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精选(九篇)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

第1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阿拉伯语 文化 特点 贡献

文化主要是社会上的一种现象,不仅包括生活习惯、风俗,同时还包括社会组织、行为准则等多种内容。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现象或者是一种历史的沉淀物,具有较强的民族性,淋漓尽致的展现着属于自己的民族特色。阿拉伯语文化是目前值得研究的最广泛的课题。

一、阿拉伯语的文化的分析

(1)阿拉伯语文化,也可以称为伊斯兰文化,主要是指阿拉伯各个国家以及各个民族间共同创造出带有伊斯兰精神且以阿拉伯文字撰写的一种文化。显而易见,伊斯兰是阿拉伯文化的主要核心,对阿拉伯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社会风俗等多种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可以说成是伊斯兰教是阿拉伯语文化的孕育之母等。

此外,阿拉伯语文化也是人类文明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同时也是在社会经济、生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集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以及创造发明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体系。

(2)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的思想以及教育体系均是密切相连的,也可以说是阿拉伯文化不仅仅是局限于阿拉伯文化,同时也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全世界穆斯林文化的巨大成就,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另外,阿拉伯文化在我国已有多年历史、具有丰富的内容,同时高度展现出国家以及民族的开放胸怀等。

二、关于阿拉伯文化的形成

(1)阿拉伯文化主要形成于7世纪,并且随着伊斯兰教思想及文化传播,逐渐萌生出阿拉伯文化。另外,7世纪时兴起的伊斯兰教,其是在最短时间内与阿拉伯人进行融合,并给予其神奇的力量,帮助他们逐渐走出阿拉伯半岛,去到一个新的疆域建立属于自己的阿拉伯帝国等。另外,阿拉伯人在想新疆拓展的过程中,由原来的比较落后的游牧民族迅速的成长为整个世纪中高举文明的火炬人物。同时光荣的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除此之外,还涌现出大量的思想家、语言家以及科学家等人才,并为世人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古迹。

(2)阿拉伯国家为了保证国家的繁荣与基础文化巩固,逐步加强对先进文化的管理和摄取,并提出“人最美的装饰品其实就是知识”的人生格言。此外,巴格达、开罗以及西班牙等著名城市均成为著名的阿拉伯文化城市等。而且,在这里国家中很多地方均是文明的象征,继承属于各个城市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发展,综合多个民族综合性的创新精神,保存并广泛的传播着阿拉伯的文化。

三、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1)阿拉伯文化的多民族性。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的集合体,不仅有阿拉伯人外、埃及人,同时还有印度人、西班牙人以及叙利亚人等。民族间通过互相接触和影响,逐渐进行融合与渗透,并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2)阿拉伯文化注意把学习和创新结合起来。世界文化最早发达地区有埃及、叙利亚以及波斯等地,阿拉伯人征服这些地区之后,不仅接受了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并且积极吸收希腊与印度的优秀文化,创造出新的阿拉伯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

四、阿拉伯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贡献

(1)保存并传播了西方古典文化。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长期动乱过程中,很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被毁坏,其中一部分通过拜占庭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学者们认真研究它们,并将这些古代作品翻译成阿拉伯文。曾经在公元9世纪至11世纪期间,阿拉伯掀起一场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翻译运动——“阿拉伯翻译运动”。

(2)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人将古代印度与中国文化的成就积极介绍到西方国家,例如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四项重大发明带到了欧洲;同时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与伊斯兰教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阿拉伯人还将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比如《物理学》、《工具论》等著作,此外,还翻译了柏拉图著作《理想国》等。

另外,阿拉伯人在数学方面也做出许多重要的贡献,并将数学论文带到巴格达等地,不仅包括从0—9等十个数字,还将这些论文翻译成阿拉伯文传播到世界各国。也就是我们使用的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对数学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第2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 阿拉伯语 词汇输出 影响

一、引言

闪含语系是世界上古老的语系中,而阿拉伯语是这一语系中生命力最强、传播范围最广的语言之一。阿语不仅保留了许多古闪语中的语言现象,如派生构词法、格位、双数等,还将它们日益发展并且完善为一个成熟的语言系统。阿语还具有三大突出特点:构词规范、词式富有乐感和词汇丰富。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伊斯兰扩张运动中,阿语与被征服地区的语言发生了广泛的接触与融合。阿语不仅从其他语言中借入了大量的词汇,同时也向其他语言输出了不少词汇,对世界多种语言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阿语词汇向欧洲诸语言的输出

在11 世纪,许多阿文的书籍文献经西班牙和意大利西西里岛传入中欧和西欧,在它们被译成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的翻译过程中,许多阿语词汇被这些欧洲语言借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它们的词汇系统。其中,有约105 个词汇被许多欧洲语言共同吸收,如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希腊语等。( 艾布 拉法伊,1986:127 - 128)这些词汇有的完全沿袭了阿语的读音,有的略有变动。从语义的角度看,可以将这105 个词汇划分为以下9 类:

(1) 与伊斯兰教有关的词汇:伊斯兰、禁地、哈里发、苏菲派、古兰经、宣礼员、穆罕默德、清真寺、穆斯林、穆夫提(法律顾问)、灯塔、先知的迁移;

(2) 与阿拉伯人有关的词汇:王子、贝杜因、东方人、阿拉伯化的;

(3) 与国家机器有关的词汇:海军上将、军火库、海关、权力、大臣;

(4) 与数学有关的词汇:代数学、花剌子密、零;

(5) 与天文学有关的词汇:天方、天顶、天底、角度仪;

(6) 与化学有关的词汇:点金石、曲颈蒸馏器、碱、酒精、炼金术、汞、滑石;

(7) 与动物或动物学有关的词汇:八哥、骆驼、灵猫科、长颈鹿、鹰、羚羊、胭脂虫、麝香、跳鼠;

(8) 与植物或植物学有关的词汇:枸杞子、咖啡、柠檬、檀香、棉花、芝麻粒、干草、芦苇、龙涎香、杏子、苔藓、莪术、燕麦、糖、药蜀葵、番红花等;

(9) 其他类词汇:水罐、精灵、烟草商、糖浆、玻璃、围巾、杯子、水烟筒、扬水车、税率、绿洲、仓库、热风、琵琶等。

以英语为例,阿语词汇输出在数量、类别、方式、途径和时间等几方面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数量可观。英国东方学家瓦勒特泰勒在对《牛津英语大词典》收录的阿语借入词做了大量细致的考证之后,在其专著《英语中的阿拉伯语词汇》中得出结论,认为英语中的阿语外来词约有1000 个,由此又派生出数千个词汇,其中最常用的有260 个左右。第二, 类别丰富。除上述9 类外,输出词汇还涉及大量与东方服饰、地理、旅游、航海、船舶等有关的词汇。第三,完全音译与同化改造两种方式并用,即借词的发音和拼写形式,或者与原型非常接近,保留了明显的阿语特征,或者按其自身的语音系统对原型进行了改造,使其英语化。第四,阿语输出主要以拉丁语和法语作为媒介。第五,从时间上看,古英语时期(从古代- 1150 年)借入较少,中古英语时期(1150 -1500 年)其次。公元16 世纪末以后,伴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和贸易输出,英阿商人频繁接触,阿语词汇借用比率迅速增长,到伊丽莎白一世时代(1558 - 1603)达到了顶峰。

三、阿语对亚洲、非洲诸语言词汇的影响

1.亚、非众多语言中阿语词汇的广泛借入

在亚洲的土耳其语、波斯语、库尔德语、阿富汗语、克什米尔语、普什图语、乌尔都语、印地语、泰米尔语、印尼语、马来语、爪哇语、维吾尔语、库梅克语,还有非洲的斯瓦希里语、豪萨语、奴巴语、咯奴里语、普拉尔语等30 多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阿语借词,其中借用阿语词汇最多的语言是波斯语和土耳其语,在这两种语言的词典里有成千上万个阿语词汇。(艾布拉法伊,1986:125)以非洲的斯瓦希里语为例,由于历史原因,斯瓦希里语在发展过程中深受阿语影响,从阿语中借入了许多词汇,如“斯瓦希里语”sawahiliyy 这个词本身,就是由阿语表示“ 海岸的”[sawa hil] 一词借入。其他的借入词还有:baridi(冷的)、fitina ( 骚乱)等。因为伊斯兰教经典著作《古兰经》是用阿拉伯语写成的,因此阿语成为全世界穆斯林的宗教语言。随着伊斯兰教在世界各地传播,阿语对各伊斯兰教国家的语言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印尼语、马来语、波斯语等语言。印尼语中有大量源于阿语的词汇,它们不仅与相应的阿语词意义相同,发音也基本一致。例如许多与宗教有关的词汇:akhirat( 末世,来世)、fiil( 品行)、fitrat( 本性)等。还有一些普通词汇, 如: daur( 作用)、kahar( 残暴,权力)、kamus(字典)、kulub( 心脏)等。

2. 阿语对汉语词汇和姓氏的影响

阿语对汉语的影响也同样历史渊远,在阿汉两民族的接融过程中,双方的语言也互相融合。从阿语对汉语的影响来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汉语中有相当数量的阿语借词,有科学技术方面的,也有宗教和其他方面的,如 “ 祖母绿”[zumrred]、“ 蒜”[sum]、“ 古兰经”[kuran]、 “穆斯林”[muslim] 等;另一方面表现在汉语的姓氏上,汉语里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姓,与阿语词汇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纳” 源自阿拉伯男人名“纳赛尔”[naisuir]“ 穆” 源自“穆罕默德”[muhanmod]一词。除汉语外,阿语对我国以回族、维吾尔族为代表的10 个主要伊斯兰少数民族的语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语言有的用阿语字母书写文字,如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和乌兹别克语等,有的则引进了大量的阿语词汇,如回族语。在借入过程中,一些词汇完全从阿语照搬过来,如“色兰” 意为“ 祝你平安”,源自阿语“平安”[salam];“冒提”意为“死亡”,源自阿语“死亡”[mawt]。还有一些词汇在语音、词义或语法结构上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哈里发” 一词_原义为“穆罕默德的继承人”,但在回语中却指称清真寺的学员或辅导员,转义为伊斯兰教事业的继承人或阿訇的接班人。词汇在借入时,词义发生了转移。

四、结语

以上本文从语言输出方面考察了阿语对世界其他语言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阿语词汇的输出现象及其特点,目的是要了解阿拉伯文化同世界诸文化的关系,从一个侧面说明阿拉伯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所做出的贡献。与英语相比,阿语对世界其他语言的影响已经十分有限。但是,中东地区局势历来复杂多变,一些与国际时事政治密切相关的阿语词汇借助媒体的传播迅速渗透到包括英语在内的世界各语言中,从而对这些语言造成更深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开古. 阿拉伯语发展史[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106 -133.

第3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悬诗》 语言特点 天然性 名词为主 积极修辞

阿拉伯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诗歌像一面镜子,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人的历史、现实与价值观,因而被称为“阿拉伯人的史册”。贾希利叶时期的诗歌更是阿拉伯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悬诗》①代表了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文学的最高成就,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人的生活风貌,是阿拉伯古典诗歌的典范,对阿拉伯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阿拉伯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古今中外,关于《悬诗》研究的各种典籍可谓汗牛充栋。古代评论家研究《悬诗》的重点主要是释义,很少把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之所以选择语言为切入点分析《悬诗》,是因为要真正全面、深入地把握《悬诗》,并透过它了解贾希利叶时期,就不能不分析它的语言。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所说“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的”,“它是打开人们心灵深处奥秘的钥匙。它是人们表达思想的至高无上的工具,是维系民族的纽带,是历史的宝库。”②“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这一点现在是十分清楚了。”③

本文概括了《悬诗》的三个语言特点:语言的天然性、以名词为主和积极修辞的完美运用。

一、语言的天然性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首先是它所使用的语言自身的特点,《悬诗》的语言特点首先是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语的语言特点。

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人在阿拉伯半岛上过着游牧生活,他们是驼背上的民族。当时阿拉伯人的生活环境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他们的语言在这种环境中也是不经任何修辞的,是天然的、粗犷的、豪放的。《悬诗》中的语言就像从山泉中汩汩而出的泉水,像最原始的声音从山谷里传来的回声。这种单纯天然的语言成了后来几个世纪阿拉伯人进行文学创作的基础。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阿拉伯语也不例外。从贾希利叶时期到现在,阿拉伯语历经各个时代悄然发生着变化。从语言的功能发展上说,阿拉伯语从古代阿拉伯语变成了现代阿拉伯语。古代的阿拉伯语在阿拉伯半岛上生根之后,经过《古兰经》和《圣训》的发展,到了现代。从语言的发展体系上说,《悬诗》中一些词汇的义项现在已经不再使用,甚至销声匿迹了。比如“”这个词,在贾希利叶时期指“值得保护的事物”,到了今天,它的意思变成了“真理”。再比如“”这个词,在《悬诗》中是“坚硬”的意思,而不是现代阿拉伯中的“真实、诚实”义。

《悬诗》的语言,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与当时游牧社会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天然性。《悬诗》的语言特点被烙上了鲜明的贾希利叶时期语言特点的印记。以拉比德()的诗句为例:

(夜晚,乌云遮住了星光。)

1.从语法上看,宾语置于主语之前,不是常规的语法顺序。如果不加分析,很容易把它的主语误以为宾语,从而误解这句话的意思。

2.(它的乌云)这个词中(它)可以归到(夜晚),也可以归到(星光),在诗中主要起着韵脚的作用。

3.从词义上说,这个词在阿拉伯语里的使用是很广泛的。从伊斯兰教传播以来,它的意思就是“判教、质疑主的存在”,而很少使用它的原意:“遮蔽、掩盖”。

如果按照现代阿拉伯语的正常语序来调整这句话就是:

或是:

但这样读起来就没有韵律的美感,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贾希利叶时期语言的天然性。这种语言和阿拉伯人天然的个性、游牧生活息息相关,这种语言给人的感觉是自然的、粗犷的。

诗的语言是日常语词诗意的组合,既然是组合,就有结构和规范问题。周宪认为,“诗的语言规则是为了创造某种想象性的文学语境。倘若我们采用更加辩证的观点的话,可以表述成日常语言的诗意用法构成了文学语境,反之,是文学的语境使日常语言脱离了通常的规范而显露出某种诗意。”④《悬诗》中的语言正是这样。

二、以名词为主

在《悬诗》中,语言遵循着以名词为主的规则,除了祖海尔的悬诗语言以动词居多之外,其他六位悬诗诗人在语言上都采用了以名词为主的规则,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阿拉伯语是一种名词丰富的语言,名词远多于动词,在《古兰经》的开篇中,动词只有4个,而名词却多达20个。

(二)《悬诗》中反映出的以名词为主的规则是贾希利叶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当时人们智力发展的反映,也是当时人们文化程度的反映。多首诗的诗句内容虽然不同,但是诗的结构却大致相同。《悬诗》的主要结构首先是在废墟怀念故人,然后描写自己和女人的情爱经历,之后是旅行,描写自己的马或者骆驼,写一些格言或者记述一些战役。在《悬诗》中的这种以名词为主的语言规则反映了贾希利叶时期人们的语言特征。

(三)祖海尔在诗歌中为了举出例子,说明哲理,很多理智的劝说,不是靠名词,而要靠动词表达,但这种动词占主导的语言表达方式在《悬诗》中是很少见的。

三、积极修辞的完美运用

贾希利叶时期的语言一直是阿拉伯语修辞的典范,因为它远离了外来语的影响。⑤《悬诗》语言的又一个特点是大量使用修辞。

修辞通常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消极修辞使语义表达更清晰,这种修辞大体上是抽象的、概念的。积极修辞使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是具体的、感性的。⑥修辞的价值高低全凭意境而定。只要能够体现生活的真理,反映生活的趋向,哪怕是现实世界所不曾经见的现象也可以出现。⑦《悬诗》中的积极修辞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在所有的积极修辞手法中,以比喻()为例。没有哪一种文学语言可以离开比喻而存在。

贾希利叶时期的诗歌语言在比喻上显示出了这一时期诗人的敏感。诗人对周围的世界有着敏锐的感知,诗人写诗更像是一个雕塑家在雕琢塑像。⑧《悬诗》在修辞和艺术表达上成就最为辉煌。新奇的比喻,把女人、骏马、骆驼、大自然描绘得生动具体而完美,追求形象的完美是《悬诗》的重要美学特征。

在乌姆鲁勒·盖斯()和塔拉法()的《悬诗》中,比喻占了很重的分量,是七首《悬诗》中最多的。

在乌姆鲁勒·盖斯的《悬诗》中,常常有超出人们想象常规的比喻。如:

喂,朋友!你可看见那乌云上方似王冠,又像云中伸出了两手,那是电光闪闪⑨

双手的动作快也不可能和闪电的速度相比,这就是一种出乎人们意料的比喻。

在乌姆鲁勒·盖斯的诗中,用数十行诗句描写姑娘的容貌和体态,从羚羊般的脖颈,到发出清潭珍珠般闪光的肌肤,从明镜般的胸脯,到含情脉脉的明眸,都不厌其详地一一赞美。作者把姑娘的绰约丰姿比作隐修者手中的明灯,在暗夜里发出照人的光彩。诗人对美色的描写,既充满奇思异想,又合情合理。这种比喻是一种细腻敏锐的感觉得来的结果,是一种对美好事情的感知,读者通过解读的语言可以产生新的审美体验。美妙的比喻,成为同代和后代诗人效仿的典范。

塔拉法在《悬诗》中使用比喻的数量也很多,但喻体主要局限于骆驼,因而没有像乌姆鲁勒·盖斯那样引起很多古代阿拉伯修辞学家的注意。其他五位诗人对比喻的运用无论在数量上还在质量上都不能和前面的两位诗人相提并论。

《悬诗》的语言除了具有天然性、以名词为主和广泛运用积极修辞的特点之外,疑问、设问、惊叹等多种句式也大量运用。其整体语言特色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注 释:

①本文中所指的《悬诗》为《悬诗》(七首)。

②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11、148页。

③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39页。

④周宪,《超越文学》,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4页。

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⑦乌姆鲁勒·盖斯的《悬诗》译文采用仲跻昆译本。

⑧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参考文献:

[1]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3]周烈.阿拉伯语语言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仲跻昆.阿拉伯古代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第4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阿拉伯文化;传播影响

阿拉伯文明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和最有生命力的文明之一,阿拉伯世界不仅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有着辽阔的版图,这其中就孕育了举世闻名的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1]。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阿拉伯世界不仅创造出了自身独特的文字和发音,同时在宗教、艺术、科技等众多领域都获得了令人尊敬的成就。文化的有效传播是文化继承和弘扬的主要途径,不同的文化背景需要针对该文化的特点制订不同的传播策略,采用不同的传播手段。

一、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比较独特和有代表性的,阿拉伯世界所尊崇的伊斯兰教对于其他民族而言往往带有一层神秘的色彩,阿拉伯国家所使用的主要通行语言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字又成为其文化传播过程的一大障碍。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些阿拉伯文化中独有的特点。

(一)强烈的宗教色彩

宗教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组成部分。阿拉伯民族通常信奉以《古兰经》为根本经典的伊斯兰教,因此伊斯兰教也为阿拉伯语的发展染上了浓重的伊斯兰文化气息[2]。强烈的宗教色彩成为了阿拉伯文化吸引人的独特魅力之一,阿拉伯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到宗教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一方面要考虑传播对象对伊斯兰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避免让宗教成为文化传播的禁锢;另一方面文化传播同时也是文化融合的过程,要充分考虑以伊斯兰文化为大背景阿拉伯文化与其他文化,尤其是同样带有宗教色彩的其他古老文明间的融合,这一过程中,那些被各文明所认同的普世价值将起到”桥梁”的作用,这是文化传播过程中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二)注重书法艺术的文字

阿拉伯文字是阿拉伯文化中另一个有代表性的特点。首先阿拉伯文字是从右向左书写,阅读的方式也是自右向左,与当代社会的其他主流文明从左向右的文字书写习惯相反。其次由于宗教的限制,穆斯林文化中禁止以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表现人和动物,只能在建筑装饰中使用阿拉伯文字、植物或花纹图案[3],因此阿拉伯文明将他们的文字不仅仅看作是一种信息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最终阿拉伯文字上升到了与汉民族传统书法艺术一样的美学高度。

(三)音素丰富的阿拉伯语发音

阿拉伯语被公认是最为难学的语言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阿拉伯语发音的复杂。阿拉伯语本身有28个字母,每个字母有13个音素,因此阿拉伯语发音总共由364个因素构成。同时,阿拉伯语的发音也是几乎利用上了人体的全部发音部位,这使得阿拉伯语发音的变化丰富,诵读起来极具感染力,因而使得一方面阿拉伯语的发音很难掌握,另一方面阿拉伯语又被评价为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与我们常用的汉语发音方式相比,阿拉伯语在声调、音高、音强等多方面都有所区别[4],作为文化传播重要载体的声音,应该有更加准确、有亲和力的形式展现在其他文化面前。

二、新媒体环境与阿拉伯文化传播的关系

新媒体环境依托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可以称为网络新媒体或媒体创意。新媒体的概念本身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更新着。在新媒体环境中,阿拉伯文化的传播与传统媒体环境中的传播过程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总结起来可以有如下几方面表现:

(一)泛媒体化的传播平台

新媒体环境的基本特征就是一切信息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和表现,数字媒体是新媒体展现的基本形式,这其中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同时也是包括了这些媒体间的组织、链接、整合、交互关系的集合。在新媒体环境中,各种媒体可以整合在一起显示,人们只要学习如何控制各种媒体展现的过程即可。比较典型的泛媒体化传播平台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电子书,以iPad、Kindle这类大屏幕,且支持多点触摸技术的电子书阅读器为例,文字、声音、视频、超级链接以及互动式操作结合到一起,使得阅读者对信息的获取感受远远超出传统的单一媒体。对于阿拉伯文化而言,电子书中不仅可以显示包括阿拉伯文字在内的多种语言文字,还可以随时听到声音和观看视频,同时多种新型媒体整合到同一个媒体环境下,也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快速和有效。

(二)注重传播过程的交互性

交互性是新媒体环境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又一个主要特征,尤其是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融入,使得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不再是传统的单向传递,而是在整个网络环境下互相交融,协同发展。阿拉伯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再加上语言的壁垒使得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与其他文明间交流较少,而网络技术的出现则打破了地理位置的束缚。互联网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交互性的存在,尤其是Web2.0技术被广泛接受的今天,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中的文化传播主体由具有绝对主导权和话语权的传统媒体,向更加开放、互动、平等,人人都可以有自己话语权的新媒体方向转变。例如近些年非常火热的微博,在出现的几年时间里就以爆炸式的增长成为了人们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阿拉伯文化同样可以利用微博特有的快捷、灵活、片段化的特点。利用微博这种崭新的媒体要时刻注意对传播舆论的引导,收集和反馈网友们给出的评论,以使微博平台能够健康的运转起来[5]。

(三)虚拟技术带来强烈的融入感

虚拟技术的出现为新媒体环境带来了另一种文化展示的平台,这其中包括完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两大主流方向。完全虚拟现实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模拟出真实存在或完全想象中的场景,并显示在数字化的显示设备中。阿拉伯世界中有很多优秀的建筑和艺术品,在现实世界中能够有幸亲自欣赏到实物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传统媒体使用的图文形式又难以带给人们强烈的感官冲击。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中搭建一个与真实建筑一样的虚拟化建筑,浏览者可以坐在自己的电脑前通过简单的按键来控制视角的变化,像真正的参观者一样浏览虚拟建筑中的每一处细节。增强现实技术是在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上,通过将虚拟画面与真实画面进行叠加,而实现的一种具有更加强烈带入感的虚拟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在重现历史遗迹、故事板讲解、旅游信息增强等领域都有其独到之处。例如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开发阿拉伯《一千零一夜》故事书,既可以提供给阅读者纸质的书籍,同时配合拍摄和数字显示设备,还可以让阅读者在显示设备中观看到虚拟的动画效果[6]。无论是虚拟现实,还是增强现实,技术使用的目的都是通过增强信息的方式来提升传播过程中观众的融入感,避免出现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造成的信息传递困难的情况。

三、结语

阿拉伯文化由于自身独特的宗教背景和语言表达形式,使其难以轻松地被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接受,但是也正是由于其文化自身充满的神秘色彩,吸引着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新媒体环境提供给了阿拉伯文化对外传播的良好途径,同时也更加利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对阿拉伯文化自身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新媒体环境在与阿拉伯文化的结合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不要为了刻意的展现技术,而忽略或影响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新媒体永远是一种辅助传播的手段,尽管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文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楠. 浅谈中国|阿拉伯文化旅游与经贸发展[M].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28(08): 190|194.

[2]魏启荣. 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维度浅谈阿拉伯语教学[J]. 中国穆斯林, 2013, (03): 33|35.

[3]焦燕. 阿拉伯语书法美学研究[J]. 北方文学, 2012,(07): 93.

[4]王义翔. 探析阿拉伯语与汉语间的区别[J]. 商Business. 2013,(03): 234.

第5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悬诗》 比喻 文化特色

《悬诗》是贾希利叶时期七篇(亦说十篇)著名长诗的总称,因其精确的表达、生动的语言、真实的叙述而被视为阿拉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悬诗》的原意为“被悬挂着的”,关于它的由来说法不一,通常的说法是:在贾希利叶时期,各个部落的著名诗人会在一年一度的欧卡兹集市上进行赛诗大会,人们把公认最好的作品用金水写在细亚麻布上,然后悬挂在克尔白神庙上,故称之为《悬诗》。在这些诗歌的创作中,诗人们善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而起到说明事理、刻画形象、表达情感以及引发联想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悬诗》中出现的部分比喻进行分析,来窥视比喻所蕴含的民族特色,从而揭示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一.从《悬诗》中的比喻探贾希利叶时期的自然环境

“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对社会文化的形成以及社会生活运作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同时也对人类文化特别是修辞交际文化的形成设定了一个客观制约框架。这在语言特别是修辞手段、修辞方法的形成中有突出反映。自然界的许多事物会被引进到人们的语言及话语中,作为形象再现或认知的媒介。”②我们将通过《悬诗》中的比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究贾希利叶时期的自然环境。

1.动物

动物与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上,是世界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每个民族的生存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代阿拉伯人分为游牧人和定居人,主要以游牧人为主。他们放牧或饲养牲畜,在野外他们也会碰到一些动物。“可以说动物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动物最能引发他们的联想。因而在他们的诗歌中用动物来做比喻可以更好地表达他们的感情。”③

在乌姆鲁勒・盖斯的诗中,当他在描述自己恋人的美貌时写道:

她推开我,却露出俏丽的瓜子脸, 还有那一双羚羊般妩媚的眼。玉颈抬起不戴项饰, 似羚羊的脖颈,不长也不短。④

塔拉法在描述自己的母驼时,也有类似的描述:

那两只眼睛忽闪忽闪,看起来,

像惊恐的母羚羊的眼一样漂亮。

羚羊是阿拉伯人常见的一种动物,它体型轻巧、动作敏捷、活泼可爱、奔跑速度快,且叫声悦耳动听。此外,羚羊的身体曲线优美,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起来楚楚动人,因此阿拉伯人常用羚羊来比喻自己心爱的人。

乌姆鲁勒・盖斯在描写他的骏马时,有这样的描述:

腰似羚羊腰,腿如鸵鸟腿,

跑起来狼一般轻捷,狐狸般矫健。

在一段中我们除了可以看出,作者除了用“羚羊”和“鸵鸟”来比喻自己骏马外表的俊美外,还用“狼”和“狐狸”的奔跑来形容骏马奔跑时的速度之快。

鸵鸟是世界上存活的最大的鸟类,它的身高比其他的鸟类要高出很多,同时它的腿却显得十分修长。作者在这里是用鸵鸟修长的双腿来说明自己的骏马同样拥有修长的双腿。

狼是一种食肉性动物靠捕猎为生,常采用穷追方式捕获猎物,因而极善奔跑。再加上它有强大的背部和腿部,从而使得它能有效地舒展奔跑。作者用狼来比喻骏马奔跑不仅说明马跑得快,而且说明马奔跑时那种轻盈敏捷的状态。

狐狸行动十分敏捷,奔跑起来强健有力,靠捕食老鼠、野兔、小鸟等动物为生。作者将奔驰的骏马比喻成狐狸奔跑就是为了突出骏马奔跑时那种矫健的姿态。

同样是用鸵鸟作为喻体,安塔拉的诗中是这样描述的:

它日夜兼程,健步如飞,

行走快得如同鸵鸟一样。

鸵鸟的双腿不仅外表修长,同时有力,善于奔跑且速度极快。诗人在描述自己的坐骑骆驼时,将骆驼比喻成飞奔的鸵鸟,从而突显出自己的骆驼奔跑的速度之快。

祖海尔在对祖卜延部落及其盟族提出忠告和警告时,写道:

一旦你们挑起战端,就是严重的作孽,

那是起凶恶的狮子,把战火燃起。

在阿拉伯人心中狮子是百兽之王,是强壮、勇猛、力量、无敌的象征,他们常用狮子来比喻帝王、英雄和有声望、有地位的人。除此之外,狮子在捕猎的时候也露出凶恶残忍的一面。因此祖海尔在诗中正是抓住了狮子的这一点将战争比喻成狮子,将百姓想象成是狮子的猎物,旨在突出战争像狮子捕食那样凶猛残忍,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从诗文中推断出当时有羚羊、鸵鸟、狼、狐狸以及狮子这些动物。

2.植物

阿拉伯人居住于沙漠地区,烈日如焚,雨水稀少,空气干燥,除了适合干燥气候生长的稀疏绿草和零星的树木外,不能更多的生长别的植物。但是在阿拉伯半岛的茫茫沙漠深处也不乏片片绿洲。“在黄土飞扬的沙漠能看到一丝除黄色以外的事物是何等的兴奋。因此阿拉伯人常用植物来做比喻,用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⑤

乌姆鲁勒・盖斯在与旅伴驻足于情人旧居遗址前,回忆往日恋情时吟诵道:

仿佛又回到了她们临行那一天,

胶树下,我像啃苦瓜,其苦不堪言。

苦瓜外形呈椭圆状,表皮为绿色。原产于热带地区,喜爱充足的阳光,因其味道苦而得名。诗人在这里将自己与爱人离别时的情感比喻成“吃苦瓜”的感受,明显是用味觉上的“苦”来彰显内心的痛苦。

安塔拉在向情人表白自己是个多么卓尔超群值得爱的青年时说道:

谁若欺负我,我也不会将他轻饶,

让他尝尽苦头,那似苦瓜的味道。

在这里,诗人用苦瓜作比则是为了表达想让敌人尝尝苦头的意思,起到威慑敌人的作用。

同样是乌姆鲁勒・盖斯在描写情人时的诗句:

纤腰柔软如缰绳,

小腿光洁似树干。

从这个描述可以得知,阿拉伯人喜欢用树枝这样枝干细长、柔软、有韧性的植物来比喻体态苗条的女子。

阿慕鲁在诗的开头对酒的描述中写道:

把温热的水略掺进殷红的甘醇,

那酒色便恰似鲜花怒放。

鲜花因其颜色鲜艳亮丽,气味清晰芬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作者在这里将“酒色”比喻成为“鲜花”,试图用鲜花颜色的艳美,气味的芬芳来说明杯中的美酒不仅颜色好看,而且气味诱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的阿拉伯半岛不仅仅只有黄沙,还有青绿的苦瓜、纤细的树木以及艳丽的鲜花。

3.自然现象

人们生活在自然界中,宇宙间的万物都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们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的想象既深刻又无穷。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会用自身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作为喻体,来形象地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

乌姆鲁勒・盖斯在诗中描写骏马奔驰时写道:

马儿奔跑,轻捷而又矫健,

好似山洪冲下的巨石,飞腾向前。

阿拉伯半岛地势西高东低,半岛上除了沙漠之外,还有山谷。每当降雨过后,谷中便充满山洪。诗人在这里将骏马奔驰的气势比喻成为从山上喷涌下来的洪水来表示马奔跑时速度之快。

乌姆鲁勒・盖斯在描写夜晚的景色时,有这么一句:

昴宿星座像珠宝玉带,

闪闪烁烁,挂在天边。

“发现石油之前的许多阿拉伯地区,除了放牧、经商和少数务农者之外,靠海而居的许多阿拉伯人以采珍珠为生,大海中的珍珠曾经是他们重要的生活来源,因此这些阿拉伯人对于珍珠熟悉而又亲近。”⑥诗人用珠宝作为喻体来形容天上星星明亮,晶莹的特点。

乌姆鲁勒・盖斯在描写孤寂、惆怅、忧伤难忍的沙漠长夜时,用到了这样的比喻:

夜幕下垂,好似大海掀起波澜,

愁绪万千,齐涌心头将我煎熬。

阿拉伯半岛不仅仅由沙漠构成,同样也被红海和地中海环绕着。夜深人静时作者也难免触景生情,思念起自己的情人来,在他眼中,漫漫长夜如同海浪掀起帷幕,可自己的思念之情正如同那海浪一般,层层涌向自己的心间。诗人孤寂的心情跃然纸上。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当时阿拉伯半岛那奔流的洪水、璀璨的星空以及翻滚的海浪。

二.从《悬诗》中的比喻探贾希利叶时期的审美意识

审美是指“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⑦那么,审美意识就应该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的能力反映。

“审美意识有地域性、民族性、也有阶级性,因而不同的审美意识也会激发不同的联想,从而使各民族语言的辞格形成自己的特色。”⑧阿拉伯民族由于生活在阿拉伯半岛,他们对于美的评价往往都来自于周围常见的事物。

乌姆鲁勒・盖斯在对他的情人的外貌描写时,用了这样的描述:

肌肤白皙,腰身纤细,

光洁的胸口像明镜一般。

白里透黄,像一颗完整的鸵鸟蛋,

吸取的营养是难得的甘泉。

她推开我,却露出俏丽的瓜子脸,

还有那一双羚羊般妩媚的眼。

玉颈抬起不戴项饰,

似羚羊的脖颈,不长也不短。

乌黑的秀发,长长地披在肩,

缕缕青丝似椰枣吐穗一串串。

纤腰柔软如缰绳,

小腿光洁似嫩树干。

纤纤十指,又柔又软,

好似嫩枝,又如青蚕。

夜晚,她的容光可以划破黑暗,

好似修士举起明灯一盏。

在一大段的描述中,诗人将爱人的胸口比喻成光滑的明镜和圆润的鸟蛋;将爱人的双眸比喻成羚羊明亮的眼睛;将爱人脖子比喻成羚羊的细长的脖颈;将爱人头发比喻成乌黑的椰枣穗;将爱人的双腿比喻成光洁的嫩树干;将爱人的腰身比喻成柔软的缰绳;将爱人纤细的手指比喻成细嫩的树枝和柔软的青蚕;将夜晚下女子的容貌比喻成明灯。

诗人安塔拉在刻画他的爱人阿卜莱时写道:

从她口中透过门齿沁向你的气息,

好像发自一个香料商浓郁的麝香。

又好像出自一片尚未放牧的草场,

春雨过后,万紫千红,馥郁芬芳。

麝香是一种高级香料,它不仅芳香宜人,而且香味持久。作者也许就是抓住了麝香的这个特点,才用麝香作比。这一方面是说明香气的芬芳,另一方面就是突出香气的持久。随后作者又补充到,说她口中的气息像“草场”,此处作者试图说明口中的香气如雨后的草地,清新的味道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因此,从以上喻体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出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人的审美意识。

三.从《悬诗》中的比喻探贾希利叶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念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跟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因此,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写照。阿拉伯人过着部落的游牧生活,在沙漠恶劣的自然环境,物资匮乏和不安定的生活方式下,造就了他们好客、坦然面对死亡、渴望和平的价值取向。

莱比德在诗中说到:

一旦有荒年,孤客穷人投靠上门,

他们慷慨好客,对待来者犹如春天。

阿拉伯半岛的沙漠环境限制了阿拉伯人的思想与性情。“因为地方贫瘠,生活困难,于是仁义者之备食济贫,或者燃炬招客的行为,变成了高尚仁慈的美德。”⑨ 有此可见,热情好客是当时的一种风尚,并视为美德。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对待死亡的态度可以从一点程度上反应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我们可以从塔拉法的诗中看出这一问题,他说:

到头来都同样是黄土盖身---

几块石板与阳世隔绝。

作者将死亡比喻成为仅仅只是黄土盖身而已,由此可见,当时的阿拉伯人对待死亡的那种坦然、无畏的态度。

祖海尔在对祖卜延部落及其盟族提出忠告和警告中有句说道:

一旦你们挑起战端,就是严重的作孽,

那是起凶恶的狮子,把战火燃起。

战磨转动,将你们碾成齑粉,

兵连祸结,如多产的母驼连生灾难的子息。

祖海尔将战争比喻成为狮子和石磨,旨在说明战争的残酷性,表达战争将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起到呼吁停止争斗、号召人们和平共处的作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贾希利叶时期的阿拉伯人对和平的渴望。

由此,我们从诗人的诗句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阿拉伯人具有好客、坦然面对死亡以及渴望和平的社会价值观念。

四.总结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镜子。“比喻作为修辞中的一种形式是文化的具体体现,阿拉伯人所运用的比喻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所编织组合而成的语言模式。比喻中自然散发、流露着这种文化的特征。”⑩我们从《悬诗》中的比喻可以看到当时阿拉伯半岛的自然环境,包括其中的动物、植物以及自然现象;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比喻中看出他们的审美意识;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们热情好客的民风,坦然面对死亡的态度,以及渴望和平的愿望。

参考文献

1.阿拉伯语修辞编写组,《阿拉伯语修辞》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2.陈汝东,《认知修辞学》,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3.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5.仲跻昆译,《阿拉伯古代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6.仲跻昆,《阿拉伯文学通史》,江苏,译林出版社,2010年。

7.周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

8.罗林,阿拉伯语比喻的文化阐释,《语文学刊》,2007年第8期。

注 释

①阿拉伯语修辞编写组,《阿拉伯语修辞》,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142页。

②陈汝东,《认知修辞学》,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③周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第73页。

④仲跻昆译,《阿拉伯古代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以下译文均出自此书。

⑤周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第78页。

⑥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414页。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214页。

⑧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439页。

⑨纳忠译,《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一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9页。

第6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 阿拉伯语教学;教与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094-1

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完成教学工作的保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均是沿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授课模式,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即是所谓的教师中心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是教育实施过程的绝对权威,授课内容和学习方式都是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方式进行,一般不要求或不提倡学生超越教师的授课范围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或自行学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束缚和压制;对于教师而言,这种教学方法由于缺乏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将本应是双向的教学活动便为“单向式”,将本应充满互动的课堂变为教师的权威。

阿拉伯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由于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环境,教学情境,沟通方式的要求,决定了对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定位以及老师与学生互动关系的构建都远高与其他学科。在我国,阿拉伯语教学最早发源于早期的经堂教育。经堂教育是中国穆斯林以清真寺为依托,以培养穆斯林知识分子、传播伊斯兰知识为己任的一种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在我国阿拉伯语教学史上,经堂教育有着光辉的过去,对培养阿拉伯语人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伟大贡献。同时,在教学模式上它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就课堂教学而言,主流经堂教育仍然奉行传统教学方法,强调记忆对学习的主导作用,忽视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教师对课程整体和课时教学缺乏周密的计划与严格设计;而在教学过程中,则严重缺乏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课后又缺乏对教学效果的及时检查和积极评价。

在我国高校中,阿拉伯语教学较其他外语教学起步较晚,阿拉伯语教师队伍中很多老师也均接受过经堂教育,使得高校中的阿拉伯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多少都受到经堂教育的影响,如强调背诵而忽视对语言环境的营造、重视语法和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学生对于语言的灵活应用、注重课本知识而忽视对语言文化内涵的拓展学习等。这种教学模式没有对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将教与学的关系本末倒置,并在连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弊端。那么,在阿拉伯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呢?现提出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做好正式授课前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在正式为学生教授阿拉伯语之前,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向学生介绍这门语言的悠久历史和在世界语言中的重要地位,介绍语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优美的发音,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二是通过学生自我介绍摸清学生的性格,以及对该门语言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状况,针对不同的性格和对语言掌握的程度不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授课时针对不同学生有所侧重,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参与意识与创新精神。良好的语言环境对语言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但由于不同地区校际间各个方面的差距,使得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存在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为学生提供服务,安排一些以学生为主角的课堂教学,如阿拉伯语诗歌朗诵比赛、阿拉伯语情景剧主题班会等活动,把课堂交给学生去设计和创新,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得当的评价,这样既丰富了外语学习氛围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意识。

3.提高专业水平,不断完善自我。作为教师,我们经常说:“要倒出一桶水,你必须要拥有三桶水”,意思就是说一名合格的教师,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上的知识,一位知识渊博的教师才可能使课堂生动丰满。因此,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更是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博览群书,丰富阅历,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养,如在讲到以旅游为主题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在阿拉伯国家的求学或工作经历,选取曾居住过的城市并配以图片,与学生分享当地的风度人情和奇闻异事。如此带着文化背景的讲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教与学的关系并不只是简单的教加学的关系,而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尤其在阿拉伯语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环境、语言氛围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沟通的特殊要求,使得外语教学研究者更加重视对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的探讨,以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双月.外语教与学关系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6).

[2]耿立军.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3]李荣江,张广亮.对教与学关系的在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0).

[4]敏敬.经堂教育的历史贡献、存在问题及改革意见[A].见丁士仁.伊斯兰文化[A].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

第7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遥远的传说

据说“非洲”这个名称来源于一个柏柏尔部落

柏柏尔人的历史太悠久了,他们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太丰富了。至少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他们就居住在北非。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北非的历史;没有他们,甚至欧洲的历史也会失色不少,因为他们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与欧洲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利比亚、毛里塔尼亚这些如今的地名,就来自柏柏尔人的古代部落(“勒布人”,Lebous)或建立的古代国家的名称,甚至“非洲”这个名称,据说也来自一个叫“阿非利克”(Afarik)的柏柏尔人部落,是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的著作率先用这个名称称呼地中海以南的这个地区的,公元15世纪后,它成了整个这个大陆的名称。

柏柏尔人起源于何时何地?历史学家众说不一。法国早期殖民者大都认为,北非的土著居民分属两支不同的民族:占多数的阿拉伯人和占少数的柏柏尔人。这种划分是以两个民族所讲的语言为基础的。中世纪西方史籍把阿拉伯人或西班牙等地的穆斯林统称萨拉森人(Saracens),其实亦指柏柏尔人,因为他们始终讲柏柏尔语,而不是阿拉伯语。而“柏柏尔人”这个称呼是公元7世纪进入北非的阿拉伯人最先使用的,他们把这些居民称做“野蛮人”(Barbaros),后演化为柏柏尔人(Berbers)。

据史料和北非史学家的观点:目前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人口几乎全都是柏柏尔人构成的,但人们笼统地称他们为“阿拉伯人”。实际上柏柏尔地区还包括利比亚和毛里塔尼亚等国,覆盖了从埃及到大西洋在内的整个“白非洲地区”。虽然柏柏尔地区如此广阔,但柏柏尔人之间的共同本质超越了地区差异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具有深刻的同一性。

从腓尼基人说起,在强者身边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尽管早在公元前10世纪后,柏柏尔人就在北非建立过好几个古代王朝,但他们在历史上真正彰显,却是与大名鼎鼎的腓尼基人联系在一起的。腓尼基是亚洲西南部的一个古代海边国家,由地中海东部沿岸的城邦组成,位于今叙利亚和黎巴嫩境内。直到公元前1250年,腓尼基人在地中海地区一直以航海家和商人而闻名。公元前1200年左右,腓尼基人常遭“海上民族”入侵,这些“海上民族”很可能就是柏柏尔人。公元前9世纪,腓尼基人势力向北非地区拓展,在当地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其中最著名也最强大的就是在今突尼斯湾沿岸建立的殖民地城邦――迦太基,公元前6世纪之后,迦太基成为地中海上一个政权中心。而当时的柏柏尔人作为土著部族,仍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迦太基时期,柏柏尔人与罗马发生了大规模的联系。

罗马化时期 兴也柏柏尔 衰也柏柏尔

在古罗马历史上,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中期的一百年间,古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三次布匿战争占有重要地位。最终获胜的罗马军队占领了迦太基,相继在北非地区设立若干行省进行统治。柏柏尔人在迦太基政权与罗马角逐中纵横捭阖、转换腾挪,表现了高超的外交艺术,获得了民族的生存。柏柏尔人联合罗马人沉重打击了迦太基政权。可以说,柏柏尔人在迦太基和罗马两大国的兴衰转换关头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果没有柏柏尔人协助罗马人,也许人们崇敬的就不是罗马的恺撒大帝,而是迦太基的著名统帅汉尼拔了。公元40年起,柏柏尔社会开始步入罗马化时期,为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柏柏尔民族反抗罗马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并以其骁勇的骑兵而著称。在罗马人统治的几个世纪里,柏柏尔人的起义连绵不断。可以说,柏柏尔人的持续反抗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崩溃。

在罗马时代,柏柏尔人曾有着自己的伟大人物:有公元前1世纪的历史学家萨鲁斯特,著有《朱古达战争》一书。有公元1世纪的著名作家弗朗体诺,今存有他的《论战略》和《论罗马城水道》两部著作。有一批有影响的基督教学者,特别是罗马帝国末期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代表人物奥古斯丁(约354年~430年),他以新柏拉图主义哲学论证基督教教义,将哲学和神学结合起来,还提出“神国学”,其说教为中古欧洲天主教会的教权至上论提供了理论依据。迄今,北非一些阿拉伯国家还在举办研讨奥古斯丁思想的国际性学术活动。还有大名鼎鼎的古毛里塔尼亚的国王朱巴二世(公元前约30年),以及维克多教皇,他是“第一个使用拉丁语的非洲作家”,作为一个非洲人,他不但当上了罗马主教,而且还做了教皇。当然柏柏尔人中也不乏登上古罗马皇帝宝座的人。公元193年,一个生于北非莱普提的柏柏尔人塞维鲁登上了帝国的宝座。塞维鲁在位期间强化罗马中央集权,东征西战,打到高卢(今法国一带)和安息(今伊朗东北部一带),横扫两河流域。

一部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差一点改变了欧洲历史和阿拉伯帝国历史

当人们寻找柏柏尔人的历史踪迹时,就会看到,柏柏尔人在其居住的土地内外演绎了一部部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429年,古日耳曼人的汪达尔部落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向东推进,经过十年征战,占领了罗马北非行省大部,于439年建立了汪达尔王国,汪达尔王国统治不到百年,柏柏尔人避其锋芒,免遭劫难。6世纪,异军突起的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征服了汪达尔人,柏柏尔人度过一段与拜占庭帝国共存的岁月。公元7世纪,阿拉伯伊斯兰教封建帝国兴起,到8世纪中期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柏柏尔人居住的北非地区被纳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公元732年,在今法国境内的普瓦提埃,发生了一场决定着欧洲命运的战役。法兰克王国宰相查理・马特率军打败了从北非渡直布罗陀海峡、征服西班牙后继续北上的阿拉伯军队,将阿拉伯人阻挡在比利牛斯山脉以南,避免了欧洲内地陷于“异教徒”之手。柏柏尔学者认为,欧洲人当时实际上是在与归属在阿拉伯人麾下的柏柏尔人交战。柏柏尔人差一点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而当时空转换到奥斯曼帝国崛起、并于16世纪初已成为继阿拉伯帝国之后新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时,北非地区又沦为奥斯曼帝国的辖地行省。17世纪中叶后奥斯曼帝国国势转弱,其后逐渐被西方列强击溃,1830年,法国人开始入侵北非的远征,揭开对北非的殖民化时期。

无论是在罗马帝国、汪达尔王国、拜占庭帝国还是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外部势力的实际控制力主要还是在北非的沿海地区,柏柏尔人在内地和山区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695年,阿拉伯军队夺取了迦太基。柏柏尔人曾在一位女王领导下为抗交人头税进行过英勇的斗争。739年,柏柏尔人把阿拉伯人从整个摩洛哥一直驱赶到突尼斯。9世纪初,由于柏柏尔人起义不断,马格里布地区(当时指埃及以西的整个北非)一度脱离了阿拉伯帝国控制,成立了许多独立的国家。10世纪初,伊斯兰什叶派在北非建立了法蒂玛王朝,该王朝是通过柏柏尔人任总督统治马格里布地区的。11世纪中叶后,在北非相继出现过几个柏柏尔人的封建王朝。但柏柏尔地区就在与阿拉伯人纠葛缠绕中开始了不可避免的伊斯兰化过程。直到11世纪后,柏柏尔人建立的王朝与阿拉伯帝国的关系逐步改善,并最终承认了阿拉伯帝国的宗。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和统治时期,柏柏尔人也未停止反抗。20世纪20年代摩洛哥里夫山区人民爆发反抗西班牙和法国殖民侵略的起义,并建立了著名的里夫共和国。里夫人就是摩洛哥的柏柏尔人部落。

北非多元性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马格里布地区及整个环地中海区域不同民族、文化、政治、宗教相互交融、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柏柏尔民族与文化已经成为地区多元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今天的柏柏尔人生活在北非各个国家,占有相当的比例。阿尔及利亚的柏柏尔人主要聚集在东北部的卡比里亚山区,占到阿人口的20%。柏柏尔人生活在地区民族的大家庭中,十分注重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别是柏柏尔语被提升享有国语地位后,受到了地区各民族人民的欢迎,对促进地区多元文化发展和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柏柏尔人

在阿拉伯人进入北非以前,柏柏尔人是那里的主要居民。“柏柏尔”是阿拉伯人对他们的称呼,意为“蛮族”、“异教徒”,后来音译演化为今天的名称。

阿拉伯人同化了大部分柏柏尔人,少部分柏柏尔人逃到了沙漠地带或山区,至今仍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和习俗。柏柏尔人主要分布在摩洛哥、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国家,是北非的民族集团之一,约有870多万人(1978,统计资料不一)。

定居的柏柏尔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各种麦类、葡萄、油橄榄、豆类作物,具有较高的治理农田和园圃的技艺。游牧及半游牧的柏柏尔人生活在草原或农业区边缘,主要饲养牛、羊、骆驼、马、驴、骡。在柏柏尔人的父系大家族社会中,妇女主持家务。在柏柏尔人居住的村庄中,由长者组成长老会管理。几个村庄组成乡,几个乡组成部落,几个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在柏柏尔人妇女的服装上,有时可以见到刻印的部落标记。

石穴里的柏柏尔人

尤今

站在泥褐的山头上,低头俯视,我有难以置信的震惊感。眼前,是一个很大很圆的坑,深约六米而宽达十二米。坑是活的,里面住了许多户柏柏尔人。这个荒芜贫瘠的小村马特马塔,坐落于突尼斯中部。

尽管整个世界都在起着惊天动地的大变化,可是,马特马塔村依然遵循着几百年前的生活方式。当车子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驶进村庄时,呈现在我眼前的,除了山、还是山,山外有山、山中有山。山不高,光秃秃、干巴巴的,看上去,除了沙石、还是沙石。没有屋子、没有人迹,灼热的阳光,寂寂地落在山头上。

然而,一爬上山头,便错愕地发现:这不是普通的山──它“内有乾坤”。山里散布着一个又一个坑,每个坑,都住着六户至八户柏柏尔人。

我走到山腰,从一条狭窄而隐蔽的地道,进入了其中一个石穴。石穴有个露天的庭院,很宽、很阔,拴着驴子和母牛、养着小鸡和小羊、立着骆驼和骏马。庭院里,有八扉木门,住了八户人家。有的门扉漆成了橙色、有的漆上了蓝色,色泽里原有的那份鲜丽,早已被沧桑的岁月腐蚀得斑斑驳驳,不堪入目。

我鼓起勇气,叩门。开门的,是个老人。穿着格子及地长袍,肩上搭着五彩披巾,颈项挂着项链、耳叶垂着耳环、十指戴着戒指、腕上圈着手镯,全都是银质的,闪闪发亮;更令人惊奇的是:她的脸、她的颈、她的手、她的胸,全都文了图案。这些图案,和她脸上一圈又一圈的皱纹亲亲密密地纠缠在一块儿,已经分不清是以岁月为根而长出来的、还是以传统为据而画上去的!见我是远道而来的游客,她二话不说,立刻便开了木门,请我入内。洞穴是长形的,地上铺着自织的彩色地毯,有个面貌俏丽的,拿着一把扇子,坐在一个小炭炉旁边,拼命地为那个小炭炉煽风。四个小小的孩子,着上身,坐在地上,盯着我。地上,有织了一半的小地毯,想必是老妇人的“杰作”──编织地毯是柏柏尔人的拿手本领,迄今已经流传了千百年了。

第8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阿拉伯语;专名;汉语;姓名;比较

一、阿拉伯人名的构成

阿拉伯人的名字一般包括:本名(是自己的名字,位于最前面)、父名(是父亲的名字)、祖父名(是祖父的名字)、曾祖名、高祖名,也有别名、绰号。例如:

埃及的前总统,他的全名是 “・胡斯尼・穆巴拉克”,他的本名是 “”,父名是 “胡斯尼”,祖父名是 “穆巴拉克”。

阿拉伯名字有单名(由一个单词构成的),也有复名(由两个单词组成的,多与伊斯兰教有关的)。

单名如: “哈利德”、 “”、 “克利姆”。

复名包括几种:

(1) 与宗教 “丁”一词构成,如: “巴哈丁”(宗教的光辉);用奴仆 “阿卜杜”一词与真主的99个美称构成,如: “阿卜杜・拉赫曼”。

(2) 与真主 “”一词构成,如: “阿卜杜拉”、 “努尔拉”。

(3) 用奴仆 “阿卜杜”一词与其他代表真主美称的词或一些固定的名词构成,如: “阿卜杜・纳赛尔”;与崇拜者 “阿比丁”一词构成,如: “兹尼・阿比丁”。

(4) 别号表示某种血缘的关系,如:(最常用的四个) “阿布”之父、 “乌姆”之母、“伊本”之子、“宾特”之女,如:“阿布・伯克尔”(第一位哈里发)、“乌姆・克勒苏姆”。别名也表示借喻或象征意义,如:“乌姆・穆民宁”(穆民之母)、“伊本・西拿”(西拿之子)、“宾特・”(之女)。古代阿拉伯人很看重谱系,现在在一些阿拉伯国家也看重谱系,如:“古岱麦・本・加法尔・本・古岱麦”之父与之子连用。

(5) 绰号是说明本人的某些特点和属性,也表示该人的褒贬,位于名字的最后,如:(表示籍贯为大马士革)、“贾希兹”(意思是眼睛很突出的人)、“阿布・海里拉”(表示喜欢小猫的人),这些名字代替该人的姓名。

二、汉族人名的构成

汉族传统人名包括姓、名、字三个部分,姓在前,名、字在后。姓作用在别于宗族,有单姓,也有复姓。名是个体的标志。字,又称表字,取字表明进入成人阶段。如:周树人,名树人,字豫才。

汉语人名除了姓、名、字外,在文人墨客中还流行取号。号体现年龄、生活环境、爱好等。如:杜甫自号“少陵野老”。

三、阿拉伯人名和汉族人名中的价值取向

阿拉伯人的姓名受到宗教(伊斯兰教)、民族习俗和生活环境的影响。阿拉伯民族大多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穆斯林人名往往体现宗教的价值观,比如说,阿拉伯人流传一句谚语:“最好的名字是与真主之仆”,所以阿拉伯人当中叫的男人名最多,另外真主的99个美名的名字也是很常用的,如: “阿卜杜・盖希尔”中的 “阿卜杜”(奴仆)也很多。伊斯兰教对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圣人也承认了,以经典《古兰经》、《圣训》中提及的先知名、章节名取名。如:“优素福”(先知优素福)、“塔哈”(的另一个名字)等。阿拉伯人还喜欢取跟家族中的人物或他的弟子有关的名字。如: “欧麦尔”、“法蒂玛”等。阿拉伯人取的名还是跟教派有关,如什叶派中尊第四位哈里发“阿里”,所以取“阿里”为名的人比较多。以伊斯兰教的教条有关的名字也很多,如:“萨基德”(叩拜)、“伊巴蒂哈勒”(祈祷)等。

中国人则推崇儒教。自汉代以来,以孔孟之道代表的儒家学对中国人的影响比较大,如儒家的“五常之道” ――仁、义、礼、知、信这五个字常常被用入人名,每个字有自己的意义,也包含美德的意义,如明代王守仁。儒家也包括众多的优秀德行,如德、义、孝、温等,这些美德也常常进入人名,如刘备自玄德。而女子常以“贞”、“淑”、“惠”等字命名,表示美好道德的字。

从民族习惯和生活来看,阿拉伯人自古生活在沙漠环境,所以有跟他们相关的生活取名,如: “塔里克”(夜访者)、“巴达维”(游牧民)。阿拉伯人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也对他们取的名字有很大的影响,如:“萨比尔”(表示坚忍)、“佳德”(表示慷慨)、 “萨米”(表示崇高)、“巴利格”(表示伶牙俐齿)。

中国社会具有重男轻女的现象对人名也有很大的影响,如为了想生儿子,就给生在前的女孩取名为来弟、玲(领)弟之类。有人干脆以“建功”、“建业”为名,也有人以偏旁“马”入名,表示希望子女如骏马一样奔腾;一偏旁“女”入名,表示希望性格温柔贤淑。还有一些字表示人们企求福寿双全、平安吉祥的世俗愿望。不少名字中插入“慕”、“仰”、“希”等也是表示对某人的仰慕之情,如:“慕维”(仰慕王维)、“仰白”(仰慕李白)等。还有很多人故意取个轻贱之名,为了让孩子好养活,如:“阿狗”、“狗蛋”、“阿根”等。这些小名儿既能反映父母对孩子的喜爱又可以看出汉族文化的特色。

四、阿拉伯人名和汉族人名中的性别差异:

(一)阿拉伯人名的性别差异

阿拉伯语人名的性别差异体现在字面上。女姓名的末尾一般有阴性标志或为圆塔乌( )如: “阿米娜”,或为节尾的艾利夫( )如: “莱拉”,或为延尾的艾利夫( )如: “纳吉莱”等。还有很多复数名字也常为女名,如: “阿斯玛”、 “阿孜哈尔”等。阿拉伯男性名没有阴性标志,如: “哈希姆”。但是不能只看文字上体现的阴阳性来判断男名或女名,因为也有很多的阿拉伯女名没有阴性标志,如: “乍娜卜”、 “梅伊”等,还有一些名字虽然有阴性标志但却是男名,如: “哈姆宰”、 “乌萨玛”等。性别差异也可以体现在意义上。表示英俊、勇敢、刚毅、儒雅等意义的词常用于男名,如: “瓦西姆”、 “阿拉”等;表示美丽、贤淑、温柔等意义的词常用于女名,如: “雅思明”(茉莉花)、 “乌麦玛”(母亲的指小名词

(二)汉族人名的性别差异

汉语人名的性别差异体现在文字上,尤其是文字的偏旁部首。例如,以“女”字为偏旁的字一般专用于女子,表示美好的意思,如:“娜”、“妮”、“婉”等;以花草为偏旁的汉字也常用于女名,如:“英”、“芳”、“华”、等;以宝玉为偏旁的汉字也常用于女名,如:“珍”、“珠”、“环”等;色彩字常用于女名,如:“丽”、“彩”、“红”等;以山为偏旁的汉字常用于男名,如:“峰”、“岗”、“崇”等;以金为偏旁的汉字也常用于男名,如:“银”、“钢”等;以马为偏旁的汉字也常用于男名,如:“骏”、“驹”、“骐”等。还有以鸟类为名,男名使用凶猛一类的鸟,如“鹰”,而女名使用柔婉一类的鸟,如“凤”。汉语人名跟阿拉伯语人名的性别差异一样,可以体现在意义上。表示英俊、勇敢、刚毅、儒雅等意义的词常用于男名;表示美丽、贤淑、温柔等意义的词常用于女名,如:“王熙凤”、“妙玉”等。

五、汉阿专名翻译

一、汉译阿

阿拉伯语人名翻译成汉语的方法一般分为五种:音译法、意译法、混译法、补译法、形译法。

1. 音译法

由于汉阿两个民族社会发展的历史、生活习俗不相同,因而两个语言之间很难找到相应的词来翻译,所以只好采用音译的办法来翻译。如:

(1) 人名如:鲁迅 、 等,阿译汉的人名,如:・候赛因・海卡尔 ,萨拉 等。

(2) 地名(国名、城市名、街道名等)也有杂志名,报刊名等,如:北京 、上海 、苏丹 、萨巴通讯社 等。

(3) 汉阿两种语言各自各有特殊的专名,如:元 、角 、第纳尔 、穆斯林 等。

(4) 部分外来语:pizza比萨 、ballet芭蕾 等。

2.意译法:意译也是翻译专名的一种方法。无论汉语还是阿拉伯语,即机关团结、报刊等的名称,都具有明显的含义,按汉语习惯,翻译阿语地名时一般用音译法来翻译,但阿拉伯语也有明显含义的地名,也可以用意译来翻译。

(1)大多数报刊名称,如:人民日报( )金字塔( )、事件周刊( )

(2)机关团结名称,如:阿拉伯国家联盟( )、共产党( )等。

(3)少数地名,如:共和国宫( )、解放官场 等。

3.混译法: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收到了西方文化和科技的影响,所以自然被汉语与阿拉伯语借用了比较多的外来词(大部分来自英语),但有区别阿语借用的词用了音译法,但汉语借用的词就用意译法,那么翻译时,阿语译成汉语时,该按主人的原则,用汉语中现成的意译名,如:民主主义( )、超级市场( )、水泥( )、牛津( )。

4.补译法:在音译的基础上,略加一二个汉字,就靠读者的理解掌握,如:《古兰经》 、撒哈拉(沙漠)( )、卡片 等。

5.形译法:有的国家如韩国、日本等国家,就用汉字为人名和地名,汉语为了翻译用了形译法,就是用借形的译法,但如果汉译阿就要恢复这些人、地名的原来发音,因为阿语原本在翻译时就用音译,如:汉城( )、广岛( )等。

二、阿译汉

阿拉伯人名比较复杂,汉译阿时的规则也有所不同,阿拉伯专名比较丰富,一下简单介绍几种阿议汉专名的规则。。

1. 阿拉伯语中的人名、地名等专名中有冠词( ),阿译汉时一般专名中第一个单词的冠词应该省略不译,如:伊拉克( )、摩洛哥( )。

2. 阿拉伯语有的专名的词尾一般是按静符来处理,有主、宾、属三种格位,阴性的( ),一般都不译,如:艾尼斯( )、阿依沙( )。

3. 阿拉伯人的姓名有单名也有复名,单名由一个单词组成的,复名由两个单词组成的,多与有关系,如:一、与真主( )一词组成的,如阿卜杜拉( ),二、是奴仆( )一词与《兰经经》中真主的99个美名称组成的,如:阿卜杜・克里姆( )、阿卜杜・哈菲兹( ),三、是奴仆( )一词与其他代表真主美称组成的,如阿卜杜・拉卜( ),四、是与崇拜者( )词组成,如:齐恩・阿比丁( )。

4. 是与宗教( )一词组成的,如:阿拉丁( )、萨拉丁( )。

5. 阿拉伯人的别号,也算一种复名,由之父( )、之母( )、之子( )成的,如:阿布・伯克尔( )、乌姆・库勒苏姆( )、伊本・白图泰( )等。

总之,虽然有如此多的方法来翻译名字,但在翻译姓名时,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因为有人知道一些在书里被翻译过的名字,但有的名字没被翻译过,或翻译的很少,无论是中国人要翻译阿拉伯名字或者阿拉伯人翻译中国名字,有人凭语感翻译,就出现很多误差。比如“树根”这个名字,可以翻译为“ ”但有的翻译者就翻译为“ ”,阿拉伯语的名字“ ”翻译为“希夏姆”,虽然汉语有“赫”、“啥”这些发音,所以有人觉得这个名字可以翻译为“赫啥姆”这个发音时最接近阿拉伯语的发音,因为笔者的能力有限,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姓名的翻译,最好能够统一翻译名字的方法,这对今后的汉阿双语教学及两国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加缪;《局外人》;后殖民理论;殖民意识

后殖民理论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国家民族文化、文化权利身份等问题。面对加缪这样一个出生在殖民地的法国作家,以后殖民批评的方法,通过对《局外人》的文本细读和症候式分析,探讨作品中“阿拉伯世界的集体失语”,进而探究作者心中潜在的殖民意识,并结合作者生平分析其殖民意识的成因,以期复原作者多重文化身份、扩充对作者神世界的理解,恢复历史语境下《局外人》文本的多重思想内涵。

《局外人》整体故事非常简单,主人公默尔索无意间被卷入一件杀人案,却在判决中因对母亲去世的漠然表现而被判处死刑。

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有意”淡化了小说的阿拉伯背景:事件发生与法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包括被害人在内的绝大多数人是阿拉伯人,即作者“有意”将本地区“法国化”。同时在具体内容中,本应占据作品中相当篇幅的阿拉伯世界出现了“集体失语”的情况,这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 故事背景的地域特征被有意淡化

《局外人》极其耐人寻味的一点就是有意漠视了故事发生的具体国度。小说从未提到阿尔及利亚,却在更多篇幅中以“郊区”、“闹市”、“海滩”等含混的地点词淡化事件发生地域。

作者作为一名长期居住在北非的欧洲后裔,淡化殖民地特征,以一种“法国化”的方式进行描述,这在深层次上难免是一种长期“殖民化”造成的结果,是作者个人所难以避免的,对此,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加缪这种“殖民意识”的历史根源:

从1830年法国占领阿尔及利亚开始,殖民者就努力地实现该地区的“法国化”改造,大量法国民众移居该地并传播法式生活,同时贬低当地阿拉伯土著居民为二等公民,这样的行为既加速了地区的改造,同时这种行为也给其移民后裔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精神印记:以作者为代表的法国后裔们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带有“殖民因素”的心理优越感和对法国文明先验的心理认同,他们将这里完全看成法国一个“海外省”的同时,阿拉伯人的话语权也就被无声地剥夺了。这种具有深刻历史性的殖民意识,很难说是加缪本人自愿,但却实实在在导致了在加缪笔下人物和故事中对阿拉伯人的“话语”,而这,无疑是最初推行“法国化”的殖民者所乐意见到的最佳结果。如果说在淡化小说地域背景方面作者的“殖民意识”更多是社会历史因素导致的“不由自主”,那么在小说的具体内容中则具体凸显了作者本人的意识倾向。

2.具体内容上更为全面的体现了作者的“殖民意识”

在文本中,包括小说主要人物、对当地阿拉伯人的评价、法式个人生活的具体描摹以及事件本身的发展逻辑,阿拉伯人在其中无疑是一种毫无话语权力的状态,其中深刻折射出了作者本人浓厚的“殖民意识”。首先,当地的阿拉伯土著居民在小说中始终是一种“局外人”的窘境:阿尔及尔被言说为白人的世界,主要人物无一不是白种人,阿拉伯人没有自己的身份定位、被描述中充满漠视:“在棺材旁边,有一个阿拉伯女护士”“我被捕那天,先被关进了一个已经有几个囚犯的牢房,他们多数是阿拉伯人”;描写探监的阿拉伯人“身材矮小”“胖女人”“嗓门大”,写沙滩上被害的阿拉伯人的同伴“脚趾大大的叉开”。他们才是小说真正的“局外人”。

其次,小说中的每个细节都具有浓郁的法国情调:默尔索母亲居住的养老院是法国式的,门房是巴黎来的穷人,丧葬习俗“原产法国”。默尔索的日常生活,从衣食住行到旅游度假乃至各类权力机构,无一不是典型的“法国风味”。这种法国中心主义下的“殖民意识”同样并且更加明显的体现在小说的逻辑安排上。小说以葬母、同居、杀人和审判四个情节自然推进。依据常情,默尔索被判死刑应该是因为杀人罪,但主人公最终却因“在精神心理上杀死了自己母亲”被绳之以法。这样违背因果的情节组合,在彰显人生荒谬之外,更隐含了作者自身根深蒂固的“殖民意识”。

换言之,这既体现了“西方司法逻辑的荒诞”,更凸显了“殖民意识”之下法国社会良知的困境。在当时的法国殖民者心中,人道主义的核心永远是“白人”,有色人种是落后野蛮和低等的代表,加缪难以幸免。加缪作为一名法国后裔,潜藏的“殖民意识”这虽然不是作者思想的主导,但却不得不承认是其思想中难以克服的一部分。

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弗洛伊德这样写道,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分为潜意识和前意识。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根本不能或者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人的原始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着“督查者”的角色,严密防范着本能的潜意识欲望进入意识之中,但潜意识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督查者”的警戒性放松时,潜意识会通过伪装伺机渗入意识之中。“每个单独的历程都先属于潜意识的心灵系统;然后在某种条件之下,由这个系统更进而为意识的系统”。同时,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心理虽然不为人们察觉,却会支配人的一生,无论正常人基本的日常言行举止还是心理疾病者怪异的表现,乃至人类科学、艺术、宗教、文化活动,都受潜意识的支配和影响。

加缪无疑也在“欧洲中心主义”的潜意识催发下产生的种族自傲感,加缪在阿尔及尔时,他从种族优越中找到了“法兰西民族的高傲情节”,潜意识中加缪将自己看成了欧洲殖民者的代表和人,实现殖民者们更好的宗主管理。

同时,加缪用母语写作,同样意味着他在用法文系统表述着殖民统治下被殖民的世界,这种描述一定潜藏作者的殖民意识。

我们无意否定加缪作为一位存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的历史地位,也无权否人其创造的“荒诞”形象所具有的深刻人性内涵,同时,我们承认他也曾写出反映殖民主义对穆斯林压迫和苦难的反殖民主义报告《苦难的卡比利》。但纵观其一生尤其是50年代以后,作者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的态度明显的表现出其偏向维持现有状态、维护法兰西统治的意愿,这无疑是对加缪心中“殖民意识”的最好佐证,也是对当前加缪研究呈现出的扁平化倾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盛宁主编,冯季庆选编.法国经典中篇小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