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范文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精选(九篇)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

第1篇:新校园新环境作文范文

【关键词】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建设;载体建设

一、校园文化的的界定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作为社会的文化组织,通过校园主体(师生)的参与,在建立健全的文化组织(如班级、社团、学生会、团委)的基础上,运用现有的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活动,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化环境,并倡导一定的文化观念,进而营造具有特色的校园精神和风气。高校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亚文化,它是直接影响到师生的软环境,对于构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形成优良的学风,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都发挥着积极作用,是高校核

心竞争力的主要部分,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

二、 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不足

作为新办学模式下的产物,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尤显重要。这是新校区自身特点决定的。首先,新校区一般具有较大的占地面积,良好的体育设施和较宽敞的活动场地,整体物质环境比较优越。但与原校区相比,缺乏具有深厚积淀和历史象征意义的建筑景观。

其次,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包括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学规范、行为规范等。新校区的制度文化建设一方面是移植老校区的制度文化,另一方面是进行制度创新。由于交通、周边环境和校园环境尚待完善,加上新校区主要以低年级学生为主,因此实行更严格的管理制度。

第三是行为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包括了学术文化、网络文化、科技文化和艺术文化等。新校区在物质环境方面缺少具有人文气息的景物,只能通过开展学术讲座来丰富校区的学术科研氛围,依托各类组织社团开展的文化艺术活动加强文化建设,建立健全校区网络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但还是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学术文化氛围缺乏。

最后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深层次文化,也是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因此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

三、 如何加强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加强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校区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因此要对校园的自然环境、景观环境进行净化,用高品位的自然景观为师生提供一个和谐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1 在物质环境上突出校园的文化内涵

物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基础,能够鲜明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校园物质环境包括了主要建筑群、学生公寓、运动场地、校园绿化等,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新校区一方面要建设能承载校史教育作用的载体,加强学生对校史的了解。另一方面修建以特殊意义命名的园景如汇贤园、雅园等,设置宣传橱窗、板报,摆放艺术作品来体现师生的共同情感和审美观等精神文化,通过花园式的校园环境,给人以美感和内涵。

2 在制度文化上构建完善的机制环境

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主体,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的保障机制,包括了各种仪式和规章制度。学校应该把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有机结合。制度文化是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因此,制订过程中,要让师生参与其中,发表见解,发挥积极性,从而增强内容的认同性,完善制度内容。执行过程中,要依法治校,规范办事程序,使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

3 在行为文化上创新工作方法

新校区在行为文化上往往呈现出艺术文化建设比较完善,如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节”,极大的丰富了校区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他们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但在学术文化建设方面略显薄弱。为此必须创新工作方法,来提高校园学术文化建设。可以鼓励专业老师在校区举行讲座和培训,邀请当地企业家与学生进行深度会谈,开展读书活动,举行学术论文比赛或实地调研成果展等,为学生搭建学术科研的平台,进而能顺利的向高年级过渡,避免由于校区间文化氛围的迥异而适应不良。

4 营造和谐的精神环境

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校风建设;二是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的培养;三是思想道德教育。校风体现了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可通过晨读、晨练、升旗仪式等使学生的集体感受日益加强和巩固。同时通过课堂、课后不同场合,主题班会、公益活动、征文比赛等不同形式,帮助学生培养辩证的思维和良好的情感形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在日常教育中。将学校的精神文化融入环境中,体现在细节里,进一步构建和谐融洽的精神环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更好的成长。

(二)加强新校区校园文化的载体建设

首先是打造新校区的宿舍品牌文化。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新校区采用后勤社会化管理,要探索后勤社会化管理后宿舍文化的育人问题,通过打造新校区的宿舍品牌文化,如加强宿舍宣传栏的学术氛围、评比文明宿舍、举行宿舍文化节等,为学生创造具有人文氛围的生活环境。

其次要加强新校区的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是学校的文化信息中心,在新校区更有其重要意义。图书馆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内涵丰富、知识多样的第二课堂。因此要提高图书馆的主体意识,把图书馆作为文化品牌来建设,从而使图书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总之,新校区一定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正视新校区自身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的同时,加大力度,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加强新校区校园文化的载体建设和内涵建设两方面,在吸取老校区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建成活泼、多元、既有人文气息又有学术涵养的校园文化,更好的发挥校区文化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吴坚,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2009.4

[2]姜红辉,浅析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高教视窗,2008.12

第2篇:新校园新环境作文范文

关键词:“新升本”高校;校园文化;文化革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005-02

“新升本”高校是指,高职高专类院校在经过长期积淀,教学和科研实力和办学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后,经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考核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此类高校在“升本”后的校园文化革新是指,高校在相应的战略指导下完成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在高校定位、发展战略、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和师生核心价值观等校园文化方面所做出的相关改革和发展性的调整。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在“专升本”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升本后高校的校园文化革新采用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较多,内涵式发展模式则较少被采用,即文化革新以自然磨合为主,较少进行主动的摈弃、继承和革新。

一、校园文化革新对于“新升本”高校的作用

校园文化革新是高校升本后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同时也是顺利实现高校预期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文化可以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默默影响和改变个人乃至一个群体的思想、行为,使人自发地向着某一方向前进。校园文化对高校师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师生行为存在潜在的导向作用。因此,校园文化革新可以尽量缩短高校“升本”后的“磨合期”,有助于“新升本”高校完成本质上内在的“升格”,达到高校预期建设目标。具体来说,校园文化革新对于“新生本”高校的作用具体如下:

1.导向作用。校园文化是校园群体共同创造并追随的文化理想。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就是它能够引导师生员工去追求这一文化理想,实现学校所确定的目标。高职高专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因办学水平、人才培养层级、教育目的等方面产生了质的提升,亟需进行校园文化革新,以便引导高校师生员工向建设合格的本科层次高校这一目标共同奋斗。革新后新的校园文化引导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到本科层次的高校建设活动中,使其在建设学校的过程中逐渐地从内心深处接纳新学校、融入新学校,最终实现校与人的“质”的升格。

2.整合作用。高职高专类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院校后,首当其冲的即是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办学思想的革新。但是这些要素对于每一所高校来讲都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下来的,且已深入人心,并非朝夕可易。众所周知,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办学思想都属于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而校园文化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和改变师生思想、行为。因此通过校园文化革新可以使师生接受校园文化中蕴涵的新的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办学思想,实现高校升格转型中较少冲突的整合。

3.调适作用。文化革新可以调适高校升格给学校师生员工所带来的情感上冲击。人们长期在固定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就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适应性的、较稳定的情感,对环境中的人、物、事产生一定的惯性适应。师生在一所学校长期工作、学习、生活即会对学校环境产生此种情感,在高校升格过程中师生依赖的环境发生改变会造成或长期或短期的不适应,甚至可能会出现师生缺少情感寄托。一旦在此过程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怀旧的心理就会变得更加强烈,对新环境的抵触也会加剧。面对高校升格对师生员工所造成的情感冲击,就非常有必要尽快进行高校的文化革新,形成新的文化环境、文化体系,使广大师生员工在新的校园文化里获得新的情感慰藉。

二、新升本高校校园文化革新原则

校园文化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影响程度分,可以分为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强势文化即对学校师生的价值观、行为模式等方面影响较大的校园文化;弱势文化则影响较弱。按本质属性分,可分为优质文化和劣质文化。优质文化即是对外部环境适应性较强,能够使高校在外部环境变化发展中更好的适应环境,领先其他高校的校园文化;劣质文化则对外部环境适应性、协调性较差。因此,在高校文化革新时应大力继承和发扬优质文化,使其在新校园中占强势地位,培植成强势文化,对劣质文化则给予改良或摈弃。总体而言,在校园文化革新过程中应坚持如下几点原则。

1.统筹兼顾原则。强势文化不一定是优质文化,弱势文化不一定是劣质文化,任何文化都不是完美的。因此,在文化革新过程中不能仅因某些文化是强势文化就无条件的继承,而摈弃了其他文化,这样则会造成一叶障目、顾此失彼,不利于在新的校园环境中形成新的强势优质的校园文化。在文化革新过程中要对原有的校园文化进行详尽的剖析,分清原有文化中的质优质劣、势强势弱,及其时空特点、历史局限性,即对新学校、新环境的影响,做到统筹兼顾,实现校园文化革新、升华。

2.主次有序原则。校园文化革新过程中要坚持统筹兼顾原则,但并不是对原有的文化进行全面继承,搞平均主义,而要在扬弃的基础上坚持主次有序。在对原校园文化进行深入剖析,分离出优质文化加以继承发扬,若该类文化是弱势文化,则应对其进行完善提升,将其培育成强势文化;若该类文化已经是强势文化,则对其进一步加强。总之,使校园文化中的优质文化在校园中占强势地位,发挥主导、引领作用。相对而言其他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则减弱其影响力,影响学校发展的劣质文化在革新过程中应坚决给予摒弃。

3.发展原则。高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社会文化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高校的校园文化亦不是静止的。校园文化在形成之后,随着外部环境及社会文化的冲击也在不断革新,不断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因此,在校园文化革新中,还应该以发展的眼光进行统筹规划,依据学校生存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的发展规律,借鉴同类高校及机构的先进发展经验和优秀文化成果,以文化革新为契机,对学校传统文化重新阐释,对校园文化进行综合创新,不断优化其内部整合力和外部适应性。

三、新升本高校校园文化革新的一般步骤

新升本高校校园文化革新一般采用以下步骤:

1.开展调查研究,确定高校定位。高校的定位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调研来确定,调研内容主要包括:①高校在国内高校中的地位、发展规划、文化传统、规章制度等;②高校的科研状况;③高校师生员工素质及硬件设施;④高校内部环境的包容能力和承受能力,包括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包容力和承受力。对高校的客观定位,有利于校园文化革新的目标建设。

2.明确文化革新目标,制定文化革新规划。根据上一步骤确定的高校定位来明确新升本高校校园文化革新要达成的目标,从而制定校园文化革新的短、中、长期规划。同时还要积极探寻校园文化革新最佳途径和具体操作方法。在文化革新过程中,这一步骤尤为重要,如果目标制定不合理或规划不可行,校园文化革新终归会成为泡影。

3.决定具体方案,展开文化革新。在具体方案制定过程中,要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可采用群众路线、专家意见、领导主持的“三结合”设计小组,制定出校园文化革新方案,最终报校领导审定。以此来保障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群众基础,以便于方案的顺利推行。开展校园文化革新要在学校中树立全员共建意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革新不是依靠学校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可以完成的,亦不是如当前某些言论所述仅依靠校风、学风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取得显著效果。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学校方方面面,与高校中各个部门、环节都密不可分。优质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依赖全校师生员工,同样也使每位师生员工受益。因此在校园文化革新中必须树立全员共建意识,全校师生员工齐重视、齐参与。此外,高校领导班子在校园文化革新中要扮演好倡导者、引导者和宣传者的角色,因为高校未来发展定位、发展战略领导最为清楚,学校面临的问题领导最熟悉,最能够清楚地判断需要何种文化氛围才能引领高校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

四、新升本高校校园文化革新的适应阶段

高校新升格为本科院校后经过文化革新即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校园文化,广大教职工和原在校学生对于新的校园文化并非能在短期内完全适应,一般会经历如下几个适应阶段:①兴奋期:新的办学规模、新的办学层次、新的校园文化这些新鲜的事物总能让人心潮澎湃,此时广大师生意气风发、洋洋得意。②磨合期:新学校在办学思想、管理模式等方面发生的改变逐渐显现,师生在工作、学习中种种不适应开始显现,怀旧情绪开始出现并逐渐蔓延,新、旧校园文化开始产生摩擦。③适应期:师生逐渐适应了新文化、新环境,对新学校的种种管理模式基本能够适应。④认同期:对新环境、新文化、新的价值理念已经从内心深处认同,能够在新学校得心应手地工作、学习、生活,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吴昌珍,李化树.大学校园文化若干问题探讨[J].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4,(4).

第3篇:新校园新环境作文范文

构建尊重、关心和支持师生发展、成长的文化模式,促进师生成就完善人性和健康人格,实现个体的顺利发展及幸福美满,进而保证校园和谐、社会和谐,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现代大学不仅是追求真理、授业解惑的地方,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是树人立人之所。大学应是“由科学而达至修养”。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注重从人的需求出发,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培养”,确立人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大学师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师生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创造以人为主体的良好校园人文环境[1]。大学文化是体现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文化,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全人教育”,即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让生命个体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让教育为个体而存在。大学文化模式的重塑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为依据,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办学以教育为主体,育人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教师、关爱学生,把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动力,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

二、大力培育和弘扬以独立自由、批判创新为精髓的大学精神,打造大师级人才

不断培育、升华大学精神,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和中心任务。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文化精髓,是一代又一代大学人心血和汗水的文化结晶,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力量之源和精华所在。没有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了支撑和动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在继承大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大学的办学理念,形成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并信守的精神品格和理想价值,并将这种集中反映学校品质、个性的精神文化内涵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培育大学精神,要挖掘和发扬大学的优良传统,凝练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既要符合学校的组织特性和发展定位,又要体现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师生的共同愿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渊源、特点优势,提炼大学的办学理念,突出大学的办学特色,培育出全校师生广泛认同和大力传承的大学精神。弘扬大学精神,还要着力打造大师级人才。大师是大学精神的缔造者和发展者,任何一所大学的精神,主要是由这所大学的大师来代表的。有一流的大师,才会有一流的学生,才会有一流的学术成果,也才会有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通过建立一系列激励人才成长的制度和机制,健全一套科学的评价和管理体系,培育独立与自由、批判与创新的大学精神,为大师级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积极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建设崇尚人文、学术为先、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环境

营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创造和谐、文明、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深厚土壤,也是大学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隐性教育功能,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而内化师生的修养、外化师生的言行。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既要重视硬环境的打造,也要注重软环境的培育,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不仅要达到校园的自然环境美,赋予自然环境以人文底蕴,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更重要的是,要达到人文环境和谐、育人环境优良、心理环境健康。要通过不断探索、积淀、完善学校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内涵,创建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教学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特色文化在内的文化建设体系,形成“文化效应场”,创设出能够使全体师生员工奋发向上的物质环境、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来推动组织变革,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促进学校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2]。

四、广泛开展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品位与文化自信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化自信,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又一个重要目标。校园文化品位是指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层次和水平,亦是从审美角度对校园综合育人环境的一种审视,更是一种包含深刻思想内涵在内的文化形式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品位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建设高品位、高格调、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建设和谐校园以及促进高校健康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活动是文化的载体,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办学理念外化为广大师生员工行为的最有效的途径。新时期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教育塑造、主体突出、开拓创新三大原则,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寓教于乐的思想教育、学术科技、文艺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师生乐于和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在活动参与中使思想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同时,要通过长期探索和实践,逐步打造一系列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园品牌文化活动,努力形成健康向上、富有生机、底蕴深厚的大学校园文化,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与品位。

五、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创设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范式

第4篇:新校园新环境作文范文

关键词:新建校园 城市新区 校园文化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城市人口的直线上升,城市的扩张已进入白热化的阶段。而同样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需求下,一大批高校校址的扩建、新建和移建工程和近年来兴起的“大学城”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来。由于旧城区用地资源短缺和新城优越的原生态自然环境优势在加之新城区发展的政策向导等种种原因,这些扩建、新建和移建的高校校园项目也越来越多地选择在城市向外扩张开发的新城市地段内。在新城市未成熟甚至未成形的城市空间环境中,新建高校校园不可避免地面对着如何融入城市当中而又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校园空间环境的问题。而作为新建校园,又面对着如何传承或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的问题。但在另一方面,优越的自然环境、新城市可塑的空间环境条件、相对无约束的校园规划设计自由性以及全新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的可塑性为当前新建高校校址的规划设计实践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从而为新校园规划设计实践提供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

一、 新城市环境

城市新区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较大面积的建筑用地资源等优势,这也是大部分新建校址在城市新区选址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政府部门对城市新区发展的战略目的而有意将大学新建校园规划控制到城市新区内,以实现城市资源优势互补、城市区域功能完善和健全发展的目的。可见在一个城市区域地段当中甚至在整个城市结构中高校校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

1. 引导新城城市文化的发展方向。高校教育塑造的是社会的人,社会的人不但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文化的人。高校在向社会输送知识的同时,更在传达输送和建设先进的社会文化,先进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和精神文化体系.另一方面,高校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基地,其本身对社会文化发展有着辐射引导的职责,起到了对广大群众进行文化熏陶的作用。因此,建立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大学校园读书育人和传承、批判、发展、辐射、引导社会文化的功能职责的校园成为迫在眉睫的需要。对于城市新区来说,刚刚起步的城市发展、未成形的城市文化氛围等因素恰恰给处在城市新区的高校校园建设提供了挑战和机遇,等待新建高校为城市新区带来全新的精神文化风貌和活力。

2. 带动新城区域经济发展。在我国城市新区规划政策中高等教育逐步与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商业娱乐服务产业、房地产产业等有了紧密的联系。就拿高校校园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联系来看,高校作为知识传播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其科研技术成果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而新兴的高新企业又急需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推动生产;与此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机构往往有更优越的设施条件可供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因此高校和高新技术产业自然地成为了资源优势互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联合体,推动着城市,乃至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高校作为城市重要的功能体,以其稳定的经济需求和带动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促进其所处城市区域内聚集完备的居住、办公、商业、餐饮娱乐、文化服务设施。如此看来,对于城市新区而言,高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促进城市功能结构、经济文化结构的优化配置,从城市新区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高校校园对于城市新区城市空间、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3. 影响新城城市风貌特色。在我国急速扩张的城市发展中,城市新区空间环境的发展已不再是自发生长,而是由政府部门在宏观地控制着整体的脉络、建筑风格特色、外部空间环境肌理。但由于宏观规划控制不能够制定统一的、详细的城市模型的缘故,缺乏传统历史文脉、整体空间环境风貌的新城区还需在符合宏观条理的前提下依靠对地域自然环境条件等某一特定统一制约因素的遵循和延续来达到和谐统一的目的。高校作为城市功能块儿当中较大的一部分,其较大规模的建筑和外部空间环境完全可以作为整个城市中的标志或区域环境的中心。因此,高校校园空间环境的有序拓展能够有效优化城市空间环境结构,进而影响整个城市新区整体建筑和环境风貌的发展。这一点尤其在高校校园建设处于城市新区建设的时间和空间优先地位时更为明显。

二、 全新校园建设

校园建筑和外部空间环境是高校区别于其他建筑和建立自身形象风貌的直接表现。校园空间环境承载着校园的历史脉络、文化传统、人文精神和地域特性。它们能够最直接地转变为人们对于一个校园的认识和评价的对象。我国当前已建成的高校校园中不缺乏个性特色显明、文化传统浓厚、生态环境优越的案例。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安徽师范大学新校区等的规划设计致力于打造生态绿色的校园模式;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则充分地继承和延续了历史传统文化;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规划和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等等。但在另一方面,由于迅速扩张的高等教育发展需求造成的高校校园建设周期短、规模大以及对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理论研究的起步晚、指导实践的理论体系不成熟等原因,我国当前的高校校园规划和设计实践也暴露了缺乏个性特色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弊端。高校校园设计的种种困境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实践当中如何建设一个适应时展的,同时又具备显明个性特色的高校校园,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

三、 全新校园文化

空间是活动的场所,高校的建筑和外部空间环境无疑是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交流等一切活动的载体。高校校园从来不是单纯地培养知识性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全素质人才。这就需要高校校园具备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和谐活跃的校园生活气息。高校空间作为这一系列师生活动的载体,良好的校园空间环境为师生的各种活动提供合理有效的行为场所之外,无时不刻在潜移默化地引导和优化着空间里所承载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活动,熏陶着使用的人的精神思想、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同时,校园的这种优秀文化氛围通过空间环境的承载,被一代又一代人认知、发展和传承。如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大学,在其独特的寄宿式学院体制下发展逐步发展形成了以修道院空间为原形的学院式四方院建筑模式,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以这样的以学院为单位的四方院建筑群为基本单元,向城市的各个角落协调有机地扩张生长。从而不断地传承和发展着牛津和剑桥特有的学院模式下的高校悠久的历史文化。我国当前大规模高校新址和“大学城”的建设实践虽然满足了高校发展的硬件设施需求,但在另一方面,这种大规模、短周期、模式化的建设过程中也缺少了必要的人文关怀,造成了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稀释、文化驱动缺失、文化指向迷茫等严重的问题。全新的校园建设,可以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上述种种问题,按照理想化的思路统筹兼顾,体现先进的高校教育理念的同时充分考虑校园历史文化的传承或新建校园的优秀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园都是这方面较为成功的案例。可见,在新时期新发展背景下,新建高校校园的设计面临着诸多文化困境的同时,也具有建设新时代优秀校园一步到位的千载难逢的机遇。

参考文献

[1] 刘万里,大学校园空间的文化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2] 卢波,当代“大学城”规划建设问题及其战略调整研究[D],东南大学,2005

第5篇:新校园新环境作文范文

关键词:校园环境;人文和谐;环境育人

校园环境是一所学校的窗口,是办学素质和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我校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扩大教学领域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提高环境建设对大学教学的重要性。校园环境园林化,校园布局知识化,校园绿化美化,不仅能改变校园环境的小气候,起到防风滞尘、降低噪音、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等生态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典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可使学生精神愉快,激发他们的美感,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学习。环境育人与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1]同时并驾齐驱,共同完成教书育人的千秋大业。校园环境园林化就是要把园林化设计搬进校园。利用林间小路激发学生的思维,利用亭台、回廊鼓舞学生的爱国热情, 增强他们报效祖国的信心,利用自然界的绿色,提醒学生生命的可贵,时间的短暂。利用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观,让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好,从而增加学习的劲头。总之, 园林化的校园环境是我们办学的特色工程,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2]。

1、绿化、美化校园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统一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层次的逐步提高,办学理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wWW.133229.CoM在我们这所两万余人的本科院校中,尤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日益丰富,对人类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今天,人的发展呈现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和生理素质、社会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休戚相关。生理素质是物质的前提,社会环境则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作为大学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整洁、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既能激发人的求知欲望,使师生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促进师生积极进取,还可以此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所以我校在校园总体现划上,特别注重建筑布局和美化布局的相互映衬,使其达到完美与和谐的统一,使其成为熏陶、教育、塑造学生的辅助课堂, 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在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陶冶,让他们的精神领域和知识水平同步提高,真正成为一个思想上与时俱进,精神上丰富多彩,知识上超凡脱俗的名符其实的当代大学生,使他们的知识与环境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同时,校园的绿化、美化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的学子前来就学,由此不断扩大我校的教学规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2、绿化、美化校园与学生道德、心灵美的统一

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高校师生的基本需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恬静、清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文化历史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高校校园环境的塑造有利于高校师生环境道德、环境责任的自觉培养。高校校园环境在培育人才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高校毕业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的职业职责、价值目标要以造福人类为指向,以人类的长远利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这一点来说高校环境的塑造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环境保护,它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并且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环境不仅是学校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更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提升学校的凝聚力, 使师生充满自豪感。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净化师生的心灵。

校园人文韵味的植物造景不仅为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使师生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释放工作和学习压力、疏松心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还能起到重要的精神层面上的作用,它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精神食粮,它以空旷、豪放、煦丽多彩的色调,使师生们心胸开阔、积极上进、充满自豪感和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感,亦即穆尔所提的校园“场所精神”,对师生健康品质的塑造起着默默的渗透作用,体现了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的境界。

3、绿化、美化校园与学生求知欲的统一

求知欲是人们积极探索知识的一种心理状况。而求知欲是在好奇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常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心就会导致对某事物的探究。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朝向、注视、接近、探索心理和行为动机,它是人类行为的最强烈动机之一,其强弱与外界刺激的新奇性与复杂性密切相关,刺激愈复杂愈新奇,则个体的好奇心便愈强。求知欲是一种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究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知识,就产生了探究新知或者扩大、加深已有知识的认识倾向,这种情境多次反复,认识倾向就逐渐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求知欲。

好奇心、求知欲的产生和培养与环境刺激密切相关。丰富多彩的环境是激发和培养好奇心、求知欲的必要条件,我们在美化、绿化校园的过程中,将校园内共有的木本植物用标示牌标明:蔷薇科(rosaeeae)和木樨科(oleaceae);豆科(leguminosae)和松科(pinaceae); 蔷薇科李属(prunus); 松属(pinus)、圆柏属(sabina) 和蔷薇属(rosa)。校园内有一些有重要观赏价值植物,如: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黄玉兰(mgnolia sp.“sunspire”)、紫玉兰(magnolia lilirflora)[3],还有一些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树木,如辽东冷杉(abies holophylla),还有珍稀树木,如银杏(ginkgobiloba)等。木本植物,有香花槐、日本五针松(pinus parviflora)、银杏(ginkbiloba)、核桃(juglansregia)、芍药(paeonia lactiflora)、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黄玉兰(mgnoliasp.“sunspire”)、四季玫瑰(rosa rugosa var.)、黄刺梅(rosa xanthina)、华北珍珠梅(sorbaria kirilowii)、紫叶碧桃(prunus persicvar.duplexcv.pissardii)、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金叶小贞(ligustrum quihoui var.)、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将它们的产地、年龄、生活习惯、作用、功能、观赏特点进行详细的记载。在小游园设立标牌,介绍它的设计意图与园林每一区由于有特定的功能和性质,容易构成独有的风格[4]。使园林绿化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使人形象特征,以强化人的感受识别,以植物名称来点拨游玩中的受教,以创设适宜环境,用一个启发、探究式的问题代替了枯燥的问答,既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创造思维、展示自己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他们不断地产生、爆发思想的火花,即顿悟的过程。

4、绿化、美化校园与学生创造力的统一

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这些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个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作品。创造力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认为发散思维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其行为表现有3个特征:变通性:思维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不易受功能固着等心理定势的干扰,因此能产生超常的构想,提出新观念。流畅性:反应既快又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观念。独特性:对事物具有不寻常的独特见解。聚合思维在创造能力结构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所谓聚合思维是指利用已有定论的原理、定律、方法,解决问题时有方向、有范围、有程序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

绿化、美化校园应以绿色为基调,并以大绿为主,适当栽种花草,在讲究一定艺术性的同时, 栽大树, 植大绿, 规整、严谨、有序,使校园绿化带、绿色走廊、大型绿地、人造树林、大树种植相配合,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相结合,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校园绿化系统,以充分体现高校所特有的庄重、高雅、清新、宁静和奋发向上的氛围与风貌。使学生从园林绿化与外界环境的联系,园林绿关化与建筑的关系,从祖国美好山川灵感得到的启发,然后在新任务、新情况、新要求来临的时候,通过记忆的加工、重组、选择、判断等形成创新的源泉,实现创新的契机。

5、绿化、美化校园与环境、人文和谐的统一

校园绿化、美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校园环境、人文和谐的统一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和谐校园”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和谐的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环境。其中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其次,还应包括校园的融洽氛围,努力形成师生和同志间互帮互助、同心协力、共创发展。具体表现为能不断调动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学习积极性,激发创造性;办事公平、高效,讲团结,讲协作,讲原则,讲大局,是安定团结、公平正义的学校;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民主办学,依法办学,是民主法制的学校;以诚待人,增强同志间、师生间的友情、亲情,是充满团结的学校;是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学校。校园绿化、美化应遵循多样化统一、均衡、比例、韵律、对比、和谐、质地、简单、寻求意境的原则[5]。结合学校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充分发挥环境的抽象性、象征性特点,表现出大学校园作为科学殿堂的一种神圣、崇高且震撼人心的科学美,一种与环境相和谐的自然美,一种展示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美。使大学文化精神在校园环境中得以流露[6],得以涵养。校园绿化应在点、线、面、空间四要素的约束下,通过种植花——草树木等措施,改善小气候,美化环境,配合校园建筑起着衬托辅助作用。体现园林式的校园,高水平的科研,高质量的教学,科学化的管理。

通过绿化、美化的校园,笔直的校道从校门延伸至生活区,两旁绿草如茵,鲜花盛开,花带、绿化带交错有序,整齐规范,长廊、景观建筑[7]别具一格,文化氛围浓厚。校园内的松柏、大王椰、柳树、翠竹等各种树木30余种,草坪10000多平方米。目前,校内花坛、凉亭风格雅致,小桥清池别有韵味,红花、绿叶相互辉映,形成了四季常绿的美丽景观,成为学生饭后聊天、看书休闲的好去处。

在校门口、教学楼、宿舍楼的显眼处,到处可见墙上贴着一些制作简洁的标示牌,上面写着“请您把废弃物放进果皮箱,这样您才是我们文明学校的一员!”有的充满诗意,如:“我愿化作一滴雨,洗出一个干干净净的世界。”校园内,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蕴教育。绿化、美化校园环境,优化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

为把我校建成一流的校园环境。我们的校园绿化、美化目标是:结合学校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充分发挥环境的抽象性、象征性特点,表现出大学校园作为科学殿堂的一种神圣、崇高且震撼人心的科学美,一种与环境相和谐的自然美,一种展示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美。使大学文化精神在校园环境中得以流露,得以涵养,得以饱含酐畅。我们的事业将更加生机勃勃、蒸蒸日上,我们学校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杜文贞优化育人环境 建设美丽校园[j]高校后勤研究2007,(1):76-78

[2] 葛贤林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营造良好育人氛围高教与经济2007 20(1):37-39

[3] 刘艳萍,董文珂花卉在校园绿化中的应用北方园艺 2006,(5):122~123

[4] 肖运成校园绿化与植物造景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33- 5234

[5]李治中 绿化美化校园 优化环境育人--高校园林绿化系统工作只之关键高校后勤研究 2007,(1):92-93

第6篇:新校园新环境作文范文

一、新一轮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的提出

我校创办于1960年,1965年开办普高,1981年高中部兼办职高挂牌厦门市文教职业学校,是同安区唯一的集普高、职专、初中为一体的城市完全中学,过去学校重在打造好和谐平安校园环境,但在新的教育形势变化发展下,已不能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多种需求。因而,我校从2010年开始重点全面地进行新一轮“打造温馨校园,提升办学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我们认为,要在打造和谐平安校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温馨校园,提升办学品位”。只有这样,才能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水平,健全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和造就新一代有理想有觉悟的社会主义优秀人才。新一轮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我校由此蓬勃展开,并已取得明显成效。

二、新一轮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的理论依据

1.有关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现代教育学的理论研究认为人的整体素质是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水平。因而,我们只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继续构建、营造一个优美和谐温馨的校内人文环境与自然物质环境,挖掘蕴涵在其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德育影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够促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2.有关心理学的理论依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前人类社会居住的生活环境制约着学生的心理发展,优良的社会生活环境对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建设一个温馨优美净化的校园,营造温馨校园的思想文化氛围,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校教育实效的有效手段和长远任务。

3.有关美学的理论依据。环境美学家有很多论述,柏林特主张,审美欣赏要求欣赏者与欣赏对象完全地结合,他认为,传统美学的研究模式是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疏离的,新的美学模式应当实现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审美与实践的结合。他主张把人类与自然文化环境联系起来,人是环境的一部分,环境是人的环境。关于审美和实践的关系,他主张审美、艺术和日常经验的结合、保持审美经验和日常生活的连续性。卡尔森等认为:对环境的欣赏,与艺术美学的欣赏模式不同,是一种典型的物理上活跃的交互作用,对自然以及所有人为环境的审美欣赏,还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因此,我校结合本校本乡本土自然实际以及当地人文历史特色,着力打造一个让学生喜欢的优美和谐温馨校园环境,使学生感受并欣赏到美,接受来自学校多方面美的环境熏陶,既让学生锻炼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又能由心底自觉地维护美、创造美,从而在美的环境中净化心灵,完善人格。

三、新一轮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实验目标

我校2010年9月成立了课题研究实验的领导小组。我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组员有学校的副校长、处室主任担任。对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实验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我们具体制定了以下课题的研究实验目标:

1.构建温馨校园文化的教育模式。

2.通过改造校内自然物质环境和营造人文文化氛围,创造校园优美、和谐温馨的环境,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全面形成。

3.采取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实验四个方法。(1)观察法:观察和考察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诸多影响。这种方法与谈话法、文献法配合使用。(2)调查法:收集有关事实、数据等材料进行调查验证其效果。(3)活动分析法:通过家访等活动,了解学生家庭现状、学习状况,收集有关学生的思想、作风以及在家的表现等材料。(4)总结法:要从实际出发,重视实践,总结好经验,认真分析,再回到实践,指导实践。

4.继续搞好学校的优良校风、学风、班风建设,继续进行社会、家庭、学校配合,部队、社区、师生共建;努力形成“育人”合力,纠正学生不良的心理与行为,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各项素质不断提高和完善,让和谐温馨充满人性光芒的校园文化永驻校园。

四、新一轮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研究实验的具体实施与成果

1.建设一个奋进的温馨校园文化物质建设校园环境。

(1)建一间校史室,作为校园德育基地。收集反映历任学校领导的风采;展示园丁桃李硕果和师生特色、特长;收集展现校友风采等。

(2)点缀校园室外环境。给学校楼房、道路、场地命名,围绕学校的发展向全校师生征集,凡被采纳者将予以奖励。走廊过道的名言画像,适当地更换。彰显学生个性,注意张贴那些贴近学生实际的书画。

(3)改造、完善原有校舍建筑。新建具有现代气息的综合办公楼、艺术馆和职教楼。我校的校园物质文化努力做到了:设计有图纸,规划请专家,建设挤资金。校园布局力求合理,教学楼、综合楼、寝室鳞次栉比,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三区”分离,花坛景点装扮点缀,点、线、面和谐统一,名贵花卉树木错落有致,硬化道路如琴弦拨弄其间。优美的校园环境加强了学生热爱学校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的意识。

2.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精神建设校园环境。

(1)确立学校的新的教育理念。2010年我在全校教职工会议上提出了“创建特色中职教育,培植优质初中品牌”的办学目标,同时提出“以人为本,和谐奋进”的办学指导思想,把维护安全、稳定,创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学校近期的奋斗目标。初中教育中提出:“追求卓越,创建一流”的办学理念。形成“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环境和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在德育管理、教学管理、校本教研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精细化要求和改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正沿着“追求卓越,创建一流”方向发展。职专教育中提出“特色立校、诚信办学”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为目标,以“艺术教育”、“高职单招”为特色的办学方向。一年来,全校师生经过努力奋斗,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得到大力发扬。

(2)通过各方面的学校制度改革创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制度文化温馨氛围。如我们制订《文明学生行为规范》、《学生一日常规》、《争创文明班集体条例》等规范学生行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又如我们还在学校管理上实施了校长负责制,中层干部、任课教师竞聘制,岗位责任制,绩效考评制,还实施教师职称量化评议聘任改革方案。把教师平时的工作表现工作业绩进行量化评估,谁的工作表现工作业绩量化分数高谁就出线聘任。教师职称聘任做到公正、公开、公平,极大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学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1人,市级骨干教师23人,区拔尖人才2人,区学科带头人2人,区十佳教师3人,区教学能手28人,区级“名师”33人。我校的师资水平在市区名列前茅。此外,我校还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学校教师每年家访达2400多人次,这是个了不起的数字,教师通过普遍走访学生家庭,把学校的温暖教师的关爱带到千家万户。融洽了教师与学生家长、学生之间的亲密感情。

(3)我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对教室、寝室等进行美化,张贴名人名言、开设科技园地、心理健康教育等栏目。学生通过这些自我教育活动,培养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明理、学会生活。

(4)成立各种校园文体社团,举办校园系列多采文体活动。如辩论赛、演讲会、征文赛、讨论会、音乐会、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充实校园精神文化活动内容。我们尝试通过高品位、高格调的文体活动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宽容态度。同时能对师生起到放松精神、愉悦心情、获得心理平衡的作用。我校的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凸现了:让学生置身可温暖、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到“学校是一个温馨家”;让学生体验到每一个墙壁都会说话,每一朵花都会含笑,每一条标语、名人名言都催人奋进,每一名模范师生的先进事迹成为学校的精神财富。活动文化搭平台:开展以庆“五・一”、“十・一”节日,国旗下的讲话,班团会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活动;兴办以音乐、美术、体育、劳技、小制作、小发明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节活动;积极组织好教师读书活动,让教师在知识的“充电”、“加油”中丰富自我,坚持好以“做一件对别人有益的事;做一件对自己有益的事;做一次心智锻炼;做一次体育锻炼”的“四个一”的日课活动;保证好以“琅琅的读书声、优美的歌声、欢快的笑声”的每日“三声”活动。由于我校坚持以立足校本,传承与发展的新一轮校园文化建设思路,以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不断创新的奋进情怀来经营,彰显出了学校校园文化的人性化特色,师生们受到了精神的洗礼,心灵的浸润。

五、今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研究实验的努力方向

第7篇:新校园新环境作文范文

【摘 要】 文章指出,满园春色关不住,环境育人润无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东方红校区在校园规划设计中追求个性的设计理念,打造绿色的生态校园,拓展历史传承与人文底蕴,注重精神环境的塑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操、品德和文化艺术的熏陶。

【关键词】 校园绿化;环境育人;内涵;特色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播和发展科学文化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其有着特定的环境要求。就是说,高校的整体环境状况必须符合“教书育人”这个特定任务的要求,使之具有“环境育人”的特殊功能。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的校园更有助于陶冶人的精神情操和优良学术氛围的形成,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而且能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的美好感情。让广大师生员工在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等方面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影响,从而安心工作,发奋学习、生活舒适、身心健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是一所环境幽雅、建筑独特、史料丰富和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校,作为湖南省培育师范生的摇篮,素有“湖南教育界的一面旗帜”,以其“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闻名遐迩。其悠久的办学历史和独特的人文内涵一直吸引着省内外立志献身教育的师范生。作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管理者,如何营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和富有个性魅力校园空间,将丰富的人文资源融入师范生的理想信念之中,铸就个体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把环境育人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的建筑、山水、园林、雕塑等景观的设计之中,在绿色环绕的校园中,师范生既能通过参与校园各种文化活动,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又能在学习、休闲和娱乐中传播科学知识、宏扬科学精神和营造校园高雅文化环境[1],使人们深入体味千载学府、百年师范的风采,最终达到育人成才的目的和理想。

一、追求个性的设计理念

大学校园的设计应当具有鲜明特征和个性魅力,要能够反映出历史风貌、精神文化、审美情趣及价值观念和取向,具有某种规范力量及潜在的教育功能,尤其是要善于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特有地形、生态环境条件及角色需要,有选择、有追求地将学校的特点、性质以及地域特色融入校园环境的设计和建设中。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目前共有新老两个校区:老校区现在的主要功能为纪念馆与参观游览;新校区――东方红校区则成为湖南第一师范师生学习和生活的新的主要场所。东方红校区位于长沙市岳麓区东方红镇,枫林三路1015号,总占地面积1090亩,其依山伴水的特殊地貌为美化自然环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学校以“方圆曲直、千载学府、百年师范、山水林园”为设计理念[2],根据特有地形及生态环境条件,因地制宜规划出五个功能分区:即教学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教师生活区、附属校区。通过对校园科学设计、合理配置以及各种物质形态的整体规划,构成园区自然和谐、错落有致的景观,使景观和周边环境紧密联系,并充分实现环境绿化美化,以山明与水秀的新校区环境凸显其个性化特色,使学生在优美清新的校园中接受知识与文化的熏陶,形成师范生的教师职业信仰,积极上进、心胸开阔、充满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打造绿色的生态校园

一个处处充满绿色、时时体现环保的优美、高雅、文明的绿色生态校园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不仅能给师生提供怡人的学居环境,为使用者的工作、学习、交流、休闲及娱乐活动注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而且在开展环境育人方面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蕴含着巨大的育人功能。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新校区为打造绿色生态校园,非常注重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尽量避免和减少人工盲目改造和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如学校依据“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紧扣“山水园林”的主线做大文章,展示山明水秀的特点。首先是“山”:充分利用新校区内四座保存完好的自然山体,打造成极目远眺山、春华秋实山、虚怀若谷山和宁静致远山,这些山均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寓意。其次是“水”:水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特性,与人类知识最高殿堂的大学也有着不解之缘,中国传统文化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它是灵性与智慧的象征。学校充分利用原有的生态系统,展示“水秀”的自然风貌,设计了学子湖、名人湖、学生滨水演艺中心,将校园景观与自然生态交相融合。再次是“树”: 树是一个展示各种植物景观的绿色系统,小至如茵芳草,高到参天大树,都可以显示四时不同的怡人景色。为此学校充分利用和挖掘优秀的乡土植物及观赏植物资源的同时,考虑其生态上的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和生长旺盛的特点。因为植物是最富有生命力和变化的校园景观,它所创造的景观是多彩动态的,不仅丰富着校园的色彩和质感,还能综合体现出以人为本、亲切宜人,以绿为主、注重造景,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地域特色和特定的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体现出第一师范的特色和风格。这些都对学生的心灵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拓展历史传承与人文底蕴

对一所高校而言,校园面貌的最大特点就是给人以直观、真切的感知,从而达到审美的效果。当人们步入校园时不仅仅是看其壮观的教学大楼,还要透过美丽的校园环境及教育理念共同酝酿的内涵去体味它所凝聚的学校历史、精神和文化底蕴,从而感受它散发的人文气息和审美意蕴。作为百年名校,中国近代史上著名人物曾国藩、黄兴等曾藏修于此,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萧三等曾在此学习,徐特立、杨昌济、黎锦熙、王季范、李达、周谷城等曾在此任教[3]。因此,校园环境建设必须体现这些历史的文脉。如第一师范教学和实验楼中庭的主题设计各自采取了不同的设计方法:文科楼中庭设计主题为“博文”,采用的是自然、写意的设计手法;理科楼中庭则以“睿智、笃学”为设计主题,大胆运用了规整、较为现代的设计手法;实验楼中庭借用“格物、致知”为设计主题,综合运用自然、规整相结合的设计手法;科技楼中庭突出“创新”的设计主题,巧妙采用新颖的设计手法及趣味小品的构思,营造出一种灵动轻松的氛围。通过这些设计可以窥见其赋予的历史传承与人文底蕴。同时,湖南一师作为伟人的母校,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和革命文化特色,可以更好地将第一师范的发展历史、办学理念、治学态度及校园文化融入到校园景观之中,将传统理念渗透到空间格局之中,以此带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使文明健康、稳定和谐、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起到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规范行为、丰富智慧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开启了崇尚创新、探求真知的学术环境和宽松和谐的学术研究氛围,为师生学术交流、学术活动提供理想的舞台,引导科技创新和团队合作,传承一师的历史底蕴,发扬一师人的开拓精神,使人们深入体味千载学府、百年师范的风采。

【参考文献】

[1] 刘青.环境育人视角:高校校园绿化建设与科学规划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0(10)166.

[2] 蒋柯夫,沈守云.大学新校区景观设计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现代园艺,2012(9)45.

[3] 易佳莉,徐飞雄.红色旅游混合开发模式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9(4)125.

第8篇:新校园新环境作文范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高校校园建设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庞大的校园、奢华的建筑背后隐藏的却是校园思想文化的贫乏,校园特有的文化内涵正在逐渐的消失和淡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缺乏个性,设计形式雷同

城市曾有“千城一面”之说,而存在于高校校园空间的公共艺术也有此趋势.目前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占据了公共艺术的设计领域,在中国的很多广场和街道经常会见到一些国外知名设计师的设计作品.这些公共艺术无论在造型、材料的选择上都趋于雷同,使得人们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相同的面孔,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公共艺术地域特征的缺失,使得大学校园也失去了个性,导致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校园景观陷入了“千校一面”的窘境.这种不分场所的照搬,忽视了作为具有人文理念和学科特色的大学精神,也忽略了场所和公共艺术的共存关系,让本来是为了体现学校校园精神的公共艺术失去了原有的存在价值.

1.2对校园文化缺乏传承

目前,国内很多院校都是由新老两个校区组成,公共艺术的设计规划常常是两个区域各自为政,没有联系和传承.每所校园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每所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曾构建过自己的文化特色以及与之适应的校园景观环境.某些公共艺术更是历史的记忆,见证着一座学校的成长,同时这些历史痕迹作为时间线索穿梭于校园,增加了校园的可辩识性,让校园文化不断的启迪和熏陶学生“.授之以渔”的高校氛围不仅源于学术的存在,更源于潜移默化的文化传统氛围的熏陶、对校园历史的尊重.新校区往往是一味的追求新奇的形式,对学校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理念未能做到传承和延续,形式上一味的追求新超和时尚,忽略了对原有校园文化的继承和延续;而很多老校区中的公共艺术造型呆板、主题陈旧老套、景观绿化无规划和美感、放置环境背景的选择杂乱无章等.

1.3设计缺乏人性化

我们经常看见一些公共艺术孤独的存在于空间中,没有人会去驻足观看或是参与其中,究其原因是缺乏亲切感或是缺乏人性化设计.存在于高校空间的公共艺术,经常会见到材质或是尺度不够人性化的公共艺术,原本是为了师生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的元素却成为人们无视存在或是无足轻重的物品,如石材的具有功能性的景观椅凳,夏天太热没法坐,冬天太冷坐不了.存在于高校校园里的公共艺术要让生活在其中的师生感到亲近,在人-公共艺术-环境的审美场域中,达到公共艺术与人相互共生的关系,从而达到交互的情境.

2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创作的设想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高等院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科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是典型的综合性大学.目前校园内公共艺术作品很少,老校区仅有图书馆前的立体雕塑和第一教学楼入口的上世纪80年代所作的木质浮雕.新校区校园环境公共艺术精神集中表现在行政办公楼前喷泉广场.这是个开放的空间,六艺柱、湖边的喷泉平台、沿湖的公共椅凳以及湖边的刻有“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校训的文化石.这个对全校有重要意义的公共空间,其形式简洁,材质单纯,引古思今,表述了学校对科学理性精神的追崇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总体来看,整个校园环境公共艺术作品与校园面积和楼宇的分布并不均匀,新旧校区的公共艺术缺乏整体感和规划意识.对于一所历史并不算悠久的高校来说,加强和塑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提升外在形象和内在文化素养有着急迫的要求.基于目前学校校园规划的基础,在遵循环境与特殊受众的互动原则的前提下,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创作主要可以从两种形式入手:长期性公共艺术和暂时性公共艺术.

2.1长期性公共艺术

长期性公共艺术常常会被当做一个特定环境空间的精神地标“.不变性被社会赋予价值.人们总渴望一种固定不变的风格,通过它本身的永久性来传达永恒的意义”.细数国内外的名校,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都会记存一些该校的公共艺术作品.如清华学堂门口的日晷雕塑,上面篆刻了清华大学的校训“行胜于言”,北京大学未名湖博雅塔,伯林顿大学校园的情景雕塑……不同类型的高校由于文化理念的差异,在校园建设方面也会呈现出各自的特点.首先从整体规划入手.根据绿地、场所环境的需求,保证师生在校园环境中的学习、休闲、思考、集会诸方面的活动,营造出校园应有文化意境.诸如结合新校区实地草坪空间、地形,选择不同自然环境的石头任其自然的撒落在地面上,形态各异、色彩不同,使人感受一种丰富的自然想象和涌动的青春活力,校园环境的人文色彩在不经意中得以显示.在处理新老校区的整体性上,由于建筑是学校的主体,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缔造者,校园公共艺术应该与校园建筑形式融合,从而使建筑特点和文化氛围得到进一步加强.犹如放置的雕塑本身表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置放的环境由此富有了内涵,令人感受一种校园的历史与文化的守望.如老校区图书馆是历史比较长的建筑,两栋建筑围合的公共空间一直空置在那里,可以结合建筑的风格设计一组雕塑和景观小品与之结合,创造出学习的氛围.功能性的公共艺术往往能达到纯粹形式行的更加让人感到亲切.其次,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选择主题性的表达.高校校园给人们的感受不只是视觉印象,而是一种校园文化精神的张扬.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色,根据具体环境塑造和表现学校的精神内涵.依据校训“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育人理念,可以在校园主门入口处设计一座具有展示学校历史人文内涵的公共艺术雕塑,让每个进入校园的人首先就能感受学校蕴含的育人理念.形式上可以抽象,也可以具象.同时也可在不同的院系门前放置结合院系学科特征的雕塑、景观小品等,这样可以给每个院系增添自身的学科特色.在题材上,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理念,用教育、学习、研究等相关的素材、名人励志求知进取的精神等诸多内容为对象.最后就是艺术性表达.作为存在于校园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必须保持其文化品位,拒绝平庸无趣的作品.当然校园公共艺术的设立也不能单纯追求艺术品的堆砌.针对目前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作品数量偏少的情况,可以在主要道路的两侧、学生宿舍公共区域、以及校园湖面水系两侧增设一定数量的文化景观雕塑和小品,根据所处的环境选择富有创意的、有品位的、新颖的,做到与环境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作品.在保持艺术自身的纯洁、唯美的同时,作品更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高尚的情操、追求完美理想的形式.

2.2暂时性公共艺术

对于大学校园这样一个具有文化语境的教育场所来说,暂时性的公共艺术就要创造更多的临时的教育情境空间、教学空间,同时担负起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传播.暂时性公共艺术从开始设计到完成展示,经历的时间都较短“.瞬间的真实性可能是最具说服力的”.这个特点对于安徽工程大学这样一所作为拥有艺术设计学科的综合性高校来说,可以为课程教学带来很多创造性的授课方式.目前艺术学院有环境艺术、平面设计、广告和工业设计等专业,实践性都很强,很多课程作业都是以实体的形态展现出来.比起放作业放在艺术展厅里,还不如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如环艺专业的公共艺术、三维设计、景观设施等课程都是产生优秀公共艺术作品的重要来源.同时,对于发展中的学校来说更是对外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是宣传自己、展示自己的良好途径.在创作空间的选择上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教师结合专业课程在校园公共空间中选取合适的空间场所进行主体性的公共艺术创作.这些公共艺术会随着不同课程而不断更新变化,给校园环境带来新鲜感和活力.二是利用即将需要规划的地点在其中先放置实验性的公共艺术作品,由教师授课,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公共艺术创作,从学生创作的众多方案中选取最佳创意方案进行集体创作,选用简便易得的材料,由学生动手进行方案的实施.如在连接东西校区的快速通道桥面上的空间,可以根据现有空间布局进行课程训练,如景观小品、三维设计练习等,这样既能丰富课程也能对校园环境的改造起到作用.课程作业转变为暂时性公共艺术的方式,学生更乐于接受的,也会更好的发掘学生学习和创作的潜力“.时间性放弃了对永久性的追求;随着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多,作品的坚固与固定地点的展示越多越不受艺术家的钟爱,他们更喜欢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内创作作品.对艺术家来说,创作变得更加轻松了;对大众欣赏者来说,作品也更加丰富了,并期待随时随地出现的新奇.”生活在大学校园里面的是一群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作为高校的校园环境空间公共艺术不仅仅有美化功能,更肩负着育人的功能.因而,对于创作主题的选择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暂时性的校园环境空间公共艺术作品创作常选择与某个事件或主题活动相关联的.这样的形式在一定意义上比起说教来的更加让学生从心底接受,对学生的思想更具备批评和干预的功能.如以“文明”为主题的环境空间公共艺术创作,学生可以结合身边人的行为与周围的环境进行创作,如食堂、银行等经常出现不文明现象的地方.作品呈现后会让师生有所体会、有所感悟,做到公共艺术与人的互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因而,在大学校园暂时性的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上,除视觉形象上的认同感之外,还要在文化语境上让公众产生认同感.同时,暂时性公共艺术可能也有一种意愿,就是来表达那些永久性项目艰深的概念和当下的问题.暂时性公共艺术也能够展现更多长久性公共艺术无法体现的校园文化,是对校园文化类型的一种补充.

3结语

第9篇:新校园新环境作文范文

关键词:自然景观;文化承续

在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下,高职教育的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原有的校园环境已不能满足学校发展。应更新观念,运用新的设计理念,在现有的空间内对校园的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及改造,以适应现代高职校园发展需求。

1.校园自然景观的运用

高职院校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校园环境建设及配套设施跟不上,多数院校没有专业的规划。校园环境比较杂乱,自然景观大多被遗弃,这都对校园环境建设极为不利,使校园环境较为落后,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层次。面对校园自然景观存在的不利因素,更新自身观念,整合现有自然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及改造。

1.1提高对校园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的保护

高职院校中一些校园历史非常悠久,其文化特色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和逐步形成的自然景观等,都能充分反映学校悠久的历史文脉,这些都积淀着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不容破坏。要认识到校园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结合校园自然景观及地形地貌进行人性化设计,逐步提高对校园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的认识和保护能力,让师生不出校门足以贴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生活、学习,与自然结合,使师生们能够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1.2有效利用地形地貌合理布局

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经过多次改名或合并逐步形成,校园地形地貌比较杂乱,建筑形式多样,自然景观利用率不高,长期不被重视,甚至被遗弃。应该以人为本,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结合地域特色、自然生态与地形地貌,运用植物形成的空间及尺度,以及反映当地自然条件和地域景观特征的植物群落。着重展示植物群落的自然分布特点和整体景观的美感,合理对校园内已逐步形成的自然景观及自然地形地貌进行设计、改造,使校内逐步形成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与景观之间更加协调,更好地体现出高职校园自身的环境特色。

1.3提高植被种植改善自然环境

校园是教学和生活兼顾的多功能场所,要依托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来改造提升自然景观。加强植物造景,提高绿植面积,配置各类不同植物,采用乔灌草分层的多层次植物结构,强调植物配植的群体寓意,满足生态多样性的要求,适当配置现代景观元素,突出景观意境。做到层次分明、起伏有致,以清新自然、幽静典雅的自然景观为主,巧妙地运用线条、空间、质感、色彩等美学原理来营造富有现代气息的生态型校园景观,不断提升高职校园整体景观及文化品味。

1.4因地制宜突出校园特色

多数高职院校环境有限,没有很好的结合自身特色。有些建筑及景观结合不协调,严重破坏自然景观及原有生态环境,还有些将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导致校园历史年轻化、表面化。高职教育与众不同,在校园规划布局上要适应各自的要求,避免雷同模式。在设计时一定考虑学校自身的特点及要求,运用现代的景观空间形态、设计语言和素材,结合校园历史文化及自然景观特征及地域文化,营造个性鲜明,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

1.5营造特有的环境氛围

校园是特定的场所,在丰富校园景观的同时,还应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环境氛围。在高职校园中自然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基础上改善校园环境时,应强调对现有空间的体现与继承,发掘构成校园空间格局的共同语言,开放建筑及绿植空间及形态,重视体现文化特色以及逐步形成各时期的景观、建筑风格、材料质地、色彩以及相互关系,结合校园自身的文化特色及办学理念,创造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环境设计,体现艺术美与自然美相结合的意境,营造一个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良好自然环境和学习氛围。

2.校园景观设计的价值

景观设计是校园建设的基本要求,校园环境能够折射出学校的历史面貌及办学层次,不仅能改善环境、美化校园,还能为师生提供适宜生活、学习的良好条件,使师生身心健康、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的功能,让师生们能够安心工作学习。因此,校园的景观设计既是校园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