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厢记读后感范文

西厢记读后感精选(九篇)

第1篇:西厢记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莺莺传》;《西厢记》;审美感受

中图分类号:I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07-02

众所周知,王实甫的《西厢记》改编自元稹的唐传奇《莺莺传》,二者的故事情节除结局外大致相似,但是读者阅读这两部作品时,却有着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审美体验。阅读《莺莺传》,久久留于心际的是一份怅惘悲哀,而阅读《西厢记》,读者则往往难以抑制住内心的喜悦以及取得喜悦后的满足。本文将从读者的阅读体验入手,比较《莺莺传》和《西厢记》带给读者的不同的审美感受,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差异的原因。

一、《莺莺传》与《西厢记》不同的审美感受差异

元稹《莺莺传》的主要内容是讲“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曾游于蒲州,住在普救寺内。正巧他的姨母“崔氏妇”也带着女儿莺莺住在这里,当时正逢乱军“大掠蒲人”,崔氏母女“旅寓惶骇,不知所托。”由于张生的保护,“遂不及于难”。此后,张生与莺莺经历一番周折,而相爱至深,私自结合。但张生最终因求取功名,抛却了莺莺。几年后二人各自成立自己的家庭,张生“求以外兄见”,莺莺“终不为出”。{1}

读完《莺莺传》,笔者内心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悲哀与无奈,他们悲剧式的爱情故事,也深深地颤动人心。莺莺是长于深闺的大家闺秀,美丽而富有才情。她的内心既渴望爱情的滋润,但又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是个矛盾的人物。而几番思量,她又惧而更爱,终于主动投入张生的怀抱,去追求美好的爱情。但她又怎知,封建的牢笼是处处都在的,它笼罩了一切,包括张生的心。他们在最后的分别之际,莺莺痛苦地预感到“始乱终弃”的结局。“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没身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感于此行?然而君既不怿,无以奉宁。”{2}这段话是莺莺内心流着泪的哀诉。

莺莺的悲剧,归根到底,不是张生造成的。在这场爱情中,张生同样是个悲剧人物。张生遇到莺莺之前,“未尝近女色”,二十三岁终于找到了意中人,开始了迫切的追求。他把莺莺视为女神,所以写下《会真诗》。恩爱刚刚开始,他就不得不离开莺莺而去京城应试。张生的心理是及其矛盾的:一方面是梦寐以求的红颜知己,一方面是读书人的理想。而最终张生割舍了自我私情,而选择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的功名。是当时的社会现实要他割舍掉这份儿女的私情,若要怪罪起来,也只能怪当年的他们都还太年轻,怎懂得这人世间的苍凉?

而读《西厢记》,则全然不是这番悲凉与凄楚。莺莺同样是深受封建传统道德思想熏陶的大家闺秀,因渴望爱情而不顾传统礼教的束缚,与张生私自结合;张生作为一个儒学之士,尽管处处严守礼教,但也是克制不住自己对莺莺的爱慕之情。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曲折而又具有喜剧性的故事,老夫人的阻挠和红娘的奋力相助使读者对于崔张最后的结合产生更大的满足感。故事以向封建传统的妥协作为结束,张生考取功名,和莺莺结为永世的夫妻。王实甫那句“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更是将才子配佳人的故事题材升华到抒发人类永恒的美好愿望的高度。

二、产生审美感受差异的原因

类似的故事情节,性格相似的主人公,为何会给读者带来差异如此之大的审美感受?通过对比《莺莺传》和《西厢记》的文本,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来一些原因。

(一)不同的矛盾冲突

通过前文对于《莺莺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造成崔张爱情悲剧的原因归根结底不是张生的冷酷无情,而是当时“一个无形的、不可言明而又无处不在的社会环境”。{3}二人都在同当时压制人的传统作斗争,但是最终没有逃出世俗的牢笼。这种由社会现实造成的悲剧是让人无法反抗的。而这种现实古今皆有,因而今天的人们在阅读《莺莺传》时,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当时封建社会的残酷,更多的是产生一种跨时代性的共鸣,从而产生悲悯之情,这也是悲剧带给欣赏者的观赏感受。

而和《莺莺传》不同的是,《西厢记》里,矛盾对立的双方都是有形的――老夫人和崔张集团(包括崔莺莺、张生以及红娘)。如此一来,《西厢记》便成了演绎崔张集团如何追求自由婚恋而同老夫人反抗的故事。老夫人是崔莺莺的母亲,女儿挑战母亲,自然要比挑战无形的封建思想容易得多。虽然故事中也隐含着崔莺莺对封礼教的反抗,老夫人便是作为封建礼教的“代言人”,但毕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最终老夫人以要张生考取功名为娶崔莺莺的要求,化解了二者之间的矛盾,既保全了封建礼教的制约性,也成全了二人美好的爱情。当读者看到有情人终成眷属,内心自然会感到心满意足,并激发起对生活的热切盼望。

(二)《西厢记》中喜剧性情节及人物对白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添加了大量的具有喜剧性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之间的对白,从而使得故事朝着大团圆的结局发展。不像《莺莺传》,全文笼罩着一股忧哀之情。以下列举并分析几个具有喜剧性的情节和人物对白,说明此对于观众产生愉悦感受的原因。

张生在王实甫的笔下,是个“傻角”。处处显得幼稚可笑。初见崔莺莺时, 因为从未见过如此美丽少女而有些失态。当莺莺回梨花深院了,要不是法聪阻止,几乎都准备跟进去了。从法本那里出来,遇到红娘,他迫不及待地向红娘作了自我介绍:“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④看他这番自我介绍,他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八字以及婚姻状况报告给红娘,他的心思显而易见,让人忍俊不禁。他因思念莺莺而成“病”,进入神思恍惚状态。接到红娘送来莺莺诗笺,自认为是解谜的能手,兴高采烈地跳墙过去后,见到一个少女就过去搂抱,却发现并非莺莺而是红娘。这些情节,富于喜剧性,而张生如果是情场老手,就不会成为莺莺和红娘所说的“傻角”,这些笑料当然不会再发生。

喜剧情节不仅仅只令人发笑,让人感到快意的也是喜剧情节。“拷红”一折便是典型。金圣叹批《西厢记》,评点这一折时,将读“拷红”列入了生活中的三十三件快事中。⑤的确,“拷红”一折中红娘的对答如流、势如破竹之气让人备感痛快。这一折精彩地描写了红娘如何应对老夫人的拷问,红娘一一指出了老夫人所犯的错误,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万全之策,令笔者读后对红娘赞叹不已。

除了情节具有喜剧性,很多人物对白也能给读者带来愉悦。比如,红娘送来张生所写书简,正是莺莺所盼望的,她却煞有介事地责备红娘不该“将这简贴戏弄我”,要向老夫人告发,要把红娘打下“这个小下截来”。红娘看出莺莺的装腔作势,假作真的要向老夫人告发。我们来看这段对话:

红娘 姐姐休闹,比及你对夫人说啊,我将这简帖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

莺莺(旦作揪住科)我逗你耍来。

红娘 放手,看打下下截来!

莺莺 张生两日如何?

红娘 我则不说。

莺莺 好姐姐,你说与我听听咱!⑥

这段对话,将红娘的顽皮和莺莺少女羞涩又急切的心理展现出来。她向红娘讨饶, 求红娘为之保守秘密。莺莺所做的一切,都瞒不过聪明伶俐的红娘。但是莺莺仍旧想尽可能瞒一些,这是莺莺的身分和性格所决定的,但也正因为这样,环绕着莺莺的一举一动,无不笑料丛生。

对比《西厢记》,《莺莺传》中喜剧性的情节和对白很少。张生和莺莺的对白,多是写离别,哀戚之情溢于言表,读者寻不到一点喜剧的因素。故而二者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三)不同的结局给人造成相反的审美感受

这一点可以说是《莺莺传》和《西厢记》带给人不同审美感受最关键的原因。《莺莺传》以崔张爱情的破裂为结局,令人唏嘘。《西厢记》以大团圆的方式结束,没有将“那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不同的结局,给人不同的震撼力,我们很难评判哪一种结局更具有艺术性。悲剧有悲剧法发人深省的效果,喜剧也有喜剧给人希望和朝气的力量。

亚里士多德说,悲剧可以通过触发人的同情和恐惧,达到对人心灵的净化。《莺莺传》在那个时代,同样具有这样的功效。唐代,封建礼教占有统治势力,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要求“讲礼法”。但那种“礼法”是窒息人的真实情感的东西,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激起反“礼法”的情绪。这种情绪,曾在当时的民间文艺形式“说话”和 “传奇”中反映出来。如《离魂记》《柳毅传》,特别是《李娃传》,都在婚姻问题上表现了反礼教的倾向,《莺莺传》也是如此。中唐时期,一方面人们追求自由,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摧残民众的这种要求,而《莺莺传》这一悲剧,恰恰可以释放人们内心中的压抑与痛苦,从而带给人净化心灵的审美感受。今天读《莺莺传》,人们释放的是对现实的某些无奈,进而从莺莺的反抗中思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缺憾美,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对于《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历来众说纷纭。有不少研究者认为《西厢记》第五折不是王实甫所写,金圣叹就是这其中的代表之一。他认为《西厢记》应止于“惊梦”一折,并分析了第五折不属王实甫所写的各种证据。⑦蒋星煜也认为“第五本的继续从任何方面来说都不足取,对于增强喜剧效果,也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人们之所以传说王实甫到《长亭送别》即逝世, 所以怀疑别人所续, 原因即在此。”且不论第五折究竟出自谁手,也不论这个结局是否符合当时社会的真实性,有一点我们不可忽略,那就是这个大团圆的结局既使整个故事发展完整,也很好地诠释了王实甫“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如果《西厢记》止于“惊梦”,那么前文提到的郑恒该做如何交代?莺莺和张生的结局究竟怎样?王实甫通过《西厢记》传达出来的美好愿望能否实现?这一系列问题都无从解答。王实甫《西厢记》的进步之处,就是在于他借用《莺莺传》的题材,向那个时出了抗议,抒写出人们心目中永恒的愿望,给人们以希望和朝气。现实中实现不了或者是不易实现的梦想,在文学作品中,人们可以找到慰藉,可以看到希望。这也是为何千百年后,《西厢记》依然散发着艺术魅力的原因。

三、结语

《莺莺传》和《西厢记》,同样的题材,由于不同的矛盾冲突、不同的情节及对白描写以及不同的结局,使读者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感受。尽管如此,二者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人们也可以在阅读时体验到不同的价值。正是文学的多样性,才使得文学的世界永远充满迷人的光辉。

注释:

①②④⑥王实甫.西厢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145页、第21、71页.

第2篇:西厢记读后感范文

古往今来又何止一个崔莺莺,大家所熟知的就有梁山伯祝英台至死不渝的爱情,以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厢记优秀读书心得感想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西厢记优秀读书心得感想1在《西厢记》这本杂剧里,王实甫的功绩绝不止是将讲唱文学改变成了代言体的戏剧,使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在崭新的艺术形式里获得了新的生存基地。王实甫充满创新精神地使崔张故事各方面都趋于完美,符合大众的审美观点,从而具有了从《莺莺传》到《董西厢》、一系列歌咏崔张故事的作品,所不可比拟的生命力。

“永老无离别,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是《西厢记》主题思想的点睛之笔,不仅张君瑞与崔莺莺应当成为夫妇,也不限于《董西厢》里所说的“从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而是愿“普天下”的有情人,都毫无例外地应当成为眷属。莺莺与张生从佛殿初遇时起,就开始了感情的交流,经过月夜联吟、斋堂互视,就更加深了这种感情,由最初的互有好感,发展到倾心爱悦。张生对莺莺从一开始就爱慕的神魂颠倒,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刚刚的打个照面,风魔了张解元”,而莺莺说:“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从一开始的一见倾心,到了普救兵乱、白马解围时,这种感情就已经发展到难解难分的程度,莺莺在白马解围后满以为婚事将成,不禁吐露真情:“我相思为他,他相思为我,从今后两下里相思都较可。”可如果不能成合,岂不就明明白白地成了:“我相思为他,他相思为我,从今后两下里相思难较可”吗?然而,老夫人当下就反对二人的爱情:“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并提出要张生进京赶考,如果他不去或者落第就甭想得到莺莺。封建家长制鄙弃的是爱情,可男女主人公所重的是爱情,剧作家所肯定的、支持的也是爱情。

那么爱情是抽象的吗?当然不是。爱情作为男女之间互相爱慕、互相吸引的感情,从来都是具体的内容。张生眼里的莺莺是:“比着那月殿里嫦娥也恁般撑”,“佳人才思,俺莺莺世间无二”,“那语句轻,音律轻,小名儿不枉了唤莺莺”。而莺莺说张生:“想着文章士,旖旎人。他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和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念心儿里印。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他们俩敢于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敢于逾越封建礼教的清规戒律,如此惺惺相惜,也是爱情的思想基础。爱情是美好的,既然有情人应当终成眷属,那么当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的时候,当这种爱情收到阻挠的时候,对男女双方来说都是不幸。这种痛苦是如此缠绵,难以排遣,甚至可以为之而生,因之而死。当老夫人赖婚的时候,张生眼看姻缘无望,竟一病不起,在这个视爱情为妖物的年代,这种情况是可耻的。莺莺虽不像张生表现的那么严重,但渴望爱情的青春之愁与百花凋零的暮春之愁,交织在一起向她袭来,只消“针线无心不待拈,脂粉香消懒去添,春恨压眉尖······”。

美丽的爱情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合法的,要想得到它,就要男女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坚韧执着的抗争,而不能坐待封建家长的“恩赐”。张生和崔莺莺不仅要同以老夫人为代表封建势力进行斗争,而且要同自身所受的封建教养和封建习性进行斗争,只有冲破重重的束缚他们的封建罗网,才能自由的享受爱情的甜蜜。莺莺和张生是这样做了的。佛殿初遇,目惹心招,是他们的第一次反叛行为;墙角联吟,以诗传情,是他们的第二次反叛行动;斋堂互视是以目送情,月夜听琴是以声传情,诗简往来则是情不可遏,在孕育着更大的反抗、叛逆行动。果然,他们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幽会偷欢,把这种反抗行动推上了顶峰——他们终于摆脱了封建罗网的束缚和支配,要在婚姻这个具体问题上,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支配自己了。结局当然是动人心魄的爱情战胜了无理可言的礼教,张生取第之后跟莺莺永远地在一起。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世间任何一种感情都要对爱情颔首低眉,顶礼膜拜。但得一个并头莲,你情我愿;且留君瑞在闺边,影儿般不离身。此谓莺莺之声,愿天下所有莺莺者,能够与君盟。

西厢记优秀读书心得感想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

一个是闭月羞花貌,一个是恭俭温良相。为何要怪黄莺儿作对,怨粉蝶儿成双,明明是郎有情来妾有意,为何,总有隔天的银河,不做美的蓝桥水呢?

那一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唱出来容易,做出来又会怎样呢?长亭外,古道边,情绵绵,意切切。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息。

你我不再受那相思苦,只愿真爱无绝期。是月下暗表情意的古琴音,更是那隔墙对吟的动情意:月色溶溶液,花音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料想春娇厌拘束,等闲飞出广寒宫。我不惧世俗之言,不喜那蝇头微利,只盼心中的意中人,别把我的真心丢弃在那荒野中…我岂无意,怎奈久居深闺的莺儿振不开那腾云的翅膀…也许该去歆羡那空中的比翼鸟,水里的双鸳鸯。爱自可相爱,莫问,有谁可阻挡。

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不要负了这番真情意,待到相逢话别离。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进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留不住的黄昏,赶不去的思念。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相思,抵过往日…暖融融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化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哀柳长堤。

不是天公不做美,美总是要人去勇敢追逐,不管眼前是什么在阻挡,也要坚信你爱的人还在等待着你。因为有你,所以我坚持,为爱坚持,只是愿天下有情的终成了眷属,就是是非纷扰也无法拆散的鸳鸯,永沐爱的湖中…

西厢记优秀读书心得感想3今年春天,借着适宜的气候,读了几本书。同时也趁着明媚的阳光出去疯玩了一个春天。所以把读后感一拖再拖。

《西厢记》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邂逅,一见钟情,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

《西厢记》是部浪漫的爱恋书。我很羡慕书中的崔莺莺。“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婚姻缔结的基础应当是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而不在于门第的高低、财产的多寡、权势的大小、容貌的丑俊、才情的敏拙。可见,它所表达的不是某一时期、某一阶层的呼声,而是世世代代人的理想和愿望。

读《西厢记》,有感于莺莺与张生的真挚爱情,欣赏他们冲破封建礼教的勇气;有感于红娘的聪明机智,敬佩她的胆识和智慧。

《西厢》剧情布置巧妙,情节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环环相扣,故事富于变化,情趣浓厚,而且经过不断的磨难,使得主人公的爱情不断得到强化和淋漓尽致的表现。以很高的艺术水平展现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使得她格外动人:以眼游幸,满口余香。

“……频祝愿:普天下心厮爱早团圆。谢天神,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这一祝愿是在大团圆喜庆的气氛中由主角的幸福而推及“普天下”,所以格外令人感动,这一主题也是就几乎成了《西厢记》所独有,从而使后世不知多少才子佳人在咀嚼这句话时,似痴如醉,无限向往!

有人说《西厢记》是“天地妙文”。说“《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也……必须焚香读之,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必须对雪读之,对雪读之者,资其洁清也……必须对花读之,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必须尽一日一夜之力一气读之,一气读之者,总揽其起尽也……必须展半月一月之功精切读之,精切读之者,细寻其肤寸也……”。我只是做完了家务而读之,只能是粗读与浅见之。究竟怎么读,尽自己的体会。

“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西厢记优秀读书心得感想4关于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可以说广为流传的。可是我却从来没有去想认认真真的看过。这周老师给我们讲《西厢记》,我才从心底里觉得我应该认真的看,而不再是囫囵吞枣的阅读。

剧本塑造了崔莺莺和张生两个形象,他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向往爱情,追求幸福。他们互相爱慕,可是他们的地位悬殊:一个是相国之女,处在母亲严厉的家教之下;一个是书生,地位远远不及相国之女,在封建社会里,门当户对是婚姻成功的一个必备条件。所以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注定要通过反抗封建传统观点、反抗封建礼教,并要求两个人能够始终真心相爱,才能够取得胜利。故事就是围绕他们为爱情而反抗封建、以及他们面对重重考验时对爱情是否执著而展开的。

《西厢记》之后我觉的这样的爱情史完美无缺的,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有现在难得的一见钟情,有经历各种社会给予的磨难,有来自双方家长的阻扰,他们之间的爱情可谓是越演越切,在我们看来可谓是天作之合。

这个故事的结尾以中国似的大团圆给大众一个交代。而我却不太喜欢这样的结尾,我觉的过于通俗化,所以有时我会去看一些国外的经典电视及作品,我觉得他们的结尾都会留下一些空间让观众自己去细细品味,我觉的这样才让作品更有意义,才会促使人们去回味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太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或直接不用想就可以猜到的结尾,所以我不怎么喜欢看韩剧结尾不是女主角得不治之症就是大团圆。

结尾在看一下他的正文,你是否觉得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是否太过于完美了呀?好像他集聚了所有经典爱情的必要情节于一身,就一见钟情而言,现在科学家研究机率很低,况且在古代女子足不出户,所以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开始就有点梦幻般的感觉。后来又经历了社会的考验,为心爱的女子于权贵做斗争,可谓是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壮举,验证了爱情史盲目的。在后来来自父母的阻扰,就想现在的父母一样有爱情还不行没面包我的女儿会受苦的,于是一介书生张生为爱情上京赶考,得到上天眷顾荣归故里娶了崔莺莺,这好似现代大多数人的爱情观鲜花于面包不可兼的,就会放弃爱情。也许这就是现在的人喜欢这样的结局的原因吧。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事情只有靠戏剧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一段爱情流传至今,可能是因为它留给了人们对心中美好爱情一方净土吧!所以一直被后人推崇,但是这样的纯净的爱情在此时物质横流的现实社会中还剩多少?

西厢记优秀读书心得感想5《西厢记》是中国古典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崔莺莺与张生的缠绵曲折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两人为了爱情而敢于与命运,封建制度等抗争的爱情故事。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崔莺莺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张生见到莺莺容貌俊俏,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住进西厢房。

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他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但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已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使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

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急欲与小姐相见,便_而入,莺莺见他_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誓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

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这时郑恒又一次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_大白,郑恒羞愧难言,含恨自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第3篇:西厢记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互文性;整体架构;人物设置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030-01

什么是互文性?

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这种文本所具有的普遍性,就是互文性。整个文学的历史就是互文性的历史,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可能单纯的创造,而毫无对之前作品的借鉴。它们都是在吸收、借鉴、改造前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之上,重新构建了自己的文学作品。由于互文性的存在才能够推动文学史向前发展。

文学作品的互文性是所有作品所具有的普遍性特征。经典杂剧作品《牡丹亭》的基本故事,来源于明代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传奇之祖”――《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长生殿》以“李杨爱情”为基本框架,与其相同情节改写的剧本,更是不计其数。即使没有借鉴前代的文学作品,故事情节为自己独创,其内容也必会吸收前人语言与形式,叙事方法与叙事模式。这是一切文学作品所无法摆脱的。

《西厢记》作为一部经典的戏曲作品,其互文性特征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其与《西厢记诸宫调》有着强烈的沿袭性关系,互文性特征非常明显。

在整体故事架构方面,《西厢记》对《西厢记诸宫调》的模仿十分明显。从张生初入普救寺,到对崔莺莺一见倾心;从为救莺莺求白马将军解救普救寺,到老夫人许婚又赖婚;从莺莺月下听琴到红娘传简;从莺莺赖简到二人私会;从老妇人拷红,到要求张生进京赶考;从张生金榜得中,到郑恒骗婚,最后真相大白,有情人终成眷属。整个《西厢记》的整体架构都与董解元笔下的崔张爱情无异。王实甫在阅读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之后,并未做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董西厢本身的故事情节确实十分完备,故事跌宕起伏,爱情缠绵悱恻,自身具有十分优秀的故事基础。且整个故事内容基本合理,整个情节与主题符合元代观众的审美意识,故王实甫对其故事内容进行改革的空间不大。

在主要人物设置方面,王实甫的改动也不大。《西厢记诸宫调》中的张生、莺莺、红娘、老夫人等主要人物,王实甫继承了董解元的性格特点,但是,王实甫将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中的角色作用予以更加深刻到位地描写。张生的可爱与专一、执着与痴情,莺莺的美丽与温柔,骄纵与聪明,红娘的俏皮与机敏,泼辣与坚定。老夫人的反复、妥协与无奈都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刻画。在董解元的基础之上,王实甫对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继承和发展。使得典型人物更加地符合典型环境。更符合观众的期待视野,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

这种互文性的借鉴并非偶然,其内部原因有很大的探究空间。

一方面,董西厢本身的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使王实甫不忍心下手进行改造,另一方面,这也和董解元和王实甫各自的文化背景的相似性分不开。这个原因必然会使王实甫对董解元的故事内容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对其主题的尊重油然而生,直接导致了故事情节的继承性。

二人文学创作具有相似的社会心理环境,并且作家的个人情感体验和创作动机也较为相近。

董解元所处的时代是金代章宗时期,一方面,此时是金代封建制度的鼎盛时期,社会矛盾也相对激烈;另一方面,金朝是女真族侵入中原,女真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也较为尖锐,这些都对《西厢记诸宫调》的创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被董解元反映在了崔张爱情曲折的矛盾之中。到了王实甫的元代,这些矛盾有增无减,特别是民族矛盾异常尖锐。蒙古族统治之下的元朝,汉人地位十分低下, 元成宗大德前后,形成了四等人制: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为四等,政治,经济,法律上享受不同待遇。这必然会使社会的矛盾愈演愈烈。从互文性角度来讲,不仅仅是作者的写作就有互文性特点,读者的阅读也具有互文性的特点。读者的阅读活动是一个与作者展开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引起读者的文化记忆。王实甫作为董解元的读者,他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董解元与《西厢记诸宫调》的阅读,会引发自己对身处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的阐释与思考。

除此之外,董解元与王实甫二人的社会地位与人生历程也有相似之处。董解元的真实姓名虽然不可考,但根据“解元”在宋元以后含义是对读书人的通称或尊称,可以推测他是为读书人。并且,回眸诸宫调的形成与创作历史,它是典型的市井艺术、民间技艺。其创作的群体与演出群体大多是社会底层的文人与艺人,可以初步推断,董解元很可能是市井文人,以为市井艺术服务为自己的谋生之道。在《西厢记诸宫调》开篇有:

秦楼谢馆鸳鸯幄,风流稍是有声价。教惺惺浪儿每都伏咱。不曾胡来,俏倬是生涯。

【整金冠】携一儿酒,戴一枝儿花。醉时歌,狂时舞,醒时罢。每日价疏散不曾着家。放二四不拘束,尽人团剥。

可以看出,董解元的生活是放荡不羁、自由自在的。平日留恋与秦楼楚馆,但是自己很知道分寸。稍后又有:

俺平生情性好疏狂,疏狂的情性难拘束。一回家想么,诗魔多爱选多情曲。比前贤乐府不中听,在诸宫调里却着数。

董解元自报家门,对其兴趣爱好也一一道来,他喜欢诗歌和多情乐曲。可以十分肯定,董解元并非获得过功名的近代官员,而是一名身处社会底层的文人。

与董解元类似,王实甫的社会经历也有着浓厚的平民气息。元代统治者,将百姓的职业分为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工、六农、七医、八娼、九儒、十丐。文人是排在娼妓之后,仅仅是比乞丐地位稍高。这种地位的排名,自汉唐,至宋金,都是从未有过的,并且元代废除了科举考试,这对与元代的文人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于王实甫的人生经历,虽然不可考,但是却可以根据其所作的零散的作品推测出他的性格特点及生活状况。明代陈所闻《北宫词纪》收录了王实甫的三套《退隐》,其中有:

【花】住一间蔽风霜茅草丘,穿一领卧苔莎粗布裘,捏几首写怀抱歪诗句,吃几杯放心胸村够醪酒。这潇洒傲王侯。且喜的身登身登中寿.有微资堪赡,有园亭堪纵游,保天和自养修,放形骸任自由,把尘缘一笔勾,再休题名利友。

此诗名为《退隐》,其中又有“把尘缘一笔勾,再休题名利友”可以推测,王实甫曾经在名利场中摸爬滚打过,但是最后却不堪名利重负,从尘世归隐,开始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李玉的《北词广正谱》中也收录了王实甫的一支曲子:

闲头膝上横琴坐,醉时一节林和衣卧,畅好快活,乐天知命随缘过。

为伴侣唯三个,明月清风共我。再不把名利侵。且须将是非躲。

这也可以证实王实甫的生活状况和爱好自由,放荡不羁的性格特点。这与董解元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有惊人的相似,这也就可以解释王实甫会以《西厢记诸宫调》作为蓝本进行杂剧的改写,和对《西厢记诸宫调》的改写中,故事情节的改动不大的原因。

在王实甫文学创作的素材积累阶段,作为读者的他阅读董解元的作品之后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对其内容予以赞同,然后转换成为自己的情感体验,产生重写崔张故事的创作动机,最后创作出一部惊世骇俗的《西厢记》。相同的社会情感体验和相近的个人生活遭遇,必然会引起王实甫与董解元相近的审美意识。在这样的的条件之下,互文性的解读与创作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第4篇:西厢记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 语言艺术; 丰富性;文采性

《西厢记》是我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一部杰作,它诞生于盛产戏曲的元代,这部作品以深刻的反封建礼教的思想性和精湛优美的艺术性赢得了古往今来无数读者的喜爱。作品里描写的崔张爱情故事简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而作品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它那璀璨优美的语言艺术,更令历代各阶层人土,包括自视甚高的历代文人墨客都为之扼腕赞叹不已。正是由于这部作品的出现,作者王实甫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这位来自社会平民阶层的人士与当时另一位戏曲大师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所谓“文采派”的最杰出的代表。明朝初年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西厢记》:“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本文拟就《西厢记》里所体现出来的这种语言艺术,试为论之。

一、《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丰富性

大凡读过《西厢记》的人都觉得这部剧作的语言文字很美,让人有一种好像走进一座迷人的语言艺术宝库,觉得异彩纷呈,目不暇给,如珠似玉,叹为观止的感觉。这部剧作包涵着多种不同风格的艺术语言,而又不留雕琢痕迹地融合为一体,浑然天成。所以,研究《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我们首先应当注意到它语言艺术的丰富性。

剧作中有雄浑豪放的曲辞: “[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这河带齐梁分秦晋隘幽燕。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东西溃九州,南北串百川。归舟紧不紧如何见?却便似弯箭乍离弦。”[1](第一本第一折) 这里把九曲黄河写得何等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剧作中也有绮丽流畅的小词:“[中吕][粉蝶儿]风静帘闲,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扉摇响双环。绎台高,金荷小,银镇犹灿。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第三本第二折)。这里洋溢着美好幽深的诗一般的气氛。

剧本中也不乏幽默解颐的话辞,请看《拷红》一折(第四本第二折)中一段唱:

[鬼三台]夜坐时停了针绣,共姐姐闲穷究,说张生哥哥病久,咱两个背著夫人向书房问候。

(夫人云)问候呵,他说甚么?

(红云)他说来,道‘老夫人事已休,将恩变为仇,著小生半途喜变作忧’。他道‘红娘你且先行,教小姐权时落后’。

(夫人云)他是个女孩儿家,著她落后怎么?

(红唱) [秃厮儿]我则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他两个经今月余则是一处宿,何须你一一问缘由?

这一段的曲白是十分精彩的,尤其是红娘十分俏皮的“供词”,逼真地表现了红娘的绝顶聪明和老夫人的无奈,具有很好的喜剧效果。

上面所举数例可使我们对《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丰富性略见一斑。《西厢记》在对环境气氛的描写和对人物性格性情的刻画方面则使我们对其语言艺术的丰富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剧作对环境气氛的描写是为衬托人物活动服务的,剧本为一部崔张爱情诗剧,剧作者描摹环境,突出诗情画意,结合人物活动,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堪称生花妙笔。剧中展开情节冲突的环境为僧舍普救寺,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将普救寺理想化地写成一个“幽雅清爽”,饶有诗意的胜境,请看:“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汉”。“寂寂僧房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红”。在这里,经常佛殿上阴森肃穆的气氛,罗列森严的罗汉菩萨、烧香的婆子俗客,以及念经的和尚,一概略而不写,而只写了相近青霄的琉璃殿、幽静的僧房以及青色的苔、红色的落花,使男女主人公在这样充满诗意的环境中展开一段千古称颂的风流佳话。下面再看第三本第二折写莺莺的闺房是“风静帘闲,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 扉摇响双环。绛台高,金荷小,银钉犹灿”。这里通过描绘莺莺的闺房,创造了一种幽深闲静,香气弥漫的美好氛围,这与茸茸举止娴静、深沉含蓄而又感情丰富的性格是相吻合的。即使在剧中个别情节有悲苦性质的场面里,作者的描写依然笼罩着诗般的气氛。比如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其语言是借助古典诗词描写离愁别绪的特有表现手法来加以渲染的,是以那种诗意的浅浅哀愁和无奈的色调来表现主人公离别时的悲苦的。

在刻画人物性格感情方面,作者善于驾驭语言的天才得到古今读者又一肯定。如果我们仔细读一读剧中有关描写人物的语言,便会感到人物的至情至性(或典型性格)无不一一凸现,令人有其声如其口出以至呼之欲出的感觉。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戏剧不同于小说或其他文艺形式,后者常常采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故事,但戏剧则必须通过剧中各种人物不同的声音说话,以性格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西厢记》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请看第二本第一折,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掳获莺莺做压寨夫人,众人慌作一团计无所出。莺莺则提出著名的“五便三计”:第一计献身于贼,第二计献尸于贼,老夫人皆认为不可,于是有第三计:“不拣何人,建立功勋、杀退贼军,扫荡妖氛,例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老夫人认为此计较可,虽然不是门当户对,也强陷于贼中。此时,好一个张生,在众目注视下出场了:“(末鼓掌上云)我有退兵之策,何不问我!”这一句“何不问我!”有力地表现了张秀才的才智胆识,使人感到这位痴情的书生并不是无能的懦夫,而是临危不惧的勇士。由此,张生在众僧人和莺莺、红娘的心中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应当说,在《西厢记》中,这种即景生情而又贴合人物个性的语言是很多的。请再看第三本《楔子》的开头——

莺莺: “自那夜听琴后,闻说张生有病,我如今著红娘去书院里,看他说甚么?”(唤红娘)

红娘:“姐姐唤我,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

莺莺:“这般身子不快啊,你怎么不来看我?”

红娘:“你想张……”

莺莺:“张甚么?”

红娘:“我张著姐姐哩。”

这数句对白不外是 莺莺打发红娘去探望张生,但人物语言中,见性见情。 莺莺身子不快、实有心病,她却先责怪红娘不来看望自己,红娘对小姐的心病了如指掌,因此快人快语,言刚出口,又觉得过于直率,怕小姐难以下台,一句话只说了半句就顿住:“你想张……” 莺莺对“张”字当然敏感,立即追问,红娘急切间改口:“我张(望)著姐姐哩。”足见红娘聪明狡黠,善于应对。这段对白固然表现了 莺莺红娘间亲密的主仆关系。但莺莺说的话自是莺莺身份,话语闪烁不定,不易捉摸。红娘虽是下人,却机警有谋,惹人喜爱。《西厢记》中这样精彩的性格化的语言对白是不胜枚举的。通过语言对白刻画人物性格,是《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一个特点。

《西厢记》语言的丰富性还表现在作品对民间俗语的吸收运用。当然,这也是为刻画各种人物不同性格服务的。纵观全剧,作者对文化修养高的人物如张生、莺莺多用文雅的语言,而对于文化修养较低,性格粗豪或爽朗泼辣的人物,如惠明和尚、红娘则多用口语俗语。请看第二本《楔子》惠明和尚出场所唱:[滚绣球]非是我贪,不是我敢,知他怎生唤做打参,大踏步直杀出虎窟龙潭。……

[耍孩儿]我从来驳驳劣劣,世不曾忑忑忐忐,打熬成不厌天生敢。我从来斩钉截铁常居一,不似怎惹草拈花没掂三。……

上述曲子中有口语: “打参”、 “驳驳劣劣”、 “忑忑忐忐”、 “天生敢”、“没拈三”,成语则有“虎窟龙潭”、“斩钉截铁”、“惹草拈花”等,通过这些口语成语的运用,刻画了惠明和尚天不怕地不怕的粗豪性格。

又请看剧作第四本第二折《拷红》有些曲子:“[越调][斗鹌鹑]则着你夜去明来,倒有个天长地久;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则合带月披星,谁着你停眠整宿?老夫人心数多,性情馅,使不着我巧语花言,将没做有。”

上述曲子中出现好些成语,如:“天长地久”、“提心在口”、“带月披星”、“巧语花言”;还有当时的民间口语俗语,如:“心数多”、“性情 ”、“将没做有”等,是从红娘的口中道出的。这些很好地表现了红娘热情泼辣,聪明机敏的性格。这些成语口语俗语在曲辞中的穿插运用,既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又使曲子通俗易懂并且琅琅上口,使全剧达到华美与通俗的和谐统一。《西厢记》作者善于学习并成功地运用民间俗谚口语,是使这部剧作语言丰富多彩脍炙人口的其中一个因素。

二、《西厢记》语言艺术的文采性

古典戏曲发展到元代,可以说是迈上了一个高峰,唐诗宋词元曲,世人皆言,说明元曲与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代表一个朝代的珍品,这与其语言艺术的成就是分不开的。元杂剧分为本色派、文采派两派。本色派以朴素无华,自然流畅为语言特色;文采派则以词句华丽、文采璀璨为特点,并十分注意修饰词语,有很好的修辞技巧。关汉卿是本色派的语言大师,王实甫则为文采派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西厢记》堪称文采派的典范。这部作品在艺术上几乎是完美无缺的,其文辞之华丽、故事之曲折、文笔之细腻、人物之传神均属一流。“文辞华丽”是《西厢记》语言艺术的特色,这种语言特色是形成剧本“花间美人”风格的重[赚煞]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人情牵。

“临去秋波那一转”乃曲中之眼,美而传神。

第三本第二折,又通过红娘之口正面写了驾营:

[醉春风]则见他钗蝉玉横斜,髻偏云乱挽。日高犹自不明眸,畅好是懒,懒。

t普天乐]晚妆残,乌云彩掸,轻匀了粉脸,乱挽起云鬟。将简贴儿拈,把妆盒儿按,开折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

这折唱词以秀美的艺术语言刻出莺莺外表懒散娴静,内心却对张生病情消息的焦虑和等待以及见到简帖后的喜悦心情。可见剧本写人与状物一样,其语言同样不乏华美秀丽的特色,保持着“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这在写剧中其他人物,如张生、红娘、老夫人、惠明和尚等时也随处可见。倘若没有语言上这种五彩缤纷的绚丽姿采,“花间美人”就要黯然失色。下面再请看《西厢记》中的几组名句(诗),我们对“花间美人”的灿然文采就更能领略了。

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第二本第一折)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第四本第三折)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第三本第二折)

以上这些绝妙好词,在《西厢记》里面俯拾皆是,真是美不胜收。这里无庸再一一列举。正是这些“词句警人,余香满口”的艺术化语言,使《西厢记》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气氛,成为一部百代称誉的诗剧。

说到诗与词,若数词句华美、文采璀璨莫过唐诗宋词。《西厢记》剧作者的成功之处是吸收了唐诗宋词的精美语言,使剧作语言更富于文采性。如第一本第一折张生的唱词:“[天下乐]只疑是银河落九天。”便是化用唐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又如第二本第一折营茸的唱词:“[混江龙]……隔花阴人远天涯近。”则是化用宋女词人朱淑真词《生查子》句:“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又如第一本第四折张生唱词:“[鸳鸯煞]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这里化用宋坡词《蝶恋花》中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还可以举出更多这样的例子。显然,剧作者对唐诗宋词的喜爱,使他不仅乐于在剧作中采用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而且乐于化用这些诗词当中的经典名句,使之贴合剧中的人物,感情及环境,从而使这部剧作亦增添了五彩缤纷的璀璨文采。

《西厢记》的文采性在语词优美、绚丽动人方面确是无与伦比的。另一方面,这部剧作的文采性,也表现在其包含有丰富的修辞技巧,因而剧作的语言修饰达到美轮美奂的境界。据《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统计,全剧运用的修辞手法达34种之多。这里只举出一种修辞格——“复迭格”中迭字词的运用,如剧中第四本第四折“[雁儿落]绿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疏刺刺林梢落叶风,昏惨惨云际穿窗月。”这里“绿依依”、“静悄悄”、“疏刺刺”、“昏惨惨”等迭字词的运用对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增强环境的渲染起了很大的作用。再看剧中第一本第三折,作者是如何传神地运用迭字词来表现张生的动作与心情的:

[越调] [斗鹌鹑]……侧着耳朵儿听,蹑着脚步儿行;悄悄其其,潜潜等等。

[紫花儿序]等待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姐姐莺莺。

“悄悄冥冥”等迭字词,形象生动,恰到好处地写出张生生对莺莺的爱慕及主人公初恋时那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剧中类似这种精妙的迭字词还有许多,这类迭字词的巧妙运用使作品写影写情述事皆臻妙境。其他的还有三十余种的修辞技巧就不一一列举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正是这些有丰富修辞技巧的曲词,才使人感到《西厢记》这部剧作语言的精美。从这一角度来看,《西厢记》语言的文采性是作者精雕细刻的结果。必须指出的是,《西厢记》文采璀璨的语言特色,绝不是形式主义的堆砌词藻,雕琢造作,使人晦涩费解。全剧语言华美秀丽而流畅自然,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3]的境界,这是同时代以及其他著名戏曲作者所不能企及的。

还必须指出, 《西厢记》是有着严格韵律限制的戏曲作品,要在一定的规矩内做出切合人物环境戏情又合乎韵律的精美曲辞,绝非易事,比如第一本第三折中张生唱:“[么篇]我忽听、一声、猛惊,元来是扑刺刺宿鸟飞腾,颠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第二本第四折中莺莺所唱: “……本宫、始终、不同。又不是《清夜闻钟》,又不是《黄鹤醉翁》,又不是《泣麟》、《悲凤》”。六字中三押韵,极不易制作,剧作者填写得既合韵律,又拟声写情,精美绝妙,确非大手笔不可。明朝何良俊所写的《四友斋丛说》认为“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词之雄”,然哉斯言。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的一部杰作,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的宝座。作品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语言艺术,可以这样说,运用什么样的语言,作品就具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是无与伦比的,它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吸取了这些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从而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所以《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采风华,两者完美结合,而且通俗、合律、自然流畅,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参考文献

[1]《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的《西厢记》 王实甫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下文引《西厢记》均见此书。

第5篇:西厢记读后感范文

    方腹四壁分别饰有八个故事场景,1、客中遣闷访禅寺;2、始信婵娟解误人;3、兰闺寂寂度芳春;4、心曲已通路未通;5、待月西厢玉人来;6、出尔反尔为哪般;7、伶俐红娘巧担待;8、新婚燕尔伤别离。这八幅场景形象的绘制了《西厢记》的故事。以一幅幅画面的形式真实的再现了戏曲《西厢记》的全过程。此瓷瓶高49.6厘米,口径13.4厘米,底径11厘米。瓷胎质洁白,画工与雕工都极具功力,论其雕刻、堆饰工艺及美术价值,皆属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瓷瓶通过雕镂、堆饰营造了故事发生的空间转换,陶瓷艺人通过一镂、一堆两种不同的雕塑技法,使整幅画面凹凸有致、层次分明,加上瓷瓶开光边线的配合运用,使每个场景更具有立体的舞台效果,仿佛置人于古戏台前。“戏台”用红、绿色釉为主色调烘托和渲染人物,展开剧情。五彩瓷中红、绿色釉主要以铅与砷等为主要熔剂,将色料平涂于釉上,使其色泽明快艳丽。强烈的色彩付与了张君瑞为情痴狂为情癫的轻喜剧形象,令人忍俊不禁。崔莺莺的形象更是刻画得入木三分。在戏曲舞台上,知识女性本应身着青衣,含蓄内敛。在此处作者同样也用了大红大绿的色釉来描绘莺莺的形象着实让人费解?身为大家闺秀的崔莺莺,自小便受三纲五常的约束,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思想束缚了中国女性两千多年,但只一个“情”字,便让她冲破所有封建礼教的束缚,崔莺莺真不愧是我国传统女性形象中追求自由爱情的第一人。读到这里,我们终于知道了瓷瓶创作者的良苦用心,作者是想用这大红大绿的釉色来表达莺莺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决心与毅力。瓷人通过这八个舞台场景,五彩釉料的运用,不仅突出戏曲舞台的艺术效果,更突出表现了莺莺为情爱反抗礼教的斗争心理。瓷瓶用彩釉的浓墨重彩表现男女主人翁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和“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整个瓷瓶制作工艺精巧,绘制形象逼真,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这是《西厢》人物与陶瓷艺术共同绽放的魅力。

    赵惠民《西厢人物》瓷板画解读

    在中国瓷画史上,莺莺的形象多得不胜枚举。赵惠民在“文革”时期所绘《西厢人物图》是粉彩瓷中不可多得的精品。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一种釉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是在康熙晚期五彩的基础上吸收了珐琅彩的制作工艺研发而来,成熟于清雍正、乾隆年间,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它与五彩瓷的区别是,其一五彩是硬彩瓷,基本上是单线平抹或者色彩平涂的手法来处理画面,而软彩瓷吸取了工笔国画与宫廷壁画之长处,采用勾,勒,点、染之技法来装饰画面;其二粉彩是在白胎上勾出图案轮廓,再堆填色料,并在绘制之前用一种不透明的白色粉末“玻璃白”打底,因此能透过玻璃白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人物纹饰的真实感,粉润度[4],使整件作品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由于粉彩是在五彩瓷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其效果更显温润柔美。此幅粉彩《西厢人物图》色泽秀丽、粉润柔和,色料与透白光洁的瓷质交相呼应,所绘人物更显东方女性神韵。这是画师在长期研究和创作人物绘画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人物画风格。图中崔莺莺的形象可谓这形神兼备。只见其外形清丽脱俗,粉面含羞,体态婀娜,行动翩翩,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图中虽未绘制出张生在西厢焦急的等待的情景,却将莺莺欲迎还拒、欲走却停、欲进又止的娇羞模样刻画得细致入微,可见画师对人物心理的准确把握。再看红娘手持烛灯回头关照,此处“玻璃白”的运用使玻璃烛灯有一种逼真透明的效果。这是画师的大胆创作,《西厢记》诞生之时,玻璃工艺还没产生,又哪里来的玻璃灯,因此这是画师的大胆的艺术创作。再看天空,一弯新月若隐若现的在云中穿行,园中的芭蕉、山石、树木在这样的夜间显得神秘和浪漫。这是画师运用中国画的渲染技巧来安排人物出场环境,烘托莺莺小姐在移步西厢时的复杂心理和万种风情。整幅画面无论是从人物低眉颔首的神态、还是飘动的裙带,都让人产生灵动的视觉效果。画面色彩清新淡雅,线条生动流畅,处处体现了画师人物绘画技巧。在陶瓷上绘画与在宣纸上绘画要求又有不同,不仅要求画师们对色料有准确的掌握,还要求得对绘画油料中乳香油、樟脑油、润油等油料性质了如指掌,使它们共同为画面发挥作用,经过火的烘烤,烧出浓淡疏离,颜色优美的瓷器。粉彩瓷的魅力可见一斑,不愧为中国陶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山西民窑青花《西厢记》戏曲人物纹瓶

    在中国制瓷史上,山西的官窑地位并不显赫,可是民间瓷窑却烧制出了一些精品。戏曲人物纹瓶,是一件山西民窑双耳瓶。双耳瓶是由颈部两侧贴附双耳而得名。在宋代南北瓷窑时期已经普遍烧制,由于耳的形式不一,因此名称各异。其造型是仿汉壶式样,按其耳的形式可分为凤耳、鱼耳、戟耳、象耳、螭虎耳、龙耳等。此件为鱼耳瓶,两只鲤鱼俯首帖耳地附着在瓶颈处,造型生动有趣。整件瓷瓶为青花釉下彩,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其技法之源是唐长沙窑的釉下彩,元代是青花烧制的成熟时期[5],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青花瓷的优点为:着色稳定,发色鲜艳,烧成率高。上图以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杂剧中的莺莺形象为描绘蓝本,绘制了莺莺在后花园读书,红娘在一旁执扇的情景。整个瓷瓶给人一种古朴雅致之感。瓶口处是传统的工字纹样,瓶颈处绘有两枝菊花。菊花在我国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而开放,被古代文人赋予了许多含义,这里的菊花代表着少女的纯情与坚强,展示了西厢爱情的装饰主题。然后牵引出莺莺与红娘在花园中的场景,树荫下莺莺正低头读书,而眼神却并未落到书上,一幅心事重重的模样,陶瓷艺人准确地把握住了情窦初开的少女神态,使画面富有情节性。由红娘俏皮的动作中观者似能读出主仆二人的生动有趣的交谈。瓶底以莲瓣纹收拢,在我国传统文饰中莲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与纯洁的爱情,莲瓣纹再次点出爱情装饰主题,首尾呼应,使瓷瓶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整幅画面布局合理,主题鲜明,人物造形生动有趣,情节表达细腻,充分显示了民间陶瓷艺人深厚的艺术功底。从釉面来观察,整体画面青料发色深沉、古朴,有一种浓郁的民族风味。民窑瓷与官窑瓷很大区别在于瓷胎的优劣,此件瓷瓶胎质厚重,釉面微微泛灰,由此可以判断这是一件民窑瓷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民窑瓷就一定粗糙简陋,青花瓷的素静与古朴正暗合了民窑瓷的内在气质。青花与胎质融合为一,以人工夺天工,因此民窑瓷中也有许多艺术精品。戏曲形象为陶瓷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我国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历史中曾经涌现出许多的传奇人物和经典形象,戏曲《西厢记》人物只是中国传统戏曲形象的万分之一,传统戏曲中有许多的经典形象,如:巾帼英雄穆桂英、义薄云天的关云长等形象,都为陶瓷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这些形象都极具造型力,等待着陶瓷艺人运用各种创作技法去挖掘与探索。

第6篇:西厢记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 潜在美;温柔;心藏爱意;文化修养;美丽

关于王实甫《西厢记》中红娘这一人物形象,前人今贤已多有论述。但多是着眼于红娘的泼辣、机智、热情等显而易见的层面上。其实,红娘的魅力远不只这些,在她身上还有些潜在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挖掘和研讨。

“天下夺魁”的《王西厢》,其思想和艺术高度成就经历了继承前人成就和作者创新的发展过程。早在现代杨振雄演出本的《西厢记》中就有这样话:“《王西厢》不仅堵塞了董著情节中的漏洞,删减了蔓生的枝干,而且使人物性格的发展合情合理,形象更鲜明。”这几句话概括得好,但《王西厢》的成功不是这几句话所能完全概括的。人物形象的深层魅力和创新性是《王西厢》成功的重要支撑,红娘这一形象就是其成功的显著标志之一。并且红娘形象也有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从唐传奇元稹《莺莺传》中对她的简略描写到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成为崔张爱情故事的关键人物,再到元杂剧《王西厢》中成为“书中之胆”[1]与张生、崔莺莺“三足鼎立”,其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形象更栩栩如生,充满魅力,但这种重要地位的提高还不是红娘形象最闪亮之处。

列宁曾经说过:“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2]这种新的东西,我认为应该是体现在人物形象的潜在美上,而红娘身上的潜在美尤为突出,也正是她的闪亮点。《王西厢》中红娘的潜在美,不是虚无飘渺,空穴来风,而是作品中实实在在地表现出来的。我们应当认真地研读作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挖掘《王西厢》中红娘的潜在美。

一、泼辣、温柔二者皆备

每次提起《王西厢》中的红娘,出现在脑海中的字眼往往是:正义、勇敢、聪明、泼辣、热情,而在阅读过的文献资料中并不曾见“温柔”一词与之结合。这或许是红娘的温柔表现得不够明朗,被以上所说的特征所遮掩,也或许是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伟大的雕塑家罗丹在他的“遗嘱”中要人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3]我们重新审视红娘的举止言行,就会发现,说她温柔也是合情合理的。说她泼辣,又论她温柔,看上去是矛盾的,其实不然。自古至今女人本身就是复杂的难以琢磨的矛盾体。红娘自然也不例外,不信?则有事实为证。在《王西厢》第二本第一折《白马解围》中有:

(红)姐姐情思不快,我将这个被儿熏得香香的,睡些儿。这句话应是红娘私下里的想法。从这一句,不但见红娘对主子的忠心,更觉她本身确有温柔之处,这句话前莺莺有这样的话:

(莺)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菜饭少进,早是离人伤感。

“情思不快”一样的话从两人口中说出,说明红娘对莺莺的了解程度已不言而喻了,此话之后又有:(红)姐姐往常不曾如此无情无绪,只自从见了那生,便觉心事不宁,却是如何?

红娘的这句话更印证了上述的观点,红娘从小是莺莺的贴身丫环,当然是细心伺候,想得周全,并且这也是温柔的一种表现。

但红娘的“温柔”并不只这一处,第二本第三折《把盏停婚》中写老夫人赖婚,张生佯醉:

(红)张先生,少吃一盏却不是好!

当张生跪在她面前吵闹着要自尽时:

(红)你且休慌,妾当与君谋之。

当张生被骗,在最痛苦最无助之时,对她进行安慰的是红娘,而不是莺莺。这让身处异乡的张生觉得自己不是孤立无援,走投无路,红娘成了他的救命绳索。尽管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张先生,少吃一盏却不是好!”但我们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适当的加上两句:“事已如此,何苦与身子过意不去,折磨自己。”红娘在看到张生醉态时,是心酸、气愤,还是同情,我们难以琢磨,但无论是哪种情况,这里都能体现红娘性格温柔的一面。

此外还有,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中,张生赴京取应,老夫人设宴送别,看老夫人、莺莺、红娘三人对张生的嘱咐:

(夫)别无他嘱,愿以功名为念,疾早回者。

(莺)行生此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红)解元,只怕你途路上,水土不服,须要仔细保重,早些安歇。

细分析三人宾白,老夫人担心的是张生取应失败,莺莺担心的是张生抛弃她,只有红娘担心的是张生的身体。哪…个说得更让人感动,想得更周到、更细心呢?在这里红娘表现出的温柔,似乎莺莺略逊一筹吧!

在前人的分析中,往往用“泼辣”这一标签来固定红娘。我并不否定红娘这一特点,但应该指出红娘的泼辣与温柔是因人而异的。红娘对郑恒、老夫人当然是泼辣,而对莺莺和张生却是温柔有加,即使有时红娘说话不免带刺,也是“刀子嘴,豆腐心”。

二、心藏爱意,把握分寸

张生和莺莺是《西厢记》所写爱情故事的男女主角,红娘是玉成其事的军事、参谋,这是人们所公认的。红娘对张生有无爱意?人们的关注却较少。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西厢记》原作,挖掘一下红娘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从蛛丝马迹中寻找,却可以发现:红娘对张生心有爱意,其言行举止又善于把握分寸。这是红娘身上潜在美的又一方面。

第7篇:西厢记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 红娘 桃丽娜 比较研究

一、东西方文学经典的共性:《西厢记》中红娘与《伪君子》中桃丽娜的相似之处

元代戏曲家王实甫在被誉为“天下夺魁”的《西厢记》中,刻画了红娘这一集耿介与善良于一体、荟智慧与勇敢于一身的女仆形象,千百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无独有偶,在王实甫创作《西厢记》三百多年后,法国喜剧大师莫里哀在他的经典之作《伪君子》中塑造的女仆桃丽娜一角,不但与红娘有着相同的身份地位和相似的性格特征,而且在戏剧情节的发展中也起到了与红娘异曲同工的作用。

红娘和桃丽娜都是封建家庭中供人使唤的女仆,身份卑微,地位低下。她们身上体现出下层劳动人民的智慧。红娘与桃丽娜聪明伶俐,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洞察人心。《西厢记》中,张生因为赴约时被崔莺莺数落而气得病重,不明白崔莺莺其实爱着自己。红娘却看出崔莺莺对张生心口不一,“怒时节把一个书生来跌窨”(《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下同),“欢时节”又让自己“去望他一遭”,“将一个侍妾来逼临”。《伪君子》中,奥尔恭和他的母亲都被达丢夫的伪善言行所欺骗,桃丽娜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一举一动,全是做给人看的。”(《伪君子》第一幕第一场)红娘和桃丽娜的智慧还表现为随机应变、能言善辩。老妇人得知了崔莺莺与张生的私情,拷问红娘,红娘利用老夫人重视家族名声的心理,提醒老夫人,如果对张生失信,“一来辱没相国家谱”(《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下同),二来“使至官司,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罪”,巧妙地化解了一场危机。伪君子达丢夫让桃丽娜用手绢盖上胸脯,桃丽娜立即反唇相讥:“原来您这样经不起诱惑,肉身子对您起这么大的作用?”(《伪君子》第三幕第二场),机智地讽刺了达丢夫的虚伪。

红娘与桃丽娜勇敢泼辣,敢于反抗自己的主人。“拷红”的故事集中表现了红娘勇敢的一面,面对老夫人的诘问,红娘冒着“今日个嫩皮肤倒将粗棍抽”(《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下同)的危险,直言不讳地指出:“非是张生、小姐、红娘之罪,乃夫人之过也。”与之类似,当听到奥尔恭要将女儿嫁给达丢夫时,桃丽娜说:“把她这样一个女孩子,送给他那样一个男人,您难过不难过?”(《伪君子》第二幕第二场)即使主人奥尔恭想要打她耳光,桃丽娜也无所畏惧。除了主人之外,她们在其他地位高于自己的人面前也勇气十足。当郑恒以崔相国生前曾为自己和崔莺莺定婚为由前来求亲时,红娘责问郑恒:“当日孙飞虎将半万贼兵来时,哥哥你在那里?若不是那生呵,那里得俺一家儿来?今日太平无事,却来争亲,倘被贼人掳去呵,哥哥如何去争?”(《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法院官吏雷信义要求奥尔恭从家里搬走,桃丽娜毫不掩饰心中的愤怒,直接批评“这位雷信义先生,看起来很不守信义!”(《伪君子》第五幕第四场)

红娘与桃丽娜的反抗精神体现出她们性格中耿介的一面,与此同时,她们性格中善良的一面表现在对爱情面临挫折的年轻人的同情中。在张生救了崔莺莺一家后,红娘被张生对崔莺莺真挚的感情所打动,张生病重,红娘对崔莺莺说:“不是你,一世也救他不得。”(《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奥尔恭要把女儿玛丽亚娜嫁给达丢夫,桃丽娜在向奥尔恭的内兄克莱昂特求助时说:“求您啦,先生,跟我们一道儿帮她动动脑筋吧;她快难过死了。”(《伪君子》第四幕第二场)从红娘和桃丽娜的上述行为和话语中,读者可以体会到她们对恋爱中年轻人获得幸福的关心。

在戏剧情节的发展中,红娘与桃丽娜都为自己的主人最终获得爱情的幸福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张生说要在崔莺莺面前悬梁自尽的时候,红娘劝他休慌,她知道张生善于弹琴而崔莺莺喜欢听琴,于是安排张生在崔莺莺去花园烧香时弹琴,从而为张生获得崔莺莺好感创造了条件,使崔莺莺加深了对张生的了解和爱恋。后来,红娘不断为崔、张二人牵线搭桥,传递信物。被老夫人知道后,更是她据理力争,说服了老夫人,两人因此未被拆散。张生考取功名后,郑恒赶来争婚,说张生做了卫尚书家的女婿,红娘一面坚持“我道张生不是这般人,只换小姐出来自问他”(《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下同);一面答应张生“你若端的不曾做女婿呵,我去夫人跟前一力保你”。如果没有红娘,崔、二人的爱情很难获得圆满,她在崔、张爱情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红娘在后世成为“月下老人“的代名词。《伪君子》中,桃丽娜的年轻女主人玛丽亚娜与瓦莱尔之间的爱情在奥尔恭将女儿许配给达丢夫的情况下同样产生了危机。为此,桃丽娜与主人奥尔恭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争执未果,为了激发软弱无能的玛丽亚娜的反抗精神,桃丽娜故意正话反说,说嫁给达丢夫“福气不小”(《伪君子》第二幕第三场,下同),又说:“和这种丈夫过一辈子,你要太满意啦。”瓦莱尔听说玛丽亚娜要嫁给达丢夫,来找玛丽亚娜,两人互相赌气,桃丽娜在他们即将分手的时候揪住了两个人,并说:“她除去想嫁你以外,没有别的心思,我是见证。他只爱你一个人,唯一的愿望就是当你的丈夫,我拿我的性命作担保。”(《伪君子》第二幕第四场)如果没有桃丽娜的劝说,玛丽亚娜和瓦莱尔就要劳燕分飞了,因此尽管桃丽娜没有能够说服奥尔恭,她在玛丽亚娜和瓦莱尔的爱情中依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二、共同的渊源:产生上述相似点的原因

王实甫的《西厢记》与莫里哀的《伪君子》一个创作于十三、十四世纪之交,一个创作于十七世纪中期;一个创作于东亚的元朝,一个创作于西欧的波旁王朝。这两部文学经典的产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着很大的距离,其中的红娘和桃丽娜两个人物在身份、性格和情节上却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读者在阅读《西厢记》的时候,很容易联想到她们之间的相似点。笔者认为,产生上述共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因为这两部戏剧作品具有相同的社会基础,中国的元朝和法国的波旁王朝都处于封建社会这一历史发展阶段。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像红娘、桃丽娜这样的下层劳动人民面对统治阶级的层层压迫,逐渐萌生反抗意识。在真实的生活中,她们中的很多人畏惧压迫者的权威,隐忍求生,不敢将对压迫者的不满表现出来。而文学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顾虑相对较少,有时直接将下层人民对阶级压迫的不满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并加以理想化。红娘和桃丽娜大胆泼辣地反抗主人就是这种叛逆精神的体现。作为仆人,她们经常受到主人的刁难,为了少受责备,就要学会揣测主人的心思,因此,她们在艰难的处境中逐渐培养了洞察人心、随机应变的品质。此外,下层劳动人民由于自身生活的不幸,推己及人,容易对挫折中的人产生同情,这就可以解释红娘和桃丽娜为什么都积极为年轻人的爱情尽心尽力。

其次,这两部作品的作者具有相似的生活经历。现存有关王实甫生平的可靠资料很少,根据他《商调・集贤宾》套曲中“想着那红尘黄阁昔年羞”句推测,他曾经有过做官的经历。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将全国人民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汉人和南人的地位极其低下。王实甫作为汉人和南人中的一员,自然也受到歧视。再加上元朝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不高,使得王实甫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下层人民,在和他们的交往中成为一个熟悉下层人民生活的书会才人。莫里哀生活在17世纪的法国,虽然他曾得到国王路易十四的重视,但是也经常受到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攻击。他曾长期在外省漂泊演出,和王实甫一样,和下层人民都有密切接触,因此熟悉了他们的生活和性格。这也是王实甫和莫里哀创造出具有共性的女仆形象的原因之一。

第三,《西厢记》和《伪君子》中的女仆形象寄托着作家对普遍人性的追求。不同国家民族的人性具有共同之处,即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在王实甫和莫里哀生活的时代,封建家长制使得恋爱不自由、婚姻不自主,摧残了无数青年男女的幸福生活。《西厢记》中的老夫人和《伪君子》中的奥尔恭就是推行封建家长制和包办婚姻的代表人物。红娘和桃丽娜为年轻人争取爱情的幸福发挥了重要作用,寄托了人民追求恋爱自由的理想。作者笔下反映的是普遍人性,因此虽然《西厢记》和《伪君子》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红娘和桃丽娜却具有许多相似之处。

三、同中之异:红娘与桃丽娜的差异及原因

红娘和桃丽娜这两个女仆虽然有着诸多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按照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的分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红娘属于圆形人物,桃丽娜则属于扁平人物。《西厢记》中,红娘对崔、张爱情的态度是随着戏剧情节的发展而逐步变化的,一开始,红娘对张生并无好感。张生见到红娘,向她介绍自己,红娘不等他说完,就说:“谁问你来?”(《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下同)张生问红娘崔莺莺是否经常出来,红娘又用“男女授受不亲”的理论对其进行了说教,并斥责张生:“今后得问的问,不得问的休乱说!”后来,红娘认识到“我想咱们一家,若非张生,怎存俺一家儿姓名也”(《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又被张生对崔莺莺的真情所打动,才转而支持崔、张的恋情。与红娘态度的变化相比,桃丽娜对玛丽亚娜与瓦莱尔的支持则是一以贯之的。红娘和桃丽娜在对主人的反抗方式上也有差异。虽然红娘也当面顶撞老夫人,但她是从老夫人重视家声的心理出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理服人,没有和老夫人发生激烈的冲突。桃丽娜在主人面前更为大胆,在反对奥尔恭把女儿许配给达丢夫时,言辞激烈,她说:“老爷?一副懂事的模样,脸当中还长着这把大胡子,您会那样胡途,”(《伪君子》第二幕第二场)桃丽娜说这话时的口气俨然是在教训老爷,这种态度和勇气是红娘不具备的。

文学作品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红娘和桃丽娜因为生活时代的相似而具有诸多共性,同样,社会环境的不同之处也使二者之间有细微的差别。王实甫生活的元朝,统治者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并将其定为官学。封建礼教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从红娘初次回答张生问题时和应对老夫人诘问时的话语来看,她也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十七世纪的法国虽然也处在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下,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越来越多的人萌生了反抗意识,因此桃丽娜与红娘相比要显得更加勇敢。

红娘和桃丽娜的差别还和不同的文学思潮有关。十七世纪的法国盛行古典主义思潮,戏剧创作遵循“三一律”,全部剧情只有一条线索,时间不超过一昼夜,所有情节在同一地点发生。在这种创作标准的束缚下,剧作家塑造出的多楸馄饺宋铮《伪君子》中桃丽娜的性格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生变化。王实甫不受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他笔下的红娘形象就显得更加丰满,富于变化。

参考文献:

[1]王实甫.西厢记[M].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

[2]莫里哀.莫里哀喜剧第二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3]游国恩,王起,萧涤非,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第8篇:西厢记读后感范文

关 键 词 :杂剧《西厢记》 喜剧 悲剧因素 体验法

笔者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从事古代戏曲的教学工作。开始的时候,笔者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去分析作品的,除了讲作家的生平、时代和作品背景外,就是很刻板地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和人物形象,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只能人云亦云地去谈这些内容而不能谈出其所以然来,不能真正地理解作品。特别是在讲授杂剧《西厢记》时,我们往往选讲《长亭送别》一折,因为这是一折悲情很重的戏,学生很难体会其中的喜剧意味。这促使去探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以便解决问题。经过认真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与戏曲这种特殊的体裁有关。我们知道,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人们常说,戏剧要讲究唱、做、念、打等舞台表演手段,除了唱词和念白外,戏曲还要有舞台的动作、表情及舞台效果的说明,还要有一些专门的术语,而我们所面对的则是一部部案头读本(这里说的案头读本不是说这些剧本不适合舞台表演,而是强调剧本给人的感受和舞台表演给人的感受不同),平面的、静止的文字与立体的、生动的舞台表演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许多舞台动作与效果不是我们仅仅通过文字就可以体会得到的,而学生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又有赖于我们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

其次,戏曲本身就是通俗文学的一种形式,其通俗化、口语化的说白与唱词,因时代差异,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障碍;同时,戏曲的语言又可以说是诗化的语言,要有辙、韵和调的限制,而这种限制,又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文字的表达效果。

另外,中国的戏曲形成于宋元之际,并且又兴于民间、盛于民间,这样,就使得戏曲的语言不仅要通俗化、口语化,更有一些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掺杂其中,甚至有的少数民族语言一直沿用到清代的戏曲之中,这也给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做了这样一个科研题目,就是研究《西厢记》某些喜剧因素中的悲剧色彩,其中就涉及到了对戏剧情节的体验。其实,这样一个题目是很难做的,因为《西厢记》是一部喜剧的观点已经为学界所公认,特别是王季思等编辑的《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中,收录了《西厢记》,使得《西厢记》是喜剧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在这种情况下去谈《西厢记》中的悲剧色彩,也确乎有些悖于常理。但我们知道,有了对事物的正面了解后,再去探究它的反面,往往会对事物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把握。

我们并不否认,《西厢记》是一部喜剧,但在它的喜剧因素中有着浓重的悲剧色彩也是不可否认的,因为它的原始素材——《莺莺传》就是一个悲剧,虽然历代改造者都曾努力地想把它变成喜剧,但其中的悲剧因素是无法避免的。既然是一个悲情很重的戏剧,它又是如何走向大团圆的喜剧性结局的呢?怎样让学生理解这个戏剧过程是《西厢记》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先设计了一个想象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作品中的词语,在想象中去完成对这一过程的理解。

比如,在讲授《长亭送别》一折的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做的。

《长亭送别》之前,崔莺莺和张生二人,在红娘的帮助下,历尽了相思之苦,成就了幽期之欢。然而,好景不长,二人的“非法”结合,老夫人发现了,是红娘据理力争,详陈利害,使老夫人不得不接受崔张二人这种既成事实的婚姻关系。但老夫人又出于顽固的门第观念,不甘于彻底失败,于是提出了相国门第“三辈不招白衣女婿”的条件,力逼张生明日就去京城应试,于是便有了这一出《长亭送别》。

这折戏的开头是崔莺莺的一段唱词:[正宫·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把人们带入了悲情浓重的离愁别绪之中。在这折中,以后的唱词也大多是这种洒泪含悲的风格。如果剧情一直按照这种气氛发展的话,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发展到大团圆的喜剧性结局的。而王实甫的高明之处也恰在于此,他以巧妙的唱词与宾白及其他关目设计,使这种悲剧气氛得以冲淡和缓解,使剧情自然而然地向大团圆结局发展。

我们这里且不谈红娘唱词的夸张与诙谐,只通过对崔莺莺的一句唱词的分析过程来说明一下我们所说的想象法。

在这一折的第十一支曲子《朝天子》中,有崔莺莺的这样一句唱词:“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这唱词是满含悲情的。从唱词上看,崔张二人,离别在即,老夫人却横亘其间,不让二人共桌而食,互诉衷肠,咫尺天涯,只能是流泪眼看流泪眼,长叹人对长叹人,可谓是悲苦至极。然而,这句唱词又不仅仅是为崔莺莺此时抒发内心的悲苦而设计的,这唱词的另一个作用则是对演员舞台动作的提示,有点像现代剧本中的说明文字,提示了崔张二人此时此刻的情态与动作:这边一个,那边一个,他叹一口气,她叹一口气,并且是一递一声不间断的。这时,笔者就提示同学,请想象一下,当时的舞台情形是什么样的?每当这时,就会有同学发出会心的笑意。因为他们想象出了舞台上那种幽默、夸张的场面。再后来,我们又考虑到,仅凭这样的提示和想象还不足以挖掘出这句唱词的全部喜剧意味,我们就鼓励学生在讲台上把这一小段的动作与表情表演出来,如此直观的视觉形象,把这句唱词的喜剧意味彰显无遗,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了这出戏由悲向喜的转化过程。

在分析《西厢记》的矛盾冲突时,也会遇到这样值得深入挖掘的唱词和说白。

谈到《西厢记》的矛盾冲突,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老夫人与崔张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两个营垒之间的冲突,也是《西厢记》中最主要的矛盾冲突——即封建门第观念、封建的婚姻制度与青年男女自由婚恋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一矛盾引起的第一次正面冲突就在《赖婚》这一折中。

崔莺莺与寡母幼弟一起,为扶父亲先相国灵柩还乡,途中遇阻,只得将灵柩暂寄于河中府普救寺中,母子三人也暂住于寺中西厢下的一座宅子里。游学书生张珙,本欲进京应试,途经此处,进寺游赏,恰于佛殿之中遇见崔莺莺。崔张二人可谓是一见钟情,经历了月下联吟、道场传情,称得上是心有灵犀。但终因老夫人“治家严肃”及“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之束缚,使二人无由互诉衷肠,得就婚姻。叛将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抢莺莺做压寨夫人。表面上看,这是全寺的危机,而对崔张二人来说恰恰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转折契机。危机之中,老夫人再也顾不得什么门当户对了,当场许下诺言:“两廊僧俗,但有退兵之策的,倒陪房奁,断送莺莺与他为妻。” 于是,张生请来了自己的朋友,时为征西大元帅,镇守蒲关的白马将军杜确,平定了孙飞虎的叛军,解除了普救寺的危机。危机过后,老夫人却翻脸不认账,要把婚事悔去,于是就有了这第一次的正面冲突。

在前面的情节中,崔张二人虽然备受相思之苦的折磨,但是有张生鲁莽而憨态可掬的自我介绍、道场传情这样一些富于喜剧意味的情节,舞台上的喜剧氛围还是很浓的。但老夫人的赖婚,却给整个剧情蒙上了一层阴影,使崔张二人的情绪也陷入了悲苦之中,而这种情绪又是不利于全剧向大团圆结局发展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呢?我们来具体地看一下这个赖婚的过程及人物表现就一目了然了。

解除了普救寺的乱兵围困之危,老夫人要宴请张生,表面上看来,为的是答谢张生的救命之恩,而实际上老夫人是在找一个赖婚的场合。按照正常的情理,老夫人可能会再一次地、正式地许诺崔张二人的婚事,因为许婚之际,毕竟是乱兵围寺,身处倒悬,场合不那么正式。我们来看一下三人的表现:红娘兴高采烈地去请张生,在她看来,崔张二人的婚事不会有任何的障碍了;而张生则是急不可待,梳洗打扮,甚而想到了洞房花烛;崔莺莺也以为是丝萝得结,美梦成真,当红娘问她老夫人为什么不做大宴席,会亲朋时,她还在假意而又甜蜜地埋怨母亲:“她怕我是赔钱货,两当一便成合……休波,省人情的奶奶忒虑过,恐怕张罗。”三个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老夫人会赖婚。所以,当老夫人赖婚时,他们不知所措,出现了一个极富戏剧性的场面。

老夫人的赖婚是“很有水平”的,她并没有很生硬地直接就说这桩婚事不成,而是在语言上玩了一个小花招,让莺莺拜见张生时,老夫人是这样说的:“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莺莺、张生、红娘,冰雪聪明,马上意识到婚事出了差错。作者根据三个人的身份和性格,为他们分别设计了一句非常简单的台词,有的还加上了舞台动作的说明。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把这一小段文字再现一下:

[末见旦科] [夫人云] 小姐近前拜见哥哥者![末背云] 呀,声息不好了也![旦云] 呀,俺娘变了卦也![红云] 这相思又索害也。

如此简单的宾白,我们仅从文字上分析是感受不到其中的喜剧意味的,看到的只能是失望、沮丧和埋怨。在分析这一段时,我们首先让同学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然后再分析崔、张、红娘三个人的语言和动作。

我们先看张生,他听了老夫人的话,马上就明白了,老夫人要变卦。但鉴于他的身份和修养,他不可能做出极其暴躁粗鲁的反应,只好是背过身去说了一句:“呀,声息不好了也!”表现出一种惊讶、失望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态;而崔莺莺听了老夫人的这句话,也立即明白了“妹妹拜哥哥”的结果是婚事不得成合。作为一个大家闺秀,她也不可能做出非常激烈的反应,也只能是说一声:“呀,俺娘变了卦也!”这简简单单的一句宾白,道出了她的失望与无奈,更道出了她的埋怨与愤怒。“变卦”一词脱口而出,这虽然不是一个十分激烈的贬义词,但用在评价一个人的信用上,特别是用在评价自己的母亲上,其分量之重是可想而知的;而红娘听了老夫人的这句话时的反应则是一句:“这相思又索害也!”仅此一句,就足以显示出红娘的精明老到,崔张二人只想到了婚事的不谐,而红娘则已经想到了这赖婚的后果,那就是崔张二人再一次陷入更痛苦的相思之中。

我们再来看一下他们三个人说话时的情态。这三句宾白,实际上表现的是三个人的心理活动状态。作为戏剧,《西厢记》不可能像小说那样以文字形式表现人物心理,只能是通过唱词、宾白和动作表现出来,所以说,这段心理描写是有声有形的。三个人的宾白、动作和表情一起构成了这个戏剧片段的喜剧意味。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再让同学们把这一小段表演出来,它的喜剧意味就完全表现出来了。

于此,我们也才真正体会到了欣赏小说和戏剧的不同之处,并且对所谓的戏剧表演的三大体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往,我们在阅读《西厢记》时,总是感觉到其中充溢着一种悲苦情绪,对其喜剧意味体会不充分,现在终于明白了,阅读戏剧作品,一定要在头脑中把它搬上舞台,观照它的舞台表演性,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把握戏剧情绪。在教学中就更是要突出戏剧的舞台表演特征,让学生设身处地去体验和感受剧中人物的情绪与处境。

当然,《西厢记》之所以能走向大团圆结局,决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提到的这两个片段,还有其他众多因素,这里仅仅是谈一下体验法在《西厢记》教学中的应用。应该说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不仅仅适用于《西厢记》,也适用于其他戏剧的教学。

注释 :

本文所引用《西厢记》中的文字,均以由王季思先生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982年12月版,1985年10月第三次印刷的版本为准。以下引用只注页码不再注版本。

①《西厢记》,第131页。

②《西厢记》,第133页。

③《西厢记》,第88页。

第9篇:西厢记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西厢记诸宫调

现存能够考证的诸宫调仅有三部:无名氏的《刘知远诸宫调》,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由于其他两部作品残缺不全,所以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对研究诸宫调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三部作品中,董解元的《西厢记》不但是最为完整的一部,也是艺术价值最高的一部,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鉴。

董解元《西厢记》是一部叙述崔莺莺与张生(名珙字君瑞)的爱情故事并具有反封建意义的优秀作品,也是现存唱词最完整、曲调保存得比较多的一套诸宫调。在这部作品中,共使用了14个宫调,基本曲调有151个,连同一个曲调的变体在内共达到444个。董解元《西厢记》是应用曲牌联套形式的长篇说唱,但它实际上已经具备了曲牌体戏曲的雏形,它的曲体结构形式对单个曲牌适应剧情时的艺术处理方法,曲牌宫调方面的整理与分类以及连接原则等都为后来的曲牌体南戏、元杂剧、昆曲等音乐的形成与成长开辟了蹊径。董解元在《西厢记》中充分发挥了诸宫调说与唱相辅相成的特点,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既曲尽其妙地叙述了男女主人公波澜起伏、好事多磨的爱情故事,又深入细致地刻画出人物的感情世界和心理活动。

董解元《西厢记》中莺莺的形象塑造得很成功。这个美丽的少女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她和张生邂逅相遇萌生了爱情。一方面她具有少女的情感和欲求,另一方面她又接受过较多的封建道德教育,这就构成了她思想和行动上的矛盾。她回答张生的那首诗:“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表达了她不甘寂寞的苦闷心情,流露了她对异性的渴望。在“听琴”的时候,她被张生琴声中的热切呼唤,感动得“阁不定粉泪涟涟,吞声害气埋怨”,但这时她还没有勇气和张生见面。在她的内心深处,封建礼教的约束和对张生的爱恋,激烈地冲突着。后来当她接到张生的情诗时,终于大着胆子写了一首题为《明月三五夜》的回诗,约定张生于十五日晚上相会。“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标志着莺莺决然走上了叛逆的道路。然而后来又发生了“赖简”的事,这一波折给故事带来了起伏,使作品显得摇曳多姿。作为贵族小姐的莺莺,顾虑重重,她原想瞒过红娘,偷偷和张生约会,没有料到张生竟不避红娘,跳过墙后,还使红娘去给她传报,这使她感到处境尴尬。她的赖简是出于不得已。后来当她看到由于赖简,张生相思成疾,病得快死的时候,她就毅然地打消一切顾虑,采取了一个大胆的行动,深夜主动地去向张生表示爱情。至此,莺莺作为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的形象,在作品中被成功塑造了。她是在和客观封建势力作斗争的过程中塑造的,也是在和自己头脑中的封建道德观念作斗争的过程中塑造成功的。

董解元《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塑造得也比较成功。董解元笔下的张生,不仅是一位多才多艺、容貌出众的公子,而且是一个勇敢地追求爱情、忠于爱情、为了爱情甚至不惜献出生命的人物。他头一次偶然瞥见莺莺之后,便疯狂地爱上了她。为了得到莺莺的爱情,他“不以进取为荣,不以千禄为用,不以廉耻为心,不以是非为戒,夜则废寝,昼则忘餐”,完全沉浸在爱情的海洋里,爱情的波涛洗刷了他头脑中的封建道德观念,推动他坚决地对封建礼法展开了猛烈的斗争。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红娘是个勇敢的人物。莺莺和张生相结合,没有红娘的帮助是不可能的。红娘虽身为侍婢,地位低下,较少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她思想比较解放,性情比较开朗。她又富有智慧,勇于为正义而斗争。后来当莺莺和张生的幽会被老夫人识破,因而大发雷霆的时候,红娘被老夫人责骂,她的态度不卑不亢,先用“夫人罪妾,夫人安得无咎?失治家之道”堵住了老夫人的嘴,接着指出如果拆散莺莺和张生的恋爱,“外不能报生之恩,内不能蔽莺之丑”,徒然“取笑于亲戚,取谤于他人”,使老夫人有所顾忌,暴怒顿息,反而向她请教该怎么办。然后她因势利导,奉劝老夫人“因小过”“结良缘”一席话把天大的一场祸事,化成了男欢女笑,皆大欢喜,促成了崔、张恋爱得到了美满的结局,也成功塑造了一个热情、开朗、机智的红娘形象。

董解元《西厢记》在艺术上有不少值得后人借鉴之处。它是一部长篇说唱文学作品,又可以认为是一部叙事长诗。它把叙事与抒情、写景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各尽其妙,恰到好处。作品的歌唱部分,通篇散发着浓烈的抒情气息,沁人心脾。它的许多唱词,充满着诗情画意,显得非常优美。例如卷六“小亭送别”一节,张生别京应考,莺莺到十里小亭为他送行,两人恋恋不舍,难解难分。董解元用了四套曲子来抒写这个场面,其中有人物的心理刻画,有暮秋的景色描绘,叙事和抒情、写景交融在一起,离愁别恨,一唱三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董解元《西厢记》这部作品布局宏伟,结构谨严,词藻清新,抒写豪放,特别是其文辞十分优美,凡读过它的人无一不极口称赞。明人胡应在《少室山房笔丛》说:“《西厢记》虽出唐人《莺莺传》,实本金董解元。董曲今尚行世,精工巧丽,备极才情,而字字本色,言言古意,当是古今传奇鼻祖。金人一代文献尽此矣。”真可谓对董解元《西厢记》推崇备至了。

参考文献:

[1]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