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关战争的名言范文

有关战争的名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关战争的名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关战争的名言

第1篇:有关战争的名言范文

关键词:微博;名人;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59-02

2012年1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1]。众多名人也纷纷注册微博,由于“名人效应”,他们拥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关注度,网民及传统媒体都会聚焦名人微博动态。最近,名人微博频频掀起骂战之潮。从2011年7月周立波用“海派粗口”回应同济大学教授的批评,到演员李念与地产商任志强的隔空对话,再到今年的韩寒和方舟子之争等,名人微博骂战一度成为热点话题。本文着重分析名人微博骂战现象的特征和带来的影响,并针对如何减少这一现象提出建议。

一、名人微博骂战现象的特征

《中国青年报》4月19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搜狐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612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66.7%的受访者坦言,眼下公众人物微博骂战现象严重。笔者认为,名人微博骂战是名人身为公众人物不负责任的行为,将这一现象的特征归纳如下:

(一)从形式上看,宣泄情绪言辞欠妥

基于种种原因发生的微博骂战,就其本身而言,其实是名人宣泄情绪的一种途径。骂战的内容,大多言辞欠妥、有伤大雅,更不乏恶语中伤他人的。名人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将不冷静、不理性的话发到微博上,易引起网友的关注评议。继而引发下一轮的争议,产生更大规模的骂战。例如周立波发表的“网络公厕论”就遭到网友的回攻。另外由于微博是一个公共透明的空间,粉丝可以关注任何感兴趣的人,通过网页、手机网络就可浏览别人的微博,发表评论。还可以@他人,使对方直接看到言论并能回复。而在骂战中,这种评论加@功能也为口水战推波助澜。人们在微博这一公共空间宣泄私人情绪,不应触及公序良俗的底线。微博有快速传播的特点,拥有众多粉丝的名人进行微博骂战就显得更不理性。总之,名人微博骂战是名人在不适当的场合宣泄情绪的行为。

(二)从范围上看,涉及名人多,社会影响大

名人微博骂战不仅波及“交战”几方的名人,还有不少看似不相干的名人主动或被动地牵扯进事件。他们发表对争议点的看法,评论转发微博,这种发声是正常的。但由于身份的特殊性,拥有较高的关注度、影响力甚至是公信力,在一些情况下还可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更多名人的参与也将本来就已进入媒体、公众视线的骂战推上舆论的尖端。以韩寒与方舟子“门”之争为例,事情源起于方舟子质疑韩寒博客、出版的书有。战火烧开,越闹越大,出版人路金波、微博女王姚晨、作家宁财神、石康等人也纷纷在微博上对此事发表看法。微博公共知识分子纷纷参战,百万粉丝也紧跟着围观呐喊,“挺韩派”和“倒韩派”各执一词。而电视、报纸等媒体也竞相报道,吸引了更多公众视线。

微博具有传播快、高参与、及时、互动性强等特性。名人的影响力加上在微博上的出位言论及媒体介入报道放大,微博骂战就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也正因如此,名人每次在微博上的口舌之争,都伴随着大量网友的非理性声音甚至谩骂攻击。这不仅造成了公共表达空间的无秩序杂乱,还会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如“甄赵事件”中因发微博力挺甄子丹,演员舒淇陈年艳照被翻出,最终她删除了之前支持甄的微博并宣称以后再不上微博。在各种“混战”中,即使有为数不多的理性声音也被迅速湮没在各种情绪化表达之中。

(三)从性质来看,多为个人恩怨争吵和隐私披露的失控言论

不论是因为质疑有引发争执的韩寒和方舟子,还是由拍片纠纷开始骂战的甄子丹和赵文卓,这些事件最终都逐渐发展成为个人恩怨的争吵。如“方寒之争”,面对质疑,韩寒公布小说《三重门》的全部手稿并将其出版成书,后来韩寒及其父方舟子,告其侵犯名誉权。近日,方舟子质疑韩寒的身高。事件至此,已无意义,而长期占据公共视线,使大众产生疲惫感。起因于某个争执点的微博骂战,由于其过程被炒得沸沸扬扬,最后的结果及真相反而离人们的注意视线越来越远。还有一些名人在微博上口无遮拦,多为其失控、不理智的微博言论,如演员郝蕾发微博大骂河南人,冯小刚在微博上炮轰金马奖,任志强披露演员李念隐私等。普通民众可借助微博来接近名人,他们关注了解其动态,满足了对名人的了解需求。不论起因为何,骂战多发展为无理取闹、哗众取宠、或仅仅是个人隐私生活的披露的失控言论。

二、名人微博骂战的负面影响

微博为言论表达自由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这样一个公共平台上,名人微博骂战必然带来负面影响。分析如下:

第2篇:有关战争的名言范文

[关键词]冯小刚;《集结号》;战争;名分

冯小刚的贺岁片仿佛已经成为新春必定品尝的一道影视大餐。从1997年《甲方乙方》开始,新视角、新品味的作品不断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手机》、《天下无贼》、《大腕》、《夜宴》等等,年年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今年的《集结号》则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自公映以来,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票房收入创战争题材影片的新高,可以说这部影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深入思考影片的情节,会发现其核心包括两个方面:战争、名分。

战争从来都是惨烈的,古时即有“一将功成万骨枯”之语。翻开历史典籍,我们会发现历史几乎就是由残酷无情的战争组成。白起坑埋赵军三十万,睢阳城内人食人,中国军民在抗日十年中伤亡人数达3500万人……历史无不显示战争是以人的生命为代价的,而且这里的生命是以万计数的,以十万、百万、千万计数的。战争是血流成河的。美国影片《猎鹿人》的导演迈克尔‘西米诺有句名言:“好的战争题材必是反战的。”而中国影视中所拍摄的战争,无论是古代题材的,还是现代题材的,让人们看到的都不是对战争的厌恶,而让人们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一部《三国演义》,诸葛亮“羽扇纶巾”、指挥若定的风度引起无数崇拜者的模仿;一部《水浒传》,让血气旺盛的青年们有了“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冲动;《地雷战》、《大决战》、《南征北战》等等,我方的军民是如此的英勇机智,而敌人是那么的愚昧无知,以至许多人感叹:我怎么没赶上那个年代,那样也好大显杀敌的身手。战争仿佛变成了极其可爱的游戏,人人都可以玩上一把。在这些影片中,英雄们是主导,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不死之躯;普通人的生命,普通人的价值,被完全忽视了。于是战争变得有趣起来。而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让观众真切地看到什么是真正的战争。

影片重点叙述了解放战争中两个战斗的场面。第一场战斗,1948年初冬,中原野战军独立二师139团三营九连打的一场突击战。第二场战斗,九连在汾河南岸阻击敌人。在惨烈而残酷的战斗中,九连的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牺牲。最终,118人的连队,除谷子地之外,全都阵亡了,谷子地也身负重伤。

这两场血腥的战斗,一场是巷战,一场是阵地战。综观整部影片,没有宏大的场面,没有伟大的英雄,有的是118个普通的战士,有的是这些战士们如何在枪林弹雨中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这些让观众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战场上到处是炮火硝烟,到处是火光血色;楼被炸飞了、车被炸翻了;人也被打残了、打碎了、打烂了、打没了,化成了肉末、肉酱和肉块。”与以往战争题材的影片相比,《集结号》把视野转向了普通战士,转向了对残酷战争的写实,有了历史性的突破。

名分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十分重要的。孔子早在两千年之前便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儒生正名,是为汉王室的统治正名。武则天做了“李唐”王朝的天子而被讨伐,清人入主中原而有“鞑虏”之称。人死了,要“寿终正寝”;儿女结婚,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名分不正的夫妻是得不到众人认可的。可以说,名分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骨髓。影片《集结号》没有走出“正名”的文化圈,谷子地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其实便是为名分而活。

在影片中,和平年代的谷子地感到十分委屈:

1、团长没有吹响撤退的集结号,让他的连队全部被“咬死”,在愤怒中留下了这一句话:“你们怕被咬死,我们呢,九连呢?”

2、自己的战友们全部在战场上英勇地牺牲了,但却因为部队的反复整编而查不到档案,因而不能算是烈士,而只能被当做失踪人员。

第3篇:有关战争的名言范文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场战争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格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牵制住了日军大量兵力,有力地配合了的正面战场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拍好这部在世界反法西斯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的战役,电影《百团大战》自筹备初就得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总政治部等机关和部门的关心和指导。该片集结了电影界的精兵强将共同创作,导演宁海强曾执导过电影《弹道无痕》《歼十出击》电视剧《新四军》等获奖作品。另一位导演张玉中曾执导过《忠诚与背叛》《风云1927》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片中,唐国强、王伍福分别饰演、两位领导人,多次荣获“飞天”“金鸡”最佳男演员殊荣的陶泽如出演,“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刘之冰饰演左权,曾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有过精彩表现的著名演员印小天出演抗日青年姚尚武,与曾主演过《中国往事》《大院子女》的青年演员吴越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史诗。该片编剧是《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的主笔董哲以及著名编剧刘英学。

资深演员深情演绎

在片中,陶泽如出演“横刀立马彭大将军”。在该片新闻会上,陶泽如直言:“这个戏跟我以前演的角色都不一样,以前演的电影绝大部分是虚构人物,来源于小说和故事。这个戏不一样,有真实历史事件做基础,所以也有很多难度。”对陶泽如而言,即使作为资深老戏骨,也要通过观看大量的资料做功课。陶泽如直言,这次影片里会展现不一样的一面:“平常我们看见一些纪录片或者照片,里面的彭老总都是比较平和的一种状态。从影像中去揣摩彭老总的精神气质,他应该是很敏锐和很沉稳的,因为他在战争最前沿,要保持既热血又最冷静的状态。所以我们这个戏,好看的地方就是那些作战会议上的彭老总的状态。他身上有一种非同不一般的豪情,甚至还有悲情和柔情,这些都会在电影中有所展现。”

在《百团大战》的新片会现场,陶泽如还现场演绎了一段片中的台词,机智的他将自己的祝福融入台词中:“有消息说日本人知道了,其实起不了什么作用。在今天这个会议上有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志,从团到连的都有,他们纵横上千里,这样就有了无数个。你扒铁路,纵横上千里,让日本人数数到底有多少个?这一仗必须要打,华北需要一场胜利,全中国需要一场胜利,甚至于全世界都需要一场胜利。仗打了,而且是打胜了,我们百团大战电影也拍了,而且拍好了。我希望我们剧组也赢得一次胜利。”

著名演绎刘之冰老师是首次出演抗日名将左权。在会现场,刘之冰表示,随着他对左权将军一点点地走近,他发现自己“无法创作这个人物,只能利用自己的不断学习去复制,感受我们英雄父辈心中的豪情和果敢。”刘之冰还在现场背诵了左权将军写给妻子和母亲的信,充满深情,刘之冰感言:“左权将军的平实语言当中可以触摸到那一代人的灵魂。我有这个机会在大银幕上,在70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时刻来到的时候,以自己的职业特性追溯英雄的故事,感受他们热血豪情,我觉得特别光荣,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军队电影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刘之冰老师直言:“很多人都知道百团大战这个名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百团大战在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关键时刻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当时喊出的不仅仅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百团大战的胜利有力地支撑起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新格局,它使35个日军陆军师的50万军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被牢牢控制在了中国战场上,使日本无暇分兵和纳粹德国汇合,所以希望年轻人能牢记那段历史。我们一起在这个特殊日子走进影院观看《百团大战》,能感受英雄前辈给我们创造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谢谢大家!”

青年演员大放异彩

青年演员印小天在片中出演了一名青年八路军战士。谈到自己的角色,印小天非常感激导演在现场教会了他炮兵的专业手势。印小天透露自己在《百团大战》中饰演的抗日青年姚尚武,是黄埔军校炮兵出身,开始是张自忠将军的部下,第33集团军的上尉军官。后来在抗日过程中,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姚尚武所在的部队被打没了,于是他只能回家,回到家中后发现自己的妻子也被日本鬼子杀害了,最后就参加了指挥的八路军……

谈及如何理解角色的转变过程,印小天说:“姚尚武在从一名的上尉军官变成一名八路军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张自忠、左权将军的牺牲、战友梁山的牺牲,丰富了他内心的一种战友情节、英雄情怀。尤其是他从变成八路军的过程中,是八路军这支队伍的力量让他见识到了人民战争的威力,让他看到了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是惊人的。”谈及参演该片对自己的收获,印小天笑言是“右腿上的伤疤”。原来,片中拍摄战争戏时,印小天的腿被群众演员拿着的道具枪的枪托砸中了,流血不止,后经军医现场处置仍留下了一块伤疤。“不过,虽然只是拍戏,但是每天在战火硝烟的环境中,我理解了姚尚武内心的成长,理解了一个男人的担当与责任。”

《百团大战》“点燃”全国热情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赵志勇在会上表示:“《百团大战》是为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献礼的重点影片,有鲜明主题和丰富内容,也有强大的主创人员和运作团队,还有数十位电影艺术家精彩表演,将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佳作,必将成为国家和民族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开创未来的重要精神文化载体。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毛羽上台致辞:“影片《百团大战》主题鲜明、视野开阔、气势宏大,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环境极度艰苦的条件下,为激励抗战斗志树立了历史丰碑。通过剧本拍摄现场目前所看到的样片可以说,影片《百团大战》在弘扬民族精神,具有积极思想价值的基础上,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中又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影片的拍摄和放映是对抗战胜利的纪念和对抗战英烈的缅怀。

要拍就要拍大战

第4篇:有关战争的名言范文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由南京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和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科协办的“社会群体视角下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中国香港、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的专家学者共5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开幕式上,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抗日战争研究》主编高士华先后致辞。朱晓进指出,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此次会议的召开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反思历史、以史为鉴,维护东亚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和谐发展。通过这次会议不仅可以进一步推动相关学术的发展,同时可以促进我校抗日战争研究中心研究水准的提升。

著名民国史专家、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张宪文教授和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维开分别作主旨演讲。整个学术会议报告会共有6场,大会共提交论文36篇,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学者以“社会群体视角下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为主题,分别探讨了抗战时期根据地女性、沦陷区难民、大后方知识分子、在华日本专家、沦陷区红十字会、中国战俘劳工等议题,学者们互相讨论、互相启迪,气氛热烈。

本次会议上,南京师范大学齐春风教授的《战时人口迁移的特点与影响》、严海建副教授的《战时生活体验与大后方知识人的转变》、吴云峰博士的《革命、权利与习俗:华中根据地妇女的家庭地位考察》、吴媛媛博士的《中国急救战区儿童联合委员会及其工作概述》等论文也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

闭幕式由抗日战争研究中心的张连红教授主持。自由发言阶段,与会学者就个人经历、学术心得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张连红教授在会议总结发言中指出,当前抗战史研究已进入到一个多元时代,在学术批评和学术争端不息的推动下,它必将继续迎来研究热潮而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张宪文提出,抗战胜利已经70周年了,我们在纪念它的同时还应该思考70年以后走向何方的问题。不管抗战研究面临何种挑战,我们都应该坚持实事求是、实证研究和讲求科学这三个基本原则。

第5篇:有关战争的名言范文

[关键词]《鸦片战争》;存在,虚无

电影导演谢晋在2008年10月18日走完了85年的电影人生,长眠于故乡上虞。在这个为中国电影不断突破作出卓越贡献的电影巨匠身后,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每一个足迹,都成为中国百姓心中深刻的时代印记:《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英蓉镇》、《鸦片战争》、《最后的贵族》、《清凉寺钟声》、《老人与狗》、《女儿谷》、《女足九号》……今天重温其里程碑式的作品《鸦片战争》,也许正是感受、怀念、铭记谢晋导演的最佳方式。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这是历史巨片《鸦片战争》的片头字幕。中国影坛最负盛名的电影艺术家、导演谢晋满怀热情,肩负着一个艺术家的历史责任感。以其流畅的电影语言,耗资I亿多人民币,动用群众演员5万多人次,外籍演员3000多人次,先后辗转广东、北京、浙江东阳、舟山、英国伦敦等地,搭建了200多个工艺精湛的场景,营造和修建了大小47艘舰船,制作了2万多套服装和2万多件各式道具,耗用16万尺以上的电影胶片,通过无数凝重的电影画面,艺术地再现了那场给中国人带来耻辱的鸦片战争。

然而在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所有悖论中,历史的“真实”与“虚构”这一矛盾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悖论关系。因为历史剧命名,本身就潜含着“历史”的“真实”与“剧”的艺术“虚构”这两个维度,而人们关于历史剧的争论,主要也就体现其创作究竟是以“历史”的“真实”为主,还是以“剧”的艺术“虚构”为主?传统观点认为:在经典历史剧创作中,史料的真实性远远比艺术的虚构性来得重要,“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也就因此成为人们用来指导和批评历史剧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吴晗于1960年在《谈历史剧》等一系列文章中明确指出,“历史剧必须有历史根据,人物、事实都要有根据”,历史剧创作的真实性,也就主要表现为“尊重历史人物的公论”,“尊重历史人物基本的社会关系”、“尊重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比照历史事实,分析电影《鸦片战争》,可以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

一、历史文本中的林则徐

电影《鸦片战争》利用实景拍摄、仿真复建、摹写旧貌等环节和手段尽可能。还原鸦片战争那段历史往事。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具体内容细节上不惜工本而求真。朱苏进、麦天枢、倪震等剧作家均为对鸦片战争有多年研究的专家。他们通盘合作,发挥各自专长,翻阅了数百万字的史料,一次次修改电影剧本,吸收与听取了不少历史学家的意见,力求保证影片源于历史和忠于历史的特点。那么,鸦片战争中,历史文本中的林则徐形象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林则徐反对闭关锁国,在主张严禁鸦片、反对外国侵略的同时,坚决反对封关禁海,称“窃以为……专断一国贸易,与概断各国贸易,揆理度势,迥不相同。”他编写出有关世界历史地理的著作《四洲志》。认识西务、研究西方成为当时觉醒者的一种共识。作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不拘一格,从社会各阶层选拔了解“夷情”和有翻译能力的人才,给以不同程度的任用・他还敢于打破,主动向外国人了解情况,编译了《华事夷言》、《各国律例》,从澳门和新加坡购买了葡萄牙的大炮200多门,辗转买到英国制造的装备有34门大炮的战舰。

恪守“苟得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警言的林则徐坚持反侵略立场,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在禁烟过程中,他坚决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认识到“以中国之利利外夷,是夷人所获之原则,皆以华民分去”,处处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但是受到时代的影响和局限,应该承认林则徐的觉醒程度极为有限,在其知识结构中,传统的儒家学说占主要部分,加之不懂外语,对世界的了解只可通过若干媒介,主观自大的心态必然导致了解和认识世界的信息带有不少片面性和偏见。他有着狭隘的忠君思想:如林则徐所写:“人事如棋浑不定,君思每饭不定。”“雷霆雨露总君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也导致其改革开放意识中包含诸多的封建因素。在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就曾奏称:“臣等细察夷情,略窥底蕴,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该夷兵船笨重,吃水深至数丈,……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轻动。……且夷兵除枪炮外,击剌步伐,俱非所娴,而其腿足缠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如此狭隘的认识,必然会导致战争的失利。鸦片战争时期,开始觉醒的知识分子还很少,并受到历史的局限,未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他们毕竟代表了历史前进的趋势,为今后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方面的条件。

二、电影《鸦片战争》特色解析

我们从著名表演艺术家鲍国安的表演中不仅仅感到林则徐形象中所具有的爱国、愚忠、果断、镇定、勇气,同时也体会到这个人物性格中更多的侧面。他在处理官员贪污事件和大买办何敬客献密册时的老谋深算,充分体现了其周旋于官场中的机智。用中国的筷子与洋人的刀叉对比,以及后来他那一句“洋人的衣服虽难看,可是活动起来十分方便”,不禁让人想起“胡服骑射”的典故。此外,在电影《鸦片战争》中,人物语言无不体现出个性化的追求,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特有的话语腔调、语汇及习惯表达方式。片中主人公林则徐为禁绝烟患,不辱使命,其语言不论是对白还是独白,都充分彰显出一位封疆大吏的气度与风范。无论是林则徐义正辞严的呵斥,或者是琦善无可奈何的哀叹,无不音韵畅朗,节奏和谐,既有均齐美,又有参差美。中国语言的丰富和独特的声韵之美,为人物语言表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电影《鸦片战争》以宏大的场面、广阔的背景、磅礴的气势和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重新处理取胜,其艺术性和现赏性都不同凡响。但如果我们以冷静的、客观的、理性的历史眼光进行立体审视,就不难发现这部“历史巨片”与历史真相的本质真实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电影在挖掘主题方面还有一些改进的地方。影片有这样的画面:紫禁城奉先殿,道光身后跪着七八个皇子,于大雨中愧对列祖列宗,热泪盈眶。煽情的情节让观众长叹;皇帝是好皇帝,都是英国佬欺侮了咱。林则徐与琦善作别时,也曾悲怆道:“唉,苍天有限,大清无救。今日起,中华怕要进入漫漫长夜,无路可行矣。”

其实,当时的中国早是漫漫长夜,根深蒂固落后的封建主义,道光朝廷的落后和愚昧才是导致落后挨打的真正原因。 “大清情结”和“天朝心态”的渲染只能使观众对历史产生更多的误读。

第6篇:有关战争的名言范文

[关键词] 《集结号》;电影美术;电影主题

一、电影《集结号》及其美学特点

《集结号》是以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和解放初期的战争故事为题材的电影,诉说了一个军人谷子地为死去的弟兄们争取“烈士”名誉的故事——父母养他们的时候都是“有名”的,葬身荒场就“无名”了,这不公平。谷子地是一个弃儿,对于一个不知道从何而来没有姓名的人而言,他深知无名无姓的悲哀。姓名代表了一个人的存在感、归属感和安全感。一个无名的人难以说他活过,一个失踪了的人更谈不上荣誉。谷子地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他要的是一种社会存在上的安全感,更是为那些生命寻找在世界上存在过的证明。[1]

导演冯小刚运用真实的电影拍摄方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它在镜头的设计、景别的运用、演员的表演、色调的选择(场面的调度)以及后期的剪辑制作上独具匠心,跳出了常规影片所使用的叙述手法,给受众耳目一新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觉。

画面构建了五次闪回的剪辑手法。首次闪回是在汶河阻击战若干年后的朝鲜战场上,第二次闪回是1955年谷子地转业到曾战斗过的地方,第三次闪回是当谷子地来到无名烈士墓前自言自语道“爹妈都给起了名字,为什么都成了无名的孩子了”,第四次闪回是在谷子地已经找到了老部队,汶河军分区做出决定,追认47名官兵为革命烈士,就在他听完王金存妻子读的通知后,他又一次回忆起1948年在战壕里与指导员最后的对话,最后一次闪回出现在47名烈士墓前。

导演曾四次安排四孔桥画面的出现。桥在这部影片中只不过是一种符号的象征,它不仅揭示了主人公需要与死去的战友沟通、与现实社会的沟通、与观众的沟通、与任何意想不到的问题沟通,还需要去帮助连长谷子地抚慰战争给他心灵留下的创伤。

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艺术目的就是使受众深深地受到影片的思想熏陶,从而达到和电影主题产生共鸣。《集结号》就是一部非常令人纠结的优秀的电影作品,导演将自身内心感受融合于电影之中,从而深刻地描写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并且成功地刻画出在战火中的幸存者为死难的战友立碑招魂的主人公形象。

《集结号》故事的流畅、逻辑的严密和台词的锤炼,同样充满着美学内涵。在《集结号》影片中,无论是战场的英雄还是壮烈牺牲的英灵,这一切都只不过是刚刚开始,它像一个推进器,推动着每一个故事的情节一步步走向高潮。《集结号》这部优秀的战地影片,又一次开创了中国战争商业大片中的新领域。无论是思想意义还是镜头的设计或是画面的剪辑,都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2]

二、《集结号》的电影美术对电影主题的影响

(一)视觉美术对电影主题的影响

色彩的运用是美术艺术形式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在《集结号》中,导演将电影美术的艺术手段使用在电影的画面上,让人感到在视觉上得到了直接的艺术冲击,其处理得可谓是独具匠心。影片的全部故事所承载的时间和空间的色彩基本上是采取了两种明显不同的色调进行处理的,尽管电影情节的发展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展现,然而,谷子地的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对战争的铁血场面记忆犹新。影片中导演将人类在直对战争的死亡面前人性的彻底表现,这一悲壮、恐怖而又凄凉的艺术场景采用了青灰色进行艺术象征,顿时令人毛骨悚然,从而实现了视觉美术对电影主题深刻的影响,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二)美术镜头的使用对电影主题的影响

这部电影的最大贡献,是中国电影终于第一次把荒废了近半个世纪的战争真实还原到了银幕上,像《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小花》这样英雄主义的颂歌还很难与《集结号》相媲美。特别是前半部的战争场景非常逼真,音效卓越,不同地方不同枪械射击的声音清晰可辨,几乎没有长镜头,肩扛或手提摄像机的近距离跟拍,摇摇晃晃,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电影美术中摇晃镜头,是电影美术的一种艺术运用技巧。影片的结尾部分是一个令人产生丰富想象而又余味无穷、耐人寻味的艺术享受。例如,谷子地最后为牺牲的战友赢得了“烈士”这样光荣的称号的时候,镜头在集结号的悲壮而又荒凉氛围中徐徐拉开。最后摇镜头将镜头的定位停留在一座大桥上。这不是寻常的大桥,它的身旁埋葬着和谷子地生死与共的47名战友。此时,观众不禁联想翩翩,谷子地和战友们的共同战斗场面以及他们在呼啸的枪炮子弹之中纷纷不幸中弹牺牲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摇晃的美术镜头又落在一群散乱的队伍中,那行军中的一幅幅肃杀和苍茫惶然的面孔,在皎洁的月光下留下了历史的战争印记。不难想象,电影美术镜头的使用给观众带来的艺术审美的震撼作用有多么巨大。[3]

(三)美术形象塑造对电影主题的影响

《集结号》是以战争为题材的电影,在整部影片中,导演运用电影美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大多是使用灰暗的色调作为影片的基调,在塑造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性格的同时,渲染了电影的主题。从而有效地展示出一幕幕血腥而惨烈的典型战争场面,以紧张、震撼、强烈的艺术魅力衬托着电影的主题思想。

《集结号》中有一场戏是整部电影的戏眼,也是最出彩的地方。因为近距离的重炮轰鸣,谷子地连长暂时失聪,一排长在弥留之际为了保全一连谎称自己听到了集结号,这时士兵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争论是关于逃生还是死亡的一场争论。让我们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一群除了忘我冲锋外,仍对生命充满着眷恋的战士。与过去电影中“高、大、全”的战士形象相比,《集结号》里的那些哑了嗓子、灰头土脸的士兵更让人感到亲切和震撼。而指导员王金存从一个胆怯者成为一个殉道者的成长历程是对英雄更加符合人性的诠释。是整部电影的一个亮点,也是塑造得最成功的典型艺术形象。

谷子地在年轻的时候就戎马倥偬驰骋疆场,是一个有功之臣,然而到后来,他的仅有的理想为逝去的战友们找回应该就有的荣誉还是那么困难、那么力不从心。在这过程中,他在十分的凄凉和痛苦之中夹杂着多种难以解决的矛盾,他饱受世态炎凉、忍辱负重猜忌,受尽人们各种各样的猜忌。他为自己没有能力替死难的战友们讨回公道而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主人公不屈不挠的人物性格决定了他一定会矢志不渝、坚贞不屈地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进行不屈不挠的努力和奋斗。导演通过电影美术非常娴熟的运用成功地塑造出了主人公的独特艺术形象,从而更加突出了电影的主题思想。由于主人公自身的社会地位低微以及具体的社会现实,迫使他不得不放下一切的依赖外界来实现自己理想的念头。他毅然决然地采取了中国文化中的愚公移山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去为已故战友挖掘坟墓。此刻,主人公坚强而独特的人物性格被刻画得惟妙惟肖。从而突出了影片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歌颂生命的主题。[4]

(四)电影美术中的音乐手段对电影主题的影响

在电影《集结号》中,管弦乐的使用可以说是气壮山河、大气磅礴,它就像鲜红的血液在众多的男人们的血管中哗哗流淌一样,像长江、像黄河那样一如既往的坚强信念。无论在空间和时间上有着千变万化的改变,但是,意志和信念矢志不渝,永远不会改变。还有,吉他音乐,它的出现立即令人感到有一种“战地黄花分外香”艺术氛围。因此,电影美术恰当地使用听觉语言即音乐手段也可以衬托电影的主题思想。

三、如何利用电影美术表达电影主题

(一)重视视觉感受的表达

由于电影是视觉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呈现出的视觉美感会直接影响到电影主题的表达。所谓视觉呈现,包括镜头语言的使用、画面光线的处理以及场景的选择。在《集结号》这样一部史诗巨片中,配合主题的表现,深色的光线、静默和悠长的长镜头以及恢弘的场景都为渲染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和伟大人性做出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这部影片中,经典的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散发出来的是男性的阳刚之美,是无私奉献精神之美,是大无畏精神之美。这种美好的形象,必然也是点睛之笔。在主题升华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样光辉的形象和映衬之下,还有谁能不为之动容。这样的电影美术,就将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

战争永远是反人性的,电影不仅探讨了战争的反人性,同样也揭示了政治、集体、社会的反人性的本质。团长以牺牲47个弟兄生命的代价换取大部队撤退以及谷子地战后的不公遭遇,就把这矛盾鲜血淋漓地摆在我们前面。我们只能在谷子地和那47个卑微的、无人知晓的弟兄身上,甚至是那出卖47个弟兄的团长和司号员身上,看到可贵的人性和血性。谷子地要砸团长的墓碑而跟司号员打起来那场戏,两个残废老兵泪流满面,感人至深。电影质问了一个以前主旋律电影所不敢触及的问题:个人的尊严。

永垂不朽的英雄事迹固然可歌可泣,但令人感动并释怀的场景更在于影片后半部分述说战后对人物的历史追问。有几个场景是可以追述的,一是旧战场已变成煤窑,谷子地回到此地以一人之力吃住在煤窑,为的是天天挖掘煤矿找寻战友的尸体……一片偌大的墓地,墓地上竖着的木排上写着“无名”,明明是爹妈给起了名的,怎么就成了无名无姓的呢……他们本应该是烈士,怎么就失踪了呢……这才是影片要揭示的主题——人文主义思想,尊重生命,还生命以尊严。据我所知,这部影片催人泪下更多的是表现在这一部分。因为在进入电影院之前,关于战争场面的惨烈,各类媒体的宣传就已经让我们有了足够的心理承受力,而对后半部分人文关怀情节的呈现,却毫无准备,加上前半部分壮烈、血腥场面的铺垫,使观看者荡气回肠,哽咽在喉,热血喷张。我相信,只要是内心对生命充满热情的人,无一不为这一组组电影美术场景动容唏嘘、潸然泪下……

《集结号》在中国电影史上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在体现电影主题的过程中,电影美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无论是镜头语言的运用、光线色彩的表现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在为凝练主题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效果和作用。在今后的电影制片中,一如既往地重视和关注电影美术对电影主题影响的积极意义是电影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胡媛媛,张乐.波兰实验动画电影的艺术特色[J].电影文学,2010(S23).

[2] 王茂林.浅议电影美术中的室内陈设布景[J].电影文学,2010(S17).

[3] 赵俊华,赵紫薇.百花齐放姹紫嫣红[J].中国电影老海报,2010(02).

第7篇:有关战争的名言范文

抗日战争的时间究竟是八年还是十四年,长期以来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过去大多表述为八年抗战,特别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词中的一句他坚持抗战八年多,更让八年抗战的说法耳熟能详。不过,十四年抗战之说同样渊源有自。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了著名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报告中虽有八年抗日战争的说法,但同时也明确说道: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4页)同年9月3日,《新华日报》又发表社评《庆祝胜利》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但进行了六年,也不但进行了八年,实在是进行了整整十四年,首先是在东北各地兴起了东北义勇军,在这后来发展为抗日联军,它的斗争使东北人民至今没有停止对日本占领者的反抗。1946年2月,中共中央在给叶剑英等人的指示中也提及:国民党不承认共产党领导东北义勇军,独立坚持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光荣历史。(《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30页)甚至连蒋介石亦曾在1967年4月20日的日记中回顾:直至迟暮之年,犹时念平生三大国耻。一为日本侵侮中国及占领台湾、强夺东北,第一大耻,已经由十四年抗战成功而洗雪。可见不论国共双方,十四年抗战说均由来已久。

在实际运用中,虽然八年抗战的说法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运用得较广,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十四年抗战的概念。2005年9月3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十四年抗战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2014年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的纪念活动仪式现场出现了14个方阵、140面彩旗,仪式上鸣响了14声礼炮,现场放飞了14000只气球。纪念馆南面广场上矗立的国旗杆也是高14米,象征着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历程。2015年8月31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偕夫人参观卢沟桥抗战纪念馆时,也题词14年血泪史,赢来醒狮万世名。

将九一八事变确认为日本大规模侵华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也符合国际社会的认知。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1948年在远东军事法庭上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对此,日本国内也有一定的认识。日本著名历史学家藤原彰在其编著的《日本近代史》第3卷序章中声明:本书是以日本开始发动了历时14年侵略战争的1931年为起点,概括地叙述从那以后的日本近代史。就连日本天皇也在2015年元旦发表感言时表示:日本应该借二战结束70周年之际,借此机会好好学习以满洲事变为发端的那场战争的历史,思考日本今后应有的样子。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十四年抗战的概念。2015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不仅要研究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八年的历史,而且要注重研究九一八事变后十四年抗战的历史,十四年要贯通下来统一研究。要以事实批驳歪曲历史、否认和美化侵略战争的错误言论。在九三阅兵讲话中,他又开篇即谈: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用十四年抗战取代八年抗战,它改变的不仅是一个概念,而是引导人们更全面、系统、客观地看待历史。回顾历史,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尽管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迅速沦陷,但奋起抵抗者仍此起彼伏。九一八事变第二天,1931年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就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9月20日,中共中央又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宣言》;1932年4月15日,毛泽东更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名义发表《对日战争宣言》,掷地有声地公开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特正式宣布对日战争,领导全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以求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44页)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推动下,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日益高涨。《大公报》《申报》等各大媒体纷纷发声,批评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呼吁团结抗日。东北人民和一部分爱国军队,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或协助下,组织了东北抗日义勇军和抗日民主联军,在白山黑水间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充分表现了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由此成为《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素材。此外,还有国民党爱国官兵进行的一二八抗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和察哈尔抗战等。

第8篇:有关战争的名言范文

老师:一个“争”字包含了太多的意义。“战争”面前,生命可以轻易被杀戮,自由可以轻易被剥夺!我们憎恶战争,呼唤和平。而“竞争”则更多地让我们想到相互激励,积极进取……这次活动,让我们围绕“与谁争”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一、古今诗文说战争

老师:从古至今,有很多文学家以不同的形式记录和描述不同历史阶段的战争,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和慨叹。请大家思考并说出你所知道的描写战争的古诗词。

王蒙:陈陶《陇西行》中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写的就是古代战争的惨烈。战争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家里人不知道他们已经战死沙场,还在期盼着他们回家团聚呢。

老师:是啊,诗中的“可怜”一词饱含了诗人对老百姓的无限同情和对战争的谴责。这句诗所表达的艺术性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谁来说一说?

王蒙:老师,我来说吧。这句诗之所以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关键就是因为诗中这种“生死两不知”的境况很触动人心。亲人已经死在战场上,家里人却还在痴痴地盼望他回家。阴阳相隔,两不相知,最让人心痛。

老师:是啊,分析到这里,我们的心也跟着碎了。这就是文字表达的技巧带给我们的震撼。

张晓婷:老师,王翰的《凉州词》里有一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也表现出了战争的惨绝。

朱铭:对,这首诗的表达特色与前一首有所不同。诗中的一个“笑”字,让我们想到在战争间歇,有的战士举杯小酌,有的战士抱枪醉卧沙场,但有谁知道,在下一场拼杀中,自己还能继续活着吗?“几人回”更是道出了战士们命悬一线的生存危机。

老师:这是对不人道的战争的批判,古诗中也有很多对那些保家卫国的将士的赞颂,大家来说一说。

王惠: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也能体现将士们尽管思念家乡和亲人,但为了保家卫国,还是坚守在艰苦的边塞的坚强意志。

老师:时代变迁,但英雄保家卫国的意愿永远是一致的。哪位同学能说一下现代诗作中关于战争的诗文妙句呢?

吴晓爽:《梅岭三章》中的“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我觉得这首诗的精神高度更让人景仰。

杨晓歌:是的,革命者的理想是为了天下人的幸福而奋战。“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胸怀天下的共产主义战士才是最值得歌颂和赞美的。

老师:那些别有用心的战争发动者是可憎的,而维护老百姓利益和保家卫国的将士们是让人永远铭记的。

二、你言我语论竞争

老师: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充满硝烟的战争已离我们远去,但另一种形式的战争还存在着,大家说是什么?

刘子晴:老师,您说的是竞争吧。

老师:是啊,大家对竞争都有什么看法呢?

刘子晴:我觉得正当的竞争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双方发展的作用。我的爸爸自己办企业,他说有了竞争才会激发企业的活力。

王雪莹:我也同意。在我们的学习中,因为大家都争强好胜,谁也不甘落后,所以,在学习中才表现得都很积极主动。

老师:大家说得有道理。战争是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而竞争则是促进双方共同提高的一种方法和策略。我们拥护正义之战,积极参与正当竞争,这应该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三、成语典故记战争

老师:在我国历史上流传着很多与战争有关的成语典故,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个成语,并简要说明一下它的出处和意义吗?

王芳馨:坚壁清野。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荀传》,意思是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财物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

韩雨瑶:草木皆兵。这个成语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下》,本义是把山上的草木都误当做敌方的伏兵,形容内心恐惧,疑神疑鬼。

韩子华: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成语本义是主动退让九十里。后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或比喻自己不敢跟人相比。

韩东辉:马革裹尸。这个成语出自《东观汉记・马援传》,本义是指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喻指英勇作战,献身疆场。

四、名言警句话竞争

老师: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如果能正确对待竞争,竞争就会成为前进的动力;如果处理不当,竞争就会成为滋生嫉妒的温床。关于竞争,古今中外的很多名言警句给了我们以深深的启示,大家不妨把你知道的关于竞争方面的名言交流一下。

张雪琪:英国的波普曾说过:“对心胸卑鄙的人来说,他是嫉妒的奴隶;对有学问、有气质的人而言,嫉妒却化为竞争心。”这句话再次提醒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竞争。

王泽宇:关于竞争,最经典的名言应该是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本质,也给我们以生命与生活的启迪。

范迪:日本大松博文说:“人生的每一天都在胜负中度过,一切都以竞争形式出现。每天都是为在竞争中取胜,或者至少不败给对方而进行奋斗。因此若有一天懈怠,便要落后,要失败。人生就是这样严峻。”

五、总结

老师:与谁争呢?通过本次活动,我想大家心中都有了答案。让我们热爱和平,参与正当的竞争,为更加美好的明天努力!

写作手把手

【片段导入一】

多年以来,巴勒斯坦人民经受着战火的煎熬,被驱逐,被打击,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整个民族流的血永远都无法被偿还。但是这一切都没有使我们的民族怀恨在心并进行报复。我们没有仇视我们敌人的民族,也没有失去分辨朋友和敌人的能力。

……

我请求你们帮助我们的民族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

今天我来到这里,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请别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掉落。

――[巴勒斯坦]阿拉法特《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

【技法点睛】

和平是阿拉法特一生的追求。在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阿拉法特对和平的热爱和对战争的憎恶。拒绝战争并不意味着害怕战争,“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一句巧用比喻,字字铿锵,不卑不亢地表明了阿拉法特维护和平但又勇于抗争的信念。

【仿写片段】

1.战争让人的生命显得微不足道起来,炮火和硝烟那么轻易地就会夺走人的生命,这是我在观看战斗片时最深的感受。但是,每当有战争发生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英勇无畏的英雄出现。他们高昂着不屈的头颅,和敌人周旋抗争,表达着“哪里有掠夺,哪里就有反抗”的信念。

我常常想,如果我也是一名战士,我也一定会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祖国和民族的尊严。我们热爱和平,但我们更要捍卫和平。

――王雪莹

2.我不是枝头随风飘落的叶子,我是树。我的根深深地扎在大地母亲的怀里,母亲用爱承载着我,我用自己的身体守卫着我的母亲。

不管是风来袭,雨来浸,都不能动摇我的信念。

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当您需要我的时候,我会挺身而出,和我的兄弟姐妹一起,抵御外来的侵扰,保卫您的每一寸土地,让您为自己的儿女感到无限的荣光。

――田雪琳

【练笔小结】

两位同学的练笔各有特色,或是直接抒怀或是以巧妙的比喻展开,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祖国的热爱和捍卫祖国的决心都是坚定而感人的,展示了作者面对战争爱憎分明的态度。

【片段导入二】

童年的邓亚萍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她从不叫苦,从不喊累!

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直掉眼泪!

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著,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单打冠军。

――“百度百科”

【技法点睛】

运动员所面对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来自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优秀选手,更重要的是在平时的训练中需要克服自身存在的很多缺陷。作者通过细节的描写来刻画邓亚萍挑战自我的艰辛过程。这些与困苦抗争的画面更能让人体会到邓亚萍的优秀品质。

【仿写片段】

1.不待哨音落定,对方早已急不可待地向我们展开攻势。见对方来势凶猛,我们也不敢怠慢,大家迅速变换位置,做好了防守。我是守门员,此时此刻更是高度紧张,两眼紧紧盯住翻飞的手球。对方的10号球员已经攻到球门前,正当他晃过我方防守队员准备射门时,我方另两位防守队员闪电般飞身冲到10号两侧将他左右夹住。受到干扰后射出的球一下子失去了威风,软绵绵地向我歪来。我跃身一扑,这球便被我轻易捉到了手里。

最终,由于实力上的差距,我们还是败下阵来,但我们却感到很荣耀。因为在强大的对手面前,我们不仅没有退缩,而且还发挥了自己最高的水平,这不就是一种意志的超越吗?超越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

――马宁

2.考试成绩一公布,全班哗然――小A与同桌小C不分伯仲,并列全班第二。从此,便揭开了小A与小C“敌对历史”的序幕。

在学习中,小A与小C可以说是各有所长:小A是文坛上的一颗新星,每篇作文都写得很精彩,让人读来满口生香,三日不忘;而小C呢,则是数学王国里的一只猛虎,所有难题在他手里都是小菜一碟。

并列的名次让小A和小C变成了“敌人”,两人心里都暗暗较着一股劲。无论课上课下,两人都你追我赶,争分夺秒,唯恐落在对方后面。

――韩明静

第9篇:有关战争的名言范文

“Ilikediscussions,andIamaskedquestions,Itrytoanserthem.It’struethatIdon’tliketogetinvolvedinpolemics.”——“我喜欢(通过言谈进行的),当我被问的时候,我尝试回答它们。我确实不喜欢被卷入(通过言论进行的)争战。”[1]

在上面的翻译中,我们小心翼翼地回到“discussion”和“polemics”这两个词的词源,把它们分别试着翻译为“(通过言谈进行的)分析”和“(通过言论进行的)争战”。括号的使用表明:无论在discussion还是在polemics中,言谈讲论的因素都是后来附加上去的。“讨论”这个译名只是传达了“discussion”这个词在其含义中比重较大的“言谈”一面而遗失了其拉丁词源的原初含义:动摇、打碎、分裂,一块一块地去分析、。而对于“polemics”来说,“论战”这个翻译虽然简洁而完备地包含了“polemics”在现代西文中所含有的争战和讲论这两个因素,但是却没有传达出这样一个词语的实情:那便是在“polemics”的希腊词源中,本来并没有“言论”的因素,而仅仅指战争。大概只是在基督教神学中才出一种被命名为“polemics”(“争辩学”)的神学分支,意在通过言论——而这当然必须以教会在此世的权力作为后盾,以及必然会以付诸实际惩罚作为其后果——而驳斥异端谬误。从那此后,“polemics”这个词中的“讲论”因素才牢固地驻扎进来,乃至成为主导性的方面。这是两个原因所导致的共同结果:一方面,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存在着对于普遍共同语言的信赖;另一方面,战争作为起源在过度文化的繁荣景象中倾向于被掩盖。

上面所作的翻译讨论决非无关紧要的吹毛求疵,更不是可怜的语言知识的不自量力的炫耀。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仅仅意在提出一个问题:何谓争论?这是一个看起来极为普通乃至无聊的问题?然而,在西方思想史中,这个普通的问题也许是尚未被提起过的问题?至少,从上面的翻译讨论中,我们已经发现,不要说这个问题,甚至首先是这个词,“争-论”或“论-战”——在源初的意义上联系着争战和讲论这两个因素的词——在西文里都是缺乏的。这种缺乏起源于一种对语言与战争之本来联系的回避,而此回避则源于对语言的过于意愿善良的期望。这种善良期望首先表现在苏格拉底-柏拉图的dialogue和dialectic中,后来在黑格尔的Widerspruch中,以及最近仍然在哈贝马斯的Kommunikation概念中得到表达。

作为dialogue和dialectic的前提和自始至终规定着全部对话过程的那种希望通过对谈而贯通歧异双方的基本善良愿望来自一种对于单数logos的信念。借用维特根斯坦的用语,我们也许可以说,这个单数的logos是一种、惟一的一种私人语言——但不是某个个人的私人语言,而是公共的私人语言,语言本身的私人语言。黑格尔的辩证法同样完全奠基于此公共的私人语言之上。“语言有一种神圣的性质,”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感性确定性分析”中说道,“在语言中我们自己直接反对(Unmittelbarwiderlegen)了我们的意谓(Meinen)。”[2]借助这种直接反对的机制,“现在”、“这里”、“这一个”,这些表面看来最属于个人之私人性质的“意谓”,立刻就转化为最普遍、最没有确指的表述:这便是感性确定性的真理。感性确定性的真理说的是:神圣的语言本身的作为公共性的纯粹私人语言:其内在私密的纯粹性已经达到如此程度,以至于任何个人之私密的意谓都还过于外在、偶然和嘈杂:你有你的意谓,我有我的意谓,“这里”声音太多,存在着争战和不和。然而,无论是谁,只要他说的是“这里”,这里便是同一个地方、惟一的地方:那便是语言本身昵喃低语、嗡嗡作响的内室。然而这仍然是一个嘈杂的所在、战争的潘多拉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