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叶圣陶的故事范文

叶圣陶的故事精选(九篇)

叶圣陶的故事

第1篇:叶圣陶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叶圣陶教育思想;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教学启示

一、叶圣陶教育思想简要介绍

虽然叶圣陶先生有关教育的理论与教育方法并不具有系统性,但从叶老的小说、文章中都流露出他对教育事业的关心。而对教育启发最深刻的论断就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而所谓“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进而使得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下,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中,不断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而这与我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提出的治理国家的思想从“无为”达到“无不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对班级学生的管理与君王对国家的管理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同性。而无论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还是“‘无为’是为了‘无不为’”其根本目的都在于使班级或使国家达到最佳的管理状态。

二、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是学生在基础阶段的必修课程,同时小学语文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从我国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来看,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担任本年级的语文课程教学之外还担任着班级管理的工作,因此,不仅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教学方法的探索,还应该从班级管理的角度进行管理方法的改进。而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独树一帜,对小学班级管理的认识也存在不同见解。从叶圣陶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上来看,依据叶圣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可以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学习地位,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吸收,可以f这种教育思想一直都是我们在新时期课改中一直追求的课堂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三、叶圣陶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课改的启示

那么如何将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新时期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相融合呢?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小学语文课改有什么样的发展启示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索。

(一)使学生逐渐形成课堂学习的主体意识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课堂教学不应该是“老师说,学生听”,而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找到问题的答案,找到学习的方法。我们以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三个和尚》的教学为例,《三个和尚》讲述的内容是我国儿童都熟知的故事,因此,在文章的理解上难度并不大,学生能够做到对故事情节进行准确的把握,但是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与学习难点是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教育意义。对于这个知识点,如果教师仅仅是将结果告诉学生,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依然是处于被动地位,而如果教师通过让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描述甚至是故事情节的表演,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是非对错进行自我感悟,就可以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

(二)使课堂逐渐成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平台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不应该仅仅是“教”与“被教”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能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教”与“被教”的过程中,学生无法做到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也就无法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目标。要想使学生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目标,教师就应该尽量使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尤其是在对开放性问题进行探讨时,教师不应该对该问题的“标准答案”进行叙述,也不应该简单地对任何问题进行“对”与“错”的评价,而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地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使课堂成为思想交流的平台,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而针对上文中提到的《三个和尚》中三个和尚的表现,以及如果“你”是第二个和尚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第三个和尚你又会怎么做?教师就可以将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与讨论。

本文以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思想对我国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改革的启示进行了探索,我们认为在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而应该是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学习意识,培养自我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靳健.科学性是中国语文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标志:纪念杰出的教育家叶圣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

第2篇:叶圣陶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叶圣陶;生活本位;教育命题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1-0043-04

在我国现代教育家中,叶圣陶先生常常被人们有意无意地特别定义为语文教育家,关于他的教育思想研究,人们亦更多地是专注于他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挖掘,由此在诸多教育实践者甚至部分研究者的潜意识中,似乎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仅仅只是显现于语文教育领域,其实不然。毫无疑问,叶圣陶在语文教育领域有着许多真知灼见,影响着一代代语文教育工作者,然而,若将叶圣陶的教育思想窄化为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不仅可能会遮蔽叶圣陶教育思想中那些比语文教育更有价值、更为新颖的主张和见解,而且使人们对其语文教育思想的认识缺乏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为深刻的理解。

叶圣陶有鉴于当时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基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体会,同时汲取了当时流行于民国初期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教育思潮的积极主张,将学校教育的本质视为以“生活”为核心的教育。不过,叶圣陶对“生活”教育的理解,并不完全同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而有着自己的某些独到见解。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叶圣陶关于生活教育的理念从未形成一种体系完整的理论,但却不影响他基于“生活”教育理念上提出的若干教育命题,而通过解析这些教育命题,则不难明晰他的“生活本位”的教育理念和他对理想教育的价值追求。

一、教育应“以生活为本位”

自1910年代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传入中国后,新的教育知识观便开始在我国文化教育界传播开来。虽然立场迥异、观点不一,但确认书本文字价值的有限性,强调教育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则是其共识,如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陈鹤琴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主张,无一不是这种新知识观的中国式命题的具体表达。叶圣陶同样深受这种新知识观的影响,早在1919年8月发表的《敬告创办义务学校诸君》和同年底写就的《小学教育的改造》两文中,便批评一些从事小学教育事业的人将书本知识的授予和德行的修炼作为小学教育的全部任务。同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下将教师职务的条块分割、分科课程导致知识的支离,以及诸如用书制度与教室制度等,更使当下的小学教育远离儿童的生活和实际的事物,迷失于单纯的书本教育之中。到了1940年代,他依然信守这种以生活为依归的教育理念,明确提出教育“以生活为本位”的命题,并将其上升为自己的教育本质观。在他看来,“教育不以生活为本位而以知识为本位,是一大毛病”[1]。因为在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下,并不考究知识本身对于社会生活的有用性,并不关注书本知识对于实际生活的指导性,记诵成为了唯一重要的教学方法,分数则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追求的唯一目标。不仅如此,恰是由于学校教育与生活无涉,而最终导致教育成为装饰面目且为统治者独享的奢侈品。

主张教育“以生活为本位”,其实是强调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在时空关联上的连续性、一致性和广阔性。叶圣陶说:“儿童在进学校之前,自有他们的生活,进了学校,自然是继续他们的生活。所以两者必须顺着一个方向,不过在质的方面有所不同,便是学校生活比以前的生活合理而有系统。”[2]这其实意味着学校与儿童生活本身便是沟通的,它是全部生活的一部分,二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只是由于学校机构的特殊性而使其获得的生活经验更加合理和系统罢了,故不可将学校办成与社会生活隔绝的封闭式象牙塔。可见,学校教育既不是生活的起点,也不是生活的终点,它只是人生生活的一段驿站,而判别学校教育是否取得其应有效果的标准,则完全取决于学校所获得的知识经验能否真正成为学生走出校门应付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

叶圣陶认为,教育以生活为本位,并不是一句停留于理念的空洞口号,而应成为学校教育中诸门学科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国文科教学为例,有部分所谓的教育专家抱怨中学生国文程度低,证据之一是许多中学生写不出通顺的文言文。对此,叶圣陶深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国文科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养成阅读能力”和“养成写作能力”两项。而要养成写作能力,“第一宜着眼于生活和发表的一致;说明白点,就是发表的必须是自己的意思或情感,同时又正是这意思或情感”[3]。换言之,学习学科书本知识乃至整个教育只是手段或工具,融入于生活之中方是其目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叶圣陶基于民主教育的立场,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是否连通视为新与旧、专制与民主教育的分水岭。在他看来,传统教育只是为统治者培养驯良的政治帮手而已,故并不关注知识是否有用,并不关心受教育者的生活。后科举时代,这种传统精神并未得到肃清,故亦成为诸多学校滋生诸多弊端的源头。而充满新精神的民主教育,“以生活为本位,随时学习,随时受用。知识不是点缀品,追求知识是为充实生活,知识必须化为身体上的血肉,生活上的习惯,不仅挂在口头笔头装点门面”[4]。

二、学校教育应围绕“真实受用”的生活而展开

基于学校是生活的一部分,学校教育应“以生活为本位”,则学校的课程教学亦应以是否为生活带来真实有用为取舍标准。不过,这儿“有用”的意涵,并不是指那些暂时的、眼前的有用,当然更不是指对获取文凭、获得职业地位的有用,它是指使受教育者一辈子的受用,“譬如教小学生学剪纸,要剪得恰好在一条线上,就必须让他自己实践方能做到,只顾空讲是做不到的”[5]。

叶圣陶认为,在真实受用的教育内容方面,首先应将“养成好习惯”列为重点。在他心目中,“养成好习惯”是教育的基本内涵。众所周知,叶圣陶既做过中小学教师,又担任过杂志编辑,他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广大青少年群体。而他在与这个群体的长期对话过程中,“教育”无疑是一个常用的词汇。然而对于“教育”内涵的解读,他并不青睐学理的探讨,而更多地是使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进行解释,他说:“原来‘教育’这个词儿,如果解释得繁复,几本书未必说得完;简单的解释,一句话就可以说尽,就是‘养成好习惯’。”[6]在叶圣陶的思想中,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有价值的知识,偶尔行之,那只是游戏、演戏而已,只有彻底消化并化为习惯,才能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而要养成好习惯,其前提是要求教育者转变教育观念,以教小学生读书识字为例,“教识字读书只是手段,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才是终极的目的”[7]。可见,叶圣陶将教育内涵定义为“养成好习惯”,并不仅仅只是针对当时中小学生存在的道德层面的问题有感而发,其表达的是对于新教育理念的倡导。在他的理想学校教育中,学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一个分数、获得一张文凭,而更在于影响自己的整个人生。

其次,应传授给学生处理生活的一般知识,养成他处理问题的能力,而这也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健全公民的前提。不过,叶圣陶这儿所说的生活并不拘泥于洒扫应对进退等个体所必须具备的生活常识和能力,还包括生产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科学生活等一切人类的生活知识和能力。可见,他所谓处理生活的知识和能力的主张,其目的在于拓宽学习者的视野,培养其应用知识于生活的能力。在此问题上,他极为赞赏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实验,将其视为迈向教育最高境界的有益探索。

叶圣陶从“真实受用”的教育知识价值观出发,对现代学校教育中的课程制度持批评态度。他多次发表文章指出,现代学科课程并不是理想的课程类型,因为将教育内容划分为公民、卫生、国文、算学、历史、地理等学科课程,不仅导致这些科目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而且亦与实际生活的综合性相背离。不过,叶圣陶先生似乎并不是一位激进的教育改革者。在他看来,学校教育中流行的分科教学模式尽管并不尽如人意,改革学校教育当然势所必然,然而学校的改良并非一朝一夕,在目前无法根本颠覆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势之下,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更需要自己认定学习的目标,“为了受用一辈子,自己去努力追求;不要只听老师讲讲就算了事,只读熟了几本教科书就算了事”[8]。

三、“读教科书并不是进学校的最后目的”

文字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教育长期以来就存在的弊端,而且这种弊端并未随着新教育的兴起而被废弃,反而愈演愈烈,一如叶圣陶所揭露的:“我国一般人把学校教育看作为变相的科举,其中一部分人意识上并不清清楚楚这么想,骨子里却死死抱住那个旧传统,牢不可破。从前读书人准备应科举……他们认为现在受学校教育也无非如此。”[9]受教育等于读书,学习便是记诵,教科书被奉为圭臬,似乎成为先生、学生、家长们的共识。因而,在当时许多学校教育中,教学的进行只限于教科书的范围,“教科书上讲到的,得记诵,教科书上没有讲到的,就绝对不去触着它;所谓学习的工作又不出于理解教科书,抄写关于注解教科书的笔记,甚至劳作的科目也还是读教科书,抄笔记,而不必真个动手去劳作”[10]。为此,他大声呼吁:读教科书并不是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

叶圣陶明确指出:“受教材”并不等于“受教育”,要使教材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使教材像食物一样,在学生的身体里消化,转化为血肉;学生就在‘受教材’的当时得到补益与受用,那才是‘受教育’”[11]。由此立场出发,当然应该反对学校教育中单纯的文字教育和死板的记诵教育。因为过于专注教科书的文字教育,将会使新教育丧失其应有的科学精神。他讥讽当时许多中小学各科目的教学,几乎只是进行一种国文科教学而已:“透过教科书看中国教育,小学的科目一切都是‘国语’,材料是常识的国语、算学的国语等等;中学则一切都是国文,除了英文:是化学的国文、物理的国文、历史的国文等。”[12]“自然、社会、生物、理化、算学,无非是变相的语文科;学生捧着这些书本,尽做着讲解记诵的工夫,讲解记诵以外,不再知道有把学习得来的东西融化在自己生活里的这一回事。”[13]在这种教学观下,即使设有新教育提倡的科学科目,亦充其量不过是对传统文字教育精神的承袭而已。简言之,叶圣陶认为,过于关注教科书的文字教育,将使教育与生活之间形成严重疏离;过于局限于教科书的文字教育,将严重遮蔽学生的生活视野;过于注重记诵教科书的文字知识,将使学生失去综合地运用这些知识去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

当然,叶圣陶并不是一个“愤青”,更何况还曾与夏丏尊先生一道为开明书局主持编写过国语教材,因而他对于教科书的固有价值并不否认。他认为,教科书是各种科目的纲领,对教育教学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然而,他对于部分中小学一味奉教科书为圭臬的做法则极为不满。如,当因抗战时局动荡而一度使教科书运输发生困难,结果引起部分学校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开展教育时,他不以为然,认为学校大可不值得为此烦恼,甚至以为“学校里的大部分科目是离开了教科书也可以教的,而且本该离开了教科书教材可以收到完满的教育效果”[14]。因为如小学常识、算术科目,自然与生活实际上比教科书更加丰富,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而且更可以终身受用。在他看来,教科书只是各种科目的纲领,目的的指向应该是生活的本身。他说:“譬如演戏,教科书好像一张节目单,背得出节目单并不就是演了好戏。……因而死命地记诵教科书是无谓的,把记诵教科书当作受教育的终极目的尤其无谓。”[15]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叶圣陶先生以生活为学校教育旨归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否认书本知识和教科书的价值。他的三个教育命题所反对的乃是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学习与生活两分、重记诵轻受用,以及“受教材”代替“受教育”等弊端。在他的理想中,学校教育应充满生命的活力,枯坐听讲现象的存在,其实便是无视学生生命和生活的表现。在他看来,只有真正让学生消除学习与生活的界限,“学习就是生活,并非生活的准备”[16],才能使学生自由主动而非消极被动地参与教育过程,疲惫与厌倦才能一扫而光,学生的学习生活才能生动活泼。

参考文献:

[1][4]叶圣陶.新精神[C]//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01.401

[2]叶圣陶.小学教育的改造[C]//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1.

[3]叶圣陶.国文科之目的[C]//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3.

[5][8]叶圣陶.不应当受这样的教育[C][C]//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32.

[6]叶圣陶.改善生活方式[C]//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09.

[7]叶圣陶.如果我当教师[C]//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2.

[9]叶圣陶.升学与就业[C]//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52.

[10]叶圣陶.“学习”不只是“记诵”[C]//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28.

[11]叶圣陶.我们的宗旨与态度[C]//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03.

[12]叶圣陶.文字并不可靠 教本少用为妙[C]//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17.

[13][14]叶圣陶.教科书的缺乏[C]//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2.71.

[15][16]叶圣陶.受教育跟处理生活[C]//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94.129.

Analysis of Three Life-Oriented Education Propositions of Ye Shengtao

HU Jin-p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第3篇:叶圣陶的故事范文

同许多长于书法的现代作家一样,叶圣陶常说自己不懂书法。这当然是谦虚,却不仅仅是谦虚,潜台词大概是:一,自己并没有专攻书法,不必去争这个书法家的名头;二,个人写个人的字,好坏得别人说,不应当自居行家;三,给别人写字是推脱不过,本无意炫耀。

叶圣陶生于1894年。“五四”时期走上文坛的新文学作家大多生于这一时期。郁达夫、茅盾生于1896年,徐志摩、王统照生于1897年,许地山生于1893年,林语堂生于1895年。他们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少年时期进入新式学堂,二十岁出头受到新文化运动的鼓舞,而立之年已经在文学界有所建树。

这一代作家都习惯于用毛笔写稿,他们的文稿和书信都很有收藏价值。因为文名很盛,也常有人索求墨宝,因此他们留下的大字也不少。他们的书法是在日积月累的书写中逐渐成熟起来的,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与他们的性格与情趣的结合点很多。

坡有诗句云“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虽语近诙谐,却颇能点出书法真义,不学的意思是不亦步亦趋地学别人,学书贵在理解书法精神。传统书法观是以文达意,以书传文,离开了思想和情趣,离开了文意,书法就立不起来了。这一代作家是这种书法观的坚定支持者,他们在书写上也下功夫,但更注重意义的传达。不以书法自矜,是真正的晓书者。

1913年的《圣陶日记》是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叶氏手迹。结体瘦长、略向左倾,有北碑的味道,与同时期李叔同的书法有些接近。在日记的扉页上,叶圣陶特意注明:“此册摹仿李叔同当时之字,太平报文艺版多载李之字画。”当时叶圣陶刚刚中学毕业,担任小学教员,教学之余常与朋友切磋书法篆刻。日记中,记录了叶圣陶为朋友刻印、共同欣赏祝枝山书卷、赵子昂字帖、书写文字赠与友人的诸多事项。到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他日记中与朋友互赠书法作品、共赏书家墨迹的记录也不少。随着改革开放,文化思想领域日益活跃,晚年叶圣陶的书法交往逐渐增多,他为姚雪垠、陈从周、吕叔湘、吕剑等老友新朋写字的事,均有记录。叶圣陶晚年书名很盛,流传很广的《中学生字帖》就是由他题名的。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叶圣陶景仰的人,叶曾撰文赞誉弘一的风范,还在《弘一法师的书法》中,对弘一的书法做了独到的评点:

就全幅看,好比一个温良谦恭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就一个字看,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只觉得每一笔都落在最适当的位置上,移动一丝一毫不得。再就一笔一画看,无不使人起充实之感,立体之感,有时候有点儿像小孩子所写那样天真。但是一面是原始的,一面是成熟的,那分别显然可见。总结以上的话,就是所谓蕴藉,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

实在是内行之见。叶圣陶很自觉地把字与人格对应起来,推崇“蕴藉”、“君子之风”,可见他在书法上的追求了。

叶圣陶的楷书有很深的功力,他从小受到比较严格的书法训练,并一直临池不倦。他在1947年书写的《夏丐尊先生墓志》、1957年书写的《亡妻胡墨林墓志》两通碑,可称为其楷书代表作。他的楷书风格接近于初唐,没有欧阳询那种刚健,倒有虞世南的平和。工整有余,险劲不足,大概与他“蕴藉”的追求有关。墓志铭的书写历来讲究恭恭敬敬、一笔不苟,没有扎实的楷书基本功底是不能胜任的。

小篆是叶圣陶很喜欢的书体,他留下了不少小篆作品。现存最早的,是1929年为好友贺昌群所书对联“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篆法准确、运笔流畅。小篆是秦统一后的规范字体,流传下来的有泰山刻石、琅邪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以及大量秦量、秦权、诏版。东汉时许慎作《说文解字》,收集了小篆9353字。小篆字形修长,讲究布白停匀、线条圆转光润,《书谱》说“篆尚婉而通”,指的就是小篆。秦代李斯、唐代李阳冰都以之名世。到了清代,有邓石如、王福庵等人丰富了小篆的表现力。不过,小篆的结构过于整饬,笔画变化少,艺术表现的空间不大,清以来的书家大都在先秦的文字源流(即所谓的大篆)中探索。叶圣陶喜欢篆书,应该与他早年一度痴迷篆刻有关系,但他独喜小篆,心平气和地写这种整整齐齐让人激动不起来的字,既不高古也不飞扬,追求书法的静态美和理性美,则明显体现了他严谨的做派和简明的艺术风格。

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片记人的佳作,通过几件小事,突出了叶先生的宽厚与认真。宽厚是对人,做事则极为认真。叶圣陶长期从事教师和编辑的工作,对语言文字问题非常重视,他崇尚语言的简明。他说:“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当然,如果在语文教育这一层面,“简明”主张很有必要。但从文学层面看,简明只是语言美的一种。同时读叶圣陶和沈从文的文章,就会觉得沈从文语言有时要饶舌晦涩得多,但文章的色彩却异常丰富。修辞上的洁净感有时会造成过度守法的拘谨,对于创作也会产生负作用。

叶圣陶的文学语言,的确给人一种干净准确的感觉。他1932年的一个短篇小说《席间》写上海几个教授的无聊生活,开篇有这么一段场景描写:

电风扇嗡嗡嗡,好像在梦里。一个苍蝇敏捷地停在玻璃杯口,想尝尝柠檬汽水什么味道;但是,不等那几个给卷烟熏黄了的指头拂过,它又飞到窗沿上观赏大上海的夜景去了。

几十个字,把上海夏夜,一个颇为洋气的会客场景勾画出来,又透露出人物的一些特点,简洁明了。从苍蝇角度去写,也颇为别致。

《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早年的小说代表作,刻画了一个平庸正派的小学校长在战争威胁下,如护雏的母鸡一般辛勤而笨拙的身影。小说第一部分,写潘先生携妻带子挤火车到上海避难的艰难,极为生动。从艺术角度看,叶圣陶小说长于人物言行描写,他的描写近于白描,不赋彩,渲染也不多,但线条之准确,足见功力。他的这种冷静平实的风格,在新文学发展初期,显得很成熟,受到茅盾的高度肯定。沈从文1931年《论中国创作小说》也赞扬道:

第4篇:叶圣陶的故事范文

“八一三”战争爆发后,开明书店毁于炮火,叶圣陶全家带夏丏尊的令媛满子姑娘随开明同人内迁。夏丏尊因体弱多病,未能入川,仍留居上海。自此夏、叶两家天各一方,夏丏尊与他的爱女满子分处两地,一别八年,互通信息全靠写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夏丏尊夫妇时刻惦记着他们的宝贝女儿,也怕女儿挂念他们,写信告诉女儿他们老夫妇的生活起居、身体情况及其家人亲友邻里的琐事,成为夏丏尊日常必做的事情。而远在巴蜀的女儿最高兴的事情,自然是收到父亲的来信。因为信中浸透的是父母对她的一片牵挂和关爱。捧读父亲写来的书信,父母亲的音容笑貌便翻越千山万水,浮现在眼前。每次收到父亲的来信,满子总是匆匆地打开,读完父亲的来信,就会把它珍藏起来,然后慢慢地品读,虽经战乱辗转南北,满子把父亲写的信一直带在身边,不离不弃。满子每次接到父亲的信,会马上回信,把在异乡生活的情景、近况报告给父母大人。

满子与至善订婚已达6年,本应结缡成婚,遭逢战乱,心绪难宁,漂泊流离,未能成礼。1939年6月,满子与小墨(即叶至善,叶圣陶的长子)在四川乐山举行婚礼。满子事先已写信禀告父母双亲大人。夏、叶两先生相互致信赋诗祝贺,约定在沪渝两地设宴招待亲朋好友。1939年6月6日,叶圣陶致信丏翁详述四川婚事情况:

丏翁:善、满婚期此间颇热闹。地点曰红十字会,会所筑于城上,凭栏则岷江浩浩,凌云、乌龙如列翠屏。客凡六席,弟之同事六席,此外一席……新郎、新娘向不吃酒,居然各吃五六杯,并且闹到我们老夫妇头上,墨林亦饮二三杯,弟则40杯以上。醺然矣……前请弘一法师书“善满居”三字未带来,而马湛翁欲送礼,弟即请书此三字。湛翁以湖色蜡笺书之,作篆书,颇为难得。新房中又挂子恺之《春院小景》一轴,弘一之联一幅,颇为雅致。写字桌系楠木独幅面,在下江为名贵之品,此间值仅八元耳。

夏丏尊亦以上海举办喜宴情况告称:“四日设宴,到客人百人以上,作诗四首,张于壁,饮酒大醉,醉卧四、五时不省人事。”

尽管女儿满子与爱婿至善完婚,又有叶圣陶一家的呵护,但夏丏尊在上海还是时时惦记着女儿、女婿,通信不断。

1942年4月19日,满子产下一子。外孙尚未呱呱坠地,姥爷早已为之起名:“余早已拟定此儿之名为‘三午’,缘于生于甲午,小墨生于戊午,而今年为壬午也。父子相去各二十四岁,可为纪念。”

接到至善、满子报喜的消息,夏丏尊“闻之大慰”。这一年,丏翁56岁。接到至善的来信,放心不下产后的女儿,自此,夏丏尊与女儿、女婿的通信又融进了新的内容,女儿产后和外孙的健康时刻挂在夏老夫妇的心上。可连复两信,都因战时通信不畅,未接到至善、满子的回信,心内焦急,又写信询问情况,并汇款给满子买些营养品(图1)。

小墨、满子:满子生产后,曾接小墨两信,我也复过两信,自后即无信寄到。我那两次复信,不知你们见到否?前日江宅来送面,据云为纪念叶师母五十生辰,我们才知道叶师母今年五十岁了。今由开明汇寄国币六百元(上海交入者为储钞三百元),其中二百元算是叶师母的寿礼,请她自己买些欢喜的东西。尚有四百元,算是给阿满与小孩的(代催生满月等礼物)。此款本早想汇出,因当时上海新改币制,汇兑计算方法不定,故至今才补。……(圣翁)到桂林,据桂林近信(两个月前发)谓时乘飞机……到期,不知已回来否?半年以来,信件阻滞,最是……圣翁到桂林后,当必有信给我们,可是我们竟不见一字。此信我写是在写,不知你们能见到否?深以为虑。家中大小均安。阿龙在宁波谋到一个小事情,已往宁波去了。大概自己一人可以敷衍过去。我下学期不教书,在开明做字典,天热工作进行不快。上海自改用新币后,物价又被抬高,蛋八九角一只、卷心菜两毛一两(合旧币要六元四角一斤)每日吃蔬菜,也非十元新币不可。最怕的是红白两事,前几天我的堂弟(乃治)死了(他去年来沪在一家铺子当伙计),一口起码的杉木棺材费去新币二千一百元。一共用去三千元多。如果在十年前,可以大吹大擂,出丧用开路神了。成都情况如何?你们想来都好罢。

丏尊 八月二十六日

在这封信中,夏丏尊还特别惦念亲家叶圣陶的“蓉桂之旅”。特意叮嘱叶圣陶回乐山后,一定要写信告诉他,可见老友间情谊之深。

抗战以前,原本夏丏尊生活殷实,自“八一三”后,开明书店毁于战火,夏丏尊多年积累的版税在多次货币贬值中付之东流,虹口的寓所和心爱的书法、字画藏品也都毁于一旦。在一次接到女儿、女婿来信,得知他们在四川的生活已经很是困难,但自己又无力给予帮助,只能在信中给以鼓励(图2):

至善、满子:八月廿二发附函及廿八发函,均收到。你们已都以生活艰难为忧,足见时势真艰难了。我有一句老话告诉你们,叫做“知难不难”。知写字之难者,是会写字的人,知弹琴之难者,是会弹琴的人,知吃饭难者,是能吃饭的人。少爷、小姐不能稼穑,也就不知稼穑之艰难了。你们知“难”,是好的,但望能再多知道些。至善想贩卖奎宁,这恐防不甚可靠。前次的赚钱,是因为有武大校医要受,否则就不能成交。你们不开药铺,奎宁又不能沿门叫卖,货色怎么销售呢?生意上也有种种的“难”,要真会做生意的才能知道。外行人因为不知道,结果必致吃亏。这话你们以为如何?沪寓安好,一切详秋云复信中。合家照相,准照一张寄给你们,下次信内可附入。此复,祝好。

第5篇:叶圣陶的故事范文

茅盾与孔德沚是典型的包办婚姻。1918年春节之后,茅盾将孔德沚迎进了家门。此时的茅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已是文坛的一员青年悍将,但妻子却大字不识几个。茅盾之子韦韬回忆说:“当时,母亲连个名字都没有,‘德沚’是父亲给母亲起的。”后来,茅盾送妻子上学,领她到大城市见识社会,孔德沚有志气,苦学文化,而且参加了革命工作。

韦韬在《我的父亲茅盾》一书中写道:“1928年夏,茅盾在通缉下被迫流亡日本,直到1930年4月初才回国。母亲则一直留在上海,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就在茅盾去日本的那两年里,茅盾与孔德沚的感情发生了变故。1929年冬,孔德沚从茅盾的出版人叶圣陶那里得知,茅盾与一位秦姓女人同居了。叶圣陶问她:“雁冰来信中提到过这件事吗?”孔德沚回答:“没有,一点儿影子也没有,只是最近来信比刚去日本时少了些。”叶圣陶欣慰地说:“那就好。雁冰没把这件事告诉你,说明他并不打算走那条路。你们婚姻的经历不简单,你们是经过了风风雨雨的恩爱夫妻,还有一双宝贝儿女,雁冰怎能忍心破坏这样一个家庭?你不要着急,要耐心等待。伯母那里,你是否要告诉她?”孔德沚说:“不,我绝不能告诉婆婆,她会着急的,会伤心的,会生气的。”

韦韬在《我的父亲茅盾》一书中提到过秦姓女人,她的名字叫秦德君,1905年生于四川忠县,据称是明末女将秦良玉之后。秦德君积极参加学生运动,率先剪发,被学校开除后与穆济波同居,并生下孩子;后与西北军中的刘伯坚相爱并怀孕,又生下孩子,可刘伯坚却与秦德君的女友结了婚。随后,郁闷中的秦德君以单身身份与动荡中的茅盾结伴到日本。后来,茅盾和秦德君在日本因“同是天涯沦落人”而惺惺相惜,最终相恋同居。

作为茅盾的出版人,叶圣陶原先寄往日本的钱是供茅盾一个人使用的。现在,他要养两个人,自然不够用。于是,秦德君就向叶圣陶要。茅盾在言语之中称秦德君是慧女士型的“时代女性”,其“暴君”性格令他难于接受。

回国后,茅盾与秦德君借住在杨贤江家里。叶圣陶、郑振铎等老朋友都同情、安慰孔德沚,帮她出谋划策。叶圣陶分析说:“在大革命时期,青年男女之间‘杯水主义’的爱情总是昙花一现。即便这个昙花一现,也是有条件的。”孔德沚突然悔悟过来,自己在革命工作上用的时间太多了,忽略了相夫教子的责任,自己的婚姻就出现了裂缝。于是,她三天两头往杨贤江家里跑,送衣服和茅盾爱吃的家乡菜,还约茅盾带孩子逛街购物。最终,茅盾回家了,孔德沚获得了“胜利”。

“”期间,孔德沚糖尿病复发,一病不起,70多岁的茅盾迈着已不大灵便的步子无微不至地侍候妻子。有一天夜里,孔德沚由于翻身不慎从床上跌落到地上,再无力爬上床。茅盾想扶她起来,但因体力不济,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把她扶起来。这时已是深夜,身边又无他人,茅盾只好陪着妻子坐在地上一直到天亮。

第6篇:叶圣陶的故事范文

数以万计的学生家长把《中学生》称为“子弟杂志”,把主编《中学生》的夏尊和叶圣陶称为中学生的“保姆”;青年学生把《中学生》作为“课余良伴”,把夏尊和叶圣陶推崇为他们最敬佩的良师益友。叶圣陶以《中学生》为园地,给“数以万计的中学生”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又以《中学生》为课堂,指导青年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做人,怎样了解时事,怎样认识我们民族的危机和将来努力的途径”(觉民《我和〈中学生〉》,刊《中学生》1946年1月号),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恨”。

一、《中学生》的“文章病院”

1932年2月号《中学生》开设了“文章病院”专栏,给“有病”的文章“一字一句的来下诊断治疗的工夫”“把文病指示给初学作文的人,叫他们不要重蹈覆辙”(霜香《文病技谈》,刊《中学生》1947年1月号)。叶圣陶在《〈文章病院〉规约》中说:“本院只诊治病患者本身――文章,对于产生文章的作者绝不作任何评价,毫无人身攻击等卑劣意味。”

首批“收容”诊治的“病患者”包括《第一号病患者――辞源续编说例》《第二号病患者――中国第四届第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宣言》《第三号病患者――江苏省立中等学校校长劝告全省中等学校学生复课书》。

杂志出版后反响热烈。1933年1月号《中学生》又收容了第二批“病患者”,即《第四号病患者――今后申报努力的工作》。叶圣陶在这一期的《编辑后记》中说:

去年本志二月号曾刊载“文章病院”一次,颇得到读者界的赞许。说,“国文教师因为学生的文卷太多,总不能像这样仔细批改;而学生的文字确需要这样仔细批改,使他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否则第一回错了,经先生改正,第二回还是错,大家白费心力。‘文章病院’里所批改的文字诚然不是学生写的;但学生知道了人家的错误,又知道了这些错误应该怎样改正,到自己动手的时候,也就不会犯这些错误了。‘文章病院’功德无量呀!”听到这样的赞许,我们一方面感到惭愧,一方面更欲奋勉。只因琐事较多,又恐引起误会(我们录人家的文字原不过取来作例,若被认为别有用心,岂不就引起误会了?)所以不曾续作。但是,读者来信要求续作的事实在太多了;我们对他们差不多负有一种责任,再不能贪图省事,顾虑旁的。于是,“文章病院”又在这一册里出现了。以后虽未必能每期都有,但决不致像去年那样间断到八期之久,这是可以预告的。

《编辑后记》重申了《〈文章病院〉规约》中只“诊治”文章的“病状”,纯属“写作技术”的思想。1933年5月号《中学生》收容了第三批“病患者”,即《第五号病患者――初级中学国文教本编辑条倒》和《第六号病患者――禁运军火案》。

“文章病院”收容的这六位“患者”,叶圣陶“诊治”了其中的三位,即《第一号病患者――辞源续编说例》《第二号病患者――中国第四届第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宣言》《第四号病患者――今后申报努力的工作》。给文章“治病”,不可能不牵及到“作者”。语言问题归根结底是思想问题。在“诊治”四届一次全会《宣言》时,叶圣陶抓住“病患者”欲盖弥彰、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寻根刨底,揭开“病”因。1931年12月23日,召开了中央四届一次全会,全会的《宣言》在谈到“党”的任务时说:

“一致对外”为本党与全国人民共同之呼声。大会认为尚有急需注意者。国内生产日渐衰落。因生产衰落而社会经济逐渐崩溃。因社会经济逐渐崩溃而失业日多。因失业多而赤匪之焰张……

很显然,这段话是当年政府“消极抗战”的辩护词,也是实行“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的动员令。叶圣陶从写文章的常识这个角度出发,从《宣言》前后不连贯之处切入,揭露《宣言》的实质。他在“诊治”时说:

这里“国内生产日渐衰落”一语非常突兀。要说“日渐衰落”,前面就不能不说出原因,下文说“逐渐衰落”,说“日多”,说“更益衰落”,前面都说出原因,便是明证。再设一个譬喻:遇见一个朋友,突然对他说道,“我的身体日渐衰弱”,朋友必将问道,“为什么呢?”这就因为没有说明身体日渐衰弱的原因。如果说明因为什么什么病,故身体日渐衰弱,朋友就明白了,不会再问了。生产衰落岂是无因的呢?就常识着想,这里大可说我国因帝国主义之侵略与连年不息之内战,而“生产日渐衰落”……这样,至少在文字上是过得去了。

叶圣陶显然是“别有用心”的:既然“帝国主义之侵略与连年不息之内战”是导致“国内生产日渐衰弱”的原因,那么《宣言》不讲“一致对外”,而在强调“赤匪之焰张”是“急需注意者”,这样做居心何在?看起来,叶圣陶的确是在“剖析文章本身的毛病”,但锋芒所向却是当年的民国政府投降卖国的嘴脸。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文化围剿”与“反围剿”斗争最激烈的前沿阵地。和所有的进步人士一样,叶圣陶面对的是“流氓、侦探、走狗、刽子手”,敢于向当年的民国政府的《宣言》开刀,是要有胆量的。叶圣陶还在《中学生》1933年5月号“卷头言”《五月》中,指名道姓地抨击。文章在谈到“国耻”时说:

讲到“国耻”,最近两年来我们所经受的可谓“耻”到极顶。国土失去了四省!同胞被杀戮的不计共数!若与“五三”、“五七”、“五九”、“五卅”那些事件相比较,那些事件将见得轻微不足道。可是反而不见有将定一个日子,题上“国耻”字样的事情。这大概因为可指的日子太多了,除非统而言之曰“国耻年”,不然便没有办法的缘故吧。

最近秦皇岛又失陷了,据报纸记载,“我军安全退出。”这教人啼笑俱非的“安全退出”四个字,与张学良的矢志不抵抗,汤玉麟的存心放弃热河,中央政府的满口“整个计划”、“全盘计划”而终于没有什么计划,具有同等的激刺力。北平的古物是三批四批地搬到南边来了,教育当局命令北平各校把图书、仪器也搬走。大概敌军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的“我军”就“安全退出”;这是真正的“整个计划!”至于古物、图书、仪器、“我军”之外的其他,那是不在“计划”之内的,被宰割,被毁灭,由他们去吧;这是“整个计划”的附则!

4月12日,各报都载着军事委员长在南昌对各将领的演说词,中间有这样的话:“在匪未剿清之先,绝对不能言抗日,违者即予最严厉处罚。”而行政院长氏最近到上海时的谈话,则谓“言战则有丧师失地之虞,言和则有丧权辱国之虞,言不和不战,两俱可虞。所以现时置身南京政府中人……无异投身火坑一样。”这都是坦白的话,痴心妄想地希望出兵收复失地的人可以取来参考的。

现在逢到五月里的几个纪念日,我们不禁起如下的感想。袁世凯和曹、陆、章之流受民众的诛罚固然不见苛刻,然相形之下,他们未免冤屈了。这是一层。所谓“国耻”者,到底纯由帝国主义给予我们的呢,还是帝国主义之外,尚有给予我们“国耻”者在?这在今天特别需要研讨。否则“多难兴邦”呀,“知耻近乎勇”呀,全是自骗自的梦呓;现在是“国耻”,将来将没有逢得上“耻”字的国!这是又一层。

“所谓‘国耻’者,到底纯由帝国主义给予我们的呢,还是帝国主义之外,尚有给予我们‘国耻’者在?”到底是“谁”的罪孽比卖国贼袁世凯、曹汝林、陆宗舆、章宗祥之流还要深重得多?这满腔愤激而又极其沉痛的话语,无疑地,会激活广大青年读者的心!

二、抨击“尊孔读经”推崇“固有文化”

1932年年底,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高级中学普通科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毕业最低限度的第四条为“能自由运用语体文及平易的文言文作叙事、说理、表情、达意的文字。”于是,雕琢的、铺张的、艰涩的文言文恢复了社会宠儿的地位。1934年2月19日,政府下令尊孔,规定8月27日为孔诞纪念日。这年5月,中央政治学校教授汪懋祖在《时代公论》上发表《禁止白话与强令读经》,迎合政府的旨意,鼓吹“复兴文言”,攻击白话文,说恢复“礼义廉耻忠孝仁爱”必须仰仗“文言运动”之大力,“文言兴,白话亡,国德不被土苴视之,而后国强”。1935年2月,江亢虎等在上海发起以“保存汉字保存文言为目的”的“存文会”,异曲同工地宣传“旧文化”。在他们的鼓噪下,读载道的经世名文,写载道的经世名文,禁授白话教材,采用文言,成了施教要政。1937年2月,湖南军阀何键在三中全会上提出“明令读经”的议案,主张自小学起至中学12年间,先读《孝经》《孟子》《论语》《大学》《中庸》。该提案经全会通过,交政委会“妥定办法”,把“尊孔读经”“复兴文言”说成了医治百孔千疮的中国社会的“特效的药石”。写文言文,写旧体诗,随意曲解儒家学说,对儒家学说没有研究,无所感,无所思,就呜呼噫嘻地跟在“军阀”和“权贵”后面应声学舌,成了时尚。1933年春,上海市中学毕业会考高中部国文科的题目是《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论》,显然是为“尊孔读经”推波助澜的。

面对来势汹汹的复古思潮,叶圣陶意识到“尊孔读经”,就是“要把整个教育系统‘读经化’”,其目的就是要给青年“以无形的桎梏”,窒息他们的思想和自觉,使他们驯若羔羊,蠢如鹿豕,“不至于出什么乱子”,从而使统治者的“权势得以稳固,天下得以太平”(《“读经”》,刊《中学生》1933年9月号),于是奋起反击。他说“不担负研究古代文化的责任”的“中等学生”不用“读经”,也不用“读古文”。他说那些还不知道“‘经’为何物”,却偏要教“中等学生”读经的政客、学者、教育家,是不惜“葬送”青年来维护“封建势力的篱笆”。他说“古书是用古代的语文文字写成的,不容易读懂”,“古书未经整理,涉及学术思想大都杂乱无章,武断迷信,封建意识浓重,一般青年读者读了,非但得不到益处,还可能中毒受害”,像那些“政客、学者、教育家”一样,“自己陷在没落的退潮里,同时给前进的船加一点儿轻微的阻力罢了”(《杂谈读书作文和大众语文字》,刊《申报•自由谈》1934年6月25日)。

在叶圣陶看来,在当时那个特定的时代,引导青年“写文言文”,“写旧体诗词”,其结果只会是诱使青年“离开了现实,忘记了自己,而去想古人的想头,说古人的话语,作古人的文章”(《再读〈中学生的国文程度的讨论〉》,《中学生》1935年4月号“卷头言”),慢慢地昏睡下去,成为“毫无生气”的“弱虫”(《又开学了》,刊《中学生》1936年9月号)。这些观点,在今看来也许有点偏,但的确都出自“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的期望,读来感人肺腑。

20世纪30年代,与“尊孔读经”“复兴文言”这股复古思潮相对应的,是全盘否定“经”和“古文”的思潮。叶圣陶反对不加分析地把“经”捧为维系国运的“至宝”,同时也反对把儒家学说和“古籍”笼统贬斥为“坟墓”“骷髅”的虚无主义。他在《“读经”》一文中说:“所谓‘经’乃是古代的文化史料。在大学生及专门家,如果研究古代的文化,‘经’是必要的对象的一部分。研究者对于研究的对象是取客观的态度的,既不奉为神圣,也不‘斥为死物’,只还它个本来的面目。”他说中等学校学生不“读经”,不“读古文”,但也还有个了解和享受“固有文化”,接受“文化遗产”的问题。在谈及中学国文教学时,叶圣陶强调国文教材必须联系现实,使学生借国文的学习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深刻认识现实社会的本质,以及时代和历史的动向;同时也阐述了让学生了解和享受“固有文化”,以及接受“文化遗产”的“深远的意义”,真诚地希望教师“从文学史的见地选授历代的名作”,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增进表达自已思想感情的能力,知道中国文学的源流和演变,并从中领会“先民的伟大高超的精神”,学习“历代的精美的表现方法”,“以产生我们的新血肉”(《文心•最后一课》)。这些精辟的论述,在当时真可谓晨钟暮鼓,空谷足音。

也正是出于要了解和享受“固有文化”,接受“文化遗产”的心理,叶圣陶和夫人胡墨林编纂了《十三经索引》,点校了“明代传奇之总结集、汲古阁后之最善本《六十种曲》”,与开明同人筹划出版了《二十五史》和旨在“补各史表的重要著作总结集”的《二十五史补编》,对学术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在《〈十三经索引〉自序》中谈到编纂的过程时说:“历一年半而书成。寒夜一灯,指僵若失,夏炎罢扇,汗湿衣衫,顾皆为之弗倦。”这番话说出了他对于我国古代文化执著的爱,及其严肃认真的学术品格。(待续)

第7篇:叶圣陶的故事范文

《稻草人》这本书是由一串小故事组合成的,每个小故事里都有它的寓意。那么关于阅读稻草人学生有感内容要怎么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阅读稻草人学生有感2021最新范文,欢迎参阅。

阅读稻草人学生有感一最近,我读了文学家—叶圣陶写的《稻草人》这本书。他由24篇小童话组成,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其中之一的稻草人。

稻草人是用一个稻草编成的人,他虽然不能像人一样行走、说话,但他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他想帮助身边所有的困难的人,想让他一直愁眉苦脸的主人笑一笑……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稻草人在一夜之间目睹了三件不幸的事。

首先是当一只飞蛾飞到了菜园里落在菜叶上产了卵,稻草人想把卵弄掉赶走,却无能为力。只好眼睁睁的看着虫子把主人的劳动一点点的吃掉,当想到主人会因此又颗粒无收时,它的心如刀绞,难过极了。

接着,他听到一阵咳嗽声从河边的小船里传来,看到一位妇女带着生病的儿子来到河边捕鱼,为了捕到鱼充饥,妇女只能狠心的把孩子扔在一旁,孩子渴了只能喝河里的脏水,他看了恨不得马上垫在小男孩身下给他温暖,哪怕用自己来烧水给男孩喝。稻草人非常同情他们。想想我们现在的孩子,吃得饱、穿得暖,生病理由妈妈陪着,还能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想吃什么吃什么,真是太幸福了,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感谢身边爱我们的人。

最后,又来了一位伤心过度,想要自杀的女人,稻草人见了想要阻止他、帮助他,却无法移动,而干着急,最后在深深的自责中倒下了。

通过这篇文章,我想到生活中也有许多像稻草人一样热心的人,他们总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平凡而却又不平凡的人,他们值得尊敬,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稻草人学生有感二稻草人的主人是个年迈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都生病去世,老太太因为伤心过度,她落下了动不动就流眼泪和心痛的毛病。再加上前几年闹水灾,庄稼收成又不好,老太太干瘪瘪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这一年,稻子长得很壮实,而且雨水也不太多。眼看今年有好收成,她笑了!可是稻子的天敌——一种灰色的蛾子飞来了。它们在稻叶上安了家,肆无忌惮地下了很多卵。稻草人慌忙地扇扇子,但蛾子们并不把他放在眼里。稻草人想到主人干瘪的脸,又想到了主人不幸的命运,心里像刀割一样。稻草人使劲地扇扇子,可是蛾子们还是继续放卵,然后从容不迫地飞走了。稻草人多想告诉老太太,可他不会说话,他好伤心……

河里传来一阵咳嗽声,原来河面上停着的小船里躺着一个病重的孩子。他用轻微的声音叫妈,可他病得太重了,根本叫不响。他的母亲是个渔妇,靠捕鱼为生。孩子口渴急了,喊着要喝茶,但渔船上哪里有茶呀?妇人只好舀了一碗河水给他喝。妇人捕到一条鲫鱼放在桶里,那桶温暖。但他只能一动不动地呆着,他伤心极了……

沉睡的稻草人被一位妇女的哭声惊醒了。原来她的丈夫把家里的钱财全赌光了,最后想把她给卖了。她走投无路,想到了投河自尽。稻草人想去阻止她轻生,可是看着她慢慢地向河中心走去,看着渐渐消失的背影,稻草人却什么也做不了。他伤心地哭了……

阅读稻草人学生有感三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稻草人》,这本书是叶圣陶爷爷写的。里面有很多小故事,如:地动、花园外、海上的朝阳、霜的工作等。不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稻草人。

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插在庄稼地里,用来驱赶吃稻子的麻雀。他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但是他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故事讲的是在漆黑的一天晚上,稻草人亲眼目睹的三件令人伤感的事情。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个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得重病死了。老太太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东西,只有靠种稻子养活自己。每年庄稼都闹天灾,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等来了风调雨顺,稻子却被虫子吃了个精光。稻草人担心主人承受不住一年又一年的伤心,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扑上去赶走虫子,但却无能为力。

一名渔妇坐着一艘小船,带着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孩子捕鱼,船舱里时常传出小孩子的咳嗽声,又时常传出困乏而细微的喊妈妈的声音。孩子口渴了,渔妇就用碗从河里舀起一碗河水灌进孩子的嘴里,孩子咳嗽的更厉害,只剩下喘气,后来就没了声。即使孩子生了重病,渔妇也没有空闲去照料他,不得不硬着心肠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小孩多可怜呀!稻草人恨不得把自己当柴烧给小孩煮茶喝。但他像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动。

另外一位妇女更伤心。因为孩子死了,丈夫赌钱把家全败光了,就连她也要被丈夫卖掉,心里别提有多难过了。她来到河岸要投河自尽,稻草人着急死了,想救她。但是它办不到,它恨自己,认为见死不救是自己这一生最大的罪孽。

稻草人是一个不会动的假人,许多事都无能为力,而我们无所不能。连一个假人都想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那我们就更加应该帮助自己身边有困难的人了。帮助别人是快乐的,说一声“有困难吗”“需要帮助吗”会让别人感受到来自于你的温暖。

但愿我们世间多一些像稻草人这样的好心人,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阅读稻草人学生有感四在寒假,我读了叶圣陶老爷爷所写的《稻草人》。叶圣陶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扩荒者。《稻草人》也当然是构思新颖独特,描述细腻逼真,富有现实资料的的啦!

稻草人是农民亲手造的,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竿,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能够做他的帽子;帽子下头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算是拿,可是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虽然他造的并不是十分精致、美观,但他十分负责,比马啊,狗啊好多了。

他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可是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忙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我读后,十分感动,心里酸酸的,心中充满了沉闷和压抑,稻草人的形象在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

可怜的老妇人啊!不仅仅死了丈夫,连唯一的儿子也得了白喉去世了,她仅有孤零零的一个人。可老天仍不眷恋她,她又落下了心痛这个毛病,老了,没有力气了,还得耕地。可是之后两年闹水,稻子都淹了。还好今年稻子长得壮,雨水也不多,像是能丰收,可是没过几天,飞来了许多肉虫落在稻叶上疯狂地吃着稻子,渐渐的,一片片绿油油的稻叶全没了,只剩下光杆。他心痛,不忍心再看,想到主人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息,他低头哭了。

更悲惨的事发生了,一个渔妇在这寒冷的深夜里打算熬明天的粥,所以不得不硬着心肠把自我的病孩子扔下。那个生病的孩子连水都没的喝一口,没有一点温暖。他没有法子,越想越悲痛,哭得更痛了。

夜更深了,稻草人忽然觉得有一个人走过来,原先是个女人,穿着肥大的短袄,头发很乱。她的嘴里发出一种十分悲伤的声音,稻草人隐隐约约听到她的哭诉,原先她是被生活逼的无路可走,想寻死。稻草人哭的更加悲伤了,他用力扇动手上的扇子,想叫醒那个睡沉了的渔妇,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读了这个故事,我才明白此刻我们此刻生活的完美和来之不易。和过去的生活简直是无法相提并论。此刻我走到家乡的田野上,此刻的稻草人可神气了。就像一个战士一样,在绿油油的田野上站岗,也变得有鼻子有眼了,换上了一顶崭新的帽子,穿上了专属他的战服,这样看上去看得更加高大了,更加挺拔了,可是他的品质没有变,依然站在自我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没有半点倦怠。

阅读稻草人学生有感五西塞罗曾说:“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可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在我所明白的记忆最深的就是叶圣陶笔下的稻草人,它就是这样的一个“施恩的人”。在叶圣陶童话的童话中,它拥有人的心灵,尽职尽责,并且还有一种可贵的品质——善良。

文章叙述的是一个老太太的园子里摆放着一个稻草人,他帮着老太太驱逐害虫。直到一天漆黑的夜晚,他亲眼目睹了三件事:好不容易风调雨顺,可老太太种的稻子却被吃光了。河上有一只船,一位渔妇的儿子得了病,一向叫喊着喝茶,可那渔妇给他喝水又继续在河里捕捉鱼。另一位妇女的丈夫赌钱把家全败光,最终还要卖掉她,最终他跳河自尽了。

最终稻草人摔倒在地上,他不愿再看见这个灾难深重的世界,因为他空有善良,但却无能为力。他想要去帮忙所有需要帮忙的人,但他终究只是一捆捆稻草做成的,在泥土中,无法动弹。读完全文,我的心中却满是沉闷和压抑,那个稻草人的形象一向都挥之不去,不幸的老妇人也一向在我心头萦绕。虽然稻草人的善良感动我,但我也替她们感动悲哀。

叶圣陶的《稻草人》让我们深刻地领会到了三十年代中国农村中风雨飘摇的人生百态。稻草人十分善良,善良不需要太多的诠释,它就犹如寒风中的一把火把,失意时候别人口中的一句安慰,痛苦时他人的一丝抚慰,无助时的一点点支援......把善良留给他人,也留给自我。台湾著名小说家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里有这样一句话:“你不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人根本不注意自我的邻居吗?”这句话,给我带来很深的思考,在物质礼貌极大丰富的今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日渐疏远,彼此的关系开始暗淡,有时甚至让真理和道德走向沦丧,让善良蒙上了一层尘埃。

因为善良,跪着的日耳曼人挺起了胸膛,呐喊声是那么的铿锵!因为失善,站着的大和民族抬不起头,受世人唾弃!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善良,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稻草人拥有善良的心,无能为力,但我们却能够,为了不让稻草人的杯具重演,从此刻起,我们不仅仅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还要多行善事,努力用我们的善良改变世界,让世界变成一个真正完美的世界。

阅读稻草人学生有感六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完了叶圣陶爷爷写的书——《稻草人》。

这是一本由多个童话组成的一本书,所以我们读起来时特别有兴致。

其中,我最喜欢看《稻草人》这篇文章。

文章讲的是一个老太太的园子里摆放着一个稻草人,它帮着老太太驱赶害虫。有次见河上有一只船,是一位女士和她的儿子。儿子得了病,口很渴,一直喊着要喝水,可那位女士没有给他水喝,而是继续在河里捕鱼。捕了一条鲤鱼,把它放在在桶里,刚好就在稻草人的旁边。稻草人不能动,鲤鱼说:“你救救我吧,把我放出来吧!”可是稻草人动不了,鲤鱼以为它见死不救,就慢慢地死去了。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非常同情受害者,为了扑灭主人的仇敌——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伤心极了;为了能让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宁可自己烧为灰烬,也在所不惜;为了挽救那名悲伤妇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样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间。稻草人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不怕牺牲自己,一心想去帮助别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人,但连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对每一件事情都无能为力。

第8篇:叶圣陶的故事范文

但是回想一下我们现在的教育,虽然提出素质教育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我们的教育到最后还是在围绕着“分数”转,为了能让学生取得一个好成绩、考上一个好大学,这好像成了衡量一个学校、一位教师的标准了。我们现在的做法相当于是把教育理解为了“教书”,我们像以前的书堂教书先生一样,只须教学生把书读通,能够去应考试,取功名,此外没有他们的事儿;但我们却忽视了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做人,能做事的健全的公民。叶老在《假如我当教师》一文中,再次鲜明地申述了他的思想:“我如果当中学教师,决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犹如我决不将学生入学校的事情叫做‘读书’一样。书中积蓄的古人和今人的经验,固然是学生所需要的;但是就学生方面说,重要的在于消化那些经验成为自身的经验,说成‘读书’,便把这个意思抹杀了,好像入学校只须做一些书本上的功夫。”今天我们再次读到这段文字,不禁有些感慨,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到底进步了多少?

通过阅读叶圣陶老先生的文章,我班门弄斧地说一说我对教育的理解:

一、教――教学生学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师要“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师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为了“不须教”。第二,教学的关键是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第三,教师的工作是“精要地‘讲’”,是“启发导引”。第四,学生的任务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世界上的事情是学不完的,无论是谁都要学习一辈子,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一直学到老,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探究,发挥主体作用,学会自学的本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帮助作用。

但是我们现在大多数的老师还是把自己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至于学生的想法、学生的理解被忽视了,成绩还是评价学生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能力的培养就逐渐被我们忽视了,比如说拼音教学中有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像拼读、整体认读等,在教的过程中,把一些技巧性的东西教给学生,他们边学边体悟,最终会自己发现这一规律;在汉字教学中,我们现在重视的是学生的识字量,每篇文章课后都有大量的认读生字和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一节课我们都忙于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汉字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我们在学生初次接触小学课本的时候,引导他们熟悉汉字背后的故事、包含的内容,那么很自然地就会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兴趣就会有研究,就会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动性。总之,我认为教学就应该注重基础知识,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技巧,再加以适当的练习,就会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的教育名言,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方向灯,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正确地引导学生步入正确的轨道,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正确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使之能够自主的发现问题,自主的分析问题,自主的解决问题,自主的获取新知识。这也就是叶老常说的“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自主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它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自然形成了,因为学生的本质就是创新的,叶圣陶先生在1919年所写的《小学教育的改造》一文中就提出:“他们(学生)的本质是创造的”。新鲜事物对学生们的吸引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这就是创新的源泉,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平常中的不平常,在教育工作中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使学生失去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而应该由此及彼,大胆创新,充分提供想象的空间,给学生们一个全新的感觉。

二、育――育学生德

第9篇:叶圣陶的故事范文

长白山的一个小坡上,有一棵枫树和一棵竹子,上面有一片枫叶和竹叶,因此,它们成为了密不可分的朋友,它们形影不离,它们有一个梦想,就是它们一起去北京城,望夜晚的星星。

可是,美好的日子总是那么的短暂。

一次冬末,长白山下来了一群伐树的人,他们举起砍伐机,起初,起初没有什么动静,他们向四周环视一般,似乎们又发现什么目标,当准备离开时,一个砍伐者把目标望向了枫树……

“不”竹叶大声哭陶着,枫叶离开后,竹叶日日夜夜的思念着它,渐渐的,秋天来了,风沙吹过了长白山,枯黄的竹叶随着风沙来到了北京城。

“卖冰糖葫芦咯”,“喝茶叶咯”,“北京烤鸭,现做现卖啊……”杂七杂八的吆喝声在北京城传绕着,竹叶昏昏沉沉的睁开了眼睛,模模糊糊的看着这一切,热闹中,它很孤独,这时,一个戴眼镜的小女孩将口中嚼了一会儿的口香糖吐在了马路边,她一回头,忽然发现了在一角的竹叶,她惊奇捡了起来,玩耍了一小会儿,就丢到了路边。

随着时间的摩擦,竹叶随着挪移,慢慢的,圣诞节来了,竹叶已是疲惫不堪了,夜晚,星星很明亮,竹叶奄奄一息的躺在马路上,凉风吹着,它含着泪,静静地。仰望星空,它回过头,橱窗边的圣诞树上,一片最美的枫叶含着泪望着她,它们想起了曾经,想起了人类的所做所为,他们仰望这星空,那星星如此美,一片黑暗擦过,竹叶将要被扫进了垃圾桶,在那最后一刻,竹叶用尽自己的生命随着风吹到了大地,它死在了土地上,化做了泥土……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