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农工作思路范文

三农工作思路精选(九篇)

三农工作思路

第1篇:三农工作思路范文

一、抓思路创新,确立用抓工业的方法抓农业的观点

我街是农业大街,如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近年来,我街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根本上看,与建设农业强街、经济强街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创新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用抓工业的思路、理念、机制和办法抓农业,就是要对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市场化营销,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服务。走一条以工促农,工农互动的良性发展道路。这应该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同时也是今后一段时期我街农业努力的一个大方向。

二、抓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为农村工业化打造强势主体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深化农产品加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件带全局性、战略性的工程。近几年,我街已引进了味来调料、天牧种禽、中排粮油、思维特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明年,我们要在着力提升壮大、培育发展这批龙头企业上做文章。今年,我街为味来调料公司配套建立了500亩蔬菜原料基地,明年力争扩大到1000亩,以天牧种禽有限公司为龙头,积极支持引导发展养鸡业,重点发展专业喂养大户。做好中排粮油和思维特食品引进后的基建协调工作,促其早日投产。除提升壮大现有龙头企业外,还要着力引进嫁接一批龙头企业,利用我街现有农业资源,大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兴办农字型企业。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抓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农村工业化建好“第一车间”

根据我街自然资源实际,着力在特色、品牌、规模、效益上下功夫。区域布局上,南部和东部濒湖地区以发展水产养殖为主,逐步形成以螃蟹、甲鱼、鲫鱼、才鱼为特色的武汉近郊高精水产品生产基地。种植结构上,在稳定发展粮油种植的基础上,利用东部油砂土壤的自然条件优势和农户有种植蔬菜习惯及种植技术的优势,突出发展蔬菜种植。养殖结构上,除狠抓水产业发展外,要着力发展畜禽业和养蜂业,目前,全街养鸡、养鸭、养猪、养牛、养鹌鹑等专业养殖大户达50多家,已成为我街新兴农业产业,我们将大力扶持,积极引导,促进畜禽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以思维特食品公司为龙头,整合现有养蜂资源,成立养蜂协会,扩大养蜂规模。依托味来调料、中排粮油等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一地一品,一乡一特的优势产业带,打破小而全、大而全的生产格局,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区域特色。

四、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我街农业农村实际,在现阶段,仅仅依靠发展农业,难以达到加快农民增收的目的。农民收入正逐步以依靠非农收入为主。近年来,这一趋势十分明显。因此,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发展打工经济,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建议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注重发展农业中专学校、农村职业高中、农村富余人员就业培训学校,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发挥现有成人教育机构的作用;三是建议区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培训的公共财政支出,以降低农村剩余劳力就业的成本;四是要发挥劳动保障部门的作用,适时举办劳务输出供需洽谈会,定期劳务供求信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五是要重点抓好失地农民的安置,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出路问题。

五、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工业化奠定基础

近二年,我街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修建通村公路80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硬化公路。但总的来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落后,这制约了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和流动,制约着农村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特点,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意义重大。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街明年将着力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街20多座农用机站由于年久失修,超期服役,老化严重,大多不能正常运转,水库、塘堰、渠道淤塞损毁也十分严重,农业抗御旱涝灾害能力十分脆弱,我街农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收,实行税费改革后,村已无财力进行维修改造,近几年,我街虽投入了一部份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但终究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议区委、区政府要加大这方面资金的投入力度,力求通过几年努力,使农业做到旱涝保收。二是加强农村饮用水的改造,做好集镇新区自来水管网延伸,逐步达到安全用水标准。三是认真组织实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在规划先行的前提下,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第2篇:三农工作思路范文

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方针,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核心,按照“调整结构、扩大就业、科技进步、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强化保护、创新机制、推进服务”的思路,围绕实施工业立市、生态兴市、科教强市战略,通过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通过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健全支持保障和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一、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三农”问题千头万绪,但是核心在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一段时期,我们都要把这个问题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要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在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优化粮食生产结构,促进粮食转化、加工和增值。要围绕构筑“两带一圈”县域经济发展格局,以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效益农业,着眼于7个重点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和规模经营,加快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进一步提高产业素质、延长产业链,加快农业结构由数量型调整向质量型调整转变。 2.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通过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要立足于我市丰富的农业、生物种群、森林和生态环境的独特优势,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大规模、打响品牌,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增值。要大力发展以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农产品包装、储运、销售,以及针对农村市场的咨询、中介等为重点的农村服务业。进一步优化环境,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放宽政策、降低门槛,在市场准入、资源使用、税赋优惠、投融资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 3.要扩大城乡就业,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农民增收的一大潜力所在,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希望所在。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的若干意见》和实施方案。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向大中城市组织劳务输出,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要加快建立健全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就业培训和权益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为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家创造良好条件,切实解决好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事关农民工切身利益的问题。 二、要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创新抓农业的思路与方法,跳出“市区抓工业,农村抓农业”、“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用抓工业的思路、理念、机制和办法抓农业,对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市场化营销、项目化运作、城镇化建设、社会化服务,走出一条以工促农、工农互动的良性发展道路。 1.要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坚持以市场导向为核心,以培育特色产业、产品为关键,以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延长农业产业链为重点,以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为手段,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着力提升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引进嫁接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实现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推进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良性互动。要积极支持城乡民营企业争当龙头,鼓励城市工商企业带着资金、信息、技术参与农业开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2.要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按照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要求,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各地应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和龙头企业的原料需求等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确立并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骨干项目,加快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3.要抓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市场、龙头企业和农民的桥梁,是强化农村社会分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推动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形式。要继续深化供销社改革,发挥其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大力引导农民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建立流通企业、农村中介组织,建立农产品营销网络,搞活农产品流通。 4.要抓好市场环境建设。积极为各类农村市场主体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和公平、公正的平台,充分发挥市场对劳动力、土地、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作用。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降低市场门槛,遏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要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区域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商品和资源的自由流动。

5.要抓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切实做好农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和前期基础建设等工作,用好的项目吸引投资者,借助外力、激活内力,不断提升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像发展工业园区一样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加快省市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使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力、资产良好、管理科学的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和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从而不断增强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的示范带动效应。 三、要提高综合生产和综合保障能力。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1.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围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合理规划和布局农业基础设施,突出重点,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要立足于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深入推进“水利建设年”活动,加快水利建设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抓好中低产田改造,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供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搞好农村造福工程、沼气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筹资,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要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认真总结、推广和深化“农业155”、“村会协作”等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推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扶持科技、流通等中介组织发展,完善农产品信息和跟踪制度,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强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切实提高服务农业水平。当前,特别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禽流感疫情的防治工作,坚决按照国务院八项措施和卢省长“八个始终”的要求,扎实抓好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同时,要依靠科学,采取积极的态度和办法,抓住机遇推进我市禽畜业的发展壮大。 3.要稳步增加农业投入。逐步建立和形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保证各级财政支农资金足额投入到位,绝不允许挤占、截留和挪用。要抓住国家向农业、粮食主产区、老区基础设施增加投入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金融部门也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满足农业生产的资金需要。 4.要继续落实扶贫开发政策。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增加扶贫开发投入,重点帮助农村贫困户解决温饱问题,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的道路交通、用水用电、广播电视、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四、要着力创新机制体制。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发展好、保护好、引导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1.要完善土地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法》,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解决好滥占耕地,不依法补偿征地费用、管理混乱、安置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在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2.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要求,根据“减轻、规范、稳定”的指导思想,在充分调研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税改实施方案和配套改革措施,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搞好配套改革,确保农民负担减轻后不反弹,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 3.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乡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解决集体资产所有权和民主监督不力问题,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广大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大乡镇企业、供销社企业的重组整合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4.要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加强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调整,开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贷款,简化手续,改善服务,努力满足农户生产生活及投资方面合理资金需求。 五、要推进统筹发展。要把“三农”问题放在全局当中去研究,真正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1.要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按照做大做强做优县城的要求,加强县城建设的科学规划,有步骤地拓展县城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县城功能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培育文化特色,提升县城档次与品位。要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坚持分类指导,紧紧依托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园区开发,繁荣城镇经济,提高城镇建设水平,突出抓好14个省定重点镇和京福高速公路互通口所在镇规划建设,以及20个省级村镇住宅小区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它们在城镇化发展中的示范带动效应。要加快推进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充分发挥“示范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 2.要统筹农村各项事业,着力提高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水平。要在逐步加大政府对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投入的同时,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农村社会事业,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加强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要进一步理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和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经费。要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改善农民的医疗条件。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思想道德教育,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要加强综合治理,全力维护农村安定稳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筑县城区和重点集镇的治安防范网络。建立健全经常性的严打工作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解决治安突出问题。突出重点打击“”等活动,防范和惩治“FLG”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组织网络和调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工作预案,不断提高化解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努力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农村社会安定稳定。 (本文为市委书记###2月15日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标题为编者所加)

创新思路 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3篇:三农工作思路范文

根据《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市交通局关于《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及《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为加强农村公路规范化管理,提高规范化养护水平,结合我镇农村公路养护实际,特制定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省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精神,把深入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作为行动的指南,全力打造我镇农村公路新品牌,塑造我镇农村公路新形象,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活动,实现“三个显著”目标。一是养护质量显著提高,即农村公路的路况、路容、路貌经专项整治有显著提高;二是安全状况显著提高,即农村公路的安全设施的完好率、到位率经过专项整治后显著提高,安全隐患、安全死角显著减少;三是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即通过答大力度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使我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有显著提升。

二、工作安排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项整治活动从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结束,按调查摸底、具体措施和迎接总结考评三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摸底阶段

从2012年8月起,镇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委员沈爱根任组长,镇公路管理站站长吕菊林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镇公路管理站,镇公路管理站站长吕菊林任办公室主任。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由镇公路管理站人员组成。全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力物力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调查摸底。重点针对所辖区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推行力度、配套资金的落实情况、人员设备的配置情况、所辖路段的路容路貌、附属设施、道路绿化、安全设施、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的违章建筑、沿路市场、堆积物、违章非公路标牌、公路接口等内容进行调查摸底。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专项整治方案。

(二)具体实施阶段

从2012年8月至2012年11月。镇政府根据已出台的《办法》及相关政策,加大力度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公路管理站要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全面提升我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总体水平。

(三)迎总结考评阶段

2012年12月。根据《市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考评办法》和专项整治目标要求,迎接上级考评。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真转实干

根据《省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的精神,以及县政府《办法》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建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落实了配套资金;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镇公路管理站抓好贯彻、落实,加大力度,真抓实干。在上半年一、二季度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检查考核的基础上,经过对所辖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摸底调查,将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以及农村公路的路况、路貌、路肩、绿化整洁(无高草、无农作物、无堆积物、无乱开挖等)包括警示安全标志标线齐全到位等,作为是三、四季度工作的主要内容。镇公路站要认真贯彻省、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精神,根据已出台的管理办法,以全面建设新农村的大局出发,抓住机遇,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

(二)创建农村文明公路

根据市交通局关于《市农村文明公路创建活动实施办法》的精神,为了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水平,推进农村公路文明建设,提升农村公路形象,彻底消灭农村公路“脏乱差”等现象。镇农村公路创建一条“文明公路”,定于江家村部到小平桥路段。以点带面,使辖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走上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三)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力度

镇公路管理站展开一次公路上的乱堆放、乱开挖、警示标志标牌不到位及缺损现象排查,完善标志标线的设置和管理,对村庄、学校、桥梁、弯道、临水临崖等交通设施不到位的要查漏补缺,确保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始终处于完好状态。积极配合路政管理部门要加大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保护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四)层层落实,迎接考评

为确保公路养护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在年底前取得实质性效果,镇政府加强领导组织力度,明确人员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全力以赴抓好各项任务和措施的落实。具体时间安排:

1、2012年8月至9月中旬。镇辖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调查摸底、整改方案及改革措施等资料上报“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4篇:三农工作思路范文

深刻认识重要意义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然要求,是顺应时展趋势、总结各地成功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大思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创新之举。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是准确把握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的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企业进军农业领域,农业领域运用工业理念进行生产、营销和管理,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启示我们,农业和农村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合理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推动工业企业进入农业领域,扩大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强城市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使城市和农村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是推进“三个转变”,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新跨越的迫切需要。“三个转变”,即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将土地适度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集中,加快土地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通过激活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规模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销等领域,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通过吸引科技人才投身于推广农业科技、转化科技成果、开展技术培训,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其核心是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根本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用现代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搞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营。如果不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推进“三个转变”,继续沿袭传统的方法抓农业,农村大量的资源、要素就仍将处于分散、闲置的状态,就很难使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是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创新领导方式的重大举措。从总体上看,四川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发展滞后。长期以来,我们抓农业的方式,也主要是就农业抓农业。因此,提出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四川一些地方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通过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就是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的体现。

正确把握基本内涵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是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坚持市场导向为核心,以培育特色产业、产品为关键,以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延长农业产业链为重点,以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为手段,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合力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

实行产业化经营。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在这个系统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处于中心环节。因此,抓农业离不开抓农产品加工业,抓龙头企业实际上也就是抓农业。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应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开发农业技术、组织农业生产、搞活农产品流通,为卖而产,为赚而卖。

实行工厂化生产。规模化、程式化、标准化是工厂化生产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实行工厂化生产,首先要把作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的田间作为“第一车间”,把加工作为“第二车间”,再进入市场流通,每个环节都按企业化运行。“第一车间”的原料必须按“第二车间”加工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第二车间”的产品必须适应市场需要。抓农产品基地建设,是为了发展商品农业,必须解决好主导产品、品质质量、市场定位、生产成本、组织方式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用传统的抓农业方式是无法解决的,只有用抓工业的思路才能解决。

实行市场化营销。积极实施市场营销战略,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突破需求约束,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难题的有效途径。农业实行市场化营销,不只是一般地抓农产品销售,关键的问题是加强市场需求的调研预测,选准目标市场,调整农业品种和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等。应积极支持农民营销组织、运销大户和经纪人队伍的发展,支持供销社整合扩展农产品购销网络,建成一批农产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重点发展农产品储藏业、运输业、销售业,举办农产品交易会、展销会,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同时,运用现代信息网络,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实行项目化运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同二、三产业一样,从项目选择到论证、决策,从业主确定到招商引资,从经营机制到项目管理,从市场营销到品牌确立,都应实行项目化运作,对投入产出进行核算,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四川的农业开发中按项目运作并且取得成功的例子已经不少。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项目的储备、申报、建设和管理。

实行科学化武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把科技创新和推广实用技术全面落实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坚持采用工程、生物、农耕农艺等技术措施,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同时对农业劳动者广泛开展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要进行科技体制机制创新。龙头企业应建立研发中心,培育核心竞争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应充分发挥优势,在科技研发、推广中起支撑作用;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学技术的孵化器,应着力发挥其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主体等方面对科学技术的组装优势和整体功能。

实行社会化服务。随着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趋势的加快,农业的发展对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就是要顺应时展的要求,办好农村服务业,抓紧构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同时,积极依靠金融业、广告传媒业、现代物流业和咨询业等支持农业,依托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经营农业项目。尤其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尽快把城镇建成服务于现代农业的重要平台和前沿阵地。

突出抓好工作重点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必须结合实际,统筹谋划,抓住重点,有组织、分步骤地加以推进。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抓龙头企业培育,为农村工业化打造强势主体。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深化农产品加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件带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在全力抓好重点龙头企业的过程中,要着力提升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引进嫁接一批,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形成良性互动。大力支持城乡民营企业争当龙头,鼓励城市工商企业带着资金、信息、技术参与农业开发,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加工。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抓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农村工业化建好“第一车间”。按照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各地应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和龙头企业的原料需求等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确立并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骨干项目,加快建设有龙头企业带动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为农村工业化架起坚实桥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市场、龙头企业和农民的桥梁,是强化农村社会分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推动农民整体进入市场的有效形式。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就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注重引导和提供服务,抓一批典型,示范、引导农民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抓市场环境建设,为农村工业化创造良好平台。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要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和公平、公正的平台,充分发挥市场对劳动力、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作用;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降低市场门槛,遏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区域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商品和资源的自由流动;加大对名牌农产品的保护力度。

第5篇:三农工作思路范文

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建设新思路

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建管养的新思路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地级滁州市,辖琅琊、南谯两区,天长、明光两市,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四县,土地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415万。全市公路总里程9913公里,其中国道289公里,省道680公里,县道2018公里,乡道2485公里,村道4441公里,农村公路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约90。20xx年下半年,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市农村公路建管养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我市农村公路在总体上仍十分落后,建养管问题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公路的总量不足,等级较低,通达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部分老少边穷地区交通条件还相当落后。二是农村公路质量不高,畅通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有的地方断头路多年没有修通,有的公路缺桥少涵,常年失修。有的公路晴通雨阻,抗灾通力非常低。三是农村公路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养护,建养管不能协调一致,存在重建设轻管养的倾向。针对我市农村公路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全面分析,查找根源,我们决定把加快农村公路作为当前交通工作的重点,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公路的落后面貌。《安徽省农村公路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也为我们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0xx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全市农村公路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国债项目、通达工程、通村油路工程“三箭齐发”,农村公路“三六一机制”工作、家庭承包养护全面展开,呈现出农村公路建养管齐头并进的发展势态。当年累计完成投资1.78亿元,同比增长178。到20xx年4月底,全市180个乡镇全部实行通油路,2264个行政村实现晴雨通车。农村公路好路率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荣获全省第三名。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我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怎么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指导思想,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思考问题,用发展的思路求证问题,用发展的手段解决问题。今天的座谈会,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好地交流学习的机会,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滁州市农村公路建管养工作方面的情况。一、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增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十五”后三年,国家和省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滁州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级政府和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统一思想,抓住机遇,进一步增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实事来抓,并作为任期内应实现的主要目标任务来完成。每一个年度市、县(市区)、乡(镇)政府都要逐级签订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责任状。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强化行业指导,提供技术服务,培训人员。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切实负起责任,抓好各项目标的落实。各级计划、经贸、农业、国土资源、水利、财政、税务、环保、供电、电信、广播、城建等部门也高度重视,并按照各自的职能积极支持和配合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认真研究,积极争取出台一切有利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政策。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明确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十五”后三年,我们结合国家和省对我市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计划的安排,以及滁州市的实际,规划提出改建农村油路1000公里。重点修好“三路”:即农村出口路、经济路、通村路。在全面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的基础上,切实抓好乡镇与乡镇、县与县之间,以及出省出市的断头线、循环线和一些对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连接线。实施“油路、水泥路进村”工程,修通100个行政村的油路、水泥路。加强农村公路的全面养护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四级农村公路管养体制。同时要求各县(市区)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三、争取政策,组织资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落实建设资金,是农村公路建设的前提。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重在引导,关键要充分调动各县(市)地方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性。我们针对配套资金的政策制定容易落实难的问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保证资金落实到位。20xx年至20xx年滁州市政府连续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各县(市)也出台相应优惠政策,给予农村公路建设以来前所未有的政策鼓励。从近两年全市配套建设资金的落实情况看,各县市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出各自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做好建设资金配套工作。天长市政府规定沿途乡镇内每公里自筹4万元,另外,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作为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今年在通达、国债资金均未到位的情况下,该市除从财政安排200万元外,政府贴息贷款100万元,从其它方面筹资200万元,确保在建项目顺利施工。全椒县广泛发动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县政府明确表态,地方配套资金一分不少,需地方政府协调的 事一律也不推。至今,全椒县地方配套资金已到位300万元;凤阳县政府用财政周转金调拨水泥120xx吨,另外县政府还用政府门面房抵押贷款,筹措资金。定远县政府在《农村公路国债和通达工程建设协调会议纪要》中明确规定,沿线乡镇的路基土石方、伐树、取土用水及征地拆迁等属地方配套工程,由乡镇承担外,公路建设项目所经乡镇,按行政区为界,每公里上缴县交通局2万元公路建设统筹款,作为涵洞、桥梁及路面施工程配套资金。来安县为解决地方配套资金作出决定:凡吃财政饭的人员,每年每人捐款250元。落实配套资金不是喊口号、表决心就能解决的事,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各地绝不能在要项目时满口承诺落实配套,项目批准后却一再拖延,不予兑现。当前落实配套资金已成为农村公路建设的重中之重,没有配套,农村公路建设将无从谈起。我们要在全面落实配套资金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除了省里按规定补助的一部分资金外,各县(市)要集中一部分小机养路费、分成的客货运附加费、以工代赈资金和其它扶贫资金用于县乡公路建设。另外还可根据当地实际,寻求政府的政策支持,广开资金筹措渠道,摸索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把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真正落实到位。四、规范操作,保证质量,建设优质高效的农村公路。近年来,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是我国公路交通建设史上史无前例的宏伟工程,直接涉及几亿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抓好工程质量,不仅是公路事业自身发展的要求,还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政治问题。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不一定很高,但质量要求决不能降低。我们要针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小分散、涉及面广,执行层面经验不多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特别是通村公路建设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要将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逐步延伸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积极推行规范化、机械化施工。严格执行“四制”规定,结合实际,推行适宜的工程监理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机制,认真落实质量终身制,严格工程验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采取坚决措施,该整改的必须整改,该返工的必须返工,确保工程质量,让农民兄弟走上优质的“放心路”。五、依靠政府,发动群众,引导并保护好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广大农民兄弟而言,绝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他们更愿意将之变为可实施的行动。近年来大规模的修建农村公路,各级政府有计划、有秩序地落实“一事一议”政策,农民对政府的可信度在增加,农民自愿修路的意识在增强。各级政府是修建农村公路的组织者,而农民则是支持修路营造良好环境的建设者,广大农民群众蕴藏着巨大的修路热情,关键在于引导好、调动好、组织好、保护好。在这方面,定远县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定远县是个贫困县,农村公路建设相对滞后,近两年来,他们领导重视,抢抓机遇,广泛宣传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和致富奔小康的关系,激发广大干部群众修路的积极性,取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该县严桥乡郝刘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过去全村无一条出行路。20xx年我市实施通村油路工程,村里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主动找到交通部门了解情况,当得知通村油路工程每公里补助4-6万元,需地方配套4万元,如果配套资金能到位的话就可立项时,村班子马上召开全村群众代表大会,向大家征求意见,群众们听了以后纷纷表示只要是真修路再多的钱也愿意拿,仅用两天的时间就筹措了所需的12万元配套资金,使得该项工程得以顺利开工建设。20xx年10月26日一条宽3.5米,长3公里的村级油路正式建成通车,多少代人的梦想和期盼得以实现,村民们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条致福路,更是一条党和政府为民修的幸福路、连心路。六、加强管理,努力探索,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之路。农村公路“三分建设,七分养护”这已成为业内人士的普遍共识。省厅领导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十分重视,把完善养护管理体制作为当前交通工作的重要课题来研究。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村公路建成后,管养机制与养护资金问题还非常突出,农村公路重建设轻管养的现象还相当严重,许多地方的农村公路在建成后因缺乏有效的管养而受到损坏,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近年来,我们大力宣传,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摆正建设与养护管理的位置,克服重建轻养的思想倾向,要求建设与养护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首先,积极推行改革和完善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签订养护工作质量保证责任状,把责任落实到人。天长市每年年初都要召开养护管理工作专门会议,制定全面的养护工作计划,实行养护管理承包责任制,平均每年投入养护经费150万元,由于有了资金保证,而且有非常健全的养护管理体制和完善的养护管理办法,天长市农村公路好路率指标年年稳步提高,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养护质量第一名;其次,进一步落实“三六一机制”。建立健全专业养护和群众养护相结合,常年养护与季节性养护、流动养护相结合的制度,积极推行和完善多种形式的养护承包责任制,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水平。明光市率先推行家庭道班承包养护形式,采用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使农民家庭承包养护农村公路的做法日臻完善。这一做法主要特点体现在“六个一”上:一是乡镇有一个好的管养机制,镇党委对公路的管养比较重视,确定专人抓;二是有一户农民家庭劳力富足的人家承包;三是有一份明确双方责权利的合同书;四是承包户必须有一台小型机动车;五是有一块堆放砂石的场地,做到每公里备料不少于10吨;六是承包户必须有1万元左右的资金或年收入。明光的这一做法受到了社会各界和领导的高度关注,中国交通报、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专门做了报到。全椒县政府高度重视,交通组织实施,群众积极参与,管养效果明显。受到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称赞。全椒县做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有”。一是有领导重视。每年县政府都要召开两次专门会议布置检查农村公路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二是有规划实施。结合农村集镇建设、农田、水利、林网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三是有管养机制。县里有农村公路领导小组,局里有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乡镇有农村公路管理站,行政村有农民道班,机制完善、责权利到人。四是有措施监管。县里明确规定县交通局、地方公路站是农村公路监督管理的主体,每年负责对农村公路进行两次全面的检查评比,并拨出专款进行奖励。五是有资金保证。除省厅每公里补助500元外,县里每年拿1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全县通过“一事一议”政策。每年筹集资金200万用于农村公路的建养管。以上这些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模式和做法、有效地改善了当地农村公路的路况,也大大地激发了农民参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热情。第三利用农闲发动群众整修公路,努力提高农村公路路况质量。各地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大胆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健全长效、稳定的养护管理机制,开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新局面。以上是我市在探索农村公路建管养方面一点做法。借此座谈会机会,下面,我来简单谈谈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目的有二,一是向省里领导作个反映,二是和与会代表共同探讨。一、资金到位不能及时,影响工程有效开展。目前,从全市的资金到位情况看:国债资金投资计划32867万元,到位7558万元,到位率约为23;省通达项目投资计划22220万元,到位7518万元,资金到位率为34;部通达项目投资计划15024.4万元,到位1857万元,资金到位率约为12.4。加之地方配套资金相对困难以及工程施工中,材料价格上涨,施工资金短缺的矛盾日突出,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二、农村公路资金严重匮乏,影响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一些地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没有形成,主要是养护管理经费没有来源,导致养护管理工作跟不上建设发展速度。如果说要地方政府从财政安排农村公路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管养,困难非常大。我们滁州市8个县市区,大都是吃饭财政,有的县连发工资都困难,在叫他们从财政安排农村公路建设专项资金,也是不可能的。而现实的问题是,农村公路如果不能搞好养护管理,则可能会出现“一年修、二年丢、三年后变成大水沟”的情况,发挥不了其应有作用。老百姓得不到实惠,修路的积极性也会被挫伤。这是各级政府、交通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最担忧、也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三、路政管理相对薄弱,农村公路管理缺乏长效有力的监督近年来,各县(市)站都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加强了对路政工作管理,但不容忽视的是路政工作出现了新的难度与问题,具体表现在滞后性、薄弱性和间断性。由于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受到很多复杂因素制约,所以路政执法工作显得非常被动,不利于维护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这样势必影响农村公路的长远发展。农村公路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修好农村公路是荫及亿万农民的大事,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非常繁重,需要政府行为,部门配合,上下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我们要与时俱进,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让农民兄弟走上柏油路、水泥路。谢谢大家!

第6篇:三农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农村公路 建设 新思路

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地级固原市。2002年下半年,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市农村公路建管养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我市农村公路在总体上仍十分落后,建养管问题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公路的总量不足,等级较低,通达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部分老少边穷地区交通条件还相当落后。二是农村公路质量不高,畅通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有的地方断头路多年没有修通,有的公路缺桥少涵,常年失修。有的公路晴通雨阻,抗灾通力非常低。三是农村公路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养护,建养管不能协调一致,存在重建设轻管养的倾向。针对我市农村公路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全面分析,查找根源,我们决定把加快农村公路作为当前交通工作的重点,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公路的落后面貌。《安徽省农村公路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也为我们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003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全市农村公路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国债项目、通达工程、通村油路工程“三箭齐发”,农村公路“三六一机制”工作、家庭承包养护全面展开,呈现出农村公路建养管齐头并进的发展势态。当年累计完成投资1.78亿元,同比增长178%。到2004年4月底,全市180个乡镇全部实行通油路,2264个行政村实现晴雨通车。农村公路好路率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荣获全省第三名。

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我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怎么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指导思想,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思考问题,用发展的思路求证问题,用发展的手段解决问题。

今天的座谈会,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好地交流学习的机会,下面,介绍一下固原市农村公路建管养工作方面的情况。

一、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增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十五”后三年,国家和省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固原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级政府和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统一思想,抓住机遇,进一步增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实事来抓,并作为任期内应实现的主要目标任务来完成。每一个年度市、县(市区)、乡(镇)政府都要逐级签订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责任状。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强化行业指导,提供技术服务,培训人员。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切实负起责任,抓好各项目标的落实。各级计划、经贸、农业、国土资源、水利、财政、税务、环保、供电、电信、广播、城建等部门也高度重视,并按照各自的职能积极支持和配合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认真研究,积极争取出台一切有利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政策。

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明确农村公路建设目标。

“十五”后三年,我们结合国家和省对我市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计划的安排,以及固原市的实际,规划提出改建农村油路1000公里。重点修好“三路”:即农村出口路、经济路、通村路。在全面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的基础上,切实抓好乡镇与乡镇、县与县之间,以及出省出市的断头线、循环线和一些对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连接线。实施“油路、水泥路进村”工程,修通行政村的油路、水泥路。加强农村公路的全面养护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四级农村公路管养体制。同时要求各县(市区)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争取政策,组织资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落实建设资金,是农村公路建设的前提。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重在引导,关键要充分调动各县(市)地方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性。我们针对配套资金的政策制定容易落实难的问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保证资金落实到位。2002年至2003年固原市政府连续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各县(市)也出台相应优惠政策,给予农村公路建设以来前所未有的政策鼓励。从近两年全市配套建设资金的落实情况看,各县市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出各自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做好建设资金配套工作。落实配套资金不是喊口号、表决心就能解决的事,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各地绝不能在要项目时满口承诺落实配套,项目批准后却一再拖延,不予兑现。

四、规范操作,保证质量,建设优质高效的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不一定很高,但质量要求决不能降低。我们要针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小分散、涉及面广,执行层面经验不多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特别是通村公路建设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要将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逐步延伸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积极推行规范化、机械化施工。严格执行“四制”规定,结合实际,推行适宜的工程监理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机制,认真落实质量终身制,严格工程验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采取坚决措施,该整改的必须整改,该返工的必须返工,确保工程质量,让农民兄弟走上优质的“放心路”。

五、依靠政府,发动群众,引导并保护好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广大农民兄弟而言,绝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他们更愿意将之变为可实施的行动。近年来大规模的修建农村公路,各级政府有计划、有秩序地落实“一事一议”政策,农民对政府的可信度在增加,农民自愿修路的意识在增强。各级政府是修建农村公路的组织者,而农民则是支持修路营造良好环境的建设者,广大农民群众蕴藏着巨大的修路热情,关键在于引导好、调动好、组织好、保护好。在这方面,定远县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定远县是个贫困县,农村公路建设相对滞后,近两年来,他们领导重视,抢抓机遇,广泛宣传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和致富奔小康的关系,激发广大干部群众修路的积极性,取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

第7篇:三农工作思路范文

所谓“三农”,基调是农业,基地是农村,核心是农民。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定,则天下稳定。党的十六大报告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位置,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这一思路,突破了“三农”问题的传统观念,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做出的重大决断,是现阶段从根本上解决“三农” 问题的重大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创新。

多年来形成的城乡分割、工农脱节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缺乏必要的联系和互动。就整体而言,农业仍然是弱势产业,农村仍然是落后社区,农民仍然是弱势群体,城乡的“三大差别”还在不同程度地扩大,“三农”问题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和谋划“三农”问题,换个思路、换个方式抓农业。

提出“跨越式发展”的理念对新疆农业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新疆的“三农”问题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结合新疆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怎样制定出符合新疆自身发展的政策,从而使新疆走上经济、社会与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农业改革的目的是让农民增收致富。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要开拓思路,创新发展。

一、树立经营农业的理念,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国家“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发展原则的指导下,我国的市场经济整体上一直朝着稳健的方向发展,并且发展非常迅速。和商业、工业一样,农业发展也应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随时调整农业生产的结构,即时对每一季度的农业产品的共需情况作出反映。然而,由于一直以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广大农业地区,因为缺乏良好、科学的指导,造成了农业生产常常出现盲从,而导致农民因其产品的供大于求而蒙受损失的情况。

而受传统农业观念的束缚,相当一部分基层于部抓农业生产一直局限在抓种、抓收的工作状态,缺乏向抓工业经营管理那样经营农业生产的理念。对农产品市场信息、市场预测、经营分析、加工、营销和生产成本、效益等研究不够,虽然我们年复一年的急农民种什么、种多少、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但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仍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而临的最大难题,也成为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严峻问题。

解决好新时期的农业问题就必须换个思路抓农业,也就是借鉴运用抓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从市场抓起, 学会农产品市场营销,强化市场、品牌、加工增值、投入产出比、边际效益、成本核算等工业经营意识,尤其要树立商先于农、贸先于农的意识,从过去只抓生产向抓市场、抓流通延伸,由抓计划向抓订单、抓加工转变, 促进农产品多层次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经营效益。

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大对农业产品市场的调研,及时反馈农业产品的供需情况以及价格波动,并要积极关注农业新产品及农产品的改良信息,农产品市场是否饱和的问题,从而为广大农民群众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农业种植规划,调整种植结构,结合本地优势,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含金量”。引导农民致富,帮助农民增收,农业经济才能发展。

二、继续推动“兴边富民”行动,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兴边富民”行动是国家民委和财政部按照199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部署,在全国边疆省区展开的一项以加快边境地区发展为目标的伟大工程。兴边富民行动”是新疆跨越式发展的试验和准备,新疆跨越式发展是“兴边富民”行动的延续。新疆跨越式发展和“兴边富民”行动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新疆跨越式发展是和长治久安紧紧连在一起的,在政治上突出地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突出地强调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

从2000年起,国家民委和财政部本着“试点先行,总结经验、逐步推进”的原则,按照分类指导,多寡有别的原则,根据边境县数量、边境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数量、人口较少民族分布数量、边境民族自治地方数量等几个因素,在9个边疆省、自治区先后确定了全国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共37个,并在资金、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实行动态管理。

兴边富民行动的重点是项目建设。如今,为实现新疆农业发展的跨越式发展,要充分利用“兴边富民”行动所给予的有利条件,加强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农村社区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研究农村社区发展问题,充分认识农村社区中人口、家庭、卫生、文化、观念、精神、就业、生活等问题,把农村工作放在由单一关注经济发展向关注农村社区发展扩展。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不断促进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劳动技能、法律常识、政治理想的提高与升华,努力缩小工农、城乡、地区和各阶层的差距。

三、加大科技宣传力度,转变农民思路,运用科技致富

伽师作为农业大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是喀什地区有名的粮食产区,素有“瓜果之乡,铜城伽师”之美誉。然而,近年来,出现一些农产品难卖现象,结果农业丰产不丰收,农民增产不增收。

第8篇:三农工作思路范文

一、努力学习,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

在全区深入开展的以实践“xxxx”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按照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的学习安排,积极认真的参加学习,做到严肃认真、刻苦钻研。通过《党章》、《教育读本》的进一步学习、对自身存在不足的分析,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了自我,提高了党性修养。同时,将学习党的各项重大决策和区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在中心组和机关日常学习时认真研读,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笔记。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并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努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抓好自己学习的同时,要求分管部门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努力争做“学习型、服务型、落实型”的公务员,在工作中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积极执行上级的各项决定,认真落实上级政策和文件精神。

二、积极谋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区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党的xx大精神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中心与目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乡镇找准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农民新村规划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农村经济工作方面,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群众利益无小事意识,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调研农村经济工作,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力协调抓好农村经济工作。一年来,我多次深入到乡、村、组,直接面对最基层的农民群众,调查了解农村经济情况。比较多的是在农民负担、劳务输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沼气建设、农业税减免、艾滋病患者、农村特困户等方面开展调研和指导活动,重要情况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反映,提出好的建议、意见。

三、加大力度,推进五里民营工业园建设

2 0xx年初,根据区委安排和区三级干部会议部署,以及xx市长两次现场办公会精神,我一手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内部建设,一手抓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工作,使得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果逐步显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制定了园区总体规划;二是完成了牌袁北路、平泗路扩宽工程的征地、拆迁工作;三是完成了牌袁南路、腾飞路征地、拆迁的前期测算和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四是完成了牌袁北路的路面硬化工作;五是采取“以地换路”的形式,对牌袁南路建设实行公开招标。在招商引资、项目落户方面,目前已为8家企业办理了规划手续,完成了8家企业征地协议签订工作。一是完成了四维钢结构、天力容器两家企业土地的征地、拆迁工作;二是完成了上海笨鸟、信化生物土地的征地、拆迁、规划手续的办理工作;三是完成了中原节能砖、豫南建筑机械、三环建筑材料、启程轮胎扩建项目等土地的规划报批及征地协议的签订;四是正在为各落户企业办理土地手续。

第9篇:三农工作思路范文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首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基层党组织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乡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尽管处在最基层,党在管理经济和社会的工作中,都必须把握全局,站在全县、全省及全国的高度来看问题,自觉提高统筹兼顾工作。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也经受着巨大的冲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由此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乡党委、政府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更好地推进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在发展问题上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最好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机遇意识。

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求真务实。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偏离发展这个主题。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才能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应对各种挑战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淝河乡要发展,必须深化改革,消除发展的体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执政的新理念,切实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调的发展的积极性,为淝河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共同努力与奋斗。

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一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是淝河乡第一要务,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全乡各项工作都是围绕富民强乡、建设新农村这个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以工业化的观念办农业、抓加工、抓科技、抓品牌、抓基地,以带动农民致富。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加快乡村道路建设,集中全乡人力、物力建设贯穿我乡的主干路刘褚路、姚高路、新岭路、看包路,正在筹建中的高照路、新干路、新庄路。其次,增强水利设施,保证农民增产增收。结合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打和修复机井500眼,使我乡田成方、林成网、沟路、井渠配套。第三是建立了2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田,5.5万亩商品粮基地,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尽管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沿河各村要根据北灵河水面规划,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特别是优质鲑鱼、河蟹、龙虾、甲鱼等优质水产品,扩大水产种植面积6000亩,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其次是中部地区利用交通便利优势,大力发展了蔬菜1万亩,特别是反季节蔬菜初具规模,并形成市场;第三,北部地区人均土地多,在稳定优质小麦产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发展花生3万亩,棉花2万亩;第四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重点发展了三元杂交猪,北灵河蛋鸭等养殖业。积极创造条件,打造“北灵河蛋鸭”品牌。

四是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优化投资环境,改变旧的思想,扩展新的思路。围绕包集工业园,利用道口经济,把xx集镇,xx集镇建设成为新型集镇,开发xx、xx两个集镇,使农村人口向这两个集镇集中,从事第二三产业,加快农业劳动力转化。

五是做好社会事务工作。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人口管理的关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做好双女户特困户和独生子女户的帮扶脱贫工作,抓好奖扶资金的兑现工作。加大对五保户、特困户、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的保护。解决好我乡军烈属、优抚对象的生活问题,认真抓好殡改、救灾款物的发放工作。

六是加强法制建设,搞好社会治安。

七是强化安全生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方位管理,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八是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力资源为经济资源。坚定不懈地把剩余劳动力输出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加大技能培训。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九是继续推行为民服务全程工作。

自活动开展以来,党政班子科学发展观观念更新了,认识提高了,全面推进我乡各方面工作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