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雪的片段范文

描写雪的片段精选(九篇)

描写雪的片段

第1篇:描写雪的片段范文

关键词:北海道 《雪国》 色彩美 探析

作为第一部中篇小说,《雪国》的发表,给川端康成带来了极高的声誉,曾经和《古都》、《千只鹤》一起,荣获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既不曲折,也不离奇,同时也没有深刻而丰厚的社会主题。故事讲述的是纨绔子弟岛村曾经三次来到北海道,和山村艺妓驹子在一起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小说用极尽优美的语言,唯美而细腻地描写了北海道的自然景物,向读者呈现了不同季节、风格迥异的自然风光。同时将女性的色彩美和自然的色彩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人物和自然、人情美和自然美的和谐统一。

一、关于自然的色彩美描写

雪国并非特指某一个地方,只要是雪多的地方,就可以称为是雪国。在日本,雪国主要是指北海道一带,自从川端康成的《雪国》发表之后,雪国就成了北海道的代名词。《雪国》对北海道的自然风光,人物纯洁和冷寂的美进行了大力渲染,小说的开头,作家用简洁而近乎吝啬的笔墨写道:“穿过县境线上长长的隧道,眼前出现了一片雪景,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黑夜变成了白昼。” 而这就是雪国,开篇既突出了整篇小说的主旨。在《雪国》中,很多关于自然的描写都是基于写生的,同时季节感非常强烈。川端康成在《雪国》中借景抒情,通过表现技巧的运用,充分发挥了日本传统创作的季节感。《雪国》中男人公三次去雪国,每一次都将变换的季节通过五彩缤纷的自然色彩美呈现出来。如秋天的火红、冬天的纯白、春天的嫩绿,这种关于自然风光的描写不仅优美、而且使小说的风貌更加色彩纷呈。

关于绿色的描写――岛村初次去雪国,正是登山的季节,放眼望去,都是嫩绿,在这个明媚的季节中,绿色是主旋律。而小说中描绘春天最常用的季语就是“蝴蝶”、“嫩叶”、“新芽”等等。

关于白色的描写――在十二月初,男主人公第二次踏上雪国。而初冬时节的主色调为白色,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这个季节最独特美丽的景致,在读者面前徐徐拉开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如作者是这样描写严寒下的夜景:漫天星斗、冰封雪冻的地壳深处,仿佛能听到冰裂声。天地看上去苍苍茫茫,让人感到山峦都是冰凉而透明的。在这段描述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搭配,为作品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如用天空中耀眼的繁星、黑夜中的白雪等词句,在《雪国》中,曾多次出现这种关于自然景物的色彩的描绘,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幅绝美的图画,如“暮色苍茫、远方的群山、皑皑的白雪、夕阳晚照、淡淡的余晖、万丈霞光”等等,对暮色和黄昏中的杉林、滑雪场、小河、村站等进行了大量的渲染,如绘画般地运用了各种色彩,如白色、紫色、黑色等,通过绘制和融合,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关于红色的描写――男主人公第三次去雪国,正是秋意正浓,而这时红色和黄色是主要意象:在这个飞蛾产卵的季节里,连绵不绝的群山被染上了一层秋色,反而给人一种死的感觉。丘陵上盛开的花朵闪耀着一片银光,而静静流淌的小河,好像是从杉树顶梢上流淌下来一样。这样的秋天,让人感到寂寥和悲伤。岛村最后一次来到雪国,整日无所事事,而眼前呈现的自然景物,更让他感到徒劳、虚无和人世的无常。文章中通过对飞蛾的描写,恰恰能折射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另外枫叶象征了日本秋天的色彩美,和富士山、樱花一样,枫叶也是象征性的一种景致。日本人有赏枫和赏樱花的习惯,在雪国中,除了雪白之外,鲜艳的红色是又一种独特的色彩。作者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为更好地表达主人公的情感、表现作者的审美取向及推动小说情节的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关于女性的色彩美描写

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关于女性的描写,这也是作者非常擅长的地方,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小说的世界也正是一个关于女性的世界。而文学界对于川端康成文学之美的研究,更多侧重的是女性审美、自然审美以及日本传统美。在《雪国》中,关于女性美的描写,几乎是和自然美的描写一起平分秋色,二者共同组成了《雪国》的主旋律。在《雪国》中,塑造了驹子和叶子两种不同类型的美丽女性。作者采用了独特表现手法对女性进行描写,如运用官能的、意识流的表达等。在描写驹子的美丽时,他用“洁净的出奇”这样句子,而描写叶子的声音时,他用“优美的近乎悲戚”,驹子的嘴唇“十分柔滑”等等。在文中,作者从色彩的角度,来展现女性独具特色的美。

作为川端美学的一个关键场面,就是“暮景镜”的场面描写,这已经被众多评论家所提及。在开往雪国的火车上,岛村看到的景致:火车车窗的玻璃犹如一面镜子一样,将车内叶子的美丽倩影和窗外流动的黄昏的暮色交叠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效果,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作家将人物和自然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姑娘似乎是在流逝的暮色中漂浮一样,产生了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效果,“山野、暮色、灯火、女子朦朦胧胧的脸蛋”,通过这一段景致的描写,完美地运用了色彩的对比。车内叶子的脸和车窗外的灯光一起,构成了一个美的世界,这段描写运用了意识流手法,虚幻而朦胧,作者善于对瞬间的美进行捕捉,灯光和叶子的眼睛重叠的一瞬间,恰恰是女性美和自然美重叠的瞬间。在对景物进行描写时,作者运用了多样而丰富的色彩,而非一种单一的颜色,同时通过对比和配合,使作品的美感进一步增强。在对女性进行描写时,也是通过对比和色彩的搭配,来对女性美进行衬托。

三、结语

在《雪国》中,处处充满了关于色彩的描写,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反复研读的日本文本。文中关于北海道的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对色彩的表现,让读者体验和感受不断变换的四季景物,并将女性美的描写和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用色彩来衬托女性的美。由于日本传统文化具有雅致、纤秀和优美的独特风格,所以在诠释宗教精神和人生哲理的过程中,将色彩文化进行凝聚和提炼,在社会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也就形成了追求色彩艳丽化的意向,而川端康成的《雪国》色彩美的描写,也正是受日本美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颖.浅谈《雪国》自然景物中渗透出的美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3).

[2]吕巍.灵与肉的变奏曲――解读《雪国》中的女性形象[J].世界文化,2009(07).

[3]万丽娜.浅析《雪国》中驹子的形象[J].成功(教育),2009(06).

[4]柴宝芬.雪的洁净与悲凉――解读《雪国》中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

[5]陈文静.《雪国》中的悲剧美学――解读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J].名作欣赏, 2009(21).

[6].《雪国》展现的悲与美[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第2篇:描写雪的片段范文

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言语训练的严重缺失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阅读教学在课文的思想内容方面深挖细究,放弃文本的表达形式和语言特点不赏析、不积累,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收获了思想上的认识和情感上的体验,却很少有好词佳句、布局谋篇等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得,读写不能紧密地、有效地结合训练。这样的语文学习,多年来主导了师生的语文生活,学生虽然积累了一些语文基础知识,但这种积累却是单调的、死板的,字词句的灵活应用极差:学生虽然阅读了一些文章,但阅读兴趣淡漠,阅读能力缺失,不会赏析阅读材料的特点:学生虽然写出了一些文章,但对写作的渴望不足,写不出真情实感,表达程式化。语言缺乏个性。

“学别人的文章就是为了写自己的文章”,这句话我没有考证出处,但我十分赞同,它道破了语文教学的真谛,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教师就是要教给学生写自己文章的方法技能,学生就是要学到写自己文章的方法本领。因此,师生共同经营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升的课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课堂。这种训练立足于课堂,凭借的是教材,主要方法是赏析文本语言特点,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也就是教师启发导引学生赏析文本在字词句段篇上的特色,用词用句、布局谋篇上的巧妙,从而积累好词佳句、写作的技巧等等,使言语的基本功,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训练提高。这种训练必须依托文本,连接生活,加强整合,注重多角度多形式,注重关注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使学生对文本的语言文字感兴趣,为作者用词用句之巧妙叹服,为作者布局谋篇之独特称赞,萌发表达的冲动,激发写作的欲望。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平台,一个机会,一个情境,一个启发,学生的智慧便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听说读写的训练依据不同的文体特点、语言特点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依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要求高低也不同。听说读写的训练是交替的、综合进行的,是一个从感知到吸收再到运用的过程。听说读写的训练在低年级侧重字词句,在中高年级侧重字词句段篇。现在以四年级上册“雪”单元课文《瑞雪图》教学为例,看看怎样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瑞雪图》是作家峻青的佳作。文章语言优美,条理清晰,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是对学生进行言语训练的极好素材。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从内容和形式上初读感知,即让学生阅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题材、写作顺序:第二个环节是从“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品读赏析语言特点。即让学生细读词、句。品味作者用词用句的独具匠心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喜悦之情,品析第二自然段写第一天白天下雪前,从时间词语“一清早、中午、黄昏时分”中体会描写上的条理清楚,从天气变化词语“布满阴云、刮起寒风、大雪飘落”体会描写上的特点突出,从修饰词语“布满了铅色的、凛冽的、呼呼、整整、鹅毛般的、纷纷扬扬”体会描写上的恰当、准确。品析第三自然段第一天夜里下雪时。重点从“大片大片、簌簌落落”体会对雪的形态描写,从“沙沙声、咯吱声”体会对雪的声音描写。品析第四自然段第二天白天下雪后时,从表达顺序上感知由远到近写雪的大而美,从具体语言描写上体会用词用句的生动性、形象性、准确性、不可替代性,尤其是“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这些优美的词句,引导学生通过发现、阅读、对比、替换等办法步步深入地体会作者对雪之美,美在形、美在色、美在感觉的描写。品析第五、六自然段时,则重在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第三个环节是感情赏读,让学生读全文,读优美的句、段,读出个性化理解。最后一个环节是读写运用,让学生交流积累的描写雪的好词好句,再联想本地区看到的雪,说一说或写一写雪的色、形、动、静等特点。

教师给学生一个怎样的课堂,学生就会有一个怎样的成长。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将言语训练扎扎实实地扎根在课堂,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训练,师生才能真正实现轻松高效的语文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达成,体会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乐趣,享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震撼,才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使语文学习迈开读与写的双脚,抬头挺胸走路,让语文真正美丽起来。

第3篇:描写雪的片段范文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笔下的景物描写如诗如画,生动传神,为文章增光添彩呢?

N0.1:描写要抓准特征

要想把景物写活,前提是抓准景物特征。只有抓准景物特征,描写时才能如数家珍,得心应手,把景物鲜活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如何才能抓准景物的特征呢?一是要进行仔细观察。除了从整体去把握景物的形状、色彩,关注景物的细微之处外,还要调动全身感官参与观察,用手去抚摸,用耳朵去倾听,用鼻子去嗅闻,有时甚至需要用舌头去品尝,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获得第一手资料。

二是要进行阅读积累。有针对性地去阅读一些与自己想要描写景物有关的文章,了解别人的观察视角,品味别人的优美描写,无疑能弥补自己的观察不足,丰富自己的描写内容。

三是要进行练笔。平时坚持写观察日记,练得多了,真正写作时,好词好句就能信手拈来。

N0.2:描写要富有层次

一方面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写景顺序主要四种,即方位顺序、时间顺序、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镜头转换。我们来看一个作文片段:

远看,那些山峰大小不同,高低不平,黑乎乎的。近了,更近了,骆驼峰终于站在我们面前。只见整座山峰由三座巨大的石峰恰到好处地组合在一起,头、峰、尾分明,成为了一匹栩栩如生的骆驼。最妙的是,陡崖凹槽和起伏的线条准确地勾勒出骆驼的身架与神态。如此鬼斧神工,怎不令人赞叹!

这一片段就是按照由远而近的顺序写景的,层次非常清晰。同学们在描写某一景物时,可根据景物特点或自己的观察特点,选用一种或多种顺序进行写景状物,让描写井然有序。

另一方面,在描写景色时还要注意详略,写多个景物主要景物要详写,次要景物要略写;写一种景物,景物的主要特征要详写,其他特征可略写。这样才能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譬如一位同学在写《美丽的植物园》时,主要写了百卉园里的各种花;而在写百卉园时,又重点写了“菊海”;写“菊海”时,又重点描写了的颜色,条理非常清晰。

最为重要的是,写景时要对景物展开立体式描写。景物一般都存在外形、色彩、声音、味道等方面的特征,对应着我们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个方面。写景时,要多角度,动静结合,这样笔下的景物才会栩栩如生。

N0.3:描写要充满诗意

就是要运用各种手法对景物进行生动描摹。一方面,要把词语用活。在写景过程中,恰当运用动词、形容词、叠词等来呈现景物特点,凸现语言的动态美、色彩美、韵律美,吸引读者目光,打动读者的心。例如:

昙花终于开放。只见在海带状的绿叶拗口间,娇嫩的花蕾微微颤动,筒裙似的花托,拢不住丰腴的白玉般的花苞,渐渐地裂了开来;雪白的花瓣从花托中间轻轻地探了出来,一片,两片,三片……

在这个片段中,形容词、动词的使用十分传神,如“颤动”“拢”“裂”“探”等动词,将昙花开放的过程十分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另一方面,要把修辞用准。准确的修辞,不仅能使某一片段变得生动传神,韵味十足,更能使整篇文章变得灵动,充满诗意。例如:

那是怎样的云啊,像白的鱼,满天空游着。湛蓝的天幕,做了海洋。又像万千只绵羊,挤着拥着,一齐往前奔去,哒哒哒的羊蹄声,响彻天空。不,不,它更像瀑布跌落在石头上,大朵的水花,四下飞溅。我仿佛听到哗啦啦的水声,自天上流淌下来。想起李白那句著名的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谁说地上的水,不是天上的云变的呢?

这个片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天上的云写得非常美丽,让人如临其境,如睹其美。

同学们在描写过程中,还可适当引用一些与景物有关的古诗词,以增强文章的韵味。比如一位同学在写《故乡的雪》这篇作文时,引用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等诗句,表达效果非常好。

N0.4:描写要融入情理

第4篇:描写雪的片段范文

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

――钱钟书《围城》

天池的水,碧蓝碧蓝的。上面,稍远处,是雪白的雪山。对面的山上密密匝匝地布满了塔松――塔松即云杉。长得非常整齐,一排一排地,一棵一棵挨着,依山而上,显得是人工布置的。池水极平静,塔松、雪山和天上的云影倒映在池水当中,一丝不爽。我觉得这不像在中国,好像是在瑞士的风景明信片上见过的景色。

――汪曾祺《天山行色――天池雪水》

【技巧借鉴】

技巧一:善用修辞,景物形象逼真。描写景物时,总是离不开精美的修辞手法。用比喻,景物会形象逼真;用拟人,景物会平添情感;用排比,景物会美如画卷。《围城》这个片段中,对夜景的描写极其生动。作家将夜里的小虫、蛙群拟人化,赋予了它们人的行为,为这寂静的夜增添了几分活力。如果缺少了这种修辞,文章就会显得呆板。

技巧二:融情于景,景物情感动人。照片上的景物再美,却总是难以让人动情。因为它们往往只是一种客观的拍摄。要知道,景物如果离开了情感,会大为失色。《天山行色――天池雪水》这个片段中,作者紧紧抓住天池水的碧蓝、雪山的洁白、塔松的整齐等特点,给我们描绘出天池的秀丽、宁静、色彩亮丽,洋溢着作者对天池的喜爱之情。

【仿写片段】

第5篇:描写雪的片段范文

1922年《小说月报》载瞿世英长篇论文《小说的研究》,其中概括“中国小说的病全由于两句话,即‘能记载而不能描写,能叙述而不能刻画’。”[1]。在这里,“描写”和“刻画”成为衡量小说成就高低的标准。且不说这里“以西例律小说”的观念明显在发挥作用――西方小说重环境、背景的性质使人对中国小说传统感到不足,单看这种小说所匮乏的“描写”,如何在晚清真正“发生”,并成为日后新文学的重要标志。这里的描写,是用新鲜的白话来描记景色、风物、物质布景(setting)等内容,描写成为小说之标志,乃是一个现代事件。风景描写的发生,与白话/语体文的发展、风景本身的发现、科学精神的传播、摄影等视觉技术的进入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实地的描写”:《老残游记》之风景描写如何成为一个美学问题?

1930年代以降,《老残游记》第二回“大明湖风景”和“明湖居听书”、第十二回“黄河打冰”和“雪月交辉”等四个片段,已经被选入中学的教科书中。这几个著名片段所取得的描写的极高成就,时常掩盖了小说思想意蕴上的追求,可见刘鹗风景描写的功力。我们以情景交融,最能动人的“雪月交辉”为例:

老残在访东昌府柳家收藏未遇后,欲回济南府,因黄河结冰而滞留斋河县城。老残在客栈安顿好行李之后,出门到河堤上,“看见那黄河从西南上下来”,

若以此刻河水而论,也不过百把丈宽的光景,只是面前的冰,插的重重叠叠的,高出水面有七八寸厚。再望上游走了一二百步,之间那上流的冰,还一块一块的慢慢价来,到此地,被前头的阑住,走不动就站住了。那后来的冰赶上他,只挤得嗤嗤价响。后冰被这溜冰逼的紧了,就窜到前冰上头去;前冰被压,就渐渐低下去了。看那河身不过百十丈宽,当中大溜约莫不过二三十丈,两边俱是平水。这平水之上早已有冰结满,冰面却是平的,被吹来的尘土盖住,却像沙滩一般。中间的一道大溜,却仍然奔腾澎湃,有声有势,将那走不过去的冰挤的两边乱窜。那两边平水上的冰,被当众乱冰挤破了,往岸上跑,那冰能挤到岸上有五六尺远。许多碎冰被挤的站起来,像个小插屏似的。看了有点把钟功夫,这一截子的冰又挤死不动了。老残复行往下游走去。过了原来的地方,再往下走,只见有两只船。船上有十来个人都拿着木杵打冰,望前打些时,又望后打。河的对岸,也有两只船,也是这们打。看看天色渐渐昏了,打算回店。再看那堤上柳树,一棵一棵的影子,都已照在地下,一丝一丝的摇动,原来月光已经放出光亮来了。

老残看了一会儿,到天昏,便回店用晚饭,饭后又到堤上闲步。

看那南面的山,一条雪白,映着月光分外好看。一层一层的山岭,却不大分辨得出,又有几片白云夹在里面,所以看不出是云是山。及至定神看去,方才看出来那是云,那是山来。虽然云也是白的,山也是白的,云也有亮光,山也有亮光,只因为月在云上,云在月下,所以云的亮光是从背面透过来的;那山却不然,山上的亮光是有月光照到山上,被那山上的雪反射过来,所以光是两样子的。然只就稍近的地方如此,那山往东去,越望越远,渐渐的天也是白的,山也是白的,云也是白的,就分辨不出什么来了。

老残面对雪月交辉的景致,想起家国命运,心忧泪下而结成冰珠。篇幅所限不能全引。这段情景交融的描写,细致连贯,视觉性很强,并且蕴蓄着深沉、自然、充盈的情绪流动。在这一片景物与情绪描写中,《老残游记》描写的特点和成绩得到清晰的展现。

胡适在《序》(1925)中认为,《老残游记》对文学史的最大贡献不在思想,而在“描写风景”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旧小说里简直没有。[2]胡适在这里提出的是一个值得重视而仍未真正解决的重要的小说美学问题,就是为何古典小说中缺乏好的风景描写,为何风景描写在刘鹗这里取得如此高的成绩?他把这种匮乏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古代文人少出门,因而“缺乏实物实景的观察”,二是文言中烂调套语的限制。[3]第一点显然是不正确的,从杜甫、李白、到柳宗元、坡都是饱游天下之人,即使是小说家如施耐庵、冯梦龙、金圣叹等,也不能说是足不出户之人。第二点确实是击中了要害,“白话小说里主要承担风景描写任务的,并不是白话散文句式,而是引入的骈文诗词曲赋等韵文形式”[4],是胡适眼中的陈词滥调。确实,如果我们对比《水浒传》中描写浔阳楼江上风景的文字:

宋江便上楼来,去靠江占一座阁子里坐了,凭栏举目看时,端的好座酒楼。但见:雕檐映日,画栋飞云。碧栏杆低接轩窗,翠帘幕高悬户牖。吹笙品笛,尽都是公子王孙;执盏擎壶,摆列着歌姬。消磨醉眼,倚青天万叠云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烟水。白苹渡口,时闻渔父鸣榔;红蓼滩头,每见钓翁击楫。楼畔绿槐啼野鸟,门前翠柳系花骢。 宋江看罢,喝采不已。

这段风景描写的文字,比起刘鹗笔下的黄河结冰与雪月交辉,确实差了一大截。小说中的风景描写已经成为一种程式和套子,四六骈文,一到写景的关头便涌上来,实在不能给人真实新鲜的感受。

与之相反,胡适称赞《老残游记》“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语烂调,总想熔铸新词,作实地的描写。在这一点上,这部书可算是前无古人了”,“这种白描的功夫真不容易学,只有精细的观察能供给这种描写的底子;只有朴素新鲜的活文字能供给这种描写的工具”。[5]与前面批评匮乏的两点原因相对应,胡适认为刘鹗之成功全在于两点,一是“实地的观察”,二是建立在这种观察基础上,用新鲜活泼的白话表达出来。

胡适对白话语言的敏感,使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才注意到刘鹗的风景描写确实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这当然不是说,中国古典文学缺少对自然山水的关注,恰恰相反,中国传统有蔚为大观的山水诗文、小品游记,但它们与《老残游记》的写景片段不是在一个系统里。刘鹗以白话而达到真切挚诚的描写,开创了现代描写文的先河,其后才有鲁迅、朱自清、汪曾祺等大家。

二、言文一致里的风景

生动白话与韵文套语

刘鹗前辈的白话小说家们,在进行风景描写时,骈文韵句自动性地出现,在其中很少见创造,比如前文所引浔阳楼风景。可以说,小说家们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风景,而是前人文学中的风景。宋江“但见”,宋江“看罢”,在这所谓的“看”中间,没有视角、没有顺序、没有主人公的眼光与心绪。“雕檐画栋”、“万叠云山”,在无数次的因袭重复后,把所有明媚喜人之景色,统一成一个面目模糊的空白。

前文所引“黄河结冰”和“雪月交辉”的段落,白话精细描写的能力体现无遗。刘鹗通过一系列相近而有区别的动词,仔细描摹大河流水结冰的情状,“插”、“价来”、“拦住”、“站住”、“赶上”、“挤”、“逼”、“窜”、“压”、“跑”,同时使用叠语,如“重重叠叠”、“漫漫”、“嗤嗤”、“一棵一棵”、“一丝一丝”等。刘鹗有意识地描摹和刻画,并在自评中提醒读者欣赏这一段的好处,“止水结冰是何情状?流水结冰是何情状?小河结冰是何情状?大河结冰是何情状?河南黄河结冰是何情状?山东黄河结冰是何情状?须知前一卷所写是山东黄河结冰。”[6]可见他对景物的个性和特色的重视。“雪月交辉”一段中,刘鹗借助老残的眼光,仔细区分“云白”、“雪白”和“山白”的区别,云的亮光乃是月光从背面投过来,山的亮光是由雪反射而来,相似而有不同。天边的北斗,像“几颗淡白点子”,斗杓指东,引发岁月匆促之叹,“一年一年的这样瞎混下去,如何是个了局呢?”这些语言,不愧胡适常用的“活文字”一语,白话/语体文的表现能力,在早于五四一代作家的刘鹗这里先兆式地充分表现了一回。

如果我们对比同时期其他小说中的风景描写,更会看出刘鹗用白话散文精细描写的可贵。曾朴的叙述与议论能力非同一般,然而描写能力则逊色很多,无论是风景还是环境,在他笔下都显不出个性与特色,曾朴主要靠人物思想、行动与议论的光彩,来刻画时代的氛围与变化。比如《孽海花》的一段风景描写:

第十二回,傅彩云赴维亚太太约游缔尔园,缔尔园“算柏林市中第一个名胜之区。周围三四里,园中马路,四通八达。雕楼杰阁,曲廊洞房,锦簇花团,云谲波诡,琪花瑶草,四时常开,珈馆酒楼,到处可坐。每日里钿车如水,裙屐如云,热闹异常。园中有座三层楼,画栋飞云,雕盘承露,尤为全园之中心点。其最上一层,有精舍四五,无不金衔壁,明月缀帷,塌护绣襦,地铺锦缎,为贵绅仕女登眺之所,寻常人不能攀跻。”

这段描写,充满了四字套语,无论是这里德国柏林的花园,还是六回后举办谈瀛会的上海公园,传递的都是一个模糊的面目,建筑一概雕梁画栋、花朵一概缤纷斗艳、游人一概兴致勃勃。在这里完全看不到老残那种浸润着主体情绪的对自然界的描绘。而同样是缔尔园,二十五年后朱自清笔下的景致则亲切可人得多,现代汉语的生动、灵活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活的柏林最著名的花园景象。[7]

透明的“文”:观察的过程

这是一个语言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在语言问题所形成的认识性装置下(言文一致),现代人开始经历的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刘鹗用“透明”的语言描写风景和内心,用这种语言再现主体观察的过程,同时放弃全知视角,从人物的视点出发,描写因此开始成为主观主义的重要表现。“风景的发现”是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一书中的核心议题,“风景”在他那里既是现代以来自然风景的发现(西洋风景画的风景,而非传统山绘画的山水),更是一种隐喻,比喻所有“促使现代文学成为不证自明的那种基础条件”。“言文一致”正是现代性制度所以形成的一个基本的认识性装置,在这一装置中,“‘文’对内在的观念来说不过是一种透明的手段……,这个‘文’的创立是内在主体的创生,同时也是客观对象的创出,由此产生了自我表现及写实等”。[8]言文一致(现代制度),同时创造了需要表白的内心和可以描写的自然。

言文一致的呼声,从晚清便开始,白话在大量的报刊、演说、教科书、白话小说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声势。“我手写我口”,这实际是一种对文字语言的完全信赖。晚清人倡导白话虽然意在白话之浅俗利于启蒙宣传,但从深层次看,是对文字根本性质的一种重新认识。人们从看重文字的稳定性,转而追求文字对多变的现实生活的适应,追求文字对细致入微的内心思想与情绪的完整表达。胡适曾评价晚清翻译运动为失败,认为究其原因为“古文不能翻译外国近代文学的复杂文句和细致描写”。[9]胡适所点明的不仅仅是一个翻译的困境,实际更是古文在新的时代与言论环境中的困境。外国文学,或者说是外国思想,在近现代中国表征的是一种新的社会现实,大量新名词、日式句法、欧美句法的出现,确实暗示了文言系统在新时代的表达危机。晚清五四一代的作家一方面是发现白话,一方面是创造白话。从此这种语言成为文学语言的主体,人们相信文字在靠近口语的过程中,可以达到一种透明的状态,运用白话/语体文可以完整真实地传达思想、描绘世界、表达内心。所以现代白话的根本是要追求一种写实主义,“文”成为无障碍的进行叙述、描写和书写内面的透明的手段。文字与语言之间,语言与事物之间的距离被逐渐拉近,并消于无形。

前引《老残游记》的描写文字中,无论是景色还是心理,刘鹗想要达到的都是一种近乎透明的状态,真实展现北方的苦寒之景与忧心国是的心境。在这里,语言与风景、语言与观景者的眼光、观察的过程,叠合在一起。老残对结冰黄河、落雪之山的描写,均清晰可见主体观察的视角、顺序,和心态。老残站在河堤上,目光首先落在“面前的冰”上,看到冰“插的重重叠叠”,之后“再望上游走了一二百步”,看到上游的冰不断积压上来、前冰后冰“相逐复相压”的情形,再看河边两岸的“平水”结冰,后来老残“复行往下游走去”,看到打冰的船,最后月光照出柳树影子的时候,回客栈晚饭。“雪月交辉”一段更可见出老残的目光移动。从“南面山上”望山上白雪,接着“顺着山势向东望去”,之后满地灼亮的月光使他“抬起头来”,看见北斗七星的斗杓指东,心忧国是,滴泪成冰。这些描写完全出自老残的主体目光,小说用语言文字传达一种观察的过程。

这种以语言来再现完整的主体观察的过程、再现主体内心思考、情绪流动的细微过程,实际是现代汉语的本质特征与能力。试看鲁迅《秋夜》的开篇: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对这段“两株枣树”的名文的解释关键在于“看见”二字。鲁迅没有直说“在我的后园有两株枣树”,而采取“一株还有一株”的表述,是想要传达出一种主体的目光。这是白话文学运动发轫之际的一种独特要求:作者有意识地透过描述程序展现观察程序,为了使作者对世界的观察活动能够准确无误地复印在读者的心象之中,描述的目的便不只在告诉读者“看什么”,而是“怎么看”,鲁迅的奇怪而冗赘的句子不是让读者看到两株枣树,而是暗示读者以适当的速度在后院中向墙外转移目光,经过一株枣树,再经过一株枣树,然后延展向一片“奇怪而高”的夜空。[10]刘鹗的描写也是这样的努力,在山白云白之间移动目光,而文字就一丝不拉地追随、再现这一观察程序。

刘鹗的遗产被充分地继承,鲁迅等五四一代作家显示出白话文在彼时作家的笔下洋溢着新鲜感,具有巨大的、得以成功复写整个世界(无论外在或内在世界)的能力。于是有了郁达夫“大胆的描写”:

呆呆的看了好久,他忽然觉得背上有一阵紫色的气息吹来,息索的一响,道傍的一枝小草,竟把他的梦境打破了,他回转头来一看,那枝小草还是颠摇不已,一阵带着紫罗兰气息的和风,温微微的哼到他那苍白的脸上来。在这清和的早秋的世界里,在这澄清透明的以太中,他的身体觉得同陶醉似的酥软起来。(《沉沦》1921年)

一株小草,成为风景的中心,小草和周围的一切都在主人公的目光与情绪中,“他忽然觉得”,“他回转头来一看”,颠摇不已的小草、紫罗兰气息的风。在这种环境中,小说用一系列浓烈的比喻、绚烂的句子,铺展出一个纤弱爱幻想的主人公形象。小说更发出“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这样的自白,而这样的自白只能经由透明的“白话文”宣泄出来。

而风景小品在朱自清的名文《荷塘月色》那里达到高潮,在我看来《荷塘月色》是承袭而光大了《老残游记》风景描写所开创的现代描写文的传统。郁达夫与朱自清笔下的文字是典型地作为“中国文言文法,欧洲文法,日本文法和现代白话以及古代白话杂凑起来的一种文字”[11]的五四白话文,整个气息都是新鲜的。《老残游记》与《荷塘月色》在描写上的成就,大半要归功于彼时正在形成的白话/语体文,这种语言,为晚清五四有才华的文人作家带来了极为宽阔的天地。

三、发现风景

《老残游记》中风景的另一卓异之处在于,它所描绘的风景在此前很少被当作值得描绘的风景来看,刘鹗笔下的山水真正具有一种现代意味。按照柄谷行人的分析,风景是在现代由内面的人所发现的。风景不同于名胜古迹,被歌咏了无数次的传统名胜,已经成为文字组成的世界。这类似于康德所论美与崇高。美是给人愉悦的东西,比如宋江眼中的浔阳楼、《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而崇高则是“不那么让人愉快的东西”,“通过主观能动性来发现其合目的性而获得的一种” [12],比如阻挡老残前行的结冰的黄河、苍茫一片的远山,让鲁迅心痛的“萧索的荒村”,然而正是后者成为了风景。

实际上,描写的发生,与单纯的描写外界有着某种本质区别,我们必须首先要发现这个外部世界本身。描写并不是要描写事物,描写存在于事物本身的出现中,这是事物与语言之间的一种新的关系。阿尔卑斯山脉作为风景出现而非危险障碍,仅仅是近代以来的事情。只有在现代性的认识装置中,风景才被发现,千年文字积累的名胜古迹淡出,作为环境、客观对象本身的自然、风土、社会才真正作为对象而被突出。

正是这种意识,使刘鹗笔下的可爱山河区别于古典的名胜古迹。老残不断地被周遭事物所吸引,在黄河边,面对现实的阻碍(因冻冰而无法过河),老残却很快超离了利害关系的层面,而进入审美层面。他被冰冻的黄河与河上打冰的人迷住了,先后连续三次来到河堤,看流动的黄河结冰,和覆盖了白雪的远山。这样的风景,与传统名胜是完全不同的。老残是一个主体性的人,正是他丰富的内面,使得这种风景之呈现成为可能,人之将老而国事不堪,外部之苍茫风景与内在之对无定命运的深切感受,相辅相成。刘鹗的描写首先是发现,一种纯粹的风景从此出现在现代文学当中,比如鲁迅笔下的故乡: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故乡》1921年)

再比如萧红笔下的北方故土:

山上的雪被风吹着像要埋蔽这傍山的小房似的。大树号叫。风雪向小房遮蒙下来。一株山边斜歪着的大树,倒折下来。寒月怕被一切声音扑碎似的,退缩到天边去了!这时候隔壁透出来的声音,更哀楚。(《生死场》1935年)

这样的苍凉、粗砺的自然,能够成为风景进入文学,是一个现代性的事件。柄谷行人曾举柳田国男《纪行文集》为例说明游记内容的变化,《文集》既包括以前的“诗歌美文的排列”,更包括近代的旅行者基于事实的自然记录、观察风土之类。从中可见从传统美之山水,到近代自然风土的变化。[13]从《老残游记》到鲁迅、萧红,这一变化即“风景的发现”,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也有着明晰的线索。

即使是《老残游记》第二回传统性的大明湖游记,在明媚风光、寺庙街景中,老残也有着具有独异意味的观察。在鹊华桥,老残上岸,看到街上人烟稠密:

……也有挑担子的,也有推小车子的,也有坐二人抬小蓝呢轿子的。轿子后面,一个跟班的戴个红缨帽子,膀子底下夹个护书,拼命价奔,一面用手中擦汗,一面低着头跑。街上五六岁的孩子不知避人,被那轿夫无意踢倒一个,他便哇哇的哭起。他的母亲赶忙跑来问:“谁碰倒你的?谁碰倒你的?”那个孩子只是哇哇的哭,并不说话。问了半天,才带哭说了一句道:“抬矫子的!”他母亲抬头看时,轿子早已跑的有二里多远了。那妇人牵了孩子,嘴里不住咭咭咕咕的骂着,就回去了。

看到这热闹的街景后,老残缓缓向小布政司街走去,看到了明湖居说书的预告,这个摔倒的孩子和他母亲再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街上即景,生动真实,把济南城活的一面展示出来。但这里有某种对于小说来说令人不安的东西。这个摔倒的孩子,仿佛是戏剧舞台上一只没有放响的枪,就那样出现了,又那样消失了,在情节中没有作用,只作为一个即兴的场景出现,毫无其他的意义。这里,具体的人作为风景而出现,作为环境而出现,这在传统小说中是极为少见的。传统小说中,每一个成分都是故事的有效组成部分,为情节发展而服务,对旁枝旁蔓、对环境风景,都缺少耐心,更不用提这样闲散淡定的注视。如果这个孩子出现在《水浒传》中,或者是《文明小史》中,必定成为启动一段故事的引子。

这里显示出了环境的真正凸显,不只是静态的风景、事物、风土构成环境,人也构成环境,并且不是整体的抽象的人(比如挑担子的、推小车的),而是具体活泼的人(受了委屈的可爱孩子和护子的普通母亲)。这个具体的人第一次被退掉了情节的功能,而单纯成为点亮环境的要素,镶嵌在环境布景中,不随着小说故事走,而就停留在那。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的环境成为可能?老残主体的目光尤为重要,他把自己与环境剥离,在环境之外实行注目,才可能形成这样的关系。

风景和民俗学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民俗学的装置中,才有了值得记录研究的常民、平凡的景物与环境。作为街景的被碰倒的孩子及其母亲,客栈里缩手缩脚进进出出的伙计,都是作为一种风景而存在,作为一个镶嵌在环境和风景中的组成部分。“‘民’在作为‘风景’的‘民’出现之前,乃是作为儒教的‘经世济民’的民而存在的。”[14]这种区别是深刻的。后者在现代才具备了值得记录的独立价值,并被看作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肌理的真正载体。在《老残游记》这里,作为纯粹风景的大众、平凡的生活者出现了,尽管这当然还不是五四以后意识明确的“民粹”与“民间”。

四.描写与视觉技术

一个值得进一步考察的问题是,《老残游记》的细微观察与如实描绘,与晚清以来人们对于视觉真实的追求是否有关?与现代视觉技术的出现是否有关?现代以来,文字描写最高成就常以一种视觉性来衡量,朱自清就曾用“逼真与如画”来规定描写的效果。

《文明小史》最后一回,叙述者总结全书道:“诸君的平日行事,一个个都被《文明小史》上搜罗了进去,做了六十回的资料,比泰西的照相还要照的清楚些,比油画还要画的透露些。”曾朴在自白《孽海花》创作手法时,说希望“合拢”种种大事的“侧影或远景和相联系的一些细节事,收摄在我笔头的摄影机上,叫它自然地一幕一幕地展现,印象上不啻目击了大事的全景一般”[15]。前者提到照相和油画,后者则提到了电影,这些新的视觉技术,除了油画更早外,都是在晚清传入中国,并逐渐引起了人们看的方式的变化。

晚清随着西方文化的全面传播,透视法等西洋油画技巧逐渐被接受,并参与到人像画、报刊画册、小说绣像等图画形式中。近大远小、焦点透视、立体感等,逐渐成为塑造视觉真实的必备法则。照相传入中国后,更是深刻切入近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其真实再现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从1898年电影第一次在中国放映,到曾朴写下上面引文的1927年,中国电影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曾朴用自己的文字比拟放映中的电影,侧影、远景、细节,都一幕幕展现,实现全景的效果,以解释自己的作品的叙事手法。李伯元也用自己的小说与油画、照相相比,认为小说在真实生动性上,丝毫不输。

这种文字与影像相比较、竞争的状况,确实是晚清以来的新现实。从晚清以来,在新的视觉技术和复制技术的条件下,一种视觉文化悄然兴起。画报不同于传统的风俗画或者景物略,其本质为新闻,必定充满了动感和事件感,其要点在于快速记录事件、反映生活,它实际上表明,人们开始习惯于用一种视觉性形式来表现身处其中的现代社会与日常生活。图像之真实性被认为大于文字,图文并茂被认为是表现新闻的最佳手法。画报将图像插于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仿佛表示,图像比文字说明更接近实物,文字讨论图像时仿佛它们就是实物。此类杂志邀请读者对图像的回应方式也仿佛它们就是存在世界的实物。更进一步,它邀请读者对待这些文字的方式,也是把文字看作是指向图像的路标。

随着摄影术的普及,图画在新闻中的位置逐渐被更具视觉真实感的照片所取代,照片所具有的超级真实感,把远距离远时间的事物带到目前,令人不得不信服。实际上,画报的画师在绘制外国情形时,时常也是临摹照片。摄影术由辅助素描写生的绘画工具发展而来,利用光线所形成的事物的影像,素描者在其上加以简单描摹就可得到一幅相对精准的图画,后来技术发明者希望能够完全除去素描者笨拙的手与眼,达到对象无中介的直接的呈现,于是底片出现、摄影术正式发明出来。由此可见,摄影从一开始就力图建立一个透明的、无中介的达到对象真实的方式与观念。[16]如图1和图2,表示摄影手段最初是如何作为使人可以客观地、真实地、透明地描绘对象的手段而出现的。

大众传播的图画、摄影以视觉真实进一步巩固了客体世界之客观性。尤其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观看方式。一般说来,中国哲学传统下的“观”,乃是以心观物,以气观物,强调物我同一,而不强调主客二分,因此也就不会有一个用以观察的固定的透视一点,不会计较对象之形状、比例、明暗。文学描写中,风景也一个美文、韵语、典故、比喻、情绪堆积的世界,这种传统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规定性。言文一致打碎了这个规定性的第一层,新的观看方式则帮助建立了另一种规定性。事物的视觉次序逐渐成为事物本身的次序,传递出眼睛观察的过程,才是最大限度传达了对象的真实。刘鹗笔下的风景,正是在这样的观念下达到所欲求的真实。“写实主义与摄影是同一文化计划中的伙伴”,“我们现在成为写实主义的书写提供视觉资讯的方式会令读者感到这个资讯的确是物体与世人本身的一部分”。[17]新的图像方式,影响了小说的写实观念和描写的技术,描写是最与视觉感官相关联的部分了。“描”与“写”是中国传统画论中的词汇,本身即表明一种依据外部对象描摹成形的意思。描写就是要求用语言文字刻画出形象,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题意就有一种视觉性的要求。刘鹗辨别云白、山白,细致描摹前冰逐后冰的动态,那种态度与手笔,仿佛是在进行一副素描写生,而非传统的山水写意。“摄影赋予小说在描写某些角色、背景、物体时表达真实的能力,这样表达真实的能力类似照片透明性的特性。”[18]在一种新的观看方式下,人们开始最大限度地追求细节,以达到视觉上的真实感。

《新石头记》第二十八回描述了文明境界中经过改良了的照相技术。宝玉猎取大鹏后成为新闻人物,人们纷纷前来观看其人,令宝玉不胜其烦。于是拍照,把照片挂在院里,以满足众人瞻望“明星”的需求。文明境界的照相术已达到彩色照片、一次成像、立等复制的水准。照片取代真人,满足了人们的视觉需求,宝玉因此得以轻松离开。吴趼人的照片曾在他所主持的《月月小说》上刊登,应该也是一个类似的举动吧。这是典型的本雅明所诊断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如此丰富的表征形式,令文字也发生变化。在这里,科学与视觉相互支撑,在自然科学、民俗意识、视觉技术等等所形成的透明的世界中,描写发生了。

注释:

[1]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页。

[2]胡适:《序》,载刘德隆等编《刘鹗及老残游记研究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3页。

[3]胡适:《序》,第383页。

[4]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9页。

[5]胡适:《序》,第384、388页。

[6]刘鹗:《自评》,载刘德隆等编《刘鹗及老残游记研究资料》,第78页。

[7]朱自清《欧游杂记》(1933年):“那空阔,那望不到头的绿树,便是梯尔园。这是柏林最大的公园,东西六里,南北约二里。地势天然生得好,加上树种得非常巧妙,小湖小溪,或隐或显,也安排的是地方。大道像轮子的辐,凑向轴心去。道旁齐齐地排着葱郁的高树;树下有时候排着些白石雕像,在深绿的背景上越显得洁白。……坛中有两个小方池,满飘着雪白的水莲花,玲珑地托在叶子上,像惺忪的星眼。两池之间是一个皇后的雕像;四周的花香花色好像她的供养。”

[8]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英文版作者序,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页。

[9]胡适《新文学的建设理论》,《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书店影印本1982年版,第18页。

[10]张大春:《小说稗类》,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第27页。

[11]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92页。

[12]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中文版作者序,第1-2页。

[13]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第42页。

[14]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第23页。

[15]曾朴:《修改后要说的几句话》(1927),载魏绍昌编《孽海花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31页。

[16]阿姆斯壮:《何谓写实主义中的写真》,载刘纪蕙编《文化的视觉系统I: 帝国、亚洲、主体性》,麦田出版2006年版,第21-23页。

[17]阿姆斯壮:《何谓写实主义中的写真》,第35-36页。

第6篇:描写雪的片段范文

一、顺语意,抓关键词

比如余光中的《乡愁》一诗,语意简单,学生容易掌握,可以引导学生顺着诗歌的大意,抓关键词:小时候、邮票、母亲――长大后、船票、新娘――后来啊、坟墓、母亲――而现在、海峡、大陆。全诗托物寄情,表达了四个人生阶段的乡愁,并且最终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经过这样点拨,学生会在大脑中形成一条记忆的链条,很快就将该诗背得滚瓜烂熟了。再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啊》一诗可以抓住以下关键词: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理想、胚芽等,通过记忆关键词,掌握了诗歌的内容框架后,只需填写各自的修饰词即可。这样既可以顺利完成诗歌的背诵,又可以给爱好习作的学生留下想象和思考的余地,何乐而不为呢?

二、紧紧围绕作者写作思路来引导

如教学的《沁园春・雪》一词的背诵时,可指导学生先作写作思路的分析,然后围绕写作思路来背诵,如词作开篇总写北国雪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精悍的十二个字将视野锁定到了广袤无垠的北方飞雪中,气壮山河!接下来是对雪景的具体描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一个“望”字领起,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令人心旷神怡,又“须晴日”,借助想象,写出雪后景象的明朗、娇艳和妩媚,顺着这样的思路即可顺利地完成上片的背诵。而下片则是在上片写景的基础上,引发议论,抒发远大抱负,仍然可以围绕写作思路来完成背诵,如第一句从写景到议论的过渡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由景及人,轻松记忆。下文则是具体评论了历代英雄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然后用“俱往矣”一笔带过,点出词作主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分析至此,可使学生茅塞顿开,背诵起来也就有了水到渠成的自然感,既降低难度,又节省时间。诸如《〈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此类文章,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轻松背诵。

三、从事情的发展变化入手

就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来说吧,可以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原文内容做出准确的复述,再进行“浓缩”,如邹忌与徐公比美“三问”“三答”,然后暮寝而思之,“旦日”,“入朝见威王”,由家事及国事,以小事喻大事,得出结论“王之蔽甚矣”,于是有了威王纳谏、“三赏”“三变”,终于取得了“战胜朝廷”的伟大成就。这样就可以依据事情的发展变化来背诵课文了,也可以使学生轻松完成此类有“心理难度效应”的文言篇章的背诵任务了。再如《曹刿论战》一文,“齐师伐我”,而庄公迎战前曹刿问战,并参与作战取得胜利,最后“论”战。当时齐强鲁弱,曹刿铁肩担道义,挺身而出,询问备战情况,并随同作战,大获全胜,又为鲁庄公释疑。借助这一分析,引导学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记忆,很快就会背诵课文了。

四、分析修辞手法,再现情景,帮助记忆

一些关于景物描写的文段,往往语言优美,修辞手法丰富,是很好的语言积累材料,可引导学生阅读文段后展开想象或借助于多媒体再现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妙用,品味作者的写作情感,增强记忆。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有两段简短的景物描写:①“……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这里把平静的大海比喻成了绿色大理石桌面,既显大海的平静、美丽,又可衬托出“我们”快活而骄傲的心情,一个传神的比喻是这段文字的中心所在;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一瞬间美丽的岛屿变成了一片“阴影”,加上色彩的渲染,更显出它的沉重,其实表达了“我们”晦涩的心情。通过对两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鉴赏、再现情景等方式的引导,帮助学生轻松记忆语言文段,而且印象深刻。类似这样的语言片段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多作一些积累,对于丰富语言是大有好处的。

第7篇:描写雪的片段范文

【片段一】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片段二】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选自朱自清《春》)

【片段三】

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写冬日白天的雪景,着重从滴水、流水的声音方面来表现周庄的水声充满柔情。

(选自赵丽宏《周庄水韵》)

【片段四】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选自宗璞《紫藤萝瀑布》)

【借鉴点】

通感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挪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在文学作品中,那些文豪名家经常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个美妙隽永、耐人寻味的意境。我们怎样才能运用好通感为作文增添亮点呢?

一、深入感知,细致描绘。在运用通感之先,要对描写的对象有深入的感知,透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进行充分的体验,再将描写对象的形、色、声、味、质细致地描绘出来,从而捕捉到完整的艺术形象,营造出一种与心境相符的意境。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各种感官扩散开来,相互串通,形成心理感知的通感。如片段一先描摹了田田的荷叶,接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细致地刻画了荷花的姿态,让人陶醉于荷塘梦境般的清香之中,唤起内心微妙的情感,不由自主地把“声”“香”联系起来,使嗅觉与听觉沟通,写出荷香的清幽、身心的愉悦,再现作者陶然忘我之状,俗世抛却之境。

二、善于联想,巧妙迁移。在写作中能否灵活运用通感这一写作手法,主要看你的想象和联想是否丰富,我们要敢于克服对描写对象的知觉局限,调动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描写对象的感悟,巧妙迁移,从而获得丰富的美感。如片段二中,作者调动视觉、嗅觉、味觉写出了春花的绚丽多姿,清香怡人,仿佛品尝到了花中所带的甜味儿,忘情不已地闭上了眼睛,由春花联想到秋实,突出表现了春花繁茂、丰收在望。

三、精心比对,紧扣相似。成功使用通感的关键,是要能准确地抓住两种感觉之间的相似点,也就是说两种感觉之间要有相通之处,然后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加以融合,达到相映生辉的效果。如片段三中写冬日下积雪融化的滴水声和流水声,抓住了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的特点,与江南丝竹“神秘幽远”的特性相一致,不仅如此,还用“袅袅回旋上升”来形容,这本是形容轻烟的,但因这水声“神秘幽远”,细细谛听时,便也就具有轻盈回转的特点了,与轻烟是何其相似啊。更妙的是,作者还从这“袅袅回旋上升”的声音中感受到了“万般的柔情”,非常富有诗意。

四、大胆创新,勇于出奇。通感的运用总是会给读者带来新奇精妙、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其用语不凡、别具一格,敢想别人不敢想,敢用别人未曾用过的词语,既贴切生动,又强化了意义的表达,体现出一种“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如片段四中用“浅紫色”来形容香气,可以说是一种挣脱了樊篱束缚的运用,跳出了常人的用语思维,虽倍感陌生,但在此情此景下,却又显得如此合情合理,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心中的喜悦之情。

【我来仿写】

这里的鸡是农家饲养的柴鸡,从小不受激素的催生,从小就迷醉于花的气息中,所以入口后竟带有花粉的鲜香。这里的蘑菇是松根处附生的松菇,吸取了松树的精华,一入口就如丝绸般柔滑地抚摸着你的舌,棉花般蓬松,充斥着你的口。湘南的万般柔情尽融于这一道农家小菜中,又融于我的血液中,在我周身流淌,我又怎舍得乘风而去?

(罗瑞《如诗如画湘南韵》)

爸爸从地里干活回家,妈妈把菜端上来,又给爸爸倒了半杯白酒。爸爸端起酒杯,先闻了闻,又用嘴抿了一口,好像把一天的劳累连同生活的惬意含在了嘴里,细细地品味。

(王雪钰《生活的味道》)

我肆无忌惮地在宽阔的田间游走,尽情地与金穗们握手,沉甸甸的,心中溢出别样的满足。凝神静听稻穗间细细的摩挲声,心中不禁漾起阵阵涟漪。沸腾的血液终于渐渐平息下来,仰面朝天躺在田间,上面是蓝天白云,四周是泥馨稻香,而我的心却已经丢了,丢在了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我静静地入睡了……

(五勇《九月的田野》)

“你是怎么回事?”从爸爸那严厉的目光中,我闻到一股炸药味,我知道――暴风雨就要来了。是的,一向对我十分宽容的父亲,因为不能容忍我的作弊行为,今天终于爆发,他怒瞪着鸡蛋大的双眼,里面隐隐约约呈现出几缕血丝,脖子上的青筋似乎随时都会爆裂开来,责罚我的不明智之举。

(王康《考试之后》)

第8篇:描写雪的片段范文

一、全面细致地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作者在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时,用日本看护妇来比喻树尖上的雪,把山坡上的雪写成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把阳光照耀下的山比作害羞的小姑娘……这些恰当的比拟,无不来自敏锐的观察、独到而细致入微的目光,其绘声绘色的描绘,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二、抓住景物的特征

(一)抓住景物的形状、色彩等方面进行描写。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就有许多精彩的描写,本文开头写到: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这个片断开头不仅引出了说明对象,而且总领全文。课文从荔枝的外壳说起,照应了“壳如红缯”句;写果实,从壳膜写起,照应了“膜如紫绡”句;写果肉,照应了“莹白如冰雪”。这个片断作者抓住荔枝的形状和色彩进行了描写,突出了荔枝的特点。

(二)抓住景物的神韵、动态变化来写。例如:《济南的冬天》一文在写济南的水时,作者用了澄清、蓝汪汪、清亮、真绿、蓝水晶等词语突出济南的水的神韵,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以上这些片断告诉我们,要写好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形状、色彩、神韵等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就可抓住景物的特征,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当然,并不是在写每样景物时,都要运用以上这些描写方法,应根据所写景物的特征,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方法,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

三、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采取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顺序。例如:《济南的冬天》作者在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时,写景顺序为: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由高到底)。而《春》的第七段“迎春图”则是由物到人。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第一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种植物,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一种是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

四、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朱自清的《春》一文就有好多这样的描写,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就是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竞相盛开、互不相让的动态。再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句由花色和花香联想到果实累累,可谓春华秋实。又如:“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句从嗅觉的角度细腻地描写了春风的味道。可谓色、香、味俱全,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五、注意情景交融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比如:《济南的冬天》一文,通览全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赞美之情。如课文开头通过三组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又如:“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等,作者通过优美的意境,表达赞美的真情。课文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与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呼应,抒发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赞美之情,既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又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六、巧用修辞手法

(一)巧用比喻,生动形象。例如《春》一文,写花的鲜艳,不直接说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来比喻,充分激活读者的想象力。又如《济南的冬天》里,把济南周围的小山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号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恰到好处。

(二)运用对比,突出特征。例如《石榴》一文把石榴与别的树木对比,如将别的树木在夏日“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与石榴“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进行对比,突出它“可爱”的特征;将石榴与人们赞颂较多的梅、杨柳进行对比,突出石榴的“奇崛而枯瘠”、“清新而不柔媚”,从外形到内在的风骨都描写得很生动。

(三)运用排比,增强气势。如《春》一文里,写花多,写春雨,还有课文结尾赞美春天时,都用到了排比,既强调了内容,加强了气势,又给文章增色添彩,真是一举两得。

(四)综合运用,魅力倍增。如《石缝的生命》一文就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修辞,使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

第9篇:描写雪的片段范文

由面到点,这个写作术语可能每个中学生都熟悉。可是,真正掌握这个写作技巧、理解这个写作技巧重要作用的学生,可能不多。而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老师可能也没有针对这个技巧做深入的专项训练。由面到点这个技巧,是把作文写具体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技法之一。用这种方法,可以写出层次分明、内容具体的句子、段落和篇章。这里说的“面”,是事物的整体:“点”,是事物的局部。由面到点,就是由事物的整体特点,写到事物的局部特点。

1 用由面到点的技法。写出层次分明的句子。

先看下面的例子: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

这句话先写矮松的整体特点“越发的青黑”,再写“树尖上”的特点:“顶着一髻儿白花”。这样在一句话里,由面到点,由整体到部分。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小雪中松树的样子。特别是对“树尖上”那一抹白的描写,淡淡一笔,传神地写出了“小雪”的特点,句子显得具体充实。再看下面的句子: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老舍《济南的冬天》)

这个句子也是两层意思:前一层写山坡上的“小村庄”,是写面,写整体:后一层是写“小村庄的房顶上”,是写点,写局部。两层意思由面到点,生动地写出了小雪中村庄的特点,清新优雅。

2 用由面到点的技法,写出层次分明的段落。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莫怀戚《散步》)

这一小段有三个分句。第一个分句写面,写“初春的田野”的整体特点:第二个分句写点,写田野的局部――田野上的树的特点:第三个分句也是写点,写田野的局部――田野里的冬水的特点。这样,作者围绕着“初春”这个中心词,由面及点,生动地写出了田野上的景象,层次分明,内容充实具体。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都德《最后一课》)

这一段话由面及点地写课堂中喧闹的场面。“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这是写面,写整体。然后接下面来写点、写局部,先写学生们的声音――“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再写老师的声音――“还有老师拿着大铁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内容层次分明,生动具体。如果只有第一句的面,没有后两句的点,内容就不生动了。

无论是描绘景物,说明物件,还是写事件的场面,生发议论,这种由面及点的构段方式,都是很有用的。熟练掌握它,不愁文章不具体不生动。

3 用由面到点的技法。写出层次分明的篇章。

由面及点这种方法,有时甚至可以用来搭建文章的结构,组织文章的整体框架。我们不妨复习一下宗璞的名篇《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虽短,细读却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让文章出彩的技法。其中,由面到点的谋篇技巧,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两处对紫藤萝的描写,构成了文章的核心内容。这两处内容,也体现了作者的谋篇思路。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

(2)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