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总结范文

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总结精选(九篇)

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总结

第1篇: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总结范文

关 键 词:继电保护;自动化改造;安全运行

近年来,随着电网改造的深入开展,大量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以下简称“综自改造”)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变电站的综自改造与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改造关系密切,它主要表现在信号的传送方面。对于老变电站来说,就是把一次设备的信息状态通过二次回路和继电保护装置传递到网络监控后台机上,以达到减少运行人员对现场设备操作和巡视次数的目的。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概述

综自改造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于老变电站的改造来说,它牵扯到对用户的停电、运行人员的操作、一次专业设备改造的工作和二次专业技术改造的工作。为了保障对用户的可靠供电,电力生产者有义务对停电时间进行严格地规划和控制。应提前对要进行综自改造的变电站进行现场勘查工作,做好“三措一案”(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后,对于需要停电的工作,就要制定停电计划并报上级生产部门审批,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运行方式部门提交停电申请,提前在规定的时间内通知用户,并且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专业进行沟通,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工种之间的衔接配合,以最大化地缩短工期,减少停电时间,及时为用户供应优质的电能。

综自改造工程是一个需要多专业班组相互配合的复杂工作,以阜阳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为例,运行人员属运行工区管辖;一次人员由修试所管辖,又分属变压器、开关、试验和油化专业;二次专业人员由计量所和调度所管辖,在变电站的综自改造二次回路中,表计由计量专业负责,计量回路以外的二次回路由调度所负责,而调度所又分为保护专业、自动化专业和通信专业。众多的专业人员在同一个工作中同时出现,安全问题就成为了综自改造工程的关键所在。

二、做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的途径和方法

结合笔者作为继电保护工作者20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主要从保证人身安全、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的设备安全和杜绝继电保护“三误”发生的角度论述如何做好变电站综自改造工程工作。

1.防治人身触电,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综自改造工程施工开始前,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按照《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现场保安规定》的要求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办理相关手续,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符合实际的“现场操作票”,具备经过审核符合实际的施工图纸,工程施工所必需的设备、材料、施工风险分析,等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措施。

工作负责人是现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进入变电站实施变电站综自改造工程后,确保人身安全,就要充分履行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职责。工作负责人在开工前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开工前“三交待”:交待工作任务要清楚明了;交待安全措施要具体详尽;交待技术要求要全面细致。

(2)接受任务“三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安全措施明确,操作步骤明确。

(3)严格执行现场工作“八不准”,即精神不振不能工作、应办工作票而未办工作票不准工作、应停电不停电不准工作、应验电接地不验电接地不准工作、不经许可不准工作、安全距离不够不准工作、无人监护不准工作、安全措施不明确不准工作。

(4)要求对工作班成员进行“三查”,即查着装是否符合要求,查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查使用的安全工器具是否符合要求。

(5)工作许可人许可工作后,工作负责人要陪同工作许可人到现场再一次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和施工安全后,方可对工作班进行工作安全交底。待交待完现场工作任务、工作地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现场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后,确保每一个工作班成员均已知晓并签字确认后方可对许可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不准凭经验工作,不得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和随意变更安全措施,必须改变安全措施或扩大工作范围的要重新办理工作票并重新履行许可手续。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必须要有工作负责人在现场监护。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班成员的监护,现场施工地点分散、工作班组混乱、人员分散,工作负责人不可能监护到每一名工作班成员,因此分工作负责人在综自改造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由各个专业设立本专业的工作小组负责人(为了有效区分工作负责人与分工作负责人,我公司的工作负责人穿印有“工作负责人”的红马甲,分工作负责人穿印有“专责监护人”的红马甲),该小组负责人对自己的专业工作任务和人员进行监护,工作人员之间互相提醒,以保证工作安全,由此达到人人有人监护的目的。

2.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的设备安全

综自改造施工往往时间短、任务重,小组之间的配合工作一定要做好,合理地安排工作顺序是笔者总结出的重要经验。在我公司,工作许可手续完成后,首先由修试人员进行一次设备的改造工作,同时保护及计量人员分别到保护室和端子箱拆除的需要拆除二次回路接线,自动化人员进行后台调试,保护及计量拆除的二次线工作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敷设电缆,大约修试所进行的一次设备工作结束,二次电缆基本敷设完成。一次人员撤离现场后,由二次人员在开关端子箱和保护室同时进行二次电缆工作,三个小组同时工作,互相配合,电缆头制作、对线工作完成后,三个小组又分开,各自完成所属专业的接线工作。最后进行调试和做传动工作。在做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的过程中,自动化专业小组联系运行人员核对保护装置上传到后台的信号与保护装置发出的信号、集控站收到的信号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再次更正。

为了保证在保护装置调试过程中不发生微机保护装置设备的损坏事故,结合笔者工作的实际经验,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试验前应仔细阅读试验大纲及有关说明书 。

(2)尽量少拔插装置模件,不触摸模件电路,不带电插拔模件。

(3)使用的电烙铁、示波器必须与屏柜可靠接地。

(4)试验前应检查屏柜及装置在运输中是否有明显的损伤或螺丝松动。特别是CT回路的螺丝及连片,不允许出现丝毫松动的情况。

(5)校对程序校验码及程序形成时间。

(6)试验前对照说明书,检查装置的CPU插件、电源插件、出口插件上的跳线是否正确。

(7)试验前检查插件是否插紧。

(8)试验前检查装置规约设置是否与后台相匹配。

3.杜绝继电保护“三误”的发生

通过以上各点的严格执行,保护装置本身基本上不会发生人为原因造成的设备损坏事故,但是这还不能保证继电保护“三误”不发生。要杜绝继电保护“三误”,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防误传动:严禁使用短接出口接点的方法来传动保护装置,以防止不小心跑错位置而误动运行设备。插拔继电器和插件,应先断电,防止继电器和插件插错位置,严防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的发生。

(2)防其它保护误动作:保护装置上电试验前,应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校验功能、出口压板是否正常。对交流回路加电流、电压时,要注意把外回路断开,防止反充电或引起其它保护装置误动。

(3)防误整定:因为试验的需要而修改定值,一定要牢记在调试工作结束时务必改回原定值。工作终结前会同运行人员对定值核对,确认无误,并打印、双方签名并交运行人员存档。

(4)防短路、短路和接地:在保护装置试验完毕后,将打开的二次回路、连片按照继电保护安全票和措施票进行逐项恢复,并要求第二人进行核对,保证其正确性,防止出现开路、短路、断路等可能影响安全运行的事故发生。

三、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具体措施

在变电站综自改造工作调试试验结束后,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继电保护装置不会发生人为原因的设备事故。继电保护“三误”得到有效控制后,还应保证改造后的设备安全运行,工作人员还要进一步做一些工作,确保改造设备安全运行。

带负荷测向量工作在改造工作完成后,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作程序,电力设备投运后,必须进行保护的带负荷测向量检查,通过向量图分析交流回路接线,确认正确后,方可将保护投入运行。例如,笔者在进行110kV东平变电站综自改造时,由于10kV高压室内设备改造成保护测控装置与开关柜一体工作,承包给安装公司施工,在#1主变低压侧141开关改造结束后,#1主变保护投入运行前进行带负荷测向量的工作中发现,#1主变低压侧差动保护回路和低压侧后备保护回路中电流回路的向量为反极性,给保护设备的正确动作带来了隐患,因此保护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将电流回路的极性及时调整回路,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2篇: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安全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继电保护装置担负着重要的作用,是微信系统运行稳定的基础。若电力系统发生故障,通过继电保护装置能够令电网异常状态迅速恢复正常,或者对故障点进行判断、正确的做出反应,以此维护系统的稳定运行。

1继电保护系统具有的特点

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保护系统,继电保护系统具有四方面的基本功能特点:(1)选择性。一般来说,继电保护装置会再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做出动作命令,进行通过跳闸动作将故障点排除电网,从而降低故障影响范围,保证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2)速动性。通过继电保护系统可以将电力系统中故障部位快速切除,从而减少故障的对线路以及原件的损坏程度。(3)灵敏性。一旦在其保护范围中出现故障点,无论故障的位置以及类型,保护系统都能够立刻察觉并作出反应。(4)可靠性。需要保证在规定的动作范围不发生误动。

2控制措施

2.1校验装置

在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校验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装置的本身,还要结合整个试验组以及电流回路升流试验,在检验的最后通过这两项试验,作为结束检验的最终试验。校验结束后禁止对继电保护装置再次进行定值区、定值的修改,同时也严禁再次拔插件和对二次回路线的修改。若试验完毕后出现上述动作,那么久有可能造成定值错误,或者引发接触不良现象,若不能对此类问题及时的发现,必然会对整个电网的运行造成影响。

2.2保护接地

继电保护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保护接地问题,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

首先,需要接地的屏障以及装置机箱等必须在屏内铜排上进行连接,很多厂家在这方面工作较为到位,因而只需要进行检查即可。其重点在于对铜排的接地可靠性进行检验,通过界面较大的导线或者铜鞭紧密的固定在接地网上,通过对电阻的测量,抱着个电阻符合标准要求即可。

其次,还需要对电流电压回路是否接地以及接地是否可靠等问题进行检验。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以及设备的安全性,并对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3缝电保护装置的传动和验收

在进行定期校验工作结束前,或者临时校验工作结束前,运行工作人员需要同保护人员对装置进行全面的检验。传动检验的目的主要为了检测装置功能,针对定制单中的功能进行全面的传动,不能出现项目的遗漏。远方传动验收以检查远方信号与开关就地的状态是否一一对应为主:无论开关的传动是就地传动还是远方传动均应完成一个操作循环,即由分闸至合闸。再由合闸至分闸。在进行灭弧气压及操作气压区间数值相差较少的一些性能试验时,特别要注意相关气压值在保护装置上的反应情况。开关传动时,亦应将遥信监视纳入传动内容,保证遥信信号反应正确。

2.4定值区问题

若定值初夏难问题,那么在工作中,继电保护系统必然会发生误动。定值整定问题主要集中在对数字整定控制以及临时整定上,此外在综合站该定值上也会发生相关问题,这些都是由于保护人员的工作这人心有关,当然,技术水平也会对其造成影响,但是综合分析,并非是由于保护装置本身的错误造成。

2.5有效管理二次图纸

(1)在相关工作规定中有明确规定,施工应依照相关设计图纸进行,而不能以工作经验以及记忆作为施工依据。若现场实际接线筒图纸不一样,就会给后期的调试维护工作带来巨大的麻烦,并且还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施工中现场接线同图纸不一致的原因在于施工建造过程中的错误。例如在进行安装调试过程中,会出现对设计的修改,施工人员依照修改进行修正后,却没有在图纸上进行相应的修改。工作人员应立即在图纸上标明,并要求设计室重新绘制新图以符合实际接线情况。与此同时,班组留用资料也须作相应的修改。

(2)随着电网改造工程的推进,技术改造以及综合改造越来越频繁,遗忘的档案管理已经无法满足电网的改造需要,因而电子图纸便成为了当前使用最为频繁的工具,通过计算机系统将纸质文件转变为电子档案,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方便了资料的查阅以及检验。

2.6业务备忘

(1)现场工作注意事项

要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工作时认真、仔细,严格按工作票和安全措施票的要求去做。在工作完成后。还要仔细检查一遍所接触的设备:查看连接件是否紧固、焊接点是否虚焊、螺丝是否松动,并要将装置所有的插件拔下检查一遍,把所有的芯片拧紧,螺丝拧紧并检查虚焊点。从近2年发生的继电保护责任事故来分析,因运行维护不良造成不正确动作的占到60.3%,所以必须要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防患于未然。

(2)安全措施

通过安全措施有效预防出现三误事故,从而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质量,另外,还需要针对保护班人员对危险点的继电保护安全制定危险点进行预控措施的制定,因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用性以及指导性。

(3)教研备忘录的建立

在进行继电保护工作中,其工作经验往往都是对实际工作的总结,因而工作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校验次数的增多,以及对事故的处理等,其工作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如何才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增加工作经验,通过校验备忘就能够很好的解决。

结语

作为维系电网安全的基础设施,继电保护装置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维护电网安全的基本构成,安全运行是衡量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基础依据,也是判断电网安全系数的新标准。在运行过程中,对继电保护不但要求相互联系,还要求相互矛盾,在对矛盾的解决中,不短的总结经验,才能够使的电网在辩证统一的环境下得以发展,才能够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任小炯,方守孝.影响保护装置安全运行原因及对策[J].中国电力,2002(05).

第3篇: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综合自动化;继电保护; 管理方式

继电保护是通过比较电力系统元件在正常状态、不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时所反映的电气量上的差异不同, 从而判断电力系统元件处在正常状态、不正常状态或故障状态,不正常状态动作于发信号,故障状态跳闸,从而能快速正确地切除电力系统发生的各种故障,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手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一、实现综合自动化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应具有如下特征

1、装置必须微机化,具有良好的通讯性能。

2、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实时向监控后台上送遥测、遥信信息,具备遥控功能。

3、装置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便于工作人员调试校验。

4、装置具有对时功能及故障录波测距功能。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是由传统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构建,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必须保证通信的高效性、实时性、可靠性。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问题、通讯设备的抗干扰问题、时钟同步问题、保护室的管理问题。

二、浅谈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问题

引起电磁干扰的主要原因有:雷电波冲击、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站内高压刀闸和开关的操作、站内高压设备的工频电磁场干扰等等。防止强电干扰进入弱电系统是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抗干扰的最基本措施,主要方式为一方面可以通过改进装置的硬件部分,如采用光电耦合措施将强电与弱电隔离,增加其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改善外部环境着手,通过各种屏蔽、隔离、接地等措施,切断干扰。

装置的屏蔽问题。对于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而言,为防止外部的干扰直接耦合到装置的内部插件和元件上,目前主要通过机箱来屏蔽。这一点目前几乎所有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都采用了,并且采用机箱良好接地的方式。

装置的接地问题。实践证明接地措施是抗干扰的重要手段之一。良好的接地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抑制装置内部的噪声耦合,防止外部电磁干扰。实际上,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外壳接地,同时起到了抑制电磁干扰和人身安全接地的双重作用。通常的做法如下:保护屏柜的下部应设有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接地铜排,屏柜上设有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4 mm2的多股铜线连接到该接地铜排上,接地铜排应截面不小于50mm2的接地铜缆与二次接地网相连;保护装置箱体必须可靠接地;所有隔离变压器的一二次线圈间必须有良好的屏蔽层,屏蔽层应在保护屏可靠接地;外部引入至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空接点进入保护装置后应经光电隔离。

2、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通讯设备的抗干扰问题

保护装置的实时信息能否可靠的上传至监控后台,通讯设备的抗干扰问题尤为关键。综自系统常用的通讯接口标准主要有:现场总线、以太网、通用串行通讯接口。目前我们通用串行通讯接口主要采用RS232、RS485。RS232接口标准的缺陷与不足:接口电路的信号电平太高,容易损坏接口电路、信号的传输距离短、抗干扰能力差。提高232接口标准性能的补救措施:采用有源电流环长线驱动器,可将三线制通讯方式变为四线制,这样既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又扩大了传输距离;还可采用光纤转换器将232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同样使用光纤做为传输介质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又扩大了传输距离。

3、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时钟同步方案

时钟同步解决由分散的智能装置采集的遥信变位信号时标的一致性问题,为事故分析提供准确的信号动作顺序信息,所以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中各保护装置的时钟同步问题十分重要,这也要求我们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具备对时功能。目前我站主要采用基于报文对时和秒脉冲对时相结合的时钟同步方案。通讯报文对时法由于对时报文的传输的延时和装置响应对时报文的不同步,造成对时精度只能到秒级,而毫秒级的对时必须通过秒脉冲对时法来解决,秒脉冲对时法它是借助GPS装置在每个整秒时刻发出的秒脉冲信号的上升沿去中断各装置的CPU进行毫秒计数器同步。

4、保护室的管理问题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对运行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良好的运行环境才能保证其长期的安全稳定运行。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运行环境的监视,制定严格执行保护室空调开启、门窗关闭等制度,以保证保护室内的空气质量、环境温度、湿度等满足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要求。另外保护室内禁止使用无线通讯工具,应开通有线通讯工具,以保证调试需求。

三、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设计

1、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应统筹规划综合考虑,使用知名厂家、技术成熟、性能可靠的继电保护产品。

2、系统具备采集、监视、控制、自检查功能、通讯功能,可以通过网络把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3、微机保护具备时钟同步功能、录波功能为事故分析提供准确的信号动作顺序信息。

4、微机保护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5、后台信号能够按重要等级、变电站名称划分,如Ⅰ类信号主要反映故障信号,Ⅱ类信号是告警信号,Ⅲ类信号主要反映保护装置及电力系统的状态,便于运行人员能迅速识别重要信号,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加快故障的处理速度。

6、保护装置应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便于操作,安装调试。

四、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保护装置安装调试验收投运

1、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建设中, 继电保护涉及测控装置、后台监控、直流系统、五防体系、远动设备。因此工作前应先明确继责任界限与分工, 做好协调工作。

2、对于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新安装校验,模拟电力系统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 做装置的整组传动试验, 确保装置各条逻辑回路的正确性。

3、安装过程中应保证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背板、压板、端子排、插头的接线牢固性, 做好光缆及网络线防外力破坏的措施。

4、验证各个系统设备之间的协调,对时系统, 监控系统, 远动系统, 远动系统,故障信息系统等调试工作。

5、对综自系统的继电保护进行验收, 除常规的保护试验外,还要对设备的遥信、遥控、遥测操作验收以及保护的对时功能的验收。

6、根据综自系统的继电保护情况及设备的特点, 重新制定相应的运行操作规程

第4篇: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继电保护 状态 检修

1、状态检修概述

状态检修也叫预知性维修,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的好坏来确定是否对设备进行检修。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的状态而进行的预防性作业。状态检修首先由美国杜邦公司提出,以设备当前的工作状况为检修依据,通过状态监测手段,诊断设备健康状况,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检修或最佳检修时机。状态检修的目标是减少设备停运时间,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可用系数,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运行检修费用,改善设备运行性能,提高经济效益。

状态检修主要包含设备状态监测、设备诊断、检修决策三个环节。状态监测是状态检修的基础,状态监测是设备诊断的依据,检修决策就是根据设备监测与诊断的情况,确定具体的检修计划或策略。电力系统长期以来实行的以预防性计划检修为主的检修体制,主要依据检修规程来确定检修项目,存在设备缺陷较多的检修不足,设备状态较好的又检修过度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导致检修的盲目性,实际上很难真正实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检修目标。

2、实施状态检修原则

合理的检修原则是实施检修技术的理论指导,所以在实施具体的状态检修策略时要总体掌握检修的原则,以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分明主次、把握重点,快速、准确的提出检修的方法。(1)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实施设备状态检修的过程中,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首要原则,加强设备状态的监测和分析,科学、合理地调整检修间隔、检修项目,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2)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是对现行检修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既要有长远目标、总体构想,又要扎实稳妥、分步实施,在试点取得一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状态检修的实施可先从实施设备点检定修制和检修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入手,全面落实设备管理的责任制,规范、完善检修基础管理,强化检修质量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持设备处于良好水平,这样就可以从思想上、制度上、人员上、技术上为全面实施设备状态检修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必要时可调整规划。(3)充分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适当配置监测设备。

3、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识别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通常是处于静态的,只有在电力系统故障或异常时,才会根据检测到的系统故障或异常的电器参数而启动,然后通过自身的逻辑回路加以识别,灵敏地、可靠地、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快速切除或给出相应警示,这一动作时间往往只有几毫秒到几秒。操作人员对继电保护装置状态的了解,一般是对它静止状态的了解,如果电力系统无故障,保护装置不动作,对它动作特性的了解就无从谈起。在电力系统中,需要了解的恰巧是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故障时是否能快速准确地动作,即要把握继电保护装置动态的“状态”,而继电保护装置的动态特性只有在以下3种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设备故障保护动作;保护装置误动;继电保护装置试验和传动。因此,根据对继电保护装置静态特性的认识,对其动态特性进行判断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通过模拟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事故和异常情况下感受的参数,使继电保护装置启动和动作,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应具有的逻辑功能和动作特性,从而了解和把握继电保护装置状况,这种继电保护装置的检验,对于电力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和必须的,而且需要定期检验。

4、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应注意的问题

4.1 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检验

实行状态检验以后,为了确保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安全运行,要加强定期测试,所有集成、微机和晶体管保护要每半年进行一次定期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微机保护要打印采样报告、定值报告、零漂值,并要对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结论;晶体管保护要测试电源和逻辑工作点电位,现场发现问题要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4.2 重视状态检修的技术管理要求

状态检修需要科学的管理来支撑。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通常是处于静态的,但在电力系统中,需要了解的恰巧是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故障时是否能快速准确地动作,即要把握继电保护装置动态的“状态”。因此,根据对继电保护装置静态特性的认识,对其动态特性进行判断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通过模拟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事故和异常情况下感受的参数,使继电保护装置启动和动作,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应具有的逻辑功能和动作特性,从而了解和把握继电保护装置状况,这种继电保护装置的检验,对于电力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和必须的。

4.3 状态检修的经济性要求

状态检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依靠技术经济分析进行决策。有针对性地按项目和诊断结果的检修取代了以往的带有盲目性的强制计划检修,其结果是减少了不足维修带来的强迫停运损失和事故维修损失,减少了过剩维修,提高了维修工作的效率,增加了设备可用率,节约了大量检修费用。在状态检修的实践中,没有经济效益的技术是不适用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除了研究更加廉价的技术手段外,必须发挥人的力量,更加有效地采用管理的手段,使检修决策工作能够适合实际的需要和可能。

4.4 高素质检修人员的培养

状态检修对检修人员技术素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掌握状态监测和故障分析的手段,能综合评价设备的健康状态;参与检修决策,能制定优化检修计划和检修工艺;有丰富的检修经验和高超的检修技术等方面。高素质检修人员是状态检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传统的检修模式中,运行人员是不参与检修工作的。状态检修要求运行人员与检修有更多联系,因为运行人员对设备的状态变化非常了解,他们直接参与检修决策和检修工作对提高检修效率和质量有积极意义。其优点是可以加强运行部门的责任感;取消不必要的环节,节约管理费用;迅速采取检修措施,消除设备缺陷。

5、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技术和通信技的不断发展,系统的稳定性对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同时也要求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因此,迫切希望能实现对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管理由“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的方针向“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观念转变,这就要求继电保护人员应当在施工、检修及试验过程中,规范作业,才能保证保护装置可靠性、稳定性。

参考文献

第5篇: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继电保护装置 状态检修 维修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正常工作与否将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重大影响,如何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也就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有必要对电力系统"状态检修"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助益。

一、状态检修定义

状态检修,也叫预知性维修,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的好坏来确定是否对设备进行检修。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的状态而进行的预防性作业。状态检修的目标是减少设备停运时间,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可用系数,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运行检修费用,改善设备运行性能,提高经济效益。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识别

1. 重视设备初始状态的全面了解

设备的初始状态如何,对其今后的安全运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设备良好的初始状态是减少设备检修维护工作量的关键,也是状态检修工作的关键环节。因此,实现状态检修首先要做好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需要特别关注的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保证设备在初始时是处于健康的状态,不应在投入运行前具有先天性的不足。另一方面,在设备运行之前,对设备就应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掌握尽可能多的'指纹'信息。包括设备的铭牌数据、型式试验及特殊试验数据、出厂试验数据、各部件的出厂试验数据及交接试验数据和施工记录等信息。

2. 注重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统计分析

要实行状态检修, 必须要有能描述设备状态的准确数据。也就是说, 要有大量的有效信息用于分析与决策。设备部件在载荷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磨损、腐蚀、应力、蠕变、疲劳和老化等原因,最后失效造成设备损坏而停止运行。这些损坏是逐渐发展的,一般是有一定规律的,在不同状态下,有的是物理量的变化,有的是化学量的变化,有的是电气参数的变化,另外,还有设备的运转时间、启停次数、负荷的变化、越限数据与时间、环境条件等。因此要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历史运行状态的数据分析。

3. 应用新的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测和试验

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大量地采用新技术是必然的。在目前在线监测技术还不够成熟得足以满足状态检修需要的情况下,只有在线数据与离线数据相结合,进行多因素地综合分析评价,才有可能得到更准确、可信的结论。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成熟的离线监测装置和技术,如红外热成像技术、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等,对设备进行测试,以便分析设备的状态,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

三、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应注意的问题

1. 要严格遵循状态检修的原则

实施状态检修应当依据以下原则:一是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实施设备状态检修的过程中,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首要原则,加强设备状态的监测和分析,科学、合理地调整检修间隔、检修项目,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二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是对现行检修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我国又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既要有长远目标、总体构想,又要扎实稳妥、分步实施,在试点取得一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三是充分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适当配置监测设备。

2. 重视状态检修的技术管理要求

状态检修需要科学的管理来支撑。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通常是处于静态的,但在电力系统中,需要了解的恰巧是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故障时是否能快速准确地动作,即要把握继电保护装置动态的"状态"。因此,根据对继电保护装置静态特性的认识,对其动态特性进行判断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通过模拟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事故和异常情况下感受的参数,使继电保护装置启动和动作,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应具有的逻辑功能和动作特性,从而了解和把握继电保护装置状况,这种继电保护装置的检验,对于电力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和必须的。

3.开展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检验

实行状态检验以后, 为了确保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安全运行,要加强定期测试,所有集成、微机和晶体管保护要每半年进行一次定期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微机保护要打印采样报告、定值报告、零漂值,并要对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结论;晶体管保护要测试电源和逻辑工作点电位,现场发现问题要找出原因, 及时处理。

4. 高素质检修人员的培养

高素质检修人员是状态检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传统的检修模式中, 运行人员是不参与检修工作的。状态检修要求运行人员与检修有更多联系, 因为运行人员对设备的状态变化非常了解, 他们直接参与检修决策和检修工作对提高检修效率和质量有积极意义。其优点是可以加强运行部门的责任感; 取消不必要的环节, 节约管理费用; 迅速采取检修措施, 消除设备缺陷。

综上所述,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运行状况而适时进行的预知性检修,"应修必修"是状态检修的精髓。状态检修既不是出了问题才检修,也不是想什么时候检修才检修。实行状态检修仍然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适时检修,提高保护装置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率。因此,实行"状态检修"的单位一定要把电力设备的"状态"搞清楚,对设备"状态"把握不准时,一定要慎用"状态检修"。

参考文献

[1] 陈维荣, 宋永华, 孙锦鑫. 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监测的概念及现状[J]. 电网技术,2000(11).

[2] 张国峰, 梁文丽, 李玉龙.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J]. 中国科技信息,2005(02).

[3] 郭伟. 论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J]. 水利电力机械, 2007年9月.

[4] 李万宝. 浅议继电保护信息化管理[J]. 大众科技,2004(12).

[5] 李永丽, 李致中, 杨维. 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及其最佳检修周期的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年6月.

[6] 陈德树. 继电保护运行状况评价方法的探讨[J]. 电网技术,2000(3).

[7] 李彤. 从状态监测实践探讨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J]. 农村电气化,2005(2).

[8] 陈三运. 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年.

[9] 张锋. 关于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思考[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年第1期.

[10] 倪强冰. 探讨继电保护的状态检修及实施[J]. 广东科技,2007年第2期.

第6篇: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安全管理;继电保护

1 电力系统稳定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稳定的种类有很多种,下面笔者着重介绍几种稳定形态和意义。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则是指电力系统以某种运行方式运作时,突然受到极大的扰动,在经历一个机电暂态过程后达成一个新的稳定运行状态或回归到原始稳定状态;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概念定义为电力系统在受到小型干扰后,不出现非周期性失步,并能够通过内部的调整自动恢复到起始的运行状态;电力系统动态稳定则是指电力系统在受到干扰后,不出现振幅不断增大的振荡而失步的状况。其主要表现特征有:电力系统的机电耦合的次同步振荡、低频振荡以及同步电机自激现象等等。至于频率崩溃则指的是电力系统频率在低于某一临界频率值时,电源与负荷之间的平衡关系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从而导致一些机组相继退出运行状态,造成大面积停电的状况。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进行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的建立之所以需要继电保护功能的加载,不单单是为了在事故发生时对故障线路进行快速切断,而是基于故障发生时,对故障线路进行有选择性的切断,从而选择性的保护了不需要切断的电力线路,避免由于部分线路故障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扩张,将损失程度降到最低。上述情况中提到的选择只是继电保护的功能之一,当电力系统故障发生时,继电保护系统还具备有一定的速动功能,速动功能是故障快速切除的基本保证,其动作的前提是系统内置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继电保护能够对电力系统运行发生故障时,将影响及损失降低至底线的电力系统保障。快速切除故障的优点有: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降低电气设备的损坏程度,防止电力故障范围的进一步扩张;系统电压恢复迅速,使得电动机的运行能够快速自启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从而减轻对电力用户的影响;使线路短路点去游离的速度变快,从而提高重合闸的成功率。

近些年来,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力系统进行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原始的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电网改革的需求。因此,在面对需要不断改进的电网结构时,继电保护装置也要从根本上进行技术和能力的革新,从而适应不断强化的电网需求。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特征及管理现状

由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继电保护的模式已经不再是以前传统意义上的仪表监控、预告信号、事故音响警报等单一的管理模式,而是在计算机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层面上实行了自动化管理模式,其具备有维护安装调试便利、操作简单快捷、保护性能可靠、功能强大、设备先进等优势。并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灵活的选择性以及精确的逻辑回路动作,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为轻松的进行操作。这样的功能具备,从科学的角度上实现了遥测、遥控、遥调及遥信等共享化管理功能,落实了无人值守的电力自动化管理控制的目标。而故障录波和基于GPS的卫星对时功能则从较大程度上满足了管理人员对电力系统运行故障及时、精准分析和快速处理。这些都是在计算机现代化管理技术层面上进行的继电保护设备分析,表达了笔者对今后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美好憧憬。当下施行的继电保护运行环境并没有发生什么较大的变化,自动化综合变电站和现代化电网对继电保护功能需求的逐步提升,使得继电保护全方位的功能激发和其安全管理工作有了更近一层的奋斗目标。比较于电磁型的传统保护方式,计算机技术系统对于雷击防护、干扰抗拒、工作环境要求以及电压电源等条件具有更为客观的高度要求。因此,对于现行的变电站后台远方监控等不完善状况,更提醒了我们要对继电保护管理措施加强重视和管理,让当下继电保护相关功能的运行环境、设计维护方式的优化更加完善,从而能够合理补充自动化综合变电站人性化的管理功能,使得运行稳定、安全的综合电网的建设拥有一个良好的实施基础。

4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

4.1 统筹规划,开展科学的选型设计

选型设计方面,电力系统主体应该树立良好的知名企业形象,对继电保护的安全设备选择上秉持完善设计、成熟技术及可靠稳定性能具备的产品,从根本上保障了硬件设备治疗的优秀程度,使其能够在电力系统中进行长期稳定的运行。实践管理上则要有纵观全局的设计概念以及科学合理的配置思想,从而使继电保护、信号、计量、测量以及远动控制等环节能够相互配合,进一步确保电力系统高水平运转的高效状态。

4.2 调试安装的完善,保证电力设备之间能够协调配合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运行

对于新安装或二次回路路径有所变更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要经过遵循以下原则才能投入正式使用:上述差动保护设备的运行投入要在充电器充电时进行;系统带负荷前应该停用差动保护;带负荷后测量出的负荷电流向量及继电器的差电压,核对无误够后才能将差动保护投入运行使用。

4.3 依据安全保护要求强化验收标准投运及运行的相关维护

电力系统中,对于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的验收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在验收时进行一些常规的设备验收和维护操作外,还要加强对各个设备的遥信、遥控、遥调和遥测功能的检测验收,并以相关规程为依据,明确设备运行重点,从而建立今后设备检修中相关数据的支持体系。继电器的验收和定期测试时,外部检查标准如下:继电器外壳完好无损,没有外伤和破损的状况出现,且盖与底座之间密封保持良好;继电器各原件不存在外伤和破损,且安装牢固整齐;导电部分的螺丝、接线柱以及连接导线部位,不应该出现氧化、开焊和接触不良等现象,螺丝和接线柱上应该具备弹簧垫和垫片;非导电部分部件则必须用螺丝加以固定并用耐久漆进行点封。

5 总结

综上所述,结合当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特征和管理状况,电力系统管理者只有依据现实工作需求、系统调控现状来科学地制定安全管理策略、统筹设计、规范选型设计并完善调试安装及协调配合方面的制度。加强对投运的验收和运行的维护,从根本上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性,使其能够尽快适应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改造,将其辅助功能的优势充分发挥,以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益。

参考文献:

[1]施计.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探讨[J].价值工程,2012(04).

第7篇: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

1 概述

继电保护工作技术知识密集,责任心和技术水平要求高,我们只有深入细致地研究本网的具体情况,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项工作,遵守规程、完善图纸,努力掌握微机保护的硬件电路构成,软件实现逻辑功能,熟练掌握保护的一般原理、规律,逐步积累经验,进一步摸清保护工作的主要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微机保护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继电保护装置,由于其性能较集成型保护可靠,复杂原理全部由软件实现,硬件电路模块化、通用性强、调试维护简单,且误动几率小的特点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工作当中去。随着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广泛应用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智能设备采集的模拟量、开关量、一次设备状态量大大增加,运行工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一、二次设备的实时信息。但是,由于目前的微机型二次设备考虑较多的是对以往设备功能的替代, 导致这些设备基本上是独立运行,致使它们采集的大量信息白白流失,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电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整个电网的一、二次设备信息进行综合利用,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意义。近几年,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综合利用整个电网的一、二次设备信息成为可能。

2 系统构成

从电网的角度分析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获取信息的途径。电网的结构和参数,可以从调度中心获得;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输送潮流,可以通过EMS 系统实时获得;保护装置的投退信息,由于必须通过调度下令,由现场执行,因此可以从调度管理系统获得,并从变电站监控系统得到执行情况的验证;保护装置故障及异常,可以从微机保护装置获得;电网故障信息,可以从微机保护及微机故障录波器获得。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实现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信息资源是充分的。

3 功能分析

3.1 实现对各种复杂故障的准确故障定位目前的保护和故障录波器的故障测距算法,以某变电站500kV 行波测距装置采用XC―21 输电线路行波测距装置为例。

本装置利用输电线路故障时产生的暂态电流行波信号,采用现代微电子技术研制。装置采用三种测距原理,一种是测量故障行波脉冲在母线与故障点来回反射的时间测距称为单端电气量法,也叫A 型测距法。具有投资低、不需要两端通信联络的优点,但由于受母线上其它线路末端反射的影响,测距结果有时不稳定。第二种是测量故障行波脉冲传到两端母线的时间差测距,称为两端电气量法,也叫D 型法。具有原理简单、测距结果可靠等优点, 但需要在线路两侧装设装置并进行通信联络。第三种是记录故障下重合闸产生的暂态电流行波波形测距,该方法也叫E 型法。

1)单端电气量行波测距原理(A)型

在被监视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产生的电流行波会在故障点及母线之间来回反射。装设于母线处的测距装置接入来自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暂态电流行波信号,使用模拟高通滤波起滤出行波波头脉冲,记录下如下图所示的暂态电流行波波形,根据到达母线的故障初始行波脉冲S1与故障点反射回来的行波脉冲S2之间的时间差故障点及母线之间来回反射。装设于母线处的测距装置接入来自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暂态电流行波信号,使用模拟高通滤波起滤出行波波头脉冲,记录下如下图所示的暂态电流行波波形,根据到达母线的故障初始行波脉冲S1与故障点反射回来的行波Δt来实现测距。

行波测距传播示意图及波形图

2)两端电气量行波测距原理(D 型)

F 点故障时行波向两端母线的传播示意图

根据装于线路两端测距装置记录下行波波头到达两侧母线的时间,则可计算出故障距离。两端测距法只使用行波波头分量,不需要考虑后续的反射与投射行波,原理简单,测距结果可靠。但两端测距的实现要在线路两端装设测距装置及时间同步装置(GPS 时钟),并且两侧要进行通讯交换记录到的故障初始行波到达的时间信息后才能测出故障距离。

利用来自电流互感器的暂态电流行波信号,不需要特殊的信号耦合设备。使用独立于CPU 的超高速数据采集单元,记录并缓存暂态行波信号,解决了CPU 速度慢,不适应采集处理暂态行波测距信号的困难。装置可储存最新的十次故障的测距结果及四次鼓掌电流波形,设有掉电保护,所有的记录数据在装置失电时均不丢失。

得到的系统故障信息愈多,则对故障性质、故障位置的判断和故障距离的检测愈准确,调度端数据库中,已经储备了所有一次设备参数、线路平行距离、互感情况等信息,通过共享EMS系统的数据,可以获得故障前系统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发生后,线路两端变电站的客户机可以从保护和故障录波器搜集故障报告,上送到服务器。调度端服务器将以上信息综合利用,通过比较简单的故障计算,就可确定故障性质并实现准确的故障定位。

3.2 完成事故分析及事故恢复的继电保护辅助决策系统发生事故后,往往有可能伴随着其它保护的误动作。传统的事故分析由人完成,受经验和水平的影响,易出现偏差。由于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搜集了故障前后系统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变电站保护和故录的故障报告,可以综合线路两端保护动作信息及同一端的其它保护动作信息进行模糊分析,并依靠保护和故录的采样数据精确计算,从而能够迅速准确的做出判断,实现事故恢复的继电保护辅助决策。

当系统发生较大的事故时,由于在较短时间内跳闸线路较多,一般已经超过了继电保护能够适应的运行方式,此时保护可能已经处于无配合的状态。此时进行事故恢复,不仅需要考虑一次运行方式的合理,还需要考虑保护是否能够可靠并有选择的切除故障。借助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分析当前运行方式下保护的灵敏度及配合关系,并通过远程改定值,完成继电保护装置对系统事故运行状态的自适应。以CSC-121A 型数字式综合重合闸及断路器辅助保护装置为例:装置包括综合重合闸、失灵保护、死区保护、充电保护、三相不一致保护等功能元件,可以满足一个半断路器接线中综合重合闸和断路器辅助保护按断路器装设的要求。对于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方式,无论是中间断路器还是边断路器,装置的软硬件都是相同的。

3.3 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

根据以往的统计分析数据,设计存在缺陷、二次回路维护不良、厂家制造质量不良往往是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的主要原因。由于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具有自检及存储故障报告的能力,因此,可以通过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

3.4 对系统中运行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可靠性分析

通过与继电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交换保护配置、服役时间、各种保护装置的正动率及异常率等信息,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分析。特别是当某种保护或保护信号传输装置出现问题,并暂时无法解决时,通过将此类装置的可靠性评价降低,减轻系统对此类保护的依赖,通过远程调整定值等手段,实现周围系统保护的配合,防止因此类保护的拒动而扩大事故。

3.5 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的展望

变电站若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对系统运行状态的自适应,根据电网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十分复杂,由于传统的继电保护以预先整定、实时动作为特征,保护定值必须适应所有可能出现的运行方式的变化。为使预先整定的保护定值适应所有可能出现的运行方式的变化,必然出现以下问题:

3.5.1 缩短了保护范围,延长了保护动作延时。

3.5.2 被迫退出某些受运行方式变化影响较大的保护。如四段式的零序电流保护仅能无配合的使用其最后两段。

3.5.3 可能还存在由于运行方式考虑不周而出现失去配合。

3.5.4 被迫限制一次系统运行方式。

现有的设备与技术力量,依靠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将每次故障周围系统保护的采样数据进行收集,利用线路两端的故障电流、故障电压,校核并修正线路参数,实现线路参数的自动在线监测,但目前还无法实现迅速准确的判断出当前继电保护装置整定值的可靠性难度很大。

4 结论

总而言之,继电保护在电气设备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保护着设备本体的安全,而且还保障了生产的正常进行。为了确保继电保护动作的可靠性,继电保护整定工作要求相当严密。从技术上说,实现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条件已经成熟,无论是变电站客户机对保护信息的搜集、信息的网络传输还是调度端服务器对EMS系统共享数据的读取、故障及稳定分析计算,都可以得到解决。主要的实施难度在于此系统需要综合继电保护、调度、方式、远动、通信以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各个专业的技术,并且涉及到控制运行设备,需要很多专业人员的配合,就目前条件而言,还以难实现继电保护的自适应。

参考文献

第8篇: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机 继电保护 微机保护

中图分类号:TM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070-01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运行中的电机经常会发生跳闸现象,通过长期运行总结发现跟继电保护装置相关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机回路中继电保护为常规保护时,存在二次接线繁琐、器件老化,维护量大等不利因素;(2)正常情况下电机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动作,使装置停车; (3)现有电机回路在没有故障发生的情况下,曾因继电保护装置误动造成空分装置停车,使合成氨装置、甲醇装置、醋酸装置停产。

为查明继电保护装置误动原因,对一甲醇配电所的两台电机回路进行调查发现:

两台电机二次回路图纸不全,接线与保护实际接线不符,线路标记不清,运行维护困难,现场线路老化。

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核对发现存在继电器保护接线混乱,线路老化等安全隐患。

通过查找2012年前运行值班记录及继电保护动作记录对电机保护误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从电机保护误动情况统计表中我们发现2012年前电机保护误动原因,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通过以上两个统计表计算出常规保护误动频次为20次/年,并找到造成电机保护误动的主要问题是:常规继电器接点在长时间的运行中会出现粘连,随着微机变的发展趋势,常规继电器也存在落后、老化现象。

因此,在2012年我们利用装置改造机会,对还在使用常规保护的电机做出了如下整改。

利用现有微机保护装置AREVA P241、P243替换常规保护,提供灵活可靠的保护、控制、监视、测量等综合功能,为电机提供全面的保护和控制。此套微机保护可实现定值整定,模拟量输入回路、开关量输入回路的检查,过流保护、电压保护、断路器控制检验,装置的整组联动试验等。一台P243综保装置即可替代原常规数十块继电保护器。先进的微机保护产品动作灵活、可靠,避免了由继电器接点粘连,保护装置老化等造成的保护误动。

重新设计电机二次图纸,规范现场接线标准:现场查找,核对线号、标号,与标准图集相比对,绘制实际接线图。经过多次讨论研究,绘制出高压电机软启动、高压电机二次回路图。组织技术人员,制定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绘制综保逻辑图。断路器控制回路与微机保护回路、微机保护逻辑图接轨,按照标准规定,绘制出原理图,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绘制出安装接线图,经过上海化工设计院的审核予以确认。

由于绘制的图纸准确、现场接线规范,避免查找故障时,因接线不清楚造成的保护误动。

利用微机保护功能实现电流闭锁低电压,避免PT一、二次三相电压消失保护误动,此功能常规继电器是实现不了的。

利用现有P243微机保护设置电流闭锁低电压保护,避免出现二次三相PT失压时,造成低电压保护误动跳闸事故;

第9篇: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继电保护装置;状态识别;状态检修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 电网结构的日益复杂,分布范围变广,维护的工作量和成本越来越大。另外,随着设备数量的增多, 继电保护在系统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继续采用以往周期性检修的负面效应也体现出来, 比如检修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加大, 设备的频繁检修缩短了设备寿命, 降低了经济效益等等,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状态检修的检修策略。状态检修就是通过在线的和离线的监测手段,收集电气设备的运行工况信息, 通过系统的分析诊断,判断设备的健康状态,决定设备的检修对策, 进行大修、小修或暂缓检修,可在设备检修周期到来之前根据设备状况提前进行检修,也可根据设备的状况,延长检修周期,真正做到“应修必修”。

1 状态检修概述

状态检修,也叫预知性维修,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的好坏来确定是否对设备进行检修,是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而进行的预防性作业。状态检修首先由美国杜邦公司提出,以设备当前的工作状况为检修依据,通过状态监测手段,诊断设备健康状况,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检修或最佳检修时机。状态检修的目标是减少设备停运时间,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可用系数,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运行检修费用,改善设备运行性能,提高经济效益。

继电保护装置是指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或危及其安全运行的事件时,需要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开关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对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来说,它不提供自检或状态监视的功能,因此需要严格执行定期检修,以发现保护装置潜在的缺陷或故障,减少误动或拒动的几率。在其元器件已选定的条件下,可靠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最佳检修周期的确定。如果不管设备的状态如何,只要到期就修,不仅加重了现场的劳动强度,而且对设备的健康、供电的可靠性和人身的安全未必有好处。状态检修是建立在设备状态有效监测基础上的,根据监测和分析诊断的结果安排检修时间和项目,主要包含设备状态监测、设备诊断、检修决策三个环节。状态监测是状态检修的基础和设备诊断的依据,检修决策就是结合在线监测与诊断的情况,综合设备和系统的技术应用要求,确定具体的检修计划或策略。因此,实行状态检修是保护继电设备的一种必然选择。

2 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识别

2.1 全面了解设备的初始状态

设备的初始状态,对其今后的安全运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设备良好的初始状态是减少设备检修维护工作量的关键,也是状态检修工作的关键环节。实现状态检修首先要做好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要做好设备原始记录、设备台账、图纸、技术资料以及有关设备的运行、检修、试验数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实施的重要基础就是在设备状态特征量的采集上不能有盲区。状态检修不是单纯的检修环节的工作,而是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都必须予以关注的全过程的管理。状态检修作为一种设备检修的决策技术,其工作的目标是确定检修的恰当时机。要特别关注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保证设备初始状态是处于健康的,在投入运行前不应具有先天不足。二是在设备运行之前,对其应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尽可能多的‘指纹’信息,包括设备的铭牌数据、型式试验及特殊试验数据及交接试验数据和施工记录等。

2.2 注重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统计分析

正确完整的技术数据是状态检修的基础,要实行状态检修,必须要有能描述设备状态的准确数据,也就是要有大量的有效信息用于分析与决策。设备部件在载荷和环境条件下产生磨损、腐蚀、应力、蠕变、疲劳、老化以及最后失效造成设备损坏而停止运行的原因,是逐渐发展的,一般是有一定规律的,在不同状态下,有的是物理量的变化,有的是化学量的变化,有的是电气参数的变化,还有的是设备运转时间、启停次数、负荷、越限数据与时间、环境条件等的变化,因此要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历史运行状态的数据分析。现代数据综合管理的概念是数据库和分析系统的有机结合,状态检修数据管理的基础是一系列的数据库,包括运行记录、设计数据、检修历史记录、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数据、机组性能分析数据等。继电设备的状态监测有助于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缺陷故障情况、历次检修试验记录等实现有效的管理和信息共享,并为设备运行状况的分析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有助于合理地制定设备的检修策略,提高保护装置的可用率,保证系统和设备的安全。

3 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应注意的问题

3.1 严格遵循状态检修的原则

实施状态检修应当依据以下原则:一是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实施设备状态检修的过程中,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首要原则,加强设备状态的监测和分析,科学、合理地调整检修间隔、检修项目,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二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是对现行检修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既要有长远目标、总体构想,又要扎实稳妥、分步实施,在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状态检修的实施可先从实施设备点检定修制和检修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入手,全面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制,规范和完善检修基础管理,强化检修质量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设备处于良好水平,从思想上、制度上、人员上、技术上为全面实施设备状态检修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必要时可调整规划。三是充分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适当配置监测设备。

3.2 重视状态检修的技术管理要求

状态检修需要科学的管理来支撑。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通常是处于“静态”的,但在电力系统中须要了解的恰巧是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故障时是否能快速准确地动作,即要把握继电保护装置“动态”的状态,因此,根据对继电保护装置静态特性的认识,对其动态特性进行判断显然是不合适的。通过模拟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事故和异常情况下感受的参数,使继电保护装置启动和动作,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应具有的逻辑功能和动作特性,从而了解和把握继电保护装置状况,这种继电保护装置的检验,对于电力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和必须的。

要搞好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建立每套保护装置的“设备变更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技术管理工作。“设备变更记录”应详细记载设备从投运到报废的整个使用过程中软、硬件发生的变化,包括软件的版本升级、硬件插件的更换、二次回路的变更、反事故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检验数据的变化情况。这样的“设备变更记录”实际上就是该保护装置所有检修记录的摘要和缩影,因此可以作为设备状态评估的依据。

3.3 开展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检验

实行状态检验以后,为了确保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安全运行,要加强定期测试,所有集成、微机和晶体管保护每半年进行一次定期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微机保护要打印采样报告、定值报告、零漂值,并要对报告进行综合分析,作出结论;晶体管保护要测试电源和逻辑工作点电位,现场发现问题要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由于目前我们所维护的电力设备的性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处的环境和国外也不尽相同,因此,“状态检修”还不宜一步到位,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实行,将二次设备的定期检验年限适当放长,即将原来的2a~3a 定校期限改为5a。

3.4 状态检修的经济性要求

状态检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依靠技术经济分析进行决策。有针对性地按项目和诊断结果检修,取代以往带有盲目性的强制计划检修,其结果是:可减少不足维修带来的强迫停运损失和事故维修损失,减少过剩维修,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增加设备可用率,节约大量检修费用。在状态检修的实践中,没有经济效益的技术是不适用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除了研究更加廉价的技术手段外,必须发挥人的力量,更加有效地采用管理手段,使检修决策工作适合实际需要和成为可能。

3.5 培养高素质检修人员

高素质检修人员是状态检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状态检修对检修人员技术素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能掌握状态监测和故障分析的手段、能综合评价设备的健康状态、参与检修决策、能制定优化检修计划和检修工艺、有丰富的检修经验和高超的检修技术等方面。在传统的检修模式中,运行人员是不参与检修工作的,而状态检修要求运行人员与检修有更多的联系,因为运行人员对设备的状态变化非常了解,他们直接参与检修决策和检修工作对提高检修效率和质量有积极意义,同时可以增强运行部门的责任感,取消不必要的环节,节约管理费用,迅速采取检修措施,消除设备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