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内蒙古开学时间范文

内蒙古开学时间精选(九篇)

内蒙古开学时间

第1篇:内蒙古开学时间范文

早在2004年,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及国际学术竞争需要,根据我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中蒙古学学术研究成果的社会需求明显增加的新情况,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创办了综合类蒙古学学术刊物《中国蒙古学》,为在广泛的研究领域推出大量的研究成果,进而更充分发挥蒙古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供了可能性,也为我国学者及时了解国内外蒙古学研究发展状况和最新动态,加强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刊及时刊发国内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对我国学者具有借鉴作用的国外研究成果,准确及时反映国内外蒙古学研究新信息新动态,成为水准较高、在我国蒙古学界较有权威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刊物。它充分发挥独具特色的学术园地作用,吸引和团结了大批蒙古学及相关学科学者,形成了自己的学者队伍,成为我国蒙古学学者在国内和对外进行广泛交流的窗口,为提高我国蒙古学学术声誉,巩固和加强我国的国际蒙古学研究中心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特别是在我区,蒙古学研究是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保持和巩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满足干部群众知识文化需求、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国内外尚无蒙古学研究年鉴或类似出版物的情况,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于2005年创办了全面反映蒙古学研究发展状况的大型学术年刊《蒙古学研究年鉴》,及时填补了国内外蒙古学界的研究空白。创刊以来,《蒙古学研究年鉴》全面系统地刊载记录上一年度国内蒙古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学术活动和重大事件等,刊登蒙古学专题研究成果情况,收录有关蒙古学研究的重要政策、动态以及相关信息,充分展示了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在蒙古学研究方面的实力;同时刊登国外蒙古学研究情况,介绍了蒙古国、俄罗斯、日本、德国、土耳其、英国、法国、韩国、波兰、印度等国家的蒙古学研究的一些情况,逐渐成为整个蒙古学界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资料和工具书。而《蒙古学研究年鉴》“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记录昨天,启示明天”的办刊方针;集学术性、资料性、辞书性为一体的大型工具书个性定位;坚持荟萃举要,文约事丰,力求真实客观地反映蒙古学研究总体发展状况;坚持条目不断线,资料不间断,信息丰富可靠;坚持开拓创新,精益求精,力求年年有改进和拓展的执着努力,正在形成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色,成为蒙古学研究独树一帜的载体。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为了积极应对挑战,也为了展示我国在蒙古学研究方面的雄厚实力,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牵头,会同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单位先后组织召开了两届中国蒙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取得丰硕成果。充分展示了国内外学者在蒙古学各领域所取得的新成果,包括正在探索的新问题及独特的见解、新颖的观点;使各国学者充分了解到国际蒙古学研究的新走向和时代特点;加强了我国各地区之间、我国与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成为各国蒙古学学者互通有无、共享成果与资源,共同把蒙古学这一国际性学科推向一个新发展阶段的大平台。这一大型蒙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际蒙古学领域赢得了良好声誉,并引起积极响应和广泛认可,成为国际蒙古学领域为数不多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学术会议,进一步提高了我国蒙古学的学术地位。

第2篇:内蒙古开学时间范文

一、蒙古民间美术现状

从内蒙古翁中特旗三星他拉、敖汉旗大洼的考古来看,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在茫茫草原上,长期雄踞在这一片土地上的游牧民族经过相互的兼并、融合与繁衍,约于公元7世纪,据《旧唐书?北狄传》记载,在额尔古纳河至呼伦湖一带形成了蒙古族原始部落。蒙古族传统文化也在这一民族形成的过程中融合了其他游牧民族的优秀文化,最终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游牧文化。在洪荒年代,蒙古族文化以民间风俗文化的形式散落在广袤的草原大地上,其中的美术形式从民间绘画、民间剪纸、岩画、石刻、石碑、墓地石人、宗教文物、敖包到日常用品、玩具、服装刺绣、金属制品、雕刻工艺、刺绣织品、毛毡、毯子、草制品、民间图案等等,几乎体现在蒙古族人民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蒙古民间美术依附于民俗文化活动,是民俗文化的物化符号,无论是器物造型还是图案纹样,被赋予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和审美特性。蒙古民间美术色彩朴素而鲜明,图案具有象征特性且强调均衡对称,器皿造型淳厚大方,艺术形态富有文化内涵。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为蒙古民间美术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内在物质基础,所有这些具有群体性质的文化,像一条蜿蜒屈曲的长河,以其脉脉清流,哺育着生生不息的蒙古民族。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蒙古族创造了悠久而独特的草原文化,蒙古民间美术是这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在深层的文化层面上,凸显出传统和现代的冲突。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蒙古民间美术受到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很多民间美术形式都在逐渐的消退。

二、蒙古民间美术引入国画教学的必要性

蒙古民间美术是由民间群众创作的,体现了民间的风俗活动,深刻的表达了民间生活的道德观念、生活信仰和理想愿望。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尤其在新时期,其创作更多的吸收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美术形式,使国画作品风格鲜明,形式多样。在内蒙古地区的国画教学中,只有把蒙古民间美术引入教学大纲,才能使得国画创作顺应时代潮流,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然而,到20世纪初,西方写实绘画艺术传入中国,成为各类艺术学校竞相学习的课程,特别是苏联美术教学模式的引入,几乎彻底打破了传统国画的教学方式,“与西方拉开距离”的论调已在大形势下显得苍白无力,直到今天,美术院校的国画教学基础课基本都采用素描、色彩等西方造型训练模式,这一教学方式演变过程,使我们丢失了许多包括蒙古民间美术在内的很多优秀传统美术形式以及其内在蕴含的文化传统。当前,内蒙古地区的国画教学还没有很好的把蒙古民间美术带入课堂,而蒙古民间美术文化对于国画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能被忽视的。

同时,国画可以将蒙古民间美术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以绘画的艺术形式展现给欣赏者,把蒙古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民族民间文化用中国独有的绘画形式体现出来,容易被大众欣赏者所接受。蒙古民间美术包含着广泛的文明和历史,是我们民族文化多样化的重要体现,把蒙古民间美术引入到国画的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学习国画的同时了解蒙古民间美术,从而使这一民间美术形式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三、蒙古民间美术如何植入国画教学

本世纪90年代,全国高校的国画教学模式都比较单一,基础课多为素描、色彩等技能训练。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内蒙古的国画教学的基础课在写生对象上可以多做研究,把蒙古族头饰、服饰、马鞍马具、各类生活用具搬到课堂,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这些民间美术样式,同时在理论课中加入蒙古族历史、蒙古民间美术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教学中嵌入并使学生最终接受这一类美术形式。在国画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要避开去大城市、去风景如画的南方这个潮流,而要引导学生在草原地区写生、采风,接触牧民,画马、牛、羊等蒙古高原的牲畜和人文地理环境。蒙古高原文化历史悠久,散落在民间的岩画、壁画、各类图案,无论在造型上,还是在色彩方面,都为我们丰富画面提供了天然的素材。经过前期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对蒙古民间美术的研究,到学生创作课程中,无论工笔、岩彩还是水墨绘画,他们将在素材积累和题材的选择上得心应手,进而创作出具有强烈地域特色和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蒙古民间美术是来自于民间的艺术家,其内容是具有生活化和趣味性,国画的教学加入蒙古民间美术元素,可以增加作品的丰富性和情感性,并最终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将来学生走入创作道路打下结实基础。(作者单位:1.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美术与传媒学院;2.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本论文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校本课题阶段性成果

第3篇:内蒙古开学时间范文

关键词: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德都蒙古”是指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蒙古族以及祁连山北部居住的甘肃肃北蒙古族。广义上包括活跃在青藏高原的蒙古族,其历史可追溯至蒙・元时期。狭义上指17世纪以后迁入青藏高原的蒙古族,其主体是青海蒙古族以及甘肃、地区的部分蒙古族。在没有特指说明时,“德都蒙古”即指后者。“德都蒙古”这一称呼在很多蒙文书籍中都有蒙语记载。在汉语记载中一直习惯用“青海蒙古”或“西海蒙古”,由此一来“德都蒙古”名词就成了蒙古族圈内的自称法,其语义包含“上部”、“高处”、“源头”等自然环境特征,又包含“至尊”、“高贵”、“上等”等人文因素,因此,也被生活在此的蒙古族欣然接受,成为引以为豪的美誉和象征。在学术界,蒙古学研究或藏学研究,都不能绕开青藏高原的蒙古族而谈论历史问题,但由于缺乏一种能够涵盖其历史文化长流,又能集中体现其独特性的概念或视角,长期以来其整体性和延续性被各方有所忽略,大家对其历史文化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德都蒙古”称谓或概念恰好弥补这一点,可作为历史的和发展的角度审视青藏高原蒙古族历史及未来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和链接线。

由于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德都蒙古”既较好地保持了蒙古游牧民族固有文化传统,包括语言、习俗、民间文化以及一些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等,又与广大东部蒙古地区有所差异,与新疆的卫拉特蒙古也有不同之处,继而形成特有的德都蒙古民俗文化。另一方面,在部分地区,由于社会环境变化,地理环境制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蒙古族与藏、汉等其他民族长期杂居、通婚,使许多风俗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多元特色的民族文化而沿袭至今。因此,保护“德都蒙古”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其存在价值和艺术价值,显得紧迫而重要。

本文在梳理“德都蒙古”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以海西蒙古族为例来分析“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文献回顾

梳理有关“德都蒙古”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研究,可看出呈现以下特点,从地域上来讲,蒙古族文化遗产的研究并不仅限于内蒙古,而是扩展到青海、新疆等地区;从学科上来讲,不仅限于从历史、宗教、心理和社会等学科的角度来进行,而是与考古、艺术、神话传说等资料相结合,从整个人类文化学和人类早期文明的起源、发展和传播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其成果主要按内容不同可以归纳为四类:

第一类是“德都蒙古”民间文学的研究成果。有贾儒的《青海湖畔传说》(1981年),齐布仁巴雅尔的《德都蒙古民间文学精华集》(1986年,内部资料),才布西格、萨仁格日勒搜集整理《青海蒙古族故事集》(民族出版社,1986年),海龙、乌云其格搜集注释《青海德都蒙古族祝赞词》(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跃进主编《青海蒙古族民间口头文学集锦》(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纳・才仁巴力的《德都民间文学概要》(民族出版社,2014年)等等,这些研究基本涵盖了民间诗歌、英雄史诗、民歌、谚语、传说、故事等德都蒙古民间文学的全部类型;才仁巴力的《论青海蒙古族古代文学发展特征》一文,从青海蒙古族历史文化形成的特点入手,探究青海蒙古族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归纳其独有特征,从而论证青海蒙古族文学在蒙古族古代文学中所具有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以上这些研究,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民间文学和历史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于研究我国多民族的社会变迁、民族间文化关系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第二类是“德都蒙古”民俗与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如贾儒的《德都蒙古文化简论》一书中介绍了一些德都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知识,通过对那些似乎比较繁琐的民俗事项和文化规约的论述,在理性层面上对其本质特征和文化精髓有了一个较为清晰、深刻的认识。《德都蒙古民俗与文化变迁研究论集》中汇集了20余位国内学者以汉文发表的关于“德都蒙古”民俗及其社会文化变迁的30余篇论文。从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德都蒙古”饮食服饰民俗、信仰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方面的文章,如艾丽曼的《青海省河南县蒙古族服饰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僧格的《青海蒙古族“羊胛骨卜”及其民俗――卫拉特民间巫术调查之一》等。第二部分是“德都蒙古”社会文化变迁与族群认同方面的研究。如南文渊的《青海蒙古族历史发展与文化变迁》,艾丽曼的《论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索端智的《文化涵化与族群认同――青海河南蒙古族文化涵化问题研究》,褚琼、徐黎丽的《多民族认同的变量分析――以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多民族社区为例》等文,睦史学、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角度,探讨和分析了德都蒙古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类是关于“德都蒙古”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芈一之的《青海蒙古史的几个问题》、韩官却加的《青海蒙古族研究综述》、古才仁巴力的《青海蒙古族部落的溯源与演变特征》、青格力的《17世纪中后期的卫拉特与河西走廊》、杜常顺的《清代青海的盟旗制度与蒙古族社会的衰败》等几十篇关于德都蒙古历史研究方面的论文,为德都蒙古文化遗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四类是关于“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跃进的《柴达木民间文化――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之一《德都蒙古民间传说》(2014年)等。然而这些研究仍与民俗文化研究雷同,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其内容,并没有涉及到如何保护的问题,未对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系统的思考。

梳理以上成果就会发现,该方面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居多,绝大多数研究着眼点侧重于德都蒙古文化某一文化遗产现象研究,而系统研究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现象、生存现状、保护现状及保护策略等方面的成果甚少。基于此,本研究显得紧迫而重要,其意义可以归纳为两方面的价值。

学术价值:通过对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可使蒙古族历史及文化研究的内容有所拓展,使德都蒙古族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全面性。

应用价值: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相当一部分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将会弱化,一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如何保护和传承德都蒙古文化,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对指导当地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及其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民族认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也符合国家当前有关实施文化战略部署,更为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节点的青海省增添民族文化亮点及文化旅游产业亮点。

二、“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

德都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分布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和祁连县等三个蒙古族文化生态圈。除此之外,还包括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等区域。其种类繁多,且丰富多彩。有民间文学(包括歌谣、神话、传说故事、谚语、史诗)、长调、戏剧以及美术和体育竞技(摔跤、赛马),传统医疗以及节日、婚礼等民俗事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宗教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德都蒙古人迁居青藏高原之后,承袭蒙古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而且对周边汉、藏、回、土等民族产生过一定影响。同时通过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元性文化。如,以藏文化为主流文化的青海省河南县蒙旗等。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城镇化建设,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封闭的游牧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社会正在经历着变迁,文化遗产也面临消失、濒危、变异、衰退等情况。因此,保护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德都蒙古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就以青海海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挖掘整理收效明显,建立健全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

海西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是从1986年6月开始。1988年6月至1991年10月间,文化研究人员深入基层,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文学,编辑翻译了《海西民间故事》《海西民间谚语》《海西民间歌谣》3本内部资料书,填补了海西蒙古族民间文学汉文翻译的空白,为海西州的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工作打下了基础。从2003年7月份开始,在全国启动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背景下,海西州文化部门继续有目地、有计划地在全州范围内对许多民间艺人进行采访,挖掘并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先后又出版了《青海蒙古族民间口头文学集锦》(上、下)蒙文版,《青海蒙古族民间文学研究》(蒙文版),《青海蒙古族民间艺人》《海西那达慕》(画册),《柴达木历史与文化》《瀚海友情》《青海土尔扈特蒙古人》《青海海西蒙古族风俗文化》(汉文版)等民间文化书籍。其中,2009年出版的一书,是一本全面介绍海西蒙古族风俗文化的汉文书籍,对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史资料。(以上资料来源于2014年7月2日去海西州民族文化中心访谈群众艺术馆研究员跃进教授时获取资料。)

自2008年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开展至以来,按照“不漏村镇、不漏项目、不漏种类”的工作要求,共普查登记13大类、2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56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普查,进一步摸清家底,建立数据库,完善档册管理,编制保护名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州、县四级名录体系建设和档案的建立健全工作。目前,海西州申报的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中,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部级代表作名录的有3项,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8项,代表性传承人10名;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17项。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走入学校――汗青格勒传承方式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跃与发展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传承,学校教育是“非遗”传承最为核心和带有根本性的举措。

《汗青格勒》作为海西蒙古族英雄史诗,主要以说唱的方式所表现的“活态”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主流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对英雄史诗的认知越来越少,尤其是青少年,其生活观念和欣赏观念的差异,他们对传统英雄史诗多少表现出了冷漠和无知的态度。因此,英雄史诗说唱和演唱的民间艺人普遍年龄偏高,出现年龄断层现象,急需保护和传承。

为此,海西州政府于2007年建立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中,州教育局负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进校园、进课堂。《汗青格勒》的传承就在海西州各民族学校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由老艺人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利用学生假期,走进学校授课,培B了一批又一批说唱小艺人,并在舞台上进行表演,表现了孩子们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时代文明的追求。

(三)民间艺人传授文化遗产的行为――访老艺人曲日青

民间艺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载体,尊重和保护民间艺人,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以及支持和保障民间艺人传承活动的开展,是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重视的一项工作。为此,海西州各级政府部门也非常重视,先后申请并成功审批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蒙古族文化传承人就有10个,其中1名为部级,9名为省级(见表1)。除此之外,为了及时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海西州群众艺术馆研究员跃进在对海西州民间艺人的简历及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调查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编写了《德都蒙古民间艺人》(蒙文版)一书,书中收录了已去世和年长的老艺人的资料,成为研究民间艺人及民间文化的珍贵资料。为了使现有的文化得以传承,海西州十分重视由民间艺人传授文化遗产的途径。

“孟赫嘎啦”文化节是近几年出现的为了丰富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了传承发展民间文化而创办的新的群众文化节。“孟赫嘎拉”是蒙古语,意为永不熄灭的火焰。这一节日是海西州群艺馆和柴达木报社为丰富牧民文化生活创办的一项创新活动,是以诗歌朗诵为主的文化节,并且仅限于牧民参加比赛。自2002年在都兰巴隆地区首次举办以来,已在全州各地成功举办了十一届,日益激发了海西蒙古族群众诗歌创作的热情,涌现出―批牧民民间艺人和优秀诗歌作品。文化节也从当初单―的诗歌朗诵,逐年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内容,拓展到如今的长调、说唱以及采词、拉利等不同风格的表演项目。孟赫嘎拉文化节是富裕起来的牧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已经成为草原牧民进行文化交流、继承传统、展示才能的最佳平台,尤其在挽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加强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民族文化事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十一届节孟赫嘎拉文化节与第六届蒙古族那达慕有机融合,更加凸显出节日的传承功能。

(六)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结合

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旅游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特殊的旅游资源,经适度的规划与开发,打造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进行消费,其发展潜力非常大。同时,旅游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手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通过精心打造高品质的文化旅游产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让更多游客欣赏、体验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借此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一个更为适宜的生存环境,这是现代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贡献之一。

海西州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城市化率高,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前景也较好。在采访专家跃进时也了解到海西将一些民俗文化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如祭敖包、祭火等文化遗产,成为海西乃至青海省极具有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海西州政府以建设“高原旅游名州”为奋斗目标,正在投资建设德令哈德都蒙古文化旅游产业园。它是以德都蒙古族文化为主题,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演艺、民族竞技体育、休闲、体训、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多元化、多功能大型产业园,主要由德都蒙古族文化博物馆、柴达木岩画公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那达慕和汗青格勒文化墙、蒙古族哈萨克族民俗村、德都蒙古饮食文化产业基地、非物|文化演艺厅、柏树山旅游景区等组成。用充满德都蒙古文化特色的设计,将柏树山德都蒙古族旅游文化产业园打造成集历史文化观礼、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景区。由此,体现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也能明确在其保护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

三、“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主要强调整体性、活态性遗产保护,推广文化生态的理念,彰显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及经济价值。

第一,确立生态文化保护战略目标,进一步推进“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明确重点发展区域、产业目标、重点项目、传承人培养。以此科学有序推进“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激发和增强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的自觉性,这是保护和弘扬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有效的策略之一,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途径。

第三,根据“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情况,确立遗产各区域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管理、检测及评价体系,做到保护与发展协调进行,凸显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四,创新“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及发展,推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保护珍贵的“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五,将“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纳入到国家积极推进的重大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项目中,争取国家层面的投入与保护。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16EH194)

参考文献:

[1]贾儒.《德都蒙古文化简论》[M],民族出版社,2014.

[2]余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与理性思考[J].新华文摘,2010年.

[3]刘春玲.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及当代意义[J].阴山学刊,2013.12.

[4]张玉祥.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研究[J].西部蒙古论坛,2015.1.

[5]群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依据和途径[J],群文天地,2012.9.

[6]南文渊.青海蒙古族历史发展与文化变迁[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

第4篇:内蒙古开学时间范文

【关键词】内蒙古;民间美术;教学;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75-02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由于各个民族的环境和风俗不同,在民间美术的表现上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和乡土特色。内蒙古族民间美术品种就非常的丰富,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包括绘画、雕塑、刺绣、服饰、家具器皿、戏具、玩具、编织等等[1]。内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创作都是有依据的,与民间的民俗、宗教活动是息息相关的,是伴随着民俗、宗教活动而发展的,是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民俗活动过程中为了表达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对生活的态度而创作的。所以这些创作不拘泥于形式,不会去描摹大自然,而是自由地创作,利用敏锐的观察力,大胆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从生活中创造新的绘画样式,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对于民族高校美术教育来讲,蒙古族有着丰富的民间美术财富,在高校教学中培养出民间美术人才有很大的优越性。所以,高校美术教育不但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还肩负着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

一、发掘与推进内蒙古民间美术在民族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1.发掘内蒙古民间美术的主观性与自由性。现代的民间美术面临着灭绝与失传的危机,发掘与推进内蒙古族民间美术对于提升民族文化认识非常的重要。由于现代高校美术院校的学生都是通过全国美术联考考上的,受高考模式的影响,学生死记硬背作品,缺少观察力和表现力,作品缺少个性。同时,改革开放后艺术变得多元化,现代教育模式仍然是以西方教学模式为主,学生过于注重造型与写实的能力,注重技巧的练习,盲目地创新,用观念与新奇的技法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导致其作品只注重画面的形式感,而缺少了民族性与个性。所以,在教学中将艺术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特别是对传统民间美术课程的重视,是美院教学的重中之重。

我校美术教育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蒙古族,从小生活在蒙古大草原,对本民族有着特殊的情结,通过不断挖掘和推进蒙古民间美术,可以让学生真正地感受生活,感受民俗艺术。美术创作力的培养大多来源于民间,民间美术可以说是所有艺术的来源,民间艺术家们不但有娴熟的技艺,还有民族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支撑,他们的作品真实自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点是值得美院的学生学习的。《周易》亦云:“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道为万物之母,道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民间艺术家的作品所表现的最高境界正是我们说的“道”,道法自然。通过民间美术的主观性与自由性的启发,激发了学生想象力,提高了美术作品的创造力。

2.推进内蒙古民间美术的传承性。内蒙古民间美术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有非常大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内蒙古族的刺绣、雕刻、版画、服饰等工艺非常的精湛,可以说是内蒙古人智慧的结晶。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地也接触了一些,蒙古民间美术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为他们的美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有些内蒙古族学生从小学习了一些民间工艺,如蒙古的刺绣和蒙古图案等,他们将现代的工艺技术与民间艺术相结合,创作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他们将蒙古族的图案制作在工艺品、壁毯、服饰、烟荷包、鼻烟壶褡裢、碗袋等上面,大力发扬了内蒙古民间美术的传承性,使内蒙古民间美术的传承得以创新。

二、内蒙古族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

1.开设民间美术课程。现在多数的民族高校美术教学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少将民间美术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进行普及。在高校开设民间美术课程是重中之重,就内蒙古民间美术来讲,它不单单是一种美术形式,还承载着太多的蒙古族文化内涵。现在的很多高校似乎已经意识到了内蒙古民间美术的重要性,也一直在努力研究,所以民间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灵活教学方式是值得提倡的。

2.加强高校教师的培训。内蒙古民间美术中的各种技艺制作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教师的培训也很重要。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民族民俗、宗教学有着更深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地传授给学生。教师向有成就的民间艺人请教学习,创作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通过总结分析,整理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案,在此期间学校要提供专门的工作室,准备相应的材料,教师和学生齐动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内蒙古民间美术的学习中去。

3.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现代的民族高校美术教育实践的机会非常的少,学生没有动手能力,导致了教学与实践的脱节。校外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近距离观看艺人的绘画与创作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学到技法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绘画创造与审美能力;开展校外写生基地,例如内蒙古通辽市是版画之乡,内蒙古民族大学版画专业的学生已经开始去版画的基地观摩学习,感受草原文化的同时,向版画家们学习版画,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加强了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同时,民间美术大多数都是以师徒或父子关系等传承的,为了更好地教学,我们要提升民间艺人的地位,可以邀请他们来美术学院任教,艺人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们所创作的作品都是有一定的依据的,有画诀、绣诀等等。这些都是艺人们总结出来,以传给后人的。画诀对民间美术中的色彩、造型、构图等都有了很好的归纳,和我们平时教学中的绘画理论知识基本相似,民间艺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3]。

三、内蒙古民间美术在民族高校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内蒙古民间美术具有实用性与装饰性两大特点,不管是绘画、雕塑、平面设计、包装设计、艺术品设计等,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保留传统民间美术的特点、挖掘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的同时,融入新的技法、新的风格、新的感受,创作出全新的具有本地域风俗的作品。挖掘民间美术的内在美,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情怀以及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对民间美术的传承可以起到直接的作用,这在美术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目前在内蒙古民族大学,有个别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比如制作时尚的民族服饰、首饰、装饰性民族绘画、小浮雕等,并且在上学期间有了自己的创意小店,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留学生和教师的光顾,将经济利益与自己的作品相挂钩,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起到了民间美术的传播与交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自己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内蒙古民间美术教育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专业技巧,还能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随着内蒙古民间美术在高美术校教学中地位的提升,内蒙古民间美术的传承也会得到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阿木尔巴图.蒙古族民间美术[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第5篇:内蒙古开学时间范文

中国政协新闻网2013年2月5日报道了这样一条题目为“重视蒙古语言文字学习使用”的消息。消息称:针对近年来蒙古族学生不会说蒙语、不学习蒙文的现象越来越多,蒙古族学生接受蒙语授课人数逐年减少的现状,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刘剑夔呼吁,要高度重视蒙古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刘剑夔认为,蒙古语言文字是蒙古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蒙古族孩子不说蒙语、不学蒙文,就不利于蒙古族灿烂历史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要求:以蒙古语授课为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重点学习蒙古语言文字,兼学汉语和外语。内蒙古地区实行的“蒙—汉”双语教学既是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的特殊类型,是民族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又是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当前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还是制约内蒙古民族教育质量的瓶颈。科左中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与黑吉辽接壤,蒙古族人口占到总人口数的70%以上。但是,蒙古族学生却呈逐年减少趋势,这虽与人口出生率降低和学校布局调整有关,但更主要的是:蒙古族学生不愿意学习蒙古语文。笔者曾经就本校七年级学生做过一项调查。有30%的学生认为学习蒙语文比较困难,不感兴趣;45%的学生认为,学习蒙语文没用或者用处小。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相对来说更愿意学习汉语,说汉语。之所以学校蒙古语文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家庭环境。大多数学生来自全旗农村牧区,其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与其交流只限于口语程度,书面语使用较少,造成学生学以不能致用。

2.网络、媒体、手机、新闻等一些传媒介质,几乎全部使用汉语,学生走出校门接触蒙古语文的机会太少,更别说应用;大学毕业后,应聘工作岗位使用的几乎都是汉语,所以学习蒙古语之后就业难是主要一个原因。

3.旗内蒙授学校多为寄宿制学校,学生一般两周回家一次或者更长时间,包括外出购物等,学校周边环境多为汉语,使用蒙古语语言环境场合少。

4.民族杂居,蒙古族生活习惯汉化严重。学生觉得除语言外,其他穿着、饮食等距离本民族越来越遥远。

5.地区特点。语言交流的时候,使用纯蒙语的较少,蒙汉语混用的较多,导致使用蒙古语的越来越少。

二、策略研究

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策略提高学生学习蒙古语文的兴趣和质量。

1.提高教学质量。开设地区课程,研发校本课程,把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按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水平体系化地编排到校本课程中,作为必修课,通过学习、了解蒙古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增强其民族荣誉感、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其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觉性。

2.注重特长培养。学校应积极开展蒙古族艺术教学工作,将蒙古族音乐、器乐、舞蹈、歌曲、书法等艺术传承发扬光大,促进语言文字学习。在马头琴、四胡等方面注重民族文化的吸纳和传承,以培养特长生为目标,为上级学校输送特色人才。

3.开展家校互动。要切实贯彻民族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从政府层面更加重视蒙古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以政策和法律的手段推动蒙古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蒙古族群众及其子女学习和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大力提倡蒙古族家庭学习和使用蒙古语言文字,使蒙古族学生从小就受到蒙古族语言氛围的熏陶。

4.落实实践活动。在关注社区蒙古文化活动的同时,积极且经常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一是与蒙医院建立联谊关系,把蒙医蒙药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把蒙医院作为教育基地,通过参观学习,了解蒙医文化;二是分期分批组织学生或集体或自发,到旗内孝庄园区参观,领略民族文化精髓,树立开发旅游资源、宣传民族文化的意识。并对蒙古族服饰、蒙古族传统特色饮食等蒙古族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三是鼓励学生参观一年一度“那达慕”、“赛马节”,身临其境感受民族气息。可以写游记,拍照,办板报,用以交流心得体会;四是通过文化馆的支持,收集整理当地民歌原创歌曲,可以组织学生结合现代生活进行改编和创新,丰富民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5.提高双语教师素质。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规范化工作条例的要求,鼓励教师说标准蒙语,写规范蒙古语言文字,积极参与校本研究,整合各类资源,做好民族教育工作,坚持科研兴教。

6.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虽然在汉文化的大背景下,学习汉语很容易,但是作为蒙古族学生,有为本民族传承语言和文化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蒙古族学生只要能学好蒙古语,同时能流利地使用汉语,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一两门外语,就一定可以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成为佼佼者。在一定的时间里,两种语言的学习会产生交叉影响,但是只要坚持双语的练习和使用,蒙语与汉语的冲击就会慢慢减弱以致在两种文化的交融中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第6篇:内蒙古开学时间范文

现年四十六岁的额勒贝格道尔吉是蒙古国内知名度甚高的演说家和媒体人,曾被蒙古记者协会授予“媒体自由之星”称号。他还是资深政治家,曾三次当选议员,两次担任蒙古总理。如今,额勒贝格道尔吉更上一层楼,在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中,成功登上了蒙古国家元首的宝座。

牧人之子,事业之路从媒体开始

1963年初春,一望无垠的蒙古大草原依然是银装素裹,千里冰封。3月30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从一座蒙古包中传出――地处蒙古国西部科布多省的一个牧人家庭喜添新丁,父母给家中这个最小的儿子取名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

额勒贝格道尔吉兄妹八人,他排行老幺。额勒贝格道尔吉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深得父母和哥姐喜爱,他也比哥哥姐姐们得到了更多的读书学习的机会。十七岁那年,他随同父母举家搬到了离首都乌兰巴托不远的额尔登特市,并在额尔登特的市立高中继续学业,直到1981年毕业。额勒贝格道尔吉青年时代就颇有理想和抱负,不愿像自己的先辈们一样,与牛羊为伴,在大草原上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他立志要走出家门,干出一番事业来。

高中毕业后,额勒贝格道尔吉在额尔登特的采矿场做了一年工人,次年被征召进入军队服义务兵役。服役期间,额勒贝格道尔吉没有虚度年华,除了完成日常的训练、值勤任务之外,他把所有的自由支配时间都花在看书学习上。这位爱好文学的小兵还喜欢投稿,多次在军队报纸《红星报》上发表诗歌。勤奋与才华让他很快从众多普通士兵中脱颖而出,只在军队里生活了一年,就争取到了前往苏联利沃夫军事政治学院(位于乌克兰境内)留学的机会,并获得军事新闻学专业学士学位,这也为他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8年从乌克兰回国以后,额勒贝格道尔吉“专业对口”,在军方报纸《红星报》从事记者工作,还兼任军队文学社主任。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额勒贝格道尔吉创办了蒙古国的首家民营报纸《民主报》,并担任该报总编辑。1994年,额勒贝格道尔吉又参与创建了蒙古国第一家民营电视台――老鹰电视台(EagleTV)。这个电视台原先由蒙古广播公司(MBC)经营,后来则由老鹰广播公司拥有,由来自美国的一个非营利组织和蒙古媒体集团(MMC)共同经营。

由于额勒贝格道尔吉在创建和争取媒体自由上的努力,2000年蒙古记者协会授予他“媒体自由之星”称号。

投身政坛,两任总理已露锋芒

额勒贝格道尔吉虽然最初只是一个媒体从业者,但他对政治事务却始终怀有浓厚的兴趣,并一路打拼,最终跻身国家政要行列。

在蒙古政坛,额勒贝格道尔吉的政治立场以拥护民主、自由意志闻名,而他自己也以和平民主运动的发起人自居。

20世纪80年代,额勒贝格道尔吉在苏联留学期间,正值戈尔巴乔夫倡导“改革与新思维”,他开始接触到“开放性” 以及言论自由、经济自由等概念。回到蒙古后,他与其他有相同兴趣的人会面,试图将他从国外带回的理念散布给大众,为此,他受到蒙古人民革命党官方的压制,而且雇主威胁要开除他,但额勒贝格道尔吉并未中途退缩。

1989年12月10日早晨,蒙古第一次公开的拥护民主游行在乌兰巴托举行,额勒贝格道尔吉正式宣布蒙古民主联盟成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该联盟多次组织集会游行、绝食罢工,教师与劳工也展开了罢工潮。无论是在首都还是乡间,民主运动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最终,执政的蒙古人民革命党政治局开始与民主运动领导人进行谈判。1990年年初,当时的部长会议主席(总理)姜巴・巴特蒙赫决定解散蒙古人民革命党政治局并且辞职,蒙古首次举行多党选举,额勒贝格道尔吉当选为议员。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蒙古新宪法的起草,将人权、民主以及自由市场的理念引入了蒙古。该宪法于1992年2月12日颁布。

1998年4月23日,三十五岁的额勒贝格道尔吉成为蒙古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理。上任后,他致力于推行政治、经济以及政府体制和许多社会议题的改革,并推行开放的外交政策。谁知道好景不长,额勒贝格道尔吉在总理位置上刚刚坐了三个月,就因为银行合并引发了政治危机,并最终威胁到他的地位。当年12月9日,他被议会免去总理职务。

政坛初次受挫后,额勒贝格道尔吉被迫暂时中断政治生涯,远渡重洋,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哈佛大学就读,并在2002年获得哈佛大学约翰・肯尼迪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在哈佛求学的岁月里,额勒贝格道尔吉系统地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思想,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将使蒙古国的民主发展成绩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和尊重。”他于2000年成立了蒙古自由中心――一个以提倡人权、言论自由和教育自由为目标的非政府组织。他还经常发表演讲,对国际安全的新挑战以及经济的自由和成长等问题发言。额勒贝格道尔吉口才甚佳,他的演讲富有号召力,很受听众欢迎。

与此同时,额勒贝格道尔吉还积极参与党派活动。2000年,由蒙古国家、蒙古社会等政党合并创建了蒙古,额勒贝格道尔吉即为该党领导人之一。时隔不久,他便如愿东山再起。在2004年6月27日至7月17日的蒙古国家议会选举中,作为祖国民主联盟的一个组成部分赢得了百分之四十四点七的选票和议会中七十六个席位中的三十五席,其领袖额勒贝格道尔吉于同年8月第二次出任蒙古国总理,直到2006年1月13日被迫辞职。在此期间,他着力推动反腐败和扶贫,还启动了“绿墙”环保项目,在蒙古国戈壁和沙漠地区植树,以减少源自蒙古国的亚洲沙尘暴的强度。在额勒贝格道尔吉两次出任总理的任期内,他还促成了保障新闻自由以及公共集会的立法。之前由政府经营的报纸、电视台以及广播电台等大多被转为由独立的民营公司经营,政府的掌控越来越少。

在外国媒体眼中,额勒贝格道尔吉还被认为是一位“亲西方”的蒙古政要。原因不仅在于他复杂的“西学”渊源,还在于他担任政府总理时的外交政策和表现。在其执掌蒙古内阁期间,额勒贝格道尔吉曾迎合美、英需要,向伊拉克和科索沃派兵。2005年,时任总理的额勒贝格道尔吉接待了蒙古历史上首次访问该国的美国总统布什。他在会见布什时表示:“我们是同学。”(布什也曾获得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只是时间比额勒贝格道尔吉早几年。)在会谈后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宣称,将建立“基于共同民主价值观和战略利益的全面伙伴关系”。此外,额勒贝格道尔吉还倡导在蒙古国的大学和中学里义务教授英语而非俄语,还主张让西方企业开采蒙古国的矿藏。

两强相争,承诺反腐赢得大选

自走上从政道路之后,额勒贝格道尔吉的经历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这种变化和起伏从2006年以来表现得更加明显。当年1月,额勒贝格道尔吉失去总理职位,三个月后,他便在蒙古党首选举中获胜。当时,共有四位候选人参选,经过两轮投票,额勒贝格道尔吉最终当选该党主席。

不过,额勒贝格道尔吉及其领导的蒙古却在2008年7月的蒙古议会选举中再遭挫折。当时,在议会大选失利后宣布投票存在舞弊行为。随后,大批的支持者走上街头示威、抗议,一场伏特加酒“点燃”的骚乱出现在人民革命党总部大楼门前,并随之席卷首都乌兰巴托,最终造成五人死亡,三百多人受伤,人民革命党的办公楼也被放火焚烧,成为该国自苏联解体之后发生的最严重的政治暴力事件。

骚乱事件发生后,额勒贝格道尔吉被指控为幕后操纵者,被迫于同年8月28日辞去了主席的职务。8月30日,蒙古国家委员会选出诺・阿勒坦呼雅格作为新的主席。

光阴似箭。转眼工夫,蒙古国又进入了2009年的总统换届之年。蒙古国是议会制国家,总统是国家元首兼武装力量总司令,任期四年,可连任一届。

凭借其威望和影响,额勒贝格道尔吉被推举为蒙古总统候选人。

在这次选战中,额勒贝格道尔吉的竞争对手是人民革命党候选人、在任总统恩赫巴亚尔。自1997年6月之后,恩赫巴亚尔长期担任蒙古人民革命党主席。作为蒙古最大政党的领导人,恩赫巴亚尔于2005年6月当选蒙古国总统,一直是蒙古政坛的关键人物之一。恩赫巴亚尔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是第一个将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翻译成蒙古语的蒙古人。鉴于额勒贝格道尔吉的学历背景,有媒体将恩、额二人的竞争戏称为“翻译家与哈佛生的‘对决’”。

5月24日,大选投票开始举行。这是蒙古国自1992年实行议会制以来的第五次总统选举。为了防止今年的大选再次引发动荡,在选举临近之时,政府就下令禁止在大选当日卖酒以及举办大型公共体育和文化活动。此外,还邀请了来自十一个国家的五十名国际观察员监督各个投票站,两党的代表也在周围监督,以确保投票顺利进行。新的投票工具如“特制选票”也被运用到这次选举中来。

令人欣慰的是,蒙古总统大选上演了和平民主的一幕,让经历了2008年“七月骚乱”的人们舒了一口气。统计结果显示,“哈佛生”额勒贝格道尔吉以微弱优势战胜了“翻译家”恩赫巴亚尔,前者得票比后者仅仅高四点二万票。结果揭晓的当天,人民革命党主席、国家总理巴亚尔和现任总统恩赫巴亚尔共同召开电视新闻会,承认接受选举结果,并向对手额勒贝格道尔吉表示祝贺。

政治分析人士认为,民心思变、希望发展是额勒贝格道尔吉能够最终胜出的主要原因。蒙古国近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百分之八十的财富集中在百分之十的人手中。该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大多数采矿权却被少数人掌控。尽管蒙古政府正极力收回大型矿产项目的一定股份,但阻力巨大,过程艰难。此外,政府机构和腐败现象严重,而当局未能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

额勒贝格道尔吉迎合了民众渴望变革及摆脱经济困境这一心态,在竞选纲领中明确提出建立公正社会、政府施政为民、铲除腐败、建立公正的司法体制、增加对牧区的政策扶持等主张。他还承诺提高政府对儿童的补助金,向每位公民发放矿产开发福利,使人民真正成为矿产资源的主人。这些主张赢得了多数选民的拥护,民众相信额勒贝格道尔吉能够兑现承诺,因为他本人与腐败绝缘。

其次,去年议会选举引发的骚乱对恩赫巴亚尔竞选总统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恩赫巴亚尔事后被指责处理当时的骚乱不力,未能“缓解冲突,反而激化了矛盾”。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民众希望平衡政坛上的政治力量。由于人民革命党在2008年的议会选举中获胜,而和其他小党在政坛缺少发言权,成为“弱势群体”。额勒贝格道尔吉在竞选中采取了有效策略,联合了除蒙古人民革命党以外的其他政党,特别是得到了在议会中拥有议席的公民意志党和绿党的支持。他提出使蒙古国成为“公民自由、政体开放、外交友好” 的国家,争取到了众多年轻选民的支持。

第7篇:内蒙古开学时间范文

关键词:黑龙江林区;蒙古栎树种;选种;田间管理;养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蒙古栎是我国东北地区典型的乡土树种,是天然林中具有树种优势和数量优势的树种,蒙古栎经常在林业工作的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生态林建设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是东北林业管理、技术工作的主要树种。蒙古栎在兴安岭、张广才岭、三江平原上都有广泛的分布,比较适应黑龙江的土壤类型和气候特点,成为黑龙江林业资源大面积、高质量提升的重要种质基础。蒙古栎木材材质坚硬,纹理华丽,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和耐水性,是不可多得的优质木材品种。由于历史的原因蒙古栎天然林资源长期受到超负荷开发,导致蒙古栎的种群数量和质量双双呈现下滑的趋向,这使得本来在黑龙江境内常见的树种变为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黑龙江林业部门应该看到蒙古栎资源的现状,用人工繁育的办法制止蒙古栎资源走向枯竭的趋势。做好黑龙江林区蒙古栎树种的繁育和养护工作应该在科学了解和深入分析蒙古栎生活习性的基础上,在加强蒙古栎人工林整地、蒙古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繁育工作的技术环节的前提下,进一步做好蒙古栎人工林病虫害防治和养护的技术工作,以技术的手段提高黑龙江林区蒙古栎人工林的繁育和养护工作质量,并达到林业整体工作技术普及、管理加强的效果。

1蒙古栎育苗地整地的技术要点

蒙古栎育苗地的选择应该以适于萌芽和幼苗生长的环境为主,一般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微酸性土壤、排水性能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宜,土层的厚度应该保证在50cm以上。蒙古栎育苗地的整地时间应选择在9月中旬,采用深翻的办法,挑拣出石块和草根。育苗地在翻地过程中应该以4kg/667m2的标准施用Fe2SO4,进行地下害虫的防治。春播耙地使以1500kg/667m2的标准施入有机肥料。蒙古栎育苗床的高度在20cm左右为佳,苗床的宽幅控制在1.1m左右。

2蒙古栎育苗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2.1蒙古栎采种母树的选择

蒙古栎采种的母树应该选择进入结种盛期的树木为主,母树的密郁程度高、树干通直、树体挺拔,尤其应该注意统一采种区域内应保持母树林龄一致,此外还应选择无病虫害的林分作为蒙古栎采种的林分。

2.2蒙古栎采种的时机

一般在每年九月中旬待蒙古栎种子完全成熟时进行人工采种,采用振击树干的办法使种子脱落,以便在地面收集,收集时应该取出有虫眼和发育不良的种子。

2.3蒙古栎种子的调制

蒙古栎种子有三种贮藏方式,一是室内沙藏法,二是室内窖藏法,还有一种是流水贮藏法,用这些方法可以是蒙古栎种子得到良好的休眠,以利翌年播种。

3蒙古栎的播种

3.1蒙古栎种子的催芽

调制好的蒙古栎种子在室内以1:3的比例掺入河沙进行混沙法催芽,混合的傻子一般保证每周翻动一次,在播种前7d将种子筛出,在阳光下翻晒,当蒙古栎种子裂嘴达30%以上时就可进行播种。注意催芽的种子必须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3.2蒙古栎的播种要点

首先,黑龙江林区蒙古栎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4月中旬~5月上旬,进行春季播种。其次,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点播三种,播种前应对苗床浇足底水。最后,蒙古栎播种量的控制,采用撒播和条播的方式,播种量以130~200kg/667m2为佳;采用点播的方式,播种量以100~130kg/667m2为适宜。

4蒙古栎幼苗的田间管理

4.1蒙古栎幼苗的浇水

蒙古栎苗床灌水在保持地表下1cm处土壤湿润即可,不是特别干旱的不必天天灌水,苗木出土前不必浇水,防止土壤板结,造成顶土困难或种子腐烂而失败。

4.2蒙古栎幼苗的切根

播种后15~20d出苗,当真叶出土4片时,切断主根,留主根长6cm,可促进须根生长,切根后应将土压实并浇水。

4.3蒙古栎幼苗的间苗

在苗高进入高生长速生期定苗,间去病苗、弱苗,疏开过密苗,同时补植缺苗断条之处,定苗密度的60~80株/m2。

4.4蒙古栎幼的松土和除草

按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及时对影响蒙古栎苗木生长的杂草,保持床面无杂草,除草结合松土,松土深度2~8cm,以利苗木的正常生长。

5蒙古栎人工林养护的要点

5.1蒙古栎林木的养护

蒙古栎属于短日照乔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的要求不太严格,晚春和夏季过强的光照不利于蒙古栎林木的生长发育,反而容易引起蒙古栎林木的萎蔫和发生病毒病。养护工作应该围绕防晒和灌溉进行,在蒙古栎幼树时期有条件的地域可以对幼树进行遮阴,加强蒙古栎人工林的灌溉和施肥工作,根据树木和杂草的生长情况及时开展除草和割灌等工作,以利于蒙古栎林木正常生长。

5.2蒙古栎病虫害的防治

栗实象鼻虫是蒙古栎人工林最典型的害虫,对栗实象鼻虫的防治应该贯穿于蒙古栎繁育的全过程。在种子的采集和调制阶段,应该将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用溴化钾和二氧化碳进行熏蒸,杀死栗实象鼻虫幼虫。在栗实象鼻虫成虫盛发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在栗实象鼻虫幼虫未爬出栎实前,在采集蒙古栎种子的时候应清除染病的种子,防止栗实象鼻虫幼虫的交叉传播。

参考文献:

[1]孙治国,徐庆新,尹忠山,张文才,邢雷,王继志,陈晓波,田俊德.蒙古栎数量化综合选优方法及标准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02(02)

[2]朴英华,黄晓山.优质蒙古栎最佳栽植密度──从密度试验18年后看系统配置的效果[J].林业科技.1998(02)

[3]张伟,崔崧.不同经营方式下蒙古栎次生林种群数量特征的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06)

第8篇:内蒙古开学时间范文

从那年开始,一场涉及数十万牧民的生态大移民开始了,那是内蒙古最为艰苦的时光,草原上挤满了因国企破产而失去工作的工人和因生态移民而失去牧场的牧民。如今,6年过去了,阵痛似乎已经结束,封闭多年的草原终于恢复绿色,从北京到锡林郭勒草原600多公里的高速路两边绿意融融,再不是6年前领导人北行时看到的连片沙丘。

内蒙古似乎也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光,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连续6年位居中国第一。在当地学者和官员们的高谈阔论里,甚至有了“世界发展看中国,中国发展看内蒙”的豪迈说法。油井、矿山、烟囱取代草原上往日成群的牛羊,成为新的风景。

这一连串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源自能源,尤其来自煤炭,截至2007年底,内蒙古探明的煤炭蕴含量已经超过山西,位居中国第一,开采量也已逼近山西。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内蒙古将会取代山西,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继续前进的最大能源基地。

但是,几十年的煤炭开采给山西带来的并不仅仅是财富,还有矿难频发、水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难以治愈的社会顽疾。处在大规模能源开采门槛上的内蒙,将会是下一个山西吗?还是走出一条真正的环境友好型能源开采之路,让能源不仅为整个国家做贡献,更让生活在这片118万平方公里草原上的民众分享红利,迎来真正的美好时光?

煤炭拯救内蒙古

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从那时起,媒体便开始了连篇累牍关于“内蒙古现象”的报道。虽然GDP的考核已开始淡化,但对于一个身处中国北方边陲的自治区来说,能够连续6年经济增长速度排名全国第一,人均GDP排名前10,这些都算得上是了不起的成就。

可在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学力的眼中,这些并没有太多值得骄傲的。“内蒙的经济增长能够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靠的主要还是投资拉动,能源开采、重化工业占据了极大比重,到2005年时,已经接近70%。”孙学力说,关于“内蒙古现象”经济学界已经提了好几年,尤其是去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时候,区里也有人提出要做专门的项目研究,可是后来自治区主席储波并不是很赞同这样的提法。

进入新世纪以来,支撑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20多年的东北、华北能矿省区和城市相继进入了资源枯竭期,但是,高能耗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甚至愈演愈烈。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内蒙古自然而然成为承接资源驱动型产业转移的理想地。

虽然一直到2007年,官方才正式宣布,内蒙古煤炭储量超过山西,跃居中国第一,但是内蒙古资源丰富,素有“南粮北牧,东林西铁,遍地是煤”之说。在地质界,广袤的内蒙古草原下埋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早就是常识,内蒙古的煤炭资源占全国的1/4。

“以前不开采,一是因为能源不值钱,地方政府没有热情开采,二是国家保护,脆弱的内蒙古草原是华北乃至整个国家的生态屏障,这谁都很清楚。”孙学力说,不到万不得已,内蒙古的能源开采是不会大规模启动的。

王秀顺在山西经营煤炭多年,如今已在内蒙古开始了新的能源生意。“以前没有多少人来内蒙古挖煤,是因为山西的好煤太多了,产大于销,我们那个时候总是要背着礼品到处求人买煤。”可现在不一样了,能源需求剧烈增长,价格高涨。

更大的原因还在于,高耗能的生活方式已经不知不觉在整个社会蔓延开来,“想想看,如今,民用电已经超过了工业用电,中国这么多人,这是很惊人的事情。”王秀顺举了一个让他一直记忆深刻的例子:1980年代末有一次去武汉开会,东湖边上到处都是铺着凉席睡觉的人,可是这两年夏天再去武汉,东湖边上一个席地而睡的人都没有了,家家户户都开着空调在家睡觉了。

如今,内蒙古大量尚待开采的煤炭早已成了最紧俏的商品,从2000年前后开始,仅仅用了不到5年时间,全区的煤炭资源就已经被大大小小的能源企业跑马圈地,分割完毕。

“内蒙古现象”的标杆意义

因为煤炭,内蒙古总是不可避免地要被拿来跟山西比较。但如今,统购统销的管制模式已不复存在,世界能源市场和国内垄断巨头竞争格局早就不同以往。比较两地煤炭工业的不同,王秀顺说,山西的煤主要是外运至沿海地区,可是内蒙做不到,一是因为内蒙新开的煤大都是褐煤,含水量大,不易于长途运输,二则运输也不便,从内蒙古到秦皇岛码头,最近也要1100多公里,而山西大同到秦皇岛只需600多公里,运输的成本增加近一倍。

自治区政府一直着力培育的也正是推动优势资源的“就地转化”,拉长初级产品产业链,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从煤到电、到煤+电+重化工的转变,几乎所有的能源产业链的延伸都在尽力做,这一点是内蒙迥然不同于山西的地方。

至于矿难问题,王秀顺则说,这个根本不用担心,虽然在第一轮的跑马圈地中,依然是小煤矿超过了大型煤矿占据的份额,但是内蒙古的煤田大都是浅层煤,露天开采,不像山西煤那样需要打深洞开采,所以也不可能像山西那样频繁爆发矿难,比如胜利煤田,36年了,居然能做到零死亡,就是这个原因。

可以说,单从经济角度而言,内蒙古开始探索一条“资源富集区的成功开发道路”,这条道路的意义,将为中国广袤而蕴藏着巨大资源的西部地区提供一个标杆。近年来,随着内蒙古经济的崛起,内蒙古模式也正在成为西北诸省学习的对象,内蒙古耀眼的经济成就让西部看到了摆脱长期资源开发的困境、后来居上的可能。

但是,能源开采因其利益关系复杂,是一个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尤其是与能源地原住民利益纠纷的产业,也因此,民族问题会是一个极大的制约。内蒙之后是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资源同样丰富的西北诸省,内蒙古能够先行一步,孙学力认为,一在于内蒙天然的区位优势,二则在于内蒙古不存在较大的民族问题。“从建国以来,内蒙几乎就没有民族问题,只有经济问题。”孙学力说,这是一个优势,也是得以迅速开发的一个前提。

水从哪里来?

但是耀眼的经济数字并不能掩盖内蒙古面临的诸多问题,即使在自治区内部,对于目前的发展模式一直存在诸多争议,自治区制订“十一五”规划的时候,在学界与官员之间就有过一次激烈的争论。“当时最大的争议在于锡林郭勒盟的定位。”孙学力说。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中部,北京正上方,20多万平方公里的草场是华北平原最大的生态屏障。在内蒙古的区划里,有着东蒙和西蒙之别,东四盟包括呼伦贝尔、通辽、赤峰和兴安盟,因其丰富的煤炭资源一直以来都是被列为能源化工基地,单单一个呼伦贝尔,煤炭储量就超过了东三省的总和,但是更加广袤的锡林郭勒草原比东四盟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还要巨大,却因其生态屏障的地位,始终未被列入能源化工基地之列,工业开发非常缓慢。

内蒙古自治区在制订“十一五”规划时,锡盟政府极希望将其也划入能源化工基地之列,虽然遭到不少学者的反对,但最终公布的规划还是将传统的东四盟变成了东五盟,锡林郭勒也被列为能源化工基地,确定了工业立盟的指导思想。

“我是反对工业立盟的。”孙学力说,虽说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谁都挡不住,但是,我希望我们这些反对的意见至少能延缓一下这个进程,尤其是对锡林郭勒来说,现在就大规模开发,有些早了。

另外一个争议在于呼伦贝尔,这是中国最大的一片天然草场,也是内蒙古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占内蒙古自治区地表水资源量的73%,因为煤电工业需要大量用水,所以,呼伦贝尔也就成了巨型煤电项目最好的选择地。

8月30日,呼伦贝尔360万千瓦煤电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在开工仪式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说,呼伦贝尔360万千瓦煤电基地项目是在一个地市一次开工规模最大的煤电项目群,是我国大型煤电基地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呼伦贝尔煤电基地建设最大的功能是将为东三省,特别是为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电力供应。但是另一面,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河流不断干涸。今年4月份,被誉为“天下第一曲水”的银练――莫日格勒河全面断流。未来如此巨型的煤电项目将会带给日益干旱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怎样的后果?

对于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当地政府而言,如此热衷能源项目的建设,似乎没有太多可以指责之处,依靠能源已经发展多年的鄂尔多斯就是最好的范本。过去的6年,内蒙古经济能够高速发展,最大的支撑是位于内蒙东部的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这个金三角地带。

其中,尤以鄂尔多斯最为耀眼,煤炭预测总储量7630亿吨,已探明储量1496亿吨,占全国的1/6,天然气探明储量8000多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3。正是以能源为依托,鄂尔多斯短短10年间就从一个贫穷的沙漠小城,而一跃成为内蒙古最耀眼的明星城市,人均GDP甚至超过了北京市,以至于有了“世界发展看中国,中国发展看内蒙,内蒙发展看鄂尔多斯”的说法。

有了足够的财政实力,鄂尔多斯不仅每年能花巨资从黄河买来水资源,还在用完了老城区的地下水之后,又在靠近成吉思汗陵的水草丰美的地方花费20多亿修建了新城区,把整个城市都搬了家。

如果说“金三角”代表的是内蒙古过去的6年,那么被誉为银三角的呼伦贝尔、赤峰和通辽则被寄望于未来。但是,复制鄂尔多斯的成功却并不那么容易,最大的瓶颈在于水资源的匮乏,除了呼伦贝尔既有水又有煤之外,其他几个盟市却各有各的不足。

2008年8月,记者在锡林郭勒采访时,沿途的草原都已经被铁丝网圈了起来,树起了神华、华润等各大能源巨头的招牌,却并没有像呼伦贝尔、鄂尔多斯那样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锡林郭勒根本没有足够的水资源来支撑工业发展。

根据全国第二次水资源评价资料,锡林郭勒每年实际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9.68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3.98亿立方米,其中实际可提供的有效水量仅为3.1亿立方米。早在2004年,国家发改委就已经下文明确规定,发展工业禁止取用地下水,而对于锡林郭勒来说,2007年全盟用水总量已经接近3亿立方米,这也就意味着锡林郭勒根本没有更多水资源来供应新建的能源项目。

草原的未来

鄂尔多斯、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这三座分别位于内蒙古西、东、中部的典型能源城市,要么已经因为大规模煤炭开采而水源枯竭,城市搬迁,要么刚刚开始庞大的煤电项目建设,要么正苦于水资源的匮乏而无法开发,所有的争论和迁移,都逐水而起。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安介生教授在考察了清代内蒙古各部水文状况后指出,河流、湖泊、井泉等水文资源是维系游牧民族在蒙古高原上生存繁衍的“生命线”,如果科学技术的进步,不能够为保护以及更有效率地利用宝贵的自然资源服务,反而变相纵容人类加快对水资源的“巧取豪夺”和过度滥用,那么可以预见,水资源枯竭与水域逐渐消失之时,在蒙古高原乃至更广大的地区就没有了人类的存身之处。

对于内蒙古草原来说,最近的30年时间,其实已经走过了一个轮回,从濒临毁灭到起死回生。草原研究者都把1980年代仿照农耕区所进行的草场承包制看成是农耕文明对草原的第一次制度性大破坏,也正是草场承包制导致了大量农区人口涌入,过度开垦和放牧随之而来。

蒋高明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在中科院设在锡林郭勒的草原观测站上整整观测了8年草原,后来实行的生态移民政策,很大程度上跟他们的研究有关系。那个时候,他一直提倡以自然力恢复自然,简单地说,就是将人畜全都从草原上撤出来。

因为2002年3月那场席卷大半个中国的沙尘暴,中央政府对他们的建议给予了最大的支持。“支持得甚至有点过头了。”蒋高明说,原本他的建议是定期封闭草原,而不是彻底封闭,每年应该给牧民们一定的时间回去放牧,一是因为牧民需要生存,二则因为草原是个动态的生态系统,也需要一定的动物活动。

可是,后来内蒙古各地展开“围封转移”大行动,把牧民迁出草原,让他们在城区周围圈养奶牛,大量建设“奶牛村”,既恢复了草原,又创造了新的产业链,还为以后的草原开发利用清除了政策障碍,可谓一举多得,“地方政府尝到甜头以后,迁移牧民,建设奶牛村便大规模地推广开来。”蒋高明说,直到现在,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虽然奶牛村的模式没能根本解决牧民失去草场以后的生活问题。

依靠中央政府的强制力,仅仅一个生态移民,就挽救了被农耕生产方式破坏到濒临毁灭的草原。“8年前,老外都说我们恢复不了已经沙化的内蒙古草原了,可是把人畜撤出来,我们就做到了。”对于这场至今还在进行着的生态大移民,蒋高明总体认为还是成功的,虽然是以牺牲部分牧民利益为代价的。

但是,新一轮的工业文明开发将会给草原带来怎样的后果,蒋高明说,他心里也没底。

游牧文明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了,草原必须转型。如果要提高草原的利用率,发展工业当然是最好的。

“工业化是生态的天然敌人,这是毫无疑问的。”蒋高明说,但科学发展到今天,从科学角度讲,能源开采带给草原的破坏,理论上是可以用科学手段来恢复的。比如煤矿开采主要破坏表层土,复填技术就可以恢复草原,只不过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理论归理论,现实最大的问题是约束力不够。那些大大小小的能源集团能否为了生态投入巨资,还是个问号。并且,为了生态而增加成本,引起能源价格上涨的时候,国家能否接受?所以蒋高明说,面对工业文明的侵蚀,他对草原生态的前景并不乐观。

不过,他关心的重点已经不是草场的退化与否,能源开发也许能够让内蒙古的GDP数字越来越耀眼,但是,对于居住在草原上的人来说,畜牧业仍然是他们最直接的收益。在新一轮的草原开发热潮中,他不希望再像生态移民那样,保护了整个国家的生态利益,却蔑视了那些毫无话语权的草原牧民的生存。

第9篇:内蒙古开学时间范文

关键词: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经济理论

内蒙古自治区有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有着蒙古族丰富的存在形式,对于体育旅游产业的形成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随西部地区大开发的实施,带动了西部地区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体育旅游业的成长与发展,为内蒙古自治区体育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使内蒙古地区的体育产业无论从实践上还是理论角度,迎来了新起点。整体上看,内蒙古自治区关于体育产业、体育旅游的研究较少,对于体育以及经济理论研究缺少较为深入性的探究,没有起到理论支撑实践的必要条件,阻碍了其发展。因而需要从体育经济学、旅游学和民族学等多视角学来研究,将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业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它内部各种因素和内蒙古地区政治经济、民族文化间的关系,来探讨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运用产业化的视角,探索内蒙古自治区体育旅游产业理论的内容与价值。

1.关于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内蒙古地区面积辽阔,是我国东西跨度最大的省份。也成就了多样的自然形态,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形态。如东部的草原、西部地区的巴丹吉林沙漠;兴安盟的大兴安岭森林、中部的阴山山脉;多样的蒙族文化民族特色。多样的蒙古民族生存发展为体育旅游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人文基础。内蒙古地区独特蒙古民族文化,孕育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开发内蒙古体育旅游的特有优势。

2.提升民族体育产业理论的研究

2.1蒙古族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内蒙古体育旅游有着巨大的发展领域和价值。目前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缺少稳定的调控,相对较为单一,是较为粗放的发展形式,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该地区基础产业发展、经营方式有待完善、体育旅游产品有待进一步开发、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政策规范,存在的问题成为了阻碍自治区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相比而言最为严重的问题则是对本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和重新认识。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要走向更高、更广阔的平台,就要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深入研究本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和经济领域。

2.2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重要地位的需要

作为内蒙古旅游业色鲜明的一部分,体育旅游业也将成为拉动地区旅游经济的新亮点。我们重视它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同时也必将在内蒙古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及优势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现有发展水平,提升体育旅游产业的理论深度。借鉴发展较快的其他省份的发展模式,将旅游产业列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中进行培育。同时需要理论不断重视和加强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理论的研究,以体育产业的深度为突破口,加大创新与合作的力度,突出在当今经济社会中的重地位。

2.3制定完整的内蒙古自治区体育旅游产业指导方向

产业的指导方向是产业经济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产业指导方向,是为各地政府部门制定相配套的产业政策理论提供依据。目前国内并针对体育旅游业的相关指导政策,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产业更是相对落后,也没有地方性的建议及要求。特色体育旅游发展较好的等省、市制定了部分相关内容和管理制度,且处于相对初级的状态。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的成长需要相关法规的支撑。

3.内蒙古体育旅游业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产业是指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集合。产业中的各种分类构成了基本的经济整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所占比例也在做着微笑的调整。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一个地区的新型产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也作为综合产业的一种,与该地区其他产业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些构成都构成了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的研究对象。

3.1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与体育产业间的联系

体育旅游产业是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交叉产物,二者是广义范畴,依赖于更为广义的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融合了两者的共同特性。研究的初衷应该是基本理论的梳理,涵盖其结合的社会科学背景,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它们服务对象的一致性程度。

3.2关于内蒙古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初衷

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在原有旅游产业的基础与体育的交叉理论作用下形成的。所以二者相互的作用与联系十分重要,由此确立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经济理论的基本方向。出发点应放在内蒙古自治区内外经济发展的角度,以发现其内在规律为研究动机,发掘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3.3内蒙古自治区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战略

近年来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产业经历了发展的初期,如今的发展应站在更为长远的视角下,针对长期的发展目标制定更加科学的规划。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持内蒙古自治区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怎样保持产业的规模,发展过程中坚持的主导方针是什么,如何丰富消费种类,吸引消费人群等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4.研究方法

4.1调查与理论分析并举

对于内蒙古体育旅游业蒙古民族文化与特殊的高原的特点形成了它独特的存在形态,尽管特点明显,依然伴随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实践的调查,如对牧区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的调查还需进一步加强,通过实地考察,较好的掌握内蒙古地区有关体育旅游业方面的相关内容。从而在调研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法,挖掘体育旅游业相关构成及影响要素。

4.2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结合

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产业的研究,是介于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之间的。在对待地区性产业的相关研究时,不但要从微观的角度出发,研究内部的微小变化和作用关系,衡量具体的要素;还需要加强宏观层面的研究力度,从当今国内的整体经济产业现状出发,在西部大开发和西部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层面进行分析。

4.3理论与实践分析结合

在产业经济领域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较为常见的研究方法,前者主要研究经济现象,即考虑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是怎样运作的,而不回答这样的运作效果是好是坏。后者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怎样的,并对经济活动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结果作出判断的。在研究内蒙古自治区体育旅游产业的过程当中,我们对初期发展的基本要素有了一定了解,仅处于起步状态,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与规范分析进行相结合,提高对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相关认识。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产业[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