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平面图形的认识范文

平面图形的认识精选(九篇)

平面图形的认识

第1篇:平面图形的认识范文

一、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一年级学生爱玩玩具,抓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我将本节课要学的数学知识设计成一辆学生喜欢的动态玩具车,学生看到漂亮的玩具车,马上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当学生明白这辆车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组成时,他们觉得这些图形很神奇,激发学生认识这些图形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高复习总复习总复习由于立体图形学生已认识,请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找出平面图形,并将它画在纸上,然后同立体图形进行比较。通过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从中深刻领悟到面就在体上以及面和体的不同之处,将面和体有机结合起来。既巩固了旧知,又能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

由于平面图形的特征比较抽象,而一年级学生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因此只有借助直观、形象的图形,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折一折等活动,从中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这样组织教学,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既能较好地落实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培养。

第2篇:平面图形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认知水平;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315-01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认知水平是使头脑中产生认识的内部处理过程及结果的不同状态层次。学生认知水平会对其思维(包括图形与几何思维)造成影响,它有如下两方面功能:一方面,它可以作为衡量初中学生对图形几何学习质量的依据;另一方方面,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有必要就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认知水平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探究。

一、初中数学学生“图形与几何”认知水平现状

目前国内外研究认知水平大多停留在以下层次上:几何直观水平,几何理论构建分布,数学成就和认知水平之间的联系及数学认知水平等。我国数学教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强调了数学学习认知水平的重要性。已有的图形与几何认知水平研究重点在以上所述范围内,对其调查发现,我国大多数中学生数学图形与几何认知水平相对不高,另外在较高认知水平阶段的表现也没有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我国自开设数学教学课程以来,虽然在大纲上有所改革,但在图形与几何课程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初中平面几何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因为其过于强调利用公理化体系证明一些几何图形性质。在逻辑论证和推理方面也是。教师在讲课时往往从头到尾将某图形在黑板上推理演绎一遍,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例如此题:“已知正方形ABCD,E是BC延长线上一点,AE交CD于F,如果AC=CE,求∠AFC的度数。”教师通常就会将该题求解过程“演示”一遍,而没有深入的比较分析其认知水平。这种引导学生考试的倾向比较明显,并没有注重从本质上提高学生图形几何认知水平。

二、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内容认知水平比较

1、课程标准图形几何认知分析

本文在深入分析范希尔理论的基础上,理出了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图形几何认知分析构架:将图形几何认知水平分为四类,分别为视觉、分析、非形式化演绎和形式化演绎。以教材中“等腰三角形”教学为例分析如下:

(1)视觉水平。即了解概念,初步认识图形几何。结合教学例子来讲,就是学生从观感上认识等腰三角形,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够对其有比较感性的认识,并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轮廓特征,从感官层面解决基本几何问题,但是不能用等腰三角形这种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来分型图形,也无法对其进行概括性的论述。(2)分析水平。即能理解概念性的东西,了解其性质和概念之间的某种联系规律,通过对这些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进行简单的计算。具体结合等腰三角形例子来讲,就是学生能够自主分析等腰三角形边与角之间的关系,探索二者的性质,并根据这些要素和分析结果找到某种规律,从而弄清等腰三角形的特征,这样在遇到具体几何问题时,就能就能形成自己的解决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分析结果,辨认这种平面图形,并且能对其进行分类。但是这个水平层次的学生无法弄清楚等腰三角形边与角的组成要素内在性质之间的关系。(3)非演绎形式水平。即学生可以掌握几何图形性质即其之间的内部关系,对几何定理也能熟悉的掌握。具体结合等腰三角形例子来讲,即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等腰三角形特征与这种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能对等腰三角形要素特征有一定的理解,比如能掌握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两底角相等等内在属性;能够利用掌握的性质特征及定理,对等腰三角形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但是缺陷是对等腰三角形还没有建立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体系,解决实际几何图形问题时还存在一定困难。(4)形式演绎水平。即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定理性质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本例中表现为,学生能够根据掌握的性质及定理知识提出自己的猜想,利用逻辑推理演绎验证自己猜想的正确性;能够系统的掌握等腰三角形概念、定理、性质等的关系,并且能形成自己解决实际几何图形问题的思路;能够将定理进行推理运用,推出逆定理。

2、图形几何认知水平内容分布

已有的研究表明,初中数学图形几何领域学生的几何认知水平为2(分析水平),出现了学生图形几何认知水平比课标和教材认知水平低的不合理现象。从我们上面分析的课程标准图形几何认知水平构架来看,如果在图形几何领域数学教师使用的教材是一个标准,而学生的图形几何认知水平却没有达到教材相关认知标准,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脱节现象,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因为他们根本不能理解教学内容,在学习图形几何课程内容时思维阻塞,不也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从初中数学图形几何知识点水平变化趋势上看,在引入新的图形几何知识点时,学生都会从之前相对较高的认知水平降到低水平上,随着教学的向前推进,会呈现逐渐认知水平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教材的认知水平是混合分布的。虽然这种分布是混合式的,但从具体的图形几何教学内容来看,其认知水平的分布时有规律可循的。即引入相对较为独立的图形几何知识点时,认知水平都是由低到高分布的,这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实际情况。学生在这种认知水平分布状态下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点学习新知识,由易到难,学习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

尽管目前初中数学教材编写中加入了大量水平3的内容,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图形几何认知水平毕竟有限,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引导学生从较低认知水平向高认知水平过渡。

参考文献:

第3篇:平面图形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图形;感觉;学习氛围

一个人对认知的感知,是从视觉、触觉、味觉开始的。一个学生知识的获得也同样是来源于人的视觉、触觉、味觉、听觉。教师的教学,学生的生活都会遵循这个规律。教师教学中图形的教学更会遵循这个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感知,形成经验,再形成固定的知识,通过把现实世界具体事物的形状、颜色等各种知识特征在人的大脑里形成一种影像,逐渐累积,久而久之,多而分之,进而提炼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形成生活经验,形成知识。知识累积形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系统,服务于生活。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即在人类感知事物的基础上把认知上升为理论,通过直观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发展。教学中,我认为一年级“分一分认识图形”教学就应该从直观中抽象出图形的概念。这里的图形,也应该区分于人们熟悉的平面图形、二维和三维图形。因为一年级小学生才刚进入学校,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有点人云亦云的味道。因此,教学“分一分认识图形”非常重要,也非常难教,学生也非常难学。教师教学时,讲难了,学生听不懂,点、线、面上不了讲台,不讲,什么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头脑里没概念,随便拿一个物体说这就是长方体、正方体,学生只能跟到一起说,怎样区分?怎样认识?就无从说起。我通过教学实践的感知,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学。

一、寻找图形,变废为宝,生活物品教学巧利用

儿童是好动的、好玩的、听话的,积极性非常高的。教学时让学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积木、塑料瓶、包装盒、玩具等带到学校来,老师组织儿童进行简单的分类,变废为宝巧利用。这各种各样的物体中就会有许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家长也会叫这些物品的数学名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同时家长也影响很多儿童、学生,他们也会叫出这些物品的数学名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样初步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形状、特征就在学生的大脑里形成。再加以提醒学生见到的楼房、纸盒、箱子、书、烟囱等都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形状,图形概念的雏形就储存于学生的大脑中。

二、游戏教学法,触觉感知,体验图形的特征

借助“盲人摸象”的故事原理,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操场上活动。把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堆放在一起,用布蒙住眼睛,让学生反复地摸出图形,同时说出图形的名称、简要特征,你是怎么判别的。还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轮流把所有的图形摸完,闭着眼睛数出同类物品的个数,正确的给予奖励,错误的小小惩罚(唱歌或做题)。反反复复的练习,学生很快便可掌握各类图形的特征知识,正确区分并千方百计记住。这样寓干瘪的教学于快乐的游戏活动中,同时也为后面的图形教学留下伏笔。

三、动手粘贴,组合图形,感知图形的几何特征

一年级有手工课,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些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纸片,混在一起。课上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分类寻找,动手粘贴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让学生感知正方体要六个面一样大小,长方体要两两对面一样大,圆柱要两个圆面。这样符合儿童认识物体是从感官开始的生活规律。学生最熟悉的物体是立体图形,在一年级上册“分一分认识物体”的教材编排时也呈现了学生熟悉的多种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就是让学生认识图形从立体图形开始的原理。学生可以粘贴,也可以拆开,动手粘贴和拆开都加深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四、回归大自然,观察实物,感知图形特征

画画、照相、沙堆、泥塑,采集大自然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图形实物和实物图片,认识图形,感知图形特征。实物与书中的平面图有差别,与照出来的影像图有差别,有时学生认不出来,正方体的平面图就常常与长方体混淆。这说明学生仅有感性认识还不够,还必须促进理性认识的形成。最好的方法是通过给实物观察照相、绘画来完成。因此,教学时让学生在大自然、日常生活中采集立体图形的平面图,寻找差异,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备的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让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去看、画、比,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形状及性质。

五、欣赏组合图,造型激趣,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学生课内认识的、常见的都是规则的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而现实生活中往往是组合的复杂图形,让学生只学书本上那一点点,对于学生是不够的。教材上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组合图形世界,就是为了丰富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和神奇。教学时让学生认识、拆分漂亮的“万花筒”“风车”“兔子”“青蛙”等图案,认识它们都是由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组成的,边欣赏图案边说说每个图案的组成,体会图形的造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回家、自己在美术课上去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去创造和设计造型。

六、学时限制,课堂内容课外延伸,创建多角度学习氛围

第4篇:平面图形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人教版 苏教版 图形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与鲜明的图表,系统地按照教学科目分别编写的教学规范知识。①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对于不同版本教材的研究,是教师能够灵活运用教材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因而,对于同一课程内容不同版本教材的研究是一位优秀教师必须要完成的“功课”。

图形的认识属于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在小学数学低年级的教材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阶段的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内容的学习,能够辨认出常见的简单图形,为下一学段学习这些常见图形的性质奠定了基础,因此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以图形的认识这一课程内容为例,选取了教育部2013年审定通过的人教版与苏教版的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两个版本教材中这一部分课程内容的编写特点进行了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1 教材知识点的比较

人们通常以所含知识点的多少来衡量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或领域的广泛程度。课程内容在教材中需要借助于知识点体现出来,同时课程内容也要符合课程标准、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本文结合范希尔几何思维理论对人教版与苏教版新教材里图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国外学者伯格和绍格尼斯将范希尔几何思维理论概括为五个思维水平:视觉、分析、非形式化的演绎、形式的演绎、严密性。②这五种水平是随着学生身心的发展与几何知识的不断积累,从低到高而逐渐发生变化。由于本次对比所选取这四本教材中所涉及的几何思维水平主要在视觉水平与分析水平,所以本文只对这两个水平阶段加以举例说明,对后面三个水平阶段不做介绍。视觉几何思维水平的特征为能通过整体轮廓辨认、分类图形,操作构图要素,使用标准或不标准名称描述图形;画图或仿画图形;根据对形状的操作解决问题;不使用图形特征或要素名称来分析图形,对图形不做概括论述。③分析思维水平特征为能分析图形组成要素及特征,以此建立图形性质,利用某一性质做图形分类、解决问题;不探讨性质间关系,不导出公式,不使用正式定义。④

人教版二年级图形的认识这一课程内容共计5个知识点,分别是“角的认识”、“直角的认识”、“锐角、钝角的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大小的比较”、“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这5个知识点中除了“直角、锐角、钝角大小的比较”为分析几何思维水平,其他4个都属于视觉几何思维水平。苏教版二年级“图形与几何”这部分课程内容一共7个知识点,分别为“四边形的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角的认识”、“直角的认识”、“锐角、钝角的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大小的比较”,其中“直角、锐角钝角大小的比较”属于分析几何思维水平,其他6个知识点为视觉几何思维水平。

对比人教版与苏教版图形的认识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就数目上来看,因为人教版在二年级下册安排了“图形的运动”的知识点,所以图形的认识这部分课程内容知识点设置的数目人教版要少于苏教版。两个版本图形的认识课程内容知识点的设置紧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符合课标中这一部分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另外,两个版本每一册图形的认识单元中知识点的数目基本上维持相等。

第二,就知识点所涉及的课程内容来看,苏教版在二年级上册设置了《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中设计了“四边形的认识”与“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两个知识点,而人教版在一年级下册直观认识平面图形时安排了认识平行四边形。在三年级的“四边形”单元不再安排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而是安排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特性的认识。⑤人教版在二年级下册设置了《图形的运动》这一单元,而苏教版在二年级没有设置与这一部分相关的课程内容。这是值得两版教材互相借鉴的地方。

第三,知识点的几何思维水平基本上都属于视觉水平阶段,但在二年级阶段适当地设置了分析水平阶段的知识点,符合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根据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已经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但其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所以这一学段教材中图形的认识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经历由具体实物到平面图形、由辨认图形到去发现图形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解决问题的过渡,而新的两版教材中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通过知识点几何思维水平的分析发现,这一阶段的分析水平的知识点过少。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材编写者可以尝试在二年级教材中适当的增加一些分析水平的知识点供学生学习。

2 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

教材是由一个个知识点组成,其呈现方式是按照一定的知识序列逐一呈现的,但其蕴含着极强的结构性。⑥当教材的知识点确定以后,怎么样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去组织这些知识点,采用何种表达方式去呈现知识点,关系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两版教材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分析:

2.1 内容的组织方面

课程内容的组织需要处理好直观与抽象,过程与结果,生活化、情景化与知识系统的关系。⑦课程内容的呈现要注重趣味性与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人教版2013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材中每一单元的内容依此通过情景导入、知识点讲解、体验操作、巩固练习、单元小结等五个部分呈现给读者。苏教版小学数学的2013版新教材中依此通过情景导入、知识点讲解、体验操作、巩固练习四部分将课程内容呈现出来。两个版本的教材都从日常生活、学习的环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做中学,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材中适当增加了一些卡通人物的对话,增强了文本的趣味性。另外两个版本的教材中同时设计了许多开放式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不同之处在于苏教版在内容的组织方面更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因而在知识点讲解这一部分的内容与人教版相比较少。人教版在每一单元末尾设计了“成长小档案”这一环节,目的在于通过“成长小档案”里人物的对话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与总结,而苏教版没有设计这一部分。

2.2 栏目设置方面

人教版新版教材中在图形的认识部分栏目设置比较丰富,包括了看一看、例题、做一做、练习题、生活中的数学、成长小档案等六个部分。苏教版新教材设置了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练习题、动手做等五个栏目。从两个版本教材这一部分课程内容所设置的栏目来看,两者都重视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例如人教版“例题”“做一做”,苏教版的“想想做做”、“练习”部分。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苏教版更加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人教版更加注重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但人教版新教材中“生活中的数学”这一栏目在图形的认识中只出现了一次,而苏教版教材在这部分课程内容中没有设计这一栏目。苏教版教材在课后习题中设计了“动手做”这一环节,人教版教材没有设计这一部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注重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两个版本的教材在该处的栏目设置应相互借鉴并适当地进行改进。

2.3 版面设计方面

两版新教材在单元的版面设计方面呈现出了图片丰富、文字有趣、画面清晰、选取的内容场景贴近生活情境等特点,符合了这一阶段儿童的身心特点。教材对于概念的表述力求简洁、明炼,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课程内容呈现出来,避免了一味的文字表述使得学生产生枯燥的情绪。其次,教材中人物间的情境对话符合了这一阶段儿童语言特点,也贴近这一阶段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教材产生亲近感。最后教材中不时地穿插了卡通人物的提问,增强了文本的趣味性,拉近了学生与书本之间的距离。苏教版新教材中以蔬菜人物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而人教版新教材采用了小精灵提问的方式。本文认为人教版应该借鉴苏教版采用不同的卡通角色,使文本对儿童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加。

3 习题水平的比较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中将学生学习分为三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在每个领域内按照层次由简单到复杂又将目标分为不同类型。本文结合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将习题水平从低到高划分为五个阶段:识记――指记住学习过的知识,包括知识、方法、过程等的回忆。领会――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这一水平学生可以借助转换、解释、推断等三种形式来对表明自己对学习材料的领会。运用――指在新的情境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运用(分析与综合)――将所学习过的知识分解成各部分,并能够将各部分综合去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创见――对于所遇到的某些问题能够运用所学过的材料,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提出新的见解或者解题方法。⑧

从习题的数量来看,相同知识主题中苏教版的习题数量(29题)要少于人教版(31题),另外两个版本教材中的知识主题“角的初步认识”的习题数目都高于其他知识主题。从习题的水平上来看,两个版本教材这部分课后习题水平主要集中在领会、运用阶段,识记水平阶段的习题则较少涉及。

由表1可知,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中识记、领会水平的习题各占3.2%、67.7%;10.9%、69.6%,运用水平的习题各占29%,19.6%。经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二、三水平的习题是这部分课后习题的主体部分。通过这一部分习题的训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所以应是教师进行习题教学的重点。识记水平习题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这部分习题的教学也应该给予重视。运用是建立在识记与领会的基础之上,没有前两者做铺垫,后者便无从谈起。识记水平习题所占比例过少也从侧面上反映了教材功能的转变。

4 结论与建议

数学教材课程内容的变化折射出不同时期课程改革的理念,这两个版本的新教材集中体现了新课改中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通过两版教材的初步比较可以看出,两个版本的新教材各具特色,教材结构设置合理,语言、图片生动有趣,情境对话的选取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栏目设置基本相同且丰富多彩,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多样化,但两个版本的新教材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两个版本的新教材中习题水平基本上集中在领悟、运用水平上,识记水平的习题较少,不能很好地将三者串联起来。习题是依据书本知识点而设计的,不同水平层次的习题宜保持适当的比例,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与苏教版相比,人教版这一部分教材中识记水平的习题设计的数量过少,应适当增加。另外,两个版本新教材在内容组织、栏目设置、版面设计方面各具有其优缺点,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各版教材的编写者可以取长补短并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多样化教材。学科授课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适时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这对于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② 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③④于海霞.小学数学教科书“图形与几何”领域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⑤ 卢江.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新变化和新特点[J].小学教学参考,2013(1):7-8.

⑥ 张卫星.如何合理呈现小学数学教材内容[J].上海教育科研,2008(10):87-89.

第5篇:平面图形的认识范文

一、在操作中整体、直观感知图形

低年级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是一种直观认识,是基于已有生活基础的感知并形成初步表象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之前,已经初步具备诸如眼前、背后、头上、脚下、前后等空间观念,在学前教育中已经直观认识过诸如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等图形,无论是体还是形,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因为观察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生必须逐步学会观察,在一年级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重点应让学生整体、直观感知这些图形,进一步积累感性的认识,例如,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摆弄这些实物,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互说一说这些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切实感知每种物体的特征,然后组内同学相互合作,把这些物体分类学生可能分成各种类别,只要合理都应该得到肯定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按形状分――长方体一类、正方体一类、球一类、圆柱一类,为什么这样分呢?是因为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每一类物体具有类似的特征这个活动能让学生在主动寻找和比较中获得一种感性的积累,在这种积累中,学生完成了从感性到表象的转化(实际上也是对物体形状进行抽象的一个过程),这时,他们虽然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物体的特征,但是表象却很清晰,建立了数学模型,明白了这样的图形就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也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在操作中感悟知识

仅有看没有做是不够的,动手做,手脑并用,并且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思考,这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策略如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教材从学生描、画、印简单几何体的面人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在操作中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这个内容时从把握教材到具体环节的设计,一般都是把感悟“面在体上”作为教学重点,我个人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是认识四种平面图形,至于让学生感悟“面在体上”,一年级学生恐怕还不能讲得太深,因此在学生认识了立体图形后,不妨让他们借助立体图形画一画平面图形,在操作中学生自然能够感悟出“面在体上”。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操作活动,教师不仅要关注由操作获得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与心理体验,这是数学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更有价值的获得。

三、在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发展空间观念是重要的目标之一,空间观念是一种数学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数学思考必须以直观、形象的积累和体验为基础,并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得以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如,图形的拼组内容比较简单,其目的是让学生用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拼摆出新的图形,体会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教学中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也不能拔高要求,要恰当把握进一步体会的尺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切不可死记硬背,也不能上成手工课或拼摆各种有趣图案的活动课,使教学重点偏离教材编排的初衷。

第6篇:平面图形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结构 认知规律 数学思想 提高 效率

一、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结构

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有多种多样,首先要求教师在整体上读“通” 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必须清楚的认识教材的体系和知识结构,明确教材各部分知识的逻辑关系,在教学中从低年级开始就利用教册的知识结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形成数学思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如统计的知识:教材在编排时,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套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等特点。

一年级对统计的认识仅仅会按不同的标准分类,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二年级时,教材在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最大的变化就是:数据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可以代表2个单位、5个单位,能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数据初步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在第一学段逐步认识单式统计表和简单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到第二学段不但要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得会绘制,以及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绘制折线统计图,并会用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我们教师要研究知识的特点,对学生既有的经验进行筛选、整理、优化和提升,实现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以帮助学生生成新的经验,促进学生的经验上升到更高水平,让模糊的变得清晰起来,让零散的变得结构化起来,这样才能逐步形成数学思想。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关于人如何获得知识曾做过的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要有自己的知识经验做根,以这些经验所发生的知识作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才能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正确利用儿童认知规律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技能,都是以原有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的。但是,他们自己一时又无法把原有的相关知识与新知识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此时,教师就要紧紧抓住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新旧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或新知的生长点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与新知相关的旧知作为铺垫的练习题,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由旧知到新知的过渡势态,达到以旧引新、学中有疑,探求新知之目的,既能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又建立了认知规律。如学生在第一次接触折线统计图时,可以这样引导:为了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将教材进行合理的改编,由条形统计图引入,然后提问:把最上端的线段留下,其余直条部分去掉,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吗?如果将线段缩成一个点还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吗?说说你对现在这幅统计图的感觉(简洁但不够清楚),用线段把这些点连起来,就变成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一动态过程,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折线统计图也是一种更简单、更形象的统计图,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更能够感受到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同时根据折线起伏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自助产生学习的欲望。就像朱平乐老师曾说:“我们想引领学生到我们想让他去的地方,那么,必须首先知道学生现在到底在哪里。”

这样安排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逐步形成数学学习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中,准确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掌握教学内容的核心,提炼出教学的突破点,将这些突破点以某种思想串成“线”,连成“片”,形成“块”,这样就智慧的优化知识结构。比如在教学空间与图形部分知识时,让学生认识“线段”时,用粉笔在黑板上点了很多个点,直到点点相连,然后告诉学生“线段”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 线段可以组成的最简单的图形是角,线段又可以围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多个不同的面又可以组成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这样把空间与图形知识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点、线、面、体。

线,可根据端点的不同分为直线、射线、线段;二者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平行和相交,相交又可分为一般的相交和垂直相交。面,可分为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重点学习了规则图形中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等图形的特点及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册在编写上同时利用了个图形之间的联系,采用梯级教学。如三角形面积的教学,是在平行四边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掌握了,又了解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学起来就很简单了。

第7篇:平面图形的认识范文

一、借助直观演示,丰富学生感知

小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离不开感知作为基础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引发小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直观性的教学非常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 那么,教师在教学富有直观性和可操作性的几何图形时,更应积极采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图片、教具的展示和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以此丰富学生的感知,帮助其形成鲜明的映像. 所以,在教学几何形体知识时,教师首先要拿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几何形体的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感知该几何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和本质属性.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的“认识物体”时,笔者采用了“具体——抽象——具体”的教学方法. 先让学生通过视觉、触觉感受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立体几何物体,然后让学生在脑海中“回放”——联想,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再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其运用新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又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前,笔者让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的长方体实物. 课堂上,学生纷纷拿出自己准备的各种长方体实物——牙膏盒、化妆品盒、茶叶盒、肥皂盒、糖果盒,等等,笔者肯定并表扬了学生,大家一致认为这些物体都是长方体. 此时,我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面的物体,看看能否找到并列举出长方体的物体. 经过观察,有学生发现,粉笔盒、铅笔盒、图书角的书架、数学书等都是长方体,继而又有学生说到家里的冰箱、冰柜,路上的集装箱等等也是长方体. 在此基础上,笔者出示了长方体的模型,并引导学生观察模型,从不同位置和方向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点以及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分别将模型直立、平放、侧放,来说明长、宽、高相对说来是固定不变的. 如此教学,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帮助学生建立了清晰深刻的表象,为理性化思维提供了条件.

二、借助画图策略,巩固几何知识

通过仔细观察,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特征有了直观的感知,为了进一步巩固习得的几何知识,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外部特征的认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画出几何图形. 通过画图,使得几何形体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被感知的空间形状,以便加深对几何形体各部分特征的记忆,实现从直观形象感知向抽象概括的过渡. 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在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作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以后,笔者通过让学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掌握了判别对称图形的方法,从而巩固了习得的知识. 再如: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后,笔者引导学生在方格纸或者点子图上画出这些平面图形,从而提高了认识,巩固了新知;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的特征后,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画出这三种立体图形的草图,不仅仅巩固了对这三种立体图形的认识,更为后面解决和这三种立体图形相关的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做好了准备.

三、借助联想归纳,帮助学生抽象概括

通过观察、画图,学生对几何形体的外部特征有了初步的感知,为了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就需要教师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联想归纳. 联想所见到生活中的某种几何形体的实物,然后小结归纳出某种几何形体的特征,从而将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升华为抽象概括思维,使得学生在离开了直接感知物后,头脑中也能形成这个几何形体的图像,以此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概括力. 如:当学生初步感知并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之后,笔者发问道:你能不能从这两个立体图形的点、棱、面三个角度,来说说你对它们的认识呢?学生在充分的感知基础上,不难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 相对两个面完全相同;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完全相同. 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 当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的时候,就变成了正方体,所以说,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四、通过制作模型,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第8篇:平面图形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图形 观察 操作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24-0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修订时突出了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几何知识发展的基本历史是从直观到论证。小学生对图形地认识还属于直观阶段。因此,在小学图形知识的教学中,就必须采用“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让学生通过亲自触摸、观察和实验等,获得直接的体验,领会知识。下面谈一谈我在图形知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做法。

一、教师示范操作,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操作方法。

小学生的认知结构是由感性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直观是过渡的桥梁,它为运用感性认识获取理性认识,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提供条件。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他们对“对折”和“完全重合”理解有困难,这正是轴对称图形认知的难点。如果直接放手让学生折一折、剪一剪来理解轴对称图形,学生不易办到。学生操作前我先拿一张长方形纸示范操作,请学生观察老师是怎样对折的,再把对折后的纸展开,让学生观察折痕所在的位置,使学生明确,折痕将这张长方形纸分成了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两部分,接着沿刚才的折痕对折,引导学生观察得出这两部份折后完全重合在一起。这样学生既学会了对折,又理解了完全重合。低年级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操作,掌握操作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模仿操作创造了条件。

二、指导学生操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地探究过程,尤其是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便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获得鲜明深刻的表象,为学生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首先让学生尝试自学课本,了解操作目的、方法和步骤,再让学生思考:怎样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三角形按角分有几种三角形?学生思考后,再指导学生分别把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折)拼在一起,观察得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平角。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的鲜明表象。这样三角形的内角和就被演绎在剪与拼的动作里,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比较,发展学生思维。

观察是人类获取各种知识,养成探求科学真理所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没有观察就难以比较,没有比较就不能进行深入思考、正确思维;没有比较就不能正确认识各部分及各个特征间的关系,也不能确定各部分知识的异同;更不能找到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只有把观察、比较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始终,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思维得到发展。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各部分间关系,先让学生观察,沿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线剪开,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和,而我们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也是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和,就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长方形面积。在拼长方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沿平行四边形的高线剪开时,平行四边形的底被分成了两部分,这两部分拼成了长方形的长还是宽?学生动手操作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就变成了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变成了长方形的宽。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比较,获得的平行四边形与拼成的长方形各部分关系的表象是鲜明的,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发展。

四、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图形知识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亲身经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外,还应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鼓励和启发学生对同一问题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只要学生的思路正确,就应给予肯定,以便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教学梯形面积时,学生自学课本,都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后,我会问:“你们还有别的拼法吗?”我们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这时用多媒体导出一个梯形,并标出梯形两腰上的中点,如图(1)。过这两个点分别向下底作高,再将这两条高和梯形的上底分别延长,这两条高的延长线和梯形上底的延长线相交,如图(2)。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能否用“割补法”把梯形剪拼成长方形呢?学生在图(2)的提示下,小组合作探究中,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将梯形剪拼成了长方形。接着又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把梯形剪拼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其他图形吗?”这时,我又导入图(1),有的学生马上联想到把梯形两腰中点连接起来,再沿着这条线剪开,将原来的梯形分成了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3)。还有的小组将梯形上底的一个顶点和另一条腰上的中点连接,这条连线把原来的梯形分成了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剪开后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如图(4)。

通过动手、动脑,合作探究,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连一连、剪一剪、拼一拼”的实践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了发展,求异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

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图形知识的教学中,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由具体操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还可以点燃学生求异创新思维的火花。

参考文献:

第9篇:平面图形的认识范文

内容简析:本节课是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常见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认识,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能识别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2、使学生在围、搭、折等实践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能识别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正方形、长方形纸片一张、小棒10根。教师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地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大家想看吗?在欣赏的时候小朋友可要睁大自己的眼睛,找一找其中有哪些你熟悉的平面图形。(指名小朋友回答)

[设计意图:由平面图形构成的小屋图片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找出自己所熟悉的平面图形学生参与度很高,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认识多边形的求知欲望。]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认识四边形

师:小朋友们真棒,(师出示地砖实物)师:老师带来了几块地砖,请你们观察这几块地砖,它们的面分别是什么图形?(根据学生回答:贴出长方形、正方形。)师:小朋友们,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几条边呢?(学生能一口说出有四条边)师:小朋友拿出长方形纸摸一摸它的边在哪儿?(要引导学生摸出完整的边)再数一数长方形到底有多少条边。(学生交流,老师巡视,注意学生数的方法,加以指导。)师:你们数好了吗?谁愿意数给小朋友们看一看。(请学生上台数一数)你们是不是这样数的?师:长方形有几条边?(指名说一说)你们数的和他一样吗?(汇报交流时,要引导学生摸出完整的边,并强调数边的方法。)师:(出示正方形纸)谁来帮老师指一指它的边在哪儿?共有几条边?师: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几条边?(再指名一名学生数一数)你们数的和他一样吗?小结: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板书:四条边)在数学王国里我们把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都叫做四边形。(板书:四边形)师:长方形是几边形?正方形呢?追问:四边形都有几条边呢?小朋友你们认识四边形了吗?那老师考考你们。

2、试一试

下面哪些图形是四边形?是的在括号内画“√”

( ) ( ) ( ) ( )

师:它们各有几条边?三角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

3、找一找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都是四边形,请你们找一找。(学生交流,指名回答)师:小朋友真棒,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由四条边围成的平面图形是四边形,在数学大家庭中,还有一些图形,我们要先摸一摸它的边,数一数它们的边的条数,你能把它们分类吗?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教者充分依据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的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到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而且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自主学习五边形、六边形

(1)同桌学生拿出信封中(两个五边形和两个六边形)的图形,通过摸一摸,数一数的方法一起把这四个图形分成两类,并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教师出示第二道例题中的四个图形,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这四个图形的纸片随意地贴在黑板上。)(2)师:大家分好了吗?请你说一说你是如何分类?师指着黑板上的四个平面图形说:“同学们,黑板上的图形和你们手中的图形形状一样吗?(一样)现在老师请你把这四个图形分成两类,好吗?”学生分类。(3)分好了两类,师:(指着五边形的两个图形)你为什么把这两个图形分成一类呢?(找3~4名学生回答)现在你能不能给这两个图形起个名字?你是根据它们的什么来起的?(边)再指名学生认识六边形。小结:刚才,我们去了图形王国,认识了三种图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有五条边围起来的图形是五边形;有六条边围起来的图形是六边形。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者充分利用学生学习探索四边形所积累的数学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通过完成“你能把这四个图形分成两类”,在“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的知识基础上不断对五边形和六边形进行知识建构,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

你想和哪些图形交朋友呀?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五边形和六边形吗?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2题。想一想、搭一搭,再来看一看,数一数。师提问:搭一个五边形,至少要用几根小棒?搭一个六边形呢?请小朋友自己动手用小棒搭一搭。(师巡视,并加以指导)指名学生上台展示。2、想想做做第3题。数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边,照样子写在图形上,再填表。教师示范,学生自主练习,并统计图形个数

。3、想想做做第4题。教师示范折纸,学生自主折纸并填写数学书27页第4题。4、想想做做第6题。课件出示,学生观察剪纸的特征。并说说剪去一个三角形后,剩下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指名学生说说)。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紧扣课题,不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深化,而且使学生在练习中思维得以发展,创新素质得到锤炼。]

四、课堂总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交了哪几位新朋友?你能把它们介绍给大家吗?

五、课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