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卓越人生范文

卓越人生精选(九篇)

第1篇:卓越人生范文

重庆市丰都县,长江、龙河在此交融。江河两畔,山高水阔,大气自然。龙河镇中心校在此拔地而起,淡定从容,人才摇篮,历百年不衰,而今更成大观。龙之精神,特色仍在,海纳百川,优势凸显,壮江河瑰丽山水,雄一方人文景观。

《管子》说,“水者,地之血气”,“山着,物之高者也”,在我们这个把山河视为家园的国度,依山傍水的建筑总是让人艳羡,“近山者仁,近水者智”,龙河镇中心校因此有了山的胸怀,水的智慧。山得水而活,水依山而壮,校因山水而秀,人因山水而灵。

一所学校,一群人,一个时代,一种精神,构建一方基础教育的地标。习于常行有其承,成其大者有其志,龙河镇中心校通过对“龙”这个中华名族图腾的深度解读和文化再造,让龙文化的精神沉淀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文化。

访问

在龙文化的文脉中健康成长

——校长杨亚飞解读“龙文化”

的内涵与外延

2013年5月,杨亚飞校长办公室,窗外绿荫依依,阳光从窗外斜斜撒了进来,杨校长端坐,眉宇淡定,说起了校园文化建设,如数家珍。

“当龙小遇到龙文化,是历史与文化赐与的际遇,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握手。”杨校长诗意一般打开了文化的话匣子。

杨校长认为,文化精神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是一所学校对人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学校如果仅从规模、质量方面去追求发展不但是底水平的,而且偏离了教育的本意。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立体工程,一要挖掘提炼、积淀传承,二要发展创新、与时俱进,三要系统规划、分项实施,核心是形成学校深广的文化精神并表现为突出的学校品格。龙小现在所做的全部,说到底都是在“做文化”,都指向一个外显的目标——把整个学校变成一部隐形的教科书。

那么,龙小的文化精神是什么?

杨校长说,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龙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然是中华精神的丰富内容。龙小依傍龙河之滨,近龙河之楼台,得龙文化之精华。因此,我们在认真总结发展历史、办学特色等方面的情况下,为校园文化确立了“龙文化”主题,并以“龙文化”为核心,极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走廊文化,助力校园文化发展。

据杨校长介绍,多年来龙小在内涵发展之路上,一直都将“中国龙”的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并以此构建“团结、奋进、和谐”的学校自主发展文化体系,搭建起“画龙、说龙、写龙、舞龙、做龙”的师生文化交流平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龙小文化魅力。

解读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凝练的理念系统,也离不开外化的形象系统,但最终还得看学校“怎么做”,即务实的行为系统。重庆市丰都县龙河镇中心校在办学实践中,构建了以“龙文化”为核心的班级文化、走廊文化、课程文化等,形成了“从小立志、龙行天下”的学校精神,践行着“人文兴校、特色强校”的追求。

文化与制度的携手:

是龙文化与“三化”管理的联姻

文化先行,制度是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制度文化建设,自成为重庆市百所领雁工程项目学校以来,学校举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之力,按照民主、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推进制度文化建设,使各项制度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学校编印了党建、行政、安全、德育、教学科研等《管理制度手册》,建立了《“四课四化”制度》,深入推行《龙河镇听评课制度》,完善与修订了《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新学习”课改小组建设方案》、《“三备三评”集体备课制度》、《学科骨干教师评选和考核方案》等,使学校管理有章可循,步骤清楚,措施具体,目标明确。

同时,学校注重制度落实工作,确保管理工作做出实效。学校成立了常规工作督查考核小组,对学校各项常规工作采用定时与随机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检查—反馈—改进—复查—公示”五个步骤,使业务工作实效化,形成了“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求实创新,为教学服务”的全新管理局面。

文化与环境的共生:

是龙文化与特色教育的共舞

环境与文化是共生共存的关系。

学校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外显氛围。在学校走廊,以龙文化为核心的走廊文化成为彰显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当你踏入龙小,操场四周的宣传橱窗向你展示着龙小人奋斗的历程和光辉的历史,园内围墙上张示着龙小人今天的成果和优秀的代表;当你沿楼道攀上教学大楼,楼道四墙、走道内墙及屋顶都有龙的文化系列宣传。龙小人将这些系列分为了九个篇章:礼仪篇——金龙迎客,展示篇——彩龙显灵,独立篇——真龙凝思,合作篇——神龙聚首,团结篇——圣龙和韵,奋斗篇——战龙扬威,创新篇——蛟龙飞天,安全篇——群龙排序,美德篇——天龙咏志、九九归一,每一个篇章都成为了学校文化发展激情跳动的音符。

为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唱响学校文化发展旋律,学校在校名、校训、校旗、校徽、校歌中都饱含着龙文化精髓。同时各班的班名、班训、班徽、班歌、班级约定都是龙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各班各组的文化展示园地,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优秀习作、手抄报等展示在文化墙上,成为学校班级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文化与课改的共进:

是龙文化与创新发展的共恋

除却无形的理念和有形的制度、环境,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课堂应以什么样的形式将校园文化融入其中?又该以什么样的要义去丰富校园文化主题?

以三段五环为起点,打造高效课堂,追求卓越课堂一直是龙小的亮点工程。近年来,学校结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成长与发展育人模式研究课题,以小组合作这一课堂教学形式为支点,以构建高效课堂为切入点,形成了“自学——探究——测评”三个阶段和“独学生疑——探究释疑——展示共享——测评达标——评价提高”五个环节相结合的“三段五环”课堂教学模式。

第2篇:卓越人生范文

你有以下困惑和苦恼吗?

我的事业十分成功,却牺牲了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不但与妻儿形同陌路,甚至无法肯定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自己,是否了解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我很忙,确实很忙,但有时候我自己也不清楚是否有价值。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我上过无数关于有效管理的课程,我对员工的期望很高,也想尽办法善待他们,但就是感觉不到他们的忠心。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生病在家,他们一定会无所事事,闲聊度日。为什么我无法把他们训练得独立而负责呢?为什么我总是找不到这样的员工呢?

要做的事太多了,我总是感到时间不够用,觉得压力沉重,终日忙忙碌碌,一周七天,天天如此。我参加过时间管理研讨班,也尝试过各种安排进度计划的工具。虽然也有点帮助,但我仍然觉得无法像我希望的那样,过上快乐、高效而平和的生活。

看到别人有所成就,或获得某种认可,表面上我会挤出微笑,热切地表示祝贺,可是,内心却难受得不得了。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

我个性很强。比如在任何交往中,我都能控制结果。多数情况下,我甚至可以设法影响他人通过我想要的决议。我仔细考虑了每种情况,并且坚信我的建议通常都是对大家最好的。但是我仍感到不安,我很想知道,他人对我的为人和建议到底是何态度。

我的婚姻已变得平淡无趣。我们并没有恶言相向,更没有大打出手,只是不再有爱的感觉。我们请教过婚姻顾问,也试过许多办法,但看来就是无法重新燃起往日的爱情之火。

我那十来岁的儿子不听话,还打架。不管我怎么努力,他就是不听我的话,我该怎么办呢?

我想教育孩子懂得工作的价值。但每次要他们做点什么,都要时时刻刻在旁监督,还得忍受他们不时的抱怨,结果还不如自己动手来得简单。为什么孩子们就不能不要我提醒,快快乐乐地料理自己的事呢?

我又开始节食了——今年的第五次。我知道自己体重超标,也确实想有所改变。我阅读所有最新的资料,确定目标,并采取积极的态度激励自己,但我就是做不到,几周后就溃败了。看来我就是无法信守诺言。

每个人的思维定式都根深蒂固

这些都是我在任职咨询顾问和大学教师期间遇到的一些普遍而又深层次的问题,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

几年前,我和妻子桑德拉就为类似的问题大伤脑筋。我们的一个儿子学习成绩很差,甚至看不懂试卷上的问题。他与同学交往时也很不成熟,经常弄得周围的人很尴尬。他又瘦又小,动作也不协调。打棒球时,他往往在投手投球之前就挥动了球棒,招来他人的嘲笑。

我和桑德拉觉得,若要十全十美,首先要做完美的父母。于是我们尝试用积极的态度来激发他的自信心:“加油,孩子,你能办得到!我们知道你行!手握高一点,看着球,等球快到面前再挥棒。”只要他稍有进步,我们就大夸一番以增强他的信心:“干得好,孩子,继续。”

尽管如此,还是引来了嘲笑,我们对此大加斥责:“别笑,他还在学习呢。”而这时我们的儿子却总是哭着说:“我永远也学不好,我根本就不喜欢棒球!”

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徒劳无功,那时我们真是心急如焚,看得出来这一切反而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开始我们总能对他加以肯定、鼓励和帮助,可是一再失败后,还是放弃了,只能试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

后来,在讲授有关沟通与认知的课程中,我对思维定式的形成,思维定式如何影响观点,观点又如何左右行为等问题深感兴趣,并进一步研究了预期理论、自我实现预言和皮格马利翁效应。从中我意识到,每个人的思维定式都是那么根深蒂固,仅仅研究世界是不够的,还要研究我们看世界时所戴的“透镜”,因为这透镜(即思维定式)往往左右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我跟桑德拉谈到这些想法,并借此分析我们的困境,终于认识到我们对儿子往往言不由衷。自省后我们承认,内心深处的确觉得儿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常人”。所以不论我们多么注意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其效果都是有限的,因为表面的言行终究掩饰不住其背后的信息,那就是:“你不行,你需要父母的保护”。

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

当时我正潜心研究自1776年以来美国所有讨论成功因素的文献。我阅读或浏览过的论著不下数百,论题遍及自我完善、大众心理学以及自我帮助等等。对于爱好自由民主的美国人民所公认的赢得成功的种种关键因素,已算得上了如指掌。

从这200年来的作品中,我注意到一个令人诧异的趋势。前150年的论著强调“品德”为成功之本——如诚信、谦虚、忠诚、节欲、勇气、公正、耐心、勤勉、朴素和一些称得上是金科玉律的品德。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它主要描述一个人如何努力进行品德修养。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人们对成功的基本观念改变了。由重视“品德”转而强调“个人魅力”,即认为成功与否更多取决于性格、社会形象、行为态度、人际关系以及长袖善舞的圆熟技巧。这种思潮朝两大方向发展:一是着重人际关系与有关技巧;二是鼓吹积极进取的心态。由此衍生的行为和习惯,有些的确是金科玉律,例如“态度决定成败”、“微笑比皱眉更能赢得朋友”以及“有志者事竟成”等等。但另一些却显然是玩弄手段,甚至是欺骗性的。例如运用技巧赢得好感,假装对他人感兴趣以套取情报,或虚张声势,甚至以威胁手段达到目的。

因此,近50年来讨论成功术的著作都很肤浅,谈的都是如何树立社会形象的技巧和如何成功的捷径。但这种用“阿斯匹林”和“创可贴”来治疗心灵痛苦的方法,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有时似乎取得了暂时的效果,但是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不时又会重新浮现。

我终于了解,过去我与桑德拉潜意识里都受到这种速成观念的影响,才会对儿子采取上述做法。在我们心目中,这个孩子有失颜面,我们重视成为模范父母,维持良好形象,更甚于对孩子的关切,这种心态也影响到了对孩子的看法。的确,在看待与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偏重许多其他因素,反而忽略了孩子的幸福与快乐。

一方面,因为好面子,我们给予孩子的不是无条件的关爱,造成了他自我评价的低落。所以我们决定从自身下功夫,不再讲究技巧,而是着重调整内心的真正动机和对孩子的看法。我们不再设法改变他,转而从客观的角度去发现和了解他的特色、个性与价值。

另一方面,我们也自觉地改变了自己的动机,培育了内在的安全感,不再用孩子的表现来判断自己的价值。

一旦摆脱过去对孩子的看法,培育了基于价值观的动机,我们顿时感到一种新气象——不必再拿孩子与旁人比较,不必把固定的社会模式强加在他身上,这样反而能够平心静气地欣赏他的优点。我们相信他有能力应付人生的种种挑战,也就不急于保护他免受外界的嘲笑。

可是孩子已习惯于接受保护,因此一开始表现相当畏缩。他向我们求援,但我们只是认真聆听,不一定如他预期地回应。这无形中传达了一个信息:“父母不用保护你,你没问题!”

几个月过去了,他渐渐有了信心,也开始肯定自我价值,终于以自己的速度与步调发挥出了潜能。不论在学业、运动场还是社交场合,以一般社会标准来衡量,他的表现都是相当杰出的。这一切都发生在转念之间,远远超过了所谓的自然发展速度。后来他还当选学生社团领导、州运动员,门门成绩优秀。另外,他还锻炼出了坦诚、热心的性格,走到哪儿都能与人融洽相处。

第3篇:卓越人生范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卓越医生;医学人文

中图分类号:G642.0?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53-02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与医疗体制改革攻坚时期。为了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由教育部、卫生部共同实施、不同类型医学院校参与的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于2012年正式启动。

强化医学生医德素养,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医学和社会的发展和方向。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是培养高水平卓越医师的关键。如何加强五年制临床医学的人文教育是我国医院院校,特别是地方医学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医学人文教育在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的重要性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我国近几年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从面向基层、到医学教育标准、再到“5+3”培养模式的设计,不难发现“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不仅仅是拔尖计划,而是针对不同层面的医学教育提出的教学改革、提高质量的要求。根据区域教育、卫生规划,地方医学院校是开展五年制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主体,其主要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强化培养医学生的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和新型医患关系的形成,临床工作出现了新变化和新趋势。据调查,在频发的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占不到20%,其他80%均缘于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忽略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有可能造成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不能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1]。而目前,医学教育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比较普遍。医学生往往埋头于医学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技能的训练,而对人文知识的兴趣不足,其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相对薄弱[2],这些都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的目标相悖。因此,在加强医学生自然学科和临床诊疗技能学习的同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将医学人文教育置于卓越医学生培养过程中更加重要的地位。

“5+3”培养模式中,前5年为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后3年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内容。其中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阶段的重点不仅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相关的人文科学的内容也应是学习的重点。作为开展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的主体,必须立足本校办学定位,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扎实医学基础、深厚人文底蕴、高尚职业道德、全面医学理论和牢固临床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为进一步的临床培训打好基础。

二、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策略

医学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如何加强五年制临床本科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卓越医学生的前提。

1.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理念引导,建立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地方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培养五年制临床医学生的摇篮,首先应充分认识医学人文教育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的重要性,在培养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南华大学将医学人文技能教学模块纳入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入毕业实习之前的必学课程。构建出了以医学具体专业课程为主导,以医学伦理学为中心,以医学心理学、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哲学、医疗卫生法规等课程为辅助的贯穿于医学教育始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课程体系。并且相继联合国内几所大学编写了一系列医学人文教育教材如:《医学人文素质导论》、《医学生临床沟通教程》和《应用卫生法》等,开设了相应的课程。通过课程教学、拓展式教育等方式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和医患沟通技巧等医学人文技能。我校把医学人文教育纳入学校重点建设内容,形成医学与人文并重的办学氛围。制定出了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行动规划,不断完善、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2.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唯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医学不同于单纯的人文学科,临床医学教学不仅是课堂上的、理论的,而更应该是在病床边的、情景的,具有感性、形象等特征。因此,具备医学专业知识以及临床工作经验的教师更适合临床医学人文的教学。医学专业教师通过对人文素质培训,参加各种人文学术活动等加强自身的人文知识学习。在提高综合素养的同时充分发挥示范作用,通过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启发、引导和感染学生;将临床实践与人文素质进行结合,在传授自身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临床实践工作经验,将临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医学人文情景融汇、贯通于教学之中。通过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高尚的职业精神。

3.营造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以独特的人文魅力浸润学子。医学院校以及临床见习、实习的环境和氛围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无形的制约或激励作用,也是大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设置人文景观,在教学楼道和实验室悬挂众多医学大家的肖像或格言,营造精术济世、救死扶伤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将人文内涵融合于学校建设之中,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内化每一个学生。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讲座、辩论赛、演讲赛、临床技能竞赛等拓展医学生的视野,提高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塑造自我。通过校园的整体氛围与医学生的群体心理对于强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4-5]。

4.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拓展式教育模式。在国内我校率先建立了基于网络,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医学人文素质课外拓展式教学。“拓展式教学法”就是在素质教育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型“人文”教学方式,“拓”就是开辟新的领域,“展”就是展开、发展,拓展就是开辟新的领域,发展新的自我。我校的医学人文教育是在文本教材的基础上,拓展诸如现实问题、课外读物、网络资源等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医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我们通过应用拓展式教学,提高医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开拓医学生的知识视野,扩大医学生的思维领域,培养医学生的职业兴趣,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实践中,我们建立了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课外拓展式教学模式,在指定文本教材的基础上,按照“阅读文本教材问题提出情景模拟拓展式阅读(自主探究)互动拓展讨论拓展总结延伸”的方式开展教学。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提升医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兴趣、法律法规意识、人文素养。我们将“以人为本、德术并重”的教育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临床医学教学的整个过程。

通过建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营造校园人文氛围,建设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网站,开展多形式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方法,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为原则,实施医学人文教育全过程渗透、分块侧重、集中强化的教学举措,为卓越医生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的培养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贾伟华,周立春.医学临床教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0,(3). 

[2]吴朝明,钱掩映,金建,陈浩.强化临床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现代医院,2010,(10). 

[3]徐国斌.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6). 

[4]陈英群,于德华,盛红华,蔡巧玲.发挥综合大学优势?摇发展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 

[5]郭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浅析[J].法制与经济,2012,(7). 

第4篇:卓越人生范文

艺术家眼中的完美品质

在世界各地,施坦威钢琴受到众多钢琴演奏家的一致认可。目前,全世界有90%以上的著名钢琴演奏家只使用施坦威钢琴演奏音乐会。这些活跃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的钢琴艺术家们,用他们对待音乐时的挑剔眼光挑选着最能表达自己音乐的钢琴。历经一个半世纪的验证,只有施坦威成为了他们无可替代的选择。

的确,想要发挥最佳艺术水平不仅仅仰赖于艺术家本身,同时也仰赖于钢琴完美的品质与出色的音质。施坦威钢琴独一无二的设计,结合严格的选材标准通过德国师傅高超的手工艺精心打造而成,确保了钢琴饱满纯正的音质,让每一个音符在从指尖到琴弦的转化过程中得到完美无缺的演绎。

目前全球有1,400多位“施坦威艺术家”,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天赋涵盖了所有音乐类型。他们共有的一点便是难以置信的音乐才能,他们也以此获得了作为施坦威艺术家的声望。没有一位艺术家因此而获得报酬,但是他们都仅选择弹奏施坦威钢琴。因为对于音乐家来说,最至关重要的莫过于选择一件好的乐器。

正如中国著名的钢琴演奏家郎朗所言:只有施坦威钢琴才能让我弹出最美的音乐。

收藏家心中的经典珍藏

施坦威钢琴不仅得到了众多钢琴艺术家们的敬仰与称赞,同时也是众多有艺术鉴赏力的企业家和商业精英们喜欢的艺术收藏品。因为施坦威钢琴不仅是钢琴艺术极品并且拥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投资价值。一架具有二十五年历史的施坦威钢琴目前的零售价将比其原始价格高出3.3倍。而施坦威钢琴本身的转售价值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达到10倍以上的增长。不俗的品位让这些地位显赫的成功人士们心甘情愿地成为了施坦威钢琴的追随者。为此,他们不惜重金买下心中衷爱的钢琴,这足可以说明施坦威在人们心中高高在上的地位――它已不再是一架钢琴,更是高雅艺术的一种标志。

施坦威钢琴之所以会有如此高的投资价值并且受到众多成功人士的追捧与之精雕细琢的工艺是分不开的。它独有的128项发明专利、精良的木材和考究的手工工艺,使之成为了可以世代相传的经典艺术品。

曾留学英国华威大学的曾琦博士就是众多施坦威钢琴收藏家中的一位。曾先后担任多家香港及厦门公司董事长职务的他,是众多企业家中的佼佼者。曾博士从小就酷爱音乐,早在80年代就拥有了施坦威三角钢琴,如今在他收藏的多架施坦威钢琴中包括:1928年制造的自动读谱演奏三角钢琴、施坦威Goertz限量版钢琴及古典风格的施坦威路易十五钢琴等等。

父母赠送给子女的永恒礼物

每一个明智的父母,都非常重视对孩子们早期教育,因为他们懂得一个良好的基础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弹奏乐器、甚至合奏、自己举办小型音乐会或参加比赛,会享受年轻的音乐人之间的友谊,这种友谊经常会保持很久。钢琴还可成为十几岁孩子喧闹生活中的稳定因素,通过弹奏钢琴而形成的镇静及自信使得孩子成年后也会从中受益―无论是职业方面还是私人生活方面。可能您的孩子甚至有超常的音乐天赋。那么您的孩子在今后的工作及生活中将会有不计其数的机遇。钢琴的质量越高,其音色自然也会越好。好的音色会激发您孩子的音乐天赋:他会更经常地弹奏钢琴、更加热爱弹奏钢琴并且更长久地弹奏。施坦威钢琴自然就成为无数父母送给子女伴随其成长的永恒礼物。

第5篇:卓越人生范文

近年来,哈十九中学在南岗区教育局的支持引领下,在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的科学带领下,逐步形成“双核四驱”的办学思路,“双核”即一是立德树人,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大德育体系;二是总结、提炼、不断完善出一个适应新高考改革的适合十九中学生自己的课程建设体系;“四驱”即文化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强校、服务兴校的哈十九中学现代化办学发展方略,双核四驱构成了哈十九中学“因材施教、多元选择、个性突出、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内涵。在双核四驱办学思路的牵动下,学校跟进实施“四大工程”建设,即家园工程、课改工程、方圆工程和名师工程,四大工程建设就是要让学校至思、至真、至慧、至远的校训和双核四驱办学思路得以落地生根,以“家园工程”为起点,推动班级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正家风、兴家园、爱家人,良好的班风就是班集体这个家庭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以“方圆工程”为定点,规矩定方圆,规范我们的办学行为、学习行为和生活行为;以“课改工程”为重点,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符合校情、学情的“343”学本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名师工程”为高点,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人人争当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名师的局面。

“又是一年S收时,依然含笑看粮仓”,十九中学连续八年来高考成绩逐年攀升,一次次地刷新着十九中的高考记录,尤其2014年学校高考最高分664分,位于哈尔滨市普通高中、市重点高中和部分省重点高中第一名,2016年的二本进段率达到50%,比肩并超越了部分市重点高中,哈十九中学的学子们以普通高中的入学分数取得了不普通的高考成绩,令人刮目相看,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赞誉。可以说,十九中学不是学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学校,但恰恰是十九中学能够成为适合学生们成长的理想学校。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一年多以来,在哈十九中学“四大工程”之“课改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343”学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即:“三转变,四突出和三个基本环节”。

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会的不教、能学会的教思路,学不会的作介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汇报、质疑、讨论常规化”。平时上课过程中,加强对“343”学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实施,目的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打造精品课程、展现课改工程。在课改方案实施过程中,各备课组悉心研究,涌现出一大批课改先进个人,在“课改先锋”微信网络平台宣传中涌现了李艳辉、窦艳等13位课改先进个人,展示了13个教研组学科特色及个性,展现十九中教师的风貌,这也是对践行“343”学本课堂教学模式的突出肯定。

二、哈十九中学坚持因材施教,跟时间赛跑,敢于、勇于突破。经验告诉我们:故步自封,势必守旧落后;敞开胸怀,才能博采众长。缩手缩脚,势必裹足不前;敢为人先,方能拨云见日。因循守旧,势必前途迷茫;勤于探索,才现柳暗花明。他们从不仰视比他们强的名校,也从没俯视不如他们的弱校,他们就看中他们自己,通过诚信考场,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潜能;通过加强教学反馈,明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抓优提临,分层推进;通过加强家校联动,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劳逸结合,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实现张弛有度,在交流中实现了共赢,提高了自己。

第6篇:卓越人生范文

低劣、大凡、平凡、平庸

卓越造句

1、追求卓越,挑战自我全力以赴,目标达成。

2、卓越的天才不屑走一条人家走过的路。他寻找迄今没有开拓过的地区。

3、这里我们添加一首由一位卓越学者译成英文的诗作为范例。眼下我们不便将他的大名公诸于世。不过我们相信,读者准能从主题上得到暗示,而不必指名道姓。

4、责任意识会让我们表现得更加卓越。

5、人们要有一百度强烈的意愿才有可能从物质升华至精神灵性;才会从大地进入天空;从平凡进入卓越。

6、生活如琴,我们可以弹奏爱的小夜曲,也可以让轻松的梦幻曲在我们的指间滑落,可以在弦上挥洒我们的浪漫和激情,也可以奏出表现我们内心渴望人生卓越的旋律,我们可以在弦上静静地欣赏过去岁月里古曲的清悠,也可以在弦上创作出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交响乐。

7、我听说你有神的精神,具有真知灼见,和卓越的智慧。

8、沉默是一种卓越的会话术。

9、如果没有成为顶尖的渴望,就不可能创造卓越的成就。

10、袁隆平院士在水稻育种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11、不要浪费你的时间去追求完美;相反的,应该是追求卓越。

12、成功的卓越的领导者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在遇到阻力的时候,必须有自信。

1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14、虽有卓越的才能,而无一心不断的勤勉,百折不回的忍耐,亦不能立身于世间。

15、曹禺先生因在话剧创作方面的卓越才华而享誉世界。

16、这位被德国人视为眼中钉的卓越的犹太人,一时像一件破旧工具似的被丢在一边了。

17、非凡的激情才能产生卓越的作品。

18、他们是如此的卓越超凡,于是芸芸众生觉得他们很伟大,并因此称他们为伟人。

19、我国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写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20、如果你读得足够多,他们卓越的写作风格会感染你的让人眼花缭乱的博客。

21、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若干个凝固的时间点卓越超群、瑰伟壮丽让我们在困顿之时为之一振并且弥漫于我们全身,让我们不断爬升当我们身居高处时,激发我们爬的更高当我们摔倒时,又鼓舞我们重新站起。

22、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越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

23、只有那些有勇气正视现实,有勇气迎接挑战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超越自我的目标,达到卓越的境界。

第7篇:卓越人生范文

关键词:采矿工程;卓越班集体;文化建设

谈到大学文化,就不能不谈班集体文化,而对于采矿工程卓越班这样的班集体而言,建设什么样的班集体文化以及怎样建设的问题,将面临众多的挑战。

一、大学采矿工程卓越班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

文化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发展、进步和传承,而对于文化的定义可谓众所纷纭,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传承的意识形态。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比如文学、艺术、教育等等。而我们所说的班集体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班集体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作为社会群体的班集体,它的所有成员或部分成员所共有的信息、价值观、态度构成班集体文化。它的形态包括以班级组织与规章制度为内容的班集体制度文化和以班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班集体精神文化。而对于采矿工程卓越班的文化,还应该包括以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敢于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等可以付诸于实际行动的精神。班集体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新的德育模式,体现了以文化特色为核心,以信息的刺激、榜样的影响,知识的传递、艺术的陶冶、心灵的启迪为方式的精神力量作用于学生思想的重要性。

二、大学采矿工程卓越班文化建设的意义

大学是学生锻炼自我的良好平台,班集体文化的建设是所有乐于锻炼、展示自我的学生的重要参与形式。

1.采矿工程卓越班文化的建设将是国家卓越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环节。采矿是能源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卓越的采矿人才培养将成为采矿不断向高机械装备化、高效安全人性化以及清洁节能环保化发展的重要原驱动力。根据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关于印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通知以及关于启动《黑龙江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通知中,均将追求卓越的态度以及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列为首要标准。卓越班的文化建设将重点体现学校博大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真正实现以学校、社会以及国家为平台,以卓越班的精神文化建设为主要载体,不断丰富学校卓越培养计划内涵,服务于国家的能源经济社会建设。

2.采矿工程卓越班文化的建设将是个人卓越能力培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采矿工程卓越班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这样就要求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与卓越相关的技能以及必备的文化素养,而每一个人为了卓越班的建设所不断努力奋斗形成的包括学风、班风、寝风等在内的精神文化风貌以及追求卓越的最强大信念将是卓越班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与此同时,在这种卓越的精神文化信念的引领下,每一个人将会受到更大的激励,因此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自然而然的将卓越文化的建设与个人的持续健康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为采矿工程专业卓越班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

三、大学采矿工程卓越班文化建设的四点建议

1.树立长远意识,不断树立以国家能源文化建设为主要内涵的具有采矿专业特色的卓越班文化建设理念。卓越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应该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的系统性工程,它是卓越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文化建设与发展应该以卓越班的建设为大前提,而卓越班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放眼长远,高瞻远瞩,紧跟时代要求,大力革新采矿卓越班的建设模式,始终围绕国家能源建设的战略目标来制定和实施卓越班人才培养的各项具体要求,与此同时,要坚持“教育树人,文化树人”理念,结合采矿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制定具有采矿特色的文化精神需求,不断满足采矿工程专业卓越班建设发展以及个人多方位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卓越班文化建设的方向性和针对性。

2.强化卓越意识,不断健全卓越班建设中的有关机制体系,不断增强以卓越的态度来建设卓越的意识。在卓越班的建设中,体制机制选择与考量是卓越计划成败的关键前提条件,体制机制包括各项有关规章制度、文化以及物质建设的协调统一,而一种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需要不断向参与采矿工程卓越班文化建设的所有人员灌输一种卓越意识,卓越意识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更应该是一种机制体系下所有人的卓越,在成就卓越的漫漫征途中,卓越的信念将成就卓越的办事态度以及卓越的办事方式,因此,对于采矿工程卓越班文化的建设中,我们要不断以卓越的标准,坚持卓越的信念与态度,以卓越的姿态来共同建设一种卓越体制机制下的卓越班文化。

3.强化专业素质,不断涉猎其他学科,包括人文等学科,形成多学科的学科综合素养,不断追求专业上的卓越,充实卓越文化建设下的专业素养。采矿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热门学科,其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对于采矿工程卓越班文化的建设,应该是以一种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性的文化建设,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班级文化建设将是像没有牢靠根基的空中楼阁,终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轰然倒塌。采矿工程卓越班文化的建设应该是一种多学科文化建设的综合,其中包括采矿专业文化、人文素养、服务国家的职业道德等等,因此,采矿卓越班文化的建设应该着重于以专业知识及技能为基础以及其他专业知识技能为补充的相辅相成的卓越素养建设。

4.立足个人实际情况,结合国家需求以及采矿的未来,不断强化卓越的个人建设原则,通过各种平台,不断充实自己的卓越本领,为采矿工程卓越班文化的建设贡献力量。煤炭作为当前以及今后中国的主导性能源的现状将很难改变,因此国家于煤炭及能源相关的卓越人才需求不会减少,我们要根据国家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以卓越的建设性态度及行动,不断借助国家、社会、学校、以及班级这样的平台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卓越内涵,例如,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每年一届的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或者省级校级的一些竞赛,不断借助这样的平台,不断建设高质量的卓越个人,不断为卓越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四、结语

大学是培养人精神文化以及专业素养的神圣殿堂,文化的熏陶将对身处其中的每个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采矿工程卓越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需要结合采矿专业的特殊性,以一种服务国家社会能源需求为第一要义进行卓越文化建设目标,坚持体制机制以及个人卓越建设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为主要着力点建设卓越文化,以及以改革创新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信念为主要动力的文化建设,不断将采矿工程卓越班文化建设推向更广、更深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林井祥,康健,高伟.基于卓越采矿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实验室科学,20l4(5):139-141.

[2]康健,代少军,张继忠,等.矿业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经济师,2014(6):208-209+211.

第8篇:卓越人生范文

一、坚持全球宽度,正确认识“卓越课堂”的必然趋势

应对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纷纷推出了以“卓越”为主旨的教育教学改革主张。一是“卓越教育”的改革主张。美国《2001~2005年战略规划》提出教育部的使命:保证受教育公平权利和实现全国教育的卓越。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育论坛”提出了“所有的学习者都有权接受卓越的基础教育”的目标。二是“卓越课程”的改革主张。苏格兰政府2004年发表《卓越课程》报告,提出了让苏格兰的年轻人成为“成功的学习者、有信心的个体、负责任的公民和有效的贡献者”的卓越课程培养目标,并建立了与此相适应的“卓越课堂”评价体系。三是“卓越教学”的改革主张。中国台湾真理大学蔡博元先生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提出大学要追求“卓越教学品质”的主张。他认为,“‘卓越教学’意指优质的教学和学习”,并从精神层面、态度层面、行动层面三个维度阐述了“卓越教学的内涵”。这些改革主张虽然提法不同,但追求卓越的价值诉求是完全一致的。由此表明,重庆市打造“卓越课堂”的改革主张不仅回应了全球化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的时代潮流,而且也顺应了发达国家、发达地区追求卓越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

二、坚持多元角度,正确认识“卓越课堂”的本质特征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先生主张“教师要人人创造自己的卓越课堂”。他说:“这里的卓越课堂是指向师生双方互动合作的,没有师生的共同创造,就没有卓越的课堂。”从多元角度思考,“卓越课堂”具有“六性”特征:一是生本性,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一切状态,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二是生命性,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丰富的过程,是一种生命自我发展、超越、升华的过程;三是生活性,坚持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思考和体验;四是生成性,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敏锐地捕捉课堂催生的教学资源并加以利用;五是生动性,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课堂因为学生提出的高质量问题而生动起来;六是生长性,和学生一起成长是卓越课堂背景下教师的一种道德追求与价值取向,师生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共生“双赢”,乃是卓越课堂的生命成长观。

三、坚持反思力度,正确认识“卓越课堂”的现实挑战

重庆市“卓越课堂”建设也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一是习惯于像抓GDP一样抓教育质量,唯分数、唯升重点马首是瞻;二是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两张皮”;三是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没有追求完美的精神;四是少数校长和部分教师素质跟不上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五是教学仪器设备陈旧、缺乏,利用率不高;六是农村学校点多质弱,城镇学校存在“大班额”和“超级大校”现象;七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无效教学、低效教学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九是学校开放办学意识不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没有形成整体合力。正是基于对全市义务教育面临诸多困难的清醒认识,重庆市教委以空前的力度推出了“卓越课堂”行动计划,要求“坚决清除一切阻碍教育质量提高的思想观念,坚决打破一切影响教育质量提高的体制障碍,坚决纠正一切偏离教育质量提高的短期行为,把‘提质’作为新一轮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

四、坚持创新亮度,正确认识“卓越课堂”的模式建构

“卓越课堂”需要创新多元的、独特的教学模式,以践行其追求卓越的价值诉求。深圳市南山区认为,课堂模式构建要强调三个关键词:一是多元,就是要在坚持课堂模式构建基本式的基础上,鼓励推陈出新,从形似走向神似。二是开放,就是要虚心学习、借鉴国内外一切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理念,为我所用。三是包容,就是我们的课堂模式构建要允许学术争论,允许各校和广大教师自主创新。“多元”“开放”“包容”三个关键词启示我们,“卓越课堂”的模式建构要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前提下,自由创造,突出鲜明的个性、特色和风格。教师应有选择和自创教学模式的自,就像学生有选择学习方法的自由一样。实际的教学,一般都需要选择、改造、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这个过程不是机械搬用,而是多样综合。各区县各学校通过多样综合,就可以逐步形成重庆各具特色的“卓越课堂”,进而彰显重庆育人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亮度。

五、坚持生命尺度,正确认识“卓越课堂”的质量诉求

“卓越课堂”是一种关于人进步与发展的新理念,反对只重工具理性而不重价值理性,因此,“卓越课堂”的质量观不是“效用至上”的质量观,而是以关注每个生命健康成长为尺度的质量观。从生命的广度来说,要坚持全体性的质量观,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是否端正的重要标尺,想法设法培养好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从生命的宽度来说,要坚持全面性的质量观,让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生命的高度来说,要坚持有个性的质量观,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都有自己的禀赋、爱好和潜质,因此,要因材施教、因学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富有个性的发展。从生命的长度来说,要坚持可持续性的质量观,为每个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定全面、扎实而牢固的基础。

六、坚持人文温度,正确认识“卓越课堂”的文化取向

第9篇:卓越人生范文

众所周知,高效的管理及运行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本文将尝试总结归纳“卓越班”班级管理特点,分析“卓越班”班级管理难点,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索以卓越人才培养为目标如何切实提高“卓越班”管理质量,为“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管理力量支撑。 

一、“卓越班”班级特点归纳 

班级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及开展各项活动最基层的组织形式,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学生最基本的单位,那么,与普通自然班级相比较,“卓越班”具备哪些独特性?客观全面地归纳独特性,是进行“卓越班”有效管理模式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1.学生素质不同。《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指出,“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可从校内各专业、各年级中遴选”。按照这一原则,各试点院校基本上都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卓越工程师班学生选拔管理办法,对同一专业所有学生进行遴选,将成绩优秀、沟通能力强、心理素质好、对工程师也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成立试点班。可见,学生需经历层层选拔才可进入“卓越班”,综合素质高于自然班级。 

2.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卓越计划”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本科卓越型应用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强调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在能力结构上,强调培养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素质结构上,体现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和专业特色等”。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各试点院校要“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而普通自然班级,按照专业原有传统培养标准培养工程人才。 

3.人才培养方式不同。“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是“卓越计划”的特点之一,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要求,“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按照要求,“卓越班”一般采取3+1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1年在企业实践学习,而普通自然班级按照学校单方制定的培养计划开展学习,大学四年基本上都在学校渡过,实践学习环节明显偏弱。在校期间,“卓越班”采取小班教学方式,配备优秀的教师,采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授课,教学效果佳,并且多采取导师制,在学习上进行“一对一”的跟踪辅导,而普通自然班级大班教学,采取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诸多院校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并没有为学生配备学习导师,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4.班级稳定性不同。“卓越班”班级成员处于不断变动之中,按照遴选办法,不符合标准和条件的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会被调整到自然班级,与此同时,普通班级优秀的学生会经过申请、面试、考核等一定的方式补充进入“卓越班”。这样一来,“卓越班”班级始终处于动态之中,稳定性较之普通班级比较差。 

二、“卓越班”班级管理难点分析 

如上所述,“卓越班”与普通自然班级相比较,具有诸多独特性,这些独特性一方面有利于卓越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另一方面也给“卓越班”班级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