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打招呼的方式精选(九篇)

打招呼的方式

第1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招呼语;语言现象;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1.引言

日常会面招呼语是指在日常生活会面时经常使用的已格式化的招呼语。日常会面招呼语包含着民族文化或社会因素,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为人们所接受并广泛使用。本文主要以(1998)的分类标准为基准,对韩中日常会面招呼语进行分类对比。本文为叙述方便用K代表韩国语,C代表汉语。

2.韩中日常会面招呼语对比

(1)一般会面招呼语

[1]K1.K2.?

C.早上好!

[1K1]是以前早晨起床后,地位较低的家人或关系较近的亲戚向地位较高的人打招呼时使用的招呼语。但现在向父母或地位较高的人打招呼时很少使用。此类招呼语一般用于家人之间,是早晨起床后关系比较亲密的人之间使用的招呼语。

此外[1K2]也是早上经常使用的招呼语。一般是地位低的人向地位高的人打招呼时使用的招呼语,朋友之间或地位高的人向地位低的人打招呼时一般用“”。当然,“”并不是仅仅用于早晨的招呼语。

这种招呼语体现出了韩国人对生命的忧虑与担心。这是因为历史上韩国人一直饱受战争之苦,在中国大陆上崛起的强国和日本等总是出兵韩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发了6.25战争,之后又爆发了5.16军事革命。所以韩国人心中一直笼罩着不安与忧虑。

[1C]是中国人早上起床后见面后使用的招呼语。但向地位较高的人打招呼时需加上相应的称呼。我们认为“早上好”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出现的招呼语。虽然不知其何时传入中国,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早上好”是英语由“good morning”直译而来。

[2]K.?/

C.你好/您好

(1998)认为“”是日常会面中使用的招呼语。向地位较高的人打招呼时一般使用“”,朋友之间或向地位较低的人打招呼时一般使用“”。其实刚开始是在农村使用的招呼语。如果一天中见面超过两次,则一般不再用“”,一般是用眼神或微笑示意。

汉语中一般用“你好”跟对方打招呼,向地位较高的人打招呼时需用“您好”。“你好/您好”的使用一般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特别是在正式场合使用频率很高。这与韩国语的“”相似。

“你好”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有些学者认为“你好”是外来词,但我们认为“你好”是汉语固有词。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便有如下记载:(1)贾母笑道:“老神仙,你好?”张道士笑道:“托老太太的万福,小道也还健康。”(2)刘老老便说:“请姑奶奶安。”凤姐睁眼一看,不觉一阵阵伤心,说:“老老,你好?怎么这时候才来?你瞧你外孙女儿也的这么大了!”(第113回,1453)

因此,“你好”在明代已开始使用,当时中国与外国的交往并不频繁,因此,我们认为“你好”是固有词,并没有受到外国影响。

2.初次见面招呼语

[3]K1.

K2.

C1.你好/您好!我是/叫XXX。

C2.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

韩国语中的初次见面招呼语可以说已经格式化。认为,韩国的初次见面招呼语很可能受了日本的影响。

近来中国人与初次见面的人打招呼时一般使用[3C1]。有时也会在其后加上“多次听XXX提起过您”等,古代经常使用的“幸会幸会/久仰久仰”等进入近代以后已基本不再使用了。我们认为这与时期的白话文运动有关,与西方文化的传入也不无关系。此外,[3C2]“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的使用也日趋频繁,但这不是汉语固有的招呼语,应该是受了日本的影响,由日语直译而来。

3.偶遇招呼语

[4]K.

C.好久不见,最近怎么样?/最近还好吗?/最近忙什么呢?/最近在哪里发财呢?

在韩国,如果很长时间没有见面,见面后一般使用[4K]来打招呼。“”与“”一样,都表现出了韩国对生命的忧虑与不安。近来成为一般的招呼用语。一般来说,向地位较高的人打招呼时使用[4K],如果是朋友之间或向地位较低的人打招呼时一般使用非敬语“”等。

汉语中一般也会说“好久不见”,然后会询问对方的近况,以示对对方的关心。“最近在哪里发财呢?”本来是生意人之间的招呼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上升为常用招呼语的。封建时代一般奉行重农抑商政策,特别是读书人一般认为“钱财乃身外之物”,他们追求的是“仁”和“义”。

但“”不能直接译为汉语的“过得好吗?”初学汉语的韩国人经常会把韩国语的“”直译为汉语的“过得好吗?”。但中国人见面时一般很少说“过得好吗?”。

但“”与“好久不见”,“”与“最近怎么样”意义相同,可以对译。

[5]K.? C1.出去啊?/去哪儿? C2.吃了吗?

(1998)认为[5K]是在农村广泛使用的招呼语。在农村一般都把村里人当做自己村里的成员,因而关心村里人的去向是十分正常的,但如果在城市,除关系比较亲近的人之间,使用这样的招呼语会引起误会。此时一般使用“”打招呼。

在中国偶遇认识的人时一般使用“出去啊?/去哪儿?”或“吃了吗?”打招呼,而且使用上没有城市农村的限制,以示对对方的关心。“出去啊?/去哪儿?”并不是一定要知道对方要去哪里,而是一句招呼语,并没有强烈的疑问语气。对方可以不回答自己要去哪里。

3.结论

招呼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又不只是语言现象,它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文化因素。中韩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有着频繁的交流。其语言文化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又具有各自的特色。因此,学习韩国语或汉语时,需要准确掌握招呼语的意义及使用,否则会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希望本文能对韩国语或汉语学习者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1998.

[2] ,Journal of Korean Culture 20,2012.

第2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这个叔叔好可怕”

高高大大、有一双鼓鼓的“鱼眼睛”的罗叔叔是琳琳爸爸的同学,那天他到家里来,琳琳看了他一眼就扑向妈妈怀里,更别说打招呼了。爸爸纳闷:琳琳见人通常打招呼,为什么对罗叔叔会这样?

宝宝心里话

别的叔叔都喜欢笑,一点也不可怕。但这位叔叔和别人不一样,又高又壮,眼睛又那个样子,看起来凶巴巴的,真吓人,我可不能招惹他!

行为解密

宝宝很单纯,喜欢和不喜欢一个人仅仅靠直觉,如果哪位叔叔阿姨体态彪悍、面相不善或粗门大嗓,往往令宝宝望而生畏,避之唯恐不及,哪还会问好?

妈妈拆招

招数1:暂时回避

对于像琳琳这样的宝宝,父母不妨先带孩子接触那些和蔼可亲、喜欢小孩、长相比较好的人,这些人能给孩子安全感。等孩子大些,再引导他结识更多的人,包括长相特殊甚至比较丑的人,和他们打招呼。如果可能,妈妈不妨事先透露给宝宝,他将见到的人的相貌、特点,顺便告诉他这位叔叔或阿姨心地特别善良、非常喜欢小孩、很会讲故事等等,打消宝宝的顾虑,产生亲近感。

招数2:从点头开始

假如你的宝宝特别不愿意开口,那就另辟蹊径。告诉孩子,社交性问好的形式有很多,友好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微笑、握手、寒暄等等都行。你可以鼓励宝宝先选择最简单的方式:点头。如果宝宝做了,一定要表扬:“你会跟别人点头了,妈妈真为你高兴。点头也是向别人问好的一种方式,以后长大了,宝宝还能学会其他的方式呢!”

“闭紧我的小嘴巴”

星期天,妈妈带着3岁的佩佩出去,一上电梯就碰到了几位邻居,妈妈热情地和他们寒暄、妈妈暗暗地捏了捏她的小手,示意她招呼叔叔阿姨。佩佩却两眼盯着地上,丝毫没有反应;妈妈忍不住了:“乖,快问叔叔阿姨好!”佩佩紧闭着小嘴,仿佛没听见似的。妈妈有些难为情,她弄不明白,女儿活泼外向、伶牙俐齿,跟小朋友玩得也不错,可为什么见了长辈不打招呼呢?

宝宝心里话

电梯里有好几个人,我怎么打招呼呀?妈妈已经向他们问好了,干吗还要我说?我也不喜欢被妈着招呼别人。

行为解密

如果需要打招呼的不只是一两个人,宝宝有可能一时不知道如何应对;或者认为挨个问好很累,而这个行为是为父母做的,不是自己情愿的,索性就全免了。这说明宝宝还没掌握同时和多个人打招呼的技巧,也不懂得见了人要打招呼是礼貌行为。

2岁左右,宝宝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开始萌芽,3岁时一些孩子就显示出自己的主见,因此在被父母要求着向他人问候时,自尊心强的孩子会感到很没面子、产生逆反情绪,以沉默表示抗议。

妈妈拆招

招数1:说明打招呼的理由

宝宝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与人交往。所以,妈妈可以借助讲故事、看图画书和在生活中的场景启发孩子:熟人间打招呼是一种礼仪,表示一个人懂礼貌、有修养,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它能使我们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而且,打招呼之后,问候的和被问候的人都能感到愉快。

招数2:了解宝宝的想法

教子的前提是“知子”。妈妈不妨先问问孩子是怎么想的,然后告诉他具体怎么做,比如让孩子说说在见到的人中喜欢谁,引导其在下一次见面时主动问候这位叔叔阿姨或爷爷奶奶。如果孩子能迈出这可喜的第一步,接下来拓展到一次向两个问好、逐渐适应问候更多的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妈妈要真诚地做个表率,以自己的热情感染孩子。

如果出现孩子不愿招呼人的局面,以转移话题的方式代替指令性的语言,引导宝宝开口说些他感兴趣的事,才是妈妈明智的做法,因为反复的提醒和批评可能使大家都面临更为严重的尴尬境地,还容易强化孩子的这个行为。

“妈妈说我很害羞”

每次带磊磊出去碰见熟人,妈妈就抢先提醒:“快叫奶奶、问爷爷好!”磊磊则涨红了脸,依然故我;妈妈不得不以“这孩子害羞”敷衍过去。

宝宝心里话

见到熟悉的人,我也想叫他们,可妈妈越说我就越害怕,还没张开嘴,心就怦怦跳,最后就不敢说了。

行为解密

宝宝对自己的评价依赖于成人,爸爸妈妈说他怎样,孩子很自然地认为自己就是什么样子。相对于外向的孩子,害羞的宝宝往往缺乏自信,而当着孩子的面说他“害羞”,如同给他贴上了标签,并深深植入其内心,这无疑帮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依据,越发地让他们回避和人打招呼。

妈妈拆招

招数1:留出一点适应时间

让害羞的宝宝开口问好,不能硬来。如果孩子表现得很坚决,父母与其不停地劝说、命令,不如与朋友、同事、邻居达成一致,不要求孩子称呼他们。但是,父母和这些熟人碰面时,要表现出应有的热情和友好,并不厌其烦地 次次把他们介绍给宝宝、再把宝宝介绍给他们。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将会发自内心地接纳他们,并从父母身上学会自己该怎么做。

招数2:帮孩子找到突破口

害羞的宝宝需要较多的尝试与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和外人。在某些场合,孩子也想打招呼,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这就需要父母慢慢引导、帮他们寻找方法,找到突破口。比如见到同事,妈妈可以对孩子说:“想想看,她是哪位阿姨?你应该对她说什么呢?”引导发宝宝说出“阿姨好!”如果宝宝说了,即便声音很小,也要及时表扬,并鼓励他:“妈妈相信你下次问阿姨好的时候声音一定会比这次大,对不对?”以此给孩子增强信心。

第3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 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 英语教学

一、何为语用失误?

语用学是语言学中新开拓的一个领域,是对语言的使用科学地进行研究的学科。它研究的不是语言的语法关系,而是言语的交际关系,即如何在特定的语境中正确、恰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在特定的语境中,如果语言运用得不合时宜或者没有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就会出现语用失误(pragmaticfailure)或者叫做语用误差(pragmaticerror),往往会引起种种不愉快或无解,甚至有可能导致交际的失败。语用错误,在英语学习者和母语使用者中都会出现,尤其常见于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是语法上正确而在特定的交际或语言使用环境中不得体的语言现象,即所使用的话语与话语情景不符。如在问候招呼方面,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和英美人的方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汉语中的问候经常以询问的方式,如“Where are you going?”或“Have you had your meal?”等,但如果用这种方式和英美人打招呼,就会被视为一种语用失误,因为“它虽没有语法错误,却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英美人打招呼多为礼貌性的问候,如“Good morning”或“hello”,“hi”,“how are you”等,有时候还可以用谈天气跟人打招呼。如果他们听到中国人见面时打招呼的方式,就会感到非常费解,在他们看来,汉语中询问方式的问候是在打听他人的私事,有干涉他人隐私之嫌,他们会感觉很尴尬。这种具体语境下误用语言的情况,就是典型的语用失误。

二、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

语用失误是原本并没有语法错误的话语用到了不恰当的话语环境而造成的,而且犯这种错误的人大多是英语学习者。在跨语言文化交际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语用失误呢?

(一)语言语用失误,即由于所学的英语水平有限出现的语言本身的语用错误。

这种错误的产生首先是由于语言能力不足,即语言使用者本身的英语语语言运用能力差而导致的。语用能力不仅指能够正确地使用语法规则组词造句的能力,而且包括在特定语境下正确使用语言形式的能力。语言能力是确保正确使用语言的基础,所学英语水平不过关,在交际中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语言的使用,出现语用失误。例如,有一位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帮助外教圆满地完成了课程展示,他的外教感到很满意,对他说:Thanks a lot.That’s great help.学生立即回答:Never mind.他想表达的是不用谢,没关系之类的意思,但用了英语的Never mind.该句话的语言形式并没有错,但Never mind常用于对方表示歉意,而自己一方表示不介意的场合。例如:A:I am sorry for being late.B:Never mind.所以,上例准确回答应该是:It is my pleasure.

(二)母语的消极迁移或干扰是产生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

母语对于英语学习者影响非常大。我们在学习母语时,连同母语的习惯、风俗等也一并习得,而在学习第二语言(如英语)时情况则不同。第二语言的学都局限在课堂上,缺乏母语习得的语言和社会环境。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大都只学会了如何正确拼写、朗读、造句等,却不知如何在恰当的场合下使用。英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受母语影响,将汉语的语言习惯生搬硬套到英语中,先用汉语思维,再按母语的语义和结构转换成英语。这种汉语式英语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必然会造成语用失误。

比如,中国学生经常把“你有空吗?”机械地译为:Are you free?或Do you have time?其实,在英语本族人中问别人是否有空时很少用free或have time。正确的英语表达应为:Are you busy?Could you spare me a few minute?(Have you) Got a minute?When will it be convenient?因为free常表示“免费”或者“坐牢”。相对应地,当对方听到Are you free?时,可能会回答:I’m not free,but I’m not too expensive.或者I have been in prison for 1 year.

另外,在和外国人交谈时,中国学生常谦虚地说:My English is poor.来表示“我的英语很差”。其实,英美人很少说:My Chinese is poor.而常说:I can only speak a little Chinese./ I’m not good at speaking Chinese,I’m afraid.等。

(三)社交语用失误,即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对方的社会文化因素缺少了解而造成的语用失误。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交礼仪和不同的价值取向等。还是以打招呼为例,在中国,人们见面时常用的招呼语是:“你吃过饭了吗?”我们可以推测出对方的意思而回答“吃过了”或“还没有”。在英美文化中,人们见面打招呼时往往谈论天气。如果你对英美人套用此句(Have you had your meal?)向他们打招呼,他们就认为你打算邀请他们一起外出用餐,对年轻的英美女士来说,还有“约会”的含义。

第4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在我的孩子猴宝成长的过程中,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于是,深入反思,针对“打招呼”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成果分享如下。

简化打招呼要求

在孩子刚开始学会说话、刚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时,怎么能一下分清自己的爷爷与别人的爷爷、自己的姥姥和全楼人的姥姥呢?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用“您好”来打招呼。让孩子有礼貌意识即可。

示范在先,从语言示范到姿态示范

其实家长在陌生人面前示范性展现,对于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你有没有上前一步,主动、热情报以微笑,真诚地向他人问好,其实都被小小的孩子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上。

多带孩子参观访问

与人打招呼、交流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环境适应性的客观反映。当一个孩子去过了很多陌生的环境与地方,也就提升了他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多去拜访不同的人,他也就会对于陌生人的恐惧脱敏。

亲子互动中增强社交能力

第5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其实现在这一个社会自己真的觉得有很多人都是越来越薄情的,可能是自己相处的这一个环境给自己带成了这样的错觉吧,毕竟从其他地方来到我们这个地方的人,都有在批评我们这边人的相处方式,他们其实会跟自己这么吐槽,我们这边的相处方式,是因为觉得我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们觉得我相对来说是比较率真的女孩子。

其实他们在了解了我的家人之后,发现其实终究我的性格也和我的家庭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我的家里人也算是那种很率真的人,所以中秋也是耳濡目染,所以自己也从来没有想到原来我们这边的人会有出现那么多的做人处事的问题,因为自己从小到大所教的那些朋友相对来说也和自己有着相同的家庭背景,所以相处起来其实大家的为人处事风格都没有很多的不一样。

自己今天遇到的那一个男生,突然间给自己一种就是挺深情的,感觉就是相对来说对待感情还是比较认真的,不会说很虚伪很敷衍,因为有一些人其实相对来说就是比较害羞吧,在路上遇见熟悉的人,遇见同班的人可能都不会打招呼,但是因为他今天遇见自己了,自己还没有先发现他是他先发现的我,然后他主动把耳机摘下来跟我打招呼了,而且那么高的身高,我在他面前就会显得很矮,他是低下头来,然后很认真的跟自己打招呼,也跟自己说了一些,之前有看过我,我也跟他说我好像有见过他,但是不确定是不是他就也有寒暄了几句,突然之间就觉得这个人还是挺温暖的,因为有一些内向的人的话,他在路上遇见你,他不会有很多的打招呼,他也不会说很。的把耳机给摘下来跟你打招呼,他们更多的可能有一个微笑就已经很难得了,但是他不仅有给予我微笑,而且也给自己打了招呼。

就算我真觉得真的那一些认真对待感情,不敷衍感情,不敷衍任何人的那一些男生女生,都应该去遇见那些认真对待感情的人,虽然说他这一种人看上去就有渣男潜质,可是终究他也是有很认真的去对待自己的感情,所以终究也算是一个应该被宝贝的男生。

第6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民族;差异;语用迁移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1-003-03

作者:陈建生,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李杨源,长沙理工大学0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语言非任意性研究。湖南省教育厅(2007)

引言

在跨文化交际中,汉英两个民族之差异会表现在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规约等方面。一旦交际中的两个不同民族的人们忽略了它们,或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在这些方面的差异,或把一己之文化准则与社会规约强加于对方的同一领域,并视其为评价与解释对方行为之标准,语用迁移就产生了,它的产生表明双方的交际以失败而终。

语用失败的问题由来已久,目前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各路专家对此已有言在先。社会语言学家恩.沃尔逊(N.Wolson)于1989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语用失败最终所显示出来的是因语用迁移所致的言语行为之施为力已荡然无存,即不能在既定领域产生任何影响,尤其是社会影响。因此,人们谓之社会语用失败。托马斯(Thomas)曾经在谈及社会语用规约时也持此观点,他同时指出了语用失误的严重性,认为“语法错误可能使人不愉快,或影响交际,但至少在规则上,它们是一清二楚的,听话人会立即感受到它的存在;而且一旦意识到说话人的语法能力较弱,对其是容忍的。然而,语用失败则不然,如果一个非本族语者说话流利,对方不会把其明显的不礼貌或不友好的行为归因为语言缺陷,而会认为是粗鲁和恶意的自然流露。语法错误可能显示出说话人还没有获得一定的语言能力,语用错误可能反映出说话人的人格有毛病”(Maletzke,1996)。

诚然,各国各地区多样的文化才使得整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文化的多元性也使得因语用迁移所致的理解失误时有发生。在此情况下,交际难以成功,或交际者不能遵循交际规约,也不能使施为之力产生作用,更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汉英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一、与人打招呼

见面打招呼是一种社会模式,而且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常人在乎它,他们将见面不打招呼视为一种无礼的行为: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也在乎它,他们认为“打招呼”能够揭示见面时双方的关系,并表现为言语行为的一种固定模式。见面打招呼或交谈等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化中都少不了的。汉英两个民族均有自己的招呼语,而且其招呼语有各自不同的民族特点与文化特质。从形式上看,“招呼语”有两种:命题式与非命题式。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就有明知故问式、拉家常式等。且看,一天早上路过一处时,一国人发现一熟人在修汽车,他如此地向熟人打招呼:“你在修汽车?”国人打的这种招呼是一种命题式的招呼;而英国人则会如此打招呼:“Hello,Good morning!”英国人打的这种招呼则是一种非命题式的。国人打招呼的口头禅可谓多了,听人说得最多的是“你去上班吗?”“你吃饭了吗?”有时某人士从WC出来,这时有人会冲他/她招呼道:“你从哪里来?吃饭了吗?”真是既煞风景又伤雅气。那么英国人会如此作为吗?按其打招呼的模式,他们是不会这般作为的。因此,千万不可视中国人的口头禅为英国人的打招呼的用语。英国人认为,

“Have you hadyour meal?”是要对方作出回答的一种正式提问。由此可推断,如果无心邀请对方外出美餐一顿,是不可以发此问的,说了非但不能融洽彼此的关系,反而产生消极影响,同时英国人会感到对方在有意作弄他/她或拿其开心,因而感到尴尬或不开心。由于中国人很在意或重视吃,所以中国的饮食文化特别发达,当然这也必然会要反映到日常生活中来。

二、交谈话题

因文化差异所致的不同社会言语行为规约,使得汉英民族所谈及的话题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差异也悬殊。上面已经说了中国的饮食文化特别发达,同时自古以来中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时起人们就讲究吃,信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之道,生活节奏相比之下慢于工商业较发达的西方国家,谈吃与拉家常的机会明显多于西方人;此外,周围环境的差异使得中国人和英国人见面之后的问候之余,感兴趣的话题各有不同。英国人喜欢谈“天”、谈旅游,而中国人喜欢谈“吃”、“拉家常”式地天涯海角式地聊个没完没了、无所不谈。但应该注意这种闲聊是内外有别的,和英国人或其他西方人闲聊应避免谈及如下话题:

How old are you?(您多大年纪了?)

Are you married?(你结婚了吗?)

Do you have any children?(您有孩子吗?)

How much d0 you earn per month?(您每个月挣多少钱?)

Do you haye a happy home life?(你的家庭生活幸福吗?)

上述问题均是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寒暄时要问及的,而且使用频率极高,在中国文化的范围内使用它们,自然是无可指责的。但在跨文化交际中,这些用作寒暄的问题是应该避免的,因为英国等西方人视其一种打听对方隐私的行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不妥、不可取的;这只有在法庭或警察那里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在一般和谐的交际中,不可随意地向英国人问及婚姻、家庭、子女情况、年龄、工资收入、夫妻生活等,特别是被问及者在相关方面有难言之隐或遭不幸:年老了;离婚了;孩子夭折了;遭人抢劫了;夫妻生活不和谐或吵吵闹闹;甚至身体发胖了、考试未过、挨了别人的打,即凡是触及他人痛处的方面都要尽量避免谈及。

笔者曾耳闻目睹一位学生在与一英国老太太交谈时,提了这个问题:How old are you?老太太刹那间脸上现出苦苦的样子,说“Ah,it is a secret!”一方面,从文化上讲,如上所述英国文化主张交谈时(尤其是与关系一般的人或陌生人或老年人交谈时),双方应尽量避免谈及年龄,否则被视为侵犯他人隐私或对他人不尊重,另一方面,现在人人尽享因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所带来的美好生活,从心理上说谁都想青春永驻,长生不老,也不想让年龄给自己带来精神压力。据笔者调查,如今不论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或其他西方人,在涉及年龄的问题上,彼此都很谨慎,特别是过上了好日子的人,都尽可能地避谈它,因此可以说经济的发展促使文化发生变化,而调查发现过苦日子的人根本就不在乎问年龄,甚至他们中有不少的人还抱怨 自己为何不早点死,活着受苦有啥意思,认为自己不配做人,给他人给社会添麻烦,是社会的累赘。

文化也随一个民族的社会观念的变化而变化,旧社会,侵略者就不把中国人或说中华民族当人看,侵略者肆无忌惮地侮辱中国人,而那时的中国人看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就只得咬紧牙关无声地气。现在时代不同了,中国人也不是好欺负的了,我们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的学者、外语培训师们也应该教教外国人:他们在来中国之前,也应该好好学习并了解中国文化,以便消除过去的霸道作风,知道随时随地在与中国人交谈时应谈什么、什么应该避谈;笔者发现西方学者、教师在著述、施教时常常教导外国人怎样尊重他们的文化,怎样避免冒犯他们。可我们国内的学者们在谈跨文化交际时,总是片面地强调交际双方应该避免和英国人或西方人发生因文化差异产生的碰撞或矛盾冲突,但从来没有教导过外国人怎样注意尊重中国文化、尊重中国人,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使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误以为中华民族是一个生来就很“贱”的民族,无尊严可言,任何人都可以在中国人面前犯忌、胡说八道,任何西方人都可以冒犯、都可以诋毁这个民族中的任何人。

现在的中国人也有与西方文化相同的禁忌,如人发胖了,过去人们认为中国人不忌讳它。现引包惠南老师在《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的一段话为证:

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鲁迅《祝福》)

When we met,after exchanging a few pol iteremarks he said I was fatter,and after sayingthat immediately sarted a violent attack on therevolutionaries,(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72)

译文将“胖了”直译为“fatter”这容易引起西方读者的误解。中国人对于“说我胖了”,容易理解,这是中国人重逢时常用的寒暄语之一,“胖了”的意思是“发福了”;然而英美人不仅无此礼仪习惯,更忌讳肥胖,很容易把“说我胖了”误解成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提醒或告诫,因此译文中宜增译解释性词语,以准确传达原句语义:

After exchanging a few polite remarks whenwe met,he observed that I looked“fat”,and having made that complimentary remark he started aviolent attack on the revolutionaries,(包惠南,2001:21)

从包老师所言来看,说“胖了”是中国人重逢时常用的寒暄语之一,意思是说它是中国人能接受的寒暄语、是一种礼仪,只有英美人无此礼仪习惯,更忌讳之。笔者认为说“胖了”如今并非是中国人见面时常用的寒喧语,也不是什么礼仪习惯,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忌讳他人说自己“胖了”。因此,也要开始教导西方人在中国同样不可随便对一个中国人说“你胖了”。

还有其他一些源自传统文化的禁忌,在这些方面西方人是不可以冒犯的。比如说,中国传统文化视“无后”即所谓的“断子绝孙”为最大的不幸与耻辱,这与西方文化差异很大,在此方面告诫西方人是十分必要的。以下引包惠南老师在《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的一段话为证:

“这断子绝孙的阿Q”,远远地听到小尼姑的带哭的声音。(鲁迅《阿Q正传》)

“Ah Q,may you die sonless!”sounded the lit-tle nun’s voice tearfully in the distance,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中国的封建传统道德观念,一个家庭没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幸,不生儿育女是对祖宗的最大不孝,时至今日这种传统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这是数千年来形成的一种民族心理;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骂人“断子绝孙”是最刻薄的咒语。而在西方社会,这种观念要淡薄得多,尤其在追求享乐的现代年轻人中,独身主义蔚然成风,断子绝孙对个人和家庭而言无足轻重,因此英美读者不可能译文中“sonless”文化含义,因而译文中必须加上一条注释:――a curseintolerable to ear in China,才能使译语读者确切理解全句的语用含义。

以上例证表明,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交际双方在话题的选择上是不一致或不尽一致的,不可用热情或寒暄来替代各自文化的规约性,不要以为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是相通的。

三、观念与风格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最大的一国,也是古文化丰富多彩、文物最多、民族传统与风俗习惯受国家保护的如今人人享有人权的大国。中华民族具有独特人文传统,她与欧美人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在对待某些事务方面观念常有差异,欧美人对与他人见面,提倡提前预约,否则会遭遇拒绝。中国人多数情况下则认为提前预约实在没有必要,只要你想来你就来吧,讲那么规矩干什么。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工作的日益繁忙及各种压力对人的影响,部分城里的中国人也开始有了点西方式的预约色彩,但不是主流。预约对坚持中华文化传统的人则会产生负迁移。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沉默是金”即当有人向你发问时,在沉默与作答之间你可以选择沉默,但对方在心理上可能会有些不快,不过很快就会得到谅解。这与实际交往中的芬兰文化有相似之处,即芬兰文化允许交际双方相对而坐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沉默不语:可西方人对所提问题的要求是必须作答,即使是文不对题或答非所问也无妨,你就是必须说。旧的中国习俗把家里来了客人看得很重,和客人一起用餐时,女性与小孩皆回避,即他们都不得和客人在同一餐桌上吃饭,而多半是呆在厨房里吃饭,而且被要求席间笑莫露齿话莫高声。有的家长如果只有一个小孩――宝贝儿子,家长有时会把他叫来和客人一起进餐。但这只是极个别现象(据笔者考察有相当一部分距城镇较远的农村地区仍保留着这种被称为不合时宜的文化)。比较而言,俄罗斯文化却不但允许小孩说话,而且鼓励他们这样做;而在美国文化中恰恰不同。言谈贯穿于整个交往之中。中国人对有人在问及某某何时能回家或何时能办成某事时,往往会如此回答说“三两天”,“三两天”是什么呢?起码,这不是一个确切的时间。我们知道国内译界多将它译为“a couple of days”这种译法是精确的还是模糊的,笔者想把它交给大家去讨论。“Money is every-thing”所传递的西方人的观念,就是“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传达的“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有钱不等于拥有一切”、“有钱不等于拥有幸福”可以说格格不入。因此,学习英语的人就得知道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怎样消除这些负面的影响因素。

在经贸洽谈方面,中西文化的相互撞击在此最能得到体现,语用负迁移的影响尤为突出,因为西方人和中国人完全具有不同的表现风格,西方人说话喜欢直来直去,而中国人说话则往往不直说,好象生怕伤及对方感情,体现一个“和”字,即“和为贵”、“和气生财”,有时即使谈不成,也要用诸如此类的“现在还不能回答你”、“我们还得想想办法,好好研究研究”、“我们得从长远着想,不可草率行事”,等等。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文化中所具有的思维模式,在谈判中感情因素把感情因素置于法律之上。由于重感情或重友谊,往往使得谈判不能很好地依法进行,要么就是因一方不表态而僵持不下,要么就是西方的谈判人不耐烦而不欢而散,要么就是感情替代原则,在合同签后方知上当不小,或凭私人友谊以口头协议了之,结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语用负迁移常常会造成理解失误、交际失败。只有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培养交际能力交际者才能避免这些失败或失误。

第7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2、疾病。非洲有许多蚊子之类的小虫,它们大多都携带病毒,所以去之前应打疫苗;

3、饮食。切勿将饭菜撒在地上,要学会餐桌规矩;

4、negro和black是禁句。在非洲人面前不能qs说这些词句;

5、拍照。人、房屋和家畜一律不准拍照,如想拍照应提前打好招呼;

第8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文明礼仪;英语教学;渗透

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背景。汉语与英语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的运用方式方法也不相同,因此,小学英语教学时让学生了解一些西方国家的文背景,能帮助他们很好地理解与运用这门语言。如中西方在文明礼仪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异,小学英语课本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此。我们英语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明礼仪”要求。

一、在英语教学中悄无声息的渗透礼仪教育

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如:见面打招呼,中西方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在我们中国习惯于晚辈先向长辈打招呼,学生先向老师打招呼。而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十分强调长幼、尊卑,所以,长辈也先向晚辈打招呼,老师也主动向学生打招呼,我用这种打招呼方式在学生中间起到了礼貌的示范作用,反倒强化了我们国家的礼貌行为。比如:一开始我每次见到我的学生,总是热情地主动地向学生问好:Hello!/Good morning./How are you?学生一开始很惊讶,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先主动向老师问好,现在我成了全校唯一一个主动向他们问好的老师,这让他们受宠若惊,一开始不知怎样用课堂上学过的语言进行回答,时间久了,学生也就能够很自然地应答了,不仅如此,我发现我的示范起了作用,一学期以后,学生开始主动从远处跑到我跟前来用英语向我问好了,看得出那种表情是发自内心而不是仅仅出于礼貌而礼貌,现在,我几乎没有机会先张口了,总是学生在我还没看见他时,老远就亲热地喊了起来:Hi!/Good morning,Miss Zhou.我的示范作用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课堂上,我从未要求过学生必须主动向我打招呼,也从未专门讲解有关的礼仪常识。是我用实际行动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礼貌,而且让学生不知不觉内化到了自己的行动中。

二、根据不同的话题进行比较,渗透礼仪文化意识

新版四年级上册第26课中,学生学习了父母给孩子送生日礼物的内容。我采用情景表演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中西方文化中收到礼物时的不同表现,并在表演中强化了学生学会用英语赞美礼物并表示感谢。如:当面打开礼物盒,看到礼物后说:Wow!It’s pretty!/Wow!It’s nice!/I love it very much.并且说:Thank you.这与我们中国人收到礼物时的礼节是不一样的。因为在我们中国收到礼物时,一般要等到客人离开后才能打开看。

在教Family tree中,我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称谓礼仪的差异,使其能正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在中国的称谓礼仪中,不能对父母辈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叔叔等。这些现代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极具有中国特色,这种称谓温暖,亲切,能有效地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

而在西方则不然。西方人强调人人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比如:为让学生了解这种礼仪,我自己扮演一位七十岁的英国老太太,先让学生按照我们中国的礼仪问候我,果然学生大多喊:Old grandmother,我故意转过身去,以表示我这个外国老太太生气了,并做出显示我还很年轻并不老的姿态。当学生不知究竟该如何称呼我时,我便趁机指导学生喊我Mary,我一听到学生喊出Mary,就立刻高兴地转过身来答应,以表示我这个英国老太太很喜欢学生直呼其名,使其感到自己和孩子们一样年轻而富有活力。

三、使礼仪教育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在教Clothes话题时,教学生学习不同服装的英语名称的同时,也进行穿着礼仪教育,如着装整齐,朴素大方,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不穿背心、拖鞋、裤衩等进教室,课堂上不敞衣、不脱鞋、不佩带项链、耳环、戒指或手镯等饰物。按要求修剪头发,做到仪表整洁,服饰自然得体,协调大方。

在学习Travel和Zoo的内容时,教学生掌握一些公共场所的劝告语:如:Don’t leave litter(不要扔垃圾),Don’t pick the flowers(不要摘花),Don’t throw things at the animals(不要向动物扔东西)。然后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些公共场所如超市、图书馆、旅游景点等的一些制度,从而进行公共礼仪教育。如在超市不要大呼小叫,不要随意吃货架上的食品,节假日人员较多时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在图书馆、阅览室要注意整洁,保持安静,不乱丢垃圾,爱护公共财产;在天池、天山野生动物园等旅游景点要爱护旅游观光区的公共建筑、设施、文物古迹等,不要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不要乱扔果皮和杂物而污染环境。

四、树立榜样,激感

第9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语用失误

语用能力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它可以分为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为使语言表达得体合适,语言的使用者就必须学会针对特定语境,考虑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而为了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力,语言的接受者就必须了解言语交际的一般模式和原则,以及话语意义的多层次性。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培养这门语言的语用能力的过程。

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语用失误往往比语音、语法等语言错误更加严重,因为它可能冒犯对方,影响人际关系,从而导致失败。语用知识是伴随词汇、语法知识而发展的,但语用能力的培养需要了解目标语的语言环境和社会文化等信息。因此,培养和提高留学生的语用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一、语用失误

语言交际中,多数误解的产生是没能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或推知话语的语境含义,因此,交际意图的正确理解是实现成功交际的关键,否则可能出现语用失误或交际失败。

Thomas认为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的产生就是没能获取说话人通过某一话语传递的交际意义或隐含信息。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是导致交际失败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语用能力不像语法、词汇等语言要素那样做精确细致的描述,另一方面,语言的使用高度依赖语境条件,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迄今为止,语言学界对于语用能力应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培养语用能力等问题依然没有定论,有待我们继续研究和探讨。

语用失误分为两种[1]:

一是语用语言失误,是由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引起的。比如我们中国人学习英语时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A:C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e book?

B:Yes,I could.

这个对话中,A的目的是向对方发出请求,而B只按照语法约定的对应形式进行了回答,显然没有理解对方用意。这就是语言语用失误。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时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

课堂讨论,当老师讲完一个故事后让学生发表见解,学生在谈完自己的观点后说:“那就是我的意见,我说完了。”这里的“那”让我们听起来感觉很别扭。“这”是近指,“那”是远指,汉语中,对刚说过的话进行总结时,习惯用“这”,说完一段话后,就说“这就是我的意见。”英语则认为已经过去的就是“远”,所以用“that”,国外学生说汉语时也按照英语的思维和观察事物的习惯说成“那就是我的意见”。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外国人学习汉语在语言语用失误方面不是因为违反语法规则或者用词不当引起的,是使用汉语语言形式或词语时因思维方式和观察事物的角度范围有差异而造成语言表达和理解上的失误。

二是社交语用失误,是由跨文化差异引起的,不同的文化范畴存在制约语言行为的社交规约和文化规约。日常言语交际中,英汉语打招呼、表示恭维等的语用差异都可能导致社交语用失误。譬如:

一位中国学生见到一位美籍教师时,主动打招呼:

Hi,where are you going?

这句话对应的汉语就是“你去哪里啊?”在汉语交际中,这仅仅是一个寒暄语。然而在英语交际中,使用类似的打招呼方式,就没有入乡随俗,因而,不会达到好的交际效果,甚至因为涉及到对方隐私而使对方反感。

同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外国留学生习得“你吃了吗?”这个打招呼的问候语,于是随时随地地用,不管人家是从厕所出来还是已经过了饭点,都这样打招呼,很显然,这也是没有考虑语境,没有真正了解话语的文化内涵,是由于没有一定的社交语用能力导致的。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因不能准确、及时地根据语境理解、使用语言的隐含意义而导致的误解、不合乃至冲突,或偏离交际目的的语言行为。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汉语教师与外国学生之间的交流,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都涉及到了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反映在语言学习和语言表达上,势必会出现很多语用失误的现象。

中外文化在交际方面差异很大,而文化差异会直接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为此,我们就跨文化交际现象中容易出现的语用失误点对留学生作了口头采访和调查问卷并进行了梳理分析。

从调查分析来看,东南亚文化圈的留学生比欧美文化圈的留学生的语言文化习惯更接近于汉语。欧美文化圈的学生的语言表现与汉语差异较大,比如:在面对恭维时,东南亚的学生表现得很谦虚,使用一些谦辞。在打招呼时,遇到上级长辈,东南亚(比如越南、日本、韩国等)留学生甚至表现出比中国人更谦卑尊敬的语言行为。而欧美文化圈的学生面对夸奖或打招呼时就更加直率,这种差异也使得欧美文化圈的留学生出现的语用失误比率更大。接下来主要就欧美文化圈与汉语的文化语言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2]

(一)亲属称谓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系统非常复杂,区分得很细致。而欧美国家,除直系亲属的晚辈要以亲属称号称呼长辈外,对姻亲可以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是绝不允许的。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分男性女性,忽视夫妻双方因性别不同出现的称谓差异。比如:在中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似乎有称谓区分,而英语中“爷爷”和“外公”都是“grandfather”,“奶奶”和“外婆”都是“grandmother”。英语中父母同辈的称谓只有“uncle”和“aunt”,汉语中“伯伯、叔叔、舅舅、姑姑、姨姨”,区分得非常细致。

留学生在进入汉文化圈进行交际时,必须习得中国的亲属称谓系统,否则在交际中会出现障碍。

(二)打招呼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出发点,比如“你吃了吗?”“您去哪啊?”“在织毛衣呢?”等,事实上,问话者的主要意图是打招呼或寒暄,而这些问候语在外国人看来是一些明知故问的废话或者是侵犯隐私不礼貌的语言行为。在汉语语境中交际时一定要让留学生明白中国的打招呼的习惯,不至于在交际中产生误解和冲突。

(三)寒暄语

在中国,陌生人见面寒暄聊天时,喜欢问及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婚姻等问题,一般人也不会介意,会如实相告,相互交流,从而拉近彼此关系。而西方人却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在进入汉语文化圈交际时也要理解中国人之间的习惯用语,可以礼貌地拒绝回答,但不必产生敌意和戒心。

(四)称呼语

中国人的称呼语一般是:姓+职务或职业(王科长、王医生),或姓+统称(王阿姨、王先生等),而西方人,如果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Mr.”,对未婚女士称“Miss”,对已婚女士称“Mrs.”后面加姓,或单独称呼某人的姓都是尊称。而汉语中对长辈是不能直呼其姓的。因此,留学生不能对他的老师直呼“张,……”,而应该尊称“张老师……”

(五)面对恭维

中国人面对对方的恭维夸奖会很谦虚谨慎,一般会使用谦辞“哪里哪里”“过奖过奖”“一般一般”等。西方人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中国人虚伪。他们面对恭维时从不过分谦虚,一般表示谢意。但在汉语文化圈交流时,也可以适当使用谦辞,才能更好地融入中国。

(六)请客吃饭

中国人待客非常热情,一般会准备满桌丰盛大餐,但还会很谦虚的表示“没什么好菜招呼大家,凑合着吃”之类的话,在席间会给客人夹菜劝酒以示热情,如果客人不喝酒就是不给面子,难免尴尬。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菜?”这是不实事求是的表现,而且他们习惯吃喝自便,不习惯被人强迫。如果在中国被邀请吃饭,也要懂得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但可以委婉拒绝。

饭后,如果主人问客人要不要喝点什么时,中国人一般会很客气的说“不要麻烦了”。中国人即使想喝,出于客气避免直截了当地用肯定回答,而是以委婉的形式回答主人的好意,这时,主人往往会坚持招待他们。因此,如果留学生是主人,招待中国朋友时,遇到类似情况,就不能理解为对方不想喝而不再招待,否则就无法实现对方的交际意图了。

(七)接受礼物

中国人收到礼物,一般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受礼时会客气地说:“真是不好意思啦”“让您破费了。”“哎呀,还送礼物干什么?”等。但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会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夸奖礼物表示谢意。因此,留学生如果送别人礼物,如果对方没有当面打开礼物,还好像怪怨你带礼物,千万不要当真,那是中国人的客套话。

(八)送客道别

中国人送客时常常会说“走好”“慢走”一类叮嘱的话,以关心的方式表示客气。而外国人不明白为什么让他慢慢走,不知如何应答,造成交际中断和心理困惑。

(九)电话用语

中国人打电话一般会说:“喂,你好,我找某某。”接电话一般会说:“你好,你找谁?”或问:“你好,你是哪位?”在接打电话时不会主动暴露自己的信息。而西方人一接到电话一般先报上自己的号码、自己姓名或工作单位的名称。留学生要学会在中国打电话的习惯用语。

(十)回答提问

——约翰,你不是学生吧?

——a.不,我不是学生,我是一名医生。

b.是的,我不是学生,我是一名医生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问话来回答。英语中,总是依据事实结果来回答。上题的正确答案是b,而大多数欧美文化圈的学生认为是a。这就是一种语用负迁移。

(十一)致谢语

致谢语的使用和反应可充分反映出英汉两种文化的明显差异。在英美家庭里,“Thank you”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貌用语之一。不论什么时候,只要受益于他人,受益者就会说声:Thank you或Thanks a lot,甚至夫妻之间也常常用之。而在中国,“谢谢”这个词在熟人中间用得少,越熟悉就越不用谢,如果用了反倒使人觉得见外,这是汉语的文化习惯。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简单而又清楚的,可在外国学生眼中却往往成了不好理解的怪事。例如在做口语练习时,有一道选择题:女(A)回家看见妈妈(B)正要拿放在高处的东西:

A:妈,我来拿吧。

B:(a)不用了,谢谢。

(b)好,谢谢。

(c)好吧,你来拿。

对话非常简单,语言本身并没有障碍。可在选择答案时,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了(b)。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应该选(c)。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忙关照是应该的、自然的,无需彼此客气地说“谢谢”,尤其是晚辈帮助长辈,那更是理所当然。所以在中国的家庭成员之间,很少听到道谢的话。而外籍学生的观念是无论帮助者和被帮助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接受了帮助就应该说“谢谢”,这是最基本的礼貌。从这一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活中一件极普通的事,都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这种情况也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同样也受到母语文化迁移的影响。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文化的观念、行为方式来实现目的语交际中的文化行为功能。

(十二)体态语交际失误

体态语即人们利用姿态、动作、面部表情等来传递信息的非言语行为。体态语又可细分为目光语、面部表情、体触行为、手势、举止、空间距离等。[3]美国著名人类学家Birdwhistell博士认为在表情达意的手段中,65%是靠体态语来完成的。体态语是伴随语言表达出现的,是有声语言的有效补充手段,而且很多情况,体态语可以单独完成交际。一切体态语都要放在一定情景中理解,忽视了体态语发生的社会文化场景,就会产生交际障碍,这也属于语用失误的范畴。

不同民族对于体态语的含义的理解是不同的。例如:

目光接触。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东女子是不能与人有直接的目光接触的,而美国人则认为直接的凝视是真挚诚恳的表现。

身体接触。比如表示欢迎时,东亚国家和英语国家,男性直接表示欢迎时只是握握手,日本人习惯深鞠躬以示欢迎,而阿拉伯、俄国、法国、东欧等国家,两个男性往往热烈拥抱、亲吻双颊表示欢迎。

空间距离。在英美国家,亲近距离只能在最亲密的人之间适用,一般朋友和熟人之间尽量避免身体接触。这些国家的文化强调“私人领域”不可侵犯;中国人私人空间意识比较淡漠,对拥挤中的体触行为虽反感但也能谅解宽容;而阿拉伯人则偏爱体触行为,无论在家还是公共场合,相互见面都要拥抱,碰鼻,抚摸、闻香。英国人与阿拉伯人交谈时,阿拉伯人喜欢靠的很近,英美人则要保持恰当距离,于是出现阿拉伯人往前挪,英美人往后退的现象。

同一体态语在不同的国家表示的意义不尽相同。例如,“竖起大拇指”,意大利人表示数字“1”;大多数英美人则用它表示“5”;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竖起拇指表示要搭便车,而在希腊表示“够呛”。

手势语“OK”,在欧美以及中国表示“好,同意”;而在一些地中海国家,表示同性恋;在法国,它还有“零”“什么也没有”的意思;在日本,它的含义是“钱”。

请客人到家里做客,主人让客人吃东西,一边说“请您尝尝”,一边用手把东西递给对方,用左手还是用右手递,就要看客人所属的文化圈,如果客人是印度或中东地区的,就绝对不能用左手,他们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这种文化差异就体现在非言语行为上,所以我们也要懂得直接影响交际的隐含在非言语行为中的文化因素。

以上事例说明在跨文化交际中也要重视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对于由于体态语不同或者对于体态语的理解不同而产生的语用失误也要在教学中有所讲解。一方面,对异文化的非言语行为要在了解的基础上宽容对待,另一方面,二语学习者也要主动学习和使用目的语国家的体态语习惯,从而融入目的语文化之中。

(本文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育基金科研项目“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J08004。)

注释:

[1]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2][3]马冬编著:《中西文化交流及语用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第169页。

参考文献:

[1]马冬编著.中西文化交流及语用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袁新.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

[4]毛嘉宾.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成因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7).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