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核电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核电发展规划

第1篇: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年12月9日,环保部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送审稿)》。

这份被业内人士简称为《核安全规划》的文件,与《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一起,被认为是中国核电行业重启的两个重要条件。

规划一旦实施,国内核电项目审批“解冻”将为时不远;而近期多位能源业内人士有关核电的发言,也被市场解读为核电开闸为期不远的信号。

春江水暖?

日本福岛事件后,“暂停审批核电项目”的政策,让正在紧张准备中的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骤然而止。

停工状态已经持续了近9个月。

“从2011年4月开始至今,整个项目一直停滞。现在整个现场,除了留守的30多人外,其他工人和施工机械都已经暂时撤走了。”在空旷的现场,一位留守在陆丰项目现场的工作人员说。

这位留守人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陆丰项目在2010年12月底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即行内所说的“路条”。该项目至今已经投入了20多亿元。

按照原计划,2011年底前,该项目应该实现主体工程的开工。“我们非常着急,谁都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复工;但是我们非常理解,只有在做更多的安全补充后才可能复工。”

中广核内部人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目前全国已取得“路条”但未经核准的项目总有11个,共计24台机组,陆丰项目是最接近具备开工条件的一个。

在2011年3月16日中国核电“国四条”颁布以来,受到政策影响的,不仅是这些停工的核电项目本身。沪市A股数据显示,核能核电指数曾一度从3500点跌至2011年10月下旬的2199.61点,区间跌幅约40%。

随着福岛核泄漏的阴影渐渐远去,近期,唱多核电的声音渐渐高亢。

一些业内人士和证券机构认为,2011年被暂停的核电新项目审批,在2012年恢复应是“大概率事件”。

2011年11月26日,国家核安全局向中核集团的秦山核电基地颁发了新运营管理模式下的运行许可证。业内评说其“标志着我国核电在福岛核事故后再次前行”;2011年12月9日,环保部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核安全规划》,并呈报国务院;2011年12月14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了核电行业安全标准审批会议,对核电行业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标准化的研究,制订了核电设备和核燃料及组件的初步标准。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另外了解到,2011年12月下旬,“核电设备制造标准”正在京紧张研讨制订。

多位能源业界人士近期也在不同场合为重启核电“暖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能源专家冯飞对媒体表示,“为实现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中国不发展核电别无选择”。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2011年12月22日在国新办的新闻会上表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中国发展核电的决心不会改变”。

一周后的12月28日,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在参观中核集团海南核电工程时,也做出了类似表态。

焦灼等待

据核安全局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刚刚获得环保部原则通过的《核安全规划》,主要是在研究堆、燃料循环、核技术利用、核安全设备、铀矿冶、早期核设施退役治理,以及在核电技术进步、应急、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

在提高安全标准上,规划分别针对运行、在建、新建的不同机组,提出了具体的改进任务。

在选址问题上,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将优先利用沿海地区的厂址资源,稳健推进内陆核电项目。同时在符合安全指标的核电技术得到充分验证之前,合理控制核电建设的规模和速度。

记者2012年元旦期间得到的最新消息是,环保部原则通过的《核安全规划》,在呈报到国务院后,尚未得到其他相关部委的会签。

“在核电安全技术的使用等方面,会签的部委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争议。”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共识度最高的无疑是制定最高的安全标准;从目前已知的《核安全规划》内容中,也可看出其最大特点是大幅提高了核安全的标准”。

其实,相比《核安全规划》,中国核电行业重启的另一个重要文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也命运多舛。

据了解,《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制定,主要目的是明确2020年之前的核电行业规划和技术路线等。

该规划已历经多次修改。

中核集团一位专家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虽然中国发展核电的决心一直未变,开闸的信号也比较明确,但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很大”。

路线之争

能源业不少人士认为,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阶段,能源电力的需求增长很快,在能源瓶颈和环境压力等多重制约下,我国发展核电的决心不会改变。

采访中,一些核电专家都提及,2011年9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温总理曾经强调“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核能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薛新民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日本福岛核泄漏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规模上马的冲动将得到遏制”;另外,安全系数更高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将受到业界青睐。

“目前中国核电技术水平,还属于国际上第二代压水堆核电的水平,制造工艺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薛新民说。

福岛核事故发生前,中国国内二代、“二代加”及三代核电堆型并存,同时拥有美、法、加、俄和自主研发共五个国家的技术路线;而新建的核电机组,则以自主研发的“二代加”CPR1000为主――按业界的说法,这种技术是“翻版加改进”形成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

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技术和法国阿海珐公司的EPR,代表着当今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两大主流。2006年末,国家核电技术招标机构在经过长达3年的招标程序后,最终决定引进西屋电气的AP1000技术来建设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的4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

中国“二代加”技术的抗震级别为8级;而三代技术的AP1000堆型抗震达到9级,其安全性高于“二代加”。

在2007年7月,中国已与美国西屋公司达成合同,约定AP1000技术100%完整转让,关键设备也将100%国产化。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中广核集团获悉,该集团将于2013年底全面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ACPR1000的研发工作,2015年前具备实施首堆建设条件。这一技术,是中广核为落实《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推进“二代加”CPR1000技术标准化、集约化基础上进行的研发。

中国的核电政策在2007年改为“积极发展”;随后至2010年12月,中国共开工建设了26台核电机组,采用第三代技术的有6台,其中美国AP1000技术4台、法国EPR技术2台;采用“二代加”技术的20台。

目前,中国国内装备业已有能力自主生产二代核电设备,但对三代核电设备的生产,成品率还不高。

东海证券的分析报告指出,如果从安全第一的角度出发,选择三代技术是必然;然而,“技术的过渡需要一个过程,一蹴而就不是上选”。

过高的造价更是一道难题:资料显示,二代和“二代加”反应堆的造价为每千瓦2000-3000美元,而三代的AP1000和EPR,造价达每千瓦6000-8000美元。

第2篇: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伴随国内核电稳步重启,未来核电设备及工程材料将逐步推进国产化,这为核电关联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提前规划或者落实规划显得十分必要。

新建园区雏形已显

信息显示,在新建园区中,以海阳核电为依托的海阳核电园区目前总体规划成果已提交,确定3平方公里起步区率先建设,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8亿元。此外,核电工业区今年已签约引进过亿元项目8个,总投资30.2亿元,包括国家核电、中电投集团、中核集团、中国核建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等5个央企项目。目前,已开工项目1个(雷蒙赛博),争取2012年年底前再开工项目2个,剩余项目于2013年年春天全面开工建设。

除了海阳,上海在日前公布的《上海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要初步构筑起以核电成套设备制造为主体,兼有核电设计、服务和出口的产业集群,形成设备成套和系统设计能力,在扩大国内市场的基础上争取进入国际市场,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此外,江苏省打造核电产业园的步伐也在加快。据了解,位于南京的滨江开发区核电装备科技产业园已经完成了江苏首个核电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中核动力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中核华兴核电模块化基地、柳工动力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中核华兴核电模块化基地、柳工重工预应力设备制造、中船重工719所核能设计和宝色股份大型核电装备制造等重大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企业入驻仍看前景

“从浙江海盐中国核电城、广东台山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到上海、江苏、四川、山东、湖北等各地近几年所筹划的园区建设,都是围绕核电在中国的前景,以及设备国产化展开的。”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核电重启后,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趁这个时机进入核电产业链,是企业审时度势的战略选择。”

据了解,目前吸引企业入驻各地产业园区的因素主要包括地理优势(如交通便利与否、是否靠近核电基地等)、产业聚集程度(是否有龙头企业)、地方政府的支持政策及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情况等。有些企业进入园区,就是想通过共享基础设施和市场及技术信息,以增强自身实力,不但通过“吃螃蟹”在相关领域做成国内首个,而且以此提高企业知名度。“这对竞争激烈、门槛较高的核电装备产业来说,尤为重要。”上述人士表示。

以海盐中国核电城为例,作为以核电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核电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海盐核电城的产品主要以核电起重设备、水处理设备、冷却塔配件、无缝钢管、配电设备等为主。12月17日,这个园区的浙江电渣核材有限公司生产出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反应堆CAP1400主管道用超低碳控氮不锈钢电渣锭。

第3篇: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能源缺口压力下,中国核电建设放缓正在催生水电建设提速。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中国目前已暂停核电新建项目审批,同时要求对核电的中长期规划进行修改,除了目标将有所调整外,发展路线也将由当前的“大力发展”转变为“安全高效”。在风电及光电没有发展到位的当前,核电建设的放缓将加大包括发电量和投资等方面的若干缺口。

此外,由于中国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15%,其中核电的比重是4%,按照十二五期间11.4%的既定指标,核电比重也在3%以上。总数字15%和11.4%是约束性的,核电放缓就必须由其他非化石能源补充。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从新定的1.2亿千瓦的十二五水电发展目标看,水电最有可能填补力核电“缺口”。

核电放缓

目前,中国对核电发展态度很明确。根据3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下一步将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对所有在建核电站进行安全评估,存在隐患的要坚决整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立即停止建设,同时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CNEA)副秘书长冯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关核能发展方向的原子能法的起草工作将于今年10月前完成,核安全新规也将于年底前完成,届时项目审批有望松动,今年待批的9个核电项目最快会在2012年初解禁。

按照核电的建设期,从开动到商业运营一般需要5~6年的时间,那么在建前期工作的项目和待批的新项目按最少滞后两年计算,核电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包括十二五发展目标都将受到一定影响。

日本核电事故发生前,国家能源局拟定新能源发展规划中,到2015年核电装机容量将达4900万千瓦,到2020年达7000万~8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5%以上。事故后上述数字有可能缩水,但即使有所降低,保守目标也会在7000万千瓦左右。

“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中长期目标是多少的问题。”一位能源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中长期的目标可以随时调整,但是眼前核电放缓后将会产生很多滞动问题。”

根据今年能源局能源工作会议的安排,今年将优先安排沿海核电建设,稳步推进内陆核电项目,有序开工田湾二期、红沿河二期、三门二期、海阳二期等项目,适时建设桃花江一期,大畈一期和彭泽一期工程。

从目前的暂缓审批看,包括内陆核电项目和桃花江一期等待建项目将会处于待命状态。而对于会议提出的为减少煤炭依赖、应对气候变化起到重要作用将“高效”作为核电十二五期间关键词或将由此改为“安全高效”。

水电跃进

在核电审慎放缓审批的同时,谁来弥补核电的缺口成为新的关注焦点。按照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1.4%计算,将需达到49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其中扣除已经完成和在建的装机3097万千瓦,不能及时开工将影响1800万千瓦左右的装机容量。

根据中电联公布的1~2月份电力生产数据,前两个月全国总发电量6773亿千瓦时,其中核电发电136亿千瓦时'占比2名。按照当前1082万千瓦的核电装机容量,影响开工的1800万千瓦的装机将造成至少减少每月近110亿千瓦时的电力供应。

然而这个数字无论是对于风电还是光伏发电来说,都是巨大的。从目前的发电量看,风电的年发电量也不过200亿千瓦时的水平,平摊到每个月,只有不到20亿千瓦时,但风电的装机已经连续5年翻番,要弥补核电每月近110亿千瓦时的电力需要在现在风机发展的基础上再翻5番,即从目前的4473万千瓦装机增加到2亿千瓦左右。

按照能源局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风电规划装机1.5亿千瓦,其中2015年全国风电规划装机为9000万千瓦,也就是说要填补该缺口需要到2015年就超额完成2020年的风电计划。

“更重要的是风电和光电的发电成本相对较高,而且二者的发电存在间歇性,目前还不能作为稳定电源进行单一的电力供应。”上述能源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

不仅如此,消息称对于小型风电项目的审批将收紧,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制定有关规范风电项目审批制度的管理办法,对地方政府在核准装机容量在5万千瓦以下风电项目之前,须拿到国家能源局的复函,否则不予通过。“所以从目前来看,最可能代替核电的非化石能源就是水电。”上述分析人士称,“当前水电的发电成本低于上网电价'而且水电的目前发电量远超核电,是非化石能源中最有能力弥补核电发电缺口的。”

根据中电联的统计数据,1~2月份的水电发电量为724亿千瓦,远高于核电136亿千瓦的发电量。“但水电也有自身发电的问题,一个是水电的建设争议较多,环评和移民问题一直倍受争议,再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再进行规模开发的难度较大,另一个是水电发电的输送问题。核电的供应地区多在南方沿海区域,而水电处于西南内陆,如何将水电配送到核电缺口地区也是难点。”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但即使如此,在核电沉寂的同时,有关部门对于水电的期许已现端倪。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日前召开的水电开发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将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并明确“十二五”期间要开工建设1.2亿千瓦水电的目标。

第4篇: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未来我国能源发展将走一条怎样的道路?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能源政策白皮书有哪些亮点?在日本核事故之后,我国的核电发展之路应如何走?

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提高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副所长王仲颍说,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我国的能源政策不仅影响国内,也得到全世界的关注。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过和能源政策白皮书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体现了未来5至10年我国能源的发展战略,对未来我国能源及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说,从过去仅强调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到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从过去单纯强调加强能源供应,到更加注重对能源需求进行管理;从有序发展煤炭产业,转变为安全高效开发煤炭;从加快油气资源开发利用,转变为安全高效开发常规油气资源,同时加强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并且首次提出加快能源储运设施建设,以及更加强调深化能源国际合作等,都体现了我国能源规划思路的转变和进步。

推进城乡能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大力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加强边疆地区能源建设、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用能条件……

“能源政策白皮书和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现了我国能源政策从过去单纯考虑能源行业的发展,转变为更加强调能源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从民生角度规划能源发展,提出推进城乡能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所副院长史丹说。

白皮书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能源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统筹城乡能源协调发展,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广大农村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用能条件,提高能源基本服务均等化水平,让能源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

“强调发展能源是为了什么,这意味着未来我国能源发展将更加注重普遍水平的提升,并以惠及全体人民为发展的目标。”王震说。

深化能源体制改革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推进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点领域改革,理顺能源价格形成机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领域。在能源政策白皮书中,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也被列为单独的章节。

“未来我国将加强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王震说。

王仲颍说,我国能源发展急需体制机制的创新。比如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经世界第一,但由于上网难等体制机制障碍,风电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却很低。此外,还应完善补贴机制,为清洁能源的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的推进创造良好环境。

稳妥恢复核电正常建设

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核电建设作出部署:稳妥恢复正常建设;科学布局项目,“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提高准入门槛,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电项目,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

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按照确保环境安全、公众健康和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实到核电规划、建设、运行、退役全过程及所有相关产业。

王仲颍说,这是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内陆地区不安排核电项目。“核电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可逆转。强调核电安全第一,非常必要。”

第5篇: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电力物资计划审核;问题分析;应对策略

1前言

当前形势下,我国的电力事业不断发展,电网建设规模正在稳步扩大,业务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显得格外迫切。提高电力物资管理水平是实现集约化管控的必然要求,其中,作为物资管理的基础环节,物资计划涵盖了采购以及电力物资的供应、调配等内容,对于物资管理工作质量的改善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对于企业发展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2电力物资计划审核概述

物资计划指的是物资需求部门将工程建设或者电网运行的实际需要作为参考依据,合理确定的物资安排计划。当前形势下,电力物资计划审核工作的开展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基层审核+集中审核”,其中,设计者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采购清册、规范书;项目专责实施初步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侧重于物料编码、价格以及数量等,之后将其导入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内。会审工作应由供应中心负责组织专家进行,确保挑选的专家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责任心,对于会审工作必须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会审工作必须依据相关的规定合理进行,依据审核工作的要点,进行仔细的逐项审查,明确计划清单是否能够满足实际要求以及规范书和计划清单是否相符,对于技术规范书,重点要进行规范性和完整性的审核。在审核之后,相关的设计人员和负责部门应依据审查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合理的修改,接下来,还必须由省电力企业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开展实施最后一级的审核,如果其中存在不妥之处,应经过ERP系统退回,再由项目专责负责实施修改、审批。

3电力物资计划审核存在的问题分析

电力物资计划审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审核工作的效率、质量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由于物资计划审核任务有时候比较集中,内容比较多,再加上审核工作的流程比较复杂,导致的后果就是审核效率很低。此外,有待审核的条目过多,导致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逐条审核需要工作人员依次进行比对,工作量很大,并且审核过程中很难保障完全不出错,审核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同时,部分审核过程中会发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需要进行反复的退回、修改和审核,导致审核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幅增加,对于某些问题,人工审核的准确率不够高,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出现时滞问题,影响物资的正常供应,导致工程建设被延误,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二、审核人员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就当前来看,物资计划审核工作人员中,有很多人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教育,部分工作人员对于ERP系统的使用方法没有熟练掌握,对于其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很不全面,在实践中很难确保规范操作。其中也不乏一些审核理念没有及时更新和转变的工作人员,或者是缺乏丰富经验的审核人员,总而言之,审核工作人员的能力有待提高。三、缺乏有效的管控措施。当前背景下,电力物资计划审核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控制机制不够全面,很难形成完善的监督,对于其中存在的内控缺陷很难及时发现和改进。为了促进管控目标的实现,就必须重视完善相应的控制机制,但是在目前来讲,尚未能完全实现。四、信息化水平低。当前的审核尚未全面普及自动化设备,对于ERP的利用效率还比较低,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也是审核效率低下的影响因素之一。

4改善电力物资计划审核工作的相关建议

电力物资计划审核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和职能,理应得到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审核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为了改善审核质量,就必须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正常的审核秩序。

4.1加强上报批次管理,确保审核时间充足

依据实际情况,物资供应中心应将批次安排以及物资的生产周期、供货周期等情况作为参照依据,合理进行上报批次安排,实现对于上报进度的科学管理,以批次时间节点为准,把项目进行合理划分。通过加强上报批次管理,能够确保为审核预留足够的时间,可以有效的防止审核任务堆积,避免出现时滞问题,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正常开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减轻了审核工作人员的负担,确保审核工作可以有序开展,不仅提高了审核效率和质量,对于提高审核准确率也有一定的贡献。

4.2重视开展审核人员的培训

审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审核工作效率和质量低下、工作人员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审核工作需要依靠人力进行,所以,审核效率与质量实际上也受到审核工作人员的影响,因此,目前来看,提高审核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是重中之重。审核工作人员水平不一,再加上缺乏系统的岗位培训,导致其对于自身职能和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全面,工作能力有限导致审核质量比较差,因此,作为提高员工业务能力有效手段之一的培训,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提高审核工作的质量,改变目前的审核现状,就必须重视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和完善,不断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强对于员工的培训力度。由于物资计划审核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相关的审核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为确保审核科学性和合理性,应在每次进行审核之前,对于审核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明确最新的要求和规定。另外,也可以采取专家指导的方式开展培训工作,集中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促进工作人员整体能力的提高,为电力物资计划审核工作质量的改善奠定基础。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部分优秀专家派遣出去交流、学习,这样做对于其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

5结语

电力物资计划审核是一项流程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于工程建设或电网运行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审核工作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审核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审核工作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审核效率低下,质量不能令人满意,甚至出现了时滞问题,对于工程建设的进度和效益都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电力物资计划审核工作的改善显得尤其迫切。在开展审核工作的过程中,加强批次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重视审核培训是较为有效的改进措施,对于改变审核工作现状具有较为显著的积极作用,推动了电力物资计划审核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嘉欣.信息化条件下的电力物资超市化管理技术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5(07).

[2]陆平.浅谈如何提高电力物资计划管理水平[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9).

[3]马长宁.电力企业物资集约化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

[4]李承厚.新形势下加强电力物资计划管理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5).

第6篇: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配网规划;目标网架;网格化

一、“网格化”配网规划的基本内涵

“网格化”配网规划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式,以地块用电需求为导向,依据地区控规对不同用地性质和开发深度的地块进行归类,结合典型负荷预测模型,开展系统化负荷预测;按照差异化的规划标准,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为目标,分区域开展10千伏一次网架布局,并延伸规划110千伏电网和管沟布局,最终形成多元化规划成果,并与地区发展规划有效对接。

二、“网格化”配网规划的主要做法

1.精确划分“网格”

结合规划区地形地貌、城市总体规划与各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行政分区和供电管辖分区,确定分区的主要依据和原则,将规划区分成大区、中区、小区三个层次。大区一般按照行政分区和供电管辖分区及天然屏障划分,划分大区以便统计分区负荷及选址时避免跨区供电。中区一般由相邻的几个小区组成,划分中区以便根据中区负荷情况进行中压网架规划,方便计算分配中压线路供电范围。小区则按照每一个单独的地块进行划分,不同性质的地块选取负荷指标不同。

2.开展系统化负荷预测

2.1负荷密度指标确定方式

各类小区负荷密度指标是远景年在负荷发展饱和情况下,考虑环保、社会、经济等因素而取定的指标,可以主要通过四种途径获得:

(1)按分类平均负荷密度设置

由于各类负荷的总面积可以在用地规划图中统计得到,分类平均负荷密度较容易获得。在实际系统中,尽管由于同类负荷小区的负荷发展水平不同,从而导致一些同类小区的负荷密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相当一部分同类小区的负荷密度还是与平均负荷密度十分接近。按照这种方法确定小区负荷密度简便、有效。对于那些与平均负荷密度相差较大的小区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进行修正。

(2)参考经验数据

属于一种经验类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各类相似小区负荷密度及其相关资料的调查,将负荷密度值按相关因素加以归类整理,可以形成小区负荷密度的经验数据库,以供规划时参考。实际上,这一方法就是要借鉴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已建成区的经验,通过类比的方式来确定规划各小区的负荷密度。

(3)通过密度外推法获得

需要根据各小区的历史负荷数据估算小区历史年的负荷密度,然后以历史年负荷密度值为基本数据,采用外推法计算规划年的小区负荷密度指标。这里用负荷密度外推,而不是小区负荷外推,主要是因为在综合预测方法中,小区面积大小不同。

(4)终端设备负荷曲线叠加法

这种方法来源于用地仿真空间负荷预测方法。考虑到很难获得各种型号设备的典型负荷曲线以及统计不同型号设备比例的难度,可以直接从反映终端功能类负荷特征的负荷曲线开始叠加,也就是通过统计等方法,直接获取终端功能类负荷曲线。

2.2饱和负荷预测与校核

通过调研国内其它同类城市和地区的负荷密度资料,或调研该地区发展比较成熟的小区负荷指标作为参考,结合规划区未来发展定位,确定不同用地性质负荷密度、容积率、需用系数等指标。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与各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给出不同层级不同地块负荷累计时的同时率,预测各地块的负荷值及不同层级累计后的负荷值,给出规划目标年规划区占地面积负荷密度,编制规划区分布负荷预测结果图及负荷密度主题图。

对负荷预测结果进行校验,多采用相关联数据间的相互校验,注重预测结果校验的可比性,避免采用所在地域、负荷特性差别较大的结果进行类比。对预测结果进行校核是一般分为两个方面的校核:首先是纵向校核,纵向校核指的是和规划地区历史年的发展相校核,分析预测结果与历史年数据的差异性,如增长率是否符合地区发展阶段,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是否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是否一致等;其次是横向校核,横向校核指将预测结果与其他地区(定位相似)的预测结果或者现状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其中横向对比根据预测结果,可以采用与同等地区类比的方式,对平均负荷密度、人均综合用电量、人均生活用电量等指标进行对比,确定预测结果的合理性。纵向对比可采用电力弹性系数、产值单耗法进行校核。

3.明确目标网架,规范建设原则

配网规划。一是按照技术导则确定配网目标网架,A+、A类区域电缆采用双环网结构;B、C、D类区域电缆网采用单环或双射,架空网采用多分段适度联络接线。二是按照开发程度确定配网建设原则,建成区电缆网依托老旧小区改造、架空线入地等工程将现状对射逐步改造为环网,架空网以增加分段和联络为主;新建区依托土地一级开发将配网网架一次性建设到位;半建成区有改造计划的网格参照新建区的原则一次性建设到位,没有改造计划的网格参照建成区的原则逐步改造。

主网规划。根据10千伏站点布局及网架规划,在控规中确定的市政用地以及占地面积较大、负荷密度较高的网格中预留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址;对于建成区域,通过少许增加站点或变电站增容改造提升供电能力;对于半建成区和新建区,按照链式结构规划110千伏网架。向上延伸至220千伏电网,形成双环网分区供电,各分区均衡分配发电资源,通过多回联络实现容量互济。

4.确定逐年电网项目,形成项目储备

基于不同类型网格、供电区域,开展现状电网梳理,对于不同网格有针对性的分析现状问题、查找薄弱环节、明确规划重点,搭建模块化的目标网架,因地制宜,依据不同开发深度确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式,形成规划项目储备。实现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目标,科学规划引领电网发展。

三、结束语

采用“网格化”配网规划方法,具有做细负荷预测、做实规划基础、做深规划内容的特点,能有效提升城市配电网规划质量,满足与城市发展契合需求。规划思路更加清晰,规划内容更加全面,项目储备更加具体,便于统筹安排配网投资与建设重点。

参考文献:

第7篇: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核电;核专业发展;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杜晓超(1976-),女,河北保定人,三峡大学理学院,讲师;袁显宝(1974-),男,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湖北 宜昌 44300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038-02

2012年2月教育部公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年度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批准三峡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自2012年9月开始招生。自此,全国开设核类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达到了37所,开设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有28所。后福岛时代中国核电的发展何去何从,核电专业发展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这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发展核电的重要意义

从1954年前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至今,人类利用核能的历史还不足60年。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保持可持续发展,人们对发展核能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能源常指煤、石油、天然气等,与之相比,核电无污染、碳排放几乎为零,利于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实施,因此成为我国实现减排目标的必然选择。现提倡“低碳社会”,对环境保护来说核电的清洁性可以说优势明显。与传统能源相比,核电的另一优势是能耗少,1千克铀裂变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2500吨标准煤。核电有着传统能源无法比拟的巨大经济价值。一座100万千瓦的火电站每年耗煤300万~400万吨,而相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仅需铀燃料30~40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交通紧张等问题。

正如所有的稳态系统,人类发展必将走向一个可持续的能源结构,其中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将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对全球能源结构预测,未来30年综合各类能源的原料成本、运行和维护成本以及收益将是三分之一的化石燃料发电、三分之一的可再生能源(风、太阳能、生物质、水电)和三分之一的核能发电。

二、世界核电发展介绍

1.核电技术

自1954年前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到目前,核电的发展历经近60年的历程。核电技术越来越先进,安全设施也愈加完备。根据反应堆所使用的慢化剂和冷却剂不同,目前各国所使用的核反应堆可归纳为轻水堆、重水堆、石墨堆和快堆等。其中轻水反应堆根据冷却剂的工作状态又分为压水堆和沸水堆。我国以浙江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为代表的绝大多数核电所采用的核反应堆都是压水堆。大家熟知的美国三厘岛核电站也是压水堆,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石墨水冷堆,日本福岛核电站属于沸水反应堆。

从时间上看核电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原理型机组结构简单,功率小,安全设施薄弱,称为第一代核电站;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建造的商业运行机组功率大,安全设施完备,称为第二代核电站。目前世界上商业运行的400多座核电机组大部分是第二代核电机组;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第二代核电技术基础上增加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安全设施,又被称为先进型核电厂;进入21世纪后,从经济性、安全性、减少核废物和防止核扩散的角度出发,西方国家提出新一代核电厂研究开发计划,推出第四代核电厂潜在堆型,有超高温堆、气冷快堆、超临界水冷堆、钠冷快堆和熔盐堆等六种反应堆。第四代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将更加优越,废物量极少,无需厂外应急,并具备固有的防止核扩散的能力。

2.核电站建设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截至2010年10月底全球共有441台核电机组运行,总装机容量约为3.7亿千瓦,核电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6%,其中法国核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75.2%,日本为29.2%,美国为20.2%,中国核电比例只有2.57%,全世界有18个国家和地区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超过了20%。

2011年3月,日本发生的福岛核事故几乎让全球核电行业陷入奄奄一息的状态之中。日本在灾后关闭了所有的核电站;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宣布放弃发展核电;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表示不放弃发展核电;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纷纷规划自己的新核电项目;部分无核国家包括捷克、白俄罗斯、阿联酋等也启动或开始建设一批核电站项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全球有60多个国家计划发展核能,包括30个无核国家,今后20年全球的核能发电量将会提高一倍。[1]

今年3月,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两年后,法国核能巨头阿海珐集团将重新向日本运送混合氧化物核燃料,接收核燃料表明日本政府或有意重启更多核反应堆。包括原本主张弃核的德国,在逐步发展新能源的同时却在吞噬着德国的自然环境。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等的利用要以付出自然储备为代价,使其备受国内核能界的问责。

在美国,五家新核电厂有望于2019年年底之前并网发电;英国正式批准建设英国近20年来第一座新核电站的计划,在2025年前在英国建设新一代核电站的计划。在全球范围内,70家核电厂已列入建设规划。种种迹象表明核行业正在重获增长的动力。

3.国内核电发展现状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中国政府作出积极反应,全面组织核设施安全检查,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调整完善核电长期发展中长期规划,并暂停审批核电项目。但中国发展核电的决心和安排不变。[2]目前国内在建机组24台,在建规模世界第一。至2012年12月28日福建宁德核电站一期1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中国目前已运行的核电机组达到18台,核发电量占我国总发电量不足3%,这与核电占电力总量16%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只有最大限度地防范核安全风险,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国核电产业才能实现持续、安全、高效发展。[3]目前我国运行的核电站均是二代改进型反应堆,核电技术水平和安全性显著提高;引进的三代核电技术在安全问题上具有更高的水准,中国未来发展核电的政策着力于第三代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

最近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宣布,全球第一台AP1000三代核电机组将于2014年10月份在我国浙江三门正式发电。目前三代核电设备供应链体系已形成,正在由设备国产化向设备自主化迈进,国家重大专项CAP1400设计研发取得新的重要进展,我国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三、核专业人才培养

核能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核电专业技术和相关辅助学科的发展,在各大高等院校核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发展就是一面镜子。专业发展除了会受到该学科对应的科学发展的影响之外,还受到社会发展需要的影响以及国家的学科政策和大学的学术管理体系制度等等一系列外在因素影响。鉴于核电的特殊性,专业方向除了包括核电技术研发、统筹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人员培训、电站管理、核燃料生产和制造和乏燃料后处理等多方面问题外,还要考虑其经济性、安全性、防止核的扩散及环境保护等。

纵观全国各大高校近年来开设核学科相关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开设的专业有核科学与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反应堆工程、核化工与核燃料循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等。福岛事故之后,国际社会对核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国也高度重视核安全问题,不断提高自身核安全能力,确保核材料、核设施安全。小概率事件的严重事故,例如堆芯熔化事故,往往发生概率非常非常低。在福岛事故之前,包括国际上大部分核专家在内,认为低概率事故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件。通过福岛第一核电站堆芯熔化最后导致核泄漏事件的发生明确了低概率事故是可能发生的事件。所以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将是核科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还没有设置该方面的专业。

部分高校还成立了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特别地,清华大学专设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简称“核研院”)。核研院不仅是科研基地,也是人才培养基地,是清华大学下属的最大研究实体,涉及自然、科学、技术、工程多个领域,并努力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致力于通过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协助应对国家在能源、环境和资源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

四、三峡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建设

三峡大学是一所水电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共建高校。长期以来,学校积极进行学科调整以适应国家能源产业发展方向,在新能源学科方向目前已涉足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多个领域。“十二五”期间,根据国家新能源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学校计划组建水利与能源工程学科群,设立新能源关键技术(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核电等)研究及利用研究方向。因此在符合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和学科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开办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核工业建设的需要、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具备热能与动力工程及核反应堆工程技术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发展潜力的高级核工程与核技术专门人才。

目前该专业下设两个培养方向:核反应堆工程、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课程体系设置分为三大板块,即学科平台课程、工科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学科平台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含概率统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实验)、微机原理与技口技术、原子核物理学、核辐射物理与防护、核物理实验等课程。工科平台课程包括工程力学、电工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工程基础训练等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核反应堆物理分析、核反应堆热工分析、核电厂系统与设备、核电站综合仿真实验、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综合实验。另外,还为该专业学生开设一系列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核反应堆安全分析、核反应堆的控制与保护、核电站运行、泵与阀门、汽轮机原理、专业英语、核放射化学、专业课程设计等课程。

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方案服务,培养目标要求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专业工程技术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和掌握本专业领域中的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反应堆工程方向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并获得核工程的实践训练,使毕业生能胜任核电厂的运行、维护、管理及技术支持、辐射防护和核环境治理工作,也能胜任核电工程公司的技术咨询与管理、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以及国家相关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的规划管理等工作。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1.4%,到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将占一次能源的15%,其中核电不少于4%。根据中国发展核电产业、建设核电的需求,核工程方向技术人员的需求存在缺口。虽然福岛事故发生后,核专业招生和就业稍显遇冷,但是应对核电的复苏,人才储备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将推动另一波就业高潮。确定的“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的方针同样给了核电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因此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迎合社会需求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叶奇蓁.后福岛时期我国核电的发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11).

第8篇: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手续办理程序的有关问题作一发言。

一、规范投资项目建设手续的重要意义

为规范项目建设手续,国务院办公厅以[2011]64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以鲁政办发明电[2011]196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2011]64号文件精神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从新开工条件、管理程序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上述通知下发后,我市认真贯彻执行,以菏政办发[2012]29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建立加强和规范新开工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的通知》,项目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仍有部分项目建设手续不完善,据初步调查摸底,手续齐备的比例不到30%。

投资项目手续完备,是项目建设的先决条件,是维护投资建设秩序、规范投资行为的重要手段,更是得到法律法规政策保护、争取土地、资金等支持的最低门槛。否则,将成为每次清理的对象,严重者将被拆除,造成投资浪费,不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不利于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紧密联系我市实际,从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规范建设手续的力度,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奠定基础。

二、中央和省的有关要求

(一)新开工项目的“八个必须”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建设规划、土地供应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

2、已经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已经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中需审批初步设计及概算的项目已经批准初步设计及概算;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已经核准项目申请报告;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已经完成备案手续。

3、规划区内的项目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乡规划,并依照城乡规划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规划许可手续。

4、需要申请使用土地的项目必须依法取得用地批准手续,并已经签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或取得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其中,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投资项目,应当依法以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5、已经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分级审批的规定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6、已经按照规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

7、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依照建筑法的有关规定,已经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并采取保证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的具体措施。

8、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其他相关要求。

(二)新开工项目管理程序

1、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项目单位应按照程序先向规划、国土资源和环保部门申请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其中,需上报国家审批的投资项目,项目单位要首先向发展改革等项目审批部门报送项目建议书(其中,技术改造类项目报经贸部门,下同),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分别向规划、国土资源和环保部门申请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完成上述手续后,项目单位按规定向发展改革等项目审批部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附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其中钢铁、电解铝、铜冶炼、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煤炭、电力等行业的新、改、扩建项目和年综合能耗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还要附节能评估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手续完成后,项目单位再向规划部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办理正式用地手续。

2、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项目单位首先向规划、国土资源和环保部门申请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然后向发展改革等项目核准部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并附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评审批文件,其中钢铁、电解铝、铜冶炼、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煤炭、电力等行业的新、改、扩建项目和年综合能耗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还要附节能评估报告。完成项目核准手续后,项目单位再向规划部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办理正式用地手续。

3、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项目单位要首先向发展改革等备案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其中钢铁、电解铝、铜冶炼、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煤炭、电力等行业的新、改、扩建项目和年综合能耗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在申请备案时报送节能评估报告。备案后再分别向规划、国土资源和环保部门申请办理规划选址、用地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

三、办理审批、核准和备案手续的具体要求

(一)审批类

建设资金中包含财政预算内资金、政府专项建设资金和由上述资金提供担保进行融资的政府投资项目,机关和事业单位建设的项目,实行审批制,除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有特殊规定的外,由财政出资的同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

项目申请人需向发展改革部门提交下列文件:

1、由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不需要新征建设用地的,提交原有土地证明;新征建设用地的项目,提交同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预审意见,其中,经营性用地需提交土地“招、拍、挂”的批准文件,工业用地需提交土地“招、拍、挂”的《成交确认书》或《中标通知书》。

3、相应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文件。

4、城市规划区内的项目,提交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预审意见。

5、项目建设资金相关证明。

6、钢铁、电解铝、铜冶炼、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煤炭、电力等行业的新、改、扩建项目和年综合能耗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提交节能评估报告。

7、按有关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二)核准类

企业投资的省《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中需发展改革委核准的建设项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和允许类的外商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各级发展改革部门根据目录规定的权限进行核准。

项目申请人需向发展改革部门提交下列文件:

1、由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的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2、不需要新征建设用地的,提交原有土地证明;新征建设用地的项目,提交同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预审意见,其中,经营性用地需提交土地“招、拍、挂”的批准文件,工业用地需提交土地“招、拍、挂”的《成交确认书》或《中标通知书》。

3、相应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文件。

4、城市规划区内的项目,提交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预审意见。

5、钢铁、电解铝、铜冶炼、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煤炭、电力等行业的新、改、扩建项目和年综合能耗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提交节能评估报告。

6、按有关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外商投资项目,还要提交合作各方签署的合作意向书或增资、购并的公司董事会决议以及合作各方的资信证明和营业执照证明。

需发展改革部门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外商投资项目,由企业直接向发展改革部门提交正式申请文件和项目申请报告,其中需上级发展改革部门核准的,还需提交本级发展改革部门的初审意见。

(三)备案类

省《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以外的企业投资项目,均实行备案制,建设项目备案按属地原则实行分级管理。

项目申请人需提交下列文件:

1、《建设项目备案申请表》。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

3、总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需提交丙级及以上资质工程咨询机构编制的项目申请报告,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的项目需提交由乙级及以上资质工程咨询机构编制的项目申请报告。总投资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只提交项目简介。

4、钢铁、电解铝、铜冶炼、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煤炭、电力等行业的新、改、扩建项目和年综合能耗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提交节能评估报告。

5、按有关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需发展改革部门备案的建设项目,由企业直接向发展改革部门提交《建设项目备案申请表》,其中需上级发展改革部门备案的,还需提交本级发展改革部门的初审意见。

(四)高耗能项目

钢铁、铝冶炼、铜冶炼、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煤炭、电力、造纸、烧碱、玻璃等高耗能行业中属于鼓励类、允许类的项目和限制类的非新建项目,除按规定应转报国家核准的外,其余项目的核准、备案权统一集中到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等投资主管部门。其中,基本建设项目由省发展改革委办理,技术改造项目由省经贸委办理。对初审符合规定条件的项目,还要提交省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联席会议审核后由省投资主管部门办理核准、备案手续。

四、办理节能评估审查手续的具体要求

钢铁、电解铝、铜冶炼、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煤炭、电力等行业的新、改、扩建项目和年综合能耗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必须进行节能评估审查。

第9篇: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一、江苏发展核电产业的内部因素分析

(一)江苏核电产业内部优势

1、核电站成功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田湾核电站厂址位于江苏连云港,是中俄两国在加深政治互信、发展经济贸易、加强两国战略协作方针的推动下,在核能领域进行的高科技合作,是迄今中俄间最大的技术经济合作项目。2007年两台机组相继投入商业运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锻炼了核电建设和管理队伍,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青年人才。项目实施过程中,为机组安全可靠运行和扩建项目积累了经验。

2、核电站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江苏田湾核电站工程建设推动了国内设计、施工、设备制造、运输、保险、商业、服务、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宾馆、餐饮、房屋租赁等服务行业及日常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拉动了地方经营钢材、水泥、化学消耗品等物资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电网、水气管道等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的改造,吸引了国内知名的核企业、科研院所在连云港市设立常设机构,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活跃了市场经济,促进了环境保护,提高了连云港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活力、吸引力和知名度。田湾核电站作为我国首家获得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核电站,丰富了当地旅游资源,成为向公众宣传核电是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的新能源的重要窗口,提升了城市形象。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业主,负责田湾核电站的建设管理和建成后的商业运营,是连云港市乃至江苏省唯一一家运行一年实现增值税超10亿元的企业,增加了地方和国家财政收入。

3、核电清洁安全受到公众认可

据统计,江苏全省酸雨平均发生率已达30%,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江8个城市已经列入国家酸雨和二氧化硫“两控区”。而核能发电所带来的环保效应非常明显。相对于燃煤电厂而言,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两台机组以每年50吨核燃料代替同等规模火电站600万吨煤炭,每年将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600万吨,减少灰渣40万吨以及大量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田湾核电站建设以来,通过广泛宣传,连云港当地广大居民逐步认识到了发展安全、清洁的核电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渐渐消除了恐核心理,增进了对核电的理解和支持。

4、核电装备制造业具有基础优势

江苏具有发展核电良好的产业基础。核电装备涉及的金属材料加工、重型机械制造、机械零部件、输配电设备、仪器仪表、自动控制、计算机、软件等在江苏省都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容易形成产业链。目前,江苏省已有一批核电装备制造企业,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此外,江苏装备制造业有一批眼界开阔的企业家,有一群技术精湛的科技人员,有一支技艺高超的技师队伍,为发展这一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江苏的核电装备制造企业,无论从起步时间、企业数量、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来看,在全国核电装备制造业中已有一定的影响,制造技术和配套能力较强,发展后劲充足。

(二)江苏核电产业内部劣势

1、资金筹措困难

江苏核电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核电企业怎样筹措资金。核电建设的一次性投资成本非常高,而其运行和燃料成本相对较低。江苏发展核电产业,必然考虑核电一次性投资成本的资金和企业自有资本金问题。2007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中规定,企业自有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不少于20%,按照15年内新开工建设和投产的核电建设规模大致估算,核电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总量约为4500亿人民币,其中15年内项目资本金需求量为900亿元,平均每年要投入企业自有资金54多亿元。目前有资质建设核电的国内企业只有3家,其中中核集团2008年全年赢利48亿元,比核电建设所需的年平均54亿元的投资资金还小。

2、人力资源缺口大

江苏核电的大规模发展需要大量与核电有关的专业人才。但是江苏省内高校尚未设置核电专业。核电由于其专业化特征和安全性要求,学校教育还不能完全胜任核电建设的需求,必须经过一两个核电站全程建设、运营和管理。才能真正算得上人才。目前这一类型的核电行业人力资源,对于江苏核电产业来说,是极度缺乏的。

3、核电装备制造技术含量低、企业规模小

核电装备是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产业,而江苏省的核电装备产品技术含量低,大部分属于二、三级设备和配套产品,竞争力不强,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技术支撑。江苏省核电装备制造企业,虽然起步较早,但实力不强,除了几家大型企业实力相对较强外,其他的核电装备制造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大部分企业缺少核电设备生产许可证和设计许可证,只能做二、三级供货商,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能力不强。同时,这些核电装备制造企业各自为战。信息互不沟通,缺少组织协调,形不成合力。

二、江苏发展核电产业的外部因素分析

(一)江苏发展枯电产业的机会

1、核电发展前景广阔

核电是优化国家和地区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力量。但在中国大陆,核电占发电量比例还不到2%。发展核电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调整国家能源结构的需要。以煤电为主的高碳经济模式产生很多污染,目前无污染并且短期内能够大规模解决能源需求的只有核能。核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江苏发展核电产业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2、核电经济性不断加强

核电的投资方都希望投资能够得到经济回报。在发达国家,核电发电成本普遍低于燃煤、燃油发电,法国核电发电成本/燃煤发电成本的折现成本为0.69,德国为0.70,日本为0.79,比利时为0.56,意大利为0.69,此组数据足以说明核电的经济性。通常核电站核燃料消耗费用只占成本的20%以下,而常规电厂燃料消耗费用占发电成本的60%以上,随着全球燃料储存总量的下降,开采难度和全球需求量的增加,燃料费用必定上涨,发电成本上升,核电的综合效益将更为明显。

3、核电发展带来核电装备制造商机

在核电投资中,约60%的投资用于装备制造,按照修改后的《核电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投资约为8000亿,那么装备制造的市场规模就

是4800亿,毛利率约为40~50%,远远高于一般机械制造业20%的毛利,对于江苏的核电装备制造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二)江苏发展柱电产业的威胁

1、外方大幅度提高要价

鉴于俄罗斯将继续负责江苏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的成套设备供应,俄罗斯核能建设与出口公司代表耶西波娃曾表示,“新的核电项目的合同价格已经不可能跟十年前签署的田湾一期项目一样了”。根据俄方专家的预测,未来5年,与核电建设相关的设备和主要原料等价格将上涨200%。

2、其他新能源的发展

新能源是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的,主要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中将光伏产业、风力发电装备、生物质能装备的发展排列在核电装备之前,表明江苏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排序是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核能。随着新能源开发力度的加强,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的发展将是核能面临的主要威胁。

三、江苏发展核电产业的对策建议

在SWO十分析的基础上,建议采取如下措施,推动江苏核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成立江苏省柱电产业办公室

建议成立由省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的核电产业办公室,由办公室负责调查了解江苏省核电产业状况,统筹协调江苏核电产业的有关工作,帮助企业解决部委协调、标准制订、相互配套等有关问题,服务核电企业。通过购买国产核电设备,降低核电企业的建设成本。

由省政府核电办牵头成立核电装备制造行业协会,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定期最新核电产业动态和需求,统一开展人才培训,加强信息共享,组织统一攻关,共同招投标。参与行业标准制订,形成整体合力。由核电办和行业协会牵头,按照《江苏省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导核电装备制造业的有序发展。

(二)规划建立大型枯电设备生产基地

建议由政府规划,企业投资共同建设江苏核电设备生产基地,基地可建立公共装配中心、公共测试中心、公共信息中心、公共人才中心,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有效整合生产环节,实现资源共享,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具有技术研发、咨询服务、设备生产等产业链条较为完整、集聚效应明显的核电产业体系。

(三)成立桂电人才培训中心

建议成立核电装备人才培训中心,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及有关部门合作,既培养中高端核电人才,又培养企业急需的特殊工种人才。为江苏核电企业和核电设备生产企业提供人力资源。

(田)加大政策支持

江苏的核电企业和核电装备制造业正处于大发展阶段,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在土地规划、科研经费、银行贷款、技改贴息、人才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扶持江苏核电企业和核电设备生产企业快速发展,使其成为江苏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江苏核电企业的核电建设融资基本上为银行贷款;建立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建立核电产业基金,解决核电建设所需资金。

(五)加强与俄罗斯的杖电技术合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