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掩耳盗铃寓意范文

掩耳盗铃寓意精选(九篇)

掩耳盗铃寓意

第1篇:掩耳盗铃寓意范文

鹬蚌相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丧家之犬:无家可归的狗。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画蛇添足: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狐假虎威:狐假虎威,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第2篇:掩耳盗铃寓意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寓言故事 教学实践

寓言故事指的是那些通过简短精悍的文字来表达一个做人处事的道理。寓言故事是我们都不陌生的,古今中外,寓言故事在文学史上都有一定的代表作,比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伊索寓言》、《掩耳盗铃》、《揠苗助长》等。伊索寓言的教学对象一般为小学生,因为寓言跳不出故事的框架,而对故事存在着强烈需求的往往是心智还不健全的小学生,毕竟对于中学生来说,童年的告别也让他们与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告别了。因此,作为小学语文里面的一个独特的教学内容,它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是教师教学反思的一个重中之重。寓言故事在篇幅上是比较短小的,而这就给学生理解故事内涵带来了一定的不便,而寓言故事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故事里面的道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寓言故事的教学困难来进行教学设计。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寓言内容

正如前文提到的,一般的寓言故事在篇幅上都是比较短小精悍的,它不像学生日常阅读的一些课文一样在字数篇幅上比较长,它通过概括性的语句,亦或是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将整个故事所要表达内容和意义表达出来。寓言这样的篇幅文字形式,就给学生的课文理解和学习造成了困难。针对学生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进行课程安排设计时,要注重寓言大意的疏通性讲解,从而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理解寓言中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意义。毕竟,如若学生对于寓言所要讲述的内容都不能理解知晓,那么,他对这篇寓言故事的学习是不成功的。那么,教师要如何去疏通文章大意呢?教师可以通过关键字词的解释,固定语句的阐释讲解来进行,例如,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教师可以通过对“揠苗助长”这个名字来进行阐释,揠苗助长首先是一个成语,用以形容那些急于求成而违背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或事,“揠”,又通“拔”,“提、拉”的意思,苗“禾苗”,“助”帮助,长“长大、生长”,揠苗助长字面意思就是通过提拉禾苗来帮助禾苗生长。《揠苗助长》的内容大致为: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往上长。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办法帮助它们生长。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地拔,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他回到家里,十分疲劳,气喘吁吁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我帮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儿子听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二、通过生活实际,来让学生体会寓言故事内涵

寓言虽然篇幅短,字数少,但它要表达的故事内涵绝不输于那些篇幅上,字数多的文章。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道理和内涵往往简单易懂,但又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又会经常去犯错的地方。寓言故事的存在的一个重大意义,就在于它对于人的一个教育意义,尤其是对小学生、儿童、孩子的思想启蒙意义。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内涵往往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比较贴近的内容,比如《揠苗助长》是关于农民种农作物的故事,《掩耳盗铃》是小偷偷东西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里都见到过,亦或是遇到过的事情,因此,对于寓言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来进行教学,比如教学《掩耳盗铃》时,可以让学生反思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犯过与故事中小偷类似的错误,比如偷吃了零食却忘了擦嘴巴;说完成了作业,却不见把作业交上来,等。

三、注重扩展性延伸教学

小学语文课本里所涉及到的寓言故事往往是有限的,因此,寓言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也是有限的,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给学生做一些延伸性的教学,比如给学生推荐一些寓言故事书,比如《龟兔赛跑》、《自相矛盾》、《农夫和蛇》、《会飞的乌龟》、《北风和太阳》、《农夫和金鱼》、《东郭先生和狼》、《混水摸鱼》、《狼与逃进神庙的小羊》、《狐狸和樵夫》。此外,还可以改写寓言故事。改写寓言故事的教学环节,可以根据寓言故事的寓意具有深刻的教训性、角色少和形象夸张可笑的特征设计。例如,《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故事讽刺老虎的凶残、愚蠢和狐狸的狡猾、仗势欺人的可恶行为。因此,利用寓意的多面性可以在故事中增加角色,给人以更多的教育。如在小动物看见老虎来了纷纷逃走时,一只犀牛来了,它建议老虎站在旁边观看,让狐狸自己向前走,结果老虎恍然大悟。因此,可以根据自发的寓言故事编写和设计,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寓言故事的叙述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总结】

寓言故事是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的,它对于健全学生的任何,启蒙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思考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对故事大意的理解,要求学生对故事能够有一个好的掌握,从而让学生在故事中真正的做到东西,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得过且过。

【参考文献】

[1]苗增科 寓言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课外语文,2012,16:12。

第3篇:掩耳盗铃寓意范文

【关键词】小学 语文 寓言故事 教学实践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的文学体裁。它的表达力和表现力往往极强,往往会引起阅读者的深思和反省。寓言故事在特点方面也比较显著,其中不在乎于以下几点:①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②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③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角”更多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或现象;④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依据上述的寓言概念及其特点,我们会发现,在进行寓言教学时,所需要教学的内容还是比较广泛的,比如精练文字的表达方式,富有色彩的表达方式,各种修辞格的运用方式,以及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和意义,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去讲解论述的地方。

一、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寓言故事

前文我们提到了寓言故事的概念及其在文学表达上的一些特点,那么具体性的来讲,到底什么才是寓言故事呢?在进行寓言故事教学,第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真正的明白寓言故事是什么,从而才能够将教学内容进行展开性的教学。那么,到底什么是寓言呢?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寓言,寓言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文学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就是要讲的道理。寓言就是把作者要讲的道理蕴涵在要讲的故事里的文学体裁,通过讲故事来讲明一个道理。其次让学生知道寓言的选材十分广泛,不仅古今中外的事可写,而且天南海北的事都可以写;不仅花鸟虫鱼可写、而且人物、动物、植物自然万物均可写,例如,《揠苗助长》的故事是将的农夫急于求成,提拉禾苗致禾苗死去的故事,《农夫与蛇》讲的是蛇忘恩负义的故事,《掩耳盗铃》讲的是小偷偷铃铛时犯蠢的故事。教师通过这样的事例性的具体的概念性教学,往往可以让学生真正的明白自己到底学的是什么。

二、通过教学活动来进行寓言教学

教学活动是小学教学里面比较常见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安排,让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定的互动,来实现课堂活跃氛围的营造。通过寓言教学活动既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寓意,又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互动经验。这需要基于教师对故事有深刻的理解,更需要将故事的寓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笔者也曾经组织过这个活动,在活动中笔者先引导通过通读寓言来学生熟悉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寓言理解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角色来进行表演。例如,《亡羊补牢》中,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牧民、狼、小羊,以及规劝牧民的邻居;《此地无银三百两》中,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张三和王二;《掩耳盗铃》中,可以让学生扮演小偷和铃铛。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在扮演的亲身经历过程中,感受到故事中的人物的蠢和傻,从而让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吸取教训和经验,除此之外,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课文内容印象,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因材施教,把握教学方式

小学生的心理认知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认知结构上,一二年级的学生和五六年纪的学生是存在极大的差距的,根据学生这样的心理认知差距,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也要注重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的进行寓言教学。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寓言故事,教法一般都是先把寓言故事给孩子讲一遍,然后把寓言的寓意给孩子简单的说一下就可以,并不一定让孩子了解寓言的深层含义,能接受多少就是多少。教师可以选择的寓言故事有很多,比如伊索寓言故事,拉封丹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比如乌鸦喝水,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等等,或者给孩子听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通过这样的因材施教的方式,往往可以最大效果的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增强教师教学效果。学生的心理认知差距是教师不应该去忽视的一个问题,它往往会在某一重要层次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成果。因而,任道重远是教师应当有所体会的。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寓言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教师必须重视此方面的教学。但是现阶段无论是寓言故事的概念、特点教学,寓言故事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还是寓言故事的课堂教学方式,都是教师寓言教学反思工作中的一个内容,如何教,如何教的有效是教师的一个教学思虑问题。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寓言故事的内涵、教学方式,不断的进行创新教学,这样才可以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雪薇,张筱兰.数字故事应用于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设计要义[J]. 中小学电教. 2015(04)

第4篇:掩耳盗铃寓意范文

一、通过鉴赏与积累,触摸语言,品悟寓言的语言特质

寓言大多故事简短,语言简洁,这就注定了寓言不可能如小说一样,有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形象丰满的人物个性及点缀铺陈的环境描写,寓言结构紧凑,人物关系相对集中而简单。它的优势在于以简驭多,以精取胜。与寓言故事的精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寓言故事意蕴的丰厚。正是因为如此,寓言才能拥有千古流传的不衰魅力,才会拥有多元解读的视角与价值。

《揠苗助长》中对人物描写的语言可谓通俗而又形象,需要引领学生细细体会。文中“巴望”“转来转去”的神态描写,将一个农夫的急切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充分展示了口语流传的生动性,对于帮助学生描写、刻画人物起到了一个典范文本应具备的价值与作用;一个“筋疲力尽”也准确描写出了人物在劳动苦累和内心得意之间的丰富价值,值得读者细细玩味与品悟。

对话描写是寓言语言的特色之一。没有对话,人物形象就不可能如此富有个性,故事情节的推动就不可能如此顺理成章。寓言教学可以依据这一特点,组织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在角色期待和移情的作用下,将学生的全部身心浸润到文本的语言之中,与文本同呼吸,与人物共命运。这样的表演不仅能够调节课堂教学氛围,同时能够在表演过程中历练学生的临场发挥和对话应对能力,更可以在这样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感悟文本语言、体悟故事意蕴,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特别应指出的是,教材中的每一个寓言故事都能够在文言范本中找到故事的原型。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质,将寓言故事的文言版本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文白比照的基础上进行对比与辨析,感受文言文简洁的语言表达风格。

二、通过朗读与感悟,体验形象,捕捉寓言的形象源流

凡是故事必定有人物,必定有情节。而寓言故事虽然短小,却能成为文学故事经久不衰的典型,其主要根源在于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是民间人物的典型代表,与人类的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关联,其所蕴涵的道理也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是人性外显和认知自我的重要窗口与途径。

《滥竽充数》是寓言故事中的经典之作,在其典型的故事中彰显了三个重要的人物形象。文中“总是”一词显示了齐宣王不顾质量只讲排场的心理,刻画出了他不懂装懂,故作风雅的丑态;“不要……而要……”则将齐闵王与其父亲完全不同的笃实特点彰显无遗;而对故事中主人翁南郭先生的描写则使用了“混”“鼓”等字,将其充混其中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读罢整个故事,读者在会心一笑之余,是否也会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滥竽充数”过,我们是否也被“滥竽充数”的人糊弄过?

对于如此典型的人物形象,教师唯有引导学生在文本语言的关键处、核心处进行充分地朗读体验,才能真正使之渗入学生的内心意识之中。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徜徉于寓言故事的语言文字之中,尤其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点词句要引导学生悉心体会、感受,激发学生的全部感官去品味语言、内化语言。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点拨与示范,引领学生感受人物。

三、通过链接与反思,历练思维,探寻寓言的思维本色

对于寓言故事,卢梭的话令人警醒:寓言故事会将淳朴的孩子变得复杂。而钱钟书的观点却完全相反:寓言故事会让简单的孩子变得更为稚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实都涉及寓言的另一个本质特征,即寓言的思维历练。

变得复杂也好,变得稚嫩也罢,都不符合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愿景。但我们的学生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理应站在更高的层面,通过对寓言故事批判式的吸收与悦纳,锤炼自我辩证的思维意识,涵养自身尊重多元文化和多元存在的胆魄与能力。从这个角度审视,我们的寓言教学就应积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挂钩,从学生鲜活的现实生活中探寻出关于寓言故事的原始注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带着批判式的眼光和思维,学习活着的语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寓言故事中获取新的生命活力。

《掩耳盗铃》这个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只顾着自己听不到铃铛的声音,就以为天下人都无从知晓自己的偷盗行为了,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自然是一种愚蠢至极的手法。在教学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们除了要引导学生发现这种自欺欺人式做法的愚蠢之外,是否应该对此人狗急跳墙的无奈作出应有的思考?是否也应对其偷盗铃铛的尴尬行为进行人性化的关怀与反思呢?当我们将寓言故事的本质之处还原到现实生活当中来,学生也许会对寓言故事进行另一番反思与考量。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在继承与发展中进化,才能在创新与归纳中得到切实有效地发展与提升;只有如此,寓言教学才能如长青之树一般,彰显出勃发的生命活力。

第5篇:掩耳盗铃寓意范文

好书就是好书,本人不得不恭维W.钱・金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作者,写了一本了不起的惊世骇作,提出了让水深火热企业重见“光明”的立意……但是,在我为这本好书叫好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自《蓝海战略》名动天下的时候,LG、联想、神舟电脑、神州数码、海信、小天鹅、朗科、樱雪等近千家企业纷纷高举“蓝海”大旗,有的宣布启动蓝海战略,有的甚至表示找到了自己的蓝海?

说到这里,本人忍不住要问,这近千家企业真的都找到了蓝海了吗?难道未来的几年之后,世界500强企业基本是中国企业的天下吗?这不得不引发本人对“蓝海战略”的另眼相看?

“蓝海战略”究竟是什么战略?

从《蓝海战略》一书可以看出,所谓蓝海战略,就是企业突破红海的残酷竞争,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打败竞争对手上,而主要放在全力为买方与企业自身创造价值飞跃上,并由此开创新的“无人竞争”的市场空间、彻底甩脱竞争,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一个是“打破游戏规则”,一个是“价值创新”,一个是“无人竞争”,但是,本人不禁要问,这种无人竞争,唯我独尊的市场,对于哪些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行业来说,何来“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有市场就有竞争,这是亘古不变的市场竞争原理。难道这个竞争道理要马上修改作废,还是有谁能够真正脱离产业竞争呢?

本人在此并非批斗《蓝海战略》一书,也自认为还没有跟W.钱・金同场论道的高度,但是,在详细分析论证《蓝海战略》的实质之后,本人认为,“蓝海战略”其实是“第一个吃螃蟹战略”!其基本核心点就是谁能够率先发现新的市场空间,谁能够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创造一个彼此都满意的价值链,谁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应用这一核心点,就不难发现,为什么星巴克(Starbucks)、西南航空公司(Southwest Airlines)、太阳马戏团等会在残酷的红海竞争中,迅速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其实,这样的案例,在中国也数不胜数。比如无锡尚德施正荣,他为什么能成为中国首富呢?是因为他能率先一步抢控产业链,发觉了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这一朝阳产业?但是,只要你问施正荣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有没有竞争?我相信他一定会说,有!再比如,放眼中国近几年的富豪排行榜,荣智健、朱孟依、黄光裕、丁磊、陈天桥等中国富豪,他们无一不是第一个吃螃蟹和敢于吃螃蟹的人,才让他们掘得了一个产业的第一桶真金。但是,试问他们所处的行业有没有竞争?

我相信,不用回答,这些“长夜漫漫,仍在思索”的富豪,已经用他们对明天的担心,告诉我们面对竞争是必须的,只是怎样确保自己竞争的长期优越性而已。没有绝对的“无人竞争”市场,只有相对的“无人竞争”市场!只是世上的螃蟹虽然很多,但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始终只有之一,那就只能看看其他不被人熟知的食物谁先第一个吃到?

企业走入怪圈,“蓝海战略”究竟忽悠了谁?

最近,本人通过统计发现,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确实很多,想“寻找新鲜食物”的人更多,LG、联想、神舟电脑、神州数码、海信、小天鹅、朗科、樱雪等近千个企业不约而同启动蓝海战略,寻找自己的蓝海,确实让本人百思不得其解。

蓝海战略为什么会同时在如此众多的企业中兴起呢?为什么他们都毫无顾忌地大肆谈蓝海战略呢?以本人身在公关行业,对公关炒作的理解来看,这些企业有借题炒作之嫌?“炒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常用的公关手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话题都可以应用于所有的企业。

相信所有的人都听过“掩耳盗铃”和“皇帝的新装”的故事,这两则故事的寓意,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我只想请大家仔细斟酌一下,众多的企业炒作以自己启动蓝海战略,找到了自己的蓝海,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无人竞争”市场。而这种“无人竞争”的市场,是不是有“掩耳盗铃”之嫌,同时也有“皇帝的新装”之感觉。

企业以为通过价值创新,找到了自己的蓝海,就像“掩耳盗铃”一样,别人发现不了我所在地这一块市场,我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市场带给我的高额利润,从而放松了竞争意识。这时就有点像皇帝的新装一样,自以为自己穿了一件华贵的“衣服”,找到了别人无法看见的“市场”,可以潇洒的走向人们的眼前。

不要忘了,中国是世界上模仿能力最强的国家,几乎所有的世界名牌都会在中国出现“假货”。对于以制造为主的中国企业来说,现在谈蓝海战略还为时尚早,真正谈蓝海战略的时间还是在你彻底“摆脱”了竞争,进入“相对的无人竞争”之后,再谈蓝海战略也不迟。

第6篇:掩耳盗铃寓意范文

【关键词】蒙汉翻译 文化交流 作用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民族发展,因此,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将成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着国家间经济、政治等活动的日趋频繁,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渗透与交流得益于翻译。翻译作为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重要手段,在民族交往与国家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文化背景以及用语习惯的不同,要求翻译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在翻译中,对于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和认知将决定翻译的水准。蒙汉翻译同样需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此,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实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一、蒙汉翻译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民风以及民情,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被和建立,在未形成稳固的生活区域之前,与历史演变相携。伴随着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文化的日趋完善,为了互通有无,形成了贸易往来,在此过程中,语言的不通促使翻译的出现。在跨文化翻译中,注重民族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对于文化交流以及经济、政治等社会活动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的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故事讲述了一个偷盗的人看中了一家人门上的铃铛,想将它偷取过来,可铃铛在碰触下会发出声音,容易被人发现,于是,这个偷盗的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掩住自己的耳朵,就不会听到声音了,可想而知,偷盗的人很快就被人抓住了。这个故事的告知,不要做愚蠢而自欺欺人的人。如果对历史文化了解不够深入,那么,很难得出故事背后深刻的寓意。在蒙汉翻译中,译者对于两个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朝代更迭、生活习惯等的了解,将决定着译文的欣赏性和研究价值。

二、蒙汉跨文化翻译的意义

蒙汉跨文化翻译在解决语言障碍的同时,也促使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在人类语言形成之初,语言就与文化相互依存,这意味着语言的流通也将促使文化的交流。对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在增进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使得不同文化间产生的碰撞,这种碰撞容易激发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由此引发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在蒙汉文化交流中,翻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文化交流的意义上看,翻译对不同语言的构成以及使用条件有了一个全面的阐述,在思维层次上向人们揭示了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内在的文化信息又向人们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深远的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了文化的互通。在蒙汉翻译中,对于语义的表述以及语法构成的研究,将决定译文的表述是否符合限定的文化背景。例如:对于语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译者要从主语和主题两个方面考虑译文的组合。汉语对于动作的发出者或实施者赋予了决定的权利,所以,具有强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蒙汉翻译中,确定主语或主题,对于有效完成译文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蒙汉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

在各民族与国家交往中,语言上的交流让人们了解了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而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蒙汉两个民族很久以来就建立了友好的往来,在蒙汉交流的过程中,两个民族语言上的互通对于社会活动的友好进行创造了条件。蒙古广阔的草原赋予了那里的人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生态伦理的思想和民族精神,而汉族则以农耕为主,他们在耕作中收获希望和幸福,对赋予他们生命的土地极其热爱。在汉耕文化中,大儒思想让人们懂得了顺应农节耕作,才能有所收获,这也体现出了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在蒙汉翻译的过程中,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促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发生了改变,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民族间的交流更为顺畅,为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创造了条件。蒙汉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上的交流,同时也是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交流,对于文化差异的认知,将决定翻译的好坏,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坚持“文化传真”的原则,以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播桥梁,使蒙汉文化能够相互影响,共同为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1)文化的凝聚功能。在不同的文化领域,文化的凝聚功能使得不同的文化具有了相同的文化传播主旨,通过对文化的凝聚使得民族间形成了和谐的发展氛围,对维护民族稳定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使得文化不断吸纳新的事物,实现了文化的创新和丰富,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将推动文化传播向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从某种角度上看,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相互转换,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传真”,所以说,翻译也是文化翻译,也只有这样,翻译才算完成了真正的使命。

蒙汉两个不同民族在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民族关系,在社会活动交往过程中,翻译有效地避免了两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审美以及理解上的误区,进而突破了交流的瓶颈,使社会活动更为活跃。蒙汉翻译将文化交流变得顺畅,实现了不同民族在某以方面思想上的共通,所以,翻译的凝聚功能对民族核心文化的交流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2)文化教化功能。文化传播的受众者在对文化的感知中逐渐理解并接受不同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自觉遵守该文化的要求,这就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作用。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的目的不仅是让人们理解彼此的语言表述,同时也要让人们对彼此的文化能够认同,进而能够自觉地将该文化带入到自己的生活范围中影响他人,从而使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这也是翻译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在蒙汉文化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关注受众者的感知情况,并尽量让其接受文化熏陶,从而达到影响的目的。一般来说,译者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文化差异,才能发挥出蒙汉两种文化的教化功能。

总之,蒙汉翻译作为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文化差异有足够的认知,这不仅能使翻译完成基本的作用,同时也能促使两个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从而使接受者能够受其影响并能够自觉接受这一文化的熏陶,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以推动不同的相互交流,为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贡献力量。蒙汉翻译是凝聚蒙h两个民族的重要纽带,为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发展,文化的相互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7篇:掩耳盗铃寓意范文

融合于矛盾冲突的故事

儿童喜欢寓言,因为它短小精悍,虚构的故事,夸张的情节往往具有强烈的矛盾冲突。比如《鹬蚌相争》中“啄”与“夹”形成的“争”,“放”与“不放”形成的“斗”;《自相矛盾》中“锐利”与“牢固”形成的“矛盾”;《狐狸和葡萄》中“想吃”与“吃不到”形成的“酸”……这样的矛盾冲突极具夸张地呈现于儿童面前,就会形成一个强烈的磁场,吸引儿童走进故事中,让他们在哈哈大笑中获得故事的情趣体验。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儿童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和故事角色进行比照,进行评判,从而获得寓言的理趣感染。

教学《鹬蚌相争》,我抓住“争”这个矛盾冲突诱导儿童进入故事:1.用“谁与谁争,怎么争”引导儿童初步感知故事内容;2.以“它们凭什么争?争得怎么样?”来感受鹬和蚌紧抓住对方弱点却无视自身不足而产生的相持;3.以“如果你是鹬或者蚌,你们还会怎么争”进行想象说话,充分感受鹬和蚌各自的角色性格,体会鹬和蚌各自的心理活动;4.以“争的结果怎样”“你们还会再争吗”来引导儿童对结果进行深入思考,学会自我的内省。

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角色扮演”还原故事情境,让儿童进入一个真实的故事场域,通过层次丰富的分角色朗读、表演、想象说话等方式生成故事的矛盾,并让这种冲突愈演愈烈,最后,让所有儿童都形成一种破解矛盾的期待。这样,在矛盾的生成和破解中,儿童不仅感受这故事的情趣,也在感受故事的理趣。

融合于张力十足的语言

儿童喜欢寓言,还因为它的语言十分生活化,形象化,张力十足。

“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在这河滩上!”

“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这是《鹬蚌相争》中鹬蚌的那番对话,这样一比较,我们马上会发现,鹬和蚌都是说话的高手,都很会抓住对方的弱点来威胁来逼迫,能够让我们一读就感受到鹬和蚌都是那样的气势汹汹,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架势。于是,两个失去理智,又几近无赖的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而这段对话又是那样生活化,我们似曾相识于儿童间的口角,读来富有趣味,令人莞尔。

再比如《螳螂捕蝉》中那段描写:

蝉方奋翼悲鸣,欲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也,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

螳螂方欲食蝉,而不只黄雀在后,举起颈,欲啄而食之也。

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

把原文进行了重新排列,我们马上能找到一个极富形象感的词语“欲”。一切贪婪而不顾后患的行为皆因“欲”而生,贪“欲”会导致人生的失败乃至生命的结束。一个“欲”不仅让我们想象出生动的故事情节,感受到鲜活的人物形象,还让我们读懂了作者鲜明的立场。

所以,在寓言教学中,我们要关注那些张力十足的语言,引导儿童在诵读、想象、仿写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感受其中的幽默、讽刺,就会生出许多的情趣来。抓住《螳螂捕蝉》中的这个“欲”,我们可以这样展开教学:1.理解“欲”的意思,给“欲”组组词;2.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少年的“欲”分别是什么?读一读,并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人物,你心里在想什么?3.“欲”给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带来什么?4.作为一个旁观者,你要怎么提醒故事中的人物?

“欲”字极富想象力:蝉、螳螂、黄雀看到“清露”“蝉”“螳螂”时那种贪婪的神情、动作、心理都在儿童的想象中不断立体化,不断丰满;“欲”字也极富感彩:儿童在描述、想象说话、作为旁观者提醒的铺陈中不断强化关于“欲”的情感判断――贪前之利,就会隐伏后患。教学中抓住了这个“欲”就能使得儿童的学习情趣盎然,理趣天成。

融合于简单和婉的哲理

儿童喜欢寓言,还因为寓言给他们留下了足够的想象和思辨空间,可以满足儿童自由探索的天性。

区别于说理文,寓言故事中的理简单而不直白,和婉而不艰涩;寓言故事中的理蕴含在人物形象的鲜明特点中、矛盾冲突的生成和破解中。《守株待兔》的理蕴含在坚持等待却一无所获的遗憾中,《揠苗助长》的理蕴含在辛苦劳作却适得其反的困惑中,《掩耳盗铃》的理蕴含在掩住耳朵却掩不住声音的可笑中……这种和婉的说理方式就给我们的教学留下了广阔的操作空间,我们可以引导儿童对人物、对情节的辩一辩、议一议、说一说,获得对寓理的感受和深入思考,从而让情趣理趣有机相融,让儿童在一种欢乐的体验后获得启迪。

《滥竽充数》的寓理教学,我是这样展开的:1.以“南郭先生逃走以后”为题让儿童续编故事,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儿童说说故事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或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或固态复萌,继续招摇撞骗……2.追问:你认为哪一种可能更合理?你认为南郭先生会不会继续“滥竽充数”,能不能再成功地“滥竽充数”?3.如果你遇到南郭先生,你会怎样劝诫他?

因为给予了儿童一个多元开放的想象空间,所以,儿童一定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创编,来辨析。南郭先生的这个人物形象愈加丰满,“滥竽充数”的情节愈加生活化,儿童的思考也就愈加深入――“滥竽充数”是一种偶然,“不能充数”是一种必然。然后从故事本身走向生活,再走向普遍的哲理,儿童在会心一笑中领悟这个寓言故事的本质,从而获得更为积极愉悦的阅读体验。

第8篇:掩耳盗铃寓意范文

我国寓言最早来源于民间的口头传说。自从原始公社瓦解到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改变,人们对客观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往往借助一些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反映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或生产劳动力的经验体会,或生活中的趣闻教训,或对社会丑恶 的揭露和讽刺。这类小故事寓意深刻,它们能发人沉思,启人智慧而深受人们喜爱,并在民间广泛流传。这些民间创作中的一部分收入诸子著作或史书保留至今。

到了战国时期,由于当时社会大动荡,政治斗争日益尖锐,列国诸侯世卿争先养"士",要他们出谋划策,应付时局。这些士子们从他们各自的立场和统治集团的需要出发,提出各种不同政治主张和学术观点,游说人主或著书立说:为了驳难对手,申述已是,需要高度的语言技巧,使人易于理解,乐于接受,于是寓言这种借生动的故事寄寓抽象道理的表达方式,由于论说的需要而被广泛采用了。可以说寓言到了战国时代,经过诸子的广泛和加工提高,也就成了"百家争鸣"的一种艺术手段,发挥了它巨大的社会作用。

先秦是中国寓言的黄金时代,不但数量多,而且大都十分精辟生动,《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及《战国策》等书中,都保存着许多寓言,《列子》虽成书在后,也有广传先秦的寓言。

我国古代寓言虽无独立专著,只是作为论述手段散见于上述各书中,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种独立文学形式,分析它的艺术特点,我觉得主要有一下的几个方面:

一、整理与形象的结合

整理与形象的结合,是寓言的一个重要性。寓言的要义不在故事的本身而在它所寄寓的道理,它是借具体的形象来某个道理或某种用意。如《刻舟求剑》的故事,看是很简单,但它不只是为了表现求剑者的迂腐可笑,更重要的是它有力地讽刺了那种墨守成规的人,说明凡事必须根据客观形式的变化,因时、地理而异的道理,使他们发挥思想的光辉。《愚公移山》正因它说明了坚持不懈必定胜利的道理而获得长久的生命。《拔苗助长》说明主观急躁,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必然失败的道理而使人深受教育。因此可以说,深刻的道理,正是寓言的生命;没有它寓言便失去意义和光辉。然而寓言的深刻道理,又必须借生动形象的故事来表明,否则就会变成枯燥乏味的说教。

二、寓理于短小故事中的理性美

寓言,有所寄托或比喻之言,它所寄托或比喻,就是说明某种道理,给人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所以作品所叙述的不是纯故事,而是借简短的故事揭示深奥的哲理。美的产生是人在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所以说,寓言提示的哲理,真理,其实就是揭示了美产生的前提。当然,寓言不是在空洞的说教,而是借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将道理揭示出来,真理(哲理)寓于短小的故事之中,给人以理性美。

中国古代寓言,都基本上揭示了一个道理或者多个道理。《东施效颦》,提示了不顾条件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是要失败的;《涸辙之鱼》从实际出发,升斗之水就可以救活鲫鱼一条命,而不从实际出发,要去"西江引水"这显然是救不了鱼的,由此可见,从实际出发是非常重要的。《郑人买鞋》,把书本道理看成是僵固不变的教条,而不相信现实生活中的东西,是不利于社会和生活的。《画蛇添足》、《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揭示了真理的存在,真理的重要性。《困石据蒺》,揭示了偶然与必然的关系;《纪昌学射》揭示了基础与成绩的关系;《盲人摸象》,揭示了片面认识给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论带来的危害;《井中捞月》告诉我们,办一切事情都有要从实际出发,出发点必须是现实的,而目的也必须是可能的;《空中楼阁》告诉我们,违背了事物的规律,是做不了一切的,等等。这些寓言,看起来是一则故事,一则笑话,然而更多地是看到了这些寓言理性美。

三、比拟和夸张

第9篇:掩耳盗铃寓意范文

这个消息传出后,马上成了一个娱乐事件,有些网友帮忙寻找,更多网友开始戏谑,因为这实在太过喜感。有人在微博上说:“欢迎来到世界的尽头。”“到了我们这儿,你基本就告别自行车了。”

这时候警察现身了,武汉警方高度重视,迅速立案,并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找到了那辆自行车。据说还有5万网友为寻车动了起来。那位感动的日本青年在博客上致谢:“武汉这个可以跟东京匹敌的大都会,现在整个城市都在为我寻找自行车。感谢,感谢。”这话听起来闹心。

自行车找到了,按理应该高兴,但同胞们突然伤感起来。网友王牧笛说:“其实,我也是今天才知道,自行车丢了真的可以找回来,关键看谁丢。为那些年我们一起丢过的自行车感伤中……”我的同事曲飞发了条微博:“全力帮助日本人找回自行车是对的,上回他们有个人丢在宛平城里了,我们没积极配合他们找,结果出了什么事,大家都知道。”

这听上去不像玩笑。日本青年丢了自行车是娱乐,但警察帮他找到了就很不娱乐,它成了黑色幽默。于是,“选择性执法”、“Ⅷ失主”、“超国民待遇”等批评扑面而来,有人数落官怕洋人的老黄历,还有人提起了杨佳和他的自行车。

也娱乐了,也批评了,这事儿貌似可以落幕了,但它其实可以更黑色一点。

日本青年的自行车失而复得,让我们非常不爽,这是因为,这个关于自行车的故事,其实是中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辆自行车,警察在故事里扮演反面角色。

一辆自行车在中国是个什么角色?几乎每个人(普通人)都丢过车,大多数人(普通人)又买过二手自行车,我们买车,我们丢车,我们买二手车,不觉得丢自行车很可怕,我们痛恨偷车贼,但也愿意买别人偷来的自行车,偶尔在二手车市场还能邂逅自己丢的车。我们也报警,但警察不管,我们习以为常。于是,我们骑的车子,往往是偷来的,只不过有专业人士代劳而已。

自行车,这个在我们生活中传来传去的符号,它被一个叫“偷”的恶习串联着,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寓言。有人偷了我们,偷了我们的财富、机会或者生活,也许还有信念和希望,但没有一种公平机制为我们寻回自行车,我们莫可奈何,趋利避害的选择是又去偷别人的。这可能是一条食物链,或一种恶性的循环,反正最终的结果是互相加害,环境就是这样操弄着我们的命运。可怕的是这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很少人能成为那个日本青年,更多的人成为影片里那个父亲。我们是丢自行车的人,某种意义上,我们也是偷自行车的人。

日本青年武汉寻车事件结束之后,我在微博发了一条不相干的新闻,说“越南农民为反抗强行征地,用自制枪支和地雷打伤6名警察,越南总理公开支持农民,并调查地方政府腐败。”关于越南有一个背景,这个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系列改革,包括司法独立、差额选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