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精选(九篇)

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

第1篇: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富饶的西沙群岛》从题目来看是围绕“富饶”来写的,但实际是除了“富饶”,还写了“美丽”。文章第三、四、五、六自然段侧重写“富饶”,第二自然段侧重写“美丽”;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共两句话对此作了概述。很明显,“富饶”和“美丽”是并列的,所以题目如果用“富饶”作修饰语,就没有将文章内容全覆盖,题目与文章内容的契合度显得不够。反过来想,如果只看课文内容,让读者自己来确定题目“______的西沙群岛”,恐怕填写“富饶”还是会让人犹豫的。

综观全文,如果将长长的文章读成一个词的话,应该是文章总起句和总结句中的“可爱”,“可爱”包括“美丽”“富饶”,基本上可以统领全文内容,所以根据文章内容来定题目的话,“富饶”应该换成“可爱”。

再看,除题目外,“可爱”是文章中唯一一个两次修饰“西沙群岛”的形容词,且都位于能够引起读者关注的位置,一个在总起的地方,一个在总结的地方,首尾呼应,凸显着“可爱”在文章中的重要性。题目要为文章服务,似乎题目中用“可爱”才能与“可爱”在文中的重要性相融通。

但是这里作者没用“可爱”,而用“富饶”,什么原因?笔者揣测:

1.全文主要写西沙群岛的两个方面――“美丽”和“富饶”,但从篇幅来看,“富饶”是浓墨重彩,是详写,占据了文章的绝大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重点所在。

2.“美丽”虽然和“富饶”是并列成分,但富饶意思是“富足有余,多指财物等”,从广义上理解,“富饶”似乎是可以暗含“美丽”,美丽虽不是一种直接的物质财物,但无疑也可以算是无形的财产。

3.从写作背景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在70年代,当时西沙海战(1974年1月19日在西沙群岛西部的永乐群岛海域,中国人民海军与越南共和国海军发生的小规模海上作战)刚结束,西沙群岛成了全国的一个焦点,是国人所关注、爱国情感最集中投射的地方,极具向心力与凝聚力,因此从心理学角度――“人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紧密联系,任何认知活动都是在一定感情的诱发下进行的”这一点出发,有理由相信作者写这篇文章渗透着强烈的保卫西沙的爱国情感;在最初版本的文章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现版本已改为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怎么样来激发人们保卫西沙的爱国情感呢?联系到当时国民经济落后,物质贫乏,相比较“可爱”,“富饶”是极具诱惑力的一个词,幻化着美好的意象,承载着当时人们的物质需求,能一下子牢牢抓住人们的心。所以相比较“可爱”,用“富饶”作题目更能激发起人们对西沙群岛的迫切向往,从而达到最直接、最有效地激发读者保卫西沙的爱国情感。即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在,“富强”仍是排在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第一位,其中“富”是第一个字,自有其道理。

4.在题目中,“可爱”的作用会在无形中给全文奠定基调,基调里会包含“可爱”所让人想到的童真、幼稚在里面,这与当时背景下所要传达的爱国的刚性、神圣、责任不相匹配。

第2篇: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一、打造“美丽河北”外宣品牌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去年以来,河北省外宣战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不断深化对外宣传工作,着力打造“美丽河北”外宣品牌。

1.在加强重大主题外宣中打造“美丽河北”外宣品牌。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筹办冬奥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唐山世园会、旅发大会等重大主题活动,组织中央、省直以及外国驻华新闻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同时组织港澳地区主流媒体、京津冀主流媒体等到河北省开展实地参观采访活动,充分宣传河北发展优势、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集中展示“美丽河北”良好形象。

2.在深化新闻工作中打造“美丽河北”外宣品牌。围绕重要政策出台、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以及热点话题,组织省直有关厅局迅速召开新闻会,权威和解读政策信息,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有力维护了“美丽河北”良好形象。同时修订《河北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预案》,制定《河北省新闻工作操作手册》,为做好新闻工作奠定了基础。

3.在推进对外文化交流中打造“美丽河北”外宣品牌。充分挖掘燕赵文化资源优势,不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以“海外河北文化周”活动为载体,积极推广燕赵文化,对外展示“美丽河北”形象。近两年来,以中加文化交流年为契机,举办“加拿大、美国河北文化周”活动。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组织开展“印度、日本河北文化周”活动。加强周边外宣,连续在日本举办河北文化周活动。利用中英文化交流年契机,在伦敦举办了“美丽河北”图片展。

4.在提升对外传播能力中打造“美丽河北”外宣品牌。搭建外国人讲述“美丽河北”好故事平台,举办“冀之光”外籍师生汉语技能暨中华才艺大赛,启动“老外在河北”“我在河北挺好的”专题外宣栏目,讲述外省人、外国人在河北工作生活的精彩故事。加快“河北外宣国际传播合作平台”建设,精心打造“美丽河北”系列外宣品,制作“美丽河北”省情动漫宣传片,对外宣传推介河北美丽自然、美好生活。

5.在汇聚外宣合力中打造“美丽河北”外宣品牌。积极发挥省委外宣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组织召开省委对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研究制定河北省《讲好河北故事、构建河北外宣工作新格局工作方案》,充分调动和发挥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积极性,凝聚对外宣传合力,共同对外宣传推广“美丽河北”形象。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短板

近年来,河北省外宣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形势任务相比,与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1.外宣工作的思想还需要进一步解放。做好对外宣传工作需要有开放的思维、国际的视野,更要有创新的意识和开拓的精神。从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思想比较保守,方法比较老套,对外宣传的主动性不够,不能主动设置议题话题,积极吸引媒体关注或邀请媒体来访。

2.讲故事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对外宣传,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用讲故事的形式交流思想、宣扬文化、传播价值观,是各国开展外宣的一种普遍形式。从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在开展外宣工作过程中,既缺乏讲故事的意识,也缺少讲故事的技巧,影响了对外宣传的效果。同时,故事员队伍普遍没有建立起来,故事员发挥作用的机制和平台亟需完善。

3.对外传播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外传播河北文化、展示“美丽河北”形象,离不开有效的传播途径和渠道。因为当地媒体是各国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要想把我们的声音传播出去,必须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合作传播。但从调研情况看,河北省的主要媒体在与国外媒体开展合作交流方面还比较少,策划能力、议题设置能力、翻译能力、信息传播能力等方面都需要加强。

三、做响做亮“美丽河北”外宣品牌的思考建议

1.解放思想,树立主动外宣的意识。开展对外宣传工作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给对方讲十次可能不如请对方来体验一次更有效果。工作中要打开思路、主动出击,围绕外界普遍关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结构转方式、大气环境治理、筹办冬奥、观光旅游等方面,主动设置议题话题,把我们的工作举措和建设成果转化为具体话题,高端策划,精心安排,积极组织境内外主流媒体记者到河北参观采访、旅行体验,借机宣传推介河北,切实把被动的对外宣传变为主动的对外宣传,把泛泛的对外宣传变为有针对性的对外宣传。

2.聚焦重大主题,顺势扩大对外宣传。我们要紧紧抓住筹办冬奥会等“国字号”活动和河北省承办的其他国际性、全国性重大活动的契机,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重大主题,着眼“美丽河北”形象推广,统筹整合国内外媒体资源,充分利用媒体采访、实地参观体验、制作精致外宣品、创排高水平文艺节目、新媒体推送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全方位宣传推介美丽河北。

3.建好新闻平台,有效引社会舆论。要进一步提升新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把新闻工作放到战略层面加以考虑,使之成为日常工作内容而不仅仅是危机应对手段。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新闻意识,培养善于同媒体特别是国际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循序渐进推动新闻发言人专职化。建立容错机制,营造宽容环境,让新闻发言人愿说话、敢发言。推动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带头新闻、解读政策。建立长期化、制度化的培训体系,不断提升新闻发言人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4.讲好河北故事,增强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要继续把讲故事作为外宣工作的基本方法,把善讲故事作为外宣队伍的基本技能,把讲好故事作为外宣干部的评价标准,深入挖掘、系统梳理河北的精彩故事,同时从更广范围吸收丰富河北故事员队伍,在国内外广阔舞台共同讲述河北好故事、传播河北好声音、展示河北好形象。要注重把拍摄精品纪录片作为对外讲述河北故事的重要形式,挖掘独特文化资源,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与境外电视台合作,拍摄讲述河北故事的专题纪录片,向外界生动讲述河北故事,展示美丽河北新形象。

5.加强合作传播能力建设,借势借力开展对外宣传。中外媒体交流合作是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借助外媒外力讲好河北故事的重要手段。要支持鼓励省直主要新闻媒体,善于借嘴说话、借筒传声、借台唱戏,积极借助国外媒体资源和力量开展合作传播,特别是用好周边国家的媒体,通过购买版面、联合采制、定制推送、节目互换等多种业务形式,加强与国外主流媒体的务实合作,在相关国家有效宣传推介河北。

6.制作外宣精品,深化“美丽河北”形象宣传。以国际化版式设计和表现手法,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河北文化的独特魅力。组织专业团队策划知识性、娱乐性、观赏性强的讲故事、演故事活动,艺术性地展现“美丽河北”动人故事。制作形象宣传片、微视频,在卫视频道、网络电视播放,并向国内重点网站推送。利用海外河北文化周等对外交流平台,组织具有浓郁河北特色的非遗展示展演。在冬奥会宣传活动中进一步融入“美丽河北”元素,加强在海外推介“美丽河北”形象活动。

第3篇: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一、《丽姬娅之墓》对《丽姬娅》的改编

达德利・安德鲁曾经把改编电影和原著文本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借用、交叉和忠实转化。《丽姬娅之墓》则属于“艺术家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从之前一个总体成功的文本那里,借用素材、思想或形式”的借用改编。这种改编并不要求对原著内容的完全忠实,但是改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与原著保持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

(一)情节安排

小说《丽姬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全篇讲述了“我”的一段回忆,回忆的内容按照时间线索推进。电影《丽姬娅之墓》完全抛弃了原著的第一人称视角,在基本保留原著的关键情节――丽姬娅的死亡、罗维娜的发疯和丽姬娅的复活的基础上,只选取了原著的后半部分进行拍摄,统一处理成与侦探小说相似的“案发―查案―破案”叙事模式。

(二)人物塑造

在男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方面,原著并没有提到男主角的名字,只以故事的叙述者“我”来代称,并通过“我”的讲述表现出“我”对丽姬娅的深爱。电影的男主人公瓦登是一名医生。他的记忆力有问题,所有晚上做过的事情白天都会彻底忘记,再加上双眼不能见到阳光的疾病,他的性格长期以来都敏感而且傲慢。

在丽姬娅的形象塑造方面,原著中爱伦・坡用各种华丽的词语对她的绝世美貌和惊世才学进行渲染。丽姬娅不仅貌美而且德行良好,既是“我”最敬爱的妻子,也是“我”精神上的导师。与原著的温柔美丽不同,电影中的丽姬娅是一个痴情但偏执的人物。电影在塑造丽姬娅的形象时,模仿了小说《蝴蝶梦》塑造女主角吕蓓卡的方式,即人物从不直接出场,只用细节组合人物形象。在电影里,除尸体状态外,丽姬娅本人从未出场,观众对于她的了解全部来自他人的只言片语以及她留下的生活痕迹。此外,丽姬娅也和吕蓓卡一样是“任性”的人,利用死亡给丈夫制造了无法解决的难题。

在罗维娜的形象塑造方面,原著仅简单介绍了罗维娜不同于丽姬娅的外貌,以及“我”眼中她虚伪、愚蠢、爱慕虚荣、胆小怯懦的性格。而在电影里,罗维娜则是一位活泼可爱、勇敢追求心上人的富家小姐。她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的热情,而且非常痴情,愿为爱人牺牲生命。相比原著,电影中罗维娜的形象变得更加丰富。

(三)意象选取

爱伦・坡在小说中选取的核心意象是眼睛。在描写丽姬娅的眼睛时,使用了诸如“最圆的羚羊眼睛”“天上玉女,世外神仙”“比德谟克里特的井还深奥”“勒达的双星”等富有表现力和象征意义的词汇。在故事结局处,“我”也是通过眼睛发现丽姬娅复活的。眼睛意象集中体现了丽姬娅的美丽与神秘,是丽姬娅形象和精神的精髓。

《丽姬娅之墓》则展现了更为多样化的意象组合。首先最突出的意象就是刻着“亦非死而永息”的丽姬娅的墓碑。这句话在电影中伴随死亡话题反复出现,成为命运的预言。另一个集中表现是动物意象――黑猫和苍狐。黑猫在许多艺术作品中经常作为凶兆、死亡、邪恶的化身,黑猫的惨叫声和它飞扑向人类就预示着死亡的靠近。苍狐在片中象征埃及神话的厄运姻缘女神,每次苍狐尸体出现都暗示着罗维娜和瓦登之间的灾难。此外,片中还有作为植物意象的“死亡之花”――日光兰。而房间摆设的以及罗维娜梦境里的金字塔、木乃伊、死神壁画、巨石阵等也都与死亡或者神秘仪式相关,它们无一不加强了影片精心营造的神秘感。虽然片中也提到了眼睛,但其表现效果并不如原著强烈。在以图像作为表达媒介的电影里,建筑物、文物、动物、植物等具有鲜明形象的意象反而更具有表现力,能极大丰富电影画面的内涵。

(四)作品主题

同爱伦・坡的许多作品的主题一样,小说《丽姬娅》的主题是美与死亡。在爱伦・坡看来,“美是唯一真正最富诗意的主题”,而死亡则是“人类最普遍的理解”中“最忧郁的题材”。因此,当死亡和美紧密关联时最有诗意,这样,一个美女的死无疑就是世上最富有诗意的题材了。《丽姬娅》就是一个哀悼恋人的男人回忆美女之死的,充满忧郁诗意的作品。

除了美与死亡之外,《丽姬娅》另一个主题就是生命意志。意志,其特性就是“专一”。丽姬娅的临终遗言在文中一共出现四次,也正是生命意志使丽姬娅的死而复生成为可能。而生命意志同样也是《丽姬娅之墓》的主题。男主人公瓦登认为只要有足够坚毅和顽强的生命意志,人就不会真正地死去。电影把生命意志与爱情结合在一起,认为当生命意志与爱情结合在一起时,人就能够战胜死神。

二、改编的得与失

(一)化用爱伦・坡的其他作品

尽管电影的基本情节取材自《丽姬娅》,但是一些出现在爱伦・坡的作品中的其他元素也被巧妙化用在这部电影里。

首先是对小说《黑猫》中的黑猫形象和部分情节的化用。小说里,爱伦・坡将作为恐怖与灾难化身的黑猫形象渲染到极致。电影将小说《黑猫》中黑猫与男人之间的关系复制到瓦登与黑猫的关系上。瓦登一方面悉心照料作为丽姬娅的宠物的黑猫;另一方面又因为黑猫的存在而无力摆脱丽姬娅的控制,精神抑郁的程度因为见到黑猫而加深。同《黑猫》中的“我”一样,瓦登也多次试图杀死黑猫。此外,与小说里黑猫的叫声暴露男主角的罪行一样,电影中罗维娜也因黑猫的指引而发现丽姬娅的秘密。

其次是π∷怠睹丰格施泰因》结局的化用。小说结局是失控的烈马载着弗雷德里克奔入失火的大宅,人和马一起消失在大火中,只有浓烟笼罩在梅岑格施泰因家族的废墟。《丽姬娅之墓》的结局则是失控的黑猫抓瞎了瓦登的双眼引起火灾,瓦登、丽姬娅的尸体和黑猫都消失在大火中,只剩烟雾和火光笼罩教堂。

其三是对小说《过早埋葬》的化用。在片尾出现之前,画面中出现了爱伦・坡在《过早埋葬》中写的几句话:“那些划分生与死的界线充其量是些模糊而含混的畛域。谁能说生命就在那里终结,谁能说死亡就从那里开始?”这些句子表现了一种生死无界的观念,这与《丽姬娅》中死而复生的情节不谋而合,也再次呼应了电影关于生命意志的主题。

《丽姬娅之墓》在改编剧本和补充情节时选择从爱伦・坡的其他文学作品中化用而不是直接原创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作为一有高度自觉性的作家,爱伦・坡的作品多数是对他创作理念的实践。因此,翻拍爱伦・坡的作品时,从作家本人的作品中选材化用,可以使电影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在最大程度上呈现出爱伦・坡式风格的原貌。

(二)贯彻心理恐怖小说的理念

勐住て略凇豆忠旃适录》的序言中强调恐怖“是来自心灵的”。同样,评论家弗兰克也说过:“爱伦・坡在激起人们强烈的心理恐惧方面所获得的空前成功使他创作了大量小说,这些小说使那些对暴力和血腥已完全司空见惯的现代读者都为之汗颜。”可见,如何使读者通过心灵的震颤体会到阅读的一直是爱伦・坡关注和实践的问题。

同样,作为恐怖片的《丽姬娅之墓》并没有像多数恐怖电影那样把血腥、暴力和畸形作为达到恐怖效果的手段。为了与爱伦・坡的心理恐怖小说理念保持一致,电影采取了梦境再现的方式达到将恐怖心理直观影像化的效果,纯粹用影像表达,删掉对话、砍掉情节,以捉摸不定的意象符号和视觉错觉制造恐惧感。电影改编利用梦境叙事将爱伦・坡的心理恐怖具象化的尝试,为心理恐怖小说的改编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式。

(三)加入英国元素

虽然《丽姬娅之墓》是一部美国电影,但是影片有意加入了不少英国元素。导演罗杰・科尔曼之前拍摄的几部爱伦・坡系列电影,无论是《厄舍古厦的倒塌》《红死病》还是《陷坑与钟摆》,都是完全在影棚中完成的。但是,在拍摄《丽姬娅之墓》时,他摒弃了自己定下的原则,将电影拍摄安排在英国乡下,在影片中展现了诸多阳光下的英格兰田间美景。此外,片中还展示了英国传统乡村户外运动猎狐游戏,添加了瓦登向罗维娜讲述巨石阵故事等这些原著中并不存在的情节。

波德莱尔在评价爱伦・坡时说过:“坡倘若愿意使他的天才正规化,以一种更适合美国土地的方式运用他的创造才能,他本可以成为一个赚钱的作者的。”爱伦・坡的创作精神与当时美国的文学界并非完全契合,在他看来,在没有血缘贵族传承的美洲大陆上,美是无法得到维持的。因此,将描写“最富有诗意的题材”美女之死的《丽姬娅》故事安排在有悠久贵族传统的英国语境下再现,也是对爱伦・坡创作精神的尊重。

(四)故事情节逻辑化

原著结尾在“我”认出丽姬娅复活时戛然而止,没有继续解说丽姬娅是否真的复活或者丽姬娅如何复活的问题。爱伦・坡曾经说过:“心灵受到了震动,那心智也就不在乎接受扭曲的信息了。”在爱伦・坡看来,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唤起读者某种强烈的情感,一旦这种表达效果得以实现,作品中任何诡异或者扭曲的美也都是可以被读者接受的。从这个意义上,丽姬娅复活的情节是否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是不需讨论的问题。

但是在电影里,故事在铺陈大量线索并将恐怖气氛推向高潮后,突然解释说瓦登的精神疾病、丽姬娅的死而复生以及各种神秘现象都是丽姬娅在临死前向瓦登施催眠术造成的后果,使之前的一切不合理都可以在逻辑层面找到解释的依据。为了通过科学式的精密推演达到感染读者的效果,爱伦・坡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主张“将滑稽夸张为怪诞,害怕渲染成恐惧,诙谐拓展为粗俗,奇特想象为怪异和神秘”。而《丽姬娅之墓》为追求叙事的完整性和合理性给原著的情节强行增加逻辑性的行为,与爱伦・坡一贯强调的“效果说”观念是完全相悖的。

(五)改写丽姬娅的形象

前文阐述到过《丽姬娅》的主题是死亡与美,以及强大的生命意志。在小说中,丽姬娅可以战胜死亡的强大生命意志全部来源于她的美。例如,丽姬娅的五官中最美的是眼睛,后来“我”之所以认出死而复生的人是丽姬娅而不是罗维娜就是因为那具身体有丽姬娅的眼睛。而电影里,丽姬娅的对生命意志执著的全部原因是因为无论生死,她都要是瓦登唯一的妻子的执念。因此,原著中美丽、高贵、神秘的丽姬娅在电影中变成了邪恶、残忍、偏执的妒妇。虽然片尾通过化用《过早埋葬》的句子说明影片的核心主题是爱情与生命意志的结合可以突破生死的界限。但是从电影自身的情节来看,丽姬娅的复生只是催眠术制造的假象,而她过分执著的爱情则为爱人带来结局的毁灭。因此,电影的情节与主题之间产生了背离,笔者以为电影对丽姬娅形象的改写并不成功。

三、在艺术与通俗之间

与其他经典作家相比,爱伦・坡对通俗文化中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其影响力甚至超出文学范畴上升为文化现象。爱伦・坡的作品能同时在文学领域和通俗文化领域获得重视的原因,就在于较好地平衡了艺术标准与读者喜好之间的关系。以爱伦・坡创作的短篇小说时遵循的一些理论为例:由于现代读者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因此“如果作品太长,不能一口气读完,这种统一性就无法获得全面维持”;每次动笔之前,都要先选定一种“易打动读者心扉”的效果,接下来“要精心设计某种独特的、不同寻常的效果,然后再构思情节事件,把这些情节巧妙地组合起来,使它们能够最好地实现他预先设定的效果”;类似谋杀、悬疑、恐怖、侦探这样的话题既容易创造打动心灵的效果,又容易成为畅销的题材,因此爱伦・坡的大部分短篇小说创作都集中在这些领域。在爱伦・坡所处的时代,美国的杂志对稿件要求很高,短篇小说要“强调故事的生动,关心读者的接受度,但更加关注小说的形式”。爱伦・坡提倡并在写作过程中自觉实践的“效果说”,就是既做到了追求文学作品艺术标准的同时也考虑到读者喜好的理论,而这也是爱伦・坡的创作既能得到文学评论界的肯定,又能够得到普通读者追捧的关键所在。

相似的是,《丽姬娅之墓》的导演,被称为“B级片教皇”的罗杰・科尔曼也长期面临如何处理个人艺术风格和市场需求之间关系的问题。作为独立制片人的科尔曼,为使拍摄电影的成本和基本利润得到保障,往往将拍摄的题材集中在恐怖片、灾难片、公路片和推理片等能将年轻观众拉回电影院的片种上。虽然这些影片的制作成本低、拍摄周期短,甚至影片的演员、场景和风格雷同,但他的爱伦・坡系列影片“因为其富有想象力的照明和色彩赢得了评论的赞赏”。此外,科尔曼拍摄的这批影片实践了新的独立制片方式,也使恐怖片具有了作者影片的风格。

由此看来,既然爱伦・坡与罗杰・科尔曼都是身处艺术和通俗这两个时常相悖的标准之间的艺术家,电影《丽姬娅之墓》也注定成为体现艺术与通俗之间的平衡度的作品。为了实现艺术诉求,影片避免了同时期其他单纯依靠血腥和暴力制造恐怖效果的恐怖片的单调,采用不同的镜头表达、声画结合和意象选取来营造心理恐怖的效果,尝试用影像探讨具有形而上学意义的问题;而为了满足观众喜好,影片选择以爱情故事为主要叙事线索,以推理片的模式展开叙事,以原著情节的强行逻辑化保证故事的完整性。

如果以《丽姬娅之墓》作为对照,反观小说《丽姬娅》,人们就能发现原著在艺术效果的营造方面创造了许多其他艺术媒介无法完全复制的高妙之处,例如,作品中刻画的丽姬娅外貌以及“我”在教堂内布置得极其奢华的房间在电影中都只能部分再现;通过第一人称“我”的独白和呓语制造出的类似意识流的效果和不安的氛围是镜头语言难以表现的;而戛然而止的结局带给读者的震撼与回味无穷也是电影没有完全做到的。

第4篇: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 《珍爱》;话语;身体;自我身份

电影《珍爱》改编自萨菲尔小说《推动》,原本只是一部成本不高的独立电影,2009年在圣丹斯电影节获奖后广受欢迎,2010年又获得了6项奥斯卡提名以及奥斯卡最佳电影改编奖。正如美国著名影评人韦斯利•莫里斯所说,“《珍爱》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奇迹。美国需要的正是这样的电影,因为他们从未拥有过。”美国著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里评价该电影说,它正是“我们拍电影的原因”,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分享它的经验”。这种经验是指女主人公普蕾舍斯(Precious)从内心到行为上的成长经历。作为一个非裔美国黑人,年仅16岁的普蕾舍斯不仅仅是一个典型美国励志电影中的普通主人公,她的成长路途上充满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灾难:家庭暴力,,种族歧视,艾滋病,未婚先育,贫穷。导演李•丹尼尔:“在这部电影里将一种普世的悲哀与只有一个人才拥有的生活细节结合在一起,但他又没有把这两者合二为一或混为一谈。普蕾舍斯的遭遇不是每个黑人女性都经历过的,然而很多黑人女性都会从她身上找到某些自己的影子。”(韦斯利•莫里斯)

本文援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福柯关于话语、权力和性的思想,从话语的真相、身体的遭遇、和自我身份的重构三方面,探讨女主人公作为非裔美国黑人在其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困惑,家庭环境对其成长的影响以及女主人公在经历磨砺后最终获得心理成长的过程。

一、话语的真相

《珍爱》讲述了一个发生于1987年,居住在纽约哈莱姆区(黑人住宅区)的非裔美国女孩的故事。女主人公普蕾舍斯是一位体重超重、严重自卑的16岁单身母亲,再次怀孕的坏消息使她无法从哈莱姆区中学毕业。更可悲的是这两个孩子都是普蕾舍斯在被自己亲生父亲后怀上的。普蕾舍斯的母亲是一个肥胖得像头鲸鱼、一天只知道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靠救济金度日的恶毒女人,她经常虐待自己的女儿,有时是言语的羞辱,有时是裸的身体暴力。在特教学校(Each One Teach One)里,普蕾舍斯遇到了给她带来希望的老师雷恩小姐和一群虽然都是问题女孩却让她感到温暖的同学。当她逐渐找回信心,找到希望的时候,却被告知患了艾滋病……

话语是女性主义学者一直关注的命题。因为女性话语在历史上长期处于被压抑、被噤声的状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试图寻找女作家、女性角色“失落的声音”,从而建构一种新的女性话语。福柯话语理论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话语的研究不谋而合。福柯认为,话语的排斥原则包括真理对谬误的约束和排斥;但同时指出真理和谬误的区分是武断的、历史性的、可变更的。真理不在于说的内容,而在于“谁在说”和“如何说”。

不难发现,电影中女主人公普蕾舍斯的话语很少,观众在电影中能听到的多是普蕾舍斯的内心旁白。观众可以把这归因于普蕾舍斯肥硕无比的庞大身躯、长相普通的外貌以及因此给她内心带来的严重自卑感。但当观众把视角聚焦于普蕾舍斯的家庭,就不难发现谁才是造成普蕾舍斯自闭的真正元凶。在这个位于纽约黑人区破旧、拥挤的廉租公寓房中,只住着普蕾舍斯和她的母亲玛丽。玛丽没有结过婚,普蕾舍斯是她和她男朋友比尔的非婚生孩子。作为家中惟一的成年人,母亲玛丽的话语成为这个家中的主导性话语,她的话就是“真理”。在玛丽的口头语中,普蕾舍斯从小被描述定义为“蠢猪”“笨蛋”“”“”。在这种语言暴力的长期虐待下,普蕾舍斯的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摧残、打击。无论在家中面对母亲还是在陌生人面前,都显出一副麻木而无智的样子。玛丽还通过话语来行使她作为监护人的权利,以此来表明她的话就是命令。电影中有一幕,普蕾舍斯在特教学校上了一天课刚回到家,就遭到了母亲玛丽的训斥“你给我滚过来!你上午去哪儿野啦?”玛丽生气的原因是社保局打电话说因为普蕾舍斯经常旷课,所以要扣除一部分救济金。为了惩罚普蕾舍斯,玛丽让她吃掉一整盘猪脚。虽然,普蕾舍斯说自己不饿,但在母亲玛丽的话语面前,普蕾舍斯的恳求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这也印证了福柯关于权力和话语关系的描述:“话语无时无刻不在权力的控制、影响之下,因为话语是具体的、历史的,它的意义始终要受到权力的制约和影响。”(黄华,33)

恶毒的称呼,肆意的羞辱,母亲玛丽借助话语对亲生女儿普蕾舍斯实施的这种软暴力揭示了她自己极端利己主义的丑恶人性。她对女儿没有爱,只有恨:因为在玛丽眼里,普蕾舍斯是夺走她男人的那个人;她对女儿没有关爱,只有利用:因为有了这个非婚生女儿,作为单身妈妈,玛丽才能从社保局领到救济金。玛丽让普蕾舍斯去上学,也是因为如果她不这么做,她就领不到救济金。但在玛丽眼里,自己这个女儿就是个大笨蛋、低能儿。她常对普蕾舍斯说:“学校帮不了任何人。还是靠社保金吧。你以为你是谁?”在这个没有爱、关怀,只有命令、虐待、羞辱、利用的家庭里,母亲玛丽就是一只寄生虫、一个吸血鬼。

二、身体的遭遇

对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以福柯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身体都是个重要的概念。因为身体代表着这两者攻击传统思想、理性主义的开端。对于福柯而言,身体成为一种新的历史载体,一个激进的反本质主义的术语,身体与性、政治、生命密切相连。

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描述了身体和政治的关系:“肉体直接卷入某种政治领域;权力关系直接控制它、干预它、给它打上标记,训练它,折磨它,强迫它完成某些任务、表现某些仪式和发出某些信号。”在电影中,普蕾舍斯的遭遇表面上是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内部冲突。实质上,却完全遵循福柯提出的“肉体的政治技术学”,即控制肉体的征服机制。母亲玛丽作为这个家中的权力代表者,她对普蕾舍斯的虐待不仅是言语羞辱这样的软暴力,更包括家常便饭似的身体暴力。因为找不到香烟,玛丽就用沉甸甸的玻璃烟灰缸砸向正在洗碗的普蕾舍斯。除了烟灰缸,能够被玛丽用来当作攻击性武器使用的还有长柄锅、花盆、电视机和她自己那肥胖硕大的身体。当用电视机向普蕾舍斯和她怀中刚出生的小婴孩砸下去时,玛丽是恨透了普蕾舍斯的,希望她快点去死。就如她自己所说,“你先是偷了我男人,然后又大嘴巴到处胡说八道,害我没了救济金,你这个蠢货!”不论是身体暴力还是话语虐待,所有这些手段都可以被视作是现实社会中各种各样规训技术的体现,旨在制造出驯服的身体,从而达到当权者自身的目的。至此,身体成为被权力操纵、塑造和规训的对象,未成年的普蕾舍斯成为母亲玛丽手中任意摆布、的木偶。

提到女性的身体,总是不可避免地和性联系在一起。在两性关系中,传统世界完全根据男性的标准来定位女性的身体,将其认定为次等的、有缺陷的。这种生物学意义上对女性身体的贬损,导致了一系列身体上的压迫:两性对立中的性别限制、医学权力下对女性的局限、女性性别的缺失和淡漠。女性身体的物理性质也决定了女性软弱、被动、依赖性等特征。普蕾舍斯的软弱、被动是其畸形的性经历的直接结果。其生父从她还只有五六岁开始就对她进行犯。生母玛丽对此视而不见,还把普蕾舍斯当成“情敌”用各种方式进行虐待。在被生父后,普蕾舍斯生养了两个弱智孩子。在生第一个孩子小蒙古时,她还不到14岁,从没做过产前检查,没去医院,而是在自家厨房的地板上,母亲玛丽还站在一边猛踢她的脑袋。面对强壮的父亲、凶恶的母亲,普蕾舍斯能做的只有忍受、顺从。

生孩子让普蕾舍斯的身体像吹气球一样胖了起来。肥胖的身体让普蕾舍斯十分自卑。随着进入青春期,普蕾舍斯像其他女孩子一样也开始憧憬自己的爱情,希望能有一个爱她的男朋友。但是,那些她班级里的男生和在大街上晃荡的男孩子,要么嘲笑她,要么畏惧她。普蕾舍斯把没有男孩子喜欢她归罪于自己庞大的身躯,但真正的原因是她的沉默、自我封闭、自卑。在充满家庭暴力、缺失关爱的环境下长大的普蕾舍斯没有学会怎样正确地表述自我,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向外界传递积聚在内心的爱。父亲的不仅夺走了普蕾舍斯健全的心态,更要剥夺她活生生的生命。随着得知生父因艾滋病死亡的消息,普蕾舍斯也被确诊患有艾滋病,年轻的生命好像瞬间被判处了死刑。“为什么会是我?”这是普蕾舍斯的第一反应,普蕾舍斯的遭遇也让观众唏嘘不已。

三、自我身份的重构

面对冷酷的现实生活,普蕾舍斯往往通过幻想来重塑自己的身份、生活。当父亲她时,她幻想自己成了流行明星出现在灯光璀璨的舞台上;当她穿戴整齐、系上漂亮的红丝巾要出门时,镜子里反射出的是她想象中自己的容貌:一个苗条的、有着金黄色卷发的白人姑娘;当她被告知有可能染上艾滋病时,同样她脑海中幻想的美妙画面再次出现。以夸张的反讽取代触目惊心的现实,普蕾舍斯以这种方式扭转了自己对痛苦的感受方式,也改变了观众对冷漠、残酷现实本身的单纯感觉。

但幻想终归不是现实,美妙的梦境醒来还是冷冰冰的真实世界。在现实生活中,给普蕾舍斯带来切实改变的是特教学校的雷恩老师和她的同学们。在特教学校,普蕾舍斯第一次没有坐到教室的最后一排,而是坐到了前排,坐在了别的同学中间。这个位置让她“感觉像是到了外星球一样。”雷恩小姐让普蕾舍斯第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开口说话,介绍自己的喜好,表达自己的想法。开口说话,把封闭在身体深处的自我展现出来的经历,对普蕾舍斯而言是无与伦比的体验,让她觉得自己就像“一艘迷航的船只终于找到了海岸”。在同学丽达的陪同下,普蕾舍斯参加了幸存者会议。在有着相同经历、创伤的一群人面前把自己不愿回首的往事讲出来,得到大家心灵上的抚慰、宽解:让当事人明白这不是她的错,她只是个受害者,这种表述、交流让普蕾舍斯从心理上解脱了枷锁、获得了自由。“陌生人”对普蕾舍斯的善待、关怀和爱帮助她完成了自我身份的真实重构。当她拥抱伤心的小鲁比―― 一个无父无母的邻家小孩,温柔地梳理着小鲁比的头发,普蕾舍斯一抬眼看到墙角的一面镜子里反射出的自己的形象。这是她第一次在镜子中看到一个真实的自我。这时,普蕾舍斯从内心深处觉得做一个黑人女孩也很美。

《珍爱》将人们的目光到通常不愿去看的角落和人身上,把生活中巨大的裂缝展现给人看,但是最后带给人的不是绝望,而是安慰。这一点多少切合了美国主流文化心理:人们其实并不是真的渴望痛苦,而是喜欢痛苦背后的希望以及希望带来的慰藉。

[参考文献]

[1]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2] 韦斯利•莫里斯.美妙人生――为何说《珍爱》是黑人电影期待已久的一部作品[J].于帆,译.世界电影,2010(04).

第5篇: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 《美丽人生》;自由; 主题; 现代

意大利影片《美丽人生》获得了包括奥斯卡在内的30余项国际大奖,被列为全球最值得看的50部电影之一。但令人意外的是,自1997年上映以来,针对影片的评论却屈指可数,从能检索到的评论都将“美丽人生”作为了预设的主题来看,评论稀少似乎基于如此的判断:影片中“人生之美丽”不言自明。果真如此吗?

我们走向影片的现实。影片的现实,即为影片的语┭浴―画面。画面显现影片的主题,因为画面所具有的叙述功能。在画面的叙述中,众多的事件构成情节,在情节中,影片的主题得以显现。如此,要把握影片的主题,首要的是走向影片的画面,去把握影片画面的所叙。然而,《美丽人生》所叙述的,既有主人公基多所展示的人之美丽,也有纳粹所展示的人之丑恶。仅就基多自身来说,一边通过言行举止展示了生命的存在之善,一边却通过纳粹的枪声表明了生命被毁灭之恶。显然,基多也好,纳粹也好,就其为人来说,二者具有同一性;而存在与毁灭,就其为生命的状态来说,二者也具有同一性。也就是说,当我们怀抱着以为是不言自明的“美丽人生”的主题走向影片本身时,首先看到的却是美丑、善恶同一的悖论。这也就表明,“美丽人生”的主题并非不言自明,恰如影片的旁白所说“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不易说”。因此,影片《美丽人生》的主题需要去蔽和显现,这始于如此的追问:人生何以美丽?

如此的追问引导我们走向影片本身,看影片显现了什么。但“看影片”的“看”需要区分,因为看包含了盲目、意见和洞见。“看影片”的“看”不可能是盲目,作为盲目的看意味着看不见,不仅是在黑暗中看不见,就是在光明中也看不见,比如常说的视而不见。“看影片”的“看”也不会是意见,作为意见的看是看过来看过去左顾右盼,停留在表面,停留在现象,但现象可能是表象或假象,未必就是真相,因此作为意见的看是未加区分的看,难以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样,“看影片”的“看”只应该是洞见。所谓洞见即英文里的insight ,是看进去。如此的“看”在古希腊那里就是理论,理论的本义即为洞见。[1]只有作为洞见的“看”,才能“看”出影片画面的叙述,进而“看”出影片画面所叙述的事件,并从若干事件中“看”出情节。只有“看”出了影片的情节,才有可能“看”出影片显现的主题。而作为洞见的“看”,从现象学意义上说,就是走向事情本身,在影片欣赏上,就是走向画面、事件和情节。

对于影片《美丽人生》来说,所看到画面叙述的事件是比较多的,比如基多进城、申请开书店、做酒店侍应、打理书店、进集中营、做纳粹翻译、搬铁砧、播音、晚宴捧餐、寻找多拉、被枪杀等。这些事件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组,那就是基多进城、申请开书店和做酒店侍应构成的一组,这一组事件里始终贯穿着基多和多拉的爱情线索,从进城路上、城里广场、被追途中等基多与多拉多次的偶遇到相识、到剧院基多有意接走多拉并袒露心声和订婚典礼上带多拉逃婚,构成了关于基多和多拉爱情与婚姻的情节。而另一组,打理书店、进集中营、做纳粹翻译、搬铁砧、播音、晚宴捧餐、寻找多拉和被枪杀这些事件,则由基多的儿子祖舒华所串起,形成关于基多和儿子祖舒华游戏的情节。这样的两个情节又统一于基多的人生。于是我们看到,多拉和祖舒华构成了基多最切近的他者,活动在他们周围的基多的朋友、叔叔、李医生、督学、集中营的难友等则构成了基多第二层次的他者,基多的人生首先是通过他们来实现和显现的,这里面尤为突出的就是基多之爱。

有人说影片《美丽人生》的主题,内涵就在于基多之爱。但基多之爱首先需要区分,因为在西方,爱在不同的时代主题下内涵各有不同,比如古希腊要区分eros()、phil(普通的爱)、agape(神的爱),中世纪强调上帝恩惠的爱,近代则是和公民之间自由平等相关的博爱,现代才是在存在的主题下对生命或生活自身的爱,后现代的爱则是欲望的直接表达。[2]作为1997年上映的影片,《美丽人生》中基多的爱,如申请登记开书店和集中营里的诸多事件所表明的,应该是现代意义上对现实的生命或生活本身的爱,而不是有些人所说的宗教之爱。[3]在西方,宗教之爱主要指的是中世纪意义上的上帝恩惠的爱。作为恩惠的爱,要求首先爱自己,其次爱亲朋,还要爱敌人。影片中所展示的基多的爱显然只限于自己和亲朋。这无非是说,基多之爱是现实的、有限度的、有边界的,不像上帝恩惠的爱只强调给予。

如此的基多之爱显然并非基多人生的全部,因为人生除了爱,还有不爱,基多之爱依存于基多之不爱。基多之不爱的显现有赖于另一层面的他者,即作为纳粹的法西斯势力。正是这样的他者让基多的爱与不爱显现出各自的边界,也让基多的人生显现出生与死的边界。

那么,若说“美丽人生”的主题就体现于基多之爱,显然是忽视了人生中基多之不爱。若影片的主题就是“人生是美丽的”,那就意味着人生中基多之不爱也是美丽的,这正是前面所说的美丑、善恶同一的悖论。如何理解这个悖论,就成为能否准确把握这部影片主题的关键。

我们不妨先回到影片的片名。导演罗伯托•贝尼尼曾说过,他拍的影片《美丽人生》片名来自利昂•托洛茨基所说的话。托洛茨基在墨西哥流放时期,得知他要被斯大林暗杀时,他看着花园中的妻子写出了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如何理解托洛茨基的感慨,贝尼尼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诸如此类托洛茨基的感慨与影片相关联的问题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托洛茨基说出了“人生是美丽的”,更重要的是,贝尼尼将“人生是美丽的”作为了自己影片的主题。

如果我们将这部影片放在西方思想史的时代划分中,就可以看到,若在古希腊,美丽的就不是人生,而是和谐的世界整体;在中世纪,美丽的是上帝;在近代,美丽的是人的理性。只有在现代,美丽的才会是人生。这是因为,不同于古希腊的世界、中世纪的上帝、近代的理性,现代思想的主题是存在。虽然在现代思想中,存在也需要区分,比如尼采的存在是创造力意志,是生命的冲动和追求,海德格尔的存在是真理的发生,是既显现又遮蔽的林中空地,马克思的存在是社会实践,是人的物质生产劳动,[2]131但现代思想的开端在于现实给予性,这是可以明确的。正是在现实给予性上,人不再是为神(古希腊的诸神、中世纪的上帝、近代人自身的理性)所规定,而是为存在所规定。只有在存在规定下,人作为生活者、存在者和生产者才凸显出来,也即人生才能凸显出来。如此,托洛茨基的感慨和贝尼尼的影片正是对如此的时代主题的由衷回应。

但影片的真正意义或许更在于,它在对时代主题的回应中指引着我们进入到对人的现实存在的沉思,去追问人在现实给予意义上的本性,那就是:人生何以美丽?

托洛茨基明明知晓自己可能随时会被暗杀却还感慨人生是美丽的,它到底给予了贝尼尼什么样的启迪?显然,作为美丽的人生,最根本的不在于生命在时间意义上从开始到终结,因为在时间意义上,人的生命跟动物的生命没有本质的区分。但正如马克思所区分的,人在时间中展开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而动物只能是本能的生命活动;人是自由的,动物是不自由的。[4]如果这样,那人之生的美丽无疑就在于人之生的自由,也即,影片《美丽人生》没有说出但想要说出的是人的自由。

人的自由首先在于人获得自身的规定性,这依赖于人与自身的区分。尽管人首先要与物、动物以及神相区分,但最根本的却是人与自身的区分,它在西方不同时代的思想中形成主题。古希腊人与自身区分出英雄;中世纪区分出圣人;近代是公民;现代则是未来的人:尼采谓之超人,海德格尔称为能死者,在马克思那里是共产主义者。[2]135在如此的区分中,如果能以区分出来的人(即英雄、圣人、公民、超人、能死者、共产主义者)作为自身的规定,就有可能获得自由,反之则不可能获得自由。而在以存在为思想主题的现代,所谓尼采的超人、海德格尔的能死者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者,都基于对现实的人的失望和否定,这也就意味着,在现实给予性上,人是不自由的。以马克思的话说,现实的人是异化的人,现实的人生是异化的人生。[4]而异化的本质,即康德所说的人将人作为手段。[5]那么,在作为回应时代主题的《美丽人生》中,我们就看到了纳粹法西斯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本质上正是法西斯将人作为了手段,这正是影片中所显现的基多的不爱。

但如此的不爱却属于基多的人生;从根本上说,法西斯纳粹把人作为手段也属于现实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如何美丽?若人的本性依赖于人与自身的区分,这也就意味着人可能由自身规定,也可能由所区分的人来规定;前者是不自由的,后者是自由的。但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自由,通过与自身相区分来克服这种不自由,并坚守如此区分所确立的自由――人性的边界。以康德的话说,就是人以自己的自由意志制约自己的自由意志,[5]也即,不是人以人为手段,而是人以人为目的。这才是人真正的自由。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人生尽管容纳了爱与不爱,它总是美丽的。

如果说现代思想的美丽在于它不仅仅否定了现实,还建构了一个美好的未来,正如尼采的意义不仅在于否定了现实的末人更在于提出了未来的超人、海德格尔的意义不仅在于否定了现实的常人更在于提出了未来的能死者、马克思的意义不仅在于否定了现实的异化劳动者更在于提出了未来的共产主义者,那么基多的牺牲无疑隐喻着对现实的否定,多拉与祖舒华母子的劫后重逢无疑建构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基多的形象意味着人对人性的坚守,如此的坚守不仅仅是在现实的人生中把人作为目的,更在于以之作为信念传承给后人,这正是基多与祖舒华游戏的深刻内涵所在,也正是贝尼尼的父亲以喜剧的方式给他讲述集中营经历[6]和贝尼尼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拍摄《美丽人生》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

[2] 彭富春.哲学与美学问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朝军.《美丽人生》:以爱的名义[J].电影文学,2007(19).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第6篇: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保持内心的纯洁和满足,是先哲们的思想境界。“人生真正的快乐,是在经历了天塌地陷后,发现在废墟中有一朵蒲公英在开放,那就是禅定。”(《贵州女人》后记)如果稍作诠释,“禅定”便是超然物外,进而物我两忘。人的一生,天塌地陷的事难免,而能达到“禅定”者很难。

许雯丽的心是透明的。她的作品是透明的,她以透明的心对待文学,和读者对话。读许雯丽和她的作品,在深沉、真挚之中,能感受到一种不易言传的温慰和禅定。

“在人类把事情做得越来越复杂的今天,离简单就越来越远,这就意味着离科学本质规律的东西越来越远,人类就越疲惫。当人类疲惫的时候,才会想起朴素简单的生活方式。朴素简单不是贫穷,而是科学的生活方式。”(《胜景凉都》)这不仅是作家走遍凉都胜景的感悟,也是她亲近大自然的感悟,是走进两千多年华夏文化精髓之后的感悟。生存、发展是人类的基本欲求,摆脱贫困与种种羁绊,使人类面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获得更大自由。科技的高度发展,帮助人类提高认识外部世界和自己的能力,是获得更大自由的必由之路,但同时付出种种代价。如果奢求“轩冕”,就会走上反面。庄子劝告人们不要以“物”“累”心,保持内心的充实和纯洁,也就是作家所说的“朴素和简单的生活方式”。“一棵树很重要,一滴水很重要,一把泥土很重要,一只蝴蝶很重要,一缕清风很重要,一首情歌很重要,一座山很重要,一个人自由自在地唱歌很重要,祖先留下的文化很重要”。

这就是作家对人生真谛的颖悟,袒露在众多作品中的心,袒露在读者面前的心,更是作家面对许多疲惫的心灵说的知心话。

人类是聪明的,也是愚蠢的。“经常赞美死去的生命,怀念不存在的生命”,可是,对正在活着的生命,“却没有多少人去关注它们”。(《胜景凉都·梦幻三叠》)这难道不是由于“物累”造成的迷误?“人类经常发出这样的哲学拷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更幽默的迷误。作家说:“人,从泥土中来,将要回到泥土中去。”(出处同前)这是个最朴素简单又是最可靠的答案。人类如果哪一天弄明白了这个答案是真理,就会回过头来嘲笑自己: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多争斗?那么多贪欲,尔虞我诈?真蠢!

在作家的笔下,有这样发人深省的文字:3亿年前的恐龙早已成为化石,3亿年前的银杏树却活在距盘县古城36公里石桥妥乐村里,“并载入《贵州省志·名胜志》”。只有410户人家的妥乐村,“这样的树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更不是三棵,而是1150棵”,妥乐人知道这样的天人合一才是人类疲惫的心灵家园。更是作家、作者疲惫心灵共同栖息之地。

人类头脑的发达程度足以让作家笔下生花,加上现代化写作,加上天上人间、古今穿越、人鬼同台,雷电交加地纵情渲染,低俗、的引诱,这样的“艺术品”,不可谓不眼花缭乱,不可谓不让人尖叫,但喧闹过后,眼前要不一片空茫,要不让人腻烦,不愿再看。

许雯丽是朴素而简单的,她的散文是朴素简单的,但读者喜欢。因为心灵的对话,一切的装饰和附加都是多余的。

现实是真诚的,大地是袒露的,但只有真诚的人才能与现实坦率地交流。许雯丽不相信神话,不相信人脑有能耐无中生有,只相信汗水和脚下坚实的土地,相信以心换心,相信用心贴近土地,贴近自然,贴近人生,就会互相滋养,绽放绚丽花朵。双乳,也许是女性引以为自豪却又不愿涉及的话题,像贞丰双乳峰那样“真实得让我找不到语言来描述它的真实”,真实得“没有心理准备的男士”,“脸一下通红,直红到耳根子”。但许雯丽的真诚超出了俗界,超越了女性的羞涩,把“大自然送给人类最美妙的礼物”鲜活地托出。“眼前的双乳峰不是‘峰’的轮廓,而是两座似挺非挺的圆丘,圆丘上的石土环形着,一圈比一圈小,最后收成一个圆润的,仿佛正溢着芳香的乳汁”,(《双乳峰下游贞丰·盘江石记录的神奇》)对一位女作家而言,写到令人惊叹的真实,是需要勇气和坦诚的。

对于城市人来说,乡村里一头耕牛被盗,多半没有兴趣说及;即便说及,也不过三言两语。许雯丽不过是上菜市偶尔认识的卖鸡蛋的乡下女人,是女人们的韧性和作家的柔肠使她们亲近。一个叫郑姑的女人耕牛被偷了,找了很久没有找到,郑姑说她的牛一定是被杀了,“说着,她健康透明的眼里含着泪,但始终没有流出眼眶,她细腻的表情流露出的不仅仅是财产的损失,其间夹杂着对牛的怜悯,一种生离死别两茫茫的情感。郑姑复杂的表情,传递到我的心里,我几乎和她一样痛苦。”(《贵州女人·卖土鸡蛋的女人》)

叩击心灵的文字,来源于作家善良、美好的心境,来源于作家灵动的艺术感知,由物我相融相知,到两相得益、升华。许雯丽眼里的贵州梭戛长角苗寨,挪威人惊叹于这里的古老和原生态,在这里建起了生态博物馆,“博物馆静立在生态完好的长角苗寨,和谐,安详,仿佛是人类生命渴盼的天堂,它在葱茏的绿树间无声地令现代人深思。”从这里走出国门的第一个长角苗只有女子熊华艳,她笑容阳光,“这笑容仿佛没有被繁华、噪音、竞争、礼教伤害过,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烁晶莹。”(《贵州女人·寻找长角苗》)

“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语),但生活里美丑同在,善恶并存。作家善于发现美,是因为内心美在呼唤。长角苗女熊华艳是美的,双乳峰是美的,朴实简单的生活方式是美的,在作家笔下灵动起来的镇远青龙洞建筑是美的。发现这些美,来源于作家美的心灵和忠诚于美的眼睛。

要读懂许雯丽,也必须和她做心灵的对话。她是常人,却常常不被常人所理解。庄周拒绝出仕,愿意“曳尾于涂”,是因为不愿意失去自由;陶渊明离开官场,是由于官场失意。许雯丽却是官场得意的时候离开的。“选择寂寞、艰辛的文学道路”,“因为文学创作必须具备的宁静、率真、坦诚奉献的品质,与我的个人气质一见钟情”。

为文不是为名为利,而是出于奉献的本性,就这一点,作家已超出常人,而颇具文人气质了,颇有无鹤立群雄做皇帝的心思,却有春风暖雨,落花飞燕情怀的李后主意味。

也许处于女性的柔韧,为了那个瑰丽无比的梦,许雯丽特别能坚持。为把贵州女人写进少有女人地位的历史,许雯丽足迹遍及贵州山山水水。她每到一个偏僻的山村,“女人们都很高兴,她们仿佛千百年没有说过的话,都对我滔滔不绝。但男人们总是带着一份异样的目光审视我。在一个很偏远的小镇,一个男人对我说:‘我们这里的女人连饭桌都不能上,要等一家人吃完饭,她才能吃,而你已经可以出来写书,真是幸福啊。你的男人能让你出来吗?’我茫然四顾,这才发现在七八人的饭桌上只有我一个是女人。我说:‘他也不让我出来写书,但是,我很想写,我便没有了男人。”’(《贵州女人·后记》)

儿子大学毕业,有自己的事业。许雯丽不得不孤独地面对今后的岁月,好在她心里有个广阔、瑰丽的艺术世界。许雯丽已经出版了7部包括理论专著、长篇小说、散文在内的作品,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家纪实》签约作家,贵州六盘水作家协会主席,颇有知名度,却在孜孜不倦地圆她的文学梦。会不会像贵州女人那样,“整天照着围兜上的图案挑花绣朵……等他们在一家人的衣服上绣完美丽的图案,女人发现自己老了”?这是许雯丽和飘逸泥土芳香的贵州女人的心灵对话,也是和读者一次撞击心灵的对话。有文学陪伴作家,作家不会老;即便老了,她的心血已变成瑰丽的文学景观,艺术是不会衰老的。

如果研究理论不是为了在高校或者理论界有一席之地,而纯粹是为了把梦变成现实,许雯丽算是一个。理论研究让她更具慧眼,更能洞穿世界、社会和人生。许雯丽说:“当他们看见一个蛹死了,破开了,就很惋惜,说,真可惜,蛹死了。实际上蛹的生命并没有死,而是穿越了二维空间的限制,飞跃了死亡,获得了新的生命,绽放了生命。而在二维空间的爬虫类就根本无法理解什么叫飞行……它们只知道蛹死了,仅此而已。”(《灵感与写作》)只要联系文学创作,即能理解是平面写作还是立体写作这一非常有现实意义的美学命题。只知道“真可惜,蛹死了”的人,是没法驾驭如此复杂的文学创作的。接着,许雯丽深化她的命题诠释:“初学写文章的人,大多在一维空间里记流水账;在二维状态下写出的文章,僵化、枯燥,是用眼睛看到的东西;三维空间有了动感、扩张感、立体感,文章有了灵魂”。文学界曾经对“娜娜出走以后怎么办”的问题有个热议,实际上大可不必。娜娜出走了怎么办?不就是个在什么样的层面上思维的问题?如果置之于三维空间,那么,自杀、瘐毙、继续堕落、流落街头,全有可能,不是单项选择,而是多项选择。

人们习惯从社会学角度判别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许雯丽说:“从更宽阔的角度(比如从宇宙观角度)着眼,当是懂得尊重自然和人性的人才叫好人。”本书(长篇历史小说《夜郎素女》)不俗之处在于人物塑造跳出一般窠臼。不仅是善良的下层侍女羞花能够助人,即使是土司的儿子扒瓦对他钟爱的鹿女也能表现出难得的挚情;就连进入边地收税征粮的清军将领马河图也不只是一味地压榨与剿杀。这种并未简单化、平面化地人物性格塑造,无疑是作家在三维层面上思维的结果。

也许是因为文人的气质吧,在许雯丽的感情世界里,多了几分忧伤。正由于多了这几分忧伤,使她的作品更有深度,更有立体感。

第7篇: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圣诞节,很美丽很纯洁的童话。世上,也许没有人会相信圣诞节真的会来临,因为这是一个很美丽但却很遥远的童话

——题记

小时候,每逢圣诞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在充满美好的圣诞节,可以收到圣诞老爷爷赠送的礼物。在小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也许这个想法很天真、很单纯,甚至很多知识分子的大人认为圣诞节是一个很荒谬的节日,但为了实现孩子们的梦想,他们不得以充当了圣诞老人的角色。

但又有谁能想得到圣诞老人真得会出现呢?曾经给我在小荷上的好朋友菲比写的作文发表过点评:“菲比,其实圣诞老人就在地球村的某一个角落,它不是神话,也不荒谬。只要你相信奇迹,那么神圣的光辉会重现人间。再次祝你圣诞节快乐``````”真的,圣诞节是一个很美丽的童话,又好似一杯很淡的茶,如果不细细品味,是发觉不出当中的味道和带来的清香。

第8篇: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西丽亚 女性意识 觉醒

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年出生于南方佐治亚州的一个佃农家庭。艾丽丝8岁时,在和哥哥们玩“牛仔与印第安人”的游戏时被玩具枪射瞎了右眼。1961年艾丽丝获奖学金入亚特兰大的斯帕尔曼大学学习,正赶上美国民权运动的高涨时期,她即投身于这场争取种族平等的政治运动。1962年,艾丽丝沃克被邀请到马丁·路德金的家里做客。1963年艾丽丝到华盛顿参加了那次著名的游行,与万千黑人一同聆听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讲演。艾丽丝大学毕业前在东非旅行时怀孕,当时流产仍属非法,她经历了一段想要自杀的痛苦时期,同时也写下了一些诗歌。1965年艾丽丝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当时是民权运动中心的南方老家继续参加争取黑人选举权的运动。在活动中艾丽丝遇上了犹太人列文斯尔,两人克服跨种族婚姻的重重困难结为“革命伴侣”。1972年艾丽丝到威尔斯利大学任教,开设了“妇女文学”课程,这是美国大学最早开设的女性研究课程。艾丽丝此时还担任了《女士》杂志的编辑,但仍坚持写作。 1973年、1976年艾丽丝先后出版了小说集《爱与烦恼》和长篇小说《梅丽迪恩》。

1982年是艾丽丝·沃克的事业巅峰期,她发表了小说《紫色》(the color purple)。《紫色》1983年一举拿下代表美国文学最高荣誉的三大奖: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家协会奖。1985年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将其拍成电影。作为一名黑人作家, 沃克肩负着强烈的历史使命, 她将犀利的目光投向许多至今仍困扰美国社会的重大问题。同时,作为一位女作家,沃克致力于黑人妇女争取平等权利和解放的斗争,无怨无悔,矢志不移。同时为了和白人女权主义者区别开来,她还创造出“妇女主义者”这个新名词,推动了女性文学的继续发展。《紫色》是一部集美国南方文学、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所长的文学作品。自从这部小说出版以来,越来越多的读者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尝试着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去体会和探讨小说所展现出的艺术魅力及深刻的主题思想。《紫色》从此成为美国大学中黑人文学与妇女文学的必读作品。《紫色》全书由94封书信构成。主人公西丽亚写给上帝的信、写给她妹妹内蒂的信(被退回)、内蒂写给西丽亚的信、西丽亚所爱的女人莎格给西丽亚的信。故事的背景是艾丽丝沃克所熟悉的美国南方佐治亚乡村,大约发生在20世纪初。14岁的黑人女孩西丽亚被继父,生下的两个孩子也被继父送走,后来西丽亚的妈妈死了,继父再婚。西丽亚被嫁给一个已有四个孩子的鳏夫x先生,妹妹内蒂被迫逃走,辗转到非洲。西丽亚受到x先生的百般虐待,但后来在x先生的情人莎格的爱与帮助下,逐渐转变为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

本书出版后,总销售数达400万册,1985年还拍成电影,但也引起男性读者——尤其是黑人男性的指责与抗议。作者也承认,她的这本小说主要写女性的受压迫和如何觉醒,男人们只在小说中扮演不光彩的角色。确实,这部小说是以80年代兴起的“女权主义批评派”文艺观点写成的,用的是一种所谓“新现实主义”或称“社会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者本人就是一个积极参加妇女解放运动的女权主义者。她一向认为美国黑人妇女身受种族主义与男性至上主义的双重压迫,当前首要任务是把妇女从男性压迫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赋予她们独立的人格,包括经济上、精神上和家庭地位上的独立。作者曾在一次谈话中强调她最关心的是本民族精神上的复活。沃克的小说反映当前美国“女权主义批评派”,所谓的“新现实主义”特点,从家庭琐细和妇女心理反映重大的社会矛盾和种族问题,本书虽然像作者在谈《紫色》的创作时所说,“从一个女人向另一个女人谈私房话开始”,却反映了女权斗争、、种族矛盾、性解放和同性恋自由等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本书又与传统的黑人抗议小说不同,作者在书中宣扬的是博爱:西丽亚不仅不嫉妒莎格,反而真心爱她;莎格也投桃报李,真心爱西丽亚,不嫌她长得丑,教导她性知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终于使她获得新生。西丽亚也宽恕虐待过她的丈夫而她丈夫最后也开始尊重她独立的人格,对她另眼相看。正如美国学者伯纳德贝尔在《美国黑人小说和他的传统》一书中所说,在《紫色》中“民间传奇小说的因素要比批判现实主义强,小说关心的与其说是阶级与种族,不如说是性与独立人格,而对女主人公西丽亚来说,同性恋是她获得独立人格真正的通道”。

从艺术上看,本书颇似著名黑人女小说家左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的眼睛盯着上帝》,用黑人方言、音乐与宗教等表现黑人文化特征的民间风格,通过爱情故事与家庭生活描写黑人妇女的精神生活,书中的心理描写比较突出,女主人公内心受到压抑只能向上帝写信倾吐积郁与哀痛,而且全书用书信体写成,自然无法描绘重大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只能诗意地描写人物细腻的感情与心理活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本书是一部心理小说而不是社会抗议小说,这也说明20世纪80年代妇女小说的“新现实主义”与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不同之处。作者在致《紫色》中文译者杨仁敬教授的信中还谈到本书的两个特点:一是关于书名,书中西丽亚曾对莎格说:“如果你踏着紫色走在田野里而对它视而不见,上帝准会大发脾气。”换句话说,宇宙的造物主创造了这么多美丽而神秘的景物,如果我们不屑一顾,至少对造物主是极大的遗憾,也是不公正的。西丽亚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就像紫、蓝、黄、红颜色一样,显得那么平凡而独特;二是书中x先生没有姓,既是由于西丽亚在信中隐去了他的身份,也是由于他根本没有替别人做过好事。只有为别人做过好事的人才有权得到自己的名字。

总之,《紫色》是一部特色鲜明的小说。沃克的独创之处在于她能超越自身作为一名黑人妇女的局限,探讨黑人内部的关系,比如男女关系、黑人的家庭关系,从而揭示了黑人自身的弊病以及女性自身的弱点,并提出克服的途径。西丽亚也在《紫色》中从迷茫走向了独立,勇敢地去探求女性的自我。

参考文献:

[1]艾利丝沃克.紫颜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2]丁文.奏响生命的新乐章[j].国外文学,1997,(2):55-56.

[3]林树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4]刘英.论艾丽丝沃克笔下女主人公形象的演变[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5):83-86.

[5]邹溱.紫颜色中的颜色与主题[j].外国文学评论,1994,(6).

第9篇: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美丑 相互转换 对照原则 矛盾统一

生活中美的事物与丑的事物同时存在,也就造就了艺术作品中“美”与“丑‘的存在,关于美与丑的关系问题,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都有论述。他们常常认为,美与丑并不矛盾,他们是相互依存的。老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美学问题,指出美与丑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为善,斯不善矣。”他还从没得相对性出发,指出美与丑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美之与恶,想去若何?”。美与丑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东西,二者是相互联系并可以相互转化的。

一、达芬奇和《蒙娜丽莎的微笑》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能像《蒙娜丽莎的微笑》那样誉满全球,同时引来各式各样的说法和评价。后文艺复兴时期最早描绘世俗妇女形象的成功作品,它形象的表明了中世纪后欧洲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性的解放与复苏,讴歌了人性的伟大,把人从神权的文化奴役下解放出来。《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女人,是情人,是爱人,是母亲,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我们根据瓦萨利的记载,可以确定,画中人为佛罗伦萨银行家佛朗斯柯·捷列·佐贡多的妻子丽莎。她出生于1479年,芬奇为她画像时间是1503年,正是丽莎24-27岁的时候。画中人的主要神情是“微笑”,世人称之为“神秘的微笑。”银行家佐贡多以丰厚的酬金请芬奇为夫人作画。当夫人出现在画家面前时,她身着华贵的连衣裙,梳着时髦的发式,一绺绺卷发散在双肩,身体显得丰满,眉毛齐整,两颊绯红,颈项和手臂佩带着名贵珠宝,全身充溢着纯真和天趣。在弯弯的双眉下面,明亮的眼睛闪闪发光。“我同意着手工作”芬奇向蒙娜丽莎点了点头。为了维持丽莎的微笑,画家动用了智慧的脑袋,为她讲了精彩的愉快的故事,还请了各式各样的小丑、琴师、街头艺人为夫人表演,借以唤醒这位消沉、淡漠、昏昏欲睡的。丽莎坐定以后把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上,作出一个姿态,画家注意到夫人的颈项和丰腴双手,可惜被金银珠宝所占有,芬奇对丽莎说:于是,丽莎急忙褪掉所有饰物。我们现在看到的正是一位毫无修饰、情趣天然的。蒙娜丽莎勾起了芬奇对生母阿尔别拉的回忆。有一次,大师深情地向倾诉了自己的身世,似乎从丽莎的身影中看到生母的形象,当讲到母亲在24岁就死去时,他的声里充满怜悯和悲痛,丽莎说:“我也是24岁,我使你想起了她。”丽莎成了阿尔别拉的神秘化身。因此,大师在画丽莎时,是用真诚而纯洁的情感去描绘的,他用对母亲和情人的双重情感来尽情描绘此人的肖像。不仅如此,他还把她作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作为人类世界的欢乐和光明来描绘,他要把自己的美感和体验,用画笔传达给所有的人。文艺复兴到来使神从神坛上走下来,成为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为这一新时代的标志而载入史册。

二、现代电影《西游降魔》

影片开篇,毫无拖沓,沙僧化为吃人的大鱼。一口吃掉孩子,那个在大人臂弯里,听着童话,怀揣憧憬睡去的孩子。如果说蒂姆影片钓不上的“大鱼”,让我们认清童话的美好,西游中的大鱼,则以一种极其简约,粗鲁的方式,吃掉了他。而他最残忍的利器,则是,我们相信他真实存在。童话,寓言,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我们相信他存在;鬼故事,妖魔录之所以恐惧,是因为他真实。“超自然现象”之所以能成为黑马,因为他太真实,真实到我们相信。筑塔不易,毁灭只需抽薪。《西游降魔篇》从釜底抽掉的,正是我们对童话的长此以往的那份坚守。让我们看到极其丑陋的残骸,并相信了这一切。无人不愿欣赏美好,丑陋很难被记忆。而丑陋到真实的地步,则是一种恐怖。《西游降魔篇》被很多人定义为恐怖片,也许正因如此。一个被压了500年的妖猴,凭什么不丑陋,不猥琐,不狡诈,不残忍?一个因丑,被妻子抛弃并杀死的人,凭什么不会去憎恨?就像,当年的艳照门,带给我们的那种颠覆感。光鲜亮丽下的肉身,原本应该私密的本能与欲望,被公之于众。区别只在,艳照门是外表美与“内在”美的反差,西游则是美与丑,善与恶,本性的反差。所以《西游降魔篇》是不招人“喜欢”,甚至被人窥视的。就像我们内心的一些小邪恶,总被玩笑漂亮的包裹,以求内心的平和。

太真实的丑陋,我们看不到,世界依旧是美好的,童话依旧是靓丽乐观积极向上的。可以,只要你真心相信。这里绝无贬义,也没有任何引导之意。就像911,有很多纪录片在证明他是一次美国政府蓄谋已久的行为,就像大气变暖,被指是炒金之后又一个赚钱噱头。你愿意相信哪一方都可以。但不得不说,以上那些说法,与《西游降魔篇》这类电影的存在,似乎更加接近真相,似乎更吸引人,尤其吸引那些聪明人的喜爱,难道不是么?

三、美丑的对立统一

美与丑的辩证,同样是一个矛盾的统一,当我们懂得了美与丑的辩证时,审美观就有了厚度,由平面直觉的美丑上升到立体的审美,超越美与丑截然对立的界限而将其融合在一个统一体中,使美与丑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动态概念。正如阴阳环抱而演天地之变,消长之中,美已不在阴阳,其中变的微妙与灵动,却成了美的极致。生命也由此温和圆润,则眼中所见世界宏阔和谐。许多事都是这样,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去看美与丑,那么我们的心中就永远存在一片阴影,当你能站在一个高度,以立体的视觉去审美时,美和丑原本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就如一个画面的明暗色彩,衬托而成美丽。没有丑也就没有美,而美与丑的流向总是向着美的,因为人心是向美的。因此,如果我们总可以从丑中发现美的动因时,那么我们的心中就永远存在着希望,生命因此而画着积极的色彩,所见世界也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参考文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