素质过硬的优质人才。

四、总结与展望

从学生的实结和答辩可以看到这些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一年级学生在新闻采集、后期制作、搭建传输网络等项目实践中认识传媒行业,了解需求发现问题,产生学习动力。二、三年级的转段实践由对专业的面上到专业方向的深入了解,定向性加强,在软件或硬件的数字媒体表示技术、创建技术、存储技术、传输技术、利用技术、管理技术等多角度学科技术方面得到发展,有效支持了体系课程的学习,提高了学习自觉性,克服了单纯从自我发展考虑问题的意识,转为传媒的服务功能、导向功能等社会职能。

参考文献:

[1] 李红美.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00-103.

第6篇: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范文

一、高中物理教学多媒体使用的现状

由于新教材密切联系社会和生活,内容涉及得更加广泛,并且涉及很多高新技术和领域,再加上有很多关于物理学史方面的内容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很多知识必须去网络上搜集,然后加以整理,再借助于多媒体展现出来,无形之中要求老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尤其是新课改要求的“探究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用到的知识、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究最终出现的结果等等这都是开放的,所以这就对物理老师的知识面、思维能力、灵活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是,很多的物理老师,尤其是从教物理很多年的老教师是很难适应这样的教材的,所以很多的物理老师对于新形势下对老师提出的全新要求是达不到的,这样也就制约了物理教学的课堂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在课前导入的使用

一节课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能有一个好的开头,那么就是成功了一半。因此,优秀的老师都注意课前的导入阶段设计,这是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如果能借助多媒体的技术来进行,那么效果就是提升几倍。利用科学故事的影像资料引领学生进入科学的世界;利用一个物理实验引出一个物理学定律等等。一切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的内容都可以在多媒体技术下使用。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具体

很多的物理实验和物理定律的演示都需要多媒体技术的参与,利用该技术有利于突出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内容。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认知角度看,学生对事物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一些物理知识的诞生和存在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单听老师的讲解是无法真正理解的。所以将一些抽象的理论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出来,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畏惧心理,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形成学习的动力。物理学很多的微观内容都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宏观化,静止的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现动态化,抽象的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现具体化。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难点,突破学习的重点,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四、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高中阶段,物理实验由于各种原因,一部分实验是不能实现的,那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内容和过程及形式进行演示。解决了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实现或实验效果不理想而带给学生认知方面的模糊,减少因实验不足而给教学带来的具体困难。如,电学中的短路、触电等现象的产生和危害,均可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避免生活中发生类似的事故。引入多媒体技术模拟这些实验,是对物理实验有效的补充,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是人所共知的,教师应该利用其有利的一面进行教学。当然,多媒体的应用也有其弊端,过多过滥应用成为电影放映则不可取,所以教师要根据学情和教材内容,有选择地、科学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教学,进而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第7篇: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高职英语教学 建构主义 应用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辅助语言教学活动,在国际上通常被称为MCALL( Multimedia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它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高职英语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首选途径。多媒体教学,是现代科技手段与现代教学理念的结合,因此,要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中,不能仅仅着眼于其技术层面,还应对其教育基础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的背景 

    1.理论背景。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与近二十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流行是紧密相关的。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皮亚杰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他指出:“认识既不能看作是在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决定了的——它们起因于有效的和不断的建构;也不能看作是在客体的预先存在着的特性中预先决定了的。因为客体只是通过这些内部结构的中介作用才被认识的,并且这些结构还通过把它们结合到更大的范围之中(即使仅仅把它们放在一个可能性的系统之内)而使它们丰富起来。”这一看法,与传统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相比,突出了认识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建构过程。比如:对什么是感知,传统的经验主义认识论认为,感知是一种对外界事物的被动接受和复制过程。而建构主义则认为,感知“它并不是对来自外界的信息的接受或复制,而是对不变成分的建构,通过这种方式有机体才能够同化和组织它的经验。” 

    上述不同的观念,在学习和教学中就表现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在教学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采取“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这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从笔者所从事的高职英语教学来看,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差,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而长期以来我们采取的都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点只局限于课本上的语言点和语法项目的反复练习,无法拓展学生思维;且教学,仍然多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要交流工具,这样,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提不起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抛去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推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模式。 

    2.技术背景。观念的变革,常常需要有技术的进步,才能引发现实生活的变革。建构主义近年来在教学领域的流行,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 

    今天的多媒体主要是指处理和应用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形、动画等的)一套综合技术,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实现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的技术。简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专家对多媒体技术的特点进行过大量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傅德荣教授认为,多媒体特点主要有:⑴整合性,通过计算机实现多种多媒体的整合;⑵数字化,将各种多媒体变换成数字信息,读入计算机进行统一的整合,数字化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一种基本技术;⑶交互性,交互成多媒体系统;⑷超媒体,是一种网状式的结构形式。这些特点,为建构主义在教学领域的实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多媒体技术是创设真实情境最有效的工具。从英语教学来看,首先,基于因特网的技术为协作与会话,特别是超越时空、地域的协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次,多媒体交互式学习环境、多重感官的综合刺激、大量相互连接的信息对推动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即意义建构)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建构主义的情境内外、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在这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高职的学生在这种多媒体的环境下,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英语国家以及不同的人使用英语的不同习惯,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与中华文化不同的英语语言文化,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 

二、多媒体高职英语教学的优越性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效率和教学质量。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手段仅靠教师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和语言点,不但耗时多,信息量少,而且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听、说实践的机会很少,使其缺乏激情,没有兴趣,没有主动性。而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学习材料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学习形式灵活多样,教学活动中,学生全部感官都参与到学习氛围中。逼真的语言教学活动,使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具吸引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也事半功倍。并且,运用多媒体可以优化整个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扩大知识面,丰富授课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扩大了参与面,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与质量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8篇: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高职英语教学 建构主义 应用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辅助语言教学活动,在国际上通常被称为MCALL( Multimedia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它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高职英语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首选途径。多媒体教学,是现代科技手段与现代教学理念的结合,因此,要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中,不能仅仅着眼于其技术层面,还应对其教育基础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的背景 

    1.理论背景。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与近二十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流行是紧密相关的。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皮亚杰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他指出:“认识既不能看作是在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决定了的——它们起因于有效的和不断的建构;也不能看作是在客体的预先存在着的特性中预先决定了的。因为客体只是通过这些内部结构的中介作用才被认识的,并且这些结构还通过把它们结合到更大的范围之中(即使仅仅把它们放在一个可能性的系统之内)而使它们丰富起来。”这一看法,与传统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相比,突出了认识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建构过程。比如:对什么是感知,传统的经验主义认识论认为,感知是一种对外界事物的被动接受和复制过程。而建构主义则认为,感知“它并不是对来自外界的信息的接受或复制,而是对不变成分的建构,通过这种方式有机体才能够同化和组织它的经验。” 

    上述不同的观念,在学习和教学中就表现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在教学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采取“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这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从笔者所从事的高职英语教学来看,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差,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而长期以来我们采取的都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点只局限于课本上的语言点和语法项目的反复练习,无法拓展学生思维;且教学,仍然多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要交流工具,这样,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提不起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抛去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推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模式。 

    2.技术背景。观念的变革,常常需要有技术的进步,才能引发现实生活的变革。建构主义近年来在教学领域的流行,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 

    今天的多媒体主要是指处理和应用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形、动画等的)一套综合技术,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实现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的技术。简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专家对多媒体技术的特点进行过大量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傅德荣教授认为,多媒体特点主要有:⑴整合性,通过计算机实现多种多媒体的整合;⑵数字化,将各种多媒体变换成数字信息,读入计算机进行统一的整合,数字化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一种基本技术;⑶交互性,交互成多媒体系统;⑷超媒体,是一种网状式的结构形式。这些特点,为建构主义在教学领域的实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多媒体技术是创设真实情境最有效的工具。从英语教学来看,首先,基于因特网的技术为协作与会话,特别是超越时空、地域的协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次,多媒体交互式学习环境、多重感官的综合刺激、大量相互连接的信息对推动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即意义建构)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建构主义的情境内外、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在这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高职的学生在这种多媒体的环境下,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英语国家以及不同的人使用英语的不同习惯,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与中华文化不同的英语语言文化,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 

二、多媒体高职英语教学的优越性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效率和教学质量。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手段仅靠教师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和语言点,不但耗时多,信息量少,而且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听、说实践的机会很少,使其缺乏激情,没有兴趣,没有主动性。而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学习材料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学习形式灵活多样,教学活动中,学生全部感官都参与到学习氛围中。逼真的语言教学活动,使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具吸引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也事半功倍。并且,运用多媒体可以优化整个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扩大知识面,丰富授课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扩大了参与面,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与质量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9篇: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环境;物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多媒体技术是建立在数字化处理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各种媒体的一种应用技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实现多元化教学,正在逐步代替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让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对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

一、多媒体环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视觉、听觉信息量是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声音、图像、动画和实录视频等特点强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去主动探究物理知识本质,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更多的物理知识。科学家通过研究也证明,通过多感观进行学习更符合人类学习的认知规律,这种学习模式不仅利于知识的获取,更利于知识的保持。

例如,在《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丰富生动的教学情景,如我国发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的实录视频,及在特定轨道运行的视频。这样从实际生活入手,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物理表象和本质,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调动学生探究物理知识本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对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则在讲解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中,利用多媒体播放过山车、水流星的杂技表演的视频,均能把枯燥乏味的文字所描绘的情境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从我进行的比较实验结果也得出: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对本校2010级高一下学期的两个平行班进行比较实验,实验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经过一个学期的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后,对物理非常感兴趣的人数增加了23%,而对照班完全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对物理非常感兴趣人数无明显变化。

二、多媒体环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锻炼物理思维

多媒体教学技术丰富的表现力,能给学生形象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更深入理解物理知识的能力。高中物理中有许多物理知识内容抽象,很难用语言和板书来表达清楚。而多媒体教学技术不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模拟微观事物,可以对抽象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把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和再现等。这样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现象和模型获得更为形象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的关联,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锻炼物理思维。

如高中物理中的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热学中的布朗运动,利用现有高中实验条件无法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则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直观形象的动画能更助于学生理解物理本质。再如,在示波器原理的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模拟带点粒子在各种变化的电压作用下的偏转情况,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示波器的原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自由落体运动的演示实验稍纵即逝,学生很难从演示实验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具体运动特征。但是,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将演示实验中小球的下落过程进行延缓处理,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自由落体运动”的具体运动特征,再让学生具体分析、计算运动的规律,得出结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学生创造了更优的理解、思维环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多媒体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物理是一门注重思维、逻辑的学科。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在物理学习中尤为重要。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让教学内容更加紧凑,省时高效,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时间,做到动脑,动手最大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复习课中,用多媒体将复习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或者做成知识网络图,设置一定的动画效果播放,节省了板书及作图的时间,省时高效,使课堂教学时间在学生中得以自主延伸,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多媒体环境对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不利影响

多媒体课件广泛的应用于物理教学课堂及网络教学上,但是很多多媒体课件往往是按照设计者主观意图,根据多媒体工具的技术功能进行设计,没有遵循心理学、教育学原则,忽视了中学生学习者的心理特点。比如有的多媒体课件为了增强感染力,使用了绚丽的画面,眼花缭乱的动画,动听的配音等等,这些大量的次要因素冲淡了作为主体的知识本身。容易使学生过分关注画面的细节,削弱对主体知识的获取,并忽略对物理本质问题的提出和思考,以致用表面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客观世界,排斥深入思考。长期如此,使中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过分的依赖,导致学生认知怠慢,思维迟钝,阻碍认知的发展,对物理学习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互联网上知识容量大,玲琅满目,但是缺乏系统性。而中学生心理、辩证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不成熟、不完善。甄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较弱,使学生在使用网络教学学习时,容易受外来事物影响,常常在网络上流连忘返,影响学习效果。其次,使中学生对网络产生极大的依赖性,认为很轻易就可以检索到大量信息,因此使中学生认为不需要再按传统方式把信息储存到大脑里,影响中学生的创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形象逼真的模拟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网络以其超大知识量,集趣味性、交互性能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建构的学习环境对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物理理解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同时重视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正确的、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体环境,并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增强对学校网络的管理等手段,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给学生创造最优的多媒体环境,最大程度的提高物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上榜.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2012年第3期

[2]《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 李大友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