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欣赏自己作文范文

欣赏自己作文精选(九篇)

欣赏自己作文

第1篇:欣赏自己作文范文

源自于絮风中飘飘洒洒的细雨。

我也许熬不过夏日炎炎,

不及长江一般滚滚东去。

但我有光滑的石子夹着水草,

清澈的溪水映着轻快的游鱼。

我是平地,

覆盖着煦日里郁郁青青的草衣。

我也许顶不住冬风猎猎,

不如黄山一般翠秀称奇,

但我有淡淡的花香伴着蝴蝶,

初暖的春风随着游人在这里休憩。

我就是我,

一个大千世界中,

普普通通的奇迹。

我普通,

因为我的确不是天生的神童。

我是奇迹,

因为我懂得欣赏自己。

他也许有英俊的外表,

但我有精致充实的内心。

他也许有万贯家私,

但我有一个普通家庭的乐趣。

他也许有轰轰烈烈的人生,

但我的人生同样充满意义!

即使我一无所有,

我仍可以欣赏自己。

因为一无所有的活下去,

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人们需要长江,但同样舍不得小溪;

人们需要黄山,但同样离不开平地。

通的奇迹。

学会欣赏自己,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

他日再见长江,我们只需微微一笑;

第2篇:欣赏自己作文范文

人们常常把“自信心”挂在嘴边,家长说,人要有自信心,老师也说要有自信心,并且时时刻刻在给我们打气。不过,要是给一个心理极其自卑的人去打气,要使他重新投到学习和工作当中,恐怕没那么容易。这个问题就在于没有发觉自己的潜能,没能很好的欣赏自己。

放眼看世界,从古到今,有哪一个人一生是一帆风顺的,不管名人,不管平常人,都有自己的高峰期和低谷期。那些自卑的人从头到尾就知道抱怨,从来不知道低谷里面蕴藏着多少宝藏,是极其可悲的。而那些名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有一个好的心态,或许外人给他们安慰,但最主要的是,他们可以在自己的低谷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潜能,从而自己欣赏自己,在低谷当中达到一个好的效果。这才是胜者之能。

美国著名作家海轮凯勒,一岁半就双目失明,这就达到她人生的一个低谷,但是她对人生没有放弃,凭借着她的老师和她那自我欣赏的心态,艰难的跨进了中学校门,而后又走进了美国著名的学府----哈佛大学。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如果没有她自我欣赏的心态的话,如果她在半路上自暴自弃的话,恐怕海轮凯勒的名字就鲜为人知了吧!

古人云:“朽木不可雕也。”当周处和蛟龙、白额虎并称为“义兴三害”时,他在人们眼里肯定时朽木吧!但是周处使“三害唯余其一”并找到陆云,使他改邪归正,恐怕,这时候,朽木就变成了良材。这里面也少不了周处自我欣赏的心态。

自我欣赏其实就是自信心的化身,只要有了坚定的自信心,就能发觉自身的优点,达到了自我欣赏的效果。但是自我欣赏也要有度,过分的自我欣赏就是自傲自负,三国时的马谡就因为太自负,终究因为街亭失守而身首异处。这样的自我欣赏是极其有害的。所以过分的自我欣赏会毁了你的一生,巧妙的自我欣赏则会造就千千万万个人才。

第3篇:欣赏自己作文范文

———题记

成长的脚印或深或浅,童年,是镌刻在生命当中的深深烙印,是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一座百花园,品味、欣赏它,让人流连忘返。

有人说,童年是梦,不错,当我们度过金色的童年之后,再次揭开相册时,那一件件琐碎的趣事,不时的令你赏心悦目,童年的你、我、他犹如童话世界里的王子、公主般的美丽、潇洒、倜傥,梦一般的飘忽、神秘、可贵。

我的童年世界充满快乐,无忧无虑。我好动,有时使一点小脾气,懒着不爱上学,总希望爸爸用车接送,甚至于嚷着叫爸爸背我,我把此作为小学时最大的快乐,一直延续到一个冬天的早晨,我无意中看到一个小朋友独自一人上学时摔了跤,自己艰难地爬起来,擦干了身上的泥巴,那情景触目惊心。爸爸牵着我冻冷的小手,第一次我感到他的手是多么的宽大和温暖,我很安全,很幸运,有爸爸在,真好!幸福开始在我的心中荡漾。如今,欣赏自己的童年岁月,幼稚、天真、快乐是我的全部,读懂父亲的艰辛更是我成熟的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再那么“傻”了。在校学习,想念他也成了我的功课,周六回家,只要能能见到爸爸,我就觉得很高兴。然而岁月无情,总是在他的额头留下更多的皱纹,我学着体谅他的付出与用心。我长大了,给爸爸一个感动,一个好的成绩成了我的追求。

第4篇:欣赏自己作文范文

关键词  文学欣赏文学活动欣赏对象心理过程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认为。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的评价对象。核心是“善”,体现为“人文关怀”。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型”。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体升华”。质而言之,真、善、美即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欣赏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在欣赏过程中,作品才能获得其本质性。因此,对文学欣赏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极大的实际意义。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文学欣赏包容于文学活动之中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提出了文学作品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作品一旦完成,就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存在,但欲取得文学品的资格,还有待于欣赏活动。作品倘若不与作者以外的人发生关联,就如马克思所说,对于其他人,它只是一个“有之非有”、“存在着的无”,也就是说,虽然它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对于与它无关的人,它相当于不存在――也正因为如此,文学品必须是物态化的存在。但它并不仅仅是物,它将某种有别于物的东西呈现于人们面前,它明显是不同于物的一种存在。当人们以欣赏的眼光对待作品时。它才区别于普通物品而成为文学品。一件作品能否取得文学品资格不仅取决于作品,而且取决于欣赏者,作品为欣赏提供了可能,欣赏者则使欣赏成为现实。欣赏者的文化素质,文学修养,审美趣味等决定了他能否从作品里得到精神的享受和愉悦。欣赏能不能实现,除了作品自身的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欣赏者自身的素质。由此可知,作品如果没进入欣赏过程就不能取得文学的资格,每一件作品只对把它作为欣赏的对象的人才是文学品,而对于从不知道它和从未欣赏过它的人来说,它或者相当于不存在,或者只等同于普通物品,并非文学品。一个作品如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就不可能成为文学品。无论它的作者是谁,也无论它曾经怎样辉煌。没有天然就具有文学资格的作品,任何作品只有成为人们欣赏的对象,才能取得文学品的资格,什么时候不再是人们欣赏的对象,它的文学生命也就此得以终结。如此。我们便可理解为什么某些时候认为非文学品的作品,在另一些时期则成为公认的文学品。某些时期认为不好的文学品――如《红与黑》。陶渊明的诗歌――在另一些时期则被视为杰出的文学品。某些时期被视为优秀的作品――如《巴黎的秘密》卜命运则相反,不是这些作品本身发生根本的变化,而是欣赏它们的人变了。文学欣赏不是简单的观看,而是一种复杂的价值选择,在看似简单的观看活动之下,是人类整个文化价值心理的流动。

作品为作者所创造,对于作品。作者如同上帝,是创造者,作品是被创造者。作者是本质性的存在,作品是非本质性的存在。其本质由作者所赋予,作者是自在自为的,作品则是非独立的:对于作者来说,作品永远处于非完成状态。他随时有权进行修改。作品与欣赏者的地位则是相等的,都是独立自在的,同为本质性的存在。欣赏者只能对作品的好坏优劣提出看法,对作品的修改提出建议,但无权修改作品。

从表面看,作者可用与欣赏者一样的眼光看待作品,但实际上,两者的眼光根本不同。面对作品,欣赏者面对的是充满可能性的未来。他有着各种各样的预测和期待,在欣赏过程中,他的某些预测得到证实,另一些则被,某些期待得到满足,其他时候得到的则是失望,他调动自己的情感和经验。运用自己的知识去填补作品的空白。他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去与另一个生命相碰撞。在撞击中成就作品,在撞击中丰富自己,更新自己。作者则不然,作品是他的创造物,他早已熟悉一切,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没有预测,没有期待,更没有空白,他走进作品,是走进自己的庭院,走进自己创造的天地里,他沿着既定的路线前行,一路上遇上的都是自己,他检查自己的构思、表达方式和表达的效果。作者与欣赏者永远不可能用同一种眼光,从同一个角度看待作品。除非作者成为另一个人,否则他不可能成为自己作品的欣赏者。创作和欣赏只能由不同的人进行。作品只有交给作者之外的人,进入欣赏过程才可能取得文学品的资格,作者没有赋予权。所以说,文学品本质上就是公众性的,不存在纯粹个人性的文学。就在这个意义上,萨特说,作品是一种期待,一个呼吁,一份渴望。同样的原因,文学创作并不等于文学活动。文学创作不可能是文学活动的全部,缺少了文学欣赏,作品永远是悬挂在半空中的等候。如果有人问现代文学理论与传统文学理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那就是对欣赏的强调。这些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学欣赏活动的重要性,把欣赏看作是文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说,文学欣赏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学欣赏包容于文学活动之中。

二、文学欣赏对象的生成及界定

一直以来,传统的文学理论认为作品是否文学品。决定权在于作者,其隐含的前提是把作品等同于文学欣赏对象。既然作品是文学欣赏对象,欣赏者从中看到什么,获得什么完全取决于作品,而作品是由作者创造的,文学欣赏的目的就是探寻作者的创作意图。古典文学理论以作者为本位,以作者的本来意图为准绳,认为欣赏是一个由文达意。因辞索志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准确无误地领悟作者的意图。文学品独立于欣赏者而存在,作品的意义由作者创造,先于欣赏而存在,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看出。传统文学理论的一个潜在前提是:欣赏者是白板一块,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已经了这一假定,任何人在接触事物之前,已有其特定的视界和思想框架。欣赏者的视界总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欣赏的首要条件就是欣赏者的先行理解,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欣赏都是如此。同是卡夫卡的作品,萨特发现了存在的意义,博罗德悟出宗教意味。精神分析学派窥见潜意识的奥秘,当代中国学者则从中看到资本主义的异化。鲁迅先生说:同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L・Q・柯林伍德说:“真正的文学作品是看不见的,也听不到的,而是想象出的某种东西。”厨川白村把文学欣赏称为“二重的创作”,认为文学作品“刺激了读者”,“使他自行燃烧,自己唤起自己体验的内容。”欣赏者不可能完全被动地接受作者所给予的一切,他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欣赏作品,不同的欣赏者也不可能 以同样的眼光去欣赏作品,否则,作品便不可能进入欣赏者的视域,更不可能为欣赏者所感知,把握。

朱光潜先生曾以“物甲”、“物乙”来辨析事物与事物形象的区别。人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事实的结果,它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走进一个文学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人类各个时期的文学品,我们不可能用同一个尺度去衡量所有这些文学品,而必须时时改变自己的观察框架以适应这些完全不同的对象,否则就几乎欣赏不了这些文学品。

R・茵加登说:“一件文学作品的发端不仅需要作者,而且也需要读者和观赏者再创造的接受经验。”作品自身决不会建构出任何意义,它只有通过欣赏者对作品的感受而产生意义,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我们所见所闻的物质载体,它还包括欣赏者将其具体化的过程。传统美学理论中的文学欣赏是一种“主一客”认知模式,现代美学理论中的文学欣赏则是一种“主体一主体”的交流模式,认为文学欣赏活动是一种双向的创造活动,不仅作品自身的含义具有丰富的多维度、多层面的内涵,而且欣赏者也具有多样性,这就使得作品意义呈现出复杂多样性。越优秀的文学作品,其空白和虚点就越多,在不同的欣赏者那里就越可能形成不同的映象,而这个映象并非作品本身固有,是作品与欣赏者共同创造的。

作品作为欣赏活动的一极,作为参与交流。建构文学欣赏对象和意义的一方,直接指向欣赏活动的另一极――欣赏者。文学欣赏对象和意义的最终形成必然依赖欣赏者的生成和构建。因此,作品必以其充满虚点和空白的空框结构来召唤另一方,激起欣赏者相应的文学感受。作品里的虚点和空白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方面,作为作者的创造物,作品包含了作者有意留下的虚点和空白,表现了作者的召唤,唤起欣赏者的期待、预测和想象,引导欣赏者填充这些虚点和空白: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已经存在的文本,作品本身就有许多的空白,在进入欣赏活动之前,作品的意义始终未定,它处于一种开放状态,向所有时代所有社会所有文化的欣赏者开放。正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起来的未定形态。否定和引导欣赏者参与,创造和深化着审美感受的丰富主题。

由此,我们必须明白这样几点,1、文学欣赏对象在文学欣赏活动中产生。2、文学欣赏对象由作品与欣赏者共同创造。3、文学欣赏对象是一种非实体的存在,它依存于作品的物质媒介和欣赏者的心理结构。4、文学欣赏对象是一种主客观的同一体。

三、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

文学欣赏既是一种情感体验,也是一种心理过程。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作品物质载体的感受阶段和作品意义的判断阶段。

(一)作品物质载体的感受阶段

文学欣赏始于对作品的物质媒介的感受。对作品的感受与对自然的感受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作品具有一种力量。迫使人们去看它,因为它自成整体,从日常生活的对象中分离了出来。它不再从属与现实世界,自身就是一个世界。我们对自然事物的审美态度往往是被动的,而对作品的审美态度则完全不同,作品引起的审美态度在欣赏者初级感觉出现以前就以一种期待的方式存在着,作品是一种有待于欣赏者去填补的实体。借用萨特的话来说,文学作品是那种具有支配地位的客观对象,它使环境带上了一种魅力,因而必须用另一种方式去看它。我们的知觉必然会对它建立起一种适当的联系,一种空间的界域,尽管它在时间和空间的世界里延伸到我们的知觉之外,但在文学欣赏时我们把其它一切方面都忽略了,仅仅注意到它的外观,它的某些特质例如色彩、形状、节奏唤起了欣赏者的一种特殊情绪,正是这种情绪引起了整个文学欣赏过程。

欣赏者对作品的感受是从作品的物质载体开始的,但并不限于物质材料,我们欣赏舞蹈时,舞者的身体,服装,音乐,灯光等固然是欣赏的基础和前提,但欣赏对象并非它们,而是它们组合而成的“虚象”。这“虚象”是超越了物质材料的物理性质才产生的,在《雀之灵》中,我们似乎忘却了杨丽萍的存在,与此同时忘却的还有舞台上的一切,只看到一只美丽的孔雀精灵。越完美的作品,越让人忘记它的物质载体,而使人沉浸在文学幻觉给人的审美愉快里。在文学作品中,材料与形式融为一体,因此材料退隐了,只浮现着完美的形式,超物质的倾向淋漓尽致地得以宣泄。

在媒介材料的感受阶段,欣赏者在获得对作品的初步把握的同时,还产生了情感上的跃动,得到一种审美愉快。

(二)作品意义的判断阶段

如果说前一个阶段是文学欣赏所产生的必然的或直接的心理效果,那么,对作品意义的判断,就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活动。所谓判断,是对作品意义的确认及其价值的判定。一旦欣赏者从审美感受状态中走出。理性恢复过来,就会不由自主地作出这种判断。

第5篇:欣赏自己作文范文

一、文学欣赏课程的目标特征

朱光潜《谈美书简》说:“文学欣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是通过对欣赏对象的感受、体验与想象,通过感性形象来认识社会生活。它以把握形象为起点,而又自始至终离不开形象。”[1]268指出了文学欣赏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认识活动”,主要是途径“通过对欣赏对象的感受、体验与想象,通过感性形象来认识社会生活。”欧阳友权等主编的《文学原理》认为“文学欣赏是读者透过语言符号去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2]349认为文学欣赏的性质是“一种特殊心理活动”,其过程主要是“读者透过语言符号去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王先霈、王耀辉主编的《文学欣赏导引》说“:文学欣赏实际上是一种读者以自身修养为基础进行的主体实践活动。”[3]7“主体实践活动”强调了文学欣赏的个体行为方面。我们赞同这样的观点,即文学欣赏的性质是读者个体对具体文学作品的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与欣赏能力,它绝对不是一种出于娱乐目的而进行的文字消遣或观赏,而是需要付出相当努力去理解的“主体实践活动”。毫无疑问,文学欣赏课程就是教授文学欣赏的一门课,课程的目标一般在于培养欣赏的兴趣与能力。这可从教材的说明中得到印证,如《文学作品欣赏教程》前言说:“本书一方面全面地介绍了中外文学作品的全貌,使大学生对人类的文学作品有一个整体而直观的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作品欣赏实例分析,因势利导地发现和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兴趣和能力。”[4]2该教材强调了课程目标“全面地”介绍“中外文学作品”与发现和培养“兴趣和能力”。《文学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前言说:“本书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对有关文学欣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5]1不难发现,“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成为其主要追求。这二者不仅重视理论,而且强调要培养文学审美。《文学欣赏与创作》在绪论中说:“希望读者通过本书有关作品的欣赏,能够提高文学修养,获得精神享受。”[6]7其目标似乎更在于文学修养与接受效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以上认识,遵照文学欣赏的性质与教学目标,我们对传统的课程教学进行了变革,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注重文学欣赏“主体实践活动”规律与实践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二、文学欣赏课程的构成要素

传统的文学欣赏论主张“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但是“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文心雕龙》“知音篇”)。正是由于“知音难”的文学欣赏现实,才需要文学欣赏课程的学习与指导。理论家艾布拉姆斯《镜与灯》认为进行艺术鉴赏涉及到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者四个要素,他用这四个要素建立了一个坐标图式,认为作品居于坐标中间,说“运用这个分析图式,可以把阐释艺术品本质与价值的种种尝试大体上划分为四类,其中有三类主要是用作品与另一要素(世界、欣赏者或艺术家)的关系来解释作品,第四类则把作品视为一个自足体孤立起来加以研究,认为其意义和价值的确不与外界任何事物相关。”[7]5《镜与灯》认为鉴赏涉及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者四个方面,通俗一点就是指作家、作品、读者、现实这几个要素,在这四个要素中,作品即欣赏对象成为核心。当然,艾布拉姆斯的观点主要是针对个体文学欣赏而言。但是,文学欣赏课也必须同样面对“作品”这个文学欣赏的形式与内容共同体。然而,由于课程教学的构成要素与特殊性,它显然与个体欣赏的“主体实践”有所不同。文学课程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学生构成了欣赏的双主体,或者说文学欣赏课程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欣赏活动,它更承载了教学目的或学习要求等诸多具体实践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材作品、学生构成了文学欣赏课程的关键要素,如何设置这三个要素,则是课程教学模式必须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文学欣赏课程中不再仅是一个个体欣赏者,他必须将自己的文学欣赏经验、理论、文本等内容与他的学生分享,并且成为课堂的主导,即他既要自己欣赏文学作品也要担负引导、指导学生共同欣赏所学习的文学作品,进而启发、推动学生去赏析其他推荐或学生自选的文本。《文学欣赏导引》认为进行文学欣赏一般需要三方面的基本能力与素养,即“首先是艺术感受力”“、另一种基本能力即艺术推想力”与“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3]8其中,艺术感受力与艺术推想力是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来获得与提高。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构成中要发挥引导作用。学生,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根据文学欣赏课程的实际,他们已经成为文学欣赏的参与者,在教师引导下参与欣赏并得到“艺术感受力”与“艺术推想力”锻炼,能够初步进行文本欣赏,努力实现“通过语言的阅读,准确把握这个语言组合体(文学文本)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文本语言符号的提示下,调动自己的艺术感受力去感知文本形象,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行形象的再造,从而尽可能完整、清晰地将作品形象、意境‘复现’在自己的意识屏幕上,并对文本意义、意味做出解读。”[8]2学生成为课程实现的终极目标。文本,是指课程教学使用的文学作品,它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却是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学习或欣赏的共同对象媒介物,在课程教学中充当了一个赏析样品,一个教学案例。因为文学文本“是由语言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结构性的能指系统”[8]10它需要教师和学习者一起完成对其“能指”意义的解读。如此,这个充当了案例的“文本”,对于教学双方,对于课程教学的效果,对于教学模式的设置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教师、学生、文本作为文学欣赏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只有恰当地发挥各自的课程教学功能,才能够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而教学模式的设置,则是合理调配这三个要素的关键所在。

三、教学模式的变革与确立

第6篇:欣赏自己作文范文

一、从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点入手

儿童生活阅历不够丰富,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更多体现出比较直观的特点。对于儿童来说,鲜艳的色彩和强烈的对比性会充分的吸引他们的注意,让学生印象深刻,同时也会在情感方面得到冲击。所以在欣赏课上,教师可以把一些鲜艳色彩的作品和对比强烈的作品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都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另外,儿童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经常会侧重于某些细节,而忽视整体,或者只是看到整体而忽视细节,先入为主的情况在儿童的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他们在欣赏作品时候没有一定的顺序,这也就导致他们对美术作品经常没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对于小学生来说,作品给他们的第一印象会非常深刻,这样的印象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们对作品的记忆会比较牢固,弊端也可能是先入为主,造成对这幅作品理解的偏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正确方法的引导,要让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方法去欣赏作品,同时培养他们将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表达出来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觉察自己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候的特点,是不是带着自己的主观视觉在解读每一幅作品。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注意这种现象,在让他们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也能够在认知观察和思考能力方面,得到更加理性的训练。

二、重视专题欣赏课的精心设计,围绕一定主题展开

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围绕某一种特殊的主题来开展欣赏课的教学也是小学美术课堂上常见的形式。对于要欣赏的主题,教师要提前进行设定,并且围绕这一主题,收集更多的资源,帮助学生在这一主题下得到更多深刻的体会,有更广泛的视野。以第十册的欣赏内容为例,这一课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术的照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起什么作用。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的观察,通过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的美和现代的美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要让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文化的不同点,做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要学生说明自己更喜欢哪一种风格,哪一种风格会给自己带来怎么样的感受,将这些内容都要仔细讲清楚。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当然,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将自己的主观观点去直接传授给学生,更多的要引导学生去觉察和体会自己的感受,不要让学生盲从教师的观点,要梳理自己的见解。

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作品,促进自己欣赏

水平的提高正如前文所分析,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经常是先入为主的,受到第一印象影响比较大,而且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有选择的去解读每一幅作品,这样就使得他们对整幅作品的认识不够全面。例如,很多时候学生会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但是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正是这些反差,让他们渐渐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推。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和维度去欣赏每一幅作品,不要用一些已有的观念,限制住自己的思维。要多给学生发言和分享自己观点的机会;要让学生们学会相互分享,借助美术欣赏课这样一个平台,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四、结语在小学美术课的欣赏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学生,让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都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去理解并欣赏每一幅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素质,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的理念,在教学方式上推陈出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

第7篇:欣赏自己作文范文

【关键词】艺术品价值;艺术欣赏;创造;实践经验

艺术欣赏是艺术实践中的重要环节。艺术欣赏具有较强的审美或反审美的情感认知特性。即艺术欣赏者首先应以饱满的情怀去感知,把握审美对象的突出特点,力争审美主,客体之间得以迅速地沟通和交流。人类的艺术实践活动,不论是艺术家的创造环节,还是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都是充满人类独有思想情感的行为。迟轲曾说:“艺术之所以在人类社会中有存在的价值,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就在于它是人们交流思想情感的手段,是人类团结的手段。”也就是说,艺术行为本身,是具有较强的情感交流,表达特征的。艺术欣赏也不例外,它是典型的情感与理智,感性与理性有机统一作用的活动过程。换句话说,只有当欣赏者有了饱满情怀,才会选择进行欣赏艺术的行为。也只有心存丰富情感的欣赏者才有可能被艺术作品内在的艺术魅力激荡起强烈的审美与反审美的情感心理活动,艺术体悟和艺术享受,否则,艺术欣赏者的欣赏认知水平不可能达到与艺术家心灵相同的水平高度。例如,当欣赏者面对意大利画家莫底格里安尼描绘表现的有“罪恶之花”之称的具有“肉感和妖冶”神态的画和面对挪威画家蒙克《呼号》那样似乎使“整个宇宙都处于动乱不安之中”的作品时,心中不可能是平静而没有所感所想的。往往越是情感丰富,越是细腻的人,其艺术欣赏就越深入,最终获得的艺术享受也就越多。

艺术欣赏具有较强的再创造性。有一则记者采访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刘晓庆的报道。该报道说:“告别观众五年的刘晓庆出演《武则天》,引起极大的反响。该剧拍摄中记者曾去拍摄现场采访,刘晓庆直言她要塑造一个‘刘晓庆式的武则天’,现在该剧已全部完成并即将播出,刘晓庆却给我一个出人意料的回答:我塑造的武则天就是剧中的那一个,我对角色的理解,对角色的看法,对角色的体现,我都讲的都表现在剧里了。到底演的好坏,留给观众去评价,我自己不作任何评价。这个曾经称自己是中国最好的演员的刘晓庆,居然对自己的最新角色持这种态度,确实令人吃惊。”其给我们一个解释:即,作为艺术创作者本身,若已把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与艺术情思熔铸于具体的艺术作品了,对某一具体艺术作品的创作活动也已全部结束。那么,这之后艺术创作者所能作的唯一的一件工作,就是全面地听取观赏者的界论了。可见,欣赏者要力图对创作者本人的创作意图,对其创作的艺术作品本身予以欣赏,理解和把握,不能是被动的。而是需要欣赏者积极能动地去进行再一次地创造性地认知与评价。也就是说,当欣赏者面对具体的艺术作品时,不要企图从创作者或其他艺术消费者,艺术中介者那里去谋取现成的东西,它是需要欣赏者自己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联想力,并综合欣赏者自己拥有的艺术学养和精神品性去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艺术欣赏活动。即,欣赏者用自己的所有欣赏知识与能力去直接面对具有可赏性的作品,予以独立地感知,认识,评判,最后获得独有的艺术享受与满足。这样,欣赏者就会获得比他人更为深刻,更为独到的艺术体悟和艺术享受。对作品内涵的诠释和主题精神的升华,有时还会大大超过创作者原有的创作认识范围。只有这样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活动,才是有力度,有水平的艺术欣赏行为。总之,不论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性认识,评价是低于或高于创作者原意或他人界论的审美或反审美水平。再创造性特征都是艺术欣赏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果欣赏者自身的艺术涵养和水平越高,其对作品的再创造性力度也就越大。所以,艺术欣赏者应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素养和水平。

艺术欣赏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由于艺术欣赏个体或群体的民族文化背景,社会历史时代,教养,个性,艺术才气,艺术理想,艺术欣赏经验,生活经历与年龄心境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艺术欣赏结果的差异性。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因艺术欣赏者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所致。换而言之,积极参与与艺术欣赏的个体都是在独立地思考和判断,因此,其结果也自然就存在着不一致性。正如鲁迅先生所讲:“拿我的那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艺术欣赏的个体差异性表现在,首先,欣赏者对艺术形式欣赏感知的差异性。如有的对一条蛇形的曲线,一个倾斜的三角形,一块纯黑色等都具有着深深地情怀和暗恋情结,而有的人则对任意的平面感兴趣。所以,人们对构成艺术作品的各语言要素以及意象的感知,钟爱和评价是不相同的。另一方面,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内容的欣赏感知差异性。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即是讲,就是同一个内容被不同的欣赏者所感知,也将有不同的界论产生。此外,艺术家独有的艺术欣赏个性,往往能有效地促成艺术家自己能动地选择适合自己心态的艺术创作方向和创作道路。所以,艺术欣赏的个体差异性是正常的,可理解的。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艺术欣赏虽有个体差异性。但是,艺术欣赏也有共同性。即人类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不论欣赏者个体或群体有多么大而显著的差异,就某一具体作品的整体性精神内涵,艺术意蕴指向和艺术构成形式,语言特点而言,其是有一致性的。也就是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能共赏的。”否则,艺术存在的目的就是不可界定的了。从而也就是导致了对艺术的不可认知论的产生。显然,这样的艺术欣赏认识论是既有害于艺术欣赏活动的开展,又有害于人类艺术实践整体性的发展。总之,艺术欣赏的个体差异性与共同性,都是在相对意义上而言的。个体差异性与共同性,都是对艺术欣赏活动全面认识的补充。其二者之间又是互为补充互为利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美)艾德华.像艺术家一样思考[M].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第8篇:欣赏自己作文范文

关键词:音乐欣赏 民族角度 想象能力 实践活动 提高音乐欣赏效率

高中音乐教学中缺少不了音乐欣赏课程,只有学生具有超强的欣赏能力,才能够运用自己的音乐知识进行创造。为此,在音乐运用中教师不要被欣赏课的外表现象所迷惑,认为在音乐欣赏中学生学不到任何音乐知识,欣赏课程的开设没有必要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教学的任务不再仅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歌唱的技巧,而是要在学习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的音乐视野能够不断地扩大和丰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懂得欣赏音乐,了解音乐各个方面的知识,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放松自己的心情,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缓解学习的重大压力,愉悦学生的心情,促进学生愉快地进入其他学科的学习。

作为高中音乐教师,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音乐欣赏课程,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地提高音乐欣赏课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确保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我借助本文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民族角度欣赏音乐的民族性

音乐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代表。在每个音乐作品中都包含着很强的民族性,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去欣赏音乐的民族特点,从民族性质上来深入地挖掘作品的内涵。在具有强大创造力的音乐作品中,包含着作者独特的个性,作者的个性又来源于身处的民族文化和当时的民族特点。我们想要更加透彻的理解和领略音乐作品中的文化知识和民族魅力就要深入的去挖掘音乐作品的民族文化。如琵琶协奏曲《草原上的小姐妹》就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利用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作为主奏乐器,并很好地结合了西洋管弦乐队,表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题材。在欣赏这首音乐时,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欣赏里面的民族特点,感受中国乐器的伟大之处。

在音乐教学中,我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欣赏到音乐作品中包含的民族特点,就会特意为学生选择一些典型的具有特定意义的作品来欣赏,或是比较流行的具有一定民族特点的作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欣赏,或是在讲述某一个音乐作家的过程中将它的作品搜集起来,然后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欣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特别是讲到那些著名的中国音乐作曲家时,我都会让学生去欣赏和体验作品中包含的优秀历史文化,深入地了解中国民族的特点,并且让学生通过中外音乐作品的对比来感受我们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国音乐中独具的民族特征美。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被音乐中包含的民族特点所感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对创造性音乐的欣赏

音乐的表现形式比较抽象,作者用抽象的音符和节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在进行欣赏的时候,根据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并结合丰富的想象力来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同样,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欣赏,鉴赏出不一样的韵味。众所周知,想象是思维方式的一种创造,是学生活跃的心理活动。想象程度的高低,以及想象的是否切合实际都取决于学生的主观意识。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要去引导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在脑海中重现音乐作品中描述的情景,给自己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如果没有想象力,学生的欣赏过程就会十分枯燥,无论是情感还是氛围学生都只能靠音乐的节奏来渲染和营造,这样学生在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吃力,即使学生听得特别认真,也很难从中体验到知识,不仅没有收获,也达不到音乐鉴赏的目的。为此,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对想象力的运用,而且要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象。教师要为高中生选择适合他们这个时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欣赏,迫切希望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这些音乐作品。

例如,音乐作品《一无所有》《黄土高坡》《信天游》等这些西北风味的创作,都描写了西北地区的风景特点――高原纵横、山石峥嵘、蓝天下一望无际的黄色土地等。这些场景都需要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利用想象力去为自己营造更好的体验环境,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用心地去领悟、去鉴赏,才能挖掘作品中更加真实的情感,使整个曲子的欣赏过程更加愉悦和轻松。还有很多抒情的音乐作品,如表达爱情、亲情、友情的曲子,由于高中生有限的生活经历,很多情感都没有亲身体验过,所以想要欣赏得更加到位,就必须利用自己的想象跟着音乐去大胆的联想,感受其中的情感。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作者创作音乐时的心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想象如此重要,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启发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呢?

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多种多样启发学生进行想象的方法。比较行之有效的有:1.总体感受法:音乐播放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和力度的强弱等因素去思考音乐作用中的整体布局,让学生联想各个小段乐曲之间的关系等,这样让学生从整体去感受音乐作品的朦胧美,启发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2.扮演角色法:让学生走进音乐,把自己整个融入到音乐作品的主题中去,扮演音乐作品的创作者,体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或是场景;3.联想绘画法:用耳听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动笔来绘制脑海中出现的缤纷的世界,把音乐和图画融为一体,让学生更好地展开联想;4.自由式想象法:音乐是真实存在的作品,而想象是无拘无束、丰富多样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思考,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音乐作品,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自由的想象,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收获美的享受。

三、利用活动来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的水平

高中生虽然比小学生和初中生成熟稳重了,但是长时间处于紧张学习状态下的他们也十分向往自由、轻松式的课堂。为此在音乐课堂中,尤其是在音乐欣赏中,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活动,打破课堂中规规矩矩的“坐、听”习惯,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到音乐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情趣,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如我们可以借助舞蹈,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跟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让学生把音乐中展现的不同音乐风格和不同时代的音乐曲子能够与自己的舞蹈联系在一起,用舞蹈把音乐营造的情境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听的过程中展开实际的表演活动,不但能够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还会使音乐欣赏课堂的形式更加丰富,氛围更加和谐。同时也增加了音乐欣赏课程的趣味性和艺术性,能够更好的开启学生的艺术思维,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总之,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用心研究,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拥有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朱存建.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2012-5-11.

第9篇:欣赏自己作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特点

1引言

小学生的体育运动欣赏能力是指在欣赏体育事物的过程中所应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多种影响因素有机结合下的产物。它能够培养出小学生个性的体育欣赏能力,同时,也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审美能力、情绪自控能力以及运动能力等,这些都是体育欣赏的影响因素,从而使得在心上体育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2小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特点

2.1欣赏积极性高。体育欣赏积极性是指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作为欣赏内容和方向,欣赏体育项目过程中的一个情绪状态。体育欣赏积极性容易受集体主义感、明星效应等因素影响。但是,由于小学生性格张扬的特点,在欣赏体育项目过程中,欣赏的积极性普遍都很高涨。

2.2身心投入性大。身心投入性是指被体育的特有魅力所吸引,使其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投入其中,来满足自己的身心需求。由于小学生好动的性格特点,总喜欢自己参与其中,来展示他们的动手能力。因此,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小学生都积极参加,获得身心上的满足。

2.3群体互动性强。群体互动性是指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往往是群体协作的形式,个体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相互激励的一种表现状态。小学生喜欢争强好胜,比个高下,因此,经常会以个人形似,或者小群体的形式进行比赛,充分体现出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

2.4持续欣赏时间短。持续欣赏时间是指在欣赏体育项目时,从欣赏体育项目开始到欣赏体育项目结束的持续时间。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自控稳定时间比较短,因此,在欣赏体育项目的过程中不能很长久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欣赏,短到仅仅几分钟的时间。

3小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小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的本体感受(主要包括:器官感觉、肌肉刺激、精神感受、心理反应)的过程。小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培养不容被忽视,因为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心成长,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体育课。小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运动机能,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这是培养体育欣赏能力的主要途径。由于小学生好动、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要选择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比赛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为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所以也可以选择团队式惊醒比赛,也加强了小学生的团队意识的培养。

3.2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又成为体活课。在体活课中,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在游戏过程中培养自信心和动手的能力。让他们动手实践,体会成功的,这也是培养小学生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3.3俱乐部形式。是指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他们就会对自己所选择的体育项目了解(包括运动形式、比赛规则等),以及如何去观赏该项目。组织参与体育活动,或者观看体育比赛,进行体育图片展,这也都培养了他们的体育欣赏能力。

4总结和建议

4.1总结。由于小学生的个性性格特点、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1)不宜开展负重的项目,例如,负重跑;2)不宜开展名誉性强的项目,以免影响到他们的自尊心;3)适宜开展趣味性强的比赛活动,来调动他们的个体积极性;4)适宜开展群体味项目,培养他们的群体配合意识和团队精神。

4.2建议。小学阶段是体育欣赏观形成阶段,也是培养小学生意志品质阶段。当参与者成功了,体育工作者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体育工作者千万不要对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不良的点评,这样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反过来,体育工作者更应该对这样的学生进行鼓励,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宇.体育与人的心理健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