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叶圣陶童话集范文

叶圣陶童话集精选(九篇)

叶圣陶童话集

第1篇:叶圣陶童话集范文

叶圣陶语文传播的实践活动

叶圣陶一生都在进行着语文传播工作。他在语文教育领域终身耕耘,从教书、著述、编辑、出版、组织、领导等各个方面,全面而系统地进行语文传播工作,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叶圣陶1907年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1911年毕业后当了10年小学教师。1914年开始发表了10余篇文言小说,1919年加入新潮社,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在19世纪20年代陆续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九・一八”事变之后,他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成熟。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简洁,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①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②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表・译者的话》)。

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

叶圣陶将一生于新闻业。1923年到1929年是叶圣陶出版工作的新时期。他编辑了很多著名的杂志和报纸。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主编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他还出版过不少诗集、评论集和论著,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其中《开明国语课本》、《国文百八课》等都是有开创性特色的语文教材。

叶圣陶1923年参与编写我国新学制中学国文科的第一个完备的课程标准,即《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他根据自己长期研究的成果,提出并确认“语文”这一学科名称。而且他亲自拟定《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稿》成为新中国语文教育的重要纲领性文件。1956年他提出改进语文教学,编制文学、汉语和作文三套课本的分科教学建议。1960年,他重新制定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79年,他再次领导成立全国语文教学研究会,指导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大纲工作。

“如果有人问我的职业,我会说,我的第一职业是编辑,我的第二职业是老师。”叶圣陶说。叶圣陶曾花费他人生的许多时间于编辑和出版工作。上海商务印书馆是叶圣陶编辑工作的起点。他于1923年成为该馆的编辑。在1930年年底,叶圣陶辞去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工作,成为开明书店的编辑,开始编辑中文书籍和儿童故事书。他从未停止过自己对“最初和最终”的职业的热爱。在抗日战争中,叶圣陶与他的家人一并移居乐山,并在国立武汉大学担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他回到上海,在开明书店继续他的编辑生涯。

叶圣陶对现代汉语的视角促进了中国现代新闻业的发展。叶圣陶热切地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他又编纂和规范了出版物的汉字,并且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做的努力帮助改进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与组织结构。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记者和读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加快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圣陶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叶圣陶语文传播思想来源

西学东渐的影响。19世纪初,经过2000多年的孕育和演变,中国语文传播思想开始质的变化。1904年的癸卯学制改革,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语文开始走出科举典籍的约束,开始学习西方语言与文化。之后,白话文取得完全的胜利,新式标点、横式排版被普遍使用,国语国文课从读经讲经中彻底解放出来。叶老从1911年开始担任小学教师,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正是接受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影响的突出表现。

封建士大夫的道德精神。20世纪初,那一代提倡自由民主精神的人,最初是一批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封建士大夫,其次他们是一批国家精英。他们从五四到一二九,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一直具有封建士大夫的精神特征。中华民族精神包含士大夫精神。从先秦到明清,中国道德精神主要是士大夫精神。他们充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有立志为民请命,努力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的语文优势。中国语言与文字等作为语文传播媒介保留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达5000年的历史传承,中国语文早已创造世界奇迹。叶圣陶在对古代学文讲究“吟诵”方法的评价中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③但叶老还注意吟诵的缺陷,还要求与内容理法的探讨结合,避免以偏概全。这种有选择的吸收,是对传统语文最好的继承。

叶圣陶语文传播思想的现代价值

叶老在一生语文传播的追求中,给予我们很多启发。首先是他对儿童、青少年学生、教师、社会公民等的关心与爱护、尊重与体贴。从传播角度看是对受众的态度与评价。他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就是培养人。他“立诚为本”,数十年坚持,反复申说,并且身体力行。许多学生、教师都成为他终生的朋友。他把“读书、作文、做人这三者联系起来,肯定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人们正确运用祖国语文来吸收知识,表达情意,从而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健全的公民”。④这是叶老进行语文传播的宗旨和价值追求,今天仍然是语文界的最高目标。

其次,他善于运用多种语文媒介,进行广泛的语文传播。他在大中小学的几十年教学中,从教材的编辑与选用、教法的改革与提高、教学效果的成效如何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仔细的考虑,大胆吸收古今中外教育成果,创设出“语文工具”理论。他利用语文工具,去进行文学创作,成就他教育小说家的美名;而他在儿童文学方面的成就,正是他利用童话进行更广泛语文传播的实例。他编辑并出版的语文教材、语文刊物,形成一个进行语文传播的系列,从学校到社会、从课堂到生活,何时何处都有语文的存在。

再次,他善于总结语文的传播手段,探讨丰富的语文传播技巧。1924年,他提倡加强说话训练,认为说话训练是“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1949年,他将听、说、读、写四项一并提出,从而使其成为语文的基本能力。“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与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⑤还有他提出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语文教学原则,“教育的本旨就在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必须重视直观,“就是跟事物直接接触”,无不体现语文传播的深厚积淀。

最后,他成为语文传播的学界泰斗,影响一代代中国人的语文学习与语文生存方式。中国学生从笼统玄妙的语文中解放出来,学习明白晓畅的汉语文,使用清新自然的口语,完成汉语文的日常传播与文化传递。百年语文的发展,正是叶老长期倡导与坚持的方向。

注释:

①②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序。

③④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785页、764页。

⑤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听、说、读、写都重要》,1994年版,219页。

第2篇:叶圣陶童话集范文

关键词 叶圣陶 读整本的书 小学 整本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1941年,叶圣陶在其重要论文《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作了专门论述,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这句话中的关键点是“读整本的书”。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整本的书该怎么读呢?下面结合叶圣陶的“读整本书”的阅读思想,教学中笔者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从叶老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叶老重视读整本书是因为读整本书能够养成读书习惯。具体而言,读整本书可以扩大阅读空间,应用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2整本书的选择

叶老提出“学校里课程的设置,通常根据三种价值:一种是实用价值,一种是训练价值,还有一种是文化价值。”整本书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选择:一是能够增进学生知识的;一是能够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是能够开启智慧,启迪心灵,传承文明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这三个角度进行选择。

3整本书阅读的指导

“略读教材若是整本的书,每一堂略读课内令学生报告并讨论阅读那本书某一部分的实际经验;待全书读毕,然后令作关于全书的总报告与总讨论。”讨论是整本书阅读指导中的重要环节,不但能深化学生对书籍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组织小学生进行整本书的讨论,应该从情节入手,关注学生的兴趣,关注情感的熏陶。整本书阅读,关键是整体,在讨论交流的时候,不能因为个别地方的处理而忽视了整体。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牵一发而动全身,促使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

3.1按照学生年龄特点指导

比如中年级的学生完全能够自己阅读了。老师应该设计读书报告单,帮助学生把握读物的主要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读物中的细节,让学生能够关注到人物的心理变化等。讨论的重点在于细节和从中体会到的情感,如,聊故事里好笑的情节,谈一些与众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书中的人物等。可以谈论语文学习,比如,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一本书,了解自己的阅读策略和阅读困难,谈描写声音和色彩的语词和比喻,谈两种不同的拟人法,谈论描写老人或特别人的方法,讨论描写做事过程的写法,谈作者特别的语气等。让讨论变得角度多样,使阅读活动丰富多彩。

3.2按照读物特点指导

小学阶段读物的主要体裁:图画书、童话、童谣、儿童诗、散文、小说、科技作品等。图画书、小说是整本书,童谣、儿童诗、散文、科技作品往往是以“集”的形式出现的。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应该能够把握体裁的特点进行指导。

《安徒生童话》等童话集编选了同一作者不同的童话。有些是选编不同作家作品的童话集。教师可以有重点地选取经典的部分,如选择《丑小鸭》等进行讨论,也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童话进行讨论,其他的由学生自己阅读。

3.3按照阅读本身的规律指导

第3篇:叶圣陶童话集范文

关键词:叶圣陶 教育思想 语文教学

当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朝着快速化发展的趋势进行,学生的教材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编写和出版发行渠道,做好当前学生的教材编写和出版发行工作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叶圣陶(1894-1988)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和教材编写出版工作者,对于我国的语文教材编写和出版发行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叶圣陶先生在长达七十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材编写和出版发行经验,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出版发行教育体系,为我们现在的教材出版发行工作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借鉴经验。对于叶圣陶先生语文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发行工作进行分析,有助于我国当前高校思政教材出版发行工作的管理和提升,促进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一、有关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实践活动中教材编写发行的总体概述

叶圣陶先生于1911年从苏州公立中学毕业,次年的2月在苏州的言子庙小学任教员,叶圣陶的语文教育生涯就此展开。在1915年的时候,叶圣陶就来到上海的尚公小学参与教学活动,在这期间,他开始着手编写小学的国语课本。在1917年的春天,叶圣陶先生来到了江苏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进行教学活动,并且亲自编写了国学语文教材,从而开创了用语体文作为教材的先河,叶圣陶于1921年的七月前往海吴淞中国公学的中学部担任中国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而且在这一年的11月份,叶圣陶和朱自清先生一起到了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书。叶圣陶在1922年的时候担任北京大学的讲师工作,在1922年的下半年,叶圣陶又先后在上海复旦大学以及神舟女学担任教师职务。在这一年,叶圣陶先生又在国家教育联合会担任新学制课程标准的起草人员,与其他人员一起合作制定了《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科课程纲要》,同时在纲要的指导之下与顾颉刚先生一起编写了初等中学教科书,而且这本教科书被商务印书馆印刷并且在全国发行使用。在1923年的时候,叶圣陶进入到了商务印书馆,主要从事的就是中小学教材的编纂工作,并且在这一年的8月份他担任了福州协和大学的教授,在福州协和大学工作了半年之后,他再一次回到了商务印书馆,而且叶圣陶还兼任复旦大学和景贤女学兼职讲学。在1925年的时候,叶圣陶先生首次在上海立达学院采用自己所编写的教材授课,并且在他授课的期间创作了一些文学作品。

叶圣陶先生于1930年底开始在开明书店做编辑工作,并且在1931年初创办了《中学生》杂志,与此同时还编著了《开明语体文选类编》、《开明古文选类编》和《中学生各科学习法》等图书。在1934年叶圣陶先生编写了全国小学生使用的《开明国语课本》(全4册,丰子恺绘画),在1934年出版了《开明国文讲义》(陈望道等合编),随后还出版了《国文百八课》(合编,1935年)和《初中国文教本》(合编,1937年)。

在1948年的时候,叶圣陶受邀到解放区参加新政协,在1949年的三月份他到达了北平,并且在四月份开始出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工作,并且提出了“打到哪里,教科书送到哪里!”的名言,以此来激励所有的出版工作者,密切配合的战争。叶圣陶先生主持和参与编写了新中国的第一套小学各科教育书,并且拟定了《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在那一年的8月份出版编写了《儿童国语读本》(全4册,小学三四年级用)和《幼童国语读本》(全4册,小学一二年级用)。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对中国的教材编写工作有着非常突出的贡献,在中国的教育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个人的全部力量。

二、叶圣陶先生教材编写和出版发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总体指导分析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根本依据,教材中的例子都是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经典,供学生进行学习的,并不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终点。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叶圣陶先生对于语言的教学工作就做出这样的论述:“语言教学工作要想顺利进行,就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就是课本或选文。”在《谈语文教本》中也提到了:“学生教材中使用的例子都是在青年群体或者同类群体书中提出来的经典例子,在阅读同类型图书的时候不至于感觉到迷茫,因此教学使用的教材并不是一个教育的终点,而是要通过教材的教学而让学生掌握触类旁通的能力。”“学生的教科书就好比是一把钥匙,使用了这一把钥匙就可以开启一个丰富的宝藏。”叶圣陶先生非常反对民间对教科书的胡乱编写,他希望能够把有教科书编纂经验的教师集中起来对教科书进行科学的修订。叶圣陶在晚年仍然坚持:“学生教科书的编写应该注意详细,也不过是某一学科的提要,加上一些必要的范例罢了(语文课本几乎全是范例);所以教科书只能作为教学的一种依据,要想做得更好和学生的最大受益,那么就需要教师的灵活运用和教学了。”

综上所述,在叶圣陶先生的观点中认为教科书并不是学生学习的终点,只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和研究的一个新起点,叶老认为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应该养成一种习惯,是需要经过反复训练的,“仅仅凭借一本教科书是够不上成为反复训练的。”因此需要学生进行广泛的涉猎和阅读,并且是越多越好。通过对叶老先生教材编辑的分析,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对高校的思政教材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努力拓宽思政教育题材的多样化途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叶圣陶先生教材编写和出版发行中学生优先和与时俱进的指导理念

叶圣陶先生在对学生的教材进行编纂之时主张能够在教材当中充分地体现出时展的内容,学校的教科书内容要与时俱进,在之后,叶圣陶就成为了中国教材改革的先行者,连续撰文对当时学生教材编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猛烈地抨击,积极倡导学校要教白话文,并且在对小说的语文教育当中应当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学生教材的编写应当更为贴近现实,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观察能力。

叶圣陶先生在与顾颉刚一起编纂教材《国语》的时候,在这本书的编写思想中叶圣陶是这样概述的:“本书选择宗旨,以具有真见解、真感情及真艺术者,不违反现代精神者为限,不规规于前人成例”,“本书于各篇作者均附撰略述,列入注文,俾读者略明白时代、环境与文学之关系”。在教材的编纂之上体现出了时代的精神,并且选入教材的文章应当要适合学生去阅读和背诵,这些思想至今还对我们的教科书编纂有着重要的影响。叶圣陶先生在教材编写上主要采用了一种递进的编纂方法。教育部在对这部教材进行审定的时候是这样说的:“中间有数课将语体文与文言文对照,可以领导学生从语体文进习文言文,用意颇好。”

叶圣陶先生一直在致力于学生教材的改革、编写以及出版工作,他不赞同中国的教科书采用复古主义或者完全的学习西方。教材应当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编写。针对当时教育界中白话和文言相互对峙的局面,叶圣陶先生提倡中国的教育坚持新旧教材并用,文白并重的思想,没有完全的抛弃文言文,而是在批判中进行继承。

对于学生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叶圣陶先生认为应该在紧扣时展的前提下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这样的教材才具备教学的特点。在《开明新编高级国文读本・编辑例言》一书中,叶圣陶先生就曾经指出:教材的编写工作应该融入到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当中,并且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实需要;“足以表现现代精神的,与现代生活有关涉的,为现代青年所能了解、所能接受的。”只有满足这样的条件,这些素材才能够被真正选入学生的教材之中。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教材的筛选和教育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从而保持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节奏感。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材料和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作为新民主主义时期以及新中国建设时期的主要教科书编纂人员,叶圣陶对于中国的语文教材编写和出版发行事业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是我国新时期教材编辑教育工作的优秀领导人之一,毕生都致力于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事业之中,这是一种伟大的教育精神和事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向叶圣陶先生学习,叶老有关教材的编写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的教学改革和教材编写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洪达.新课改是努力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广阔舞台[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

[2]钱家荣.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叶圣陶“养成良好习惯”教育思想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启示[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

第4篇:叶圣陶童话集范文

语文教育与生活,作为两种社会现象,它们有着内在的联系。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的重要奠基人叶圣陶先生,他的语文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在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上的论述上,见解独到而深刻。

语文教育是生活所需。语文教育并非应某一个人的心血来潮而出现的,它是应生活的需要才产生的。叶老说:“咱们为了生活上的需要,从小就学习语言。”1“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在叶老看来,作为一个现代公民,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交流,语言文字的应用是最基本的工具,否则就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为了生活的需要,就必须在学校设专门的语文课程,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专门训练。

现代哲学告诉我们,一切理论、一切科学、一切知识都以生活为基本的前提。没有生活,一切理论、科学、知识都成为无本之末、无源之水。语文教育,作为学科理论、学科实践、学科知识体系,自然,生活是它的根,离开了生活,其意义将不复存在。“我们生活在自己的具体的周围世界之中。而我们的一切关注如努力都指向这个世界。”3握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这个地球,无异于异想天开。学校设置语文课程,学生接受语文教育,要想脱离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从根本上说,不可思议。我们关注语文教育,努力实施语文教育,如果无视生活的要求,生活的变化,关起门来搞封闭式训练,其效果将令人怀疑。胡塞尔指示:“生活世界始终是在先被给予的,始终是先存在着而有效的,但不是出于某种意图,某个课题,不是根据某个普遍的目的而有效的,任何目的,都以这个生活世界为前提。”4在最普遍的意义上,生活是根、是本,它先在性地规定了语文教育。

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从根本上说,人一生下来,就存在着学习语言的环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及其它成人都是学习语言的老师。长期的耳濡目染,长期的语用实践,逐步学会用语言与人交往,满足小范围的交往需要。然而,叶老告诉我们:“平常说的语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病;有这弊病,便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必须去掉粗疏的弊病,走到精粹的境界,才能算得尽量运用语言。”5为了更好地与人交往,语言就必须进到精粹的境界。而且,习得的语言,大多为方言。而方言,只在方言区才有效,方言区之外,交际就困难,给不同方言区的人交流思想、学习经验等带来不便。封建时代,小农经济占支配地位,自给自足,掌握了方言就可以满足小范围交际的需要。“现在,全国的人正在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在一切工作和斗争中,彼此的思想必须充分交流,有一点儿障碍就是损失,与别人根本没办法进行交流了。因此,说话要说全国人通用的话,写东西要照全国人通用的话写。这样,说出来的写一来的才能使极大多数人了解,一个人才能跟极大多数人交流思想。”6学好用好普通话,才能更好吸取他人的智慧,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学普通话,正是语文课堂所要训练的。而且,从小在学校学习普通话,也是最有效的。

语文教育的生命在于为生活服务。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语文教育服务生活的大方向,语文教育就要努力做好“服务”大文章。其实,在十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谆谆告诫:“你们要更深、更透地体会教育方针的精神。……服务,怎样才能服务得更好。”7语文教育怎样才能更好地为生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叶老认为要在根本上下功夫。他虽然没有直接论述,但我们从他精深的思想中,仍然可以窥见他的语文教育服务观。他说:“咱们生活,咱们劳动,咱们学习各种知识,咱们做各种工作,非跟别人打成一片不可,非彼此了解不可。跟别人打成一片,彼此了解,全靠语文,语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8从根本上指明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服务。其实,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不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任何人总要直接间接地与别人打交道,与别人交流信息,向别人学习经验,这就离不开语文文字的运用。尤其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社会更加开放,交流更加频繁,市场面前,总是先交流信息后交流商品。信息交流最实用的工具便是语言文字。不可想象,一个不会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现代人,能在市场大潮中显身手。叶老曾在各种场合,语重心长,一再重申,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吸收与表达的能力。听与读是吸收,说与写是表达,这是最基本的四种语文能力。他说:“吸收与发表并不是生活上的点缀,都是实实在在的必要。人既然生活在社会里,社会里既然有这么一种文字,作为交流经验思想情感的工具,若不能凭文字吸收人家的经验思想情感,用文字发表自己的经验思想情感,吃亏之大是不必说的。”9培养学生吸收与表达的能力,语文散育才算服务现代生活。

语文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切近生活的语文教育“教什么”,在学术界存在众多分歧。有的认为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基本能力训练、语言基本素材、语文基础知识、典范文章及课外活动。也有的认为语文教育的内容是“传授给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态度的总和。”9在教育实践中,语文教师实际上也有属于自己的内容观,并付诸实践。只是大多未形诸文字而已。但是,在语文教育的内容上,不论持哪种观点,抱什么看法,人们必然会问:内容缘何而来?“问渠哪得诸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在哪里?在生活,这是叶老的一贯主张。以写作为例,叶老就有详尽的阐述。

写作并不神秘,它只是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思想情感的文字表述。他说:“咱们每天认识些事物,研究些问题,习惯地完成一串串的思想过程。写作不过是把它写到纸上去罢了,并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儿。”11“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12长期以来,一些人的心目中,把写作看得很神秘,认为一般人缺乏写作的基础,没有写作的本钱。叶老却明白地告诉每一个人:生活就是基础,生活就是本钱。人人都在生活,人人都有基础,人人都有本钱。他认为“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指上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13写作不为特殊目的,而是为了生活的需要。撩开了神秘的面纱,使人们认识到了写作的本质,从而明确人人能学会写作的道理。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对于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叶老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他认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13生活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有了生活,写作的素材就不会枯竭。“必须根源于现实生活,文章才真能写通,写来才真有意义。”15作文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要养成写作能力,第一宜着眼于生活和发表的一致;说明白点,就是发表的必须是自己的意思或情感,同时,又正是这意思或情感。”16“生活和发表的一致”,无疑是要求所写的必须是生活,是生活中所产生的经验思想与情感,而不是写空话、假话,抒虚情假意。文章内容源于生活,文章才有生命力。更进一步,他还认为,生活是丰富的,写的东西大多了”。

生活的质量决定着作文的质量。他说:“好文章是深度生活的产品,生活的深度不够,是勉强不来的。”17生活的深度,在叶老看来,也就是生活充实。“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生活充实的含义,应是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理的方法,情性丰富,兴趣绕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18那么,怎样才能有充实的生活呢?“要有充实的生活,就要有合理与完好的思想、情感;而作文就拿这些合理与完好的思想、情感来做原料。”19对于作文散学而言,要使学生有充实的生活,致力于“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20

语文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而生活是广阔的,是不是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拿到语文课堂上或者干脆将课堂搬到生活中去呢?叶老认为,大可不必,语文教育要有凭介,这凭介就是教材,要以教材为例子来进行。当然,作为凭介的教材,其内容就必须贴近生活。轮子在《〈开明图语续本〉编辑要旨》中指出:“本书内容以儿童生活为中心。取材从周围开始,随着儿童生活的进展,逐渐扩张到广大的社会。与社会、与自然、艺术等科企图作充分的联络。”“本书尽量容纳儿童文学及日常生活上需要的各种文体;词、句、语调力求与儿童切近,同时又和标准语相吻合,适于儿童诵读或吟咏。”21贴近生活的教材,儿童原来就绕有兴趣,不致枯燥乏味。切合生活,还必须具有时代性,现代人应读现代文。所以,在《〈开明所编高级图文读本〉编辑例言》中指出:“希望切合读者的生活与程度。就积极方面说,足以表现现代精神的、现代化生活有关涉的,为现代青年所了解的,所能接受的,才入选。22教材反映火热的社会生活,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是现代语文教育在内容上的体现。

语文教育要介入生活。语文教育一头联着课堂,一头联着生活。两头热,两头相联,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远离生活,脱离生活,是走死胡同。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就是严重脱离生活、关起门来搞应试的典型。对此,叶老给予了无情批判:“古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生活合不合适,有用处没有用处;……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的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禀’,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识,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23在谈到训练儿童说话能力时,他认为最好的途径是:“与儿童一起生活”而且“这里所谓一起生活,并不只是住在一处地方的意思,正是要接触他们的内心,而且完全了解,而且他自己差不多融和在里头。”24与儿童一起生活,与儿童打我一片,就可以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达到心灵的交流,教学才不至于游离学生的实际,从一已之念出发,一厢情愿地进行灌输。他还说:“图文科的目标在养成阅读能力跟写作能力,阅读跟写作可须切近现代青年的现实生活。”25一句话,生活中的听说读写与语文教育的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才是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

注释:

125111314151718192021222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80年版,210页,2页、226页,225页,603页,127页,359页,353页,309页,66页,193页。

678912162425:《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94年版,425页,194页,159页,157页,77页,33页,28页,43页。

3:胡塞余《现象学与哲学危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88年版,133页。

第5篇:叶圣陶童话集范文

一、 习惯的形成

人的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首先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习惯形成

的原因和过程。

1、习惯是注意的结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发现:处理知识,引起事物的发生,把秩序带入到我们内在的生活和外显的行为中,这些都占用了注意力。注意对于处理情绪,制定目标,解决问题是必需的;对于阅读、谈话和驾驶汽车也是必要的。没有它就不能完成对外界环境做出适当反应的工作。人们在特定时间内注意(即有意识的经验)投往何处,依赖于三方面组织要素的相互作用:本能、习惯和价值。

本能是千百年来有选择的结果。它使我们注意那些有关求生存的事物的知识,而且它们把我们和注意力限制在增强选择的适应性的艰苦工作上。当我们饥饿时,我们的精神力量就会被寻求食物所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被异性所吸引,是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吸引,人类早就不存在了。本能的注意模式帮助我们注意和避开危险的事物,并把兴趣放在那些过去有助于我们的身体与基因生存的事物上。

人们在生活中也获得了习惯,学会了忽略了某些事而注意另一些事。这依赖于以往遇到它们时是带来痛苦还是快乐。例如,有些人形成了一种从来不独处的习惯,是因为他们发现孤寂是无法忍受的;另一些人自己安排时间去从事体育运动,学习科学,因为当他们以习惯了的某方面去组织注意时,他们感到最惬意。当然如果单纯地从生物学的领域分析,本能和习惯是从盲目的方面去形成注意,正如它本身那样,是靠着依据过去的经验去疏通和重新调整精神力量。人则有重大的不同,人的心理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价值则在另一方面按照未来的期望去塑造注意的模型。人类表现出期望去做事情的能力,不仅是因为他们当即就能从这种行为中受益(正如习惯所表现的),还因为他们想达到某种未来价值的状态。因而,“面壁十年图破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任何特定的时间,本能、习惯、价值都介入到形成注意模式中。有时候,本能、习惯首当其冲;另外时候,价值更能生效。指导注意力分配的意识,必须在两种相对抗的原则之间进行调节:我是应该按照本能与习惯所提出的那样听音乐呢,还是应该按照价值所要求的那样去准备考试。这就为我们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了机会。

2、习惯是个人与环境、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在心理学界,对行为受什么因素影响和决定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行为、环境、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这一种观点在众多的行为因果观中独具特色,从这一观点出发,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可以等待“习以为常”,也不可以“习焉不察”,更不能“习是成非”。而应该能动地以社会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加以训练,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行为习惯是自我调节的结果。班图拉的自我调节论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人们也可以通过自我生成的因素,自己调节自己的行为。他指出:“如果行为仅仅由外部报酬或惩罚所决定,人就会像风向标一样,不断地改变方向,以适应作用于他们的各种短暂影响……事实上,除了在某种强迫压力下,当面临时各种冲突时,人们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使得人们可通过自我的结果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施加某种影响。”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人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

4、习惯是动力定型。任何习惯的形成,都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习惯形成的过程人们通常分成三个层次,最低层次就是不自觉阶段,依靠外力的督促教育,不断强化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形成了习惯。就是第二个层次了,成为自觉行为。这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靠内部的自我监督,不需要外部监督了。第二个层次也是经过反反复复,多次重复以后,一旦这种行为习惯被破坏以后,就内部调整了。但是要有意志努力。第三个层次就是自动化,达到类似本能的程度。到了自动化以后,也不需要监督,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而是行为习惯。一旦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学习为乐趣;自觉地看书、写字,积极动耳、动眼、动手、动口的习惯;自学的习惯,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这是最佳的教育习惯。转贴于

二、 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华生、桑戴克、巴浦洛夫等人心理学说基础所建立起来的行为治疗技术在德育工作中取得明显的效果。行为治疗理论认为,人类对环境的不相协调的结果,或是学习得来,或是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所致。条件作用与条件反射,是机体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在不良行为和某些疾患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根据学习或条件作用的某些基本规律对它们加以治疗或矫正,帮助病人学习新的技能或行为,或者帮助病人通过学习或条件作用减少、消除适应不良行为和症状,或者通过学会一种新的行为以对抗适应不良行为和症状。行为治疗一般采取正向强化或负向强化的奖惩方式对不良行为者进行训练。但关于怎样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有他独到的见解。

1、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 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他以常见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他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个把公民应做的一切认认真真去做", 这样,我们"所知"的才能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成为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2、"习惯成自然"就是能力。 什么是"成自然"呢?叶圣陶先生认为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 他举例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勉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 他进而指出,"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3、有两种坏习惯不能养成。 叶圣陶认为:习惯不嫌其多,但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除此之外,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这两种习惯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和妨害他人的习惯。

何谓“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呢?叶圣陶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习惯的养成来说明“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的害处。他说,"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要洗脸漱口,每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和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但这些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就形成的,要逐渐养成。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需要一些强制功夫,自己得随时警觉,直到‘习惯成自然’,就成为终身受用的习惯。可是如果在先没有强制与警觉,今天东、明天西,今儿这样,明儿又那样,就可能什么习惯也养不成。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一种习惯,牢牢地在身上生了根。这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最要不得"。 这种习惯与其他种种习惯冲突,一旦养成,其他种种习惯就很少有养成的希望了。

那什么又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呢?叶圣陶举例予以了说明。他说,“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上来了,扑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好象是无关紧要的事。但这既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又可能传播病菌,一旦习以为常,就成为一种妨害他人的习惯”。

妨害他人的习惯是恶劣品质形成的重要根源 叶圣陶先生认为某些人的不良品质的形成,一个重要的病根在养成了妨害他人的习惯。他说,如果一个人不明了自己与他人的密切关系,不懂得爱护他人,一切习惯偏向妨害他人的方面,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恶人。

三、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增强能力

正如柏拉图在两千年前所观察到的,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训练年轻一代寻找“正确目标指导下的欢乐与痛苦”。现代著名遗传学家也获得同一结论,相信对人类来说,进化的最好方法是学会在从事于必须去做的事情中获得乐趣。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良好习惯,不吝惜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考察二战以后日本的三次教改,每每把养成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讲“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可以说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2.《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开明出版社,1989年。

3.《叶圣陶教育文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第6篇:叶圣陶童话集范文

1 指导看图,图文结合

教科书上适合小学低年级阅读的童话故事多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图是文的真实描绘和写照。在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这类童话书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图的作用,指导学生如何看图,想象故事的内容。我在一年级指导学生阅读童话故事《新龟兔赛跑》时,学生一看到图片上小白兔穿着运动衣要和乌龟再次比赛时,我指导学生先看彩非常鲜艳,画面活泼有趣的图画,再让学生阅读故事文本,从而使学生更易读懂故事,记忆故事。在阅读的余热中我推荐了《新龟兔赛跑》几本不同版本的课外书,学生自然就把课堂的学习方法用来读他喜欢的书了,还很快把自己读的不同故事与同学交流,这样,学生不但能体会读故事的乐趣,而且能读懂故事,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2 以读为主 ,教会方法

阅读有精读和略读之分。对于现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经典的童话故事的阅读就要先略读后精读,一年级学生要细细品味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抓住文章的实质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把文章读熟读透。二年级学生要求在会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会默读,不指读,不唱读。如:我在指导二年级学生阅读童话故事《丑小鸭》时教给学生“三读一写”的阅读方法,“三读一写”是指一读要读通,二读知内容,三读有感受,一写是指遇到好词句,读书卡上记。第一次读故事,要指导学生会通过拼音、查字典、问别人等方法解决生字的问题,从而大声读顺句子。第二次快阅读故事,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时会用各种符号标注描写主要内容的优美的句子、段落、名人名言等,从而了解故事基本内容。第三次默读要指导学生要尽量引导其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如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呀?什么地方懂了?什么地方没明白呀?什么地方有趣?从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不一定要有答案,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要尝试去思考,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增强语感。最后贵在积累,我会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来要求他填写读书卡。学生有了“三读一写”这种通俗易懂的阅读方法,就更有信心去读好《丑小鸭》及其他的童话故事。

3 推荐好书,教会选读

现如今市场上的童话故事种类多,版本让人眼花缭乱,但大多数篇幅较长、内容深奥。低年级学生受认识能力的限制,辨别挑选书籍的能力比较弱。平时,教师要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伟大领袖、大作家老舍、叶圣陶、冰心。教师应有意识地推荐一些著名的中外童话故事书,如:《安徒生童话集》《格林童话集》《叶圣陶童话集》《郑渊洁童话集》。当然,在推荐优秀故事的过程中不能硬性规定,否则将会扼杀学生个人的阅读兴趣。

4 积极组织读书活动

读书要是有氛围,学校、老师和家长如果积极组织各种读书活动,学生也会积极回应。如我校开学就会要求各班建设“班级读书角”;老师通过班会动员大家“爱读书,读好书”;每周二下午第二节为全校性的读书时间;要求学生平时要到学校的图书室借书阅览,通过“家长学校”要求家长平时多带孩子去书店看书;每学期要求学生及学生家长写读书后感。期中举行全校性的“童话故事演讲比赛”看着孩子们天真的脸庞,我知道他们被经典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期末评比“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记得许多被评为“书香之家”的孩子写的读书体会都已经出书了,这就是读书活动的最大成果。

低年级孩子阅读方法的指导切不可简单的理解为单纯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要随时了解儿童在阅读过程的每一阶段所遇到的障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提高阅读的水平,保持阅读的热情在阅读童话故事时变得轻松,变得愉快。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DCA110195)”之子课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子课题批准号DCA110195-19403)

参考文献

第7篇:叶圣陶童话集范文

研究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是从我国现在课程标准的建设着眼,在借鉴国外优秀语文课程标准编制经验的同时,回顾和反思我国近百年语文课程标准编制经验和教训的必然选择。

一、关于课标脱离实际

1923年新学制语文课程纲要刊布后,杨贤江认为叶圣陶起草的《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中“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这一目标并不合适,而主张将其改为“使学生能看平易的文言文”。因为在他看来,“古书对于初中学生,实在太难读了,而且古书的内容多半是与现代生活无关系的”。将“平易的古书”改为“平易的文言文”,一方面可以“为学习高中国语课程打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学生阅读近代人的名作做准备”。[1]多年后,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提出将“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中的“古书”二字去掉,因为,“广义的‘古书’,国文科不必管”。[2]今天看来,杨氏较为准确地看到了目标中“古书”脱离学生实际这一问题,欲通过“文言文”替代“古书”来给学生“减负”;且与叶圣陶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一致的主张,但难度的降低并没有化解原有目标不够明确、具体的问题。因为,什么样的古书(文言文)才算是“平易的”,长期以来莫衷一是,缺乏具有认可度的标准出现。

马仲殊在《读部颁国文课程标准》一文中,对1932年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要我们十二至十八岁的青年,深切了解固有的文化,负起振兴民族的担子;要青年能做语体文,又要有用文言文的技能;要有创造新语新文学的能力,又要有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的能力”等课程目标,打趣地说道:“当我读这标准时,我以为这目标是对我讲的,教部希望中学教师能够得上这目标,谁知竟是为中学生而定的。我想,我该赶快辞职,那目标所说,不但中学生不能,即我这中学生教师也不能。”在文中,马仲殊呼吁“要他们读解古书,又何必培养什么创造新语新文学之能力”,“目标不能不要,至多,我说,一个也就够了”。[3]马氏以一线教师的身份明白地点破了课程目标要求过多、过高的弊病。

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在1932版本基础上修订而成,课程目标只做了只言片语的修改,无实质性变化。于是,王秀思针对“目标”中“培养学生创造国语新文学之能力”提出批评,认为“标准定得太高,一般中学生无此能力,也无此需要”[4]。

二、关于课标缺乏操作性

1923年之前的学制、课程文件对语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界定都是较为笼统的。如“兼以启发智德”这一目标,含义宽泛,使得目标难于实施。龚启昌在《中学国文教学问题之检讨》中指出:“一种学科的教学必须先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教材教法才有依据。”虽然“目标的拟订是很不容易的”,但“空乏不如具体,笼统不如列举。我们究竟希望中学生所要达到的是些什么标准,这些标准必须十分确实,教师才能据此来选择教材,并作为教学时所应怀抱的理想”。[5]

1929年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中学课程暂行标准》,其中就各科目规定了初高中学生的毕业最低限度。夏丏尊认为初中和高中语文科十二条毕业最低限度“原也定得很笼统,什么‘名著六种’咧,‘名著十二种’咧,什么‘略能’咧,‘大致’咧,什么‘浅近的’咧,‘平易的’咧,都是些不着边际的话。究竟所谓六种或十二种名著是些什么书,哪一种文字叫做‘平易的’、‘浅近的’,也不曾下着定义。到怎样程度才是‘略能’,才是‘大致’,都无法说明其所以然”[6]。虽然“毕业最低限度”只出现在1923年和1929年的课程标准中,且其中不乏“写字能写正书和行书,依照俞子夷氏书法测验(商务印书馆出版)快慢能达到T分数48,优劣能达到T分数45”和“默读速度,每分钟能阅二百四十字至二百六十字”等这样具有客观评价依据的限度标准,但夏氏所指也确属事实,且仍有诸如什么才算“浅易”之类的问题困扰着今日语文课程标准的编制与研究。(张秋玲博士论文《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篇“浅易”指标量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对百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界关于“浅易文言文”问题的研究做了系统的梳理。)

1932年小学国语课程标准在“教法要点”的“说话”项下有“教师应预编案例,作为语言材料”的要求。且课标中将语料分为有组织的演进语料、会话的语料和故事的语料。孙钰结合自身经历评论道:“不用说预备案例一般乡村的小学教师做不到,就凭这个有组织的演进语料,也得把他们弄得糊里糊涂。记得笔者参加北平市社会局编辑说话科具体教材时,大家为这个有组织的演进语料,讨论了许久,也没有定出一个界说和教学的具体办法。”[7]

阮真认为,课程标准之所以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乃是“制定纲要目标的人,多是于中学国文教学没有经验的名人,他们不过凭着一己之见,随便写出几条”。阮真据此主张,课程标准中要谨慎使用新的名词术语,表述力求精确、具体,力避笼统的表述;即使必要的新名词术语也应由课程标准研制者做出界定,以便操作实施。[8]

三、关于“固有文化”等

自1923年小学国语课程纲要中有“涵养性情,启发想象力及思想力”的目标,到1932年初级中学国文课程纲要中要求“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的文化,以培养其民族精神”,思维、情感、民族意识和精神等课程目标便经常出现在今后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以“固有文化”为例,不少专家学者对其提出了批评意见。

王季思认为1936年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中“深切了解固有文化”是可以取消的。因为,了解固有文化“当着眼于整个国家的政治设施与社会风气,绝非学校教育所能独负其责。而即就学校教育而论,也当由公民、史、地等科负责。在国文一科,是只能叫学生在选文里完成其部分的责任的”[9]。

1944年,余冠英从对当时“坊间的初中国文教科书”批评的角度出发,认为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修正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使学生‘了解固有文化’,以及‘唤起民族意识,发扬民族精神’本都不是国文课程独有的任务,也许历史、公民等课程对这几方面责任更应该多负些”[10]。叶圣陶也在评论语文课程标准的文章《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中提到了“固有文化”。他说:“一个受教育的人,依理说,必须了解固有文化,才可以‘继往开来’。否则像无根之草,长发不起来,也就说不上受教育。而且,这里的了解不只是通常所说的‘知道’,它比‘知道’深广得多,包含着‘领会’‘体验’‘有在自己身上’等等意思。要使学生有这样深广的了解,不是国文一科单独办得了的,其他学科也得负责,如历史和地理。”[11]讨论史地方面的问题,阅读史地方面的书籍,也是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根基,它凭借一种浸淫、感化、滋养的方式影响着、建构着民族成员的精神世界,改变着民族成员的人生态度、思想品质和情感特点。作为文化载体的语文自然成为构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一种文化的生成和创造过程。”[12]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明白,“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和“发展思想,涵育情感”,“后者是与他科共有的,前者才是国文科所特有的”;“我们在实施时,这两个目的是不应分离的,且不应分轻重的,但在论理上,我们须认前者为主要的”,力避像穆济波那样将“‘人的教育’的全副重担子都放在国文教师的两肩上……以国文一科的教学代负全部教育的责任”。[13]

四、关于课程内容选取

1.强调课程内容要均衡、有序

曾参加1923年高级中学语文课程纲要(草案)起草工作的穆济波撰文对1923年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负责组织拟订的正式语文课程纲要提出怀疑。穆氏基于国家主义的立场,在其“国文国语这一科目,对于中等教育所具的目标,便应该负绝对的责任”的语文教育观下,认为胡适所拟的高级中学语文课程纲要中要求学生“一方要练习用文言作文,一方又要学生继续发展语体文的技术”,是令人“同时左手画圆右手画方”,“是办不到的事情”。穆氏则主张,“与其六年中都同时学语体文又渐近于文言文,又要继续发展语体文的技术,不如分成各个阶段,一项一项地学习”;“中学六年中语文分学,尤应于每年分别文章体裁,用一年工夫专学一种”;“初级应特别注意作法,高级特设国文应注意国学常识及研究国学之途径”。[14]

汪懋祖的观点与穆济波有相同的一面。他认为:“一般所谓‘国学大师’之主张,往往自相矛盾;即一面主张语体,废作文言,而一面又注重学术思想之演变……其间文学家则注重文学之源流,哲学家则注意学术思想之体系。”因此,汪氏批评1936年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乃调和之,欲使学生于两年之间,略窥其全,以作专修国学准备;且皆依演变之次序,自古代至现代;难易倒置,学生程度愈不能衔接。结果则所学茫无头绪,甚至普通国文不能通顺,皆此种极端矛盾之思想作祟。”[15]

1929年暂行课程标准颁布后,叶圣陶撰文评价暂行课程标准带有一种“复古”的倾向。他具体解说道:“‘复古’色彩最显露的,是高中国文科文言文的加重。”对“目标”中“除继续使学生能自由运用语体文外,并养成其用文言叙事说理表情达意之技能”,而“实施方法概要”项下又规定“译语体文为文言文”,“译外国短评文为中国文言文”等规定,叶氏指出:“高中学生,在目前,须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是我们所赞同的;但写作文言文的技能,让中年以上的人去独擅好了,何必把练习这种技能的责任加在青年的两肩呢?”[16]

对语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批评较为激烈的当是黎锦熙。他将民国政府分别于1923、1929和1932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认定是“一步一步往后退”。他认为:在1923年小学国语课程纲要中,“竟把之前课程文件中第一学年‘首宜教授注音字母’这个法良意美的规定删去了,只在初小‘毕业最低限度标准’项下,载明‘并能使用注音字母’一语,这是倒退的第一步”;1929年课程标准当中又把“‘国音字母熟习运用’规定在第三、四学年中,不知高年级已经认识了许多汉字,再学字母,效力和兴味便大减低,终成应付部章,敷衍督学之局而已,这是倒退的第二步”;1932年课标中“却又把‘国音注音符号的熟习’仍规定在第三四学年中……这是倒退的第三步”。[17]吴增芥也持与黎锦熙类似的观点。[18]

2.从学科分类划定课程内容

程其保是从对目标的划分来界说学科课程内容的。以1932年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为例,其四个目标,“可以归纳为两个问题,一是国语,一是国文”。“国语一科,在求能应用以表示自己的思想及从语言与文字中以明了别人的思想。正是养成用语体文及语言叙事说理表情达意之技能。国文一科,则注重在使学生了解文学的形成及内容,因以发展感赏阅读的习惯。”[19]

吴增芥在比较了美国、苏联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后,提出“语文的学习应‘语’‘文’并重”,且针对“一般学校的情形,还是侧重于文字的学习,忽视口语的训练”的缺点,吴氏主张:“二年级儿童的说话活动,似乎可以占据国语科学习时间的一半,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宜占三分之一。低年级的作文,应以口述做基础,先使儿童的说话合于语法,再进而练习笔述”;“高年级儿童应学习演说,每人都要有练习的机会,切不可偏颇”。[20]

五、反思与启示

民国时期,学者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批评并不止于前文所提的几方面,比如还有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选文标准等问题的批评。当我们在完成前面挂一漏万的梳理后再来审视1923年至1949年的语文课程标准时,会有如下认识。

一是,民国学者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批评影响到了之后课程标准的编制、修订。以我们前面所举批评为例。不论是杨贤江、叶圣陶这样的民国著名教育家,还是马仲殊这样历任多校语文教师的一线教员,他们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批评意见还是受到了当时教育部门的重视,至少从之后颁布的课程标准文本来看,他们之前所批评的对象还是有所修改的。如杨贤江将“平易的古书”改为“平易的文言文”这一主张,在1929年初级中学暂行语文课程标准中便得到了体现。特别是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颁布的课程标准冠以“暂行”二字,意在凸显“本标准虽曾博采重意,几经修订而成;但总不免流于主观,缺少科学依据”[21],“有许多可以商榷的地方,还应该由全国中小学实地试行,以便修订”[22]的态度,也因此,众多学校、专家展开了课程标准的试验研究。

二是,民国时期学者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批评今日依然有效。时光荏苒,民国学人对语文课程标准脱离教学、学生实际,表述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和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批评,至今仍是我辈对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批评的重要内容。翻阅十几年来对新课改以降语文课程标准研究的文章便可发现,我们今天围绕课程标准展开的讨论在民国时期已经有众多人士形成了真知灼见,只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们被束之高阁。当我们大张旗鼓地展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时,标准自身的建设已不能再被忽视。在借鉴国外优秀课程标准编制经验,深入挖掘本国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编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展对语文课程标准自身品质的研究,建立评价语文课程标准的标准,应当是我们深入开展课程标准研究的必然之路。我们要摆脱那种对语文课程标准批评多是基于各自语文教育观,采用“对事实,是‘我看到’;对价值,是‘我主张’;对规范,是‘我规定’”的一种“我以为”“我们以为”的学派立场式的评价。[23]

参考文献

[1][4][5][9][10][13]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272,936,918-921,936,737,353.

[2][11]叶圣陶.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叶至善.叶圣陶集(十一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50-51.

[3]马仲殊.读部颁国文课程标准[J].集美周刊,1933(9、10).

[6]夏丏尊.国文科的学力检验//夏丏尊.夏丏尊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9.

[7]孙钰.修改小学课程标准的几点商榷[J].教育杂志,1936,16(1).

[8]阮真.中学国文教学目的之研究[J].中华教育界,1934,22(5).

[12]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8.

[14]穆济波.新制中学国文科课程标准纲要问题[J].中华教育界,1924,13(8).

[15]汪懋祖,阮真.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之讨论[J].教与学月刊,1936(6).

[16]叶圣陶.新课程标准与中学生叶至善.叶圣陶集(十二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1.

[17]黎锦熙.教育部定国语课程标准之检讨[J].文化与教育,1934(19).

[18]吴增芥.对于现行小学课程标准的意见[J].教育杂志,1936,26(1).

[19]程其保.高级中学课程标准之讨论[J].教育杂志,1931,23(9).

[20]吴增芥.对于小学课程的几点意见[J].教育杂志,1947,32(4).

[21]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18.

第8篇:叶圣陶童话集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兴趣

人的一生总要读很多东西,大到名著,小到商品使用说明。一个人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决定了他如何运用这些接触到的知识。一句话,没有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就是一纸空文。而这种能力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而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为辅,教师有效地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怎样读书,掌握自主阅读的本领,着重训练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文的阅读能力则是阅读教学的核心。那么,在教学中要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一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观察就会愈细致,反应就会愈清晰,创造性思维和各种智力活动也最活跃,所以教师要学会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使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的起点,从中获得乐趣。因此,教师必须想办法,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和合乎科学的各种手段,可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或背诵配乐朗读,或表演性朗读等,精心设计45分钟教学,灵活多样找准教学切入口,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习思维,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将最大热情引到学习中来,使学生积极地、活跃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充分运用教材中生动、优美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想象。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一方面唤起学生的表象和联想,边读边想象课文所写的人物、人的具体情境,把课文所写的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一方面要学习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鲜明、具体生动的语言写出了这个画面。如学生在阅读《春》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出几幅画——春草图: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春花图: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像眼睛、像星星;春雨图: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绿得发亮、逼你的眼。凡是这样生动具体的语言,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背诵,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样既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又会发展想象力,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课堂内外,使学生多读书

1.课堂之中的阅读。收录在初中语文课本的课文题材丰富,风格迥异,作家、作品各有特点。要“品味、感悟、欣赏”这些文章的体裁特点及作家情怀,阅读能力的培养,仅靠学习一两篇文章是难以解决的,因而每一单元都应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信息,即单元收集信息,适当补充课本知识。如在教童话、寓言、神话这几种体裁时,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它们的知识,了解其特点;了解作家叶圣陶;课外阅读童话,分析童话人物。

2.课外阅读驻足生活,回归生活,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解放思想,要有“大语文”阅读观念,既重视课内阅读,也要重视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关注生活,把学习场所从教室中解放出来,开辟广阔的阅读实践空间,开展全面丰富学生“人生营养”的系列活动。如⑴提倡“读名著”活动,使学生吸取先贤圣人的智慧精华,感知名家里手的生活经验,借助文化精品的永恒魅力和厚重的内涵,丰富文学底蕴,以提高学生审美境界和人生追求。⑵开展阅读课,扩大阅读空间。每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到阅览室看书,让他们从报刊杂志上了解生活,开阔视野,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去解读古代的生活景况,去欣赏海外的生活画面,去想象体会未来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上,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把写作材料积累得广博些。⑶鼓励学生拥抱大自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鉴于此,我们要学习前人的思想语言,我们要学习也要引导学生读好“自然社会”这本书,用心体验生活,积累情感,读书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不然一番轰轰烈烈之后,学生的作文仍摆脱不了材料堆砌的困境。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坚持课内外这种大运动量的活动,学生阅读多了,见识广了,作文也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充实而鲜活的素材。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陶冶了情操,而且为作文打下了丰厚而坚实的基础。

三、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使学生会读书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为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也就是说,反复历练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良方。

1.有声诵读。有声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教育家一致认为大声朗读有助于强化语感,培养语感。语感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核心,语感能力的提高是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关键,因而语感能力在语文素质中是至关重要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用、多比较,语感就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起来了。要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诵读是阅读的基础。中学生阅读文章时,要扫清阅读障碍。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读准生字,理解其意思,在此基础上才能诵读。诵读能充分发挥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中学生主动学,并提高学习效率,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作品的真谛,不经意之间对语言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拥有深切的体验。

2.默读回味。默读就是不出声的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内在的口头语言。默读是普遍的阅读方式,默读前提出要求或思考题;默读中要学生就重要的词、句、段落划下标记;默读后要学生复述课文并回答思考题。默读有助于提高思想,扩大知识领域,培养语文能力。在默读中要求学生学会回味,运用回味的方式,既有助于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又能进行艺术品味,提高文化素养。在阅读中,我们要善于营造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逐渐地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来。教师需要诱导学生用心默读文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品味,重点是对词、句的品味。开启中学生情感的闸门,让在文章蕴涵的感情潮水在诵读中奔涌出来。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中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方面下足工夫,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学不应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我们一定要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一个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主动性的课堂,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做好基本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实施我们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2] 刘海林.浅析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11.

第9篇:叶圣陶童话集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训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社会经验的欠缺,要想了解社会与自然的规律,获得课外知识与技能就必须要培养课外阅读的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中心环节,有利于小学生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以及锻炼思维。本文通过教研组多名教师探讨与教学反思后,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教学经验。

一、小学课外阅读能力培养重要性

经过多年的探究与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学阶段是人们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顺应时展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职责,我们应该在小学时期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尤其是课外阅读的能力。首先课外阅读可以为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思维训练的广阔空间,还可以为孩子们未来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其次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小学生奠定文学欣赏的能力和文化内涵;再次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开拓视野;最后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塑造积极健康的性格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二、当前小学课外自主阅读现状与问题

(一)在书目的选择上比较随意、盲目

就笔者所见,现今书店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大体包括中外古典名著、童话故事、人物传记、武打小说、传奇、猎艳等。读物上的良莠不齐,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无疑是一个难题。如果选择了一些“没有营养”的小说,就根本起不到学习的目的,甚至会造成学生沉入虚拟幻想无法自拔的现象,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课外读物。

(二)欠缺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很多孩子都表示自己很喜欢课外阅读,那么为什么课外阅读没有给他们带来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呢?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大多数孩子只是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阅读,或是走马观花地看。像这样没有深层次的探究,不仅学习不到书中的知识,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三、小学课外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思考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在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老师起着引导的作用。因此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上,老师起着关键作用。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不高,逻辑思维简单,喜欢模仿,所以教师应该做出表率作用,以身作则。首先要对课外阅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讲解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从而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我们的探究中发现,如果教师运用榜样的力量,为学生介绍英雄事迹、历史人物以及有趣的故事和优美的句子,会使得学生对课外读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

针对上述所提出的课外阅读书目选择上的随意与盲目问题,经过我们的讨论与探究,一致认为可以向学生们推荐一些适合的课外读物。例如:

1.经典的童话故事。小学生大都具有好奇心,渴望刺激、冒险,喜爱机智、勇敢,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海底两万里》、《小鲤鱼历险记》等。这些经典的儿童童话里的人物大都是正义的、有学识的、机智勇敢的,有利于孩子们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把握。而浅显生动的故事情节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中外古典名著。古典名著的阅读,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小学生的文学修养。同时还能为写作学习打好基础,完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会结合人教版教材上,将语文书上选用过的名著推荐给大家以外,还会根据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推荐一些适合的书目。例如,如果孩子们偏爱文言文,就推荐《三字经》,如果偏爱人物传记,就可以推荐《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对于喜爱小故事的同学,就推荐《爱的教育》等等。

3.科普类读物。除了以上的书籍外,科普类的读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于科学的热爱,养成严谨的态度,更加具有兴趣性。因此,科普类读物也是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传授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教师应该掌握多种阅读方法,根据学生的自身喜好,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孩子学会阅读。例如,在一次阅读过程里:教师应在阅读之前,提出本次读书的目的与要求。在读书时进行指导,可以教授孩子们圈画批注的方法,让孩子们养成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读后,可以进行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阅读中运用的阅读方法,讲解各种方法的好处。像这样依靠老师有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可以让孩子们学会精读法、略读法、摘抄评价法、默读法等,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学会了阅读,也就是提高了课外阅读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的高低标准归根结底就是阅读习惯的好坏。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化阅读效率。在经过我们多次实验发现:限时阅读可以提高小学生阅读速度,睡前阅读都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质量。这些都是很好的阅读习惯,但是笔者最推荐的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阅读中,可以誊写喜欢的好词好句,或是抒发自己的观点看法。这种阅读方法可以提高大家的文学素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

(五)注重环境,创建浓郁的读书氛围

同时,我们应该注重环境,创立一个浓郁的读书氛围,可以在小学生读书的时候放一些轻音乐,帮助急躁的孩子平静下来。或是开展“讲讲我最爱的一本书”等活动,促进学生们交流等。

四、结语

由此可见,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才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训练能力。才能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成才之路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