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绿色设计的理解范文

对绿色设计的理解精选(九篇)

对绿色设计的理解

第1篇:对绿色设计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TRIZ;绿色设计;生命周期;绿色参数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1-0305-02

绿色设计是以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为目标的创新设计,它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延伸到了产品使用结束后的回收再用及处理过程。从宏观上来把握与产品有关的环境问题、材料的重复利用问题、废弃物的管理问题等。

作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TRIZ创新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探讨了运用TRIZ解题工具――矛盾矩阵,来解决绿色设计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通过建立绿色参数与TRIZ工程参数的关联表,把绿色设计问题转化成了TRIZ问题,并运用TRIZ工具来完成绿色设计。

1 TRIZ理论概述

1.1 TRIZ理论的基本理念

TRIZ的含义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其拼写是由“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heory 0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俄语含义的单词首字母(Teoriya Resheniya IzobretatelskikhZadateh)组成。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在1946年创立的。

1.2 TRIZ中的技术矛盾及解决方法

在技术系统中,两个参数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限制的关系,提高某个参数时,可能会导致另一个参数的恶化从而产生矛盾。在产品设计或工程设计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利用TRIZ方法可以解决这样的设计矛盾。阿奇舒勒归纳总结出39个可以描述在工程技术中出现的绝大多数技术内容的通用工程参数。解题时,先把技术矛盾的两个参数分别用通用参数中的两个来表示。这样就把实际产品或工程设计中存在的矛盾转化成标准的技术矛盾问题。39个工程参数的矛盾矩阵表如表1所示,使用矛盾矩阵表解决问题的流程如图1所示。也就是,先将待解决的问题转化成可以用技术矛盾的39个通用工程参数所描述的问题模型。然后,针对不同的问题模型,在矩阵表中找到创新原理(表中数字表示推荐的创新原理编号),并运用这些创新原理经过演绎与具体化,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2 绿色创新设计

2.1 绿色设计的基本理念及特征

绿色设计DG(Green Design)通常也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意识设计等。绿色设计面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从摇篮到再现的过程,也就是要从根本上防止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关键在于设计制造,不能等产品产生了不良的环境后果后再采取防治措施,这就是绿色设计的基本思想。总的来说,绿色设计是这样的一种设计,即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绿色设计的本质特征在于,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构思阶段,就要把降低能耗、易于拆卸、再生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与保证产品的性能、质量、寿命、成本的要求列为同等的设计目标,并保证在生产过程中能够顺利实施。

第2篇:对绿色设计的理解范文

基于国内外绿色包装设计研究的优秀成果和生态文明理论,探讨了绿色包装的设计系统,并对绿色包装设计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和结构建模。从系统性的设计视角分析了绿色包装从设计到废弃全生命周期的生态环境友好问题,为解决包装所带来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系统模型参考,以期改善商品包装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绿色包装;设计系统;模块划分;结构模型

1概述

包装可以让生活更美好,但过度包装以及无节制地使用商品包装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而包装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减少包装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包装生态环境的友好性,对包装物的绿色设计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全面。包装设计不再是传统设计模式下以保护内装物、方便流通、促进销售、提升商品附加价值为主要目的的外观设计,而是成为了与人的消费观念、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包装设计系统。因此,本文试图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破解当前包装所带来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以系统性视角思考包装的材料选用、工艺制造、零售陈列、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和周转流通等问题,构建“从摇篮到摇篮”的绿色包装设计系统,从理论模型上破解包装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矛盾。绿色包装设计系统是一种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以绿色设计创新为主导,统筹人、自然生态和社会发展等要素,组成“从摇篮到摇篮”的包装设计系统。商品包装的生产、流通、消费、废弃等过程都离不开绿色包装设计系统,包装设计系统的绿色化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一个必要的环节。“系统研究绿色设计不仅可以从设计理论、方法和手段上改善这种状况。而且可以改变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模式。”[1]建立绿色包装设计系统,就是要破解包装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创新包装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考方式,处理好与包装的造型形态、流通、材料工艺和废弃物等有关的绿色环保问题。通过绿色包装设计系统的建立,引导广大消费者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推崇绿色消费,并最终推动绿色包装法规的构建,从而更深层次地创建持续良性的包装体系,改善当前包装垃圾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其他社会问题。

1.1绿色包装的发展阶段绿色包装又称环境友好包装或生态包装,这个概念最早源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其核心理念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资源消耗,具体表述为“3R1D”(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可降解,degradable)。总体说来,绿色包装设计的发展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1)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兴起阶段20世纪60—70年代,各国政府机构为了减少包装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直接从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上进行管理的绿色包装实施办法。这一阶段主要注重在包装使用后末端的局部性绿色环保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但在包装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等前中端缺乏绿色环保措施,因而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的绿色包装发展要求。2)“3R1D”阶段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拉德瑞尔女士组织专家研究并提出清洁生产的“3R1D”原则,成为循环经济理论的核心要素。“3R1D”作为当今世界比较普及的绿色包装发展要求,在包装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R1D”原则从根本上丰富了包装的绿色性内涵,促进了包装业的绿色发展。3)“从摇篮到坟墓”阶段“从摇篮到坟墓”的提法源于生命周期理论(lifecycleanalysis,LCA)。它注重包装从选用原材料,到加工、制造、使用、再使用,直至再循环和最终废物处置的整个过程绿色化,这是一种全面、系统、科学的绿色包装分析研究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得了到广泛的认同与重视。但是,生命周期分析的线性的绿色包装模式,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无法真正做到彻底地安全环保,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包装的环境保护问题。4)“从摇篮到摇篮”阶段美国著名生态建筑师麦克唐纳与环境研究专家迈克尔•布朗嘉特根据自然物质不断循环的现象,提出了“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经济设计理念,从而将设计理念从生长到消亡的线性发展模式(“从摇篮到坟墓”),提升到“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发展模式。“如果人类想要实现真正的繁荣,我们将必须会模仿自然界高效应的、含有养分流和新陈代谢的‘从摇篮到摇篮’系统,这个系统不存在废弃物的概念。根除废弃物的概念意味着,产品、包装和系统从设计开始,就理解废物不存在的观念。”[2]95绿色生态包装产品设计要求在策划阶段就仔细考虑其废弃物的处理问题,为废弃物设计好循环回收的方式和路径,并将“废物即养分”“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提倡多样性”的“从摇篮到摇篮”设计原则应用到绿色包装的原材料开采、产品制造和使用、循环利用的所有环节中,减少包装对生态环境的冲击[3]。

1.2我国应有的绿色包装设计思想随着对绿色包装设计的倡导,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包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注重推行绿色包装设计。我国为了减少包装浪费、环境污染和克服西方发达国家设立的“绿色贸易壁垒”,全面推广了绿色包装设计,并取得了不少成效[4]。但我国的绿色包装设计还不够普及,层次上仍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一方面,绿色包装设计只在少数品牌及产品上进行推广,全面系统的执行非常欠缺,“垃圾围城”和垃圾处理引发的社会问题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绿色包装设计主要关注包装物本身的“绿色”与否,而忽视了消费者对推动绿色包装设计的重要作用。应当引导广大消费者参与绿色包装设计的系统中,从而彻底有效地推进绿色包装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从摇篮到摇篮”的绿色设计理念,创建绿色包装设计系统模块,以梳理各包装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对未来进行系统化的绿色包装设计及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商品包装引起的白色垃圾污染以及自然资源消耗等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普及和推广绿色包装设计思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从已有的国内外推广绿色包装的经验来看,对绿色包装设计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调控是必不可少和卓有成效的。“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不再按照单个机器,而是按照‘系统’去思考”[5]1。我国包装应当加强系统的绿色设计,要从“废弃物回收处理”“3R1D”和“从摇篮到坟墓”的线性发展理念转向基于系统论和模块化观点的“从摇篮到摇篮”生态化理念,把绿色包装设计各环节的基本要素作为整体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模块加以综合考虑和评价。这种设计思想应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整体、系统的绿色环保包装的实际效果优于个别包装。当前,我国的绿色包装在个别地区、个别企业、个别品牌和个别产品得到了推广,但从整个社会而言,包装对环境的冲击仍在不断加剧。包装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需要整体地、系统地加以解决。

包装的绿色化不能以个别子系统的最优为目标,而是要以整个系统各要素间的协调达到整体最佳为目标。系统是“处于相互作用中的要素的复合体”[5]31,其“整体大于部分之和”[5]51,有机整体的绿色包装系统优于个别绿色包装的机械组合或简单叠加的绿色环保措施。因此,包装的绿色化发展首先要建立绿色包装设计系统。2)将绿色包装进行模块化的综合分析,并以包装设计模块的形式优化整体绿色包装设计系统。绿色包装设计系统的建立与实施,不仅仅是针对一个包装器物的单体,而是针对由该器物所需要的材料、加工工艺、废弃物处理和相关物流仓储、销售、使用等系统性的包装环节所构成的相互作用中的要素的复合体。“如果我们知道了一个系统所包含的所有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那么就可能从组成部分的行为推导出这个系统的行为。”[5]51可见,庞杂的绿色包装设计系统可以通过模块划分的方式,使之形成简单的模块结构,其能清晰显现包装绿色环保的措施及路径,从而有助于包装实现“从摇篮到摇篮”全过程的绿色环保。3)“从摇篮到摇篮”的全过程生态环保包装更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恩格斯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绿色包装设计系统就是要突破现有单体包装绿色化的局限,构建关联包装物之间及其过程的集合体。“放下‘生产—废弃’的陈旧模式和由它衍生的固执的‘生态效率’理念,让我们迎接不是单纯追求效率,而是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和人类需求的效应的全新挑战吧!”[2]66绿色包装设计系统既要解决包装本身的绿色环保,又要引导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善,更要适应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制约,从而实现包装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上述3个方面的设计思想,借助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运用模块与结构的形式加以表述,简明扼要地呈现绿色包装设计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帮助包装设计师感性直观地掌控包装设计方案的绿色性。这种“系统思考”不是要把复杂的问题搞得更复杂,再去解决,而是要求看到问题背后的那些模式,那些模式一旦清晰呈现,其反倒更贴近直觉,更容易把握[6]。模块结构式的设计系统思考能够简化包装设计系统的复杂性,同时让抽象的包装设计思考变得更加直观。将绿色设计思想与模块化设计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同时满足产品的功能属性和环境属性:一方面可以缩短产品研发与制造周期,增加产品系列,提高产品质量,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方便重用、升级、维修和产品废弃后的拆卸、回收和处理[7]。

2绿色包装设计系统模块

绿色包装设计系统模块用倒三角的形态由低到高呈现模块构成要素的最佳比例关系。高一级的构成要素要比低一级的更绿色环保,而同一级的本地化构成要素要比非本地化的更绿色环保。模块用级别高低与比例大小直观地反映各模块构成要素在绿色环保性方面的优劣。同时,倒三角的形态示意包装设计时尽可能缩小低级而扩大高级的绿色包装措施。从业者可简洁明了地了解和认识绿色包装各个要素和环节的绿色环保要求。笔者将绿色包装设计系统分成七大主要模块。

2.1监测与评估模块该模块如图1所示,其把绿色包装设计系统的监测与评估的主要参考指标做了分级处理,从高到低分别为预防、减量化、重复利用、回收再生、能源回收和废弃处理等。预防是绿色包装设计最好、最高级的包装绿色化措施,是从业人员首先要考虑的指标要素,可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地减少包装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其次是运用减量化的方法控制包装各个环节的资源消耗及其环境影响,从而达到包装绿色化的指标。以此类推,重复利用和回收再生利用也具有较好绿色环保性,其中包装的直接重复利用比回收再利用更减少能耗。能源回收和废弃处理是相对低级的包装绿色环保指标,两者都存在二次污染环境的风险。包装直接废弃处理不仅会造成材料资源的大量浪费,还会因包装降解和不可降解物污染土壤、水体和空气,是包装设计需要彻底避免的指标。

2.2材料选用模块该模块如图2所示,其为针对包装设计方案中材料选用提出的指标性分类。根据包装材料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友好性从高到低分别为原生态可再生材料、回收非再生利用材料、回收再生利用材料、可降解新材料、可再生新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等。原生态可再生的绿色包装材料源于自然,更能友好地回归自然,符合“废物即养分”的“从摇篮到摇篮”生态环保要求。原生态包装不需要繁杂的工艺,也不会产生太多的能耗,但能更好地体现地方特色和人文蕴涵。“生物圈是我们财富的来源,我们维持我们生活的资本来源,只要我们用毒素和废物污染去破坏这个系统,我们就是在破坏我们的天然资本,降低我们将文明延续下去的能力。”[8]36在进行包装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和选择能回归自然的原生态包装材料和工艺,尽可能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不必去争论该把我们的废物放在哪儿,谁为此付钱,多长时间以后毒素会渗入地下,而是应该努力设计出能够精美地模仿自然界中的顶峰生态系统的系统。”[8]67让包装的材料选用、加工制造、使用消费、废弃物处理等整个生命周期符合生态规律,使包装生产能够融入自然生态体系中,形成良好的绿色包装生态体系。波兰设计师MajaSzczypek设计的一款由原生态干草压制塑形而成的鸡蛋包装盒 是一个很好的实例。这款包装除了其外包装上有一圈颜色亮丽的标签纸外,整体使用廉价的干草压制塑形,无其他不可降解的辅助材料,使用后的包装可通过自然的方式回归到生态环境中。该包装简单、自然又不失趣味,让消费者从干草材质的包装盒上感受到内装物的自然品质。由于回收利用的绿色包装材料具有很好的环保性能,加之非再生的回收材料在加工环节上更具绿色环保性,因此在新材料领域,应尽可能地选用可降解的环境友好型材料,这样可以在废弃物处理环节上节省大量的能耗和成本。在同类材料中,首选本地材料更能提高包装的绿色环保性。如美国设计师JimWarner设计的360纸水瓶就是由100%可再生的竹或棕榈叶组成的纸基材料制成。该包装在满足包装功能性需求下由可回收材料制成,减少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能耗,与传统的塑料水瓶相比,可以减少90%~95%的聚合物。360纸水瓶无需额外的包装材料就可以组装集约储运,减少了在流转运输过程中的资源消耗,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绿色环保性能。由于包装材料的选用能够直接影响包装的绿色环保性能,因此,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做好包装材料的选用工作可有效提升包装的绿色环保水平。

2.3工艺制造模块该模块如图5所示。要从器物结构上体现其绿色环保性能,就要选用绿色的制造工艺。简化包装器物的工艺制造过程是从业者需要遵循的核心理念。如美国Plastipak公司的创新型包装,其在印刷技术方面就是将商品的图形标贴直接印刷在硬质容器上。不需要标贴基材,减少了标贴和胶水的使用及废弃回收,节省了标签、胶水和原材料组件的生产和运输,简化了包装印刷生产的环节,提升了产品投入市场的速度。就现阶段而言,可重复组装、可拆卸组装和标准化工艺是绿色包装器物工艺制造的主要指标。

2.4流通仓储模块该模块如图7所示。包装在流通和仓储环节上的绿色化是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除了包装本身减量化可以减少包装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外,适当的包装流通仓储也可有效地提高包装的环保性。例如,LeCreuset易折叠包装盒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打破原有包装盒不可折叠的局限,在同等包装材料、制作成本和功能需求情况下,可有效减少空包装在流通仓储过程中的空间占有量和能耗,为消费使用带来便利。选用本地的集约化储运是相对优化的包装流通方案,最理想的当属零储运的包装设计方案。

2.5零售陈列模块该模块如图9所示。零售陈列作为商业包装必不可少的呈现方式,其器物结构的绿色环保性不可忽视。虽然零售陈列环节的环保比重相对较少,但也是需要关注的设计细节。企业应当在进行本地零售陈列的同时,考虑包装组合堆码的方便性和展示空间的利用率。例如可本诺(Coppeneur)巧克力包装通过抽拉折叠的结构设计,巧妙地展示出产品与品牌的文化韵味。设计者在追求包装在零售陈列中的独特形式的同时,应考虑在这期间包装堆码和周转的空间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在满足内装物属性需求的前提下,使包装具有可拆卸性、可折叠性,这更能彰显其优秀的绿色环保性能。

2.6消费使用模块消费使用模块如图11所示。消费者是推动绿色包装设计的原动力,消费大众的生态文明观对绿色包装的发展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某一角度看,消费大众是推动绿色包装的主力军,让消费者参与推广绿色包装是提升包装整体绿色水平的重要环节。如巴西的CicloVerdeTaeq白茶包装就是一个闭环回收系统:先收集可回收利用材料,然后将其捐献给由巴西660户低收入家庭组成的合作社,合作社经过筛选,将纤维素材料卖给纸板制造商,纸板制造商再将材料销售,最后生产出CicloVerdeTaeq产品的包装。CicloVerdeTaeq使废弃的包装材料得到重新利用,减少了自然资源的浪费,让消费者参与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提高了低收入家庭的收益,增强了消费大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本模块从消费者的视角将包装按环保性能的高低分为零包装、原生态包装、可再生包装、适度包装、一般包装和奢华包装。奢华包装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在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充斥着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在包装设计时要尽可能地避免。除了一般性的包装,适度包装和可再生包装是当下包装的发展主流,原生态包装和零包装是未来绿色包装努力发展的方向。

2.7废弃物处理模块该模块如图13所示。包装废弃物的生态化处理是绿色包装设计的一个关键指标,也是包装整个生命周期最末端的环保措施。根据现有包装废弃物处理措施,按环保性能的高低可分为自然堆肥、重复利用、回收再生、能源回收、填埋处理和其他处理方式。自然堆肥是最理想的包装废弃物处理方式,但很少有包装能达到这样的环保指标。自然堆肥处理包装要求包装的材料本身具有原生态特征,并在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非环保的辅助材料。此类包装的大量使用可从根本问题上解决包装的生态环境问题。如美国EcoCradle蘑菇材质包装为用可完全再生的菌丝(蘑菇的“根”)和区域性农副产品所制造的产品缓冲包装,是理想的可持续、高效益、原生态包装解决方案,其废弃物可直接作为农业堆肥回归生态系统。戴尔电脑公司为实现2020年包装零废弃的目标,推出了以竹、麦梗、稻草和蘑菇等生物材料为基材的新型电脑包装。目前戴尔已推出了笔记本用的竹包装和服务器用的蘑菇包装,并准备全面启动用麦梗和稻草作为包装材料的项目。利用这些可降解的生物基材料,既可解决麦梗和稻草焚烧造成环境污染和蘑菇废弃物利用问题,也可通过自然降解的方式实现最佳的包装废弃物处理。新一代的戴尔电脑蘑菇“活包装”,用模具将棉花、谷壳、小麦皮等普通农业废弃物压制成包装物,并将蘑菇种子植入其中,蘑菇菌利用包装物中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长成蘑菇菌丝,可轻松地将废弃的包装物降解为有机肥料回归土壤。上述包装废弃物自然降解是目前最理想的包装废弃物处理方式,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包装废弃物都被填埋处理,只有少量的包装被回收利用。减少包装废弃物的填埋,增加其回收利用,是今后绿色包装设计的必然趋势。在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中,直接重复利用最具环保性,回收再生利用和能源回收利用次之,其他包装废弃物处理方式则应当尽可能少采用。如Lee牛仔裤品牌推出由印度Happy工作室设计的“NeverWasted”多功能变形包装袋,不仅选用环保的再生纸作为原材料,而且还设计成拆分后变成笔筒、告示贴、书签等可再利用的小物件,从而使包装废弃物能够物尽其用,增加其重复利用率。

3绿色包装设计系统模块结构

上述七大主要模块从理论上架构了“从摇篮到摇篮”的绿色包装设计系统的复合体系。从绿色包装结构设计、绿色包装外观设计和绿色包装废弃物处理为一体的维度定义了绿色包装设计系统的模块结构(如图17所示)。该系统以绿色包装设计的监测和评估为主要结构平台,将材料选用、工艺制造、零售陈列、消费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五大模块通过流通仓储模块实现包装结构设计、包装外观设计和包装废弃物处理的绿色环保。模块结构关系表明,理想状态的绿色包装,是在设计之初就采用各模块最高一级绿色环保指标的包装要素构成目标包装设计方案。“任何时候任何体系生产出来的副产品,如果是危害而不是促进生命,那么它就是一种形式的浪费,从定义上来讲,就是不经济的。一个持久的、真正的经济不会产生废物。”[8]49好的包装设计方案应该尽可能使包装及其副产品都具有较高的绿色化标准,这样才能避免局部绿色化造成的假绿色环保包装。

4绿色包装设计系统模块与结构的国际环境研究机构专家

MichaelBraungart认为“从摇篮到摇篮”设计理念背后的意图是“设计出高利润的产品,它的成分能够实现生态周期循环和技术周期循环。同时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有积极的影响”[9]。从系统论的角度将“从摇篮到摇篮”的绿色包装设计以模块化的系统结构呈现各个环节和构成要素,对于包装设计师和相关从业者来说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价值:1)理清绿色包装设计系统实施的主要模块与结构。“从某一角度看是一个系统,到了另一角度就成了分支系统。系统科学认为,系统是不同分支组成部分的有机融合,而不是机械式的堆积或随意的、可以分离的关系。”[10]13认识和理解包装“从摇篮到摇篮”全程的绿色设计系统,需要对模块划分和结构建模的方法进行梳理,并建立起各个设计要素之间的有序联系,从而为包装设计师提供全方位的绿色设计参考。2)直观地呈现绿色包装设计系统模块中各种包装构成要素的绿色环保性能指标。设计师在包装创意时大多运用感性而直观的方式进行思考,因而直观性的绿色包装设计指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倒三角的模块图浅显地反映出各模块构成要素的绿色环保水平,从而使包装设计师比较简明地把握绿色包装设计的各项指标,整体提升包装的绿色化水平。3)为当前包装所面临的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以及绿色包装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要真正解决包装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必须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论观点,从包装设计源头上入手,以确保包装能够“从摇篮到摇篮”。“一个循环的和恢复型的经济是摇篮到摇篮的全程思考,因为每个产品或副产品甚至在被生产出来以前就想好了它随后的形态。设计者必须从一开始就把这一产品将来的用途和避免废物考虑在内。”[8]67设计师在进行包装设计时,要保证构成包装的要素和环节都能够做到高级别的绿色环保,才能富有实效地改善当前包装不当所造成的环境问题。4)明确设计和设计师在包装与环境协调发展中的责任。包装设计师肩负着协调包装与环境关系的使命,减少包装对环境的冲击,促进包装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包装设计和包装设计师的职责。时至今日,不负责任的包装设计制造了大量冲击环境的包装物,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维克多•帕博尼科甚至在《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中认为:“是他们创造了各种新的不可分解的垃圾而使我们的环境杂乱不堪,是他们选择的材料和制作过程使我们呼吸的空气受到污染,设计师,已经成为一个危险的种群。”[10]16因此,提高包装设计师的绿色修养迫在眉睫。设计师需要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并通过绿色包装设计系统模块结构看清绿色包装整个生命周期各个环节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提升包装的绿色环保性,使包装产业的发展促进和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5结语

第3篇:对绿色设计的理解范文

绿色风格及形态在品牌包装设计中大量的衍生,归根于消费者渴望回归淳朴、舒缓压力、亲近自然、追怀恬静的绿色生活需求。之所以自然所呈现的形态能作为绿色风格的载体,在于其自然与人文环境更贴近原始舒适的生活,淳朴,率性,这些都是极其符合现代包装设计中绿色风格及形态设计所追求的时代内涵,这种表现载体是城市群体生活所呈现的包装设计形态完全无法替代。

如今,被忽视留存的独特原始艺术、独特的材质运用、淳朴的视觉语言再次赢得了消费者的眼球。正是现代包装消费人群心理的转化,人类关注的包装设计领域,已经不再是奢华与繁琐,而是单纯的追求简单而舒适的消费品,这种时代转变,决定了绿色风格及形态的品牌包装设计地位日益突出,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绿色风格及形态应用将成为品牌包装设计的重要趋势。

二、品牌包装设计中的绿色风格及形态运用

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各式各样的品牌、包装体系,以其独特的造型、个性的色彩,响亮的品牌名称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愈加强烈同时,他们开始乏味,对市场中精益求精的包装设计却眼花缭乱时,他们需要重新审视包装的最终功能及目的,如何打破这种僵局,将消费者心理达到一种完全的平和,让他们既受到尊重又心情愉悦,逃离视觉爆炸的商业气息与世俗的压?于是绿色理念下的包装设计衍生品开始转化为市场中的主角,这类设计将品牌介入到绿色包装设计,无非在于外部造型或内部结构、通过材质外在表现,从产品的品牌标志、品牌字体、产品的图形素材选择、产品的外部与内部造型、材料的选择与色彩的搭配,完全将绿色、原始自然风格融入其中,这种浓郁带有乡村气息却不失功效完美的绿色实用设计理念,将包装的意义得到升华。

将包装中的品牌文字、品牌图形和品牌色彩三者利用绿色环保概念再次设计,即重新排列组合产品的品牌信息及产品个性,这里包含了图形创意、文字编排、色彩运用。

1、品牌包装设计中的绿色风格及形态运用之图形创意

设计师们在关注包装图形创意表达时,多数强调实用信息功能与审美情趣需求,而绿色风格及形态运用之图形创意部分在于如何处理好品牌标志、品牌图形、品牌造型及品牌结构部分的设计。利用带有原始自然风光气息的图形、图案或者素材作为企业品牌包装的品牌核心要素LOGO部分,往往更具有亲和力和自然韵味,这种单纯的标志图形创意其实是让消费者从包装设计体系中了解企业品牌文化的内涵,了解产品的文化底蕴及品质体现、了解产品是否绿色安全、是否有益健康等。而采用摄影图片、绘画插图以自然形态素材来塑造的品牌产品或者宣传画面的形态创意,往往给人视觉真实、可靠、感染力强,这种直接的绿色资源及绿色形态的运用,往往最大力度的激发了消费者对原始纯天然无公害等信息的理解与接收度,从而强化其购买欲望。例如,带有花、草、树、雨、水、雪、日、星等抽象的有机图形通过点、线、面组合构成富于现代韵味美的图形,往往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产品信息的联想,强化消费者对于绿色自然的崇尚、对原生态的热爱。这种单纯的图形打破了品牌的时代、民族、地域、信念与商品巧妙结合,更具通用性,这种风格考虑到消费人群对于自然生态的关注,强化绿色视觉和环保心理。

2、品牌包装设计中的绿色风格及形态运用之文字编排

品牌包装字体的理论不断完善,使得品牌的标准字体与包装的产品信息字体的选择都呈现了独特的视觉艺术,字体造型成为包装设计最醒目、最具视觉张力且易传达品牌特性及信息的关键。绿色设计理念要求文字设计体现识别性特点,即让消费者易于了解内装物商品,字简洁易读,要求文字与整体包装和谐,给人视觉上的舒适感,体现宜人性需求心理。绿色设计理念的引入,使我们对品牌文字风格及造型、品牌字体与包装设计的关系将会更多思考。在文字的创意及编排中,始终坚持绿色简洁、大气干净、便于识别的原则,尤其是有针对性的结合绿色字眼及带有生态素材视觉的字体表现,以及非物质化绿色设计理念,将会为绿色品牌包装设计的字体理论更加完善,定能对品牌包装文字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3、品牌包装设计中的绿色风格及形态运用之色彩运用

消费者对色彩的体验,渗透了诸多对色彩感受和解读的主观因素,随着时间与空间积累推移,逐渐形成自我审美情趣。自然色彩融合到包装中,是我们对品牌包装设计绿色风格及结合形态研究的色彩提炼的关键,它是产品包装与消费者心理进行情感传递的最佳手段,如具有环保理念的色系是温和的、是自然的、是稳重、舒适的、具有镇静神经、降低血压、消除疲劳等有益身心健康,这些都为绿色包装贴上了金灿灿的标签。凭借消费者对自然界万物的认知,考虑到产品的性能特征与绿色的环保色彩的处理有相通之处,基于环保绿色概念,绿色风格及色彩形态的运用,关键在于传达物品的自然属性。包装设计主色调除了企业品牌的标准色系外,还有很多和产品品牌的自然属性色彩的运用,甚至是可能看上去不是商品属性色,而是相近色系的辅助色彩的运用,这些都是设计师们的良苦用心,他们需要对整体的品牌包装色系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提炼,将品牌标准色、产品自然色、包装环境色等系统的色彩数据进行综合系统的定量分析,来达到品牌商品包装所要体现的绿色环保。

总之,基于绿色环保风格及形态的人性化理念,品牌包装中的绿色风格及形态设计,关键在于在打造独特品牌气质的包装设计中,强调“回归原始,反对过度”,尽量将环保、绿色、节能、再次循环利用等概念融合到品牌包装设计的理念中去,只有坚持这样的理念,未来的绿色包装设计将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红明.绿色包装艺术设计微探[D].长春:吉林大学

第4篇:对绿色设计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绿色建筑提倡的是将人与自然进行协调、统一、和谐的发展,在绿色建筑中引入人文关怀的思想,可以使绿色建筑的使用功能更加丰富和完善,促进建筑行业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

一、绿色建筑设计的重大现实意义

绿色建筑的特点是在给人们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还能够高效的利用资源,最低限度的破坏周围环境。它不仅是体现了以人为本,同时还是实现“人—建筑—自然”和谐统一的方法和途径,更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筑设计在理念上贯彻绿色平衡,在发展原则上属于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整体设计时将科学、集成绿化配置、采光和通风的自然化融入其中,对于维护结构材料的使用上,尽最大程度上使用低耗能材料,如对太阳能、地热和中水的使用,无疑都充分的体现了建筑与人文、环境及科技的统一。绿色建筑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能够提供给人们更加舒适的环境。其内容包括有建筑内部和外部以及本身的性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和社区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系统。

1、室外绿化环境。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是科学合理,对通风、采光的设计和集成化绿化配置上以自然化为主要思想,对于维护结构材料的选择上,以使用自然资源作为主要材料,如太阳能、地热、中水等,具有选址规划更加合理、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降低废物排放量及有害程度、节能措施更加有效、增加建筑功能灵活性、提高建筑环境舒适健康等的六大特点,将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进行充分的展示。

2、室内环境。室内环境的好坏与否决定着人们居住的舒适度,而绿色建筑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资源,从开始的规划设计到使用过程中的环境配置,不断的提高和满足人们各类的居住要求,带来更加健康的居住环境。

二、应该如何理解绿色建筑和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政策导向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使建筑的面积和数量不断增加,在人民日益不断提高的居住要求下,建筑物无论从结构形式、功能特点和科技含量上都在不断改变和提升。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都体现环保、节能以及人与自然亲近的特点,在一定要求上符合人民的居住要求,因此在一经推出就获得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并成为了建筑设计发展的新方向。

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要以人文关怀作为建筑设计的中心。对绿色建筑中“绿色”概念的理解为建筑的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实现自身的使用功能,在建筑物的修建和使用过程对周围环境不造成破坏和影响。可以看出,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时,使用者的主观感受是设计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并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出建筑本身的人文关怀。而只有将绿色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精神,才能实现绿色建筑在设计阶段的初衷,保证绿色建筑能够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三、绿色建筑的在人文关怀背景下的设计要求1、空间的合理设计

对不同的建筑结构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可以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更加丰富,让外观单调的建筑表现出更多的层次和效果,同时减少了对空间的浪费,提高绿色建筑的空间利用率,使居住者的居住更为健康和舒适。但是如果只是在空间划分上下功夫,也可能会造成各个功能区面积狭小不利于使用的问题,此时,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设计来提高空间的视觉延伸性,如加入镜面、落地窗、玻璃幕墙等方法,这样就可以让有限的空间变得更为宽广,居住起来也更加舒适。另外,为了在空间布局中更能够凸显出绿色建筑的特点和人文关怀的具体要求,尽量多的去采用环保和自然的建筑材料,如木材、竹子等环保材料,使绿色建筑更加环保低碳,使居住着在室内就能感觉到大自然的清爽气息,已达到缓解使用者精神疲劳缓解压力的效果。2.对环境能源的充分利用在绿色建筑中利用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作为部分能源的来源,不仅能够实现降低绿色建筑能耗的目标,有效控制和降低绿色建筑的运行成本,还可以有限缓解和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实现绿色建筑的低碳环保要求。建筑内的采光也是直接影响能源消耗的重要部分,为了增加建筑的透光面积,可以采用玻璃幕墙和落地窗的设计,这样自然光线的照射可以满足绿色建筑内部光线和照明需求,缩短了人工照明的使用时间,降低了绿色建筑中人工照明的强度,达到了降低能耗的要求。同时,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对门窗位置和大小尺寸进行合理设计,可以使室内的空气流通更为顺畅,这样就会减少对空调等装置的使用,在实现自然通风换气的情况下,达到了节约能源的效果。

3.加大建筑内外的绿化设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氧气,还有一些绿色建筑可以吸收环境中的有害气体,达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目的。同时,绿化设计还能够起到舒缓压力,静心凝神的功效。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对采用的植物进行合理的使用和搭配,例如,利用竹子进行绿化,不仅能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同时在中国文化中竹子具有高洁的美誉,在享受绿色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居住着的文化底蕴和审美功能,这也是对人文关怀精神的直接充分的体现。四、在绿色建筑中如何更好的体现人文关怀

在绿色建筑中对人文关怀的体现有以下几个重要途径,首先应从思想上根本改变设计观念,设计者在进行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同时更应关注和尊重使用者的感受。将人文关怀的思想深入贯彻到绿色建筑设计中去,使绿色建筑的各个方面和角度都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第二是将建筑结构与建筑手法进行巧妙的利用,不断的进行绿色建筑的创新,将多种设计技巧进行完美结合,在细节上更加注重设计和规划,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人文关怀的设计想法,最终达到绿色建筑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第三,不断对外国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进行学习,可以快速的提升我国绿色建筑水平,使绿色建筑设计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同时,更能充分的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五、总结对多种手法巧妙结合利用能够更加全面的体现绿色建筑中的人文关怀,能够使绿色建筑的设计更加实际,更加人性化,能够快速推动和发展我国的绿色建筑,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 孙润梅. 中国古代图书馆建筑是中国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从“皇始宬”、“天一阁”图书馆建筑中看中国人文关怀[J]. 晋图学刊. 2005(6): 73-76.

第5篇:对绿色设计的理解范文

绿色设计起源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反消费运动,这场反消费运动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虽然它至今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已形成一种极其重要的新趋向,它是美国一个记者抨击美国的工业给社会带来废料污染问题而引发起来的。对于设计师来讲,他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已然考虑到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但是绿色设计还未成为主流,尽管如此,它的理想本身就被看为一次伟大的胜利。进入21世纪,因世界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建立,企业间的竞争,使得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绿色设计”潮流逐步有了现实意义。基于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了解,人们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过于激进的“绿色运动”,发展到现今相对成熟的“绿色消费”行为,这为“绿色设计”带来了新的契机。 

二、绿色设计的含义及其特点 

1.含义 

绿色设计的定义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引用《绿色设计》中的定义:绿色设计也称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环境意识设计。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它着重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 

2.特点 

从绿色设计的的定义可以看出扩大了,绿色设计的主要特点包括: 

1.扩大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是从“产品的生产到投入使用为止”有时也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而绿色设计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延伸到了“产品适用结束后的回收重用及处理处置”,也即“从摇篮到再现”的过程。 

2.绿色设计是并行闭环设计。传统设计是串行设计过程,其生命周期是指从设计制造直至废弃的各个阶段,而产品废弃后如何被处理处置则很少被考虑,因而是一个开环过程;而绿色设计的生命周期除传统生命周期各阶段外,还包括产品非其后的拆卸回收、处理处置实现了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闭路循环,而且这些过程在设计师必须被并行考虑,因而,绿色设计师是并行闭环设计。 

3.绿色设计有利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4.绿色设计可以防止地球上矿物资源财富的枯竭。 

三、绿色包装设计 

绿色包装是指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绿色包装首先要求用料要节约资源,力求减少废弃物量,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或再生为其他有用之材。其次是焚烧时可回收热能,不会产生毒害性气体,填埋时少占用土地并能自然降解。 

包装设计界有一句警言:“你的产品可能由于错误的包装而在德国无人问津!”因此,随着人类对于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设计的包装如不能满足环保的要求,将失去竞争力。下面我们就逐一介绍通过何种方法来实现产品的环保绿色包装。 

1.包装选材环保 

首先对绿色包装设计最重要的就是环保材料的选择,使用可分解、降解的包装材料,目前已开发研制出多种可降解塑料。如有的塑料包装能够在被弃埋入土壤后,成为土壤中微生物的食物,在很短时间内化为腐殖质。 

2.简化包装 

简化包装就是说通过少量的包装来实现产品的防护性及运输性。例如,在面向大订单客户时,可以将多台产品放在一个包装盒中,并与客户商量减少说明书数量,而不用单台机器进行装箱,配置说明书,这些都是一种变相的浪费环境资源。采用这种包装设计,不但使客户整体拆卸时间缩短了5%,同时也减少了60%的包装材料。 

当然,简化包装并不意味着随意的去减少材料,还需对简化包装后的产品防护和运输性进行考良,制定一系列的解决对策,防止在包装简化后对产品造成不适当的影响,比如摔机、受潮等。 

在2008年,惠普就设计了一款环保型的全新包装。该包装比传统笔记本电脑包装减少了97%的原料使用和空间占有,减少了机器的装柜量,使所需运输车辆比之前减少1/4,极大节省了运输所需燃料,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且该包装能够完全被回收利用。除此之外惠普的产品还减少了包装箱中的纸质说明材料和光盘,代之以在线支持和软件程序,大大减少了纸张和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了浪费。 

我国成都水井坊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国白酒第一坊”之称的水井坊酒包装设计中,在第30届美国包装设计奖评选中,获得代表国际广告艺术创意最高成就的“莫比”包装设计奖和最高成就奖。其包装盒采用了再生工业纸板以及简单的印刷工艺,不但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易于回收和循环再生,而该酒瓶的木基底座设计,造型优美,既满足使用功能,又可作为烟灰缸反复多次使用,在增强展示效果的同时又提升了商品的品位。 

四、生态环保住宅小区设计 

绿色生态环保住宅,根据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及科学手段,合理安排组织住宅建筑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使住宅和环境等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平衡。绿色生态环保住宅所包含的理念并不新鲜。从原始社会土著人最简单的棚屋到近代农村的乡土民居,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朴素的绿色生态思想。生态环保住宅小区的内容如下: 

1.绿色环境概念 

绿色环境要求提供满足住宅小区需要的绿地和园林。在考虑小区整体建筑首层的功能时,采用首层架空的设计来增加小区需要的绿地面积以净化空气,调节小区内的温度、湿度,吸尘降噪,同时作为住户休闲活动的场地,为住户提供悠闲浪漫、高品味的生活环境。 

为了真正发挥小区内绿化的生态作用,使小区内的绿化达到清洁空气、释放氧气、调节温度、温度的净化作用,就必须对小区绿化的植物进行研究,合理安排地绿化和树木绿化的比例,并根据具体情况,科学选择合适的草皮与不同树种进行搭配。 

2.节能、节水和自然通风的概念 

要求充分利用阳光照明和采暖,减少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用电浪费;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中水系统以及家庭直饮水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确保小区房屋之间和室内的自然通风,提高居住生活质量。 

3.环保无公害概念 

要求在建筑设计上配合物业管理,合理有效地处理住宅小区内生活垃圾和建筑废料。生活垃圾应该按照有害类、有机物、无机物3类分类收集处理。垃圾箱和垃圾站的位置应该合理安排,发表硕士论文从而达到垃圾与废料处理的环保无公害的目标。 

4.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 

绿色生态住宅实际上要提供给住户的,已经不只是一处环境幽美、舒适的居所,而更多的是通过对住宅的营造,引入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理念,这即是营造绿色生态住宅的最终目标。 

第6篇:对绿色设计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绿色包装设计;文化;内涵

0引言

绿色包装设计重点突出绿色文化的基本内涵,以高质量的生活为基础,重视科学的设计与导向,因此在设计一种展现基本文化形态的包装设计过程中,如何突出设计本身的个性与特征,有效的满足当代文化理念的基本需求已经成为现阶段绿色包装设计者需要重点解决的重要问题。文化作为人类历史过程中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很大程度上是为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与行为方式所形成的。包装设计文化主要包括包装设计的文化内涵、组织制度与基本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主要设计理念更突出的表现在生产与生活理念、思维模式、审美理念与基本价值观念以及道德心理层面等。[1]文化作为绿色设计理念中最恒定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文化的灵魂与宗旨,因此研究绿色包装设计的文化内涵,需要综合考虑绿色设计的发展与设计基本理念与构思,以更好的展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的社会发展模式。

1和谐可持续的设计理念与文化内涵

随着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完善与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包装设计领域也开始响应国家号召,积极研发多种包装技术,完善包装设计理念,推动绿色和谐与可持续的设计理念的发展与完善。

绿色包装设计本身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通过对包装设计技术的研发,有效的保护了自然环境,突出了自然的和谐之美,展现了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另外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强调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有效配置,强调要用最小的资源消耗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绿色包装设计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突出了包装的绿色属性与环保属性,强调了对包装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与重复利用。绿色包装设计通过对和谐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执行,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其内在的文化属性与文化内涵,将和谐共生、共融的传统文化理念纳入到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并通过绿色包装设计显现出来,很好的将绿色设计的基本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结合起来,突出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对绿色包装设计的新要求。

2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与文化内涵

绿色包装设计是在中国传统包装设计的基础上,综合时展特点与多种影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设计理念,是综合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设计理念。在一个民族形成之初,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民族性与文化性均能通过外在表象展现出来,这种民族文化的时代特点鲜明,因此只有认识到包装设计的历史传承性与动态发展性,才能真正认识到包装设计的文化属性。可以说包装设计本身是一个文化的内在发展演变的过程,是这一民族不用时代所有设计理念与设计文化的综合,有效展现了时展的特点与文化,因此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另外,包装设计的文化性还表现在包装设计文化的物质表象与其组织结构方面,设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尤其是现阶段多种高新技术的出现使得社会主观发展态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元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念、审美理念的形成以及人类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和环境危机,使得人类不得不去反思人类自身的发展历史,进而出现“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的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理念在绿色设计中的体现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展现出来的,只有将社会融入到自然万物之中,才能有效去除人类社会思想中的消极部分,促进绿色和谐理念的产生。要实现绿色包装设计的发展,要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人文情怀、尊重自然、尊重社会良性发展。

3辩证主义设计理念与文化内涵

绿色包装设计的文化内涵与设计理念更多的是通过“绿色”展现出来的,比如对自然和生态的呵护、对人类健康的重视、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贯彻、对自然良性发展理念的维护等。绿色设计理念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其发展目标表现为通过绿色设计,创造出一种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与人类生存繁衍的绿色生态环境,因此绿色设计需要重视技术层面的改革与观念层面的创新,要求设计师本着为社会和自然发展负责的态度去创造各种产品的功能与基本形态,使用持久、环保的材料,并尽可能的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与价值,同时不断传播绿色与人文的思想。

绿色设计理念的贯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社会资源与能源的危机,推动社会良性运营与发展,以日本为例进行分析,日本的百货业协会制定出了行业标准,即包装所使用的原材料不能危及人类的健康,需要尽可能的少利用废弃后难降解的材料,缩小包装的体积,强调简单包装甚至零包装。[2]通过这种包装设计要求,最大限度的促进了人类的健康生存,同时也提高了环境质量,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绿色包装设计的基本理念又在很大程度上宣传了关爱健康的基本理念,有效的引导群众抛弃传统不利于人类自身及社会发展的生存方式,为人类营造了一种和谐、可持续的基本发展环境与发展模式。

任何一个民族均具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与人类属性,因此包装设计的人性理论也通过民族属性展现出来,有效体现了辩证主义的观点。只有将绿色设计的基本理念放在辩证的文化理念中进行思考,才能发现绿色设计理念的共性。从某种角度分析,这种表现上的共性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民族属性中的人类性、时代性与持续性,因此也更能展现出绿色设计理念的科学性。由此可以发现,绿色设计、人文理念与先进科技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绿色设计包含环保、自然、和谐、宁静的发展内涵,[3]人文理念又代表着传统的博爱、人道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理念,先进的科技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起着其他任何因素所无法表现出来的强大作用。因此绿色包装设计理念需要综合多种文化属性,重点展现出绿色、人文与科技的色彩,推动绿色包装设计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绿色包装设计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点发展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及社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但现阶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对经济效益的追逐、个体主义利己主义的泛滥等,现阶段绿色包装设计理念还存在很多发展问题,包括设计理念、设计思路、设计模式、未来发展方式、技术需求等,因此需要重点分析绿色包装设计,强化绿色包装理念、宣传环保法制、重视再生资源的利用,同时还需要强化行业内部自律,突出商品包装的绿色化,不断培养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动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全面推动绿色包装设计的发展,进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蔡利勤.论以传统包装设计为基础的绿色包装设计[J].科技信息,2010(19):378,418.

[2] 张鹏辉.在传统文化观念中探析绿色包装设计[J].知识经济,2011(4):108109.

第7篇:对绿色设计的理解范文

一、绿色会计的主体

绿色会计的主体问题实际上是绿色会计的定位问题,即如何理解绿色会计与现行财务会计的关系。关于这一点,有三种不同的理解:①绿色会计是一门与现行财务会计并立的独立学科。②绿色会计是现行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学科。③绿色会计是现行财务会计与环境科学等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由此,对绿色会计的主体就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认为绿色会计的主体是政府,属于宏观层面;二是认为绿色会计的主体是企业,为微观概念;三是认为绿色会计的主体既涉及企业又涉及政府。绿色会计的特点决定了其主体不能仅限于企业,还应包括政府,即从宏观层次进行核算。

按核算内容的不同,可以将绿色会计主体划分为不同层次:从国家角度划分,称为宏观绿色会计主体;从区域的角度划分,称为中观绿色会计主体;以各个微观经济组织划分,称为微观绿色会计主体。这样就将会计主体置于环境系统中,从而将环境资源的价值消耗与补偿纳入绿色会计核算系统,体现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定的国家或地区的划分规定了绿色会计主体与其他会计主体的空间界限,即绿色会计只核算本会计主体内部的环境事项以及本会计主体与其他会计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的环境事项;同时考虑本会计主体内上、下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寻求不同代人之间的环境资源公平合理的分配。WwW.133229.Com这体现出各个会计主体在同一时间、空间中共同占有地球的环境资源,共同对资源的使用与保护负责。

二、绿色会计的客体

绿色会计的客体(核算对象)的显著特点是增加了自然环境内容,特别重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的结合。因此,绿色会计核算对象中必然包括自然环境,具体说来,是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不断损耗和不断补偿的循环过程。环境资源损耗是指由于资源消耗失控、重大事故、“三废”排放等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损失,以及企业生产、储运、销售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超定额消耗。环境资源的补偿是指企业治理污染、改善环境,以及以排污费、罚款和赔偿等形式上缴国家或付给他人用以保护环境的支出。

南京大学的杨胜雄教授在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题研讨会上表示,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应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类,并认为传统绿色会计的不足在于只关注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忽略了人文环境,因此革新势在必行。

由于绿色会计与自然环境关系复杂,考虑到目前的绿色会计核算技术方法的可操作性,对于其核算对象主要有以下观点:①“三要素论”,认为绿色会计核算对象包括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绿色成本。②“四要素论”,认为绿色会计核算对象包括绿色支出、绿色收益、绿色资产和绿色负债。③“六要素论”,认为绿色会计核算对象包括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绿色权益、绿色收入、绿色费用和绿色利润。其中,绿色成本包括自然资源成本、自然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等;绿色收入包括自然资源收入、环境污染收入、资源环境保护收入等;绿色收益包括资源环境收益、绿色利润等。

三、绿色会计的目标

有学者认为,绿色会计的目标应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需要,其内容应能够帮助环境资源使用者和管理者了解绿色资源的存量和流量,以及绿色资产、绿色资源的分布及可能产生的变化情况;了解绿色资源所能产生的效益以及实现效益的能力;了解环境投资总额、环境投资管理情况、环境投资产生的效益及绿色负债变动情况等。也有人提出,鉴于目前我国公民的整体环境意识比较低的情况,近期绿色报告的目标可定义为:向政府管理机构、当前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环境利益关系人提供有关报告主体对其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和对于理智的投资、贷款以及其他决策有用的信息。

笔者认为,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绿色会计的目标应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目标协调。由于传统会计理论只强调提高经济效益的单一目标,不但导致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下降,也危及经济效益的未来可实现性。因此,绿色会计的基本目标不宜定义为单一目标,但它也不是多目标的简单相加,而是注重各个目标之间的交互作用,达到多目标协调。绿色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充分披露有关的绿色会计信息,为各决策单位实施经济和环境决策提供帮助。绿色会计应披露的信息主要有:环境成本、环境负债,与环境负债和成本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报表中确认的环境负债和成本的性质,与某一实体和其所在行业相关的环境问题的类型,等等。

四、绿色会计的假设

当前,争论最大的就是绿色会计假设。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是:

1.会计主体假设、受托责任假设、环境价值假设和多元计量假设。会计主体假设认为,绿色会计应注重主体的行为特性,而非所有权特性。当企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其他企业的正常经营或影响周围居民的健康状况时,显然仅将会计核算局限于会计主体本身所拥有的资产已不适宜,而应将这种由该会计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包含在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之内。

受托责任假设认为,绿色会计的受托责任应不局限于“财产托付论”,而是适用“资源托付论”,即除了财产的保管和使用外,保护生态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也应成为绿色会计中受托责任关系的主要内容。绿色会计中的受托已不仅仅是受出资人之托,而是受整个社会之托,受托人有义务、有责任向负有直接和间接委托关系的委托人(包括社会的各个方面)充分披露其责任的执行情况。因此,受托责任具有双重性质,它包括以体现企业经济效益为主的经济责任和以体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为主的社会责任两个方面。

环境价值假设认为,虽然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绿色资源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因交换形成的价值和价格,它不属于传统会计核算范围,但要进行绿色会计核算,首先必须承认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它虽不适用劳动价值理论,却适用边际价值理论。

多元计量假设认为,绿色会计核算内容既具有商品性而又不限于商品性,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核算内容在计量上具有模糊特征,若仅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环境状况。因此绿色会计的计量应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辅之以实物、与自然环境有关的指标,甚至是文字说明。绿色会计的计量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计量的精确性与模糊性相兼容的办法。

2.可持续发展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绿色会计核算以会计主体在自然资源不枯竭、生态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尽管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但会计进行核算和监督的正常程序和方法都应当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货币计量假设认为,货币计量的优点是能为不同质量、数量的会计核算对象提供一个统一的量度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价值计算。但由于受科学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限制,要将实物量度转化为货币量度,有时其精确度难以保证。在这种情况下,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共同反映绿色资源成为必要。多种计量反映能够互相补充,提供更加完整、准确的信息,满足各方面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此外,绿色会计主体内的绿色投资、绿色费用、部分绿色效益等仍然包含着劳动价值量,对于这部分绿色要素仍然可以按包含劳动价值量的货币进行计量。

五、绿色会计的报告

关于绿色会计报告,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目前也有两种主要观点:

1.“自然资源损耗+改善资源环境收益=环境保护支出”的观点。理论界有些学者认为,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应包括:①自然资源损耗。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损失和自然资源损耗,后者又由自然资源超耗成本和“自然资本”的消耗成本组成。②改善资源环境收益,即企业通过环保所得收益。包括利用“三废”收益、接受外单位对污染损失的赔偿和政府发放的环保资金等。③环境保护支出。用以反映企业在环保工作中所作的贡献,并设有一系列核算账户,如资产投资、业务费用、回收费用等。

与以上核算对象的内容相适应,该观点的支持者主张编制“绿色资源环境资产负债表”,资产方登记“自然资源损耗”(原因是自然资源的损耗会带来企业收益的增加)和“改善资源环境收益”;负债方登记“环境保护支出”。同时,该观点认为在合理的条件下,企业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贡献应等于其收益,即在绿色会计报表中资产等于负债,表明“社会资源资产总平衡,环境和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保护”,也达到了绿色会计中的理想境界。若绿色会计报表中资产大于负债,说明企业行为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政府应采取行政措施予以干涉,督促其增加环保支出;若资产小于负债,则表明企业重视环保,应得到政府的肯定和鼓励。

第8篇:对绿色设计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视觉传达;绿色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社会秩序不断更新,视觉媒介更加丰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增多,涌现在人们生活中,使人们逐渐产生视觉疲劳。同时,随着工业进程加快、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商业气息过重,视觉传达的商业目的加强,但文化本质逐渐丧失。根据社会需求与设计的本质要求,视觉设计需要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注入新的因素、活力,为其增加新的传达效果。在视觉传达领域融入绿色设计概念,促进设计向更好、更新的方向发展,实现最佳的视觉效果。

一、绿色视觉传达设计概念

在1960年的日本世界设计大会上,提出了视觉传达设计一词,意为“告知的设计,给人看的设计”[1]。作为一种新设计价值观,绿色视觉传达设计标志着20世纪现代设计向新设计价值观的转换,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具体化及其领域的延伸,符合现代设计潮流。

视觉传达设计指的是通过视觉符号传达信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人们实现信息的相互交流。视觉传达设计主要由应用形态、构造形态两部分构成,其中应用形态包括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色剂、多媒体传达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而构造形态主要包括标志、字体、设计影像、设计编排、插图、体态图像等。视觉传达的绿色设计,即结合绿色设计概念设计视觉传达体系,使其符合社会生态良好循环规律。

绿色设计符合人们对生态破坏的反思,是一种结合以人为本、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等观点的设计思潮,其并不仅局限于产品设计方式、原则的调整,而是一种思想变革。在视觉传达的绿色设计中,应符合人性化、生态性、环保性、可持续发展性原则。

二、绿色设计理念包含的具体内容

(一)、绿色材料

在工业中,绿色设计以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物质能源消耗为原则。在视觉传达中,绿色设计强调自然、简约的设计理念,在开发设计的过程中,为确保设计的可持续性,应考虑绿色材料。对于材料选择,主要表现为:首先,材料最省,在满足提供信息、方便、保护功能条件下,绿色包装应使用材料最少的、最适度的包装。其次,尽量采用对人体无毒害、易于降解、收回的包装材料。最后,易于再循环。采用可回收,再循环、重复使用的包装,从而提高包装的使用次数,使包装废弃物减少。

(二)、绿色的制作工艺

在传统平面设计、印刷工艺中,对人、水、空气产生不良影响。在绿色设计理念下,在设计的过程,应建立良好的机制,加强制作的指导、管理,尽量使用低污染、无污染的工业生产技术,改善印刷方法,改变印品结构、原材料,从而减少印刷造成的污染[2]。同时,在制作工艺中,应以人性化、可持续、环保为原则,利用可耐用性、可回收材料,实现信息使用周期的延长,从而使视觉资源的可利用率提高,合理组织材料、组织视觉要素,减少视觉污染。

(三)、视觉语言

在视觉传达的绿色设计中,应以视觉语言的易读性为基础,确保语言的简易性,减少语言的复杂性,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提高视觉传达效率。对于图像,相比于文字与语言,其唤起情感与回忆的能力较强,但表达深度意义、逻辑关系的能力较弱。在视觉语言体系中,其多由图像构成,这样便不容易使受众了解信息传达的真正含义,曲解信息含义。因此,在视觉传达中,其绿色设计应以视觉语言的简洁性为原则,准确定位信息含义,合理布局设计元素,准确地向受众传达信息。同时,在视觉语言中,还应确保传统文化的传达,引导社会文化的进步,构建绿色社会。

三、视觉传达的绿色设计的实现途径

(一)、提高绿色理念意识

实现视觉传达的绿色设计,不仅是设计师的任务,更需要全民的参与。在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社会中,我国应积极开展各类工作,加强绿色化设计力度。政府应积极积极开展驾驭、舆论宣传活动,加强人们对视觉传达绿色设计的认识,提高社会认识,为视觉传达绿色设计提供条件。而对于企业而言,应注重考虑企业的社会利益、长远利益,在企业产品推广、宣传中,加强绿色设计,支持传达的绿色设计。此外,设计师应树立新的设计观念,提高自身的思想高度与设计素养,将绿色设计理念贯穿于整个视觉设计中,坚持绿色设计原则,创建绿色视觉设计。

(二)、注重与社会精神文化的良性互动

在本质上,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文化创造,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同时又创造人类文化,丰富文化。因此,在视觉传达的绿色设计中,应吸收多种文化,整合文化的各个层面,表达传统文化。在设计中,应积极推动设计与文化的良性互动,将传统的、优秀的文化渗透到绿化设计中,提高设计质量,优化设计内涵,以视觉信息为载体,实现文化的大众传播。同时,利用精神文化,与受众进行精神文化交流,实现信息传达的深层次意义,实现对大众精神诱导,提高大众的文化审美,将使用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相融合,突出人文关怀,增强设计中的绿色生命力,实现绿色设计。

(三)、坚持以人为本

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视觉信息所面向的对象是人,因此,设计目的是人,应以人为本,使信息、产品更好的为人服务,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面对各种信息冲击,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变化。绿色设计以人为本,根据的人们的接受心理、生活方式等,选择合适的信息,注重人的生理、心理感受,并挖掘产品信息的内在含义,影响人们的生活观念[3]。例如,在米其林轮胎广告中,以感性诉求为主,抓住消费者心理,将轮胎与一个个可爱的婴儿组合在一起,富有人文关怀地向受众传达这一信息:无论路况如何,米奇轮胎都给予您充足的温暖。抓住人类心理,实施感性诉求,增加信息、产品与受众的感情。

(四)、美化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是商业与艺术的统一。随着社会商业化进程的逐渐加快,视觉设计的商业性增强,其艺术性减弱。实现视觉传达的绿色设计,设计者应加强设计艺术的表现,通过艺术化手法突出设计的形式美观,美化视觉环境,减少视觉污染,利用各种符合审美要去的视觉要素,通过设计手法,形成形式美,提高视觉传达的艺术含量。同时,还应增强设计的内容美,内容应是积极、健康的,应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倡导正确的审美标准,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四、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视觉媒体逐渐增多的环境下,视觉传达的绿色设计意义重大。绿色设计以以人为本、环保性、生态性、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运用绿色理念,进行信息传达设计。在设计中,结合大众心理需求,通过创新设计,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耿阳,张学昕,洪晓楠. 视觉传达的绿色设计理念与视觉设计师的伦理责任[J]. 美术大观,2014,(04):122-123.

第9篇:对绿色设计的理解范文

一、 绿色会计的主体

绿色会计的主体问题实际上是绿色会计的定位问题,即如何理解绿色会计与现行财务会计的关系。关于这一点,有三种不同的理解:1.绿色会计是一门与现行财务会计并立的独立学科。2.绿色会计是现行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学科。3.绿色会计是现行财务会计与环境科学等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由此,对绿色会计的主体就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认为绿色会计的主体是政府,属于宏观层面;二是认为绿色会计的主体是企业,为微观概念;三是认为绿色会计的主体既涉及企业又涉及政府。绿色会计的特点决定了其主体不能仅限于企业,还应包括政府,即从宏观层次进行核算。

按核算内容的不同,可以将绿色会计主体划分为不同层次:从国家角度划分,称为宏观绿色会计主体;从区域的角度划分,称为中观绿色会计主体;以各个微观经济组织划分,称为微观绿色会计主体。这样就将会计主体置于环境系统中,从而将环境资源的价值消耗与补偿纳入绿色会计核算系统,体现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定的国家或地区的划分规定了绿色会计主体与其他会计主体的空间界限,即绿色会计只核算本会计主体内部的环境事项以及本会计主体与其他会计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的环境事项;同时考虑本会计主体内上、下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寻求不同代人之间的环境资源公平合理的分配。这体现出各个会计主体在同一时间、空间中共同占有地球的环境资源,共同对资源的使用与保护负责。

二、绿色会计的客体

绿色会计的客体(核算对象)的显著特点是增加了自然环境内容,特别重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的结合。因此,绿色会计核算对象中必然包括自然环境,具体说来,是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不断损耗和不断补偿的循环过程。环境资源损耗是指由于资源消耗失控、重大事故、“三废”排放等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损失,以及企业生产、储运、销售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超定额消耗。环境资源的补偿是指企业治理污染、改善环境,以及以排污费、罚款和赔偿等形式上缴国家或付给他人用以保护环境的支出。

南京大学的杨胜雄教授在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题研讨会上表示,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应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类,并认为传统绿色会计的不足在于只关注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忽略了人文环境,因此革新势在必行。

由于绿色会计与自然环境关系复杂,考虑到目前的绿色会计核算技术方法的可操作性,对于其核算对象主要有以下观点:1.“三要素论”,认为绿色会计核算对象包括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绿色成本。2.“四要素论”,认为绿色会计核算对象包括绿色支出、绿色收益、绿色资产和绿色负债。3.“六要素论”,认为绿色会计核算对象包括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绿色权益、绿色收入、绿色费用和绿色利润。其中,绿色成本包括自然资源成本、自然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等;绿色收入包括自然资源收入、环境污染收入、资源环境保护收入等;绿色收益包括资源环境收益、绿色利润等。

三、绿色会计的目标

有学者认为,绿色会计的目标应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需要,其内容应能够帮助环境资源使用者和管理者了解绿色资源的存量和流量,以及绿色资产、绿色资源的分布及可能产生的变化情况;了解绿色资源所能产生的效益以及实现效益的能力;了解环境投资总额、环境投资管理情况、环境投资产生的效益及绿色负债变动情况等。也有人提出,鉴于目前我国公民的整体环境意识比较低的情况,近期绿色报告的目标可定义为:向政府管理机构、当前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环境利益关系人提供有关报告主体对其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和对于理智的投资、贷款以及其他决策有用的信息。

笔者认为,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绿色会计的目标应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目标协调。由于传统会计理论只强调提高经济效益的单一目标,不但导致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下降,也危及经济效益的未来可实现性。因此,绿色会计的基本目标不宜定义为单一目标,但它也不是多目标的简单相加,而是注重各个目标之间的交互作用,达到多目标协调。绿色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充分披露有关的绿色会计信息,为各决策单位实施经济和环境决策提供帮助。绿色会计应披露的信息主要有:环境成本、环境负债,与环境负债和成本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报表中确认的环境负债和成本的性质,与某一实体和其所在行业相关的环境问题的类型,等等。

四、绿色会计的假设

当前,争论最大的就是绿色会计假设。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是:

1.会计主体假设、受托责任假设、环境价值假设和多元计量假设。会计主体假设认为,绿色会计应注重主体的行为特性,而非所有权特性。当企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其他企业的正常经营或影响周围居民的健康状况时,显然仅将会计核算局限于会计主体本身所拥有的资产已不适宜,而应将这种由该会计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包含在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之内。

受托责任假设认为, 绿色会计的受托责任应不局限于“财产托付论”,而是适用“资源托付论”,即除了财产的保管和使用外,保护生态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也应成为绿色会计中受托责任关系的主要内容。绿色会计中的受托已不仅仅是受出资人之托,而是受整个社会之托,受托人有义务、有责任向负有直接和间接委托关系的委托人(包括社会的各个方面)充分披露其责任的执行情况。因此,受托责任具有双重性质,它包括以体现企业经济效益为主的经济责任和以体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为主的社会责任两个方面。

环境价值假设认为,虽然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绿色资源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因交换形成的价值和价格,它不属于传统会计核算范围,但要进行绿色会计核算,首先必须承认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它虽不适用劳动价值理论,却适用边际价值理论。

多元计量假设认为,绿色会计核算内容既具有商品性而又不限于商品性,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核算内容在计量上具有模糊特征,若仅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环境状况。因此绿色会计的计量应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辅之以实物、与自然环境有关的指标,甚至是文字说明。绿色会计的计量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计量的精确性与模糊性相兼容的办法。

2.可持续发展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绿色会计核算以会计主体在自然资源不枯竭、生态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尽管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但会计进行核算和监督的正常程序和方法都应当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货币计量假设认为,货币计量的优点是能为不同质量、数量的会计核算对象提供一个统一的量度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价值计算。但由于受科学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限制,要将实物量度转化为货币量度,有时其精确度难以保证。在这种情况下,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共同反映绿色资源成为必要。多种计量反映能够互相补充,提供更加完整、准确的信息,满足各方面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此外,绿色会计主体内的绿色投资、绿色费用、部分绿色效益等仍然包含着劳动价值量,对于这部分绿色要素仍然可以按包含劳动价值量的货币进行计量。

五、绿色会计的报告

关于绿色会计报告,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目前也有两种主要观点:

1)“" 自然资源损耗+改善资源环境收益=环境保护支出”的观点。理论界有些学者认为, 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应包括:1.自然资源损耗。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损失和自然资源损耗,后者又由自然资源超耗成本和“自然资本”的消耗成本组成。2.改善资源环境收益,即企业通过环保所得收益。包括利用“三废”收益、接受外单位对污染损失的赔偿和政府发放的环保资金等。3.环境保护支出。用以反映企业在环保工作中所作的贡献,并设有一系列核算账户,如资产投资、业务费用、回收费用等。

与以上核算对象的内容相适应,该观点的支持者主张编制“绿色资源环境资产负债表”,资产方登记“自然资源损耗”(原因是自然资源的损耗会带来企业收益的增加)和“改善资源环境收益”;负债方登记“环境保护支出”。同时,该观点认为在合理的条件下,企业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贡献应等于其收益,即在绿色会计报表中资产等于负债,表明“社会资源资产总平衡,环境和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保护”,也达到了绿色会计中的理想境界。若绿色会计报表中资产大于负债,说明企业行为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政府应采取行政措施予以干涉,督促其增加环保支出;若资产小于负债,则表明企业重视环保,应得到政府的肯定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