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今日药学论文范文

今日药学论文精选(九篇)

今日药学论文

第1篇:今日药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民族医药 独特魅力 挑战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而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我国的南部、西南及西北等边陲地带,由于历史、地理、气候、民族习惯、疾病种类、用药方式的不同,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及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积累了许多医药经验和文献著作,有的还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医药理论和应用方法。由于历史原因,汉族人民在中国是主体民族,所用药物习惯用“中”字,故称中药或是中草药(“草”字,追其本意有民间用药之说),在我国具有独特的学术地位和深远影响,今天我们所称的民族医学只包括中国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医药学体系或医药知识经验。近年来民族药的发展可谓是“一枝独秀,异军突起”,经过多年来的发掘整理,约有30多个少数民族的民族医药得到系统整理,其中尤以藏医学、蒙医学、维吾尔医学、傣医学以及壮、苗、瑶、彝、侗、朝鲜、土家等民族医药得到了较好的继承发扬。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弘扬民族医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存在着历史文化的多元性。各个民族的文化领域,既有互相交融、渗透、共通的普遍性,也有因基原、个性和特色不同而形成的特殊性。我们弘扬民族医药是出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当前,国际国内对传统药物的民族特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如哈佛大学著名中枢神经天然产物研究家舒尔茨在1968年提出,综合人类学、考古学、史学、语言学、社会学、比较宗教学诸方面的知识来寻找新的天然活性物质的科学诸方面的知识的科学称为民族药物学。此后,日本、美国、欧洲等国相继成立了民族药研究所或研究中心[1]。1979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第三世界应更大限度地利用先辈用草药治病遗留下的丰富遗产。1982年他又组织摄制组赴墨西哥、印度、埃及、中国、肯尼亚等国拍摄科教电影《绿色药物》。这些都标志着人类对药物认识的日益深化。

正如著名导演张艺谋曾说过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样,无论中国还是世界的其它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民族药就是中国医药事业一朵璀璨的奇葩,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民族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繁荣兴旺的体现,也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发展创新的源泉之一。

2 民族药的独特魅力

医学的本质,是对人体生命的认识能力和保护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而且也是历史经验积累的成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物质文化丰富的同时,病痛却如影随行,不少疑难病成了人们的头号杀手。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从少数民族中的一些长寿者身上,从一些民族医和民间医生治愈了不少的实例中,首先发现了不少科研的题材和治愈各种疑难杂症的可能。

如藏药中“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珍珠丸”、“七十味珊瑚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如意珍宝丹”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仁青常觉”、“五味石榴丸”可治疗胃肠道疾病;“乙肝健”、“九味朱黄丸”可主治肝病等。傣药的“雅暖”(睡药)、“雅烘”(熏蒸药)、“雅喃”(药浴)对治疗风湿骨痛、偏瘫、痿软、中风后遗症、顽湿癣疹、皮炎等有显著疗效。蒙药“扎木萨-4汤”古方中筛选出了具有明显疗效的降血脂活性成分组成新方,命名格根饮片剂;通过对古方“阿如拉-3味”的研制,制成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心肌功能的新药“嘎格日―塔布”注射液等,这些古方中开发的新方,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都有着较好的治疗作用。苗药“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苗医药不分家,就地取材,药物应用方法及剂型较多,简易灵活速效,如口含剂、香囊剂、熏洗剂等,一病一方,以单验方为主,以伤科称著,临床疗效卓著[2,3]。

除此之外,民族药有着丰富的药用资源,没有受到环境的污染,许多还是道地药材和特色药材。如青藏高原拥有大量的药物资源,是当今世界颇有特色的药物种质基因库,藏药1 660余种,其中植物药1 461种,隶属于200种,870属,由于青藏高原恶劣的环境致使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具有高含量、高活性、无污染等品质。民族医药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理论基础,独特的疗效和优势,丰富的药材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医学、中医学上的困难和不足,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3 面向世界,迎接挑战,促进民族医药学的发展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多聚居于西南、西北、边疆和贫困地区,可能正因为如此,才使当地的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得到宽容宁静的藏身之地。目前,各地方政府把民族医药的开发列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虽说这并没什么不好,但由于存在药品生产标准的制定滞后于药品生产,对野生资源不加保护的盲目的掠夺式的开采,以及对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认识不深刻,导致对药用植物的利用率不高的现实,致使野生资源急剧下降,甚至有的品种已濒临灭绝。应当实事求是,加强研究,合理利用,这对西部地区民族医药的开发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民族医药的发展,必将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成为我国医药文化繁荣发达的标志,也将为发展世界传统医药提供新鲜经验,为各国替代医学提供广泛的选择。

4 结束语

人类为全面适应现代社会与文明发展需要,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控制自然(包括人类自身)的能力获得空前提高,民族医药也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弘扬民族医药要在把握自身主体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伴随现代科学和技术进步,使整个民族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新的变革和升华,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现代科学水平的科学体系。深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新世纪的民族医药学将显示以下特征即:国际共享性,为世界大多数人所认识与应用;不可替代性,在当今的卫生保健及在预防、医疗、康复等方面显示出更大贡献;显示科学性,逐渐脱思辩与推论,在理论、实践与方法等方面均显现其现代科学特征,使其得到科学阐明与广泛应用;呈现开放性,使中医学成为主体发展与开放兼容系统;显示发展性,不断涌现出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

民族医药在今日中国的存在,既是历史文化的余荫,又是返朴归真的新声。它的继承与发展实际上是由它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我国民族医药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还需共同努力。为使我国的民族医药得以发扬光大,我们还需几代人的继续探寻,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 胡世林.国外的民族药.1982年全国民族学术会议论论文集[M],1982,12(内部印刷).

2 丁月芳,李峰,杨红.我国民族药研究略述[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1(7)1,20~22.

第2篇:今日药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中医药膳文化; 对外传播; 策略;

一、引言

中医药膳指基于传统中医药学理论,在“药食同源”思想的指导下,利用中华民族中医传统中“亦药亦食”的天然药物与不同食物组合配伍,利用食品烹饪技术或其他食品加工技术,进行加工制作,成为色、香、味、形、效俱佳的美味佳肴,使膳食品具有食、养、医兼具的饮食养生保健效果[1](1)。中医药膳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是中国传统中医药宝库中的一块瑰丽的宝石,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枝独秀。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膳融合了中医药学、营养学、烹饪学、民俗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特色鲜明,独树一帜,是中医药文化及中国饮食文化的完美结合,可谓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代表,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一个蹊径。

二、中医药膳文化的特点

中医药膳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成熟于唐宋时期。《后汉书·列女传》即有“药膳”一说。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有药膳组方方法的详细论述,为中医药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神农本草经》《备急千金要方》《食疗本草》《太平圣惠方》《本草纲目》等中医典籍都对中医药膳不吝笔墨,归整各类“亦药亦食”的中药,记载多种药膳方剂,为中医药膳学的发展与完善做出巨大贡献。中医药膳既是中药又是食品,可谓药食兼具,寓医于食,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药食同源。

《黄帝内经·太素》有云:“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中国传统中医自古便有“药食同源”的思想理念。“药食同源”认为,许多食物不仅是美食,而且可作为药用;许多天然药物同时可以作为食品食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界限并非楚河汉界,而是同一来源,如山楂消食健胃,生姜疏解外邪,人参补养气血等。中医药膳基于这一思想,将天然药物与食物同置,通过烹饪或其他食品加工方法,加工成色、香、味、形、效俱全的膳食,满足日常饮食需求的同时,亦可实现食养或食疗的功效,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一举多得。

(二)四性五味。

四性五味为中医理论。中医认为,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性及味道。“四性”又称之为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杏林自古便有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于食物的传统。根据这一理论,果蔬肉类等食物亦有四性五味。如猪肝、红枣等为温性食物,具有补气祛寒之功效;冬瓜、西瓜属寒性食物,具有清热降燥之功效;葱、桃属辛味食物,可活血行气、发散风寒;山楂、芝麻属酸味食物,可生津开胃、帮助消化。亦药亦食的食物,根据其四性五味进行组方配伍,成为满足不同体质或需求的人们品尝美食、强身健体、养生美容、防病治病的膳食。

(三)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指治疗疾病时应根据季节、地理环境及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三因制宜既是中医学的治病原则,又是中医药膳选药择食的原则。中医药膳中的因人制宜指根据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等选择药膳。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类型[2](73-75)。依据中医三因制宜原则,需根据个人体质辩证施膳。如气虚质宜食用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药膳,如山药、大枣、莲子等组合搭配的膳食。同理,因地、因时制宜是指施膳还需考虑地理地域、气候水土、生活习惯、时令气节等差异。如北方地势较高且空气干燥,宜食用温热性补阳药膳,如含当归、生姜等羹汤类;夏季气候炎热,阳气生发,宜食用绿豆、赤豆、乌梅等健脾开胃、清热化湿的药膳。

(四)呈现多样。

中医药膳有别于普通膳食。中医药膳在烹饪或其他方式的食品加工过程中,需兼顾“药”与“食”两大方面,不仅要注重中药的组方配伍,遵循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的中医诊治原则,对药物、食物进行合理性效组合,关注中药及食物的四性五味,还要讲究药膳作为膳食应具备的特点,注重药膳的色、香、味、形,真正将药隐于食,保证食用者感觉是在“用膳”而不是在“用药”。为真正实现“隐药于食”,中医药膳从古至今发展出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根据性状可分为菜肴、糕点、面点、粥品、汤羹、饮品、糖果、蜜饯、罐头等。如当归鸡、十全大补汤、酸枣仁粥、茯苓夹饼等。根据制作方法可分为炖、焖、煨、蒸、烩、氽、煮、熬、卤、熘、炒、烧、炸等。根据功效可分为养生保健、美容美发、祛邪治病、疾病康复类。根据滋补方式又可分为平补、清补、温补、峻补等。

三、中医药膳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利因素

中医药膳历史源远流长,是炎黄子孙几千年智慧及经验的结晶,是中医药文化重要的且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是中医药文化与饮食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通过中医药膳的推广与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在现今社会可谓独具优势且正当时。

(一)中医药膳恰好满足现代人饮食养生的强烈需求。

中医药膳既是中药又是美食。中医药膳是中药与食物、调料等组合配伍,通过烹饪等食品加工手段制成的膳食。具有美食的基本特征,色香味形俱全,美味诱人。同时,又具有强身健体、美容养生、防病治病的功效。在养生保健需求日渐强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尤其关注饮食健康。中医药膳可谓饮食养生文化中的一枝独秀。

(二)中医药膳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历史悠久。

中医药膳在公元五世纪便经由《黄帝内经》《备急千金要方》《神农黄帝食禁》《黄帝杂饮食忌》等中医典籍传入日本,并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3](1357-1358)。至今仍流行于欧美的不少保健食品据考证是意大利马可·波罗于七百多年前从中国传播出去的[4](60-62)。中医药膳也随着下南洋的华侨、华裔而在东南亚广为流传,使药膳养生成为当地民众的风俗习惯。

(三)中医药膳是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一大捷径。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困难颇多,包括中医药的国际标准化问题、文化认同问题、语言转换障碍等。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最容易获得文化认同并广受欢迎的,自然是中国美食。中餐已然成为辨识度最高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中医药膳隐药于食,取“亦药亦食”的天然药物与食品搭配,制成各种样式的美食。基于“药食同源”思想的中医药膳可谓是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一大捷径。

四、中医药膳文化对外传播的困境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及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中独具特色的诊断及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医药膳同样讲究辨证论治,三因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食配膳。中医药膳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传播方面面临着与中医药对外传播相似的困境。

(一)中西方养生文化差异大。

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在养生方面也有明显体现。中国五千年文化崇尚修身养性,讲求自身的修行,可谓内修养生;西方文化注重“外练”,更倾向于通过信仰寻求内心的良善与宁静。中国文化推崇整体观。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相互依存制衡,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养生亦应遵循整体观进行整体调养以恢复阴阳平衡。西方文化更倾向于局部观,强调有针对性地局部调整与锻炼。中国文化喜静。养生文化倡导养气,即以气养生。西方文化则好动,强调运动的强身健体作用[5](180)。中西方文化尤其是养生文化方面的差异,使中医药膳在海外的推广与发展面临文化认同与文化融入等方面的困境。

(二)对中医及中药认可度不高。

中医与西医分属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偏重于经验,属传统医学,西医的特点是靶向定位及切割化验,偏重于实验,属现代医学。在西医主导的现代医学大环境下,中医在西方世界的认可度不高。相应的,中药的作用及疗效因缺乏现代医学认可的标准化、规范化,导致西方对其心存疑虑甚至排斥,质疑其科学性。中医药标准化的推进可增强中医话语权,促进中医走向世界。虽然我国中医药领域现已认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并致力于推进中医药标准化事业,但由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再加上中医药具有鲜明的经验性、地域性特点,以及科研人才、科研经费缺乏等诸多因素,导致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举步维艰、进展缓慢。

(三)中医药膳推广力度不大。

在大健康产业方兴未艾的今日,人们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讲究饮食健康,强调饮食养生。可谓中医药膳再度兴起的一大契机。国内各地政府或企业也在尝试通过将中医药膳学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饮食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扩宽中医药膳市场,活跃地方经济,传播中医药文化。但中医药膳的海外市场依然有待开发。如今的中医药膳对外传播与推广的主要力量是当地华侨华裔。中医药膳国际贸易及服务依然存在形式单一、人才缺乏、品牌力量薄弱等问题,发展困难重重。语言转换障碍也是中医药膳在海外推广的一大困局。此外,中医药膳对外传播体系急需系统化、信息化,跟上时展的步伐。

五、中医药膳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饮食需求随之提高,对养生保健的追求日渐强烈。中医药膳的对外传播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在科技迅猛发展,互联网不断创新的今天,中医药膳对外传播应采取多渠道、多元化、信息化的策略推进。

(一)以“中医药膳+”形式,拓宽渠道加快文化认同。

中西方文化差异明显。若想提高中医药膳在西方的接受度,实现中医药膳的广泛传播,可以通过“中医药膳+”的形式,与多产业相结合,扩大知名度,打开市场,融入当地饮食文化,为当地民众健康事业做贡献。如“中医药膳+养生旅游”的形式,通过跨国养生游,向国外游客介绍中医药膳,将“药食同源”“隐药于食”“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等传统中医的经典原则、理论、思想传播出去。也可以采用“中医药膳+文化活动”的形式,通过采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推介、文化演出、文化交流、文化宣传等活动,以官方或民间组织的形式,多方合力,丰富中医药膳的传播与推广活动。“中医药膳+媒体”的形式也是一个推广的强有力加持。可以通过当地有影响力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广泛的线上线下宣传。在国外进行中医药膳的传播,还需扎根华人华侨这一现成的肥沃土壤,通过华人华侨的力量,再加上官方的支持,顶层设计,提高传播的公信力及影响力,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加快中医药膳在当地的文化认同及文化融入。

(二)教育与科研合力,多管齐下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建设。

自从2015年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及《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来,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借此改革契机,初步形成了标准化体系。在我国已的中医药标准中,国内标准数量649项(包括国家标准36项、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613项);国际标准20项[6](221-222)。虽说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初有成效,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要想与国际标准接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当务之急是以教育、科研为抓手,多途径多手段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在教育上加大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的力度,培养出既懂中医药,又了解标准,熟练英语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大科研投入,通过科研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标准在中医药产业中的导向作用。此外,中医药标准化的推广与应用同样需要官方及民间携手,通过中医药产业合作、教学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贸易合作等方式,建立起完善的中医药质量标准体系和服务贸易体系,打破西方政策及技术壁垒,大力推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进程。

(三)加速信息化,利用互联网创新中医药膳传播体系。

随着全民信息素养的整体提升,以及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的蒸蒸日上,作为我国文化瑰宝的中医药紧跟时代步伐,致力于加快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6年制定了《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进一步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创新大数据应用,推进……养生保健、康复疗养、科普文化等健康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7]。中医药膳的对外传播与推广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创新成果,整合现有资源,以“云中医”“网络中医院”“智慧中药房”等中医药信息新业态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到新媒体等信息化渠道,普及与传播中医药膳学。同时,利用影视节目等渠道传播中医药膳。如古装剧《女医明妃传》《大中医》等,就是中医题材的电视剧,将中医药及药膳等中医学知识融入故事中,可谓寓教于乐。爱奇艺播出的《药膳宝典》《药膳新食》等系列短片,每片时长约两到五分钟,短小精炼,实时操作展示中医药膳的制作方法,也是实用又有趣的一种推广方式。丰富及创新传播体系,可以让中医药膳以更亲民更迅速更广泛的方式传播。

六、结语

复兴之路,文化先行。中医药走出国门,需要加速推进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中医药膳作为中医药学及中医药文化的一大特色,可乘如今饮食养生文化的东风,融入西方各国当地饮食文化,以膳食之形,隐药于食,借色、香、味、形兼具的美食传递中国中医传统文化之精髓。我们应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以“中医药膳+”的形式,多形式、多渠道加速文化认同及文化融入,以助力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中医药膳学这一中医药文化的宝贵财富继续散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人类健康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谭兴贵.中医药膳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

[2]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

[3]徐睿瑶,梁子钰,李俊德.中医药膳食疗在日本的发展概况[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2).

[4]翁维健.中国“药膳”在国外[J].北京中医杂志,1990(2).

[5]董珍.基于价值取向理论浅析中西养生观差异[J].新西部,2016(36).

第3篇:今日药学论文范文

中医文化,是指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文化社会背景以及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文化特征。它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文化,以其整体的治疗思想,多角度观察病理的方法,奇特的治疗技术,和谐有用药手段而著称于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学文化构成了中华中医文化的基础和主干。

有了人类,就有了医药的活动。中原地区是中华中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早在伏羲、黄帝时期,就有了医药起源的美妙中华中医文化的源头。

河南是中医的源头,是中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人们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逐渐发现了植物药,车渔猎生活中,逐发现了动物药;在冶矿生产实践中,逐渐发现了矿物药。与此同时,又发明了针法、炙法和外治法等。

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期,其标志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相继同世,《黄帝内经》大约是战国秦汉时期,为后世中医理论之源。《伤寒杂病论》系东汉南阳郡涅阳张仲景所著,该书的最大贡献原则,奠定了临床诊断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的洛阳,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中药学理论。而这三部医药学原完成的,可以说中华医药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原。

南北朝至隋唐进期,中医学得到了全面发展。

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曾长期在中原行医,著有《千金要方》、《千金》大成,对《黄帝内经》有大量征引和深入阐发。同时,他收录了张仲景著作有关伤寒病症的部分,从而医圣文化得以广泛。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医学的发达兴盛时期,其重心在中原。这一时期医学发展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医政设施的进步,当时都城开封设立“翰林医官院”、“太医局”及其他保健或慈善机构,把医药行政与医学教育分立起来。同时还设立“御药局”、“医药惠民局”等专职药政机构,这一传统至今仍被沿用。

明清时期,由于全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我国医学在南方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河南仍涌现出了众多著名医家。

宋代以前,河南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中原大地名医荟萃,是名医最多,献最大的地区之一。

中原地区在历史还形成了独特的药文化。产于怀庆府(今焦作市)的“四大怀药”,即怀山药、怀、怀地黄、怀牛膝,距今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众多的中草药中,独享有“华药”的美称,由此产生、发展成怀药文化、怀商文化。

中医学文化是在中华文化母体滋养下发展成长的,从传统文化这一母体文化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积淀起深厚的医药文化,是中华医药文化的根基和主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张仲景医圣文化为代表,以其高尚的职业道德治思想、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成为中医学的灵魂,对整个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医药文化的哲理就十分明晰,阴阳学说、五行相生相克、整体宇宙观等哲学思想基础已经奠定。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中原医家所创造的理论价值时至今日仍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其一,阴阳及平衡理论,提出了人体阴阳之气的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本条件,“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和谐学中的和谐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二,五行及脏腑、经络理论的提出,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整体观念与联系的观念。其三,藏象及辨证理论,通过对小体外部现象的观察,得知人体的健康状况,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对本质和现象问题的独特理解。张仲景的辨证论的提出,反映出对差异性问题和分析的独特理解。此外,中医治病包括无病养生和有病调理两个方面,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整体观在医疗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总之,中原中医药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

中原医学文化以张仲景文化及张仲景医圣文化为代表,其高尚的职业道德、科学的辨证论治思想、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张仲景的医德观完全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仁爱”为核心的传统美德,形成以“仁”为核心;二,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诊疗方法,为中医临床医疗的通用模式,一直是中医诊疗疾病所遵循的基本法则,一直指导着中医;三,承前启后的医方文化。仲景所载方药,被尊称为“经方”、“祖剂”。时至今日,仍为广大医药工作者所喜用。医圣发展,已成为蔚为壮观的文化现象。对中国、对汉字文化圈,乃至世界的医学、人文等均有较大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之作,不仅是界人民的巨大财富。国人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杂病论》为医经,称之为“活人书”。其影响早已跨越国度。进而又形成“伤寒学”、“伤寒文化”。一些国外的医家还专神祠,将此称之为“归宗”。由此可见中原医学文化的魅力的影响。

中原医学文化以其独特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要传承医学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就必须把握其本质特点:文化的内涵,使中医文化真正作为国粹不断发扬光大。

第4篇:今日药学论文范文

今日中国:数据显示,2007年大众健康类图书同比增长率超过25%;2008年,这一数字更是直逼30%。作为较早从事中医科普的专家之一,您认为健康科普类图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

温长路:健康科普类书籍走过了20世纪70至80年代的低谷、90年代的预热、21世纪后的畅销这样一个路程。养生必定是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进步同步的。如果连三餐都吃不饱,还谈什么养生?

我从事科普创作的年代,科普处于低潮时期。搞健康科普的学者往往被一些人认为是“二道贩子”。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宣传养生的内容主要是食物养生、药物养生,心理养生、体育养生都还很少。

近几年的高潮是从低潮、中潮慢慢演变过来的。伴随着学术的浮躁和媒体的炒作,热了起来。不仅专家上了,写半科学半不科学的人也上了,甚至写伪科学的也上了。如果还是循序渐进,人们就不会注意到了。

今日中国:相比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几年为什么会出现一个井喷?

温长路:首先是政府重视。为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国家出台了《全民健身法》,专门颁布了《科普法》,还把每年9月的第3个礼拜天定为全国科普日。

从客观上讲,是国家富了,老百姓吃得好了,富贵病出来了,人们迫切需要应对健康问题。当然,媒体的积极介入,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们不仅把学术做成普及,甚至把普及做成娱乐。老百姓听了电视上的讲座,认为这个好,还要买书看看。电视台立马出盘,出版社跟着出书,一浪更比一浪高,自然就热起来了。

今日中国:为什么一些专家写的书,卖得不如非专家的好?

温长路:第一,大多数专家不喜欢炒作,或是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其实必要的炒作还是需要的。

第二,有些学者比较清高,不愿意过多参与普及性活动;有些人有顾虑情绪,怕被放在火上给烘干了、炒糊了。“库恩现象”在科普界影响很大:一位声誉很高的专家,不会因做科普而增加好名声,甚至却因做科普使自己的名声变糟了。不少专家把名声看得像生命一样,他们不求一时之利,希望自己的书能长期流传,能够长期为老百姓接受。

第三,科普著作的创作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学术水平高的专家不一定就能写出最好的科普作品。真正写好科普文章,比写好论文还复杂。科普文章要求作者具有很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和能引起读者兴趣的表述能力。在发达国家,要当院士先做科普。

今日中国:您如何界定科普专家?

温长路: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要在医学界有较长的工作经历,包括理论学习和临床、科研的经历,这是最重要的基础;其次,一定得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述能力;第三,在全国范围内崭露了头角,发表过相当数量的作品,并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一些文化人撰写的科普作品,对于普及中医药文化还是做出了贡献的。但要让大众正确理解中医,还是应该请有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专家来做。

今日中国:您如何看当前的健康养生图书热潮?

温长路:我也看这些书,好书不少,有问题的也不少。一些科普著作“水煮”的成分比较大――水煮了以后,真东西就少了,更有一些是误导。一些作品娱乐化的倾向太多,人云亦云的太多,想当然的太多。有的人根本不学医、不懂医,把片面的东西说得天花乱坠。

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媒体和出版部门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老百姓需要的是精华还是糟粕?需要的是对健康有利的还是不利的?传播者、出版者应该有正确的是非标准。媒体在传播正确的养生观、培养百姓健康生活方式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某种程度上,过热也不全是坏事,毕竟让老百姓明确了养生的重要,知道吃饱饭不等于健康。而一旦形成了养生的习惯,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太重要了。

今日中国:在您看来,中西方养生有什么不同?

温长路:中医讲的养生,首先强调的是精神,非常重视人的心理素质。

中医讲饮食,是对以脾胃为中心的消化系统的调整;西医讲饮食,只讲食物成分、维生素、热量。

西方讲究的健身是硬健身,和他们肉食结构为主的生活方式有关系;东方讲的是温的养身,如太极拳、五禽戏、太稀、气功。东方的养生,以心养为主,即使不能动的人也能通过冥想等方法,得到锻炼。

药物养生,中西医的目的是共同的,但方法不同:中医有大量的养生药,讲的是辨证用药;西医是对症的,也基本没有什么养生药物。中医的很多药也是食物,药食同源,提倡能食养则不药养。

可以这么说,中医治的是生病的人,西医治的是人生的病。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以顺为养”,包括随心,根据人的心理状况;随意,根据人的思想活动和要求;随缘,根据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及人在这些范围内活动的需求;随时,一年四季的养生方法各不相同。

西医对人类发展进步有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走过曲折的路,最主要的是人文意识弱化,最后还是要回到宏观医学。中西医并重是必要的,需要以自己的长处为基础来学习对方。

今日中国:如您所说,那中医应该是反对刻意养生的?

温长路:中医不提倡刻意养生,也没有必要刻意养生。自然养生,适合中国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和国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不断调理、完善。

我把它总结为四句话:精神是人体健康的支柱,支柱不能倒;饮食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基础不能跨;运动是人体健康的动力,动力不能少;药物是人体健康的保障,药物不能缺。药物是人类的朋友,但它是危险的朋友,不得已不交。

今日中国:养生和刻意养生的界限是什么?

温长路:刻意,就是过分的意思,而正常的自然养生是积极的行为。没有征兆,乱用药物,特别是乱补、滥补,把药品当保健品,把保健品当食品,就是刻意。

自然养生是一种调理,要因人而变、因时而变、因症而变;并要随着新的食物链、新的疾病谱的改变,不断变化和完善。

今日中国:从事这么多年健康普及工作,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温长路:写科普是一种乐趣和幸福。写科普的人很容易跟病人接近,老百姓特别愿意跟他交朋友。沟通的过程,就是科普的过程,写科普的人就架起这样一座沟通的桥梁。

但辛酸也很多,主要是缺乏好的社会氛围。对于科普工作的重视,很多还停留在政策和口号上,科普工作者社会地位相对比较低。甚至有的作者的科普著作获奖了,单位领导却不让他来领奖。

把科普作为二流产品,对它抱有偏见,是一种误解,是一种短视。我相信,未来科普将跟学术地位并重,甚至成为国民第一需要。

第5篇:今日药学论文范文

英文名称:Pharmacy Today

主管单位: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广东分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种:双语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229X

国内刊号:44-1650/R

邮发代号:46-17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1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6篇:今日药学论文范文

我国药膳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在寻找野生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动植物不仅可以充饥,而且吃后其所患疾病也随之而愈。

《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其避就”。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了药物和食物,由于火的运用。产生了烹调、加工汤液、甜酒等。《内经・素问》里就有上古之人以汤液醪醴之类的药膳治病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也记载了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许多植物品种,如薏苡仁、大枣、芝麻、葡萄、蜂蜜、山药、核桃、龙眼、百合等,并阐述了这些药物有“轻身延年”的功效。其实各代医家都常用药膳治病健身,如:《内经》书载13方,内服方10首,药膳方就达6首之多;张仲景著有“猪肤汤”、“百合鸡子汤”、“当归生姜牛肉汤”等。另外,北魏洁的《食经》、梁代刘休的《食方》、唐代孙思邈的《千金・食治》等,都是颇负盛名的药膳方。

古代宫廷御医十分讲究药膳,民间的药膳更是五彩缤纷。药膳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经历代医药学家总结和提高的食疗理论及方法。过去药膳被历代皇宫贵族所享用,在现代,尤其是经济文化日益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药膳已成为人们注重的食品,甚至成为日常保健的必需品。

传统药膳的特点

1、药膳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药膳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辩证施治的理论为基础,按中医方剂学的组方原则和药物、食物的性能选配组合的。药膳的主要功能是以食物、药物的偏性来矫正脏腑机能的偏性,或以食物、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特性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2、药膳以传统烹调艺术为手段

药膳的主要原料是药物和食物。它必须寓药于食,寓性于味,融药物功效与食物美味于一体。因此,也就必须以精湛的烹调艺术为手段,借助炖、焖、煨、蒸、煮、熬、炒、卤、烧等中国传统的烹调方法,按中医理论和患者需要调配好药膳的主料和辅料,制成具有一般美食的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3、药膳以治病、保健和强身为目的

食用一般膳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饥饿、维持生存和获得一种物质享受,服用一般药物的目的则是为了治疗疾病,而食用药膳,除上述两个目的的兼而有之外,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使有病者得到治疗,体弱者增进健康,健康者更加强壮。

传统药膳与现代生活难以适应

药膳对人们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都希望通过药膳,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健康尤为注重,对药膳食品的需求愈加强烈。

但是,传统药膳的运用不是人人都能掌握,如果乱吃一气,适得其反。因为:

1、传统药膳的应用要求甚严:

传统药膳所用药物和食物的选择,要以中医的医、药理论为依据,并进行严格的选择和配合。比如阴阳、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学说。五行不仅分别代表体内的肝、心、脾、肺、肾;同时还表示春、夏、长夏、秋、冬季节。中医学十分重视气候变化与人体的关系,因此,对使用药膳来说,就有四季五补之说。春天,万物生长向上,宜食用首乌肝片、人参米肚、妙香舌片等药膳;夏日炎热,人体喜凉,五脏属心,需清补等。

2、制作精细考究:

药膳又是一种独特的烹调技术,中药与食物的配伍,以及炮制技术等都十分讲究。如成都同仁堂药膳餐厅的天麻鱼头制作方法是:先将天麻用第二次泔水(淘米水)泡一夜,于第二天取出,加入少量川芎,放在米饭上定时蒸制,以取米液之精华,然后将它开片,装入鱼头和鱼身,经精细烹调制成。其他传统药膳的制作同样非常复杂,传统药膳难以应用,其原因就在于此。

药膳的配伍禁忌,也是十分严格的,必须特别注意,以免发生事故。

3、种类繁多:

如按治疗作用分:为保健强身类、治疗疾病类、抗老益寿类等。按制作方法分为炖、焖、煨、蒸、煮、熬、炒、卤、烧、煮粥等。如此复杂的药膳,偶尔为之,人们尚且难以面对,何以经常食用呢?

改良传统药膳促进人民健康

1、改良传统药膳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根据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理论原则,对各阶层、各年龄段饮食习惯等人群进行调查分析,划分成大群体,精选出一些对症的药膳配方,详细介绍药方的药品、性能、功效、烹饪方法、适应人群、注意事项,让消费者在选择食用时,增加对药膳的了解与运用,以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食用不得要领。

传统药膳,要求严格,制作精细考究,分类繁杂,运用起来十分困难,难以操作,更难以坚持食用。过去药膳只被历代皇宫贵族所享用,在现代,尤其是经济文化日益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药膳已成为人们注重的食品,甚至成为日常保健的必需品, 需求在逐渐加大。既然药膳要走进千家万户,为大众的健康服务,就必须简化分类,改进传统的制作,将饮食营养与药物治疗完美地融为一体,变苦口良药为美味佳肴。使药膳――中医传统医药的愧宝,变昔日皇宫宴中馐为今朝百姓桌上肴,真正为我们的人民健康发挥神奇的作用。

2、改良传统药膳的具体方法

为了满足大众对药膳食品的日益需求,笔者认为药膳必须向简单化、方便化、安全化、实用化发展。

具体方法:

简单化――按照市场营销学的市场细分的方法,把药膳市场按消费群体细分为几大类别。

针对具体市场特殊需求精选配制几大类药膳配方,适应大众需求。避免人们在成千上万的食方中难以选择。

方便化――可将选配出的各类药膳药方打碎加工成小颗粒,用适量装入无纺布袋中,再加温、烘干、消毒、封口,外着定型密封包装,以防潮、变质。包装袋印有使用说明,适应范围。(类似袋泡茶)

食用时只须取选好的药膳药袋,放入食物中共同烹饪,(炖、焖、煨、蒸、煮、熬、炒、卤、烧、泡酒、煮粥均可)烹饪好后将药包取出即可,如定型药膳底料产品《御膳宝》。使食物既入药味,又不会被药渣污染,非常方便易行。这样不仅人人都会煲靓汤,而且还大大减少贵重药材资源的浪费。

安全化――精选出来的药膳方药,根据中医的辩证施治的理论并请专家进行相应的论证,并通过科学的毒理,药理的检测和主要成份的测定,按照国家食品标准规定进行配制生产。所以,可确保食用无毒、副作用,尽可放心食用。

实用化――经过改良后的药膳,因为科学合理,简单易行,安全

方便。既可在家庭使用,也可在宾馆、酒店使用,还能制作成药膳产品。如:

(1)菜肴类:此类药膳是以蔬菜、肉类、蛋、鱼、虾等为原料,配一定比列的药物制成的菜肴。这类药膳可以制成冷菜、蒸菜、炖菜、炒菜、炸菜、卤菜等其方药数不胜数。

(2)米面食品类:此类药膳是以米和面为基本原料,加一定补益药物或性状平和的药物制成的山药馒头、苡仁汤圆、茯苓包子等各种饮食。

(3)粥食类:此类药膳是以米、麦等粮食,加一定的补益药物煮成的半流体食品。这类药膳可以用具有药用价值的粮食制成,如八宝粥、银耳粥,也可以由药物和粮食合制而成。

(4)糕点类:此类药膳是按糕点的制作方法制成的,如绿豆糕等,花样繁多,一般由专业厂家制作。

(5)汤糕类:此类药膳是以肉、蛋、奶、海味等原料为主加入药物经煎煮而成的较稠厚的汤汁。

(6)精汁类:此类药膳是将药物原料用一定的方法提取、分离后制成的有效成分较高的液体。如各种口服液。

(7)饮料类:此类药膳是将药物和食物浸泡和压榨,煎煮或蒸馏而制成的一种专供饮用的液体。如人参饮、玫瑰露等。

(8)罐头类:此类药膳是将药膳原料,按制造罐头的工艺生产的。

(9)糖果类:此类药膳是将药物加入熬炼成的糖料经混合后制成的固体食品。如开发枸杞糖、洋参糖。

(10)蜜饯类:此类药膳是以植物的干、鲜果实或果皮为原料经药液煎煮后,再附适量的蜂蜜或白糖,使药膳定型产品观之形美,食之味美,效在饱腹之后,益在享乐之中。改变传统药膳价格昂贵,食用不便的不足,真正让药膳服务大众,促进人民健康。

结论

第7篇:今日药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 应用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134-01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涵义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其在总结自己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众多教育思想的精华后提出,“生活教育”论有以下三个基本主张:

1.“生活即教育”

一是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生活本身就是教育。二是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相一致,通过生活来进行,以满足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三是只有过好生活、前进的生活,才能受好教育、前进的教育。生活与教育水融,不能脱节,这是教育的真理所在。

2.“社会即学校”

强调既要了解、满足社会需求,扩大教育范围和学习内容,使之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又要把整个社会作为一所大学校,在社会中学习、成长。“社会即学校”的真正含义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办学校。

3.“教学做合一”

强调教育要以社会生活实际的“做”为中心,在实际行动中将所学转换为真知。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医药应用文教学的启示

应用文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应用文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今天,无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是个人,在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思想、介绍经验、联系工作、解决问题时都会用到应用文。社会各行各业在广泛使用更加规范、更高质量的应用文的同时,也要求其从业者具备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对于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来讲,学习和熟练掌握医药应用文基本知识及写作技能,有利于其将来进入社会求得生存与发展。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大学毕业生不一定得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进步的教育思想,它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对医药应用文教学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教材编写生活化

陶行知反对中国传统的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他生动地比方道:“教育好比是菜蔬,文字好比是纤维,生活好比是各种维他命。以文字为中心而忽略生活的教科书,好比是有纤维而无维他命之菜蔬,吃了不能滋养体力。”医药应用文教材尤其要突出为生活服务的理念,对医药生产和经营企业进行的深入调查、分析、研究,着眼于岗位需求,创设任务情景、选择教学案例,如药学应用文教材中应主要涉及与食品药品行业、药企、药店相关的内容。

2.学习内容生活化

陶行知认为,只有通过学习生活的内容,才能培养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他主张“所学的,即是所用的。有用处的事物才给学生学,用处最大最多最急的事物在课程中占有优先权。”“要想鼓起民众读书的兴趣,必须拿他们生活所需要的文字来教。”

对于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应用文写作应以实用为原则、以够用为标准,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将来工作生活需要拟定教学内容,忌平均用力,比如通知、请示、报告等日常用应用文,医药广告文案、医药市场调查报告、医药活动策划书等行业用应用文可以着重讲授,其他生活和行业中都不常用到的可以略讲。以能写会写为教学重点,概念、特点、种类等知识性内容适当讲授即可。此外还应按照实际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应用文项目为顺序进行讲授,如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打破教材编写书序,将个人创业企划书、毕业论文、个人简历等与学生在校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文放在前面。

3.教学方法生活化

陶行知认为生活方法就是教育方法,即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医药应用文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进行应用文写作指导。如指导学生筹划“书香校园 你我同行”演讲比赛,赛前用应用文会涉及到请示、批复、邀请函、比赛海报、会议纪要等文种,活动期间涉及演讲稿、主持词等,活动结束后撰写活动总结报告、新闻稿。组织学生参加毕业生就业创业大赛,对准岗位需求,撰写求职信、个人简历、创业企划书等。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应用文写作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聘请企业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应用文写作水平较高的人员为兼职教师、或由学校专职教师参加企业应用文写作方面的培训,充分接触岗位实际,积累教学素材。

4.学习体验生活化

陶行知认为“车站上的展览、码头上的壁报、电影院的新知识的插片,茶馆里说书的革新,戏园里小丑说白的讽刺,市集上的公共演讲表演”,都是学习的对象。医药应用文写作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引导学生留心日常生活中医药应用文的使用,如营销海报、各种药物说明书、药物广告……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医药应用文使用的广泛性,增进其与医药应用文的亲近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既体现了现代教育本体论的回归,同时又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大语文教育”不谋而合,即“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语文教育同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层面,医药应用文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要提高其教学质量,就必须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写作实践中锻炼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福霞.经济应用文写作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J].时代经贸.2010(20)268-269.

[2]顾倩.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8-49.

[3]王艳霞.对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9(6)113-115

第8篇:今日药学论文范文

天台乌药历史悠久,品质超群,享誉中外,是我国的名贵道地药材和“长生仙草”,素有“长生不老药”之称。相传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今新昌、嵊州)刘晨、阮肇人天台山采药迷路,遇到两位仙女,邀回家中款待,结为伉俪。半年后求归,二女赠以乌药:回到家中,已历七代。东晋太元八年,二人又人山,不知所终。历代本草及现代药典十分推崇天台乌药,明《本草纲目》李时珍颂曰:今台州、雷州、衡州皆有之以出天台者为最,天台乌药也成为中药乌药的代名词,简称为天台乌药或台乌。

铁皮石斛被《神农本草经》称为救命仙草,自然生长极其稀少,濒临绝种,被国务院列为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品种。如今的铁皮石斛经过研究和开发,已从山崖峭壁上,走进广大老百姓的生活,它的奇特功效被人广泛接受,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而被誉为“长生不老药”的天台乌药,早在秦代即已从天台山移植至日本纪伊半岛,并在徐福墓旁栽种。唐高僧鉴真第四次东渡日本,用从天台山带去的天台乌药,治好日本光明皇太后久治不愈之病。从此,他被尊称为日本的神农,天台乌药也被誉为“长生不老”之药,备受推崇。

作为架起中日友好往来桥梁的天台乌药,被两国人民广为传颂。据《人民日报》1979年2月7日第五版记载: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市长濑古洁二月五日来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委托将新宫市培植的三盆天台乌药苗带回中国,以表达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1982年,日本首相访华,又把生长在日本的天台乌药常青树目录回赠给我国领导人。从此,天台乌药畅销世界各地。

天台乌药作为天台特有的优质资源,备受当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据上海中医药大学检测:天台乌药含生物活性物质门类最齐全,且主要功效成份含量最高。美国加州医学院测定:天台乌药所含消除人体过氧化物歧化酶大大超过银杏树叶,天台乌药被人体吸收后,有助于保护身体的平衡系统,其养生和长生的作用接近或超过被称为“地球活化石”的银杏。其主要结果为:天台乌药:115.3+5.4sod;银杏叶:63.4+0.7sod,占营养液成份中的50%。而天台民间老药师经过30多年的跟踪研究和发掘,发现7~8年的天台乌药其活性成份最多。3年左右的天台乌药其活性成份不是很多,而过了8年的天台乌药,其生命活性成份消失。

第9篇:今日药学论文范文

1、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王肯堂《肯堂医论卷中杂记》

2、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杨泉《物理论》

3、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4、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温载之《温氏医案咳嗽》

5、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扁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王叔和《脉经序》

6、盖医出于儒,非读书明理,终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变化。——李梃

7、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8、尝思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用之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而后能用之以治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9、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10、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褚澄《褚氏遗书》

11、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陈梦雷

12、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13、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

14、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机《伤寒论原序》

15、大约心细则眼明,而理名则心细,多读书辨证则理明识广。——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一》

16、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孙思邈《千金翼方针灸上》

17、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脉经序》

18、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刘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药》

19、夫医诚难知,知之不精,则罪更甚于不知。——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贯众》

20、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赵学敏《串雅内编绪论》

21、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李冠仙仿寓意序》

22、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吴瑭《温病条辨自序》

23、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张介宾《景岳全书论治篇》

24、医之道最微,微则不能不深究;医之方最广,广则不能不小心。——梁拓轩《疠科全书自序》

25、夫医学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辩证,其次则在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不辨,药于何用?——吴仪洛《本草从新原序》

26、夫医官用药,如将帅之用兵。——赵宜真《秘传外科方总论》

27、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陈士铎《洞天奥旨卷十六劝医六则》

28、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

29、学医总须多读书,多看各家书籍,自然腹中渊博,胸有准绳。——张畹香《张畹香医案卷上》

30、寸尺弱,勿汗,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程钟龄

31、盖医者人命所关,固至难极重之事,原不可令下愚之人为之也。——徐灵胎《医贯砭卷上伤寒论》

32、学医业者,心要明天地阴阳五行之理,始晓天时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吴谦等《医宗金鉴运气要诀》

33、疾有误凉而得冷,证有是非而实非。差之毫厘,损其寿命。——褚澄《褚氏遗书》

34、夫以利济存心,则其学业必能日造乎高明;若仅为衣食计,则其知识自必终囿于庸俗。——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35、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序》

36、医以济世,术贵乎精。——吴尚先《理渝外治方要略言》

37、术日以精,怀日以虚;名日以高,行日以谨。——吴尚先《理渝骈文》

38、要在临病之时,存神内想,息气内观,心不妄视,着意精察,方能通神明,探幽微,断死决生,千无一误。——华佗《中藏经察声色形证决死法》

39、良医医病,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草本典卷二十二》

40、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顺逆进退,存乎其时;神圣工巧,存乎其人;君臣佐使,存乎其用。——李中梓《医宗必读用药须知内经之方法论》

41、学者非读万卷书,未可轻言医。——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五》

42、知针知药,固是良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针灸孔穴主对法》

43、医虽小道,而性命攸关,敢不知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之三传中录京师水火说》

44、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徐廷祚《医粹精言卷一胞以为怀》

45、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程国彭《医学心悟》

46、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

47、病不可不察隐情,药不可徒拘成法。——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48、凡读古人书,应先胸有识见,引伸触类,融会贯通,当悟乎书之外,勿泥乎书之中,方为善读书人。——顾仪卿《医中一得》

49、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程国彭

50、自古无不效之方,而世医不识之病。——孙一奎《赤水玄珠序》

51、名相治国,名医活人,人贵于人有济耳。——郭霭春

52、痛夭枉之幽厄,惜坠学之昏愚。乃博采群经。——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53、所以志学之岁,驰百金而询经方,耄及之年,竟三余而勤药饵。——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54、医者仁术,圣人以之赞助造化之不及,所贵者,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耳。——聂尚恒《活幼心法卷一》

55、学问无窍,读书不可轻量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一眩晕》

56、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二攻里发表寒热殊涂笺》

57、医之临病,胜于临敌。——怀远《医彻卷四医箴疗医》()

58、看方犹看律,意在精详;用药如用兵,机毋轻发。——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三》

59、今之医者,凡遇一证,便若观海望洋,茫无定见,则势有不得不为杂乱,而用广络原野之术。——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论治篇》

60、古人以神圣工巧言医。又曰:医者,意也。以其传授虽的,造旨虽深,临机应变,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自非尽君子随时反中之妙,宁无愧与医乎?——朱震亨《局方发挥》

61、医书不熟则医理不明,医理不明则医识不精,医识不精则临证游移。——赵雄驹《伤寒论旁训·序》

62、古方不可不言,不可信之太过,亦不能全信。须对症细参,斟酌尽善。——吴瑭《医医病书》

63、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64、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65、人知君相不易为,不知医士不易为。盖君相之生杀人也,其道显而共闻;医士之生杀人也,其道微而难辨。——李中梓《诊家正眼尤序》

66、学到知羞,方知艺不精。——张景岳《类经论治类四失》