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范文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精选(九篇)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

第1篇: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 本质特征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091-01

中国的县制历史久远,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型于秦朝。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一直延续至今,县制发挥着重要的行政功能与经济作用。从古至今,县域始终是我国政治经济体系和社会系统中最基础的层次和最基本的单元。自秦始皇统一六国设立郡县以来,历朝历代无不特别重视县域的治理,治理好县域历来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之策。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的最基层,县(市)是国家的根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在我们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郡县治,天下安;郡县丰,天下富。

但是,“县域经济”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在过去,县域经济常常依附在大的区域规划中,很少被单独提及。新世纪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对30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进行重新审视,从更高层面设计与深化改革,更加科学地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经济策略由效率优先转向注重均衡发展;经济布局实现了“由面到点”,即由东中西部和老工业基地区域总体规划转向局点――县域经济,经济政策更多的表现为由城市经济向县域经济侧重的转换,尤其是“十一五”规划开始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表明发展县域经济成为新的时代特征。2002年党中央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才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此前县域经济之所以很少被提及是因为过去的县域经济更多表现为农业经济,缺乏作为个体研究发展样本的意义。现在意义上的县域经济已不局限于农业经济,它是一种综合的经济形态,而且越来越以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为主导产业,这样的一种经济形态跟过去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县域经济概念越来越与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非农产业、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等工作结合起来,县域经济内涵越来越丰富,充满着活力,蕴涵着希望。随着我国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命运与前途。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四化同步关键在县域,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县域经济既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又有独立的功能系统;既有城市经济特征,又有农村经济特色,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扩大内需增长潜在的市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主战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从统筹城乡的角度来看,县域经济是统筹发展的重要环境和着力点,是直接操作的平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县域是城镇化进程的主战场,它不仅被认为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也是关系着中国新型城镇化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

更为重要的是,在未来县域经济所承载的内容和意义将更加多元和深刻。一方面,它作为中国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区,肩负着产业支撑的重任。另一方面,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会议的要求,县域有相当一部分还要保留农村的形态,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任。所以,并不夸张的说,中国已进入了县域经济时代。县域经济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日渐突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已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如何科学地落实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现实课题。因此,深刻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顺应县域经济发展趋势,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县域经济腾飞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县域经济,就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资源禀赋相关联。再次,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县域经济不等同于城市经济,也不同于农村经济,包含着丰富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

一、县域经济不是“干部经济”,而是市场经济

县域经济需要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引领,更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协调作用,“两只手”要各归其位不能偏颇。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规范确立“看不见的手”的决定性作用与“看得见的手”的指导性作用的关系。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不是“领导干部经济”,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关键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县域经济在许多地方出现“翻烧饼”现象,呈现出政府超强干预模式、干部经济模式、政绩经济模式、指标经济模式,就在于县域经济在发展思路上受决策者的影响很大,由于领导决策层的不断更换,在发展思路上缺少长期规划,发展规划随着决策者的更换而反复变化,出现了“多变型”的县域经济。不是以市场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而是通过简单的行政手段去创造所谓的“洼地效应”,一个决策人一个思路,这种发展不会稳定更不会持久。发展县域经济要科学规范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政府着重进入“市场失灵”领域,从根本上解决“越位”、“缺位”等问题。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让所有人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形成“老百姓经济”。

二、县域经济不是“诸侯经济”, 而是开放经济

县域经济是市场化决定的区域经济。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以其行政区域为组织范围,以当地的资源、地理条件为发展经济的基础,经济发展相对独立。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在这一特定区域进行,县域的经济管理权限也局限在这一范围内,区域界限明确。但是县域经济并不是只能布局于县域这个狭小的空间范围之内,不能画地为牢,在小圈子里搞“鸟笼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县域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没有国界,更没有县界。县域经济是开放型经济,而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更不是县域各乡镇经济的简单相加。县域管理是有边界的,但资本、土地、劳动力等各种经济资源的配置流向则顺应市场的规律。县域经济不是行政地理空间范畴,而是经济区域的概念。许多地方出现“政府经济圈”现象,就在于发展县域经济囿于一个县域行政边界之内设计、运作。结果导致县域经济结构雷同,发展路子类似,在政策优惠上互相拼杀,在资源整合上互相掣肘,在产业区域分工上不协调等。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性、开放性兼备的经济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与县之间,县与大中城市之间相互辐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新态势日益加深,县域经济的外延发挥必将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范围。县域经济要适应市场竞争和经济一体化趋势,在全国范围乃至全球范围配置资源,跳出县域边界范围发展经济,将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融汇,从区域发展空间入手来谋划自身的发展,确立竞争优势。经济发达县的一条普遍的经验就是发展县域经济把培育支柱产业、培育专业市场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顺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和开放型经济的思路来提高区域块状经济的发展水平。

三、县域经济不是“全能经济”,而是特色经济

第2篇: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吉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吉林省现有县(市)41个,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人口46.22万,gdp 37.05亿元,人均gdp 7836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02倍、1.16倍和1.16倍,排在全国的14位、13位和11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某些特点。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很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亟待提高。

第三产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这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截然不同。从个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不同反映了县域之间差异性;从整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发展的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提高。由于受到交通、商业、金融、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通常集聚在中心城市,而不会选择在县域发展。此外,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外向性较低,

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趋同。随着县域经济发展,三次产业发展进入了调整阶段,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增大,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减弱,三次产业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是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县域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必强调同一,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让县域经济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第3篇: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吉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吉林省现有县(市)41个,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人口46.22万,GDP 37.05亿元,人均GDP 7836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02倍、1.16倍和1.16倍,排在全国的14位、13位和11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某些特点。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很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亟待提高。

第三产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这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截然不同。从个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不同反映了县域之间差异性;从整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发展的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提高。由于受到交通、商业、金融、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通常集聚在中心城市,而不会选择在县域发展。此外,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外向性较低,

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趋同。随着县域经济发展,三次产业发展进入了调整阶段,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增大,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减弱,三次产业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是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县域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必强调同一,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让县域经济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第4篇: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东北地区;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模式;特色资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125-0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富民兴县的关键,也是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水平的体现。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域经济在东北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发展极不平衡,这不仅影响了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城乡统筹的实现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极大地影响了东北经济的全面振兴。因此,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对东北经济的全面振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东北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三农问题等等都有重大的积极作用。

一、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东北地区的县域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整体水平不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占用经济资源较多,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东北地区在资源占有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高,但资源的贡献度较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东北三省的县域土地面积平均占区域总面积的88.5%,县域人口平均占区域总人口的63.9%,其中,土地面积占到了区域土地面积的八成,人口总量占到了区域总人口的六成,这说明东北地区的县域经济资源在东北地区经济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整个地区县域经济所创造的产值却与其所拥有的资源不相匹配。2005年,东北三省县域经济创造的GDP为6 693.5亿元,仅相当于三省GDP总量的17 140.8亿元的39%。而全国县域GDP占全国GDP总量比重为55.2%。通过比较可以可以看出,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县域GDP占全省GDP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18.3%、5.7%和29.9%(见图1)。

(二)经济规模小,收入水平低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东北三省的县域经济相对落后,经济规模较小,收入水平偏低。2005年,辽宁省县域平均生产总值为67.3亿元,吉林省为43.6亿元,黑龙江省为29.8亿元。东北三省县域生产总值平均水平为46.5亿元。其中,只有辽宁省的县域生产总值规模高于全国43.86亿

图1东北三省县域GDP占全省GDP比重与全国对比情况

资料来源:县域经济网省略;《吉林省统计年鉴2006》;《辽宁省统计年鉴2006》;《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06》。

元的平均水平,而吉林省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黑龙江省要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见下页图2)。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GDP平均水平164.7亿元相比,则差距非常明显。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辽宁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为12 432元,吉林省为9 361元,黑龙江省为8 221元。东北三省平均水平为10 004.7元,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的9 470元,但与中国的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还较大。如果结合东北地区县域的人口比重来看,东北地区的县域经济产值与其人口比重极不相称。2005年数据显示,辽宁省县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是56.9%,而县域GDP仅占全省GDP的36.9%,两者相差20%;吉林省县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是69.8%,而县域GDP仅占全省GDP的49.5%,两者相差20.3%;黑龙江省县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是65.1%,而县域GDP仅占全省GDP的25.3%,两者相差高达到39.8%。东北三省县域人口比重与GDP比重平均相差26.7%,比全国高10.95个百分点。这说明,东北三省县域人口创造的产值与其所占人口规模不相匹配。

(三)综合实力弱,竞争力不强

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评价结果,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基本排名一般。辽宁省得分1 401分,等级为Ⅲ,排在全国的第八位;吉林省得分为1 166分,等级Ⅲ,排在全国的第十三位;黑龙江省得分836分,等级为Ⅳ,排在全国的第二十二位。

第七届全国县域百强县评选,东北地区跻身全国百强县的只有五个,并且这五个跻身百强县的县(市)都来自辽宁,而吉林和黑龙江省没有一个县(市)跻身全国百强县。即使排进全国百强县的五个县域,其在全国的排名也比较靠后。海城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和大石桥市分别排在全国百强县的第三十四、三十六、六十四、六十七和八十四位。可见,东北地区的县域整体竞争力较差。

(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

东北三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极其不平衡,呈现明显的梯度特征。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于辽宁省的沿海地区,而由南到北向东北内陆延伸,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递减的。三个省之间,辽宁省的县域经济水平较好,吉林省次之,而黑龙江省最差。由于,在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县域之间的差距十分显在。例如,2005年,辽宁省的海城市创造的生产总值为266亿元,而黑龙江生的孙吴县仅创造3.84亿元的生产总值,前者是后者的69倍多。整个东北地区GDP超过100亿的县只有16个,而大多数县GDP在10亿~50亿左右(见下表)。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农民纯收入水平差距较大。不仅在每个省内部县与县之间差距较大,在整个东北地区每个县之间的差距也较大。例如,在黑龙江省,农民纯收入最低的汤原县仅有918元,而最高的绥芬河市则达到5 095元,后者是前者的5.5倍。如果将黑龙江省汤原县与辽宁省长海县相比,这一差距更大。辽宁省长海县的农民纯收入达到15 012元,是汤原县的16.35倍。

二、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笔者认为,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落后状态根源在于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有效的发展思路。为此,我们提出了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的模式。县域经济的“亚核心”发展模式就是在核心区的局部边缘区内以县域中心镇为依托,建立次级核心,通过极化作用聚集周边地区资源,形成产业集聚,实现县域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县域经济的“亚核心”发展,通常遵循从资源优势培育、资源优势向区位优势转化再到区位优势极化这样一个有序的过程。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的途径有三个;一是通过特定农产品的产业化实现;二是通过特定工业产品生产体系的构建;三是通过特定服务产品供给体系的构建。对此,我们提出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如下。

(一)找寻资源优势,坚持特色经营

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关键是要实现县域经济在地区的极化作用,但是,由于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要实现极化作用,首先必须依靠特色产业的发展。因此,集中力量挖掘、培育资源优势,促进特色产业的成长和壮大,对于县域经济长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发展特色经济主要是依托本地优势生产要素,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取得比较优势,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东北地区广大的县域农业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地域特色,不乏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因此,东北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应立足本地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特色农业,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发展特色经济首要的任务是对自身拥有资源的挖掘,寻找自身拥有的、与众不同的特色资源,并对其加以培育,使之形成资源优势。通过集中生产,不断强化资源优势,逐步形成区位优势,进而实现极化作用,吸引更多的其他地区资源。

1.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深入挖掘特色资源。特色资源并不一定是现存的生产资源,有些特色资源可能来自于不是显在的民间习俗、生活习惯以及文化传统,应该学习日本的大分县等一些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的经验,搞一场群众运动,深入挖掘民间可利用的资源,这样才能发现县域经济自身不同寻常的资源。

2.利用基础条件,充分挖掘生产潜力。特色产业主要是以当地特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而形成的产业。东北地区各县(市)的产业规模不够,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有效整合,难以形成竞争力。因此,资源挖掘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自于能否充分挖掘现有的生产潜力,以便在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情况下,适时采取措施,推动产业的壮大与发展,使之形成自己的特色。

3.加强资源整合,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个县域的特色资源可能不止一个,但是要想使之成为规模、形成产业,需要对资源加以整合,并实施针对性开发,逐渐做大做强,使产品形成系列、形成体系。

4.突出特色资源地位,下大力气加以培育。特色资源一经确认后,需要加以培育,形成资源优势,这就要求为资源优势的培育做好大量的服务工作,切实为特色经济的发展开绿灯、保驾护航。

(二)集中优势资源,走专业化道路

集中优势资源、走专业化道路是与县域经济的特点和功能分不开的。县域经济的资源有限,在区域经济中处于城市经济以外的边缘地区,经济发展受城市核心经济的领导和支配,生产更多的是要参与到核心经济的链条当中。因此,集中优势资源、走专业化道路是县域经济构建自己的产业体系、形成区位优势、带动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实施特定农产品产业化的道路。东北地区许多县域气候和土壤条件都较为适合农业生产,而且有许多县(市)经济发展还处于依托第一产业为主发展经济的阶段,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在这些县(市),第一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应该是第一产业,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为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做好市场选择,做强做大细分的农产品市场。二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作用,提升产业扶持龙头。三要调整结构,扩大优势产业基地,建设高标准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带。四要搞活流通,拓展市场。五要鼓励行业协会建设,建立制度化的调控体系。六要完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七要大力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和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农业产业化获得不竭的智力支持,从而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2.构建特定的工业产品生产体系。实践证明,在工业社会工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东北地区许多县(市)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业发展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县域经济工业发展滞后,不仅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且影响到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工业化程度低,还影响县域经济的财政收入以及农村产业化的实施。因此,实现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是决定县域经济能否发挥“亚核心”作用的关键所在。加快东北地区县域工业化进程对策是:一要实施专业化生产,集中优势发展特定工业品生产,以参与城市工业的产业链条,进而构建自己的生产体系。二要正确地处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努力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以发挥县域城镇化对农村资源的极化作用,适度发展小城镇。三要坚持创新,积极推进科技进步,以制造高附加值产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生态产业园区建设为中心,构筑县域经济发展新平台。四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避免传统工业化所造成的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等问题的重复发生,以行政立法,经济杠杆等手段,推动县域经济的和谐和持续发展。

3.构建特定的服务产品供给体系。服务业是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富民产业”,也是市场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县域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持。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还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合理定位县域服务产业的市场目标,通过特定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二要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在承接和改造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提升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增强竞争能力。三要统筹城乡商贸服务业规划和发展,建设和完善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商贸流通服务业,为农产品进城建造桥梁。四要运用现代营销方式和信息技术提升服务业,搭建市场供求信息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农产品的服务范围,扩大农产品的交流渠道。五要引导扶持建设大型专业的物流配送企业,延伸城乡和域内外市场,开拓日用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联系域内外乃至国内外商贸流通大循环的“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刘国斌,陈治国.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东北亚论坛,2007,(2).

[2]陈才,马廷玉,杨晓慧.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

[3]尹义坤,刘国斌.日本旅游休闲农业经验对吉林省的借鉴[J].现代日本经济,2008,(2).

[4]刘国斌,王彬.东北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5).

[5]刘国斌,赵儒煜.论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1).

Northeast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LIU Guo-Bin

(Jilin University Quartermaster Sch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12,China)

第5篇: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范文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意义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无论从解决中国经济当前的突出矛盾,还是从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有潜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其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再次,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业基础,做好农村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总之,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的重要体现。

二、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显现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要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正视困难,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

1、县域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

从全国来看,经济大县强县,无不都是工业发达的县市。工业化进程滞后造成大多数县缺乏大宗税源,县级财政十分困难,也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剧了城镇就业困难,影响了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工业化落后,又没有主导产业,就没有形成产业链的基础,第三产业也就难以有大的发展,经济缺乏活力。

2、融资环境差、筹资渠道少、资金制约严重

据调查,近年来,县域经济调整和发展的资金都极其有限。在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方面,融资渠道单一、贷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3、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一是真正促进县域民营经济大发展的体制、政策、融资、社会环境还尚未形成;二是缺乏能人带动,真正能够组织带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领军人物难以寻觅;三是县域经济的组织管理者对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热衷于搞规划、抓项目、招商引资,认为这个来的快,甚至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忽视对民营经济主体的培育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认为民营经济只能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也有的只注重“催生”,而忽视培育,结果生的快,灭的也快。县域民营经济内在自生发展机制迟迟建立不起来,民营经济的主体迟迟不能到位,严重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县域经济既不同于国家宏观经济,又不同于企业微观经济,既不完全是农村经济,又区别于城市经济,县就是沟通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结合点。县域经济准确的定位只能是作为城乡经济结合部和交汇点的小城镇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应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对策。

1、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强化工业导向作用

俗话说,“无工不富”。工业化落后,缺乏主导产业,经济增长乏力是县域经济发展最大制约因素。环顾当今中国,沿海地区无一不是工业经济先行之地。我国的百强县,各省县级综合经济实力前移位次较多的县市,都是靠工业快速增长拉动的。

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就必须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并举,而核心是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要以工业化为依托,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要以工业化为基础。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工业化过程,工业化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县域经济发展要突破,必须拉长工业这条短腿。

2、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县域经济能否取得突破性发展和壮大,关键取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首先,要彻底转变和根除对民营经济的一切偏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这种主导意识,县(市)要用抓大项目、抓结构调整的精神,毫不动摇地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其次,要全面地贯彻落实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结合县域实际,因地制宜。县(市)政府要在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引导集约发展,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发展县域民营经济,要同县域国有、乡镇企业改革相结合,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公有经济改革,公有退出的领域要让民营经济去占领、去发展,逐步使县域经济民营化。

第6篇: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范文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101个旗县市区,除25个盟市辖区外,有76个属于县域经济范畴的旗县市。县域土地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90%,县域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72%。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狭长、南北跨度大,县域经济特色鲜明,表现为显著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目前,全区纳入县域经济统计范畴的76个旗县市大致可划分为农牧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林业主导型、服务业主导型4个类别。农牧业主导型旗县市以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为主,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独立,在地理空间上远离城市,农村牧区人口占70%左右,代表着内蒙古县域经济传统意义上的主体。工业主导型旗县市拥有较为丰富矿产资源,随着自治区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兴建了一批大中型的工业企业,并得到迅速发展,工业成为该类旗县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林业主导型旗县市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林业及延伸产业为主导。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比较困难。这类旗县市为数不多,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林区。服务业主导型旗县市主要集中在边境地区,这类旗县市拥有口岸和旅游资源优势。主导产业是旅游、商贸、餐饮等服务业。

二、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成就

(一)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明显增强。发展速度居西部地区之首

在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连续5年持续位居全国第l位的大好形势下,县域经济的基本竞争力逐年增强,发展速度也逐年加快。在连续6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自治区排位上升幅度最大;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内蒙古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位列第13位,比6年前的第一届前移了9位。在县域经济竞争力全国百强榜中,我国西部地区仅有4个县市进入百强,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进榜,分列第67位、第86位,其余2个分布在四川和新疆:在西部百强榜中,自治区有21个旗县进榜,数量居西部省区市之首,其中4旗县进入前10名。额济纳旗等8个旗县(76个旗县市中有8个)进入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榜中。

(二)县域经济对自治区经济的贡献率较大,县城工业发展势头较好

截至2006年底,自治区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76个旗县市,完成生产总值2720.69亿元,占全区的56.8%;其中,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旗县有3个,超50亿元的旗县有13个。完成地方财政收人151.52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3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超亿元的有43个旗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057.1亿元,占全区的53.4%,占76个旗县市生产总值的39%,同比增长46.2%;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1.9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23%。同比增长57.1%。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大幅度提高,由几年前的不足30%猛增到目前的50%以上,其中牛奶、羊绒的加工转化率高达80%以上,粮油、肉类的加工转化率达60%以上。

(三)自治区百强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06年,自治区21个西部百强县共完成生产总值1330.15亿元,占全区县域经济总量的48.9%,占全区经济总量的27.8%。全国百强县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8.8万元和7.2万元。准格尔旗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全区80个旗县首位。伊金霍洛旗的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第12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2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第29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9位。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县地方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第50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8位。这些旗县正是通过发挥资源、区位和政策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县域经济转型步伐逐步加快,经济实力才会不断增强,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四1人均指标大幅度提高

到2006年末,全区已有4成以上的旗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全区76个旗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5714元,其中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旗县有29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旗县有33个,分别占76个旗县的38%和43.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9元,其中有40个旗县超过全区平均水平,有38个旗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占76个旗县的52.6%和50%。

(五)投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2006年,全区76个旗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1.61亿元,占全区的57%,所占比重比2000年提高4.4个百分点。比2000年增长7.58倍,年均增长43%。其中,投资超百亿的旗县有3个,超50亿的有8个。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的不断扩大,旗县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一些重点工业项目纷纷落户到旗县地区。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区76个旗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35.39亿元。占全区的40%。

三、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的县域经济虽然在近年来获得了较快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条件下,相当一部分旗县的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冲击,县域经济面临的困难较多,县域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一是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自治区2个全国百强县全在鄂尔多斯市,21个西部百强县有15个在内蒙古西部,其中11个集中分布在呼包鄂地区。21个百强县经济总量占全部旗县域经济总量的52.5%。二是产业结构不够优化。2006年,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9.9:47.4:32.7,同全区一、二、三产业构成13.4:48.6:38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比全区平均水平高6.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比全区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2005年比全区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县域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主要依靠农牧业发展的状况尚未改变,且县域经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同全区平均水平相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化水平亟待提高。三是县域工业经济规模小、产业层次低。2006年,在全区101个旗县市区第二产业总产值中。其中后80个旗县市仅占55.4%: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大多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制约着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全区76个旗县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有18个出现了负增长,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远远低于第二产业40.2%的同比增长速度。五是区域性特色经济不突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大部分旗县市都有一定的农牧业基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形成比较优势。但是。目前这一潜在的比较优势尚未形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六是管理权限小、缺乏调控能力。在经济调

控能力上,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太小,缺乏功能和手段。县域经济在政策、审批、资金等方面遇到的中间环节、管理效率、管理成本繁多而杂乱,并难以承担,造成自身发展困难重重。更难以承担带动区域发展重任。

四、内蒙古县域经济转型主攻方向

(一)由粗放发展型向科学发展型转变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的消耗将不断增加,资源紧缺的问题将日益凸显。而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传统发展模式依然存在。加剧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这就给旗县经济带来严峻挑战。如果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得不到根本转变,旗县经济不仅难以加快发展,而且会越来越被动。

(二)由一产业主导型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型转变

内蒙古是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农牧业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基础和根本。但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产业结合点在工业,空间结合点在县域。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主题,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因此,要始终坚持把县域工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结合内蒙古的区情。当前要以优势产品延伸加工业和非资源型产业为重点,推进实施“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并以此带动县域工业发展。

(三)由小而全向特色型转变

县域经济实质就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要由全能型经济向特色型经济转变,把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略。发展县域经济,就要立足当地优势,围绕“特”字做文章。倡导特色经济、差异经济、多样化经济,突出区域特色。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特色经济,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四)由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型转变

解决城乡分割,实现城乡融通,是县域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实行的工业化政策,强化了中国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特征,使城市和农村在诸多方面出现了极大的差异。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县域经济之中,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目前,自治区统筹城乡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随着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各种矛盾和问题日渐凸显。因此,必须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用新的发展理念调整城乡关系。用全新的机制整合城乡资源,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用统一的规划引导城乡协调发展。用配套的政策法规保障城乡健康发展,用雄厚的产业支撑城乡稳定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协调发展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加快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提供新的动因。

(五)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经济”,不是“诸侯经济”,而是外向经济,是开放经济。只有牢固树立“无外不活、无外不兴、无外不强”的意识,才能使县域经济真正发展起来。搞外向经济、开放经济就要突破过去单纯围绕本旗县市需求谋发展的局限,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分工协作:突破过去单纯以本旗县市资金搞建设的局限,积极引进外部资金发展经济:突破过去单纯开发内部资源的局限,积极利用境内外各种资源:突破过去单纯利用当地人才的局限,形成积极引进外部人才促进本地发展的格局。因此,要坚持不懈地抓投入、引资金、上项目,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第7篇: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对策见解

一、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发展区域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层次。

中国现有县和县级市2074个,总面积9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幅员面积93.8%;人口9.4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4.46%。2000年全国县域经济gdp总量50930.21亿元,占全国gdp总量9720.37亿元的52.3%。其中,县域粮食产量4.42亿吨,占全国粮食总量的91.67%;棉花448.7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0%;油料2245.11万吨,占全国的75.98%;肉类产量5548.7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0.58%。

由此可见,县域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域和层次,不仅是我国的国土的主体,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是中国主要人口的居住地,养育着全国74.46%的人口。从经济总量看占全国半壁江山;而同时,县域几乎提供了全国粮食、油料、肉类的生活保障,是全国安全、稳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棉花、粮食、油料等基本原材料。它处在“城尾乡头”的位置,既有城镇也有农村,既有第一产业也有二、三产业,既有城镇居民也有农村居民,可以说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点。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1.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全局

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经济和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必须坚决做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一切工作都围绕经济发展来安排,一切工作成效都以发展实绩来检验。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2.大力发展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出工业化,大力培育县(市)属企业,通过新型工业化不断扩大县域经济工业的增量。 一要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突出县情和自己的特色,建立科学的县域工业发展规划。二要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发展工业的重要措施,做大做强县域工业,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三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改变县域初始工业的粗放生产和经营,积极推进信息化、生态化产业发展,有效遏制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四要继续落实扶持政策,加强信息引导,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工业园区的发展,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形成全社会重商、亲商、爱商的良好环境。

3.突出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把县域经济发展为特色经济就是形成自己的优势经济。为发展特色经济,一是调整县域经济的经济结构。从当前来看,结构调整的最重要内容是降低县域经济的经济内容重复率。根据调查,目前县域经济小而全的体系基本没有打破。这种经济结构导致谁也没有优势,在市场经济好时一片繁荣,市场不景气时则一片凋零。调整原则不是什么一、二、三产业比重,也不是轻重结构比重等,而是优势比重,只要占优势,不管是什么产业,是什么部门,都应当重点发展,否则都应逐步淘汰。二是在发展特色经济中,要把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避免开发不足使资源整体闲置或品位开发缺位,又要避免过度开发,使稀缺性资源价值降低,寿命缩短。在发展特色经济中,一定要强调对稀缺性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在发展特色经济中,要注意领域内市场,在巩固域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外拓展。对域外市场,在售后服务、质量、信誉上要给予域内市场同样的重视度;同时,要注意保护地方品牌,不要轻易放弃、更改名牌,以保证品牌的连续性、稳定性,离开了一定的地方品牌,特色经济将失去其最有影响的外包装。

4.处理好自主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激发县域的发展活力,充分发挥县域内各种资源的优势。重点要抓好两点,一是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进一步创新体制和机制,切实搞好县域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种活力竞相迸发的氛围。二是全面激发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形成全民创业、共谋发展的局面。同时必须明确,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而是开放经济,只有扩大开放,加强与外部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承接“两个转移”,积极引进经济要素,实现更大的发展。同时,县域经济规模的有限性和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也要求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所以,在坚持自主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开阔视野,扩大开放,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刘克俭:促进县域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思考[j].济南金融,2006,(2).

第8篇: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范文

一、辽宁县域经济的总体情况

县区的基本情况。辽宁共有100个县区,其中44个县、30个城市郊区、26个城市区。县域经济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发展速度并不很快,是辽宁经济发展的最薄弱环节。县级财政更是举步维艰,省扶贫开发重点县还有15个,占全省县区的20%。而且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与发达省份相比落后了一大截。

县域财政状况,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兴衰。辽宁县域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省的1/2,财政收入占全省的28%,供养着全省57%的“吃皇粮”人口,承担着全省1/3的财政支出任务,因此县域财政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省、市和国家财政,影响基层政权的稳定,影响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影响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发展辽宁县域经济的必要性

辽宁经济的发展,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分为两大块,一是搞好、搞活城市国有经济;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仅是优化辽宁经济结构,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环节,而且是加速振兴辽宁经济,改造更新原有优势,培育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它既是历史与现实给予我们的警示,也是发达省份取得的成功经验。

1、横向比较,辽宁与先进省份发展的差距在县域。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其它发达省份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县域经济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体。县GDP占全省的比重,江苏、广东、山东都占了60%以上,辽宁还不到40%,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是辽宁经济位次不断后移,与先进省份产生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2、战略摆布的失衡,贻误了总体发展的有利时机。由于辽宁城市经济比重大,国有大中型企业多的特殊省情,对县域经济发展只是片面追求粮食产量的增加和农副产品数量的增长,忽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市场拉动作用,没有创造与城市经济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平合理的竞争机会。

3、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推动辽宁经济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几年来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表明,县域经济已经成为辽宁最具生机与活力的增长点,如果加以引导,着力扶持,必将成为牵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4、振兴县区财政是实现全省财政振兴的关键环节。辽宁的经济发展不能依赖单一的经济模式,要广开新财源,进一步加大县级财源建设的力度。

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可行性

1、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主要表现自然资源丰富,且大中城市多,大型企业多,且区位条件好,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要冲,又有发达的交通条件;四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人才资源雄厚,技术力量强大。

2、县域经济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县域经济的总量已占辽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县区财政收入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财政实力有所增强,县域经济的运行质量迈上新台阶。

3、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是县区理财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理财水平有新的提高。二是各级领导更加重视了。三是发展思路清晰了。在财源建设中一些县区坚持走各具特色的财源建设之路。并依据辽宁县域经济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类型,对城郊、沿海、山区、平原四种特色的县区给予分类指导,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经济结构雷同产业结构趋同等投资和重复建设问题;四是工作重点突出了。建立竞争机制,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择优扶强,培养和树立一批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形成了强县带动作用。

四、发展辽宁县域经济的几点对策

1、把县域经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总体战略上实现新突破。树立“县域不活,城市难兴”的思想,在经济发展战略摆布上,把县域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坚持城市国有经济和县域经济“两块经济”一起抓,绝不可顾此失彼。

2、明确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在规划上力求大突破,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发展县域主导产业,培育特色经济上来。

3、放权松绑,力争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和体制上取得大胆突破。

第9篇: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范文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效

(一)县域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相当高的份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08年底,县域经济GDP约占全国GDP的60%;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均占全国的1/3左右。

(二)一些发达县域的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一个亮点。2008年,全国百强县人口占全部县域的7.7%,行政区域面积占1.3%,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县域的1/4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1/3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46.7%,出口总额占2/3。人均GDP3.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 495元。

(三)全国形成了一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全国县域大概形成了三类富有特色的发展模式:第一类是广东模式,即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产品占据了国内外市场的较大份额。第二类是江浙模式,即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通过块状经济振兴县域的好路子,目前江苏和浙江县域经济已占70%左右的份额。第三类是山东模式,即一方面依托区域优势实施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依托专业化市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并取得巨大进步。

二、当前县域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发达县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落后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二)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供应不足。目前,全国县域经济的一产比重约25%,而2008年全国GDP中一产的比重是11.7%。因此,县域经济整体上仍然没有摆脱“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总体特征。

(三)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有待转变,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盲目性。片面理解发展工业化仅为上项目、建工厂、建开发区,个别项目能耗高、污染重。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对“三农”利益的损害。

(四)县乡财政困难问题仍然突出,县级政府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不足。除少量经济强县外,县级政府动用各方面力量发展经济、调控经济的手段不强,自主加强公共服务的能力普遍较弱。

(五)县域经济的体制束缚仍较严重,自我发展能力和活力有待增强。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随着地改市的推行,由市管县带来的体制性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因机构层级较多,行政成本增加,行政效率下降;另一方面,市级政府往往倾向于调配市域内资源来集中发展中心城市,由此造成了县域经济自身活力不强、财力不足、资源不够。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经营的问题正日益显现,农用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仍受诸多制约,而“农地入股”试验也存在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偿债”风险。在企业改革发展方面,虽然县乡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已取得重要进展,但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普遍没有建立起来,县域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融资、技术、人才、咨询、物流服务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障碍。

三、政策建议

(一)制定出台指导意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国家有必要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尽快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定位、方向、原则、重点领域和政策支持的基本框架,从总体上引导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研究制定配套性政策体系,努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制约。在财税政策上,建议突出县级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控制县乡财政风险、增强县域发展能力三大目标,紧密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和规范国家、省、市三级对县乡的财政转移支付,增强财政困难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促进发展的财政能力,逐步解决因体制、政策原因造成的学校建设负债和乡镇企业负债的历史遗留问题;在金融政策上,建议结合中国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将其定位由“服务三农”扩展到“服务县域经济”,使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与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在科技和人才政策上,加大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通过支持农业企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适应市场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辐射转移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