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曹操遇蒋干范文

曹操遇蒋干精选(九篇)

第1篇:曹操遇蒋干范文

当曹操士气大挫,无计可施之时,蒋干向曹操献离间计,要劝周瑜归降。然而,蒋干自请去说周瑜时,正是周瑜为蔡瑁深知水战要诀,不好对付而无计可施之时。所以听闻蒋干到时,周瑜即“闻弦歌而知雅意”,准确判断出其来意,将计就计,开始实施反间计。这足见周瑜的机智聪敏。

周瑜明白蒋干求功心切,将不惜一切要劝降周郎,以获取大功。所以,必须让蒋了求功之心。于是,二人寒暄未止时,周瑜就当头点破,“为曹氏作说客乎?”蒋干这里便是一愕,毫无准备,只好矢口否认。这样,蒋干即陷于被动,但还可以勉强支吾,作欲走告退状,被周瑜笑而挽留。周郎这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为曹氏作说客乎?”就已经让对方乱了方寸,可见周郎射出的一支利剑即使没有毙敌,却也使敌明白劝降之事难度很大,萌生放弃之意。

接着,周瑜大设“群英会”。江东英杰济济一堂,大摆筵席盛待蒋干,然而周瑜却令太史慈监酒。此时休说劝降,连曹、吴间军旅事都不得提及,提便杀头,毫不通融,蒋干至此又是一愕。因生死攸关,这次便“不敢多言”。到此时,蒋干的劝降之心基本泯灭。

饮至半酣,周瑜执蒋干之手,观熊虎之士,看粮草山积,倾诉肺腑,言君臣知遇之恩、生死相托之意,并指桑骂槐,称“苏张复出,舌如利刃,口若悬河,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其势如同泰山压顶,蒋干至此大愕。三愕之下,彻底封口。

而后,周瑜又生一计,不让蒋干有劝降的奢望这是底线,让蒋干相信我周郎必胜是有所依凭的才是成功的关键。于是他乘兴舞剑作歌,明抒其志,表明自己对赤壁大战踌躇满志。

周瑜利用蒋干无法交差的处境和不甘空手而回的心理,示之以伪,诱蒋盗书。至于半夜,军士通报江北有人至,让蒋干彻底相信,张、蔡就是“特工”。周瑜抓住了曹操多疑的弱点,巧施反间计,借刀杀人。谈笑间,置对方蔡、张二员大将于死地。蔡、张之死大大削弱了曹军的实力,这就为以后孙、刘联军火烧赤壁打下了基础。周瑜谋略的运用至此大获成功。

第2篇:曹操遇蒋干范文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关羽开凤眼——要杀人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张飞讨债——声势凶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曹操遇蒋干——倒霉透了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阿斗的江山——白送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曹操转胎——疑心重

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

张飞战关羽——忘了旧情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关羽进皇宫——单刀直入

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赵云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

关羽刮骨疗毒——无痛苦之色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黄忠叫阵——不服老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张飞睡觉——不闭眼

曹操败走华容道——果然不出所料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

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刘备编草鞋——内行()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3篇:曹操遇蒋干范文

关键词:《三国志通俗演义》 酒 功 过

《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描绘三国时代各个军事集团之间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彩色画卷。为了突出政治、军事这一斗争的核心,作者将各种社会关系的描写都与政治、军事联系起来,大到军事集团之间的关系,小到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婚姻关系,就连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酒也与之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三国志通俗演义》对于饮酒有过多次的描写,但是,这些饮酒几乎没有家庭生活中的亲朋相聚、节日喜庆,而是与政治、军事斗争密不可分,酒在政治、军事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体说来,酒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具有以下三种功能。

一.传威壮行、彰显气概功能

“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的这段唱词,说明了酒有壮胆助威的作用。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酒的壮行作用在关羽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三国志通俗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其精彩片段是就是关羽温酒斩华雄。斩华雄以前的形势是这样的:十七路诸侯响应曹操的号召,公推袁绍为盟主,以长沙太守孙坚为先锋,联合讨伐董卓。兵进汜水关,即遇到董卓的部将关西大汉华雄,华雄骁勇异常,打败孙坚,连杀诸侯大将。面对华雄的挑战,诸侯无人敢出,当此之时,关羽挺身而出,愿出战,斩华雄之头。为了给关羽壮行,曹操命人给关羽斟热酒一杯,先饮后战,关羽却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銮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斩华雄这件事,就关羽个人来说,是他一生英雄战斗历史的开端,此后他不断斩将立功,声名大振。而酒在刻画关羽神勇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酒在凸显关羽英雄气概方面的功能还见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鲁肃为讨回荆州,在军中设下鸿门宴,邀请关羽赴宴,关羽独驾小舟,率亲随数人赴宴。酒至半酣,鲁肃提出归还荆州之事,关羽以酒宴不谈国家事为由予以推辞。鲁肃部将欲出袭杀关羽,关羽挟鲁肃之手来到江边,登舟离岸,挫败了鲁肃的阴谋。这里酒在显示关羽无畏的勇气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决战先机、养晦障眼功能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很多的政治、军事活动是在酒的掩盖下悄然进行的。小说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面对董卓的专权和滥杀无辜,司徒王允决定设美人计,让董卓与吕布反目,借机除掉董卓。王允先令良匠嵌造金冠一顶,送与吕布。吕布来王宅相谢,王允乘机留吕布饮酒,酒至半酣,二青衣引貂蝉艳妆而出,与吕布把盏。吕布与貂蝉二人眉来眼去,“又饮数杯,允指蝉谓布曰:‘吾欲将此女送与将军为妾,还肯纳否?’布出席谢曰:‘若得如此,布当效犬马之报!’”美人计初见成效。又过数日,王允请董卓来家赴宴,天晚酒酣,王允令貂蝉出来歌舞,董卓称赏不已,王允当即将貂蝉送与董卓,“命备毡车,先将貂蝉送到相府”。连环计至此已然成功一半。此后董卓大闹凤仪亭,父子反目,王允劝吕布除掉董卓。在整个连环计使用的过程中,酒的功能处处在发挥关键作用。当年十八路诸侯的未竟之业,竟然在酒席宴间得以实现。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酒在军事斗争中发挥决定作用的是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群英会的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时期,赤壁之战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一场大战,也是作者花费大量笔墨精心设计的一场战役。此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消灭了吕布、袁绍、袁绍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现在率领数十万大军南下,欲一举平定江东,消灭孙权集团。孙权派周瑜为都督,率领水路各军迎击曹操,敌我双方隔长江夹江对峙。周瑜本想利用北方军队不习水战的略势,利用水战打败曹操。但是,在偷看曹军水寨之后,发现曹军“深得水军之妙也”。原来素习水战的蔡瑁、张允归降了曹操,周瑜看准了二人是自己破曹的最大障碍。要破曹操必须先除掉蔡张,正在无计可施之时,周瑜的同窗蒋干奉曹操之命前来劝降,周瑜决定通过蒋干,借曹操之手除掉蔡瑁、张允,而这一切皆是在酒的功能下进行的。周瑜为了实现自己的计谋,给了蒋干最高的礼遇,举行群英会,招待蒋干,江东诸将作陪。宴会一直进行到深夜,周瑜佯做大醉,“呕吐狼藉”,携蒋干抵足而眠,为蒋干盗书提供有利时机。为了使蒋干深信不疑,周瑜在梦中泄密,并且梦话内容与密信内容并无二致。同时,周瑜还安排了探子密报蔡张二都督急切不能下手的话,并且还要让蒋干听到,是蒋干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心盗书。最后,曹操中计杀了蔡瑁、张允,除了周瑜的心腹之患。在群英会蒋干中计这一情节中,酒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酒,周瑜的计谋就会落空,蔡瑁、张允也不会被杀,赤壁之战胜负难料,三国鼎立的局面也可能改写。

酒在军事上的应用,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还有很多,如第二十二回张飞胜刘岱、第七十回胜张郃都是借助于酒的功能。

三.酗酒乱性、丧师取败功能

酒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有其不利的一面,过度饮酒,不仅会伤害身体,而且会给事业带来负面影响。《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就有多处酗酒贪杯造成军事失败,进而丧失生命的战例。

小说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在官渡之战相持的最后阶段,曹军缺乏粮草,面临败绩。曹操听从了谋士许攸的建议,袭击了袁绍的粮草重地乌巢,焚烧了袁军的粮草,结果曹操转败为胜。乌巢粮草被烧的原因是守将淳于琼“方与众将饮了酒,醉卧帐中;闻鼓噪之声,连忙跳起问:‘何故喧闹?’言未已,早被挠钩拖翻”。结果“粮草尽行烧绝”。

第七十三回,关羽北伐樊城,即将出发之际,先锋傅士仁、糜芳饮酒,致使账后遗火,烧着火炮,把军器粮草尽皆烧毁。大军未出,就发生此事,先伤了锐气。

第一百回,诸葛亮出祁山,大败曹真、司马懿,形势十分有利,都尉苟安押解粮草,因贪杯好酒,迟误十日,被诸葛亮杖责八十。苟安怀恨降魏,司马懿令其回成都散布流言,施反间计,后主急招诸葛亮回成都,结果失去了一次收复中原的大好时机。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饮酒取胜与饮酒误事最为典型的,当属张飞。对于张飞来说,应该是“成亦酒,败亦酒”。张飞不仅饮酒误事,而且还为此送掉了性命。

第十四回,刘备奉命去打袁术,张飞自告奋勇愿意留下守卫徐州。刘备要求他一者不要酗酒发疯,鞭挞士卒,二者听从人谏,张飞满口答应。刘备走后,张飞把刘备的话忘在脑后,每日在家参酌,还不过瘾,聚众官豪饮。“自斟巨觥,连饮了几十杯,不觉大醉”。还把不能饮酒的曹豹打了五十鞭,结果,曹豹差人送信给女婿吕布,让其连夜取徐州。吕布兵到时,“张飞正醉卧府中,左右急忙摇醒”,“张飞此时酒犹未醒,不能力战”,不仅丢了徐州,连刘备的家眷也不顾及了。

如果说上面的酗酒使张飞丢失城池的话,那么张飞的最后一次酗酒丧失了自己的生命。《三国志通俗演义》第八十一回,写关羽被杀之后,为了给关羽报仇,张飞“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入账告曰:‘白旗白甲,一时无措,须宽限方可。’飞大怒---叱武士缚于树上,各鞭五十。”并命令来日倶要完备,否则即杀二人示众。与其被杀,不如杀人。范疆、张达准备杀掉张飞投吴。当晚,张飞“与部将同饮,不觉大醉,卧于帐中”。范、张二人以短刀刺入腹中,张飞“大叫一声而亡”。一代名将“伐吴未克身先死,秋草长遗阆地愁”,溘然殒世。张飞之死,除了性格原因之外,还与他性喜嗜酒密切相关。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功能,酒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为商谈政治、军事问题以及评价天下人物提供了环境气氛。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这里酒起到营造平等和谐氛围(虽然是表面上的)的作用。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在酒的作用下,曹操想到自己所建立的丰功伟业,面对滚滚的江水,诗兴大发,横竖赋诗《短歌行》。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在箭如雨发的形势下,诸葛亮与鲁肃在舟中闲适的饮酒交谈,体现了孔明履险如平的大智大勇。

第4篇:曹操遇蒋干范文

文/小龙

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3、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4、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5、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6、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7、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8、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9、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10、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11、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2、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13、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14、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5、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16、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17、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18、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19、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20、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21、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22、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23、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4、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25、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26、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27、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28、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29、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30、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31、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32、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33、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34、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35、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36、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37、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38、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39、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40、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41、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42、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43、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44、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45、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46、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47、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48、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49、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50、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51、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52、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53、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54、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55、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56、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57、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58、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59、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60、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61、关帝庙夫人--慌了神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62、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63、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6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65、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66、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67、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68、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69、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70、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71、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72、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73、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4、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75、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76、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77、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78、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9、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80、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81、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82、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83、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84、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85、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86、刘备卖草鞋→有货

87、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88、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89、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90、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91、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92、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93、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94、刘禅小阿斗→扶不起

95、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

96、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97、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98、隔着门缝看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99、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100、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101、关羽放屁→不知脸红

102、关云长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103、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104、关云长不杀张文远→念起旧情

105、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106、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107、关帝庙求子→拜错了神

108、关公吃酒→看不出来

109、关公保刘备→赤胆忠心

111、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

112、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113、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

114、关公卖豆腐→货软人硬

115、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116、关公走麦城→最后一招

117、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118、关羽卖肉→没人敢要

119、关羽放曹操→念旧情

120、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121、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122、关云长流鼻血→红上加红

123、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124、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125、单刀赴会→声势压人

126、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

127、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128、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129、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130、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131、张飞烧火→猛灶

132、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133、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134、张飞的胡子→满脸

135、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136、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137、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138、黄忠出阵→不服老

139、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140、曹操杀人→乱来一气

141、曹操吃鸡肋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42、曹操诸葛亮→心思不一样

143、曹操做事→乾乾净净

144、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145、击鼓骂曹→现开销〔当场指责〕

146、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147、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148、蒋干盗书→只知欢喜,忘了中计

149、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150、蒋干访周瑜→自找麻烦

151、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

152、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

153、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

第5篇:曹操遇蒋干范文

1、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装样子两相情愿

2、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4、诸葛亮的——神妙莫测

5、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6、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7、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8、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9、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10、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11、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12、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13、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

14、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15、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6、诸葛亮要丑——不知

17、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18、操遇蒋干——倒霉透了

19、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20、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21、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22、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23、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24、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25、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26、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27、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28、张飞讨债——声势凶

29、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30、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31、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32、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33、关羽开凤眼——要杀人

34、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35、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

36、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37、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38、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39、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

40、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41、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42、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43、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44、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45、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46、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47、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48、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49、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50、张飞睡觉——不闭眼

51、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

52、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53、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54、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55、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56、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

57、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58、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59、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

60、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61、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62、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第6篇:曹操遇蒋干范文

逼楚霸王寻死——心理战术

其它相关歇后语:

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孙武用兵--以一当十

周幽王点烽火台——千金一笑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第7篇:曹操遇蒋干范文

文/代军

文学之宴――曹操大宴铜雀台

历史背景:赤壁之战已经过去两年了,天下三分的局面初露端倪,曹操一边打理着掌控的半壁江山,一边屯田练兵,准备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但此时天下并没有大的战事,曹操似乎感到可以有一丝的喘息,于是铜雀台建成了,落成典礼的当晚,曹操在铜雀台上大宴群臣,除了歌舞乐器的表演,武将们还进行了精彩的射箭比赛,文官们在曹操的儿子、天下第一才子曹植的带领下,纷纷吟诗作赋展示着自己的才华,为曹操歌功颂德,而曹操也慷慨陈述自己继续匡复天下的决心,并借着酒意说自己并没有篡汉之心,最大的心愿就是死后墓碑上刻着“汉故征西大将军”,就知足了,群臣请曹操也赋诗一首来纪念这次盛况,曹操徐徐写下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慨自己年事已高却壮志未酬,但眼前的美酒盛况却令他陶醉“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赤壁之战也让他感到,天下最优秀的人才并没有全部收揽于自己的帐下。不久前,他让名士蒋干去游说曾在赤壁打败过他的周瑜,周瑜对蒋干倒还讲老同学的情谊,算是礼遇有加,但并不归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首以后名扬天下的短歌行诞生了。这次宴会上,曹操还猛然想起自己的恩师蔡邕的女儿流落在匈奴部落,用重金把她赎回,这就是蔡文姬。文姬归汉后整理默写了大量流散的著作,自己还创作了胡茄十八拍,成为了传世名曲。

历史影响:以此次盛宴为开端,曹操把铜雀台作为诗歌和文学创作的乐园,聚集了一大批有才华的文人,在铜雀台上创作了许多的传世佳作,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建安文学。建安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它继承和发扬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生活。建安诗歌以五言为主,亦有四言、杂言等,而以五言成就最高,为五言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它影响了后世的文风、格律、文体乃至文学的精神。

美食:这是汉代的国宴,一定是穷天下之美味珍馐,而酒就是至今闻名于世的杜康酒。

历史影响力

美食指数

老北京民俗饮食大观――

热汤面

第8篇:曹操遇蒋干范文

一、诸葛亮的才智在军事上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

他从隆中出来,为刘备出谋划策,诸葛亮走马上任就遇到夏侯与于禁引兵进攻博望。敌方对诸葛亮的才能持否定态度,我方关公、张飞二人对诸葛亮的才能持藐视态度,认为他年幼有何才能。敌方甚至口称要活捉诸葛亮,然而诸葛亮运筹帷幄,巧设布局,让蜀军打得敌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是他出场来的第一功,直到此时关、张二人才不得不承认:孔明真英豪也。作者就是要让他在别人的怀疑、藐视中展示其才智,这便印证了司马徽之言:“可比兴周八百这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在危难之时冷静地对待战事。且料事如神。在八十六回中,先帝刘备驾崩,后主刘禅懦弱无能。曹丕盯准了这个好时机,采用司马懿的五路大兵四面夹攻蜀国,让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他这样的策略看起来是很高明的,可是五路大军难住的是刘禅等人,他们吓得六神无主,殊不知诸葛亮料事如神,用马超对付曹真,紧守西平关,用魏延疑惑南蛮之兵,让李严乱其军心,至于孙权,让邓芝与之结结盟。诸葛亮就这样轻轻松松把司马懿的计划打破了,让人不得不佩服他“面对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质与智慧,不得不说才高八斗的司马懿就是逊诸葛亮一筹。

七擒孟获。孟获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头目,在他生活的地方是属于未开化的蛮荒之地,不懂得当地的风土人情,不懂得当地的战略布局是难以与之作战的。但是诸葛亮七次生擒孟获。第一次面对孟获的三路主联军,诸葛亮也布下了三路军,并用了老将赵云和彪将魏延擒得孟获。第二次孟获想利用有利的地形来抗拒诸葛亮,但诸葛亮找来土人引路,趁夜晚沪河无毒气的时候渡河,截断孟获的粮道,生擒了孟获。第三次面对孟获的里应外合之计,诸葛亮将计就计,生擒得孟获。第四次孟获纠集十万蛮兵,恨怒而来,诸葛亮用计迷惑对方,再次生擒孟获。第五次孟获倚有利地势想凭借四个毒泉取得战争的胜利,却因为诸葛亮“心存正道”,加之孟获军队内部动乱,又被诸葛亮所擒。第七次孟获动用藤甲军作战,诸葛亮用火攻打败了藤甲军。在七次对抗中,孟获的策略一次比一次高明,一次比一次难以对付,可他偏偏遇上了诸葛亮这样的能人,每次都被诸葛亮破解。从这七次生擒孟获的战争中,诸葛亮的才智可谓高,因为他的对手不是一般的人,而是那未被开化的野蛮之人,他们占据有得的地理条件,他们的战争策略也是中原之人未尝试过的。要想在这样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不得不有聪明的头脑和知天文地理,还要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才有可能取胜。这样的战争,诸葛亮面对了,并且屡战屡胜,真乃智慧过人。

善辩的才智。在四十三回中,刘备兵败汉津口,东吴大将鲁肃来见刘备,要求诸葛亮到东吴说服孙权与之结盟,以共图大事。诸葛亮到东吴就遭到群儒的围攻。首先遭到东吴第一谋士张昭的挑衅,藐视其才能,认为他若能与乐毅、管仲相比,却使刘备弃新野,无处容身。面对张昭的问难,诸葛亮心平气和地从人的志向谈起,从刘备目前的劣势谈起,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虞翻问难:曹操有百万之众,平吞江夏,如何看待。诸葛亮从刘备虽处于劣势尚能战,笑他们屈膝降贼,说得虞翻“不得对”。步骘嘲笑诸葛亮是苏秦、张义式的游说之士,诸葛亮认为他们也是豪杰,有匡扶社稷之谋,同样是谋士,可步骘筹人不但不能匡扶人国,只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说得步骘“默然无语”。薛综认为汉朝气数将尽,人心归向于操,诸葛亮从人的立身之本说起,认为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认为曹操不过是汉贼,骂薛综是“无父无君之人”,让薛综“满面羞愧,不能对答。”后面还击陆绩等人的问难,诸葛亮让他们语塞、低头丧气不能对,尽皆失色。儒生们问题的刁钻,反衬出诸葛亮才智的确如他自己所言,能与管仲乐毅相比,确为“当世奇才”。

与孙权的较量。面对东吴主人孙权,诸葛亮早就将鲁肃的嘱咐抛在一边,直主不讳地对孙权说他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心,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一针见血地说出了孙权面临的尴尬和自身弱点,让孙权“勃然大怒”,鲁肃也责备诸葛亮。可鲁肃不知道诸葛亮是在用激将法激孙权,让他早下定决心与蜀结盟、实现共同抗操的大计。事实表明诸葛亮的话是起了作用的。诸葛亮之所以对自己这样的自信,是因为他早就认清了刘备、孙权的优势所在:刘备有赵云这样的彪将率领的精兵万人,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士民附操者迫于势力非本心,也正是因为诸葛亮看清了这一切,所以在孙权面前才那样的自信,也正是有了诸葛亮的精辟分析,才使刘备与孙权结盟成功,才会取得后来赤壁之战的胜利。

与周瑜的较量。诸葛亮是个绝项聪明的人物,要表现这一人物的聪明才智高人一筹,作者往往是把他放在另外的能人面前作比较。别人也是有才之人,但胜利总在诸葛亮的手中,这更能说明诸葛亮的才能高明。周瑜可以料事如神地指挥消灭曹操八十万大军的赤壁之战,但他的一切计谋都在诸葛亮的意料之中,最终因斗不过诸葛亮,只能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中告别人世。在四十四回里,周瑜欲降操,诸葛亮却让他放弃了此念头。诸葛亮用曹操欲取二乔置于铜雀台这样莫须有的说法来激起周瑜对曹操的憎恨,从而为结盟扫清了障碍。

草船借箭,是诸葛亮与周瑜才能交锋的一个典型。周瑜虽然知道可用火攻操之军队,但兵器少,解决这一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诸葛亮挺身而出,立下军令状,三天内准备好十万支箭。当十万支箭取回来后,诸葛亮又巧妙的回到蜀国去了,周瑜只有叹息: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诸葛亮的才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在祈山大败司马懿后,接到后主诏书要求诸葛亮回成都。诸葛亮把孙膑的添兵减灶之法灵活地运用为减兵添灶,使司马懿看不透他到底使用的是什么招数而不敢追赶,等到他知道上当时,诸葛亮早已率军不折一人向成都方向远去了,甚至于万诸葛亮也能吓走司马懿。诸葛亮嘱咐杨仪用神龛来代替自己,司马懿虽然算到诸葛亮是逝世了,可就是不敢确信,害怕诸葛亮是用六丁六甲之法诈死,望见“汉丞相武乡候诸”之旗就吓得大惊失色,可谓“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司马懿也不得不称诸葛亮是天下奇才。

二、诸葛亮的智慧体现在对人才的荐举、使用上

诸葛亮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他认为:“夫治国者犹于淮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这是诸葛亮讲“举荐对治国的重要”“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于幽谷,直士出于众下。”这是诸葛亮讲要不拘一格地提拔人才,他有着独有的聪慧的用人特点和用人原则:

1.在用人的时候,他从不求全责备,善用人之长。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诸葛亮也深知这个道理,魏延虽说“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但其“善养士卒,又很能打仗。”诸葛亮驻汉中时,于是“更延为督前部,邻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为前锋”杨仪虽也“性狷狭”但他却有真才实学,刘备与他谈论军国计策时,每每为其高见所动。诸葛亮知其所长,于建兴三年,封为参军、署府事、将南行。诸葛亮本人在每次考虑到此二人时,也总是“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2.诸葛亮能够运用自己的慧眼充分识别、发掘人才。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他随刘备入蜀,任广都县长。刘备在一次游观中,突然来到了广都,发现蒋琬众事不理,又喝得大醉,就非常生气,欲加罪于蒋琬。亮深知蒋琬其人的才干,劝刘备道:“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这和庞统当年的情形是完全一样的。果然不出诸葛亮所料,蒋琬的确是一个治国的大才,他后来被先后任为尚书郎、丞相府东曹掾、参军、长史加抚军将军。诸葛亮曾经秘密地对后主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在诸葛亮死后,他更与费文伟等人一起,挑起了治理蜀国的重担。何诋的情况与蒋琬也差不多。何诋字君肃,自幼寒贫为人宽厚通济。开始任督军从事。诸葛亮听说后,决定来一次突然“袭击”,亲自考察一番。其它人都为何诋捏一把汗。何诋当地时间听说诸葛亮要亲自下来考察他的工作时,急忙连夜张灯审问犯人,解读有关诉状。在诸葛亮第二天早上来到前,何诋只用了一个夜晚的时间,就把所有的案子都暗记于胸“答对解释,无所凝滞”,诸葛亮本人对此也很惊讶。但是,他不仅沟有免掉何诋的官位,而且还提拔何诋为成都县令。后来郫县县令的职位有所空缺,诸葛亮又让其一人兼任两职。何诋本人也没有浪费诸葛亮给他表现的机会,努力要作,正确断案。后来,汶川地区的少数民族发生了不稳定的情况,诸葛亮又提拔他为汶山太守,汶山地区在何诋的治理下,很快就“民夷服信”。又先后派何诋出任广汉太守、犍为太守。可见,诸葛亮在识人上也是很有其独到之处的。

3.诸葛亮善用积极培养和锻炼人才,具有伯乐之智。

这里不得不提到蒋琬。诸葛亮为了能让蒋琬尽快地成长起来,就有意识地往蒋琬身上“加压”使他得到应有的锻炼。诸葛亮开府时,提拔蒋琬为东曹掾,举茂才。蒋琬本人却推辞,想要把这个位子让给阴化、庞延、廖淳。诸葛亮就对蒋琬说:“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见《蒋琬传》意思是说:“我本来顾及到我与你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怕这样推举你会受到别人非议。但这样一来,别的被举荐的人心里会感到不安,其他远近之人也公对此不解。所以低温更应该接受这次兵举,并用低温的实际功绩,来表明这次的选举是非常公正的。”)后来诸葛亮又让蒋琬与张裔统留丞相府府事建兴八年,张裔去世后,又让蒋琬代张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让蒋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受到锻炼与提高。

4.善于把平庸改造为优秀,是诸葛亮的高明之所在。

张裔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但他也有个非常不好的毛病,就是心胸不宽,好忌恨人。他本来与杨洪的关系很好,但后来却因为几件小事,而反目成仇,而且责任还在于他本人身上。再有,他与岭述的关系也很不好,到了相互忿恨的地步。对此,诸葛亮曾经严肃地批评过张裔。诸葛亮说:“君昔在陌下,营坏,吾之用心,食不知味;后流迸南海,相为悲惨汉语,寝不安席;及其来还,委付大任,同奖王室,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石交之道,举仇以相益,害骨肉以相明,犹不明谢也,况吾但委意于无俭,而君不能忍邪?”其大意是:“你过去在陌下被我军打败,我当时很为你的安全担心,吃饭也吃不香。后来你又在南方流浪,我又很为你的处境悲叹,睡觉也睡不安稳。你一回来,就马上委你重任,共同参与国政。我还自认为与你的交情坚如磐石,举荐对方的仇人以获取帮助,举荐对方的至亲以明大公无私,这些都不用向对方解释,取得对方的理解。更何况我现在只是重视岭述,你怎么就受不了了呢?”

5.在用人的智慧上,诸葛亮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

在诸葛亮所处的封建时代,“忠”、“孝”一直被视为最高的道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忠诚则又是首要道德。因而诸葛亮用人时,只要是忠诚于蜀汉政权,愿为之出力的人均提拔之。比如他在《前出师表》里赞郭攸之、费文伟、董允等人“此皆良实,志虑忠诚”。与之相反,他弹劾李严的理由是“受恩过量,不思忠报,安身求名,无忧国这事”。

正是由于诸葛亮聪慧的用人策略和独到的眼光,才使得蜀在与强魏与东吴的较量中,没有因为土地缺乏的原因,而使人才太过缺乏。从而才使弱蜀能在长时间拥有一州之地。

总之,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撒豆成兵,挥剑成河;踏罡步斗,压镇群星。诸葛亮之治军,连敌手司马懿也不得不叹为奇才。他总揽军政,“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 他初出茅庐,博望烧屯,折服张飞 ;赤壁之战,大显身手,使江东,战群儒,说孙权,激周郎,调鲁肃,建立孙刘联盟,借箭,借风,助火攻,防谋害,安全脱身,显示出周瑜、曹操难达的智慧 ;危难受命,忠心如初,独支大局,力挽狂澜,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七擒七纵,攻心和抚,南中平定,结好孙吴,后顾无忧;治蜀以法,百姓乐业,足食足兵;六出祁山,斩将破阵,骂死王郎,智胜司马,忠于职守,以身殉国。可以说,他的战略思想和军事实践曾影响了当时的历史进程。

第9篇:曹操遇蒋干范文

最新描写英雄人物的歇后语,由小编为您提供的,希望给您带来帮助!

关羽门前耍大刀——挑战高手

关羽下葬——首身分家

关羽死后看太阳——日出日落

曹操为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曹操躲马超——落荒而逃

曹操用关羽——真心实意

曹操遇蒋干——背时或倒霉

曹操找王垢借物——杀头稳军

曹操唱京剧——满脸奸诈

曹操见诸葛亮—— 一生未有

曹操看张松——以貌取人

曹操对诸葛亮——又爱又恨

曹操用母得徐庶——四两拔千斤(军)

曹操兵败赤壁——遗恨终身

曹操接许攸——赤脚相迎

曹操天下归司马——白忙一场

司马昭笑刘禅——乐极生悲

司马昭之心——篡国诡计

司马懿装病——暗藏杀机

司马懿铁笼山火中遇大雨——绝路逢生

曹操杀吕布——悔之莫及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上当受骗

属吕布的——有勇无谋

貂婵嫁吕布——英雄难过美人关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比喻总是失败。)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孔夫子的褡裢——两头输(书);书呆(袋)子

孔夫子的弟子——闲(贤)人

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

孔夫子的箱子——净输(书)

孔夫子的砚台——黑心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孔夫子喝卤水——明白人办糊涂事

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不自量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冒充斯文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礼

孔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才

孔子面前讲《论语》——忘了自个儿姓名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不念旧情

孙权杀关公——嫁祸于人()

贾宝玉看《西厢记》——戏中有戏

贾宝玉爱林妹妹——好梦难圆

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

贾宝玉的通灵玉——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