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药品市场需求范文

药品市场需求精选(九篇)

药品市场需求

第1篇:药品市场需求范文

精准的前提条件就是大众消费者市场细分,即在大众消费者中你的目标消费者是谁?你给谁提供产品和服务?

在医药行业大众消费者是各有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现实需求,各有不同对品牌的追求、都有各自不同对产品和服务的心理需求。作为药厂来说,你是不可能把所有大众消费者都囊括在你的产品和服务中的。因为你的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及销售资源是极其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大众消费者现实的,心理的需求。因此,药厂就得在大众消费者中筛选出你的目标消费者、也即笔者一再提到的市场细分。市场细分不是目的,它只是达成营销目标的手段、通过市场细分找到药厂需要为之提供所需产品和服务的目标消费者、满足他们的差异化需求。药厂才能集中充足的人力,资金和各方资源、在有限的资源下“一矢中的”提供精准的产品和服务。

在精准市场细分基础上,确定药厂的目标消费者、那接下来药厂所要考虑的是你要满足目标消费者的什么需求?

第2篇:药品市场需求范文

市场研究机构Packaged Facts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药妆品市场规模在2005年达到了130亿美元,根据现在的增长势头,到2010年将突破170亿美元。药妆品市场能够如此迅猛发展,一方面有客观的消费需求作为支撑,更重要的还是相关企业市场创新的结果。

现代营销学是研究企业市场创新的主要学科之一。权威营销学者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的任务是辨别和满足人类与社会的需要。美国营销协会则把营销定义为:这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它包括创造价值,将价值输送给顾客,以及管理公司与顾客间的关系,是公司及其相关者受益的一系列过程。以上两个定义基本反映了现代营销学的研究视角,本文拟基于这一视角来系统分析药妆品的市场创新。在简要回顾药妆品的发展历程之后,将研究问题聚焦于三点:第一,药妆品满足了什么消费需求?第二,相关企业如何创造产品和价值?第三,这些产品和价值通过什么渠道传送给消费者?

1 药妆品概念的提出和演变

药妆品的英文是cosmeceuticals,又称功能性化妆品,该名词系化妆品(cosmetics)和药品(pharmaceuticals)两词组合而成,因此同时具备了制药业和化妆品业的特征,专指具有特定药物疗效的化妆品。该类产品现已成为化妆品企业和部分制药企业的重要开发对象,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制药产业和化妆品产业的融合。

给化妆品中注入药物疗效,在东、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现代意义上的药妆品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Kligman博士的一系列论著使得药妆品的概念深入人心。药妆品市场的蓬勃发展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由于越来越多的生物活性成分被引入药妆品,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化妆品和非处方药的界限正在打开。有些药妆品甚至已经很接近处方药了。

与药妆品密切相关的一类产品是营养妆品(nutracos-metics或nutraceutical)。一些营养物质由于气味和口感的原因不能口服,于是选择化妆品的吸收路径,于是有了营养妆品的概念。许多营养保健品的制造商同时也是制药企业,这使得营养妆品成为和药妆界限不甚清晰的一类产品。

如今,产业界和消费者已经完全接受了药妆品的概念,但政府的药事监管部门对此却意见不一。日本和欧洲的药事监管部门对药妆品做了相对独立的产品归类,在欧洲还要求药妆品厂家提供“效果证明”文件供监管部门备案。美国的FDA却并不承认药妆品这一概念。根据1932年颁布的《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FDA承担监管化妆品的职责。FDA对药品和化妆品的区分主要基于产品声明:如果某种产品明确承诺了疗效,就必须经过药品审批程序,而化妆品检审仅限于安全性,并不对疗效做强制性要求。所以,绝大多数药妆品企业在产品声明中含糊其词,一方面透露有关“疗效”,另一方面却力求规避繁复的药品审查。

2 药妆品的需求支持

药妆品在世界各国都有或多或少的传统,但现代药妆品市场却在欧美国家率先形成和发展,这主要得益于这些国家特殊的消费群体结构和有利于市场成长的消费习惯。

2.1 庞大的消费群体

在药妆品市场发展的初期,正值二战后欧美国家“婴儿潮”一代人步入中年。霍金斯等学者认为,“随着婴儿潮一代年龄的增长,他们生理上的需要开始变化。体重增加越来越受到关注,还有对整形手术、治疗谢顶、健康俱乐部、男士和女士化妆品、头发护理、健康食品以及相关产品的需求量正在迅速增长。”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显示:这一代人更加倾向于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对物质生活很在意,而且追求时尚。他们对个人仪表和健康的关注是药妆产品得以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注射药用肉毒杆菌素(botox)的风靡一时便是明证。

婴儿潮一代人不仅在数量上占据欧美国家消费者的很大比例,而且他们也是财富储备较多且消费能力较强的人群。药妆品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药妆品市场的结构也反映了这一点:抗衰老的护肤、护发和防晒三大类产品销售占据了药妆品市场的主要份额,其中护肤品居于主导地位,2005年约占53.8%。

2.2 支持市场成长的消费习惯

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保健水平较高,民众笃信现代医药科学,有良好的就诊习惯,看医生的频率很高。当皮肤、头发等出现小问题时,人们一般不会盲目地去商店买各种化妆品自己试效果,而是求助于医生,根据医生的处方来购药。事实上,治疗这些小恙的正是一些药妆品。药妆品突出了“药”字,比传统化妆品增加了许多保健和治疗功能,而且少有副作用,因此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此外,近年来西方兴起一种复归古典和自然的消费时尚。传统化妆品的功能主要基于化工技术,药妆品新增的保健和治疗功能却主要来自生物技术,比如现代药妆品的香味很少来自人造香精,而更多地从生姜、薄荷、肉桂和胡椒等天然香料中提取,而这些天然香料过去很少被运用于化妆品生产。各种植物提取物在传统个人护理方法中都曾经有所运用,经现代生物科学进一步开发,既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感,又迎合了西方消费者复归古典和自然的时尚。

2.3 消费需求的全球蔓延

现代药妆品兴起于西方国家,但其功效却是全球消费者都需要的。随着许多国家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国家的消费者也对药妆品产生了兴趣,并且具备了越来越强的购买力。以中国市场为例,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发现了药妆品的魅力,2000年以来,许多国外药妆品牌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和制药企业(特别是中药企业)对药妆品的生产和销售也跃跃欲试。据日本药妆品企业嘉娜宝药局的市场调研数据:2003年中国的药妆品市场销售额约为53亿日元,到2010年,该市场将增大到693亿日元,市场潜力巨大。但终究受到收入水平、消费能力、消费习惯限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药妆品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

3 药妆产品的价值创造

消费需求的支持只是一个市场形成的必要条件,各类厂商必须能够生产出满足消费需求的产品,创造更高的顾客价值,才能使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药妆品的价值创造过程可以比较清晰地区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层次。

3.1 利基市场的药妆品价值创造

利基市场(niche markets)是指那些被主要优势企业忽略的细分市场。在利基市场中,企业可以选定一个很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集中力量进入并成为领先者。化妆品行业和制药行业的国际巨头垄断了大宗化妆品和药品的生产和销售,但却并不是药妆品价值创造的源头。由于大多数药妆品最初针对的都是有特定需求的消费者,因此美容院、皮肤科诊所、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等组织贡献了绝大多数原

创性药妆品。这些组织直接面对客户,了解客户的特殊的、细节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是普通化妆品和药品无法满足的,因此形成了一系列细分的药妆品利基市场。

例如,一位休斯敦的皮肤科医生Kronberg原本长期给病人开具含有Retin-A(维生素A衍生物)的制成品,但由于找不到不含香水的保湿产品以及不含对氨基苯(甲)酸的防晒产品,她便尝试开发自己的产品线,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A-Cute Derm,该公司以两款防晒产品起家,不断发展、壮大;再如,一位肯塔基州的整形外科医生Brown则在实践中率先把一种表皮成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PG)的活性成分引入护肤品,他研制的主打系列产品ReVice w在美国的高档百货商店卖出了每盎司60~85美元的高价。

3.2 大宗药妆品的价值创造

中小型组织虽然贡献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创药妆品,但它们却不足以支持这些药妆品的市场扩张。在生产工艺方面,药妆品产业需要向标准更高、更严格的制药产业学习的地方也很多。比如美国空间物理学家Huber发明了一种疗效奇佳的保湿和祛疤药妆品Creme de la Mer,售价高达75美元/盎司,但该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手工的,而且保质期只有5个月,限制了产能和存储,以致只能订单式生产。1991年,Huber去世后,雅诗蓝黛公司(Estee Lauder)购得了该产品配方,通过技术改造扩大了产能。和Creme dela Mer一样,许多原创药妆品在技术和加工工艺趋于成熟以后,都会由大型化妆品企业或制药企业进行大规模复制型生产。

一些大型化妆品企业,原本以提供传统化妆品为主。当药妆品的利基市场初步发展之后,这些大企业纷纷跟进。为了尽快抢占市场,它们往往通过并购的方式。以法国的欧莱雅为例,该企业1989年收购了化学家Rene Levaye于1975年建立的理肤泉实验室,并于1995年将之更名为理肤泉制药公司,理肤泉制药公司则在2001年收购了美国著名的果酸品牌Biomedic,开发并生产仅供皮肤科医生使用的全套专业护理、清洁、防晒产品。如今,理肤泉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由世界知名皮肤科专家亲自主持临床试验来证明,其研究成果也能够在主流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为了迎合“由内而外的美丽”这种新时尚,欧莱雅公司于2002年和食品行业巨头雀巢公司合作成立了Inneov公司,专门开发和生产营养妆品。

一些制药企业生产的药品在临床实践中也被证明具有美容效果,这既扩大了制药企业的盈利空间,同时驱动了更多的专业制药企业主动参与药妆品的价值创造。爱力根公司(Allergan,或译为眼力健)是在眼科、皮肤科等领域中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制药企业,该企业生产的药用肉毒杆菌素(botox)原本主要用来治疗眼部肌肉痉挛,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可以有效祛皱,这一疗效的吸引力和市场空间远远大于它的其它疗效,被许多诊所和美容院采用,每年为爱力根公司带来数亿美元的收入。2002年,FDA正式批准botox可以用于“暂时性改善中等程度眉间皱纹的治疗”,使祛皱成为botox的合法疗效,这必将为爱力根公司带来更多收益。

大型化妆品企业和制药企业进入药妆品市场,还可以进一步与生产维生素、多聚糖、植物型药材、缩氨酸、酶和辅酶等大宗原料药的供应商有效对接,有的企业(如爱力根)本身就同时是原料药提供商和药妆品生产商。这些大企业通过强大的研发力量、规模生产效率、先进的生产工艺以及强势品牌和发达的分销渠道,大大降低了药妆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也提高了一般消费者对药妆品的熟识度,更好地满足了各种消费需求。

4 药妆产品的营销渠道

药妆产品归根到底是一种化妆品,一般化妆品都会通过百货商店、超市、专卖店等渠道投放市场,一部分药妆品也借用了这些渠道,但大多数企业还是努力为药妆品寻找不同于普通化妆品的营销渠道。

4.1 药店

在国外,通过药店销售是许多药妆品的主要渠道选择。1998年以来先后进入中国市场的法国四大药妆品牌(薇姿、理肤泉、依泉和雅漾)都是只在药店销售,日本姿生堂旗下的菲璐泽(FERZEA)、嘉娜宝药局旗下的芙丽芳丝(Freeplus)、国产药妆品牌康美欣等也只是在药店销售。我国第一家外商独资医药商业企业日美健药品(中国)有限公司也把零售药店作为最重要的下游客户。由于一些著名的药妆品都在药店销售,以致许多中国消费者认为只有在药店销售的化妆品才是真正的药妆品。

选择药店渠道,固然和药妆品的药用功效有关,但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增强药妆品牌的识别性。药店能给消费者带来安全感和信任感,消费者对药店的信赖程度明显要高于一般的商场和超市,而且在药店销售的同类产品不多,更容易让产品和品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但药店终究是一种较窄的渠道,药店专营的药妆品牌虽然可能获得品牌识别和顾客忠诚,但却丧失了向更多消费者推销产品的机会。对此,药妆品厂商自然会做出利益权衡。总体而言,大多数国外品牌在渠道扩张上比较谨慎,特别是薇姿、理肤泉、依泉和雅漾等率先占领药店渠道的品牌,非常珍惜业已拥有的品牌识别和市场地位,无意向其它渠道扩张。而许多后起品牌,特别是市场力量较弱的国产品牌,药店不足以支持它们的销量,不得不同时进入商场、专卖店等渠道,在扩大销量的同时,也降低了作为药妆品牌的可识别性。

4.2 综合商店和药妆品店

药店作为药妆品营销渠道在中国只是刚刚起步,相当一部分药妆品还是和其它化妆品利用相同的渠道,即百货商店、大型超市等。造成这一格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第一,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尚没有形成到药店购买化妆品的习惯;第二,药妆品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营销能力要求较高,而中国大多数药店的经营水平较低,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培育和发展化妆品的销售能力。以上两个原因共同导致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综合商店会是中国市场上药妆品销售的重要渠道。

介于药店和综合商店之间的药妆品店近年来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药妆品营销渠道。来自港台地区的“屈臣氏”和“康是美”都是大型连锁药妆品店,目前在中国大陆市场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影响力,许多在商场柜台买不到的药妆品都可以在这些药妆品专卖店购得。在药妆品店经营方面积淀颇深的日本企业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2006年日本药妆品牌芙玖(Futurelabo)就选择以日化专营店为主要渠道进入中国。但总体而言,中国的药妆品店从规模到品种都还处于试验期,大多数只是一般化妆品专卖店,在产品结构、服务专业性和人员素质方面还达不到国外药妆品店的水平。

4.3 其它渠道

在欧美国家,药妆品的销售渠道决不仅限于以上两种,高端沙龙、个人护理机构、诊所以及邮寄、网络商店等都是常见的渠道。大多数利基市场上的药妆品都选择了这些窄渠道进行销售,大型制药企业的一些药妆品更是必须凭借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

这些渠道目前在国内市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因价格昂贵或专业程度较高而导致销量有限的药妆品一般不会通过药店或商店销售。比如,药用肉毒杆菌素(botox)的注射,都是在一些美容院或整形医院进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邮寄方式购买药妆品也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购得许多在公开渠道难以买到的品牌。但不得不承认,目前这些渠道大多游离于政府监管之外,无论是价格、产品和服务质量,还是交易的安全性都得不到充分保障,市场规模也难以度量。

第3篇:药品市场需求范文

和落实的过程。结合实际正确制定、理解和执行相关的药品监管政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忠实履行对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监管职责的基本要求。

一、深入调研,把握规律,保障药品市场监管政策的公正公平性

现代经济生活的实际和现代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本身有缺陷,这些缺陷会导致市场的失灵。药品市场也是同样,必须制定并实施具有约束力的规范与准则,防止和调整市场失灵问题。药品市场监管政策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履行职能、进行药品市场管理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因此市场监管政策的公正公平是市场监管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一)药品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定,必须体现社会的公正公平

药品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定公平性应放在首位,因为公共政策就是要协调公众的利益,使之趋于公正、公平。但这种公平性不是绝对平均,而是包含一定差别的公平,是将差别控制在公众可接受的范围内。例如我们在制定药品零售企业市场准入的相关标准时,认真调查蚌埠药品市场现状,从人口分布、药店布局、市场发展、方便群众等多方面系统分析,即制定了开办条件的统一要求,又结合蚌埠实际,按照市区、县城、乡村三个类别进行区分,有标准但不绝对平均,较好的体现了城乡差异及兼顾管理相对人的可承受能力,保证了药品零售企业开办过程在统一标准下保障公正,又区别对待实现相对公平。

(二)药品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定,必须体现管理目标

每一项具体的公共政策都有其特定的目标性,需要通过政府积极而有效的公共政策引导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药品市场管理同样需要长期和阶段性目标。因此,我们收集了国内、省内及本市药店分布及覆盖人口比例相关数据,结合蚌埠药品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有序、持续发展的方针,2002年制定了《蚌埠市零售药店设置规划》及实施意见。确定了鼓励城市零售药店做大做强,发展连锁;重点规划发展乡镇零售药店;鼓励向农村发展便民药房的管理目标。通过几年努力,我市零售药店形成了城市连锁企业支撑、县城规模药店为主、乡村个体药店布点、药店覆盖人口比例均衡的药品零售市场格局,较好的实现了药品零售市场宏观调控的目标。

(三)药品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定,必须体现管理效率

从管理一般性要求来说,政府的管理也必须讲究效率,即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建时间短,可用的公共支出有限,活动的空间和资源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对药品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定、执行过程以及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市场管理本身就是低效或无效的。我们在制定药品市场日常监管制度过程中,针对药品批发零售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的发展状况,研究改进日常监管方式方法,从拉网式检查调整到突出重点问题、重点单位、重点岗位的专项检查,从一般常规性检查调整到以信用体系为依托引导企业自律发展的目标性检查,为此我局先后出台了《蚌埠市药品日常监督管理办法》、《蚌埠市药品零售企业驻店药师管理暂行办法》、《蚌埠市药品零售企业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政策,较好的解决了监管人手少、监管对象逐年增加的矛盾,提高了监管工作效率,保证了我市药品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二、依法制定,尊重规律,保障药品市场监管政策的合法性、科学性

公共政策的前提是它的合法性,要求公共政策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是合法的,这种合法性是对公共机构行为的约束。药品市场监管要依法进行,而不是随意的行为,要保证药品市场监管政策是为了公共利益,而不是侵犯个人的权利与利益,更不是为了机构和官员个人的利益去损害公共利益。

药品零售市场准入许可是基层药品市场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体现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监管理念的窗口,是以民生为念,替百姓着想,为群众解忧,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前沿。药品市场准入政策合法性、原则性要求高,小的工作失误都会造成市场混乱,因此依法制定工作规范和操作程序是药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我局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和省局制定的药品零售许可法规规章,结合蚌埠药品零售市场实际,在职权范围内界定科学合理的药品零售市场准入标准,先后制定并完善了《药品经营许可证(零售)核发审批流程》、药品经营许可证(零售)变更审批流程》、申领《药品经营许可证》(零售和零售连锁)条件和程序、《药品经营许可证变更》程序等相关政策,做到市场准入宽严适度、放而不乱、城乡有别,形成药品零售企业有序、规范、渐进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科学调整,不断发展,保障药品市场监管政策动态性、连续性

事物的静止状态是相对的,运动发展状态才是绝对的,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价值标准多元化,与此相联系,现代政府的公共政策问题亦形成了较强的动态性。因此政策调整是政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任何一项政策都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以适应情况的变化,药品市场监管政策也必须适应市场变化需要不断加以调整。

(一)药品市场监管环境不断变化

药品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市场之一,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必然会出现监管未覆盖到的新情况、原有非重点监管内容变为重点监管内容、市场发展导致政策缺失等系列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把握市场动态,调整完善政策,适应市场监管需求。例如2002-2004年,我局组建后根据我市药品经营市场实际情况,药品市场监管工作重点放在药品批发企业GSP认证和药品零售企业行政许可方面,政策目标是解决批发企业规范管理和零售市场发展布局问题;2003-2005年药品市场监管重点农村“两网”建设和药品零售市场规范方面,政策目标是“规范药房”和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2004-2006年随着市场规范发展,政策目标是以药品经营企业安全信用建设为重点,利用信息化手段,深化监管内容,引导企业规范经营,自律发展。

(二)药品市场监管政策本身也在调整变化

人们在制定政策时,对影响政策的因素及政策产生的可能结果都不可能认识得全面,因此,随着人们对政策问题认识的深化,对政策本身做出相应的调整亦是必然。我们在药品市场监管工作中,随时关注市场变化,出台并修订了系列管理措施,从对药店、药房检查假药劣药调整到以抓源头规范药品购进为重点全过程药品质量管理;从零售药店开办基本标准要求调整到严格GSP管理规范,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升药品零售企业管理服务水平;从企业管理规范执行检查调整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药品市场监管水平。

四、规范执行,实践检验,科学开展药品市场监管政策效果评价

公共政策是政府维护公众利益的主要手段,公众利益是一切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一项公共政策的社会效果如何,其中重要的衡量标准是要看绝大多数人满意不满意,既能够保证公众的一致性的利益,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最大多数公众的利益需求。药品市场监管必然通过执行相关政策来体现,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实践来检验政策的可行性及社会效果。

(一)依法行政是药品市场监管政策产生最大效果的根本保证

药品市场监管过程是依法行政的过程,要求执法人员要正确理解有关法规、政策,在市场监督检查中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宗旨,树立科学执法的理念,既要注重实体合法,又要注重程序合法,以实现药品市场监管政策的真实和最大效果。任何违法违规的市场监管行为都会导致政策的错位与失效。

(二)边实践边总结,使药品市场监管政策产生最好的效率

监管政策的执行过程是日常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总结、提高是有效的工作模式,药品市场监督工作者要作有心人,在日常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要勤于思考,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千差万别,需要执行者认真加以疏理分析,结合工作实际贯彻落实政策,通过工作检验政策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为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以保证政策执行达到较高的效率。

(三)建立科学的政策效果评价机制,提高药品市场监管政策制定水平

政策的执行对象不同,其效果必然产生差异,因此科学的政策效果评价机制的建立能有效提高药品市场监管政策制定水平,应从执行政策投入的工作量、分析政策产生的绩效、政策效率、政策社会效果的充分性公平性、政策适当性及执行力等方面加以评价,在药品市场监管领域建立政策调研、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价、政策提高调整一套科学规范的政策机制。

五、加强学习,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提高药品市场监管政策的执行能力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是制定、执行和评估药品市场监管政策的机构,其公职人员就是政策的分析者、制定者、执行者和评估者。因此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能力建设及提高,对药品市场监管政策有着直接的、关键的影响。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由于组建时间短,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与适应职能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落实科学监管理念,切实提高监管工作效能,形成高效规范有序的行政执法机制,就要从队伍建设入手,不断提高药品市场监管政策执行能力。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队伍素质。实践科学监管理念要从多方面去努力,人是关键的一环,科学监管理念要由人去落实、去实践,药品监管政策要由人去执行,因此药品市场监管工作人员要加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社会知识的学习,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通、政策务实、监管有力、作风正派、善于创新的药品监管队伍,建设一支为民、清廉、务实的干部队伍,为提高监管政策执行能力提供组织保障。

第4篇:药品市场需求范文

月无百日圆,花无百日红。任何行业的市场不可能永远的红火。对于农药来说,也不例外。观察农药市场,己经感觉到今年农药市场的淡季缓步来临。日前,走访了几家颇有代表性的农药企业和市场经销商,从现状来看,厂家、商家冷冷清清、旺季畅销的局面不见了,火热的农药市场渐渐地凉了下来。面对农药市场淡季的不利环境,面对产品销售不畅与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农药企业的市场营销怎么办?笔者为此深入几家农药企业进行调研,和董事长、总经理、营销副总,销售部经理以及区域市场经理、经销商以及业务主管等人员进行了认真的座谈。在听过他们的看法和意见后,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和分析。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营销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紧贴市场前沿,以变制变的营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为此,农药企业淡季营销工作必须实现五大转变: 1茵销观念的转变 观念创新是市场营销的重要前提。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哪些公司能在未来岁月中兴旺发达?是那些视理念高于一切的公司”。对于农药企业来说,也是如此。一要确立市场营销作为企业的核心战略地位的思想,坚持一切经济活动以营销为中心,营销以市场为中心,市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必须转变营销观念,树立只有疲软的企业没有疲软的市场的观念。在观念的转换上,比如“农药”产品应在每年的旺季伊始推广新品和拓展产品线等等,必须调整这种思想观念。因为,在淡季各竟争品牌的市场攻势,市场营销工作减弱,销售政策不明,新的销售政策还没有公布,渠道也处于观望态度,这些都为企业淡季推出新产品创造了机会。二要树立淡季不淡的思想。要强化促销服务手段,调整市场布局,稳定开辟销售渠道和网络。进入淡季后,农药需求由热趋冷,农药销售量逐步下滑,大多经销商和一些农药超市或植保医院也因农药销售量有限、库存逐渐增加而不大愿意经营。但新的营销观念和思路决定着淡季农药产品的出路,也决定着农药企业的未来。如我国北方农药市场进入淡季的现象较为突出,而南方农药销量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市场需求量较为稳定,潜在消费力较大,所以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重新进行市场布局,转变营销观念,把淡季农药市场的重点放在提升南方市场上来。虽然北方农药市场进入淡季最为明显,销量较之旺季会有很大幅度的下降,而且同一地区相比固化与提升的难度较大,然而广阔的农药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可挖。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有近9亿农民,在全球23亿农民中,中国差不多占五分之二。专家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防治病虫害面积达60多亿亩次,使用农药30万吨(折百)。同时,我国又是一个病虫害相对高发的国家,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时间长且范围广。尽管农药市场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但我国农药市场基数大,不论是淡季和旺季,其发展空间之大是可以想象的。即使在农药市场淡季,只要用心挖掘同样具有潜力和不可多得的市场机会。但淡季农药市场的确不太好做。做淡季农药市场的关键是如何降低价格、引导用药和存储农药,使广大农民改变用药储药观念。企业要拓展淡季农药市场,必须进行农药市场调查,弄清淡季农药产品价格、相关企业产品价格以及广告费用,进一步把握农民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特征,找出淡季农药市场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找准进入市场的切入点,占领淡季农药市场的制高点。三要从“竞争”思想向“竞合”观念转变。随着相互依存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商战竞争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只有在竞争的同时,加强合作才可以使现有的蛋糕更大或更多。我国农药行业由于缺乏一种协调和约束机制,带来了行业内的恶性竞争,近几年的价格战使许多企业元气大伤,内耗严重,更不用说能化解国际风险,共同实现自我保护了。所以,树立“竞合”观念,采用联合“战术”,少与其他企业争强斗胜,是现代市场条件下企业参与竞争的最佳方案。 2营销战略的转变 营销战略是指企业在经营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的分析,确定市场营销目标,对企业市场营销诸要素进行最佳组合,并制定出为实现此目标的长期方针和策略。在营销战略的转变上,应当根据农药进入淡季的实际,结合市场变化,制定不同于旺季的营销战略,着重解决淡季销售中的关键问题。众所周知,农药属于季节性的农化品,用~,GR~乙:.....药观念受季节影响改变大和淡季客户信心不足要货量不多是当前销售的两大难题,这些因素给淡季农药销售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固化现有市场,进一步稳定开辟销售渠道和网络,必须在淡季营销战略上,强调抓终端、固终端、服务终端,强化终端,引领市场潮流,围绕终端运作整个淡季市场。为了实施淡季市场营销战略,企业要运用各种可能的营销策略和手段,组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策略。包括信息收集、市场调查与预测、产品开发、定价广告,促销、售前、售后服务和企业形象塑造等,充分利用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分析技巧,努力做市场需求的创新者和开拓者,充分利用国内外农药市场的不平衡性,发现和把握市场的潜在需求,从而获得竞争的主动权。如我国农药市场具有极大的不平衡性,地区不同,市场需求不同。北方进入淡季,南方则进入高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暖湿气流强劲从而压迫夏季雨带逐渐从长江一线北移到淮河流域,这样每年7、8月份河南中南部雨水会偏多。气候状况影响病虫害的发生,日前从河南省农业厅植保站获悉,经河南植保站专家介绍,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发生病虫害面积和程度因作物品种不同而异:秋季棉花病虫害总体将偏重发生,预测发生面积7000万亩次;水稻病虫害将中度发生,局部偏重,预测发生面积2500万一3000万亩次;玉米病虫害将中度发生,局部地区偏重,预测发生面积8000万一9000万亩次;蔬菜病虫害总体将偏重发生,预测发生面积3500万亩次:果树病虫害总体将偏重发生,预测发生面积2500万亩次;蝗虫害将中度至偏重发生,预测发生面积230万一250万亩;棉铃虫害总体将中度发生,预测发生面积在5000万亩次。在别的地区进入淡季了,可河南棉花等作物的用药还在持续增加。再如,我国进入了淡季,别的国家则不见得。国际农药市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农药需求的多少与气候的变化、虫害的多少有很大的联系。就总体来说,全球农药的需求量还很大。自1999年以来,国际主要粮棉豆农产品连续出现当年产不足需、库存持续下降的局面。粮食库存的下降和价格的上升,将为国际农药需求的增长创造良好的基础。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2008年全球粮食产量将增长8%左右,对化肥和农药的需求量也将比去年增加3%左右。因此,东方不亮西方亮,世界上国家间的气候、农业种植结构不是整齐划一的,国际农药市场需求的不平衡为我们淡季销售提供了商机。所以,要在战略上逆向思维,狠抓出~::口,加大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农药产品营销力度,扭转淡季销售的被动局面。但由于淡季销量有限,势必增加销售成本,因此我们在出口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改变出口结构,提高高附加值高利润农药在总销量中的占有比率,这样做有利于降低销售成本,提高销售盈利能力,否则即使出口量很大,但经济效益不好,出现销售亏损,就失去了淡季出口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在培育国内市场新的增长点的同时,高度重视出口工作,重视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2005年农药行业的出口形势令人鼓舞。特别是青岛农药等企业出口成绩喜人。所以,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出口的良好局面,而且要更加努力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加紧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加快国际销售渠道和营销网络的建设,进一步加大农药出口力度,对重点国家农药市场的重点客户加大工作力度。顺应非农市场的用药倾向,固化城市园林、草坪、灭蚊蝇、灭老鼠等非农用药市场。城市非农用药市场比较固定且有存储的习惯,城市市场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南方大城市非农用药销量下降幅度较小,还有较大的潜在消费力,因此就要把做好淡季农药市场的重点放在提升大中城市非农用药市场上。城市非农用药市场的固化需要顺应市场需求倾向。要知道,市场活动的基础是消费者的需要和需求,要对消费者直接进行调查,估计城市非农用药市场对农药产品的需求量和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如果及时推出对消费者具有吸引力的各种奖励措施,如对选用本品牌农药者免费送达,达到一定数量者,有一定赠送。那么农药淡季可能要变成旺季了!#p#分页标题#e# 3曹销手段的转变 营销手段创新包括两方面,一是“硬手段”,即技术创新;二是“软手段”,即服务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数字营销”、“网络营销”、“电子营销”,即实现服务全过程、营销业务处理全过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以畅通的信息流,支持客户服务的快速响应,支持业务过程的量化管理。通过服务创新,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导入新的理念,构建新的机制,拓展新的内涵。结合客户的实际要求,树立“大服务”的思想,实现零距离服务,让客户满意。引导职工从认识上实现“要我为客户服务”到“我要为客户服务”观念的转变。首先,抓紧时间兑现客户的前期销售返利,解决遗留问题,做好前期销售结算这样才能使客户消除顾虑;强化后续的销售服务工作是当务之急。淡季客户要货量不多,不论客户要货多少,都应当及时供货,如果服务不周,客户很可能会放弃:其次,厂家应出台比旺季更优惠的销售政策,强化促销手段,重新设计销售方案,切实加大营销力度,特别要进行营销创新,利用独特的营销方式向消费者传递有关产品和企业的信息,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认可度。对重点市场,销售渠道广、营销网络全的重点客户增加客户返利率,且返利当月清等。如苏北一家农药公司面向重点市场的各个环节推出“零风险”服务,每瓶农药上都印有免费服务电话,业务员每天要保证辖区终端店里的产品陈列整齐,并帮助终端加速走货。 4产品结构的转变在现代市场中,各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价格、促销等方面,而且越来越多地从商品本身表现出来。产品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核心内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取决于能否为消费者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农药行业竞争特性其实是技术为本,市场为翼。要强化市场之翼,就必须持续进行技术创新,着重于产品的换代升级,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加大新产品的销售力度,不断提高竟争力。因为产品开发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有力手段。特别是淡季,更是如此。因此,必须根据销售淡季的季节特点,进行产品创新和结构调整,推出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适销对路的农药产品。为了使开发的产品能更好地服务于市场,企业的产品开发要立足于服务于市场和消费者,大胆创新,走出具有企业个性和产品季节特色的新路子。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用药特点和农业虫灾的改变,用新技术开发适合农药市场需求和富有特色的新品种。在冬季是北方农药销售的淡季,但冬季也是北方大棚蔬菜生产的好时机,于是一些精明的农药厂家纷纷推出了适合大棚蔬菜专用的生物农药,不仅赢得了淡季市场,避免了淡季农药的大滑坡,而且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5营销管理的转变俗话说得好,纲举目张。营销管理就是市场营销的纲。营销管理可分为四个阶段:计划和指标下达的过程;营销工作的实施过程;监督、检查、规范工作行为的过程:总结兑现,进一步采取措施,持续改进的过程。而居中的两个阶段往往被许多企业所忽略,即只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过程管理成了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软肋”,而这中间阶段,正是营销工作的质量所在。营销管理创新就要从新的角度,新的思维来重新创建市场营销管理机制,加大对营销部门的现代化投入,加强营销机构、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营销网络,严格执行销售承包制度和风险抵押制度,引入激励机制等,提高营销管理质量,切实加强市场营销的管理工作。农药企业一进入淡季,产品销售不畅,资金周转困难,现金流量骤减。于是,许多厂商压缩各项开支,停止促销,撤下广告,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僵旗息鼓,有的企业干脆停产放假。有人认为,生产就开工不足,甚至停产,工厂都要休眠,干脆放假,还谈什么管理。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进行管理创新。对于具有明显淡旺季之分的农药企业来说,淡季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时期。如在生产上,要迅速调整淡季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要以销定产,搞好生产平衡,同时,要充分利用淡季做好设备检修和关键工种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迎接旺季的到来。做好淡季的生产经营计划要把握市场的脉搏与淡季营销的尺度,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一个比较完整的生产营销规划,平衡好产品生产的数量;要正确处理销售淡季和旺季的关系,在淡季,开展好设备检修、关键工种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同时在生产准备、人员培训、渠道建设,品牌传播,现场设备大修等方面确保投入,并预留足够的资金、原料和人员精力储备,在旺季到来时,生产上开足马力,保证生产,强力出击,实现销售淡季不足旺季补的目的。刁~AGR0cl们诩cA乙:、一{贵拟按…彩一崖新,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如人们观念的转换,营销体制、机制的创新,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企业文化的建设等都是淡季要进行的主要工作。所以,推广新品和拓展产品线一般应在旺季前期,在淡季中选择适当的时候进行。同时,淡季也是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和企业内部进行改革的好时机,要抓住机遇,以提高企业效益为目的,通过“三改一加强”,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农药行业不乏有亏损的企业。当然,出现亏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宏观上讲和目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息息相关:微观上讲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买方市场的形式下,在营销体制、机制等方面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价格策略作为杀手铜不是唯一的办法。关键是面对变化和问题,必须有新的办法去应对。为此,必须进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的农药企业面对淡季的到来,面对通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采取了积极而有效的对策。如改变包装、改变运输方式、进行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大搞循环经济等都成了农药企业消化成本的重要途径。有的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内部消化或减少其他开支来消化成本上升的压力。有的改变营销策略,抓住淡季加大建设市场的力度。以系统的管理营销思想来解决淡旺的销售模式,产品的占有率和美誉度均衡发展的问题,积极应对淡季的到来,抵御市场风浪,化解了淡季危机,提高了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总之,在淡季农药企业要十分重视和强化营销、管理创新,不断协调和重组各个方面的营销要素,充分显示自身的营销特色和特长,发挥优势,趋势应变,使企业营销常放异彩。#p#分页标题#e#

第5篇:药品市场需求范文

产品结构更趋优化

2014年农药产品结构将会更加优化,国家政策将向高效、低毒、环保的新型农药倾斜。农业部今年将大力推进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补贴工作,政策主要考虑到农药毒性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而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多样性。杀虫剂中的阿维菌素、甲维盐、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吡蚜酮,杀菌剂中的戊唑醇、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多菌灵、丙环唑,除草剂中的草甘膦、百草枯、乙草胺、莠去津、双草醚、2,4-滴丁酯、苯磺隆、2-甲基,4-氯苯氧乙酸、丁草胺等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需求量会上升。生物杀虫剂中的多杀霉素、除虫菊素、苦参碱、鱼藤酮、乙蒜素、诱虫烯今年有望走出叫好不叫座的怪圈。

水稻玉米用药可观

根据我国31个省级植保植检站统计预测分析,2014年我国除草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需求均有增加,种衣剂和植保药械的需求也将有大幅增加。

2014年,我国各水稻种植区病虫害预计呈偏重发生态势,水稻杀虫剂、杀菌剂价格或将上涨。估计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在10.2亿亩次。水稻病害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病毒病等,发生面积4.2亿亩次。今年水稻市场防治稻褐飞虱的吡蚜酮、噻嗪酮、烯啶虫胺以及毒死蜱、异丙威等高效、低种需求量会增加,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维盐、茚虫威、呋喃虫酰肼、氟啶脲、丙溴磷等品种将受稻农青睐。杀菌剂中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主要品种三环唑、己唑醇、戊唑醇、烯唑醇、稻瘟灵、春雷霉素、爱苗的使用量将上升。

2014年,我国玉米草害是防治的重点。由于生物乙醇受到青睐,其上游产品玉米需求量增加,玉米除草剂近年来受到重视。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年均增加2%。乙草胺、莠去津、2,4-滴丁酯、异丙甲草胺仍然是玉米田除草剂的当家品种,使用量约占玉米田除草剂的50%。烟嘧磺隆(玉农乐)因除草效果优异,已成为市场的热销品种。该品种专利到期后国内企业掀起了登记生产的热潮,目前国内近50家企业取得原药登记证,100多家企业取得制剂登记证,原药总产能约4000吨/年,很快成为我国主流的玉米田除草剂。

出口呈现良好局面

2014年,全球对农药的需求仍将持续旺盛,我国农药出口面临契机。国际粮价中长期趋势将不断上扬,拉动农药需求。2014年我国农药出口预计增速将达到16%。部分发达、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对农药产品的需求加大,中国出口东盟各国的农药量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由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性变化加剧,制剂出口已进入高速增长期,2013年农药制剂出口近88万吨,预计2014年将有10%的增幅。除草剂出口还将遥遥领先,出口量、出口金额都将分别增长。特别是美国和南美等地区的生物能源生产的再度启动,将通过种植业把有效需求传导给农药行业,这也是草甘膦出口的潜在市场。

国内政策也在助推农药出口。由于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高毒农药品种基本淘汰完毕,乳油制剂得到大幅削减,环境友好型制剂市场份额大幅提升,这为我国农药出口铺平了道路。有的出口企业已经有了专销国外的自主品牌,不但大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也有助于稳定国外市场份额。

专利农药抢占市场

第6篇:药品市场需求范文

制约中国药企研发的因素很多:如经营管理体制、产权机制、资金实力、研发人才等,但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中国药企新药研发脱离市场需与竞争实际是比较严重的现象。新药研发选题立项闭门造车,表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对消费需求的把握

据笔者了解,中国药企的研发立项前很少作消费者需求专项调研,新药如果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和较大的市场容量才值得研发。

(2)、缺乏对竞争对手研发的把握

仅凭一些文献资料判断市场竞争状况,没有到一线了解市场上最新出现的竞争品牌,不知道对手在研究什么药,也没有方法了解对手在研制什么药。导致低水平仿制或者重复开发。不了解国际上最新研究动向。不了解我们到底在那方面有研发优势。

(3)、新药研发没有与自己的发展战略定位匹配

研发部门按照难易程度和出成果的时间快慢来考虑研发立项,没有真正和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定位需要的产品结合。比如专门研发系列妇科药以适应专业妇科药生产厂家定位。

以上问题的解决研发部门往往力不从心,充分发挥市场部产品经理的作用,才能使研发有方向,与企业营销需求、市场需求匹配。从某种意义上讲,产品经理也是一种特殊的研发人才。

二、从3个方面发挥产品经理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

产品经理工作职责不同企业各相同,主要有:设定产品战略发展目标,对产品的研发和改进提供建议与方案,制定产品营销计划,进行4P组合与危机管理。那么怎样才能发挥产品经理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呢?笔者提供以下实践经验与思路。

1、 产品经理向临床医生和药店店员来调研消费者需求,建议研发方向

产品经理可以制定详细的调研计划,与一线的医药代表、办事处经理、终端人员一起,深入到两个终端:医院和零售药店,通过向一线临床医生和零售药店店员来了解消费者对新药的需求、目前竞争对手的临床一线用药的优缺点、自己欲研发的新药的市场需求状况、领先程度。必要时产品经理还可委托专业调研公司对先要立项进行专项调研。彻底弄清消费者对那类药有需求,需求点在那里,才能有的放矢,给研发部门提供立项依据,避免研发部门仅从技术角度来判定产品的开发价值。

产品经理还应注意流行病学研究,尤其要注意新发生的病种的治疗新药的需求研发信息。比如去年流行的SARS。

2、 产品经理从市场和消费者角度了解产品升级换代的研发方向

药品也有生命周期,抗药性问题,升级换代问题等问题。这也是企业产品策略必须考虑的问题。但获得这些信息是产品经理的责任。产品配方改进、疗效功能提升、治疗时间加快、副作用较少、使用方便性等等都是值得改进的。消费者对药品有“三小”(剂量小、毒副作用小、)、“三效”(速效、高效)“三易”(易服用、易贮藏、易携带)的要求。随时记录这些需求、分析消费者投诉和对产品的意见,随时了解竞争者在那方面有优势,任何有针对性的扬长避短研发新药,提出剂型改进研发建议、给药方式改进研发建议,是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也是你的药品能否一直畅销的前提。

3、 产品经理提出扩大适应症和组合用药的研发方向建议

第7篇:药品市场需求范文

中国是农业大国,12亿人口中农村人口约为8.5亿。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医药市场日益兴盛。据统计,1998年全国农村药品消费总额为82.39亿元,人均9.49元,至2000年增长到12.55元,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25.24元。2005年全国农村人口按照8.66亿计算,即全国农村市场药品销售总额将达到218.57亿元。农村医药市场的巨大购买潜力对医药企业构成了巨大的诱惑力。毫无疑向,21世纪,在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将是那些成功占领农村市场的企业。由此,如何抓住先机,提前一步进人农村市场成为众多医药企业要考虑的战略问题。然而,由于地域广阔,人口分散,启动难度大,投人时间长,企业收益小等因素使医药企业进军农村市场举步维艰。这将是一场持久战。医药企业只有在充分认识现实的情况下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才能抢占先机,占领农村市场,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那么,在进人农村市场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此我们要分析农村医药市场的特点。

二、农村医药市场特点分析

(一)农村药品消费呈逐级递减式阶梯结构

在用药总量、药品数量、用药品种、用药档次、单位品种价格、新品种普及率等几个方面,农村疾药市场都按照逐级递减的方式发展,即省会城市>城乡结合部>地级市县城乡镇>村屯。同时,农村患者总体用药水平远远低于城市。

(二)农村药品需求总量呈增长态势

随着农民总体收人水平的大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医疗保健支出也在逐年快速增加。

(三)农村药品需求结构与城市不同

农村多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一些因为卫生条件引起的疾病,如传染病(肝炎等)。这与城市人群易患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富贵病”明显不同,这种状况不会很快改变。

(四)零售药品为主要消费药品

农村药品消费基本没有公费医疗。虽然个体诊所、个人承包医院为药品主要销售渠道之一,但药品零售远大于医院消费,且多为自费购药,因此农村医药市场基本属于OTC市场.

(五)管理无序

相对于城市市场来说,农村医药市场管理存在混乱无序的问题,作为农村医药市场的主体,县镇零售药店、村医务室进药时受到的约束较少,进药渠道混乱,至使很多地方假药劣药泛谧。

针对以上农村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医药企业在进入农村市场时,必须按照现阶段我国农村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现阶段农村消费者的药品消费心理与习惯,以“4C”的观念进行营销活动,真正做到患者导向;在战略上,企业要端正认识,要把农村市场当作企业发展的重要空间和新的增长点来对待,并投入必要的资源,做出战略规划;必须克服可有可无,三心二意或生搬套、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详细分析开辟农村医药市场的几个核心问题很有必要。

三、农村医药市场开发核心问题分析

(一)市场调研分析

市场调研是企业开辟农村市场的首要环节。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差异巨大,用开拓城市的办法去开拓农村,自然是行不通的。农村医药市场药品销售结构与城市有很大区别,不同区域的农村市场之间也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需要企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农村患者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的产品进行开发。

市场调研主要要分析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农村的药品消费缺口。即存在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哪些药品是农村市场最急需的。2.农村的消费水平。要确定某种药品的价格定为多少才能被农民接受,哪些药品是适应农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性是农村市场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富裕地区、发展地区、贫困地区对药品价格的需求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已经加大,富裕农民与处于温饱阶段的农民不可同日而语。3.农村的消费心理。要弄清农民的消费习惯、心理偏好。据调查,农民及城镇居民购药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其次才是疗效。那些物美价廉而疗效好的药品就成为首选。农村患者对药品疗效的认识也与城市居民有所不同,他们认为,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即为有效,就是好药,很少关心一种药品是西药还是中药或者毒副作用的大小。再有,他们认为西药吃药2-3天必须见效,中药5-7天必须使症状减轻,否则就会被认为无效或效果不好而转换品牌。总之,只有经过全面的调研,企业才能推出农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才能有效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进行相应的产品定位,从而制定可行的推广和行销策略.

(二)销售网络的构建分析

对医药企业来说,销售网络的建设十分重要,拥有运行良好的销售网络,是成功的一半。然而,网络建设费时、费力、费钱,农村市场更是因为其地域分散、购买力分散使许多企业半途而费。农村网络建设有四个重点:1.员工队伍的建设。农村市场一般以县城为中心,再分片设立分支营销机构。根据具体县市的规模及分支机构的多少,确定县级营销中心的负责人及相应的工作人员数量。员工应以本地人为主,以减少费用。招聘员工时,不能片面追求学历(也不能太低,以高中文化为宜),以保证营销队伍的稳定性。2.培训。员工招聘结束后,应当对其进行培训。员工来自不同地区,差异较大,要按照企业的要求对其进行岗位职责培训,使其尽快熟悉工作流程、工作方法,达到岗位职责所要求的营销专业水平。企业文化教育也是新员工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员工只有认同企业的文化,才会与企业一起努力拚搏。3.给织自己的批发网与直销网。首先要组织经销商,联络经销终端,把产品充分渗透到各药店、卫生院、村卫生室。经销商和经销终端是货、款流通的渠道,货的合理顺流可以调动经销商和经销终端的积极性,款的按时回流是货物顺流的保证。使遍布全国农村的经销商和经销终端做到货的合理顺流和款的按时回流是深入县、乡、村的农村的营销队伍的重要工作。还有一种渠道是由企业员工直接将产品送到镇卫生院、药店、村卫生室直至患者。目前,由于医药商业企业的大量亏损及破产,农村市场的直销网络作用日渐突出.但同时应该看到,企业经常会由于员工的跳槽而失去掌握在部分员工个人手中的网络资源。因此,加强销售网络的管理,建立监督检查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产品结构问题分析

医药企业要结合农村市场的特点,合理配置企业产品结构,开发适合农民使用的药品。如上所述,农民对药品疗效的认识与城市不同,影响其健康的疾病也与城市有所不同,因此,了解农村消费者消费心理,合理配置企业产品结构,开发、销售适合他们使用的药品不仅体现在药品的品种选择上,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价格。据调查,农民对于不可能根治、只能控制症状的慢性病需长期用药时,价格就成为他们购药时唯一考虑的因素;对急性病,一次性购药花钱多少是其考虑的重大因素之一。一般若药品零售价超过10元,购买时他们会较为谨慎。因此,只有合理的药品价格,才能被老百姓接受。2.质量。中国农民是很会算账的,不太注重形式,讲求东西实在,在数量与质量之间,往往数量更能打动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可以放弃药品质量。假药、劣药给农民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随着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制度的推行,那些质量不过关的药品将会越来越难销。3.包装。农民买药的频次高,每次量很小,很多常用药必须拆零销售。因此,在农村销售的药品每独立包装不能太大。农民的审美情趣与城里人也不尽相同,如在色彩上他们喜欢鲜艳的颜色,在名称上求吉祥等,这些都需要企业在设计产品包装时认真考虑。面对农村市场情况,进行相应的产品定位和开发,是企业成功开拓农村市场最关键的一面.

(四)广告传播问题分析

由于普及医药知识的报刊杂志及电视在农村的订阅率、普及率较低,农村中具有医疗与药品知识的人数少且素质低,加上价格贵,很多药品不能下乡,使得农民医药知识异常缺乏,农民渴求医药知识及保健知识的普及。因此,要想开拓农村市场,就一定得把消费者教育与药品销售并重,这样,产品才能逐渐进人农村市场。利用各种煤体对农村消费者进行药品知识普及,使他们能了解、会使用各种常用药品将对企业销售十分有利.农村患者药品信息来源主要有三:首先,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各种广告煤体获得药品信息,其顺序为电视(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本地电视台)、报纸(当地报纸及企业自印的各种报纸宣传品)、各类店头POP广告与宣传物。其次是乡村医生(医院、个体诊所、乡村卫生室)、零售店员介绍。再次,人际口头传播,即病友、亲朋之间的互相传播,这一比例远比城市高。针对这些特点,要求企业在进行广告传播时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条幅广告不便于在农村的公共环境下保存;宣传小报由于农村地域广阔而使人工成本过于高昂;路牌广告制作成本太高而无法普及……而墙体广告由于形式简单、成本低廉、针对性强、便于操控、保持时间长、传播范围广而成为农村市场宜传手段的较佳选择,它既可单独操作,也可与其他煤体相结合,对提高药品品牌知名度,形成品牌偏好很有好处。需要指出的是,与城市消费者相比,农村消费者对那些疗效好、价格低的药品的品牌忠诚度极高。因此,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加强品牌管理对企业在农村市场上获得竟争优势,获取高额利润十分重要.

四、实证分析:红桃K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村市场开发策略

(一)调研分析

红桃K公司在推出生血剂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市场调研,结果表明,生血剂是农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其一,农村贫血群体大。我国妇女贫血比例达47%,其中孕妇高达55%以上,青少年婴幼儿贫血比例高达64%。在各群体中,农村居民由于经济条件较差,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等原因而使其贫血率明显高于城市贫血率,客观上决定了生血剂在农村有着潜在的大市场。其二,传统的习惯和现实的心理,农村消费极为看重血。市场调研中询问消费者怎样看待血的作用时,许多农村消费者都用‘最”字级的评价,认为“血是人体中最宝贵的东西”“人体中最不能缺的是血’,形容其为“人体之本”。其三,可见的失血或多种原因导致的贫血,直接刺激着农村消费者对补血的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表明,有九成以上的农村消费者认为生病动手术或者人体受外伤流血较多后,需要补血;还有较高比例的消费者认为妇女经期流血后,需要服用补血的保健品。这些调研说明,红挑K生血剂这种产品是适合于投放农村市场的。

(二〕产品价格策略

市场上补血类产品价格多为50-100元盒。红桃K公司经过反复论证认为,30元左右一盒,是可以得到消费者认可的价格。产品上市后调研显示,较高比例的消费者认可和接收这一价格。调研还显示,经济条件好的消费者,较多将红桃K生血剂作为保健品购买,用于日常保健;经济条件一般的消费者部分人作为保健品购买,部分人作为药品购买;经济条件差的消费者较多是作为药品购买,用于治疗贫血或失血后补身体。红桃K在农村各种经济条件,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群中找到大批忠诚消费者,说明其定价是合理的。

(三)营销网络的营建

红桃K认真地研究与建立营销渠道有关的农村市场特点,如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居住相对分散;农村市场经销商多,经销终端多,但规模相对较小;农村市场消费者较容易相信信息,但对大煤体的接受程度低等等。根据这些特点,红桃K组建了深人到县、乡、村的营销队伍,县有办事处,乡有工作站,村有宣销员,这些队伍编织了一张巨大而严密的销售网。他们深入渗透,积极向农村消费者宜传产品功效,介绍产品形象,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他们积极组织经销商,联络经销终端,以保证货、款流通的顺杨。

(四)广告传播策略

熟悉农村消费者,广告传播中尽贴近农村消费者是红挑k公司广告传播策略的根本出发点。红挑k公司运用了大t适合农村消费者的宜传方法,比如最初的开拓农村市场的号角式广告语:‘呼儿梅吃,中国出7红桃K’,这句话简单易记,而“呼儿梅吃.则运用了陕北农村的音调,农村消费者很容易接受.再比如,在制作‘王婆.专题片时,刻意突出了农村特色。在农村消费者中“王婆.的声名家喻户晓,借用“王婆.形象,可以达到很快提高产品知名度的效果,而广告画面夸张、诙谐,也为农村消费者所喜闻乐见。红桃K;司还在农村制作了大的靖体广告,将广告语以标语的形式届臼在农户堵上,使他们时时处处可见,持久、反复地将产品的功效信息传递给农村消费者。

红桃K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结了其它企业在农村市场运作时的成功和失败经验,提出了坚定不移地走向县乡村.的口号,几万营销大军9年里累计销售额超过6例乙元,成为健康产业的一预明星.2002年,红桃K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医药企业60强排名中列第48位,在补血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为33.96%.

第8篇:药品市场需求范文

论文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医药市场营销;营销战略计划;营销渠道

1.营销战略计划与实施

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营销观念的确立,医药营销方式也发生了由计划产销到根据市场需求产销的根本性改变。然而,大多数企业尚处于市场营销活动无战略阶段,或者仅仅局限于广告策划和促销策划,没有一套系统的市场营销战略。

首先,由于我们的新药创新能力弱,使大部分企业依靠仿制开发新产品,加以新药审批制度中存在的漏洞造成了新药开发中的“高水平重复”现象,同一个产品最多有上百家企业生产销售,这是目前市场混乱恶性竞争的重要原因。第二,渠道建设混乱。当前我国大部分医药企业还在应用依靠广告建网络、不规范的买断经营,这些方式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当前经济现状下已逐渐暴露出其自身的弊端。不规范的买断经营给企业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使企业造成不该有的市场空白等等。第三,营销手段简单且不规范,靠大做广告甚至是高额回扣促销等营销方法打市场。广告的“恶补”造成很多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反向移动。国家对药品广告的规范性措施的出台进一步限制了广告的,其对医药市场的影响将大大降低。带金促销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而且严重降低了医学及药业的社会信誉度,给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总之,没有必要的市场调研、缺乏创新的产品、没有正规的品牌宣传、混乱的销售通路管理,因此可以说当前相当厂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医药营销战略。

2.营销渠道狭窄

国际营销渠道主要由国内中间商和国外中间商构成,生产企业可根据国外市场情况来选择长渠道还是短渠道、直接渠道还是间接渠道,但传统的贸易体制使得我国制药企业难以对渠道(国内外中间商)进行评价、选择、调整和管理。药品生产企业的国际市场信息除了靠分销渠道反馈和政府信息部门提供,更多地是靠自身的调研机构或委托目标市场国的调研机构。多年来由于我国制药企业对市场营销的忽视及误解,因而对市场信息在现代市场营销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普遍认识不足,更不用说国际市场信息。我国绝大多数制药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市场调研机构,按理来讲,企业的销售部门应该通过其销售网来获取市场信息,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即使是销售部门,也只是从事销售业务,主要是完成预定的销售额指标。相当部分药品生产企业的决策者仍习惯于凭经验和感觉办事,常常因判断失误导致营销失败。这类事情在国内时有发生,在国际营销中更是不胜枚举。市场调研已成为国外大型跨国制药公司一种不可缺少的有效竞争武器,他们不仅委托市场调研公司负责调查,自设市场调研机构体制和运作机制也十分完善。我国制药企业在对国际市场及营销环境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市场调研工作,这是打开国际市场的一把“金钥匙”。

3.物流服务和管理

物流服务和管理包括几方面:即物流管理、销售服务、营销制度和内部管理。现代的市场竞争已经不只限于市场开发方面的竞争,也体现在物流快捷和售后服务完善等方面。物流管理就是在客户需求时如何快捷安全的将商品送到客户手中,这需要企业在内部机制和网络等方面完善,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售后服务的完善是稳固客户的法宝,这需要营销员及时了解客户是否需要企业配合做什么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料准备客户随时的需求,营销经理也要进行定期的拜访,进一步加强相互之间的业务联系。

营销制度必须适应市场发展规律,能更好地开发和操作市场;内部管理要完善、顺畅和严格,以便保障市场开发成果。这两个方面的好坏决定了企业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也是企业留住优秀营销人才的关键。

第9篇:药品市场需求范文

农企对接开启销售渠道新变革

去年3月,农民日报社在北京举办“2012中国放心农药进社入户——农药企业与用药大户对接大会”,搭建了农企对接的高效平台。300多家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60多家大型农药企业通过面对面的洽谈交流,当场签订了总金额达3700万元的采购意向书。通过农民日报社的牵线搭桥,开创了农药企业直供合作社的销售新模式。11月下旬,中国供销集团陕西中合农业专业合作联社的60家合作社与江苏九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1500吨的生物农药大单,这一合作的成功,意味着农药销售渠道已发生新变革。

百草枯水剂限制性管理措施出台

2012年4月24日,农业部、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第1745号公告,对百草枯采取限制性管理措施,逐步淘汰百草枯水剂在国内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自公告之日起,将停止核准百草枯新增母药生产、制剂加工厂点,停止受理母药和水剂新增田间试验申请、登记申请及生产许可申请,停止批准新增百草枯母药和水剂产品的登记和生产许可。自2014年7月1日起,撤销百草枯水剂登记和生产许可,停止生产,2016年7月1日停止水剂在国内销售和使用。

海南农药新政迈出实质一步

海南省酝酿已久的农药经营许可体制改革去年迈出了实质步伐。10月12日,文昌市122家农药零售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领取到了海南农药新政改革以来第一批《农药零售经营许可证》。此后,三亚市于10月18日、24日分两批公示了142家通过零售经营许可审批的农药店。海口市也大幅提高准入门槛,申请零售经营的注册资金由原来的10万元提高到了100万元,对经销人员、营业面积、仓储设施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毒农药定点经营成效显著

去年农药市场监管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抽检农药产品质量合格率达88.4%,标签合格率达83.0%,较上年分别提高了1.5%和1.6%。前三季度全国查处假劣农药案件7929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2.5亿元。高毒农药定点管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经开展试点的省份由2011年的25个增加到26个,地市由99个增加到158个,县级由806个增加到1027个,基本实现蔬菜优势区域重点县的全覆盖,其中北京、山东、湖南和陕西等四省(市)在全省范围内实行了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

行业效益好转量利齐增

据统计,2012年1~11月,中国累计生产农药320.4万吨,同比增长19.7%,实现了连续多个季度两位数的增长。其中除草剂在草甘膦、2,4-D等大宗产品市场利好的带动下,产量增长42.3%。前11个月,全国农药行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193.5亿元,同比增长23.2%;完成现价销售产值2126.9亿元,同比增长22.6%。1~10月利润总额达到116.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3.9%,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达到6.1%,较去年同期上升,亏损企业同期减少6.2%,这些数字进一步说明行业效益有所好转。

草甘膦扬眉吐气强势上涨

作为中国产量最大的农药品种,去年草甘膦一改前几年的低迷态势,扬眉吐气迎来了价格一路上涨的好行情,一度出现一货难求的局面。受原材料涨价、10%草甘膦水剂退市、需求增加、厂商货源紧缺等因素影响,草甘膦价格一路上扬,从年初的2.3万元/吨,到7月份突破了2.8万元/吨的大关,再到9月底市场报价已达到3.5万元/吨,上涨幅度超过50%,此后一直维持高位运行。受益于草甘膦的强势拉动,华星化工、南通江山等多家上市公司从中获益,盈利向好。

植保无人机成市场热点

在11月底举办的第28届中国植保“双交会”上,植保无人机成了最大的亮点。轮番亮相的小型无人直升飞机、多旋翼无人植保机等高效低空施药机械,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不少专业化防治组织、基层植保部门纷纷上前咨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双交会”上还专门召开“农用无人机低空施药技术应用论坛”,围绕植保无人机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展开热烈探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的不断推进,植保无人机将在现代农业中大有作为。

粘虫暴发带来一波市场行情

去年8月,受气候因素影响,粘虫灾害在北方多地相继暴发,其发生面积之大、范围之广、虫害密度为近十年罕见。面对突发虫灾,各地紧急打响了“虫口夺粮”战役,投入多方力量控制虫害蔓延。此次虫灾也给北方用药市场带来了一波行情,部分地区杀虫剂供不应求,一些反应速度较快的企业销量增长迅速。在防治过程中,也暴露出了高效施药机械缺乏难以满足重大病虫防控需求的问题。

食品中农残限量“新国标”

12月6日,农业部与卫生部联合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该标准将成为我国监管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唯一强制性国家标准,新标准制定了322种农药在10大类农产品和食品中的2293个残留限量,比原有标准增加了1400余个,基本涵盖了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农产品,其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有了明显提升。“新国标”将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此前涉及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6项国家标准和10项农业行业标准将同时废止。

2012年农药市场概况:价格总体上涨,进出口量齐增

1.农药产量持续上升。据统计,2012年1-9月,中国累计生产农药256.5万吨,同比增长19.7%,实现了连续多个季度两位数的增长。

杀虫剂总产量为58.8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5%,企业库存减少;杀菌剂总产量为10.4万吨,同比降低10.2%,杀菌剂品种表现不一,大宗品种如多菌灵产量增长,而戊唑醇等产品产量下降;除草剂在草甘膦、2,4-D等大宗产品市场利好的带动下,产量增长41.7%,达到117.6万吨。

2.农药市场先抑后扬。国内农药市场连续经历三年“小年”后,去年呈稳步回升态势。去年年初,由于受低温天气影响,农药市场启动率低、用药高峰期推迟,杀虫剂、杀螨剂需求减少;入夏以来,遇到极端气候、病虫害偏重发生,特别是粘虫在东北、华北等地暴发危害,发生面积、危害程度是近十年最重的;秋季,水稻和棉花等主要农作物产区病虫害大发生,农药需求增加,市场上扬。

3.农药价格部分上浮。农药价格总体上涨,价格的变化趋势符合作物的生育期和病虫害发生规律。进口农药价格与去年持平略增,新农药价格保持稳定;国产农药价格稳中有升,有机磷类农药价格同比上涨,其它类农药品种间价格比较平稳,招标农药价格有所下降。

上涨较多的品种是草甘膦、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甲维盐等。主要原因一是环保政策影响产能;二是物价普遍上涨;三是出口原因所致。

4.进出口量价齐增。作为全球非专利农药的生产基地,中国的农药出口份额也在逐年加大。原药品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制剂出口呈现较快增长,主流产品的价格也稳步回升,多数企业经营状况由此好转。据海关总署初步统计,去年1-9月,中国农药进出口量价齐增。

中国累计进口农药5.15万吨,同比增加24.3%,进口农药相当于国产农药产量的2.0%;进口金额4.6亿美元,增长20.6%;平均进口单价8932.0美元/吨,进口单价同比下降3.6%。

中国累计出口农药68.71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12.4%,出口农药占同期农药产量的26.8%;出口金额21.55亿美元,同比增长16.4%。平均出口单价3136.4美元/吨,同比上涨3.6%。

5.农药销售渠道及变化情况。一方面,位于市场下游的零售商其销售和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市场销售渠道仍以从厂家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二个流通环节为主,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及利润空间的缩小,位于渠道上游的生产企业、品种商,省、市级经销商销售渠道逐渐向县、乡、村等下游市延伸,而乡镇级经销商也逐渐越级向生产企业、省、市级经销商寻求供货渠道,这种跨越式的供销渠道将成为未来农药市场经营的趋势。

另一方面,部分产业化基地和种田大户走出当地,向上一级经销商直接采购的新形式,使农药价格信息更透明,迫使零售商不得不降低部分品种的加价率,使得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2013年农药市场需求预测:总量增加,价格变化不大

根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植保植检站统计预测分析,2013年全国农药需求总量(商品量)预计为102.44万吨,比2012年有所增加,增长幅度为4.68%。

按降序排列,需求量在1万吨以上的品种有草甘膦、敌敌畏、乙草胺、硫酸铜、多菌灵、毒死蜱、莠去津。需求量在2万吨以上的省有:山东、黑龙江、湖南、四川、河南。需求量在1万—2万吨以上的省有:广东、云南省、江苏、辽宁、湖北、广西、安徽、河北、浙江、吉林、江西。

1.杀虫剂需求减少。预计杀虫剂需求量12.08万吨,比上年减少5.18%。有机磷类杀虫剂需求量8.63万吨,比上年减少6.45%;用量较大的品种:敌敌畏、毒死蜱、敌百虫、辛硫磷、乙酰甲胺磷、氧乐果,其中,硝虫硫磷、倍硫磷、杀扑磷、甲基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毒死蜱等需求量呈上升趋势。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需求量0.58万吨,比上年减少3.54%;用量较大的品种:异丙威、克百威、灭多威、抗蚜威;需求呈上升趋势的品种有克百威、混灭威、涕灭威、丁硫克百威、甲萘威、速灭威,其他氨基甲酸酯类品种需求呈下降趋势。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需求量0.36万吨,比上年减少18.20%;用量较大的品种:高效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在菊酯类产品中只有氟氯氰菊酯、S-氰戊菊酯及高效氯氰菊酯属于需求上升的趋势。

其他类杀虫剂需求量2.51万吨,比上年增加1.5%;用量较大的品种:杀虫双、杀虫单、噻嗪酮、吡虫啉、吡蚜酮、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

需求呈上升趋势的品种有氯噻啉、丁烯氟虫腈 、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甲氨基阿维菌素、啶虫脒、吡蚜酮、烯啶虫胺、溴虫腈(虫螨腈)、浏阳霉素、阿维菌素、杀螟丹、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

2.杀螨剂需求与上年持平。预计需求量1.09万吨。需求量较大的品种是晶体石硫合剂、炔螨特、哒螨灵、三氯杀螨醇、三唑锡。增幅较大的品种是苯丁锡、三氯杀螨醇、双甲脒。

3.杀菌剂需求进一步增加。杀菌剂需求量增加的原因:一是各地加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二是种衣剂市场的快速扩增。预计需求量8.471万吨,同比增加6.64%;需求量较大的品种:硫酸铜、多菌灵、代森类、甲基硫菌灵、百菌清、三环唑、井冈霉素、三唑酮、福美类;增幅较大的品种有咯菌腈、噻菌灵、腈菌唑、乙烯菌核利、三唑醇、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咪鲜胺、异菌脲、春雷霉素、霜霉威、福美类。

4、除草剂需求大幅度上升。预计需求量11.42万吨,比上年增加16.32%;需求量较大的品种:草甘膦、乙草胺、莠去津、丁草胺、百草枯、2,4-D丁酯、灭草松、异丙甲草胺、氟乐灵、二甲四氯、氟磺胺草醚、二氯喹啉酸;增幅较大的品种有:嗪草酮、氯磺隆、烯禾啶、苯噻酰草胺、灭草松、烯草酮、砜嘧磺隆、氟磺胺草醚、异丙甲草胺、乙氧氟草醚、唑草酮、烟嘧磺隆、2,4-D丁酯、恶草酮。上升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大田作物除草剂使用量进一步增加;二是转基因作物的迅猛发展,一些次要杂草上升为主要杂草,恶性杂草发生面积和危害趋重;三是除草剂抗性增加。据调查,目前我国已有24种杂草37个生物型对10类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

5.植物生长调节剂需求上升。预计需求3712.13吨,同比增加6.86%;需求量较大的品种是乙烯利、多效唑、缩节胺;增幅较大的品种是天丰素和烯效唑。

上升主要原因:一是气候异常造成植物生长受阻,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的抗倒伏、抗旱、抗冻等产品特点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二是可增加蔬菜、水果品质,以求卖出高价;三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增强作物长势上具有一定功效。

6.杀鼠剂需求再次下滑。预计需求1.33万吨,同比减少5%;下降幅度较大的品种是溴敌隆和敌鼠钠盐;需求较大的品种是敌鼠钠盐、氯敌鼠钠盐。

下降原因:一是由于近年来卫生、农业部门加大灭鼠力度,使鼠密度大幅度下降;二是由于高毒杀鼠药剂的禁用,改善了生态环境,鼠类天敌有所上升。

7.植保机械需求稳步上升。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化统一防治,各地纷纷组建了病虫专业化统一防治服务组织,农民购机积极性非常高。

随着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种田大户的增加,特别是专业化防治组织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以及政府招标普遍采购机动喷雾器,因此,机动喷雾器销售将会快速增长。如大型自走式高杆喷雾机、烟雾机等新型施药机械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遥控无人小飞机也逐步尝试用于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