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

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精选(九篇)

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第1篇: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三农”;途径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的重要论断。怎样理解这一重要论断呢?

一、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的必然选择

早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国提出了“两个趋向”,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援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两个趋向”,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也是符合工业化一般规律的。在一定时期内,资源是有限的,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决定了有限的资源必然被配置到效率更高的产业方面。

有关研究表明,工业化中期阶段就是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主要标志有四各方面:人均GDP为700――1500美元,农业在GDP总值中的份额为25――15%,农业人口就业份额为55%――30%,城市人口份额为35%――50%。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这个阶段就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而我国在2004年时人均GDP按当前汇率计算,估计达到1400美元左右,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4:86,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50。城镇化水平为41.8%。2012年低,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美元,城镇化率达到52.57%,财政收入突破?万亿元。这就表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如果从道义或伦理角度讲,工业过去剥夺农业太多,现在有义务对农业进行补偿。但实际上,工业反哺农业还有其自身的原因,是工业自身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目前工业要摆脱进一步发展的困境,就必须激发或扩大农村市场,而要激发或扩大农村市场,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和对农业的投入。也就是说,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需要来看,必须城乡通盘考虑,总体规划,互为资源,功能互补,共同繁荣。为此,去年我们党的十报告上适时地提出了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人类科技所能预见的高度,农业仍是基础产业,农村发展的好坏,决定着工业、商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把农业与其他产业结合起来。由于第二、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那么实现一、二、三次产业的融合,现实中就是城市与农村的经济融合。这就意味着要破除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分割壁垒。为此,党的十报告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化”目标,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举的重要措施。在此基础上还对四化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刻准确的描述,即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使“四化”这个整体系统在互动中实现同步,在互动中实现协调,从而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过去我们一直提工业化、城镇化并举,但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举造成的结果是大量的资源向城市集中,落后的农村几乎永远得不到改善。如若长此下去,就很可能会使中国陷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陷阱,尝不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馅饼。所以中央把城乡一体化作为我国跳出陷阱的重要举措适时地提出了。

二、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而农村小康是全国小康的组成部分。所以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以及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的原因等造成了城乡差距较大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两者之比为3.10:1,差距明显。二是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有一定差距。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1%和40.8%,说明农村居民在提高生活质量和用于个人发展方面的支出与城市居民相比有一定差距。另外,2011年我国还有贫困人口1.28亿,其中绝大多数为农村居民。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较大。近年来,国家大幅增加了对农村的资金投入,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1.228万亿元,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19.2%左右,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状况与城市的差距较大,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差距比较明显。四是城乡社会保障差距较大。无论是保障体系的完整性,还是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城乡之间都存在明显差距。

总之,在城乡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建成全国小康社会,应当按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对城乡统筹规划,全盘考虑,并将重点放在发展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从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激活农村消费市场,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在内需拉动的坚实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我国目前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城乡一体化有可能把我们目前所遇到的几乎所有的主要方面都贯穿起来,所以,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首先,城乡一体化是攻克我国目前改革难题的助推器。1949年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6%,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钢产量是美国的0.2%、日本的5%,不到世界的2‰,按人均算不过0.25公斤多。1952年我国的工业水平实际低于1800年的英国、1890年的法国,接近于1910年的俄国,如果按人口平均,只及英国18世纪后期的水平,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占10%。1949年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大体为100年至200年间。基于这种现状,为了尽早实现工业化,我国实行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在这种经济结构体制下,为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也造成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当时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两三倍的差距比例。改革开放之后,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但是1985年之后,在城乡分治的思维模式和城市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又一次的出现了以城市和工业为重心的发展倾向,从此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体制不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这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灭亡一样,二元体制也走到了自己的尽头。为此,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旨在破解城乡二元体制,打破城乡分割壁垒。

另外,我们经常说我们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也就是说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政治改革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难以见到成效。推行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二元体制,不仅是我们经济进入长期可持续的发展阶段的需要,也是我们行政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的需要。

第2篇: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异地转移”;新经济地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9009307

一、引 言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空间和产业两个维度,在空间维度上表现为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在产业维度上则表现为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对大多数国家来说,农业劳动力转移在这两个维度上是同时进行的,即农业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同时完成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然而在中国则不同,庞大的农业人口和有限的农地,导致农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但城市也面临较大的失业压力,因而形成了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并存的现象,也就是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转移途径。那么,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如何选择转移途径的呢?其影响因素又是什么?由于就地转移只是极少数国家特有的现象,因而未曾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国内学者则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探讨。

一些学者认为,两种转移途径都是现实的合理选择。李晓春[1]通过分析Lewis及Harris-Todaro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和背景条件,认为“离土不离乡”型劳动力转移与Lewis模型、“民工潮”型与Harris-Todaro模型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明确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双重机制。马轶群和李晓春[2]进一步认为,由于江苏的发展模式起源于乡镇企业,因此,江苏第一阶段劳动力转移途径为“离土不离乡”型就地转移,待大量就地转移劳动力聚集成新兴城市后再进入第二阶段“民工潮”型异地转移;浙江民营大多源于农村手工业,其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为“离土不离乡”型就地转移;上海城市化水平高,基本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民工潮”型异地转移。但许经勇[3]认为,强调依靠城市工业扩张来转移过剩农村劳动力的Lewis理论对应于异地转移(流向大中城市),强调依靠人力资本提高、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农村内部分工深化来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的Schultz理论则对应于就地转移(流向农村工商业和小城镇),只有坚持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才能确保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且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必然会越来越明显地凸显出来。段均和高定伦[4]认为,转移模式的选择问题实际上就是社会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问题,有什么样的产业发展战略和城镇化模式,就会要求有什么样的劳动力转移模式与之相对应。

也有学者认为,就地转移应成为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曹明贵[5]认为,中国不断深化的城市经济改革造成了城市失业,大量农民工进城加剧了城市就业压力,并增加城市交通压力和引发治安问题,因而加快农村工业发展、实现农村工业化,应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途径选择。李平和侯军岐[6]分析了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速度下降的内外部原因,认为导致速度下降的因素不会长期发挥作用,并从作为农村工业化主体的乡镇企业在相对经济效益、竞争优势、不平衡性、积聚效应和自身特点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农村工业化进一步吸纳劳动力的潜力,认为应该继续关注农村工业化。李国英[7]认为,不受限制、无序的异地转移会带来许多城市问题和社会问题,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穆建新[8]认为,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外向型经济严重受挫,中国必须由以出口导向、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异地就业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力转移模式,转变为以内需驱动、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内陆转移、就地就业为主要特征的产业转移模式。其中,有的学者认为应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工业化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袁铖[9]从动态视角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比学术界的测算还大,虽然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受阻,但现实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渠道仍然是就地转移,因而开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工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程怀儒[10]分析中国现实情况后,认为大城市的人口容纳能力有限,实现农村工业化,大力发展“近”农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延长经营链条,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但也有学者认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最主要途径还是异地转移。董文柱[11]认为,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小城镇由于缺乏第二、第三产业的支撑,吸纳能力有限。大中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投资环境比较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强,居民的收入水平也较高,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应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最主要途径。

由上可见,尽管学者们考虑中国实际情况,从多个视角分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但基本都只进行了定性分析,缺乏定量研究,同时也没有进一步深入说明农业劳动力转移途径选择的具体影响因素。

新经济地理学关于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假设极大地简化了工业部门垄断竞争下的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分析,由此建立的一般均衡模型内生地解释了劳动力的转移,对劳动力转移研究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朱希伟[12]建立了一个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型,并得出了可以在地区发展新兴制造业,从而缩小地区间差距的结论。然而,包括上述模型在内的大多数新经济地理模型都假定农业总产出与农业劳动力投入成正比,且农业中不存在失业,同时,也没有考虑日益高涨的城市成本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二、模型假设与初始均衡

1模型假设

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地区间可贸易品价格差别很小,而非贸易品价格与住房成本高度相关,因而学者们认为住房成本是地区间生活成本差异的最重要因素[13]。美国人口普查局实验性生活成本指标也假设地区间生活成本差异仅由住房成本引起[14]。因此,住房成本差异可大致反映地区间生活成本差异。假设经济体存在两个区域:区域1(城市)和区域2(农村),其人口总量为L且每人拥有单位同质劳动力。区域1是非农产业区,采用规模报酬递增技术生产非农产品,其人口在人口总量中所占比例为h(0

s(x)=1-2cx,其中,x∈[-h/2,h/2],c为通勤成本系数(c≥0),0≤s(x)≤1。因此,区域1的总有效劳动力供给为:

S1∫Lh2-Lh2s(x)dx=Lh(1-ch/2)(1)

假设W1为区域1企业支付给工人的工资率,那么居住在城市边缘的工人所获得的工资净值为:

s(-h/2)W1=s(h/2)W1=(1-ch)W1

由于城市边缘地租为零且工人是同质的,所以在整个区域内,剔除通勤成本与地租后的工资净值相同,即s(x)W1-r(x)=s(-h/2)W1=s(h/2)W1=(1-ch)W1,其中,r(x)为距离中心商务区x处的地租。因此,区域1的均衡地租为:r(x)=c(h-2x)W1。区域1的总地租为:R=∫Lh2-Lh2r(x)dx=cLh2W1/2。假定地租由区域收集并平均分配给本区域所有居民,因此,区域1的每一工人除了工资外还能从地租上获得一份收入R/Lh=chW1/2,所以,区域1工人的名义可支配收入为:

Y1=(1-ch)W1+chW1/2=(1-ch/2)W1(2)

笔者引入城市成本系数τc来描述由于城市成本的存在而导致的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损失,τc=1/(1-ch/2)。那么,区域1工人的名义可支配收入为:

Y1=(1-ch/2)W1=W1/τc(3)

农村是农业区,农民在劳动力总量中所占比例为(1-h),则农民数量为L(1-h)。假定以单位农产品价值作为计价标准,即农产品价格为1,同时假定非农产品和农产品在区域间贸易不存在成本,故城市和农村的生活费用指数相同。

2消费者均衡

为简化分析,假定消费者具有相同的偏好,代表性消费者效用函数为U=CgmC1-ga。其中,Cm为非农产品消费量综合指数(非农产品为若干具有不变替代弹性的差异化产品),Ca为农产品消费(农产品为单一同质产品),g为非农产品在消费支出中所占份额(g为外生变量且0

(1)代表性城市工人消费均衡

假定消费者将其可支配收入作为预算约束以实现效用最大化,那么,代表性城市工人效用最大化问题可以表述为: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方面,既有研究大多停留于定性层面,缺乏定量分析;且未考虑日益高涨的城市生活成本等重要因素的影响。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模型内生性建模的研究思路及其关于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假设,并考虑中国所存在的“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现实,加入“迁移成本”、“城市成本”和“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三个变量,建立内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一般均衡模型,深入解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其主要结论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取决于“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迁移成本”和“城市成本”三个变量的相对大小,当“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大于迁移成本系数与城市成本系数之积时,农业剩余劳动力倾向于异地转移;而“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小于迁移成本系数与城市成本系数之积时,农业剩余劳动力倾向于就地转移。因此,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将促进异地转移、抑制就地转移;而劳动力迁移成本和城市成本则会抑制异地转移、促进就地转移。

尽管就地转移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性。一是,作为其主要载体的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无序的、分散发展的道路,导致了设备落后、资源浪费、集聚程度低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二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自身发展不稳定(如高诞生率和高破产率并存)、管理不规范,导致其提供的就业岗位缺乏保障。同时,为保持竞争力,乡镇企业势必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将进一步削弱其劳动力吸纳能力。三是,就地转移农业劳动力虽然退出了农业生产,但其退出不彻底,仍保留了承包的土地作为退路或生活的基本保障,这显然不利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现代化,也不利于农民增收[17]。

同时,城市化率低、大城市人口规模偏小导致城市集聚财富能力偏低,已经严重地制约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从长期来看,本文认为异地转移才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最终选择,由此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

第一,增加城市科技、教育与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城市集聚经济,提高城市产业技术水平。城市是国家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主要载体。增加对城市科技、教育与基础设施的投入,可以直接激发科技能力,提升人力资本,增强企业间技术溢出,降低产品运输成本,强化资金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促进城市集聚经济,提高城市产业技术水平。

第二,加快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综合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农民工市民化,降低农业剩余劳动力迁移成本。户籍制度及依附于户籍制度之上的各种福利政策(包括就业、养老、医疗、失业和教育等政策)是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根源。虽然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其约束作用有所下降,但由于制度惯性及部门间利益冲突,其进展相对缓慢。然而就中国经济发展大局来看,加快推进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综合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农民工市民化,使其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降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迁移成本,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仅是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和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三,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合理抑制房价上涨,降低城市成本。加强财政、货币和税收调控力度,提高购买多套住房者和炒房者的购房成本,抑制对房地产市场的不合理需求。同时加大公租房、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住房市场供给。此外,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进而合理抑制房价上涨。

参考文献:

[1] 李晓春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双重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 2005, (7):15-22

[2] 马轶群,李晓春经济结构差异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 农村经济, 2010, (10):99-103

[3] 许经勇转型中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两种转移模式――从西方经济学的两种要素配置模型引起的思考[J] 经济经纬, 2007, (4):99-101

[4] 段均,高定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调整:成因和含义[J] 人口与发展, 2011, (1):22-28

[5] 曹明贵农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J] 农村经济, 2006, (11):95-97

[6] 李平,侯军岐论劳动力转移的农村工业化途径[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 (1):77-81

[7] 李国英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J] 经济问题探索, 2007, (10):22-25

[8] 穆建新从劳动力转移到产业转移――金融危机背景下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J] 现代经济探讨, 2009, (11):75-79

[9] 袁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J]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4):34-38

[10] 程怀儒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农村工业化[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108-112

[11] 董文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的再思考[J] 中国农村经济, 2003, (9):65-68

[12] 朱希伟偏好、技术与工业化[J] 经济研究, 2004, (11):96-106

[13] Moulton, BRInterarea Indexes of the Cost of Shelter Using Hedonic Quality Adjustment Techniques[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95, 68(1):181-204

[14] Jolliffe, DPoverty,Prices,and Place:How Sensitive I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verty to Cost of Living Adjustments?[J]Economic Inquiry, 2006, 44(2):296-310

[15] Murata,Y,Thisse,JFA Simple Model of Economic Geography Helpman-Tabuchi[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5, 58(1):137-155

[16] Fujita,M,Krugman,P,Venables,AJ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 Cambridge: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957

第3篇: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构成要素;多元化;长效机制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和方式,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促进农民增收的方针。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是在一定的指导思想,更好地沿着有效的路径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的目标而构建。它的构成要素与基本内容是很值得我们进行探讨的。

根据农民收入的现状以及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需要,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指导思想包括以下几方面:根据党中央报告的精神,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与农村社会小康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要通过以城带乡、以工晡农来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即要从单纯的农业经济转变到农村经济发展上来,转变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上来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把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要敢于创新、开拓,善于冲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科学指导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在城乡统筹的战略式发展思路指引下,找出长期促进农民增收的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了解其运作机理,才能使农民逐渐走上富裕的道路。根据上文所述,其基本思路是要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与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条件下,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产业化经营、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将风险农业向安全高效农业转变,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方式向以非农产业为主转变,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农业内部要坚持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要考虑多元化发展,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一、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的基本框架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基本框架包括国家的宏观政策环境支持处于最底部,是农民增收的基础,如果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对农业、农村经济环境不进行改善,农民增收就难上加难。处于中间部分的是提高农民农业收入与非农业收入的各种途径。而农民增收问题的实质就是农民的就业问题。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工业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各个层面都要有效衔接、有效配合,无论哪个层面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农民增收的效果打折。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成要素包括:由于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民增收的外部性因素在增加,单从农业内部采取单项的、局部的措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要素一: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石是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与调整。农民收入的增长要获得历史性突破,若仅局限于农业是根本不可能的,要素二农民持续增收的载体是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协调发展。增收问题说到底是农民的就业问题,要素三:农民持续增收的动力:提高农民素质,加快科技创新。要素四:农民持续增收的方法是大力发展农村市场中介组织。

二、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基本内容

(一)建立农民增收来源的多元化机制

建立农民增收来源的多元化机制,是指根据当地的农村、农民的情况,对农民职业构成及其收入构成进行分类,分析其增收的潜力和困难所在,提出多元化的增收渠道,稳定增收途径,建立农民增收来源的多元化机制。如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民资产性收入、农民创业性收入等等。

按家庭收入非农化程度分类法,以农户家庭经营中农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总收入的比例进行分类,将农户分为纯农户、以农业为主兼营它业户( I兼户)、以非农业为主兼营农业户(Ⅱ兼户)、非农户四类。面对农民增收难,农业经营的分散性和经济结构的滞后性的现状,建立多元化的增收渠道是确保农民收入提高的必然选择。

1、建立提高农业效益、农内增收为主的纯农户的增收机制。存农户指的是他们人均收入中90%以上是来自农业的,只有不出10%是来自非农业的农村住户。对于纯农户而言,其增收的途径主要在农内实现。第一,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创新,以质量安全为突破口,以产业化经营为依托,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精密型规模农业。粮食产业在我国是一种劣势产业,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以优化品种结构、质量为突破口,以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品种,加快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最终形成精密型规模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农内增收。第二,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是确保农产品优质、高效的基础,是形成现代农业与现代农民的关键,是农民实现增收的重要源泉。在有限的土地上,只有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才能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高的产出与优质的产品。第三,农村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市民化,提高农民农业人均收入与增加工资性收入的有效选择。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可以逐步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活动,转向集约化经营,提高营业劳动生产率,不断优化农业成本和产量的关系,取得明显的农业规模经营效果,增加农业收入,人均农业收入获得绝对提高。而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可以实现农外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

2、兼业户的增收渠道。以农业为主兼营它业户(I兼户)和以非农业为主兼营农业户(Ⅱ兼户)的增收也来源于农业内部和农外,兼业户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非农收入。兼业户除了与纯农户一样可在农业内部增收外,其增收途径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乡镇企业仍是农民就业、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第二,第三产业成为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领域。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增加在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尤其是要开发农村的房地产、旅游等新兴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就业,大力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既是政府的一项职能,又能够安置更多的农民就业。第三,农民进城就业市民化。农民进城就业可以使广大农民迈进现代文明的城市生产和生活中,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我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的必然过程。第四,农民出国就业,获得国际货币收入。在面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形势下,农民就业也逐步走向国际化。

(二)建立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机制

1、建立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农民倾斜的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倚重工业和城市的倾向以及国民经济分配格局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因此,尽快调整国民收入宏观分配政策,是实现我国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第一,国家应通过分税制体制调整和财政转移支付,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国家与农民的财政分配关系。第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在具体的财政资金使用中,应逐步凸现对农民的倾斜。主要通过启动农村公共工程政策,增加对农村的投资,并让农民主要以“以工代赈”的形式物化这些投资,大力改善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有利于农民直接增收的项目,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从制度上保证对农业投入的增加,为农民增收提供稳定的财政基础。第三,在社会保障、教育等领域也要逐步使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政策待遇。

2、建立农业的支持保护机制。根据WTO“绿箱”政策规则,尽快建立农业的支持保护机制,从宏观政策卜保护农民的利益。第一,在要素投入方面要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的结构,形成国家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使农民收入获得生产性的增长。第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组织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使其真正成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渠道。同时,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降低“三农”贷款门槛,保护农民权益。第三,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实行重点保护。按照确保粮食安全,兼顾农民收入的政策取向,调整粮食补贴的范围和方式。同时,在粮食主产区,要放开主产区的粮食市场,实现粮食流通市场化。

(三)建立维护农民经济权益的分配机制

1、通过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增加农民的永久性收入。农村土地问题一直是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重点,土地是农民获得收入的最重要的资产。长期看来,就是要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在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农地使用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户土地所有权的内容,建立并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同时,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积极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办法。这样确保农民在土地上获得的收入,通过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真正增加农民的永久性收入。

2、农村中介组织的发展是实现农产品价值,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产品的价值形成于生产领域,而只有当农产品在社会商品交易中得到变现,才形成农民在农业中获得的收入。也就是说,农民收入实现于流通领域。而我国农村市场面对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分散经营的农户购买和销售能力都很小,由此决定其讨价还价能力弱,单位购买和销售成本高。如何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关键是解决亿万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因此,要充分利用组织手段,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中介组织,由农民组织取代个体农户成为市场主体,是保护农民的利益,使农民共享工商业的利润与剩余突破口,是全面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前提。

3、劳动关系法制化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有力保障。在农村市场经济中,各类经济主体(包括基层政府与农民)要自主地为着自身的利益从事经济活动,农民在劳动关系中处于相对弱势和被动地位,以致其劳动权利和经济利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民个人收入分配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应考虑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各行业参与决策的代表人数,以增加农民参与决策的人数,这样就会从根本上避免有损于农民利益决策的出台;加强法规建设,引导农村中介组织规范化、法制化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及对策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影响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超过劳动力需求量的部分。在投入与产出关系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表现为新增农业劳动力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即使把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也不会影响农业发展。

2000年,杜鹰主持的农业部课题组以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进行了预测:“十五”期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1.8亿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表现在: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内部,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与工业化进步的程度不相称;三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差距。

二、城市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及其转移的制约因素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落后,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贫富差距,增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识;“三农”政策的实施,给农村人口转移带来机遇。

但是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包括传统的户籍制度、差异化的城乡教育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土地产权制度等。加上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乡镇企业发展程度不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极为有限;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竞争就业能力较差,多集中在城市传统部门等多重因素,共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总的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渠道包括:农业内部吸纳;就地或者就近向乡镇企业转移;向小城镇转移;向大城市转移;积极开拓国际劳务输出市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关键在于做好以下三篇文章:一是将发展乡镇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相结合,以此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根本途径;二是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合理流动,作为解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重要途径;三是继续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有效发挥农业作为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

具体来说,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存问题,其转移途径和对策选择有以下几条。

(一)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城乡分割体制

首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允许自由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可以采取国际通用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办法,以身份证取代户口簿,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主要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制度,尽快以导向性的准入条件替代硬性的进城人口指标控制,相应改变就业、入学、住房等规定,在权利义务方面平等对待新进城镇落户的居民。

其次,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扩大医疗保障、劳动保障、生活保障等社保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科学划定最低生活保障线及制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并将农民工以及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如个体商贩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尤其对于农民工在跨省、跨县市流动就业时,社会保险转移的可操作性较差,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这一问题。

(二)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小城镇建设

加快建设中小型城镇,升级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合理调整城镇结构,尤其是发挥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密集型优势,广泛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

(三)增强乡镇企业活力,提高其劳动力吸纳能力,鼓励农民回乡创业

国家应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信贷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让其享有和城市同等的待遇。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开辟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增强乡镇企业的活力。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大力扶持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具有地区资源优势、传统工艺优势、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大力鼓励和支持农民回乡创办中小型乡镇企业,自主经营,解决就业问题。

(四)尽快建立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善劳动就业环境

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管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提供有效的劳动力供求信息,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引入就业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准入资格,做好岗前培训,打破城乡流动界限,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和有效性转变。

(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加大科教投入力度,增加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扩大农村教育规模;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让农村的孩子真正学到能够安身立命的知识和本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口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重点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农民企业家和回乡知识青年的素质,让他们起到领头羊和先锋模范的作用。

(六)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内部转移

建设现代农业,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引进最新科学技术、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经营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第一产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林业以及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发展和推广劳动密集型农业,以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总量。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力度,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组合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实行种植养殖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把三大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在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和促进农村传统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的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如农村的观光旅游业等。倡导以工业反哺农业,减少“剪刀差”带来的工农不平等。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农民“兼业”,即“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让农民在农闲时通过打零工等方式输出劳务,补贴家用,但又不必真正离开农村,这样保证了农忙时家中有足够的劳动力。

(七)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政府应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以促进就业,并通过发展适当比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等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社保制度等,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享受到公平的待遇,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就业环境。加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服务。政府可依据失业率、长期失业者比例和不充分就业率等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抓好农民工失业监测工作,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及时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如财政货币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工资成本控(八)降低情感成本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牵涉到众多农村家庭的社会现象,它关系着每一个相关家庭成员的情感体验。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高待遇,促成剩余劳动力的举家迁移,做好留守人员的安抚工作,真正落实休假、带薪休假制度,并做好劳务输出者回家探亲的交通工作等,尽量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心理和情感成本,维护相关家庭的稳定与整个社会的和谐。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及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的一体化进程、改善区域人口结构、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带来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等转移效应。

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留守妻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造成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智力结构的严重失衡,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滞后甚至出现断层,导致农业大幅度减产,造成城市生活的过分拥挤和治安水平下降,引发城乡文化冲突,金融危机下出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回流的现象等。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积极引导其向着有利于农民自身发展和家庭幸福、社会公正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注意化解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太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路径[j].三农问题,2009(1).

2、王一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9(2).

3、任贵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1).

4、陈玉浩,谢惠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9(1).

5、李岩岩.多元化、分层次引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和对策问题[j].科技风,2009(8).

6、蔡承荣.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j].现代商业,2009(2).

7、任钢.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9(3).

第5篇: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长跑训练;途径;方法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全方位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体育课程的基础地位大幅度上升。然而现阶段农村体育教育中却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和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育中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完善和教育途径的改观。本文主要针对农村中长跑的训练进行系统的论述,在明确现阶段农村中长跑训练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供具体合理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一、农村中长跑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长跑是一项要求专业度并且动作反复重复的运动,这样的教学项目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和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另外长时期的工作训练会使学生感到疲惫乏力,难以坚持。基于这样的教学现状,总结起来现阶段农村中长跑训练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为:学生跑步的速度较慢、分配体力不合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策划和预计,使得学生的中长跑训练是没有目的地乱跑,不但使得学生的体力超出负荷,同时还导致整个体育中长跑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的中长跑成绩提高极其缓慢。

二、农村中长跑训练的途径与方法概述

结合农村中长跑训练的难点所在,以及在难点背景下存在的中长跑教学问题,综合这样的教学现状,不难得出结论:农村中长跑训练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症结为教学方法的不正确,以及教学途径的不合理。笔者具体提供行之有效的提高农村中长跑训练的途径与方法,解决现阶段农村中长跑问题中的教学难题。

针对农村中长跑教学现状,首先农村体育教师要改进传统的训练方法,具体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体育教师要把握中长跑这一训练项目的根本特征,现阶段中长跑与传统意义上的已经大相径庭,传统意义的中长跑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耐力为主,但是现阶段的中长跑训练已经改变为培养学生的速度感,要求运动员以高速跑完整个中长跑的赛程,也就是说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将耐力与速度有机结合,同步训练;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赛程的长短,选取适当的训练方法,这一点的理论基础源于中长跑项目的功能特点,不同长度的赛程,有氧代谢的百分比是不

同的。

教师还要适当地提高训练的专业程度,在传统意义上的中长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以后脚蹬地,但这样的技术指导对学生的体力消耗较大,会使学生难以跑完全程。因此现阶段教师在对运动员进行技术指导时要根据运动员的身型特点,进行有比例的步长和步频教书,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跑步方法和发力点。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培训学生的上体技术动作,要求学生面部肌肉放松,胸与小臂配合,保证呼吸节奏与百步节奏的均匀平衡,这样的配合会使学生的中长跑速度加快且节奏感很好。

另外,对学生意志的培训也很重要,只有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够使学生在有信心、决心跑完全程的基础上完成中长跑任务。

总之,农村中长跑训练要求教师从改善传统训练方法、提高自身专业程度以及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三个方面着手,三方面缺一不可,只有这样的有机结合才会使农村中长跑训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农村教育中关于主科以外的课程教学成为教育界新的重点讨论对象。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笔者作此文,希望能够为农村体育教师提供中长跑的教学策略,并且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师对中长跑方面的预期教学理想。

参考文献:

第6篇: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地理 导学式教学法 导趣 导学 导练 导结

前言

所谓导学式教学法,是指以学案式或案例式将教材内容问题化,大问题小型化,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达到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的一种教学方法。

导学法,贵在“导”,即老师的指导。“导趣,导学,导练,导结”侧重启发,促进发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核心。用此方法在新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水资源”进行了教学尝试。

(一)导趣

首先向学生展示一段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材料,并提问:我国的水资源极为紧张,那么,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是今天我们要接着学习的内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

用具体的事实材料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本堂课知识的兴趣。

(二)导学

第一步:学生预习课文

1、找出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

2、师问生答:解决水资源不足的第一个途径是什么?第二个途径呢?还有吗?

3、尽快记住这几个途径的内容,然后闭目想出来。

第二步:具体讲述每一个途径

1、第一途径:兴修水利工程

(1)兴修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什么呢?(让学生稍加议论后抽学生回答)

(2)读图3.20再读课文找出:全国已建成了哪些大型水利枢纽?

(3)我们家乡有水利工程吗(有)?有哪些水利工程呢?同学们可以用假期时间去看看。

2、讲第二个途径:跨流域调水。

(1)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的什么分配不均呢?

(2)结合课文和图3.21找一“跨流域调水”的水利工程.(同桌的同学一起看书和读图)。

(3)在大屏幕上指出“跨流域调水”的工程。

(4)教师指大屏幕上的空白图提问,学生回答(单个或集体)。

这是什么河(滦河)?这条河呢(海河)?这个城市叫什么(天津)?这段红线表示把什么河(湾河)的水引入什么河(海河)?解决的是什么地方的缺水问题(天津)?这一工程叫什么工程(引湾入津)?由此,。依次引出“引黄济青”和“南水北调”工程。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1)为什么“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也是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呢?我们先来算向笔账:教师列出几个数据,学生四人一小组完成(教师巡视,启发,指点)。

(2)这几个题会算吗?(如学生孝能做,教师就给予肯定,如有学生不会做,就请别的同学或教师给予启发帮助)。

(3)以上三个题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4)读图3.17“就地取材”告诉了我们什么(水资源受到了污染)?(两人一起议论后回答)

(5)我们家乡的河流有被污染的现象吗?举个例子看,它们是受哪些东西污染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前后左右同学相互讨论再回答)

(6)你能为节约用水做点什么贡献呢?(先让学生议论再抽学生回答,然后教师举些事例让学生判断是否节约用水或污染水)。

4、水的用途

水有什么用途(供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哪一家是用水大户(农业)?可见,如果农业节约用水的话,也是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一个有效途径,结合图3.22看看农业、工业、家庭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好方法,回家乡后实验一下。

(三)导练

1、体现在“导学”中,如活动题的讨论。

2、在“课课练”中绘出南水北调路线。

3、四人一组讲座完成下列各题:

(1)试举例说明我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我国一些大型水电丫主要集中在哪些水系的上游?为什么?

(3)我们家乡有电站吗?它们各是用什么来发电的?

(4)比较一下用水能发电比用煤发电有哪些优点?

此环节可发展学生的智能,也能对本堂课内容及时反馈调节,使问题得以解决,知识得以巩固。

(四)导结

1、根据板书(板书设计略)先由学生小结,然后教师给予肯定,归纳重、难点。

2、师生共同结合课件图小结,让知识的迁移性增强。

这样做能让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所学的技能进一步综合化、熟悉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结

采用导学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采用的同时要注意,一定要在深入挖掘学科知识点的基础上,梳理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点编制成系统的、有条理性的知识链,有助于学生提炼重点;另外还要导学内容和方式上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和结合时事,这样不但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导学”过程中要循环渐进,由易到难,能够兼顾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复习的过程,最终从根本上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第7篇: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要解决问题必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那么决定三农问题解决的焦点和核心也就是主要矛盾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人多地少”,我国人均耕地不足2亩。人均耕地这样少,达不到合理的经营规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很难产生高的效益。即使调整结构,大量发展高产高效农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解决矛盾的最终办法是把更多的人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找到了主要矛盾,要真正在思想上对三农问题重视起来,使我们作决策办事情都能处处想到三农问题的解决,还必须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第一,农业稳固与农民富裕的关系、过去一个时期,我们经常讲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这本身没有错误。问题是在我们反复强调其农业重要性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经济的安全、粮食的风险,而对农民在这个前提下怎样增收的重要性考虑的少一些。不从农民的增收着眼而单纯考虑农业的稳固,导致很多政策和办法对农民的利益照顾不够。

第二、城市利益和农村利益的关系。城市利益和农村利益的矛盾在这几年我们的工作中一直客观存在。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时候考虑城市利益要多一些。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三农问题在三农之外,而不在三农自身。因此,必须树立统筹发展的观念,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跳出“三农”抓“三农”。

其一是要通过土地的流动让农民有转的积极性。必须让农民手中的土地在权益得到保护的情况下流动起来,使之产生最大的产出效益,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农民搞规模经营,让另一部分有条件的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从事二、三产业,这才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8篇: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

一、国内一些学者的看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形势下,“三农”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针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国内学者提出一些观点:林毅夫(2003)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在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距。他提出了4点措施,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发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缩小地区差距;三是加速科技和体制创新,增强竞争力,迎接入世的挑战,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四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加速农民就业结构的调整。许经勇(2004)则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的“三农”问题的症结之所在。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就必须使农民从城乡分割的制度中解放出来,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公民的真正平等权利,即把国民待遇给予农民。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黄红梅(2005)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就必须在体制上实行深层次的改革。杨洪涛、唐美丽(2009)提出了“新土地股份制”的构想,认为“三农”的出路在于以土地为中心的制度创新。另外,在许多地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实践来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如吉林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吉林省在增产粮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养殖业,在种养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种养加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迅速崛起,目前已经成为吉林省农村重要的经营形式,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乃至全省经济的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福建省则着重实践特派员制为“三农”注入活力,以特派员为核心,在农村形成点、线、面、网的工作平台,促使“三农”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继协调发展。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一个统筹就是统筹城乡发展,而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积极探索改善农业、农村、农民现实状况,实现城乡渐近式融合是一项重要的举措。所以,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深化改革,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同时,从根本上增强农民自身素质,加快农业发展,完善农村治理。

(一)深化农民社会流动的制度改革与创新,完善社会流动机制

我国目前仍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在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会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但是,户籍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严重制约了农民市场竞争能力的健康成长和有效发挥,对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发展有极大的不利影响。就目前我国人口城镇化、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被动局面,必须对这两种制度加以创新和彻底改革。承接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政府要代表包括进城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居民的根本利益,要更加注重协调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科学看待农民工为城市及社会所做的贡献,以开放和包容的胸襟容纳农民工,更多的服务于农民工,为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与定居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把进城农民工作为城市居民的一部分,纳入统一的管理和服务,逐步做到权利平等,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质的转变,真正成为完全融入现代城市文明的城市居民。

(二)进一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十二五”已进入开局之年,继续调整国家财政资源和建设资金的投向,加大对“三农”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农村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对支持“三农”资金的流向与使用建立起更加透明的监督机制。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自身素质和受教育程度问题。义务教育为人们参与社会竞争提供了公平的起点,保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让农村地区儿童都能获得与城市大体均等的义务教育资源,是实现社会正义与公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公共财政支出要继续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支持力度,夯实义务教育阶段成果,适当还要普及农村的高中教育,从而深化义务教育阶段的成果,让广大农民“子有所教”。农村卫生事业依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城乡之间卫生保健依然差距较大,农民医疗保障水平较低。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以农村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卫生监督、监测为支持重点,尽快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范围,缩小城乡卫生服务差距,进一步做到使广大农民“病有所医”。

(三)健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有效机制

建立起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建设。首先,要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流转,也不能妨碍自主流转。按照完善管理、加强服务的要求,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流转服务组织,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法规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其次,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公平合理补偿机制,不断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改革征用方式。当前,征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补偿办法不够规范,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方式单一(主要采取货币补偿方式),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缺乏保障。因此,征地制度改革应尽可能多地倾听失地农民的心声,合理满足农民的切身利益。征地程序应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适当提高土地补偿标准;拓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途径;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被征地农民的公平合理补偿机制。

(四)加大推进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首先,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大力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夯实基地基础建设,加大农业品牌建设力度,强化农企利益更加紧密联结的机制,实现农户的小规模生产与国内外大市场对接。依据农业不同产品的特点,延伸产业链条,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制定产业规划,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其次,农民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素质。为此,要继续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力度,围绕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使农民可以掌握和应用实用技术,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种植、养殖和从事多种经营等方面的行家能手。另外,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让出去务工的农民具备较强的就业和创业技能,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最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健全符合实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重点搞好农田水利工程、种养业良种、动植物保护工程;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维护、配套完善工作和节水改造项目,坚持不懈的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继续加强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

第9篇: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失业理论;就业状况;失业治理

在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

根据西方失业理论和造成失业原因的不同,可以将我国现阶段的新生代农民工失业大致分为隐蔽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几种类型。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及失业治理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及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

新生代农民工较上一代人相比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他们的就业特征和行为取向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但是现实中有很多因素制约了他们的个人发展。

1.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遭遇不平等待遇

(1)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同工不同酬

2010年《深圳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月工资低于1000元的占9.8%,在1001~1400元的占19.1%,在1401~2000元的占51.1%,2001~3000元的占14.6%,3000元以上的只占5. 4%。新生代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 1838.6元,而深圳市民的月平均工资为3894.0元,新生代农民工月平均工资只是城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7%。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遭受歧视,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2)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机会上处于弱势地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中指出,外出农民工主要从事制造业。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变化较明显的是建筑业,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比重在逐年递增,从2008年的13.8%上升到17.7%,从事制造业的比重则趋于下降(表1)。新生代农民工多在第二产业就业,基本上从事的都是又脏又累、日工作时间长而工资又极低的行业。

表1 新生代农民工从事的主要行业分布

(3)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保障水平普遍不高

一项针对农民工的整体调查发现,90%以上的农民工通常以口头协定确定雇佣关系,有效合同并不多见。企业常解雇、辞退农民工,使农民工不能获得稳定的工作,流动性大,新生代农民工常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据1项在广东的调查显示,2009年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只有61.6%,遭遇工资拖欠的人达7.1%,人均拖欠工资1538. 8元。

2.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途径不通畅,缺乏专业的职业介绍体系

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途径的选择上主要靠人际关系。靠熟人、老乡和亲戚介绍的占57.7%,靠学校介绍的占25.0%,靠中介的占14.0%,靠政府帮助而就业的占到3.3%。可以看出,农民工就业的途径不通畅,受人际关系的影响极大。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人际关系相对狭窄,工作机会较少。而中介机构管理不到位、用工信息不及时等因素加剧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失业问题。

3.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差,工作变化频繁

新生代农民工占据的绝大多数是制造业、服务业等临时性、补充性岗位,劳动力转移率非常突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人每年换工作0.45次,其跳槽频率是其父辈的近6倍。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中流动次数最少的是1次,最多的是15次,平均的流动次数是2.72次。其中,流动过2次或3次的人居多数,占64%。另外,有将近1/10的新生代农民工流动了5次及以上。

4.文化程度提高,就业观念发生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表2)。新生代农民工通过报刊、书籍、网络能够获取大量的知识,就业观念有所变化,对工作的期望值普遍偏高,不愿从事纯体力劳动。他们不仅仅关注工资水平,同时还注重企业效益、个人待遇和发展前途等。

表2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构成对比

5.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带来新的挑战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批文化程度低、适应能力差的新生代农民工因无法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而导致失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建筑、机械等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将有所减少,从而造成一部分的结构性失业。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失业治理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受到制度因素、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就业探索及失业治理问题值得关注。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是制约中国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首要因素。要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关键在于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使新生代农民工与地居民在就业和其他发展机会上真正享受平等的待遇。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城镇化,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地方政府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转变农民工的户籍,首先考虑解决在城市中居住一定年限,具有稳定的职业和一定学历或技能的农民工的户籍问题。

2.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推广工作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要调动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热情,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政府和用人单位对培训给予补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居住地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统一集中培训、统一安排就业,根据岗位要求,开展定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在正确评估个人能力的基础上建立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政府主导、各培训机构和大中专院校配合的职业推介体系,扩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途径。

3.积极采取多种手段,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

政府和有关部门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方法,运用多种手段解决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途径。例如,建立健全农民工就业薪酬保障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消除新生代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创业扶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延伸农产品生产线长度,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回乡进行农业生产和加工等。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变化乃至中国整个社会结构变化的重大问题,应通过一定措施,着力解决其就业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内消费需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 /tjfx/fxbg/t20120427_402801903. htm,2012-04-27.

[2]张永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弱势地位及改善途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21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